壮医方剂学(十三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1:35:27

点击下载

作者:秦华珍,钟鸣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壮医方剂学(十三五)

壮医方剂学(十三五)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壮医方剂学/秦华珍,钟鸣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3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ISBN 978-7-5132-5392-5

Ⅰ.①壮… Ⅱ.①秦… ②钟… Ⅲ.①壮族-民族医学-方剂学-中医学院-教材 Ⅳ.①R291.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73164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50×1168 1/16 印张16.5 字数433千字

2019年3月第1版 2019年3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392-5

定价 76.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编写说明

    《壮医方剂学》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供中医药院校壮医学专业使用。

以前壮医学专业的壮医方剂学内容与壮药学合在一起,编成《壮医方药学》教材供教学使用。由于壮医学与中医学一样,也是理、法、方、药的统一体,壮医方剂学与壮药学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壮方是壮药的应用形式,在壮医学的诊治体系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本次重编壮医学专业系列教材,将壮药学与壮医方剂学各自独立出来,分开编写相应的教材。

本教材分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总论系统介绍壮医方剂的起源和壮医方剂学的发展、壮医方剂的组成、壮医方剂的用法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各论按病分类,分21章介绍常用壮医方剂。共介绍方剂338首,其中正方283首,附方55首。附篇介绍壮医常用制剂,包括生药原汁、酒剂、酊剂、糖浆、油剂、茶剂、膏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药水、生药外敷剂等13种制剂,共计127方。并附有参考文献、壮医方名笔画索引和汉语拼音索引。

本教材在吸取以往《壮医方药学》教材及其他壮医方药专著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类别中医(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壮医方剂学》内容精心编写而成。旨在使学生掌握壮医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常用壮方的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壮医各门临床专业课程、从事壮医医疗工作奠定基础。由于壮医学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其本身的理论与诊疗体系,又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医学、西医学的影响,因此,本教材植根于壮医药基础理论,又渗透了一些中医药、西医学的元素。在药物名称收载方面,与原始文献出处、壮族地区的习用名称保持一致,如三七的名称用的是“田七”、地黄用的是“生地黄”或者“生地”、重楼用的是“七叶一枝花”等。在主治病证描述方面,以壮医病名为主,中医或西医病名为辅,后者加括号放在壮医病名之后。在症状与体征方面,为了通俗易懂,壮医、中医名词术语兼收并蓄。

本教材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10位教学、科研、医药人员共同编写而成。其中秦华珍编写气道病用方、风毒病用方及虫蛇毒病用方,钟鸣编写总论与巧坞病用方,覃骊兰编写谷道病用方与五官科病用方,容小翔编写龙路、火路病用方与痧毒病用方,蓝日春编写瘴毒病用方、蛊毒病用方、热毒病用方及寒毒病用方,冯秋瑜编写水道病用方与妇科、产科病用方,范丽丽编写湿毒病用方与跌打、骨伤病用方,周蓓编写虚病用方与滑脱病用方,郝二伟编写外科病用方与儿科病用方,黄燕琼编写出血病用方与壮医常用制剂。统稿、修改工作由主编、副主编共同完成,全书定稿由秦华珍完成。

本教材也可作为中医类别中医(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参考资料,并可供从事壮医学专业教学与临床的教师、从事壮医药科研工作的学者,以及对壮医方剂学感兴趣的人员参阅使用。

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广西中医药大学李明芳、丘海冰、苏善美、尹优、陈俊其等研究生参与了目录及索引的编撰等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本教材的编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由于可供参考的资料不多,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若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行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壮医方剂学》编委会2018年5月总  论第一章 壮医方剂的起源和壮医方剂学的发展第一节 壮医方剂的起源

壮族医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医方剂学是壮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壮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对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有了较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壮医验方,进而产生了壮医方剂。壮医方剂经过口耳相传、师徒相授流传到今天,为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早期的壮医方剂多数是单方,或简单将两三种药物组成复方加以应用,以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或降低毒性。

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壮医方药从一开始便寄托于民间传承、传入中原与汉医药结合等方式,顽强地表现了自身的存在。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秦汉时期的壮医就能运用简单的药物方剂防治瘴气。

瘴气(又称瘴病、瘴毒)是古代发生在岭南地区,以发热、寒战,甚至昏迷、猝亡为主要表现的恶性传染病。古代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对瘴气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防治瘴气理论体系。据《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士多瘴气。”“马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这是壮医单味用药成方的较早记录。

葛洪(284—364)曾经到过广西,在北流市勾漏洞炼丹,对广西壮族人民的医药情况多有了解,在其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对岭南土俚(壮族先辈)人的用毒、解毒方法尤为重视,多有收录。在论述毒箭时曰:“凡箭毒有三种,交广夷俚用焦铜作镞……才伤皮便红肿沸烂而死……若有中之,即便餐粪,或绞滤取汁饮之,并以涂疮上,须臾即定。”对岭南地区毒药,记载更详:“岭南俚人毒药,皆因食得之,多不即觉,渐不能食,或更心中渐胀,并背急闷,先寒似瘴。” “若中毒微觉,即急取一片白银含一宿,银变色,即是药也。银色青是蓝药,银色黄赤是菌药,久久毒入眼,眼或青或黄赤。若青是蓝药,若黄赤是菌药。俚人有解治法,畏人得法,在外预合,或言三百头牛药,或言三百两银药。余住久,与首领亲狎,知其药并是常用。”并言所用的方药如生姜、常山、土常山、黄藤、都淋藤、干蓝实、白花藤、甘草、甘蔗、芭蕉等“岭南皆有”。这是早期壮族群众用复方治疗毒药中毒的文字记载。

秦汉之后的几个朝代,壮族地区药物进入中原地区使用的记录经常见到。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收载了白花藤。《新修本草》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收载了部分岭南地区的药物,如滑石、茯苓、肉桂、桂枝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记载了不少壮族地区的特殊药物,如可解毒的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李珣的《海药本草》记载了荔枝、零陵香、钗子股、蛤蚧、人肝藤、冲洞根、臬芦叶等壮族地区出产的药物,尤其是其对壮药蛤蚧的记载尤详:“俚人采之,割腹以竹开张,曝干鬻于市。力在尾,尾不全者无效。彼人用疗折伤。近日西路亦出。其状虽小,滋力一般,无毒。”

