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3:25:52

点击下载

作者:夏咸淳 主编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智慧全书

中国智慧全书试读:

〖先秦两汉〗

1失信喻理

周武王率领各部落大军攻入朝歌,推翻了暴虐黑暗的纣王。

听说朝歌郊外住着一位年长的贤者,武王前去拜访。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有几间草屋,这就是贤者的家。武王叩门,门开处,只见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武王连忙稽首施礼:“不才姬发,久闻长者大名,如雷贯耳,特来拜访,得见尊颜,三生有幸!”长者连忙还礼:“老夫不知大王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两人先到屋内,分主宾坐定,寒暄一番,又谈了些年景收成。武王把谈话引入正题:“想当年,商朝武功烈烈,版图至于大海,何等强盛,天下无不宾服;而周不过蕞尔小国,局促西方一隅。然而姬发率军吊民伐罪,却得以翦灭殷商,纣王焚死鹿台。这固然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但是周为什么能得民心,商又为什么失民心呢?姬发愚鲁,乞请长者指教!”

长者听了,道:“今日时辰不早,大王若要问为何殷商灭亡,明天中午再来如何?”

武王愣了一下,只好起身告辞,回去了。

第二天,武王和他弟弟周公旦一起来了,中午时分,到了长者家门口。他们叩门却无人应答。武王推开门,只见庭院静寂,阒无一人,屋内点着一炷香,烟雾袅袅,主人分明离开这里时间不长。兄弟俩又叫了几声长者,仍然没有回答,他们只好走出门外,坐在石头上等。

等了好久,太阳都恹恹地西沉了,武王垂头丧气地说:“唉,约好中午碰面,不知长者为什么避而不见?”

周公还在思索着,忽然,他眼睛一亮:“我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什么道理?”“这位长者是个真正的君子!过去,他生活在商朝,却无法劝谏纣王;现在,商朝灭亡了,他又不愿意直接批评已经自焚的纣王。约定了时间而不见,言而无信,这不已经明白不过地告诉我们商朝灭亡的原因了吗?”

武王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真是贤人!真是贤人!”兄弟俩一边议论,一边高兴地回去了。(《吕氏春秋》程维荣)2黄泉相见

郑武公的夫人姜氏偏爱小儿子段,厌恶长子寤生。寤生被立为国君以后,姜氏请求将段封到一个叫制的地方,庄公不干,将他的弟弟封到了京。段在京暗中聚集兵马,准备偷袭都城。消息传来,有人劝庄公趁早除掉段,庄公不听。直到忍无可忍之时,庄公才发兵讨伐段,段被打得溃不成军,狼狈出逃。事后,庄公想起母亲姜氏怂恿与帮助段的种种行径,十分生气,将她从都城迁置到了城颍。庄公还当着别人的面对姜氏发誓道:“除非到了黄泉,我决不再与你相见!”可是说出这话不久,庄公便感到有些后悔。

有个在外地任职的叫颍考叔的官员听说此事后,暗暗痛心,决定劝说庄公母子俩重归于好。于是,他找了个机会来都城见庄公,献上了礼物。庄公将颍考叔平素最喜欢的酒肉赏赐给他。颍考叔喝着酒,却把肉置于一旁,庄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

颍考叔说:“小人有老母,吃遍了小人呈献给她的食物,却从来没有尝过主君赏赐的肉是什么滋味,所以小人想把肉留着给她吃。”

庄公一听,触动了心思,长叹一声:“唉,你可以把好吃的留给母亲,寡人这辈子却再也见不着母亲了!”

颍考叔故作惊讶地问:“这话从何说起?主君母亲姜氏不是好好的吗?”

庄公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又后悔不迭地说:“你想,寡人已经发誓要到黄泉,就是死了才与她相见,有那么多人都听到的,寡人还能破誓吗?”“噢,原来是这么回事。”颍考叔好像刚刚明白过来,说,“这有何难,小人有一个主意,可以让主君与母亲相见。”“什么主意?”“既然主君发誓要到黄泉才与母亲见面,何不真的往地下挖一条隧道,一直挖到黄泉,再另挖一个出口,然后你们母子俩分别从两端进入隧道相见。这样一来,别人还有什么闲话可说?”

庄公大喜,决定立即照此去做。隧道挖好以后,庄公擎着火把钻了进去。那一头,早已痛悔莫及、盼望着与长子见面的姜氏也钻了进去。借助闪烁的火光,两人终于在隧道深处遇见了,不禁抱头痛哭一场,随后又破涕为笑。庄公一高兴,就在隧道中唱了起来:“隧道之中,其乐融融。”姜氏走出洞口后,也满心欢喜地唱道:“隧道之外,其乐开怀。”从此,母子俩和好起来了。

有个君子评论说:“颍考叔不但自己爱戴母亲,而且有办法感化郑庄公,是真正的孝子!”(《左传》程维荣)3砍柴诱敌

公元前700年,楚武王因为绞国与其作对,亲率军队讨伐绞国。楚军长驱直入,攻到绞国都城,驻扎在南门。绞军困兽犹斗,凭借坚固的城墙和深沟壕堑,顽强抵抗。

大夫屈瑕对武王说:“绞国不过是巴掌大的小国,人又浅薄,浅薄则缺乏智谋。臣以为,不妨派一些人冒充砍柴者,并且不派士卒保护,以便引诱绞人上钩。”原来,当时的军队每驻扎一地,为了埋锅造饭,必定让一些随军的役夫外出砍柴,同时派出携带兵器的吏卒保护。屈瑕的建议就是利用这个习惯,迷惑对方,寻机破敌。

武王听从了屈瑕的建议,派出士兵装扮成砍柴者。绞军见后,果然出城追赶过来,一下就俘虏了三十个人。第二天,楚国砍柴者又出现了,绞军大队人马又争相出城追赶。砍柴者朝山沟里逃去,绞军紧追不舍,没想到在一个地势险要处中了楚军埋伏,檑木飞滚,箭如雨下,绞军死伤不计其数。侥幸活着的人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来不及逃进南门,只好沿着山脚朝城北方向逃去,不料又遭到另一支楚军的迎头痛击。

绞国国君眼看形势危急,只得答应楚国的条件,订立了城下之盟。(《左传》程维荣)4祭坛埋锦

郑国国君郑桓公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国君,他在治理好自己国家之后,谋求向外发展。他计划先袭击向来与郑国不睦的邻国——郐(kuài)。但要是硬攻的话,恐难很快收效;即使暗中偷袭,也未必就能克敌制胜,因为郐国有不少豪杰、良臣和谋士。

怎样才能尽快取得胜利呢?郑桓公左思右想,又听取了一些大臣的计谋,定下了一种分两步进行的周密方案。

第一步是派人秘密调查郐国的豪杰、良臣和谋士,把他们的名字都记录了下来,并且将郐国好的田地写在他们的名字下面,表示已经行了贿赂;又在他们的名字下面写上官爵名称,表示已经实行了收买。然后将这些郐国的豪杰、能臣和谋士的名录煞有介事地绣在一块大锦缎上,带到外城门外的祭坛上,由郑桓公亲自主祭,将鸡血和猪血喷洒在上面,用以表示正式订立盟约,决不毁约。举行完仪式,他便命人将这份名录埋在祭坛旁边,以待来日取用。

郑桓公导演这出“戏”的真正目的,是要引起郐国的内乱。他派人化装后潜入郐国,将郑桓公举行祭祀的事透露给郐国人。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很快便传到郐国国王的耳朵里去了。他便派人悄悄地潜到祭坛边,挖出了那份名录。

