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适宜特效治病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21:09:52

点击下载

作者:庞国胜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庭适宜特效治病法

家庭适宜特效治病法试读:

前 言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总是会生病的”。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工业化大生产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威协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随时都可能发生各种人们预想不到的疾病。因而了解一些常见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以及诊断、预防与治疗知识,进行自我诊断与用药,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达到保持健康、延年益寿之目的,是非常必要的。有鉴于此,我们在收集大量医药资料的基础上,本着普及、实用、高效的原则,编写了《家庭适宜特效治病法》一书,奉献给读者,希望能成为广大家庭健康的益友。

本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法,共收录了内、外、妇产、儿、五官、皮肤六科105种常见病症。每病下均按疾病的概念与发病特征、诊断要点、治疗方法三个层次编写,以便读者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掌握必要的诊断与防治常识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每病下均选介适合家庭应用的有效方法十种左右,诸如汤药疗法、药茶疗法、药酒疗法、敷脐疗法、涂擦疗法、熏洗疗法、按摩疗法等。所列各法简、便、廉、验,读者根据自己的病症,便可找到理想的治疗方法,以应所需。但尚需指出的是,若遇复杂或急重疑难病症时,在作适当处理后,应及时到医院作进一步诊查与治疗,以防延误病机。

由于我们编写水平有限,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完善提高。编 者1992年8月30日于汴京

第一章 内科

感冒

感冒是指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或病毒所致的疾病。与中医学“感冒”同名,又称“伤风”或“伤寒”。【诊断要点】

一、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干,声音嘶哑,干咳。

二、全身症状轻微:低热,全身不适,头痛,腰背酸痛,乏力。

三、血象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增高。【治疗方法】

一、汤药疗法

方1:【组成】葛根15克 银花9克 贯众9克 桔梗9克 杏仁9克 桑叶12克 薄荷6克 甘草3克【用法与主治】加水2碗,煎取1碗许,1日分2次饭前服。主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流涕。

方2:【组成】豆豉30克 生姜3片 连须葱头5根 食盐少许烧枣5枚【用法与主治】用水1碗半煎取大半碗,乘热服下,取微汗。主治:流感、头痛、恶寒发热,四肢酸痛。

二、药粥疗法【处方】糯米50~100克 生姜3~5片 醋15~20毫升连须葱白5~7根【用法与主治】糯米淘净后和生姜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开1分钟后,入葱白,再加醋,拌匀,稍煮。趁热吃粥,或只喝粥汤。吃完粥后,盖被入睡以微微汗出为佳。主治:风寒感冒。【注意事项】高热烦燥的风热感冒病人不宜应用。

三、药茶疗法

方1:【组成】生姜10片 茶叶7克 红糖15克【用法与主治】将生姜洗净去皮,加茶叶共煎成汁,再加红糖溶化,饭后饮。主治:感冒,咳嗽,怕冷。

方2:【组成】柴胡3克 甘草1克【用法与主治】加水煎服,代茶饮。主治:寒热往来咳嗽,因体虚,受外邪侵袭,流涕、咳嗽,时冷时热。

四、药酒疗法【处方】豆豉15克 荆芥10克【用法与主治】取酒750毫升同豆豉、荆芥煎5~7沸,去渣,收贮备用。临用时稍加温,以药棉蘸药汁外擦全身。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无汗。

五、敷脐疗法

方1:【组成】羌活10克 苍术6克 白矾6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取药粉适量,纱布包裹敷于脐窝中,包扎固定,每次贴药4~6小时,每日2次,连贴3~4日为1疗程。主治:风寒型感冒。

方2:【组成】银花4克 连翘4克 桔梗2.4克 荆芥1.6克薄荷2.4克 牛蒡子2.4克 淡豆豉2克 甘草2克 竹叶1.6克【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取药粉适量,纱布包裹敷于脐窝中,,包扎后胶布固定,每次贴药4~6小时,每日2次,连贴3~4日为1疗程。主治:风热型感冒。

六、涂擦疗法

方1:【组成】葱白头30克 生姜30克 食盐6克 白酒1盅【用法与主治】将上药捣烂成糊状,入酒调匀,用纱布包紧,涂擦胸前、后背、手心、足心及腘窝。涂擦一遍后让患者安卧,30分钟即有汗出。适用于风寒证,如高热持续不退者,可2~3小时擦1次,至病愈为止。

方2:【组成】鲜薄荷叶适量【用法与主治】将薄荷叶揉成团,在迎香、合谷穴各擦1~2分钟,1日4次,3日为1疗程。主治:感冒鼻塞不通等症。

七、贴药疗法【处方】麝香风湿膏1寸见方2张,速效感冒胶囊6~7粒。【用法与主治】将速效感冒胶囊药粉置于1寸见方的风湿膏中心,分别贴在两足涌泉穴(位于足心陷中)上。贴好后按摩1~2分钟。主治: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八、按摩疗法【处方】禾髎穴(直鼻孔下方,约在鼻孔与中唇之中点)迎香穴(在鼻唇沟中取之)【用法与主治】先取准穴位,用食指按摩2~3分钟,随时可按之。主治:鼻塞,鼻流清涕。

九、热敷疗法【处方】热水1盆 毛巾1条【用法与主治】将毛巾浸泡热水中1分钟,稍拧去水,敷于婴儿囱门上,稍凉换之。主治:小儿感冒,鼻塞不通。

中暑

中暑是发生在夏季或高温作业的一种急性病。在夏令暑热的环境下,人体处于劳倦或饥饿状态时,元气亏虚,暑热乘虚而入,随体质的不同,或燔灼阳明或触犯心包,甚则导致阳明离决。临床以发热、烦渴、汗出、昏迷、肢厥为特征。【诊断要点】

一、多发生于夏季或高温作业时。

二、突然昏迷、壮热、烦渴、汗出。【治疗方法】

一、汤药疗法

方1:【组成】秦艽10克 当归10克 桔梗10克 黄连10克乌梅10克(去核) 白芍10克 青皮10克 甘草10克 柴胡10克 炮姜10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灯芯为引。或制成散剂,每服5克,灯芯煎汤送下。主治:中暑。

方2:【组成】生石膏50克 寒水石12克 滑石18克 黄连5克 鲜石斛15克 鲜茅根30克 九节菖蒲6克 神犀丹1粒【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暑热内闭心包之暑厥症。

二、药粥疗法

方1:【组成】薏米60~80克 扁豆60~80克【用法与主治】将薏米、扁豆共煮成粥食用。每日1剂,连服4~5剂。主治:饥饿时,元气虚所致的中暑轻症。

方2:【组成】冬瓜10克 莲叶1张 粳米60克【用法与主治】加水共煮成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4~5日。主治:元气亏虚引起的中暑轻症。

三、药茶疗法

方1:【组成】绿豆50克【用法与主治】用绿豆煮汤代茶饮用。主治:夏季高热中暑,精神不振,神不守舍,昏昏欲睡。

方2:【组成】茶叶10克 食盐10克【用法与主治】用沸水1000毫升,冲泡溶解,待凉饮用。主治:中暑后口渴。

四、药酒疗法【处方】鲜杨梅500克 白糖50克【用法与主治】将杨梅洗净,加白糖共入瓷罐中捣烂,加盖(不密封稍留空隙),约5~8天,自然发酵成酒。再用纱布拧汁,即成约12度杨梅酒,然后入锅煮沸,待冷装瓶,密封贮存,时间越久越好。可预防中暑。

