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制造与敏捷型组织 开启工业4.0时代的新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0:34:38

点击下载

作者:霍春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云制造与敏捷型组织 开启工业4.0时代的新未来

云制造与敏捷型组织 开启工业4.0时代的新未来试读:

前言

自从“工业4.0”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被首次提出之后,这个概念就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学界、业界以及媒体的“新宠”。虽然各家观点众说纷纭,但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比较一致地认为,全球经济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其中,“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化来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而作为“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德国工业4.0平台也明确将其定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本质上来说,工业革命不是生产力的提升,因为这只是量变,不能称为“革命”;只有发生生产关系(管理变革)的改变,我们才可以称为工业革命。因此,对于德国工业4.0平台给出的定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大时代的背景下来认识。在工业经济向“工业4.0”转变的过程中,既有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改变,也有生产关系或管理的变革发生。

在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了“工业4.0”等再工业化的远期规划之后,我国也推出了指导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将“工业4.0”的核心理念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和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中国制造业“十三五”时期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作出了框架性的规划。

可以说,以工业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是“工业4.0”理念的核心目标,而大数据、云计算及“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工具。前沿信息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可以促进制造业生产力的提升;而且生产制造的网络化还将催生大量的创新商业模式,促进新工业价值生态的产生和发展。“工业4.0”的概念描述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的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可以提供个性化和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它要求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整个价值创造链的组织和控制要迈上新台阶,这意味着从创意、订单,到研发、生产、产品交付和服务,再到废物循环利用的各个阶段,企业都能更好地满足日益个性化的顾客需求。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要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因此,本书重点考察了云制造和敏捷生产方式的发展历程,综合介绍了在此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标杆企业的实战案例。在这些前沿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本书又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云制造及敏捷生产对于组织绩效的影响以及衡量的指标和方法,深入挖掘这些信息技术以及其所实现的智能化生产对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真正价值。最后,本书还根据这些理论与实践,以及在全球视野下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工业的智能化升级提出了一套战略性的建议。

作为一位企业战略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人员,我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战略问题,并长期从事与敏捷型组织相关的研究。此书是我近期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云制造模式对组织敏捷性与绩效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对策研究”(批准号13CGL0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旨在研究云制造模式如何提高组织敏捷性并实现“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希望能够通过本书的研究,为读者揭示“工业4.0”时代的组织变革与重塑的发展路径,为中国企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提供借鉴。第一章全球制造业的新时代第一节国际制造业纵览

制造业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解决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学者曾坦言,“无论今后科学技术怎样进步,发展先进制造业将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制造业也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首席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国际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全球化制造模式的升级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主要发达工业国纷纷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并实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都制定了详细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创新战略,正是由于这些战略的正确实施,才使得发达国家和地区能够系统、有效地完成产业转型与升级,进而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必须从战略高度给予制造业高度重视,通过实施行之有效的创新、追赶、跨越的路径与模式,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实现发展阶段的整体性跨越,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经济朝着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全面转型与升级。一、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后,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中经历了一个“绝对优势——渐次衰败——重塑优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各界人士对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美国通过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结构调整等措施重振制造业,促进了制造业的创新与发展,这无疑对正处于摸索当中的我国起到了借鉴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逐渐重视对产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分别于1990年施行了“先进技术计划(ATP)”、1997年颁布了“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政策、1998年制订了“集成制造技术路线图计划”,并提出了未来制造业面临的六大时代特征,以便更好地推动制造业向前发展。为了夺取高科技的制高点,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美国政府还制订了专项计划,促进产、学、研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共同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积极研究和应用面向21世纪的现代制造模式。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美国逐渐认识到传统制造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于是提出了一系列面向21世纪的新型现代制造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精益思维(LT)、敏捷制造(AM)、知识网络化企业(KNE)和网络联盟企业等。这些制造模式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全面变革,提高了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此外,美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对处于先进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专门制订了“制造业发展伙伴关系计划”,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国家级技术服务网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经济增长日益衰减、失业率日益增加、制造业持续萎靡不振和社会日益动荡等情况,美国政府再次认识到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性。为了抑制萧条,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奥巴马总统于2009年提出了“再工业化”的经济复苏战略,以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扩大内需同时促进出口来保障工业化的再造。美国的“再工业化”并不是简单地重振传统制造业,而是要着重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创新型先进制造业,包括改造提升现有的工业和发展创新型工业。