更值得一提的是,柳宗元(773—819)被贬至柳州(官为刺史)时,虚心向当地人民学习,亲自种植中草药,自采、自种、自制药物。柳宗元博采当地的医药经验,结合自身的治疗经历,编纂了《柳州救三死方》。其书中记载的用屎格郎(蜣螂)调制敷贴治疔疮、用杉木汤(杉木节、橘叶、槟榔)治脚气水肿、霍乱盐汤治霍乱,均药到病除。说明了当时壮医的先进与神奇。壮族地区使用的单方、复方,经柳宗元的试验而传之后代,为壮医方剂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岭南卫生方》为宋元时期研究岭南地区流行性疾病瘴疟的专著,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包括古代壮医在内的岭南医学的创新性、地域性和实用性,为岭南医学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理论基础;其中收载的方药集中体现了古代壮医方药在治疗地方病时的重大作用。

广西的许多地方志,虽然不是专门记录医药学知识的,但其中对本地出产的药物,乃至有关药物的用法的记载,也可以从侧面一窥壮医的用药经验,反映了当时的官吏及医药管理人员对壮医壮药的重视,并作为史料收集整理。惜其收载的内容中很少提及复方制剂。

据近年的调查,民国时期曾出现不少有关壮医壮药的手抄本。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原卫生厅)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办公室现已收集到民间手抄本一百多本,内容以临床实用为主,包括内外妇儿科的医药知识,并以治疗各种疾病的验方为主。这些手抄本对于普及医药知识、整理古代壮医的用药用方经验有积极作用。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以后,广西先后成立了省立南宁医药研究所、省立梧州医药研究所、省立桂林医药研究所。后来这三个研究所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合并于南宁,称广西省立医药研究所,主要任务是招收学员,培养中医药后备力量。民国三十四年九月(1945年9月),改称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医职业学校,该校设有药科专业班和药物种植场,教授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并对部分中药、壮药进行剂型改革的尝试,将药物提炼成为流膏、干膏、水液、粉末、植物结晶等多种成品。这些举措对于促进壮医方剂的剂型改革,增加剂型品种具有积极意义。第二节 壮医方剂学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壮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广西各级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就组织了多次全区性的中医药、壮医药的普查工作,相继出版了许多与中草药、壮药有关的著作。

1969年,广西卫生小组编著的《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第一册,收载民族药200种,每种药物分别记载正名、别名、形态识别、生长环境、用量、性味功用、临床方例、附图等内容。

1970年,广西卫生管理服务站编著的《广西中草药》第二册,收载民族药200种,每种药物分别记载正名、别名、形态、识别方法、采集加工方法、性味功用、用量用法、附图等内容。

1974年,广西卫生厅编的《广西本草选编》上、下册,收载民族药1000种,每种药物记载正名、别名、形态识别、采集加工、性味效用、用量用法、药物成分、药理试验、中毒解救等,附有墨线图和彩色图,收载处方544条,较全面地介绍了民族药。

1980年,广西药品检验所编的《广西民族药简编》收载了民族药1021种,其中壮族民间常用药600多种,验方303条。每种药物分别记载正名、拉丁名、地方民族名、药用部位、用途和用法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1985年,方鼎、罗金裕等主编的《壮族民间用药选编》上册,收载壮族民间用药250种,便方500多条,每种药分别记载中药名、壮语药名、学名、形态、性味、方例,并附有简图。

1986年,广西中医学院林吕何教授编著的《广西药用动物》收载动物药570种,应用方1090条。

1988年,根据1983~1987年广西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编写的《广西中药资源名录》,收载中草药品种4623种,其中有半数以上是在壮族民间使用的药物。

1990~1994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承担完成了《广西壮药调查及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课题。科研人员深入壮族聚居的山寨进行民间访问调查和壮药标本采集,派出82人次,经历784天,完成24个县市的调查任务,采集壮药标本1.2万多份,收集一批民间单方、验方,经鉴定、描述、编目,撰写出调查报告17篇(约2万字)。从1986~1992年,搜集了民族民间验方、秘方3万多条。

1993年,黄汉儒等主编的《广西民族医验方汇编》收集民族民间验方6000多条。

1993年,陈秀香等主编的《广西壮药简编》记载药物1986种,隶属于234科808属,每种药物分别记载壮语药名、汉文名、别名、药物来源、生境分布、药用部位、效用、用量及成分等内容。

1994年,陈秀香主编的《广西壮药新资源》记载398种药用植物,每种药物分别记载壮语药名、汉文名、别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效用、产地分布及标本采集等。

2005年,由梁启成、钟鸣主编的《中国壮药学》,收入常用壮药500余种,每种药物列出通俗名称、别名、学名及其来源、性能主治、临床应用,并附彩色图谱,反映了壮药药物鉴别和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现代研究新成果。

2009年,由钟鸣主编的《简明壮医药学》,收入近300味壮药,分列有通俗名、壮文名、别名、来源、分布、采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方例等,非常适合临床医务人员使用。

2009年,由韦浩明、蓝日春、滕红丽主编的《中国壮药材》,收列常用壮药材300多种,每一种药材分列来源、形态特征、药材性状、性味功能、用法与用量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所收壮药按壮医“痧、瘴、蛊、毒、风、湿、寒、热及虚”等壮医理论进行分类,对临床应用壮药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010年,由钟鸣、韦松基主编的《常用壮药临床手册》,收入322味壮药,按功用分解毒药、补虚药、调气药、通调三道药、通调两路药、治巧坞病药、止血药、止痛药、驱虫药、收涩药、专科用药等。每种药材按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壮名、别名、来源、植物形态、分布、采集加工、性味功用、用法用量、精选验方依次编写,作为工具书方便医务人员临床查阅。

此外,云南省和文山州古籍办、文山壮学发展研究会收集整理的文献中也展示了部分壮医药的内容。 《云南民族药名录》收载云南省内包括壮族在内的少数民族的常用药物,共计1250种。

上述书籍和资料的整理著述,为广西民族药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民族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

近年来,广西中医药大学编写了《壮医方药学》壮医药本科专业教材,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编写了《壮医学》(壮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参考材料)、《壮医方剂学》等壮医方剂或与壮医方剂内容有关的著作,进一步丰富了壮医方剂学的内涵,方便壮医学医教研的应用。

壮医方剂学是专门研究壮医处方源流、命名、组合机理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发展至今已基本形成体系,在组方原则、治则治法、分类规律、剂型变化、炮制方法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论基础。随着壮医方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壮医方剂的特色优势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其临床应用会更加广泛,为群众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章 壮医方剂的组成第一节 壮医方剂的组方理论