五、敷脐疗法

方1:【组成】人丹15克【用法用主治】将上药研成细末,放在脐内,外敷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至患者热退、痉止、窍开。主治:暑犯心包。

方2:【组成】活蛤蟆1只【用法与主治】将活蛤蟆剖开腹皮,然后,将剖开腹面蛤蟆直接敷在患者的脐眼上,外用纱布绷带固定,2小时换1次。用至症状减轻为止。主治:暑入阳明型。

六、冰敷疗法【处方】冰1块【用法与主治】将冰块敷于腹部,使体温降至基本正常为止。主治:暑入阳明。高热大汗烦渴等。

七、热熨疗法【处方】温热水 热土或盐【用法与主治】布蘸温水,或布包热土,或将盐炒热布包,温敷腹部气海、关元、神阙等穴位,冷之则易,使其阳回厥复。主治:中暑神昏。

咳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可由于肺系受邪或它脏的疾患累及肺脏而引起。临床根据病因将其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是由于肺卫感邪,肺气失宣所致。感邪常有风寒、风热、燥热等。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肺脏受邪,肺气失宣所致。老幼皆可患,四季均可发。本病常见于西医的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等。部分感冒患者经久反复,可发展为咳嗽。治疗时关键在于分清外感、内伤而选方治疗。【诊断要点】

一、以咳嗽为主症。

二、外感者兼有外感咳嗽症状。

三、内伤者兼有内伤症状。【治疗方法】

一、汤药疗法

方1:【组成】桔梗9克 生甘草3克 浙贝母9克 杏仁6克麦冬9克 白茅根9克【用法与主治】加水1碗半,煎取1碗,饭前服用,每日2次。主治:火郁在肺,咳嗽,黄痰,咽干。

方2:【组成】款冬花12克 紫菀10克 前胡6克 苏叶10克陈皮9克 旋复花12克 姜半夏6克 北五味子10克 麻黄6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加水2碗半,煎取1碗,饭前服用,每日1次。主治:风寒咳嗽,冬季老年人咳嗽。

二、药粥疗法

方1:【组成】贝母适量 北粳米50克【用法与主治】将贝母去心研末,先用北粳米,冰糖加水煮至米熟汤稠时,取贝母粉10克,调入粥中,改文火煮片刻,视粥稠时停火,每日早晚温服。主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或痰热咳嗽、咯痰稠黄、咽喉肿痛、瘰疠疮痈、肿毒及乳痈、肺痈等症。风寒咳嗽不宜服用。

方2:【组成】新鲜芦根100~120克 北粳米50克【用法与主治】将鲜芦根洗净切断去节,入砂锅内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用北粳米加水250毫升左右,同煮为稀粥。每日2~3次,温服食用。主治:热病津伤、烦热口渴、舌燥少津、胃热呃逆、肺热咳嗽和肺痈等症。芦根粥宜稀为佳,服用爽口,对胃寒呕吐、咳嗽不宜服用。

三、药茶疗法

方1:【组成】茶叶 百合各等份【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共为细末,用蜂蜜调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开水送下。主治:咳嗽。

方2:【组成】茶叶30克 僵蚕30克【用法与主治】将上2味共为细末,泡开水1小碗饮用,临卧再加水泡服1次。主治:痰喘咳嗽。

方3:【组成】绿茶(如龙井茶等)15克 鸡蛋2个【用法与主治】将鸡蛋洗净,同茶叶共放入砂锅内,加水2碗煮沸,蛋熟剥去皮再煮,至水煮干时,取蛋吃。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哮喘等症。

四、药酒疗法

方1:【组成】蒲黄6克 生地黄3克【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共为细末,取黄酒适量送服。主治:咳血,因外感风寒热毒,蕴阻于肺,郁结成痈:咳痰带血,时而吐血,胸痛。

方2:【组成】百部根100克 白酒500毫升【用法与主治】将百部切炒,用酒浸于瓶中,经7日后开瓶备用。1日3次,每次于食后徐徐饮15~20毫升。主治:百日咳、

肺结核

、气管炎等咳嗽气急者。

方3:【组成】核桃仁50克 白酒500毫升【用法与主治】将核桃仁选干净,除去皮渣、杂质,放入酒坛中。入酒,拌匀,盖上盖,密封,每2日拌搅1次,浸泡15天即成。每日服3次,每次15克。主治:肾虚喘嗽,腰酸脚软,阳痿遗精等症。

五、醋蛋疗法【处方】醋60毫升 鸡蛋1只【用法与主治】用醋炖蛋作一次服食,连服月余。主治:久咳不止。

六、贴药疗法【处方】胡椒7粒 桃仁10粒 杏仁4粒 栀子3克 鸡蛋2只【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共捣烂,以鸡蛋清调如糊状。取药糊适量,置于双足心涌泉穴,纱布盖之,胶布固定。主治:久咳兼见痰多,喘息。

七、敷脐疗法

方1:【组成】白芥子5克 半夏3克 麻黄5克 肉桂5克细辛3克 丁香0.5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共为细末。脐部用75%酒精行常规消毒后,取药物纳入脐内,用胶布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病愈。主治:外感风寒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涕、咽痒,发热恶寒。

方2:【组成】鱼腥草15克 青黛10克 蛤壳10克 葱白3根冰片0.3克【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共捣烂成糊。脐部常规消毒后,取药糊置于脐内,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止。主治:火热型咳嗽,干咳连连,少痰,或稠痰夹杂血丝等症。

八、耳压疗法【处方】王不留行籽【用法与主治】将王不留行籽置于0.5厘米见方胶布上,敷贴于耳穴支气管、肺咽、神门、肾上腺穴位上。两耳交替,每侧贴2天换1次,5天为1疗程。主治:气管炎、咳喘、咽痛等症。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广泛气道狭窄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间歇发作,往往经治疗缓解。属中医学的“哮证”范畴。【诊断要点】

一、突然发作,可先有鼻痒、流涕,继而干咳,呼吸困难,迫坐呼吸,胸部膨满,反响增强,肺下界下降,呼吸音延长,可听到明显的哮鸣音。如心率明显增快,出现紫绀奇脉,常提示病情较严重。哮喘发作时间数小时至数日。哮喘持续时间24小时以上,一般处理不能缓解,称之为哮喘持续状态。患者表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大汗、衰弱,以至呼吸衰竭,须及时抢救。

二、X线检查肺正常或充气过度,可有纹理增粗,有时可见支气管粘液嵌塞阴影。

三、重症哮喘发作时可有氧分压(PaO)降低,伴二氧化碳分2压(PaCo)降低,PH正常或稍高,如PaCo增高,常提示严重气道22阻塞和通气衰竭。【治疗方法】

一、汤药疗法

方1:【组成】炙麻黄10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 蔓荆子15克 地龙15克 黄芪20克 炙半夏15克 知贝母各10克仙灵脾15克 补骨脂15克【用法与主治】日1剂,水煎2次分服。主治:哮喘,肺肾两虚,宿痰伏肺,肺失宣降,肾不纳气。

