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进复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20:04:18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轻松进复旦

轻松进复旦试读:

内容提要

在本书中,复旦学子自述了他们的成功之道,同时说出了他们成功学习的法宝。学习不应是机械的,应有系统;有条理;有敏捷的思维及创新的能力。“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知识不去贯穿、累积,也将是学有难成双,毁于自己。“学以致用”,如果不灵活运用,既使有满脑子的知识,也只能是一筐垃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有的人显现得较早,有的人显现得较迟;有的人潜藏得很深;有的人很快就表现出来;有些人的某些智能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发;有些人的智能可能受到压抑,甚至一生都没有开发出来。而通过开发潜在的智能因素,会在某一方面创造奇迹。获取知识有许多种方式、看是从视觉上来接受知识还是从听觉上接受知识。听讲不仅仅是听要必须知道到底讲了什么,怎样去听才能更好!复习并不是把书重新看一遍。真正的复习应该做到有计划、有方法、有效率、有成果。搞好复习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让复习真正地成为高效的复习。

第一部分 复旦学子自述成功之道

触类旁通,定能成功

高考中大部分是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一定要依据老师推介的精典题集,适量选作。触类旁通,定能成功朱辉/复旦大学物理系

作者简介:作者:朱辉系别:复旦大学物理系

■引子

没有高考天才,只是我擅长运用技巧,触类旁通。以我就我的学习,考试方法谈一些粗浅看法。

■英语:总结出解一类题的思路

我所想强调的归根到底是提倡举一反三和事半功倍。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是我们所期盼登上的高峰,如果能登上它自然非常非常的好,即使只爬到了半山腰,这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也能使我们得到极大的裨益。

上高一时,我还用初中学英语的老一套,上课听明白以后,下课把当堂课的单词一背就放在一边不管了,结果在第一次期中考试时只得了70多分。总结一下原因,考试时有些单词根本没学过,经常在关键的地方理解不了文章的意思,丢分就在所难免了。之后我就注意英语学得好的同学,发现他(她)们在课下经常阅读英文的文章、报纸、课外书等,并从中记下没有学过的内容,于是我就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这种学习英语的好方法。虽然刚开始做的时候有些不适应,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效果显著,阅读文章越来越容易,做起题目来也轻松了许多,英语成绩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可见吸取他人先进的学习方法是大有收获的。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吸取他人的先进方法,也注意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

我十分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善于开阔自己的思路。我在做题的时候,从来不搞什么“题海战术”,我觉得把一种类型的题目翻来复去地做了五、六遍并没有太多的意义。我喜欢挑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并且在做题目的同时,总结出解这一类题目的思路,举一反三,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每做完一道题之后,我总是要再看看是否有其它的方法,争取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从中找到最简捷的思路。

英语的复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持之以恒,这是一门以记忆为主的学科,但又不只是简单的背诵,还要有许多综合运用,单词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把那些形近、义近、音近的词放在一起对比记忆。这样不但印象清晰,而且,能够应付高考中易混词汇辨析的题型。另外,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学习还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地方。比如,在做题时,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题目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就是一种表达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与英语接触,看英文报纸,听英文歌曲,多用英语对话等都是培养语感的好途径。

■语文:培养兴趣是第一步

对于语文这门功课来说,关键在于多看多说,“细水长流”。就是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复习这门课,今天记两个用法,明天记两个用法,一年时间下来,是可以将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的。另外我在复习语文时总是做些记录。比如我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将语文中的知识块分门别类,分成语音、错别字等等类别。在复习时,碰到一个不熟悉的小知识点我就记下来,这样既是一个记忆巩固的过程,对以后复习也会很轻松。大家不妨试一试。

语文,是一门比英语更要丰富得多、灵活得多的学问。高考向能力的倾向更让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以往苦练字、死读书的方法再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同英语一样,语言的学习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涵盖社会各个层面,包含各种文体。同时,也只有大量的阅读,才可能积累丰富的词汇,写出生动活泼的好文章。从长远来说,文学修养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基本体现。

在中学,我的兴趣一贯偏向于数理化,以数学为甚。却一直对语文不感兴趣,以致从小学至高中,语文也确实在关键时刻——包括两次升学考试拖过我的后腿。因此,我和我的家人一直担心语文会在第三次升学考试时再出问题。幸运的是,这种顾虑被证明是多余的,我的高考语文成绩还不错,也算得上是“红色成绩”了。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我遇到了名师;不过,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我自己的努力。

我问自己:为什么语文不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它所有的方面都很讨厌吗?事实上,我虽然不喜欢语文,但也并不认为它一无是处。我害怕作文,不过我心里还是有几分喜欢动笔写写文章。我没有读过什么宏篇巨著,《红楼梦》我三次拿起又三次放下,但我读了那么多数理化方面的书籍,弄清楚一篇文章各个段落里都说了些什么还是不成问题的。我的口音受方言影响重,咬不准音,语文第一卷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我从来没对过,不过我声音宏亮,语感强……一条条梳理过去,我发现自己的语文有很大潜力可挖,某些方面甚至还能保证拿高分,成为弱项中的强项。我意识到,我对语文并不是如我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不感兴趣。我完全可以学好语文;事实上,我可以学得很好!

我对语文的兴趣培养起来了,或者说,被重新发现了;可很不幸,你没能培养起你对某一门功课的兴趣。你可以学上一整天外语,可一旦拿起某一门课本,你便连一分钟也坐不住。办法当然有,可你没找到;你和老师、父母,兄姊、同学都充分的交流了意见,可他们说服不了你,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你是不是最好先把这门课放到一边不去理睬,等哪一天你突然兴趣来了,或者明天、后天就要考试了,再掉头学习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呢?

千万别这么做!时间有限,耽搁不得、毕竟,应付高考本身就有一些勉强。为了高考,天天做模拟题,过年期间都不能完全放下课本,这本身就是一种牺牲。既如此,为什么不能强迫自己多学学不感兴趣的课?为什么不能在保证强项的基础上把弱科搞上来?高考看的首先是总分。高考不是单科奥林匹克竞赛,强项弱项泾渭分明与高考规律是不相适应的。

在第一阶段,把高中六册课本及初中重点复习一遍,并把点分门别类。加紧语文、数学的基本功训练,大量写作文和做数学题,其他科目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提高。

在第二阶段,熟悉重点课文,对语文中的漏洞(如应用文)仔细弥补;总结教学中的典型例题,大量地做“套题”,对于基本功训练进一步强化,争取在高考中选择、填空少丢分或不丢分。

在第三阶段,大量训练作文,严格按照时间用高考原题进行自我模拟,熟悉考场气氛。在这一阶段有意识地注意知识点间的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如果前面准备得好,此时做题就会感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谓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数学:勤学苦练、融会贯通

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我也很难说有什么决窍,不外乎代入法、排除法、类比法、作图法、整体把握各个击破等几类方法。平常老师都会讲到这些方法,主要是看自己如何加以领会提高了。对于数学,关键加强书本知识的掌握,对各个定理、定义都要熟练记住。往往一道题老师会介绍几种方法,都掌握不大可能,因此一定要记住一种普遍的方法,保证这一类题用这种方法均能做出来,只是复杂与简单的问题。然后对其余方法按自己情况加以取舍。对于物理我比较喜欢心算。对一道题,我经常先思考出我的方法,应该列几个方程,然后再与答案比较,看看有什么优劣之处,如果没什么大问题的话这道题就不做了。当然要注意眼高手低的问题,会做与做对还有一定距离,平时也要注意这种方法的适可而止。

我的一个强项,我觉得对于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很重要,而这种境界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准确的计算能力、综合的分析水平作保障。复习数学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概念,熟记公式,辅以典型题目,总结提高。这里提到一个典型题目,我觉得做题就是要求精而不求多,对于典型题目一定要舍得下功夫,不要只是满足于做出来的水平,而是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抓住命题的意图及考点,然后再做两道同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另外,数学思想也很重要,我们在解题时不妨多考虑运用“换元分段讨论、数形结合”这三大数学思想。

对于理科科目,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多做题,才能开阔思路,积累解题经验,考试时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但题做多少合适呢?我认为首先应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并且仔细揣摩,理解题目的深层含义,归纳整理项目类型。若学有余力,不妨请老师介绍一本精典的习题集,继续演练,加深巩固。不要死钻难题,因为高考中大部分是基础题和中等难度的题。如果保证做对了这些题,那么成绩就不低了。有了这些题的基础,难题解出一半是不成问题的了,另一半则靠你的临场发挥了。我还想说的是不要忽视理科学习中的记忆。记忆在这里不仅包括定理、定义,还包括一些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一般性的结果。这样会提高填空、选择的解题速度,为解难题赢得时间。对于理科的数学、物理,一定要在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解题速度和计算的准确性,对于题目争取一次做对。认真地对待每一道题的练习。否则,因为计算失误导致丢分,就会功亏一篑。

■物理:学习要心到手到

这一阶段,通常是各种练习、试卷纷至沓来,大量的习题令人眼花潦乱。面对“无边题海”何去何从?通常各人方法各异而效果也相距甚远。如果一味追求速度、题量,经常会陷得很深,成效却很浅,因此做题切不可一味贪多,以免“贪多嚼不烂”。一方面,人的精力有限,题海却无边,以有限对无边显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也没有那个必要,如果做了许多题,有做错的改过答案就扔到一边,匆匆赶做其它题,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不能保证下次见到类似的题能不重犯错。做好了一些难题,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后又放置一边,用不了多久自然会忘却,那些原来得到的巧解妙答也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单纯追求数量,立志阅尽天下题是不可取的。我想,做100道类似的题的效用并不一定强于用100种方法解决同一道题(如果可能的话);做许多意义不大的题并不强于做几道有价值的题。做题的真正高效率应该是有所筛选,选取有价值有典型意义的题目,反复捉摸,选取不同的角度思考,从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举一反三,有所联想,熟练掌握一些重要解题思想。

当然,必须补充的一点是理科的学习务必心到手到;放弃题海战术并不意味着不作适量的练习,因为不做适量的练习就无法提高运算能力和速度,无法锻炼人的思维的快速应变,如果以为光凭看就可以心领神会,取得好成绩,那可真是对理科学习的误会,那样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对一个具体的问题感到似曾相识,甚至下次再遇到这道题却算不出准确的答案,缺乏规范的描述,以至追悔莫及。

如物理学中的静力学,曾让许多同学为之茫然。其原因就在于它的理想化及抽象性。为什么书中的现象似乎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相悖?为什么凭直观感觉判断物体受力情况及方向又常常产生谬误?如果我们不是在一两个疑难问题的牛角尖里钻来钻去,而是从整体来思考上述问题,就会明白我们所学的定律都是在一种理想状态下成立,也就是所谓的理想模型。怎样将我们的思维抽象到物理的理想世界中,而不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假象所困惑所干扰,才是我们应首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做题助我熟能生巧

化学这门课,我觉得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做一些题。所谓、“熟能生巧”。当然,这里仍然不是提倡“题海战术”,而是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的做题。水平较高的同学可以将重点放在解决难题上,基础不是十分扎实的同学,我建议还是多做一些基础题,彻底将基本概念(比如化学中的方程式)弄清楚。在做完习题后,大家再回顾一下,进行一些总结归纳:这道题是什么类型的题,用了哪些思想方法。必要时可做些记录。在我高三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感到比较头疼的是“三角函数式的求值问题”。于是我在每遇到三角函数式求值问题,都会认真解决,并将各种解题方法进行了总结,特别是一些巧妙的解法如换元法等。通过这种途径,使自己更熟悉这类题,达到强化的目的。这种方法大家也可试一试。对自己感到较为困难的一类问题进行一下突击,多找一些这方面的习题,做完之后再进行一下总结。我想这样是会有很好效果的。(对于这五门功课的学习,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做到均衡发展。简单一句话,就是要保优补劣。不管哪位同学,五门功课中必然存在一些功课学得较好,而另一些则要相对差一点。有些同学在复习时,将精力全放在自己的劣势科目上,而对优势科目置之不理,以求短期内突出成绩。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优补劣。将精力侧重在劣势科目上是应该的,但前提必须是保住优势科目。下面的做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每天固定抽出一些时间,如午饭后,睡觉前来专门复习劣势科目。而其他时间则按原计划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优势劣势一起抓。

■心理:战胜怯场

下面再谈一谈关于怯场的问题。怯场是一种很正常很普遍的事,心里没有十足的把握就去做一件对自己很重要的事,当然放不开手脚,心情紧张。解决的方法就是竭力安慰自己,给自己松绑,默念诗句或者轻唱歌曲,让自己平静下来,轻松地上考场。我经常给自己假想一个很坏的结局,让自己明白肯定会失败,这下反而坦然了,当然事实上是不会输得太惨的。等到上了考场,一心想题,不要走神,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轻轻跳过,不受它的羁绊先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等到回过头来再做剩下的难题时,也许就受到了所做过的易题的启发,顺利地拿下来,这岂不是十分愉快的事情吗?在英语考试中,我有的单词写不出来,后来我意外地在试卷的其余角落发现了它,这就是一种灵活的处理方法。在考场上硬钻牛角尖是要吃大亏的,不但消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而且得不到什么收获还挫伤了锐气,弄坏了心情,为害很大。做题时注意观察各题之间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能帮助你打开思路。在计算时要估计一下所得的结果的大致范围,看出明显错误的答案及时改正和检查,对于不能肯定的东西,除非后来有充分证据,就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轻易改动,要知道,第一感觉往往是很准确的,特别是英语题,语感是很灵的,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考完一门后,无论感觉怎么样,不要和人对答案,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情,不要让心情趋于浮躁或沮丧高考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实力,更取决心态。我认为对待高考要有正确的心态,也许是所谓的平常心”吧!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不要去过多地考虑结果,踏踏实实地走好你脚下的每一步路,使高三的每一天,自己都有所收获。高三这一年的六次月考,我的成绩也不是很平稳,而最后的模考更是创下自己高三最差的纪录,但我的心境一直很平和,从不因为考好而骄傲,或是考坏而气馁,因为我坚信,我是有实力的。我欣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失败时想想自己成功时的喜悦,成功时想想自己失败时的痛苦,都能起到督促自己不懈努力的作用。

有的同学考试时很紧张,我也曾一度有这个毛病。但是,我们首先要知道适度紧张可激发大脑潜能,超水平发挥,只有过度紧张才会影响成绩。平时没事时,我就通过“幻想法”提高心理素质。我幻想自己坐在考场中答题,遇到了不会的题……这种方法可增加心理体验,使考试时做到临危不乱。紧张的原因无非是怕自己遇到了不会的题,你可以这样想,你不会别人也不一定会,不妨先越过这道题,也许通过后面其他题的启发,这道题也迎刃而解了。考试前自己应留有一段时间平静一下心情,做做深呼吸,伸伸懒腰,尽力使自己轻松、自信。

不在题海里瞎逛

“万变不离其宗”,题目浩翰如烟、题型千变万化、掌握其精髓,抓住其规律切忌搞题海战术。不在题海里瞎逛陈峰/复旦大学数学系

作者简介:

作者:陈峰

系别,复旦大学数学系

■引子

有一些小的技巧,在平时积累起来,到了高考的时候都成为难得的经验。

■英语:大声朗读收奇效

首先,最重要的是词汇。词汇量小,直接影响阅读、拼写等题目的分数。除了熟记高中英语词汇表中所规定的单词之外,平时应多阅读一些英语的课外读物,例如《英语画刊》、《21centruy》等等,在文章中记单词往往比单纯背词汇表记得牢。

