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20:54:06

点击下载

作者:张立成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试读:

总序

研究“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可以从多种维度展开。从理论上阐述,在实践中扎根;回溯历史、观照现实;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都是应然之举和实然之策。而“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的教育、宣传、普及,则是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然环节,也是发挥价值观和民族精神重要作用的必经之路。

党的十八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历史的、动态的,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就是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精髓。

历史是文化的根基和精神的沃土,当代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源发于中华民族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生成于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勃兴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之中。因此,必须把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融汇到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事业中,才能使其获得丰厚的底蕴和充实的蕴涵;只有通过追溯和解读中国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历史经历,才能化育出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历史穿透力和生命冲击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基本理论坐架”,以民族精神作为基本研究范式,以爱国主义作为基本研究主题,进行历史梳理和现实阐释;另一方面,我们还立足精神与历史的贯通,通过从历史的视角阐释中国的革命精神、雷锋精神、改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各种具体精神样式,展示这些具体精神样式的历史经历和历史意义,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获得厚实的历史底蕴和生动具体的现实实践模式。此外,在具体行文表述中,我们还立足精神对事件的辐射和普照,阐释一定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对重大社会事件、历史发展进程甚至个人事业与生活的重大影响;立足事件对精神的折射和反映,分析历史事件、个人事迹对民族精神的具体呈现。通过这种“精神与史实双向关照”情理交融的阐释与分析,使民族精神触动整体民族情结和个体心理情感,达到引领风尚、化育素质的目的。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把丛书定名为“大学生价值观与民族精神教育”,就是把丛书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格在了教育层面,使之区别于一般的理论研究。同时,在单卷书的名称和研究内容上着力突出教育主题,使每卷书的研究思路和最后归宿都落在教育上。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民族精神教育研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认同力研究”四卷书直接以书名标示其视角和功用方面的教育属性,确立了“从教育出发,为了教育”的著述立场。“中国革命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雷锋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两卷书则从内容和主题上凸显出了面向现实、推动教育的著述旨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则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出了现实的实践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时代正气、培育时代新人、振兴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荣职责。丛书是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价值观与民族精神”项目的研究成果,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各位同仁集体完成。我们希望丛书的出版,能够在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研究方面有所深化,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助力。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底蕴所限,丛书一定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学界同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提宝贵意见。王树荫2013年8月

导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量。

党中央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武装大学生头脑,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使他们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是高等学校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为搞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要开展研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原则。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的背景,写背景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这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依据;第三部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路径,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论依据;第四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这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组织保障。这个研究成果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使该研究更加深入,还有以下四个问题需进一步阐述。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正确,行为才能正确,教育才能有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树立四种观念。

第一,责任观。首先要对国家负责。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着这个国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问题。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中国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当代大学生的手中,他们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中国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培养好自己的接班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高等学校对国家的一种责任,而这个责任又十分重大。其次,要对学生负责,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才。在当代中国,要想成为国家的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而考察人才“德”的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涵盖的四大方面的内容。因此,对学生负责,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合我国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此,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第二,整体观。从内容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涵盖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整体设计,全面实施,不能偏废。从实施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党政工团等都是实施主体,都有育人职责,只有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整体效应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队伍,应起骨干作用,专业课教师队伍、学校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党政工团组织也应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千方百计地做好育人工作。只要全校一盘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创新观。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当前,要着力提高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积极促成创新成果问世,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机会是关键,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课题纳入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研究计划中,给研究者申报课题的机会。学校应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无论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还是方式方法创新都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善于学习,善于实践,又要善于思考。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创新。

第四,实效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以取得实效为前提和根本目的。这里所说的实效,就是要让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取得实效,就要精心设计,精心实施。所谓精心设计,是指精心设计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计划和方案都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关注到每一个环节,经过充分论证后再实施。所谓精心实施,就是指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和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的程序,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要取得实效,就要坚决摈弃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急功近利,不好大喜功,务必以取得实效为前提。要取得实效,就要努力提高教育的水平和工作的艺术性,使教育工作水平高,效果好。低水平的重复,只能导致学生的厌烦,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艺术性强,才有吸引力。平淡无味的说教,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教育的艺术性,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

