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20:06:29

点击下载

作者:闻明,彭萍萍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

消逝的美洲辉煌——印第安(上)试读:

印第安文明的发祥

神奇富饶的美洲大陆

在辽阔的太平洋和大西洋间,坐落着一片神奇的土地,这便是位于西半球、横跨南北两个半球的神奇、秀美的美洲大陆。美洲大陆,北起北极圈内,南至合恩角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面积42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非洲和欧洲面积的总和),它环绕的海岸线弯曲、绵长,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理藏着大量的海洋资源。神奇富饶的美丽大陆

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使得美洲大陆南北季节相对,气候相反;地形的高低悬殊,又造成气候的复杂多样。极地的地方同热带地区相比,气温有近百度的差异,干旱的沙漠同大河流域的降雨量,相差竟有100多倍。大陆流淌着被称为“河流之父”的世界第三大河──密西西比河,和被称作“河流之海”的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它们分别经久不息地分别奔流在北、南两块美洲的大地上;此外,马更些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格兰德河、纳尔逊河、阿肯色河、科罗拉多河、拉普拉塔河、普鲁斯河、马代腊河、圣弗兰西斯科河、奥里诺科河、托坎廷斯河、加巴拉圭河,都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大河,以汹涌澎湃之势,分别奔腾流泻进太平洋和大西洋。南北美洲活跃着140多座活火山,在这些火山区,还同时伴有1602处温泉;图彭加托火山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同时层叠在广阔的南美洲上;有“北美地中海”之称的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执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安赫尔瀑布为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地震和飓风也常常光顾这片南北相连的大陆。

巨大的森林覆盖着北美洲西北部(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北部)和中美洲、南美洲大片的沃野。亚马孙河流域,至今还常青着茂密的热带原始森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中、南美洲的森林资源,约占全世界的森林资源的三分之一。绿色屏障下的世界——蒂卡尔古城俯瞰。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北美洲的最北方在北极地区,气候寒冷。而向南,穿越过大森林地带,则是广袤的大草原;西印度洋群岛(山峦起伏,提纳山高峰海拔3140米)是北美大西洋海岸向南美洲海岸延伸形成的一群弧形孤岛,它把大西洋和加勒比海隔成两片。西印度群岛属热带气候,潮湿炎热。中美洲的北部,是东、西马德雷山脉,山脉之间,是广阔荒漠的北墨西哥高原;它的南面,是活跃的火山地带,形成了宽阔的谷地和重叠的山峦;再向南,一直延伸到墨西哥湾沿岸,地势才渐低洼下来;山谷间气候温暖,适于农耕。墨西哥北部是沙漠,南部是热带森林,沿岸一带是大片的沼泽。安第斯山区缺少河流,雨水稀少,属沙漠地带。而西坡和高原,有丰富的溪水穿过,是原始农业的摇篮。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平原和草原,泛滥的河水形成众多的湖泊或河汊。在南美洲的东部,出现了平坦的大草原,有繁多的植物种类,还夹杂着灌木林和茂密的阔叶林。

由于气候多样,河流众多,使得美洲大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盛产粮食的地方之一。主要有北美洲的小麦,赤道地带大量的热带作物,南美洲的草原、高原和高山地区丰富的谷物(玉米、豆类、花生、参茨、番茄、番瓜、南瓜、马铃薯,坚壳的可可和奎宁,还有菠萝、鳄梨、枫糖、草莓、吐根、加拉、沙示等,极为丰富)。奇琴伊察祭井。井边上的石头建筑很可能是当时把活人往水里扔的地方。

广阔的大陆,蕴藏着丰富的动力资源和金属矿产资源。储藏量巨大的煤(美国、巴西、哥伦比亚)和石油(加拿大、美国、智利、墨西哥、委内瑞拉一带),还有巨大的水利资源(尼亚加拉、伊瓜苏、拉瓜伊拉三大瀑布和数百条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的大河)、铁(巴西、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和非铁金属矿藏的金、银、铜、锡、硝石(智利、秘鲁、巴西、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玻利维亚),以及分布广阔的铅、钒、铂、锰、钴、翡翠、宝石、铁土、沥青、金钢石等,还蕴藏着较大的原子动力所需要的钍。

美洲大陆的印第安文明

广阔的美洲大陆,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代印第安文明。狭长的中美洲,犹如一座细窄的地桥,连接着南北美洲两座大陆,在4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数万年来,生活着以易洛魁人、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为主的部族众多的印第安人,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和高度发达、举世闻名的伟大的古代美洲文明。成为和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埃及尼罗河文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并列的世界古代文明之一,印第安文明对世界的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492年10月的一个早晨,得到西班牙王室资助的意大利探险家克里斯多夫·哥伦布,率领由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踏上了美洲大陆,为的是去寻找黄金和教化土著人信奉基督教。哥伦布发现了当地的土著人,他以为已经到了马可·波罗在书中写的遍地是黄金的印度,便把在美洲发现的土著人,称为“印第安人”(印度人)。此后,居住在广大美洲大陆上的土著人,便被称为“印第安人”,这便是印第安人的由来。

谁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通过考古和研究,直到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类出现以后,人类才慢慢地扩展到地球的更广大地区,进入美洲,再进入大洋洲(这和北美印第安人、玛雅人和《圣经》的预言中的学说有些相同,即人类经历过洪水泛滥的毁灭,只剩下居住在海拔几千米以上的人活了下来,又逐渐地使人类繁衍开来)。这样就对印第安人的来源,进行了各种探究和推理。在各种推理学说中,可大致归纳为两种,即土生论(尚无有力证据)和迁徙说。迁徙说中,得到最普遍公认的,是亚洲人最早迁徙到了美洲,即亚洲的华北古人类,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如玛雅人和蒙古人有关)。

印第安人的祖先,由亚洲的东南部和东部,沿着太平洋沿岸向北,经过冰河时代的白令海峡(最新考古在白令海峡一带发现据今4万年左右猎人应用的石镞等器物)大陆桥(当时还是未沉入海底的陆地),进入了尽是原始森林的美洲。然后,他们从洛基山西侧沿太平洋岸南下,并从洛基山北部进入哈得逊湾以西,及美国中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区,一路向南,并于1万年前,到达了美洲的最南部阿根廷(生活于11000年前阿根廷南部人类使用的工具、食用丢弃的骆驼骨头和一些洞穴中的文化遗物)。蒂卡尔君主陵墓中的赤陶香炉,其形象为传说中的人祭之神。

执这种说法的,其主要证据是楔状石核。在中国华北虎头梁村遗址中,曾发掘出了200多件楔状石核,而在北美的阿拉斯加的阿克马克遗址也出土了石核,这两种遗址的石核类型和加工方法,竟完全相同,而在时间上,虎头梁遗址,显然早于阿克马克。这说明美洲的石核技术,源自于华北。这一推论,被俄罗斯考古学家所证实。他在临近北美的堪察加半岛楚克奇地区考察时,发掘出了大量的石器(石镞、石刀等),证明旧石器时代前,就有狩猎者在此活动,这说明是有中国人经过堪察加半岛的楚克奇地区,穿越白令海峡去美洲的。