过了单词这一关,你该注意培养语感,方法是朗读课文。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把握与感觉,语感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英语水平的高低。高考中的单选和完型填空考的内容之一就是语感。

学英语一定不要忽视语法,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因为大学中老师几乎不讲语法,语法的学习主要是在高中。我认为语法参考书中张道真的《实用英语语法》比较权威。

虽然口语与听力不在高考英语的命题范围之内,但大家不应忽视。学习英语不能急功近利,口语与听力也是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听力,是全国英语四、六级的难点,还是希望各位学友在高中阶段就狠下功夫,打下基础。

还想告诉大家一个解答英语阅读理解题的小窍门:先读题,后读文章,这样会减少解题时间,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不信,你试试。

英语是一门系统性极强又很零碎的科目。作为一种语言,它自有一套严密的系统,时态构成等都有很强的逻辑性,正确地把握其中的规律,你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但英语也是一种交际工具,有很多口语化的或者约定结成的特殊用法,这就必须注意平时积累。我个人还有自己的一点“偏好”,就是大声朗读。大声朗读不仅有利于提高你的口语,而且增强你的语感于无形,让你无论碰到什么,都容易朗朗上口,而且使你的判断更为准确。如果愿意,你可以试试,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比较好的科目,我们也应视其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待遇”。

■语文:语文靠的是积累

复习语文,与英语有些相像,但要注意纠正口语中的错误。很多题目都要仔细琢磨,看是不是在发音、关联词语等方面企图利用口语习惯钻我们的空子。许多同学觉得阅读的题目不好做,也不易提高成绩。我觉得扩大课外阅读面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参考一些辅导书,从解题技巧上下些功夫,还是有些好处的。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大家千万不能忽视,不要觉得现有水平难以改变,关键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平时要多练笔,多看范文,不断总结提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有进步。

语文考的是一种文化底蕴,靠的是平时积累。属于厚积薄发型。语文的考题大部分不在课本上,考的是能力的运用。能力如何培养呢?主要靠阅读。我认为最好是阅读综合性的报纸、杂志。因为它不像读小说需要较长的时间,读报的时间可长可短,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况而定。报纸的信息量大,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作文素材,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增强语感。而且报刊杂志还带有娱乐性,松弛我们紧张的神经。关于作文,我推荐《作文通讯》,我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作文刊物,可以加强我们对作文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语文中还有一块便是基础知识,这是需要记忆的。这并不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学习累了的时候,拿出唐诗宋词或是字形字音之类的翻看一下,产生初步印像,日久天长不知不觉便会记下来的。许多语文题,不要死钻“牛角尖”,应该从一个广泛的、普遍的、合理的意义上去考虑。

■数学:怪题偏题尽量少做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看到有的同学作练习的时候显得很急躁,心急火燎一般,盯了一眼题目就开始解题,结果算了半天也得不出答案、做物理题时不画矢量合成图,做数学题时记不清三角公式怎么用,做化学题时分辨不出原子、离子做练习题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不要在做练习题时“钻牛角尖”,不要在偏题、怪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在仔细分析了几年来的高考题之后,我发觉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偏题、怪题。有的同学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我练习一下怪题或偏题,要是高考时出一道这样的题型,别人都不会而我却能做出来,那我不就占便宜了吗?在这种侥幸心理的驱动下,有的同学舍本而逐本。丢掉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而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超纲的题目或是解题技巧十分复杂的题目上,这会造成两个不好的影响:一方面是自己的思路总是求新求异,长此以往,就会陷入“钻牛角尖”的歧途。理解一个概念、练习一道题目,不从一个正常的角度入手,而是以比较奇怪的角度入手,在实际的考试中可能虽然解开了一两道解题方法特殊的题目,却很容易在大量的普通题上丢分;另一方面的影响是会丧失信心。怪题和偏题都是不容易解答的,久而久之,自己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题都解答不了,于是就觉得自己没希望了,高考没希望了。对于练习题中的难题不要轻易地放弃,但是也不要在难题上“钻牛角尖”,不要在偏题、怪题上浪费时间,这就是我做练习题的方法。

主体上与物理的复习相同,但同时重点看各种定理,熟悉灵活的技巧和各种典型解题方法,这些在高考中也必不可少。

■物理:边学边总结

以下谈谈我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做法、我拥有一套与老师截然不同又不冲突的学习体系。上课有选择地摘录老师所讲内容,课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剩余的时间则用来执行自己的学习计划。首先保证重点内容的融会贯通,并选择一定的参考书来增加知识面、扩展视野、掌握更多的方法。其次进行一些既具科学性又有趣味性的小问题的钻研。我们物理小组的同学经常在一起各持己见,争论不休,甚至有的问题老师也无法解决,我们就自己动手查看各种资料。在这种学术研究式的学习气氛中,我感觉对物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同时也不知不觉学会了自己去提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己去总结公式、推导定律。因此我还自学了高中不要求的液体的性质等章节。这些知识的学习并非是无用的。作为同一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与其它章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知识的增多,曾经让我百思不解的一些问题恰恰是在学习了非重点的章节后才豁然开朗。所以,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与他掌握的知识有一定的关系。当我们构筑的知识体系越广泛、越坚固,我们的视野才会越宽阔,思维也才能敞通无阻。

我有一个最大的爱好便是总结。一章一小结,一本书一大结。物理中的数学思维、数学艺术在化学中的应用、物理极值求解方法之类的专题不下几十个。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总结过程中,我才逐渐在脑中构筑起一个知识网络,才逐渐达到以较快的速度提取每一条已储存的知识。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爱写心得体会。从高一起,我的笔记本上就很少见到老师的板书,随处可见的却是“G”(“感想”的拼音打头字母)。有时是因一道题的巧妙解法而联想起其它类似问题的方法;有时是从研究某一类事物中发现其共性,并总结出其规律和适用范围(而这些规律往往是后面或其它书上的定理);有时则是针对书上某一句话引发的详细阐述。总之,通过这无数个大大小小的“G”,我一步步学会了自己去研究、探索问题,而不是期待着老师的一步步详细讲解、我从老师那里要汲取的则着重是他思考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能力也就是在这样细小的环节中逐渐培养起来。

■化学:基本知识

相对于数学、物理、化学有些文科的味道,记的内容,稍多些,因此相对来说好学些。书本上的知识应牢牢记住,不要一做题就来回翻书查看,平时你还能看书,考试时就不可能了。除了书本,习题上遇到的一些常用知识点,也有必要记住,不要怕记的多,记的越多,考试越有把握。化学考的知识点就那么多,考来考去跳不出那些范围,多记些,多背些,再练习些,慢慢就提高了英语,多背背,多练习些,提高词汇量也能逐渐提高。一道题,一时做不出来,怎么办?是继续花费时间做呢,还是请教别人?这两个的界限很难划分清楚。不过,起码,应该自己先研究一二十分钟后再考虑请教别人。平时经常有同学请教别人问题时,题目他还没看清楚,这就很不好了。一般来说,在平时时间充裕时,不妨多花点时间,一节课做一道题有时也是很值得的。我一般是对刚学过的一个定理或公式,若一时想不出来。一般会请教别人,当然自己先研究一二十分钟。因为这是刚学,对定理和公式尚掌握不住,就先通过别人的讲解掌握基本的方法。等以后对定理和公式熟悉了,再来钻研以求再次提高。这是我的习惯,不知对同学们有什么参考价值。平时做题时也是这样,现在许多习题都附有答案,碰上某一类新题,习惯上有时先看一下答案,然后再把剩下的题独立做完。不过,若到了高三全面复习阶段后,平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做一套题来检验自己,这就需要独立完成了。一般来说,高一、高二多请教些别人,高三则争取独立完成。

■心理:心理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

在考试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审题这一环节。只要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不少平时做错的题是因为没有看清题。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往往因为少看片几个字,就会对题目产生错误的理解。在我做不出题时,我会耐心地将题目多读几遍,这样会更深刻地领会题意,激发解题灵感。理科题思考时,不妨在草稿纸上大致算算,空想而不动笔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做完题一定要耐心检查。对于理科的大题,若发现计算错了或是理解错了,不要慌,再仔细看一遍,确认一下错误。一般来说,是有时间改正的。而对文科的语感题目,除非有绝对把握,不要改动第一遍的答案,因为我认为人的第一感觉正确率最高,考试之前不要看令人激动或过度兴奋的电影或听过于激烈的唱片,以防考试时受影响,精神不集中。考试前一个星期左右应该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把精神的兴奋点调到考试的时间,即上午8:30一11:30,下午2。00-4:30,在这两段时间里做模拟题,考前一个星期不能停止做题,否则考试时会有生疏感。但题目数量不宜过多,且各科循环进行,而且题目以模拟题为主。

踏踏实实,别弄巧成拙

学习不应是机械的,应有系统;有条理;有敏捷的思维及创新的能力。她对高考复习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踏踏实实,别弄巧成拙王丽/复旦大学化学系

作者简介:

作者:王丽

系别:复旦化学系

■引子

高中之学就是以苦为乐的三年,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英语:付出总有回报

首先当然是要熟背考纲上要求的单词及词组、各种语法规则和其中的特殊情况。对课本中的课文要熟读,这样不但能增强语感,对于语法和单词、词组的使用也有一定好处。对于英语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能力。

英语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最需要人们下苦工夫。这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能偷懒,也没有投机取巧的办法。只能有恒心有毅力,一步步脚踏实地前进。取得的成绩是与付出的努力成正比的。这就要求抓紧点滴时间背诵单词和语法点。只有在掌握了足够多的单词和语法点后才能得心应手地应付考试。

英语是我高三时进步最大的一门功课,由开学时的128分提高到高考时的145分,提高了17分。这证实了英语是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进步的,因此,也增加了我学习外国语言的信心。高考的英语中,语法还是起很重要的作用。它贯穿始终,由开始的选择,到完形填空、改错,无时无刻不要结合它一起考虑。这一点,我得益于我们的英语老师,他在高三时给我们的语法进行了一次系统复习。多看笔记,平时空闲时多看看语法,这些都是你正确解题的基础所在。英语的学习不应该是一次性速成的,而应该是每天学一点,细水长流,但应尽可能地让自己接触英语的环境。英语做题也有技巧,它的题型确定,每一题型风格基础不变。我就常常采取强攻,对一种题型做下大量的练习,不断小结,慢慢地题感就出来了。这样一个个逐个攻破,到综合考试时,整体的正确率就大大提高了。

■语文:复习语文要分清主次

语文是我们日常学习交际的工具,可以说与我们朝夕相处,日日相伴,因此要加强语文就应从普通的生活中注意积累,遇到不认识、不确切的字、词,虽不一定会影响正常阅读,但不要轻易放过它,花一点时间查清楚,只不过一二分钟,却在无形中不断地帮你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而且比你花大量的专门时间来专攻基础知识效果要好得多了。而英语,由于我们日常没有较好的语言环境,不可能像语文的“耳濡目染”,就不得不花较多的时间。

语文是大多数同学拿手的科目。我在这里只对作文并不是很好的同学提出建议:千万不要想通过标新立异来取得高分,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十有八九是弄巧成拙。于这部分同学最好的办法是紧按题目要求来做作文,把能通过作文表达出来的要求都尽量做到,必要时可以用一句话明显点出,这样能拿到的要求分数应该不会丢,作文就算成功了。

我们通过分析说明复习语文时应注意和侧重点。即重点的知识点。语文试卷由选择、填空阅读、作文几部分组成。按内容分,可分为语言基本知识、文学知识、古汉语知识、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多方面内容。复习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对各项进行分类强化练习,以前讲到的各种方法、技能在这里就用得上了。对于语言基本知识,了解了老师复习的大致安排,通过作业、习题等各项练习。集中力量于一段时间内,加以复习、总结、但语文最重要的还是积累,上面我所述的集中力量复习,应该属于经过一段时间积累后的集中总结,将平时做题遇到的疑难点和容易出错的字形、字音、成语总结到一起,互相对照比较、强化记忆、而对于古汉语知识的总结,应是在积累一定的信息之后,将经常出现的古汉语词性、词音、词义加以比较,对某些经常出现的词语,应了解它的确切的多个含义。对文言文来说积累总结尤其重要,要想加强理解能力就必须通过这一途径。作文则是应该比较全面地体现几种方法综合运用的好处,明确作文是强项还是弱项之后该弄清楚作文里哪一部分是弱项,是材料的广泛性与贴切性,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针对训练,配合老师对作文的练习,着重练习自己比较薄弱的环节。这样进行复习就有针对性,知识结构中薄弱的环节也就容易得到加强。

■数学:思维要敏捷

数学同语文一样,也是最基本的工具学科。与语文相比,它更需脑子的灵活。学习数学,最基础的是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了概念才能去分析解决各种题目。数学离开了题目是不行的,只有能在解题中熟练运用各种概念、定理和分析方法,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数学。做题目要用脑筋、借一句话,不能“死做题,做死题,做题死”。说实话,经过这么多年的练习、高考,各个知识点的各各类型的题目也差不多都出遍了,很难再出什么新花样。我们可以有系统的进行练习,一边做题一边总结题目的类型,找到每一种类型题目的解题办法。不论题目出外表怎么变化,只要是这种类型的题,用这种办法肯定能解出来。虽说这样做有点像做八股文,长此下去会束缚人的思维,但这不失为应付考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考场上的时间有限,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导致考试的失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能力的培养,两者要相辅相成才能收到最大的功效。我相信,经过认真细致的归纳总结后,决大多数的题目会迎刃而解,为考试节约了时间;只要再做到认真细致,就能够得到比较高的分数。至于一些新颖的题型,就要靠自己平时培养的能力去解决了。

■物理:深刻理解融成系统

物理学习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多做习题,许多物理现象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较远,大部分物理公式也较抽象难懂,这些缺憾都可以在大量习题中得到缓解,但多做题决不是机械地盲目地去做题,而是要在总结解题方法、规律上多用心思,对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这些最基本也最常用的解题思想一定要非常透彻、深刻地理解。

我曾参加过物理竞赛和数学竞赛。因为要内进一步深入学习,就必须先把先前所学的掰开、揉碎,正如第一部分所说的那样,超前加深的学习使这些掰开、读碎的知识更加深然一体地融合成一个系统,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把物理、数学的基础打扎实了。这样,我在高三阶段就基本没花太多精力和时间去复习物理;数学则是坚持每天做三两道题,就好似一碟小菜儿,只是调剂一下胃口,或是一种润滑剂,以确保大脑中高速计算与多角度思维的那部分不致生锈。

对于大纲上要求的题目、规律及各种知识点要了解透彻。在最后复习阶段不宜做大量题而应查漏补缺,以前各种练习上做错的题,有代表性的题目及典型例题应再做一到两遍,而其余题目只需有计划地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在复习的同时也应做少量的综合题目以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迎接高考。

■化学:手脑并用

化学被大家再惯地称为理科中的文科”,这说明学好化学离不开记忆,这甚至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我觉得熟读课本十分重要,记牢每一个方程式、每一个反映现象,这些都会成为今后解题的线索。化学考试中的不定项选择题往往容易丢分。我的建议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都读一遍,这样往往不会漏选。有机物的书写往往容易丢三落四,例如将一CH写成一CH,考试时这点应反复检查,减少笔误引32起的失分。

