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20:09:56

点击下载

作者:刘建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试读:

总序

高校承担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为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人员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重要问题的研究水平,教育部社科司精心策划,组织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编写出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集中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本套丛书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理论困惑,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大学生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具有较强创新性和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

本套丛书从编委会到每卷作者,体现了国内相关学科领域老、中、青三代的结合,既有相关领域的权威作者,也有近几年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既有国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也有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名师。队伍齐整,阵容强大。

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更好地助力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扎实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素质提升,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度和满意度。希望本套丛书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重要的理论成果。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编委会

主任:杜玉波顾海良

副主任:张东刚逄锦聚陈先达徐艳国

编委会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树荫艾四林刘先春孙熙国纪亚光李忠军吴潜涛

张澍军陈矛陈睿郑永廷郝立新贺耀敏骆郁廷

高国希韩喜平靳诺

代序:探寻新风格追求高境界

——刘建军教授访谈录

记者:刘老师您好!您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不仅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见解,而且很注重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魅力和趣味,体现了一种清新睿智的学术风格。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领域,比如信仰与信仰教育、意识形态、爱国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我们《思想理论教育》杂志想对您做一个采访。

刘建军:谢谢表扬!采访没问题,请问吧。

记者:刘老师,听说您原来是搞哲学的,那么怎么会走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来?请谈一下您的从教和治学经历吧。

刘建军:我是半路出家来搞思想政治教育的,这里有偶然的因素,但更是一种必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个新事物,它的鲜明特色和广阔前景吸引了一大批其他学科的学者加入进来。

我是1980年9月进入山东大学哲学系开始本科阶段学习的,四年后毕业并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方向为“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导师是乐燕平教授。他老人家以研究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而闻名,他写的该书解说是一部名作。1987年硕士毕业时,我想留哲学系,但名额紧张,而当时许征帆教授刚刚创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需要人,我就到了这个研究所。这可以说是命运的安排,使我走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实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领域。

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留校后我还有几年的“徘徊时期”,当时不知道自己应该研究什么,也不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究竟属于什么学科和应该做些什么。到90年代初,我们这里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我被划入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才算是正式明确了身份和方向。当时我们思政学科的带头人是著名伦理学家许启贤教授,他以极大的热情带领我们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有一次,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建军,好好努力,以后你还要带研究生哩!”这句话吓了我一跳,作为刚留校不久的青年教师,我从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带研究生”。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我是从头学起的。当时国家教委组编的那一套红皮教材已经由高教社出版,我就联系了刚认识不久的胡卫红,让她寄了一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给我。从学习这本书开始,我走进了思政知识的海洋。不知她是否还记得这回事,反正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

代序:探寻新风格追求高境界——刘建军教授访谈录

总之,我的经历比较单纯,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磨炼,也没有在学校真正做过管理工作。2003年开始,我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了一年的副院长,感觉力不从心,也不符合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缺少这方面的才干,于是就坚决辞去了这一工作,以便专心读书治学。我认为这是很正确的一个决定。

记者:大家都知道您是研究信仰问题的专家,能否谈谈您在信仰研究方面的经过?

刘建军:我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信仰问题的。1984年9月,我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第二年开始为硕士论文找选题。我一度想研究“战争哲学”,但导师没有同意。那时“信仰危机”的惊呼已引起社会很大议论,我从中受到启示,选择了把“信仰”作为自己硕士论文的选题。

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信仰”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而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精神哲学的问题来思考和研究。后来写成的硕士论文题目是《论信仰的两个基本要素》,主要是对信仰这种精神现象的结构做了分析。所谓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信仰主体,特别是信仰主体的心态;二是信仰对象。二者的互动和结合形成了信仰现象。

可以说,留校后我曾一度转向一些自己也不明所以的研究,但对信仰的思考并没有停止。1992年,我师从许征帆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论文选题(这是对原来研究的超越),并把目光从一般信仰现象聚焦到马克思主义信仰上来。1995年,我完成了名为《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基础》的博士论文,并通过了答辩。答辩专家对论文的评价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让我喜出望外。从此开始,我这个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青年教师,才真正找到了一点学术自信,相信自己能够从事学术研究。后来,我的博士论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文库”,以《马克思主义信仰论》为名于1998年正式出版。这篇论文也曾被推荐参评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但最后一关没能通过,可能是火候毕竟不到吧。

这篇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做了正面的界定和集中的研究,论述了它的本质和特征、它与宗教信仰的根本区别、它的组织系统,以及它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等。这项研究击中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时间也较早,从而有其学术价值。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把它列为必读书目。

