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时代的声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21:35:27

点击下载

作者:万传文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行吟时代的声音

行吟时代的声音试读:

(序一)总有一种力量令人震撼

12年前,我应聘到了常德日报社澧县记者站,做起了梦寐以求的专业新闻工作者。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人生中的黄金时段是在新闻行当里充实度过的。

5年前,我主动辞去了在别人看来“风光”而“神圣”的新闻工作这一职业。一晃5年多过去了,在《墨池文学》杂志社的几年里,领导的睿智豁达、同事的和睦融洽、家人的关心支持,让我非常愉悦地工作着,而《墨池文学》这本纯文学刊物已经成为洞庭湖畔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无论是记者站,还是杂志社,都一直与文字打交道,可以说是靠“码字”吃饭的人。在老师和同仁的指导与鼓励下,林林总总100余万字1600多篇文章散见于中央、省、市级以上媒体。往事,有的像过眼云烟,匆匆而过;有的却像发光的宝石,经常在眼前跳跃。穿越10多年文字生涯的岁月,当我打开记忆的闸门,追寻那些还没有被岁月风霜抹去的脚印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总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事儿令人震撼不已,总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事儿令人难以释怀,总有一些刻骨铭心的事儿令人义愤填膺。

2004年国庆长假的第一天,县地税局一位有朋友约见我。他叹气地说,澧阳镇黄桥社区居民李其新的儿子李睿帅以常德市理科第二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了。虽然在乡村两级和好心人的帮助下凑齐8000多元的费用勉强入校了。但对于一个已欠债6万元、另一个孩子正在读大学、女主人又疾病缠身的家庭来说,以后4年的费用如何是好啊?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这个寒门学子呢?当天下午,我便和朋友一起去了这个家庭。通过了解,男主人打着双份工:晚上在澧县协力印染厂烧锅炉,白天在建筑工地做苦力,每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妻子数年前因一场交通事故成了残废,不能干活;高中三年,懂事的李睿帅每天清早起来做饭,然后提着一大钵饭到学校,中午晚上一起用。其实,冬天的寒冷季节,饭菜已经冰凉,夏天的酷暑高温,吃的时候早变味了。这个家庭已经好几年没有买过肉鱼了,就连当年春节娘家为改善孩子生活而送来的一只鸡,为凑学费也被主人咬牙卖给菜市场……晚上,我噙着泪水一气呵成《状元家庭的辛酸故事》的长篇通讯。文章在《常德晚报》发表后,立刻引起强大的社会反响,沅澧大地涌动爱心潮,人们向这个特困家庭投去关注的目光,纷纷慷慨解囊,澧县永安驾校每学期为李睿帅资助5000元帮他完成学业,一位个体老板不留姓名地捐款8000元,有的还送去大米、食油等生活物资……

新闻贵在新,贵在真。我始终牢记这一点,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怕苦不怕累。2004年10月19日晚上10点多钟,正准备睡觉休息的我接到县消防大队的电话:“永丰乡政府起火了!我们官兵正往现场赶!”“冬季防火尤为重要,可以给人警示,是条好新闻!”我迅速到街上拦了一辆的士,并请示报社值班老总预留版面。可车至小渡口,竣工不久的道路有“重兵把守”,除救护、消防等执行任务的特殊车辆外一律不准放行。我只好租乘摩托车抄小路赶往事发地,途中不幸翻车,摔在沟边,碰的鼻青眼肿。我顾不得疼痛,爬起来继续赶路。实地采访完成后,为了赶时间,只得以口述的形式电话传稿。返程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一点多了。当天的《常德晚报》第一版显著位置刊发了《永丰乡政府昨晚起大火》。可以说,这是报社除新华社通稿外罕有的真正“今日新闻”。事后,报社约稿谈体会,我以“火灾新闻比火急!”为题发表在《常德报人》上。

我以为,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应有一颗善良的心,扶贫帮弱。2005年的澧县太青乡,一对夫妻离婚后,其3岁的女儿被人“抱”走,杳无音信达5年,心急郁闷的丈夫周立平为找回女儿,因为几十块钱的摩托车租车费将人致伤,隐姓埋名逃往外地打工不敢回家。周立平年过七旬的父母找到我后,我先后辗转湖南、湖北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历时半年,在多家媒体和警方的支持下,终于将其小女儿找回。尔后,我又情法并施,一方面为其已有8岁多的小女儿还未读书的事奔走,联系学校,募集捐款;一方面动员其家人劝说外逃的周立平回家投案自首。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4月24日,周立平投案自首,县公安局经过研究,给予“不予追究”的处理意见。至此,失散了6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2007年7月16日、17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人与社会》栏目分上下集报道了这一“迟到”的新闻故事。之前,湖南卫视、山东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南京卫视、时代邮刊、新闻天地等多家媒体以“铁肩担道义”为主要内容对我的爱心事迹予以报道。其实,在从事文字工作的10多年里,我始终以仁爱之心为弱势群体倾情鼓与呼。为了农村尿毒症患者朱江凌,我和他的家人拿着《常德日报》刊发的文章“讨”钱6万多元,让其顺利换肾;山区2.08米的女巨人刘莉正当憧憬2008年奥运会一展篮球竞技风采的时候,2005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体校训练的她被诊断患了脑垂体瘤,在当时没有实行新农合医疗政策的窘境下,巨额的医疗费使其家庭债台高筑。是我一封情真意切的求助信,中国红十字会破例一次性地解决了她8万元的治疗费用……