各种化学物质的通性、通式及各种种类的特殊物质都是基本要求。但在高考中这些特殊的物质及性质反而变成了最常见的、最普遍的,一定要牢牢掌握。当然各种重要方程式要熟记在胸。老师多次提出的要点要做到熟练程度不在基础点之下才行。

化学既然是一门实践的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知识太多又较复杂繁琐,不易记。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应该重视实验,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同时,考生要以教材为依据,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到有效的记忆方法。化学的知识点分布虽广却也有脉络可寻,这就是元素周期表,想来老师们也都说过。若要学好化学,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虽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适当的运用习题练习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自己掌握知识。当然不能盲目做题,应当有所选择。历届的高考题是必须要看的题目。因为那些题目最能体现高考的命题精神。题贵精而不累多,可以请老师帮助参考选择一本好的习题集,把这本习题集的题目尽数理情搞明,各种知识的考法题型也就大致都在掌握中了。同时通过做题,我们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后再遇到别的题也能做到有章可循。再综合课本和老师的讲解,相信化学考试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综合方法

首先我觉得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复习计划,这样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取得主动权。我先分析了自己的学习状况。我的优势科目是数学、英语;化学成绩中等偏上;物理和语文时起时落,在中上等与中下等之间徘徊。于是我决定将语文作为我的突破口,因为我考虑到语文考试考的是一种文化的底蕴,需要靠长时间积累,而且成绩一旦提高,不易下滑,我的语文功底又不错。于是我每天都拿出多于其他科目的时间复习语文,果然语文成绩逐渐稳定,并在高考中取得131的高分。在加强劣势科目的同时,必须巩固优势科目,而且我认为数学与英语又是大学中最主要的两门基础课,所以我也一直没有放松。但是,在这里应该提醒大家的是,在我们制定复习计划的同时,学校肯定也会有复习计划,那么,我们的复习计划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复习计划而进行,如果另辟躁径,只能事倍功半不见效果。

第二,我觉得同学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有的同学可能认为自己周围的人都是竞争对手,所以喜欢“闭门造车”。但仔细地想想,就会发现这种看法是多么的幼稚。每个省、市都有数以万计的考生,你的真正的对手并不仅仅是周围的几个同学呀!同学之间的争论。讲解往往比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易提高水平,因为同学们朝夕相处,彼此十分清楚对方不明白的地方,利于有的放矢。而且同学之间的讲解一般不会引起紧张的情绪,更利于知识的吸收。我与同桌同学经常在一起互相讲题,我们两人都受益匪浅,现在我们都来到了复旦大学。

第三,关于参考书的选取。我不赞成题海战术把人搞得精疲力尽,但显然不做题是万万不行的。参考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讲解性的,一类是习题集。就我自己来说,高一和高二,这两种类型的参考书大约各占一半;高三以习题集为主。但一定要注重书的质量,每科选一两本较为经典的就足够了,否则这本翻翻,那本看看,反而达不到顶期的效果。习题集类型的参考书最好有答案,以达到反馈的目的,否则不知对错的瞎做题,一点儿用处也没有。第四,我想谈谈念书与做题的关系。书上的例题绝对带有典型性,一定要吃透。许多考题都是由书上的例题进化一步得来的,如果对于书上的例题了如指掌,那么这些题也就很容易做出了。所以不能忽视课本。在高三的一年中,各科的课本至少要过两遍、做题、核对答案、改错,很多同学认为这样做就完成任务了;实则不然,岂不知落下了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思考。我经常问自己这道题为什么错,是计算不准,还是概念不清,或是方法问题?并把错题原因和相关知识用红笔标注在题目旁边,以备今后复习之用。平时经常翻翻这些错题,不但给自己敲了警钟,也巩固了知识。可以说,这也是我的一个学习秘诀吧!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节约了复习时间。因为复习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能面面俱到,平时错题的地方应该是复习的重点。

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高三时不要揪住难题不放,其实考试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题目是难题,百分之八十都是基础题和中档题,抓住了这百分之八十你就能考到120分了。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何敏/复旦大学管理系

作者简介:

作者:何敏

系别:复旦大学管理系

■引子

越是底子不好,越应该努力,这样反倒比相对高起点,却努力得不够的人容易成功。下面我把我高考时的心得奉送给大家。

■英语:查资料积累知识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和语文相似,重点是培养语感。和语文不同的是,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因而相对而言较为难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不用英语,这就造成语感培养的困难。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情况,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多听、多说,即在闲暇的时候尽量多用英语进行交流,最好能在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说英语的气氛,大家聊天的时候尝试着说说英语,写日记或写信的时候用用英语,这样不仅能培养英语的表达能力,对学习英语也很有帮助。另外,词汇量的基础上才能做题。背单词可能是大多数同学觉得头痛的一件事,总感觉记不了多久容易忘记,到最后还是和没记一样。对于背单词,我一贯采用的是循环记忆法,也就是分周期进行反复记忆。首先,你必须估算出自己的记忆周期,你可以背10个左右从未见过的单词,然后看自己会在几天以后完全忘记,这段时间大致就是你的记忆周期。以后每背完一次单词,过了1/4周期,你就需要再背一遍,以加强记忆。这样反复地记忆,一个周期后再检查还有哪些单词未记住,则归入下一个周期重新记忆。如此反复,相信你背单词的效率将会很快提高。在高考题中,考查语法的题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对语法的精通和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我记得有一本书叫《中学美语语法》,忆中对中学所学的语法有全面而详细的讲解。并辅以典型的例子,深入浅出,不失为一本好的参考书。英文主要是针对性很强。它考试也无非几个题型,只要平时多练多看,考试自然不成问题。当做单项选择时,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结构,明确该词在句中的关系。然后要进行比较分析,从词的词性、用法、意义以及关系方面加以考虑,从中选出正确答案。这种选择题应该不会很难但不能粗心大意或被句子表面迷惑。在这道题目上几乎应该是不失分的。接下来有完型填空。解此类题首先要明白文章大意,然后再填词。在这过程中要兼顾语法、习惯用语等应该注意的问题。当读第一遍时没有读懂,不要害怕,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读,寻找关键词,突破该段的意思,然后条理清楚地按照文章的逻辑做完选择,最后要重新再看一遍,看其是否通顺。阅读题以及作文能力水平时要多多加以练习。当时的我就是每天都看两个阅读段,看一篇例文,这样不用多久,就会有很明显的提高。当你拿来阅读段时,首先快速浏览一下,然后认真地看,每个词都不要漏,每句话都要看懂,之后认真审题,明确题中所问的问题,寻找最佳答案。这里有的题目是针对文章中的某个细节,有的是针对全文的理解。英语的作文看起来是一道很吓人的题,实际上它是很容易得分的。只要你把文章写清楚,基本上没有语法错误,差不多就能得八九十分。所以,希望大家在作文时克服恐惧心理,保持细心,争取把应得的分拿下来,千万记住一句话:“不写自己没见过的句子”。

我来自偏远山区的相对来说英语是不易学的。老师们水平有限,也不能与大城市相比,因而互相之间的交流有限,有些问题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教授,不一定准确。对于学生来说,多查资料,是很重要的。平时,自己要多积累知识点,即各种语法规则、习惯用法、新词组等等。“积土成山”,多积累,多记单词,对于教育水平不太高的地区的学生,不失为一条路。当然,作“哑巴”、“聋子”,笔下无文也是不行的。但由于条件限制,我在这些方面做得很不够。希望有条件的学生能做得更好,学得更好。

我的英语成绩不是特别好,也是因为平时背单词、看课文的时候少,至于课外的阅读就更少了。当我上高三时,我已经很有危机感了。这种科目就是靠你真正的水平,不是任何投机取巧所能达到的。我上课认真跟着老师复习,把遇到的每个语法、词的用法都抄在本上,经常翻阅。有时和同学没事了,也可以互相考一考,效果还不错。

以上主要是针对高考英语试题所做的专项练习。其实学英语是长期的,应多多培养能力,它是人的一种技能,很重要。

■语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许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感觉,语文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因为语文似乎总是缺乏如数学、物理般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有同学开玩笑地说;“瞧,语文试卷上净考歧义句分析,这分明是拆自己的墙角嘛!”玩笑归玩笑,但这确实说明了有其不定性和灵活性。也许这也正是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吧。因此,语文学习中须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我在高中的学习而言,似乎高一高二更注重课本知识,高三更注重课外知识,我认为这种衔接还是比较好的。但须注意的是,语文学习必须始终以课内课外相结合为主线,只不过是在某一阶段更强调课内一些,在另一阶段更强调课外一些而已,决非只顾一方而偏废另一方,这样知识才不会有大的缺陷,才能应付全方位考察能力的语文高考。语文的学习还应以多练为主,一因熟能生巧,二因只有多积累实例,才能更好地鉴别一些细微的差别,更好地掌握一些规律。我得承认,本人语文也不是很好,故只能说这么多了。

特别要说一下,目前许多理科学生语文较差,复旦的一些新生也不例外。语文(特别是作文)不像其它科那样好复习,它需要的是多年的语文积淀。但我认为,在高三时多读些精悍的文章(如《读者文摘》)中的一些),坚持天天都写点日记什么的,对语文的迅速提高还是有所帮助的。我那时每个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上午都要到图书馆去看书,见到好的文章把它抄下来。回来后时时翻阅,自认为这样做对提高语文水平颇有成效。

高考的时间全国统一,对某些省、市的同学们来说,生物钟的调整显得比较重要。我在高考前一个月时就注意这个问题,如上午考语文、数学和物理,那么我上午就多做一些这些题,而下午考化学和英语,那么我下午就多做一些这些题。总之,把自己的“兴奋点”调节在你需要的时候,特别是最后一个月要保证睡眠,不能熬夜。

有一些做题的习惯也要注意。如:考试时草稿纸最好折叠成四片,打草稿时按试卷顺序分别写在一片纸上,检查时容易找。我在做Ⅰ卷时,通常草稿就在试卷上,选项也全写在试卷题号边上,所有Ⅰ卷试题作完后用自动铅笔轻轻地在答题卡上的相应的位置划一道标记,最后用2B铅笔一次性地涂完答案。我认为这种涂法比那种边作题边涂卡的方法既快且准。还有,考试时作题策略的问题。除了“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这句老口号外,我认为对于成绩中等偏上的同学来说还应具有一种敢于大胆丢弃的大将风度。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攻一道有把握的题比那种哪道题也舍不得放弃的优柔寡断的做法要明智得多。

■数学:选好参考书,要老师帮忙

一本好的参考书,标准是系统、全面,难度适中。由于是应考书,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考点的重点要把握准确。我有幸就得到了这样一本好的物理参考书。好的参考书认真地学习后,可以使你知识系统化,脉络清晰,考点不再有遗漏的缺陷,而书中所选的例题、解题方法都很经典,可以举一反三。直接的效果就是解题能力显著提高。而一般的参考书可能知识点过于概括,太泛,或题型稍偏,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时候,一本参考书读完后,觉得收获寥寥;或看到新鲜题型,费九牛二虎之力掌握以后,在做了多套模拟题后才发现这种题型根本没学习的必要,说明出的题型太偏僻。高考是一种应试教育,在高三非常有限的时间、精力下,我们只能把注意力更集中在与考试有关的问题上,这是很实际的问题。怎样获得好的参考书呢?一般而言,老师选择的作为复习资料的书,质量都不错,应作为精读的重点。其他的,可向师兄师姐请教,也可与同学切磋交流。学一本参考书(解题)时,先通览全篇,如果在学(解题)的过程中越来越不确定,觉得收获不大,或题型很怪异,我建议你及早抽身而出,而不要抱着愚公移山的勇气和决心硬着头皮坚持下去。那样做没有必要,而且很可能造成时间上极大的浪费。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教训。有好的参考书很重要,那么,参考书是否越多越好呢?否。参考书一定要有,而且不应少于一定的数量,这样你才能形成一定的题感和练出一定的速度。但当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时,你会觉得所有的参考书都差不多,内容大同小异。这时你应适时做些题以保持水平,并多加总结使知识更条理化,而非一味地做题。此时很可能发生有意思的“边际效用速减”问题;同样每做完一份卷纸,数量不变,我却觉得自己的收获越来越小,后来简直只是在做简单重复的无用功、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清醒,不要沉迷于“数”的增加的满足,而应该以“效用”为追求目标。

■物理:用“模型”助学习

在物理学习中我们要注重一点:思维,或者说逻辑思维更确切一些,面对一个抽象的物理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在思维中建立物理模型。所谓模型,我的理解,就是运用我们平时所学,将问题归结到某一个或某一些原理的源问题中。源问题或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基点,是我们学习中最熟悉的内容。从它们出发,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就有了依靠,不会束手无策。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也就是平时我们所称“某题属于某类型题”的意思。平时的学习,我们不应将能解出题看得太重,而应将练习的重点放在“会”解题上,即对如何下手解一类型的题要多练习、总结;尽量做到轻车熟路。这样,考试时,我们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对于物理来说,平时作业,练习多做小结是极有好处的。小结,可以历述自己哪些学会了,哪些还没有。从中,我们可以找出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或是学习方法上的弊病,从而加以弥补或改正。同时,小结也可以针对某些具体的题目。对某一类型题目,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法,哪种最简便,能否推广到其他类型的题目求解。这些是比较细致的工作,而且很繁杂,往往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做,但这却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从分析高考形势入手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化学的复习。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它却具有文科的特点;须牢记很多知识点,比如说,某些常见元素的性质、应用以及与之有关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方程式,须要你熟记在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采用类似于文科的复习方法,多记,多背,打好解题的基础。但它毕竟还是理科,偏重于理解和应用,光是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反过来,理解和应用又能帮助我们的记忆,二者相辅相成。如果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近几年的化学高考题,不难发现,选择题占了近60%的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抓住这部分,我们就能得到90分,况且选择题是较为好做的,所以,大家要把重点放在这上面。我记得,当时每次考化学,我的选择题几乎都得满分,因而保证了总分的领先。当然,解选择题是非常需要技巧的。化学中有一类很有特色的题,即是物质推断题。很多同学一碰到这种题,往往是无所适从,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因为这种题须要一份特殊的直觉,当你读完题之后,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判断出一到两种物质。而这种感觉来自于平日的多做多练,正所谓“熟能生巧”,题目做多了,对它的感觉自然就出来了。比如说,你可以根据一些特殊现象判断出某些特殊物质,还有C、O、N、Fe等等都是出题率较高的元素,大家要特别注意,实在推断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元素往已知条件中代人,看是否符合条件。最后来看看近几年出现的新动向。可能很多同学都已经注意到了,一种信息题的比重在逐年增大。这种题的特点是,给出一定的信息,让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它检验的是同学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很好地将书本和实际联系起来了,今后可能将是高考题的主要倾向,因此大家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于这类题的参考书,多做练习。

化学也属于“数理化”三大科之一,但我认为,在高中阶段,它比数学和物理要简单得多。它是在数学和物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学化学的范围内,并无多少高深的理论知识,只要掌握了元素周期律及物质分子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各族元素的性质、特征,分析问题时也就十分简单。

由于化学反应前后特质总量的不变性,守恒法成了化学中最重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采用物质守恒(包括质量、物质的最、原子等守恒)的方法,是化学学习中的基本原则之一。