郐国国王一看这份名录,极为震怒,以为这些豪杰、能臣和谋士果然背叛了自己,图谋不轨,便马上命令身边的卫队迅速出动,按名录上的人名,抓一个杀一个,很快便将自己手下的良臣杀光了。

直到最后“一网打尽”了“叛党”,郐国国王才有些后悔起来,疑心自己是否中了郑国的“反间计”,但为时已晚。因为当郑桓公闻知自己的“反间计”成功了,便立即按原定方案,迈出了第二步: 夜袭郐国。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郐国因为没有了豪杰、能臣和谋士,一击而溃,很快便被郑国占领了。(《韩非子》苏航)5以绨败敌

齐桓公问管仲:“鲁、梁两国对于齐来说,好比田边的庄稼、蜂身上的尾螫,包裹着牙齿的嘴唇。现在我想攻打鲁、梁两国,您看怎样办比较好?”管仲对齐桓公说:“鲁、梁两国的老百姓都以织绨(tí,丝织品)为生,您自己先穿绨做的衣服,然后命令左右大臣们也穿这种衣服。那么老百姓一见朝廷提倡,便会争相模仿而穿这种衣服。见此情景,您马上下令,让齐国人不准织绨。因为市场缺货,那么一定要向鲁、梁两国进口绨,受出口的刺激,鲁、梁两国的百姓就会放弃农作转而大力发展织绨业了。”桓公说:“这主意很好。”于是,他就在泰山南麓用绨制起衣服来。十日后,衣服做成,他便穿了起来。

管仲碰到鲁、梁两国的商人便说:“你们若为我们织绨一千匹,便可得三百斤金子的回报;若提供一万匹,就可得三千斤金子。若是这样,那么,贵国不必向老百姓征收赋税,就可国库充足,何乐而不为?”消息传到鲁、梁国君耳里,他们觉得这样很合算,便让老百姓都来从事织绨业。

过了一年多,管仲派人到鲁、梁,发现他们两国的老百姓都在为织绨贩绨而忙忙碌碌,弄得道路扬尘,一片混乱。管仲见事已至此,便对齐桓公说:“鲁、梁可以拿下来了!”桓公说:“接下来怎么办?”管仲说:“您现在应该穿帛衣,让全国人民都不穿绨服,并且与鲁、梁两国停止通商贸易。”齐桓公说:“好的。”过了十个月,管仲又命人到鲁、梁,见两国的百姓都在挨饿,国家无法向他们征收赋税。鲁、梁两国的国君不得已,只好命令百姓放弃织绨改种农物,然而至少三个月内是没有收成的。因为粮荒,粮价奇贵,是齐国的一百倍。两年后,两国有过半的人逃荒跑到齐国。第三年,鲁、梁两国国君只好向齐国称臣。(《管子》知周)6生还管仲

齐桓公从莒返回齐国执政,任命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推辞道:“我是个平庸的臣子,大王待我很好,使我不致挨饿受冻,这是拜大王所赐呀。如果您要让我来治理国家,这不是我的能力所能担当的,而要论治国高手,管仲是最当之无愧的。”齐桓公问道:“既然如此,那么怎么才能把他罗致过来呢?”鲍叔牙说:“您可派人到鲁国去请。”当时,管仲正随公子纠在鲁国避难。齐桓公说:“鲁国的谋臣施伯如果知道我要用管仲,一定不肯放管仲投我。”鲍叔牙说:“您如果要使齐国安定,就要从速把管仲请来,否则就来不及了。”于是,桓公就派鲍叔牙出使鲁国。

鲍叔牙到鲁国后对鲁国国君说:“公子纠是齐桓公的亲弟弟,兄弟不和,您可以把他杀了。”鲁君就把公子纠杀了。鲍叔牙又对鲁君说:“管仲是桓公的仇敌,请您把他交给桓公亲手处决,这样我们国君才会觉得出了一口恶气。”鲁君觉得鲍叔牙的话很在理,就答应了。

施伯见此,就劝鲁君道:“齐王要管仲,并不是要杀他,而是要重用他。管仲是天下很贤明智慧的人,有大才干。他如帮助楚国,那么楚国就能威震天下;如帮助晋国,晋国就能威震天下;如帮助戎狄,戎狄也能威震天下。现在齐国要罗致他,那么他一定会成为鲁国长时期的大患。齐桓公不是要管仲吗?那好,您就把他杀了,然后把他的尸首交还齐国吧。”鲁君说“好”,便要杀管仲。鲍叔牙闻讯,向鲁君进言道:“在齐国杀管仲,是为了警示齐国的臣民;在鲁国杀管仲,是为了警示鲁国的臣民。我国的国君希望能得到活的管仲,以便把管仲示众,作为对群臣的警告。如果管仲不能活着到齐,那就是您和我国的敌人相勾结,这本不是我国所愿意看到的。我也不能带着一具死尸回去。”

于是,鲁国国君只好不杀管仲,就让鲍叔牙将管仲捆住,装进囚车,生还齐国。(《管子》知周)7先见之明

管仲为齐国出了大力,使齐桓公登上了诸侯国盟主的宝座。

时光如梭,管仲由于积劳成疾变得又瘦又老。听说相国得了重病,快不行了,齐桓公连忙亲自前去探问。当见到躺在病榻上的管仲时,他回想起管仲为辅佐自己而奔波操劳的一生,便忍不住悲从中来,热泪盈眶,说:“哎呀,相国你怎么病得这么厉害呢?如果你要去了,那我可怎么办才好?你……你还有什么要告诉我的吗?”

管仲见国君动了感情,双眼不知不觉也溢满了泪水,努力地抬起头来,有气无力却又情真意切地对齐桓公说:“国君,我……大概要不行了。临走之前,我想对您说一句话,就是今后一定要警惕易牙、竖刁、常之巫和卫公子等几个人,要疏远他们才是啊!”

齐桓公听了这话,感到好生奇怪,忍不住问道:“易牙曾舍其子以救我,难道还要怀疑他吗?”管仲回答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的儿子的,对儿子尚且能够舍去,何况对于君主呢?”

齐桓公又追问道:“竖刁对自身施行了阉割之术,以充当贴身服侍我的宦官,难道他也值得怀疑吗?”管仲回答说:“作为人没有不爱自己的身体的,对自己的身体尚且能够忍心损害,何况对于君主呢?”

齐桓公叹了一口气,心犹不甘地说:“依相国看来,常之巫这位常常为我解除病苦的名医,也很值得怀疑了?”管仲回答说:“人的生老病死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如果总是把活命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那这医生就会仗此胡作非为了。”

齐桓公稍稍点了点头,但停了一下又问道:“卫公子启方这个人对我可是一片忠心,他跟从我十五年了,他丧父的时候都没有离开我回家奔丧,难道这样的人我也应该怀疑他吗?”管仲这时已经很虚弱了,但仍挣扎着轻声说:“君主,您想,他……对他的父亲尚且能够这样忍心,丢开不管,对您……又怎么可能始终忠诚呢?”

齐桓公对管仲是极为信任的,管仲的遗言引起了他的重视。他又思虑了好一会儿,对着眼看就要去世的管仲说:“你说的有道理,我就照你说的去做吧!”

