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史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06:40:51

点击下载

作者:张振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栾城史话

栾城史话试读:

总序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2011年4月

出版说明

自古至今,始终坚持不懈地从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中汲取有益营养,从而培植广阔的历史视野,并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独有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亦因此而以悠久的“重史”传统著称于世。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系统完备的“二十四史”即证明了这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史知识普及工作被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主持编写的《中国历史小丛书》,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组织编写的《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成为“大家小书”的典范,而后两套历史知识普及丛书正是《中国史话》之缘起。

2010年年初,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史话》和《百年中国史话》两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设计框架,以“中国史话”为丛书名出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亲任《中国史话》一期编委会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任编委会副主任。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诸多学术名家的积极参与,《中国史话》一期200种图书得以顺利出版,并广受好评。《中国史话》丛书的诞生,为历史知识普及传播途径的发展成熟,提供了一种卓具新意的形式。这种形式具有以通俗表述、适中篇幅和专题形式展现可靠历史知识的特征。通俗、可靠、适中、专题,是史话作品缺一不可的要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所有研究专著、稗官野史、小说演义类历史读物的独有特征。

囿于当时条件,《中国史话》一期的出版形式不尽如人意,其内容更有可以拓展的广阔空间,为此2013年4月我们启动了《中国史话》二期出版工作。《中国史话》二期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系列,拟对中国各区域、各行业、各民族等的发展历史予以全方位介绍。我们并将在适当时机,启动《世界史话》的出版工作。史话总规模将达数千种。

我们愿携手海内外专家学者,将《中国史话》《世界史话》打造成以现代意识展现全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万有文库”;并将承载如此丰厚内容的史话体写作与出版努力锻造成新时期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

希望史话丛书能在形塑民族历史记忆、汲取人类文明精华、培育现代国民方面有所贡献,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史话编辑部2014年6月序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位于冀中平原西部、省会石家庄市区东南。栾城行政区划面积为320平方公里,民间素有“北京到南京,小县数栾城”的说法,面积虽小但区位得天独厚。栾城自古有“南北通衢”之美誉,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青银高速、107国道及308国道穿过境内,北距石家庄机场40公里。栾城位于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极和环渤海经济区内,是省会经济发展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栾城史话》完成初稿时,正逢栾城撤县设区,结束了漫长的县级建制的历史,从此跨入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栾城自春秋置县至今约2600年,千年古县名副其实,历史底蕴深厚,名宿代不乏人。春秋晋国中军主帅、正卿栾书助晋复兴、勤谨重德,元代数学家李冶精研“天元术”,唐代宰相文学家苏味道妙笔写“正月十五夜”,其后裔“三苏”眉山发迹,韩山童、韩林儿反元称帝,等等,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栾城的有为志士建立党组织、开辟根据地,党政军民同仇敌忾抵御外侮、救国救民,及至新中国成立后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勾勒出一幅幅大气磅礴的壮丽画卷。这里有令人难忘的风雨历程,也有栾城曾经的荣耀和辉煌。《栾城史话》分设“形胜之地”、“史海钩沉”、“历史人物”、“民俗风情与景观名胜”和“当代栾城”5个篇章,编者以时间脉络为主线,以史实和人物加以分述,依据史料勾画栾城的风貌,告诉你栾城岁月变迁的轨迹。虽然由于篇幅所限,仍有一些重要史实没有入卷,但读者对栾城的历史概貌应该有个大致了解。

历史是我们的根,尤其是乡土历史,更亲切、更具体、更原创,更能拉近我们与家乡的感情,更容易消除对传统和历史的隔膜。不懂得家乡的历史,没有传统文化的浸淫和支撑,宛如没根没底的浮萍,身无所属,无所适从。了解和学习乡土历史,汲取精华,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心、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振兴家乡的信念生根,从而激发人们有所作为,报效桑梓,此谓爱国首先爱家乡。从这个意义上说,《栾城史话》的出版,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和把握栾城历史文化概况,对弘扬和传承历史文化,极有裨益。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学习历史时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走向未来。”乡土历史是党史、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中的细胞。了解和学习乡土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种怀旧情绪,还能借此了解地情县情、记取政经、体悟人文兴衰之道,可资政育人。《栾城史话》或聚焦于历史某一时刻,或着眼于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读后给人以启发、深思,让人警醒、觉悟,对我们做好现实工作,更好地把握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今天我们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界处,展望未来,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栾城将顺应发展潮流,抓住撤县设区的际遇,融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前沿方阵,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需要着眼全局,谋而后动。目前,我们正在打造“教育城”“文化城”“健康城”以统领民生事业,以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生物医药基地和城郊型现代农业为两翼,建设石家庄中部区域经济隆起带的发展蓝图。全区上下着眼于增强“软实力”,兴起新一轮文化建设热潮,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文化城”建设全过程,实施文化惠民,打造“处处皆文化,人人显精神”的特色文化之城。我们探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点,努力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区域经济的新支柱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栾城史话》的出版,可谓正逢其时。

结束这篇前言时,正值河北省农村容貌提升行动掀起高潮之时,我区各具特色的村史馆(室)建设方兴未艾。传承历史,记住乡愁,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此与读者共勉。中共石家庄市栾城区区委书记 吕素维2014年10月8日一形胜之地

栾城位于冀中平原西北,太行山东麓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土沃水丰,属于自然条件较好的县区。古书赞道:“洨水潆洄于西北,龙冈迤逦于东南。”物景壮美,呈吉庆之象,所以栾城自古有“形胜之地”的美称。栾城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沉郁,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1建置沿革

