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烈汉临证精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14:11:52

点击下载

作者:路波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米烈汉临证精华

米烈汉临证精华试读:

序言

我的老师米烈汉主任医师是长安米氏内科流派的代表性传承人。长安米氏内科流派发端于当代中医泰斗米伯让先生(1919~2000年)。米老先生少时因父母病笃,遂发奋学医济世,苦读经史诸家,精研岐黄仲景。悬壶后为精进技艺,拜师于著名中医学家黄竹斋(1886~1960年)门下,与老师长期隐居于长安樊川,随师研修《内经》、《伤寒论》等典籍并不辍临证,得黄竹斋先生真传。1954年复出后,米伯让先生历任西北医学院中医科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所(现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所长、院长、名誉院长,为当代陕西中医事业的奠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先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尊为“医德楷模,后学典范”。

老师米烈汉是米伯让老先生的四子,生于1951年。家庭熏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奠定了他立志献身祖国传统医学事业的思想基石。18岁时他凭着坚实的家学基础和自己的勤奋在陕西泾阳县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为乡村民众解除病痛。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先后在西安医学院、西安市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提高班、北京师范大学等学习深造。30岁时被组织安排做米伯让先生的助手,主要从事米伯让先生的学术经验整理继承工作。他跟师研修13年,全面地继承了米伯让先生的医德、医风、医疗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这对他此后的从医生涯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1990年,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米伯让为第一届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选定米烈汉为其学术继承人。

从医40多年来,米烈汉老师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潜心研究,精审临证,发扬了其父古为今用、师古不泥、辨证准确、精通配伍的特色。在临床上,擅长糖尿病、甲亢、冠心病、哮喘、肺纤维化、肝硬化腹水、更年期综合征等内科疾病的中医诊疗,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想。

在学术研究方面,米烈汉老师先后出版了《米伯让先生医案》、《中医临床家米伯让》、《米伯让文集》等专著30部(约600万字),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篇,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论文奖。他先后承担了科研课题10余项,获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8项;主持完成国家一、二期临床新药观察30余项。

杏林耕耘四十载,自有硕果酬苦辛。经他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为此他也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赞誉,彰显了一个当代名医的风范。米烈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因而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先进个人、陕西省名中医等多种荣誉和称号。

老师上研灵素五典,下逮明清百家,传承黄竹斋、米伯让经验,发扬师辈学说,学养根深叶茂,医术高超精妙。但由于老师恪守其父教诲,奉儒学、重事功、谦处世、重躬行,虽在临证之余笔耕不辍,仍以先师经验整理为多,而未将自己的体会著述炫鬻于世;数年前徒众欲汇聚整理老师经验,亦被老师以“经验尚不成熟”婉拒。故至今他的学术思想、成才历程未得以系统展示。幸逢中医盛世,国家鼓励研究老中医经验,且老师今已年逾花甲,临床上效验无数,学术上硕果累累。为使老师的学术经验薪火相传,经多位学生整理,完成此书。

作为长安内科米氏流派的后续者,谨以此书向先辈致敬。路波2014年1月开篇医家传略

 一、德馨艺精仁为先

米烈汉老师自幼受父教诲,奉行儒学,长期随父习医耳闻目染,行医过程中躬身力行,逐步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医德观念和人文精神。他认为医儒相通,“医乃仁术”与“仁者爱人”如出一辙。医者之仁体现在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孝敬父母、关爱兄弟、爱人如己、谦恭礼让、博闻多知、勇于担当、敏事慎言、惠施苍生等方面。

他常引“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和“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告诫门生们尊重和肯定人的生命、价值和权利;要求学生们行医时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爱人如己。他用范文正先生“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言勉励门生,医生与丞相地位相距很远,但济人利物之心则一也。治国重臣以“惠民济世”的思想,以仁爱之心治理社会,可平天下;疗病良医以“惠民济世”的思想,以仁爱之心救助患者,则可将爱心传播,使家庭和睦,人伦有序,也可为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贡献。“仁爱”不但可以帮助习医之人立下远大的济事之志,更能勉励习医之人不懈探求活人之术。传统医学,知识丰富,汗牛充栋,信息庞杂,浩如烟海;而当今医学知识、技术更呈爆炸之势,故医者即使尽其毕生精力也难穷尽医学宝库之一隅。所以,米老师常说习医之人只有发仁爱恻隐之心,才能立长志,才能做到“精勤不倦”,克服各种压力、不辞劳苦、不怕失败,倾其所有智慧和精力努力学习医学知识、磨炼诊疗技术。

米老师临证时,怀仁慈恻隐之心,待患者如同亲人,不问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不避饥渴疲劳,一心赴救。老师每临门诊半日内诊治六七十人,诊室外门庭若市。老师不因病人多而敷衍了事。对每一个病人必认真四诊,详定处方,细嘱忌宜。对患者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尤其对远路或农村来的患者,他更是用心诊治,详加叮嘱。就这样,老师上门诊常拖延至下午2时才能下班,常常耽误吃饭。有时患者们不好意思,提出让老师先吃饭,老师却说:“让这么多人等我一个,我于心不忍。”另外老师为了患者服药安全,给每一位新就诊的患者都留自己的电话,告诉患者“服药如有不适,打电话给我”。若因会议或门诊不便接电话时,随后都会一一回电。老师对患者的点滴关心无不体现着他内心之中的仁爱。

当面临危险时,老师超人的勇敢诠释了“仁爱”的另一方面——担当。近年来,“非典”、“甲流”、“禽流感”等新型传染病不断肆虐,老师作为陕西省中医药防治专家,急社会之急,忧百姓之忧,多次亲自临证,收集第一手资料,立法树方,为控制疫情作出重大贡献。被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省直属工委、省卫生厅等多部门评为抗“非典”先进个人。老师常引“仁者必有勇”自勉,同时用“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自律。他要求自己和门生临证遇到危险时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但一定要尊重科学,做好防护。一件小事让我对老师强调的“仁、义、礼、智、信而后勇”有了深刻的认识。

2007年秋,我接到老师的一个电话,通知我随他到山阳县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巡诊。

