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孩子 与众不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4:39:20

点击下载

作者:查向红,赵勇政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阳光孩子 与众不同

阳光孩子 与众不同试读:

内容简介

21世纪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本书首次提出了培养乐观、自信、内心力量强大的阳光孩子的先进教育理念,认为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孩子将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拥有幸福美好的未来。本书就如何培养阳光孩子给出了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使家长在教育孩子中有章可循。本书告诉家长一个秘密,一个能轻松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必然是阳光孩子,揭示了家长最关注的孩子学习成绩与孩子心灵品质之间的关系。本书还告诉家长一个秘密,培养阳光孩子其实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序

一个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不管他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期望,最终都可以归结到希望孩子将来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上去。

但是,家长却没有认识到,幸福快乐其实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要从小开始培养,具备这种幸福快乐能力的孩子我们称之为“阳光孩子”。

阳光孩子是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内心力量强大、自我价值高的孩子,他拥有诸多优秀的心灵品质,他是独立自主、自信快乐、有爱心、健康且充满活力的孩子,只有培养阳光孩子,我们家长最终的心愿才不会落空。

现在有些家长,最关注的话题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曾经有一位心理医生,对身边的一群家长说:“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你们是否遇到问题,提出来我可以免费解答。”结果家长提的问题除了孩子的学习以外没有别的话题了,这让我深感忧虑。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家长除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其他什么都不关心,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因为家长走入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重大误区,把学习成绩与其他割裂开来,忽视了影响孩子学习成绩背后的其他因素,结果他和孩子无论怎样努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可能还是不尽如人意。

打个比方说,有一个人看见了一朵绝美的花,如果他把这朵花摘下来,那么用不了多久,花便不再美丽。虽然花的美丽集中体现在花上,可是我们不能把它与树根、树干、树叶割裂开来。我们不能光看表面现象,更应该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到内在的、深层次的一些因素。

孩子学习不好,如果仅仅把原因归结于孩子自身不努力,但孩子确实努力了,则归结于孩子脑子不行,这就是只看到其表面现象,内在的、深层次的一些因素却往往被家长忽视了,比如心理因素。事实上,心理因素才是孩子学习上最大的无形杀手。心理因素看不见摸不着,家长和孩子常常看不清它潜在所起的作用。

那些轻松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大多是阳光孩子,和普通孩子比,阳光孩子学习态度积极、注意力集中,以学习为乐、学习效率高,所以他们能轻松地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对于阳光孩子来说,未来是美好的,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大部分是正面的能量,这种巨大的正面能量推动着他们快乐成长,快速前进。当人们惊异于他们如此年轻就光芒耀目时,却不知成功对他们实际上只是一种习惯,因为他们具备了成功的信念、成功的心态、成功的思维、成功的习惯,成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培养阳光孩子,是符合家长和孩子的本心及最终心愿的,所以也是我们应该极力倡导的。

我相信,这本书所传播的教育理念会逐渐深入人心,我也希望,培养阳光孩子将成为所有家长的共识。

第一章 阳光孩子与问题孩子

第一节 孩子内心深处什么最重要

我很想知道,在13岁的儿子内心深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得到答案,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

一个我和瑞儿都很悠闲的星期六,我略带些神秘地对瑞儿说:“妈妈今天想和你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你以前从没玩过。”一听说玩游戏,瑞儿眼睛就放光,急不可待地问我:“太好了,玩什么游戏?”“别着急。”我故意吊儿子的胃口,不急不慢地从一个文件袋里掏出来一小沓正方形的纸片,挨个摆在桌子上。“这是什么游戏啊?”瑞儿眨巴着好奇的眼睛,念起了纸片上的字,“健康、快乐、电脑游戏、美食、电视、学习、金钱、智慧、爱、友谊、安全、运动。”念完,瑞儿的脸上露出了困惑的神情,他不知道我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现在,你需要做些选择,在你人生中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我把它们写在了这些小纸片上,比如健康、快乐、学习等,在这些东西中假如让你舍弃其中一样,也就是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你会选择哪一样呢?”我终于摊牌了,让瑞儿明白了我到底要他做什么,虽然这个游戏没有想象的好玩,但瑞儿看上去还是兴致盎然。“对于我来说,金钱跟我没关系,我会先去掉金钱。”瑞儿毫不犹豫地把“金钱”淘汰出局。

我深感意外,忍不住问道:“金钱怎么跟你没关系?”“有没有钱对我无所谓,我不需要零花钱。”在从未体会到金钱的匮乏感的儿子眼里,钱自然是可有可无的。“好,继续你的选择,去掉你最不需要的东西。”

瑞儿略作思索,拿掉了“电脑游戏”。

这又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以为电脑游戏在瑞儿心里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平时看他那么喜欢玩电脑游戏,看来玩归玩,理性上他还是知道电脑游戏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所以我忍不住夸了他一句:“我儿子还是挺明智的,知道电脑游戏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

这时,瑞儿的爸爸忍不住凑过来插言道:“儿子,爸妈其实更愿意了解你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要你迎合我们。对你来说,你要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这些事情好像都是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在这些选择面前,你要比较一下,如果要去掉一个,你会保留哪些?再去掉一个,你会保留哪些?通过这样的选择,你会逐渐发现,什么才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

爸爸接着问他:“我们想听听你做出选择的理由,你为什么没有去掉电视,却去掉电脑游戏呢?”

瑞儿说:“因为我想以后要看新闻联播。”

我说:“看新闻联播有什么好处呢?你为什么想看新闻联播呢?”“新闻联播还是比较重要的,可以增长知识,另外新闻联播有几个特点:准时、真实、迅速。”“好,说得很好,如果再去掉一个呢?”我说。

瑞儿想了一下,把“电视”拿掉了。

他爸爸打趣地说:“儿子,你怎么没把美食拿掉,看来美食还是不可缺少的啊!”

瑞儿反驳说:“你不吃饭能行吗?”

我说:“看来儿子误解了美食的意思,这里的美食跟饮食是有区别的,饮食是基本需要,不可缺少,所以妈妈没有放进去。美食是指好吃的,比如你喜欢吃的虾、饺子等。”

我让瑞儿继续,瑞儿说,他要把这些纸片按重要顺序排列一下。当所有的纸片排列就绪后,我一眼瞥见“爱”大大方方地站在队首。“爱”怎么会在这个位置上呢?“生命”跑哪里去了?我困惑地把整个“队伍”扫视了一遍,居然没有看见写有“生命”二字的纸片。“这不可能,我明明写了这两个字啊。”我一边想,一边抓过原先装纸片的文件袋往里看,果然还有一个小纸片在里面睡大觉。“看你往哪里跑?”我嘟囔着,把小纸片抓出来递给瑞儿,瑞儿一看上面赫然写着“生命”两个字,便毫不犹豫地把它放在了第一位,摆在了“爱”的前面。

他爸爸微笑地问瑞儿:“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把生命摆在第一位了?”“在我看来,生命、爱、快乐是属于第一方阵,是我生命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健康、安全、智慧、友谊属于第二方阵,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七项,缺一项我都会感觉难受。学习、运动、美食属于第三方阵,因为它们是间接的,比如运动可以让你健康一些,也能让你快乐一些,有时运动也能增加友谊,但是友谊是直接的,运动可以间接达成友谊。电视、电脑游戏、金钱属于第四方阵。”

我又追问了一句:“你为什么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呢?”“没有生命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他爸爸笑着说:“是啊,没有生命其他的就断开了,看来生命是最重要的,对吧?”“对。”

我接着问瑞儿:“那你为什么把爱放在第二位,把快乐放在第三位呢?”