竭力维护党报声誉和文字工作者形象,一致是我的执着追求。在10多年与文字打交道的日子里,无论是在记者站,还是在编辑部,从不以稿谋私,作风正派,敢于揭短。2004年6月的一天傍晚时分,县内某局几个执法人员不亮证,违规越权野蛮执法,一个体经营业主与其对峙、推拉中,牙齿被碰掉,身体有多处伤痕。接到投诉后,我采访了近十位目击者,他们异口同声地指责执法人员太霸道,现场气氛十分紧张。面对这一情况,为缓和矛盾,我即与赶赴现场的该局负责人沟通。原以为能让伤者住院,过错方的执法人员承担医药费,赔礼道歉,引以为戒就行。哪知该局连这起码的条件也要“研究”,推诿扯皮,还扬言见报就见报。我当即安排家属将伤者送医院治疗,尔后马上赶写稿件。第二天,《常德晚报》以“野蛮执法何时休,伤者住院无人管”为题见报。时任分管政法的副市长刘剑英看到报道后义愤填膺,要求严肃处理。我以此为契机连发几篇后续追踪报道,值班编辑还配了评论。不几天,事情有了大转机:医药费由几名执法人员自己负担,现场参与处理的副局长行政记大过。年终,该局被取消省、市、县的评先资格。

作为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弘扬先进,讴歌先进,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是时代赋予的责任。特别是在《墨池文学》工作的这几年里,推介了一批批国家、省、市、县的先进典型,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些先进典型尽管工作岗位不同,人生经历迥异,但品味着他们的一件件事迹,却总能一次次地加深着同一种感受:平凡中有崇高,普通中有伟大,奉献最有价值,进取最有意义。正是他们,使我们从平凡中感受了崇高、从普通中认识了伟大、从奉献中收获了人生价值、从进取中看到了奋斗的意义。这些先进集体和优秀人物伴随我采写的文章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闪闪发光,颇有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湖南日报》报道的首届袁隆平科技奖获得者、葡萄大王王先荣,展现了其带领群众共同奔小康的全国党代表风采;红网刊发4000余字的长篇通讯《基层妇幼专干刘申霞 母婴平安的坚强守护神》,彰显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恪尽职守,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品德;《国土资源报》刊发的通讯《经纬天地绘蓝图》向人们诠释了澧县国土人攻坚克难、保护耕地红线的炽热情怀;深入采访后撰写的《城市创建一面旗》,见证了澧县交警大队民警汪朝东爱岗敬业、坚持原则的感人事迹,他是城市创建中的一面旗帜,全县掀起了学习热潮;《常德日报》发表的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工作的雷锋战友孙圣轩,是新时代永不褪色的活雷锋;《中国劳动保障》杂志以“社保军中马前卒”为题的特稿报道了全国社保先进个人余后新,他犹如一头永不知疲倦的孺子牛默默地耕耘与守望着百万父老乡亲的民生与保障;一个不经意的求助,津市市长罗先东牵挂孤寡老人生活照明的小事让人感动不已,我以《市长管小事,该赞》为题在湖南红网晒出了这件事,当日点击量达13000多次;调研报告《浅议洞庭湖区移民后扶对策》通过湖南日报以内参形式呈送省委省政府,引起了时任副省长徐明华的高度重视,在内参上作出批示,省政府有关部门闻“批”而动,出台和完善了诸多操作性强的移民后扶惠民举措。《中国财经报》刊发的通讯《澧阳平原盛开财苑奇葩》,让读者感觉到澧县财政人敬业奉献、锐意改革、廉洁高效的精神风貌恰似一朵盛开的奇葩绽放在澧阳平原。撰写这些文章,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次洗礼,累并快乐着。为采写国家财政系统先进单位澧县财政局的推介材料,2010年9月初的一天,我专程赴长沙赶稿,作为四年评选一次、财政系统规格和等级最高的荣誉,不敢丝毫怠慢。上半夜和同去的办公室人员了解情况、商讨提纲,下半夜写出了4000字的推介材料。第二天一大早,急着要材料的省厅处室领导看完后OK不已。当年12月27日,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澧县财政局名列其中,这是澧县建局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时任县财政局局长的淡光兴受到了李克强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

如果说,2008年8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本人第一部专集《澧州纪事》是以新闻、通讯、言论题材为主的话,那么,这部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行吟时代的声音》专集则多是已见诸报端的报告文学、散文,还有分别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凤凰网、搜狐网、腾讯网、新浪网、环球网、红网及湖南日报等权威网站报刊采用的时评言论。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尽管做专职文字工作已有10多年了,但在新闻和文学的殿堂上,我仍是一个门外汉、初学者,是一只小小的井底之蛙,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期望以后能写出一点有影响的作品来,不辜负我的领导、我的朋友、我的家人。

乃自序。万传文2013年11月

(序二)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

我一口气读完万传文先生《行吟时代的声音》手稿,只觉得这位时代的歌者用他坚实的足迹踏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写作之路,用他生花的妙笔描绘了这个时代波澜壮阔的画卷,且看“时代绿洲”五光十色,“生命色彩”万紫千红,“政经论道”纵横捭阖……行吟时代的声音,就这样荡气回肠。