方2:【组成】党参9克 黄芪9克 茯苓9克 白术9克 炙紫菀9克 银杏花(仁)9克 橘仁9克 甘草6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脾虚哮喘,痰多气短,畏风,自汗,苔薄白,脉虚大。

方3:【组成】麻黄9克 桂枝9克 款冬花9克 紫菀9克附片6克 细辛1.5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1日1剂。主治:哮喘,阳气内伤。症见哮喘年久,暑天亦发,形寒畏冷,神乏,咳嗽痰少,舌淡,苔灰黑而滑润,脉沉。

二、药茶疗法【处方】茶子适量 米泔适量【用法与主治】用米泔磨茶子取汁,将汁滴入鼻中,吸入口服,口吹竹筒,少顷涎出如钱。不拘大人小孩,用之皆有良效。主治:小儿

支气管炎

咳喘、鼻翼扇动者。

三、药酒疗法

方1【组成】小叶杜鹃(干品)100克 白酒500毫升【用法与主治】将小叶杜鹃浸泡7 日后,去渣服用。每日2次,每次10毫升。主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方2:【组成】桑白皮250克 吴萸根皮150克 黄酒1500毫升【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切细,用黄酒煮至500毫升,去渣,收贮备用。主治:肺热咳嗽,痰多而黄,身热口渴,甚者吐血。

方3:【组成】天仙果4000克 千日红花2000克 白酒(60度)30000毫升【用法与主治】采用冷浸法,两种药要分别浸于酒中,天仙果浸入7500毫升酒中,放一容器,千日红花浸入7500毫升酒中,放另一容器,一个月后压榨,过滤,取上两种浸酒的澄清液合并在一起,加10~15%单糖浆,装瓶密封即成。主治:寒喘型的支气管哮喘,在易发作的季节。每次口服10~20毫升,日3次。

四、药粥疗法【组成】胡桃仁30克 大米100克【用法与主治】将胡桃仁同大米入锅内同煮薄粥。供早晚餐,常食。主治:脾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症。

五、食物疗法【处方】豆腐300克 饴糖60克 生罗卜160克【用法与主治】将豆腐、饴糖、生罗卜混合入锅煮1~2沸后,取汁,1日分两次服。主治:哮喘。

六、敷脐疗法

方1:【组成】炙白芥子21克 元胡21克 甘遂12克 细辛12克【用法与主治】取肺俞、心俞、隔俞(均取两侧穴位)。将上药共研细末,装布袋备用每次用上药1/3,加生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敷上述穴位处,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果贴后局部有烧灼或疼痛,可提前取下,若温热舒适或微痒,可多贴几小时,待药干燥后取下。夏季入伏10天贴1次,即初伏、二伏、三伏各贴1次,共贴3次,一般连贴三年。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均可使用。【注意】本法与正午时分,择晴天贴治效果佳。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个别病人局部起小水泡,一般不做处理,保持干燥可自然吸收。贴药当天禁食生冷、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品,1岁以下的小儿不宜贴治。

方2:【组成】桑皮10克 杏仁10克 生石膏30克 黄芪10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共为细末、过筛,用凉开水调和制成直径2.5厘米的药饼8个,分别敷于华盖、膻中、膈俞、肺俞共八个穴位上,包扎固定,每日贴4~5小时,1日1次,连贴10日为1疗程。主治:热哮证。

七、热熨疗法

方1:【组成】石菖蒲12克 葱白3根 生姜30克 艾叶30克椒目30克【用法与主治】将上药炒热,装入10×50厘米的布袋内,从肺俞穴处向下摩擦至膈俞部位。药冷后再重新炒热,每次20~30分钟,早晚各1次,10次为1疗程。主治:冷哮。

方2:【组成】黄芩15克 石膏30克 芫花10克 鲜桃皮50克 鲜芦根30克 鲜桑皮30克。【用法与主治】用法同方1。主治:热哮。

八、穴位注射法【处方】胎盘组织液2毫升 或黄芪注射液2毫升 或当归注射液2毫升【用法与主治】取穴:天突、定喘、肺俞和大椎、足三里、肾俞两组;前组用于发作期;后组用于缓解期。操作按穴注常规,每穴注药0.3~0.5毫升,强刺激,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九、烟熏疗法【处方】细辛10克 牙皂10克 王不留行6克 艾叶适量。【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共研细末,分为3份,每日1份,分两次放入竹筒燃烟,患者上凑吸烟。主治:各型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病毒、细菌或因烟尘微粒等物理、化学物质,刺激支气管粘膜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可由急性支气管炎转化而来,也可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使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血液循环供给不充分或气管周围组织纤维增生而形成。属中医学的“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诊断要点】

一、急性支气管炎:①多发于冬春季感冒之后,初为干咳,以后咳少量粘黄脓痰,可伴气急、胸闷。②呼吸音较粗糙,偶闻少量干、湿罗音。③X线:多正常,有时纹理增粗(双肺)。白细胞计数稍增高。

二、慢性支气管炎:①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②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症状的其他疾患。②分类:单纯型: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有咳嗽、咳痰两项症状。喘息型:诊断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具有喘息症状,并经常或多次出现哮鸣音。【治疗方法】

一、汤药疗法

方1:【组成】白前10克 前胡15克 杏仁12克 甘草15 克荆芥10克 防风9克 连翘12克 贝母15克 桔梗10克芦根12克【用法与主治】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主治:外感咳嗽,经月不愈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者。

方2:【组成】板蓝根20克 黄芩10克 浙贝母10克 橘红10克 天竺黄15克 玄参12克 炒杏仁10克 白前10克 鱼腥草15克 芦根15克 炙紫菀12克 甘草10克【用法与主治】日服1剂,早晚2次分服,重者日服2剂。主治:风温、春温、冬温,温邪犯肺所致的咳喘。

二、药茶疗法

方1:【组成】五倍子500克 绿茶末30克 酵糟120克【用法与主治】将五倍子捣烂,研末过筛,加茶末、酵糟,同置容器中拌匀捣烂,摊平,切小块,等发酵至表面长出白霜时取出,晒干,贮藏于干燥处。每次10克,白开水冲泡,代茶饮。主治:气管炎久咳多痰,并可治疗咽痛便血、久痢脱肛、口疮牙痛等症。

方2:【组成】橄榄400克 萝卜500~1000克【用法与主治】上味药煎汤,代茶随意饮服。主治:支气管炎,肝气郁滞两胁作痛,饮食积滞,扁桃腺炎。

方3:【组成】茶叶2克 干橘皮2克 红糖30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开水冲泡6分钟,每日1次午饭后饮。主治:支气管炎。