果然,在管仲去世不久,齐桓公便疏远了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等人,将他们驱逐出了宫廷。但他对这几个人也已经依赖惯了,没有这几个人在身边侍候,反而吃不香甜,睡不安稳,宫内事务也乱了套,加之自己又得了病,无法顾及朝政,便觉得管仲的遗言说得不对,于是下诏将易牙、竖刁等人重新召回宫中。不到一年,齐桓公又得了比较重的病,原来给他治病的常之巫不仅不给他好好治病,反而有意耽误他的病,并且在外面放风说:“齐桓公很快就要死了。”在这同时,易牙、竖刁、常之巫等人联合起来,控制了宫廷内外的联系,将宫门堵了起来,又筑起高墙把齐桓公封闭起来,连齐桓公想喝口水也不给。卫公子启方还控制了宫廷卫队,不仅不保护齐桓公,反而去捕杀那些忠于齐桓公的大臣。

当齐桓公知道了易牙、竖刁等人犯上作乱的真相时,想起了管仲的临终遗言,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说:“哎!都怪我不听管仲的遗言!他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啊!”(《智囊》苏航)8木匠论书

齐桓公坐在堂上聚精会神地读书,有一个叫作扁的木匠正在堂下削凿木头。因为他擅长制作车轮,所以人们都叫他轮扁。轮扁干了好一阵,汗水涔涔,随手放下锥子、凿子,喘了几口气。他见桓公还在读书,就走上堂来,问道:“您在读的书里都说些什么?”

桓公抬起头,乜斜了一眼轮扁,道:“都是圣人说的话。”那神态、那语调分明含有“你一个干粗活的木匠,懂什么”的意思。

轮扁好像没在意,又问:“圣人还活在世上吗?”“已经死了。”“如此看来,您正在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桓公发怒了,吼道:“寡人读书,你一个木匠竟敢横加指责,也不想想自己肩膀上长着几颗脑袋!如果你能解释清楚倒也罢了,要是回答不上来,寡人左右新磨了斧钺,正要试试有多锋利呢!”

轮扁镇静自若地说:“让臣以木匠之事打比方吧。削制车轮时,如果榫头做得小了,必然松滑而不牢固;做得大了,则根本安不进去。那么做多少尺寸才松紧适宜呢?完全是通过长期摸索,积累经验、心领神会的事情,臣无法教给儿子,儿子也不可能从臣这里继承下去。正由于此,所以木匠难免活到七十岁还要辛苦砍削。同样道理,古人早已死去,古人之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您所读的,实在不过是古人丢弃的糟粕而已!”

桓公听了,愣在那里,嗫嚅了半天,还是说不出话来。(《庄子》程维荣)9借驹讽谏

齐桓公带人外出打猎,在追逐麋鹿时进入了一条山谷,只见两边峭壁耸立,怪石嶙峋。桓公正在茫然,忽然看见一位老人从山谷深处踽踽而来。待他走近后,桓公勒马问道:“乞请长者赐教,这条山谷叫什么名字?”左右告诉老人:“这是当今君侯。”

老人连忙施礼道:“老夫叩见主君,这条山谷叫愚公之谷。”“哦,为什么会有这个名称呢?”“因为老夫在这里居住了大半辈子,生性愚鲁而不开窍,远近皆知,所以这条山谷也被称作愚公之谷。”

桓公扫视了一下老人,只见他身板硬朗,鹤发童颜,双目炯炯有神。桓公问:“看长者的模样,决非懵懂无识之辈,为什么别人要这般称呼你呢?”

老人听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老夫曾经弄了一头雌牛,待其长大后,就牵到市场上出卖,随后买进一匹小马驹。老夫回家路上,忽遇一个恶少,他说:‘我见你成天牵进牵出的是雌牛,现在牵的怎么是马驹?难道牛会生马?这驹想必是你拐骗而来!’他不由分说地夺过缰绳,牵着马驹就跑。老夫追去,怎奈年高气短,力不从心,眼睁睁地看着马驹被夺走了。清平世界,荡荡乾坤,竟然有这等事情。老夫伤心至极,大哭一场。别人知道后,以为老夫连一匹马驹都看不住,愚鲁之极,因此送予愚公诨号。”

桓公听了,不胜唏嘘,又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告到官府?”

老人摇了摇头,道:“时已不早,主君恕罪,老夫告辞了。”说完,转身飘然而去。

桓公回到宫里,将事情告诉相国管仲。管仲失声叫道:“这是我的过错啊!倘若唐尧在位,皋陶为大理,还会有抢夺别人马驹的事情吗?愚公深知审判不公,决狱不正,所以不去告官,而以这种方式进谏。从今以后,请让我好好地整顿一下国政吧!”

孔子听说此事后,对学生们说:“桓公为春秋霸主,管仲为一代贤相,尚有以智为愚的人,尚有不肯告官,宁肯辗转讽谏、针砭时弊的人,何况民风浇薄的衰世呢?”(《孔子集语》程维荣)10猜测战事

齐桓公与管仲关起门来谋划伐莒之事,事情还未定,全国上下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桓公非常恼怒,对管仲说:“这是怎么回事?”管仲说:“齐国一定有非常高明的人。”桓公说:“那天有个侍者为我俩送食物时朝我们脸上看了几眼,大概是这个人泄的密。”于是,桓公下令仍请这位侍者来服侍自己,其他人不得将他替换。

不一会儿,这位叫东郭邮的侍者来到桓公面前。桓公对他说:“是你把我要伐莒的事说出去的吧?”那人一点也没否认地说:“不错,是我传出去的。”桓公说:“我并没有说过‘伐莒’这两个字,你怎么知道我要伐莒?”那人说:“我听说君子长于谋划,小人长于猜测。你要伐莒,这是我猜出来的。”桓公说:“你怎么猜的呢?”东郭邮说:“通常寻欢作乐的人,脸上总显得喜气洋洋;悲哀伤感的人,脸上总是显得深沉肃穆;神完气足且摩拳擦掌的,大概就是兴师动戈准备打仗的先兆了。那天我见你们在说话,口张开而没闭合,估计你们在说‘莒’字;又见你们举手指的地方,正是莒国的方向。而且我观察过小国家当中不服齐国的,只有莒国,所以我猜你们在谋划伐莒之事。”

桓公听后说:“对啊!你这是以别人不经意不显著的举止来判断出别人明确的意图。你请坐,我再和你一起商量商量。”(《管子》知周)11不念旧恶

重耳在外面整整度过了十九年的政治避难生活,终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尽管掌握了政权,但是国内仍有许多大臣不拥护他,老百姓也对他心存疑虑。

有一天,一个叫里凫(fú)须的小官吏求见晋文公,说自己有办法使晋国安定。晋文公听说是里凫须求见,非常恼火,派人答复他说:“你还有什么脸面来见我,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有办法使晋国安定!”

原来当年重耳逃亡在外时,里凫须是随员之一,专管财务。当重耳一行人途经曹国时,里凫须把重耳的金银财宝席卷一空,逃走了。重耳和他的随从因为无钱买粮而几乎饿死,后来亏得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才使重耳免于一死。现在里凫须居然还敢自己找上门来,晋文公能不恼火吗?

里凫须听说晋文公不愿接见他,就问侍从:“国君正在洗头吗?”侍从说:“没有。”里凫须接着说:“我听说洗头的人,他的心是倒置的。人心倒置了,说话就违背常理。现在既然国君并没有在洗头,为什么他说的话这样违背常理呢?”使者把这些话向晋文公报告。于是晋文公就接见了里凫须。里凫须仰脸对晋文公说:“国君离开祖国整整十九年,以致大臣和百姓对您心存疑惧,这是不难理解的。而我在国君最最困难的时候,盗走了您的全部金银财宝,几乎使您饿死,罪该万死。这件事人人皆知。现在国君如果能赦免我的罪过,并且让我陪国君同乘一辆车,在国都中转一圈,使百姓都能看到,这样,对您怀有恐惧心的大臣和百姓,都会知道国君是宽容大度、不记前仇的。人心安定后,国家自然就会安定了。”

果然,当看到晋文公和里凫须同乘一辆车时,人们议论纷纷,都说晋文公真是不记前仇的贤君,里凫须犯了那样重的罪,还照样录用他、信任他,那么犯有小过失的人还担心什么呢?