加拿大的学者托马斯·约翰逊教授认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在1.2万年前由北京周口店逐渐迁徙过去的。他的根据是,近20多年来有海洋学家在乔治亚海峡(加拿大)的冰碛物里,找到了一些右手使用的原始工具(与旧石器时代周口店的石器相似),在加拿大沿海地区找到的一尊玄武岩小塑像(模样极像北京周口店人);另外还有在一个山洞(美国新墨西哥洲),和在智利南部发掘出的一座据今3万年前的印第安人遗址中,发现的2万年前的尖状石器。他认为,未来的海洋学家,将会在海底深处和海洋沉积层发现更多的实物,来对此进一步地论证。夕阳下金碧辉煌的乌斯玛尔古城。其远处为术士金字塔。

对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亚洲人迁徙到美洲去的这一观点,还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中国学者认为,是距今4万至5万年前,东北亚人经过白令海峡进入了北美洲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保罗·马丁认为,亚洲人是在末次冰河期(1.3年前),到达阿拉斯加的;秘鲁学者认为,是早在7万年前或5万年前的冰河末期迁徙而来的,而路易斯·利基坚持时间应是在7.5万年至1万年间,威廉·H·诺尔特认为,应该是从14万年前,这种迁徙就开始了。

关于如何渡过白令海峡的这一问题,根据对古地质学的研究,在第四纪(特别是在末次冰河期),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130米至160米,白令海峡(水深只有几十米)便浮出水面,成为一座联接亚洲和美洲的大陆桥(古地理学称“白令及亚”),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5万年至1.5万年前。那时候,美洲阿拉斯加一带气候温和,野物众多(如猛犸、象、驼鹿、驯鹿、麝牛、绵羊等),猎人们追逐着动物,穿越过白令海峡到了美洲(1932年在美国阿拉斯加育空河一带发现了许多猛犸象化石,表明这一带曾经是狩猎的地方)。

其实即便是海峡,人也是可以逾越的。海峡最窄处(威尔士角)还不足35公里,中间有两个小岛(克拉特曼诺夫岛和克鲁逊什特恩岛,相距4公里),海峡又很浅(今平均水深42米,最深处52.1米),如果海水下降40多米,便能与陆地相连,人渡过不是难事。

迁徙说还有几种说法:(一)来自于欧洲说。一种说法认为,欧洲人通过大不列颠岛和格陵兰岛,逐渐地进入美洲;另一种说法认为,欧洲人是通过一块传说中已经沉入大西洋底的大陆进入欧洲;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欧洲人是穿过乌拉尔山,经过西伯利亚,再渡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也有学者提出,是从高加索迁移到远东,再由西伯利亚或蒙古沙漠移入美洲。这是一幅根据遗址壁画完成的水彩画。该遗址地处帕伦克东南80英里以外的一座城市,发现于1946年。(二)有学者认为,印第安人和犹太人面貌很相像,他们可能是传说中失踪的犹太人的后裔。

以上两种说法,都还缺少有力的证据,况且在旧石器时代,格陵兰岛还是厚厚的冰川,后来又发生过大面积海浸,把欧亚大陆彻底分开。至于沉入大西洋的大陆,恐怕早已经是1000万年以前的事了。有人根据在北美出土的4处具有高加索人特点的遗骨,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高加索人,这种说法未得到公认。有人认为这些遗骨是日本的阿努人,或者其它和高加索人有相同特征的人的遗骸。

除了迁徙说,还有一种本土论,认为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本土源生的人类,世界各个地方都有人类诞生。这种说法目前尚无证据,只是一种猜测和想象。

北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易洛魁文明

易洛魁文明概述

在欧洲人进入北美洲以前,在北美洲的陆地上,生活着广大的印第安人,北美的印第安人主要有:东部森林地带流动的印第安人,东部森林地带的农业印第安人,平原印第安人,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由10颗美洲虎头像及38颗珠子组人,高原印第安人和马更些和育空成的金项链。它同样是作为贵族的墓葬品而被发掘。河盆地的印第安人。这其中,属于东部森林地带农业印第安人的易洛魁人,最为令人瞩目。

在美国纽约州西北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两大湖的夹角,有十二个狭长的湖泊,近距离并排呈南北走向,形似手指或指痕,被称为手指湖(Finger Lakes)。手指湖是被冰川硬生生地在地面“划”出来的。据说,很久以前,质量巨大的冰雪集体沉重地向南移动。在手指湖地区,它的撞击、刮削是如此地猛烈,以至于在地表上造成了这一排深沟大壑。大约在1万年前,冰川彻底消融,美丽的湖泊显露于世界,湖泊的周围逐渐出现了勃勃生机。奔腾的小溪从山中的峡谷流出,不断地为手指湖注入新鲜的山泉之水。清澈的湖水和湖岸上肥沃的土壤,养育了这里的千万种生灵。在大约13世纪时,易洛魁人(Ir⁃oquois)经过长期的漂泊后开始定居在手指湖区一带。北美的印第安人可按语言分为两大族系:阿尔冈昆人和易洛魁风光旖旎的安第斯山脉人,后者人数相对较少。手指湖区的易洛魁人分为5个部落:塞内卡、卡尤加、莫霍、昂奈达和昂嫩达加。这些部落使用同一种语言的非常近似的方言,占有相互接壤的地区。他们利用大湖的土地和水利资源,以农耕、捕鱼、打猎及畜牧为生。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记载了易洛魁人曾经过母系氏族阶段,这种氏族制度,包括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易洛魁人的氏族,是由母系亲属组成的家庭团体。在这个家庭团体内部,不能够互相通婚,通婚只能是在氏族和氏族之间。氏族里的人,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其承传只能是按照母方世系,而男性所生的子女,都属于别的氏族,这就是易洛魁人的母系氏族,称为奥华契拉。一个奥华契拉,共同居住在一个很长的大房子里,称为一户。每个奥华契拉有大有小,有的三、四代同堂。奥华契拉里有很多人,人数多少不等,小的奥华契拉有50多人,最大的有近200人。每一个大的奥华契拉里,都有很多的家庭,这个家庭中的丈夫和妻子,都各自住在自己的奥华契拉里,只有在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丈夫才能搬到妻子的家中,但他们仍然各属于自己的奥华契拉族籍,孩子则是随母亲的一方,住在母亲的屋子里。