方4:【组成】茶叶6克 冬花3克 紫菀3克【用法与主治】用开水冲泡,每日代茶饮。主治:支气管炎、哮喘。

三、药酒疗法

方1:【组成】龙葵果200克 白酒250毫升【用法与主治】浸泡30天左右,取酒饮服。主治:气管炎,哮喘。

方2:【组成】西洋参30克 米酒500毫升【用法与主治】将西洋参置于瓶内,入酒浸之,7日后即可取用。主治: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热病气阴两伤,慢性支气管炎等。

四、醋蛋疗法【组成】鸡蛋2个 麻油50克 醋15克【用法与主治】鸡蛋打开放油锅内炸熟,加醋再煮,早晚各服1次。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五、食物疗法【处方】羊肉500克 小麦60克(去皮) 生姜9克 食盐适量【用法与主治】放瓦锅内加水适量,炖成稀糊状,用食盐调味服食。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寒证)。

六、涂擦疗法【处方】白芥子10克 生姜30克【用法与主治】生姜30克切细,捣烂,绞汁,入白芥子,加黄酒共研和为糊状。以纱布蘸糊,擦拭患者的肺俞、大椎、膻中三个穴。每次擦10分钟,以局部灼热为度。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清稀量多,遇寒加重者。

七、敷贴疗法【处方】白芥子30克(研末) 甘遂15克 细辛15克 麝香1.5克【用法与主治】将白芥子、甘遂、细辛共为细末,和入麝香研匀,用生姜汁调和,敷贴于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处。敷贴后,穴位处则会有麻热感,约两小时左右,即可将药去掉。此方宜在夏天三伏时应用,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于中午时分施药,坚持用药三年,对治疗支气管炎、哮喘有特效。

八、药粥疗法【处方】红皮红萝卜60~100克 大米50克【用法与主治】将红萝卜洗净,切片。大米入锅煮成薄粥,然后将切片的萝卜入粥中再煮片刻。食用。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九、药蛋疗法

方1:【组成】鸡蛋14只 五味子250克【用法与主治】五味子水煎后浸鸡蛋密封,7日后取出,沸水煮10分钟,每早晚各服1只。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方2:【组成】杏仁5个,鸡蛋2只。【用法与治疗】将杏仁捣烂与鸡蛋去壳拌匀,隔水蒸熟,加少许调料,温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

本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发生于肺部的慢性传染病,其病变特征有结核结节、干酪坏死、空洞形成,属中医“肺痨范畴”。【诊断要点】

一、多见于青年,有与开放性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

二、全身症状:倦怠乏力,烦燥心悸,长期低热,潮红,盗汗,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三、早期病变小者无阳性体征,一般在肩胛区或锁骨上下部听到湿性罗音,对诊断有帮助。如病变广泛,组织破坏严重有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听诊有较多的湿性罗音等。

四、辅助检查:血沉增快,OT试验阳性者,提示活动性结核存在,痰找结核菌有诊断意义。X线表现大致有渗出性病灶、干酪性病灶、纤维钙化或增殖性病灶及空洞性病灶。

五、肺结核分型:I型原发性肺结核: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浸润型肺结核;IV: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V型: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方治】

一、汤药疗法

方1:【组成】北沙参12克 黄芩炭9克 生牡蛎12克 生龙骨12克 阿胶珠6克 仙鹤草9克 炙紫菀9克 炙百部9克桔红9克 生地黄9克 当归身9克 百合10克 生山药12克 山萸肉9克 丹皮9克 炙甘草3克【用法与主治】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主治:肺结核早期,浸润型肺结核,咳嗽痰中带新鲜血丝或血块,消瘦、盗汗、贫血,低热不退。【注意事项】服药时忌烟酒,辛辣食物,忌食甘肥油腻。

方2:【组成】 党参9克 茯苓9克 白术9克 甘草5克 沙参9克 玄参12克 天冬9克 麦冬9克 生地12克 地骨皮9克 黄芩9克 知母9克 百部9克 百合15克 十大功劳叶15克 鹿衔草15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肺结核,纳谷不香,形瘦憔悴,少气不足以息。午后低热,咳嗽,舌质偏红,光剥无苔,脉细数。

二、药粥疗法

方1:【组成】百合30克 大米100克【用法与主治】将大米、百合共煮成粥,一日分2~3次服完。主治:肺结核。

方2:【组成】鲜枸杞100克 粳米60克【用法与主治】将鲜枸杞、粳米共煮成粥,粥成以咸豆豉佐餐。每天2次,经常食用。主治:肺结核。

方3:【组成】酸枣仁30克 生地黄30克 粳米100克【用法与主治】将酸枣仁加水研碎,取汁100毫升,粳米煮粥,粥成加上二汁温服。每日1~2次。主治:骨蒸劳热,心烦不眠,肺结核低热,痰中带血。

方4:【组成】黄精15克 米50克【用法与主治】将黄精切细,与米同加水500毫升,冰糖适量,用文火煮至米仁开花,煮粥见油,调入陈皮细末2克,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空腹温服。主治:肺阴不足、干咳无痰、肺结核咯血、脾胃虚弱、体虚食少,倦怠乏力等症。

三、药蛋疗法【处方】马钱子12克 鸡蛋7个【用法与主治】马钱子砸碎,用开水冲洗1小时,再放入鸡蛋,文火煮1小时,将鸡蛋捞出,用冷水浸泡片刻,再放回药汁中泡1小时,即成马钱子蛋。捞出放凉备用,煮鸡蛋过程中谨防鸡蛋弄破,破鸡蛋应弃去,绝对不可食用,因马钱子有毒。每日早晨空腹吃1个马钱子蛋。7天1个疗程,间隔7天,再服下1个疗程。主治:肺结核。

四、醋疗法【处方】大蒜适量 醋适量【用法与主治】将生大蒜瓣浸醋1周后,每日2次,每次3~5瓣。常服。主治:肺结核。

五、蛋壳疗法【处方】鸡蛋5~6只【用法与主治】将鸡蛋壳研成细末,再加入鸡蛋黄5~6个搅匀后,置搪瓷锅内,于火上炒拌至焦黑色,即有褐色之油渗出,将此油收集,盛在盖碗内备用。每次饭前一小时服3~5滴,或装入胶囊内,每服两个胶囊,每日3次。主治:疗浸润性肺结核。

六、艾灸疗法【处方】艾炷【用法与主治】选肺俞、膏肓、大椎、关元、脾俞、肾俞穴。每穴3~5壮,隔日1次。主治:各种证型。

七、敷脐疗法【处方】五倍子2克 辰砂2克【用法与主治】取五倍子、辰砂研细末,水调成糊状,涂于牛皮纸上,敷于脐窝,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主治:阴虚肺热;症见潮红、盗汗。

八、敷药疗法【处方】五灵脂30克 白芥子30 白鸽粪30克 大蒜(去皮)30克 甘草12克 白凤仙草1株 猪脊髓60克 麝香1克 醋适量【用法与主治】先将醋倒锅内加热,入麝香溶化,再将五灵脂、白芥子、甘草、白鸽粪共研细末,过筛,和猪脊髓、凤仙全草、大蒜,在入醋内,捣成膏,纱布裹之,敷于肺俞、脾俞、肾俞、膏肓穴2日换药1次,15日为1疗程。中间隔4~5日,再敷下1疗程。主治:阴虚肺热,盗汗,干咳少痰,或痰挟血丝,舌边尖红,脉细数。

