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2:18:25

点击下载

作者:于童蒙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节

中国节试读:

1.春节

农历新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节,被认为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受欢迎的节日。在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新年的来历自然也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

春节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区有着多种形式的活动,它凝聚着中国各族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和信仰等的一些特殊的文化,是了解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和窗口,同时过春节也是将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发扬广大的一种形式。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节也是一年的开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古人把春节定为一年的初始,有特定的内涵。

春节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在这一天,普天同庆,庆祝这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活动,根据自己民族的特色进行联欢。

插图:1合家欢年画

春节和中国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把一年的第一天叫做元旦,又称元辰、元朔、元日等。宋人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孟冬之月为正月,但是因为他又名嬴政,“正”和“政”是同音,为了避讳名号,就下令将“正”的音该为读“征”音所以这个读音一直沿用至今,没有改变。到汉朝武帝时期,司马迁以夏历为基础编写《太阳历》,以孟春之月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为正月。自汉朝至今一直采用夏朝的这种历法。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阴历称为夏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农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同样也废除了夏历,中国开始了公元纪年的时期,每年以公元1月1日为元旦,这样就和农历的元旦有了区分,人们只称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元旦和春节就是两个不同的节日。

插图:2大过新年

古代对元旦的说法也有不同,将元旦称为“鸡日”。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在三国魏董勋《问礼俗》中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称呼呢?古人是从阴阳观念来解释这一说法的,元旦属阳,鸡也是阳物,两者的性质是一致的,所以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产生之后,鸡就在元旦中扮演着一种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些与鸡有关的活动也纷纷出现,首先是用鸡避邪,贴鸡画在门上,这与鸡的特性有关系,随着这种活动的展开,元旦以鸡避邪愿意就发展为以鸡祈福。这些古代的说法一直传到了今天,仍然为我们所使用。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除此之外春节还有很多对于人们来说都是比较新鲜的说法,比如关于春节的传说,春节的活动,春节的饮食,这些知识也有很多的趣谈。插图:春节喜庆画

关于年的传说

熬“年”的传说

年和春节都是有历史记载的,但是在我们的民间却也流传着关于春节和年的故事,这种故事逐渐经过流传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丰富了人们的春节的生活。在我们过春节时通常都会有熬“年”的说法,熬年守岁就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那么这种说法是怎样来的呢?

插图:4大过新年

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不是人的力量可以战胜的,它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一些小虫小鸟一直到大活人,没有它不吃的东西,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发现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会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鸡鸣破晓之前。

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算准了“年”的出没日期,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可是发现了这一规律之后,人们还是惊恐于“年”的残忍,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晚餐,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样人们平安的度过了一夜之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就聚集在一起吃饭,闲聊,以防“年”的袭击和伤害。

插图:5年夜饭

这就是“熬年守岁”的传说,是为了避开灾难为迎接崭新的生活而进行的一项活动。同时也就产生了关于“年夜饭”的有关说法。这只是就传说而来,其实关于过年,年夜饭的说法在古代的文献中都有详实的记录。这是从熬年而延伸而来的。插图:6百子图年画

关于守岁和吃年夜饭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记载,据史料显示,守岁这种风俗在晋代就已经存在了,到南北朝时期已成为普遍的风俗。南朝时梁朝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说:“岁暮家家具有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这里的宿岁就是“守岁”的意思。宋代时承袭了唐朝的风气,守岁这种活动更加兴盛。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说:“至除夕,则比屋以五色纸钱酒果,以迎送六神于门。至夜贲烛糁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 彻夜,谓之聒厅。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守岁之风,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盛行,到了明清时期,守岁比唐宋时期更加盛行,清王三聘辑《古今事物考》中载:“岁终一日为除日,夜为守夕。宋,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使祀其先,长幼聚欢,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插图:7百子过新年