最早的壮医方剂是分散在壮族地区民间、数量最多的专病专方。顾名思义,专病专方是指一条方剂专治某一种病证。专病专方大多疗效明确,药源易寻,但由于没有壮医理论支撑,流传范围受到了许多限制。其多在民间,尤其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之间传承,甚至有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使其流传受到极大的限制,许多专病专方流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不断的探索,壮医药临床工作者逐步总结归纳出一套独特的组方配伍用药原则和方法。

近代,壮医先贤根据壮医阴阳理论,将壮药分为公药与母药。进而根据组方需要,分工合作,将方剂中的药物分为主药、帮药和带药等。壮医方剂的组方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辨病为主之专病专方

临床上应用的壮医方药,有不少是根据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专病专方。

数千年来,在广大壮族群众聚居地区,在民间流传着非常丰富、组方简单而疗效神奇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秘方、验方。这些流传于民间的方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个验方专治某个病,因此,称之为专病专方。

专病专方的特点主要是药味不多,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流传于民间口口相授,一般医药古籍中多无收载,或仅见于民间医师的手抄本。

专病专方是顺应传统壮医辨病为主的基础理论,以及用药简便廉捷的临床特点而产生和发展的。典型的专病专方,如单味黄花蒿治疗疟疾、山芝麻配金银花治奔痧、飞扬草治疗腹泻等。二、阴阳理论之公药母药

阴阳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在壮医基础理论中得到一定的体现。

壮族聚居和分布地区处于亚热带,平均气温较高,四季仍较分明。日月穿梭,昼夜更替,寒暑消长,冬去春来,使壮族先民很早就接受并在许多生产生活领域中应用了阴阳理论。阴阳理论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自然也被壮医作为解释大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说理工具。《广西通志·卷十七》(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广西德保县著名壮医罗家安在所著《痧症针方图解》一书中,就明确以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盛阳盛对各种痧症进行分类,作为辨证的总纲。

壮医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

临床上,本着简便实用的原则,壮医将人体的病证划分为两类——阴证和阳证。在治疗上,便设有公药、母药,公药针对阴证而设,母药针对阳证而立。三、主次配伍之主帮带药

在壮医组方形式中,一种药物组成的药方叫单方,两种药物以上组成的药方叫复方。壮医药物的配伍原则是简便廉验,—般4~5味药即成一方,很少超过10味药。

壮医在临床实践时逐渐发现,复方要比单一药物的疗效更好,甚至还发现,某一种药配上另一种或几种药固定使用,效果更好。通过壮医先贤们的不断努力,逐渐形成了独到的药物配伍方法和方剂。通过复方,可以将功效相同或相似的药物组合在一起,以增强或提高疗效。此外,也可将具有拮抗作用的药物配合应用,达到改变药性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效果。

为了分清药物功能的主次,强调主要药物的作用,壮医便根据病情需要,将复方中的药物分为主药、帮药及带药。在壮医复方中,主药是方中的核心药物,地位最重要,所以也称为头药;帮药是方中的辅助药物,帮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地位仅次于主药;带药在方中起引导、调和作用,是方中最次要的药物。第二节 壮医方剂的基本结构

壮医方剂的组成,如果根据药物在方剂中的地位与作用划分,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主药、帮药、带药;如果根据所治病证的性质划分,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即公药、母药。

主药又称头药,是针对主要病证或病因起作用的药物。帮药即辅佐药,是帮助主药治疗主病的辅助药物,或针对兼症起作用的药物。带药又叫“药引”,是带领或引导方中其他药物到达病所,加强主、帮药的治疗作用,或调和药味,减轻药物毒副作用的药物。

此外,在处方用药时,还要注意公药和母药的配伍情况。病证有阴证和阳证,因此处方中设有公药和母药,分别应用于阴证和阳证。公药是针对阴证而设的一类药物,多为温热性药物。一般来讲,具有温补阳气、祛寒毒、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即可归于公药。母药是针对阳证而立的一类药物,多为寒凉类药物。一般来讲,具有清热毒、补阴液、解诸毒、清除外来毒邪及内生毒邪作用的药物即可归于母药。

临床上选方配药时,主药、帮药、带药、公药、母药的组合及剂量,要根据病因、病证和药性合理选择,不强求面面俱到,但主药必不可少。一般来讲,公药、母药决定药物的性质与针对阴证或阳证的大方向性问题;而主、帮、带药决定着各种药物在组方的不同角色。主药可以是母药,也可以是公药。与此同时,帮药和带药既可以是母药,也可以是公药。对于病因简单、病证不多,药性平和无毒的药物,处方时可不配帮药或带药,或只配其中之一。总体而言,主药的剂量要大一点,其他药物剂量相对小一点。主药可以是一味药,也可以是两味药,甚至多味药。

在复方中,由于主药必不可少,帮药和带药可以全部具备,也可只有帮药或只有带药。因此,组成复方的形式,可以是主药+帮药+带药,也可以是主药+帮药、主药+带药。

例如,芒果叶化痰汤是治疗奔唉(咳嗽)的常用方,该方组成共有5味药:芒果叶、榕树叶、罗汉果、桔梗、甘草。方中芒果叶味甜,性凉,具有通气道、谷道,止咳化痰之功效,为主药。榕树叶味苦涩,性凉,止咳化痰,除湿毒;罗汉果味甜,性凉,清热毒,通气道、谷道;桔梗化痰、止咳,调气道,三药共为帮药。甘草调和诸药,为带药。这是主药+帮药+带药的典型组合形式。

又如,水团花止咳汤也是壮医治疗咳嗽的常用方,该方组成有3味药:水团花、吊兰、鱼腥草。方中水团花味苦、涩,性凉,具有通气道、水道,清热毒,除湿毒之功效,为方中主药。吊兰通气道,通龙路,清热毒,除湿毒;鱼腥草清热毒,调水道,化痰止咳,共为帮药。这是主药+帮药的典型组合形式。

再如,小儿散寒方由小茴香、桑螵蛸、猪小肚(猪膀胱)组成。方中小茴香味辣性热,长于散寒毒,调气,止遗;桑螵蛸味咸性温,善补阳虚,止遗尿;二药共为方中之主药。辅以猪小肚(猪膀胱)入药,取其同气相求、引药下达之作用,是为带药。这是主药+带药的典型组合形式。