记者:您的这两篇学位论文,可以说奠定了您对信仰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您还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请介绍一下您关于信仰的其他著作吧。

刘建军:我写过一本《追问信仰》,是1998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与《马克思主义信仰论》同年出版,但它们是两本不同的书。前者论述的是人类的一般信仰,后者论述的只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追问信仰》一书采取了学术随笔的形式,由百余短篇构成,但其实是我对信仰的系统看法。它包括五个部分: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体系。而之所以采取学术随笔的形式(这是我的初次尝试),原因是受到了我岳父陈先达先生的影响,因为那时他刚出版了《漫步遐思——哲学随想录》,大家反响很好,我也十分爱读。

还有一本类似的书《守望信仰》,这是201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它也是学术随笔的形式,主要是为《中国教育报》写的系列专栏文章的汇集,也加入了几篇旧作和新作。由于是为报纸写稿,必须讲求简明生动,采用学术随笔的形式是合适的。每篇两千余字,讲一个独立的问题。其中涉及信仰的复杂与简单,是否人人都有信仰,信仰在人生中有何作用,如何看待信仰危机,信仰缺失对道德滑坡的影响,不同信仰的选择,如何看待宗教信仰,中国共产党人有何种信仰,等等。该系列文章,尤其是文章的汇集出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1年,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我主编的《信仰的呼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仰问题研究》。该书从理论上论述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仰领域出现的变化,特别是对政治信仰、宗教信仰、法律信仰、道德信仰以及邪教“信仰”、迷信现象等做了较充分的阐述。

另外,还有我主编的《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一书,是以书信的形式对当代大学生所关心的若干信仰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其中涉及信仰的意义、信仰的辨析、生活中的信仰、宗教信仰、科学信仰等不同方面共27封书信。作者团队来自多所高校,大都是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该书算是一种形式创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出版。该书出版后反响很好,入选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五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

记者:我们听说您出版过一本叫作《文明与意识形态》的专著。您能介绍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吗?

刘建军:这其实是我的一部论文集,由中华书局于2011年出版。其中的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社会文明、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政治理论、思想教育。书中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理论,分析了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中的文明观;提出了一个描摹意识形态的新概念——“社会大气层”,揭示出社会的意识形态与自然界(地球)的大气层的诸多相似之处,便于我们对意识形态本质和特征的描述与把握;还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功能结构的理论,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四个功能部分,即学理基础、时代框架、核心价值、外围观念。对应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那么学理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框架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围观念就是包括来自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以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观念。书中还系统论述了社会思潮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思潮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思潮的传播以及社会思潮的消退,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记者:您作为马工程首席专家,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也注重发掘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请您谈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意义,以及您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下属学科,它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点,这是不言而喻的。它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学科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教材有很好的体现。它不仅一般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性作用,而且重点找出许多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对学科建构起了导向作用。其次,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论述为指针,来具体地阐发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过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但这并不表明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和论述。事实上,他们的相关思想和论述是十分丰富的,只是由于散见于他们浩如烟海的著述中,论述不够集中,而我们又发掘不够而已。

我写过一些发掘经典作家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论文,比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恩格斯早年的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著——〈德国民间故事书〉一文初探》《〈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反杜林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及其现代意义》《恩格斯晚年对“硬灌输”的批评》等。从上述题目可以看出,我是采取了对经典著作逐篇解读的方式,主要是从中找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观点,并加以理论上的阐释。这仅是开了一个头,我还会继续做下去。我已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作为一个科研项目立项,准备长期奋战。

记者: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看到您发表过几篇有分量的论文。您在我们杂志上发表的《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内在关联》反响很好,有热心读者向我们做了反馈。您能谈一下您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吗?

刘建军:爱国主义确实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课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表面上看来似乎人人都懂,人人都会,但实际上道理很深很复杂,一些问题不太容易说清楚。学界关于爱国主义及其教育,发表的文章非常多,但其中简单重复较多,一些难点疑点问题没有得到充分探讨。我在这方面做了些研究,也很不够。

我关注爱国主义问题,是从2001年受国家宗教事务局委托,与咸阳师范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所所长庞士让教授共同主编“全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爱国主义教程》开始的。那时我才知道,我国有70多所宗教院校,主要培养爱国爱教的各大宗教的教职人员。“爱国主义教育”是其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材有两个层次:一是编写我国各大宗教共用的爱国主义通用教材,二是编写各个宗教自身的爱国主义教材。庞教授和我负责的是作为各大宗教通用的《爱国主义教程》。这样的教材要求很高,难度不小。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适应宗教院校学生需要的体系,而且内容论述也要联系我国宗教和宗教院校的实际。编写教材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庞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专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几十年,有很高的学养和丰富的经验。我虚心向他学习,与他共同研究,攻克编写难关。教材编写用了四年的时间,易稿十余次,于2005年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虽然主要是为宗教院校编写的,影响也主要在宗教界,但对普通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有参考价值。