熬年守岁其实是一种家家户户团聚,团圆,家庭幸福的象征,可以让家人有时间相聚在一起共同欢笑,尽享节日的喜悦。这种关于年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虽说它只是一种传说,却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打算将节令的时间定准,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于是他就苦思冥想开始还是没有丝毫眉目。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根据树影的移动,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这个仪器可以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在此给了他灵感,他又制作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插图:8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的善变使他很苦恼,但是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其中有一名叫阿衡的大臣为了讨好祖乙,于是提议设天台敬天神。祖乙认为这样作也许会改变现在的这种现状,他决定带领百官祭祀天神,可是这样的活动对于节令的掌握没有丝毫的影响。万年知道以后就带着自己新研制的两个器具拜见了祖乙,并且向祖乙详细介绍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于是就让祖乙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阿衡见祖乙对万年说起的日月理论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想从中阻挠。插图:9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插图:10

阿衡知道这次万年的历法将要研制成功,心中更加紧张,他害怕万年会因此而得宠,于是他就派去杀手,行刺祖乙并且被当场捉住;恰在此时祖乙的研制也成功了,于是祖乙亲自去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万年为了精心研究太阳历,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从此之后,人们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于是在过年时各家各户挂上寿星图。插图:11

春联和门神传说

在民间,有所谓的鬼魅的传说,于是人们为了在过年时,能够平安愉快的过一个春节,就想像出各种方式来驱鬼避邪。插图:12

有关门神的传说有很多,在几千年的文化中对于门神的描述,有着不同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改变,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门神也不同。最为人熟知的可能就是钟馗了。钟馗作为门神的出现有着十分神奇的传说。

钟馗为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传说唐明皇在梦中见一大鬼捉小鬼,大鬼就是钟馗。由于他生前应武举未中,并且时常出现在唐明皇的梦中,并且决心消灭天下所有的妖怪。唐明皇醒后,命画家吴道子画了一幅钟馗像,用来贴在门上,说是可以镇鬼,这个消息在民间很快传播开来,于是百姓们纷纷效仿。所以在除夕或春节家家挂钟馗像,以镇诸鬼。民间还有钟馗嫁妹传说,有的地方打鬼驱邪要进行到月底。

插图:13

除了钟馗以外还有会捉鬼的祖萘和郁垒。相传古代时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只会报晓的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在门神上想像出两个人的画像当作是祖萘和郁垒,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由此就出现了门神是祖萘和郁垒。

插图:14

汉代以后出现了人格化的门神,先为勇士成庆,后来画荆轲为门神。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这是对成庆的最早描述。荆轲替燕国刺秦王,于是被人们看做英雄,所以在秦之后,唐之前人们还习惯在门神上画上荆轲的画像作为门神。

唐代以后民间的门神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以唐代的两员大将作为门神。这个故事在《西游记》中有了更加详细的描写。《西游记》中说:泾河龙王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魏征清正廉明,于是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应允了泾河龙王请求,并且向他保证;到了要斩首的那个时辰,太宗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插图:15太宗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将秦叔宝,大将秦叔宝言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守卫。有了两位将军的守卫,那一夜果然没有出现呼号声。太宗因不忍心二将如此劳累,遂命巧手丹青,将二奖的容貌画下来贴在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也就是我们现今还在使用的门神的头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贴上门神,妖魔鬼怪会望而生畏。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插图:16

除此之外,春联也出现了,它是随着门神的出现而出现的。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桃符”就是人们在桃木板上对联。最早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萘、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用意是驱鬼避邪。古人认为妖魔鬼怪害怕桃木。关于这种说法《太平御览》引《典术》说:“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伏邪气者也。桃之精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厌邪气。”这就说明那一时期将桃木看成是一种吉祥物的象征。另外还有一种传说与之相对:传说东海渡朔山有大桃树,祖萘、郁垒就生活在这座山上,他们常常捕捉恶鬼,又因为此山上有桃树,所以人们就将桃树作为可以驱鬼的标志,并且在桃木上画上祖萘郁垒的像,以避邪,这就是最初的桃符。插图:17