二、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

所谓原则,就是行动的准则。教育原则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当认真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定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解决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学生思想和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疑惑。也就是说,要强化教育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旦脱离实际,只满足于空洞的说教,教育效果就无从谈起。坚持“三贴近”原则,首先要在理论教育,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中,密切联系世界的实际、中国社会的实际和大学生思想的实际,注重用事实和典型案例说明理论问题,决不能空讲理论,要注重让学生理解理论,而不是背诵理论;要通过密切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不能把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变成单纯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正确认识理论和实际的目的,在于转变学生思想,提高学生觉悟。我们不是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是要让学生懂马克思主义,信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其次,要敢于面对学生的疑问,善于解决学生的疑问。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在许多社会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学生的头脑中是有许多疑惑的,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学生的疑惑,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绕不开,躲不过。有的老师在教育中采取了尽量避开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照本宣科是最省力的办法,但它解决不了学生所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敢于面对学生的疑惑,善于解决学生的疑惑,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我们这里所说的实际问题,是指学生在个人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换句话说,许多思想问题都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实际问题不解决,思想问题就会继续存在。坚持这条原则,首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困难要心中有数。其次,要尽力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个人解决不了的,要通过学校进行解决,学校解决不了的,应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总的来看,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要尽全力。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学校的温暖、党和政府的温暖。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更信服教师所讲的道理。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要以学生为本,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需学生之所需,努力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与成才。

第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为什么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呢?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自我教育,教育的影响就等于零。自我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教育。自我教育的机制是:①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进行选择;②将自己认同的教育内容化为自己的意识;③把内化后的意识外化为行动。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如果不经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无法体现出来。所以教育一定要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有人认为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自己的事,与教育者无关。实际上并非如此,自我教育不仅与教育有关,而且关系很大。要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者至少要做到三点:一要保证教育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二是教育内容应适应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需要;三是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去,在自我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强调自我反思比较多,而强调教育者如何施加教育影响,如何调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比较少,这是一个失误。实际上,真能主动自觉进行自我教育的人并不多。因此,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强调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不是减轻了教育者的责任,反而是加重了教育者的责任。

第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没有理论教育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教育是空乏的教育。只有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增长学生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内化与外化。从目前的情况看,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实践教育更应加强。我们这里所说的实践主要指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者活动,以及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还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由于经费的限制,大学生参加学校有组织的实践活动的人数并不太多,也就是说广泛性、普遍性不强;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上,做得不够,这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和指导教师的素质有很大关系。要真正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明确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实践的目的在于教育。要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对任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精心组织,特别是要选派那些理论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人担任指导教师,决不能把社会实践变成观光或旅游。再次,要有经费支持,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应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方法与教育效果有直接的关系,方法对效果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教育方法的改进受到普遍关注。当前,最重要的是摒弃照本宣科、满堂灌的陈旧方法,代之以启发性、引导性、互动性等新方法。

第一,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精讲教学法、专题教学法、专题研讨法、案例分析法、解题释惑法、自学指导法等方法很受学生欢迎,效果比较好。

精讲教学法,就是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把内容讲深、讲透、讲活。深,就是深入到本质;透,就是透彻而不含糊;活,就是活泼生动而不呆板。运用精讲教学法,要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是精选教学内容,就是要选出重点、难点和热点;二是精心备课,广泛搜集资料,精心设计讲课思路,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兴奋点等;三是精心讲课,就是要讲深、讲透、讲活。

专题教学法,就是在合理确定专题的基础上,由各任课教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专题,采用专门讲授某一方面内容的教学方法。专题讲授的特点是针对性强,讲授深刻,容易使学生对专题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有很大帮助。运用专题教学法有两个环节必须把握住:一是专题内容的设计要合理,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体现出社会和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二是保证教师选择讲授专题的自主性,尽量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专题,只有这样才能把专题讲好。

专题研讨法,就是在确定好专题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专题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讨论,通过研究达到弄清道理,解题释惑,促进思考的目的。专题研讨法是学生参与的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专题研讨法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研讨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的题目会使学生发憷,失去研究兴趣,太过容易的题目学生也不感兴趣,觉得没有研讨的必要;二是要教会学生依据专题内容搜集资料和消化资料,搜集和消化资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可学会许多东西;三是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案例的剖析来达到明白事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之目的的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法,一是选取的案例一定要有典型性;二是案例要不断更新;三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四是在分析案例时,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思考能力的增强。