万传文先生曾是新闻工作者,在某记者站供职多年,现在是《墨池文学》编辑部主任,无论在何种岗位,他都勤于笔耕,一篇篇文章从他的笔端流淌出来……这些作品有的是综合新闻作品,有的是文学作品,有的处于新闻与文学之间,有的是杂文式的政经文章……无论是哪一种文体,都被万先生轻车熟路地驾驭着。他的综合新闻作品,背景广阔,语言大气磅礴,开篇启人深思,主体部分充盈丰实,结尾瞻望前景,鼓舞人心。如《大地作证》《经天纬地绘蓝图》就是这样的篇什,特别是这本书的开篇《澧阳平原盛开财苑奇葩》看点颇多,文章以澧县财政局局长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等领导的接见为引子,回望该局荣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的闪光足迹,文章充分挖掘了澧县财政人致力于市场化运作,千方百计培植财源的宝贵经验,热情讴歌了澧县财政人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的伟大壮举,充分肯定了澧县财政人把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千家万户的点滴事实,揭示了澧县财政人创廉洁务实的财政队伍、创和谐高效的财政机关的不二法门,这篇文章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让澧阳平原盛开的财苑奇葩鲜艳夺目。熟知万先生的人都知道,万先生是生活的有心人,在某种程度上说,澧县财政局荣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的历程也正是万先生与财政人相识相知、细心追踪的历程,甚至某些重要的典型材料都是万先生根据客观实际整理而成的,故而《澧阳平原盛开财苑奇葩》这篇文章血肉丰富、情感充沛、气势恢宏。在这本书中,他的纯文学作品不多,但是却能以一当十,《怀恋母亲》一文让我对什么是文学有了崭新透彻的感悟。什么是文学呢?文学就是人学,是人就有情感,情感是文学的生命,文学拥有情感就够了,并不需要华丽的藻饰,并不需要为文造情,只是需要情感的河流从开篇流淌到结尾,这就是《怀恋母亲》给我的启迪。《怀恋母亲》一文,追叙了万先生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文中,母亲支持孩子读书的远见卓识,母亲为子女任劳任怨的一幕又一幕,感人肺腑;在文中,万先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未能为母亲送终的忏悔之情,种种情感萦绕在先生心中,百感交集,令人唏嘘,催人泪下。万先生写作介于新闻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作品,匠心独运,开头往往设置悬念,扣人心弦,中间部分处处有伏笔,处处有照应,时时险象环生,时时柳暗花明,结尾处或艳阳高照,或春风骀荡,如《鏖战洪魔写大爱》就是这样的篇什……万先生的杂文式的政经文章,往往有感而发,探幽发微,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窥一斑知全豹,感受到“一叶落知天下秋”的规律揭示。

好的作品还需要好的标题,题好一半文。万先生的作品标题是十分讲究的。他的作品标题具有简洁、鲜明、生动的特点,能够高度概括主体事实,如“丘岗腾起新希望”只有七个字,一个“腾”字,化虚为实,颇具动感,将刻木山丘岗开发的巨大声威揭示得淋漓尽致;如“春风吹绿就业路”虚实结合,将澧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处精心铺筑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路的轨迹勾画得温馨可人;再如“待到金锣敲响时”这个标题一语双关,声情并茂,将万先生对金罗镇强势发展的欣喜之情,对金罗镇美好未来的祝福之意表达得十分到位,而且耐人寻味,读者看到这个标题,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而且这篇文章的小标题“工业强镇营造投资环境”“产业富镇增加农民收入”“和谐兴镇夯实基础设施”也是别出心裁,具有一种建筑的美感。此外,万先生在他的多篇作品中用诸多的过渡段落(黑体字显示)代替小标题,这种结构可圈可点,既提纲挈领,又前勾后连,全文一气呵成,严丝合缝,无懈可击。当然,万先生并非“标题党”,但他对标题的讲究,的确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无论哪种文体,都有他独特的写作方法,万先生无论写哪种文体,都有他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新闻,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新闻是不带情感的,有人说,新闻是没有技法的,还有人说,新闻工作者就是有闻必录,充当的是记录员的角色,或者充当的是摄影师的角色,是对事实的纯客观的反映。但是这种所谓的“纯客观”让读者看起来很枯燥,所以读者喜欢看《读者》,却不喜欢看这个日报那个日报,原因大约在此吧。万先生写新闻作品,对技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母婴平安的坚强守护神》一文,开篇采用特写镜头,让一个朴实的乡镇卫生院专干的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对她的敬佩之情从开篇就营造得极为浓郁;《融情于水铸辉煌》一文的引言部分采用排比段落,大气磅礴,震撼人心,而情感犹如王家厂水库的水碧波荡漾,晶莹透彻,让人看到了万先生对一个攻坚克难的人物的内心的真实感佩。读万先生的这本《行吟时代的声音》,我有一个总体感受,那就是新闻作品也可以写得很好看,只要技法得当,是可以像万先生那样化腐朽为神奇的。

好的新闻工作者不仅是新闻观察员,而且是新闻评论员,后者比前者更见功力。在这里,我不能不再次提到万传文先生的那些时评文章,因为这些时评文章大都在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网、红网等知名网站刊发且点击率居高不下,因为这些时评文章对助推风清气正、反腐倡廉善莫大焉,因为这些时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万先生目光的犀利、思维的敏锐、胸中的正气。如《有感于“朱镕基开会没有人会迟到”》一文,不是停留在对朱镕基赞美的层次,而是深入挖掘“朱镕基开会没有人会迟到”的原因,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并联系党的十八大后中央的有关规定,增强了时评的现实针对性,是一篇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时评。我们可以这样说,万先生的每一篇时评文章,都是红辣椒,又是清醒剂,既针砭时弊,又治病救人,常常一石二鸟,一箭双雕,读之,大快朵颐。

最后,我要说,那些鲜活的文字不仅是行吟时代的声音,而且是必将穿越时代的声音。

是为序。陈 军2013年11月

第一辑 时代绿洲

澧阳平原盛开财苑奇葩

——写在澧县财政局荣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之际

2010年12月27至28日,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澧县财政局名列其中,此奖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财政系统规格和等级最高的奖项。该局局长淡光兴出席大会并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至此,澧县财政局获得了建局以来荣誉最高级别的一张名片,开辟了澧县财政的新纪元,为澧县、为常德、为湖南赢得了荣誉。此前,该局就先后被省、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授予“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市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为民办实事先进集体”等诸多殊荣。