■心理:好心理,好发挥

心理素质也是人的综合素质之一,一个在高考最后阶段的心理状态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因心理状态不佳而导致复习效率低下甚至高考发挥失常,这都是极为可惜的。我们在平时就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思想豁达,加强心理的承受能力,注意劳逸结合,在紧张繁忙的复习过程中要给身心适度的放松,松一松身心绷紧了的弦,这是为了下一回把它绷得更紧更有效,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要有足够的自信心,不要被许许多多高考失利的例子吓怕了,生怕万一失利怎么办。是不是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长?没那么严重,我们只有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才能打好这一战;其二,要时常地让自己进入一个高考时的情境,训练自己在连续几个小时内的全神贯注;其四,应事先熟悉考场环境,考前做好充分准备,出门前清查物品,考完清查试卷,尽量避免让任何意外事件影响你的心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高考中造成遗憾。另外,如果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适当参加各类竞赛,这可以使你体验考场气氛,对于你调整考场上的心理状态,是有一定好处的。

第一种:在这第一种情况中其实还是有两种差别。首先,是心理素质相当好,能很好的驾驭自己和自己心理的同学。这些同学有效地把高考带来的一切有序地融入自己的生活,协调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在学习时把目标定在高于高考的地方,高考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而相应对于目标的追求与高考带来的紧张也就自然而然地变为学习的动力。同时由于目标高于高考,生活也相应比较协调,这样高考来临时,他们就能以最好的状态来参加高考,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最好的一种状态。其次,有一类同学成绩非常不理想,觉得高考似乎没有什么希望,这样结果已十有八九是定了的,结果对复习及考试也不再放在心上,表现出来的同样是随意。对于这部分同学,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高考也就是学生时代的一个总结,应该积极准备,勇敢迎接挑战。即使今年没什么希望来年也仍可以再接再励吗!“没有什么事经得起一再努力”,应该紧张起来,好好学习,这才是一个学生的正确态度。

第二种;这是绝大多数同学的反应。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刻苦地把知识一遍一遍的复习,如果有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其成绩将会稳步升高。对于这部分同学重要的是锻炼控制自己的心理能力。对于这一阶段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应以平和淡泊的心情去对待,只有这样才利于能力的发挥。令人激动的事和令人悲痛的事都会影响人的心理,分散许多注意力,这样对于高考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如果真有什么事发生,那么可以把它看作没有发生或是别人家的事和自己无关,等高考结束后再去处理。这一阶段没有什么比高考更重要的事,万事都要为高考让路。当然,如果能够的话,希望能努力象第一种人那样去对待高考;如果不能的话,也不要勉强,过于剧烈的变化对高考不利。

第三种:这是学习不理想,又有美好的愿望的一部分同学,美好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的矛盾在他们心里产生了莫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们精神难以集中,学习和复习效率都很低,而且会有难以入睡、精神恍惚等情况发生。这都是因为高考的巨大压力。这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信心很低,而且常会想到失败后的情形,无形中心理的压力越来越大,给自己设了路障。在这种情况下,高考中多数是发挥失常、分数很低,即使第二年再参加高考仍有上一年的阴影,仍会受影响。我有下面几个方法,帮助这些同学。首先是树立自信心。在信心动摇时、闭上双眼,深呼吸几次,心中一片空明,这时心中对自己说“我会成功,没有什么能难住我的。我会成功,我会成功,我能做到”。这样一遍遍由弱渐强直至心里完全被喊声占据。这时再睁开双眼,满怀信心地去做一切。心中要有信念“天下只有一个我自己,什么我都能做到”。只要心中有了必胜的信念;成功的可能性就能大一倍。其次,心理不稳定,不能集中精神时的控制法。闭上双眼,心里默默数数同时呼吸,4秒吸气、屏息4秒、呼气4秒,如此反复直至心里完全平静下来,再睁开双眼,继续反复呼吸十几次即可。这种方法在昏睡发困时使用,可以保持神智清醒,对于生活劳累的同学也有一定好处。这两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对高考的帮助一定会很大的。在我高考准备阶段这两种方法都发挥了很大的功用。

高考考的是方法

重点和难点逐个突破。多读和多练,逐步掌握,高考不是只要一个最好的,而是一群最好的,你也可以是这一群中的一个。高考考的是方法冯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作者简介:

作者:冯明

系别:复旦大学特理学系

■引子

我的高考成绩总分并不是很高,能被复旦大学录取,有幸运的成份,但是如果没有平时总结出来的若干学习方法,就是这样的分数的取得也是很难的。

■英语:从通读到精读

英语的复习。首先,把高中阶段的单词背得滚瓜烂熟,记住每个词的语义、词性、音标及其构成的短语。试想,连单词都掌握不了,又从何谈阅读和完形填空。对词组、重要句型、词语搭配整理,随后背下收获很好。多阅读英语短文,学会寻找关键句、关键词,初步具有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语言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项是培养语感。多读多练非常有用。学习英语,不少同学认为学习语言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比如说到那些单项选择题,许多题都是有道理可言的,它合理的解释。举个小例子,老师讲“-ing”形式与“-ed”形的区别时,说前者用于修饰物,后者用于修饰人。这的确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解释,好记又好用,但如果不仔探索为什么,当我们看见“A inspiring Ieader”,就会有一些不必要的困惑。回想起来,我听到老师那样讲后就稍稍思考一下,得到老师说法的实质为修饰与被修饰语是为主动的关系,即可以还原为一个主动句的定语从句时,用“-ing”;被动的关系时用“-ed”。老师的说法实际上是包含其中的。我觉得正是通过这样一些点点滴滴、穷根究底式的积累,逐渐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一味尽做选择题,并不能取得高分,选择题强调的是语法,而英语的得分重点在于完形填空、阅读、写作。进行一定的阅读训练,一方面既能让你估计自身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又可培养语感,熟悉高考阅读文段。英文写作要求是语句通顺,要点能抓住即可。阅读的原则是通读到精读,先通读全文,掌握全文的大概意思,还有时态、人物,然后再针对问题精读,最后进行选择答案。短文改错考查重点主要在人称、时态和在介词上设置障碍,应该多做一些短文改错,适应各种形式的陷阱,才能迅捷地解决问题。

■语文: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时间最久的一科。从我们呀呀学语起,就开始接触汉语,又在学校中学习了12年的语文,对语文可以说极为熟悉。但要说到熟练掌握,我们就差得远了。且不说古人要苦读十年的古汉语,单说现代汉语的许多字的音形义和一些语法知识点,要熟练掌握就很不容易。同时,语文又是所有学科中最有用的一科。因为它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有可能学好其它的学科。因此语文是最应该下功夫的地方。因为语文的学习最注重的是平时的积累,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随时留意。特别要注意的是课文上所涉及的语法现象和一些注释。虽说现在的高考试卷上很少出现课文中的原句,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考点大多仍是从课文中的知识点中衍化而来的。只要能熟练掌握了最基础的内容,再加上灵活的头脑能够举一反三,那么考试中的语法知识就不用害怕了。至于字词的辨义注音,这些都是死东西,只需平时多下功夫就会有所收获。最后不得不再提一下作文。作文可能是某些人最头痛的了。面对作文题,有些人可能感到无话可说,有些人又觉得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这就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如可在老师的帮助下,抽出一段时间,每天以高考的时限做一篇文章,强迫自己在所给时间内完成题目,这样就可以训练自己应变的能力,而且文章写多了,自然就消除了畏惧的心理。文为心声,只要不再怕写文章,就可以写出好的文章了。我对语文的学习方法是这样的:平时在课堂上多注意老师的讲解,特别是留心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因为那是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学会后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多读课文,力求做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不懂之处多向老师、同学请教,以求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能应付各种题目,做到心里有数,理解每道题要考自己什么,知己知彼自然能从容对待;注重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将自己不会不熟的字词抄录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利用点滴时间加以复习巩固。当然这些都是平时的复习方法。在临考前的一段时间内要多注重可以马上学到手的知识,如名言名句、文化常识等。因为这样既可以起到临阵磨枪的作用。又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巩固信心,以达到最佳的临考状态。

语文是高考的第一场考试,它为整个高考定了个基调,它的成败;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高考的成败。语文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也因为太纷繁复杂,常让人无法下手。语文考查的是我们对母语的掌握,它的题型、内容,就我的感觉,也越来越灵活多变,主观题所占比例逐步增加。语文,是门急不得的学问,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原先的基础。高三时,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地把那些知识点考题的正确率提高,如拼音、语法、标点等。这种题,不可满足于一道题的正确与否,你也不可能把这种类型的题都做完,关键是在其中的知识点,要学会举一反三、阅读理解题,只要平时深入思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至于作文,我们虽不能期待高三时突飞猛进,这是需要积累的功夫,但还是有些基本的技巧如组织文章架构的方法等等可以利用,让我们不致颗粒无收。诗句填空这种题型刚出现时曾引起过考生的惶恐,但估计如今已不成问题了。考题的诗句一般都较容易,与学校老师所给的参考资料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况五句中填三句,几率很大。为这3分而花费太多的时间,没有必要。但你若喜欢古典诗词,这倒是个促你学习的好机会。我高三时就如此,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读读古诗,默想写意境,也是种很有意思的享受。

■数学:学习时掌握好重点和难点做题时也要掌握方法和技巧

数学与前两科相区别,是考掌握应用的理科。数学的知识点很多,考题相当灵活。和物理、化学一样,在数学考试中,第Ⅰ卷的选择填空分占,全卷的比例很大。这部分题难度较低,实际上就是考你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运算,可以说属送分题。它的获得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全卷的得分。对这些分一定要捉牢,做题时要细心再细心些,第Ⅱ卷的题中,难度不一,考灵活应用程度。在平时做题时要勤于思考,不要满足于结果,更要注重解法的积累,才能期待着在参试中的厚积薄发。

数学,既然是一门很基础却又非常灵活的学科。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只有在学好数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学好物理和化学,但同时,它又是很不容易学好的,主要是由于太多的基本概念须要掌握,不仅如此,还需要你能够很清楚地区分它们,这就须要大家下一定的功夫。功夫应该下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数学中主要有几个重点和难点要求掌握好,包括函数、三角和解析几何,因为这几个部分是出题率比较高的,尤其是分数较多的大题;另外,在综合题中也经常涉及到这几个部分的内容,所以,你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几个部分复习好。其次,数学是非常讲究解题技巧与方法的,数学题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灵活性,它虽然不是那么难,但仍需要你的脑筋转转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经常进行总结和归纳,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不要以为这是多么难做到的事情,或者借口自己没有数学细胞而放弃,毕竟凡事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你用心去发掘,没有什么办不到的。最后,数学的题量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大家在做题时必须注意自己的速度,以免出现时间不够的现象。要想提高做题的速度,不妨用用这个办法:先有目的地找一些题目,自己估量一下做题的速度,看看自己哪种类型的题做得比较快,哪种类型的题做得比较慢,再好好分析分析,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影响了你的速度,然后根据情况改进做题方法,或是改变做题思路,这样慢慢提高速度应该较为可行。

■物理:集中力量,逐个攻破

高三开始,我开始了浩大的“补课”工程。当时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集中力量,逐个攻破。当时,由于竞赛的耽误,我比班上其他同学落了一大段。怎么办?我尽可能跟着老师进度的同时,以章节为单位自己复习,每一章节满足于老师那点复习资料是远远不够的,我又尽可能地找来些较好的参考书,都针对同一章节,多角度、大题量的反复强化。这样一番下来,这个章节的阶段小考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如法炮制,我就这样复习了数学、物理,同时也努力保持化学的优势。第一轮复习下来,我已把所有章节过了一遍,而且每一章节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综合考试时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个法子,我想那些自认为基础不够好的同学都可一试,只要肯用心。

第二轮复习则侧重于知识的条理、理清脉络和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同时做些查漏补缺的修补。列表法在帮助梳理知识构架时非常有用。这时,就建立起一个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了。说到物理这是公认的最难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不仅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之上,需要有坚强的数学后盾,还要求同学具备很强的过程分析能力。做物理题,首要的就是进行过程分析,只有把物理过程分析清楚,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题。如果你没有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那么你报本无法继续解题,即使算出结果来了,那也肯定是错误的。怎样才能分析清楚过程呢?首先,你应该知道,物理中主要有几个大板块的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和初步原子理论,其中力学和电磁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这两块内容的题目特别灵活,一般不易解答,而且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很多同学对此感到头痛,其实只要抓住它的规律,它就会变得容易起来。规律的掌握,还是靠平时积累,尤其是在听老师讲课时,你要抓住他的解题思路,有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思路哪些地方是正确的,哪些地方是错误的,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法。其次,物理考试中综合题较多,这就要求大家能够把几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大家可能一见到这类题就头晕,总觉得纠缠不清,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太多,不易弄清楚,实际上,解这类题时。要注意把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若干简单的过程,再分别对这些简单的过程进行解答,这样,题目的难度就降低了接下来,我们谈谈画图在物理考试中的重要性。对应于一个物理过程,必存在一个过程图,那么我们在分析物理过程的时候,何不借助于图形的帮助呢?一个清晰明了的过程图,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解物理题的一大法宝。如果我们在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做一道题,第一步就开始画图,它就能逐渐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解题步骤,从而增强你的过程分析能力。最后,还应注意光学、声学和原子理论中一些看似简单而又不被人注意的概念、理论。这些东西虽然简单,但如果你没有真正了解它的内涵,做起题来也会觉得无所适从。相对而言,这部分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地方,我们只需花不多的时间,就可基本上掌握好,所以,应该花的时间我们不能吝啬,争取做到没有知识上的漏洞。

■化学:列表有助于记忆

化学与其他理科相比,记忆的成分加重了,元素周期表及形形色色的化学方程式,除了背似乎别无捷径。化学出题的重复率很大,平时作题时就应该注意积累,记住结论,考试时可大大加快解题速度。化学复习时列表法很行之有效,某一族,族中有何元素,每种元素有何性质,有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有什么重要化合物,其性质和反应方程式、现象怎样……一张表列下来,整本书都相当于过了一遍,也更有条理,各知识点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近年来,化学考试有个趋势是常常出人意料地使用些竞赛题。这种题相比起来灵活许多,尤其有机部分甚至用到些普通同学未曾接触到也很难推测出来的有机反应式。遇到这种题,我们除了尽可能联系平常接触到的蛛丝马迹外别无他法,只能遇到一次记住一个,也不可能为了它去学习大学有机化学。

■心理:良好的心理是高考成功的关键

在高考阶段知识、心理准备好了,这样就构成了理想成绩的平面。但想构成真正的建筑还需要有良好的发挥良好的发挥需要中国人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占全才能做到。“天时”就是指高考三天的天气情况以及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地利”是指熟悉情况及适应能力;“人和”指的是自身的和谐。前二者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第三者是可以由自己来决定的。在离高考还有二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应该开始调整自己。生活要有规律:每天睡眠一定要充足,而目不要总胡思乱想,还需要把每天思维和精神、体力的最佳时间段逐渐调到高考的答题时间段。这样在高考的三天里才能以最好的身体、精神和知识状态去迎接高考。取得最好的成绩。反之,如果身体不适应或由于某些其它原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将是一次相当大的遗憾。等到那时再后悔,则是悔之晚矣。所以我认为在高考的最后一个星期中,学习的比重可以降下来,每天看四到五个小时的书即可,其它的时间可以散散步,听听音乐,也可以和家人一起下棋。逗鸟,但剧烈的体育运动是不合适的。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学习只是保持思路和熟悉,再苦学已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所能有的只是反面效应。这个阶段,家长也应避开谈高考,每天聊聊家常,还有家里的条幅有关什么“书山有路勤为径”之类的最好都摘下来,可以换厂一些飞瀑、流水、江面、远山等让人看了平静和心旷神情的画。当然,饮食方面应相应清淡些,免得消化不良或其它什么不适之处。

