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辽宁道德模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1:33:55

点击下载

作者: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楷模:辽宁道德模范

楷模:辽宁道德模范试读:

出版说明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思想道德建设。2001年,党中央颁布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力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2003年,中央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公民道德宣传日”,使道德建设日益深入人心。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全社会兴起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潮。

从2007年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有力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配合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有效载体,增添了新的活力。这些道德模范深深扎根在广大群众心中,用平凡的行动和伟大的精神,感动和带动人们见贤思齐,奋发向上,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集中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正进入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面振兴的奋斗历程,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全面振兴的宏伟大业,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基于此,我们从前几届评选表彰的全国和全省道德模范中选取部分人物的先进事迹,编辑成这本小册子。希望能在全省上下进一步营造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让道德的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让道德的力量竞相迸发、充分涌流,为全力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本书编写组

助人为乐

当代雷锋郭明义

郭明义,男,辽宁鞍山人,1958年12月生,1980年入党,本科学历。1977年参军,1982年转业分配到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从事矿用大型汽车驾驶员、团支部书记、统计员、英文翻译工作,1996年起任齐矿生产技术部采场公路管理员至今。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全国优秀志愿者、入选“中国好人榜”、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道德模范、鞍山市道德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0年8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对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郭明义以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和献血补贴(从公民无偿献血法令实施后,已没有补贴),从1994年开始参加“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连续16年累计捐资助学12万多元,资助180多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被誉为鞍山市“希望工程第一人”。

郭明义经常说起一个叫杨斯雯的小女孩。杨斯雯出生刚满3个月时,父母就离异并各自离家出走,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看过她,小斯雯只能与靠低保金维持生活、体弱多病的奶奶在一起相依为命。杨斯雯读到小学四年级时,奶奶供她上学更加吃力了,加上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郭明义从“希望办”了解到了杨斯雯的情况,又是同情又是心疼,他告诉杨斯雯:“好孩子,你安心读书,你念到哪,我就供你到哪。”

像杨斯雯这样的孩子,16年里,郭明义资助了180多个。为了这些孩子,他可以倾其所有,恨不得把心都掏出来。

2010年4月,郭明义从援疆干部那里得知,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所城乡寄宿制小学有些贫困学生。他当即拿出3000元钱,资助了10个孩子,同时向爱心团队发出倡议。短短十几天,志愿者们就捐款3万多元,送到了100多名塔吉克族孩子的手中。这其中,有56名孤儿。

郭明义见不得别人有困难。他从报纸上看到重庆市有一个叫张猛的孩子,他的父亲年仅30岁,就在一起个体小煤窑的矿难中失去了双腿,母亲外出打工,从此杳无音信。于是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在了只有6岁的小张猛身上。看到这则消息,他热泪盈眶,此后就每月给孩子寄去100元钱。

他在鞍钢工作28年,收入29万元,捐献了12万元。各种补贴、奖金、慰问金全都捐了,所有奖品、慰问品也捐了。给别人捐款,他从未有过丝毫犹豫。而对自己,哪怕花一分钱也要掂量再三。他的家中却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矿区附近一个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他20年坚持无偿献血和捐献血小板,累计献血量已达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近10倍,获得了卫生部等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在他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55本无偿献血证。捐献全血,他每年捐献两次,800毫升,是献血规定的最高线。自从2005年鞍山有了血小板提取设备,他又几乎月月捐献血小板。捐献一个单位血小板,相当于800毫升全血。每次提取血小板,与血液透析相似,全身血液在血细胞分离机里多次循环,提取后,再把血液输回体内,场面令人震撼,而他却是一副心愿得偿的神情。

2009年春节前的一天中午,天下着大雪,他得知有一名临产孕妇出现了严重的融血症,急等血小板救命。他从工作现场匆匆赶到市血站后马上上机采血。从早上5点到下午2点一直水米未进的他,马上献血对身体不利,但他没对医生讲。让他献一个单位的血小板。他说:“不行啊,还有孩子呢,宁可浪费了也得确保够用啊。”硬是献了最高限度的两个单位的血小板。最终母子平安得救。孕妇的丈夫打来电话:“大哥,你可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哪!要不是你救了她们母子,我们这个家可就完了!”

2006年,工友张国斌13岁的女儿得了白血病,工友刘孝强15岁的儿子患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症。郭明义听说后十分焦急。他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救两个孩子的命。他不仅带头捐款,还写了一份感人的倡议书,走遍全矿所有部门和班组,发动大家捐献。每天下班后,不管多累,他都要赶到职工聚集最多的浴室,一个接一个地给大家义务搓澡,一边搓一边给大家讲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有时,已累得满头大汗,也不肯停手;有时,只剩他一个人了,他还不走,要等晚来的工友们。大家都被感动了:老郭啊,别搓了,我们都知道你的用心了,救这两个孩子不就和救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嘛,听你的,明天就参加。就这样,工友们都成了志愿者,1700多名工友先后7次参加了样本采集。为了发动更多的人,郭明义还走进鞍山电台直播间,向社会发出呼吁。听众们都被感动了,要求捐献的电话一个接一个。爱心创造了奇迹。终于,张国斌的女儿与一名志愿者配型成功,获得了新的生命希望。

2010年8月,他听说工友严会春出生刚10个月的女儿小严涵患上了白血病。想到如此娇小的生命正经历放疗、化疗的痛苦,正承受那些连说都说不出来的煎熬,他心疼不已,马上写了一封感人的倡议书,号召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奉献爱心,5000多名职工慷慨解囊。当他拿着近20万元的捐款,送到小严涵所在的沈阳盛京医院的病房里时,严会春和妻子激动得泪流满面。严师傅说:“郭大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和那么多好心人,您送来的是孩子的救命钱啊!”