易洛魁人的氏族中,一切权力都操纵在妇女的手中。她们由同一个奥华契拉中已婚和生有子女的妇女,组成一个妇女议事会(氏族议事会),从中选出一个最有威信、聪明能干的妇女,来做她们的氏族首领,用来决定氏族的重大事情。她们还要推选出一个女干事,主要是负责与其他的氏族联合举行盛大的庆典。她们要率领奥华契拉的成员,采集庆典和公共会议的食品,不断地对公共仓库的储存(包括玉米粒、玉米粉、兽皮和各种鱼肉)进行补充,并有权力支配这些物品。奥华契拉所有的财产(包括土地、房屋和用具)都是妇女们的公有财产。妇女们有对战争与和平的裁决权,他们可以禁止兄弟和儿子出去打仗。如果有的战士不服从议事会的决定,首领便去求助战士家庭妇女的帮助,来说服或阻止她们的儿子或兄弟。

易洛魁人的妇女地位至高无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易洛魁人规定,凡男人杀死男人时,罚金为20串华姆普姆:10串赔偿死者家属,10串用于赎取凶手的生命;若是男人杀死了女人,罚金便为30串华姆普姆:20串赔偿女子的生命,10串赎回凶手的生命;如果是女人杀死了女人,罚金便要增加到40华姆普姆,20串用来赔偿死者家属,20串用来赎回女凶手的生命。从罚金的数目看,女人的生命,整整要比男人的贵一倍。

易洛魁人的氏族,具有以下11个方面的特征:

1.氏族成员可以选举氏族首领;

2.可以罢免氏族首领;

3.成员在本氏族内互不通婚;

4.相互继承已故成员的遗产;

5.如果本氏族的人被另外氏族的人打死,其成员有义务为其报仇或索取赔偿;

6.氏族可以为本氏族成员命名;

7.本氏族有人失踪或者死亡,氏族有权利收养外人成为本氏族成员;

8.有公共的宗教仪式;有着古老印第安风情的木桥

9.有公共墓地;

10.有议事会;

11.有专门的名称(多以飞鸟、动物或爬虫命名),它们成为本氏族的图腾或保护神。

以上的氏族特征,形成了特有的易洛魁人奥华契拉文化,它是氏族全体成员行为规范和统一思想的保证。

易洛魁人胞族,是由同一部落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族组成,氏族间是兄弟姐妹的关系,它们往往是从原来的一个母系氏族里分化出来的,所以最初同一个胞族内不准通婚,但胞族和胞族之间的成员可以通婚。

如果有人被谋杀了,凶手是另一个胞族的,凶手的氏族便要召开同胞族的会议,推荐出代表,带上一串白色的贝壳,到对方的胞族去说情,向被害者的氏族道歉,请求对方召开胞族会议,并献上珍贵的礼物求得宽恕。交涉一直是在双方胞族会议之间进行,一直到最后解决。这件戴在木乃伊脸上的黄金面具由绿松石和黄金拼接而成,面具表面还用朱砂来勾描,大概有生命复活的象征。

当一个氏族的首领死了,进行新的首领选举的时候,首先要得到本胞族内各氏族的认可,并且还要得到另外胞族的默认。如果被提名的人,有另外的胞族提出反对,人选就得重新更改。

每当有重要的人物死去,他们都要举行较隆重的葬礼。死者所有同一胞族的人,都要集体为其守丧。这种仪式,要由另一胞族的人来主持,要向死者的遗体致词。死者的遗体,也由另外胞族的人,抬到墓穴里下葬。在致丧的队伍中,最前面的是氏族的首领和酋长们,然后是死者的家属、本氏族成员,最后是同胞族的成员。待把遗体下葬之后,先由首领和酋长们围着墓穴站成一圈,从年长的开始,按照宗规,每个人轮流填进去三铲土:第一铲是代表大神,第二铲代表太阳神,第三铲代表地母神。埋葬之后,先由年长的首领讲话,然后把一只角—死者原来职位标志的象征,安放在死者头部方位的墓顶上,要一直放到新的继承人就职为止。每个胞族,都有自己的巫师和独特的仪式。

胞族之间还举行一些竞技比赛。在球赛的时候,各胞族的成员,都分站在球场的两边,面对着自己的球员。每方的队员都在6~10人间,各胞族的成员,都把自己带来的财物交给专人,作为比赛的赌注。球赛一开始,各自胞族的成员都奋力地为自己的队员呐喊助威,群情兴奋,场面极为热烈火爆。

由说同一种方言的众多氏族组成部落。每个部落都有大面积的土地,部落的全体成员都居住、生活在里面,在其中种植、捕鱼和狩猎。每个部落有自己的部落议事会,主要用来处理部落的内部事物。各部落都有一个部落大首领,部落对其内部氏族选举出的首领和酋长,有任职权和罢免权,各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信仰和宗教仪式。

由同一语种的不同方言、有亲属关系和领土毗邻的部落,组成部落联盟,部落联盟的产生,是易洛魁人社会组织发展到更高阶段的重要标志。

早在公元1400年至1450年,易洛魁人分为5个独立的部落,各部落领土相邻,人们都说着同一语种的不同方言,但互相都能听得懂。在一些部落中,氏族和氏族是同宗,其间有一种亲情关系,这样就诞生彩绘神灵纹双注口壶。这件陶器的彩绘及用色均十分独特,是那斯卡了易洛魁人的部落联盟。在1570年文化后期制陶工艺的典范之作。前后,易洛魁出了个智者海华沙,团结五个部落组成易洛魁联盟;后又有一个从南方移来的图斯卡洛拉加入,形成六族联盟。联盟使易洛魁人减少了内部摩擦,增强了扩张能力,生产也获得空前发展。在1675年前后,当联盟达到了极盛的时候,占地包括东起哈得逊湾,西抵密执安湖,北到渥太华流域,南至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间的广大区域,为北美最强大的部落集团。被易洛魁联盟征服的部落有土特鲁、德拉瓦、肖尼和南提寇克;被联盟所彻底消灭的敌对部落包括休伦、伊利和萨斯魁汉纳克。

联盟之初,易洛魁人的5个部落,一共有50名的部落首领,都授以名号,并规定为各氏族的永久职位。各氏族的首领职位并不是均等的,这其中有两名首领的职位只保持一届,剩下的48位全部是一任任承袭,首领职位的名号,就成了每一个在任的首领个人的名字。氏族成员还要选举一名副首领来“协佐”首领,称为“长屋的支柱”,主要是为了将来在首领死后继承职位。他必须服从首领的命令,在各种会议中,常要站在首领的身后,平时常常作为首领的使者。

部落联盟有部落联盟会议,它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建立在鄂农达加河谷的中央部落会议,因此鄂农达加河谷被称作篝火不熄的地方,联盟会议常在这里举行,它事实上是联盟的首都。部落联盟会议都在每年的秋天召开,但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也可随时召开。每个部落都可以主持,确定召开会议的时间和地点,但是各部落不能自行召开这种会议。