艾滋病——一种目前无法治愈、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我对它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我有心不去,但又不好意思推托,于是就硬着头皮随老师踏上了行程。“山阳县的艾滋病患者有十几个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都是因为贫困再加上无知,被人骗到外省参加地下采血活动,感染上了这病。多亏省政府对他们极其重视,组织中西医专家对他们进行免费治疗,他们的病情目前控制良好。我作为中医专家组成员已经给他们看了1年多了。”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担忧,在路上对我说,“开始,省中医局给我下达任务时我也没有把握,但考虑到这些患者的境况,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艾滋病是可怕,但只要做好防护,就没有啥可怕的了。”

在崎岖的山路上绕行三四个小时后,我们一行来到秦岭腹地一个小山村。一位中年男人热情地从屋里迎了出来,老师紧走两步和他握手,我跟在老师身后。当老师开始仔细地询问他的病情时,我才知道他就是一位艾滋病患者!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艾滋病患者。可怕的艾滋病毒就在他体内滋长,我离艾滋病毒就这么近,我不由得后退了半步。可看到老师和患者相距只有半米左右,并且非常投入地询问病情、号脉、观舌,我停止了后退。

这时老师叫我到他身边,指导我给患者把脉、观舌。我当时心情复杂,未能投入,患者舌脉如何,竟然全无印象。

随后,我们上车前往下一个患者家。路上老师说:“这些患者都很自卑,医生的一点点迟疑都可能被他们理解为嫌弃,他们有可能因此而放弃治疗。那样一条命,乃至一个家就可能毁了。作为医生,但凡有一点希望,就不能轻言放弃……”

老师的言行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精神内核。我们挨家挨户地走了两天,巡诊了所有的患者。后来,我也像老师一样,近距离地观察患者,并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病案资料。如今,此事已过去数年,每遇到棘手的临床问题,总感到有一双手推着我,阻止我退缩;每遇到面临危险或患者生死攸关之时,总有一句话萦绕在耳边“但凡有一点希望,就不能轻言放弃……”。“怀仁心,施仁术,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是老师行医的信条。老师行医40余年不断践行着自己的信条,实现着做一名人民医生的人生理想。二、精研医典修医术

米老师对于中医经典信奉和敬仰是毋庸置疑的。他认为这是学好经典做好临床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素质。因“文革”的耽误,老师未进过中医高等院校深造,但他却树立了通过师承教育、研读经典成为一代名医的典范。

老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受父亲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米伯让先生的熏陶,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其父因材施教,用《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训蒙。及稍长,他又在父亲的指导下涉猎家藏中医典籍,搜阅百余种。家庭熏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奠定了他立志献身祖国传统医学事业的思想基石。1969在陕西泾阳县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凭着坚实的家学基础和自己的勤奋,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病痛。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先后在西安医学院、西安市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提高班、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深造。1981年毕业后,组织上将他配备给米伯让先生做助手,主要从事米伯让先生的学术经验整理继承工作。1990年,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米伯让为第一届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选定米烈汉为其唯一学术继承人。从1981年至1994年,米烈汉在米伯让先生身边学习工作了13年,他全面地继承了米伯让先生的医德、医风、医疗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并在米老指点下系统地温习、整理了大量的中医经典。他上研灵素五典,下逮明清百家,传承家学经验,发扬师辈学说,学养根深叶茂,修得高妙医术。

米列汉老师认为反复阅读经典著作对理解和运用中医至关重要。从表面上讲经典就是人们不约而同地反复阅读的同一本书;其实质则是经典里汇集了前人对世界规律和法则的诠释,是指导人们正确思维和行动的圭臬。《内经》、《难经》为中医学之鼻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的建立;《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医学之功臣,为后世中医临床垂范方法、建立津梁;《千金方》、《外台秘要》为医学界所推崇和重视;《素问玄机原病式》、《儒门事录》、《脾胃论》、《格致余论》等金元经典则将中医学术、技术推向新的高度。这些书中阐释的规律和法则通过无数临床实践,拯救了万兆性命;书中记述的经验和方法随着千年岁月积淀,已深入历代医家脑海,它们就是中医的经典。后世中医各学科的建立,以及明清瘟病的大发展,无不建立在这些经典之上。读这些经典,犹如与大师先贤对话。为中医者不可不读之经典。

老师认为读经典有三大好处。其一,增长真知。经典历史悠、质量高、文辞雅,阅读经典不仅仅可以产生更多的阅读快感,尤其可以增长见识,明确医学知识产生的本源和传承,掌握医学真谛;其二,利于交流。经典由于被人们不约而同地反复阅读,已深深刻进医家的脑海,在医学交流和医学实践中运用的最多,读经典本身意味着掌握了更为有效的交际工具;其三,应用广泛。对于正在求学的人而言,考试的题目往往要触及经典;对于做临床的人而言,经典中凝聚着前人诊治疾病的闪光经验;对于写论文的人而言,读经典则意味着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经典多成书较早,在研读经典时难免遇到疑难问题,米老师结合自己的体会教导门生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工具书是人们在整理、研究大量图书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分类体系编成的。它们不仅保存了大量文献资料,也反映了一定时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某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水平。对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好的工具书就等于一位时间空间限制较少的随时可以请教的先生。对于研读中医经典的学人,《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康熙字典》(清·张玉书等编)、《汉语大字典》(徐中舒主编)等形、音、义兼释的字典应作为必要的工具。另外,综合解释词语典型意义的《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辞海》(中华书局修订本)等有条件也可备用。使用工具书时要开动脑筋。工具书毕竟是位不会说话的先生,它尽管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但当你向它请教的时候,它只是和盘托出它所能贡献的东西,由我们自己选择。而且工具书选用的资料往往是有代表性的,所列的义项也是有典型性的,概括力较强。有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工具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但也有许多时候在工具书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此时要发扬“咬文嚼字”的精神,多翻几册字典,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分析、去感悟;同时念好“耐”字诀,将问题记在心间,反复琢磨。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研读经典能力一定会提高,医疗技术也一定会提高。

米老师认为要想真正学好中医、用好中医,研读经典就是一辈子的必修课。对于经典,熟读强识非常重要。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经要放在案头,更要常置心头,反复研读、琢磨。如曾国藩所言:“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对于中医师研读经典就如同佛家弟子之苦修,不是两三年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三、薪火相传话传承