从此以后,晋国国内十分安定。(《韩诗外传》戴云云)12烤肉中的头发

晋文公有一次就餐,侍者端上一大盘香气四溢的烤肉,这是文公平时最喜欢的,他当即食欲大开,用手抓起烤肉,嚼得津津有味。

忽然,文公发现盘子里沾着一根长长的头发,顿时生起气来。他派人把厨者叫到跟前,厉声责备道:“你想把寡人吃得哽住吗?为什么会有这根头发,嗯?”他越说火气越大:“你得说个清楚,否则,寡人饶不了你!”

那厨者已经替文公做了好几年的饭菜,历来小心谨慎,不敢有半点的疏忽。他做梦也没想到盘子里居然会出现头发,连忙分辩说:“主君,小人实在不知道……”“你还想抵赖!”文公满脸怒气,眼睛瞪得老大,沾满油水的双手捏成拳头不停地挥舞,仿佛要把厨者一把抓过来吞下去,“来人,给这家伙戴上镣铐,打入死牢!”

旁边应声冲出两个武士就来抓厨者。“主君,小人有话要说!”厨者叫着,拼命地挣脱武士。他意识到不能硬顶,就换了一种口气:“小人知道自己已经犯下三条死罪: 第一,小人磨刀磨得像干将(传说中的利剑)那样锃亮锋利,能够把满盘烤肉切得方方正正,却切不断一根头发;第二,小人用细木杆把烤肉一块块串好,摆放得整整齐齐,还是没有看见头发;第三,小人把炉灶烧旺,炭木都已经烧得通红,肉已经烤得嫩烂,一根细细的头发居然还没有熔化掉。小人犯下了这三条罪,所以不敢怀疑是别人把头发放进盘中栽赃诬陷。”

文公听了,这才明白过来,对武士说:“且慢!”他派人在殿堂内外仔细察访,终于查明侍者因与厨者不和,偷偷在盘中放了一根头发,然后端给文公,以陷害厨者。文公得知真情,当即下令严惩侍者。(《韩非子》程维荣)13稷之马将败

住在东郭的居民中,有个叫稷(jì)的人,特别擅长驾驭马车,堪称是赶马车的好把式。有人鼓动他说:“你驾车的技巧这样高明,为何不去求见鲁庄公呢?他也许会录用你当他的御马官呢!”

稷听了这话,觉得有一定道理,便赶上马车前去求见鲁庄公。

鲁庄公慨然应诺,答应亲自去观看稷驾马车的表演。只见稷驾起马车来,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非常轻松自如,而且像拉紧的绳子那样直;无论是向左旋转还是向右旋转,马都听从使唤,旋转的车辙都像圆规那样圆。在庄公看来,稷驾车的技艺简直到了非常完美的地步。趁着自己的兴头,他吩咐手下,传令让稷驾车再向左向右旋转一百次,即可停下来复命,以领封赏。

稷听了国王的这个命令,心中暗自高兴,仿佛自己已经一步登天,可以自由出入宫廷了,猛一扬鞭,又将马车赶上了大路。

恰巧颜阖(hé)碰见了这种情形,他看了看扬扬自得的稷和气喘吁吁的马,便进见鲁庄公,说道:“主公,稷之马将败矣。”庄公还在想着怎样奖赏稷的事,没有听清颜阖的话,便随口问道:“你说的是什么?”颜阖只好重复着说:“主公,我是说这回稷驾马车必会失败,既走不好,也拐不好,连一般的马夫也不如。”

庄公听了这话,便默不作声,显然有些不高兴。可是不一会儿,稷的马果然败倒而回,显得狼狈不堪。庄公对稷叹了一口气,转而对颜阖说:“你怎么事先就知道稷的马将要败倒呢?”

颜阖说:“当时我看到,稷驾驭的马匹已经累得够呛,力气快要用尽了,而您还要他驾着马车继续那么多的表演,况且稷当时有得意忘形之态,只知挥鞭驱马,所以我预计他肯定要失败而回。”

庄公听了,点头称赞道:“贤卿果然有先见之明!”(《庄子》苏航)14计赚由余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西戎使臣由余访秦。此人才略过人,本是晋国后裔,能操一口流利的晋语,经常出访东方各诸侯国,颇受戎王器重。

秦国以大礼相迎,穆公亲自接待,并陪同由余参观嵯峨宏丽的宫殿,一座座武库和粮仓。由余很快就察觉到,穆公在夸示秦国的富强和实力,企图慑服西戎。

穆公一边走一边指指点点作介绍,由余显得很平静,淡淡地说:“这些建筑确实宏伟壮丽,但不知耗费了多少民力,苦了多少百姓。臣听说,有国有家者皆以谦俭昌盛,未闻以骄奢兴隆的。”

此人果然不凡,没想到西戎还有这样的能人。穆公暗生敬佩之心,改变了傲慢态度,转而求教说:“那就请先生谈谈俭与奢的道理,寡人洗耳恭听。”

由余接过话题,纵论天下古今,由三皇五帝说到平民百姓,以大量的史实和雄辩的辞令,说明习俗俭奢与国家兴衰的关系,令穆公十分心折。

会见结束,穆公立即将内史王廖召进内宫,道出自己心中的忧虑,他说:“寡人听说,邻国的圣贤便是我国的忧患。如今西戎出了由余这样的杰出人才,对我国会构成极大威胁。寡人为此而担心,不知先生有何良策。”王廖考虑再三,沉吟许久,方才提出对策。穆公转忧为喜,决定依计而行。

经过几天紧张周密的准备,王廖奉使入戎,作为一次礼节性的回访。随带两队女乐,共十八人,个个生得如花似玉,能歌善舞。戎王一见,顿时傻了眼,笑得合不拢嘴。他在黄沙衰草中滚了大半辈子,哪里见过如此娇嫩的美人儿,听过如此迷人的音乐!他心醉了,神魂颠倒了,从此,不理政事,不习弓马,放牧废弃了,牛羊成群地死去,他依旧逍遥复逍遥。

由余留在秦国,受到格外的礼遇,被穆公软磨硬拖,早已误了归国的期限,一时难以脱身。穆公劝他就此留秦为官,许以高爵厚禄,但均遭拒绝,最后只有放他回国。

由余使秦一年多光景,西戎局势急转直下,政令武备都已废弛,戎王醉生梦死,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大臣无人敢谏,甚而陪戎王一同享乐。由余心急如焚,屡屡进谏。戎王对他出使逾期不归本已心存芥蒂,如今还要喋喋不休,因而愈觉反感,由余的话一句也听不进。由余在西戎一筹莫展,想到秦国正是用人之时,穆公礼贤下士,有霸王之气,于是愤而离戎,投奔秦国去了。穆公真是求之不得,出郊迎接,拜他为上卿。

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秦国采用由余的方略,大举讨伐西戎,降伏十二部,拓地千余里。这样,秦国不再有后顾之忧,可以并力向东与诸侯争霸了。(《史记》《韩非子》《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夏咸淳)15犒军救国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意欲做中原的霸主,便图谋偷袭郑国,派孟明视为大将,率领三百辆兵车前去攻占郑国。

孟明视率军昼伏夜行,沿途尽可能不惊动人,以免走漏消息。就这样走了一千来里地,眼看离郑国已经不太远了,突然有人在前面拦住去路说:“郑国的使臣求见!”士兵赶紧报告了孟明视。孟明视闻报大吃一惊,便亲自接见这位郑国的使臣:“您贵姓?为何来到了这里?”那个使臣恭敬地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我叫弦高,是郑国派来迎接将军的使者。我们的国君听说将军要到敝国来,赶快派我带上十二头肥牛送给将军,先犒(kào)劳将士们一顿。等到了郑国,我们的国君再亲自犒劳你们。我们的国君说,敝国蒙贵国派人保护着北门,已经非常感激,现在贵国又派将军来帮助我们,更是欢迎。我们自己也格外小心,军队始终在集结待命,随时准备迎击来犯的敌人。请将军放心!”