我有一篇值得一提的论文,是2012年发表在《教学与研究》第4期上的《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该文较深入全面地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及其教育的合法性问题。我将经济全球化及其对爱国主义的影响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济全球化的一般性质及其影响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经济全球化具有全球普遍交往深化和世界历史形成的特征,它的发展必然会对各民族国家及其爱国主义产生冲击和削弱性影响;二是经济全球化的特殊性质及其影响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现实中的经济全球化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它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这些矛盾和冲突会激起一些国家的人民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的爱国热情;三是经济全球化具体过程及其影响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具体的变动过程,在其中的不同阶段和局部上对爱国主义的影响具有不同特点,特别是由于许多偶然因素参与相互作用,使爱国主义现象呈现更为复杂的情况。文中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存在的合法性做了较充分的论述,也探讨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问题。该文篇幅长达1.5万字,《教学与研究》主编跟我说,他们破例了。

至于你说的那篇《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内在关联》,起因于你们在上海搞的高校思政课“超级大课堂”。几支代表队围绕“爱国是否一定要爱社会主义”的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我作为点评专家,需要在最后发表所谓“锐观察”。形式很新,难度很大。我事先做了认真准备,对这个问题反复思索,提出了在当代中国的特定时空中,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八个方面的内在关联,受到大家欢迎。会后,上海教委的同志说:这篇文章整理出来后,一定要在上海的杂志上发表呀!

最近刚出了一本新书《因为祖国——寄给青年朋友们》(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这是我组织团队以《信仰书简》的形式编写的另一本书信体通识读物,实际上是“爱国书简”。全书共35封书信,每封信讨论有关爱国的一个问题或方面,涉及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的情与理的关系、古与今的关系、中与外的关系以及思与行的关系等。其中许多都是现实中大家困惑的问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记者: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论文,请您挑几篇有特色的,或者您近年提出的新观点向我们介绍一下吧。

刘建军:好的。近年来,我发过几篇自以为略有特色的论文,比如《激活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和职责》《“减压”: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职责和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真理的魅力》《再谈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魅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微循环》《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复施教》等。这几篇文章类型相似,灵感都从现实中来,同时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阐述。这也可以看作我对自己治学风格的一种探索吧。

比如关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微循环》一篇,是从北京市区堵车现状中得到灵感而写的。北京的马路干道可以说是全国城市中最宽广的,但北京却是全国最堵车的城市。这其中除了车多人多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北京主干道发达,但微循环不畅。因为北京大院多,动辄几十亩甚至上千亩,里面根本不通市政马路,出门就上主干道。一些小胡同,由于停满车辆也不能通行。只靠主干道,再宽也会堵。而且,一堵起来就无法缓解。相比之下,上海虽然主干道并不太宽,但因为中等路和小路通畅,反而并不太堵。由此我想到,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其实也是如此。我们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没有微循环,只靠主渠道,同样也会产生拥堵低效。为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超载、微循环闲置”的问题,我提出了“激活微循环、舒缓主渠道”的建议。

记者:刘老师您不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且也是很讲究境界的。学界流传着一句话:思想政治教育家的境界是“思想家的深度、政治家的高度、教育家的温度”。这是您说的吧?

刘建军:这句话确实是我说的,是我在2013年由北京科技大学主办的一次思政研讨会上说的。后来还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思想教育研究》上。我之所以概括出这样一句话,是为了说明不能小看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问。因为社会上有些人,也包括一些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报以轻视甚至蔑视的态度,以为它不是学问,并断言搞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也没有水平。其实,这是严重误解。“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就其“博大”而言,它涵盖了“思想”(哲学)、“政治”(政治学)和“教育”(教育学)的领域,是多门学科的综合。就其“精深”而言,它深入人的精神世界深处,是更高级的科学课题。当然,这还只是可能性,要把它变成现实,还需要我们广大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刻苦努力。我这篇小文章,主要是面向思政博导这样一个群体来谈的,因为这是我们这个学科中学养最高、责任最重的一群人。他们应该有思想家的好学深思,追求“思想家的深度”;应该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努力达到“政治家的高度”;应该有教育家的循循善诱,努力体现“教育家的温度”。