九、吸入疗法【处方】紫皮大蒜50克【用法与主治】大蒜捣烂,蒜泥摊于瓶内,瓶口置于口鼻,吸其挥发气,1~2小时,1日2次。主治:肺结核形成空洞者。

呃逆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古称“哕”又称“哕逆”。本病偶然发作,大多轻微,可以不药自愈,若持续不断,或反复发作者需要治疗;久病体虚而呃逆不止者,每为病势衰危的征兆。呃逆多为上二焦之病,分为虚寒、虚热、实热三种类型。该证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正气亏虚,导致胃气上逆所致,西医学也称之“膈肌痉挛”。【诊断要点】

呃声频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不能自制。【治疗方法】

一、汤药疗法

方1:【组成】公丁香3克 桔皮10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胃寒引起的呃逆。

方2:【组成】熟地20克 肉桂6克 沉香3克 木香3克 丁香3克 柿蒂30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早晚各服1次。主治:遇风寒或过食生冷食物引起的呃逆。

方3:【组成】旋复花9克 代赭石9克 公丁香3克 大黄6克芒硝9克 柿蒂5只【用法与主治】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主治:呃逆连作。

二、药蛋疗法【处方】何首乌30克 柿蒂20克 鸡蛋2只【用法与主治】将何首乌、柿蒂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后,打入鸡蛋。每日2次,服药吃蛋,连服3日。主治:顽固性膈肌痉挛。

三、药茶疗法【处方】柿蒂3个 茶叶10克 竹茹3克【用法与主治】用开水冲泡,温饮频服。主治:胃寒呃逆。

四、药酒疗法【处方】白油麻一大合【用法与主治】清酒半升,煎取三合,去麻顿服。主治:呃逆不止。

五、敷脐疗法【处方】吴茱萸50克 干姜50克 丁香50克 小茴香75克 肉桂30克 生硫磺30克 山栀子20克 胡椒5克 荜拨25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共研细末,密封贮备。用时取药末25克,加入等量面粉调成糊状,敷脐,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或上用热水袋热敷,每次敷贴3~6小时,每日1~2次。主治:胃中寒冷,呃逆沉缓有力。

六、薄贴疗法【处方】龟板120克 熟地120克 知母70克 黄柏60克 植物油50克 黄丹250克【用法与主治】上四味药浸入油内,3~4天后倒入锅炸至桔黄色去渣,过滤、沉淀,再熬至滴水成珠时,徐徐下黄丹收膏,然后倒入水中出火毒,制成药膏。取膏药适量,烘热,摊在4厘米见方的牛皮纸上,分别贴在气海、关元、阴都穴。每日换药1次,呃逆即止。主治:胃阴不足之呃逆。

七、烟吸疗法【处方】香烟1只 自己指甲适量【用法与主治】将指甲剪成细丝状,放入烟丝内,火柴点燃,深吸后,闭气1~2分钟,烟吸之即止。主治:胃寒或遇冷呃逆不止者。

八、按摩疗法【处方】鸠尾(位于脐上7寸,胸骨剑突下5分处)膻中(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处)【用法与主治】取准穴位后用指压按,先轻后重,每日按5~7次,每次2~3分钟。主治:呃逆不止。

九、封闭疗法【处方】重盐水2毫升【用法与主治】取患者双侧足三里穴,用5号针头刺入,寻找针感,得气后注射生理盐水1毫升(每穴)。然后医者用手按压患者双内关穴,由轻而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并有意识的与患者交谈,或提问难题让患者思考,分散患者注意力。每次按压5~10分钟,一般1次即可治愈,顽固性呃逆2~3次凑效。

胃脘痛

胃脘痛是指因饮食、劳倦、受寒、情志而致人体胸骨下至脐上部位发生的疼痛。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诊断要点】

一、有明显的疼痛症状。

二、疼痛在剑突以下,肚脐以上的部位。

三、中脘穴、胃俞穴、脾俞穴常有压疼。

四、多有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胃部受寒:多思暴怒等病史。

五、辅助检查:胃镜检查、钡餐造影有炎症或溃疡;大便潜血检查阳性。【治疗方法】

一、汤药疗法

方1:【组成】生黄芪250克 延胡索250克 广木香250克海螵蛸100克 甘草500克 高良姜200克 白芨150克 鸡蛋壳粉150克 附子50克【用法与主治】上药洗晒干,粉碎过筛备用。每日3次,每次6克,姜汤冲服。主治:胃脘痛,吐酸水,胃、十二指肠溃疡。【注意事项】缺酸性溃疡,萎缩性胃炎不宜用。

方2:【组成】草果仁15克 元胡12克 乳香3克 没药3克酒炒五灵脂6克 广木香3克 肉桂3克 良姜6克【用法与主治】取水2碗,煎至1碗,分2次饭前服。主治:遇寒胃脘部疼痛,或食生冷食物胃肠痉挛不止。

方3:【组成】党参15克 白术10克 姜半夏6克 陈皮6克降香10克 公丁香10克 海螵蛸15克 炙甘草6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症见胃嘈杂泛酸,苔白滑,脉沉细或弦。

二、药茶疗法

方1:【组成】茉莉花6克 石菖蒲6克 青茶10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共研细末,每日1剂,沸开水冲泡,随饮用。主治:慢性胃炎、脘腹胀痛、纳谷不化。

方2:【组成】黄瓜蔸藤1小捆【用法与主治】以水煎浓藤汁大碗,在胃痛剧烈时顿服。主治:热积胃病,因胃热炽盛或情志郁结,久而心火所致:胃痛,身热而赤,烦燥易怒。

方3:【组成】鲜旱莲草、红枣8~10枚【用法与主治】用旱莲草、红枣加清水两碗煎至一碗。每日2次。去渣饮汤。主治: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失血性贫血等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药酒疗法

方1:【组成】缩砂仁60克 黄酒1斤【用法与主治】将砂仁炒研粗末,白布袋盛,浸酒于净瓶中,经3~5日开取。每日3次,每次食后温饮15~20毫升。主治:胸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疝气,呕恶,胃痛,泄泻,痢疾。

方2:【组成】半夏30克 黄芩30克 干姜20克 人参20克炙甘草20克 黄连6克 大枣10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共捣碎,布包,用酒1斤半渍于净器中,经5日后,再加冷白开水1斤和匀,去渣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20毫升。主治:胃气不和,寒热互结,心下痞满,呕恶上逆,肠鸣不利,不思饮食,体倦乏力。

方3:【组成】制附子30克【用法与主治】上药捣碎如麻豆大,置于净瓶中,以醇500毫升,浸泡3~5日后开取。每服小杯(约20毫升左右)以唇微麻为度。主治:四肢不温、冷汗淋漓,面色苍白,

呕吐

冷泻,畏寒怕冷,腹中冷痛,关节痛。

四、药粥疗法【处方】百合60~90克 糯米适量【用法与主治】将百合、糯米共煮成粥。待粥熟时加红糖调味,食粥。每日1~2次,连服7~10天。主治:气虚胃痛、心烦不眠。

