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9:01:37

点击下载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试读:

前言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包括《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中医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四个部分。《中医护理常规》(ZYY/T1.1—ZYY/T1.15)在1999年版的基础上对各科病证名称、秩序进行调整,新增《中医传染病护理常规》,删减了不常见的病证,如流注、精浊、腹外疝等章节。修改后的编写体例,一是遵循护理程序,对每个病证进行“护理评估”,从而掌握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状况及辨证内容。二是规范“护理要点”,强调专科护理特点,即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给药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临证(症)施护。三是突出对疾病的预防及保健知识的“健康指导”,使《中医护理常规》更加规范、符合整体护理及辨证施护的要求。《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ZYY/T1.16)在1999年版的基础上删减了不常用的操作项目,如气功疗法、经络平导法、吹药法,在每项操作中增加向患者“告知”的内容,以强化法律意识,确保患者的安全。《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ZYY/T1.17)在1999年版的基础上对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内容,按照书写规范及要求进行大幅度修改,并提供样式,供参考执行。对临床、科研、教学使用的“中医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进行全面修改后,其内容简明扼要,符合护理程序,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中医护理工作规章制度》(ZYY/T1.18)在1999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其内容更加切合临床,体现人文精神,增加了重症监护室、血液净化中心(室)护理工作制度及质量标准,使之规章制度符合现代护理管理要求,并与三级医院评定标准同步。

本《常规》各部分的附录A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常规》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本《常规》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归口。

本《常规》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江苏省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医院、天津长征医院、福建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河南省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安市中医医院。

本《常规》主要起草人:单南英、冯运华、郑平、张素秋、姜东兰、刘香第、孙秀萍、李添云、王爱荣、袁朝、范燕萍、戴新娟、张广清、宁亚莉、关永杰、付云霞、孙兆贞、巫和蓉、黎频。

引言

中医护理以整体护理观念、辨证施护为特色,在医疗保健、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使中医护理更快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与人类健康发展的需求,满足当前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及对外交流的需要,必须深入研究中医护理的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促进中医护理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

1983年原卫生部中医司委托湖南中医学院附院、南京中医学院附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同负责起草编写《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组织有关专家对原《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出版更名为《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规程》。19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委托中华护理学会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对1993年版的《常规》进行修订,并于1999年再版,出版更名为《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常规》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2003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牵头组织专家对1999年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全面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历经三年的时间,组织全国200多位专家参加本书的修订编写工作,在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全国中医护理同行及医疗卫生方面专家的意见。

本次修订的主要原则及思路是: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应医疗法规和法律要求,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并推荐其作为全国中医护理指南。

为了使中医护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与ISO/IEC导则和指南体系相协调,本次修订编写工作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医政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与帮助下,得以顺利完成。修改后的编写思路、规则、结构基本是按照行业标准的要求,这是中医护理工作向行业标准化管理迈出的可喜一步,为全国中医医院护理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适用于中医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人员,可作为临床实践、操作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审定组成员有(按姓氏笔画排名):王奕、王敏、刘文武、李钟军、邴媛媛、吴华英、吴霞、何宝昌、张恒有、张淑良、夏光辉、黄一梅、舒玉苓、裘月娟。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1.1 接待患者,初步分诊。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1.2 做好输液、给药、配血、输血及相应准备。

1.3 急诊室环境

1.3.1 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1.3.2 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1.3.3 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1.4 入院介绍

1.4.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1.4.2 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1.5 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5.1 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5.2 新入急诊室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1.5.3 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1.5.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1.5.5 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1.5.6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1.6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1.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1.8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1.8.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8.2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1.8.3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1.8.4 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8.5 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8.6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1.8.7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8.8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9 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0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1 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1.12 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13 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1.14 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1.15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15.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15.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16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2 高热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表或在里。急性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可参照本病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生命体征。

2.1.2 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2.1.3 心理社会状况。

2.1.4 辨证: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2.2 护理要点

2.2.1 一般护理

2.2.1.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2.1.2 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

2.2.1.3 烦躁不安者,应实施保护性措施。

2.2.1.4 对于时行疫疠引发的高热,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2.2.1.5 持续高热不退或汗出较多者应避风,及时更换衣被,用温水擦身,定时变换体位。

2.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2.2.1 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等情况。

2.2.2.2 神昏谵语、肢体抽搐等情况。

2.2.2.3 吐血、咯血、衄血、便血、溺血等情况。

2.2.2.4 高热不退、大吐、大泻等情况。

2.2.2.5 高热、喘促、不能平卧、汗出等情况。

2.2.3 给药护理

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渴者可凉服。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热粥,以助汗出。

2.2.4 饮食护理

2.2.4.1 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

2.2.4.2 外感高热,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

2.2.4.3 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亦可选用芦根汤、淡盐水等以养阴增液。

2.2.5 情志护理

内伤发热多病程长,患者常有烦躁、焦虑等情绪改变,安慰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

2.2.6 临证(症)施护

2.2.6.1 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遵医嘱给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热。