至于我自己,虽然在追求,但离目标是差得远了。我说过,这是“最高境界”,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不会轻易达到的,也许我终生都达不到。但是,我相信只要有这样的愿望和决心,只要付出切实的努力,就会不断地有所收获。只要我们以这样的境界为目标去追求,我们的学科就大有希望,外界的人们也就不会小看我们。我愿意与大家共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创新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个旗鼓相当的天才思想家,在19世纪中叶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它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解释世界,更致力于合理地改变世界,并因此而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从欧洲走向全世界,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作用的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一、经典作家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中,就像在任何其他理论的产生过程中一样,作家、著作和思想是三位一体的。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把经典作家、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作脱离自己的创始人、脱离经典著作、脱离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过程的抽象的先验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魅力,是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格魅力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不是枯燥的抽象理论,而是在历史长河中鲜活地跃动着的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命轨迹

马克思的故乡是德国莱茵省南部的一座小城——特里尔。特里尔坐落在摩泽尔河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该城的布吕肯巷664号(现布吕肯街10号,马克思故居纪念馆)。马克思的父母是犹太人,后从犹太教改信基督教。父亲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律师,学识渊博、思想开明。母亲是朴实善良的家庭妇女。马克思12岁进入特里尔中学,开始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学毕业的时候,写出了流传至今、感人至深的作文名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大学时代

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由于不满意该校学习环境,一年后在父亲的建议下转学到柏林大学,继续攻读法律专业。在去柏林之前,马克思在特里尔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与自己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私订了终身。在柏林大学的第一学年,马克思疯狂学习,并力图独撰一个庞大的法学体系,结果因劳累过度和体系失败而病倒。在养病期间,他系统阅读了黑格尔及其主要弟子的几乎全部著作,钻进了黑格尔哲学的大海,成为一名“青年黑格尔派”,并在“博士俱乐部”中崭露头角。由于主要兴趣转向哲学,他从哲学史上选择了博士论文题目《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论文写完后,柏林政治气氛紧张,马克思的朋友布鲁诺·鲍威尔和鲁滕堡分别被开除出柏林大学和柏林士官学校。而此时的马克思已经思想激进,小有名气,还在博士论文上题着言辞激烈的题词。为了避开可以预料的迫害,马克思把论文寄给了耶拿大学,因论文水平高超,免于答辩而取得哲学博士学位。

2.《莱茵报》时期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来到波恩。他原想在波恩大学谋取教职,准备将来做教授,但因波恩大学政治气候日益恶化而放弃这一打算,改向报纸投稿。马克思因发表在科隆的《莱茵报》上的文章获得巨大社会反响,被该报聘为编辑,从此走上一条实践斗争之路。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莱茵报》思想日益激进,影响越来越大,引起当局惊恐,最终被查封。

马克思离开科隆后,辗转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在那里与订婚七年的未婚妻燕妮完婚。德国政论家卢格联络马克思,欲在巴黎共同创办《德法年鉴》杂志,于是马克思夫妇于1843年10月来到巴黎。马克思在该杂志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表明马克思已经完成了从《莱茵报》时期开始的思想转变,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了共产主义。

马克思在巴黎开始了广泛的社会交往和理论研究。他与巴黎的社会主义者交往,参加巴黎工人的活动。特别是,他开始了经济学研究,他试图将哲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以此来论证共产主义。他的手稿被后人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名称公之于世。

3.巴黎时期

马克思在巴黎的最大收获是开始了与恩格斯的终身友谊与合作。恩格斯也是德国莱茵省人,1820年11月28日生在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的一个企业主家庭。因父亲的强迫,恩格斯中学没毕业就去学习经商,后来也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但他天资聪颖,勤奋自学,在柏林服兵役期间曾到柏林大学旁听哲学。他通过自学养成了深厚的哲学素养,掌握了丰富的知识,练就了写作能力。恩格斯天性活泼,交游广泛,很早就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和通讯。在柏林大学旁听期间,因对谢林讲授的辩护哲学不满,用笔名写了两部抨击性哲学小册子,引起很大轰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他摆脱了家庭和家乡加给他的宗教信仰,成为一名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他由于在英国经商而最早接触资本主义现实,促使他完成了思想的转变。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确立了终生的合作。他们合写的第一部著作是《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4.布鲁塞尔时期

马克思在巴黎的革命活动,引起普鲁士当局紧张。它向法国政府施压,要求驱逐马克思一家。1845年2月,马克思一家来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后来,恩格斯也来到这里。正是在这里,马克思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确立起实践第一的观点,并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由于这部著作没能出版,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公之于世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并公之于世,还有了第一批追随者,并形成了自己的组织“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他们以通信方式联系各国的社会主义者,交流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扩大自己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新理论的出世,引起了社会主义者和工人组织的注意。“正义者同盟”是一个国际性的工人组织,他们不满意魏特林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正在寻找新的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们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同盟,同意改组同盟并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它于1848年2月出版。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从巴黎到科隆