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他都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身边的工友和了解他的同志对他都赞叹不已,称他为“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郭明义干一行爱一行,吃苦耐劳,争创一流,恪尽职守。他刻苦学习,不仅对汽车专业驾轻就熟,而且利用业余时间勤奋读书,熟练掌握了外语,获得了本科文凭,还考取了四个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大型汽车司机岗位上,提前16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在扩建工程英文翻译岗位上,为企业挽回10万美元经济损失;在采场公路管理员的艰苦岗位上,追求卓越,忘我工作,使采场公路畅通无阻,保证了矿山生产的顺行;在保卫公司财物和矿产资源战场上,他冲锋在前,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多次避免国家财产和资源的流失。1996年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他每天都提前两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

多年来,郭明义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几乎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女儿考大学那天,他早晨5点多钟照常到山上组织修路;女儿要到南京上大学了,郭明义只是把女儿送到火车站;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郭明义从初一到初七,一天不落地巡检采场、组织修路。这么多年来,郭明义献血后连半天都没休息过……

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不求任何名利和回报的付出,感动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激发了他们对高尚品德和完美人格的追求与渴望。30年来,凡是与他相熟的人,几乎都经历了从不理解、怀疑,到逐渐理解、认可,再到被感动、主动参与的过程。

2010年6月,郭明义发起成立鞍山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他不仅自己带头,他的妻子、妹妹、妹夫也都报了名。俱乐部召开成立大会那天,参加会议的省、市领导及鞍钢的红十字会领导、鞍钢矿业公司领导,郑重承诺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器官);齐大山铁矿铁运作业区甲班只有不到30人,就有21人成为志愿者;一对他资助过的农民夫妻,也大老远赶来参加签字仪式;为大会服务的4名礼仪员,现场采访的一个女记者,也都成了志愿者。

在郭明义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感召下,鞍钢矿业公司广大职工和社会上能够接触到郭明义的人纷纷加入郭明义爱心团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目前,郭明义爱心团队下设的希望工程郭明义爱心联队、郭明义无偿献血志愿者应急服务大队、郭明义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大队、郭明义慈善义工服务大队、鞍山市红十字会捐献眼角膜和遗体志愿者俱乐部、矿业公司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矿业公司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7个大队。仅在鞍钢矿业就有成员近万人,全国已有4万余人加入到郭明义爱心团队,全国各地不断传来郭明义爱心团队分队成立的消息。郭明义的精神在华夏儿女中传唱,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大旗在神州大地传递和飘扬。

阳光情怀崔玉祥

“大山的子孙哟,爱太阳喽,太阳那个爱着哟山里的人……”深情的歌儿唱给这片深情的土地,唱给这位有着赤子情怀的共产党员。他一路汗水,使千亩荒山披上希望的绿装;他一腔赤诚,给无助的人们送去温暖的关爱。他用阳光般的音符,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人间真情的乐章。

他,就是盖州市暖泉镇综合开发农场场长、优秀共产党员、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崔玉祥。

大山赋予他坚毅的性格,朴实的品质

崔玉祥出生于暖泉镇三道沟村,从小就在青山的怀抱中嬉戏玩耍。他的思绪常常飘飞到山外的世界。“我将来一定要走出大山,闯出一番事业,回报给我的家乡,回报给抚育我成长的父老乡亲。”

崔玉祥真的走出了大山。在党的富民政策激励下,他当上了工程队队长,带领50多人的队伍创下一个又一个优质工程,先富了起来,并于199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致力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念头,让崔玉祥魂牵梦萦,辗转难眠。

1994年11月20日深夜,人们已进入了梦乡,崔玉祥胸中却揣着一团火。镇办青年农场的艰难境地,镇领导的一次次谈话,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重现。他当时家资百万,即使什么也不干也能享受生活,而承包农场风险很大。一声声大山的召唤,让崔玉祥难以割舍。在和家人商量后,他作出了郑重的决定。

第二天,在镇青年农场投标大会上,崔玉祥以每年22万元承包金中标,比以前每年3万元的承包金提高了7倍多。

崔玉祥带领班子成员对农场果园、耕地、荒山、荒坡进行实地考察,确定了“更新扶壮老果树,发展名优特品种,开荒造田1000亩,养牛养鸡养猪,水利设施配套,早日改变农场模样”的发展思路。他带领全场职工走上了生产第一线。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苹果产量达到31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开荒地200亩,栽红富士、乔纳金等新品种果树2万株,修建牛舍、猪舍、羊舍1500平方米,购进种牛60头,种猪50头,绒山羊400只,新建了农场办公室,全年总投资291万元,农场已初具规模。

又是一年春草绿,崔玉祥按着既定目标,向荒山、荒坡开战了!

最艰苦的战役要数板石场和老靶场。板石场有个形象的说法叫滚牛坡,连杂草都不愿落户。老靶场地处山沟腹地,以前被部队当做打靶训练场。这种地一镐下去只留下个白点。崔玉祥用无限的激情改变着大山的“心情”。他带领全场职工斩荆棘,刨乱石,填深坑,移新土,镐头、土筐不知用坏了多少茬儿。崔玉祥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愣是在百年坚硬的荒山上垫上了一米厚的新土。4000株新栽的果树生长得很茂盛,昭示着生机一片。

崔玉祥把农场建设得有模有样,环山作业道,打井建方塘,荒山披绿装。农场现已拥有果树3.5万株,各类杂果5.5万株,造林10万株,开荒1040亩,人造平原75亩,牛350头,生猪存栏2000头,绒山羊1000只。建办公用房2000平方米,建畜舍8000平方米。整个农场呈现出山上牛羊成群,山坡果树成行,圈内生猪肥壮,综合开发兴旺的景象。崔玉祥改变了家乡荒山的面貌,荣获了国家、省、市级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父母的教育,亲人的关爱,塑造他一颗感恩的心

小时候家中孩子多,生活困难,有时连红薯都吃不上。叔父崔井润脑筋活络,婶婶李桂花勤劳,生活比较宽裕,平时家里缺米少钱都是由叔叔接济。崔玉祥15岁时浑身生疮,家中无钱医治,叔父把他送进医院治疗,出院后把他接到自己家,敷药调养,使他恢复了健康。崔玉祥24岁时谈了对象没钱结婚,叔父把堂兄的婚事推迟了,给他先成了家。父母的养育和叔婶的关怀,崔玉祥铭记在心。成家后,无论有什么好吃的,崔玉祥都备上两份,一份送给父母,一份送给叔婶,和堂兄走动得就像亲哥俩。