瑞儿回答道:“如果没有爱和快乐,我什么事都不想做。除了生命,爱可以代表任何一项,我认为只要有了爱,其他的我都能得到。”

他爸爸说:“你认为爱是其他的基础,是吗?”“对。”

他爸爸赞许地说:“我觉得儿子的心智成长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了。”

瑞儿兴犹未尽,要求我和先生也将所有的纸片进行了排序。

我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安全放在了第二位,健康放在了第三位。前三者先生和我的排序是一模一样的。但瑞儿与我们看法不同,他坚持自己的选择,并说:“我认为即使出了什么问题,除了失去生命,只要有爱和快乐我都能接受,一切都会慢慢过去的。”

先生说:“看来,瑞儿把爱看得很重,仅次于生命,所以爱对瑞儿很重要。”

瑞儿接着说:“我认为心灵的升华更重要一些,安全与健康只是威胁到肉体,而我更需要心灵上的,爱、快乐、智慧、友谊都是心灵上的,安全与健康只是肉体上的,我更看重心灵上的。”

先生说:“孩子的心智与我们成年人是不一样的,但成年人不见得对。”

先生感慨万分地说:“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自杀,当他们得不到爱和快乐,他们便会轻视生命。”

其实有时孩子比成年人更懂得真相,13岁的瑞儿把生命、爱、快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并说出了“没有爱和快乐,我什么也不想干”的话来,遗憾的是这个真相却未被我们有些家长重视。

我的一个朋友有一天突然开窍了,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儿子为什么出问题,为什么厌学。因为儿子内在的发动机熄火了,一直是她在拖着孩子往前走,所以很累、很艰难。孩子内在的发动机为什么会熄火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感受到爱和快乐,孩子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偃旗息鼓,一蹶不振了。

爱和快乐是滋养孩子心灵的营养,一个缺失爱和快乐的心灵就像沙漠一样没有生机和活力。令我感到庆幸和欣慰的是,瑞儿在成长过程中享受到了充足的爱和快乐,他在爱和快乐中健康地成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瑞儿这样幸运,我在咨询中接触到一些问题孩子,他们的成长历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失两样东西:爱与快乐。每一个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上,都会执着寻求这两样东西,当他们得不到时,他们的生命就会以各种问题呈现出来。我们有一些成年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真相,他们往往会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爱和快乐的需求,甚至连孩子出了问题都未能及时察觉。

我有一位朋友,高中时曾经三次割腕自杀未遂。她家非常富有,父母都是有地位的人。我对她的自杀行为很不理解,有一次好奇地问她:“你为什么要自杀啊?你们家什么都不缺啊?”她凄然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实际情况应该是我们家除了钱什么也没有。”作为一个孩子,她是如此看待自己的家庭的,她的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感受不到爱和快乐,心灵的痛苦导致她对生命的轻视。

2010年2月《海峡都市报》上有一则消息,泉州市11岁的小学生小鹏吊死在自己家里,专家分析说孩子走上不归路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内心快乐缺失,在看电视时提取消极画面的信息,模仿了电视画面的动作。

小鹏是一个懂事的乖孩子,学习认真,成绩也不错,但他少言寡语,只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在家时也经常只是一个人,唯一的娱乐就是看电视。

从报上的信息可以判断小鹏是一个缺失爱和快乐的孩子,我想他即使没有自杀,成年后也必然要面对自己内心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

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跟妈妈谈起自杀的话题,他说胆小的人不敢自杀;胆大到一定程度可以自杀。妈妈听了极度恐惧,告诉儿子自杀的人都是没有责任感的人,自杀的人不能进天堂的。其实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跟他讲责任感和天堂他是听不明白的。我知道这位家长心中有恐惧,恐惧的不止是她一个人,有的家长问我如何让孩子珍视生命,问这样的问题也是缘于他们有些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做出轻生的傻事来。有这样恐惧的家长可以问自己:“我的孩子快乐吗?他在成长过程中享受到了充足的爱和快乐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第二节 家长到底要的是什么?

作为家长,您是否问过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其实很多家长并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下面是我和一位家长的对话:

我:您对儿子有什么希望?

家长:没别的,就是希望他学习成绩好,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我:您为什么希望他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家长: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我:为什么希望孩子找一份好工作?

家长:找到好工作就可以过上好生活。

我:为什么希望孩子过上好生活?

家长:因为我爱他,希望他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我:OK,那么你最想要的是您的孩子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是吗?

家长:是!

这就是中国多数家长的思维模式,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维模式,中国的家长才会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但是请注意,希望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才是家长根本的目标,而考上大学只是他们认为最能实现这一根本目标的“桥梁”。

但是一些家长却走入了一个怪圈,他们只关注“桥梁”,不关注根本目标,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根本目标,甚至背离了根本目标。在追求“桥梁”的过程中,他们不惜牺牲孩子成长的幸福和快乐,他们的行动甚至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心灵创伤。

阿梅就是这样一位家长。

阿梅和她的丈夫在北京的一条小胡同里开了一家粮油店,丈夫经常深夜开车到城外去进货,她则在冬天没有暖气、夏天没有空调的店里辛苦地忙碌着。

我曾和他们一起住在一个大四合院里,碰在一起时免不了拉拉家常,阿梅有时会羡慕地对我说:“你们上了大学,好有福气,哪儿像我们这样的辛苦啊。”

言下之意,他们的辛苦和不理想的境地是因为没能上大学造成的,在他们心里,有着今生未能实现的向往:要是上了大学该多好啊,一定比现在幸福快乐得多。来自生活的感悟使他们产生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牢固信念。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快乐着想,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直奔一个主题:就是千方百计要让孩子考上大学。

这对夫妇只有一个8岁的小男孩,在他们家里经常可以看到夫妇轮流上阵,逼孩子读书的局面。小男孩每天一放学就被关在屋子里学习,父母亲经常在一旁监督呵斥。当别的孩子在他家屋外面纵情嬉戏的时候,小男孩大概只能在想象里随着他们嬉戏,所以他妈妈经常呵斥他学习时心不在焉。我很少看到小男孩和同伴在一起嬉戏,有时看见他如雕塑一般一动不动地站在院子里,那是因为父母盛怒之下让他在那里罚站。

可怜的孩子才8岁,在他的身上,孩子的那种活力、灵气、天真烂漫却已经荡然无存。相反,我却看到了他目光中的呆滞,以及与年龄不相符的老成,而他的父母却丝毫没有意识到。

这对夫妇总是在逼着孩子学习,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有什么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更可怕的是在孩子眼里学习已是如此的痛苦不堪。

那么请大家想想,从一开始就忘记自己根本目标的阿梅能实现她的根本目标吗?她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吗?她的孩子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吗?

作家于秀在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教授家里做客,这位教授有两个儿子,吃饭时于秀刚一落座就问坐在她旁边的教授的儿子:“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教授的儿子没有回答,教授却说:“秀,你的孩子快乐吗?你的孩子在家里快乐吗?在学校快乐吗?”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的价值观的不同。在中国大部分家长的价值排序中,孩子的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他们很少问自己的孩子快乐不快乐。而在大部分美国家长的心目中,孩子的快乐才是第一位的,比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重要。显然,美国家长更清楚他们到底要的是什么。

另有一些家长是这样想的,古语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中甜。”“梅花香自苦寒来。”用现在的苦换取将来的甜也许是值得的。

但是古语中的“苦”字,原本有“勤奋”的意思,如果片面理解为“心灵的痛苦”,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心灵的痛苦”只会给孩子成长带来障碍,绝不可能成就孩子。这样的孩子即使饱受痛苦走向了成功,也是不会幸福的。

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傅雷的教子方法曾被一些家长效仿,但我对他的教育方法并不认同。傅雷对儿子傅聪的管教严厉得不近人情,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就走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往墙上撞。他的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傅雷后来在给儿子的信中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愧疚:“我也知道,从小受些挫折对你的将来多少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问人生对朋友无愧,惟独对你和你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的心病。这些天它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伴随着你痛苦的童年,度过的是我不懂做父亲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何打击也摧毁不了你!”“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傅聪尽管后来在事业上取得很大的成功,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钢琴大师。但是他并不快乐,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看到。

傅雷写给儿子信中有这么一段话:“你生活方面思想方面的烦恼,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内容,总还想得出个大概。总而言之,以你的气质,任何环境都不会使你快乐的。”

任何环境都不会快乐,是因为傅聪有着一颗忧郁的心,从小绵延的忧郁将心的颜色已涂成了灰色,日后的成功也很难将这颜色改写成亮色。

看到傅雷发自内心的忏悔,我们家长真应该以此为鉴,千万不要为了用那遥远没有把握的成功牺牲孩子现在的快乐。

当孩子的心灵经过若干年痛苦的锤炼,纵然有一天,摘到了成功的硕果,他的心却有可能永远快乐不起来了。

张国荣身为香港影视歌三栖明星,所获得的成功众所瞩目。大红大紫、春风得意的他本该坐享成功的快乐,何以会痛苦到以自杀来了结自己年轻的生命呢?试问有谁能读得懂张国荣的痛苦?