2009年,奥巴马政府推出了“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五年出口倍增计划”等举措,启动了一场以出口拉动增长、以制造业促进就业的国家行动,并以此改变传统制造业的不良状况,提高社会就业率,促进经济恢复与快速增长。2010年,美国政府提出《制造业促进法案》,旨在恢复美国制造的昔日荣光,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1]国家制造业总体竞争力。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出了“高端制造合作伙伴”(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计划。该计划由道氏化学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领导实施,主要致力于四个方面的工作:(1)建设国家安全关键产业的国内制造能力;(2)缩短先进材料从开发到推广应用的时间;(3)投资新一代机器人;[2](4)开发创新型的节能制造工艺。2012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公布“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该计划由美国商务部、国防部和能源部牵头,相关联邦部门参与,旨在协调各部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政策。计划制定了五个方面的举措来发展先进制造业:一是通过公共和私营部门联合投资、政府早期采购等方式,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技术的投资,特别是对中小制造企业先进技术的投资;二是开发一个更加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的教育和培训系统,提高劳动技能;三是建立健全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官、产、学合作的伙伴关系,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的投资与部署;四是通过跨机构、跨领域投资组合,优化联邦政府对先进制造业的投资;五是通过研究和试验税收减免、政府投资等方式,加大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资力度。同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提出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并在2013年和2014年的国情咨文中再次重申。与此同时,美国能源部也出台了旨在通过战略投资提高美国在清洁能源制造领域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制造计划”,并向12家企业提供了1.5亿美元的清洁能源税收信贷。2014年5月,白宫又宣布在芝加哥成立数字化制造与设计创新联盟,这是奥巴马政府继增材制造创新研究所之后提出设立的第三个创新研究联盟,联盟围绕CPS的应用,聚焦先进制造企业、智能机器、先进分析、网络实体安全四项核心技术领域,提升数字化设计、制造[3]能力。二、欧洲制造业的发展

欧洲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直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中心地位逐渐被削弱,而随着制造业发展的日益强盛,美国成为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然而,欧洲依然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以德国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电子工业和汽车工业。在模具制造、动力装置和数控机床等行业,德国也一直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地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的制造业也受到波及,比如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德国家族企业舒特公司的产品的订单骤减,无奈之下只能向银行申请贷款。西门子、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等世界著名企业都源自世界制造业强国——德国。德国于2013年4月在汉诺威国际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工业4.0”计划。其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一个愿景、双重战略、三大特征、八个优先”。该计划描绘了下一代制造的基本场景,在集成互联网、物联网、服务网的基础上,智能工厂可以根据顾客的个性需求制[4]造智能产品。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德国启动了“智慧数据——来自数据的创新”项目,以便大力支持大数据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自主创新,进而开拓德国大数据未来广阔的市场。

欧洲制造业的发达不仅仅取决于其长期的历史积累与经验,更取决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密切合作,它们共同研究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政策和措施,携手促进欧洲整体经济向前发展。欧洲各国制订了一整套研究与创新行动计划,旨在研究开发出一套完善的创新政策,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和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2002年,欧盟委员会加大了对制造业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以便建立具有活力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实现欧盟的可持续发展。同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第三届欧洲创新企业论坛上,又有7个城市被正式接纳为欧洲创新企业区。创新企业区的建立有助于欧洲各国在技术上的交流与合作,彼此吸取经验教训,在制造业技术上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并最终使这些创新企业区结为一体,这无疑将对欧洲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信息社会技术(IST)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是欧盟第六框架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总预算高达36亿欧元,占第六个框架计划总预算的[5]20.6%。 信息社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有助于促进欧洲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增强欧洲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带动欧洲其他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合作。欧盟的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已形成了以欧洲企业与创新中心(BICS)为代表的欧洲技术创新网络。该中心的宗旨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尤其是创建新一代技术型企业,其重点服务对象是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型企业。BICS已成为企业接受新知识、诊断技术症结、评价企业创新项目、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寻求财政支持、解决[6]创新难题、分析企业发展前景及掌握国际市场变化的服务载体。 2011年,欧盟宣布投资2000亿欧元,重点以贷款和税收的方式支持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同时,欧盟还重点支持了一批面向未来的制造技术的研发项目,推动诸如智能制造、ICT驱动制造升级、物联网应用[7]等的研究与实践。 此外,欧盟还在与制造业相关的战略中指出,应该鼓励大学开展适合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课程与相关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欧盟对制造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视。三、日本制造业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产业结构的成功升级与转型,日本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一度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强国。1955年至1970年,日本通过第一次产业结构大调整,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这一时期是日本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危机的冲击以及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工业国的追赶,促使日本积极地进行了第二次产业结构大调整,确立了加速由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变的调整方针,并取得了一定成效。1980年至1990年,日本实现了制造业的第三次升级,完成了由技术集约型向知识密集型的结构调整。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使得日本装备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迅速丧失。日本的部分制造业不得不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其他劳动力较廉价的国家和地区。此外,产业结构内部的种种矛盾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促使日本再次进行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日趋知识化和服务化,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产业迅速发展,信息产业成为日本GDP中份额最大的产业,同时也逐渐成为日本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对日本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超过了贡献率为13%的其他任何产