春秋时,置栾邑,治所在今县城北北十里铺,为晋大夫栾宾之后、晋中军元帅、正卿栾书的封邑。战国时,初属中山国,后归赵。秦属巨鹿郡。西汉时,置关县,治所在今县城北北十里铺,属恒山郡。吕后元年(前187),封恒山郡为恒山国,八年(前180)国除为郡。文帝元年(前179),改恒山郡为常山国,时为国,时为郡,其间均辖关县。东汉章和元年(87),省关县,改置栾城县,属常山郡,县址移至今县城南25里、赵县西北之轮城村。三国魏时,撤销栾城县,并入平棘县,属常山郡。晋时仍为平棘县地,析常山郡置赵国,属赵国。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析平棘复置栾城县,治所在今县治西2里焦家庄村东,属赵郡。直到元末,治所未变。北齐天保元年(550),废栾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栾州,复置栾城县,属栾州管辖。大业二年(606),栾州废,置赵州,栾城县改隶赵州。大业三年(607),罢赵州为郡,辖栾城县。唐武德三年(620),栾城县属赵州。武德五年(622),赵州改栾州,属栾州。贞观元年(627),栾州复名赵州,又改属赵州。天宝元年(742),属赵郡。至德二年(757),属赵州。大历三年(768),改隶恒州。元和十五年(820)改恒州为镇州,栾城改隶镇州。天祐二年(905),朱温为避父讳,改栾城为栾氏县,属镇州。五代后梁时,栾氏县属赵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又改称栾城县,属北都,后栾城属镇州。长光三年(932),属真定府。后晋天福七年(942),属恒州,天福十二年(947),又改属镇州。后汉乾祐元年(948),属真定府。后周广顺元年(951),改属镇州。

宋初期栾城县属镇州。庆历八年(1048),改属真定府。金代,属河北西路真定府。元代,蒙古置总管府于真定路,辖1府5州,栾城先属赵州,后改属真定路。明洪武元年(1368),栾城改属真定府赵州。洪武十年(1377),治所由焦家庄村东移今址。清代,栾城为直隶省真定府属县。雍正元年(1723),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栾城属正定府。

1912年,栾城为直隶省正定府属县。1913年,属范阳道,1914年,范阳道改称保定道,栾城改属保定道。1928年6月28日,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废道,栾城县属河北省。1938年,栾城属冀南行署四专区管辖,1940年6月,划归冀中一专区管辖。1940年9月,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第七专区。1944年,栾城县改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5年3月,调整行政区划,栾城县与正定县、获鹿县部分村建立联合县,成为栾正获县。1946年3月,撤销栾正获县,恢复栾城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栾城隶属石家庄专区,曾与藁城、无极、石家庄市桥东区和赵县合并,1970年,属石家庄地区,1986年4月5日,改属石家庄市。2000年3月,栾城下辖的方村镇12个村划归石家庄市裕华区。2013年,栾城共辖栾城镇、郄马镇、楼底镇、冶河镇、窦妪镇、西营乡、柳林屯乡、南高乡5镇3乡,共182村,其中郄马镇由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代管。2形胜之邑

栾城自古有“形胜之邑”的美称。清代编修的《畿辅通志》谓栾城“形胜”,是“山川壮美”之意。今日栾城,地势平坦,土沃水丰,是长期改造的结果。古代栾城并非“一马平川”,其被称为“形胜之邑”,是因为有迤逦起伏的卧龙冈,有蜿蜒如带的洨河、冶河,有星罗棋布的土丘和高台。

先说卧龙冈。卧龙冈为一土冈,起自城北15里乏马铺北,“冈以坟起,龙以形蟠,蜿蜒数十里,脉络联自太行”,“掘地数尺,累累结石,仿佛人马介胄之状”。登临冈顶,龙脊起伏尽收眼底。冈西有龙王台,台高3丈,直径约15步,上建有龙王庙,小殿三楹,龙母居中,龙王侍坐西侧,僧屋半间。前后有古柏5株,合抱参天,苍郁斑驳。站在龙王台,北瞰冶河,碧水清波,玉带若匕;南眺县城,烟树迷离,粉堞似画;西望太行,山峰叠嶂,奇境如临;东览村野,屋瓦鳞比,田地鹤列。按风水学,此为乾象,遥控东南,可谓“形胜”。卧龙冈在岗头村折而向东又蜿蜒向南,至龙化村,土冈隐没,不复可见。

再说境内丘、台。栾城有10余座土丘、台散落境内,亦为各地的“观景台”。城东南15里有高丘(南高村、西高村、北高村之间),高4丈余,高丘位于赵县、藁城、栾城交界的旷野,有壮士“遗世独立”之感。城东10里有范台,上建玉皇庙。城东偏南8里有浪头丘,高2丈余,上立五岳庙。城东1里有柴武台,占地70余亩,上有善众寺,蔚为壮观。城南2里榆林道村南有寿阳山,实不过为不满1米的高土冈,却为栾城当年“寿阳落日”的观景台,人们只有在这个视角,才会看到独特的落日景观。城西3里有彪冢丘3座,皆高2丈余,相传为栾武子(即栾书)射彪处。城西北12里有赵台,唐代开元十四年(726)此台上曾建“极果寺”;城西北3里有栾武台,台上有栾武祠。城北12里有南客三丘,并峙如三台,城北10里古皇道东(今北十里铺,即关县旧城东)有董堡丘,高3丈许,可以登观城垣。城东北12里有土冈,明永乐年间在此冈北建“北岗”村,此冈状若“土疙瘩”,而村庄位于疙瘩之尽头,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疙瘩头”。

最后说河流。栾城境内有两条主要河流:洨河和冶河。洨河自彭家庄入境,在窦妪石牛港(牛家庄)又有二泉汩汩注入洨河,实为一景。南行20里,又有沙河水西来,在梅家村汇入洨河。南行8里,有金水河(潴龙河)西来,在郭家庄汇入洨河。冶河(在县城北即古太白渠)后被改造为运粮河,一支在城北东入藁城,即城郎河,范台之范水北流汇入城郎河。冶河环城而过,有凌空桥飞架东门,蔚为壮观。县城南五里铺,有龙潭湾,亦为一景。3栾城“古八景”