解疑释惑法,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耐心解答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针对性特别强。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惑,这就需要教育者给予解答。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学生的疑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解疑释惑法,首先要使学生敞开心扉,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与学生交心,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愿意和教师交流。其次,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真诚的态度,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大是小、是对是错,教师都要耐心解释,积极引导,如果教师缺乏耐心和真诚的态度,学生以后就不会再向教师提出问题了。再次,需要教师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这样才能说服学生,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自学指导法,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自学虽然是独立自主的学习,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未具备相应的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如果自学搞好了,必然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把自学指导法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是必要的。自学的内容必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一致。例如,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重要文件,可以学习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的经典著作,还可以学习像《论语》这样的古籍。指导学生自学,一是要为学生提供书目;二是教给学生自学的具体方法;三是给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导;四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五是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如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让学生写学习体会等。总之,教师的指导作用要体现出来。

第二,改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要用好辅导报告、讲座、宣讲等方式方法,而且要采用能够深入学生心灵,能够真正解决学生内心世界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为此,可采用交友谈心法、网络匿名交流法和红色经典熏陶法。交友谈心法,就是辅导员或是班主任通过与学生交朋友、谈心里话的方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引导工作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师生双方的真情友谊和真心信任基础之上的,如果引导得当,效果会很好的。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求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对待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打动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互信关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能够对老师讲心里话。其次,在做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时,一定要循循善诱,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劝导,不要训导,更不可摆出老师的架子,以势压人,否则朋友关系将不复存在。最后,要注意坚持保密原则,不能随意宣扬学生的心里话,否则必然失去学生的信任。网络匿名交流法,就是教师充分利用电脑网络,以匿名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通过交流引导教育学生的方法。之所以要匿名,主要还是为了让学生敢于说出心里话。运用这种方法,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参与交流的老师应该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让学生心悦诚服,使学生愿意和老师在网上交流。二是要给参与交流的老师计算工作量,给予一定的报酬,因为网上交流一般都在业余时间,给老师记一定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报酬,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红色经典熏陶法,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唱经典红歌、观看经典的红色影视剧、参观经典的红色胜地或展览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潜移默化、形象性强、生动感人。运用这种方法,一是要有一定的活动经费;二是要注意在活动中加强思想的引导与境界的提升。

四、强化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切实加强学校党委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领导。学校应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制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纲》。有了大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有了依据,有了方向,就多了一项保障。制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确保大纲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大纲,使其确实起到指导作用。

第二,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和骨干力量。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要通过在职攻读高一级的学位、进修、培训、自主学习等多种途径,优化这支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基本要求,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当前,应特别注重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内部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这支队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提高。

第三,要尽力满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经费需要。有的学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虚功,是软任务,因此,在安排经费时,总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安排在最后,所拨经费少之又少,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虚功,而是实功;不是软任务,而是硬任务。宁可少盖一座楼,也要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需要。

第四,要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评估制度。评估有利于工作的改进与发展,有利于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有的学校每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思政工作者的进取心,教育效果不断提高。评估是压力,也是动力;评估有表扬,也有批评;评估有肯定,也有否定;评估有奖励,也有惩罚。有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所以疲疲塌塌、毫无生气,与他们不搞评估有很大关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评估应当制度化,定期进行。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出的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方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信念、精神、道德等不同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一、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以及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等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诸如如何深化改革等困境,我们亟须一种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一)思想文化多样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它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在不断地加强。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尤其是在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主流的今天,国际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仍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各方面的优势与压力。

中国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能够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多,一些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也在意识形态领域危及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尤其在全球多极化发展及美国霸权主义并存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思想地位也面临着挑战。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可以说,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进步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与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在我们了解、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精华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价值观念。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传播开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些负面社会问题,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无用论”一时甚嚣尘上,各种封建迷信残余、邪教思想和落后保守的观念沉渣泛起,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总之,当前社会是一个非常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与此同时,国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观念也趁虚而入,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分化”。可以说,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将会是长期存在的,也是复杂严峻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尤其是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在思想文化方面所进行的扩张和渗透压力。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中运动发展与进步的。不能因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暂时出现的问题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社会主义道路。面对当前社会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在当代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不应当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应当坚持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既尊重差异、包含多样,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价值观,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当今世界,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意识形态领域也是风云激荡。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完整而完备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是我们的立党立国之本,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力量,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指导权和话语权,形成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舆论强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的价值指导原则与方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推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和谐文化建设,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到人们的头脑中去,渗透到精神和心理层面,共同抵制消极、反动和不良的社会思潮。(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影响