五、药蛋疗法

方1:【组成】炙甘草60克 鸡蛋壳60克 乳香15克 没药15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6克,饭前服。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

方2:【组成】生姜30克 鸡蛋1只,香油30毫升。【用法与主治】将生姜切碎,打入鸡蛋,油煎,至黄。每日3次分服,连服3~5日。主治:对胃寒所致的患者较好。

六、敷脐疗法【处方】当归4克 白芷4克 乌药4克 小茴香4克大茴香4克 香附4克 木香2克 乳香1克 丁香1克 肉桂1克 沉香1克 麝香0.15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共研细末,过筛,加蜂蜜调成膏状。用时将药膏烘热,敷于神阙穴,1日2次,痛止即停用。主治:寒湿胃痛及虚寒胃痛、气滞胃痛。

七、热熨疗法【处方】连须葱头30克 生姜15克【用法与主治】将上二味药共捣烂炒烫,装入布袋,热熨胃脘部,药袋冷即换,每口2次,每次30分钟,或以疼痛缓解为度。主治:寒性胃痛。

八、涂擦疗法【处方】止疼灵10毫升【用法与主治】用棉球沾浸止痛灵液,涂擦胃脘部,涂区应比疼区稍大。每日3~4次,疗程可根据痛的时间而定。主治:胃、十二指肠所致的胃痛效果较好

九、耳压疗法【处方】王不留行籽【用法与主治】取耳穴主穴:胃、脾、皮质下、十二指肠、交感等穴,配穴:情志不畅配肝,伴呕恶嗳气配任脉,痛剧配神门。每次主穴用3个,配穴1~2个。治疗时先用探针在所选穴位区探寻压痛敏感点,找到后划点为号,然后把粘有王不留行籽的0.5厘米见方的胶布,把籽对准穴位,准确地贴在敏感点上。嘱患者每日每穴按压5分钟,每次4~5次,隔天贴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需1~3个疗程。主治:慢性胃痛。呕吐

呕吐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凡因寒热诸邪、痰、湿、食积、肝气横逆等导致中焦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呕吐为主症者均称为呕吐。中医认为,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吐。它包括西医学神经性呕吐、胃炎、幽门痉挛或梗阻、胆囊炎、胰腺炎等病在内。【诊断要点】

一、食物由胃经口而出。

二、伴有胃痛、恶心、头晕、胁痛。

三、有胃脘受寒,饮食不节,郁怒病史。

四、脉多滑数,舌淡红,苔白或黄。【治疗方法】

一、汤药疗法

方1:【组成】党参15克 法半夏10克 代赭石30克 柿蒂30克 蜂蜜适量【用法与主治】上药分2次水煎,药汁合一,后入蜂蜜,1日分2次服用。主治神经性呕吐、反胃。

方2:【组成】淡附子6克 干姜3克 炙甘草3克 西党参9克 茯苓9克 淮小麦30 克红枣6枚【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恶心呕吐,胃脘疼痛喜按,受凉后痛甚,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细,舌淡苔薄白。

方3:【组成】半夏10克 黄芩10克 党参10克 藿香10克厚朴10克 炙甘草10克 干姜6克 生姜3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呕吐伴头晕胸闷,咳喘。

二、药茶疗法

方1:【组成】藿香45克 杏仁45克 木瓜45克 苍术45克川朴30克 党参30克 半夏60克 赤苓60克 扁豆60克砂仁15克 甘草15克 茶叶120克【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去杂质,杏仁去皮尖,苍术土炒,共研细末,每服9克,1日2次,加姜枣汤饮服。主治:脾胃久虚、恶心、呕吐、喝欲饮水,咳嗽痰多等症。

方2:【组成】白萝卜叶100克【用法与主治】将白萝卜叶捣烂取其汁,以开水冲之代茶饮。主治:恶心呕吐,因七情内伤,外感邪气,使脾胃损伤,积食不化:脘腹满闷,胀痛,厌食、食下即吐。

三、药酒疗法【处方】干姜60克 制附子40克 黄酒500毫升【用法与主治】上药共为细末,同酒置净瓶中,浸渍,封口,7日后开盖饮用。主治:心腹冷痛,呕吐,泄泻,痢疾,完谷不化。【注意事项】胃热者禁服。

四、药蛋疗法【处方】鸡蛋1只鲜芹菜10克 甘草15克【用法与主治】将芹菜、甘草加水煎20分钟后,以汁冲鸡蛋,服之。主治:反胃呕吐。

五、药粥疗法【处方】白扁豆60 克粳米100克【用法与主治】将上二味药同煮,随意食之。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呕逆、暑温泻痢、夏季烦渴诸症。

六、湿敷疗法【处方】酒炒白芍9克 胡椒1.5克 葱60克【用法与主治】将胡椒、白芍共为细末,葱白捣烂与上药粉调成膏,贴心窝(剑突下),每日1次。主治:寒湿所致的呕吐。

七、敷脐疗法【处方】伤湿膏1贴【用法与主治】用伤湿膏于乘车前,贴脐部。主治:乘车晕动所致的呕吐,也适用于乘船晕动所致的呕吐。

八、涂擦疗法【处方】生姜3片 乌梅(去核)3个【用法与主治】将上药用开水浸泡,待药软后,取药蘸药液频频擦舌,1日5~6次(药液为生姜、乌梅浸泡液,不宜过多)。主治:妊娠呕吐。

九、穴位贴药疗法【处方】胡椒10克 绿茶3克 酒曲2个 葱白20克【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共捣烂成糊状,分别摊于4块直径3厘米的圆形塑料布或油纸上,敷贴于中脘、膻中、期门(双)穴处,以胶布固定,每次敷贴6~12小时,每日1次。主治:肝气犯胃所致的呕吐。【注意事项】本方对皮肤有刺激性,敷贴后个别患者局部可出现丘疹、瘙痒,重复敷贴时可有轻微灼痛,停止敷时可消失。

腹泻

腹泻又称泄泻。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糜,或呈水样便。多为湿邪内盛,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病变部位在胃肠与脾胃。西医的急、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可参考本节论治。【诊断要点】

一、大便稀溏,次数增多,无里急后重。

二、有受风寒,伤饮食的病史。

三、伴有腹痛,呕吐,发烧,尿少。

四、脉象濡缓,苔多白腻。

五、参考条件:便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每立方毫米15个以下。【治疗方法】

一、药酒疗法

方1:【组成】老条党参1只 酒500毫升【用法与主治】参选用粗大者连须,将其拍出裂缝,置于净瓶中,注酒浸之,封口,7日后取用。主治:脾虚泄泻肢冷,四肢无力,食欲不佳;肺虚气喘息短,音声低微,懒言短气;血虚面黄,头晕心慌;热性病津液耗伤,口渴。

方2:【组成】薏苡仁2500克【用法与主治】将薏苡仁磨成粉,同曲、米适量酿酒,或袋盛煮酒,去渣备用。每日3次,每服2~3杯。主治:腹胀,泄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足肿,四肢痹痛拘挛,肌肤麻木不仁,肺痈咳吐浓痰。