带着困惑我看了些解读张国荣自杀之谜的文章,大抵是说张国荣有患上抑郁症的嫌疑,可是却没有剖析如此成功的他为什么会患上了抑郁症。

当我看了张国荣的传记,才看出其中的渊源来。张国荣成功的辉煌众所周知,而在这之前的痛苦和艰难却鲜为人知。

张国荣的童年一点都不快乐,孤独、失落与亲情的冷漠填塞了他幼小的心灵,他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

回首童年,张国荣说:“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忆,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说出这样的话,内心是何等的凄凄然。

13岁那年,张国荣离开家一个人去了国外读书。大学没有读完就辍学,并因与父母关系恶化搬出家开始独立谋生,尝试过各种职业。

在29岁之前,张国荣的歌唱生涯并不顺利,他承受了太多的失意和屈辱,听惯了观众的喝倒彩。

看张国荣的前半生,看得让人心碎,他的境遇并不及普通的孩子。一路走来,张国荣的心被伤得支离破碎,心的色彩完全是灰暗的。

张国荣可以说是从痛苦中走向成功的典型,尽管他在后半生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以前的痛苦能在他心底彻底抹去吗?

事实上,心的状态是具有延续性的,痛苦多次重复往往就会形成惯性。日复一日的痛苦在一个人的内心积聚成巨大的负面能量,从而形成了惯性。有的人甚至无法扭转巨大的惯性力量,而失去了快乐的能力,患上了抑郁症。

从小带着忧郁情结长大的张国荣,成年后患上抑郁症也在情理之中。

据说许多抑郁症患者,患抑郁症的根源都是可以追溯到童年的。

作为家长,我们有必要好好想一想,如果用孩子一生的痛苦去换取成功你愿意吗?是不是背离了你的根本目标?

更何况从痛苦中走向成功的人只是少数而已,更多的人是在痛苦中走向平庸和失败。

作为家长,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否则,您永远不会成为一位幸福的家长。

第三节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去做才能让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呢?才能达成自己的根本目标呢?

我认为只有培养阳光孩子才能达成家长的根本目标。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是阳光孩子呢?阳光孩子是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内心力量强大、自我价值高的孩子,他拥有诸多优秀的心灵品质,他是独立自主、自信快乐、有爱心、健康且充满活力的孩子。

真正恒久的快乐,来自于内心,与外在的事物没有必然的关系。真正爱孩子的家长,如果希望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就应该从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满足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需求,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聚正面的能量。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出生时都是一位可爱的天使,他降临到您的身边,是上天送给您的最好的礼物,您越把他当作天使,他越能成长得像位天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您越是关注他内心的需要,无条件地接纳、理解、尊重、爱、鼓励、欣赏他,不断地为他的内心输送正面的能量,他内心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从而形成许多内在的优秀的心灵品质,成为阳光孩子。阳光孩子在这种日复一日积累的正推力下,几乎是呈直线地往上走,与其他孩子相比会遥遥领先,他的成长道路是顺利的、光明的。但如果家长不断地做相反的动作,就会不断地向他的内心输送负面的能量,在孩子内心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孩子的内心就会越来越混乱,内心世界中的各种声音和各种情绪就会不断打架,造成内在的各种消耗,他用在外面的力量就很弱,因为他的大部分力量已经消耗在内部了。问题严重的孩子呈现在外的就是表现出各种不良品质,从而成为一个问题孩子,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学习没有动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绩差。

阳光孩子由于不断在积聚正面的能量,他的魅力是由内而发的,所以表现得与众不同。

阳光孩子开朗乐观、富有爱心、充满活力,就像一束阳光明媚而快乐,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会把快乐带到那里。

阳光孩子总是以积极的态度而不是消极的态度去看待问题。

阳光孩子有独立的意志和主见,所以他能主动去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人,而外界不良信息和他人的看法对他的干扰却不大。

阳光孩子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能较为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盲目自大。

阳光孩子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生机勃发,就像蒸蒸日上的太阳,孕育着生命力和希望。

阳光孩子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勇于探索,对学习和生活都有兴趣。

阳光孩子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因而会发展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他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要求和他人的幸福发生了冲突,一般不会任性冲动地一意孤行,而是调整自己的行为,尽可能与周围的环境和他人保持和谐。他能与周围的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而广受欢迎,处处能得到外援。

阳光孩子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适应和应付各种各样的环境。

阳光孩子并不是没有烦恼,但他已将乐观融入自己的性格,所以他的恢复能力很强,能很快从烦恼中摆脱出来,并且不会为烦恼所伤。

阳光孩子心理素质高,他能将情绪对人的负面影响和困扰降到最低值,所以他的精力更集中、更专注,学习、做事的效率就更高。

阳光孩子其实更容易成功,因为他驾驶着一辆最优质的车,经历最小的障碍,所以能更快地抵达成功的目的地,而且成功了他会更快乐。

培养阳光孩子就是从一开始就锁定孩子本人以及家长的根本目标。如此,幸福快乐之花从孩子的人生之初开始怒放,到人生的终点也依然灿烂。

也有的家长对我说,培养阳光孩子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太高了,我只是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能考上一所好大学,自己能养活自己就行了。

这样的家长忽略了一点,就是孩子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况。

事实上,只有阳光孩子才能心无旁骛地专心学习,因为负面心理因素的干扰很少,所以他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用最少的时间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的原因。

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信中提到,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他们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态度是消极的,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心情稳定,杂念少的时候,学习工作往往可以专心致志,心力贯注。而当我们处于一种不良情绪中的时候,往往心神不定,杂念纷沓,受情绪和杂念的干扰,正念难以聚集在一点上,学习工作效率就很低。

阳光孩子由于心理素质高,所以他受到的情绪和杂念干扰比普通孩子要少得多,学习时可以心无旁骛,精神集中,能保持一个好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阳光孩子与有心理问题的孩子的悬殊在于,阳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正面的信息和能量,而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是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许多负面的信息和能量。二者的命运,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分晓。

看凌志军写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书,我注意到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说的一席话。

张亚勤说,成功是一种习惯。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真正成功的人拥有一种成功的思维方式,在关键时候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成功对他来说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亚勤认为人有很多能力,最重要的是判断力,它比别的能力可能重要100倍。

是啊,在这世上的确有这么一群人,特别幸运,仿佛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几乎很少走什么弯路,轻轻松松地走在成功的路上。

为什么有的人在大事上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有的人却一错再错呢?我们在张亚勤和宁珀身上也能看到答案。

张亚勤和宁珀是好朋友,同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张亚勤说宁珀的智商不在他之下。宁珀想考研究生,有三次想去考,但是临到考试前,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了。

11岁的亚勤为了圆自己的科大梦可谓不顾一切,就是在患了急性肝炎住院的情况下,仍不听亲人好心的劝阻,毅然报名参加高考。

如此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宁珀之所以做出三次放弃考研的错误决定,源于心中负面能量的阻挠,这股害怕失败的恐惧力量彻底摧毁了他。所以不要小看了孩子心里积累的负面能量,若在关键时刻跳出来,就能给人致命的一击。

亚勤之所以做出报名参加高考的正确决定,源于心中那股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正面能量,这股正面能量会让一个人变得强大,所向披靡。

由此看来负面能量累积得多的人,如坠入重重迷雾之中,看不清方向也看不清道路,如何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而积累正面能量多的人他总是被正面能量推动着,越走越快,想不成功都难。