后来人们为了简便,也为了能写更多的字表达的意思更全面,于是就用纸张来代替桃木。这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春联。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插图18

贴春联到了后来有了更多的意义,而不是仅仅限于驱鬼避邪,它还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并且还可以装饰门面,达到美观的效果。并且春联多是写在红纸上,于是象征着红红火火,渲染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说起春联还有一个小故事: 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有一次,朱元璋到民间微服私访,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勃然大怒,谁知一问,原来这户人家是阉猪的,没有人认识字,朱元璋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 是非根”。可见明代时,朱元璋对春联的重视,于是此后过年贴春联就成了过年时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插图:19

人们贴门神、春联,是为了一家的福寿康宁,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心愿,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常盛不衰。插图:20

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插图27

爆竹声声辞旧岁

春节是辞旧岁、迎新年,于是家家户户燃放炮竹创造喜悦的节日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关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有一个传说:传说“年”这种可怕的动物让人们诚惶诚恐,每到年三十这一晚上大家都不敢睡觉,为了防止年的突然袭击,于是他们围坐在一起说笑,闲聊以防“年”的到来,可是可怕的“年”还是会趁机跑到村子里,寻找食物。插图:21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孩子,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发出“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插图:22

这些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各路神仙那儿,他们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们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求各路神仙下界来保平安。于是人们在春节期间不仅燃放烟花炮竹,还烧香拜佛,敬献各路神仙贡品以求来年各路神仙会给他们带来好运气。插图23

除了有关于爆竹的传说之外,爆竹还有深远的历史。爆竹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鞭炮,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

爆竹的起源很早,至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南朝时期就有详细的记载,在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就是最早的关于爆竹的说法。人们最早然爆竹是为了驱除妖魔鬼怪,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在春节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祈求平安而进行的。插图24

唐初,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火药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这也就是现在爆竹的形式,只是唐代是的爆竹还很粗糙。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爆竹的样式也比以前更加新颖美观。插图:25

直到今天爆竹还是颇具人们的喜爱,于是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烟花爆竹种类繁多,样式多,最为普遍的是“单响”、“双响”和“鞭”三大类。大个的单响爆竹也叫“麻雷子”,双响也叫“二踢脚”。双响爆竹的纸筒内分两层安放火药,下层火药的作用是将爆竹送上天空,上层火药凌空爆响。在双响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多响爆竹,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飞天十响。”插图:26

另外爆竹的名目也很多。如“钢鞭”、“霸王鞭”、“节鞭”、“遍地桃花”、“落英缤纷”、“洒金鞭”“天女散花”“天仙配”不同的名目,不同的外观,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爆竹原来只是在春节时燃放,现在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爆竹的出现给节日增添了新的喜悦,于是人们将爆竹作为庆贺时的必备品,只是近些年来由于燃放烟花爆竹时多有事故发生,所以国家对燃放烟花爆竹有一些规定,但是爆竹可以烘托出更加热闹的气氛这是显而易见的。插图28

拜年的风俗

春节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年初一,都有拜年的习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历代传承下来的,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这一天,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插图29

也许这种风俗的形成于“年”兽的来历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风俗的形成在历史上也是有史记可查的。宋代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曾写北宋过年时的情况:“正月初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捕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清代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说:“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者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哄市。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初十日外,谓之‘拜灯节’,故俗有‘有心拜节,寒食未迟’之谑。琳宫梵字,亦交相贺岁,可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日‘代僮’。”这段话描写苏州人拜年的情景。插图:30

关于拜年,民间的拜年形式,根据不同的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四类。

一是走亲戚:必须到岳父、亲戚家去拜年;二是礼节性的拜访:给同事、朋友拜年;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进行礼尚往来式的拜年。插图:31

除了自己亲自上门去拜访之外,在上层士大夫阶层还有用贺卡代替拜年的形式。

古时候,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上面写上祝福的话语。这种风俗最早出现在宋朝的上层社会。大户人家比较讲究还有的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飞片上还写上吉利的话语,其实就是为了在一年中大吉大利的,吉祥平安的意思;现在流传下来的送贺年卡的习俗便是由飞片的遗风。插图:32