方3:【组成】白术1000克,白茯苓500克。【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共去皮捣碎,以常流水10000毫升渍之30日取汁,露一夜,浸曲、米适量酿酒。亦可以白术300克、白茯苓250克、黄酒2500毫升浸泡之,10余日后去渣备用。主治:食少腹胀,消化不良,泄泻,痰饮咳嗽,水肿。

二、药茶疗法:

方1【组成】四川绿茶9克 玫瑰花6克 茉莉花3克 金银花9克 陈皮6克 甘草3克【用法与主治】每天可分3~5次,用沸水浸泡,加盖封闭,勿令泄气,10~20分钟后,方可服用,频频饮之。小儿用量酌减。主治;胃肠疾病,如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泄泻、消化不良等症。

方2:【组成】红茶10克 玫瑰花6克 银花10克 甘草6克黄连6克【用法与主治】加水煎取汁顿服。主治:急慢性肠炎,下痢、泄泻。

方3:【组成】石榴皮5克【用法与主治】将石榴皮研为细末,水煎代茶饮。主治:久痢不愈,因脾胃阳虚,经常泄泻,神疲乏力,面色苍白。

方4:【组成】党参25克 大米(炒焦黄)50克【用法与主治】党参、大米加水4碗煎至2碗即成。代茶饮1日饮完,,隔天1次,连续服用。主治:脾虚泄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三、药粥疗法

方1:【组成】莲肉(去芯)30克 粳米500克【用法与主治】将莲肉加水煎烂,捣成泥。粳米浸泡2小时,淘净与莲肉相拌,置瓷盆内,隔水蒸熟,稍凉压平切块,撒白糖一层。每天作点心吃。亦可共煮成粥服食。主治:慢性泄泻。

方2:【组成】芡实粉60克 粳米100克【用法与主治】先将粳米煮成稀粥,芡实粉加水调成糊,入粳米粥中搅拌煮2~30沸即成。主治:慢性胃肠炎,肠功能紊乱。

方3:【组成】干姜50克 大米50克【用法与主治】干姜入锅炒,研细末。大米煮成粥,取6克入粥中,服食。主治:水泻。

四、药蛋疗法

方1:【组成】山药500克 鸡蛋2~3只【用法与主治】将山药捣烂,加水适量,文火煮2~3沸,调入鸡蛋黄2~3只。每日分3次空腹温服食。主治:脾虚腹泻和溃疡性结肠炎。

方2:【组成】鸡蛋1只 胡椒7粒(研粉)【用法与主治】将鸡蛋打一小孔,加入胡椒粉,湿纸封口,壳外用湿面粉团包裹(约3~5厘米厚),放木炭火中煨熟,食蛋。每日3次,每次1只,空腹酒送服。主治:寒性腹泻。

方3:【组成】鸡蛋2只 明矾6克【用法与主治】将鸡蛋去壳与明矾加水适量煮熟,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3日。主治:腹泻不止。

五、灸脐疗法【处方】艾绒或艾卷 食盐适量【用法与主治】将食盐研细末,放脐中,凸出脐上0.5~1厘米,盐末上面放置直径4厘米的铁瓶盖,放脐中,瓶盖里放艾绒一团(艾卷亦可),点燃艾绒或艾卷,1次灸5~10分钟,每日2~3次。主治:单纯型腹泻。

六、填脐疗法【处方】炮姜15克 附子25克 益智仁25克 丁香25克【用法与主治】上药烘干,共为细末,过筛,取药末填满脐眼,外敷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2次。主治: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泻。

七、擦洗疗法【处方】生姜30克 葱白30克【用法与主治】将生姜捣烂,葱白切断,加水300毫升,煮沸30~40分钟,乘热用食指蘸药液在患者的拇指及小根部的掌面向外推擦12次,再向内关、手臂方向推擦各12次,叫做“关二扇门”,每日1~2次,连用2~3日或病愈为止。主治:水泻较好。

八、敷脐疗法【处方】胡椒9克 麝香暖脐膏1张【用法与主治】胡椒研粉末(风干或上热锅烘干后研),过筛。药末填满肚脐为度,或用鲜生姜调成汁膏状,外敷麝香暖脐膏。主治:寒湿性腹泻。

九、洗足疗法【处方】无花果叶60克【用法与主治】将无花果叶洗净,加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待温洗脚,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主治:湿热泻泄。

十、薄贴疗法【处方】硫磺30克 枯矾30克 朱砂15克 母丁香10克 麝香0.5克 独头蒜3枚 芝麻油250毫升 生姜200克黄丹120克【用法与主治】将上味药混合,捣绒如膏,制成黄豆大药丸。另将芝麻油入锅加热,放入生姜,炸枯去姜,熬油至滴水成珠时,徐徐投入黄丹,收膏备用。然后取药丸一枚,放入指令成的膏药中间,贴于神阙、脾俞、大肠俞、1穴1丸,3日1换,5次为1疗程。主治:寒湿泻和脾虚泻。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而言。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不能按正常人的规律在24小时内通便1次者,皆可称为便秘。发病的原因较多,有因过食辛辣厚味而燥热内结;或因肠胃热滞郁结;或因气滞不行;或因发汗、利小便过多;或因气虚传导无力;或因阴虚久病;或因血虚肠燥;或因产妇血气未复,以及老年精血不足等所致。【诊断要点】

一、大便涩滞,排便困难或大便不通。

二、腹检所见:在对应于胸椎10~12两侧及腰、骶部可摸到结节、条索及压痛等。【治疗方法】

一、药粥疗法

方1:【组成】鲜桃花辨4克(干品2克)【用法与主治】将上两味药同煮为稀粥隔日1次,疗程不限。便通即止,不可久服。主治:肠胃燥热便秘。

方2:【组成】松子仁30克 糯米50克 蜂蜜适量【用法与主治】将松子仁捣成泥状,取糯米50克,加水400毫升,采用文火煮成稀粥,然后入蜂蜜。早起空腹及晚间睡前分2次温服。主治:肺燥干咳或少痰、咽干、皮肤干燥,及老年、产后、体弱者的习惯性便秘。

方3:【组成】胡桃仁肉30~50克粳米50克【用法与主治】用粳米加水450毫升,煮成稀粥后,以胡桃仁肉去皮捣烂,加入粥内,再用文火煎至数滚,见粥稠表面有油为度。温热食,早晚各1次。主治:肺肾两虚、气短喘嗽、腰膝酸软、脚腿无力、老年便秘、肺结核、腰肌劳损、身体虚弱等症。

二、药蛋疗法

方1:【组成】鸡蛋2只 何首乌100克【用法与主治】加水同煮。蛋熟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日1次。主治:便秘。【注】本方根据各人的口味,可加适量葱、姜、盐、味精、猪油等调味品。

方2:【组成】百合20克 冬瓜100克 鸡蛋1只【用法与主治】上两味药加油盐煮汤,然后入鸡蛋清1只,服食。主治:胃肠燥热型,便秘。

三、汤药疗法

方1:【组成】桑椹30克 生首乌15克 胡麻仁10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服1剂,每剂药煎2次,上下午各服1只。主治:老年人血虚肠燥便秘。