一个地方的胜景,既有自然界的造化,又有人文历史的积淀,是人类改造、美化环境的结晶,也是自然景物和人文历史底蕴的浓缩和融合。

栾城县自明朝以来就有“八景”之说。明朝嘉靖至崇祯年间,栾城县的“八景”是:栾冢秋风、柴台晓雾、龙潭灵雨、黉壁湖山、长桥东跨、莲沼环城、冶浦寒亭、绿柳长廊。其中“冶浦寒亭”原名“夜哭韩亭”,“韩亭”前身系元朝末年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妹妹、小明王韩林儿姑母的坟墓,人们俗称“皇姑坟”。元朝末年元军毁坟后,韩家后人在原址修亭作为纪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韩林儿起初奉迎继而加害,韩氏一家终为当朝所不容,韩家后人只好将“韩亭”称作“寒亭”,以避祸端。当时韩家后人举行祭拜都在晚上,故时人称“夜哭寒亭”。明朝栾城一文人作了一篇《寒亭考》,将“夜哭寒亭”改称“冶浦寒亭”,因寒亭的位置在县城东南角四济桥东边,紧靠冶河东岸(即今栾城第六中学操场南头)。这一改既不犯皇家之忌,又有了“诗意”,“冶浦寒亭”被时人定为胜景之一。另一景“绿柳长廊”是指纵贯栾城全境的古驿道两旁栽植的榆、柳。明朝万历初年,时任栾城知县的沈廷英在驿道两旁广植榆、柳,于羊市铺一带植柳种荷。驿道曾树有木坊,其题额是“绿柳长廊”,并配书一联:两行烟柳漫迢遥,长途阴赖;十里荷花轻荡漾,水殿风光。

到清朝初年,寒亭遭忌,驿道两旁的榆柳因战乱灾害多被砍伐,“冶浦寒亭”和“绿柳长廊”两景不存。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人们在重修《栾城县志》时只将“六景”附记于《古迹》一章中。清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桂超万在疏浚洨河时,在两岸筑堤,堤上栽柳,沿河绿柳成荫,河中清流潺潺。每到春夏,黄鹂等鸟雀飞鸣于堤柳之中,声色俱佳,时人称此景为“洨堤柳莺”。当时疏浚洨河时,河工从河中挖出了“眉山发迹”碑,此碑被当时的知县桂超万立于龙冈书院大门前左侧廊下,时人即把这通古碑也定为栾城一景——“眉山发迹”。此二景与前“六景”合为“八景”,为新“栾城古八景”,以下将分别叙述。

栾冢秋风 栾冢是春秋时期晋大夫栾书的墓,其前筑有高台,系栾书所筑,后人建祠庙于其上,以奉祀栾书(谥号武,史称栾武子)。千百年来历代栾城百姓对祠庙进行修葺,每年中秋节举办庙会,“民皆报赛秋成”以庆丰收。当年栾武台周围景色壮美,从县城西北望去,万树丛中有一高冈,上筑殿亭楼阁,飞檐斗拱,绿瓦红墙掩映于松柏之中。中秋至重九是栾武台风景最美之时,此时烟轻云淡,秋风送爽,绿柳轻荡,白杨临风,田野中禾稼如金,满坡野菊竞放。面对如此胜景,历代文人墨客常吟诗作赋以颂之。

柴台晓雾 柴武台是西汉棘蒲侯柴武之墓,隋唐时期,在台上创建善众寺。该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寺院内外,苍松古柏森森,石阶雕栏高古,斋寮廊庑清幽。游人乘晓登临,云雾缭绕如在襟袖之间,故名“柴台晓雾”。历代文人皆有诗文吟诵此美景。

龙潭灵雨 在县城南五里铺村东,古冶河自西北流经此处,忽而向东急拐而南,形成一浅水湾。河湾滩头芦苇丛生,沿岸古柳成荫。五龙桥纵跨冶河南北,北岸有八角龙井一眼,上筑五龙亭,五龙桥东筑台而建龙神庙,龙神庙特开一池,石珑八角,水清澈幽深。相传历代知县每逢旱年即到龙潭湾龙神庙祈雨,以求丰年,故名“龙潭灵雨”。五龙亭奇巧壮观,亭顶彩绘飞龙倒映水中,龙井之水清澈如镜,龙影随波而动,宛如真龙飞腾。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此处举办龙神庙会,古风俗沿袭至今。

黉壁湖山 栾城文庙大成殿西侧、明伦堂前矗立一玲珑挺秀的太湖石,约立于明朝正德年间,石高丈余,嵌空玲珑,形色苍古。明嘉靖年间栾城文人张德崇曾作一篇《黉壁湖山记》,阐述了立湖山石之意,激励学子“睹湖山,兴仰止”,砺志成才,并为湖山石题写了匾额,将“黉壁湖山”4个大字镌刻于石。

凌空晓日 建于金朝章宗泰和年间(约1205年)的栾城县城东门外古冶河(亦称运粮河)上的凌空桥,又名东大桥。此桥和赵州的永通桥(俗称小石桥)形状一样,同为赵人裒钱所造。桥高3丈5尺,长30丈。明朝弘治十一年(1498),曾重修此桥。此桥兴建之时,为金朝鼎盛时期,其时河道水深流缓,往来舟船不断,古驿道上行人车马络绎不绝,栾城县成为燕南赵北之要冲。明朝初年,古桥西端栾城新城建成,城东门面对古桥。清晨登临城楼,隔桥远眺,万树丛中旭日初升,朝霞彩云普照,紫气喷薄涌动,使登临者顿生奋发之情。冶河两岸绿柳护堤,大桥雄伟之势如长虹饮涧,似太虚弦月,游人驾舟于河中望桥,如玉环半坠碧波之中。自金元以来古桥即被定为栾城胜景之一,原名为“长桥东跨”,清道光以后更名为“凌空晓日”。

莲沼环城 明朝洪武初年,栾城县新城筑于冶河西岸,利用一段河道作护城河,其余南、北、西三面为新开河道,引冶河水环城而绕,又于护城河东南角建起水闸(又名响闸),以控制护城河水。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赵文奎于护城河中种莲藕、养鱼虾,其后又有几任知县相继种莲养鱼,此处成为栾城一大景观。当时县城四周沿河绿柳扶疏,碧波粼粼,游人可驾舟作环城之游,赏莲垂钓,心旷神怡。历代文人皆有诗文以记其胜。

眉山发迹 此为明朝崇祯年间由兵部右侍郎范志完所题的石碑。“眉山发迹”4字,隶书,字大盈尺。此碑原立于城西洨河岸边,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桂超万在疏浚洨河时从河中挖出,并在修葺龙冈书院时,将此碑立于书院大门前左侧。