走进澧县财政局一楼大厅,“廉洁、务实、和谐、高效”八个赫然醒目的大字,向人们昭示着财政人敬业奉献、竞显风流的威武雄姿。一块块金光闪闪的牌匾,向人们诠释着澧县财政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履行财政职能,着力培植财源,深化财政改革,突出民生改善等方面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她,犹如一朵盛开的奇葩熠熠生辉,在澧阳平原上大放光彩。

澧县是一个“吃饭”型财政,如何处理保“吃饭”与促发展的关系,成为澧县决策者与财政人的头等大事。他们敢为人先,充分挖掘潜力,致力市场化运作,千方百计培植财源,全县经济发展走上了逆势上扬的快车道。

澧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属于典型的“吃饭”型财政,财税收入组织难度大,县域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工业强,则县域经济强。澧县财政局党组一班人形成共识,把加大工业企业财政投入,积极培植财源建设,努力变“吃饭型”财政为“建设型”财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巧做文章,攻坚克难。然而,一个时期以来,除了保障财政供养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等刚性支出外,没有过多的财力可供调配使用。但澧县财政人不畏困难,巧妇善为“无米”之炊。在实践摸索中,采取压缩行政经费支出,统筹县直单位非税收入,建立企业发展基金等措施,解决企业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对预算单位接待费、会议费、学习考察费、交通费等“四费”实行重点监控,出台了工作日除招商引资外,中餐一律不得饮酒等一系列硬性规定。近3年,全县“四费”开支每年以10%速度压减,节省资金2800多万元,调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企业投入,并全额统筹县直单位非税收入增加财力。在保障正常工作经费的前提下,对所有县直单位非税收入实行全额统筹,使分散于各个单位的资金集中用于发展生产和项目建设。同时建立了企业发展基金融财力。每年县财政安排2000万元作为企业发展基金,并采取贴息、担保等渠道为企业融资。前些年,重庆国人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设备老化、厂区狭窄、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日趋严重,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为了扶持该企业,县财政投入6000万元帮助企业迁移厂址、扩大规模、更新设备,企业实力迅速增强,年纳税能力由2007年的1500多万元上升到2010年的3000万元。

2005年以来,该县财政为工业企业总投入达到3.8亿元,为稳固支柱财源奠定了坚实基础,规模工业企业由2005年49家,产值24.43亿元,发展到现在的90家,产值76.48亿元。5年来,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以上,财政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10年,该县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2849万元,比2005年20680万元增加12169万元,年均增长12.26%。收入规模与增幅比例连续几年稳居常德市第一方阵。

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是搞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必由之路。澧县财政人不等不靠,锐意进取,争创一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形成了科学精细管财“澧县现象”,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独树一帜。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澧县财政局毫不动摇地坚持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年一次质的飞跃,一步一个新的台阶,在华夏大地形成了科学精细管财的“澧县现象”,独树一帜。该局是湖南省第一个实施“全资金、全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单位;非税征管更是令人刮目相看:2006年10月,澧县经验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国际非税收入管理研讨会上向世界推广;部门预算、投资评审等多项改革力度也是前所未有,他们不要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主义,而是“真刀实枪”,让改革成为科学发展的真正动力,使科学精细管理落到实处。

首先是部门预算改革成为常德排头兵。该县部门预算改革从2005年开始启动,到2007年已在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全面推开,真正形成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并实行零基预算。2008年,又建立了定员定额、实物费用定额等多个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在预算项目上将基本支出预算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细化到具体支出用途,项目支出预算细化到具体事项,实行阳光操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2010年,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化,实施彻底的综合预算,将预算单位非税收入全额纳入部门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部门预算更加完整、准确、规范,部门单位苦乐不均的局面彻底扭转。常德市财政局多次推介澧县经验。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乃湖南领头雁。2006年3月,澧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运行,开湖南省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先河,全县168家部门预算单位一“网”打尽,形成了“预算单位在网上申报用款,财政部门在网上审批计划,代理银行设立专柜办理支付,人民银行按日办理清算”的国库集中支付模式,所有财政性资金一律进入全县统设的国库单一账户,真正实现收入直缴,支出直达,专款专用。2009年国库直接支付比例达到93%,确保了各项支出按年初预算不挪项,确保国库资金安全运行。湖南省财政厅评价澧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全省改革的领头雁,2009年10月,湖南日报专文给予报道。三是非税收入征管全国有席位。2005年,该县财政在湖南省率先建起了高标准的非税收入汇缴结算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全县130个执收单位一律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征管模式。2009年,又从票据管理关口入手,不断健全票据“发放、稽查、核销”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把非税稽查工作前移,严把票据核销关口,有效防止了随意转移、隐瞒非税收入的行为,实现了非税收入核算规范化,非税稽查常规化,确保收支两条线真正落到实处。2009年7月,全国财政系统权威刊物《新理财》曾以“澧县现象耀三湘”为题报道了该局非税征管改革的先进经验,称非税征管改革,全国看湖南,湖南看常德,常德看澧县。

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福祉。澧县财政人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倾力支持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为民解困办实事办好事,让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理念落实到千家万户。

柴米油盐,事事关民生;看病、养老、上学、就业件件连民心。十一五期间,澧县率先在全省全市开展新农合、新农保试点,积极推进城乡低保和城镇职工医保,社保民生支出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5年来为15229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近1亿元,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使城镇低保工作规范化;5年来共募集专款1900万元,救助灾民和特困户5300户,使救灾救济工作有效化;采取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办法,筹资3145万元全面完成了一乡一所敬老院改、扩建,五保老人实现了集中供养;同时,针对失地农民,县财政牵头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公安等部门,采取财政补一部分、征地单位拿一部分、个人出一部分的办法,近3年为1137名被征地拆迁对象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解决了其后顾之忧,社会救助保障体系逐步得到健全。