天壤之别,就在此奥秘里。阳光孩子自然属于后者。

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我儿子身上的故事。儿子上小学六年级那年,有一天放学前,班主任对全班同学说,下星期一我们班要选一名同学在全校的升旗仪式上讲话,哪位同学毛遂自荐一下。全班同学鸦雀无声,只有我儿子勇敢地站起来,对班主任说:“我去!”全班五十多名学生,毛遂自荐者只有我儿子一位。在全校一千多名师生面前当众讲话,儿子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可是儿子却有这样的自信和勇气,虽然事后他告诉我当时也曾有过瞬间的犹豫和顾虑,但他却有接受挑战的勇气。

儿子之所以敢毛遂自荐,是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正面的能量,当他做出这个决定时,负面能量的干扰显然弱得多。而别的同学之所以不敢站出来,是缘于负面能量的阻扰占了上风。

第四节 问题孩子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阳光孩子寥寥无几,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人数却呈直线上升之趋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在于一些家长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不知道问题孩子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自己正在制造问题孩子还浑然不觉。

据2007年2月的《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邓小虹说,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80%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未被大家关注,以致延误病情,带来严重的后果。

那么这些问题孩子到底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

问题孩子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孩子,其原因在于他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强力控制、排斥、伤害、虐待,心灵被压抑、扭曲。当然被压抑和扭曲的程度不同,孩子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会不同。比如打骂孩子、体罚孩子往往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压抑和扭曲。

我和我先生辅导过一位厌学、逃学的男孩小伟(化名),小伟是山西省的一名初二学生,他妈妈经人介绍,在网络上找到我们。小伟的父母对小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可是儿子居然在初二上学期就开始厌学、逃学,这在家里实在是件大事,为了让儿子上学,夫妻俩每天像保镖一样护送小伟到学校,亲眼看着儿子背着书包进教室,就是这样儿子还会在中途开溜。小伟在家的时间也只是想玩电脑游戏,不想学习,也不想做作业,看着儿子这种状况,小伟的妈妈总是忍不住发火,结果换来的也只是小伟激烈的对抗。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很长时间,小伟的父母一筹莫展,身心俱疲,小伟的厌学情绪也越发严重了。

我们辅导小伟时,并没有说服他去上学,而是走进他的心灵,找到导致他厌学的核心的心理症结。原来有一次,因为他没有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作业,受到班主任的体罚。班主任为了让他改正这个错误,让他当着同学的面做高抬腿一千次,举凳子一节课。这次体罚的“非常体验”对小伟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心灵创伤,小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另外由于班主任不喜欢他,其他同学觉得他老实,就故意找茬儿欺负他。

小伟用三幅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对学校、老师、同学的感受:在第一幅画中他把学校画成了地狱,把老师画成了魔鬼,而妈妈却强行推着冒着冷汗的他一步步走入魔鬼张开的血盆大口里,妈妈嘴里还叫着“快去!”两个字。

第二幅画是他已经进入了地狱,一个人无助地哆哆嗦嗦地站在那里,似乎在接受审判,老师成了头上长角的鬼王,拿着铁叉怒气冲冲地面对着他,其他同学则是小鬼,像老师一样拿着铁叉怒气冲冲地面对着他。

第三幅画是他倒在地上,老师和同学的铁叉一起刺在他身上。

小伟的三幅画让我们感到震惊,同时也感到痛心!可怜的孩子,我们能理解他的处境和心情,能理解他为什么会厌学,在他眼里学校就像地狱一样的痛苦,他能不逃避吗?如果家长再逼孩子上学,孩子会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这太可怕了。

我不知道我们的家长看了这三幅画有什么感触?我也不知道我们的老师看了这三幅画有什么感触?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除了把眼睛盯在学习上外,有没有花一点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心灵?

我想,像小伟这样在痛苦中煎熬的孩子一定还有不少,小伟只是他们的一个代表而已。他们的心灵已经被黑暗所吞噬,他们的心灵里已经没有阳光,他们在心灵的地狱中苦苦挣扎,在向我们呼喊:“救救我们吧,我们的心灵需要阳光,请为我们驱散心灵的黑暗吧!”我听到了孩子们的召唤,所以想要站出来为他们呐喊:“救救孩子的心灵吧,请为我们孩子的心灵播撒爱和阳光吧,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能力做到的啊。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我们知道,小伟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心灵的支持,所以我们明确地告诉他:“你们班主任的行为是错误的,《教师法》明确规定老师是不可以体罚学生的,他的行为对你很不公正,对你的心灵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们非常理解你承受的痛苦和委屈。”可就是这么几句话,从小伟受到班主任体罚到他遇到我们,中间好几个月,没有一个人对孩子说过,小伟也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人,所以一直感觉在黑暗与地狱里挣扎,直到他遇到我们。小伟的父母也非常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当小伟把班主任体罚他的事情告诉父母时,父母也只是说:“老师体罚你也是为你好,老师希望你好好学习,好好完成作业。”小伟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理解他,不能理解他的痛苦。直到我告诉小伟的妈妈,班主任的体罚对小伟的心灵伤害是很大的,是小伟厌学的导火线,小伟的妈妈才恍然大悟。在我们和小伟聊了两个小时后,小伟说:“刚开始我跟你们说老师体罚我的时候,我还很难受,也很气愤,但是我现在很高兴,我好久没有这么高兴过,我好喜欢你们!”我们也赶紧说:“我们也喜欢你,以后有什么心里话,就上网来告诉我们,好不好?”小伟以非常洪亮的声音大声说:“好!”多么纯真可爱的孩子啊!小伟的妈妈晚上告诉我们,小伟今天变化特别大。从此以后小伟对我们敞开了心扉,并且经常上网和我们聊天,汇报他每天所做的事情,而且也非常乐于接受我们的指导。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每一个孩子也都有他独特的禀赋,如果他们的禀赋在成长过程中没有遭到压抑和扼杀,得到充足的条件发展下去,他们完全可以成为大有作为的人才。我发现小伟空间智能上已经显露出才华,觉得可以以这一点为突破口,重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于是对他说:“小伟,我觉得你在绘画上有天分,能够用生动的图画将内心的思想、感觉表现出来,我非常喜欢你画的画,也希望你能多画一些画,把它们作为礼物送给我,好不好?”小伟高兴地答应了,从那以后他不再玩电脑游戏,并立下要成为三维动画大师的志向。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小伟买来书以忘我的热情自学三维动画,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小伟总共创作了59幅三维动画。由于小伟的班主任把体罚孩子当作家常便饭,小伟的父母后来听取了我们的建议,给孩子转了学。之后,小伟的父母说:小伟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以前是内向、不爱说话,不跟同学在一起玩。现在变得爱说话,也爱交朋友,在新学校过得很快乐,热心帮助同学,尊重老师,也爱学习了。为了能让小伟的状态稳定下来,我们跟踪辅导了小伟两个多月。

问题孩子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孩子,还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做他自己,从而失落了真实的自己。由于他们与自己的身体需求和心灵渴望失去了联结,导致身心无法合一,所以学习时无法全身心投入其中。当然如果要把无法成为自己的孩子都划入问题孩子的范畴,这个比例就大很多。不过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坚持认为,一个孩子或成年人如果不能成为他自己,如果他与自己的身体需求和心灵渴望失去了联系,那他就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他面临的课题就是要回归自己、找回自己。

我在咨询中遇到的问题孩子,表现在学业上的共通点是注意力无法集中、做作业磨蹭、学习效率低、学业不佳。导致他们学业不佳的原因不是他们在学习上花的时间不够,相反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大超出了他小小年龄应该承受的。导致他们学习不佳的真正原因是心理状态出了问题。

我们来看一位学生的自述:“每当考试临近,我的心里常被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其妙的感觉袭扰,并且越来越严重。有时心里空荡荡的,没着没落;有时又乱哄哄的,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可我听课时安不下心,作业懒得去完成,考试常不及格。我终日忧心忡忡、六神无主、心灰意冷,生活索然无味。像我这样一个多余而毫无价值的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必要?真不如死了的好。”

这位学生根本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无法专注投入到学习中去,从她的描述来看,她的内心状态是混乱无序的,她其实很想努力学习,但身不由己,实际上她已经失去了对自己身心的控制能力了。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她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再长也是徒劳无益的啊!