洨堤柳莺 洨河系栾城县西部一较大河流,自古以来,因河床年久淤塞,经常泛滥成灾,虽经历代治理,但水患不断。清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桂超万动员全县百姓兴修水利,疏浚洨河,修筑防洪河堤,并沿堤岸种植杨柳。自此洨河水清流畅,沿岸绿柳成荫,每到春日,杨柳吐絮,春风吹拂绿柳,黄莺鸣叫河畔,成为栾邑胜景之一。两岸田野免除了旱涝之灾,实为栾城百姓之一大幸事。

今人将上述“古栾八景”以诗记之:栾冢千古立秋风,雾绕柴台紫气凝。环城莲沼揽舟荡,长桥迎旭号凌空。龙池潭深祈灵雨,湖山仰止壁黉宫。碑碣表记三苏祖,丰稔洨堤赏柳莺。

历史的脚步跨入了波澜壮阔的新世纪,倏忽沧桑巨变,天地一新,“古栾八景”部分已然不存。栾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创造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更多、更美的新景观,城乡无处不美景,我们需要发现和寻找更多的栾城“新八景”。4行旅诗中的古栾城“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既反映社会生活,又抒情言志。阅读与栾城有关的古代诗歌,可以感受古栾的沧桑历史、了解古人心志。栾城位于中原通往北方的古驿道上,是南北通行的要冲,历代皆建有驿站。行人路过栾城而写就的诗篇,散见于古代官员和文人墨客的作品里。《栾城县志》收录有百余首关于栾城的古诗,这里主要介绍几首行旅诗。

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846~907)去正定拜见友人,夜宿在栾城驿站,写下了《宿栾城驿却寄常山掌书记》。一更更尽到三更,吟破离心句不成。数树秋风满庭月,忆君时复下阶行。

这首诗秉承作者一贯的诗风,简洁明了,非常有画面感。诗人一生仕途不顺,隐居南方,出行很少。这首诗估计是诗人早年出外求职时所写,他告别真定的掌书记(官职名称),入夜宿住在栾城驿站,想写几句诗来表达思念之情,却辗转反侧,直到三更时分,还没成句,于是踱出屋外,耳闻秋风拂树,眼见凉月满庭,不觉回忆起主人下阶相送的情景。“数树秋风满庭月”,看来当时栾城驿站内栽有树木,说明驿站环境不错。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栾城驿站迎来了著名爱国诗人范成大。当时南宋与金议和成功,他作为南宋使者自都城临安(今杭州)出发出使金国,路过栾城,所闻所见使他写下了一首悲凉无奈的诗。栾城

县极草草,伴使怒顿餐不精,欲榜县令,跪告移时方免。

颓垣破屋古城边,客传萧寒爨不烟。

明府牙绯危受杖,栾城风物一凄然。

诗前自注的大意是:县里安排很不细致,随行的使节因舍馆伙食差而欲杖责县令,县令跪求很久才作罢。全诗大意是:在古城旁边破墙陋室的馆舍里,天气萧瑟寒冷,我们面对的却是冷灶凉饭,身着官服的县令险些因此受杖击,栾城的景象很凄凉啊!

作者在城外驿站里遭遇破屋冷灶,眼见冷落萧条之状,由物及人,由人及一地之风物,乃至破碎河山,诗人发出悲凉无奈的感慨。当时南宋和金朝议和后,以淮河为界,河以北就是金国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地处京畿以南的栾城也早已是金朝的地盘了。也许栾城县令与赴金使者当年同朝为官,倏忽间,江山易手,各为其主;也许县令本为宋朝命官,今日却仰金人鼻息,倍感屈辱而鄙视、迁怒于范成大使者一行;抑或由于连年战伐,人祸天灾,民生凋敝,县衙也是穷困拮据,驿站没有接待能力……个中原因不得而知。当然范成大肯定是主战派,史料记载他到金国后,坚强不屈,几乎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后,他将过淮河后使金途中所作绝句编为一卷,表现其渴望国家统一的心情。

在元朝初年的某一天,一位中年人乘马揽缰,伫立在栾城通往赵州的路上,眺望下一个目的地,复又眼望栾城县城东边的善众寺,吟诗如下。揽辔栾城望赵州,清霜点入鬓边秋。何如东寺老师宿,不出山门到白头。

这首《过栾城》的作者就是曾经出使安南(今越南)而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著名诗人陈孚。陈孚,字刚中,元代学者,在为政和为文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原本意欲指点江山、实现抱负的陈孚,在踏入官场了解了元代最高层的政治内幕后,开始厌恶政治,萌生退念。这首诗是在从元大都返回浙江台州的路上写的。当时栾城善众寺几经修缮,香火鼎盛,寺名远播。陈孚也许拜访了寺内主持,感叹自己早生华发,心生遁入空门之念。

明正德年间,兵部给事中、涿州人史道路过栾城,写下了下面这首《栾城》。谁拥貔貅向此游,风流千古寄城头。当年雉堞知何处,满目荒凉尽土丘。

诗词大意:当年是谁带领军队行进到此,城头依然千古风光无限。当年的垛口现在哪里?只见满目荒凉,遍地土丘。

栾城旧城在现址西焦家庄位置,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十年(1377)知县沈贞在现址建新城。史道诗中所写的应该是废弃的旧城。眼前的残垣断壁,似乎让诗人感受到当年战场上旌旗蔽日、鼓角齐鸣、人喊马嘶的悲壮场面。重过栾邑——(明)刘三元栾封卤隘俭而穷,何事天农屡不丰。衣食固云甘淡泊,室家将见尽虚空。当年自揣无殊政,后美当期音惠风。孔迩虽歌心窃愧,岘山谁踵晋羊公。

作者刘三元是山西平遥举人,崇祯年间曾任栾城知县。这首诗的背景是刘三元于1644年服丧期满向上司述职路过栾城,住在自己的生祠里。当年刘三元在栾城任上,劝农耕织,引进荞麦,教授纺织,有“荞麦公公”的美称,政绩颇佳,所以厚道仁义的栾城人为他修建了生祠。按照常理,人死后才能建祠堂,可见栾城百姓对他的爱戴。百姓听说他来栾城后,纷纷叩头泣诉,男女老幼不下数千人,乡绅秀才、村中执事还有父老乡亲等,给他送水送饭,天天络绎不绝。刘三元因此感慨万分并在墙上题诗两首,一是记述栾城民风淳厚,二是怜悯栾城百姓生活之贫困。

此诗大意为:栾城封邑的人民俭朴而贫穷,为什么农业总是不丰收?穿衣吃饭人们固然心甘淡泊,家中也确实近乎家徒四壁。当年在任时自认为没有特殊的政绩,期望我的后任能带来佳政福音。百姓当面歌颂我,我心里倍感惭愧,谁会像岘山深得民心的羊祜一样来执政呢?