2.2.6.2 壮热者,遵医嘱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针刺降温。

2.3 健康指导

2.3.1 保持心情舒畅,怡养情操,利于康复。

2.3.2 注意病愈初期的休养,避免过劳,适当活动。注意保暖,慎风寒,以免复感外邪。

2.3.3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2.3.4 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3.5 积极治疗原发病。

2.3.6 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定期到门诊复查。

3 神昏

因多种病证引起心脑受邪,窍络不通,神明被蒙所致。以神识不清、不省人事为主要临床表现。神昏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危重阶段常见的症状之一。病位在脑。昏迷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3.1 护理评估

3.1.1 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

3.1.2 既往史、现病史和服药史。

3.1.3 生活方式、排泄状况。

3.1.4 心理社会状况。

3.1.5 辨证:闭证(阳闭、阴闭)、脱证。

3.2 护理要点

3.2.1 一般护理

3.2.1.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3.2.1.2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仰卧位,去枕,举颌仰额位。有呕吐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随时吸出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涎。

3.2.1.3 中暑神昏患者,应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病室;烦躁不安者,加床档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有义齿者应取下;抽搐者用牙垫或包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3.2.1.4 四肢厥冷者,注意肢体的保暖,严防冻伤、烫伤。伴有肢瘫者,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时翻身。

3.2.1.5 遵医嘱留置导尿,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2.1.6 加强口腔、眼睛、皮肤护理。可用盐水或中药口腔护理;不能闭目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的发生。

3.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3.2.2.1 遵医嘱设专人护理,做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2.2.2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面色、肢温、汗出、二便等情况,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3.2.2.3 出现昏迷程度加深、高热、抽搐、呕吐、出血、黄疸等,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3.2.3 给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

3.2.4 饮食护理

3.2.4.1 遵医嘱鼻饲,保证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3.2.4.2 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按摩腹部。

3.2.5 情志护理

患者若清醒之时,易产生恐惧、紧张、求生等心理变化,应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与康复氛围,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3.2.6 临证(症)施护

3.2.6.1 气息急促、面色青紫、肢体抽搐者,应遵医嘱给予吸氧,随时吸出气道的分泌物。

3.2.6.2 神昏高热者,遵医嘱给予针刺治疗。

3.2.6.3 脱证亡阳者,遵医嘱迅速给药,注意保暖。

3.2.6.4 突然昏迷、口噤手握、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者,遵医嘱针刺人中等穴。

3.2.6.5 谵语狂躁、大便秘结者,遵医嘱鼻饲中药通便,必要时灌肠。

3.2.6.6 尿潴留者可按摩膀胱区或遵医嘱行导尿术。

3.3 健康指导

3.3.1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3.3.2 平素起居有常,作息定时,避免过劳。

3.3.3 注意饮食调摄,做到饮食有节,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肥甘、油腻、生冷、烟酒之品。保持大便通畅。

3.3.4 积极防治有关的感染性疾病;加强原发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等的治疗;避免药物中毒,预防中暑、烫伤等意外。

3.3.5 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体育锻炼。

4 中风

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脑,涉及肝肾。脑血管意外可参照本病护理。

4.1 护理评估

4.1.1 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

4.1.2 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

4.1.3 心理社会状况。

4.1.4 辨证:风火蔽窍、痰火闭窍、痰湿蔽窍、元气衰败之中脏腑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之中经络证。

4.2 护理要点

4.2.1 一般护理

4.2.1.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4.2.1.2 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窒息;对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保护。

4.2.1.3 注意患肢保暖防寒,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4.2.1.4 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床单位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4.2.1.5 伴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

4.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4.2.2.1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

4.2.2.2 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4.2.3 给药护理

4.2.3.1 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

4.2.3.2 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

4.2.3.3 及时记录服至宝丹、牛黄清醒丸、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师。

4.2.3.4 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4.2.4 饮食护理

4.2.4.1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

4.2.4.2 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

4.2.5 情志护理

4.2.5.1 中风患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4.2.5.2 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治疗。

4.2.6 临证(症)施护

4.2.6.1 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

4.2.6.2 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艾灸等救治。

4.2.6.3 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加艾灸,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4.2.6.4 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

4.3 健康指导

4.3.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

4.3.2 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

4.3.3 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

4.3.4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再发脑出血。经常食用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

4.3.5 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

4.3.6 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参加锻炼,加强肢体功能活动。

5 中暑

因长夏之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以出汗、头晕、头痛、神疲、胸闷、心慌、泛恶、少汗,甚至汗闭、高热,严重者以神昏、抽搐、肢厥等为特征。病位表里兼有,多在脾、心。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和日射病,可参照本病护理。