孟明视听了这些话,只好说:“谢谢贵国国君的好意,可是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不必费心!”弦高表示不信,孟明视就偷偷地对他说:“我们是来征伐滑国的,请你回去吧!”弦高听了这话,仍是客气地送上肥牛,告别了孟明视,回去了。

孟明视于次日下令攻打滑国,他手下的两位副将西乞术和白乙丙感到莫名其妙,便来询问。孟明视对他们说:“咱们悄悄地来到这里,离本国已有千里之遥。原来打算乘郑国没做准备,突然打进去,速战速决。现在郑国派使臣这么远地跑来犒军,说明他们已经知道我们来了,做好准备了。你们想,再按原计划行事,怎么行得通呢?现在,倒不如趁滑国这个小国家不注意的时候,把它灭了,多带些财物回去,也总算没白跑一趟。”

原来,弦高并不是郑国派来的使臣,他只是郑国的一个牛贩子。他在贩牛的途中听到了秦国发兵攻打郑国的消息,心想:“本国近来忙着为老国君送葬,新国君肯定没有做打仗的准备。我作为郑国人,总该想个办法才是。”他急中生智,忽然想起了冒充使者这个办法。这一招果然很灵验。秦军灭了滑国之后,抢了一些金银财宝,就回国去了。在这同时,弦高还派人赶回郑国通知国君,让国内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事后,郑国新国君对弦高重重地奖赏了一番,以表彰他“犒军救国”的机智和功绩。然而弦高却恳切辞谢,说自己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左传》苏航)16老臣哭秦师

当秦军决定不顾千里迢迢,远袭郑国的时候,作为秦国元老大臣的蹇(jiǎn)叔已经预见到了这种劳师袭远的失败后果,便竭力阻拦,他劝谏秦穆公说:“劳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郑国,臣还从未听说过谁会采取这种战略。秦师千里奔波势必劳顿疲惫,而郑国却以逸待劳很容易防守。何况千里行军,要不走漏消息也极困难。我看还是不要出兵为宜。”

无奈秦穆公一心想当中原的霸主,觉得总待在大西北不是个办法,于是不听蹇叔的劝谏,仍派秦将孟明视等率军出征。蹇叔赶到东城门外为秦军送行,老泪纵横,说道:“唉,我今天亲眼看着你们出征,却不会看到你们返回来了!可悲可叹!”他的悲苦之状不仅没有打动秦穆公改变主张,反而被他生气地训斥起来:“你懂什么!你都一百岁了。你若活到中寿而不是长寿,那你的墓上早长出大树了。”

蹇叔听到秦穆公这样说,知道再也无法挽回,更加悲痛,哭着对队伍中自己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说道:“儿啊!我这个在主公眼里是个‘老不死’的人,却明明白白地知道你们出征必败的命运。晋国是郑国的盟国,早就想打我们秦国了,他们肯定会利用这次机会,在殽(xiáo)地截击你们。你们就要死在那里了,到时候我只有来收你们尸骨的份!”

秦穆公早就不耐烦了,让人把蹇叔拉开,命令秦军立即出发。

后来,果然不出蹇叔所料,秦军在殽地中了晋军的埋伏,全军覆没。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晋殽之战”。(《左传》苏航)17唇亡齿寒

晋、虞、虢(guó)分别是周天子分封的三个诸侯国。其中,晋国最为强大,虞、虢势力弱小。晋国和虞国毗邻,虞国则和虢国相接。晋献公依靠其强大的兵力,久有吞并两个小国之意。他首先和虞交好以离间虞、虢的关系,进而求取大军通过虞的地盘灭得虢国,然后乘机再将虞国吞并。僖公二年,晋国曾途经虞国向虢国用兵,但未达到目的。僖公五年晋献公又一次试图借虞国之路兴兵讨伐虢国,实现其称霸的野心。

当晋献公派遣的使臣向虞公提出借路的要求后,虞公未多考虑便答应了。大夫宫之奇听说此事,连忙向虞公进谏,认为此事绝对不可。他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倘若虢国被灭,则虞国不能自保。晋国的野心不能纵容,我们不能随便引进外国军队。让晋国大军通过我国地盘,一次已经很过分了,难道还可以再来第二次吗?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不正是说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吗?臣请大王思量。”虞公不以为然地说:“晋国和我是同一宗族,难道还会加害于我吗?”宫之奇回答说:“太伯、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只因太伯不听话,所以没有继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他们做过文王的卿士,对王室有功,受勋的记录还藏在盟府。晋国今要灭掉虢国,难道对虞国还有什么可爱惜的吗?更何况虞国能比桓叔、庄伯更为亲近吗?桓叔、庄伯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但却遭杀戮,不就是因为他们过于亲近的缘故吗?亲近的人因为受宠而威胁到王室,尚且遭到杀害,更何况一个国家呢?臣请大王再思!”虞公听了这番话,仍不以为意,颇为自信地说:“我祭祀的祭品丰盛而清洁,神灵必定依从我,有神灵保佑,可使虞国安然无恙。”宫之奇回答说:“微臣听说,鬼神并不是亲近哪一个人,而只是依从德行。所以《周书》这样说:‘皇天对人不分亲疏,只是对有德行的人才加以辅助。祭祀的黍稷并无芳香,唯有美德才具有芳香。百姓的祭品大都一样,唯有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神所享受的。’可见神灵所凭借依从的,就在于德行了。假使晋国吞并了虞国,并且修明道德,将芳香的祭品奉献于神灵,神灵难道还会吐出来吗?臣请大王三思!”虞公面露愠色,对宫之奇说:“请不必再多说了,我意已决。”于是签发了同意晋国军队借路的文书,并派人送使者离开虞国。

宫之奇对执迷不悟的虞公彻底失望了。他召集他的族人匆匆离开虞国。临行前他感叹地说:“虞国看来是过不了今年的腊祭了,就这一次,晋国再也用不着劳师发兵了。”

八月的一天,晋献公率军包围了上阳,问大夫卜偃说:“我这次用兵能成功吗?”卜偃说:“一定能。”晋献公又问:“什么时候呢?”卜偃应对说:“童谣是这样说的:‘丙子日的清晨,当尾星消失在天边时,我军奋起、破虢夺旗。鹑火星光亮耀眼,天策星失去光华,鹑火星悬挂中天,此时大军出动,虢公丧国,就要逃跑了。’这日子恐怕就在九月十月之交吧!”晋献公一听,点头称是。

果然不出卜偃所料,晋献公于九十月之间率大军征讨虢国,将虢国一举歼灭。虢公丑连忙逃往京城。晋国军队班师回国,驻军于虞国,并乘机吞并了它。晋献公将虞公和大夫井伯俘获,并将井伯作为秦穆姬的陪嫁侍从。

虞公没有听取宫之奇的劝说,一再允许晋军进入虞国灭虢,最终自己也被晋国所灭。正所谓“唇亡齿寒”,落了个可悲的下场。(《左传》田和平)18煽风遮灶

卫灵公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佞臣弥子瑕深受灵公的宠幸,权势烜赫,为所欲为,正直的大臣都敢怒而不敢言。

一天,灵公正在宫殿里搂着宠姬饮酒,宦官来报,说是殿门外有个侏儒请求晋见,赶也赶不走。“侏儒?”灵公乐了,对宠姬说,“寡人活了一把年纪,还没见过侏儒是什么样呢,何不开开眼界?”他转身吩咐宦官:“好,宣他进殿!”