[8]业。 20世纪末,在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下,日本汽车业仍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并保持着较高的出口率。而且日本对美国和东亚的汽车贸易特化系数一直在0.9以上,1988年,日本对美国和东亚的汽车贸易特化系数分别为0.91和0.98,这表明了日本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依然[9]保持。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加大了对新兴装备制造业领域如电子计算机、通信器材、广播通信等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

日本政府通过采取均衡的发展战略,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以此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日本企业注重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及自身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这使得日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升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日本作为后发达工业国家的代表,最初其技术水平及资本要素并不完备,主要依赖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高档产品;后来日本逐渐进行自主开发、自行生产,逐步通过国产化替代进口。随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创新和规模经济的逐步形成,日本逐步形成了比较成本优势,产品也开始出口国外。这种“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发展模式得益于日本特别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从而推动了国内装[10]备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2009年和2010年,日本国际贸易委员会和日本通产省分别发布了《日本制造业竞争策略》和《日本制造业》专题报告,其中包括全面推动以制造为主的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日本又公布了以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的的《应[11]对日元升值综合经济对策》。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中长期规划,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并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的内容,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日本政府对新型产业、主导产业的支持,大多是通过经济立法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此外,日本还建立了一套主要基于终身雇用的人力资源政策,致力于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建立雇员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进而促进企业吸纳人才,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第二节国际制造业的七大发展趋势

国际制造业特别是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21世纪我国先进制造业面对的重要国际背景。如何顺应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适应经济全球化,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发展自己,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按照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要求,建立面向全球开发和资源配置的高效生产体制,以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因此,国际上出现了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大规模实行产业转移的趋势。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不得不放弃一些传统产业,并转向发展高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廉价,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工与生产,并接受发达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欧美国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转移得差不多了,不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在向外转移,制造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制造业正向生产全球化、融资全球化、销售全球[12]化、服务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尽管制造业正在大规模转移,但是制造业的主根仍留在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全球化配置,一方面使得发展中国家能参与国际分工,从事较高质量的制造活动,[13]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的底端充当“长工”。二、智能化

先进制造技术(AMT)指的是,在制造系统和制造过程中有机融合并有效应用信息、现代管理和自动化等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优质、快速、低耗、高效、清洁、灵活地制造市场所需产品的先进工业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结晶,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调整技术政策与产业政策,将高技术发展的重点转向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如美国政府出台了“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日本实施了“智能制造技术计划”,德国出台了“工业4.0”战略计划。2014年,智能化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浪潮与制造业产业化相衔接的最亮眼的纽带,全球制造业巨头企业纷纷发力智能产品,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产业智能化转型浪潮迅猛展开。例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集中在智能监控、检测、预报、远程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以及基于网络的[14]机群集成控制与智能化管理等技术的产业成熟方面。

发达国家将先进的制造技术与生产经营方式结合起来,对现代制造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美国开始积极探索研究新式制造业模式,以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制造模式的应用带动了制造业的整体变革,提高了产业素质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为美国重新夺回国际制造业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洲各国也逐渐意识到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以及多元化的顾客需求,对制造商的反应速度与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积极探索出一种新的制造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些状况。三、虚拟化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制造业的发展逐步趋向虚拟化。虚拟化组织又称为“无边界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为了共同开发一种或几种新技术产品而形成的一种暂时性的组织联盟形式。虚拟化制造是指企业凭借现代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无形资产、先进技术等,整合其他企业的制造资源与能力,然后以其自身独特的核心能力进行[15]资源的配置与规划,最终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较短的产品开发与[16][17]生产周期,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四、集群化