正当《共产党宣言》问世的时候,从法国传来了二月革命的消息。一场欧洲范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来了。伦敦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决定把权力移交给布鲁塞尔区部,由区部成立新中央,马克思直接领导。因马克思受到比利时当局驱逐,新中央迁到巴黎,马克思再任主席。马克思代表中央拟定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这是指导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如何行动的第一个具体纲领。

随后,马克思恩格斯从巴黎前往德国科隆,通过创办《新莱茵报》指导德国革命。报纸获得巨大成功,但马克思也受到多次法院传讯,他在法庭上义正词严,坚持斗争。1849年5月,《新莱茵报》被迫停刊。马克思遭驱逐,前往巴黎。恩格斯因参加武装起义而被通缉,潜逃至瑞士。法国当局又勒令马克思一家离开巴黎,到西北部热病流行的摩尔比安去。这一“变相的谋杀”被马克思拒绝后,法国当局向马克思发出驱逐令。8月26日,马克思抵达伦敦。随后全家到来,开始了艰难的流亡生涯。

6.流亡伦敦

马克思在伦敦迅速组织成立同盟新的中央,恩格斯随后来到伦敦,参加了中央。马克思提议成立流亡者救济委员会并担任主席。1850年6月以后,马克思根据西欧各国的新情况,认为资本主义正处在新的繁荣之中,暂时不会有革命形势,决定从政治斗争退回书房,总结革命经验,为无产阶级锻造理论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创办了《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杂志,并在上面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马克思总结了法国革命的经验,写了《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两部著作;恩格斯为了总结德国革命经验,写了《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德国农民战争》两部著作,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在伦敦重新开始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他先是写出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又经过五个多月的写作,于1859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阐述了新的商品和货币的理论。马克思为该书写的序言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做了经典的表述。19世纪60年代后,马克思突击写出了《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此时,马克思决定改变用分册出版的计划,而用《资本论》这个更响亮的名称作为书名。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问世,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19世纪60年代初,各国工人运动走出低谷,开始活跃起来。1864年9月,英、法、德、意等国工人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马克思参加了中央委员会,并实际上成为工人协会的首脑和灵魂。至此,马克思结束了书房里的“隐士”生涯,重新走上政治斗争舞台。马克思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各国工人斗争,特别是支持了巴黎公社的伟大斗争。他代表国际总委员会起草的宣言《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的历史功绩,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

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领导第一国际同巴枯宁集团进行了斗争。同时,鉴于欧洲形势恶化,第一国际迁到美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长期的过度工作,使马克思健康状况恶化。马克思一边疗养身体,一面关注德国工人政党的发展。当他得知德国党的两派无原则地匆忙合并,并看到了新的令人失望的纲领草案时,不顾病痛,写下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哥达纲领批判》),阐述了关于共产主义基本特征和发展阶段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晚年一边续写《资本论》,一边开始了更广泛的研究,特别是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量极为庞大的《人类学笔记》。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为丰富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花巨大的精力来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三卷,为马克思和他以前的著作写再版序言,并写作了晚年重要的理论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还有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书信,特别是著名的八封历史唯物主义书信。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去世。(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

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理论以其光辉的科学魅力吸引和指导着世界无产阶级与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斗争,而他们本身的人格魅力也吸引和鼓舞着亿万人民的人生追求。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是一个博大的整体,而且尽管二人都各有其独特的人格特点和魅力,但他们的人格魅力有着基本的共同之点,而且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人格魅力都可以从另一个人身上得到比照和体现。因此,这里可以而且应该把二人的人格魅力放在一起来讲。大体说来,他们的人格魅力可以分为六个基本方面,即人民的立场、革命的信念、渊博的学识、行动的意志、真挚的情感、平凡的生活。