上世纪80年代,崔玉祥当上建筑工程队队长,盖起了村里最好的房子,有了自己的轿车。他和妻子商量,征得父母同意,想把叔婶接到自己家生活。堂兄怕别人说不孝,坚决不同意,叔婶也觉得不妥。崔玉祥不厌其烦地劝说,终于把叔婶劝到自己家生活。崔玉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嘘寒问暖,给老人送上爱吃的、爱喝的,没吃过、没用过的东西。叔叔生病住院,他端水送药、端屎端尿,找医生,护理20多天。现在,崔玉祥的父母和婶子已故,但在崔玉祥的精心照顾下,86岁的叔父依然健康。崔玉祥孝老敬亲的事迹远近闻名,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盖州市也开展了学习崔玉祥的活动。

崔玉祥把对父母之孝,对叔婶之孝扩大到对社会上的困难老人

1996年春节过后,敬老院的老人们生活就不尽如人意了。镇财政不景气,敬老院的老人每周只能吃到一顿细粮。崔玉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虽然他每年都为敬老院捐款送物,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生活问题。他对妻子说:“我过去是个穷小子,今天富了不能忘本,为党争光,给政府担担子,让老人安度晚年,我的心才能安宁。”妻子支持丈夫的想法,坚定了他承包敬老院的决心。

崔玉祥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怀揣一颗真诚的孝心,捡来了24个爹娘,成为辽宁省唯一由个人承包的敬老院院长。这在全国没有第二例。很多人竖起了大拇指,说老崔真行,也有人在一旁说风凉话,说他是让钱烧的。不管别人怎么议论,崔玉祥以实际行动忙活开了。他全身心地投入,先拿出7000元对老人居住的房间进行粉刷、整修,更换了餐具、炊具和桌椅。花了8000元为老人更换被褥和枕头,并配齐了被罩、褥罩和枕巾。又花了1.4万元把老人的穿戴从头换到脚,从里换到外,除了每人一件棉袄、棉裤、布鞋、拖鞋各一双外,还给每个老人买了一套“蓝校哔”。老人们穿着这身“蓝校哔”在院内外溜达时,人们都说:“养老院来了一批海军将校。”

崔玉祥大力改善老人的生活标准。改变原来一周一顿细粮为一天三顿细粮,顿顿有炒菜,月月杀头猪,年节杀猪宰羊会餐。老人每月零花钱由每人2元增加到10元。遇有老人过生日,发给20个鸡蛋,一个蛋糕,大家改善。过了腊月二十三,给全院老人办年货,杀猪宰羊,购买各种海产品、水果、糕点、糖,还有鞭炮、春联等。大年三十晚上,他跟这些捡来的爹娘举杯共饮。大年初一,他逐个给这些爹娘拜年,还请来大秧歌队表演给老人看。初二,他才回家给自己的老人拜年。为了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每月安排两场电影,办了文化室,订了报刊。镇里唱戏,举办全民运动会,他就用车把老人们一起拉去观看,中午再把老人请到饭店就餐。

老人们都是七八十岁以上,崔玉祥经常抽出时间看望他们。1997年3月的一天夜里11点多,92岁的臧著中老人突发心衰。崔玉祥马上开车赶到养老院,把老人送到了市中心医院。崔玉祥背着老人到急救室,又到住院部,东奔西忙为老人挂号、拿药,老人吃饭他给喂,老人大小便他给接。老人终于康复了。医生和护士们感慨地说:“现在有儿女一大帮的还要轮换着养,没想到现在还有老崔这样的大好人!”

崔玉祥不但对接收的老人无微不至地照顾,还把因儿女不孝流浪街头的老人往回捡。二道沟村老复员军人王恩帮,今年74岁,解放战争打过仗,早已丧失了劳动能力,儿子游手好闲,无力赡养老人,还时常对老人实施暴力。老人找到崔玉祥,很想到敬老院来享享福。崔玉祥第二天来到他家说:“把王恩帮接到敬老院,由我来赡养老人。”可老人不在家,据说在盖州城里捡饭吃。崔玉祥又到城里找,终于在一个饭店门口找到他,老人浑身脏得不像人样了。崔玉祥把老人领到浴池,为他理发、洗澡,又为他买了全套的新衣服,接回到养老院。老人的家离养老院只有两公里,可他几年来一次也没回过家。他说:“这就是我的家,我哪儿也不去了。”现在,老人养得结结实实。

1998年国庆节前夕,黑龙江省林口县立业村,一辆轿车停在盛学艳家门口。崔玉祥扶着盛学艳老人一下车,全村人一下子围了个水泄不通。老人的儿女在盛学艳和崔玉祥面前长跪不起,失声痛哭。在场的人纷纷感叹:“真是活雷锋啊!”

盛学艳于20年前因不堪家庭重负,不堪酗酒丈夫的折磨,一气之下离家辗转来到盖州市旺不仁乡,靠给人家当保姆过活。由于患有白内障、心脏病、脑血栓,她的生活已无法自理。盛学艳拿着耗子药准备走绝路,引起众人围观。此情此景,被崔玉祥赶上。他问明缘由,不禁心里一阵阵发酸。崔玉祥开车把老人接回家,像对待自己母亲一样尽心照顾。经过三年的精心治疗,盛学艳的病情好转了,过上了幸福的日子。盛学艳要求住在敬老院。1998年8月的一天,老人找到崔玉祥,道出了20年来心中的秘密:“玉祥啊,其实我有家,有老伴,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家住牡丹江市林口县立业村。”崔玉祥不敢相信地说:“大姨,你怎么说傻话,是我待你不好吗?”老人哭诉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崔玉祥打电话查询,终于找到老人的三儿子高明春。很快,儿子来到暖泉镇看望母亲,并拿出2万元答谢崔玉祥的养母之恩。崔玉祥决定开车护送老人回家。临行前他给老人买了几套新衣服,给了1000元零花钱。崔玉祥不但没要盛学艳儿女的答谢钱,自己还搭进1万多。

这一曲爱的奉献到此并没有唱完。盛学艳在家住了一段后,打来电话说:“玉祥,我还想回你那儿,你能收我吗?”崔玉祥知道她那个地方太穷了,便说:“你愿回来,就老两口一起来吧。”盛学艳老人带着老伴,在老儿子和儿媳的护送下,又返回了暖泉镇养老院。现在,老两口在敬老院里享受着人间的幸福。这件事成了千里之外的美谈,传遍了黑龙江。

几年来,崔玉祥从接过24个爹娘以后,陆续拾来老人5人,送走病逝的17人。病逝的老人都由崔玉祥拿钱安葬。

承包敬老院的十几年间,崔玉祥平均每年都投入7万余元。老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真是太享福了,吃像吃,穿像穿,年像年,节像节,病了有人治,死了有人送终,崔玉祥比亲儿子还亲,他真是共产党教育出的好党员啊!