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澧县财政局抓住国家政策机遇,采取财政投入、借助外力实行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积极筹集资金,集中财力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路、改水改厕等公益事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该县财政每年投入近2000万元,并通过“土地置换”融资15亿元进行了绕城线建设、澧州广场改建、体育活动中心、政务中心等大型公益事业建设,城市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澧县荣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等一顶顶桂冠,日益展现出“城美、人和、文明、发展”的崭新画卷,公共财政投入功不可没。同时,县级配套资金6100万元完成通乡通村公路建设1267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行路难和交通死角问题。如今的澧县农村,道路宽敞,绿树成荫,高楼林立,公共场所整洁明亮。与此同时,该县充分利用上级财政部门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整合部门、企业、社会各方力量,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每年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在澧阳平原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起高标准良田和基础设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先后在澧阳、涔南、车溪、澧东、澧澹、大坪和雷公塔7个乡镇,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建起了高标准农田30万亩,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600元以上。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葡萄产业尤为突出。2005年,该县利用中央财政资金5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近200万元,全力推广“葡萄引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项目。此后,县财政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共引导投入资金近9000万元,使澧县葡萄产业得到质的飞跃,现已发展葡萄2.7万多亩,亩平产值过万元。如今,全县16个乡镇56个村3100多农户受惠于葡萄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江南吐鲁番”。“创廉洁务实的财政队伍,创和谐高效的财政机关。”澧县财政人高扬“双创”活动这面旗帜,强化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改变工作作风,走出了一条服务经济大发展、各项工作大突破、社会形象大提升的科学发展之路。

在许多人眼里,财政干部是财神爷,财政工作是肥差。如何防微杜渐?对此,澧县财政局把保护干部的“人生安全”作为己任,自加压力,响亮提出“创廉洁务实的财政队伍,创和谐高效的财政机关。”澧县财政局结合工作实际,先后修订、完善和新出台了《机关干部违反内部纪律处理办法》《财政干部六条禁令》《财政资金拨付审批规定》等多项制度,用制度管人。通过指纹打卡、六条禁令和作风督查,为严明工作纪律树起了一条条不能碰、不敢触的“高压线”;通过民主理财集中会签和财务公开,为压缩敏感的“四费”套上一道道“紧箍咒”;通过代表委员民主评议、基层民调走访,为沟通社情民意架起一座座“连心桥”;通过拔款提速和效能监察,为提升服务效率装上了快捷便民的“加速器”;通过中层骨干述职述廉和监狱警示教育活动,为确保财政干部“人生安全”撑起一把把“保护伞”。一系列加强干部自身建设和转变工作作风的务实举措,大大提高了财政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财政运行的透明度和机关办事效率得到提升,走出了一条服务经济大发展、各项工作大突破、社会形象大提升的科学发展之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财政局党组一班人充分认识到班子建设的重要性。近几年来,8名班子成员始终坚持理论学习,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以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和带动全局干部职工,并从关心职工健康、待遇、进步等切身利益入手解决实际困难,做到以人文关怀感化人,全局干部职工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树立了作风优良、服务规范的财政形象。在5年来的行风评议中,该县财政局满意率一直名列前茅。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干部素质,澧县财政局把加强干部业务技能培训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有效途径,力争打造一支能吃苦、能干事、讲奉献的高素质队伍。该局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力创“学习型”团队,在本系统开展了争创“学习标兵、服务标兵、业务能手”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以奖助学的方式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技能和政策法规水平,涌现了邹荣享、李忠勇、龙玮等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业务权威。截至目前,全局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达到90%以上,获会计师、经济师以上职称的达40%以上。今年,干部职工撰写调研论文35篇,5篇已在省市级报刊发表。其中,非税局支部、国资中心支部撰写的《村居民委员会票据使用与管理浅析》、《县级公立医院收入管理之我见》、《关于利用国有资产资源取得广告收入的调查与思考》等调研论文,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2010年12月)

大地作证

——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澧县项目区纪实

春风和煦,万物吐绿。

走进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澧县项目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正以更加丰饶的图景展现在世人面前。是谁,在洞庭湖畔的澧阳平原为这图景挥毫泼墨,给力农民朋友勃勃生机的希望?是谁,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书写着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的传奇,成就新农村建设的经典范本?

大地作证,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英明决策与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澧县国土资源部门对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赤诚与汗水,让一片片贫瘠的土地涅槃重生。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涉及官垸乡6个村的澧县2010年度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全线告捷,全县平整土地面积4.2万亩,项目总投资8268.96万元,新增耕地面积4537亩,新修排灌沟43.65千米、泵站42座、人行便桥1742座、涵闸9726个;新修道路27.7千米。大地作证,2011年6月连续7天特大暴雨,湖区其它乡镇受淹面积都在万亩左右,而项目区官垸乡由于排灌渠系的建设疏通,却无一寸面积受淹,排除内渍水仅用2天时间。仙桃村党支部书记陈世文感慨万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的决策让农民群众有了安居乐业的希望,是澧县国土人的辛勤汗水让农民致富变成了现实。现在群众收入多了,矛盾少了,处处呈现出一派催人奋进的景象。

(一)

保护耕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0年10月15日,环洞庭湖项目澧县片区启动仪式上,县人民政府县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易掷地有声:“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举全县之力搞好环洞庭湖治理工作,以造福于子孙后代。否则,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是维系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湖南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需要!是缓解当前耕地保护压力的需要!”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左宜方在启动仪式上的诠释铿锵有力。