当今世界既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也形成了扎根于本土、具有产业集群现象的区域生产体系。产业集群指的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产业成长现象。产业集群有助于市场技术信息的交流,形成规模经济,降低劳动力成本,快速反映市场需求,实现灵活敏捷制造。对于产业集群,国外有多种称谓,如产业区、企业集群、区域集群、地方生产系统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产业集群现象。正如迈克尔•波特所言:“当产业集群形成时,一个国家无论在最终产品、生产设备、上游供应及售后服务等方面都会有国际竞争的实力。”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要重视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生产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新的投资政策所关注的焦点是“推动产业联系”。目前国际上已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一国欲想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单靠跨国经营的大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发展本国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五、服务化

与商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其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当今制造业出现了“制造服务化”的趋势,即制造业企业由仅仅提供[18]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服务包”转变。 完整的“包”(Bundles)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物品–服务包”不仅包括维护和修理,还包括购买、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作为产出无形成分的服务,提高了物品的价值和销量。这样,传统的产品或是物品、服务的观念,被“物品–服务包”这一观念所取代。在制造服务化的过程中,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19]务提供者转变。 制造商提供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其功能和服[20]务。 例如,Xerox公司已从复印机制造商向“文档服务公司”(Document Company)转变;IBM 从大型机和个人电脑制造商向信息服务公司转变,2014年,IBM在全球的营收体系中大约有60%的营[21]业收入来自IT服务; 通用电气公司在把服务作为该公司独立领域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已相当于其海外工程承包总额的70%。[22] 将服务化作为行业发展的首选,不仅有助于提高行业服务化水平、增加行业利润,还有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六、绿色化

当今世界,绿色化、低碳化、环保化已逐步成为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日本自1974年制订并实施“新能源开发计划”,把发展太阳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定为国家战略;1997年,日本又颁布了“关于促进新能源利用的特别措施法”,致力于打造低碳制造、绿色制造。德国“工业4.0”的愿景同样包含绿色制造,以期解决能源消费等社会问题,这突出体现了德国政府对环境与能源问题的重视。“工业4.0”运用信息化手段,从收集和分析能耗信息、识别问题、管理运营和改变耗能不良习惯这四个环节入手,实现了能耗的科学管理。[23] 绿色化制造模式的目标与宗旨是使所研究开发的产品从设计、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维护直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将产品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绿色制造、低碳制造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而绿色制造模式不仅考虑到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强调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产品制造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七、敏捷化

如今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组织必须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及时响应顾客的需求。在云计算技术下反应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是使组织能够快速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关键。有效运作的敏捷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顾客需求至上;敏捷性跨职能工作小组;敏捷性再造流程;较强的学习、沟通、创新能力等。全球制造企业组织将更富柔性和创新性。

在全球制造业整体升级的推动下,传统金字塔状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灵活、敏捷、柔性的市场需求,组织的扁平化势在必行。在以开放、协作与分享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的启发下,以“强调系统、管理层次的简化、管理幅度的增加与分权”为特征的企业组织方式受到企业的普遍青睐。2014年,海尔集团完成了组织扁平化战略转型,通过合并业务单元、削减边缘业务等措施,形成了以销定产的敏捷供应链,从而实现了“顾客零距离、资金零占用和质量零缺陷”的[24]目标。

注 释

[1]. 参见郭政.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J]. 上海质量,2014(4):22

[2]. 参见蒋钦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美国重振制造业框架比较研究[J]. 国际经济合作,2012(1):51-52

[3]. 参见[美]李杰(Jay Lee).邱伯华等(译).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5

[4]. 参见郭政.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J]. 上海质量,2014(4):23-27

[5]. 参见吴晓波,齐羽等.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创新、追赶与跨越的路径及政策[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7:47-48

[6]. 参见金启明.欧盟激励技术创新的手段和措施[J]. 科技广场,2003(4):32-33

[7]. 参见郭政.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J]. 上海质量,2014(4):22-23

[8]. 参见黄先智.战后日本技术引进、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启示[J]. 云南科技管理,2003(1):58-60

[9]. 参见丛强,朱景萍,刘炳义,吴纯,李宝功.海外装备制造强国支持政策与发展趋势[J]. 石油科技论坛,2010(3):57-60

[10]. 参见刘曦.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特点及经验启示[J].特区经济,2011(10):91-93

[11]. 参见郭政.德国“工业4.0”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J].上海质量,2014(4):22