1.人民的立场

马克思恩格斯自始至终秉持着人民的立场。马克思在其中学作文中就主张“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他和恩格斯的一生,都在实践着一种人民的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同情民众疾苦,自觉地站在贫苦大众一边,特别是站在受着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工人阶级一边。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就是他深入工人群众日常生活进行调研的结果。普鲁士统治者鉴于马克思的杰出才能而试图笼络他入阁做官,遭到马克思严词拒绝。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参加工人运动,自觉地做工人群众的代言人和辩护者。不论是发表在《莱茵报》《新莱茵报》《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上的文章和论著,还是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等报纸上的通讯和评论,都鲜明地体现着人民的立场,为人民大声疾呼,批判统治者和剥削者对人民的欺压和压榨。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从事的所有理论研究,都是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特别是工人阶级,为的是向他们的解放斗争提供科学的理论武器。即使是《资本论》这样严格科学的著作,我们读的时候也不难感受到马克思流露出来的对工人阶级的感情和立场。这种人民的立场,事实上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和工作的强大的动力。在艰难的时候,他们正是从这一使命上吸取坚持的力量,并鼓舞着他们走向人生的目标。

2.革命的信念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们尽管在早年时期就失去了宗教信仰,但他们都是有信仰有信念的人。如果说对人民、对工人阶级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他们的信仰的话,那么作为这个信仰的一部分,推翻剥削和压迫的旧世界的革命理想和意志,则是他们的坚定信念。他们的这一信念,不论是在资本主义发生危机的时期还是在资本主义顺利发展和呈现新的繁荣的时期,不论在工人阶级的斗争顺利发展时期还是遭到重大挫折而陷入低潮的时期,不论是他们本人在社会中为生存和发展而挣扎的艰难时期还是在已经赢得社会声望而使生活条件改善之后,都不曾动摇过。革命不是好玩的事,它需要和体现的是坚强。马克思恩格斯无疑都是坚强的人。

3.渊博的学识

马克思恩格斯拥有渊博的学识。他们二人都具有优越的天然禀赋,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酷爱学习、终生不倦的学习者。作为致力于社会事业和改造社会的人,很少有人像他们那样极端地重视知识、热爱学习。他们不但研究很深,而且涉猎极广,拥有极广的知识面。就像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所说,马克思的头脑就像升火待发的军舰,随时准备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马克思在大学的专业是法律,但他的兴趣则是历史和哲学,以及文学艺术。后来走向社会,他又开始了对经济与政治问题的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都是包括多门知识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知识广博,在任何时候都能飞速地写作。恩格斯对军事问题有深刻研究,普法战争时期他化名写的若干军事评论中的论断和预言,屡为战争进程所证明,以至于被人们误认为资深将军,而“将军”也正是朋友们对恩格斯的称呼。马克思恩格斯都精通多门外语,这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他们的著作不都是用德语撰写,有的是用法语,有的是用英语以及意大利语等。恩格斯能讲二十几种语言。马克思用法文写《哲学的贫困》,就像法国人一样娴熟。为了研究俄国的经济问题,他晚年还自学俄语。知识渊博固然可嘉,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要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这样的极为少见的深刻思想家,如果说有的理论家苦于缺少思想,那么马克思则苦于思想过于丰富而使表达出现困难。

4.行动的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凸显着行动的意志。他们虽然作为学者在书斋中工作,但他们不是那种纯粹的“书斋中的学者”,不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相反,他们有着突出而顽强的行动意志,是把思想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行动性学者”或“学者型行动者”。只要有了现实中的需要,只要出现革命的形势和需要,正在专心写作的马克思恩格斯就会马上放下笔,投身实际的斗争。他们不仅在报刊上为受压迫者大声疾呼,而且勇于投身革命的洪流。在1848年革命中,马克思创办和主持全德国最激进的报纸,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斗争精神,在多次受到传讯时,在法庭上仍然对封建专制发起猛烈冲击。恩格斯拿起武器,参加武装起义,在战场上表现出军人的勇敢。他们的这种注重行动的人格,与他们的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高度重视是完全一致的。

5.真挚的情感

马克思恩格斯有着真挚的情感。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人,可能在情感生活中会有所贫乏;着眼于宏伟社会事业的人,可能在个人情感体验方面不够细腻。但这也不过是可能而已。马克思恩格斯算是研究抽象真理的人,但他们在有着充分的理智生活的同时,也不缺乏情感生活,并没有把自己变成不懂感情的机器人。马克思在爱情生活方面很顺利而完美,大学时代就与特里尔最美丽的姑娘订婚,在相互等待七年后完婚。出身贵族家庭的燕妮,跟随马克思走上一条充满驱逐、流亡、贫困和动荡的生活之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艰难岁月里,燕妮受尽生活的磨难,却仍把为马克思誊清稿件的辛劳看作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恩格斯年轻时恋爱失败,但他走向工人的生活时,得到了爱尔兰女工玛丽·白恩士的爱情。玛丽去世后,玛丽的妹妹莉希·白恩士成为恩格斯的第二位夫人。除了真挚的爱情,还有真挚的友情,即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关于这种友情,列宁说它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6.平凡的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也有着平凡的生活。他们无疑是伟人,这谁也无法否认,但他们也是平凡的人,有着平凡人的生活,也有着平凡人的喜怒哀乐和烦恼。这其中,也包括他们在生活以及工作中小小的情趣和缺点。马克思工作之余常和孩子们一起郊游,路上一同背诵莎士比亚的作品,并根据路程远近为他们编制长短不同的故事。马克思还跟外孙一起玩耍,趴在地上让外孙当马骑。恩格斯爱好广泛,骑马、品酒样样在行,而且十分健谈。此外,他们也会有缺点不足。比如有时粗心,有时急躁和粗暴,等等。也许,对于本来就平凡的人来说,这种平凡的经验算不得什么人格的魅力,但是对于本来就是伟人的人来说,一定的平凡却使他们的人格更为真实,更加丰满,更为可爱。(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过程