以上就是我对高考期间心理准备的一些建议。

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

丰富知识是靠平时一步步的积累,尔后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加强文化底蕴学会一题多解孙波/复旦大学化学系

作者简介:

作者:孙波

系别:复旦大学化学系

■引子

每年的高考,都是学生们最难熬的日子,想前年我参加高考的心情反倒轻松得多。只因为我用了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语:贵在阅读

首先是单词。在我看来,有了大量词汇的积累,众多的语言难点都可以迎刃而解。记得一个朋友是这样连背三遍GRE卡式词汇的:“我把每一张都看成是美钞。”尽管是戏谑却也有真义。背单词,一本好的词汇书是必须的,它要满足这样几个条件:(l)针对性强,这样才能避免做无用功和“空中楼阁”的出现;(2)精炼但覆盖面广,对于常用的动词、介词、名词有精简概括的用法和词条;(3)例句生动贴切,词汇只有在句子中才是有生命的,好的例句不仅有助于记忆词汇,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语感,提高修辞水平,在拥有一本合适的词汇书后,便可以一心一意地去攻克了。在这一过程中,同样也要注意三点(l)充分利用书本完全掌握词汇,最好最省力的方法就是将例句背得烂熟;(2)要反复记忆,背出单词后要找到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加强记忆,记忆的牢固程度是和使用的次数成正比的;(3)永不停息,背单词的大忌在于背背停停,这样的效果是最差的(虽说比不背好),一旦去背了就要天天坚持,不一定刻意去追求数量,有时一两个也可以,关键在于连续和质量。另外还要加强词义归类,总结常用词的习惯搭配,这对自己的水平和应试都是有帮助的。

其次是语法。引用老师的一句话:一本系统的语法书对于想学好英语的人来讲是不可少的。的确,语法是语言的骨架。我们学习语言不必过分拘泥于语法,却也不可弃之一边。薄冰和张道真先生的语法书都是值得一荐的。高中三年将基本完成英语的语法教学,系统的、有条理的翻阅一下语法书有助于补漏补缺,但也不可钻研过甚(倘使你不预备做个语法专家的话)。

再次是阅读和写作。阅读的种类很多,我们平常使用的教科书都属于研读一类。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平时我们要广泛运用泛读、快读、略读和导读等多种手段来有针对性地加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水平。泛读的内容可以侧重于英语报刊。像TIMES, ClllNA DAILY等,或原版小说(不带中文注释,以免产生依赖性)。其他阅读方式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有目的地找一些材料来锻炼自己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猎取所需信息。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汲取异域文化和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我们学生一般总是通过阅读来获得语言、语境、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积累素材,以使在写作时阐述自己的观点。总而言之,学习英语是为了能熟练运用这一语言工具,千万不能害怕运用这门工具。即使是水平有限,你也总能发现适合自己的原版读物,你也总能发现自己写出的文字中也不乏好词、好句。只要有了一个开头,不半途而废,你就一定能够渐渐步入佳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最后,是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也是中国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口语和听力。也许由我一个大学生来谈论这一问题似乎有些不自量力,但我国的教育的确忽视了语言最基本的东西——听和说。何况高中根本没有口语课,学生能够开口用英文。答老师的几个提问似乎就打发了这一缺陷,这就难怪很多高校学生在学习近十年的英语后仍然是个“哑巴”,因而失去了语言的真谛。但在我看来,只要自己肯去努力是一定可以成功的。方法、途径太多太多:可以在早上打开收音机收听美国之音,晚上打开电视看IBS的News at Ten,或者看原版片,听《疯狂英语》;可以去英语角聊聊天,一个人对着镜子找个话题谈谈;可以上业余进修学校的口语班;如果够胆,还可以找个老外做一次导游。方法是举不胜举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做个有心人。克服、逾越这个障碍先要超越自己的心理障碍。

在总结了自己关于提高英语能力的几个大的方面之后,我想就应试方面做一下总结,以备参考(尽管我们不能以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和直接动力)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考试成功的重要前提,但娴熟巧妙的应试技巧往往能“锦上添花”。第一,千万不能忽视小词的用法。类似于Come to, come UP, come in to come aero⁃ss等加了小词之后词条的用法和辨析,这一点在英语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第二,阅读时争取一目十行,有了大意,看过题目之后,再细读文章,更有目的性、针对性,更省时间。第三,完形境空兼顾了阅读能力和语法、语义、语境、词汇等多方面的技能,是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得法运用语言技能,合理运用语境知识,科学使用文化背景的综合体现。平时可以通过完形填空来锻炼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类似体育上“素质转移”的作用,是提高应试技巧、摸索应试手段二个很好的途径。第四,写作或口语中尽量少用偏词、冷僻词。熟练运用大众词汇,并用得活灵活现、易如反掌,那才是写作、口语水平高超的表现,不要因为自己的词汇量多,而在应试时过分炫弄,最后只会弄巧成拙。第五,适当的英语课余课程学习是必要的。

■语文:需文化底蕴来支持

我想跟这两个行动相关的就是我文化底蕴的加深和应试技巧的增加。文化底蕴是本人平时知识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底蕴的有些部分并不直接帮助高考解题,但它对解题提供一个背景,这个背景越宏大,你的思考就越全面越细,你的联想能力也会越强。文化底蕴通过这样一个简单事可以看出它的作用,高三的你对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理解与以前并不相同,这是因为你高三时文化底蕴深厚了,能透过字面的史实看到历史的一些规律与本质的东西。我感到文化底蕴的存在是在高三学期,那时我觉得语文老提不上去,好像就只能那样了,特别是那些现代文阅读题,我想提高分数十分困难。我这人一遇到问题就找原因;我意识到,这是文化底蕴不足。试卷提出一个问题,而我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对题目的理解缺欠深度。又哪能达到答题的深度呢?我想到考题中文化底蕴的存在,并没有许多人认识到,但实际当你文化底蕴差那么一层时,你的成绩就很难再提高一个档次(提高几分、十几分还是有可能的)。

文化底蕴既包括课内知识,也包括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是可直接用于高考解题的部分,相对于高考来说,课内知识是更重要的,高考的成绩最主要还要取决于对课内那些知识的掌握。但当一个人课内知识掌握得差不多时,课外知识便起大作用了。课外知识是为学习运用课内知识提供背景的,这个背景越宏大,学习、运用课内知识的效用就越高。

从广义上说,应试技巧既包括答题技巧也包括应试的心态调整,这里我主要讲的是答题技巧。高考从题目到答案都是有一定规律的,答题也有一个程式。往往有这种情况,有的同学甚至不用对题目仔细分析,就能做出答案来。总结出这些规律便是答题技巧。高考的题目中,政治的答题规律最明显、掌握了一定的答题规律,答题时思想便会按答题要求运转、一个整体的答案结构就会在脑中形成、能否掌握一定答题技巧,对高考也有很大影响加深文化底蕴的方法主要也是看书,课内的那些书是肯定要熟悉的,若想比别人学得更好一点,那也应该适当的看一点课外书应该说只要是有内容的书都对高考有帮助,但高考时间紧,不能什么书都看,应该选择那些对高考有直接帮助的书。提高答题技巧主要靠做题,做题先要做高考题,要对高考题有相当的了解,要仔细分析它的题目形式、答案形式,也要分析它的答案内容是怎样一步步深入的。我高三的时候;就有两位老师要我仔细分析高考题的答案,我做了,效果很好。对高考题的分析,不但能从中总结一些答题规律,同时也能帮助你选择习题书。现在的习题书很多,但并不都是好的,只有当你仔细分析了高考题之后,你才具有选择哪本习题书的能力,选择一些与高考题型相似的习题书,能帮助你提高应试技巧。

看书和做题各有其特点。提高文化底蕴主要靠看书,看书得来的知识比较系统,而且其中往往蕴含方法,但看书收效是很慢的,如果看的书不是对高考直接有益的,那么它的效用几乎显示不出来。做题也可以积累一些知识,但毕竟十分有限,但做题有简便、直接、见效快的特点,在某些时候会显得特别有用。我想这两个方面都应该有所行动,我认为高三以前、高三寒假应该多看课外书;高三下学期则做题重于看书。

■数学:认真寻找突破口

数学这科目很灵活,有的题目你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此时不要着急,认真读题寻找突破口,不要一条路跑到黑,正面攻不进去就侧面攻,用我已经会的知识来解决不会的题目。这也是有关解题经验的问题。例如:在求曲线轨迹这类问题时,就有直接列方程、相关点和交轨法等不同的方法,这样你已把解这类题的方法总结出来,面对具体问题只需对号入座了。

做数学题要胆大心细。所谓胆大,就是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加以尝试。心细;就是每一步,哪怕是很小的计算都不能出错,以免功亏一篑。

当你要迎接高考时,你应把我如上所说的事情做好,你应清楚地知道你都学了些什么?它会考你什么?无非就是这些内容、这些方法,你要学会揣摩出题人的心态、意图。看透这道题迷惑性外表后面的本质,这时就好像此题是你自己出的一样,那又怎么会难住你呢?

学习数学时,理解并不显得那么重要,毕竟数学不像物理,有那么多的“意义”需要深入理解,公式要想用得活,不多做题也是不太可能的。高中数学的公式运用较活,只有对公式十分熟悉。运用得很熟练,才能又快又好地解出一道道数学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科书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优秀教育工作者共同编写的,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和精妙的思维方法。譬如,《立体几何》一书中,从几个有限的公理,就推演出了立体几何理论体系,推理方式很精妙,多加琢磨,你肯定能改进个人思维定势,培养思维和理性。另外,高考解题程序要求写得清楚、简洁,而教科书就能深入浅出地表达理论,注重过程等诸如此类的优点,都应促使我们仔细地去读书,平心静气地去挖掘书中的精华。请记住,阅读教科书决晨仅仅是要记住各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领悟教科书中所包含的思维艺术。我在高考来临前一个月,几乎没做什么题,只是拿起教科书,慢慢阅读、消化。读完后,我觉得许多题型都能在教材上找出相似例题,也有相当多知识曾被忽视。我体会到了量变到质变的感知,再看高考题,真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另外,仔细读高考大纲,也能使你把握住高度、难度,不致于做高难题和偏怪题。

高中数学内容庞杂,有幂函数、数列、复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虽然相互之间常结合起来做成综合题,但实际上,在基本的概念、原理和解题技巧上关联甚少。所以复习时宜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先掌握每一部分的内容再处理综合问题。

■物理:扩展思维来分析

我很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把握。要先认真仔细阅读书中的定律和例题。物理更重要的就是要多做题,见识新题型,锻炼和开拓思维。对于每一章都要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明确考查的知识点,这样就对出题者的意图了然于胸。

物理要重视思维的扩展,遇到题目认真分析,联系所学。对于一些题要且到的定律,要得心应手,随手拈来。对有些问题,画一下草图是很好的办法,清晰明了。对于一些经典的题型,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此类问题我们应掌握什么,出题人会从什么角度来考查我们,从哪里下手,突破口在哪里,题中已知隐含了什么条件,这些无疑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只要做到把握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物理题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我个人是这样学习物理的:上课时很专心听老师讲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要点。课后先巩固一下课内学的,保证完全弄懂吃透,然后做一些有代表性、有新意的题。对于我做完的每一道题,我都认真分析,吃透出题者意图,并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当遇到难题时,喜欢集中思维,多方面尝试。做题是需要自己总结经验的。

我这里想要强调的,做每一道题都要细心、认真,因为往往是一个很小的疏忽就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有些题目极易出错,如列式、计算等,我们应有辨认这些障碍的能力理解最为重要,但怎样才能深入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我个人认为,做题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做题过程中你才会认识到你对某概念、某公式、某种物理现象的认识中的不足之处,而当你努力地求解出一道难题后,你的知识才得到了升华,光看书不做题,是很难发现问题的物理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抽象能力,与数学一样,二者都要求你懂得用不同方法解同一道题。你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你对这道题的理解很彻底,考虑到了方方面面,但也要明白通法才是法宝。高考场上,特殊技巧用得少,而通法即使繁杂也应用很广。物理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刻理解概念、定理,对于定理使用的前提一定要很清楚,各个定理之间有什么纵向、横向联系,又有何区别?如牛顿三大定律;力学中的守恒原理;热力学中的气体性质原理。

■化学:跳出出题人的圈套

化学复习。化学素称理科中的文科。以化学解题方法说来所要求的数学工具不过加减乘除罢了。化学的基本内容很多。背诵记忆的知识点特别多。某位高考状元说过,学化学就是背书,只有把书本上的诸多知识点背熟,才有能力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综合。化学实验题中提供了一些颜色、气味的信息以此作为推断前提,如果你不曾花时间记忆各种物质的特性,那么你就没有可能做好推理、因为化学中的原理并不像数学、物理那样严谨;相反,推理过程跳跃性很大,需要根据不充分的信息去“猜”去“碰”。我为了方便化学知识记忆,曾经对各章知识做过流程图,譬如,硫(S)的特性,S可以生成SO;HS,……把S的衍生物列在一张表上,这样整个章节就掌握了。解决2化学试题一定要细心,颜色、气味、状态、温度等都会成为致命的陷阱,你稍有不慎,就不能正确地解题,中了出题入的圈套。

■志愿:关于将来

在高考考试结束后,接下来是填写报考志愿,也有许多省、市是在高考前填写志愿。对于前者有一个估分作为评估比较的标准,而后者只能以平时学习成绩作为标准。

无论以哪种为标准,都需要仔细分析再下决定,各种具体的情况要具体对待。在这我介绍一个方法。应选择上一年相对冷门的大学和专业,但如果上一年是因为不知的某种原因而使本来应很抢手的大学变成冷门则要加小心,因为其它学生也可能盯着这口肥肉一旦决定哪个学校或专业,要多方打听一下比自己希望大的人都有准,大约有多少。如果除去必胜的人剩余部分的80%左右后仍有相对较宽的名额就大胆报考,但如果没有几个名额了那么就要慎重。如果不打算补习也不是认准一个学校非它不去,那么把所有想去的学校列一个表,在录取条件相近的学校中选出一个,慎重地按条件从高到低的顺序报考。当然,希望渺茫的千万不要写,也不要胡写,既浪费机会还有可能造成遗憾。

有必要的话可以把近几年的报考情况收集在一起,大致总结规律,做出合理预测,进行报考。总之,要充分利用机会,向自己的希望冲刺。

■高三计划助成功

现根据得来的信息衡量自己的情况粗略地拟定了一个计划,将高三学习分成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学期,即九月初到次年一月末;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的复习各科的基础知识,力争复习到最好。第二阶段从二月初到四月末,约三个月时间,主要找各科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查缺补漏,尽量把知识砸实,扫除盲点;第三阶段是考前的两个月,我把它做为冲刺阶段,主要训练解题速度,做模拟练习、大体上的计划定好后,我便着手第一阶段的学习,又理顺一下学习思路,安排好细节。