遗憾的是孩子到了这种地步,他们的父母也未必能看清真相,多数家长是想通过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通常的做法是逼孩子用功,或者像监工一般死死盯着孩子把作业认真做好,以达到她们希望的标准。来咨询的家长告诉我,她们看到孩子字迹潦草就控制不了发火,一遍遍让孩子重写,甚至会撕孩子的作业。搞得孩子累,家长也累。

事实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时间不成正比,与学习的专注程度是成正比的。

我儿子学习时非常专注,做作业的速度很快。他自己说,他半小时能做完的作业,他的好朋友往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由于做作业速度快,也就有了更多时间用来玩。虽然玩的时间比较多,但儿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

我有一位北京的朋友宁,宁的女儿做事情也是非常投入。宁介绍说,女儿小时候玩得很尽兴,常常兴致勃勃玩几个小时,宁从来不打搅她。宁一直坚持让女儿做她自己,给她独立和自由的空间,所以女儿独立而有个性。女儿如今上初中了,把小时候玩耍那股劲头转移到了学习上,回家后很快就把作业搞定,余下的时间便用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写写小说、编编程序。学习上悠哉游哉,学习成绩在班里却是数一数二,还获得了全国英语竞赛三等奖。更可喜的是,她自己的事情也做得让人刮目相看,小小年纪就创作出一部20万字的小说,在同学中拥有一大群粉丝;单片机程序设计项目在学校里是大姐大,获得了海淀区单片机程序设计二等奖、智能设计三等奖。

有的孩子学习专注度高,有的孩子注意力却无法集中,这样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让不让他做自己。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他会专注地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成年人却经常去打扰他,把孩子从自己要做的事、自己的想法中拉了出来,按照成年人的想法做成年人要他们做的事,导致孩子与自己的身体需求和心灵渴望渐渐脱离联系,使孩子无法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却要辛辛苦苦成为家长想要成为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做事的专注品质会越来越低。

那些来找我咨询的家长恰恰是整天逼着孩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的家长,家长无意识中操控了孩子,使孩子不能做自己,不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结果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糟,因为孩子表面上在学习,心却不知跑哪里去了,学习时专注的品质低,学习效率也低,花时间再多也无济于事。

最终,孩子在失去自己的同时,也无法成为家长想要他们成为的人。

第二章 让孩子内心强大起来

第一节 第一个依恋对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有着其自然的规律。家长的职责是顺应其自然规律,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一个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心灵是舒展满足的,这样的孩子自然会成为阳光孩子。倘若孩子的心理需求总是无法得到满足,他的内心深处就会有很强的匮乏感,倘若孩子的心理需求被压抑、被扭曲,孩子就会有受挫和受伤害的感觉,从而孕育出抑郁、自卑等种种问题。

孩子最初的心理需求是依恋,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在寻求一个依恋对象,渴望这个依恋对象能够无条件地陪伴他、关心他、爱护他,这就是依恋的心理需求,小时候他会把这种依恋需求投射到父母身上,结婚后则把这种依恋需求投射到配偶身上。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得不到父母无条件地陪伴、关心、爱护,他就无法把自己的依恋需求建构在父母身上,他会缺乏安全感,不安和恐惧的情绪会不断在他的内心扰动,使他的心无法安宁。法国心理学家A.瓦隆指出:“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萎靡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

问题就是这么严重,遗憾的是懂得并重视满足孩子依恋需求的父母很少,以至于许多孩子小时候的依恋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岁半以前的婴儿处于依恋期,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婴儿需要一个可以全身心托付和依恋的人,当他需要和召唤的时候这个人能随时出现,并给予他良好的回馈。显然,母亲是婴儿依恋的最佳人选。

婴儿初来乍到这个世界,就如同我们孤身一人进入太空,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个人的感觉是何等弱小而且无助的啊!

设想一下,当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从未到过的星球,吃喝拉撒都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如果这个时候出现一个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人给予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我自然会强烈依恋和依赖于他。在我需要的时候,我希望他能随叫随到,如果我所需要的一切都能因他的出现而得以满足,那会感到幸福和快乐。由此我会认为自己进入了天堂,而照顾我的人在我心目中就如同天使般迷人而且有无穷的魅力。

但是如果我没有这么幸运,孤身进入太空中遇到的第一个比我强大得多的巨人对我是冷漠的、粗暴的,他虽然也给予我衣食,但却喜怒无常,看我不顺眼的时候,就给我一巴掌或冲我大喊大叫,而我却无力反抗和脱离他的控制,我将受到何等的惊吓,愤怒、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将包裹着我,个人的弱小无助感也会呈数倍地扩大,我又怎么可能对这个新环境产生好感和信任感呢?

所以,当新生儿来到人间以后,母亲应给予他天使般的耐心和爱心,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尽全力满足他依恋的需求,比如经常抱孩子、亲吻孩子的小脸蛋,抚摸孩子的身体,微笑温柔地和孩子说话,哼唱歌谣,当孩子哭闹时马上出现,及时寻找原因并抚慰孩子,使孩子的需要得以满足。在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月里,母亲与新生儿建立起目光对视接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后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中也要经常与孩子进行目光交流,因为这种对视所引起的感受往往在早期的亲子依恋中起着纽带般的重要作用。我在咨询中遇到的不愿与人对视的孩子,往往存在社会性发展迟缓的问题,他们喜欢独自玩,却不会跟其他小朋友玩。所以父母千万不要忽视了把自己对孩子的爱通过目光交流传递给婴幼儿。

当母亲把爱和温暖的信息通过语言、动作传递给孩子,孩子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就是安全、信任、温暖的,这将为他形成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他成为阳光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果母亲喜怒无常,对新生儿疏于照顾或缺乏耐心,对孩子哭闹的反应是冷漠、拒绝、迟钝甚至粗暴,孩子就会感到焦虑、不安、恐惧,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值得信任的,不安全的,从而形成猜疑、嫉妒、孤僻、敌意、攻击等人格问题,并且很难与他人建立和维持亲密的关系。

然而百分之百满足婴儿对于依恋需求的母亲很少,这其中有各种原因。

一种原因是有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几个月后就不得不去工作,把孩子交给保姆去带,孩子对母亲依恋的需求由于和母亲相处时间太少而得不到满足。

我以前曾在一家贵族幼儿园工作过,幼儿园小班里有一个男孩,总是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状态之中,不停地哭泣,必须要幼儿园阿姨长时间拥抱爱抚才能安静下来。

据说这个孩子患有“皮肤饥饿”症,在他出生后,父母由于过于忙碌,把他交给保姆,而保姆很少去抱这孩子,结果孩子就出了问题。

另外还听说有一位女士,当她“皮肤饥饿”症发作时,全部心思只能去对付这种饥渴,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追溯其病根,竟是婴儿时期得到的爱抚和拥抱不够。

母亲没有满足婴儿依恋需要的另一种原因是有的母亲接受了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我在刚做母亲的时候,就有朋友对我说,小孩子天性爱哭,常常会无缘无故地哭,如果他一哭你就去抱他,这样会娇惯他,让他独自去哭好了,哭还能锻炼他的肺活量,越爱哭的孩子生命力越旺。这话听起来像是有道理的,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而我当时因为还没有研究家庭教育的理念,对于别人介绍的经验所以会盲目相信。现在想一想真的很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无知,因为无知,所以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母亲不能满足婴儿依恋需要还有别的原因,比如母亲自己情绪不稳定等。

依恋需求严重不足的孩子一生都会伴有依恋饥渴症,他会不断寻找依恋对象,并要求依恋对象无微不至地关心他,长时间地陪伴他,如果对方稍有不周,他就会恐慌,感到无所适从,在内心深处升起被冷落、被忽视的焦虑和不安,从而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去纠缠对方,以求获得对方的重视。这样的人很难有幸福的婚姻,因为他没有安全感,他会不断地怀疑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也不能给对方自由的空间,只有对方不断地在他耳边说爱他,只有对方的表现让他百分之百满意他才能心安,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婴儿时期内心的不安将波及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婴儿出生至1岁半这一阶段,母亲最好是全心全意地去照顾孩子,尽全力满足婴儿对依恋的需求,这才是真正的爱。