此外,还有只有主药的简单方剂。大多数的单味验方都是此种组方形式,如独味青蒿汤、鱼腥草滴鼻液等。口疮含漱方也是单纯主药成方者,其药物组成粪箕笃、黄柏,治口疮(口腔溃疡)。粪箕笃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毒、祛风毒、除湿毒、消肿痛的功效;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毒、除湿毒的功效,二味共为主药。第三节 壮医方剂的特点

根据壮医方剂的组方理论与基本结构,结合临床应用情况,壮医方剂具有一些特点,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辨病与辨证结合

壮医的组方原则与壮医对病证的认识密切相关。壮医认为,证是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全身状况的综合反映。病只有两种“证”,即阴证和阳证,阴证与阳证是以寒、热和虚、实来辨别的。

阳证多表现为热、实;阴证多表现为寒、虚。更具体可分为阴盛阳衰证、阳盛阴衰证及阴盛阳盛证。阴盛阳盛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证型,多为阳盛生热,热燔津伤,阴盛内寒,寒凝脉阻。壮医认为出现阴盛阳盛证,提示疾病危重,预后不良。

疾病在不同时期,不同患者可表现为阴证,也可表现为阳证,或经治疗后由阴证转为阳证,由阳证转为阴证,这是由于人体内的邪正斗争状态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在同一病证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别和转变所致。临床治疗时,壮医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主。辨病,是决定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辨证,则是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从证的变化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由阴转阳,多为疾病逐渐好转的征象;由阳转阴,多提示疾病趋重或恶化,甚至预后不良。因此,壮医诊治疾病时,辨阴证阳证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壮医认为,药物自口直接进入谷道,通过龙路、火路网络输布而达病所,从而起治疗作用。由于壮医临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为主,所以多主张专病专药。如对瘴病,针对瘴毒,选用黄花蒿、山芝麻、薏苡仁等药物;对奔痧,选用救必应、金银花、板蓝根、三叉苦、山芝麻、黄皮树叶等药物;对痛症,选用田七、桃仁、赤芍、苏木等药物;对疮肿,选用大青叶、蒲公英、地丁、七叶莲、两面针等药物。其他如胃病用一枝箭、过江龙、金不换;痨病用不出林、铁包金、石油菜、穿破石、黑吹风;痢疾用凤尾草、地桃花、金银花藤;骨折用天青地红、小叶榕、七叶莲、泽兰、接骨草、铁板栏、两面针等,不胜枚举,是为对因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兼症,结合对证或对症治疗的药物。如痧症兼热毒,咽痛甚者,可加毛冬青、鱼腥草、穿心莲、玉叶金花等清热毒药;如对瘴病,针对瘴毒选用黄花蒿、山芝麻、薏苡仁等药物组方治疗,若发病日久,体质虚弱,宜酌加补益之药,如黄花倒水莲、桂党参、当归藤、鸡血藤等。二、用药简洁

壮医的药物配伍讲求简、便、廉、验,往往只投予1~3味药,更多的是单味药组方;即使用复方,其组方的药物一般也不多,很少超过10味药。同时,注意选用作用大、功效快的药物,而且常用鲜品。三、主次分明

古时,壮族没有本民族的规范化通行文字,医药经验只能通过口耳相传。壮族祖先在使用药物时发现,有时用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没有复方药物好,而且还发现,某一种药如配上另一种或另几种药固定使用,效果更好。通过历代不断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药物配伍方法和方剂,积累了大量的单方、复方、秘方、验方。这些壮医方药,一部分是专病专方,一部分是以壮医的基础理论为指导的灵活组方。壮医复方中的药物,根据其所处的地位与发挥作用的不同,分为主药、帮药及带药,体现了明确的主次之分。四、重视外治疗法

壮医治病的治疗原则,与中医协调阴阳、发表攻里、越上引下、寒热温清、补虚泻实等治则有相似之处。在具体运用上,壮医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在治疗方法上既重视内治,更讲究外治。其外治法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病证都可采用外治法,或外治法与内治法配合运用。一般病证,仅用外治法即可奏效,有些病情复杂且症情较重的病证,则多以内服和外治法并用。如头痛、头晕、胸脘胀闷等病症,治疗时多用挑法和刮法,使三道两路畅通而毒气尽去;如发热伴咽喉红肿疼痛者,常用金果榄、玉叶金花等水煎内服,同时配合外治法在四肢末端指(趾)处用针刺放血,使热毒得泄而发热等症获愈。在外治方法中,除了不需要药物的疗法外,许多是配合外用药物方剂进行,如壮药外敷疗法、药罐疗法、壮药熏洗疗法、浴足疗法等。

壮医认为,外治法是通过外部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其治疗作用有二:一是调气,二为祛毒。常用的药物外治方剂,如千里光湿疹膏、腮肿外治方、乳痈外治方、脓耳外治方等。五、注意配伍禁忌

通过药物合理的配合,可以达到调节病体偏阴或偏阳状态,降低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减少或消除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但有些药物合用能降低药物原有功效,甚至失去药效,应避免配合作用。临床选药组方时,壮医非常注意以下几方面:1.根据病情、体质、年龄用药

 如寒性体质忌用寒药,热性体质忌用热药;体质虚者忌用发散、泻下之药,体质壮实者慎用温补之药;体质虚弱、谷道虚弱者,忌用攻下药物;有过敏史、大病之后、老人、小儿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以免引起意外事故。2.禁用反药 

反药是当药物同时合用会产生中毒或严重反应的药物,临床上是禁止使用的。3.孕妇禁忌

 壮医对孕妇用药非常谨慎,一般情况下不给内服药,以免扰动胎气,外用药也非常慎重。有些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能损害胎儿,导致流产,是妊娠禁忌药,如巴豆、卜芥、猪屎豆、八角枫、龙血树等;某些散瘀通经的药物孕妇应慎用,如石吊兰、鸢尾、仙人掌等。4.忌口

 壮医治病时还讲究忌口。患病和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及母猪肉、公鸡肉、牛肉、鲤鱼等食物。一般用发汗药应禁生冷,治谷道病药禁油腻,消肿理气药禁豆类,治咳喘药禁鱼腥,止泻药禁瓜果。患疮疡、无名肿毒、皮肤病及手术后忌食鱼、虾、蟹、葱、韭菜、菠萝、烈酒、牛肉、竹笋等“发物”,以免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第四节 壮医方剂的变化形式