■目标:高考的方向标

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否则这件事情本身在脑中也是模糊的,有时候白花了精力也不知道。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力往一处使,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把订下目标,在总复习阶段三部曲——订目标、订计划、坚持履行计划——中摆在第一个位置。订目标要根据对主客观实际条件的分析和心中的理想志向,既不可好高鹜远,又不可保守。而且,最好把目标订得稍微高一些。因为有句话说得好:“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样利于有充分的把握。比如我,我想考上复旦或清华,因此把目标订高些,要考个江西省理科第一。没想到目标真的实现了。同样,如果我想考一般本科,便把目标订为重点本科。

有了目标就有了压力,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

■计划:成功的阶梯

计划,包括时间表。就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自身的、各科的、各科与自身联系的,等等。如果你体质差,就不必强度太大;基础好,就可以适当提高;基础差,就必须夯实基础;某科很弱,便应当主攻该科。必须注意,不要去钻太难的题目,因为高考不是竞赛。计划并非单一的,它还包括许多小计划。如我的计划包括前期计划、后期计划,每个又包括许多五日计划、一周计划。不要以为这很浪费时间,其实体只须花一两个小时考虑整个计划,整个方向如何,其余小计划只须在上一个小计划完成后迅速即可确定。我认为我在数、理、化和英、语间更长于前者,而后者又属于那种稳定性科目,因而为达到高考第一的目标,不能落下任何一科,使计划前期以化学、英语、语文为主,这样的话,一旦提高使不易下降,而且若前期主攻数学、物理,后期学化学、英语、语文,则数学、物理成绩后期可能下降。所以我计划前期化学、英语、语文,后或数学、物理。不过我现在认为,当时在前期应保持数学、物理,而不应放弃数学、物理,这太冒险了,以至于我的模考一度降至601分。

这里仅是举个例子,并非这种计划适用于大多数人,而是说明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来订计划。计划因人而异,而且最好由自己来订,一则比较切合自己,二则更能自觉执行。

订好计划后便需要坚持执行。只要你的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订出来的,那么就不要轻易改动它。你会遇上很多新问题,但这些问题很可能在你订计划时已考虑过,而你现在忘了,因此最好坚持你的计划,除非有极为正当的理由,即原计划有很大纰漏或极为明显的严重错误。这个时候是体现一个人毅力的时候。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拟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我当时拟的计划大致包括以下这几方面;一、近阶段复习的时间及应达到的目标;二、在这一阶段内各科分配所得的大致比例以及完成哪些事项(如通读教材,阅读参考书,做一定数量的习题等);三、每一事项所占的时间;四、在一天之中课余时间的协调安排。拟定计划可以使你复习时不至于一盘散沙、左支右绌,有助于有序合理地步入复习的正轨;严格地要求自己,还可以培养起认真严肃的学习品质。但也要注意三个问题:一、计划不宜定得太高或太低,应该量力而行,太高了会吃不消,到最后为完成计划敷衍了事;太低了则又浪费不少宝贵的时间。一般来说应稍微比自己认为能达到的目标低一点。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意外情况的干扰,耽误也不会很多。二、计划的时间不宜太长,不能一下就订出半年或更多时间内的计划;“天有不测风云”,有时由于意外变动而频繁修改原先计划,费时劳力,最好就是适当划分阶段(如以两次相邻模拟测验之间的时间为一阶段),再各个阶段依序制定计划。三、计划要具体,不能泛泛地说某日到某日复习某科了事,要说明某日某几小时复习某科和怎样复习等,不然计划变动过大也就不成其为计划了。四、计划定好后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情况适时地修改。不严格执行计划,计划也就是一纸空文,毫无实际意义可言,但绝不是说一味死套到底,有时候在复习过程中会发现对自己原先制定计划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换一个计划更适合于自己,那就要及时修正,以免导致误区。如经一段时间复习,发现自己数学解题能力并不象原先认为的那样差;或是又暴露出了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那就必须及时调整计划。但又不能频繁地改变自己的认识,频繁地修改计划,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把自己认识清楚。

完成一个阶段的计划后就得做总结,总结在前阶段内的不足或成功之处,以供下一阶段改正或借鉴,这也是复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有重点和难点,就有技巧和方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重点和难点,就有技巧方技法周峰/复旦大学管理系

作者简介:

作者:周峰

系别:复旦大学管理系

■引子

抓住重点与难点,高考在晕两方面是出题最多的而所谓重点和难点也是在整个知识体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关键。

■英语:滴水穿石

复习英语,我认为应先把书细读一遍,记下一些语言现象和跟着老师抄的笔记,细到记住每个单词,每个短语。英语高考题量很大,分数极轻,丢一两道选择题常常无关紧要。但也正是这里一分那里两分的积累,才使其总分为150这么多的分数。正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不重视一个个语法点一个个词和词组,要想考好英语那是很难的。因此基础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基础具有稳定性,因而英语成绩较稳定,一时难以提高,但也不易下降。这并不是说就不要复习英语了,因为强化训练可以使你熟练。

■语文:复习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

语文一直是我的弱项。综合来讲或从常规上来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所培养的是一种语文能力,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想高考语文考得好一些;还是有一些应急办法的。这叫做:“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在这说短不短说长又不长的时间里,应有计划地达到最好效果。

下面我想总结一下我的高考语文复习情况,可能会和很多应届考生有相同之处。语文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是第一大题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字的读音、字形、解释的判断正确。此类题别无他法,要在短期内迅速积累,培养感觉。即使积累再多,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科学的猜想、推理,这就涉及到了应试技巧方面了。然后还有常识、语法、文言文等基础题。做此类题就要细心。平时在做每一套模拟练习时都认真对待,遇到不会的也不发慌,仔细推理,大胆猜测。

复习先要明确对象。我总是把老师在课上讲的知识点认真记录在本子上,抽时间随时看,加深记忆。这里面有一些知识,记下来就知道,忘记了就是不会,所以要多下功夫抠。有的同学总认为这是撞大运,这么多条条框框,词的解释、文学常识,记也记不下来,反正我不可能都会,但也会不少,到时候能撞上会的算运气。现在就算多背100个,高考也不一定能考1个。此言差矣。殊不知如果高考若考了其中之一恰是你放弃不看的,那又如何呢?悔之晚矣。

第二大棘手问题是阅读。很多阅读段都是见所未见的。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很公平地考查了考生的实际分析能力。此类题虽有其灵活的一面,但仔细观察,仍然是有路可寻的。有很多答案不在别处就在文中,需要我们认真领悟作者意图以及试题意图。在针对这部分题的平时训练中,我认为追求最终落笔于试卷上的答案倒不是最重要的了,这时要注意锻炼和培养分析文章的能力,提纲挈领,把握文章主旨。但也不用害怕,这些题并不是高深莫测的,有一部分是基础知识,诸如字词读音、解释等。有几道选择题有关文章细节的,要从文章中找关键句、关键词等、这样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分类,——对症下药自然可迎刃而解了。在平时做阅读题时也要留心观察其出题者善于考大家的诸如修辞、议论方法等问题,积极备战。兵来将挡,水来上掩,有何发愁呢?

对于作文,这也是对一个人的能力考查。其中学问、窍门也不少。高考试卷出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对于每种文体,都应做充分准备。头脑中要有清晰思路,碰到什么文,走什么样的路。对于记叙文,头脑中应有范文的印象,诸如开篇,中间叙述,穿插细节描写,使文章饱满,栩栩如生。多用一些比喻、排比使文章有文采,注意构思,选材新颖独到,最后议论总结。对于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将其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读者心中形成这个事物的印象,这样才算成功的说明文。说明文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少,出现率较高的是议论文。议论文主要发表自己的主张、看法等。议论文要求段落清楚,说理有力,例证恰当,正反对比的表现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生动有力的语句打动评分老师。注意要主题鲜明,易于把握。我在具体准备写作时,总是看一些优秀的范文,把它和自己的文章对比一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好的段落和句子可以背下来,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这就是你的知识,你的财富了。

以上对高考中的试题逐一进行分析,既要全面复习,又要有所侧重点。要善于并及时总结所学的知识,穿出一条线,清晰而有序。在这里,我不妨做一个比喻。我们的确懂得不少知识以及一些方法和技巧,好像一个商店已经有了许多货物。当有顾客来买东西时,我们有时却不能马上拿出来,只是知道本店有此货,至于放在哪里却不清楚。我们的一些语文知识就好像是这店里的存货,要想达到运用自如,必须先把它们分门别类,有条理。当我们需要时轻而易举便会拿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心应手。

■数学:深刻领悟例题的求解方法与技巧

现在许多同学热衷于做难题,认为“难题掌握了,简单问题也不在话下”。但实际上,难题常偏重于考查技巧,而疏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这样,许多同学费力甚多解出了难题却在基本的小题上失去许多分,结果得不偿失。而且,须知,数学这一科目如果深究起来是深不可测的。一些数学竞赛的题目更是与高考题目少有关系,所以除非确实有极高的天份与兴趣,否则,就不要无限度地去做难题,而应以把握基本概念为主,深刻体会基本例题中的求解方法与技巧。

下面再让我分类谈一谈。

在学习幂函数时,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图象的重要性。事实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图象都可以给我们以很大的帮助。

在对数列的学习和复习中,我们不仅仅要牢记那几条公式,而理解甚至牢记那些公式的推导过程。考试中题目的解法很少会是套用公式,却常常含在书中的例题、公式推导中。

有一位老师说“三角是数学中最简单的部分”。这么说是因为三角题目常有极强的规律可循,通常有“遇到积就化和差,遇到和差就化积,遇到乘方就降次”的说法。一般的。如果能牢记那些公式,解题可以有一定把握。

在学习复数时,要熟练掌握复数的两种表示方法和它的计算公式。高中复数是比较粗浅的,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我们应注意体会它的几何意义并与代数中的其它内容对比。

立体几何是有趣的,它将我们的思维从平面移到了空间,充分开发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复习时我们应以最基本的画图开始——好的图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既要想象出空间形状,又要把空间图形搬回平面上,用平面几何的方法解立体几何的题目。

解析几何是很难的一部分内容,常作压轴题出现。几类二次曲线的应用常使学子们束手无策,大量的运算常令人望而生畏。其实只要理解它们的概念,用焦点与准线的定义解题,常可以避开大量的运算。

另外还要说一点,有一部分同学一遇到复杂的计算就跳过不做,认为“知道思路就可以”。其实数学是理科的基础,而计算又是数学的,我们应踏踏实实的掌握这一个基本功。

■物理:分清主次

物理是一门令许多人头痛的科目,而且可以造成很大的分差。有人可以接近满分甚至满分,也有许多人难以及格。

其实,物理中最令人头痛的该是力学但力学是绝不可以回避的。热学、电学中的许多难点,不过是简单的热、电原理加上力学内容而已。在学习力学时,要从受力分析抓起,要绝对做到不多分析一个力,不少分析一个力,不画错一个方向。有很多同学学完力学仍不能断定“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

力学中有许多结论,在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尽量记住它们,但不要只记结论,一定要同时掌握它们的推导过程,否则很可能误用。

光学在学时常使人觉得简单,因为它的公式少而且简单,但灵活运用才是关键,简单易懂的光路可逆性原理常成为解题的钥匙。

相比之下,我认为稳恒电流、原子物理两部分是比较简单的,只要细致地了解书中的基本知识,一般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在物理学习中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课外知识的使用。有许多问题,如果正确的用课外知识解决,将省时省力,但如解不好,又会把本可以拿到的分丢掉。

我认为,像虚像、惯性力、基尔霍夫定律和一些课外的公式、结论,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学习,但一定要在全部学会,了解应用条件、范围后才可以应用。千万用错不得。

■化学:用推理猜测来做题

现在,让我谈一谈对化学的学习。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化学是个半文半理的科目”,仔细想来,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化学离不开记忆力物理公式忘了一两个可以自行推导,但化学符号忘记了只怕难以自行创出。而如果记住了所有的公式、符号和原理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我的第一点体会就是学习化学时一定要认真的去记。但记住了还只成功了一半,现在化学试题要考生去推断或说是去猜测一些书没有的东西。但这种猜测绝非平空臆测,而是基于已知知识上的科学推断,或说是延伸已知知识。

下面举几道题目,做具体说明。

1.TI是NA族元素,关于它的性质,错误的是

A、TI是银白色、质软的金属

B、TI(on)。与AI(on)。同为两性氢氧化物

C、TI可以生成+3价化合物

D、TI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l强

本题是对未知知识的推断,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可知TI将是较活泼金属,所以BD是错误的。

2.关于NaH正确的有

A、NaH水溶液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与氦原子同

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离子半径大

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为氢气

其实,本题只要判定NaH中氢为负价,一切就都可解决,H只可被氧化,所以D不对;易知BC正确。

■心理: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也许参加高考最大的敌人不是来自试卷,而是来自自身。君不见,有多少人因为心情紧张而在考场上发挥失常,最终名落孙山,遗憾终身。而有些人却因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考场上沉着冷静,超常发挥,最终取得优异成绩,为今后的再深造铺平了道路。可见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考取得胜利的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在巩固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全面备考。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可以说是与前途息息相关,在考场上有紧张心理是正常的事情,而且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的思维更敏捷,古人也有“情急生智”一说。但是,过度的紧张和急躁会使人失去冷静,会导致发挥失常,才觉考场了的大局。若想克服紧张急躁的情绪,就需要有考前的心理准备。

首先必须正确对待高考。诚然高考可能会改变自己今后的命运,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前途命运并不完全由高考成绩的好坏来决定。成才的路有很多条,上大学只是其中的一条,走其它的路可能会更快达到更高的目标。正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哪条道路都行,并不必只认定高考这根独木桥。别说“除却巫山不是云”,说不定别处的“云”更加精彩呢!