在幼儿时期,孩子也需要一个稳定的依恋对象。假如母亲要去上班,把孩子交给老人和保姆带,下班后最好把孩子接到身边,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并陪孩子入睡。这样,即使孩子白天没有跟母亲在一起,他的依恋对象仍然是母亲。如果孩子一直在父母身边,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会持续到6岁。6岁至12岁,孩子除对母亲有依恋的情感外,还会对父亲产生依恋的情感。但是有的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完全离开了父母,被送回老家交由老人带,孩子依恋的对象将是带他的老人而不是父母。等到孩子上学以后再回到父母身边,孩子将不太容易适应依恋对象的转换,甚至终生无法与父母形成亲密关系。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稳定熟悉的环境同样重要,有的家长经常把孩子置身于陌生的环境或不断变换照看孩子的保姆,却不知道这样的经历有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灵的创伤。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由于父母被打成“右派”,不得不由亲戚轮流抚养。小小年纪的她在一个亲戚家住一段时间后,又被送到另外一个亲戚家。父母被平反后,她回到了父母身边。尽管后来她拥有父母的爱、富裕的生活、成功的事业,却在成年后患上了抑郁症。她之所以患上抑郁症,与她童年的寄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安全、熟悉、温暖的成长环境,以及与父母形成稳定良好的依恋关系对于孩子形成阳光的心态至关重要,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可能成为泡影。

建议:

1.母亲喜怒无常的情绪,冷漠、拒绝、迟钝甚至粗暴的态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要尽量避免。

2.经常对孩子微笑、哼唱歌谣以及和孩子说话,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温柔和体贴。

3.不要听任孩子哭闹,孩子情绪不稳定时更需要你的安抚。

4.不要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需要你的积极关注,特别是刚出生后,特别需要你倾注很多时间和精力来陪伴他,并给予他多方面的刺激。

5.经常抚摸孩子或给孩子做身体按摩。孩子长大了也仍然需要与父母有一些身体接触,如一些亲密动作:亲一下孩子的额头、抚摸孩子的头或头发、和孩子拥抱、拍拍孩子的肩膀、拉着孩子的手。

6.允许孩子撒娇,撒娇是孩子想要亲近父母的正常行为。

7.孩子上学以后,不管多忙,最少每星期都应该抽出半天时间来陪孩子尽兴玩耍,有条件的话应经常陪伴孩子玩耍或游戏。

第二节 面对困境镇静从容的孩子

孩子因为自身的弱小,所以他们非常需要安全感,对依恋的需求归根结底也是来自于安全感的需要。安全感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一座大厦的基石。有安全感的孩子,心是安定和平静的,不会碰到一点事就焦虑、就恐惧,而且能较快地适应环境变化。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则容易成为敏感、多疑的孩子,无端地产生恐惧、焦虑和不安感。孩子的安全感来自于照顾他们的父母及其他亲人的态度。

遗憾的是有的父母不懂得安全感对孩子的重要性,他们甚至故意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我在公共场合时,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说出威胁、恐吓孩子的话,各种各样的,比如有的母亲在孩子不听话或哭闹的时候,就会说:“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害怕母亲真的不要他,有可能就变得乖乖的。母亲的这种做法其实是残忍和愚蠢的,她只是图了一时的省心而已,但这一时的省心埋下的祸根却可能招致未来的更长时间的费心。

有的家长甚至用魔鬼、大灰狼,怪物等来吓唬孩子,却意识不到这些话严重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心理案例。

七岁的小男孩丁丁有一次因不好好吃饭被盛怒的父亲关进了一间漆黑的小屋,父亲吓唬他说魔鬼会抓走不好好吃饭的孩子,丁丁独自哭了很长时间。结果孩子在晚上睡觉时出现了神经质的恐惧,灯一灭就大叫:“魔鬼来了!我怕!”,并钻到妈妈被子里瑟瑟发抖。

好在丁丁的父亲知错即改,绞尽脑汁想出了弥补的一招。他以木棍当做金箍棒,扮演孙悟空的角色,在丁丁的房间边舞边喊:“各路魔鬼听着,我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也!我的宝贝今天很听话,谁要敢动我的宝贝一根汗毛,我定让他有来无回!”然后,把木棍递给丁丁,说:“有金箍棒在,魔鬼就不敢碰你了,你就放心地睡觉吧。”丁丁把金箍棒放在床边,才安然睡觉了。

当孩子对世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他们的恐惧感是很容易产生的,威胁与恐吓孩子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孩子神经性的忧虑。神经性忧虑这个词大家也许听着很新鲜,即一个人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无端的恐惧,可能说不出理由,也可能说出了,但在常人看来不足以引起恐惧,就像上面所说的丁丁一样,晚上一关灯就疑神疑鬼。如果孩子产生了神经性的忧虑,焦头烂额的便是父母了。当然像丁丁这样过度反应的例子并不多,但是却有不少人经常有一些不必要的恐惧和不安,为那些还没发生或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而忧虑,其实也是安全感缺乏的表现。

有的家长为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有不少坏人,还有不少拐卖儿童的坏人,然后跟孩子讲那些拐卖孩子的人是如何如何恐怖。家长原本是希望给孩子打一下预防针,让他们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但是家长这种极端的说法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投下了阴影,搞得孩子草木皆兵,无端地生出些恐惧来。

有一位4岁的男孩对很多东西会莫明其妙地害怕,害怕关卷闸门的声音、放鞭炮、过隧道、打雷、怕黑,甚至对掉在地上的树叶都害怕。到游乐场玩,看到别的小孩坐玩具小火车,玩旋转木马、蹦蹦床,他也很感兴趣,但不敢去玩。这位男孩行为退缩,胆小、害羞、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当问及他不敢去的原因,他说他怕有坏人,因为妈妈对他说过陌生人都是坏人。

当家长对孩子说“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陌生人就是坏人”时,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往孩子心里投射了什么,她的动机是好的,是为了保护孩子,但给孩子灌输“陌生人是坏人”的观念,就为孩子小小的心灵投下了阴影,无端增添了孩子内心的恐惧,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严重地将引发孩子的社交障碍。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多少陌生人啊,当他认为“陌生人是坏人”,他该如何去面对这一难题呢?

我建议家长在教孩子保护自己时所用的话语不要太极端,因为你们的目的是教会孩子怎样去分辨好人和坏人,遇到坏人怎么办,而不是吓唬孩子,让孩子产生恐惧,遇事容易产生恐惧的孩子反而不能清醒理智地处理问题,不会随机应变。而且在孩子还不会自己到处乱跑之前,是没有必要对孩子说这样的话的,说了他们也不懂,也不会保护自己的。

另外家长要注意不要把自身的不安全感传递给孩子。在这里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心理案例。

有一位母亲离异后对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失去了信任感,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儿子斌斌,唯恐他受到一丁点儿伤害。除了反复叮嘱儿子不要轻信任何人,不要上当受骗外,她还经常跟儿子讲一些社会上人心险恶的事例。她甚至不放心儿子与其他孩子在一起玩,儿子出门她就像随身保镖一样紧紧跟随前后。

这位母亲将自己内心不信任和不安的不良信息直接传递给了儿子,对世界本来就缺乏经验和认知的斌斌不仅全盘接受了母亲的不良信息,而且数倍扩大化,他拒绝与人交往,有时看到同学们一起快乐嬉戏也会产生一些冲动和欲望,但母亲讲述的种种反面事例就会从脑海里跳出来压抑住他的欲望。

有一次,班里组织郊游活动,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瓶矿泉水,有一位同学好开玩笑,就对大家说:“看谁明天拉肚子,我刚才把某公子的矿泉水换成了青石河里的鱼虾洗澡的水了。”

斌斌立即不安起来,他认为受害者就是自己,这样越想就越觉得自己喝的水味道不对,于是开始恶心起来。回到家后自己找了点药吃,而且真的腹泻了。其实同学只是开玩笑说说而已,并没有换过任何一个同学的矿泉水。可是却引发了斌斌无中生有的一连串的过敏反应。