壮医方剂组方的变化形式主要有药味加减变化、药量增减变化及剂型变化三种。一、药味加减变化

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要素。当方剂中药物增加或减少时,会导致方剂功用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用于临床选方遣药,使之更加适合变化了的病情需要。药味加减变化是依据病因、病证及治疗作用的改变而变化的。在主病、主证、基本病机及主药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其中的帮药和带药,以适应出现的病情变化,或增减处方中的各个药物,使之配伍关系发生变化,功用、主治亦随之发生变化。二、药量增减变化

药量增减变化是指不改变处方中的药味,而增减处方中药物的剂量。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药量不同,药力也不同,功用和主治也随之发生改变。其变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主治病证不变,随年龄、病情及体质不同而增减处方中的剂量,使方中的药力发生改变;二是增减方中药物剂量,改变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使功用与主治发生改变。三、剂型变化

剂型变化是指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更换不同的治疗剂型,比如急重症用汤剂,轻缓症用丸剂等。第五节 壮医方剂的命名

民间壮医诊疗疾病时,多采用自己熟悉的药物组成方剂,或沿用师傅传授下来的“治痧病方”“治小儿惊风方”“治胃病方”“治蛇咬伤方”“治妇女不孕症方”等以疾病为主命名的方药,较为直观而实用。但这种一病一方的方剂命名方式,渐渐不能满足病种日益增多、病情复杂变化,以及不同体质、不同人群的诊疗。根据壮医的辨病为主、兼顾阴阳的诊疗原则,将壮医的一些常用单方、验方加以系统命名,其命名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以疾病为主命名

以疾病为主命名是民间壮医常用的方剂命名形式,有其实用性,便于记忆。如蛊病复元汤、蛊病止血汤、腮肿外治膏、痹病熏洗方、痹病药膳方、白喉急救汤、抗癌止痛方、骨折速愈膏、乳痈外治方、口疮含漱方、脓耳外治方等,都是以疾病为主命名的。二、以疾病加功效命名

在疾病命名的基础上加上方剂的功效命名,更有利于区别治疗同一病证的不同证型或兼证,如治疗奔痧的几条方剂,奔痧清解汤、奔痧除湿汤、奔痧解毒汤、奔痧救急汤、奔痧通气道汤、奔痧通谷道汤等,分别治疗奔痧轻症、奔痧湿毒较甚、奔痧热毒较甚、危重奔痧(绞肠痧)、奔痧兼气道症状、奔痧兼谷道症状者;又如治疗胴尹(胃痛)的三条方剂,胴尹除湿汤、胴尹散寒饮、胴尹清热汤,分别治疗胴尹(胃痛)由湿毒为主引起、寒毒为主引起或热毒为主引起者。如此将疾病与功效联系起来的方剂命名形式,便于教学,尤其适用于临床实践。三、以药物为主命名

由于壮医没有古典文献作载体,单纯以药物为主命名方剂比较普遍,如三草黄根玉米汤、白大金车吊甘汤之类。现代的壮医方剂命名若沿用此法,会使初学者无从入手,难以记忆,更不用说迅速掌握了。因此,目前采用这种方法命名的方剂较少,只选择那些药物功效明确、治疗对象较窄的药物进行方剂命名,如独味黄花蒿汤、黄花蒿田基汤等。黄花蒿是治疗瘴疟的主要药物,观其方剂名称便知为治疗瘴疟的专方。四、以药物加功效命名

在主要治疗药物基础上,加上方剂的功效主治来命名,已经成为壮医命名的主流,占比例最大。这种命名方式,将药物与功效主治结合在一起,易于初学者掌握,尤其符合壮医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辨症论治的诊疗模式。如地桃花逐蛊汤、鸡骨草驱蛊汤、七叶化蛊散、白花丹消蛊汤等,地桃花、鸡骨草、七叶一枝花、白花丹是治疗蛊病的主要药物,以这些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分别适用于蛊病的不同阶段(初期、中期、后期、包块形成期);又如浮萍止痒汤、桂枝止痒汤均为治疗皮肤瘙痒疾病方,浮萍性寒而治风毒、热毒引起者,桂枝性热而善治风毒夹寒毒引起者,望方名而大略知其主治所在,是药物加功效命名方式的最大优点。五、以功效为主命名

单纯以功效为主命名的方剂较少,仅见于少数方剂,如速止牙痛方、产后通乳方、产后增乳方、抗癌止痛方、清胆退黄汤、利胆退黄汤、护肝退黄汤等。六、以剂型为主命名

以剂型命名的方剂,多夹杂在以上命名方式中,如山芝麻汤、七叶化蛊散、腮肿外治膏、地枫皮风湿酒、痹病熏洗方、双金通石丸、口疮含漱方、痹病药膳方等,分别是以汤剂、散剂、膏剂、酒剂、熏洗剂、丸剂、含漱剂、药膳而命名的代表。第三章 壮医方剂的用法第一节 常用剂型

剂型,是指方剂组成之后,根据病情需要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壮医方剂的剂型较多,常用的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线剂、栓剂、洗剂等剂型。现代壮医家又有很多发展,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现将壮医常用剂型的主要特点简要介绍如下。1.汤剂 

又称煎剂、水煎剂、水煲剂,是将新鲜药物或药物干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如独味黄花蒿汤、黄花蒿田基汤、牡蒿防瘴汤等。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用于病证较重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规模生产,携带不便。2.散剂

 又称粉剂、研末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类。内服散剂是研成细粉,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莲珠固肠散、尿甜清热散、僵蚕止痫散等。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收效快,省药材,便于服用。3.丸剂

 是将药物粉碎,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丸剂与汤剂相比较,吸收较慢,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与服用,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双金通石丸。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蜡丸等。现代技术更是将传统丸剂发扬光大,制成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剂量小的浓缩丸。4.膏剂

 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为壮医多用,有时将鲜药捣烂成糊状,也称为膏。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作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颗粒剂、片剂等。

内服煎膏: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患者,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如尿甜补阴膏等。

外用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或者用鲜药捣烂成糊状、黏膏状。外用药膏在壮医外科临床中运用较多,如腮肿外治膏、双乌暖腰膏、骨折速愈膏、四鲜驳骨膏、木鳖散毒膏、千里光消疮膏、肠痈外消膏等。5.酒剂 

又称药酒,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通龙路、活血脉、止痛的功效,如地枫皮风湿酒(内服)、万用跌打酒(外用)、冻疮外消酒等。6.线剂