5.1 护理评估

5.1.1 中暑的经过和伴随症状。

5.1.2 周围的环境、工作种类、生活方式。

5.1.3 心理社会状况。

5.1.4 辨证:暑热侵袭证、热盛动风证、气阴两伤证。

5.2 护理要点

5.2.1 一般护理

5.2.1.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5.2.1.2 轻症中暑者,应迅速撤离现场,转送至阴凉、通风处。患者取平卧位,松解衣扣,给予清凉饮料。

5.2.1.3 重症中暑者,立即送至抢救室,不宜搬动,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吸氧,遵医嘱输液治疗。

5.2.1.4 监测生命体征至意识清醒。

5.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5.2.2.1 观察生命体征、体温、神志、瞳孔、二便、汗出、舌脉变化。

5.2.2.2 患者出现神昏、惊厥、四肢抽搐、息短气粗、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瞳孔散大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5.2.3 给药护理

5.2.3.1 按医嘱用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2.3.2 服药期间,禁食辛辣、生冷、油腻等食物。

5.2.3.3 应用冬眠药物期间,要密切注意体温、血压、心率的变化。

5.2.4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多食清暑水果、蔬菜和绿豆汤等,忌食油腻及烟酒。

5.2.5 情志护理

5.2.5.1 中暑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医护人员须仪态稳重,工作有条不紊,以减少其紧张情绪。

5.2.5.2 对烦躁、焦虑不安者进行安慰,稳定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5.2.6 临证(症)施护

5.2.6.1 口唇紫绀缺氧时遵医嘱及时吸氧。

5.2.6.2 出现四肢厥逆、面色苍白、冷汗不止时,遵医嘱艾灸。

5.2.6.3 抽搐痉挛者,注意安全,防止坠床。

5.2.6.4 大汗者遵医嘱用中药煎水代茶饮,频频冷服。

5.2.6.5 出现身热汗少、口渴不欲饮、吐泻等症者,遵医嘱给予藿香正气水口服及针刺。

5.2.6.6 神昏热厥者,遵医嘱鼻饲灌注醒脑急救中药或针刺治疗。

5.3 健康指导

5.3.1 保持情志舒畅,心情愉悦,使之气血通畅。

5.3.2 注意水分的摄入,保持环境的通风,避免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

5.3.3 注意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在烈日下工作注意防晒;在湿热环境中宜穿宽松、透气及浅色衣服等。

5.3.4 出现头晕、乏力、胸闷不适等中暑先兆,应迅速离开高温环境,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并服用清凉饮料及解暑药物。

5.3.5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夏季汗出较多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忌食油腻、辛辣、烟酒之品。

6 急性出血

因脏络受伤,血溢脉外所致。以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口鼻诸窍,下出于二阴或渗出肌肤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常见咳(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等。消化道、呼吸道、血液病等出血,可参照本病护理。

6.1 护理评估

6.1.1 出血部位、方式、量、颜色、性质及伴随症状。

6.1.2 有无不良生活习惯,有无机械损伤消化道、泌尿道、皮肤等情况。

6.1.3 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发病经过、病程长短。

6.1.4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6.1.5 辨证:咯血、吐血、鼻衄、便血、尿血。

6.2 护理要点

6.2.1 一般护理

6.2.1.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6.2.1.2 根据患者出血原因和出血量分别安置抢救室或观察室,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并保持适宜体位。

6.2.1.3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为及时输血、输液做好准备。

6.2.1.4 定时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呼吸。

6.2.1.5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盐水或遵医嘱给予中药液口腔护理。

6.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6.2.2.1 观察出血部位、色、质、量及出血诱因和时间。

6.2.2.2 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唇甲、舌脉及汗出等情况。

6.2.2.3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6.2.3 给药护理

6.2.3.1 按医嘱准确给药。

6.2.3.2 中药汤剂温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及反应。

6.2.3.3 凡中西药同用者,间隔服用,以利观察。

6.2.4 饮食护理

6.2.4.1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辛辣、烟酒、煎炸之品。

6.2.4.2 呕血者暂时禁食。

6.2.4.3 实热证者,可给予清热、凉血、止血的蔬菜和水果。

6.2.4.4 虚证者,饮食应温热,但出血期仍不宜过热,食物取平性为好,血止后再补益。

6.2.5 情志护理

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和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6.3 分症护理

6.3.1 咳血

咳血是肺络受伤,血溢脉外所致。以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肺癌以及二尖瓣狭窄、肺梗死等引起的咯血,可参照本病护理。

6.3.1.1 卧床休息,尽量少翻身,少语。

6.3.1.2 大量咳血者应取头低脚高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凝阻塞气管而窒息。

6.3.1.3 嘱患者不要用力吸气、屏气、剧咳,如喉间有痰,应鼓励患者轻轻咳出。

6.3.1.4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6.3.1.4.1 观察咳血的色、质、量以及伴随症状,有无胸痛、咳嗽等情况。

6.3.1.4.2 如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气短神倦等,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6.3.1.5 饮食护理