刘三元在这首诗里写出了心中的困惑:为什么老百姓生活那么艰难?字里行间充满爱民之情。1644年是农历甲申年,正值李自成大顺军入主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战事不断,生灵涂炭,史称“甲申国难”。栾城处于交通要道,清兵频繁过境,征粮催饷,加上连年蝗灾,盗贼四起,庄稼绝收,人祸天灾,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吗?“晋羊公”们即使再优秀,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政局和先进的社会制度,想治理好郡县也是空言。需要一提的是,刘三元在家乡平遥抗击清军落败后,自放于山水之间,做了道士,又二进栾城,栾城的老百姓再次接纳了他,他住在生祠直到终老。游台头寺——(清)郝浴晨思千重万马鸣,偶阑征辔逐经声。采封犹想栾书功,化域空悬柴武名。松沉绿影尘情远,桥过红莲香水生。无那频年腾米价,苍生延首问销兵。

此诗作者为郝浴,定州人,顺治年间进士。他官至御史,曾巡按四川,上书奏劾吴三桂,后死于广西巡抚任上。诗人在戎马倥偬之际路过栾城,乘马循着诵经声来到台头寺。诗中提到了栾书和柴武,也描写了善众寺松影沉碧、红莲绽开的远离尘世的环境。其实“尘情”并不远,山门之外,便是兵燹、饥民,所以尾联作者叹息年年米价飞涨,借百姓之口表达对战争的厌烦。看似无意一笔,却隐含着作者对时局的忧虑。过栾城——(清)周体观久客忘留滞,长歌发兴赊。春风来海燕,虚馆放山花。马渡垂杨缓,巾随落日斜。孤城复何处,向暮一吹笳。

这首诗的作者周体观是顺治年间的进士,官至参议道,擅长作诗,著有《晴鹤堂集》。人滞旅途,自然是乡愁绵绵、孤寂郁郁,但诗人以乐观、豪放的心态和白描的手法抒写了一个行者的心情。久客放长歌,春风唤海燕,虚馆开山花,头巾映夕阳,诗人善于用反衬、对比和拟人,一扫行旅诗的沉郁忧闷。这首诗的背景是宁静和恬适的栾城。过栾城——(清)魏裔介弹丸黑子鹿泉东,怀惠黎民道可通。要使佩韦化民俗,须将驯雉学前公。眉山气节声施远,凤阁文章揣摩工。武子流芳今未艾,千年苹藻祀学宫。

魏裔介,清代诗人,顺治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他平生治程朱理学,著有《约言录》《内外篇》《四书精义汇解》等。

诗的开头首先介绍栾城是位于鹿泉东面的小县,然后笔锋转到为政之道上,(只有)怀惠民之心治县才能奏效。他接着引用典故说明如果要使劝诫化成老百姓的自觉行动,必须学习前人驯雉的经验。颈联和尾联说眉山“三苏”声名远播,苏味道的文章工于推敲揣摩,栾武子美名流芳至今不衰,还有文庙供奉圣人香火千载不绝。诗的首联、颔联与颈联、尾联看似不相关联,其实在说明为政之道在于为民谋利、泽惠百姓,但也必须重视对百姓的教育、感化和示范。二史海钩沉1《定武兰亭集序》刻石面世栾城

栾城城北15里的乏马村东北原有一片树林,价值连城的王羲之《定武兰亭集序》刻石是在这里发现的。

在历史上,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真迹,由王羲之的后代一直保存,后被唐太宗李世民得到。李世民命冯承素等人临摹,李世民去世后,真迹殉葬,从此世间只见其临摹本。在各种临摹本中,欧阳询的摹本被认为是最好的,因而被刻石藏于宫中。唐朝末年,天下大乱,907年,朱温篡权自立,建立后梁,将府库宝物及刻石迁往东都开封。923年,后唐灭后梁,迁都洛阳。938年,后晋建东京于汴州。947年正月,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入开封。是年三月耶律德光率部北归,同时将国库宝物车载北去,其中就有欧阳询临摹的《兰亭集序》刻石。

当走到栾城县乏马村东北的树林时,耶律德光身染重病不治身亡。部下将其尸体做成“帝羓”,车载北归。由于北撤仓促,契丹人将车辇辎重一一丢弃,《兰亭集序》刻石也被丢弃在这里。唐欧阳询临摹《兰亭集序》刻石(定武本)清代拓片

清《乾隆郡志》记载:“定武本,当时刻石禁中,每纸已值万钱。石晋之乱,契丹辇之而北,路弃栾城杀狐林。庆历中,为郡人李学究所得。后其子负以官缗,宋景文偿以帑金,纳其石于库。景文定武守也,故以名石。”大意是:北宋庆历年间,一李姓学究得到了《兰亭集序》刻石,后来,其子负债,摊上了官司,不得已把石刻献给定州(今定州市)太守宋祁(谥号景文),以赎自身。宋时军队称武备军,宋景文是定州武备节度使,所以后人称欧阳询的刻本为定武本《兰亭集序》。

2014年,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和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直专注研究定武本《兰亭集序》的栾城人聂永身先生在多方考证的基础上,完成了《定武兰亭史话》一书并出版,他依据史料厘清了定武本《兰亭集序》的来龙去脉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2善众寺的兴衰

栾城县城惠源路东头的历史文化公园内,有一土岗叫柴武台,是西汉大将棘蒲侯柴武的墓。据记载,隋朝开皇年间,柴武的远孙出家为僧,号英师。他在柴武台上筑寺,即为善众寺之始建。英师故后,葬于柴武墓侧。据清同治《栾城县志》载,古刹名曰“善众”,俗名台头寺。