 是将丝线、棉线或苎麻线放于药液中浸泡,用以点灸穴位治疗各科疾病,或结扎疮管或赘肉使其自行萎缩脱落。7.熏剂 

是将药物烧烟熏患处或全身,一般没有固定方剂。8.栓剂

 是将药物制成丸状或条状,或用线棉包裹药末,纳入体腔内,如肛门、阴道等,治疗相关疾病。9.洗剂

 是将药物煎汤,熏洗或浸洗全身或患处局部,如痹病熏洗方。10.滴剂

 是将药物水煎、浓缩后,以少量滴入患处,直接作用于病灶而起到治疗作用。在五官科中多用,如鱼腥草滴鼻液、脓耳外治方等。11.药膳方 

是将药物与食物一起烹煮,饮汤吃肉的一种用药方式。多用于体质虚弱者进补之用,也用于疾病后期,正气大虚,用“血肉有情之品”协助调理机体,促进更快的康复,如痹病药膳方、黄精补阴汤、仙茅补阳汤、飞奴补脑汤、水莲补肺汤、双参补胃汤、芝参补心汤、仙海壮阳汤等。12.茶剂

 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捣成粗末,混匀。每次取10~20g,用沸开水冲泡,代茶,慢慢饮用。方便患者坚持服用,对慢性疾病有较好的作用,如葫芦利咽茶。13.含漱剂

 是将药物水煎后,含于口中,不必咽下,使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治疗口腔疾病,如口疮含漱方、速止牙痛方等。第二节 服药方法一、煎法

汤剂是临床最常用的主要剂型,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和病情的差异可采用不同的煎药方法。煎煮方法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疗效。1.煎药用具

 煎药一般用瓦罐、砂锅为好,搪瓷锅或不锈钢锅亦可,忌用铁、铜、铝用具煎煮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与铁、铜、铝一起加热后会起化学变化,或降低有效成分的溶出度。2.煎药用水

 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河水、山泉水、蒸馏水均可。根据药物的特点和疾病的性质,有时用酒或水酒合煎。用水量可视药材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一般以高出饮片平面3~5cm为宜。每剂药一般煎煮2~3次,第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些,第二、三煎则可略少些。每次煎得量250mL左右为宜。3.煎药火候与时间

 煎药火候有文火与武火之分,用急火煎称之为武火,用慢火煎称之为文火。药物煎煮时间的长短,与药物质地、成分易挥发与否有关,凡质地硬、气味难出的药物,煎煮的时间以长为宜;质地松软、气味易出的药物煎时宜短;味厚滋补的药物宜微火久煮;植物根茎、果实,动物的甲、角、壳等类药物宜先捣碎久煮;对于一般解表发汗类药物,则需先急火煮沸后,再煎3~6分钟为宜。4.煎药方法

 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再煎煮,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对于某些要求特殊煎法的药物,应在处方中加以注明。(1)先煎

 金石、甲壳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宜打碎先煎;某些具有毒性的药物必须先煎,然后再入他药同煎;某些质地较轻又用量较多,以及泥沙多的药物,可先煎汤滤清,取水再煎其他药。(2)后下

 凡气味芳香的药物不宜久煎,一般煎煮5分钟左右即可,果仁类药物宜打碎后煎。所有后下药物,都应先进行浸泡再煎。(3)包煎

 某些药物呈粉状,煎后药液混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及有毛的药物,可以用纱布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物同煎。(4)单煎

 某些贵重而又难于煎出味的药物则宜切片另煎取汁,再与其他药液和服,或磨水冲服。(5)溶化

 胶类、黏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龟板胶、蜂蜜等,应待其他药煎好,去渣后趁热加入已煎好的药液溶化,以免因其黏性而影响其他药的煎煮。(6)冲服

 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的,宜研为细末,用温开水或药汤冲服。新鲜药物可捣汁冲服。二、服法1.服药时间 

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历代壮医师对此十分重视。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和胃肠道的状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早晨起床后空腹时服药,不仅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发挥作用,而且可以避免频频起床影响睡眠。饭前服药,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某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药,因饭后胃中存在较多食物,药物与食物混合,可减轻其对胃肠的刺激;消食药亦宜饭后及时服。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有些药物要按特定时间服用,如安神药宜在临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涩精止遗药也应晚间服一次药;治瘴截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两小时服药;各种慢性病因长期用药应在每日定时服。2.服药方法 

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后分为2~3次服。汤剂一般早晚或早中晚各服用1杯,每次间隔4~6小时。对于急病、重病者,则1次顿服。一般1日1剂,如果病情严重,亦可1日2剂以加强疗效。汤剂一般宜温服,治受风寒痧症更要热服,使其出汗;有时汤药需要冷服,如对热甚烦躁者;而剧烈呕吐时则宜少量频饮冷服。现在很多医院代煎药,方便了患者。现代制药企业利用工艺萃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将汤剂制成口服液,具有口味好、服用方便的优点。丸药可以吞服、嚼服;较大的蜜丸可以分搓成小粒吞服。水糊丸较硬,内服后引起某些患者胃内不适感,可先用水浸溶化后服用,但对消化道有强烈刺激的药物不能溶化后服。内服散剂容易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不易下咽,可以用水拌成糊状内服或随饮食拌服;内服膏剂以温开水冲服。各  论第四章 气道病用方

凡是以通调气道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调气道、止咳嗽、平气喘、化痰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气道疾病的壮医方剂,统称为气道病用方,亦称通调气道剂。

气道病之成因,主要是感受风毒、寒毒或热毒,导致湿毒、痰毒内生,伤及气道,使之功能下降而致。常见的病证有得凉(感冒)、货咽妈(咽炎)、奔唉(咳嗽)、奔墨(哮病)、唉勒(咯血)、钵痨(肺痨)等。

气道病用方主要用于人体气道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其用药特点主要是针对气道不通而调,具体治法包括祛风毒、清热毒、散寒毒、平喘、止咳、化痰等。常重用通调气道的药物,同时随病症配伍相应的药物。本章所收的壮医方剂主要为感冒和咳喘病用方,因此,本章相应地分为感冒病用方和咳喘病用方两节。咳喘有虚实之分,本章所收壮医方剂多为咳喘实证而设,咳喘虚证所用壮医方剂,则归入虚病用方。咽痛用方归入五官科疾病用方;咯血用方归入出血病用方;因肺痨多有肺虚,故肺痨病用方归入虚病用方。第一节 感冒病用方