[12]. 参见徐志磊.国内外制造业发展趋势[J].航空制造技术,2003(10):17-19

[13]. 参见周必健.国际制造业发展五大趋势[J].产经纵深,2003,3:54-56

[14]. 参见洪京一,李新社,伊丽波等.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

[15]. 参见Igbaria, M.and Tan, M., 1998.The Virtual Workplace.USA: Idea Group Publishing

[16]. 参见Maccoby, M., 1991.Closing the Motivation Gap.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17]. 参见Igbaria, M.and Tan, M., 1998.The Virtual Workplace.USA: Idea Group Publishing

[18]. 参见Vandermerwe,S.and Rada,J.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Adding Value by AddingServices[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88,6

[19]. 参见White,A.L.Stoughton,M.and Feng,L.Servicizing:The Quiet Transition to 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R]. Boston:Tellus Institute,1999

[20]. 参见Fishbein,B.,McGari,L.S.and Dillon,P.S.,Leasing:A Step Towar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M]. NY:INFORM,2000

[21]. 参见洪京一,李新社,伊丽波等.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8

[22]. 参见王九云,丁晶晶,王栋.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11(7):121-122

[23]. 参见王喜文.中国制造2025 解读: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81-83

[24]. 参见洪京一,李新社,伊丽波等.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8第二章国际制造业的发展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第一节国际经验

通过前文对美国、欧洲、日本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和战略举措的研究和归纳,我们提炼出以下几点关于发达国家及地区先进制造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一、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哪个国家,制造业都是创造财富、提高就业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都制定了详细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创新战略。美国政府分别于1990年施行了“先进技术计划”(ATP)、1993年实施了“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AMT)、1997 年颁布了“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政策,以及1998年进一步制订“集成制造技术路线图计划”,并提出了未来制造业面临的六大时代特征,以便更好地推动制造业向前发展。欧洲发达的制造业不仅仅取决于其长期的历史积累与经验,更取决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密切合作。它们共同研究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政策与措施,携手促进欧洲的整体经济向前发展。日本政府通过采取均衡的发展战略,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以此来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日本企业注重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及自身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使日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跃升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二、创新产学研体系

作为世界先进制造业强国的美国、日本和德国无不对产学研机构给予高度重视,对产学研机构注入大笔资金,以帮助其研发出更加先进的制造技术与模式。美国政府通过“专项计划”与建立各类工程技术中心,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欧洲成立的欧洲企业与创新中心(BICS)已成为企业接受新知识、诊断技术症结、评价企业创新项目、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寻求财政支持、解决创新难题、分析企业发展前景及掌握国际市场演变的服务载体。2001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制订了风险事业育成计划,鼓励企业界与大学的科研相结合,并对两者合办风险事业给予支持。三、培养职业人才

教育和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美国十分重视教育科技的投入,积极推动产学研的发展。美国国家制造业协会(NAM)在劳工部、教育部和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劳动力发展中心和制造业虚拟大学,并创立了制造业劳动力优化计划(Manufacturing Workforce Excellent Program),旨在培育与建立优秀团队,使雇员不断保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在产品开[1]发、工艺改进、管理创新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日本建立了一套以终身雇用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政策,致力于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建立雇员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进而促进各企业吸纳人才,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四、依托全球创新网络

美国波音747飞机含有约450万个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来自近10个国家、1000多家大企业、15000多家小企业。波音公司通过优化自身的全球制造和研发网络,充分利用别国资源,牢牢抓住核心技术,实现了自身升级。制造业的全球化对于后发展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升级契机。如韩国等,正是抓住国际产品内分工的趋势,从制造业外包加工起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占领制造业[2]的细分高端环节。五、探索现代制造模式

美国积极研究和应用面向21世纪的现代制造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美国积极探索、研究新式制造业模式,以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如前文所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制造模式有精益思维、敏捷制造、知识网络化企业和网络联盟企业等。现代制造模式的应用带动了制造业的整体变革,提高了产业素质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增强了美国的整体实力,为美国重新夺回国际制造业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洲各国也逐渐意识到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以及多元化的顾客需求,对制造商的反应速度与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积极探索出一种新的制造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些状况。六、发展绿色低碳制造