一会儿,只见一个身高不满三尺、衣着鲜丽的侏儒一摇一摆地走了进来,灵公和宠姬见了,哈哈大笑。那侏儒走到灵公面前稽首行礼:“草民叩见主君,谢主君隆恩!”“你从哪里来,是干什么的?”灵公问。“草民自幼习艺,如今专在江湖上以杂耍、说逗为生。”侏儒答。“那好,你给寡人表演一下,让寡人也乐乐。”灵公道。“草民遵命。”侏儒略一思索,说,“草民昨夜做了一个梦,今晨醒来,发觉梦的内容和真实情况一模一样。”“哦,”灵公和宠姬饶有兴趣地问,“什么梦?快说出来。”“草民梦见的是灶头,醒来发觉那灶头就像是主君。”侏儒道。“胡说!”灵公瞪眼喝道,“寡人听说臣下梦见太阳就想到国君,哪有把灶头比作国君之理?你不怕犯下诽谤罪吗?”“陛下,”侏儒说,“太阳普照天下,任何东西都挡不住它的光芒。国君统治一国,任何人都不能壅塞他的视听,所以国君可以喻作太阳。而那灶头,哪怕柴火再旺,只要有一个人在前面煽风,也足以挡住后面的人。如今或许真有一个臣下擅断朝政、横行国中也未可知,草民梦见灶头,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呢?”

灵公怔住了,呆呆地坐在那里,连侏儒退出去也没发觉。过了好久,灵公好像清醒过来,用拳头使劲捶着案头,喊道:“来人!传寡人旨意,把那弥子瑕撤职!”宦官答应一声,执行命令去了。(《韩非子》程维荣)19吞药

一次,有人给楚王献来据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药。守门卫士接过药,兴冲冲地送到宫中。楚王的一个侍臣好奇地端详着药,随口问道:“这药可以吃吗?”卫士回答:“当然可以吃。”侍臣一听,捧起药,仰着脖子就全部吞了下去。

楚王得知后怒道:“竟然有人抢吃寡人的长生不老药,难道他不怕遭受斧钺之诛吗?”楚王立即命令将那个侍臣抓来,要将其处死。侍臣连呼冤枉。“冤枉?你还说冤枉?你不知道那是献给寡人的药?”

侍臣争辩说:“臣问卫士‘这药可以吃吗’,他回答‘当然可以吃’,臣就吞了药,所以臣是没有罪的。要说有罪的话,罪在卫士。况且,别人献上不死药,臣吃了却遭杀身之祸,这岂不成了催命之药?看来别人是欺骗了大王。与其杀无罪的臣下,将大王受骗的经过公之于众,还不如积点阴德,免臣一死。”

楚王听了,沉思半晌,放掉了侍臣。(《韩非子》程维荣)20夜宴绝缨

一天,楚庄王举行盛大的宴会,朝中文武大臣,不论职位高低,都被邀请参加。君臣开怀畅饮,一直欢饮到暮色苍茫,兴致仍很高。就在这时,大殿上的灯烛熄灭了。在黑暗中,一位美人觉得有人在拉自己的衣袖。美人的左袖被扯住,就用右手把那人的帽缨扯下来攥(zuàn)在手里,那人吓得赶快松了手。美人拿着帽缨摸黑走到庄王跟前,悄悄地对庄王说:“刚才有人暗中拉我的衣袖,我已把那人的帽缨扯断了。请大王赶快命人点上灯烛,看看是谁竟然这样大胆。”

楚庄王听了美人的这番话,立即下令说:“今晚我们君臣要喝个痛快,既然这样,你们就不必穿戴得那么整齐,大家都把帽缨摘下,免得受拘束。”等大臣们把帽缨摘去后,楚庄王才命人点灯,继续饮酒。

这样一来,美人就无法知道她手中的帽缨是谁的了。事后她问楚王为什么要这样做,楚庄王说:“酒后失态,不必大惊小怪。今天要让群臣尽情狂欢,不能为了区区小事而扫了大家的兴。”

不久,楚国遭到吴国大规模的攻伐。在抵御吴国侵略的战争中,有一位将领作战特别勇敢,他五次参战五次冲入敌阵,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最终砍下了敌军统帅的头颅献给楚庄王。楚庄王接见了这位勇敢的将领,问他:“寡人并没有给过你特别的恩宠,你为什么能这样奋不顾身地打仗呢?”谁知这位将领回答说:“微臣就是先前在宴会上被美人扯断帽缨的人,当时就应该受酷刑处死,而大王却没有这样做。所以说微臣蒙受大王的恩德已经很久了,现在能有机会报效大王,当然应该万死不辞了。”(《韩诗外传》戴云云)21乐官谏葬马

楚庄王在位时,喜欢养马。群马中有一匹马特别受到他的宠爱。这匹马披着五彩锦缎做成的衣服,住在富丽堂皇的房屋里,吃的是切得细细的枣干。可是因为生活条件太优裕,这匹马一味长膘,结果由于过度肥胖而死去。为此,楚庄王悲痛万分,他命令群臣为死马大办丧事,指使手下人用棺椁(ɡuǒ)装殓马,并用大夫的礼仪来安葬它。一时间,朝廷里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认为不可以如此厚葬一匹马。为此事,前后进谏的大臣很多。楚庄王很恼火,下令说:“有人再敢以葬马一事来劝谏寡人的,一律处以死刑。”

第二天,只见宫里的乐官优孟仰着脸号啕大哭着走进内殿。庄王颇为奇怪,因为优孟平时是个嘻嘻哈哈的乐天派,今天怎么竟哭得如此伤心?于是就问原因。优孟说:“大王,这匹马是您最喜爱的,就凭堂堂楚国这样大的国家,有什么事情办不到的?现在大王却用对待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未免太不隆重了。臣建议大王用对待国君的礼仪来安葬这匹马。”庄王问:“你说说,该如何用对待国君的礼仪来安葬它呢?”优孟回答说:“要用雕刻花纹的玉做棺材,用文梓木做棺椁;派士兵挖墓穴,命老人和小孩背土。出殡时,让齐、赵两国的使者陪侍在前,韩、魏两国的使者护卫在后。庙堂祭祀时应用牛、羊、猪作祭品,并将万户人口的领地赐给马作封邑。这样体面地为马办了丧事以后,大王轻人重马的名声一定会传遍天下。”庄王听到优孟说“轻人重马”这四个字时,顿时醒悟,他略带愧色地问:“寡人的过错难道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了吗?请先生不吝赐教,我该怎么办呢?”优孟笑着说:“这还不简单,请大王就把它当作一般的牲畜来处理: 先在地上挖个土灶作为椁,用铜铸的大鼎作为棺,在鼎的下面铺上树皮,再加上姜枣作为调料,然后用火炖煮,最后让它葬身在人的肠胃中。”优孟的话一说完,楚庄王立即命人把死马交给膳食官处理,因为他不想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曾经轻人重马的丑事。(《史记》戴云云)22寝丘请田