1990年米烈汉老师以学员身份参加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2003年起连续四届作为导师参加该项工作。在这方面他有深刻的感受,故受邀在陕西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会议上作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思路》的主题发言。

他认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与技术专长,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活的中医临床学科的精华荟萃。继承整理老中医的宝贵经验,是发扬中医学术的重要方面,也是造就一代名医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践证明,这项工作的开展,加速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推进了中医药学术的研究、继承与发扬。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根据二部一局的指示精神,师承教育很有必要进行探索和研究,使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的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既做过学员又多次担任导师,他有两方面的体会:(一)管理思路

当今,振兴中华,发展中医事业已有良好的开端,近几年老中医有的已经把自己的经验撰写成册,但大部分老中医,尤其是散在民间具有一技之长的老中医,其经验尚隐伏于脉案之中,或蕴藏在其脑海里,而作为中青年的中医,虽人数较老中医为多,但其学术水平有限,在中医学术思想的梯队中,呈现后继乏术的脱节现象。由此,为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改变后继乏术的状况,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就显示出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的工作,以往常处于家传或拜师,较少有其他人掺入,也缺乏有关工作的管理措施,随着大批中医由私人开业进入医疗单位及中医政策的落实,继承整理工作就由单位的领导参与或组织,因此行政管理也就成为影响继承整理工作举足轻重的因素之一。如何搞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就是值得有关领导思考的问题,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建立机构;各单位要成立师承教育领导小组,必须制订计划,落实措施,使之付诸实施。制订继承整理计划,领导应予以关注或参与共同研究,在此可反映出领导的预见性及其决策能力。

2. 明确目标;制订计划必须明确目标,从继承整理的内容而论,计划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继承计划,即老师传授继承人,提高学员专业知识的培养计划,这既可使老中医后有传人,造就新一代的中医,也是为整理工作的实施做好前期的酝酿、准备、奠基工作;二是整理计划,即把老中医的经验通过整理予以留存并传播的计划,这可以是一个总体计划,如著书立说,也可以是单项计划,如对某些疾病辨证施治规律的探讨或用药经验体会等,可以先进行预试验,再拟定具体的整理计划。一般而论,继承计划在成立领导小组时可以拟定,整理计划常是开展继承一段时间后再研究。

3. 突出中医特色;对老中医经验的整理必须处处注意突出中医特色,即在科研设计中要考虑老中医经验特色的发扬光大;在科研过程中要把握老中医特色的方向轨迹;在科研总结中要阐发老中医特色的成果、效应,诸如在脉诊的研究中要探讨老中医运用中医理论的脉诊内容;在经验方的研究中要研究老中医的辨证论治的规律;在药物作用的研究中要窥探老中医组方的奥秘,而不是以现代药理实验结果为唯一准绳,这都关系到是否突出老中医特色的问题,领导应予以重视,慎重处理,应该是立足于“抢救”二字上。(二)继承思路

在继承整理老中医经验工作中,继承是整理的前提,整理是继承的发展。所谓继承,就是通过继承者向老中医学习,承接老中医的学术观点和经验,且寓有继续进行前人未竟之事业,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之意。要搞好继承,除对继承者按一定的要求选择外,还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并掌握具体的继承方法和内容,才能真正做好继承工作。

1. 融洽情义:作为继承人,也已经和老中医配对,就存在相应的人际关系,因此要做好继承工作,首先必须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怎样才能处理好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呢?大体上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融洽师生感情:融洽师生感情是搞好师生人际关系的首要环节,否则就无法形成“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境地,相反可能成为“话不投机半句多”。要融洽感情最主要的是要尊敬师长,只有心悦诚服地尊重老师,才能切实地搞好关系,做好继承工作。其次必须在行动上要处处照顾老师,不仅在工作中予以关怀,而且表现在生活上的照顾,感情上的融洽,这均是做好继承工作的铺路石。(2)了解秉性爱好:每个老中医都有自己的秉性爱好,作为继承人必须熟悉了解,并力争取得共鸣,诸如琴棋书画及戏剧之类的业余爱好,年轻的继承人对此不一定感兴趣,可千万不能流露出反感的抵触情绪,这会影响到彼此感情的融洽。至于对老中医某些个性秉性,诸如孤僻、自尊、主观等,应该予以体贴关怀,因为这是老年人的性格特征,应予以宽容谅解,切忌在背后议论,这也是在情义上争取融洽的一个关键。(3)熟悉医理脉案:老中医在业务技术上各有特长,虽然并不一定已自成派系,但在医理治则上有自己的见解,在立法选方用药上有自己的喜恶。这有时已形成文字,有的还隐藏在脉案之中,由此在继承工作之前或之初,继承者可先查阅以往的文稿或医案,对之有所了解和掌握,这样在临诊时就不会有生疏之感,相反能熟悉老师的思路和方法,听写脉案时能呼之能应,融洽感情。(4)重点补己不足:继承者虽已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但与老师而言,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上的或实践工作中的),且有喜恶、擅长之不同,因此继承者必须找到自己与老师在学术上的差异的方面和距离,并及早予以补充。使自己能跟上老师的思维逻辑和学术水平。

以上都是为搞好继承工作需长期准备的条件,若有可能在继承工作之前先做好了解、熟悉、掌握、补充的工作,继之在接触中融洽感情,则有利于继承工作的展开,若事前没有可能,那么在继承工作开始后,在最短时间内做好这些工作,创造继承的有利条件。

2. 突出要点:继承工作的核心是掌握老中医的经验,然而老中医的经验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抓住其重点内容,这是在开展继承工作中应十分注意的。(1)了解辨证要点:老中医经验是我们继承的关键,其经验之一,就是诊病时辨证的特色,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辨证是医者认识疾病的一种技能,它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临床实践根底,更需要的是具有明察秋毫的分析能力和特有的敏锐性。临床上疾病的发生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时有其个体的特殊性和变异性,在证候群中又有主症、兼症、假象等不同表现,有经验的老中医常能在患者临床表现的微妙差异中进行精确的辨识,诚可谓“独具慧眼”、“洞察全貌”。