绿色制造、低碳制造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而绿色制造模式不仅考虑到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强调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产品制造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2007年,德国出台了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将使2020年比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36%。日本自1974年制订并实施“新能源开发计划”,把发展太阳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定为国家战略;1997年日本又颁布了“关于促进新能源利用的特别措施法”,[3]致力于打造低碳制造、绿色制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4]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突出。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低碳制造之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二节中国制造的发展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并推动着制造业由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快速转变。先进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增强综合国力,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抢占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我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适当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实现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研发业和服务业转型,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来实现整体的产业升级。我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的经验,把握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为此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制造业的战略地位

在全球化时代,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制造业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根本推动力量。制造业具有极高的产业带动效应,在国民经济中发[5]挥着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主导作用,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先进制造业是全球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不仅支撑起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而且将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先导力量,因此,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影响深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都制定了详细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创新战略,正是由于这些战略的正确实施,才使得发达国家和地区能够系统、有效地完成产业转型与升级,进而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国必须从战略高度对制造业给予高度重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为此,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船舶、汽车、建材与冶金等制造业领域,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6]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十二五”规划也突出强调:“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由此可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模式,对全面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发展经验表明:要想促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制造业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离不开政府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政府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中起到计划、组织、引导、创造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政府更应充分利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比如,中央政府应注重对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先进技术等的投入和发展,通过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等。同时,地方政府也应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制定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产业政策与发展规划,引导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我国政府应调整产业结构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提供技术上与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

我国政府应该认识到,在促进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弥补这些不足。例如,政府应打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府应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改革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进而提高行政服务的效率与水平;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强化企业的研究开发与投资,同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发展先进制造产业;政府应大力拓展融资渠道,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港口建设、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应制定正确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政府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出台具体可行的实施细则,为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政府还应积极建立新型政企关系,使政府与企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努力为制造业企业创造一个全方位、系统性、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二)加强引导扶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在开放和竞争的国内外环境中逐步步入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时期,高端制造业比重不断增大,制造业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潮流中,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制造业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进行整体的升级与优化,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制造业也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对传统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升级。基于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必将成为我国在未来全球制造业变革中抓住良好机遇的战略导向。我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量、质并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7]以先进制造业引领产业升级。 我国应积极改造传统制造业,淘汰落后因素,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朝着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根据地方特色,做大做强地方主导产业,促进地方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注重产业的协调发展,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效益;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三)强化规划布局

我国要认真搞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引导,坚持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崛起等发展战略,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的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确立省、市、自治区等优势产业和发展重点,集中资源优先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做好发展规划。

要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东、中、西部并行发展。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逐渐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许多外资企业逐渐入驻我国。而且,这种转移趋势还在不断增强。我国政府应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流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减少中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实现共同富裕。东部地区在今后的外资引进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外资的质量,鼓励外资企业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对于中西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应该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选择地引进,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较高的技术水平。西部地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大在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水平,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当地企业获取外资的溢出效应积极创造条件。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承接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很少转移过来,这便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高速增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制造第一”的神话;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又存在着产能落后、原[8]创性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等不足。 尽管我国现在已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中国离成为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我国应在目前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经验,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意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美、德、日发展制造业的经验也表明: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是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因此,我国应加强引导扶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外部环境;逐步建立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科研开发网络体系,鼓励企业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逐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切实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创新水平。(一)培育创新型人才

教育和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且技能及素质能力不强。只有加大教育科技投入,提升劳动者的技能与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美、德、日三国的制造业发展经验表明:加大教育投入、重视人才培养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环节。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优化与转型升级,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投入,特别是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制造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与合理使用的体制与机制,避免人才浪费的现象。(二)深化技术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9]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全球竞争的新[10]格局下保持我国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我国应积极改造传统制造业,推进传统制造业信息化的进程。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有助于我国发展高技术产品,提高生产效率、自身素质,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的制造业体系还不够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主要依赖引进,在国际市场中制造业所占比重较低。因此,我国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科学经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研发先进的制造技术,提高工业化效率,在创新目标、创新机制、创新方式等方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科技创新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技术革新。具体来讲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制定我国制造业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并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内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传统支柱行业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不失时机地加快技术改造和提升产业档次,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国外大企业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法,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学研活动,积极支持企业与全国著名高校开展科技合作;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保护。我国要想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就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先进制造业智能化。三、摆脱制造产业“空心化”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逐步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结构。这种演变趋势本身是合乎规律的,但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产业的“空心化”现象。“空心化”现象是指高度发达的国家为追求完善的经济服务,把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转移到海外,使物质生产在本国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明显下降。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技术装备工业还缺乏对大型及高精尖成套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能力,因此,集中精力推动高精尖和大型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是我国推动机械装备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鉴于我国技术装备业目前的情况,发展的重点应主要放在大型原动机和锅炉,大型液压设备和加工中心,多样化的农机设备,高精尖的医疗器械,高速机车和超大型的轮船,超微电动机和高精尖的科研技术装备,高精尖的电子通信设备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型石化、冶金、建材等成套设备,航空、航天和核能发电大型设备等的研制和关键零部件的开发[11]上。四、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结合我国国情,创造性地借鉴国际经验,营造具有活力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和升级产业集群,是我国制造业融入世界经济循环和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应积极推动现有的新型产业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成为国际知名的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以区域龙头企业为核心,催生新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经济已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中最为活跃的一种经济力量。建立现代化的产业集群,不仅要从基础设施等硬件上创造条件,还要从企业的产权机制、融资渠道、人[12]才吸引等软件上予以支持。为了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我国的制造业企业需要转变竞争观念,加强合作创新。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从多方面着手来推动这一进程,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建立企业创新协作网络