孙叔敖辅佐楚王,内修国政,外挫强敌,立下赫赫功绩,官至令尹,荣耀一时。

有一次,狐丘丈人对孙叔敖说:“人们有三件事情最容易导致怨恨,您知道吗?”孙叔敖问:“是哪三件事呢?”狐丘丈人回答:“爵位高的,别人会嫉妒他;官职大的,君主会猜忌他;俸禄厚的,也会招来不满。”孙叔敖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您这话是至理名言。如今,我的爵位愈高,我的志向就愈放低;我的官职越大,我的心里就越谨慎;我的俸禄愈厚,我的施舍就愈广泛。我通过这些办法来避免人们的三种怨恨,总可以了吧。”狐丘丈人满意地笑了。

后来,孙叔敖一病不起,眼看要咽气了。他把儿子叫到床头,断断续续地说:“我是国家重臣,楚王屡次要封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一旦我死了,楚王又会封给你,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的土地。我听说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一片地方叫寝丘,十分荒凉贫瘠,名字也不好听。楚国人信鬼,越国人重神,两国人对它都不感兴趣。如果楚王一定要封你土地,你就不妨选择寝丘。”

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要将大片的良田封给他儿子。孙叔敖的儿子牢记父亲遗言,推辞不受,只请求要寝丘。楚王感到奇怪:“别人都抢着要良田,为什么他只要那块不毛之地?”可是拗不过再三请求,楚王只好把寝丘给了他。

一些年以后,楚国的不少功勋、贵族都因为财富满溢、骄横跋扈而引起楚王猜忌,惹来灭门之祸,只有孙叔敖的子孙,守着寝丘那片土地,世世代代过着安定的日子。(《列子》程维荣)23换位脱君

公元前589年,齐国与晋国之间爆发了战争。这天清早,晨雾刚刚散去,两军相遇了。齐军阵地上,齐顷公站在马车正中,左边是驭手,右边是执戈的陪乘逢丑父。顷公踌躇满志地说:“寡人要把这些敌寇都消灭了再吃早饭!”他一声令下,齐军如潮水般地向敌方冲去,不料遭到晋军的殊死抵抗,只见阵前刀光剑影,血肉飞溅。经过一阵紧张的厮杀,晋军反扑过来,齐军坚持不住,顿时丢盔弃甲,仓皇后撤。

晋军大将韩厥一直远远地盯着齐军主帅的车子,他知道齐国国君就在那辆车上。到晋军反冲时,韩厥亲自驾车追过去。眼看距离越来越近,齐军的箭支如蝗虫一般飞来,韩厥的左右都中箭倒下了。这时另一个战将爬上了韩厥的车,韩厥让他站在自己身后,又弯下腰,把死去的尸体扶正。

正在拼命逃窜的齐顷公等人回头见此情景,稍稍喘了一口气。逢丑父忽然计上心来,连忙与顷公对换了位置,自己站到车子正中。按照当时的规矩,这个位置应该是主帅的。当他们快到华泉时,一匹马被路边的树木挂住,车子不能走了,下车推行也已经来不及。

眨眼间,韩厥就已经追上来。韩厥认为站在车子正中的必定是齐国国君,就走上前,磕了几个头,手里捧着酒杯,又献上一块玉璧,说:“敝君不希望和齐军打仗,派我们众臣前来请和,遗憾的是恰巧和主君的兵车在一条路上相遇,我无法逃避,再说也不能逃避,不然会给两国国君带来耻辱。”韩厥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瞅着面前的这个人。逢丑父的脸色威严、冷峻,果然有一副国君气派,在一旁的顷公却忐忑不安。韩厥接着说:“我作为一个战将感到极为惭愧,但既然充此职务,只好加以履行。”

逢丑父点点头,开了腔:“寡人口渴,不想喝酒,只想喝水。”他转身对顷公说:“请你下车到华泉取水。”顷公会意,知道这是让他趁机逃脱,连忙下了车。走出不久,就遇见齐将郑周父驾的副车,当即搭车跑了。

韩厥带着逢丑父来见晋军主将郤克,说是捉住了齐国国君。郤克曾经见过逢丑父,一见面,就知道韩厥上当了,气得七窍生烟,下令将逢丑父推出斩首。

逢丑父连忙叫道:“迄今为止,还没有像我这样替国君受难的人,现在有一个在这里,你们还要杀了我吗?”

郤克想了想,说:“一个人为了使其国君免于祸难,宁可自己去死。杀了这样的人是不吉利的,不如赦免他,以劝勉侍奉君主的人。”于是免逢丑父一死。(《左传》程维荣)24闻哭知奸

郑国执政子产有一天坐着马车出门,听到街旁隐约传来一阵阵妇人的哭声。子产叫马车停下来,侧耳仔细聆听。听了一会,子产双眉紧蹙,脸色严峻,命令随从去把那个妇人捕来。随从们答应一声,循着那哭声而去,很快抓来一个妇人。只见她年纪轻轻,颇有姿色,脸上还留着泪痕,眼睛里却流露出一种不易被察觉的惊慌神色。子产下令将她带至官府,交给司法官审讯。经过严厉的讯问,那妇人被迫供出了因与别人通奸,亲手用绳索勒死丈夫,然后伪称丈夫病死,并且假装哭泣的罪行。

第二天,随从们问子产:“您料事如神,一听哭声就知道那妇人是凶犯,是什么缘故呢?”

子产道:“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当时我在车上仔细聆听,发觉那妇人的哭声并不悲痛。正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关系最密切的亲属怀有深厚的感情,亲属生病会为他忧虑,临死会为他恐惧,死后会因悲伤而为他号啕擗踊。而这个妇人的丈夫死了,哭声却断断续续,好像是硬挤出来的,没有丝毫悲痛之情可言,却流露出恐惧,因此我怀疑她的哭泣是假的。既然是假,就必定有其不可告人的原因,我就要你们将她逮捕起来,送交官府审讯。”

随从们听了,无不为子产的明察所折服。(《韩非子》程维荣)25伐树留树

田氏一姓从别国来到齐国后,力量逐渐发展,尤其是田成子担任相国时,暗暗采取了多种收揽人心、扩充实力的手段,并且废立君主,独揽朝政,准备取代原来的姜姓政权。

有一天,名士隰(xí)斯弥来拜访田成子,两人谈论一阵后,田成子邀请他一起登台观景。两人爬上高台,极目远眺,只见山如盘髻,水似玉带,天高地广,云蒸霞蔚,不觉心旷神怡。可是,当田成子的目光转向南面时,他不觉皱了皱眉头。原来,不远处有一座房屋,周围种植了一些高大的树木,正好挡住田成子的视线。田成子知道那正是隰斯弥的家,碍于情面,他没有说什么。

站在一旁的隰斯弥觉察到了田成子脸上掠过的一丝不快,心中十分不安。回家以后,他立刻吩咐管家派人把那几株树木砍倒。于是有几个壮汉挥动利斧,砍伐树木。

刚刚砍了几下,只听得一声“不要砍了”!只见隰斯弥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他看见树干上已经有几道深深的斧痕,用手摸了一下,感到不妨事,才放下心来。管家不解地问:“您刚才吩咐砍树,现在为什么又改变主意了呢?”隰斯弥擦着脸上的汗珠,把管家拉到一旁轻声说:“古人有言:‘知渊中之鱼者不祥。’这是因为过分明察会招来猜忌。如今执政的田成子是个很厉害的人,他虽然表面上不露声色,实际上将会有大的举动,我们齐国迟早是他家的。我要是砍倒了树,他会认为我能够看穿他的内心秘密,必然引起警觉,这对我是很危险的。我干脆假装糊涂,让树木留在那里,虽然挡住了田成子的视线,却不至于引起他的疑心。现在这个时候,我是迫不得已这样做,才能自保而不被别人害了啊!”