部落联盟会议的内容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具有行政性质的会议,这种会议有很多的内容:比如派遣使节或者接纳使节,同外部落缔结条约,宣战或者媾和,处理被征服部落的事务,积极推进公共福利措施。第二种是推举会议,即在会上要推举首领,并举行授职仪式。因为会议要首先对前任已故的首领表示哀悼,所以又称为哀悼会议。还有一种宗教会议,后来这种会议改由哀悼会议代行,它主要是倡导各部落联合举办公共宗教的典礼。的的喀喀湖畔的香蒲船、香蒲浮岛及上面的香蒲房子。

部落联盟会议开会时,要首先举行欢迎仪式,然后分列两边相对而坐,中间是点燃的篝火。易洛魁人的五个部落中,有三个是兄弟辈,两个是父辈。会上所有的重大问题,必须所有的首领一致通过才有效,这是部落联盟最基本的一项法则。部落联盟中每一个部落的权力和地位,以及他们应尽的义务,都是非常平等的。联盟会议上,每一个部落有一名代表。这一名代表要经过选举产生,即每个部落都把自己部落中的首领划分成很多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推荐出一名发言代表,这些代表再聚在一起,表达出各自的意见,对其中的分歧进行协商,在取得一致的意见后,再推选出一名部落发言人,代表本部落到联盟会议上发表意见。大会如果要做出决定,必须取得各部落的全部赞同才能形成,如果有部落意见不一致,经过协商也不能统一,便视为议案被否决,大会结束。

部落联盟形成后,经常出现整个联盟对外作战。为了统一指挥,便设置了军事首领──将军这一职位,其人选也是选举产生的。全联盟共设有两个将军,均授予名号,权力和地位完全相等,以为分权,主要用于防止专权。易洛魁人的农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易洛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耕耘在北美洲东部森林地带的大地上,他们在深秋或初春里点燃山火,让大火在森林漫延燃烧。在大火烧过的地方,他们砍倒树木,割去柴草,慢慢地开垦出大片的荒地,搭建起房屋,建立起村庄,并在村庄的四周大量地种植玉米和谷物。每个村庄的四围,方圆直径约为18公里,面积从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他们新开垦的土地劲力十足,所种植的玉米,生长得高大无比,像树一样高大,且茂盛呈汪洋一片,村庄被厚厚地包围在玉米汪洋之中,常常使一些外来的旅行者,在大片的玉米田里迷失了道路。集市上丰富多样的农产品

易洛魁人为保持玉米的优良,到处去寻觅新的种子,并培育研究新的品种,用以保持品种的质量。仅玉米一项,他们就培养成了17个品种之多,而且其营养价值、颜色和味道各不相同。他们还从南方、西南方的遥远的地方,引进了南瓜、瓢瓜、豆角和大豆等新的品种,一共达六七十种之多。他们的房屋四周都有菜园,在菜园子里种瓜种豆。

易洛魁人还属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为了开垦土地,他们中的男人们,要在秋天里先将一些大树剥去皮,让它们在漫长的冬季里枯干着。等到来年的春天,再将大树放火烧掉,在一片片发黑的地上,一块块地开垦出耕地。他们用石头做成石器,把骨角磨成工具,还把木棍削尖,作为农具主要用来种植玉米。

他们种植玉米和瓜果类的办法是:先要使种子发出芽儿。比如南瓜种子的发芽办法,是将南瓜籽夹在两片树皮中间,放到靠近有炉火的地方让它发芽,再渐渐地长成秧苗。再用尖木棍,在地上掘出许多的小坑,把发了芽的种子,一粒粒地放进去,用土埋上。这种种地的工具,也有的是弯树枝,有的是安装了鹿的肩胛骨,或者是鹿角的长木柄。

农耕是支持生活的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基本上由妇女从事。男子是战士、渔人、猎人和贸易商。女人们在春天里要聚到一起,选出一个年长又精力充沛的人来做她们的首领。首领选出后,由首领再挑选出一个助手,用来传达她的命令。在春天和夏天里,由首领带领着她们进行种植和管理等劳作,所有的妇女都会自觉地服从。到了秋天,便把长着庄稼的土地分给各家各户,由各户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收割。

到了金秋的八月,收获的季节便到了。易洛魁人的妇女们,喜盈盈地走进玉米地里,她们每人的背上都背着一个很大的篓子,一边掰着成熟的玉米,一边把掰下的玉米棒子扔进背上篓子里。待装满篓子后,再一堆堆地倒到地里,或倒在自家的房屋边上。马丘比丘山脚下的居民

收割完的玉米,要进行贮藏过冬。她们要先在屋外搭起一排木架,然后拿一种锥形的东西,把玉米剥落下叶子,只留下里层四片柔软的叶子翻转过来,再一个个地编系成辫子,编成很长的一串串,挂到屋檐或搭好的架子上。挂满玉米的地方,远远地看,金灿灿的。待到玉米在冬天里风干了以后,便要从架子上取下来,剥下玉米粒,装到一个用榆树皮做成的圆桶里,慢慢地食用。还要留下那些做种子的,它们仍要挂在木架子上,等到了来年春天播种的季节,再取下来,剥种生芽。

编辫子的季节,是易洛魁人最快活的时候了。大家都把这种劳动搬到户外,凑在一起,一边编着辫子,一边说笑着。等到了晚上,她们点起篝火,并围坐成一圈;或者是坐在月光下,这时候男子们也加入进来,老人便讲起自己年轻时的种种历险的经历,或者是讲述着部落的久远的神话或传说。大家有时听得入了迷,竟忘记了手中的活计,有的连手中的玉米棒子都滑落到地下。有时大家一时兴奋起来,便放下手中的玉米,在篝火旁边唱边跳,载歌载舞,一派热闹。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易洛魁人储藏玉米,还有一种窖藏法,即在房屋的附近,有斜坡干沙地的地方,挖成一个土沙坑,在沙坑里铺上一些柞树枝,再把一种叫作印第安草的干树叶子铺在上面,然后将玉米棒子、装满了玉米的草袋子或树皮篓子放进去,在上面再盖上一层草或者是树皮,最后填上土,平整地埋上。这种窖藏法,至今,还仍被现在的易洛魁人沿用着。

到了后来,易洛魁人又发明了谷仓储藏法。这种谷仓是用榆树皮编成的,形状有些似圆塔,顶端覆盖着一层榆树皮,皮上钻着很多透气的小孔,以防玉米受潮霉烂。易洛魁人现在的谷仓,已不再是用榆树皮搭建,而改用树木或木板,而形状也已不再是塔的形状,变成了用木板条铺成的单斜面或双斜面的屋顶。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传说安第斯山的茫茫峻岭中有一座披着神秘面纱的古城。但是,始终没有人找到它的任何踪迹。