继承者在随诊中就必须通过耳目,了解老中医辨证中的独特之处,再通过施治及疗效予以验证证实。从而获得一般中医诊断学上所未列入或未详述的辨证知识和方法,其辨证之要点既包括四诊的内容,又侧重于辨证识证之枢机。四诊的内容既有擅长的舌诊、脉诊,又有独特的诊法,诸如面诊、耳诊、指诊、腹诊等。辨证的重点在于如何辨别不同的证型,尤其是及时识别病证变幻的有关征象。大体而论,老中医辨证一般尚不逾越中医理论中辨证的规矩,但又各自方圆变通,故继承者贵在了解其变通之奥妙,在疑难杂症的诊治中尤应细心体察和询问。(2)掌握方药运用:辨证是施治的前提,辨证是否正确关系到施治的效果,然而,施治中法则的确立、方药的选用,又是关系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老中医在临诊中花费精力和时间较多的,就是在方药选择运用上,诸位老中医对此则各有千秋,诸如有治则派系的不同,如金元四大家之分歧;有经方、时方选择加减之运用;对常用药物的喜恶取舍;药物配伍中有对药、组方的使用;方剂组合的原则及药味多寡之不同;有同类药物之筛选取舍之因由;缺药代用品之选择;某些药物的特殊用法或计量;药品的炮制加工需求;药物之饮食禁忌等,名老中医对此深有讲究,如傅宗翰说:“择药当有准绳,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组方须顾及全身,统筹安排,若能发挥一药数用,不啻一箭双雕,且药简而效宏,岂不事半功倍!”故继承者当深切体会老中医用药的深邃含义。(3)全面贯通融会:继承老中医经验,从点滴经验入手,但不能仅满足于点滴经验之荟萃,一定要力求全面融会贯通。即把老中医毕生的有关经验全面继承下来,全面继承包含两方面的概念:一是全盘接受,继承者成为老中医的全貌接班人,这有一定的难度,也需要有较持久的时间,非一朝一夕能办到,以往庭训家传的,常是自幼习医,可形成这种方式;二是有重点的全面深入的继承,即在某一理论上,或某一病证中,或某一法则、方剂的灵活变通中出神入化的奥秘,继承者能心领神会并运用自如,甚至有所开拓深化,目前由组织上安排的继承者大都以这种方式继承,重点突破,有所得益。这对于老中医经验来说仍然是“局部”的,但对这一课题来说是“全盘”的,并能深化探研,而不浮于浅表的认识,才是符合融会贯通的要求。若继承学习像蜻蜓点水一样,杂而肤浅,不求甚解,这就是没有把握住继承的核心内容,未能达到继承的目的和要求,是应该力戒的。

3. 做好继承:继承的内容很多,如何能很好地做好继承工作,这就要掌握继承的方法。继承的方法也同样很多,有的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的,有的是继承者自己查阅理解的,有的是彼此交流体验的。从继承者的角度来说,大体可归纳为一听、二看、三思、四勤、五恒五类。(1)对“听”的诠释:作为继承者,师生之间感情融洽的,可做到推心置腹,无话不谈,作为学生就必须从听老师讲开始。

听必须在肯学的思想指导下,才能听进去,如朱熹说:“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以次第着力。”听的技巧,不是单在老师作专题讲座时才听,而是随时随地注意老师言谈中有关涉及学术的内容。特别可抓住两个时机,一是老师在每一病人诊疗后的间隙,适其时,老中医诊务已毕,而学员尚在录清抄方之中,老中医会有意无意地讲述病机或用药的缘由;二是半天诊务工作结束后,在收拾诊室或归途之中,老中医常会提及今天诊务中的重要病案,并作一定的分析,这两个时机既不占用老中医分外的时间,而且又是老中医即兴发言,往往中肯并切中要害。

听不仅要带耳朵,还要用嘴巴,即及时地向老师提出问题,促使老师更进一步地阐述,如《内经质难》、《伤寒质难》都是用问答式的文笔展开内容的。向老中医学习好比叩钟,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所以只带耳朵不提问题是学不到什么知识的。提问也有一个技巧问题,即什么时候问?问些什么?一般而论,在老师专心考虑“工作”时或情绪欠佳时少问或不问;在老师清闲之际或谈论有兴趣时多问、深问。至于问的内容,注意下列几点,一是属于一般性医学基础知识的尽可能不问,因为这问题反映了自己的知识浅薄,会引起老师的误解或不快;二是估计对老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可采用探讨的形式,如王阳明《传习录》所云:“与人论学,亦需随人分限所及。”免得老师被问得下不了台,相反地拉大了感情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既不提出幼稚可笑、天真无知的问题,也不提出深不可测、使人难堪的问题,一般是可就实际病案中的内容提出问题,步步深入,引发展开。(2)对“看”的诠释:看涉及面很广,主要翻阅下列几方面的东西,一是老师指定阅读和推荐的书籍,必须读到通晓的程度,因为老师的临诊发挥很大部分源于这些书本内容,这样就能使自己与老师日常工作的业务知识相适应;二是老师以往的著作或心得笔记,这不仅限于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稿,更多的是尚未成熟的未发表的资料及其他人为老师整理的文稿,从中了解老师的特长和成果,并从中发现漏缺之处,为今后整理时提供线索;三是老师历来的医案资料,这对继承者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所谓“耳听是虚,眼见是实”。临床上以抄方的形式开展继承,就是看活的资料,在此不仅要看成功的案例,也要看疗效不明显的,从中可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四是看老师诊治病例的远期效果,使每一有价值的病案有其延续性;五是看与老师学术思想相近的及相悖的其他医家的有关资料,在对比中悟出老师的特色,并可扩大自己的见识和思路,达到“博览群书”的程度。(3)对“思”的诠释:听和看是开展继承工作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思要想。所以《荀子·劝学篇》教导学生:“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思就是要动脑筋,这一方面是对不理解的部分提出问题动问老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思而撷取精华,真正学到老师的经验。因为经验是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方式来加以传授的,而是要心领神会、启发式的省悟,通过思考对老师学术经验的理解和吸收才真能学到手。

思主要是为了通晓老师的学术特长,因此必须从理解老师的言语和书本知识开始,发展到对事物意义、概念的认识;对事物类属、分歧的理解,更上升到对因果关系、逻辑理论、整体结构的理解,所以“思而得之则深”。对于继承者来说,他本身有无这方面的思考、分析、吸收能力,比单纯对老师言语的理解与否的差别显著,所以思考理解是继承中的重要环节。