装备制造业属于资金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体系庞大、产业链长、品种类型多、专业化协作要求高。根据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分工发达、竞争中有合作的企业共生网络,这样既可以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又可以降低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使得产业链条更加紧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大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共生”。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是构建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核心。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产业集群的形成有赖于装备制造企业集团的大发展,集团公司要具有建立在新机制基础之上的自我发展能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装备制造的上游产业主要由中小企业构成,为最终产品、成套设备、大型主机等提供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等。如果这些企业的专业化技术水平上不去,产品成本、质量以及交货期无保证,那么势必影响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也无法使大型企业摆脱“大而全”的组织结构。中小企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备制造业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促进中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合理化、专业化,是构建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型集群的发展需要在大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创新网络环境。这种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可以产生创新网络与协作系统。而转包的方式是产业协作网络形成的基本途径,因为转包关系可以将企业连接到更广泛的产业链网络中,并且这种通过转包关系建立起来的产业链网络,不仅能够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企业在竞争过程中的合作,而且能够吸引外来企业及研发部门、机构的加入,并使之更加“粘附”在网络中。(二)优化装备制造产业区的布局规划

由于装备制造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上存在着很强的配套要求,集群对产业关联的高度依赖远远不是其他行业制造业集群所能比拟的。因此,在为产业区作规划时,必须研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并据此设置集群区域内的产业链安排,引导跨产业、企业之间的技术与产品配套,从而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集聚和集群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引导和扶持装备制造业集群内生式成长是有意义的。在集群中,核心企业往往具备规模优势,处于主导地位;提升制造业集群产业关联度必须围绕核心企业进行布局,强化核心企业与外围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交互。除此之外,由于装备制造业存在着大量的同源技术和工业衔接,不同行业共享着很多关键共性技术,并存在技术、工艺的创新交叉以及关键技术和知识的流动,因此,对装备制造业集群进行产业布局时,不能忽视高校、科研机构与制造企业之间的R&D合作。地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该考虑管、产、学、研的研发合作以及装备制造企业在共性技术上的创新协同。(三)改进集群沟通渠道

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自身的信息收集、扩散功能较弱,兼之信息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因此,地方政府应以地方产业总代表的身份与大学、研究机构以及集群外的企业等组织建立信息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在集群内,地方政府应出面建立行业协会、召开洽谈会、设立常设机构等,以实现信息的内部扩散。信息交流的手段不仅体现在会议、电话、互联网等手段上,地方政府还应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面对面的交流活动,营造创新氛围。(四)完善集群技术服务体系

集群的技术服务体系是指从事集群知识创造、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管理支持的服务机构,如研究机构、政府实验室、生产力中心、企业联合中心、技术孵化器等。集群内部技术服务体系的完善有利于集群内部成员能够更容易地接近研究开发的资源,推进集群成员共同从事知识开发,并为维持这些知识合作或共享提供技术支持。国外产业集群的经验表明:拥有自己的知识中心是一个产业集群真正成熟的标志。此外,我国还应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商会、金融机构、创业服务中心、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各种形式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不断完善,对集群内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同行企业以及与其他伙伴的合作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协调集群创新网络内各个企业的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改造的重点,而集群化发展则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产业集群创新与演进的机理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特征分析,在集群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应该着力打造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打造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转变战略思想和竞争观念,而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平台建设则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五、推进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低碳制造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高效、清洁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制造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