服用汤药时,宜偏凉服,同期可食用梨、甘蔗等润肺之品。

6.3.1.6 遵医嘱做好支气管镜术前准备。

6.3.1.7 临证(症)施护

6.3.1.7.1 外邪袭肺所致咳血兼口鼻干燥者,可遵医嘱中药煎水代茶饮。

6.3.1.7.2 肝火犯肺、咳血量多者,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做好抢救准备。

6.3.1.7.3 脾肺虚衰所致咳血者,多食补气养血食物。

6.3.1.7.4 咳血时可遵医嘱给予针刺止血。

6.3.2 吐血

吐血系胃络受伤,络伤血溢所致,以血从口中呕吐而出,色红或紫黯,以夹有食物残渣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脾、胃。上消化道出血或血液病、尿毒症引起吐血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6.3.2.1 吐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流入气道,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活动。

6.3.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6.3.2.2.1 严密观察吐血量、质、色、味以及大便性质及颜色,观察有无腹痛、心悸、出冷汗等情况。

6.3.2.2.2 若见面色苍白、气息短促、冷汗出、四肢厥冷等,应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6.3.2.3 饮食护理

大量吐血者暂禁食。血止后宜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辣、煎炸等动火之品;恢复期应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而富有营养食物。

6.3.2.4 给药护理

6.3.2.4.1 服药期间,饮食不宜过凉,可配合健脾开胃之药膳,以调理脾胃,提高药效。

6.3.2.4.2 胃火炽盛所致吐血,服药时宜凉服。

6.3.2.5 临证(症)施护

6.3.2.5.1 肝火犯胃之呕血多见暴吐如涌,遵医嘱采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并做好三腔管护理。

6.3.2.5.2 吐血后用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6.3.3 衄血

鼻衄是由肺热上蒸,迫血妄行或燥气外袭所致,以鼻腔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齿衄是因脏腑虚损,邪犯牙床所致,以血从齿龈而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鼻、齿,涉及肺、胃、肝。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尿毒症等引起鼻出血和齿龈出血者,可参照本病护理。

6.3.3.1 鼻腔大量出血者应取坐位,头部仰起。鼻部置冷毛巾或冰袋,向鼻中膈方向压迫鼻翼止血;血不止者遵医嘱用干棉球蘸云南白药或明胶海绵或三七粉纱条等填塞鼻腔,压迫止血;仍不止者,请耳鼻喉科医师诊治。

6.3.3.2 齿衄者,每日可用中药液漱口。遵医嘱如取中药五倍子粉加白糖调成糊状涂擦或用棉球压迫止血。

6.3.3.3 指导患者平时注意口腔、鼻腔卫生,纠正挖鼻孔、剔牙缝等不良习惯。

6.3.3.4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6.3.3.4.1 观察出血部位、色、质、量及全身情况。

6.3.3.4.2 若见面色苍白、气息短促、出冷汗、四肢厥冷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6.3.3.5 饮食护理

注意饮食调理,食用能帮助止血的食物。忌食辛辣、烟酒或肥甘厚腻之物,防止动火生热。

6.3.3.6 临证(症)施护

6.3.3.6.1 胃热壅盛者,中药宜偏凉服,多饮清凉饮料,如橘子汁、西瓜汁等。

6.3.3.6.2 肺经热盛者,室内空气应湿润,避免燥热而加重鼻衄。

6.3.3.6.3 肝火上逆、阴虚火旺者,易致心烦恼怒,应劝其克服急躁情绪,以免加重病情。

6.3.3.6.4 脾不摄血所致衄血者,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多食补益气血之品。

6.3.4 便血

便血因胃、肠络脉受损,以血随大便而下,在大便前后下血,或大便呈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脾、胃、大肠。消化道出血、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凡见大便带血者,可参照本病护理。

6.3.4.1 血量多者,应卧床休息,切忌下床排便,注意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增加腹压损伤血络。

6.3.4.2 保持大便通畅,做好肛门及周围皮肤护理。

6.3.4.3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6.3.4.3.1 观察便血的色、量、质,以判断出血的部位及全身情况。并准确记录,必要时可保留标本送检。

6.3.4.3.2 如出现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细微而数、头晕、心慌、汗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6.3.4.3.3 如痔疮、肛裂出血,可按有关章节护理。

6.3.4.4 给药护理

6.3.4.4.1 药物宜温偏凉服。

6.3.4.4.2 服药期间,饮食不宜过凉,可配合健脾开胃之药膳,以调理脾胃。

6.3.4.5 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烟酒等物。

6.3.4.6 临证(症)施护

6.3.4.6.1 口渴者遵医嘱,以中药煎水代茶饮。

6.3.4.6.2 大便干燥者遵医嘱,给予润肠通便中药。

6.3.5 尿血

因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疫毒或药毒伤肾所致。以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块而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肾与膀胱。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全身出血性疾病等出现的血尿,可参照本病护理。