如何能提高理解思考的能力?一般来说,它是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而知识的丰富性、经验的正确性、已获得知识的质与量,以及本人的思维发展水平都是影响思维理解能力的因素。这既有个人的聪明才智、天赋的智能,也有联想的触类旁通的思维逻辑,更有对事物认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判断识别的才能。具有这样的才能既能扩大原来的知识结构,又能改组原有的认识结构,由此升华,产生质的变化。任何新的发明创造都有它一定的知识结构的基础或雏形,绝不是苦思冥想的无根之本,所以思考是认识事物、加深理解,并开拓思路的重要环节。(4)对“勤”的诠释:就是勤奋。我认为勤奋能反映一个人治学态度的严肃与否,亦是一种学习和积累资料的好方法。欲勤奋,就必须精读,读写结合,才能对所读之书深刻了解。要做到不翻开笔记本不读书。读书时,手边一定要准备笔记本,遇有心得体会或警句名言,皆要记在本子上。平时临床遇心得体会,往往及时记上,以免日久遗忘。另外,对每日随师临证病人的诊断、治法、方药都要总结,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大结,要常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为自己治学的一个特点。(5)对“恒”的诠释:就是持之以恒,继承工作开始以后,一定要坚持下去,这不仅表现在随师临诊学习的形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循序渐进,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好高骛远,不讲实效,更不能遇到困难时,浅尝辄止,而是要锲而不舍。平时要注意点滴资料的累积,诸如原始病历的收集,读书笔记及心得的札记,重要文稿的摘录等,都要长期坚持,日久天长,就会感到学习内容众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有收获。

继承工作主要在于学习求知,同时还必须在适当的场合要“行”,就是亲自实践,但这是在继承工作的后期,即在临近“满师”之期,不能过早上马,否则对继承学习没有裨益。“行”主要是运用老师的经验予以实践体会,进一步巩固已获得的知识,诚如前人所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孔子在《中庸》中归结成这样一段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正是继承方法的内容及继承态度的概括。

4. 整理方法:在整理老中医经验的工作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也就是必须结合老中医的学术水平、表达能力、临床资料,以及继承者对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熟悉程度和其本人的业务水平和思维能力,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这是继承者和老中医接触为时不久,尚未全面了解和掌握老中医的学术水准和学说观点,还处于摸索、了解、熟悉的阶段;或者是虽跟随老中医有一段时间,但由于老中医的表达能力有限或不善于谈吐,或是限于整理者的业务水平,尚未能理解老中医的深奥理论,所以虽可做些整理工作,但仍侧重于继承和收集资料,如我们为某某推拿医师整理时,观察中发现他不仅治一般的外伤、骨科疾病,也能治内科疾病,确有所长,由此先整理了《推拿治疗高血压》一文,刊出后,激发了老中医收集整理临床资料的积极性,嗣后,在继承者的协助下,编写出版了《某某推拿集锦》一书。诸如《雷忠义诊治高脂血症的医理及经验》、《薛诚老中医从胃论治小儿厌食症的经验》等,这一类整理的资料已非一案一例的个案报道性质,而是一组带有规律性的资料,但这尚属回顾性、实录性的资料小结,今后可由此列出课题作深一层次的探研。(2)中级阶段:这是继承者跟随老中医学习后,已基本掌握老中医的临诊思维方法及选方用药的准则,对老中医的特长已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虽然继承尚在继续,但已有相当部分时间和精力可用于整理工作,所以这一阶段是在继承整理工作中为时最长的时间,也是有大量文稿整理撰写,甚至出版书籍,其整理方式可采用:

①插花组合法:老中医宝贵的经验,有些尚未形成系统,但其却具有特色,由此整理者可将其尚欠完整的琐碎资料,按一定的结构组合,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插花组合法。“花”是老中医的经验,“插”是整理者的智慧和技能,“花”可来自一个老中医,也可以是众多老中医的精华荟萃,前者如《傅宗翰医术集锦》,后者如《难病辨治》,这样把不同病种、不同治法、不同方药进行总体组合,减少了单一验案显得薄弱的弊病,但这一种方法尚不够完整,尚属一窥,还有待深化。

②精雕细刻法:精雕细刻法是对单体的进一步开挖。本法着力于深度,是向纵深发展的课题,有一定的难度。要开展这一具有深度的研究方法,必须具备两个起码的条件:一是老中医确有深邃的医理和学术见解;二是整理者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及组织能力。只有双方面均较厚实,才有可能实施这一方法,才能不断深化,结出硕果。如十八层象牙球,球球相套,个个滚动,并具有一定的特色。在此,立题已非泛泛而论,相对更为细腻,如张镜人主任医师治疗萎缩性胃炎,从胃黏膜的病理变化与胃液分析中,不但证实了他的可信疗效,而且冲击了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腺体萎缩不可逆转的观念,从而获得部级成果奖。(3)高级阶段:这是在继承整理工作已卓有成效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入的阶段。在老中医中主要是一些名不虚传、真才实学的名老中医或有一技之长、独特经验的老中医,且其继承整理小组也配备了实力雄厚的技术骨干及必要的仪器设备,并有一批辅助科室或其他单位予以协助。这往往已超出了一般的临床经验的整理工作,而具有深化研究的性质,甚至进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的层次。其方法可采用以下两种。

①电脑程序法:目前电脑运用于临床诊疗已较多见,但作为老中医经验,要储存于电脑中而不失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这不仅要把老中医对某种病或某一组病症的诊治经验毫不遗漏地记录下来,而且要找出它的规律性,对软件的研制丝毫不能掺杂主观意识,所以一定要待条件成熟后才能开展,一定要有足够的临床资料及全面的筹划,尤其是对老中医诊治规律性的掌握和运用。严格地讲,这是继承工作的延续,但这仅是老中医经验的重复,尚无深度、广度的开拓,所以主要是起保存和替代的作用。

②深化理论法:老中医经验是活的中医临床学科的精华荟萃,有一些造诣较深的老中医有丰富的中医医理、独特的构思及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探究中医理论时对一些尚不深、不透、不全之处,会提出自己的论点或见解,对这些萌发的新理论,作为整理者,应及时发现,共同探讨,使之深化,上升到理论境界,使之产生质的飞跃,以补充中医理论学说,或使中医理论现代化,能与世界医学相互沟通而走向世界。