时不我待。该县迅即形成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主要负责、国土资源部门牵头抓直接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抓共同负责、上下联手层层抓全面负责的工作格局。项目区所在的官垸乡也相应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常发村、七里村、仙桃村、世发村、凤凰村、幸福桥村6个行政村支部书记任副组长的协调领导小组,分工负责,一揽到底。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澧县国土人没有懈怠,没有退缩。澧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的精干力量第一时间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在官垸乡完成了项目选址、踏勘、科研、项目测量、设计工作;为杜绝“暗箱操作”和围标、串标、卖标、转包等腐败行为,确保“质量零差错”和“干部零违纪”目标,县国土资源局联手县检察院和纪委,全过程监督与介入。2011年1月7日,2010年度环洞庭湖基本农田重大工程项目在国土资源局九楼会议室阳光开标,100多家报名投标的建设单位参与角逐。开标现场,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与10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参与监督,电视台全程录像。42家中标候选单位经过公示后,最终,益阳市华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家界好人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等14家建设单位获得了14个标段的工程建设权。(二)“拆迁难,难于上青天。”项目启动伊始,澧县国土资源局把拆迁扫障作为中心工作,几十名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工作人员会同官垸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一道,实行“白加黑”与“5加2”的工作模式。短短一个月时间,澧县国土人创造了环洞庭湖基本农田重大工程项目拆迁中的奇迹:完成房屋拆迁1375栋,面积6.57万平方米,迁移坟墓3595座,砍伐树木9.76万棵。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如何严把质量关,让这一澧县历史上最大的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成为放心工程、精品工程、廉政工程?澧县采取县、乡、村三级联手,建设、监理、施工单位三方联动,强化三个监管的过硬措施,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是环境监管。由县公安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官垸乡政府配合,对阻挠工程进度、强卖工程材料、毁损工程设施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二是质量监管。严把原材料进场关,对进场水泥、砂石和预制件,都按要求进行了检验检测,特别是对六方块、大型涵管等重要材料实行定点采购,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场,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强化监理职能,按照监理“三控制”的原则,提高监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上的权威性,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没有按时整改到位的,监理机构及时向县、市政府专门工作机构举报,对弄虚作假、严重失职的中介机构及监理人员,实行“一票否决”,永远出局。三是进度监管。县国土资源局实行周情况调度工作制,按计划对各个施工单位工程进度进行有效监控,并且严格实施黑名单制度,对不能按期施工,不能确保进度和存在偷工减料等质量问题的单位,红牌警告并停止拨付工程款。对于工程质量问题,决不姑息迁就。2011年3月,质量监理小组在巡查时发现益阳市华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实施建设的第十一标段现浇沟渠存在质量问题,当即召开现场会,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现场拆除返工,同时做出决定,辞退了1名十一标段现场监理人员。

澧县项目区建设工程,始终倾注着各级领导的关爱与指导。

2011年,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孙敏先后3次深入到官垸乡实地督查指导,为澧县项目区土地整治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建议。

2011年6月3日,常德市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进度调度会在澧县召开。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建跃称:澧县能直面困难,开拓创新,实现了“三最”的良好局面,即干部最安全、群众最满意、上级最放心,是全市的先进。

2011年10月21日,省土地综合整治局局长曹湘潭率省重大工程办考察组来到官垸乡,对澧县项目区做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验收,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在全省都名列前茅的成绩感到十分满意。

2011年11月22日至23日,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在澧县专题调研项目实施情况,对官垸乡土地综合整治总结为“湖南模式”加以推介。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斗,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澧县官垸乡第一期已于2011年11月12日顺利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的验收。这一规模宏大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给水乡官垸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丘丘土地平整成片、一行行沟渠修建成形、一条条道路硬化成网的现代农田面貌,这里的农民们脸上笑开了花。官垸乡世发村种植大户赵宜祥承包了80亩棉地。2008年特大内渍由于设施老化无法排涝,当年颗粒无收。去年6月,同样的内渍,棉花却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亩产收入2000多元。他感激地说:“土地治理后路通水通,灌排有保障,真是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土部门。”去年,赵宜祥又种植了10亩葡萄。

承先启后,继往开来。2011年10月10日,项目建设规划面积38000亩、投资7900万元涉及10个行政村的环湖项目第一期第二年度官垸乡、小渡口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常德市政务中心开标。湖南湘禹水电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等16家施工企业胜出。而后,澧县国土资源局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部署,如质如期地推进项目建设。各建设单位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实施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水利等主体工程。2012年2月1日,省政府启动环湖项目第一期第三个年度项目,澧县片区涉及小渡口、九垸两乡镇,23个行政村,面积5.8万亩,目前项目由湖南省第二测绘院测绘、规划、设计、预算之中,这标志着澧县国土人将在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中铆足干劲吹响新的号角……(2012年6月)

为有源头活水来

——澧县政府采购工作侧记

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是荣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澧县财政局的优秀股室,澧县政府采购办公室年年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单位,得到了地方政府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这是一个敢于较真的团队,10年来,澧县政采人以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己任,敢于较真,彻底搬掉了过去一些部门和单位随意采购、无序采购,甚至是暗箱采购、浪费采购的温床,从广袤的蓝天下驱除了私购贪渎的阴霾,从源头上筑起了一道防腐反贪的堤坝。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团队,10年来,澧县政采人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全县的政采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采购规模由10年前的25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5亿元,为2002年100倍。10年完成采购金额8.9亿元,节约资金1.01亿元,资金节约率连年递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0年来,澧县政采办公室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换不掉政采部门的精气神,他们一路播撒政府采购的阳光,“采”出了清廉财政的形象,“购”回了节约型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目前,这个只有4名工作人员的政采办公室在主任李育才的带领下,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政府采购工作如鱼得水,各项业绩走在了全省同行前列。2012年3月22日,常德市政采工作经验交流暨先进表彰会在澧县召开。(一)

众所周知,政府采购不是一项简简单单的货物购买,而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推行政府采购并非易事,澧县也不例外。一个时期以来,部分采购单位站在“本位”主义的角度认为政府采购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行政权力,削弱了单位的自主采购权限,或多或少在思想上有想法,言语上有怨气,行为上有抵触。也有些单位对政府采购意识缺乏计划性、严肃性,将采购项目化整为零,规避集中采购,供应商更是觉得削减了他们的高额利润,理所当然不愿配合,这些影响和阻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正常开展。