对于东部森林地带的易洛魁人,玉米对他们生死攸关。若是有敌人前来袭击她们的部落,最凶狠的办法,主要不是杀死族人,也不是烧毁掉他们的房屋(人可以再生,房屋也可以再建盖),而是毁掉她们的玉米地和贮藏的玉米。

易洛魁人的女人们主要是承担土地的种植,而男人们除了开垦土地,主要是下河捕鱼,或到森林里去打猎。捕捉到的猎物,除了吃肉,还把皮毛用来过冬御寒。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传说

雷公鸟的传说

北美的印第安人,留下了《雷公鸟》的传说:从前,夸扣特尔人有一位大酋长,他住在克拉斯基斯高山上。有一次,漫山遍野的大洪水滚滚而来,淹没了附近的土地和人家,大酋长以及全族的人,都危在旦夕,眼看着就要被洪水所淹没。这时候,倾盆大雨中的天空,突然爆出了一道闪电,一只巨大的鸟──雷公鸟,现身在天空中,并且变成了一个人,救出了大酋长。大酋长惦念着全族人的安危,便求告雷公鸟,看看还有没有没被洪水淹死的族人,并想办法营救他们。雷正在向神灵奉献祭品的山景陶瓶,公鸟告诉大酋长,还有很少没有被瓶上人物众多,祭祀的场面塑造得十分生动。淹死的。大酋长便请求雷公鸟把他们全都找来,于是,很多的族人便得救了,他们欢聚在一起,看雷公鸟跳舞。从此,雷公鸟和雷公鸟舞蹈,就在大酋长的家族中,一代代地传下去。雷公鸟的传说,后来改编成了著名的戏曲《雷公鸟》。霍比民族的神话

北美印第安人的霍比民族,还留下了关于人类起源与不同时期毁灭的传说。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只是一个无终止的空间,它没有头尾,没有时间,没有生命。造物主(Crea⁃tor)首先创造了一个神Sotuknang(被称作造物主的侄儿),神在造物主的指导下,创造了各种固态物质、七个宇宙、水和空气。这之后,又造了Spider Woman。然后,又用泥土造了黄、红、白、黑四种不同肤色的人。神给了这四种不同肤色的人智慧、再生能力和不同的语言,并让他们向四个不同的方向迁移。神告诉他们,“我给你们这一切,就是让你们幸福生活。但你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尊敬造物主,尊敬造就你们的造物主的博爱。只要你们活着,就不要忘记这些。”后来,第一批的人(The First People)中,有好多人忘记了Sotuknang的教诲,而不再尊敬造物主了。这样以来,第一世界(The First World)最后就被大火毁灭了。有一部分道德高尚的人幸存下来,进入了第二世界(The Second World)。尽管第二世界不如第一世界美好,但第二世界还是很美好的。人们经常歌颂造物主,这时期人类向四面八方迅速繁衍。渐渐地,人们的私欲越来越大,道德沦丧,慢慢地又忘记了歌颂造物主。不久,第二世界就被冰冻毁掉了。造物主又创造了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从第二世界幸存下来的人,就在第三世界里生活,繁衍后代。最后,人们的道德又下滑了,甚至无恶不作,人们把自己的创造力用在了邪恶的方面,不再敬神,第三世界又被大洪水毁掉了。幸存者进入了第四世界(The Fourth World)。这些幸存者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些人类。上次人类文明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腐败,私心变重,和不相信伟大神灵的教诲。

霍比族认为,上次大洪水几乎淹没了所有人类。只有少数几个相信伟大神灵的人活了下来。伟大神灵告诫他们,要坚信伟大神灵的教诲。霍比族和这位伟大神灵曾立下神圣的誓约:我们永远遵照你的教导去做。对于霍比族而言,造物主的天法是永恒不变的。

霍比民族还留传着关于“地水火风”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此次循环周期的开始,伟大的神灵降临到地球上。他把人们召集到现在已经沉入海底的一个岛上,他说:“我要把你们送到四个方向,并逐渐地使你们的肤色变成四种颜色,我要给你们一些教导,你们将称它是上天的训示。当你们再次相聚时,你们要分享这些教导,以使你们能和睦地生活在地球上,这将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他接着说,“在此次循环里,我将给你们每一方向的人种两个石刻,你们不得把它丢弃,否则,不仅仅是人类将承受巨大的磨难,整个地球将会消亡。”他给每一剥皮圣主石刻像。他身上穿着从牺方向的人类一个职责,叫做“守护牲者脸上、躯干上和四肢上剥下的者”。对印第安人,也就是红色人种,皮。他让他们作为土地的守护者,他们要去领悟大地的知识,植物从土地里生长结果,供应人类的食品;草药可以用来治病。他们把这些知识同时与其他兄弟姐妹分享。对于南方的黄色人种,他们将做为风的守护者,他们将去领悟天空和呼吸,并用来帮助气功修炼上的进步,他们在这时将分享这些。对于西方的黑色人种,他们将做为水的守护者,他们将去学习万物之首,水的启示,他们是最卑贱的,也是最强大的。对于北方的白色人种,他们将做为火的守护者,他们做的许多事的核心,都与火有关。你可以说,电灯泡就是白人的火。汽车里有火花塞,同样,你会在飞机和火车里找到火。火会燃烧和移动,这就是为什么白人最先在地球上迁移,使得我们联合成为一个大家庭。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预言

霍比民族的预言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附近,有一块被称为“预言石”的石刻,所刻画的内容,以象征手法表达了霍比部落据说已有上万年历史的古老预言。他们没有用文字,而是代代口述相传。图中最左边有放射光明的圆圈,中间的符号形同佛家万字符,左边一个大人。这些石柱上刻着的,看起来表情严肃、戴羽毛头饰的勇士象征着神。