管家总算明白过来。

到田成子的曾孙田和时,田氏终于取代姜氏,登上了齐国国君的宝座。(《韩非子》程维荣)26悟解三叹

梗阳是魏献子的老家。这地方有人与外边的人打官司,眼看就要输了,便赶紧派人带上礼品去求见魏献子。因为魏献子在晋国正担任着正卿大夫,握有实权,而他是应该支持自己的“乡党”的。魏献子果然收下了家乡的人送上的厚礼,并答应相机帮助。梗阳人心中自然欣喜,觉得这“上层路线”还真的一走就灵哩。

但朝廷中有叫阎没、叔宽的两个大夫听说了这件事,便商量道:“我们晋国以为政清廉闻名于诸侯,现在却让梗阳人行贿成功了,这怎么能行呢?要想办法阻止此事才对。”他俩便一起想了一个办法,在上朝后不回家,一起来到了魏献子的家。此时魏献子正准备吃饭,忽闻有两位大夫来访,于是就邀入房中,一起用饭。

在吃饭时,阎没和叔宽也不说话,但却三次仰面发出了长叹之声。当大家都放下碗筷的时候,魏献子问道:“听人家说,吃饭的时候是可以忘掉任何忧愁的,但是你们两位为何在一顿饭工夫里就长叹了三声呢?能告诉我吗?”

阎没和叔宽便一起说道:“我们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小人,因为我们有贪心。当你邀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担心你没有为我们准备饭,肯定不够吃,故而叹了一口气。吃到中间的时候,发现饭菜俱足,心想,正卿大夫之家到底富足,怎能不够吃呢?于是再叹。当快吃完的时候,想到主人既然让我们吃饭,我们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便自觉愧疚,于是又叹。”

魏献子自然听出了这番话中的讽谏之意,悟解出“三叹”是在为他的受贿而发,于是说:“你们说得好!谢谢你们的好意!”

当天,魏献子就让梗阳人带着礼品返回去了,并表示,对打官司这种事,只能秉公办理,如再行贿,亦当治罪。(《国语》苏航)27水清无鱼

晋国人为国内盗贼横行而苦恼。有个叫郄雍的人,善于根据相貌辨认强盗。他只要察看他们的神色,就能获知真情。晋侯派他去识别强盗,千百个中无一漏网,不过几个月,盗贼似乎就销声匿迹了。

晋侯大喜,告诉赵文子说:“我得到一个有才能的人,整个国家的盗贼差不多被他捉尽了,还要用那么多人干什么呢?”赵文子说:“君主依靠侦察来捕捉盗贼,盗贼纵然暂时敛迹,也不会真的被捉完。而且,我看郄雍必将死于非命。”

过了不久,剩下的盗贼们暗暗聚议说:“是郄雍把我等逼得走投无路,我等岂能善罢甘休。”于是他们设法劫走郄雍,并把他杀掉了。从此,盗贼又死灰复燃,到处出没。

晋侯听到消息后大为惊骇,立即召见赵文子,对他说:“果然被你言中,郄雍被杀啦!这几天,盗贼又开始打家劫舍,搅得人心惶惶。究竟该用什么方法才能捕捉盗贼呢?”

赵文子道:“周人有这么一句谚语:‘能够看见深潭里的游鱼的人一定不吉祥,能够用智慧推算出隐藏者的人必有祸殃。’您要消灭盗贼,不如选拔德才兼备的人加以任用,使政治昌明于上,教化风行于下,百姓有了羞耻之心,谁还愿意去做盗贼呢?”

于是,晋侯任用随会主持政事,注意发展经济,改革政治,推行教化,人民因而安居乐业,盗贼也真的销声匿迹了。(《列子》程维荣)28百金换人

楚王的弟弟出使秦国,被扣留了。

看到楚王焦虑不安的样子,宫廷中一个担任中射士的官员对他说:“如果大王给臣一百两黄金去疏通关系,臣有办法让王弟回国。”楚王答应了。

中射士带着百金,风尘仆仆地来到晋国,见了晋国大夫叔向,献上黄金说:“楚国王弟被扣留,楚王为之愁眉不展,茶饭不思。请您笑纳百金,在晋君面前如此如此劝说一番……”

于是叔向去见晋平公,道:“臣以为,我国可以在壹丘筑城了。”壹丘是晋国与秦国交界的地方,晋国早就想在那里修筑城堡,以加强边防,但又怕刺激秦国,惹起麻烦,所以始终下不了决心。

当下平公听了叔向的话,问道:“为什么?”

叔向回答:“楚王的弟弟被扣留,是因为秦国对楚国有怨恨。这样一来,等于给我国提供了机会。如果秦国反对筑城,我们就提出以释放楚王弟弟为条件。只要秦国这样做了,楚王必定对我国感恩戴德。如果秦国拒不放人,秦晋两国等于交恶,秦国就更没有理由阻止我国在壹丘筑城了,这不正是我国所期望已久的?”

平公点头道:“利用楚王弟弟被扣而向秦国施压,真是妙计!”于是派人开始在壹丘筑城,又告诉秦王:“赶快放走楚王弟弟,我们可以马上停工。”秦国无奈,只好放了人。楚王大喜,给晋国送去厚礼,又重重地赏赐了想出计策的中射士。(《韩非子》程维荣)29南橘北枳

齐国晏婴出使到楚国。楚王知道晏婴身材矮小,就指使手下人在大门旁边开一个小门,而把大门关上,要晏婴从小门进去。晏婴不甘受辱,他说:“我如果出使狗国,才走狗门;现在我是出使楚国,不应当从这个门进去。”负责接待的官员听他说了这番话后,只好让晏婴从大门进去。

晏婴进入宫殿后,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大概是找不到其他人,所以才派你这样的人当使者的吧?”晏婴回答说:“齐国都城里有上百条街道、几千户人家,如果街上的人都举起衣襟,就能遮住太阳;夏天,人们挥起汗来就像天在下雨,街上到处是肩挨肩、脚碰脚,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如此,为什么齐王要派你来呢?”晏婴回答道:“我们齐王派什么样的使节出国,要视出使国而定。出使到贤明能干的国君那里,就派英明干练的大臣去;出使到昏庸愚蠢的国君那里,就派呆笨无能的大臣去。微臣是齐国最最愚蠢无能的人,所以就被派到楚国来了。”

这次出使之后不久,晏婴又有事到楚国去。楚王听到晏婴要来,就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最有才能、最善于辩论的人,现在他又要来楚国,我一定要趁机羞辱他一下。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一位大臣上前献了一计,楚王听后连连点头。

这天,晏婴来到楚国,楚王设宴招待晏婴。两人饮酒正饮得兴浓的时候,只见两个差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问:“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你们为什么要绑他?”差吏回答说:“这个人是齐国人,因为犯了盗窃罪,所以捉了他。”楚王看了看晏婴,笑着问:“先生,难道齐国人都善于偷东西吗?”晏婴离开座位,朝楚王拜了拜说:“臣听说橘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成为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为枳。橘和枳的枝叶很相似,但它们果实的味道大大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东西,而到了楚国就学会了偷盗,这可能是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偷盗的缘故吧。”楚王听了晏婴的一番推理,忍不住笑出声来,说:“对贤明的人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寡人本想取笑你,结果反被先生取笑了。”(《晏子春秋》戴云云)30三条罪状

一天,有人报告齐景公,说他最心爱的一匹马得急病死了。齐景公听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要把养马人抓来杀了,并说谁要是敢劝阻他,就连那人也一齐杀了。

养马人被押来了,只见晏婴抢步上前,左手按住养马人的脑袋,右手拿着一把刀,装出要杀人的样子,但他把刀举了好一会儿,就是不下手。齐景公问:“为什么还不动手?”晏婴说:“臣不知从哪个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