善众寺隋唐时香火最盛,当时有名的高僧惠休、辨敷、辨英等都在善众寺做过住持。唐朝的高僧玄奘去西行取经之前,曾遍访国内高僧,从相州(今河南安阳)来到赵州(今河北赵县),曾在此挂锡[1]。金代,因不慎失火,善众寺变为一片废墟。

元代初年,广东有一明悟大师云游至此,见柴武台上空旷寂寥,树木丛生,台下小桥流水,风景宜人,而寺庙倒塌荒芜,瓦砾遍地,决心重新修整,但规划完毕,不及奠基即圆寂。后来其徒弟满公依照先师遗愿,兴建寺院。寺前设三道门,寺中是两座大殿;寺后是高耸的楼阁,僧舍斋室俱全。寺内还开辟一块土地,种植苹果树、梨树,春夏枝叶繁茂,金秋硕果累累。寺旁建一旅店,以供给寺内常用开支。整个寺庙殿宇巍巍,金碧辉煌,成为远近闻名的古刹。

元朝至元年间,定居栾城的行中书省右丞哈喇哈热心佛学,成为善众寺的总功德主。他上疏奏请满公为住持,不久元世祖封满公为“宏教大师”。据清同治《栾城县志》载:满公,姓牛,栾城牛郭乡(今栾城牛村、吴郭等村,即元时牛郭乡)人,幼时出家为僧,20岁时便全部掌握佛门戒律。他博览群经,所度弟子计70余人,80岁时仍耳聪目明,梵诵不辍。他于大德三年(1299)十二月十七日圆寂。

至顺四年(1333)法师志舜对寺庙进行了大修。清同治年间的《栾城县志》载:法师志舜,姓靳,世居寺南柴村,幼年时拜宏教大师满公为师,勤奋苦学,不久便成为主讲。他被任命为住持后,受师号“智辨”。他带领众弟子开辟良田60亩,所度弟子达50人。善众寺每年供云游僧千人食住,可见当时寺庙规模之大。

明朝到清朝早期,善众寺仍香火不断,僧众甚多,又兼古柏参天,环境幽静,可登高望远,为栾城游览胜地。明万历年间,栾城知县周复元曾作诗《友人邀游善众寺》:“折简劳畴昔,郊原此一行。林深藏古寺,花晚出秋城……”清康熙年间,栾城知县王的《游台头寺》写得更为细腻。精兰鹅憩惬幽思,古殿云深梵呗迟。三径花香飘佛座,诸天萝月隐松枝。鸟鸣深院僧初定,茗战新泉日渐移。徙倚自清尘俗累,扫苔还读旧时碑。

这首诗写善众寺古殿高耸、佛像庄严,藤萝青翠、松柏森森,还有在鸟鸣声中入定的寺僧、一直斗到日落西山的茗战(民俗中的斗茶游戏)、长满青苔的碑碣……众多的物象,构成了善众寺肃穆、幽静、深邃的氛围,让人觉得此处确实是抛掉尘俗之念、涵养心经的绝妙去处。

清乾隆年间,栾城知县顾之麟有《初夏登台头寺》诗:汉时名迹寄旃檀,栾氏遗风此壮观。白玉桥长珍重过,青铜柏古往还看。三分春色余新绿,百里秋毫数远峦。已是熟游游不尽,更从初夏一凭栏。

后来,善众寺香火渐少。乾隆年间的知县梁肯堂在《栾城怀古》中写道:古柏阴森废四门,寒烟蔓草断人魂。棘蒲事业空台在,虚说柴侯南北村。

古寺的破败寂寥可见一斑。到咸丰初年,太平天国林凤祥部北伐,途经栾城,善众寺毁于战乱。至此,栾城善众寺彻底衰败了,多年后遗址也不复存在。

20世纪90年代,栾城县委、县政府对柴武台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治理和绿化,并修建了仿唐建筑凌云阁,遍植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昔日钟磬悠扬、诵经声声的佛法圣地,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文友雅聚的优雅去处。3兴废起落说文庙

文庙,是纪念祭祀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等,因其有教化功能,也被称为学宫、郡学。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自北朝起开始建文庙,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的治所所在地都有孔庙或文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栾城文庙创建于元朝大德年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时任栾城县主簿的田茂创建。当时县城还在焦家庄的位置,文庙选址在城东运粮河西岸。经过清理荆棘,平整沟坎,田茂建成了大成殿。后田茂任期已满,调离栾城,未能扩建文庙其他建筑。大德三年(1299),新任知县马彦文上任伊始,继续扩建,到大德五年(1301)又修建了“两庑(主殿四周的房屋)、神门、东西斋、棂星门(文庙第一道门坊)一十五楹”。元泰定四年(1327),知县赵彦才捐出自己俸禄修葺侧房。元朝末年,栾城县城毁于兵火。

明朝初年,当地政府在运粮河西岸迁建新城,将文庙圈入城中。到明正德年间,文庙已历经200多年,破败不堪。正德二年(1507),知县乔震向省府申请了修建文庙的款项。此次修建,将文庙布局做了大调整,将最西边临街的大成殿往东移至正中间,把明伦堂建在西边临街,将训导署等建在东边,在神路两旁和泮池(大成殿前的半月形水池)四周种植了桧柏。今天大成殿前的两株古柏树即是当时所栽。自此,栾城文庙形成了北部大成殿居中、南部建筑左右对称的建筑格局,500多年来未有大变。栾城文庙

明朝隆庆三年(1569),知县周文化向按院、抚院申请官银,又自捐俸银千两,翻修大成殿,修了启圣祠等,扩建了泮池,新增了石栏杆,新建了“万世宗仰”牌坊一座,扩建了明伦堂,重修敬一亭,亭内镌“四箴”刻石,并在明伦堂前重建“文明坊”。他还在明伦堂东侧创建了“名宦”“乡贤”二祠,使文庙“轮焕鲜美,光耀云汉,黝垩丹刻,柄烺眉睫”。明崇祯十一年(1638)“戊寅之役”中,清兵袭掠栾城,文庙被焚毁。崇祯十六年(1643),知县柯世芳捐俸修建,规模初具。清康熙十三年(1674),知县沈廷劢亦捐银倡导修建文庙,重建了大成门,扩建泮池,补修了大成殿及两庑。康熙二十年(1681),知县王重修明伦堂。康熙五十二年(1713),训导陈五遂重修了文昌帝君阁(后此殿移至南城墙建文昌阁)。雍正三年(1725)先后有两任知县修葺两庑,并备齐了文庙祭祀所用的帐幔祭器。雍正十二年(1734),知县陈韶和教谕要鼎再次重修。清嘉庆八年(1803),时任海州运判的栾城西街人邓谐捐银800两,重修了棂星门和门外照壁及神路。道光十年(1830)知县马袁炜重修文庙前东、西两座牌坊,西坊题“道冠古今”,东坊题“德配天地”。道光十一年(1831)本县人士韩光耀独自捐资修葺了棂星门和大成门。道光二十五年(1845),教谕殷秉钦训导达伦重修了明伦堂。光绪七年(1881),当地政府摊派各乡村捐资修葺文庙。