总之,整理工作的初、中、高三个阶段并不能截然分割,然而整理工作往往是由浅到深,由单体个案到总体组合,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循序渐进地展开。具体方法也可综合利用,可互为因果,由实录起步,逐步经历收集、领悟、思考、综合、剖析到深化、发展、开拓,借整理者的辛勤劳动,使老中医的经验得以保存、流传、推广,并逐步深化,取得成果,发展中医事业。

5. 掌握要领:整理工作虽源于老中医经验,但已非原始记录,经过了整理者的加工润色,因此为防止走样、失实、变质,在整理中需掌握要领,勿失老中医经验之真实性。(1)运用“具有老中医味道”的文笔:老中医经验必然有老中医的风格和味道,而且每个老中医还各有其特性,整理者在整理文稿时,注意要用老中医擅长使用的文笔或用词,尤其突出在病案书写及医话、医案之中,不能用整理者的“通俗讲话”,否则读者体会不到老中医的韵味,可能误解为整理者本人的心得体会。由此,为保持文稿纹理的通顺,在写按语时,也宜套用老中医文笔的韵味,不宜一段文言文,一段白话文,否则就会显得有些生硬堆砌之感。(2)对“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掌握:整理者为充实文稿的内容,常借用古代医家的经典著作的论述,或借鉴现代医药的知识,在此必须掌握“古为今用”及“西为中用”的分寸,应以老中医的论点和经验为核心,古代的、西医的均作为旁证或衬托,不要形成似“古人开会”,老中医“参与”其中的形式,或西医为主导,喧宾夺主的状况,轻视或贬低了中医理论和老中医经验。诸如分析药物作用原理时,尽谈某某药物具有抗菌消炎、退热降温、镇静止痛、脱敏免疫作用等等,而不论述老中医运用本药的指导思想,就不是反映老中医经验的本质。即使在深化理论,进行高层次的整理阐发时,也切不可厚古薄今、废医存药、褒西贬中,而应该古今合掺、中西结合、医药共存、融会贯通,才不失老中医经验之本意。(3)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整理工作的全面展开,一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脚踏实地地向前推进,切不可渴望一步登天,所以一般对老中医经验的整理工作,常是以医案、医话类点滴经验开始,嗣后再形成整体,上升到理论,著书立说,或进入到科研设计、立题探研的境地。

循序渐进,关键在于“进”,有序的工作常容易做到,这是因为继承工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而“进”则较困难,有些继承整理者虽有多篇有关老中医经验的文稿发表,但其立题或内容仍是囿于原有的境地,有所重叠,这仅是整理者写作技巧的充分发挥,却不是老中医经验的不断阐发且前后文稿缺乏层次,反映了缺乏进度和深度,如果长此以往,则给读者一种“仅限于此”的感觉,无形中有损老中医的学术和声誉,所以整理必须在“进”字上深挖,下工夫。(4)作恰如其分、“留有余地”的评价:对老中医经验的介绍,迄今尚未见有失败的经验教训,由此在成功经验的介绍中,要注意对其适度的评价,勿自吹自擂,要实事求是地报道,一方面也要留有余地,以便开拓思路,向更深更高层次探索,不要形成“唯我独尊”的文风。四、继承发展创新路

米烈汉老师熟读《内经》及前哲典籍,继承了米伯让先生的学术思想,但他并未被前人的规矩、准绳所限。他提倡借助前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催熟我们的悟性和心智,当我们的悟性通达、心智成熟时,我们应该将前人的规矩、准绳扩充、变化、引申、发展。老师早年治病多遵古方,但却发现仲景等古贤之方因辗转传抄多有错谬,加之时代变迁,古书原方难对新证。随着他对经典的深入研读,以及医疗经验的积累,他依据古贤方意,或对古方进行修润,或自创新方;同时对消渴、瘿病、肺间质纤维化等多种疾病创立新论,提高了临床疗效。

老师长期致力于消渴病(2型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工作,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形成了“先安消渴未病之地”、“活血化瘀贯穿始终”等2型糖尿病防治方法和理论体系。

历代对消渴病的传变规律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各有特点,但对该病的传变规律却言之不清。如《内经·奇病论》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揭示了从脾瘅转为消渴的病理过程。《太平圣惠方·三痟论》曰:“三消者,本起肾虚,或食肥美之所发也……一则饮水多而小便少者,消渴也;二则吃食多而饮水少,小便少而赤黄者,消中也;三则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消肾也。”明确提出三消观点。后世医家则根据自己的学术所长,发展、丰富了三消理论。刘河间、张子和提倡三消燥热学说;朱丹溪形成了以养阴为主的消渴治疗体系;明·戴元礼注重补气,赵献可力主肾虚,周慎斋强调补益脾胃;清·郑钦安提出三消症起因:“生于厥阴……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费伯雄提出痰为消渴助虐,倡导在清热养阴治法下佐以化痰利湿之品;陈修园根据脾喜燥恶湿的原理提出“以燥脾之药治之。”米伯让先生倡导在养阴补肾治法下辅以活血补气之品。以上诸家对消渴均有精妙论述,但对该病全程传变规律并未阐明。

老师认为消渴病病程漫长,有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阳转阴的传变规律。其脏腑传变顺序为胃传脾,脾传肝,肝传心、肾,故提出消渴病治疗中应重视“先安消渴未病之地”的观点。同时结合消渴病气血阴阳传变顺序,即早期阴津虚损,血浓成瘀,中期阴虚伤气,推动无力,流缓成瘀;后期阴损及阳,血寒成瘀,提出活血化瘀贯穿消渴病治疗始终的观点。瘿瘤也是老师擅长治疗的疾病。尤其采用“补虚消瘿法”治疗散发单纯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甲状腺炎有独特疗效。