若认清这些后,想到高考仍是情绪紧张,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复习仍不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当初我高三时也是这样,一想到高考就心中紧张,有时做梦就上了考场,却发现眼前的答卷自己什么也不会,想到这是高考,不由得急出一身冷汗。从噩梦中醒来后,仍觉心悸不已。后来我自己查找原因,发现是因为我还没有做好高考的准备,知识体系仍没有完整建立起来。此时自己也知道没有准备好,所以对高考就有种说不出的害怕,这可能算是“高考恐惧症”吧。正因为如此,自己的自信心还没有完全确立,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自然是心中没底,要产生惧怕、急躁心理了。就在模拟考试时,我也仍是觉得心中无底,考试的成绩也不理想。后来当我自己的复习完全结束时,心情才放松下来。因为我知道自己已尽了全力,达到了自己的最好状态,有信心接受挑战了。我知道若此时考试,考出的成绩已能代表我的真正水平,不论成绩怎样我也能无悔了。正因为如此,在高考的前夕我反而不再做这种噩梦了,心里也不再恐惧,直到考试时仍能有一个平静的心态,超常发挥,考出了自己的最佳成绩。因此我认为最能克制紧张情绪的有效武器是自信心,充分相信自己就不会害怕。而自信心来源于自己的实力和平时的培养。拥有实力是拥有自信的前提,只有真正尽了自己全力去做了,才会真正地拥有自信。自己是无法欺骗自己的,不尽全力就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自然不能充满自信地去迎接挑战了。

当然,除了努力提高自己实力培养自信心外,还有别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克服恐惧心理,达到平静的心态,如可以使用心理暗示法。我曾经试过,感觉效果还不错。那时由于还没有完成全面系统的复习,心中对高考没有把握,总难免感到紧张。后来我使用心理暗示法,每次考试前的晚上睡觉前都对自己连说二遍“我复习得很好,明天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第二天起床后再对自己说“我休息得很好,状态不错,今天一定能考好。”经过这样一番心理暗示,对稳定情绪参加当天的考试会有帮助,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便于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当然,心理暗示法只是调节心态的一种办法,不见得对每个人都有效,但大家不妨一试。最好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调节心理状态的办法。

基本方法是通法

夯实基本功,稳扎稳打,勤学多练,培养做题的敏感性。基本方法是通法兰兰/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作者简介:

作者:兰兰

系别: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引子

高考时每一个苦读三年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机会,除非你放弃高考,但那又是我们不情愿的。何不赌一次呢?我在高考时总结出的经验,希望会对你有所启发。

■英语:记忆与应用并行

英语很不容易学好,这是事实。这毕竟是一个与汉语完全不同的新语种,一般初学者总爱将汉语中的惯用语法移用到英语中,结果可能会造成很多笑话。对于学好英语,一般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强调大量的记忆,认为在中国,英语至今不能算十分普及,是缺乏应用的原因,因此主张多背多记,只有记熟了才能提高运用能力,这种意见不无道理;另一种并不注重记忆,注重于应用,认为只有运用。才能掌握,况且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这种意见也有道理,如果能把这两种做法结合起来,那就再好也没有了。英语中的单词,某些常用语法,常见句是应该记住。一旦加以运用,印象就会更深刻。英语NMET试题无非如语文高考似的,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块,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阅读,150分中,它占了70分。由于基础知识题多,而且分又小,一般不易拉开差距,而作文呢,只是简单地写几句限定的话,只要尽量不出现或少出现语法错误就行,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分数悬殊。而阅读题则不然,成绩好的学生可能会达到60多分直至满分,成绩差的有可能只有10几分、20多分,况且阅读能力的提高又决非一日一夕之功,不经过大量的阅读,是决计取不得高分的。因此,我建议广大考生在复习迎考时,一定要把阅读放在第一位,不要由于它不易见效就心灰意冷而轻言放弃,你要有自信心,你要时时刻刻都应该觉得,我的阅读能力一定会上去的,我的英语成绩也一定会上去的。要多做些阅读题,尽量对每一句话都读懂读透,读懂其中很微妙的深藏的东西;碰到生僻的单词也不要轻易去查找字典,以免养成情情的习惯。

■语文:多读文章增加修养

学习语文,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语文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因为它有它的特色。语文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文学素质与修养,只能慢慢培养,积累知识,多阅读一些文章。

至于预习与复习,预习是好习惯,但并非一定要有。对于学习较好的同学来说,预习并不那么重要,其实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你周围学得好的同学经常在上课时埋头做题,老师讲的内容,也许他已经预习过,但也有的人更喜欢边看书边做题,他并没有预习。但是复习是不能少的,其实做题本身就在复习,你每天都做一定数量的题,就保证了你每天都在复习巩固已学的内容,岂能忘记?这就是我强调多做题的另一重要原因。

高考语文试题,题目多来自课外,但是又能在书上找出对应篇目,故应花一点时间通读重点课文。我的语文基础差,高二考试总在95分左右,经过一年细心复习,终于在高考上取得120分的成绩。语文是一种基础性很强的课目,需要很多年的努力,才能培养出高能素质,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但是考试与考查语文素质却存在一定差距,语文素质好的同学未必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相反,只要你方法恰当,即使基础薄弱,照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成绩。我的语文复习分为五个阶段:①把历年高考试卷上出现的不认识的字、词、诗句背下来,记住。同时,也把课本上的使用率高的字、词、诗句记住。高考第一、二题是考查形音字的,丢了这几分是很不明智的,能抓一分就要抓住一分。②把语法知识梳理一遍,关键性的语法牢牢记住,尤其是在语文中的语法知识和特殊用法。③分析了大量获得高分的高考作文,最后我认识到,高考作文与作文竞赛大相径庭。高考作文最重要的是立场正确,切忌过分标新立异而导致立场错误;同时作文结构要完善有条理;语言通顺流畅。总之要使阅卷老师迅速发现你的论点、论证结构,做到通俗易懂。因为阅卷老师批阅的作文很多,假如你写得过于含蓄或条理混乱,那么他很可能认为你的文章很差,这将对你造成很大危害。④研究阅读文段。高考中丢分主要丢在现代文阅读上。现代文阅读要求你有一定程度的“语感”,能够读完一段文字后,抓住关键。你可以多阅读,做些训练,想想命题专家想考什么知识,他的命题思路是什么,他要求你怎样回答。⑤选择一些好的、难度与高考相当的试卷练习,看看自己在哪方面还存在不足,以便于补充知识点。做完试卷后要善于归纳总结。

■数学:弄清概念再解题

数学这门学科要求严谨,规律性、技巧性很强。

首先,概念一定要弄清楚,弄明白这一概念的含义、适用范围和须要我们注意容易疏忽、犯错的地方。这种关键点应在书上做一个记号,千万不能忘记。还有对定理和一些推论的深刻理解。我指的是知道定理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到它的本质,它在说的是怎样一个事情,要理解它内在的联系,这样就会记住不会忘记。

其次,在熟练了定义概念、定理推论的基础上,来认真审视书上的例题。不要认为例题有什么好看的,小儿科。其实不然,例题有很多的学问在里面。它把这一切所讲的东西诸如定义、定理等理论加以应用。这一步实际上是思维的一个飞跃。现在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它的结果和你演算的是不是一样。我们要注意它的解题过程、格式、方法。这就是我们解题的规范。做作业、测验到最后的高考,解题都应如此。

第三,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解题是怎么一回事了。我们要把所学的应用到我们自己的解题的过程中。从读题中汲取经验,从思考中启发思维,从练习中练技术练技巧。

这是我学习数学的三步,然后就是把时间投入到规律的总结上。例如,当在一道题中提到了椭圆,你便会条件反射般想到:椭圆的方程、焦半径、性质等等,你的手中有一大堆武器,你只需要针对它的所问来选择一下你的工具,必然会迎刃而解。

■物理:基本方法是“通法”

数学较物理更加严密,各部分数学知识之间存在更深厚的内在联系。数学上有许多公式,如三角函数一章,这需要你理清各个公式来源和推导过程。

数学是理科中最重要的主柱,数学学得好,表明你的逻辑分析、推理归纳能力强,加强对数学思维的改进、磨炼,一定能使物理、化学水平得到进步。我高三上学期,对数学进行全面复习,进行一些一题多解的训练,也详尽分析了各种数学解题方法应用的前提、应用面宽窄、应用于哪种类型题目,对数学中许多应用广的思路进行了比较,得到利或弊的结论;而在下学期,我则解题时尽量采用通法,因为通法容易掌握,只是过程繁一些,但是高考时间有限,与其花时间去寻找最优途径,还不如用基本方法解题来得快。一味追求技巧等于耽误时间,基础知识掌握以后,运用才能得心应手。

■化学:零碎背后有规律

化学的知识很多,表面看来零零碎碎,可是只要用心去发现,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你可以使它变得井然有序。

一方面,我们先要加强记忆,当然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这里记忆有很多窍门,可以把相似相近的放在一起记,记得牢,不易混。记得在我复习化学的时候,总是把要记的列成一个单子,分析总结。老师也常如此启发我们,教给我们一些上口的口诀,还有点趣味性。这就需要同学们用心去体会。

另一方面是灵活运用。当然这一步是在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试想一位同学连基本的方程式或性质都不知道,谈何运用呢?在灵活运用上有很多技巧,这就要及时总结。化学中有很多题都是一题多解,变换角度有不同路径,但都殊途同归。这为我们活跃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对待考试中的题目,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例如,对于实验题,其中包括一些计算、推测等。要想做好这个题目,首先要明白实验的原理、仪器、步骤。然后一步步一点点解决,这会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最最重要的是记住一点;勤学多练。也许此类的话大家已听过很多次,但归总就是这四个字。要培养做题的感觉。所以对任何事情,想到了知道了我们就要认真地、脚踏实地地需要理解与记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老话,多做题。在做题中,你复习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当你碰到又新又难的题目时,你的视野又开阔了,同时又锻炼了你的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便是多做题的好处。不做题而想学好高中的知识,简直是天方夜谭。

■心理:克服高考前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高考前有部分同学会被一些不利因素所影响。好竞争压力、模考失误、老师及家长的批评。

对于这些不利因素不可能完全置之不理,但只要有了正确的认识就可以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首先:竞争压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什么人什么事上都会有竞争,而压力总是存在的,而且都来自条件和自己差不多最有竞争力的人。这些压力可以成为进步的障碍也可以成为进步的动力,关键是如何去对待。当然对于处理不好的同学,可以认为竞争的对手已经输定了。这件压力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也算是应付过去了。

其次,模考失误只是一个很偶然的现象,但也正由于这偶然性,使同学丧失了对自己应有的信心。想一想这些年来的学习以及模考时的种种情形,一定会找到失误的原因。既然知道了原因,对策也就不难想出来了。既然有了对策,模考失误也不能再成为不利影响了。

最后,老师及家长的批评。这正体现了家长和老师对你的关心。试想;如果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他会批评你吗;一个对你毫不关心的人,会因为你的表现而有什么感触吗?但他们的方式并不好,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思想不会有多少帮助,只会引起抵触和不理解。但也有一些家长和老师是为了激起同学的斗志才这么批评,他们不怕你的怨恨,只希望你能成功,而你也只是在成功后才真正理解。如果有哪个老师对同学说:“如果某某能考上大学,我就头朝下走。”纵然就是这种情形,千万不要怨恨老师而应该去努力学习。千万别辜负老师的苦心。

大量练习连点成面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知识不去贯穿、累积,也将是学有难成,毁于自己。大量练习连点成面许沿/复旦大学化学系

作者简介:

作者:许河

系别:复旦大学化学系

■引子

大大小小的考试经历了无数次,但高考只有一次,这就告诉你,这一次只准成功,不许失败。

■英语:词汇是关键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多方位地去学习和运用,听、说、读、写这应该是外语学习中的四大版块,缺一不可。我当时只是重视了读和写而忽视了听与说,导致了语境不强、记忆不扎实的严重后果。听和说对书面答卷是一种强有力的补充。由于我们考试中只考笔答,很容易使人忽视听与说,结果误入歧途,遗害不浅。学英语的基本技能就是词汇量,最起码是初、高中的九册书中的单词都要记得滚瓜烂熟、而且还要弄清楚每个词的语义。最好记一个单词时,特别是形容词、复词等,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样便于掌握准确的词义。如:extra”一词,书中的解释是“额外的;特别的”。“额外的”倒好理解,但“特别的”就容易产生歧意。在这里是“特意的”而不是“非常的”,弄不准就要出大错。说简单点,记一个单词最好记一个句子。至于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都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同数学一样,除了涉“题海”外,似乎别无出路。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分析总结,能力会一点点加。不过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两科我还是从一点一滴抓起,仍注重基本知识点的学习,点越多连成的面就越广。

■语文:需要平时积累

语文的基础知识包括得很广,如语音、字形、释义、语法、文学常识、鉴赏等多方面。只有平常有很大的积累,解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字或是又熟悉又叫不准的字要多翻翻字典,并作以记录。多音字一般从字性加以区别。如“载”,作动词时读“zài”,好装载,而作名同时读“zǎi”,如三年五载。常见的成语也是如此,要多摘多录,要求弄准,而不要臆测词义,不然就要遗笑了。语法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应是至关重要的,对人的思维、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来说都是大有禅益的;只有灵活地掌握语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难题,也包括文言语法。而学习语法却没有什么窍门,只能从头开始,注意运用,在平时多分析句子成分,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并把各种句式间的相互转换搞清楚,最好能背一些典型的句子,尤其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说到文言文的学习,背诵应是一个较好的、较实用的技巧。背诵的对象是课本中的重点篇目或重点段落;背诵的内容是作者、出处、写作背景、重点句式、词类用法、一字多义等。因为文言文的句法、词的用法等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解相应的题目时,注意灵活加以运用。文言规则仿佛数学公式一样,虽非放诸各题而皆准,但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只须注意区分相似的结构,大多数这方面的问题都不会很难解。文言文的另一个学习方法是多读一些课外的名篇,积累一些古代风俗、习惯、礼节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名言警句,这样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做起题来就得心应手。我爱看的古典书籍有古代诗词以及《古文观止》中的篇目,并背诵许多名诗名词和名篇,获益非浅。现代文的阅读也只有多浏览课外的名家大作,多注意一些细节,其他别无出路。再谈谈写作,这项基本功课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我不谈这些,只讲一下应试作文中的技巧,也就是怎样打动评卷人以谋求高分。如果题目是记叙文的体裁,不妨描述一下生活中比较感人的场面,主人是谁无所谓,同小说一样,未必确有其事,但生活中又确有其型。选材一旦得当,语言就不太成问题。在我看来,记叙文的语言平实贴切要比词藻华丽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数学:做题要有针对性

有人说“文学是谎言,数学才是真理。”这肯定是失之偏颇。不过却道出了数学的重要性。我要为那些数学不太好的同学或是在数学上有潜力但由于兴趣不致于此而不愿过多投放精力于此的同学们敲敲警钟。你会想,我们是学文科的,可以说在一样的学习环境下,属于同一档次的学生在历史、政治、语文等科目上的感悟差别不会太大,但是如果数学有差距,相去十几、几十分也不是很难、尤其是那些为了逃避过数学而选文的人,一定要做好思想上的调整,不要重文轻理。对于数学,我的方法是多做题,多思考。对于做题,我认为择选题的数量、质量及类型十分重要。切忌盲目的以为多多益善,投入题海中奋勇搏击、如果你不分质量、类型的乱做,就会导致劳动资源的浪费或是知识结构的畸形。举个例子,如果你选题不慎,函数占了60道(设总题量为100道),而实际上,可能40道就够了,这样相当于浪费了20道题目的时间;同时,在知识结构中,函数部分得以巩固,但可能导致其它部分的薄弱。高考中,出题人对大部分知识的要求程度是差不多的、另外,高三时间宝贵,哪容得浪费,因此做题不可不挑选一下。还有,那些思维较敏捷、反应较快的同学在平时做题时可以在头脑中几步合并,节省时间、但在考试做大题时,千万别“自作聪明”,否则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丢掉步骤分,而这纯属“无谓送分”,是最令人心痛的啦。切忌把自己当成做题机器,拿来题就做,不思考一下题目的特点、结论和意义。这样会导致你有些题做过了,再碰到还是雾水一头。或是原本是一个小题,在大题中可直接搬用,做为条件。但由于你没有记住,没能理解也就没法运用,等于你那道小题白做了。为了避免这点,我采用重复演算的办法。当然不是连续做。我的数学题都是按套编上号的,题量不是很多,但有计划地循环做。实际上,高考题目虽说千变万化,但是全新的,让你一点摸不着套路的题是很少的。大多是一些你见过的题目的全新组合。如果你能对结合前的题目有充分理解,何愁组合后的不会做呢?如果你保证每一道做过的题都记住了,理解了,那你就赢了。请大家不要误解我这里的“记住”了,它不等同于把题目、答案背下来,我所要记住的是题目的类型、原理及解题技巧。另外,还是那句老话“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这些都源于书本上的基本原理。因此一定要把书本记牢、吃透。还没有谁能建起“空中楼阁”呢。

■物理:掌握“其宗”就不怕“万变”