很多年来,一些专家对预言石进行了破解研究,他们认为:左边的大人,象征伟大的高级生命(Great Spirit)手指着预言。两条水平线,指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上边的线,象征没有精神约束平衡的科技之路;下边的线,象征精神之路。有三条竖线,第一条是预言开始时间;第二条表示某个时间人类装活的供物的“查克墨尔”容器,将决定走哪条路,是走实证科学之这类容器多以仰卧人物像手抱容器的方式表现,可能被放在神殿的入路还是精神之路。下面的线上两个口处。圆圈象征两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条粗的竖线是最后一条决定走哪条路的时间,也就是今天。如果选择物质之路,结果将曲折而至毁灭。而如果选择精神之路,结果将和平而和谐。另一种解释是:左边的大人是伟大的高级生命(Great Spirit),他左手上的碗代表他对霍比部落要放下武器的训导,高级生命右边的竖线,象征以成千上万年为计的时间比例;线上高级生命所触的一点是他将回来的时间。高级生命所开辟的生命之路,分为下面的窄些的与自然和谐融洽的连续生命之路,和宽些的上面一条白人的科技成果之路。十字之上,两条路之间的竖线指白人的到来,十字是基督教义,十字下的小圆圈代表连续不灭的生命循环(也有认为圆圈都应指生命的更新与淘汰,则此小圆圈似应指本次文明开始时的一次人类淘汰,或大洪水)。上面一条路的四个小人,其一层含义是代表过去的三个世界和现在,另一层含义表明,部分霍比部落的人,将受白人表面文明的诱惑走向白人的道路。下面这条生命之路上的两个圆圈,是“高级生命之手在撼摇整个地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最左边太阳之中的Swastika(与古老的佛家符号相同,佛家中用黄色;与纳粹符号转向相反,纳粹用黑色)和图最右边的Celtic Cross(据说此标志为基督教义所用,用红色;亦为纳粹所用,用黑色)象征着Pahana的两个帮助者,Pahana是印第安人的真正的白色兄弟,另有写作Baha⁃ni,意为Baha的人,ni在印第安语中义为“的人”,两种英语拼写应来源于同一印语)。两条生命路线之间的第三条粗竖线,代表人类在科技之路走向曲折之前返回自然的最后一次机会。随后的小圆圈,即是霍比人所说的“生命大淘汰更新期(Great Purifi-cation)”,也就是现在。再之后谷物繁荣生长,高级生命重回地球。生命之路永恒不灭。

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起,霍比族的长老,开始用英语解释“预言石”上的预言:“这片土地上会有一些巨大的村庄,你身在村庄里,看不到外面,这些,被称为‘石头村’或‘石头场’。村中住了许多土著居民,他们如石头场上游走的空壳;到了一定时期,你会发现男人变成了女人。伟大神灵创造了男人,可这时的男人说:‘我比神灵懂得多,我要把自己变成女人’,甚至可以养育孩子。伟大的神灵创造了女人,可这女人说:‘我比神灵懂得多,我要把自己战神特斯卡特利波尔的惊恐面像,变成男人’,然后她真把自己变成了被称为“罪恶的魔术师”。男人;到了一定时期,你会发现人们找到了人类设计图(基因图),人们会删改这设计图。人们会制造新的动物,他们以为这会帮助我们。短时间内也许会,可是子孙后代们却会遭殃。长者们说,你们会看到新动物,甚至那些已经被认为灭绝了的动物也会出现,人们会在不同的地方找到它们,它们将重现;到了一定时期,雄鹰将在夜晚高飞并降落在月亮上(1969年,宇宙飞船着陆月球后发回了消息:‘雄鹰已经着陆了’),那时,许多原住居民依然在沉睡。当雄鹰将在夜晚高飞时,黎明的曙光就将来到。当雄鹰降落时,力量会回到我们中间来,新的时代即将开始。许多人会离开石头场,找回传统的价值观念重获新生。可是也有许多人不肯这样做,直到有一天,早晨太阳升起时,石头村还在那儿,到了晚上,整个村庄便如水汽一般蒸发掉了,那些留在村庄里的人,也一并消失了,因为他们拒绝醒来并离开那里回归自我。听预言的人有时会为此感到困扰,并问那些长者:‘我们难道不能想点办法吗?’长者们则说,事情就是这样,虽然我们很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别人,有些人有眼睛就是不看,有耳朵他就是不听。一个人要是没有悟性,你怎么说,他也不会相信的。我们当然想挽救所有的人,有一些人永远都不肯从迷幻中醒来,但是一定会有人觉悟的;地球将会面临大的灾难,虽然生存会很艰难,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走过来,那之后,地球将会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人类周期。谈到灾难,很多人都曾经问过:‘我们能不能避免它?’答案是可以。预言上总是说:‘也许’。如果人们能够摒弃错误的信仰而和平相处,我们就会有繁荣的文明。可是现在机会看起来很渺茫了。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也还是可以为此而作铺垫。也就是说,尽量让情况不那么坏。怎样才能做到呢?我们必须要分享神灵对我们的教导并聚合在一起。

预言中说,将会有一种信仰来到这里,它可能是真的并带来统一。但也可能它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它不能,将会有另一种信仰来到。霍比人称信仰这第二种信仰的人为巴哈那。英文写作pahana或bahani,意为baha的人。有的资料说,巴哈那就是远古时期与印第安霍比部落分散的他们真正的白人兄弟。据他们讲,那个时候人都是同一肤色的,只是以后逐渐变成了四色人种。而白人兄弟去了东方,以后会从东方再回来。但巴哈那并不是西方的这种白人。霍比人说:‘现在的这些白人贪婪占有,掠夺我们的财物。’而巴哈那真正的白人兄弟回来的时候,肤色已经改变,不再是白色,但头发还将保持是黑颜色的。回来的时候,他们还会带来新的一种类似宗教的信仰,他们惩恶扬善,统一世界。巴哈那代表着东方的神圣力量。他们还讲,我们即将进入新的人类周期,需要改变僵化了的观念,遵从神灵的教导。我们处在一切物质的净化中,别的民族称这是天启,我们叫净化。净化后,地球上的变化将是美好得无以言表。神灵并没有确定究竟谁能够安然度过磨难,但是一定会有人能进入到那崭新的时代中去。”耶洛奈夫部落的预言

提姆西基埃,是印第安人耶洛奈夫部落的智者,他作出了这样的预言:“许多梦或幻觉不一定意味着末日,它们也可能预示着变化。按照我们的说法,没有信仰的人不能适应这个变化。他们没有达到自我改善必要的条件、心理素质和坚定信仰。据说整个人类将会发疯。”苏人国预言“勇敢公牛”是苏人国的智者,他作出了这样的预言:

根据圣圈和预言,现在是分享这智慧的时候了。现在是大净化的时候。我们处在一个无法逆转的关头。劫难以前发生过,今后还会发生。圣圈显示一切事物如何进入轮回。旧的变成新的,新的变成旧的。历史在周而复始地重演。白人没有文化。文化是扎根在大地上。因为自然是神,没有文化的民族不会长久。失去了自己的根,人们会迷失方向,丧失良知,毁掉自己。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先天思想单纯,美好,能在万事万物中发现美好的本质。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

萨满教

印第安人各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但总体上看,大致也有较为共同的一些特征:比如对多神的崇拜和对最高神灵的崇拜,对自然的崇拜,对农神的崇拜等,不同部族的印第安人,都有不同的祭祀方式。

北美的印第安人,主要信奉以萨满教为主的原始宗教。他们崇拜自然,相信万物都有灵魂。他们相信精灵,而这些精灵又分为善良的和邪恶的。所以印第安人出现了很多修炼的人,他们躲进深山或一些最僻静的地方,静心修性,入定修炼。待他们修炼一段时间,出现“梦幻”时,便开始与善良的精灵接触,便能得到保护神的帮助。这和中国的道和佛家修炼有些类似,中国人把善的称为佛、菩萨或道,而把恶的称之为魔。而印第安人,把他们统称为精灵。