关于瘿瘤早在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就有“轻水所,多秃与瘿人”的记载。对于此类因居住环境相关的瘿瘤,在晋、隋、唐时期将含碘药物和动物甲状腺用于治疗。进而发现含碘药物和动物甲状腺用于治疗瘿瘤并非万能,故宋、金至明、清,突出了气滞、血瘀、痰浊在发病中的作用。提倡以理气、活血、化痰为主的消法进行治疗,但用消法疗效并不满意,并且常因久消伤正致患者不能坚持服药,故瘿瘤在消散的同时如何顾护正气是治疗的瓶颈。米伯让先生曾采用疏肝健脾补血方法治疗瘿病,米老师在此基础上又有发展。

米老师认为当前瘿瘤以散发单纯性甲状腺肿、桥本氏甲状腺炎为多。从病因上讲,两病均多见于女性,尤其见于体质较差者,他们的性格特征或多疑、或善感、或抑郁、或焦虑,起病多可追溯出较大的情志损伤。米老师认为“女子以肝血为先天”,经带胎产以血为用,女子体质较差实为血虚。血为气母,血虚致气虚,气不化津内生痰湿;血虚致气滞,气不行津留滞痰湿。多疑善感,抑郁焦虑,加之情志损伤均为“七情内郁”,可致肝、心、脾损伤,此三脏之经脉均走咽喉,故在郁热的煎熬下,内生痰气交结于咽喉而成瘿瘤。故老师认为瘿瘤起于虚,成于郁,虚、郁长期相互作用导致该病。以血气虚为本,以痰气结为标。该类瘿瘤起于虚,成于郁,有虚实两条线索。

在“瘿瘤”的治疗上他突破了以消法为主的传统禁锢,秉承家学、结合实践探索出以“调养血气为主”的“补虚消瘿法”,克服了传统的单纯以行气化痰为主的治“瘿病”方法疗效差、服药顺应性差、久消伤正难以坚持等诸多弊端,临床取得满意疗效。他认为瘿瘤的形成过程中,虚、郁贯穿始终,长期相互作用,以血气虚为本,以痰气结为标。治疗上宜养血调气,化痰消瘀,立“行气化瘿汤”为基本方,在医患长期配合下,通过患者长期服药,达到消散瘿瘤的治疗目的。形成了“医患长期配合,守方顾护正气;整体调养气血,局部消散痰结”的治疗特色。该治法克服了传统的单纯以行气化痰为主的消瘿法疗效差,坚持服药顺应性差,久消伤正等诸多弊端,临床疗效满意。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此病的记载,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中称此病为“肺痹”、“肺痿”、“短气”、“咳嗽”、“肺胀”、“喘证”等,不便于交流。老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从病名而言,肺痿、肺痹均指出了其不同侧面,肺痿言肺之痿弱不用,从本虚而言;肺痹言肺为邪痹,痹阻不通,气血失于流畅,从邪实而言,肺痿、肺痹皆反映了这一疾病病理的主要方面。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名早期可以称为肺痹,晚期则可以称为肺痿,在临床应用中,不妨直接称为肺间质纤维化,对于西医更易于交流,对于患者更为直接明了。其病因多因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正气虚衰,加之外邪袭表犯肺,内外合邪,伤津耗液,津枯肺痿,日久伤及脾肾。肺脾肾三脏俱虚,气机不畅,出现胸部胀满,痰涎壅盛,咳嗽气喘,动后尤甚,面色晦暗,唇色发绀等肺叶焦枯之症状。本病系以虚为本,水饮、痰浊、瘀血、火热为标的本虚标实证。尤其是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其痰热瘀浊,交阻互结而致病情缠绵,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根据该病病程及病理变化设立三法,早期用清肺化痰,排毒利水法;慢性期用健脾益肾,宜肺平喘法;晚期立阴阳双补,活血通脉法。有以下两点不可忽视:

1. 补虚为根本:补虚一方面可延缓甚或逆转病情发展,另一方面可减少激素类药物而免除了激素的一系列副作用。

2. 祛瘀化痰贯始终:痰瘀是该病重要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病情的内生邪气,故治疗过程中要坚持祛瘀化痰。

总之,老师认为中医要创新才有出路,但中医创新必须建立在读经典做临床的基础之上。学习、实践、创新是医者进步的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应“日知其所无,月毋忘其所能”;实践阶段应“学而时习之”;创新阶段应“温故而知新”。三个阶段相辅相成,承前启后,实质上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再在实践中创新理论的过程。

在老师的引领下,近年来学生们结合临床实践也在不断探求新的理论和方法。路波主任医师依据2型糖尿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在“六经”、“三焦”等辨证方法的启示下,提出“消渴病四经传变”规律:首犯阳明,次传太阴,显于厥阴,甚于少阴,其中“显于厥阴”为该病传变及治疗的关键环节。并在《内经》“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论述启发下,结合现代肝糖代谢理论,提出2型糖尿病先有长期摄食相对过量即“食气入胃过盛”,导致肝细胞内糖代谢异常即“散精速度、数量减少”,再致血液中糖调节受损即“淫气增多,郁滞化热”,最终“阴精损伤”,发为消渴。针对“入胃过盛”、“散精不及”、“气郁化热”、“阴精损伤”之病机,为恢复生理的“散精”速度和数量,设立清肝胃火、凉肝心血、运肝脾气、藏肝肾精四法,另按一日之内五运六气安排饮食。诸法相参合用,兼顾摄食因素、心理因素、血糖调节、胞内代谢等,从整体上调节糖代谢主要环节,使失常的“入胃”、“散精”、“淫气”恢复平衡,为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上篇学术研究

 一、提纲挈领抓主症“抓主症”是米老师诊治疾病时持简驭繁的窍门,尤其是诊治疑难病症的重要思路之一。

老师认为“病”是由数个“证”串联的,“证”是由许多证候要素构成的。众多证候中有的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影响大,有的则影响小。影响大的、表现突出的一个或一组证候就是“主症”。“抓主症”理论的核心就是诊病时首先明了“主症”,再围绕“主症”望、闻、问、切,进而辨证分析,最终针对“主症”立法、遣方、用药。以治疗“主症”达到减轻、治愈疾病的目的。“抓主症”的理论和方法渊源于《伤寒杂病论》。该书《少阳病篇》记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一条文告诉我们: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证“主症”只要有一条出现,不必要等待诸症悉全,就可考虑“少阳证”,用小柴胡汤治疗。