雅号“崔大善人”,挑起的是社会的责任,是爱心的见证

崔玉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处处见难相助,筑路架桥,扶危济困,支持文化教育,热心公益事业,且样样走在前头。人们送给他一个赞誉的称号——崔大善人。

1994年夏天,崔玉祥到方屯村办事,看到王彦华家两间破瓦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进屋一看,棚上吊块塑料布,两个孩子坐在塑料布下写作业。崔玉祥的心别提多难受了,决心为他家盖新房。人们不解地问:“你傻了,你们非亲非故,素不相识,干啥白给盖房?”崔玉祥庄重地说:“这是挽救他的家,能让他家过上好日子,是我的心愿。”新年前,王彦华一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三间新房,崔玉祥又为他们购买了新家具和生活用品。王彦华动情地对孩子说:“要是没有崔玉祥,咱家下辈子也盖不起新房啊!”

1998年8月的大雨季节,镇领导走访困难户和险房户,发现义尔岭村徐德军家住的房很危险,随时可能倒塌,可镇里又没有这笔资金。崔玉祥得知后,到他家一看,房上压着油毡纸,山墙用大杆子顶着,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崔玉祥主动到镇里请缨:“徐德军的房由我来建。”第二天,他带领二十几人拉着建房物资,仅用了22天时间,就为徐德军家建了两大间房。徐德军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房,流着热泪说:“党委是爹,政府是娘,我徐德军今天住新房,多亏好党员崔玉祥。”

1999年元旦刚过,崔玉祥和工人谈话时,听说蔡峪村一户人家只有姐弟俩相依为命。姐姐张伟只有16岁,弟弟12岁。张伟12岁时母亲病故,父亲出海打鱼至今不知去向。姐姐退学担起了大人的担子,种地、管理果树,养一头母猪挣钱,供弟弟上学,还得还母亲治病时欠下的债。崔玉祥驱车看望两个孩子。屋里冷冰冰的,两个孩子正在猪圈里看护母猪和仔猪。崔玉祥流下了同情关爱的眼泪,动情地说:“从今以后,我就是你们的父亲,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100斤面、100斤大米和一些鱼、肉、蛋,过完年我再来看你们。”两个孩子感动得大哭起来。第二次到张伟姐弟家看望时,崔玉祥送来了2袋面、200斤大米和1000元钱,鼓励张伟在困难面前不能低头,要拼搏,教育弟弟要听姐姐的话,好好念书,将来成为有用的人。以后,崔玉祥经常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费用,两个孩子感动地叫他爹。

有个叫迟庆国的长年有病,家里为儿子盖新房欠了一身外债,没钱看病。崔玉祥听说后,领着几个工人一起去找迟庆国。大家在前山一棵树下找到了他,发现他已吃了安眠药。崔玉祥上前摸一摸,还有气!他说:“赶紧送医院去,救命要紧,钱我来解决。”说着,拿出了1000块钱。迟庆国的生命终于得救了。从死亡线上回来之后,迟庆国全家捧着感谢信来到了农场,抱着崔玉祥激动地说:“你真是好人啊!像你这样的人我们上哪儿找呀?”

1998年的夏季,我国北方和南方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崔玉祥善良的心被牵动着,向灾区人民捐款5000元,表达了一份爱心。

2001年,大雪覆盖了大地,天气冷得可怕。崔玉祥听说东城有个十几岁的小孩无家可归,特意到东关寻找。孩子冻得奄奄一息,脸上冻得像馒头一样,有的地方已经化脓,浑身脏得像块黑炭。崔玉祥把孩子抱上车,带着小孩到浴池洗澡,浴池不愿意接待。于是,崔玉祥花了100元包了浴池,给小孩洗澡,光洗发精就用了8袋。他为小孩理了发,花2000多元买了好几套新衣服。这个孤儿至今还在崔玉祥的敬老院里生活。

多年来,崔玉祥为社会和群众排忧解难共投入70余万元。

崔玉祥先后荣获中华孝亲敬老楷模、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辽宁省孝亲敬老十佳人物、学雷锋标兵,营口市优秀共产党员、扶贫状元、十佳市民标兵等荣誉称号。多次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颁奖典礼,在“中华大地之光”的评选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新世纪全国新闻人物、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表彰等活动中,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崔玉祥富了不忘集体、不忘家乡、不忘乡亲。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时代精神。

助学报国李道铿

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他,是1997年全国首位向巴基斯坦地震捐款的人;他,在退休后14年的时间里共捐助41名孩子读书,这些孩子,因为他的帮助而改变了命运。他就是用14载爱心点亮41名贫困学子的希望的沈阳市和平区南湖街道中科院社区居民李道铿。