尽管事情得已澄清,可是斌斌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经常怀疑自己有病,频繁地到医院去做各种检查,上街买回来的食物要消毒才敢吃,冬天出门要戴口罩,让母亲苦不堪言。

显然斌斌的母亲由于对教育和心理知识方面的无知,原本想保护孩子,实际却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结果害了孩子。

小时候,我的安全感也建构的并不好,记忆中有一些无聊的大人经常给我们这一群小孩子讲有关鬼的故事,也曾无端地造成了我的恐惧。我内心的不安全感有时会在梦中反映出来,我会经常做噩梦,梦见怪物、魔鬼,或被人追赶,在惊慌失措中便大声呼叫“妈妈”,并在大叫中醒来。出于孩子的本能,在梦境中的危急时刻我寻求的是妈妈的庇护。

是啊,在小孩子的眼里,父母是无所不能的,是他们的保护神,是他们安全的唯一归宿。经常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非常爱他,不会遗弃他,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心里踏实,当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到父母是自己强有力的后盾时,他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当孩子有不安全感和产生恐惧心理的时候,作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及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一天我下班回家,来到居住的高楼前时,碰见一位抱着小女孩的大姐。

大姐环顾四周,扯着嗓门大声喊:“谁家的孩子丢了?谁家的孩子丢了?”

她怀中的小女孩也就两岁多,忽闪的大眼睛里噙着泪水,显然刚刚哭过。

周围的人只是好奇地看着她,并没有谁回应,大姐看样子是着急了,自己对自己说:“哎呀,这可怎么办啊,找不到她妈妈,我把这孩子放到哪里去啊?”

这话想来是再度引起了小女孩的惊慌,她“哇”地一声又哭了起来。

我忙过去拉着小女孩的手安慰她说:“不用怕,不用担心,妈妈一会儿就找你来了。”

我问大姐:“你在哪里找到这位小女孩的?”“我进楼时,她一个人从电梯里跑出来,哭着扑向我,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也不用着急,小女孩一定是这个楼里的,她妈妈肯定会找来的。”

果然,我的话音刚落,从楼里急急忙忙跑出来一位年轻的妈妈,焦急地喊着她女儿的名字。大姐把小女孩放在地上,小女孩像见了救星一般哭着向年轻的妈妈扑过去。

年轻的妈妈抱起小女孩,第一句话便是教训孩子:“你怎么搞的,瞎跑什么,把你丢了怎么办?把我都急死了!”小女孩听妈妈这么一说,哭得更伤心了。

我赶紧上前对年轻的妈妈说:“孩子受到了很大的惊吓,需要安抚!”我一边抚摸孩子的背,一边对小女孩说:“不用怕,没事了,妈妈找到了。”

年轻的妈妈一听我这么说,便也去抚摸孩子的背,说:“好了,不哭了,下次不要再乱跑了。”小女孩的哭声戛然而止,她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

年轻的妈妈于是向我解释说:“我带她出来玩,等我关好门,孩子却没影了,我着急地到处找她,从电梯出来的人说孩子自己一个人进了电梯。”原来小女孩就是腿快了点儿,她原以为妈妈尾随其后,没想到自己进了电梯,妈妈没跟上,电梯门却关上了,并带着她下降到了一层。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但是整个过程中,那位抱孩子的大姐和年轻的妈妈都没有想到要去消除孩子的恐惧和安抚孩子,她们说的话对于孩子来说,有点雪上加霜的感觉,只会无谓增加孩子的恐惧,让孩子情绪更糟。对于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子来说,突然找不到妈妈受到的惊吓可不小,孩子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妈妈告诉她,妈妈永远会跟她在一起,即使暂时不见了,也会很快找到她。孩子需要妈妈消除她内心的恐惧,需要的是安抚,而不是教训。

我们要培养安全感很好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心是安定的,面对困境镇静从容、冷静而理性,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的儿子阿曼达就是这一类的孩子的代表。

在1989年发生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7岁的阿曼达和他的14位同学被埋在废墟中,所幸教室的房顶塌下来后架了一个三角形,他们都没被砸着。

在废墟下,阿曼达想到的是父亲经常对他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阿曼达坚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

正是这样的一种信念和父亲的爱给了7岁的阿曼达足够的安全感,使得小小的他在生死关头没有惊慌和绝望,相反不断安慰和鼓励身边的同学,驱散他们心中的恐惧。

正如阿曼达预料的那样,在废墟的上面,他的父亲正在疯狂地不顾一切地挖掘土石38个小时后,阿曼达和14名同学全部获救。

很难想象,面对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许多成人都会惊慌失措,一位7岁的孩子居然能临危不惧,是什么力量如此神奇?就是安全感。从小形成很稳定安全感的孩子,自有处变不惊的从容。

建议:

1.不要使用恐吓、威胁孩子的语言,比如:“不听话就不要你了!”“你不乖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再这样就滚出家门。”以上都是很重的话,还有程度轻一些的话,总之,应经常反省自己是不是使用了类似的语言。我听过一些家长对孩子吼道:“滚,我没有你这个儿子,永远别回来了!”等类似的话,我的一个朋友说,当他听到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感觉就像五雷轰顶、五脏俱焚,连死的心都有了。父母原本说的是气话,但这样的话却像一把无形的刀子扎在孩子心上,孩子的心在滴血啊。

2.避免把恐惧放入孩子内心,比如听鬼故事,看恐怖片。

3.发现孩子有恐惧心理时要及时安抚他,经常告诉孩子:“别担心,爸爸妈妈非常爱你,永远不会离开你。”“不要怕,有爸爸妈妈在,爸爸妈妈会保护好你的。”“不论发生什么事,爸爸妈妈永远和你在一起,永远会帮助和支持你。”这些话会让孩子的心安定下来的,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4.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多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良好的互动,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5.接纳和允许孩子发泄负面情绪,要善于洞察孩子负面情绪背后的原因,因为有些负面情绪也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现,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你温柔的爱抚,需要你帮助他消除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6.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让孩子把自己的恐惧和不安说出来,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消除他的恐惧和不安全感。

7.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安全感被破坏,要找出其原因,并想出办法来弥补,比如前面提到的丁丁的父亲想出的办法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外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重演过去的情境,让孩子讲出他心里想说的话,发泄压抑在心里的情绪,将正确的安全的信息重新输入给孩子。还可以让孩子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心里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然后再安抚他,将一些积极的信息传达给孩子。

8.爱的语言有助于加强孩子的安全感,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对孩子提供心灵的支持,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9.一位对父母的爱深信不疑的孩子,相信父母深爱他,他也深爱父母,因为有强有力的精神后盾,他的心会比其他孩子更安定,安全感自然也就好。

第三节 打开通往未来精彩世界之路

1.我们的孩子输在哪里?

电梯的门在我的身后缓缓地关上了,电梯里除了看电梯的工作人员外,还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身边是一位三岁左右的小男孩。我注意到年轻妈妈的脚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花盆,小花盆外面套了一个方便提携的红色塑料袋。小男孩天性就是好动的,他不可能像我们三个大人一样静静地站在电梯里一动不动,我看到他把小手伸进红色的塑料袋摸了一下,年轻的妈妈立即尖叫起来:“别动,别把花弄坏了!”小男孩没有再去摸里面的花和叶,但是让他不动,显然违背了他的天性,所以过了几秒钟,他又把小手伸过去提那个红色的塑料袋,几乎就是他把手伸过去的一霎那,妈妈的尖叫声又响起来了:“别动,别把花盆摔了!”小男孩把手缩了回去,又过了几秒钟,他还是无法控制自己内在的冲动,迅速地把装小花盆的塑料袋提了起来,他妈妈马上说:“唉,花盆那么重,把你累坏了怎么办?”其实红色的塑料袋里的花盆很小,小男孩提着花盆的样子蛮轻松的。我再也忍不住了,对那位年轻的妈妈说:“孩子想要尝试,你不要制止他,不要对他说‘不可以’。”年轻的妈妈看了我一眼,反问道:“把花盆弄坏了怎么办?”她的眼神似有不满,仿佛我是一个多管闲事的人。我说:“一定就会弄坏吗?”这时,电梯的门开了,我们走出电梯,没有再说话,匆匆分开了。走了十几步,我回过头再看,小男孩手里仍然提着那个小花盆。

电梯里与他们三个人短暂的邂逅,让我的心沉甸甸的,年轻妈妈对自己儿子连说了三个“不可以”。我猜想如果我们几个能多待一会儿时间,当我说出“一定就会弄坏吗?”之后,年轻的妈妈也许会说:“万一弄坏了呢?”是啊,年轻的妈妈心里有一个恐惧,担心儿子万一把花盆或花弄坏了,这样的一个结果是她所不想面对的啊,所以她会不断冲孩子喊:“别动!”