6.3.5.1 严重血尿者,宜卧床休息。

6.3.5.2 遵医嘱做尿细菌培养、尿三杯试验,以了解出血病因。

6.3.5.3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6.3.5.3.1 观察尿血的色、质、量、有无血块,及尿频、尿痛、恶寒、发热、腰腹疼痛等情况。

6.3.5.3.2 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汗出、舌脉等情况。

6.3.5.3.3 如见面色少华、汗出肢冷、气短息微、脉沉细弱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6.3.5.3.4 如出现无痛性血尿时,也应报告医师。

6.3.5.4 饮食护理

6.3.5.4.1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水果,忌食膏粱厚味之品。

6.3.5.4.2 肾阳虚者,可适当给以温补食物。阴虚火旺,忌食肥腻香辣动火之品。

6.3.5.5 临证(症)施护

6.3.5.5.1 口渴、心烦、尿频、尿急、尿痛者,宜多饮温开水。

6.3.5.5.2 肢寒腹痛者,可以炒热的盐用布包,敷下腹部,或遵医嘱给予针刺止痛。

6.4 健康指导

6.4.1 向患者讲解尿血的诱发因素,以防复发。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志过激。

6.4.2 生活起居有常,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6.4.3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素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进食有规律,勿暴饮暴食。忌食辛辣生冷刺激之品,戒烟酒。

6.4.4 指导患者自行观察二便的情况,有异常及时就医。

6.4.5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6.4.6 避免外感邪气以耗伤正气,随季节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

7 痛证

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或遭受某些伤害等因素,或脏腑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以出现某一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心痛、胁痛、腹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7.1 护理评估

7.1.1 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及诱因。

7.1.2 呕吐物、二便等伴随症状。

7.1.3 疼痛承受能力。

7.1.4 心理社会状况。

7.1.5 辨证:头痛、胸痹(心痛)、胁痛、急腹痛。

7.2 护理要点

7.2.1 一般护理

7.2.1.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7.2.1.2 伴有发热、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

7.2.1.3 疼痛未明确诊断时,尤其是腹痛者,禁用镇痛剂。

7.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7.2.2.1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面色、生命体征等。

7.2.2.2 观察呕吐物、二便及伴随症状。

7.2.3 给药护理

汤药一般宜温服。

7.2.4 饮食护理

7.2.4.1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

7.2.4.2 热证忌辛辣烟酒;头痛、胸痹(心痛)、胁痛等忌油腻饮食;急性腹痛诊断未明确时应暂禁食。

7.2.5 情志护理

7.2.5.1 稳定患者的情绪,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治疗。

7.2.5.2 多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安心养病。

7.3 分症护理

7.3.1 头痛

因风寒温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浊瘀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乱,或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所致。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经络、气血及脑髓。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7.3.1.1 观察头痛部位、性质、头痛发作时间及有无伴随症状。

7.3.1.2 观察患者瞳孔、体温、二便、舌脉。

7.3.1.3 头痛加重,出现口眼歪斜、瞳孔大小不等、肢体麻木震颤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7.3.1.4 饮食护理

以清淡、利湿、易消化为原则,勿过饱,忌食肥腻、黏滑及烟酒刺激之品。

7.3.1.5 临证(症)施护

7.3.1.5.1 头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针刺止痛。

7.3.1.5.2 高热性头痛可用冷毛巾敷前额部。

7.3.1.5.3 出现壮热、项背强直、喷射性呕吐、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7.3.1.5.4 伴有恶心、呕吐者,遵医嘱给予针刺。

7.3.2 胸痹(心痛)

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心胸部位呈现发作性憋闷、疼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血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7.3.2.1 遵医嘱安置在CCU,卧床休息,采取止痛措施。

7.3.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7.3.2.2.1 密切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及生命体征等变化。

7.3.2.2.2 心痛剧烈、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表情淡漠者,立刻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7.3.2.2.3 咳嗽、气喘、心律失常者,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7.3.2.2.4 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和水果。大便秘结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或用中药煎水代茶饮。

7.3.2.3 饮食护理

7.3.2.3.1 饮食宜清淡、细软,多食水果、蔬菜。

7.3.2.3.2 不宜过饱或过咸,忌食生冷、油腻、烟酒之品。

7.3.2.4 情志护理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保持心情平静,安心治疗。

7.3.2.5 临证(症)施护

7.3.2.5.1 心脏骤停,立刻心肺复苏。

7.3.2.5.2 心痛发作,遵医嘱给予急救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或遵医嘱针刺止痛。

7.3.2.5.3 寒凝心脉者,宜保暖,中药热服。

7.3.3 胁痛

常因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所致。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胆、经络。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7.3.3.1 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7.3.3.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7.3.3.2.1 疼痛的部位、性质与咳嗽、饮食的关系。

7.3.3.2.2 伴有上腹部及肩背痛、呕吐、黄疸、寒战、发热等症状,应报告医师。

7.3.3.3 饮食护理

宜清淡,多食清热利湿的菜果,忌油腻、辛辣、酒浆之品。

7.3.3.4 临证(症)施护

7.3.3.4.1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7.3.3.4.2 疼痛重者遵医嘱取中药熨胁痛区。