原籍安徽合肥的李道铿1933年出生在上海。解放前,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在上海、天津等地银行工作,也做过教员,靠着教孩子们英文和古文来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母亲则是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学历的父亲找了一份在公社里刻蜡版、油印讲义的工作,一家人依靠父亲微薄的薪水过活。童年的生活虽然艰难,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削减了他对那个时代饥饿的记忆。1950年,李道铿和姐姐以优异的成绩先后考入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和中国人民大学之后,父亲除了能够满足家人的衣食温饱,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了。靠着国家的全额资助,他和姐姐终于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他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我不能忘记党和国家的恩情,我要尽我毕生的精力报效国家,帮助他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十几年来,李道铿多次化名“知党恩”、“党群亲”向远至巴基斯坦,近到辽宁省内的灾区人民捐款3万多元,衣物、家电等物资200多件,向贫困学生资助近4万元,由此受捐款单位还引发了寻找“知党恩”的曲折故事,而李道铿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也赢得了更多的尊重。退休后,他先后连续七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树新风做好事先进个人、沈阳市文明市民、沈阳市爱心1+1扶贫代理家长,荣获国家水利部老有所为奉献奖。荣誉接踵而至,但李道铿并未就此止步,依然用自己的余热向社会困难群体奉献爱心。李道铿先后资助的41名贫困学生中,有小学生24名、中学生5名、大学生12名,有汉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土家族、回族、哈尼族、彝族8个民族。2008年5月,当他得知四川省汶川县遭到地震灾害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捐款1300元。他一次次的捐款,使本来就有限的退休金显得更加拮据,让他过上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但他始终坚持不懈,资助不辍。坚信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培养出有用人才,用世间真情点亮夕阳的最后一抹晚霞,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别人有困难时他总要伸上一把手

李道铿的助人之举肇始于他走上工作岗位之时。1954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宁省水利设计研究院。不久,他便担任了规划组组长的职务。规划组虽然不大,但也有二十余人。作为一组之长,除了完成工作,他还要关心组员的个人生活。

由于工作需要,总会有一些同事到外地出差。这样,作为一组之长的李道铿在完成工作之余,又多了一项工作——关心出差在外组员的家人。一次,同事小张出差在外,家里只有老母和妻女。到了休息日,他照例来到小张家,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帮忙。当他见到小张的孩子,问吃饭了吗?孩子迟疑了一下,没有回答,当时他就感到很奇怪,天都快黑了,怎么还没有吃饭?随后,他掀开锅盖,再看看米缸,空空如也。当时他的心就受不了了。原来,小张家的钱花光了,没钱买粮了。见此情形,他立即跑到粮店,买了一袋米,然后又买些菜回来,帮着小张一家暂渡难关。

40年后,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老张每每回忆此事,都感慨万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在李道铿看来,自己只是在他人需要时伸出一把手来帮忙,并不值得过多地宣扬。

1983年,李道铿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鬼门关”。热爱体育运动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50岁之际竟遭遇了心脏病。这令他一度感到沮丧,同时也更感到生命之宝贵,他决心要用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为他人多做好事善事,这也是他生活的动力之源。

1997年,巴基斯坦发生大地震。李道铿惊闻此讯,与老伴关允珍商量后,带着他出国公干节省下来的100美元来到北京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要表达中国人民的心意。工作人员感到十分诧异:还从来没有人以个人名义向外国政府捐助的先例。而他,也成为这次地震中全国首位向巴基斯坦捐款的慈善人士。

回报社会 捐资助学

1993年,李道铿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回报社会,捐资助学之梦,正式拉开了序幕。他的解释是:正是因为退了下来,才有更多的时间做这些事。

1994年,团中央开展向“希望工程”捐款的活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时年62岁的他“怦然心动”。

家住辽宁省昌图县双井镇沿河村的11岁少女李艳成为第一个幸运儿。

李艳的身世很苦,一家5口人,父亲有病,母亲身体也不太好,还有两个妹妹。由于家里穷,上学第二年她就面临辍学。

在团省委的帮助下,李道铿了解情况后,十分感动。“这孩子是那么想读书,就因为家里穷,就要辍学?我是老党员,当年,我和姐姐也曾面临过同样的困境,是党和国家资助了我,现在我有了能力,就一定要帮助他们”。

从1995年3月开始,他一次性捐助李艳的全年学费400元,同时还有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在进行物质捐助的同时,他还不忘精神上的关心。通过书信等形式与她进行交流,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关心她的生活以及思想动态。随着交往的逐步加深,李艳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成绩也稳步提升。

然而,就在1996年年初,李道铿突然发现,李艳不再回信了。

他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接连打了几个电话,去了几封信,终于了解到,原来小李艳的父亲因患肺癌去世了,奶奶也重病在身,家里的猪崽也丢了,家里断了经济来源,身为老大的李艳不想再上学了,她想帮助妈妈!

李道铿当即表示,学一定要上。他拿出200元钱帮着小李艳重新买了猪崽。在那之后,他又为李艳配了三副眼镜。最终,小李艳得以重新走进了课堂。这让他牵挂着的心稍稍平静了下来。

可是,2002年李艳班主任葛春艳老师的一封信又让李道铿寝食不安,“李艳又不想上学了”。

这一次,他怎么也想不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经过与葛老师的再三沟通,他终于知道原来已上初三下学期的李艳担心自己考不上高中,对不起李爷爷,就选择了放弃。

听了这话,李道铿很是心急。与妻子商量过后,这年的五一节,他将李艳接到了沈阳,住进了自己家。在4天的时间里,李道铿和老伴耐心地开导小李艳。最后,李艳吞吞吐吐地表示,李爷爷上的是清华大学,自己也要上清华。可眼前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农村的教育本来就差,担心自己对不起李爷爷的关心,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听了这话,李道铿陷入了沉思,在他看来,能够考上大学固然是件好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走进大学校门的,即使是做一个农民,也需要知识文化。何况小李艳都已经念到初三了,再坚持下去,取得了文凭,就可以继续考中专,或者上职高,无论何种选择,只要念下去,都会为她今后的人生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心思缜密的李道铿担心自己一味地说教会给李艳带来抵触情绪。在开导小李艳的同时还带着她四处参观,拓宽她的视野。经过一番努力,小李艳终于答应李爷爷重新回到书桌前,完成学业。

被改变的人生

在那之后,李道铿又接连给西北、西南各省、自治区的团委去信,表达自己希望捐资助学的意愿。在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的帮助下,他相继捐助了兰文德、阿不都热木、周永良、刘涛、索朗拉吉、顿珠多吉等41个孩子,遍及新疆、青海、西藏等14个省、市、自治区。

在他的帮助下,2000年,广西小伙周永良顺利从沈阳建工学院毕业,回到老家南宁工作。2003年,维吾尔族少女阿依加玛丽·艾山以吐鲁番市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2004年,大连姑娘于颖顺利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并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而获得“东方明珠”助学金,国家一等综合奖学金,同时还被评选为年级学习委员、学院实践部干事……