针对症状繁多、病程冗长、延医诊治、疗效不佳的疑难病症,如果治疗没有重点,或治疗方向不明,都不能取得良好疗效,甚至贻害于患者。所以,“抓主症”是把握治疗重点、明确治疗方向的重要方法。若抓不住主症或抓之有错,则如昏途冥行,去道远矣。“抓主症”理论是老师长期医疗实践中持简驭繁、简化问题的重要途径。学习中我发现“抓主症”理论与“抓主要矛盾”的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不谋而合。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物质世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矛盾。所有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在这个体系中必然有一对矛盾表现得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这对矛盾就是主要矛盾。把握和解决好主要矛盾对认识这个事物,解决事物内部的矛盾极为重要。

人体是一个运动着的矛盾统一体。人体的矛盾蕴涵着脏腑、经络、气血的各种阴阳矛盾统一,同时包藏着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各种阴阳矛盾统一。正常的生理状态是这各种矛盾对立统一,达成平衡的结局,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疾病则是机体生理平衡被破坏,形成新的矛盾的状态,是人体生理状态被破坏的过程。这些破坏机体平衡的矛盾——疾病,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疾病也是许多矛盾构成的一个矛盾体系,所以在这个体系中必然要有一对主要矛盾。认识它、解决它,对诊断、治疗疾病极为重要。老师在医疗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了这一哲学原理,他的“抓主症”思想和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主要矛盾的理论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和体现。

老师诊治实践中不但重视主要矛盾,而且还善于把握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于治疗、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参与或变化,疾病原有的主要矛盾蜕变为次要矛盾,原有的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此时诊断、辨证、治法、用药均要发生变化。临证时老师用方常随主症而变,就是为了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即所谓“治病必求其本”。“抓主症”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优点:①有利于抓住疾病变化的主流,容易找到最根本的证候。②围绕“主症”望、闻、问、切,可以得到非常有价值的辨证信息,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性。③针对“主症”进行辨证论治,可以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树立治疗信心,为后期治疗提供良好的心理、生理基础。

老师临证多年形成了“区分主次——鉴别主症——寻找兼症——确立证型——选择方药”的临床思维特点。

第一步:区分主次即首先将多个临床表现加以区分,寻求众多证候中有的对患者生活质量或生命影响最大的、表现最突出的一个或一组证候作为“主症”。

第二步:鉴别主症即对主症的特点从“八纲”、“气血”、“脏腑”、“经络”等层面加以鉴别,做出初步辨证。

第三步:寻找兼症即围绕初步辨证寻求兼症,如兼症支持主症,则加大了诊断天平砝码,支持的兼症越多则诊断天平越向初步辨证结论倾斜。

第四步:确立证型有两种情况,其一,大量兼症支持主症,诊断天平明显倾向于初步辨证结论则可直接确定初步结论既为主证,并以兼症主次辨明次证,主次合参,确立证型。其二,多数兼症不支持主症或无兼症,则根据初步辨证结论,选择经典方1~3剂,以方测证,用方后主症改善则支持初步辨证结论;如主症加重,则多在“八纲”层面出现相反结论;如主症无变化,则药未达病所,多为“脏腑”、“经络”层面出现误判。针对第二种情况必须重复以上三步,必要时还需借助现代诊疗设备。

第五步:选择方药即依据主证选择主方,并根据最终辨证结论针对兼症适当加减。二、抓主症诊治提纲

学生汇集老师多年病案,筛选临床常见主症,运用以上五步临床思维特点加以归纳,形成抓主症诊治提纲。三、抓主证异病同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提出:“证候的内容常由一种或多种病机要素所构成,这是一切证候赖以存在的基础。……临床所见的具体证候,多半以复合的形式出现。”由于证候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内外环境各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发生紊乱所产生的综合反应,是反映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诊断概念。在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某一最基本的证型中包含着若干可分辨的有意义的不同病理状态,而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导致这类证候的疾病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疾病可能出现中医理论所阐述的相同的证候即异病同证,它是不同疾病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病位相同、病性相近、病因同源、病势吻合的状态。“异病同证”中的“证”,是指反映许多常见疾病辨证的基本规律,有着最基本的病机的“基础证候”(或中心证、核心证)。它提供了人们认识疾病的共同规律,为临床从宏观的角度辨识治疗疾病提供极大的方便,也是辨证治病根本所在。“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米烈汉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应用芪丹四物汤加味治疗多种疾病出现的相同症状,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就典型病例举例如下,以供读者研习。(一)案一:眩晕病

张某,男,46岁。2006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眩晕1年,伴乏力4月。患者1年前不明诱因感头晕目眩,全身乏力,眠差,在外院检查颈部X线片诊断为“颈椎病”。现症:头晕目眩,乏力,眠差,头闷痛,颈肩酸痛,颈肩压痛(+),血压:130/85mmHg,舌暗苔白,脉细弦。诊断:眩晕,证属气虚血瘀,治则:益气活血,养血安神。方用芪丹四物汤加味,处方:黄芪30g,丹参30g,当归15g,熟地30g,川芎30g,白芍15g,葛根30g,酸枣仁30g,甘草10g,每天1剂,加水煎2次,早晚温服,连服7剂。二诊:头痛消失,头晕改善,睡眠好转,时有呃逆,舌暗苔白,脉细弦。守方加制香附14g,广木香6g,旋覆花9g,连服7剂。三诊:头晕明显减轻,眠差消失,仍乏力,继服上方14剂,诸症状消失,再服上方7剂,以固疗效。

按语:此病中医诊断为眩晕病。西医诊断:颈椎病。《景岳全书·眩晕》:“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无虚不能作眩”,《灵枢·海论》篇:“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颈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患者因长期高强度工作,精血暗耗,气血双虚,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清空失养,发为眩晕。方用芪丹四物汤加味,四物汤补血和血;黄芪、当归合为当归补血汤以补气生血;丹参活血祛瘀,使补而不滞;葛根升发清阳,止项背疼痛,与川芎、丹参合用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功;酸枣仁养心安神;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二诊胃胀呃逆,系气机不畅,胃气上逆,加制香附、广木香、旋覆花行气和胃,降逆止呃。服上方诸症基本消失。再服7剂,以固疗效。(二)案二:消渴病

王某,女,49岁。2007年1月27日初诊。主诉:间断性头闷痛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