要从强化和提高全社会对政府采购认知度上下功夫,这是澧县历届政采人形成的共识。特别是近几年,为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扩大政府采购的社会认知度,澧县政采人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基础上,特别注重对政府采购的宣传,他们在澧县财政网上开辟了“政采”专栏,刊发了政策性、宣传性资料和文章。开设了主任信箱,公开了质疑投诉电话,将每笔业务信息公开。他们在每年的财政工作会议、县委经济会议等大型会议上,总是将《政府采购办事指南》等宣传资料分发。同时,还邀请分管县长发表关于政府采购的电视讲话,使政府采购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如今,走进澧县政府采购办公室,无论是采购单位还是供应商、中介机构以及自然人,都会收到《政府采购办事指南》的宣传册。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增进了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工作的了解,提高了采购人依法采购的意识,为政府采购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主任李育才说:“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形成了共识,得到了社会的理解支持。完善的制度更是顺利推行政府采购工作的保证。这几年,李育才和他的同事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出台和完善可操作性的系列制度。2011年,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澧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所有政采项目一律进入交易中心这个平台,评标议标等过程全程监控,阳光公开公正。同年,澧县政采人创新出台了《采购资金监管制度》,即设置专人实行网络监护管理,没有按照规范程序进行采购的单位,县政采办不予拨付资金,这样从根本上杜绝了挪用专款、虚报货款和先斩后奏等行为的发生。近几年,政法系统是政采额度最多的单位,以前,总有设备采购了,而供应商却没有得到货款的现象出现。单位财务人员有苦说不出,领导挪作他用不敢得罪,只得委曲求全地向商家陪笑脸。现在好了,通过规范程序申报、审核,凭中标书和采购合同,款项直接进了供应商的账户。(二)

没有一流的服务,就没有一流的政采工作。李育才,这个上世纪90年代初就争创了全县独一无二湖南省文明财政所的共产党员,从2009年2月担任澧县政府采购办负责人以来就高扬优质服务这面旗帜。在他看来,政府采购就是要服务,就是要勤政,就是要更好地“为采购人服务,为供应商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澧县在常德市率先推出了“首问负责制”、“项目负责制”、“延时服务制”和“四个一”的服务模式,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解渴,一腔热情服务。尽可能方便采购人,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因为每年都有350笔(次)以上的政采项目,这些年来,李育才、洪元、徐先进等人常常没有了节假日,白天忙于日常事物和接待,晚上要不断熟悉业务,还需处理各种文件,研究采购方案。2011年10月20日,是李育才一辈子都愧疚的日子。那天,在乡下与哥嫂一起生活的老父亲突然生病,疼痛难忍。一大早,就接到哥嫂的电话,要把父亲接到县城住院。可李育才硬是抽不开身,有一重大项目开标。直到中午,等得窝火的哥哥只好挤班车颠簸地把父亲从70公里开外的乡下送到县城住院。不料,父亲第三天便离开了人世。医生说,老人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肺部严重感染,不然不会走得那么急的。每当回忆起这些,李育才就会伤心地掉泪。但为了政采工作,他别无选择。

一直以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是个敏感话题。社会上还一度出现了“政府采购效率不高,价格却比较高”、“集中采购导致集中腐败”等言论。对这些误解,澧县政采人泰然处之,打铁还须本身硬,李育才坚持按原则办事,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做到廉洁政采。每次政采项目在网上公示后,总有人不信这个邪,找领导打招呼,托朋友说情,甚至送烟送酒和有价证券。澧县政采的4名工作人员一一拒绝,坚决不搞人情采购、关系采购。今年5月,澧县中医医院公开招标一批太阳能热水器,上限价105万。来自全国的12家厂商参与了竞标,通过专家认真的评标、审核等程序,最后上海哲能赫有限公司以69.58万元中标。第一次来澧县参与公开招标的该公司负责人贺先生感慨道:“来的时候,托人送礼送不进,以为没有希望了,想不到最后还中标。澧县政府采购诚信实在,办事公道。走南闯北干销售这么多年,澧县最值得信赖!”(2012年8月)

以责任诠释乡财使命

——来自澧县乡镇财政管理局的报道

春雨绵绵的季节,澧县财政局副局长向辉、乡镇财政管理局局长任家地带领财政干部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粮食直补打卡发放工作。他们深入乡村,督导填表申报及张榜公示,走访农户,与农民面对面地交流,询问惠农补贴政策到位情况。一丘又一块,认真仔细无遗漏,一笔又一笔,补贴数字清晰展现在存折卡中。于是,贴心人的形象便在全县农民朋友中立了起来,感人的故事便在澧阳平原传唱。

一肩托着广阔的田野,一肩挑起乡镇财政管理的重担,澧县乡财局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实现新的跨越与腾飞,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一面旗帜。近年来,该局连续5年荣获省信息化建设一等奖和市、县全面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上级主管部门多次在澧县召开乡镇财政管理观摩交流现场会。

澧县乡财人,用责任诠释使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齐心协力,风雨同舟,开拓创新,勾勒出了乡镇财政管理一幅幅美丽蓝图,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石。“乡财县管”活水来

澧县乡财局的前身是县农业税征收管理局。2005年,湖南省提前免除了几千年来的皇粮国税。农业税不收了,是不是意味着农税人历史使命的终结?澧县农税人在历史性的转折时期,如何实现突围?如何继续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呢?随着“多予、少取、放活”三农政策的逐步实施及公共财政改革在农村的稳步推进,2006年,澧县农税局正式更名为澧县乡财局。这意味着从体制上搞好乡镇财政管理成了澧县乡财人探索实践的新课题。