印第安人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死以后,灵魂不死,便成了鬼。人在睡觉的时候,灵魂能够在梦中帮助人和强大的精灵接触。那些能够在精灵和人之间联络的,人们便称之为萨满。从月亮金字塔顶向南望去,笔直宽阔的死亡大道通向远处。高大的太阳金字塔位于死亡大道的东侧。

印第安人信奉萨满教,人若要想成为萨满,需要经过一种特殊的训练。这种人能够给人治病,能预言猎物的去向,有些同中国的跳大神的类似。最初,任何的普通人,或男或女都能够成为萨满,到了后来,只有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通过一定的仪式(主要的仪式是摇晃帐篷),才能够成为萨满。宗教仪式

北美不同的印第安人,宗教的仪式也有区别。蒙塔格奈人(魁北克省)在举行宗教仪式时,首先要搭建一个小的帐篷,萨满便在这个小帐篷里与精灵对话。待萨满在与精灵对完话后,便要屠宰海狸等动物,或者禽类。然后,便边击打着鼓,边将屠宰的动物或禽类的胸骨烧焦,借着一些特殊的显像,用以测定猎物的方位。温尼伯湖的一些印第安青年,他们为了能与精灵们接触,便要去遥远、僻静的灌木丛地带。在那里,他们不吃不喝,完全是一种孤独状态,聚精会神地处于入静之中,静寂地等待着精灵的出现。就这样,在等待四天之后,他们把所能看到的第一个动物或是飞鸟,便视为精灵显圣,这鸟或动物,便成为了他的保护神。然后,他再一次绝食、沉思,并奉献出贡物;也有的部落认为,一些特殊的动物(如狼或熊),也是精灵的化身(这与中国民间所说的狐狸、黄鼠狼等有些相近)。如果有猎人捕杀了一只狼,就会得神经病甚至死掉。只有螺壳乐器,上面穿有四孔可以发认罪,才能避免恶运。因此,在萨声。满教中,有很多的禁忌。易洛魁人的宗教信仰

易洛魁人也信奉萨满教,跳大神般,打着拍子,击打着鼓,摇着响铃,跳着舞,使精灵给人看病,或者是预言些事情。易洛魁人有很多的信仰和崇拜,由于他们主要是种植玉米,依靠农作物生存,所以,他们把玉米、豆类和南瓜,称为“三姐妹”、“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母亲”。他们把“三姐妹”幻化成漂亮的女性形象,穿着各自绿色的叶子。

易洛魁人崇拜的最高的神,是天神。天神是天的主人,译为“在两个地方撑住天穹的神”。他的形象是个男人,身体极为伟岸,穿着浅蓝色的狗皮斗篷,常常在人的梦中向人传达旨意。易洛魁人还信奉另外的两位神,一位善良、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神,他创造了自然界,是“生命主”之神。“生命主”还有一位孪生兄弟的神,他与“生命主”相对立,是“冬天、寒冷和冰”之神,他的形象是穿着冰衣,一副饥饿、穷困的样子,给人带来危害、黑暗和不利的力量,他代表着夜晚、黑暗、疾病和死亡,是一位凶神,他与黑土地和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他充满了恐惧。但是,随着易洛魁人对农业的依赖,到后来,人们反而越来越对他敬奉雕有太阳神像的香炉起来,就像是敬奉地母一样。

易洛魁人也非常崇拜战神“我们的兄长”,战神被当作是太阳的化身。人们在遇到任何危险的时候,都总是要向他祈祷。当人们在第一次采摘下果实,或者是狩猎到第一批野味,都要作为贡品献祭。战神是战士们最崇拜的神,在出征前,他们都要把狗吊在高高的杆子上,作为祭奠战神的祭品。有时抓到俘虏,也作为祭品向战神奠祭。

易洛魁人至今每年中都有6个大典,即仲冬节(新年节)、枫树节、播种节、草莓节、青玉米节和收获节,这些节庆仪式,都在特设的礼拜堂(长屋中)举行。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的宗教

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对太阳的崇拜高于一切。他们礼拜的各种仪式、各种舞蹈和神话,都与礼拜太阳有关。他们崇拜自然,一些部落还把神分成等级:第一等级是太阳、天、地和岩石;第二等级是月亮、风和有翅膀的;第三等级是野牛和熊,旋风和四种风;其它的神都是第四等级。月亮是太阳的妻子,满天的星星是他们的儿子。最凶的精灵是狼、熊、山猫和枭,它们把疾病传播给人。每一种神都有不同的形状,如:雷是锯齿形,旋风为茧子形或蝴蝶状等。人们还崇拜四方,如达科他人认为:东方代表火,为红色;水代表西方,为黄色;风代表南方,为黑色;土地代表北方,为蓝色。他们由对四方的崇拜,又发展成对“十”字的崇拜,和对“四”数字的崇拜。

他们还认为,人都是有保护神的,所以要进行斋戒和苦行(可能是一种宗教修炼)。保护神可以在梦幻中出现,他们是人或者是动物的形象。在梦幻中见到了神的人,便可以得到奖章(羽毛、皮、贝壳),他们可以表演某种舞蹈,也可以把自己保护神的形象,画在各种器物上。他们都有护身符,有个人的,也有氏族的和部落的。氏族的和部落的护身符,称为“部落束”,是用一些箭、板鼓、烟斗组成的一束束的东西。这些“部落束”的东西,平时不能解开,要在特别神圣的仪式上才能用。战士们出征,都要随时携带,作护身之用。现在的帕布罗布印第安人,还有图腾崇拜和动物崇拜,是一种半人半神的绘着色彩、穿着用羽毛装饰的仪典服饰的木制小雕像,被称之为“卡庆”。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服饰

古代的印第安人的服饰

古代的北美印第安人,大致还处在氏族公社的状态,纺织业还没有产生,没有布匹,大多是以猎获的兽皮遮身。在欧洲人没有进入美洲以前,易洛魁人基本上没有缝制过衣服,大都是以加工过的浅色鹿皮遮身。夏季里,他们的上身,都把一整块地鞣皮披在肩上,披成一种斗篷状。也有的时候,他们把斗篷的一端,落在一个肩头的下边,再用结把它和另一端,扣在另一只肩膀上。男人身上披着一块长到股骨的鞣皮带,在腰间再用一条窄带子束起,鞣皮带的前后两边,就成了两块正方形的围裙垂搭到下面。这种鞣皮,宽约40厘米到50厘米。女人则是用一块长方形的鞣皮围在下身,成为一件皮裙。冬季里,易洛魁人的服饰便丰富起来,他们用熊皮、狐皮、水獭皮、海狸皮和灰鼠皮做成斗篷,把茸茸的毛面暖着身体。脚上都穿着鞣皮靴和绑腿套,男人的绑腿套很长,一直长到腰带处,在膝盖下用带子束紧,下端扣在鞣皮靴上。长绑腿套主要是为了打猎,防在森林里头,被灌木丛或树枝等物划伤。女人因为不进行打猎,身上的绑腿套便短一些,只垂到膝盖,将下端扣到鞣皮靴子上,在膝盖下用结系紧。