本节壮医方剂以祛风毒为主要功效,主治风毒袭肺所致的得凉(感冒)。症见发热、怕风或怕冷、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常用的药物有大叶桉、山芝麻、黄皮叶、板蓝根、玉叶金花等;代表方有桉叶三草贯众汤、玉叶板蓝贯众汤、山芝枇杷大鱼百草汤、黄皮公根冰糖汤等。

感冒病用方,入汤剂不宜久煎。服药期间还宜避风寒,忌食生冷、油腻之物。桉叶三草贯众汤【组成】大叶桉叶20g,三叉苦15g,连翘20g,贯众15g,甘草10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功效】祛风毒,清热毒,通气道。【主治】得凉(感冒)。症见发热怕风,头痛身疼,咽喉不利,或咳嗽有痰,鼻塞,苔白微黄。【方解】本方所治为热性得凉(感冒)。由于风邪热毒侵入肌体,气机不利,龙路、火路不畅,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所致。风热毒邪入侵,毒正交争,故发热或微怕风;阻于身体肌肉则头身疼痛;阻于咽喉,龙路、火路不畅而咽喉不利;阻于肺则气道不利,气机上逆,故见咳嗽有痰而鼻塞等。治宜祛风毒、清热毒、通气道。方中大叶桉叶既能祛风邪、解热毒,又能通气道,故为方中之主药、母药。配伍三叉苦、贯众、连翘以增强疏散风邪、清热毒之功,为方中帮药。甘草既有解毒之力,又能化痰止咳,为带药。合而用之,使风邪散而热毒解,气道畅而龙路通,则诸症自愈。【临床运用】

1.本方适用于热性得凉(感冒)。辨治要点:发热怕风,头痛身疼,咽喉不利,或咳嗽有痰,鼻塞,苔白微黄。

2.本方可用于西医学的感冒、流行性感冒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属于风热为患者。玉叶板蓝贯众汤【组成】玉叶金花30g,板蓝根20g,贯众20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功效】祛风毒,清热毒,通气道。【主治】得凉(感冒)。症见发热,或微怕冷,头痛身疼,咽痛,口渴,小便黄短,舌红苔黄。【方解】本方所治为热性得凉(感冒)。乃风邪热毒外袭,入侵肌体,阻于气道,两路不畅,三气不能同步所致。毒正交争,迫邪外出,故发热而微怕冷;身体肌肉被毒邪阻滞,两路及其网络不畅,故头痛身疼;阻于咽喉,龙路、火路不畅而咽喉疼痛;热毒盛而津液伤,则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当以祛风清热为治。方中重用甜苦微凉之玉叶金花为主,以清热毒、疏散风邪,并能宣通气道。帮以板蓝根、贯众助清热毒之力。三药合用,清热毒之力甚强,并能散风毒、通气道,使热毒得清、风毒得散、气道通畅而诸症自解。【临床运用】

1.本方适用于热性得凉(感冒)。辨治要点:发热,或微怕冷,头痛身疼,咽痛口渴,小便黄短,舌红苔黄。

2.本方可用于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等属于风热为患者。山芝枇杷大鱼百草汤【组成】山芝麻15g,枇杷叶15g,大叶桉20g,鱼腥草20g,百部10g,甘草6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功效】祛风毒,清热毒,止咳嗽。【主治】得凉(感冒)。症见发热或怕风,头痛身疼,鼻塞,咽痛,咳嗽,口微渴,舌红苔薄黄。【方解】本方所治乃热性得凉(感冒)。系风邪热毒外袭于肌体,阻滞气道,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所致。风邪热毒侵袭肌体,毒正相争,故发热怕风;风毒、热毒阻于咽喉及身体肌肉,龙路、火路之网络不畅,则咽痛,头痛身疼;阻滞气道,三气不能同步,肺气不畅,其气上逆,故见咳嗽,鼻塞或流涕;口微渴,舌红苔薄黄乃热性得凉(感冒)之症。治当祛风毒、清热毒以祛邪,通畅气道以止咳。方中以鱼腥草、大叶桉清热毒为主,大叶桉并能祛风邪、通气道。辅以山芝麻祛风毒、清热毒、通气道,以增强主药之力;枇杷叶、百部疏畅气道、降气止咳。带以甘草止咳化痰,调和药性。诸药合用,使风邪得去、热毒得清、气道通畅,则诸症自解。【临床运用】

1.本方适用于热性得凉(感冒)。辨治要点:发热或怕风,头痛身疼,鼻塞咽痛,咳嗽,口微渴,舌红苔薄黄。

2.本方可用于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属于风热为患者。黄皮公根冰糖汤【组成】黄皮叶10g,山芝麻50g,雷公根50g,冰糖草10g,甘草6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功效】祛风邪,解热毒,通气道。【主治】得凉(感冒)。症见发热怕冷,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咳嗽,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或微黄。【方解】本方所治为热性得凉(感冒)。系由风邪热毒入侵,阻于气道及身体肌肉,气机不利,三道两路不畅,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所致。毒正交争,故发热怕冷;邪毒阻于身体之皮肤、肌肉,龙路不利,故头身疼痛;水道不利则无汗出;阻于气道,气道不畅,肺气上逆则鼻塞咳嗽;热毒伤津,故咽干口渴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为风邪外侵之象。治当祛风邪、解热毒、通气道。方中山芝麻、雷公根均性味辣苦寒凉,能祛风邪、解热毒,为方中主药。黄皮叶助祛风散邪、清热毒之功,并能通气道而止咳;冰糖草祛风清热,并能生津止渴,共为帮药。甘草清热毒、调和药性,为带药。诸药合用,则有祛风毒、清热毒、通气道、止咳嗽之功。【临床运用】

1.本方适用于热性得凉(感冒)。辨治要点:发热怕冷,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咳嗽,咽干口渴,舌红苔薄白或微黄。