任家地,这位在乡镇财政管理岗位上摸爬滚打20多年的汉子,历任乡财政所所长、农税股副股长、农税局副局长、乡财局支书到今年履任乡财局局长,他始终与唐纯汉、江来文、王焕霞等同事一道,为了乡财管理改革呕心沥血,运筹帷幄。2006年3月,他们根据上级要求果敢提出了“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方案。即按照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债权债务关系五权不变的原则,实行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五统一”。所有乡镇均按要求撤销以前的银行账户,5月底,全县共核销乡镇所设的银行账户95个,原来一些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的乡镇站所都纳入管理范畴,统一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设新的“财政结算专户”、“财政支出专户”。县乡财局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对乡镇收支加以控制,实行网上支付审批,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乡镇财政收入票据的领票和使用一律通过财政票据管理系统管理,执行“存量控制、网上申购、购前审批、规范填录、对号核销、票款同步”的全程控制办法,规范了乡镇收支管理。正是由于县财政支出监督关口上移,乡镇财政资金被全过程监控,过去那种违纪违规行为和搞形象工程、铺张浪费的现象明显减少。当年,金罗镇1~5月公务招待费仅为3.1万元,仅为上年同期的60%,新的不良债务得到有效控制,乡镇财政活起来了。2005年底,乡村两级负债总额9.75亿元。通过“乡财县管”和债务化解,负债有了大幅度减少,正常公务开支较好地得到保障,有些乡镇从债务缠身到兜里有“余钱”,使各项工作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去年开展的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清理核实“普九”债务6520万元,偿还3300万元,顺利通过省市审核验收。今年可望全部偿还。“两税”征收增实力

一个时期以来,契税、耕地占用税“两税”征管没有摆上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农业税征收时期,许多人认为“两税”是搭头,少数干部对“两税”征收也是持无所谓态度。

怎么办?县乡财局一班人面对困难,从不气馁,而是自加压力,不断优化税收征管环境,做到“两税”应征尽征,颗粒归仓。他们把每年的3月定为“两税宣传月”,采取出动宣传车、电视台开辟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大提高了纳税人意识。同时对重点税源实行“人盯人”战术,对城区房屋(土地)交易情况、开发商预售房屋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摸清税源分布。在征收中,增强“两税”刚性,严格依率计征,除政策性减免外,一律按规定的税率征收,取消分管领导的减免审批权,纳税人申报纳税只由评估组两人以上核对纳税资料后,对纳税金额评估签字即可凭相关手续到县政务中心办理,实行公开办税,阳光办税,杜绝了人情税、关系税。去年6月,县内某局负责人购买新房后请乡财局在“契税”缴纳方面予以关照减免,并动用个别领导打招呼,但经乡财局领导多次耐心解释政策法规后,使其足额缴齐了契税。“两税直征”是澧县乡财局为方便纳税人而推出的又一举措。从2003年起,县乡财局专门成立了契税征收组,专门征收县城规划区的契税。从2006年3月起,对县城规划区的契税一律实行电脑开票,并统一到县政务中心契税窗口统一缴纳,消除人们对契税纳税的误解。耕地占用税也由过去的国土部门代征改为财政部门直征,有效地解决了“费挤税”问题。去年,乡财局在国土、房管等部门支持与配合下,把好发证关,做到不见税票不办证,全年补缴契税81万元,有效遏制了偷税、抗税、逃税行为。

纳税意识的普遍提高,征管措施的进一步到位,使两税征收一年一个台阶,每年均大幅增长,大大增强了财政实力。2003年,“两税”入库536万元,较上年增长570%;2004年,“两税”入库724万元,较上年增长35%。2005年,“两税”入库1001万元,较上年增长38.3%,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2006年,“两税”入库1320万元,较上年增长31.9%。2007年,“两税”入库1320万元。2008年,“两税”入库1518万元,较上年增长15%。今年1—4月,尽管面临金融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但仍然实现了不菲的业绩,“两税”入库50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2%。“补贴”贴近农民心“现在,不仅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取消了,国家还发放种粮补贴,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这补贴真是贴近了俺庄稼人的心!”这是2005年7月8日上午在梦溪镇三元宫村出现的感人一幕。该村8组村民宋善贵不出村就在乡财政所工作人员手中领取了364元种粮直接补贴存折,从而成为当年湖南省第一位领取种粮补贴的农民。

近几年来,为了把党中央国务院对种粮农民发放直接补贴这一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让老百姓实打实地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县乡财局加大宣传力度,在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宣传的基础上,争取国家邮政局在全国首次印刷了18.5万份“落实惠农政策、维护农民权益”的邮政明信片,向农民告知惠农政策、发放方式、注意事项和监督电话。

为了使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快速及时准确无误发放到农民手中,县乡财局争取领导重视,几年来共投入资金450万元,建成了一个高标准、高规划、高效益的现代化财税信息化系统,专网专线,覆盖全县,全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数据传递无纸化、县乡网络一体化、惠农资金网络发放全面化。网络建成后,为了尽快使惠农资金100%按要求“一折通”及时发放到农户,县乡财局组织了164名乡镇财政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使所有人员都具备上机操作的能力。特别是从事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唐纯汉,以前在乡镇财政所是担任预算会计,2006年3月调至乡财局后,勤学业务,刻苦钻研,很快便成为乡财局的主要业务骨干。

在惠农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县乡财局进一步规范了发放程序,做到“四个必须”,即所有补贴必须以组为单位公示、各财政所必须按时间和要求上报资料和录入电脑、上报各种补贴资料必须经乡镇领导签字、新增补贴存折必须由财政所干部直接发放到人,努力实现“直补一分钱也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误,一户也不漏掉”的工作目标。今年,惠农补贴项目将达到34项,预计补贴金额在16000万元以上。(2011年5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