方2:【组成】大黄18克 荆茶3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因湿热毒邪结聚大肠而致的便秘。症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按腹部有结块。主治:泻热毒、破积滞。

方3:【组成】蜂蜜250克【用法与主治】将蜂蜜生服。早晚各10克。主治:因热结肠道所致的便秘等。治宜润肠滑肠,清热通便。

四、药茶疗法【处方】干燥连翘若干【用法与主治】将干燥连翘去梗洗净晒干,装瓶备用。每次用15~30克,取茶叶2克,沏水或煎服当茶饮。小儿可兑白糖或冰糖(不兑白糖效果更好),持续服用1~2周。亦可便通停服。主治:手术后便秘,妇女(妊娠、经期、产后)便秘,外伤后(颅脑损伤、腰椎骨折、截瘫等)便秘,高血压便秘,茶性便秘,老年肠蠕动无力症,习惯性便秘,脑血管病便秘,癌症便秘等。

五、药酒疗法【处方】陈皮150克 白酒1000毫升【用法与主治】取陈皮(连白),用酒煮后焙干研末,每服25克,温酒送服。主治:气郁性便秘。

六、敷脐疗法【处方】蜗牛连壳5~6个麝香0.15克【用法与主治】将蜗牛捣烂,压成饼状。用温水清洗患者的脐部,用75%酒精常规消毒,等脐部干后,把麝香研为细末,纳入脐中再敷上蜗牛饼,上盖以塑料薄膜,把塑料薄膜上敷以纱布,用胶布固定。隔日1次,主治:热结便秘。

七、涂药疗法【处方】大黄15克 芒硝15克 皂角15克【用法与主治】上药加水煎取200毫升,用纱布或棉球沾药液,涂擦脐部,每日1~2次,主治:热结便秘。

八、握药疗法【处方】巴豆霜 干姜 良姜 白芥子 硫磺 甘遂 槟榔各等份【用法与主治】上药共研细末,加水做成药丸。清晨用花椒水洗手,麻油涂掌心,每手握1丸。主治:老年人虚寒型便秘。

九、沐浴疗法【处方】芒硝 大黄 甘遂 牵牛子各等份【用法与主治】上药加水煎汤,待药液40C时,沐浴全身。亦可煎取药液500毫升,沐浴前,把药液兑入温水中沐浴。每日2次。主治:实热便秘。

十、食疗法【处方】青菜汁半小碗【用法与主治】将青菜汁煎服。主治:大便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或小便次数少而黄,都是便秘的症状。治宜通泻肠胃,本方青菜汁有清热、散结、润肠的功效。

黄疸

黄疸也称黄瘅,有阳黄、阴黄和急黄之分。主要病因为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劳倦内伤以致肝胆胃功能失调。寒湿阻遏,湿热蕴蒸、气机郁滞,肝失疏泄,胆液渗溢于肌肤而发为黄疸。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黄疸型肝炎、胆道梗阻类疾病。【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以面、目、身肤黄染,胁痛,小便黄赤,大便灰或白灰为本病特征。

二、发病前多见时气疫毒、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酒食不节,素日身体虚弱。

三、发病初期不出现黄疸及其它体征,而是发热、纳差、恶心、呕吐、腹胀、四肢无力。

四、脉弦或浮弦,舌质红,苔黄腻或少腻。

五、以综合性诊断方法为主,包括接触史,症状体征及发病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参考黄疸指数。【治疗方法】

一、药粥疗法【处方】白茯苓20克 赤小豆50克 薏仁米500克【用法与主治】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与薏仁米共煮粥,赤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加白糖少许,随意服食,每日数次。主治:湿重于热型黄疸。【注意】煮粥宜稀不宜稠,随意有食,疗效明显。

二、汤药疗法

方1:【组成】茵陈6克 郁金3克 酒芩6克 土茯苓6克藿香3克 杏仁3.5克 橘红3克 赤芍6克 藕节6克 泽兰6克 车前子6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为小儿用量,成人需酌加量。主治:粘液性不全阻塞性黄疸。

方2:【组成】黄连6克 黄芩12克 山栀12克 茵陈30克板兰根30克 郁金12克 大黄6克 蒲公英30克 滑石20克 木通12克 车前草30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重症肝炎、中医谓之“急黄”,病势迅猛,黄疸进行性加重,高热,烦燥,神昏谵语,或有痉厥,容易出血,或身发斑疹,腹部胀满。

方3:【组成】茵陈30克 党参30克 皂矾15克 大枣肉30克 核桃仁30克 蜂蜜30克 红糖30克 黑豆(煮熟)1碗炒 白面60克【用法与主治】将上药共捣成糊状,再加小麦做成丸,如豌豆大小,每服30粒,每日2次。主治:慢性迁延性肝炎和肝硬化引起的黄疸。

方4:【组成】桃树花15克 白毛藤15克【用法与主治】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急性黄疸性肝炎。

方5:【组成】鲜茭白根30~60克【用法与主治】将茭白根洗净切片,水煎服。日服2次。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三、药茶疗法

方1:【组成】茵陈30克 大黄6克 绿茶3克【用法与主治】上药水煎代茶饮。主治:阳黄,身目俱黄如金桔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2:【组成】取西瓜皮、红小豆、白茅根各500克【用法与主治】水煎代茶饮。主治:黄疸。

方3:【组成】无花果叶适量【用法与主治】水煎代茶。每日频服。主治:湿热黄疸。

四、药酒疗法

方1:【组成】丝瓜根5根。【用法与主治】将上药捣烂,用水一碗煎取八分,去渣候温。用黄酒冲服。主治:黄疸,眼睛周围黄如金色。

方2:【组成】灯草根120克【用法与主治】酒与水各半升,入瓶内煮半日,露一夜。用时温服。主治:湿热黄疸。

方3:【组成】猪胆1个白酒1杯【用法与主治】将猪胆汁入一杯酒内。每日一个猪胆,5日为一疗程。每日3次,主治:黄疸。

五、敷脐疗法【处方】甜瓜蒂100克 秦艽100克 青艽30克 紫草30克 黄芩30克 丹参30克 铜绿15克 冰片6克【用法与主治】除甜瓜蒂、冰片另研外,余药混合研粉,合并过60目筛,装入小塑料袋,每袋15克、密封备用。取15%的酒精或温开水将脐内污垢洗净拭开,将药粉倒入脐孔(神阙穴)约填满2/3,用4×4厘米胶布棱形贴封腹部,周围不可有空隙,否则药物汛出影响疗效。每人每次用量为0.15克左右,小孩每次0.1克左右,每48小时换1次。病愈停用。主治:阴、阳黄疸谷丙转氨酶升高症。

六、湿敷疗法【处方】砂仁30克 白糖50克 白矾10克 青背鲫鱼1条(连肠杂用)【用法与主治】先把砂仁研为细末,过筛,然后,用白矾、白糖、鲫鱼,共捣一起,纱布包裹,贴神阙、至阳穴。外盖以纱布,胶布固定。1日换1次。一般2~3次见效。主治:阳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