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经济体制的变革对社会的精神层面也产生了影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及经济成分上几乎是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即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做出了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策,改革开放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等。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除此之外,其他经济成分也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分配方式与利益格局的重组。改革前实行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体制,按劳分配的原则难以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经济效率低下,吃大锅饭以及平均主义现象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要求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企业要以独立法人的身份进入市场,就必然在经济活动中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这就导致了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以及人们在利益上的冲突。而且,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因社会结构失衡而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如因地区结构失衡而出现的中西部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问题;因利益结构失衡而产生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因生态结构失衡而产生的环境破坏问题以及因经济和社会结构失衡而产生的就业难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保障滞后及教育、医疗、住房难等问题;因体制不完善、民主法治不健全而产生的安全生产、社会治安、腐败现象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势必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和冲突。

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步调。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价值观取向多样化,多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现象。民众从对政治权力的崇拜转向了对经济权力的崇拜。旧的一元化的革命理想渐渐失去了光环,而新的共同价值理想又尚未建立。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人们容易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与人生意义等方面产生困惑、迷茫、焦虑和无所适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人们摒弃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旧观念,变得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使得竞争、风险、公平、效益等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也出现偏差,如金钱至上、诚信缺失、唯利是图、责任感淡漠等。社会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加重了人们的不安全感,也加深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体制和社会运行方式,新旧体制的转轨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而痛苦的过程。因为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触动或者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利益重组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利益上的差异与冲突,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冲突,近期与中期长期利益的冲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等。这些利益冲突的客观存在必然会使整个社会存在价值观的冲突,这些都给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奋斗的方向,失去了凝聚力与生命力,成为一盘散沙。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曾对人类历史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但在近代却落后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众多仁人志士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维新变法、效法日本、以西方为师走资本主义道路……但这些努力都失败了。原因在于这些道路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并揭开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初步而又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回顾历史,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所以说,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这将是中国社会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比较多发的时期,是热点难点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增多、经济容易失调、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需要完善及重建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尤为重要。用共同理想凝聚信念,在全社会形成拥护社会主义的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三)多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但同时,我国正在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情况,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以及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在思想意识领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冲击着传统、单一的模式,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局面。

首先是经济体制的改变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全面的社会转型。”我国的社会转型,是指在经济体制变革基础上的一系列相关体制与社会结构的改变,是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从本质上讲,这种转型指的是传统社会的逐渐消解与现代社会的生成。这种经济上从封闭转向开放的转轨过程是深刻的大规模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资源紧缺,物资匮乏,国家采用集中统一分配的资源配置形式,可以防止个别人的哄抬物价与囤货居奇。从表面上看,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可以有效消除贫富分化,但结果却是普遍贫困。这种挫伤劳动者积极性的按劳分配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它忽视了价值规律及市场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及对效率、公平的巨大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焕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使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和发展。与体制的转轨相适应的是我国所有制结构及分配方式的改变。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劳动产品分配的多样化也是历史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对国家的依赖性降低。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成为主要的分配模式。高度集中的社会结构开始逐渐分化,社会经济成分及组织形式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行政手段整合社会利益的方式及效果在减少与降低。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与复杂化,人们的自主性意识增强,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使得多种矛盾冲突、利益冲突及角色冲突、价值冲突交织在一起。这些都给人们的价值选择及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困难。