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易洛魁人都带有头饰。男人要剃去头发,只留下中间的一溜长发(或披散着,或盘在头顶结成一束),头上戴上一顶圆皮小帽(多用貂皮制成),帽子上面饰有很多的小羽毛,其中有一、二根直立的老鹰羽毛(其式样和位置代表着他的军功)。头上还要带上头箍,头箍上插有一圈的竖羽毛;女人的头发要编成两条辫子,只戴一个头箍,还有用贝壳或骨头做成的耳环和项圈。

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已经开始缝制衣服。男人们去森林里猎回来的野牛,肉食用后,牛皮便剥下来做衣料。女人先把野牛皮进行加工,制成熟牛皮,再拾些圆滑的石子,将皮子揉软,用野牛腱制成线,拿骨头做的锥子穿针引线,把鞣皮缝合起来。最初给男人缝制的衣裳,是野牛皮斗篷、披肩、鞣皮小围裙和直系腰间的长绑腿套。最主要的服装是斗篷,上面有用豪猪鬃绣的花纹,还有用小块皮和绘画的装饰。缝制的料子,必须是一整块带着尾巴的野牛皮(尾巴一定要能碰着右手);为妇女缝制的衣服主要是披肩(其装饰和男子的披肩不同),还有拿两张麋皮缝制成的短外衣(没有袖子),外衣的下缘缀有璎络。女人的绑腿,要比男人的短,到膝部系紧。她们的衣服上,都装饰有各种刺绣、璎络,或小玻璃珠穿成的彩花。到后来,做衣服的材料越来越多,牡鹿皮、貂皮、野牛皮等,装饰和点缀更加新颖别致,式样也愈舒适得体。欧洲人入侵后的印第安人的服饰

欧洲人进入北美洲后,易洛魁人开始出现缝制的鞣皮衣服,服饰也越来越讲究起来。鞣皮衣上,常用麋毛或豪猪的鬃毛,绣上好看的花纹,在肩头、胸前,衣襟边和裤子上,装饰着鞣皮长缨。男子穿着不到膝盖的衬衫和裤子,女人穿着裙子和短衣,有的在外边再罩上一件束腰过膝的外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商品的增多,易洛魁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狩猎活动也越来越少,他们开始到集市上购买外来的棉布、呢绒、法兰绒等,做成一些新式的色彩多样(流行的是深蓝色和红色)的服装,以此取代了以往的鞣皮衣装;衣服上用豪猪鬃、麇毛做成的刺绣,渐渐被色彩鲜艳的丝绸贴花、穿珠盘花和丝带所代替;用来装饰衣裳的贝壳,也被蚌壳和铜纽扣所代替。衣服上刺绣的小巧的几何图案,也变成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帕布罗人的服装要简单些,男人就在腰间围着一条皮围裙,等到了冬天,便披上一件斗篷(兔皮或家织材料做成),穿上鹿皮鞋,绑上腿套。女人也披着斗篷(披在右肩上),长可及膝。腿上也穿着腿套,脚上穿着鹿皮鞋,还从膝部到踝骨,绑着一条兔皮的绷带。

北美那发和族的印第安人服饰比较简陋,女人穿草裙,男人只在腰间系着一条草编的围腰,脚上穿着鹿皮鞋,腿上绑着腿套。到了冬天,便要把皮毛或家庭自织的毯子披在身上,用来御寒。后来,那发和族人的服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发展,男子的腰间束上了一条前窄后宽的皮带,上面饰有一个很大的银扣,还穿上了用毯子或长方形粗布做成的上衣,下身套上了短裤;女人用两块家织的布料(一般带有红色、黑色或浅蓝的条纹)做成衣裳,做法是把两块布料在肩和腰的地方进行缝合,留出袖口和领口,然后在腰上再束上一条大红羊毛的腰带(缀有精致的银饰品),鲜艳夺目。那发和族的男人和女人,都喜欢在衣服上点缀白银或贝壳做成的装饰品。

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建筑

易洛魁人的建筑

印第安人,他们在辽阔的美洲大陆,从原始的母系氏族开始,经历了漫长而遥远的岁月,创造出了发达的古代美洲文明,许多神奇而伟大的建筑,给人类留下了辉煌的建筑文化。

处于原始部落的北美印第安人,他们居住的都是“群居大房屋”。他们的这种大房屋,形式各异,仅加利福尼亚一带,大约就有7种之多,这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中有所记载。

易洛魁人居住的房子,通称为长屋。这种长屋,长短大小不等,短的长约有15米,而大的则长达24米。

搭建这种房屋时,要先在地下挖坑,栽上木柱,再在木柱子上架上横杆,扎牢,再在木框架上搭上一个三角形或半圆的屋顶。在屋顶和长屋的周围,都覆盖着大张的榆树皮。屋子里都间隔出许多的小房间,每一个大约在2米至2.5米之间。房屋的中间,有一条大约宽0.6米至1.2米的过道,所有小房间的门,都齐向着过道敞开。每两对房间的过道,便要有一个火塘,供这四个房间共用取暖。火塘上边的屋顶处,都有一个小天窗,用来作为排烟用的出烟孔。靠墙的地方,是床铺,都是用树皮板搭建的低台,上面铺着草席,还有兽皮;而在下面,则堆着过冬用的一些燃烧之物。床铺的上面,还有一个用树皮板搭建的阁楼,离床铺一米多高,睡着孩子,也有用来放些杂物。三角形的屋顶下,还有一层,专门用来存放过冬的玉米。在长屋的两端,他们还各建有一个小的平顶穿堂,夏天里,大家便在这里一起交谈娱乐;到了冬天,他们便把一些柴禾堆放在那。过道的两端都有一个门,门开在两面的山墙上,外面用一大块树皮挡住。到了冬天,便要再加上一床毯子或是兽皮。门上是一种雕刻的图腾,大都是些动物的形象。推开门,便能走出屋外,走到街上。立于安第斯山脉荒凉的寒风中的蒂亚瓦那科古城,留给人们太多的不可解释和难以臆测的神秘。

每一座易洛魁人的村庄里,大约都有这样的10座至30座不等的长屋。到了16至17世纪,为了防止外部落的袭击,这样的村庄四周,便都围起了栅栏。而到了19世纪,这种长屋就逐渐地所剩无几了。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的建筑

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和北部居住的印第安人,他们住的棚屋也有所不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