自元朝大德元年(1297)至清朝光绪七年(1881)的584年间,文庙较大的修葺有20余次。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栾城文庙除了明伦堂和几座牌坊倾圮不存外,其余建筑均存。文庙大院当时作为县委机关所在地,屡因建设拆废,但大成殿和月台前精致的蟠龙石雕丹陛及两株古柏树得以保存。

2000年,栾城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大成殿进行落架重修,修旧如旧,其主要木质架构仍然使用原来木料。大成殿为单檐歇山式一层木结构,长20.5米,宽9.3米。2011年,县委机关迁出,以文庙大成殿为主要建筑,修建了古柏园,增设假山、水池、回廊和牌坊,此处成为供民众休闲娱乐的街心公园。

2008年,栾城文庙与栾武台遗址、柴武台古墓、清明桥一同被列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成吉思汗后裔——北长校氏家族

北长村位于栾城城区东北,是一个有1200多人的小村庄。村内“校”(读音xiào)姓村民有1000多人。奇特的姓氏让周边村民感到好奇,也让校姓村民对家族身世十分迷惑。长久以来,该村便流传着“校姓村民老祖宗是蒙古人”的说法。该村虽然属河北平原村落,但一些特殊习俗与周围村迥异。比如,校姓村民的老坟都是砖砌的圆形地下坟墓,一丈多深,墓穴的形状也不同于本地其他村庄,墓穴呈环形,直径过丈,墓穴的封闭方法是自下往上逐渐缩小,形状如蒙古包。每个墓穴埋有2~3人,死者不用棺木盛殓,而是直接放入地下的大墓,墓碑则按照死者的辈分排列。这是清代中上层蒙古族人土葬逝者的典型方式,可惜墓葬在1958年时被铲平了。据老年人回忆,当时平坟时校姓祖坟的规模庞大,光石碑就达10多层(每代1层),坟地里松柏森然,遮天蔽日。

关于校氏祖先,村里曾经传说:有3个王爷分别姓“校”“较”“效”,因罪逃亡,其中姓“校”的王爷便跑到了栾城县,姓“较”的王爷跑到了河南。另一个传说是:“木交王”是镇京总兵,因触犯龙颜,让3个孩子隐姓埋名分别逃生,在新姓氏的字体中都含有“交”字,便于以后联系。

无独有偶,在河南中牟县也有5000多名校姓居民。这些校姓居民中同样流传着“祖先是蒙古人并且是皇族后裔”的说法。中牟有个传说与北长村相似,说是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蒙古人“木交王”带家眷逃到河南,为让后代免遭杀戮,他让自己的3个孩子分别到山东、河北、河南隐藏起来。为不被发现,也便于联系辨认,他让3个孩子分别改姓“校”“较”“效”。

经过考证,栾城北长村校姓村民,一支于明初迁至河南中牟县,一支于明永乐年间迁至河南巩义,还有一支在清乾隆年间迁到河北获鹿县(今河北鹿泉市)永壁村。清顺治十六年(1659)编纂的《中牟县志》中记载:“较于亲,字伯元,其先栾城人,迁于汴,因家中牟。”这说明河南中牟的较姓是从栾城迁过去的,而这也暗合了北长村“中牟一支迁徙时带走了族谱,所以栾城校姓反而没有了族谱”的传说。河南省巩义市所存明朝嘉靖年间的《校氏家谱》记载:“始祖自明初由直隶栾城七世祖南游越河晋居吾□,遂家蔡庄……有明□弘治间墓志可考。”这段话说得更详细:巩义蔡家庄校氏的始祖于明初(即永乐年间)由栾城迁徙到河南蔡庄(现为蔡家庄)居住。河南中牟县的校姓村民在以后的岁月又有播迁,遍及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初步估算,以栾城为根的蒙古族校姓,在全国有一两万人。

河南中牟县东漳东村南1.5公里处的校姓祖坟,有一通清代乾隆时期的墓碑,碑文字迹虽有损毁,但多半尚可辨识。碑文为:“不朽皇清国子监太学生抡庵校公讳秀书,应赠孺人韩氏□□□。”右边铭文为:“□□元时□□藩服食邑山西洪洞县浩繁□□□□趁在草莽册牒沦亡各以封号记族遂□校氏厥凌□□□至□□□科校郡庠邑庠校较互见之后□莫不报捷□□□子子孙孙一见之后知校较虽异但□□□本”。立碑人是校秀书的侄孙校逢庚。有元史专家解读右边的铭文,“藩服”是“藩属”的意思,一般指诸王(或属国),“食邑”就是封地,“草莽”指平民百姓,“册牒沦亡”指这家的分封文书或家谱之类散失了。再深入分析,中牟的“校”姓祖先在元朝时是元藩属国的人(“藩服”),封地在洪洞(“食邑山西洪洞县”),家族兴旺(“浩繁”),元亡后,逃难中丢了“册牒”,并以“封号”改姓为“校”和“较”。在清朝年间的科举考试中,“校”姓(应该是栾城的)和(中牟的)“较”姓见了面(“校较互见”),因为双方都知道其祖先是同一血脉,所以“无不报捷”,并共同回忆先祖。后来,中牟的“较”姓将“较”改为“校”,与北长村“校”姓一致起来。《中牟县志》可以证明这个变化。清代有不同版本的方志记载有几十名“较”姓和“校”姓人,这些人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皆被记载为“校”姓,以后的地方志中,都改成了“校”姓,而且坐落在中牟县城东北的“较家岗”也改成“校家岗”,县东南的“较庄”改成“校庄”。这和校秀书墓碑碑文所记载的“校较互见”互相印证。