7.3.3.4.3 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药物穴位注射止呕。

7.3.4 腹痛

因六淫外感,内外损伤,火、食、石类痹阻,气滞血瘀或气血亏虚等所致。以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大肠、小肠,胞宫、膀胱。胰腺炎、阑尾炎、消化道肿瘤、肠梗阻或肠寄生虫等引起的腹痛,可参照本病护理。

7.3.4.1 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7.3.4.2 观察腹痛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发现异常,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7.3.4.3 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时暂禁食;禁用镇痛剂。

7.3.4.4 临证(症)施护

7.3.4.4.1 虚寒型腹痛,注意保暖避寒,腹部用腹带或置热水袋,忌生冷饮食。

7.3.4.4.2 腹痛剧烈者,遵医嘱针刺、艾灸或中药热熨腹部止痛。

7.3.4.4.3 腹胀痛者,遵医嘱采用耳穴埋籽或肛管排气。

7.3.4.4.4 腹痛伴大便秘结者,遵医嘱保留灌肠或中药泡水代茶饮。

7.4 健康指导

7.4.1 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

7.4.2 注意气候寒暖之变化,避免六淫外袭。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7.4.3 饮食以营养、易消化、无刺激为宜。禁烟,忌食辛辣、油腻、酒浆、浓茶等。

7.4.4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肥胖者,适当减少食量;高脂者,减少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丰富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7.4.5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7.4.6 早期发现,早期诊治。

8 暴泻

因感受外邪、疫毒或饮食、劳倦等所致。以发病急骤、突然腹泻、暴迫下注如水、腹痛肠鸣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肠,涉及脾、胃。急性肠炎、食物中毒、胃肠功能紊乱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8.1 护理评估

8.1.1 腹泻的次数、量、色、性质及伴随的症状。

8.1.2 近期进食情况、饮食喜好、生活习惯、居住环境等。

8.1.3 肛周皮肤情况。

8.1.4 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8.1.5 辨证:寒湿困脾证、肠道湿热证、食滞胃肠证。

8.2 护理要点

8.2.1 一般护理

8.2.1.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执行消化道隔离。

8.2.1.2 卧床休息,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必要时便后坐浴,遵医嘱肛周涂中药。

8.2.1.3 及时留取大便送检或细菌培养。

8.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8.2.2.1 观察大便性状、次数、颜色、气味。

8.2.2.2 暴泻甚者两眼窝凹陷、口干舌燥、皮肤干枯粗糙、腹胀无力,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8.2.2.3 暴泻其势凶猛,面白肢冷、呼吸深长、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尿少或无尿,及时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8.2.3 给药护理

8.2.3.1 确保患者遵医嘱服药。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

8.2.3.2 一般汤剂宜温服。

8.2.4 饮食护理

8.2.4.1 吐泻严重者暂禁食,病情好转后,可进流质饮食。

8.2.4.2 暴泻气阴两虚者遵医嘱可用药粥。

8.2.5 情志护理

安慰患者,忌怒戒躁,保持心情平静,配合治疗。

8.2.6 临证(症)施护

8.2.6.1 鼓励患者多饮水或淡盐水,以补充体液。

8.2.6.2 两眼窝凹陷,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保证液体、药物输入。

8.2.6.3 腹胀无力者,遵医嘱给予参附汤、独参汤口服或针灸。

8.2.6.4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柴胡注射液肌注、针刺十宣放血。

8.2.6.5 口渴烦躁不安者,多饮温开水,补充含钾、钠饮料,如鲜橘汁、淡盐水,防止脱水。

8.2.6.6 寒湿暴泻者,遵医嘱可隔姜灸或药熨;热泻者遵医嘱用中药煎水服。

8.2.6.7 吐泻严重者,遵医嘱给予针刺止呕或药物止呕。

8.3 健康指导

8.3.1 合理饮食,定时、按量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勿过食生冷食物以免伤及脾胃。

8.3.2 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被。止泻后应避免再感风寒暑湿之邪。

8.3.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8.3.4 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9 脱证

因邪毒侵扰,脏腑败伤,气血受损,阴阳互不维系所致。以突然汗出、目合口开、二便自遗、脉微欲绝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脑、经络、气血。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可参照本病护理。

9.1 护理评估

9.1.1 生命体征的变化。

9.1.2 饮食习惯,排泄状况。

9.1.3 生活自理能力。

9.1.4 心理社会状况。

9.1.5 辨证:气脱、阴脱、阳脱。

9.2 护理要点

9.2.1 一般护理

9.2.1.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9.2.1.2 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或监护室。

9.2.1.3 注意保暖。

9.2.1.4 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气道通畅。

9.2.1.5 尿失禁者,遵医嘱留置导尿管并定时冲洗膀胱,保持外阴清洁。大便失禁者,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9.2.1.6 准确记录出入量,患者6小时无尿,注意检查是否尿潴留,尿闭者应及时报告医师。