爱孩子的李道铿在对他们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还不忘在精神上、思想上给予正确的指引。新疆吐鲁番女孩阿依加玛丽·艾山以吐鲁番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在西南民族大学念预科时,她产生了迷惘失落感。原来,成绩优秀的艾山在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学习起来竟然十分吃力,成绩自然排在后面,原来自己并不是那么优秀,心理落差很大。李道铿了解情况后挖空心思,采用现身说法向阿依加玛丽·艾山讲述他的女儿李菡在刚刚考上大连理工大学时,也曾有过同样的经历,成绩很是靠后,但女儿始终不放弃信念,奋力打拼,短短一年时间便顺利调整过来,并获得了国家级奖学金,最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了研究生。阿依加玛丽·艾山听到后很受激励,树立了自信,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她在人才济济的西南民族大学(预科)被选为年级党支部副书记、学生会干部。

李道铿在助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感染了儿女。1998年,南方遭受严重的水灾。刚刚年满10岁的小孙女拿出了平时积攒下的46元6角钱,在爷爷的带领下来到沈阳市民政局,为灾区人民捐款,就这样他将慈善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后代的心中。

而他无私的捐助收获了回报。陕西延安老区被救助的学生刘涛的母亲袁桂红跑30多里山路专门求来老中医的治病药方给李道铿;广西籍被救助的学生周永良用毕业后的第一个月工资给他老伴儿关允珍寄来了专治哮喘的罗汉果;甘肃被救助的学生王飞的母亲千针万线亲手为他做了两双新鞋;新疆吐鲁番的维族姑娘阿依加玛丽邮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花帽……“我还有孩子们”

慈善是需要经济基础的。李道铿与老伴儿关允珍每个月2000余元的退休金就是他们捐资助学的经济来源。

这些钱,对于两位退休老人的生活而言,是富富有余的。但若要面对日渐增加的助学人数及其生活开支,未免就有些捉襟见肘。

为了节省开支,退休后,本来喜欢四处走走的他,只和老伴儿去过北京和上海。原因很简单,那边有亲戚,至少吃住不花钱。有时他也想去外面走走玩玩,但一算要花的钱可以帮助几个孩子,就打了退堂鼓。

老伴儿感冒发烧,到沈阳医大二院检查开了处方后,一看近千元的医药费,他老伴儿转身就走了,来到一家小诊所打了滴流,只花了300余元。

李道铿如是说:我们的生活现在已经很好了,不愁吃穿,还能帮助别人,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件事做下去,如果我“没”了,还有老伴儿,待我们都走了,还有我们的孩子们。

今年已75岁高龄的李道铿有个宝贝——一幅特殊的中国地图,上面画了许多红色的圆圈,这些画着圆圈的地方,都住着他资助的孩子。14年来,这位好心人先后资助了4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学生。

在李道铿的家中,除了这幅特殊的地图之外,还有一宝,就是他珍藏的一摞摞资助孩子寄来的信件和照片。他老伴儿说:“每天看看这些,就是他最快乐的事儿了!”

身残志坚韩伟

在繁华的大连商业街,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屋非常不起眼,屋内,硕大的雷锋照片却让这个简朴的地方生动地焕发着别样的光彩。小屋是“大连心连心365青年志愿者工作站”的办公室,它还有个令人温暖的名字——“爱心工作室”。小屋的负责人叫韩伟。

1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涌入这个小屋,从12个人到10万多人。

10多年来,韩伟成为闻名全国的“活雷锋”,志愿时间累计超过3万多小时。

10多年来,韩伟组织了近6000次爱心公益活动,帮助过近10万名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

韩伟是一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他是用怎样的力量感召着大连、全国乃至国外的志愿者呢?又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10年如一日地只付出、不计回报地做志愿者呢?

身残志坚,在轮椅上做天底下最阳光的事

1994年8月17日,是韩伟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让这个身高1.80米的年轻人瞬间成为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刚满24岁的韩伟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市商业局,还有两天就要正式报到了,可这……

残酷的现实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无法遏制的绝望让韩伟眼前一片迷茫。一个“废人”还能做什么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韩伟甚至想到了自杀,此时健全人是无法体会到韩伟激烈而充满矛盾的心理挣扎……

幸运的是,家人的关爱和周围热心人的帮助和鼓励,让韩伟慢慢走出自卑和病残所带来的伤痛,他强迫着自己像正常人那样去自食其力,在家人的帮助下,韩伟开了一家粮油专卖店。韩伟是个热心肠,对身边的孤寡老人总是照顾有加,对行动不便的顾客,他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艰难,经常义务送货上门。后来,懂得感恩和奉献社会的韩伟亲自找到街道领导,为辖区内100多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特困家庭义务办理了优惠的“爱心粮油卡”,还组织身边的青年朋友利用业余时间为这些家庭解决生活困难。“韩伟做的事啊,咱们正常人都做不到呢!”街坊邻居对韩伟竖起大拇指:“行动这么不方便还去帮助别人,这是一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啊!”知道韩伟的人都打心底里敬佩韩伟。这种首肯与认可,对韩伟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那时,韩伟感觉身体里有一种力量在萌芽,这种力量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有时候,甚至让他忘记了自己是名残疾人!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变化让韩伟欣喜万分,他知道,这一切都源于他的爱心奉献。助人悦己,韩伟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韩伟更加努力地帮贫助残,在他的感召下,参与志愿活动的人数从当初的12人慢慢增加到了50多人。1996年3月5日“全国学雷锋日”,韩伟发起创建了“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心连心365志愿者工作站”,这个小小的爱心团队寄托着韩伟的梦想和热情。

活动开展的范围越来越广,被帮扶的人越来越多,工作站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一年下来,会员就猛增至500多人。韩伟的自强和乐观感染着认识他的每一个人,人们亲切地称呼他“大连张海迪”、“大连活雷锋”。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语)。韩伟感觉这句话就是说给他听的,他的人生设想已经越来越明晰——做志愿者,去帮助所有遭遇不幸的人和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每每看到被帮扶的对象满意开心的笑容,韩伟的心里就洒满了阳光,他确信,他做的是天底下最阳光的事!