历史上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思想体系,基本上都是一个思想家创立的。而马克思主义虽然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却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共同创立的。似这样两个旗鼓相当的超一流天才,毫无嫌隙地共同创立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这一点,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博大精深,证明这一理论的来之不易。它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思想家——不论这个思想家有多大的天才——就足以承担起来的任务,而是两个天才的思想家,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共同地创造出来的。它本身所达到的智慧水平,它自身所包含的智慧容量,是许多其他思想体系都无法比拟的。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过程的特殊之处,是马克思主义发生史的独特魅力。我们今天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就必须叙述马克思恩格斯各自和共同的理论创造活动。

1.“两个转变”的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从他们各自独立而又几乎同时完成了思想上的“两个转变”(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后开始的。也就是说,这“两个转变”的完成,是开始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前提和起点。这个起点的具备并不容易,如果说马克思是通过总结《莱茵报》时期的经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而实现了思想的转变,那么恩格斯则是通过接触英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而实现转变的。这是两条不同的途径,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汇合点——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文章。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探讨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恩格斯也在该杂志发表了两篇论文,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前一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早的经济学著作,被马克思称为“天才的大纲”。后一篇文章批判了卡莱尔的英雄史观,论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这几篇文章使马克思恩格斯高于同时代的其他人之上,为创立新的学派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从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对于创立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接触到社会经济问题,明确感到原有的法律知识和哲学工具的局限,后来在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也意识到要揭示法律和国家的秘密必须深入社会经济中。到巴黎创办《德法年鉴》时,受到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启发,马克思决意转向经济学研究。他在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果,除了一些摘要笔记外,集中反映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这部手稿将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研究集于一身,是创立马克思主义完整体系的开端。

2.创立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开始,也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重要条件。他们在1842年曾在德国有过一次冷淡的会面,但1844年8月末的这次巴黎会见,却是在二人完成思想转变而具有共同的思想信念的基础上的会晤。他们发现彼此在一切理论方面都完全一致,从此开始了近40年的合作。他们合著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据,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书中强调了物质生产的意义,初次提出了“生产方式”的范畴,论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从清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到清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的不足,是马克思向着唯物史观的挺进。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集中提出和阐述了实践的观点,从而找到了超越费尔巴哈和创立新历史观的道路。接下来,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年秋到1846年4月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初步完成了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唯物史观的第一次完整的概括性表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但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没有能够出版,它没有起到新思想问世的作用,但使马克思恩格斯弄清了自己的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

马克思1847年用法文写的《哲学的贫困》一书,用新形成的唯物史观彻底批判了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的幻想,从而以论战的形式向世人公开了马克思恩格斯新的理论。但由于这部著作影响不大,因而真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后来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础,它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问世的标志。

当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正像它的书名所标示的那样,带有宣示和象征的意义。我们当然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系统的表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时已经很完整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至此终止。恩格斯说过,马克思有两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二是剩余价值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两大理论基石。《共产党宣言》中体现了马克思的第一大发现,但此时马克思还没有完成第二个伟大发现。只能说马克思此时大体上已知道剩余价值的来源,这从马克思在1847年做的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讲演可知。

4.马克思主义的深化与发展

由于随后到来的欧洲1848—1849年革命,马克思暂时搁置了经济学研究,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退回书房才又重新开始这一工作。50年代后期,马克思开始制定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此首先是写下了篇幅庞大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正是在这个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完成了第二个伟大发现。1859年,马克思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深刻提出了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货币的秘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为该书写的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其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做了最集中、最经典的表述。