其次是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变也关系到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主要表现是利益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几乎垄断着全部社会资源,对社会生活实行严格而全方位的控制。个人的经济选择极少,对国家、集体高度依赖,个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都要从国家那里得到。社会高度强调的是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追求个人自由与个人利益的行为受到极大的压抑。改革开放以后,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经济体制的转轨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与自利倾向,人们变得敢于追求个人价值与个人利益。这种观念与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越来越受到肯定。因为它符合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特征。人们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来追求个人利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也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因此,随着新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产生与不断增多,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已被打破,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然而利益主体的独立化、复杂化改变了人们对国家过分依赖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市场经济一方面满足了公众得到普遍利益的愿望,同时也激发了人们追求更大利益的欲望。在这一时期,传统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念已不再对社会成员构成强有力的约束力量。“社会分化不断加速,社会异质性不断加强,使追求同一性和稳定性的传统社会控制机制失去了基础。”因此,人们在面对价值选择时,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统一的价值观念,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最后是思想观念的变化。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动、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带来的是利益结构的极大调整以及整个社会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冲击。外在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内在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是相伴而生、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与活跃。在思想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价值观呈现多样化与差异性也是任何一个时代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否定与摒弃主导价值观存在的意义与时代价值。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信念开始受到怀疑,一些人认为它们已经过时且不再适合当今社会。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人们自主选择、自我决定的意识在增强,各种价值观念的发展与涌入也使人们有了多种可能的选择。可以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但不能因此而抹杀、取消、否定主流的价值观念。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原有的落后的价值观念进行调整与修正,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而去进一步将它们发展完善。否则,价值观多元化的后果则是人们的焦虑、浮躁、迷惑和茫然,在精神上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金钱至上的观念使人们成了物质的奴隶,人的物化与异化使人的精神追求逐渐丧失。人们变得更加狂热地追求物质利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大行其道并颇有市场。在多元价值取向客观存在的条件下,人们势必会出现多种价值观的选择、迷惑与偏差并由此产生多种社会问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精髓。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明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今世界,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世界已日益连结成为一个整体,“截至2009年,中国网民的规模已达到了3.84亿人。”网络一方面为信息的传播、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方便,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渠道;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了负面影响。最主要的表现是网络打破了传统的国境界限,削弱了国家、民族的概念,这使得传统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受到冲击,使得民族意识弱化、爱国主义情感淡化。依靠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上网的任何一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跨出“国界”与别国公民自由地交流。整个世界已然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国家概念在日益密切的交往中渐渐淡化。在此观念下,不少人认为,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爱国主义已经过时。尤其是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的“超国家主义”以及西方国家大肆鼓吹的“人权高于主权”、“全球公民”、“普世价值”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企图弱化我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这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和教育都提出了挑战。可以说,西方国家通过运用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对我国进行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已是不争的事实。网络空间的多样性、自主性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尤其是一些反动、不良信息影响到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学习和理解。这是信息时代特有的压力与威胁,也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

过去“左”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创新精神的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发展壮大、生生不息、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战胜各种困难与考验,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它是完成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思想精髓。然而在当今中国,改革创新精神受到“左”倾僵化思想的禁锢,主要表现为思想陈旧、保守、僵化和教条。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意识,使人们习惯于从政治与道德的角度看待问题,整个社会价值体系高度政治化与道德化。这种思维显然不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在僵化的体制下,轻视知识、无视人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旧观念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创新制度的建立。那种唯上、唯书、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桎梏使人的创新精神受到极大的压抑,过时落后的观念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应当以发展、辩证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做出判断与决策,以创新、长远的眼光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利益的增加作为标准。(四)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造成思想道德基础的滑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社会的转型阶段社会利益主体不断多元化与复杂化,人民内部的矛盾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与新的问题。这些社会矛盾的层次性、复杂性以及对抗性都呈上升趋势,对我国的社会和谐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构成了影响。各种社会问题的增多加大了道德建设的难度。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信仰缺失、诚信意识淡漠、法制观念不足、价值取向扭曲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思想道德基础的滑坡,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和隔膜增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使人们对正统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和社会舆论导向产生反感,对正面的说教产生质疑。尤其是当前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利益观大行其道,使人们的道德淡漠、善恶不分、美丑混淆、缺乏爱心,对是非对错缺乏正确的评价标准。这些问题都加大了道德建设的难度。一方面,国家通过理论宣传指导,力图宣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社会上层出不穷的负面事件与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主流观念的说服力与感召力,使人们开始怀疑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真实性以及道德观念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大量传统美德的内容,这是我们古老文化的精华,即使在现实完全不同的新时期也是同样适用的。虽然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自我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中心,在道德层面上完全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但我们依然需要一种无形的统一的约束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上的多种选择与困惑无疑会造成人们精神层面的空虚与生活意义的失落。“人在本质上是种道德存在物,本然地存在着对‘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各种价值选择的出现使人们产生道德冷漠,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进行价值判断,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脆弱,信赖感降低。这可能加剧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除此之外,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荣辱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们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将其作为心中的道德律令并在实践中践行它,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道德风尚。一个人只有明辨是非、分清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我国之所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提倡与宣传,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极大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诱发了一些消极负面的东西,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受到了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市场经济的逐利本性使人们产生了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多元价值观,在是非、善恶、美丑、荣辱观念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使得个人利益、小集体利益、既得利益得到了强化,极端的个人主义、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思想滋生蔓延,物欲恶性膨胀,社会风气庸俗化,奉献、爱国、辛勤劳动等传统美德被认为是傻气、作假和保守;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与奢侈浪费被认为是聪明、勇敢、荣耀与时尚。个别人甚至出现了炫富、过度攀比的极端庸俗行为。这些行为是对人们道德底线的严重挑衅,使正面而主流的荣辱观念受到挑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道德标准与道德目标双重失落的人们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倡导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它涵盖了包括人生态度、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当今时代应有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