上层士大夫中也有这种风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朋友多,但是不可能自己亲自拜访各位,于是就用这种飞片的形式向曾经交往过的朋友送上新年的祝福。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诗中所说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插图:33

贺年卡的出现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既可以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又不必躬身前往,所以这种形式流传至今仍盛行不衰。插图:34

打鬼和迎神

春节期间人们为了能过一个祥和的春节,纷纷进行求富驱鬼的活动。传说这个时间诸神要回天上向玉皇大帝复命,此时各种妖魔鬼怪就会纷纷采取行动,为非作歹残害百姓。因此春节就有一系列的驱鬼避邪活动。插图:35

而我们民间所说的驱鬼的神就是钟馗。前面在门神中已经对钟馗的来历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本章中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一下除了钟馗之外的其他神灵。这些神灵的出现给与了人们心灵上的抚慰。于是人们在春节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神灵的活动。插图:36

除了钟馗之外,民间还有一些关于关于打鬼祭神的活动。他们在这一活动中是相当讲究的,有着很多的禁忌。最受人们欢迎的是文武门神。传说文武门神不仅可以消灾避祸,还可以使家中的儿孙们步步高升,成为文武全才,于是文武门神的张贴也承载着人们的更多的希望。除了张贴门神外,在民间的剪纸和年画中还有一些据说可以驱鬼的象征性事物,比如公鸡报晓,传说认为公鸡可以报晓,可以避邪,还可以招财进宝。正如民谚说:“户户贴鸡,人人添官。”最原始的说法桃符也具有避邪的功用,因为人们给桃符赋予了驱鬼的作用,所以在春联还没有出现之前,在门前挂桃符,并在上面画祖萘、郁垒像是最常见的打鬼方式。插图:37

其中的一项就是接神。神灵是人们敬仰的一种事物,于是人们就将对未来的一些期盼寄托在这些神灵身上,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带来好运气。

接神是一项神圣的活动,于是人们很注意接神的礼仪和时间。接神的时间其实在各个地区也不一样,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接神的地点也是有限制的,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插图:38并且主持时都是由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以示对神灵的尊重。那么又因为各方神灵所在的方位不一样,于是在接神时就有更多的讲究,至于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接神完毕之后,等待着香燃完,再叩首,最后将剩下的香根、神像、元宝锭等东西,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这是一种民间的接神仪式。插图:39

祭祖和接神被人们看作是一样的神圣,因为人死为大,无论这个人在生前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只要是一死,就将所有生前的罪恶都统统带走,依然会得到人们对他的祭拜。祭祖的仪式也是根据各地的不同风俗而定的。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们多半是置办丰盛的酒菜,插图:40放在墓前或灵位前供死去的人享用。满汉族的仪式就不同了,满族也就是旗人,我们所说的旗人还有满族旗人和蒙古族旗人的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祭祖的形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时间大体上是一致的,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因为祭祖这种仪式是表示对死去的人一种尊敬,所以一直流传至今。插图:41

打鬼祭神活动中自然少不了对财神的供奉,因为人们对财富的渴求欲望还是相当强烈的,于是祭财神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一项活动。祭财神自然要先请来财神像,在请财神像是要用“请”而不说是买,如果要是用买就是对财神爷的大不敬,这样是不吉利的。插图42

接财神的日子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五,在这一天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到财神之后,就放些水果、肉类食品在财神的面前让财神尽情享用,依照礼节拜祭。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插图:43

新年中迎神祭拜的礼俗是很多忌讳和讲究的,这说明人们为了祈求来年的幸福,而寄希望与这些神灵的身上。这种祭拜活动其实是在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的理想。插图44