9.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9.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2.2.2 正确记录出入量,患者每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2.2.3 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立刻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2.3 给药护理

9.2.3.1 严格按医嘱用药。

9.2.3.2 中药汤剂宜温服。

9.2.4 饮食护理

9.2.4.1 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

9.2.4.2 病情好转后,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9.2.5 情志护理

9.2.5.1 患者元气已弱,劝慰患者安定情绪,注意静养。

9.2.5.2 做好患者家属的劝慰工作,关心患者。

9.2.6 临证(症)施护

9.2.6.1 四肢不温,汗出者,可予四肢放置热水袋等保暖,遵医嘱如给予参附汤或艾灸。

9.2.6.2 高热,遵医嘱给予十宣放血或针刺退热。

9.2.6.3 喉中痰鸣、喘促痰厥者,及时吸痰,遵医嘱立即吸氧。

9.3 健康指导

9.3.1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

9.3.2 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9.3.3 久病初愈,应注意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防止正虚邪袭,变生他证。

9.3.4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忌食生冷、油腻刺激之品,饮食有节,忌暴饮暴食。

9.3.5 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10 中药中毒

因药物使用不当而产生毒性作用,造成毒攻脏腑,亡阴亡阳,均属中毒。病位在经络、气血及相关脏腑。常见乌头类、马钱子、洋金花、巴豆、蟾蜍等中毒,可参照本病护理。

10.1 护理评估

10.1.1 服药的种类、时间、量及服药后的反应。

10.1.2 病情缓急、患者的神志、瞳孔、脉搏、呼吸等情况。

10.1.3 有无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

10.1.4 生活自理能力。

10.1.5 心理社会状况。

10.2 护理要点

10.2.1 一般护理

10.2.1.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0.2.1.2 按药物中毒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分别安置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

10.2.1.3 对马钱子类中毒引起的昏厥者,室内光线宜暗,避免光线、声音等刺激。

10.2.1.4 未明确何种药物中毒时应及时收集呕吐物、分泌物、大小便等送检。

10.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0.2.2.1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以及呕吐物、分泌物、大小便的量、色、性质、气味等。

10.2.2.2 如出现抽搐、昏迷、喘促、心动过缓时,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10.2.3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昏迷者遵医嘱鼻饲给药。

10.2.4 饮食护理

10.2.4.1 饮食宜清淡,中、轻度中毒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重度中毒者初期以静脉供给营养,后期给流质,昏迷者鼻饲饮食。

10.2.4.2 中毒症状消失后,适当补充蛋白质,宜少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等食物。

10.2.5 情志护理

10.2.5.1 意识清醒者,安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10.2.5.2 有轻生意念者,专人守护,防止意外。

10.2.6 临证(症)施护

10.2.6.1 口服有毒药物中毒者,可用温淡盐水口服后,再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呕吐,反复数次排毒。

10.2.6.2 遵医嘱洗胃,依据中毒种类选用生理盐水、温开水等,每次500ml左右,反复多次洗胃。必要时服用牛奶、蛋清、米汤等保护胃黏膜。

10.2.6.3 遵医嘱用通下药物导泻排毒。

10.2.6.4 中毒时间超过6小时,或服通下药超过2小时未泻者,可遵医嘱选用生理盐水或2%的肥皂水1000ml 不保留灌肠排毒。

10.3 健康指导

10.3.1 做好预防中药中毒的宣教工作,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用药,不盲目使用剧毒药及民间偏方。

10.3.2 服中药后如有舌麻、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尽快就诊。

10.3.3 按照说明服药,如有不明白之处一定要问明医师方可使用。

10.3.4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某些中草药的性能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若有异常立即停药。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1 一般护理常规

1.1 病室环境

1.1.1 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1.1.2 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1.2 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1.3 入院介绍

1.3.1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1.3.2 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1.3.3 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1.4 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4.1 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1.4.2 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1.4.3 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1.4.4 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1.4.5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1.4.6 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1.5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1.6 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1.7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1.8 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1.9 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9.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1.9.2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9.3 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10 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1 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12 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13 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14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14.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14.2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15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2 风温

多因人体正气虚弱,或过分劳倦,起居不当,感受风热毒邪所致。以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咯痰、烦渴、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心、肾。流行性感冒、肺炎、急性气管炎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

2.1.2 咳嗽、咯痰的程度和性质。

2.1.3 心理社会状况。

2.1.4 辨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肺胃热盛证、热闭心包证、气阴两虚证、邪陷正脱证。2.2 护理要点

2.2.1 一般护理

2.2.1.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2.1.2 风温初期,注意保暖防寒;邪入营血者,有条件安置在单人病室,避免强光刺激。

2.2.1.3 发热期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2.2.1.4 气息喘促不能平卧者给予半卧位,并遵医嘱吸氧。