为帮助别人,再苦、再累,也觉得是值得的

韩伟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了志愿者工作上,“心连心365”工作站几乎成为大连爱心奉献、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小到2岁的幼童,大到92岁老人,都成为了“心连心365”志愿者中的一员,工人、军人、警察、医生、教师、公司职员、国际友人和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们,都纷纷申请成为工作站的志愿者,忙碌着奉献着的韩伟是快乐的、富足的。

韩伟和工作站的志愿者们亲如一家,因为志同道合,大家工作起来特别默契,有什么烦心事也会互相倾诉。虽然世界都需要热心肠,但要每个人都能无偿地为陌生人伸手相助,并不是容易的事。有人图新鲜和一时热情,参加一两次活动就打退堂鼓;有人质疑“爱心事业”到底能走多久;有家长担心孩子做志愿者会否影响工作或学习……遇到这些情况,韩伟循循善诱,像老师又像朋友,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要转变一个人的观念,急是没有用的,只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志愿者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做思想沟通的同时,韩伟更相信榜样的力量,相信以身作则是最有说服力的。每年春节到来之际,韩伟和心连心365志愿者们都会组织“温暖孤老心、共度除夕夜”的爱心助老公益活动,在全市招募1000多名志愿者分别走进各大孤老院和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里,陪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其乐融融、欢乐祥和的除夕之夜。晚上韩伟一直辛苦、忙碌到11点多钟才回到家里。韩伟说:“虽然我没有与家人在一起度过除夕夜,但是看到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脸上绽放出幸福而快乐的笑容,我们再苦、再累,也觉得是值得的!”一名家境贫困的中学生急需换肾,韩伟更要把自己的婚房卖掉筹钱……无论刮风下雨,无论跑多远的路,只要时间协调得开,韩伟一定会和志愿者们一起出现在爱心活动现场。

韩伟全身心地投入志愿者的爱心事业,并组织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拥军爱民、尊老爱幼、环保护绿、扶贫济困、支教助学、扶残助残,等等。韩伟和他的“心连心365”的志愿者们先后组织策划了“与志愿者同行·向世界说你好”“箭牌”文明礼仪推广行动;义卖2007个“爱心结”筹建中国首个青年志愿者“希望小学”;组织500多支“活雷锋爱心小分队”为军烈属、孤寡老人、贫困儿童及残疾人结成长期帮扶对子,义务提供各种形式的生活服务;“国际志愿者日”里组织美、日、英、俄、韩、加拿大、保加利亚等十几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成立了中国首支“洋雷锋爱心小分队”,走进孤儿院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国际环境日”里组织志愿者开展清洁海滩垃圾、回收废旧电池、清除野广告和植树护绿等活动。

志愿者,是一项值得我呕心沥血的事业

至今,在大连团市委、大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韩伟带领“心连心365”的志愿者们精心组织和策划了近6000次公益活动,受助者超过10万多人(次);成立500多支“活雷锋爱心小分队”与全市800多名受助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参与爱心活动的志愿者人数已累计达到10万多人。

由于在志愿服务事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韩伟和他的“心连心365”的志愿者们的感人事迹相继得到了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100多家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等国家、省、市领导的亲切接见。韩伟也先后荣获了“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志愿者助残先进个人”、“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辽宁省学雷锋标兵”、“辽宁省雷锋奖章”、“辽宁省自强模范”、“大连市希望工程爱心奖章”和“大连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奖章”等10余项荣誉称号。

韩伟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举办一次志愿者的爱心活动并不难,但去做一辈子的志愿者爱心事业却实在很难。可贵的是,虽然有重重艰辛和困难,韩伟还是那么地勇往直前,将爱心进行到底。2008年,韩伟荣耀地当选了北京残奥会火炬手,并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辽宁省道德模范”,这是政府和社会对韩伟和他的爱心事业又一次的鼓励与认可。“心系公益、奉献一生”,韩伟已经下定决心为青年志愿者的爱心公益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生命,并为此奋斗终生。对于韩伟,“心连心365”已经是一项名副其实的事业,对于这项事业,韩伟逐步有了很多规范性和创新性的发展规划。

任何华美的词句都难以描述韩伟和“心连心365”志愿者给这个社会所带来的和谐与快乐,任何激励性的比喻和他们的奉献精神相比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人们所能做的,除了理解和支持,就是像韩伟一样去参与,去付出,这是韩伟和他的志愿者们共同的愿望。

“兵妈妈”王杰

年过半百的王杰是锦州市衬衫厂的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女工。13年来,她用母亲博爱的情怀关心、爱护、帮助、教育着百余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化解思想疙瘩,被官兵们亲切地誉为第二故乡的“兵妈妈”。

关心战士,她比亲妈妈还要亲

说起王杰“兵妈妈”称号的由来,还要从他的爱子入伍开始说起。1995年,王杰的儿子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王杰的心里始终惦念着儿子。一天,她下班途中,看到驻锦解放军某部汽车营修理连的新兵们在集训,看着那一群勃勃英姿又虎头虎脑的稚嫩面孔,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儿子,越来越觉得可亲可爱。对!他们就是我的儿子,我就是他们的妈妈。一个伟大的情愫就在这时深深地扎下了根。

王杰对战士慈母般的爱总是体现在平时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平凡中见伟大,细微处系真情。一次,她在街上看到两名解放军战士买鞋垫,一副就是一元钱。孩子们的津贴是有限的啊!我一定要减轻孩子们的经济负担。从此,王杰把服装厂废弃的边角余料搜集起来,戴上老花镜,为那些不知姓名的解放军战士做起鞋垫来。昏暗的灯光,映出一位母亲伟大的身影,佝偻的身躯,内藏一位母亲伟大的胸怀。要知道,一个50多岁的普通服装女工,她的收入是多么的微薄呀!可是她没想到自己,脑海里全是那些可爱的战士们。她把做好的鞋垫捆扎包装好,放到自家的手推车上,步履蹒跚地给解放军汽车营修理连的战士们送去。军营里,她用青筋厚茧的大手摸摸这个,爱不释手;她用泪光混浊的老眼看看那个,看也看不够。她翕动着嘴唇,声音颤抖着说:“孩子们,好好干,别惦念着家,我就是你们的妈,缺啥短啥跟妈说,妈会定期来看你们的。”战士们哭了,王杰哭了,人间最伟大的母子情缘就是这么结下了。