进入60年代,马克思又突击写出了篇幅更大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写作这个手稿的过程中,马克思改变了分册出版自己的政治经济学著作的想法,决定用《资本论》这个更响亮的名字做书名。他后来继续扩展这一手稿,并形成了按四卷出版《资本论》的设想。第一卷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是资本的总过程,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史。《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9月出版。在这一巨著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作过程和“剥削”工人的秘密,论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恩格斯指出:“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2】至此,虽然后面的三卷还没有出版,但是具有代表性的第一卷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第二个伟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第二块重大的理论基石。正因为如此,后来马克思在出版该卷的法文版时,直接将其命名为《资本论》,并说它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

后来,恩格斯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考茨基整理出版了马克思原计划的第四卷,将其改名为《剩余价值学说史》,分四册出版。这几卷书的相继出版,丰富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再现了创立这一学说的历史渊源和过程。

国内有学者提出,马克思还有第三个伟大发现,即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妥当,马克思的政治学说,特别是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如果说唯物史观代表的是哲学的变革,剩余价值学说代表的是经济学上的变革,那么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代表的则是社会主义学科,尤其是社会主义政治学说的变革。

马克思在这方面的学说固然体现在许多论著中,体现在我们过去比较重视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但是笔者在此提请大家注意马克思撰写的几部关于法国历史和法国革命的著作,即《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这几部著作体现了马克思对法国历史文化的精通,体现了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来观察和分析法国社会政治斗争的敏锐和深刻,其中所阐明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及其他相关思想,对于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具有奠基性意义。这几部著作,也像他的《资本论》一样,是他的代表性著作。

5.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

不论在马克思生前还是在他去世之后,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独立地参与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丰富和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为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为他和马克思起草《共产党宣言》提供了基础性草稿。由于写法和内容范围上的差异,该文在《共产党宣言》之外仍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将《共产主义原理》与《共产主义宣言》对照起来读,对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颇有益处。恩格斯除了有大量论文外,还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贡献了几部经典名著,如《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自然辩证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若干通信,等等。其中,《反杜林论》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著作,通过“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编,详尽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这部书的出版,可以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从此有了一个完整阐释。毛泽东十分重视和喜爱这本书,当年在延安接待来访的梁漱溟时,曾向他郑重地推荐这本书,让他一定要好好看。尽管我们许多人学过这本书,但它还是值得我们好好看,反复看。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建设、宣传与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概括凝练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或基本特征,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需要,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文献浩如烟海,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博大精深,为了便于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做出准确而简明的概括和凝练。(一)如何凝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事物的特征是其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表征,把握事物的特征尤其是基本特征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一环。特征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它不等同于事物的本质自身,但也不等同于事物的现象呈现,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特征又称特性,属于事物的性质或属性的系列,而不属于现象系列。大体上说,特征与属性应该是同一序列的范畴,只是表述角度或习惯不同。属性侧重于内在固有的一面,而特征侧重于外在表现的一面;对于属性而言需要的是发现,对于特征(特别是基本特征)而言则需要做出概括和凝练。另外,属性概念多用于自然科学对物体的描述,而特征概念多用于社会科学对事物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而言,我们通常不说它的“属性”如何,而是谈它的“特征”。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指马克思主义所固有并在自身历史中体现出来的带有根本性的特点和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带有概括性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们或直接或间接,或具体或概括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其中更直接地反映本质的特征是“本质特征”或“基本特征”。这种特征有很强的概括性,往往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和字句上的凝练。

那么,应该怎样来概括和凝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呢?应该遵循什么依据和原则呢?

首先,要立足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性质,特别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本质的体现和反映,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本身、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去概括和凝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固有的,但又是内在的,它需要通过自身的内容,特别是通过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在概括和凝练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时候,不仅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而且要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并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社会功能的发挥。

其次,要依据经典作家和党的领袖的论述与指示。经典作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并向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然会对自己理论的特征有所概括和评论,这些概括和评论比任何其他人的看法都有更大的权威。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特别是领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因而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观点也具有政治上和理论上的权威性。总的来说,经典作家和党的领袖的相关论述是比较零散的。较成系统的意见主要有: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明确概括,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显著特点”即阶级性和实践性的论述,胡锦涛的《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的概括。尽管比较系统的意见不多,但他们在不同情况下有许多零散的提法和指示。对此我们必须去认真发掘和阐发。

再次,要借鉴理论界和学术界相关研究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理论工作者,特别是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和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就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这些概括散见于教材、著作以及论文中。其中较为系统的主要有: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3】,时代性、实践性、批判性、科学性、开放性【4】,科学性、整体性、革命性、阶级性、实践性、开放性、发展性【5】,等等。当然,与问题本身的重要性相比,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