2.2.1.5 汗出过多者,用毛巾擦干,及时更换湿衣和床单。

2.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咳嗽、胸痛、汗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及量。

2.2.2.2 热入心包,神昏、谵语等症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2.2.3 邪陷正脱、体温骤降、汗出肢冷、面色苍白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2.2.4 邪热内陷、津气枯竭、皮肤等部位出现斑疹或瘀斑连成大片、色紫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2.2.3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实热证可偏凉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

2.2.4 饮食护理

2.2.4.1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

2.2.4.2 高热多汗烦渴者,可给予生津清热之品;饮食宜流质或半流质,少食多餐,忌食肥腻、辛辣、硬固、海鲜等物。

2.2.4.3 鼓励患者适当饮水。

2.2.5 情志护理

为患者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刺激。

2.2.6 临证(症)施护

2.2.6.1 高热不退、无汗者,可物理降温或遵医嘱针刺。

2.2.6.2 痰热壅肺,咯痰不爽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必要时吸痰。

2.2.6.3 呼吸困难、紫绀者,遵医嘱给予吸氧。

2.2.6.4 大便秘结者,遵医嘱给予淡盐水灌肠或番泻叶泡茶饮。

2.2.6.5 高热多汗,可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水代茶饮。2.3 健康指导

2.3.1 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2.3.2 注意四时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

2.3.3 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机会,服用预防药物。

2.3.4 避免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鼓励患者戒烟。

3 感冒

因外感风邪,客于肺卫所致。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卫。上呼吸道感染可参照本病护理。

3.1 护理评估

3.1.1 体温、寒热、汗出情况。

3.1.2 有无咳嗽、咯痰。

3.1.3 心理社会状况。

3.1.4 辨证: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气虚感冒证、阴虚感冒证。3.2 护理要点

3.2.1 一般护理

3.2.1.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3.2.1.2 重症感冒宜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

3.2.1.3 若汗出热退时,宜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3.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3.2.2.1 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咯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

3.2.2.2 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2.2.3 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2.3 给药护理

3.2.3.1 风寒感冒者,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可给予热饮料,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出。

3.2.3.2 风热感冒者,汤药宜温服。

3.2.4 饮食护理

3.2.4.1 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

3.2.4.2 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忌生冷;风热感冒者,可多食水果;气虚感冒者,宜多选温补、易消化食物。

3.2.5 情志护理

因感冒多次反复发作,情绪低落,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6 临证(症)施护

3.2.6.1 风寒感冒,发热无汗,遵医嘱针刺。

3.2.6.2 鼻塞流涕,可用热毛巾敷鼻额部或按摩迎香穴。

3.2.6.3 风热感冒口渴,可给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或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汤代茶饮。

3.2.6.4 便秘者,遵医嘱服用中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

3.2.6.5 暑湿感冒,头身疼痛者,遵医嘱针刺或采用刮痧疗法。

3.2.6.6 体虚感冒者,遵医嘱艾灸。3.3 健康指导

3.3.1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3.3.2 自我穴位按摩,坚持每日凉水洗脸,预防感冒。

3.3.3 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勿当风。

4 内伤发热

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以低热,少数患者高热,或患者自觉身热、或五心烦热但体温不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涉及各相关脏腑。功能性发热、肿瘤、血液病、内分泌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具有发热症状时,可参照本病护理。

4.1 护理评估

4.1.1 发热的时间、程度、性质和规律。

4.1.2 生活自理能力。

4.1.3 心理社会状况。

4.1.4 辨证:阴虚发热证、血虚发热证、气虚发热证、阳虚发热证、气郁发热证、痰湿郁热证、肝瘀发热证。4.2 护理要点

4.2.1 一般护理

4.2.1.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4.2.1.2 高热或有出血倾向者卧床休息。

4.2.1.3 自汗、盗汗量多者,用干毛巾擦拭后及时更换衣被。

4.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4.2.2.1 密切观察发热的时间、程度、特性和规律。

4.2.2.2 注意伴发症状,如怕冷、出汗、口渴、面色、舌脉、神志及二便等变化。

4.2.2.3 体温过高或过低,发热程度与伴随症状不符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2.3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阴虚发热者宜凉服,气虚发热者宜热服。

4.2.4 饮食护理

4.2.4.1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煎炸、肥腻、辛辣等助湿生热之品。

4.2.4.2 气虚发热可食健脾益气食物,阴虚发热可食滋阴清热食物,血虚发热可食益气养血之品。

4.2.4.3 肝郁发热可食疏肝理气,清热解郁之品。

4.2.5 情志护理

4.2.5.1 解除思想顾虑,安慰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5.2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特点及调养的方法,以取得其配合,能安心治疗。

4.2.6 临证(症)施护

4.2.6.1 阴虚低热盗汗者,遵医嘱可予中药煎水代茶饮。

4.2.6.2 阴津耗伤,肠燥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4.3 健康指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