花盆万一被弄坏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所以会引起年轻妈妈的关注,并把它抓得很紧,不断采取行动不让它发生。

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探索欲望、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的思考能力等许多无形的东西被破坏了,因其无形,所以年轻的妈妈看不见,也不在乎,或许她也想不到。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犯的错误。

我突然想到“三寸金莲”,这是中国特有的产物,一双好好的脚,却不能自由自在的生长,被一层层的布裹起来,束缚了它的发展,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我们的孩子其实也是一样,他们的天性不能自由自在地发展,被我们成年人施加了许多无形的障碍,束缚着、扭曲着他们自然的发展状态,他们难道不痛苦吗?我们难道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那“三寸金莲”吗?

我的思绪又跳到了几年前,我曾经邂逅过一位美国的小女孩的情景。

那天我陪父母去团结湖公园游玩,中午在公园门口的成都小吃店吃饭,快要离开的时候,正遇上一对美国夫妇带着他们的小女儿来就餐。

那个小女孩看上去也就三岁左右,特别的可爱乖巧,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爸妈后面。年轻的美国夫妇边走边聊,很投入的样子,他们径直走到一个桌子前,面对面坐着。

小女孩背着个小粉包,走到桌子前费力去拉那把靠背椅。她转过来转过去,试图去将椅子挪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时她的母亲注意到女儿的不方便,便起身坐到丈夫身边,把对面的两把椅子都让给了女儿。

小女孩看上去很满意的样子,先是把自己的小包放在里面的那把椅子上,然后便开始挪动两把椅子,将两把靠背椅并在一起,这样也就加固了椅子的安全感。然后她试着爬上外面的那把椅子,第一次没有成功,她感觉到是椅子靠桌子太近了,于是把椅子的位置挪了挪。第二次还是没有成功,她又把椅子的位置挪了挪。第三次她终于爬上去了。当她安然地坐在椅子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显出非常可爱迷人的样子。

她的父母一直没有去帮助她。我想如果是中国的父母,情况将大不一样。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中国的父母就餐时会将孩子抱在椅子上,绝不会让孩子自己去爬,也不会让这么小的孩子自己背个包。

想起电梯里的那位三岁的小男孩,再想想美国的那位三岁小女孩,我的心里泛起了一阵苦涩,我想这位三岁的小男孩与美国那位三岁的小女孩相比,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是怎么拉开的,大家对照一下,自然就明白了。

我们的家长很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拼命的教孩子这个教孩子那个,可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们努力地往孩子大脑里灌输的主要是知识,而知识偏偏是学得多,也忘得快的东西,还有许多重要的东西比如好奇心、自主意识、独立能力、主动进取的精神等却被我们的家长无意中忽略甚至扼杀了。

我们的孩子到底输在哪里?也许这个问题我们做父母的真该好好想一想了!2.“不可以”的杀伤力

孩子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心理需求,最初的探索期是在1岁半至3岁这一阶段,在孩子刚刚萌发出强烈探索欲望时,家长尤其要注意保护和满足他们探索的心理需求。这个时候的他们不再像刚生下来时那么弱小而不得不完全依赖于别人,他们的各种能力逐渐发展了起来,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新鲜感,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有智慧的家长会充分满足这个阶段孩子探索的心理需求,遗憾的是不少家长却做了相反的动作,在无意识中打击了孩子探索的积极性。

根据幼儿专家统计,这个时期的父母,平均每讲一句“可以”,往往要伴随着30句以上“不可以”。

家长也许永远意识不到,他们脱口而出的“不可以”所具有的杀伤力,他们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刚刚想要尝试自己能力的孩子,你不行,你不具备这个能力,想一想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是多么沮丧啊!

在孩子探索行为最活跃的时期,“不可以”几个字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关闭了孩子通往未来精彩的世界之路。

一次,我走进一栋居民楼的电梯,电梯里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位双手提满东西的妈妈,一位两岁多的小女孩。看电梯的工作人员不在,当电梯门在我身后轻轻关上后,小女孩立刻踮起脚跟去按右边选择楼层的按钮,可是她的个子太矮了,尽了最大的努力只按了一个“1”的按钮,在一旁看着的年轻妈妈马上训斥道:“瞎按什么,一会电梯都被你按得不动了。”然后转过头对我说:“请你帮个忙,按一下15层,我的手提的东西太多,腾不出手来。”“噢,好的。”我伸手去按按钮,眼睛却微笑地注视着那个小女孩。小女孩看上去很可爱,对于妈妈的训斥似乎已习以为常,所以脸上也没什么反应。

我在心里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小女孩的行为没有过错,够不到15层不是她的错,她尽了最大的努力,想要做一件事情,看上去是有点自不量力,但是这种自告奋勇的精神是值得赞许和鼓励的,然而却无端受到自己最亲的人的斥责。年轻妈妈也许没有想过,她脱口而出的话语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投射下了什么。她打击了孩子行动的积极性和勇气,她否定了孩子的能力,另外还威胁孩子说她的行为的后果是电梯会不动了,2岁多的孩子还没有什么判断力,她很可能就相信妈妈的话,那么妈妈所说的可怕的结果只会引起孩子的恐慌和焦虑。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心很强,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但受过多次这样的打击后就有可能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行动了。想一想,如果一位妈妈习惯以这种方式来对待她的孩子,将人为地给孩子增添多少不必要的阻力。

家长下意识阻止孩子探索行为,有各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觉得这个阶段孩子小,还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可能不安全,所以出于安全考虑,他们总是在下意识地保护孩子。

当孩子离自己稍微远一点,妈妈们就习惯对孩子大呼小叫:“宝宝,快回来,那儿危险。”当孩子把手伸向碗想要自己吃饭时,他们听到妈妈说:“宝宝,别动,妈妈来。”保护孩子是必要的,可是因为害怕出问题而变得小心翼翼就过分了,如果担心孩子走远了摔跤或遇到不可知的危险可以跟上去监护孩子,如果担心孩子把瓷碗摔坏或划破小手可以给孩子买特制的摔不坏的小碗。

还有孩子把东西放在嘴里吃,也是一种探索行为,大部分家长认为东西放在嘴里脏,有危险,所以会强行把东西拿走或打孩子。其实孩子都要经历一个用口来探索世界的过程,有的孩子从100天就开始了,见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在这个时候家长不但不能阻止孩子,还要尽可能满足孩子,把可以往嘴里放的东西洗干净,让他去探索。

这时候的孩子确实什么都不会,能力很弱,如果家长怕危险,过度保护孩子,什么都不敢让他们干,他们的能力提高得就会很慢。只有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孩子的能力才能锻炼出来。

家长阻止孩子探索行为的第二种原因是由于缺乏耐心,怕麻烦。比如当孩子拉开抽屉时,家长会大声呵斥:“别动。”因为孩子总是把抽屉翻得乱七八糟,家长不得不花时间去整理;当孩子自己吃饭时,弄得桌子上、地上都是饭菜,还不如给他喂饭省心;当孩子在外面玩沙子、玩泥巴的时候,会把衣服弄得很脏,每天都必须为孩子换洗。孩子们精力旺盛,他们给家长制造的麻烦太多,对于工作很忙碌的家长来说,他们感到自己的精力难以应付,于是去繁从简,干脆冲孩子不断地喊叫“别动!”如此自己的麻烦也就少多了。

有一位朋友带他四岁的儿子到我家玩。中午我们一起到外面的餐馆就餐。餐桌上,小家伙的心思一点都不在吃上,朋友解释说孩子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