2.本方可用于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属于风热为患者。第二节 咳喘病用方

本节壮医方剂以祛寒毒或热毒、止咳平喘为主要功效,主治寒毒或热毒侵袭咪钵(肺)所致的奔唉(咳嗽)、墨病(气喘)。症见咳嗽、喷嚏频作、痰白或黄、鼻塞流涕、咳嗽日久不止、气急喘促、咽喉疼痛等。常用的药物有桑白皮、麻黄、白果、卜芥、陈皮、枇杷叶、功劳木、鱼腥草等;代表方有白果温钵汤、水团花止咳汤、热咳方、功劳百部枇甘汤、双果润钵饮、五十汤、寒症哮病方、热症哮病方、百马一点出林汤等。白果温钵汤【组成】白果20g(炒黄),生姜15g,麻黄10g,桑白皮10g。【用法】水煎服。【功效】通气道,祛风散寒,化痰止咳。【主治】奔唉(咳嗽)因风寒毒邪为患者。症见咳嗽、喷嚏频作,痰多色白,鼻塞声重,流清涕,胸闷不适,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目诊可见白睛右眼11点、左眼1点肺气管反应区血脉模糊不清或边界湿润混浊,或脉络多而散乱如蜘蛛网状,分布不规则。【方解】本方主治因风寒毒邪侵犯咪钵(肺)所致的奔唉(咳嗽)。方中白果味甜、苦、涩,性平,具有通调气道、化痰止咳、敛肺定喘之功效;生姜为辛辣发散温通之物,善调气道、祛风毒、散寒毒,又能温肺止咳,与白果同用,一散一敛,相反相成,通气道之效更著,二药共为主药、公药。麻黄有通气道、祛风寒之毒、宣肺平喘的功效,可助生姜祛风散寒、温肺止咳之力;桑白皮通气道、化痰毒,加强通调气道、化痰止咳之功,二药共为帮药。诸药合用,风毒去、寒毒散、气道通,咳嗽诸症自解。【临床运用】

1.本方适用于风寒毒邪侵犯咪钵(肺)所致的唉病(咳嗽)。辨治要点:咳嗽、喷嚏频作,吐痰色白,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脉浮紧等。

2.若见鼻塞中、流涕量多质稀者,酌加通调气道的药物,如苍耳子、紫苏、辛夷等。若咳嗽甚者,可配伍苦杏仁、白前等止咳药。痰多者,可与半夏、陈皮等同用。

3.本方可用于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患,以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色白为主症者。【方注】

1.本方又名“白果温肺汤”。

2.方中白果有毒,不宜多用。水团花止咳汤【组成】水团花15g,吊兰15g,鱼腥草30g。【用法】水煎服。【功效】清热毒,除湿毒,通气道,止咳嗽。【主治】奔唉(咳嗽)因湿毒、热毒引起者。症见咳嗽气喘,咳痰黄稠,恶心,胸闷不适,舌红苔黄腻等。【方解】本方主治之奔唉(咳嗽),因湿毒、热毒阻滞气道所致。湿毒、热毒邪气阻滞气道,气机不畅,龙路、火路运行受阻,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故见咳嗽气喘,咳痰黄稠,恶心,胸闷不适,舌红苔黄腻。治宜清热毒、祛湿毒、通气道、止咳嗽。水团花味苦、涩,性凉,具有通气道、水道,清热毒,除湿毒之功效,为方中主药、母药。吊兰通气道、通龙路、清热毒、除湿毒;鱼腥草清热毒、调水道、化痰止咳,共为帮药。诸药合用,湿毒、热毒得清,气道通调,咳嗽自止。【临床运用】

1.本方适用于湿毒、热毒之邪阻滞气道所致的奔唉(咳嗽)。辨治要点:咳嗽气喘,咳痰黄稠,恶心,胸闷不适,舌红苔黄腻等。

2.若咳甚伴咽痛者,酌加清热毒、利咽喉的药物,如龙葵、木蝴蝶等。若痰多难咳,酌加除湿毒、调气道的药物,如紫金牛、芒果叶等。

3.本方可用于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患,以咳嗽气喘、咳痰黄稠、恶心、胸闷不适、舌红苔黄腻为主症者。芒果叶化痰汤【组成】芒果叶15g,榕树叶15g,罗汉果15g,桔梗10g,甘草3g。【用法】水煎服。【功效】清热毒,通气道,化痰止咳。【主治】奔唉(咳嗽)。症见喉中痰多,咳痰黏稠或稠黄,咳吐不爽,胸胁闷痛,舌红,苔黄腻。【方解】本方主治的奔唉(咳嗽)多因热毒、湿毒蕴积于肺,聚而成痰,气道不通,随气上逆所致。治宜清热毒、通气道、化痰止咳。方中芒果叶味甜,性凉,具有通气道、谷道,止咳化痰之功效,为主药、母药。榕树叶味苦涩、性凉,止咳化痰、除湿毒;罗汉果味甜,性凉,清热毒,通气道、谷道;桔梗化痰止咳、调气道,三药共为帮药。甘草调和诸药,为带药。诸药合用,热毒清,咳痰可止。【临床运用】

1.本方为壮医治疗咳嗽痰多的常用方,适用于热痰咳嗽。辨治要点:喉中痰多,咳痰黏稠或稠黄,咳吐不爽,胸胁闷痛等。

2.若痰多气急,酌加除湿毒、化痰的药物,如鱼腥草、桑白皮、半夏等。若恶心呕吐,酌加调理谷道的药物,如砂仁、鸡矢藤、叶下珠等。

3.本方可用于西医学的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患,以咳嗽痰多、痰黏或黄为主症者。热咳方【组成】功劳木20g,鱼腥草15g,磨盘根15g,石仙桃15g,七叶一枝花10g,一点红15g,百部10g,枇杷叶(去毛)10g,土甘草10g。【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清热毒,止咳化痰。【主治】热性奔唉(咳嗽)。症见咳嗽,咳痰色黄浓稠,发热,口渴,舌质红,苔黄。【方解】热性奔唉(咳嗽),多因热毒入侵,阻滞气道,内干于咪钵(肺),气道不畅,咪钵(肺)功能失调,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所致。热毒阻滞于肺,气逆于上故咳嗽,咳浓黄痰;发热口干,舌红苔黄均是热毒为患。治以清热毒为主,佐以宣通气道、化痰止咳。方中重用功劳木清热毒,为主药。帮以七叶一枝花、磨盘草、鱼腥草清解热毒、通气道、止咳嗽,善治痰热咳嗽;一点红性寒凉,以增清热毒之力。带以百部、枇杷叶、石仙桃、土甘草以通气道、化痰止咳,其中石仙桃甜凉,兼有清肺养阴之功。诸药合用,重在清热毒以治本,兼以通气道、化痰止咳以治标,使热毒得解,气道宣通则热退而咳止。【临床运用】

1.本方适用于热性奔唉(咳嗽)。辨治要点:咳嗽,咳痰色黄浓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