数学和物理是两门逻辑性和规律性最强的科目,因此学好两者的重点便在于理解,深刻的理解,只有我们用深邃的眼光透过纷乱的现象看清它们的骨髓的时候,我们才算真正理解了它们。万变不离其宗,理解的功用便在于使你不仅不被“万变”迷惑,而目能掌握“其宗”。我主张在平时的习题训练中,须接触一定量的难题。因为难题之所以难,是在于其迷惑性和深刻性,一旦我们吃透了一道难题,我们的辨伪存真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而我们的理解也必定是更为深刻的。肤浅的理解只能就题论题,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总之,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在数学、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强调高起点、高标准。只要付出努力,这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化学:理科中的文科需记忆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题量较多,单题分较少,因此波动性不大,比之数、理较为稳定。它需要识记许多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基本解题方法等,皆具有某些文科的特点。但它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如物质推断题中,你好像看到魔术师在向你展示其技艺而你不知其所以然。我的化学老师说,学习化学要首先对各物质性质非常熟悉,因为一些题(加物质推断题)并不能用逻辑推理方式,由果推因,只能由一些特征现象“猜”出物质或元素,这就需要对知识很熟悉。在熟悉的基础上要分门别类,列出知识框表,当然这就要求能深刻理解各个概念,否则分类就没有明确标准。就这样一个框套一个框,许多小体系组成若干中体系,再结合,直至整个体系。如我通常用元素周期表来形成最基本框架,下面细分,哪些族氧化能力强,哪些物质可作半导体……同时记住一些特殊现象。这方面内容一般老师都会讲,而且比我清楚得多;最好能向老师请教。

■心理:成功的闯过独木桥

俗话说:“考场如战场”。这话一点不假,试想全国几百万考生而大学不过几千所,因此,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阵势不能不给考生及家长的心理上带来莫大的压力。“十年寒窗苦,一朝登榜时”,大家的心理一定恨不能像浇水那样一时间把全部的所学都倒在考场上,可关键时刻总有怯场、紧张、急躁等不良情绪出现,很不利于临场发挥,故而能够在考场上镇定自若、运用自如还真是门学问。其实归根到底“考场上的功夫在考场外”,没有平时的锻炼与准备是达不到考场上的最佳竞技状态的。所以要谈考试的心理准备就得“短话长说”。以我看来,从一上高三到考前一个月,这段时间的情况要用一个词“不懈”来概括,就是说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依然如故地学习,不给自己任何放松的借口,尤其是节假日要牺牲一些亲朋好友的聚会,以及娱乐活动。有所失才会有所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样的付出换来的牢固的知识基础会为高考提供最优的先决条件,比什么牺牲的东西都值得。考前一个月用“不慌”来概括,一切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以前打下的扎实根基在这个时期就会迸发出神奇的“魔力”。这时正处在总复习阶段,高中知识的融汇贯通也即在此时。要善于运用全部知识,开动脑筋,灵活机变,触类旁通。这时的进步会是神速的,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只要悉心钻研,就会迎来质的飞跃。最分散精力的要属报考志愿有些省报考志愿的工作一般在考前两周开始),它会打乱考生的既定计划,平静的心里会骤起波澜。其实通过一年的学习,模拟考试的反映,考生的能力水平其实已经初步奠定,再加上对考生潜质的估计,就应该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志愿。而好一个志愿后考生究竟能不能如愿以偿,实际上已经由他的应试心理状态决定了。所以建议考生在报志愿上不要花费太多的心思,迅速而准确地给自己定位,然后就埋头苦读,向着目标前进,这样是最好不过了。考前一周要以“不松不紧”来概括,该看的看过了,该复习的复习了,此时要一方面查缺补漏,仔细过一遍筛子,看是否有什么没复习到或叫不准的地方;二是要放慢生物钟,充分睡眠。让身体自动恢复到最佳状态,摆脱长期以来的紧张与疲乏感。如果有一些小病加感冒发烧拉肚子要赶快治好,进考场的状态应该是精神焕发、信心十足。当然放慢生物钟是要有个尺度的,尤其在相应考试的钟头里不得睡觉,以免养成习惯,而且脑和手也不要闲着,适当地做些习题巩固已有水平即可,“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写手生”。要注意考前一天至考完的几天里,饮食起居要和平时一样,否则引起亢奋打乱了生物钟,造成失眠和神经衰弱对考试不利。亲朋好友即是出于关心也不要来探望,那会打搅考生休息、而考生仅复习一下待考的科目,凭印象将知识框架图勾勒出来,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以稳操胜券。至于在考场上的表现,考生心里不要有负担,只要正常发挥即可。所谓正常发挥是指应该会做的题就一定要拿分、审题是关键,时间分配多些。做题应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有不会的题跳过去做下面的题,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等所有会做的题都做过了,再回头看那些不会做的题,还是从易到难的顺序、有些题始终解不出也不要着急,因为高考是场选拔性考试,题目难度水平都很高,只有极少数同学才能做出来。其实这类拔高题即便做不出也无碍大局,只要其它的基本题全部拿分,成绩也相当高。还有几点:①每考完一科,出来后不要急于与同学对题,这种做法没有太大价值,答题正确与否都会带来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没有必要。②答卷时注意先把姓名、考号等信息写清楚,防止遗忘造成失误。③考试期间尽量避免电视、书刊的刺激,以确保考试时心里稳实。高考并不可怕,只要按一定的规律办事就一定能顺利通过。

所有的知识都在于灵活运用

“学以致用”,如果不灵活运用,既使有满脑子的知识,也只能是一筐垃圾。所有的知识都在于灵活运用张晓丽/复旦大学物理系

作者简介:

作者:张晓丽

系别:复旦大学物理系

■引子

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头脑,准备好的人,即使心理素质差一些总还不至于打太大的折扣,这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英语:跟着老师走

我的英语主要是跟着老师复习的。那时,我们依名词、动词、伸词的顺序。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复习,系统性特别强,主要是大量的练习,熟记那些琐碎的语法规则、而我在跟着老师复习的同时,自己注意背单词、记闻组。这些工作很单调,我把它放在做教学做累了时干。这样学了一段时间,英语老师认为我成绩提高得很快。于是,我稍微放了放英语,开始我的其他任务。

■语文:语文学习需准确把握命题

学好语文又是最难的。因为汉语既然为我们的母语,其命题可深可浅,一旦这个度把握得不准确,就会造成试题偏易或偏难。如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就显得偏易。高考语文试题,一般分为三大块,即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基本上涵盖了要求学生掌握的各个知识点,如基础知识题,一道题目可以涵盖多个知识点,一个点掌握得不好,整个题就不好做;又因为它基本上全是客观性选择题,不存在给一部分分的问题,因此,要拿就必须全拿。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说难也不难,我一直认为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不是读或背,而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度,例如病句一项,有些人可能读一遍就能辨析得出来,有的人钻研了好多遍还是不得要领,这就是一个素养的问题;加强语文素养,才能使语文成绩有所进步,而且它对阅读、对写作也大有好处。阅读又分古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三项,由于阅读的文章都不是我们曾经见过的,因此做起来的确很有些难度。因此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应该多加强训练,有的人把阅读分解为若干小项,如古文分为实词、虚词、大意、翻译、主旨等等分点复习,我觉得这实在很不必要,只要把一篇文章彻底读懂了读透了、什么样的题也是难不倒的,这也可适用于说明文阅读。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了。现在题干设计朝主观化靠拢,这是好事,防止了客观题不会做胡猜的现象。为了使阅卷标准化,现在的题型大抵是从原文中找取若干关键词语,联缀成句。这样寻章摘句的做法是否能测试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我看很不一定;很多的时候,我能读懂文章,但题很可能做错;有的时候我不懂文章,题目还有可能做对。不过再好的考试制度也难免有快陷,相信,不久会有一种更科学的题型出现,做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与题旨与题于相联系密切的句子,提取压缩,精减字句,尽可能符合字数要求而又通顺。其实,高考语文最重要的是写作,一般人高考语文分数不过100分左右,而作文可能占据一半的分数,实在不能轻视、再者近来作文大多有两种文体写作要求,这样更有利于缩小分数差距。这样对后进生很有利,在自己较擅长的文体上要多拿分、不擅长的也要尽量缩小差距。一般来说,高考作文不同于竞赛作文,它要求一个“稳”字,最好不要有过于奇异的写法出现,以防问卷者目不能识,误为跑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概保守,在文章要求的限度内要尽可能的新颖,即使是陈旧的题材,也要努力翻出新意来。一篇题旨新颖而又有度的文章是很受阅卷者赏识从而判高分的。

数学是我最讨厌、也是最头疼的科目之一。不过,它对于文科生又至关重要,成为衡量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最重要的尺度。我高一高二时,数学基础不好,时常不及格,因此心里对它实在是有些害怕。高三数学复习要经过三轮,第一轮先将各知识点重讲一遍,第二轮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比较有系统性,第三轮则是做综合试题。每一轮都离不了大量的题目,如若题题都做,实在精力不遗,况且其他几科的复习又都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事实上我做的题目连20%也没有。我更注重于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才会运用,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况且高考试题又都不是很难,花费大量时间去钻研所谓难题以提高能力实在不值得去效仿。做数学题比做其他题更注重技巧,比如数学中的解答题,参考答案标明了每一步骤各有多少分,少一个步骤就要丢掉多少多少分,实在很可惜。我做题就是步骤尽可能的繁复,以期别人抓不到破绽。我觉得这个方法还真有用。再有就是碰到过难的题,也要尽量多写,实在写不下去,只好乱猜一个结果,以图侥幸。至于有些选择题。填空题技巧,一般老师都多有秘诀,我在这儿就不多说了。

■数学: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

学好数学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是占有极大优势的。我觉得,学数学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公式、原理,其次要懂得灵活运用。第一步背公式,稍花点功夫大家都能做到,而要学会灵活运用公式、原理解题则需要一定的训练。我的意思不是搞“题海”战术,题是永远都做不完的。我认为,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校发的卷子,只要适当精选一两本课外参考书就够了。有些人买一大堆参考书,结果手忙脚乱做不过来、到处象征性地此蜻蜒点水”一下,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与其这样,还不如集中精力吃透一本参考书的效果好。学习数学,经常总结非常重要。很多人做题象完成任务似的,做完就不管了。还有的人一旦做出一道难题就欣喜异常、大受鼓舞。

■物理:力学很重要

物理同化学一样也是一门实验学科,但同化学相比,它的理论部分所占的比例要大出很多。所以学习物理也要从最基础的概念、理论着手,对物理概念尤其马虎不得,要仔细抠到每个字的含义,一丝一毫的错误都有可能导出完全相反的结果。但物理不同于数学,它毕竟是一门实验学科,对实际情况的想象有时对解题很有帮助。如果脑子中已有了正确的物理场景,那么解起题来就会事半功倍。所以明确的草图有时就成了解题的关键。物理是实验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必每步都要有严密的数学分析,有时直接从物理学的角度反而更容易得出正确的解答。中学物理分为力热光电几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重点和思维方法,但其根本都是不变的,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要点,物理题其实很好解决。相比之下,我认为几部分中最重要的就是力学部分。因为在中学物理中,我认为力学是其它几部分的基础,不论解哪部分题,差不多都离不开力学,一些比较难的综合题也都是其它部分和力学的综合题。所以我认为,学好力学是学好中学物理的关键。老师总结的解力学题的步骤“先物体、查受力、分析运动,列方程,检验”,极其精辟,我用它解题几乎都是迎刃而解。我的物理成绩在各科中算是最好的,也是因为当初在学习力学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致于以后的学习都感到很轻松。实验也是很重要的。做物理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时要胆大心细,实验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这一过程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理学既有数学严谨的推导,又有实验学科来自实验的特点,两种思维方式在这里融汇贯通,很能开阔眼界,锻炼人的思维。这也可能是我喜爱物理的最大原因吧!

物理与数学的区别之处在于,它考你对物理概念、过程的掌握。物理做题,不必追求那些高难题,也不要被纷繁的数学计算所迷惑,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弄清楚其物理概念及过程。物理确是对人理性思维的极好锻炼。物理第Ⅱ卷中的题目,不像数学,考点太多而难于取舍,而是有固定的题数与考点。这为我们复习备考降低了难度。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力学部分,机械功能、功率种种概念,在出题时相当灵活。综合程度也很大,要牢牢掌握。

■化学: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交流

另外,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它甚至胜过了老师的指导,是我们寻找答案的一条捷径。

首先,同学之间互相了解,而且所学知识相差无几,因此在解答疑难的过程中针对性较强,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你错误之处,使你茅塞顿开,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印象深刻;而老师多半会从头至尾再给你讲述一遍,你若还不太懂,也不太好意思耽误老师太多时间,而且同学之间亲密平等的讨论气氛也是师生之间难得的。

其次,同学之间互通有无,也是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良机,“闭关锁国”只能“落后挨打”,“开放搞活”才能“繁荣富强”,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国家建设,交流是最重要的。也许你冥思苦想的东西,别人早已成功地解决了,那么我们就应该象学牛顿定律那样,毫不迟疑地接受它,而不必再去坐在苹果树下绞尽脑计分析它为什么不飞往月球了。

查缺补漏。这时,许多同学感到手足无措,缺在哪里漏在何处呢?显然,完整复习有些仓促,这便看平时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笔记、练习试卷在这时便显示出了作用。如果有明晰的笔记,配合对试卷上错误的解答与出错的分析,那么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也不是很困难的事。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自己感觉对基础知识有所欠缺,还应以知识复习为主。我之所以反复提出知识为主的问题,是由于高考命题的特殊性、它在每年的考题中重复率却是很低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无重复出现的题目,但所考察的知识点重复率却很高。这样,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知识,无论何种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忽视了基础的空中楼阁是华而不实的。

■心理:良好的心态与十足的干劲

心理素质对于临上考场的考生来讲,是关系到其发挥水平的成败的。面对这样的人生选择的三叉口,保持好的心境的确是不容易的。高考是我们不长的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件大事,通过这个关口,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领悟出一些人生真谛。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我认为最可宝贵、最应珍视的,是你在摸索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乐观精神。这其实源于你对学习目的、学习法面的把握。黑色七月早早地将阴影投在学子的心中,沉甸甸的学习,对于那些极其着重成绩、名次的学生而言,已毫无乐趣可言,甚至成了压抑身心的重负。消极地学习只能导致精神抑郁、厌学。那么如何调整心态使其平衡,走出阴影呢?那就是以开阔的心胸看事物,少些功利心,凡事都以平常心看待。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不盲目骄傲或自卑。遇到挫折时多想想自己的优势,寻求自我的心理平衡,这样才有精神有动力继续奋斗。一味地钻牛角尖,在有悖于自己意愿的情况下学习,只能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淖。无论是在这场竞争还是今后的人生中,心胸开阔的人总是善于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情,从而找到或激发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乐趣,能事半功倍地干好事情,并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境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凭心而论——尽我所能,无怨无悔。不要以为这样会磨损斗志,恰恰相反,它才是真正地能使你变压力为动力,带给你“柳暗花明”的全新感受。你不再困扰、茫然于“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处身于世外桃源——心灵的家园,像海绵那样汲取新的知识。你可以跳出原来那个狭隘的圈子,明白学习的意义,在于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世界。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驾驭学习的高素质人才,只盯着书本上死的知识是毫无用处的。这也是教育体制要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原因。多从这种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心胸自然开阔多了。良好的心态加上十足的干劲,又有什么难题不能解决呢?一定不要钻入单纯为了逞强好胜的死胡同去品尝那坐井观天的苦果!切记,切记,切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