多年来,河北“校”姓和河南“校”姓为寻根问祖、廓清身世,多方调查考证并求教专家学者,“校”姓之间也加强联系和交流,溯源认祖。20世纪80年代,河南中牟县研究、考证校氏历史的人曾给北长村人写过一封寻亲信。2002年,巩义市校姓家族派代表来到河北,北长村人热情地接待了这些远方亲戚,而邻近鹿泉市永壁村的校姓人与北长村校姓村民更是经常走动。

综合史料进行推算,由栾城校氏七世祖向上追溯到一世祖,大约是公元1200多年的拔都时代。拔都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是蒙古第二次西征的统帅。根据《元史》《平阳志》等史料,拔都及后裔封地正是山西洪洞和河北真定(今正定)一带。元朝有4大藩属国,分别为: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其中,金帐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所建,术赤病逝后,成吉思汗命术赤之子拔都继承术赤的汗位。洪洞县元初属平阳路(后改晋宁路,路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称),1236年,元太宗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把平阳路分给拔都。1255年,拔都在金帐汗国都城撒莱(伏尔加河入里海处)病逝,此时,他的长子撒里答正在蒙古本土,奉拔都命令在蒙古朝觐蒙哥汗。蒙哥汗遂命撒里答继承汗位,但撒里答在返家途中(另说抵达伏尔加河畔不久)去世,他的家眷经蒙哥汗照顾,得以在拔都的封地平阳路(即山西洪洞)居住。元灭亡后,山西洪洞的这支拔都后裔改姓为“校”“较”,然后逃难至河北省栾城和河南省并定居下来。现在把蒙古族“校”姓的宗源理清,即成吉思汗——术赤——拔都——撒里答。撒里答应该是蒙古族“校”姓一世祖,他的后裔记得他的封号是“木交王”,而后有“校”“较”“效”之变,其中另一个分支“效”姓逃难到河南舞阳和甘肃定西定居下来。

2013年10月18日,中国社科院、中国元史学会、河南省社科院、内蒙古大学等几家机构的专家,在河南省中牟县召开校氏族源鉴定会。专家学者们共同认定,栾城是成吉思汗后裔“校氏家族”的发祥地,上述各地校氏家族成员被认定为成吉思汗的后裔。北长村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并接受了鉴定书,上千校姓村民终于认祖归宗。5龙冈书院

龙冈书院原址位于栾城县城内东大街(今龙岗街)路西,其名取自栾城境内的卧龙冈。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书院由当时的栾城知县王创建。书院落成时,他欣然赋诗以记之。百年轮奂丕基新,任重从来贵凤鳞。稍喜编摩才有地,更欣游息静无尘。流风谁扫鹅湖席,堂构应期鹿洞邻。为愧匆匆分手去,青云端望此中人。

此诗强调了培育人才的重要性,诗人希望龙冈书院像著名的鹅湖书院和鹿洞书院一样,继往开来,培育才俊。书院建好后,王便任满离栾。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县李方茂以为“栾为眉山发迹之乡,学之所以不振者,非学者之故,而兴学者莫之能继之故也”,对书院重新修葺。道光十四年(1834),知县王大猷重修。道光十六年(1836),知县桂超万劝捐,义士出资,重修书院。他还制定章程,建立并完善书院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书院维修制度等。书院大门北侧立有“眉山发迹”石碑一通,二门内有木牌坊一座,上书“鹿洞遗风”4个大字。院内有古槐数株,房屋设施完备:大门3间,二门3间,讲堂5间,左右厢房10间,后院上房5间,左右厢房6间,守者(传达室)住房厨房3间,照壁2座,牌坊甚至化纸炉等一应俱全。为保障书院经费,书院有田地585亩2分6厘,分布在田家庄等30余村;有铺房8处,共88间,分布在城内东大街。

龙冈书院聘任讲师十分严格,须“择科甲出身,学行素著,诗文兼长者”。一年中,二月至十一月为学习期,二月二日开课。招收新生时,为照顾优等生,生监前12名和童生前8名,书院供给膏火(伙食费)。书院纪律严明,学子不得“出院闲游,不勤攻读,呼朋引类,来往喧谈”,严重者“立行逐出”。由于管理严格,治学严谨,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创建书院,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在书院长达222年的历史中,许多栾城学子沐浴教化,刻苦攻读而进身仕途。据同治本《栾城县志》统计,自康熙到同治年间,共培[2]育岁贡和恩贡116人。

清末,西学东渐,废科举、兴洋务、办学堂。龙冈书院一度用来安排来栾城和路过栾城的官员的食宿,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当时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家眷等都曾在此留宿。光绪二十七年(1901),龙冈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1914年,栾城有高等小学堂5所,龙冈书院为第一高等小学堂,不久,高等小学堂改为师范传习所,后改称师范讲习所,1930年,改名乡村师范。1946年,当时的县政府在书院开办初级师范学校,招男、女生各一个班。

1947年,栾城解放,当地政府于龙冈书院旧址设立栾城县师范学校,相继招收7个班,培育了大批小学教师,他们大多成为教育战线上的骨干力量。1955年,栾城县师范学校停办,后来在原址上设立了栾城邮政局和人民商场。6清末范台村的村民自治碑

今日的栾城县范台村因草莓而“红”。每年乍暖还寒时,范台草莓种植基地的“阳春草莓采摘节”拉开了栾城县观光农业的序幕。范台人依靠勤劳经营,把观光农业和乡村文化生活搞得风生水起,令人称羡。其实,范台今天的成功,亦源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考取过举人、贡生10余人,且有着村民自治的优良传统和文明健康的村风,时至今日他们的做法依然给我们以启发。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为了遏制一些不良风气在村中传播,对个别嗜赌之人进行劝诫,范台村人自发成立了禁赌组织,并于同治三年(1864)立下禁赌碑,劝诫村民不要参与赌博,以正村风。碑文如下。范台村禁赌碑记

风俗之朴,须在闲耶,人心之防,贵在杜渐。迩来吾乡俗尚偷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