时间长了,战士们都从王杰身上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平时,战士们谁的被褥脏了,有“妈妈”来洗;谁的衣服皱了,有“妈妈”来熨;谁的裤子破了,有“妈妈”来缝。冬天,“妈妈”怕值班的战士着凉,就把自己的鸭毛褥子送去;夏天,“妈妈”知道战士的衣服、被褥容易脏,就三天两头地到连队拆拆洗洗……战士邓清涛患了口腔溃疡,吃饭咽不下东西,“妈妈”心疼坏了,赶紧自掏腰包,买一大堆奶粉送给他;新兵徐福强的脚扭伤了,“妈妈”当天买了药品送去。那时正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小徐的脚肿胀得厉害,根本穿不进去军鞋,“妈妈”急忙给他赶制了一双特大的棉靴子,几天后,徐福强的脚完全愈合了。他扑到王杰的怀里,大叫了一声:“妈妈……”便哽咽得再也说不出话来了。王杰的心里装着每一个战士。在她的小本子里,记载着所有“兵儿子”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生辰年月、脾气秉性、生活习惯、特长爱好等等,对每个战士都掌握得清清楚楚,真是用心良苦啊!

每年老兵复员退伍时,也是王杰最忙更是她最难舍难分的时候。她天天穿梭于她的“兵儿子”之间,千叮咛这个:“回家以后,把从部队学的知识用到带领乡亲们致富上,军人的本质就是奉献,千万不能忘掉。”万嘱咐那个:“你这儿还有个家,你走到哪儿也是我的儿子,有啥事儿一定和妈打招呼啊!”临别时,王杰都要为返回家乡的“兵儿子”做顿丰盛可口的饭菜,然后再亲自把他们送上车,与远离母亲的“儿子们”挥泪告别。“儿子们”都是唱着:“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你不要悄悄地流泪,你不要把儿忘怀……”逐渐地消失在“母亲”的视线里。

王杰家庭经济收入少,生活始终处于拮据状态。咸菜、土豆、萝卜是她的家常菜,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杰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要照顾好她的“兵儿子们”。13年来,她为战士们做马夹100多件、鞋垫1000多双,拆洗被褥400多次,缝补衣服900多件。一针一线,一点一滴,都凝聚和倾注着一个慈祥母亲博大的爱啊!

思想工作,她是“编外指导员”

王杰对战士们不仅在生活上体贴入微,而且积极配合部队做战士们的思想工作,时时刻刻关心着“兵儿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战士小李被派往外地学习技术,在此期间,他的母亲不幸病故,家里人怕影响他的工作和学习,一直没有告诉他。小李一连往家里写了3封信,都没有回音。正在他预感有什么不测内心十分苦闷的时候,家乡那位热恋的对象又来信告吹,真是漏船偏遇顶头风。小李的情绪低落极了,就写信把心里的苦恼向最知心的“妈妈”诉说:“我是一个备受冷落无人理睬的人,我现在已经掉进了绝望的万丈深渊,被摔得粉身碎骨,人活着没意思透了。”王杰心里别提那个急呀,可她又仅仅是个小学文化水平,不大会写信,更主要的是怕自己把道理写不清讲不透影响孩子今后的一生,她连夜找到熟识的一位教师,请他帮助写一封“高水平”的回信,教育开导那位战士,终于使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重新认识和面对现实,以新的态度、新的精神振作起来了。

战士小林的性格孤僻倔强,时常因一点点的小事和领导、战友抬杠顶牛发生争执,后来战友们都远离和躲避他,人际关系搞得很僵。王杰了解这一内情后不仅没有嫌弃他,而且还经常开导他、教育他,并亲手做了个枕套送给小林,上面工工整整地绣着:“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王杰对他说:“孩子,当你的脑袋一挨这枕头,你就多看看这几个字,你会受益匪浅的。”小林果然照做不误,并将它作为座右铭时刻约束和规范自己。这样,在王杰循循善诱的教导下,小林终于克服了自身的缺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和战友搞好团结,成为一名人人夸奖的好战士。

13年来,王杰究竟为战士们做了多少思想工作,是谁也无法统计的。

军民共建,她是牵线搭桥人

多年的拥军实践使王杰深深体会到,做好双拥工作,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2000年由于部队整编,王杰所在的南街街道办事处原共建对子已搬迁到义县,南街街道一时找不到共建单位。王杰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自告奋勇来到街道,恳请领导让她为军民共建牵线搭桥,街道领导非常高兴,欣然应允。接连几天,她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顶着炎炎烈日,来到汽车营修理连找首长说明来意,介绍街道的情况。部队领导看着这位与自己母亲年龄相仿的老人,满头是汗,衣服都湿透了,风尘仆仆地进屋连一口水都来不及喝,张口就是“共建”,不禁为老妈妈的高风亮节和为促进军民团结、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紧紧地握住王杰的手说:“大妈,您为我们找了个好‘对象’,我们非常高兴,感谢你啊!”这样,在王杰竭尽全力地撮合下,汽车修理连与南街街道“喜结良缘”。自此以后,军、地建立了共建机构和网络,制定了共建规划,经常开展各种共建活动。每逢节假日,街道为部队送去猪肉、粉条、鸡蛋,慰劳解放军战士,又积极为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专门聘请两名高级律师,为汽车营的100多名官兵上法制课,进行现场法律咨询服务,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部队为街道建早市,出人出车清运垃圾平整土地。“七一”、“八一”、元旦、春节和街道搞的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都要把王杰请到首席坐好。军地双方积极参与,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把共建活动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她还热心地为军地青年牵线搭桥,已撮合20多对青年喜结连理。看着军民水乳交融的热烈场面,王杰这位“兵妈妈”笑得是那样的开心。

13年来,王杰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辽宁省十大杰出母亲”、“辽宁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获得锦州市委宣传部雷锋金奖章;她的事迹还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妇女报》以及省、市媒体争相报道。“兵妈妈”的足迹已遍布锦州城乡的各个角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用她的话说:“兵儿子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兵儿子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要用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我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