压岁钱的来历

熬年和守岁其实是一种活动,在守岁时也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据说过年给小孩子压岁钱大吉大利。我国古代大约从魏晋时间起就有过年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当时认为压岁钱起巫术上的“厌胜”作用,故也有称“厌胜钱”的,那时候的物形似钱币,上有文字或吉祥图像,用来压伏邪魔。插图45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怪,它面目狰狞,长得十分可怕,每逢年三十夜里窜出来,专门惊吓小孩,于是小孩子们在被它下过之后会变得迟钝,有时还会死去。他只要在小孩的头上触摸一下,小孩就会遭殃。人们都怕伤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点灯不睡,谓之“守祟”。插图46据说当时有个富贵人家,老来得子,十分珍爱。年三十晚上,老爷子一直陪孩子在床上玩铜钱,夜深了,玩着玩着不留心就睡着了,结果孩子身边用红纸包的八块铜钱,就撒落在枕头一边。半夜时刻,“祟”鬼鬼祟祟地溜了进来,正要对小孩下毒手,突然枕头边的铜钱闪出一道金光,“祟”尖叫了几声逃窜出去。这件事后来被传开了,大家推断祟可能害怕铜钱,于是纷纷效仿,在大三十夜里用红纸包上钱放在孩子的枕头旁,果然“祟”就再没来侵扰孩子。因而,人们把这叫做“压祟钱”。“祟”音同“岁”,天长日久,就把“压祟钱”称“压岁钱”。宋以后,压岁钱改为铜币,所以也叫压胜钱。插图47

宋币一个铜钱,中间有四个方孔,可以用绳子串起来。后来家里再给小孩压岁钱是就用红绳将钱币串起来。富裕的人家有讲究者,给孩子十个或百个小麻钱,寓意长命百岁,如清人吴曼云先生《压岁钱》颂诗曰: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饧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插图48

现在我国农村人们生养小孩后,在满月或一百天之内姥姥或是奶奶将钱给小孩缀在衣服上,但是仍然成为“压岁钱”,这种压岁钱有时是圆形方孔的旧铜币,有时是在一角或一元硬币上穿孔引线,缀于衣服前胸处。这只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形式。现在人们除了给孩子这些还给小孩子钱算做见面礼,但是数量是不受限制的。插图49

就像古人给孩子压岁时就不用钱,而是用物品代替。宋代大文豪苏轼给其子苏迈是一只普通的砚台,并亲手刻在砚台上的“以此进道常若温,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的砚铭激励他。从这时起压岁不见得就是用钱,只要是能给他们以激励,物品可能比给钱更有意义。插图50

春节食俗

春节活动丰富多彩,人们在春节之前一直在准备春节的食品,这样在春节从初一开始,除了一些必要的活动之外,就只是享用美食。在民间腊月二十三之后,家家都在为春节准备食品。可是各地的风俗也不同,也就决定了时俗的不同。插图51

过年包饺子是大多数地区的风俗习惯。包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传说,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过这些食品之后,感觉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饺子是用面皮包成的,于是就要和面;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指相聚,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插图:52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大吉大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过年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都是很有讲究的;除夕的饺子,包饺子时不准捏烂,煮饺子时如果不小心弄破了,也只能说是“挣”了,忌讳“烂”字和“破”字。为了讨吉利,包饺子时在饺子中放些糖,意味着来年生活甜甜美美;有的放些长生果(即花生),意味着健康长寿;有的在个别饺子里包一枚“制钱”,谁吃出钱来,就说明谁有财气,财源广进。就贫富来说,包饺子也有不同,家境富裕的大户,饺子馅就种类繁多并且用料精良;贫苦人家就只是吃一些像白菜之类的比较便宜的蔬菜作馅。插图53

清时京师中的富家大户,甚至将“金银小锞及宝石藏于饽饽中”,“家人食之者,一年到头大吉大利”;还有清末醇亲王府的撕年饺子馅,就有猪肉吉祥菜(即干马齿苋菜)、猪肉白菜、羊肉白菜、猪肉菠菜、猪肉韭菜、猪油韭菜、三鲜、烧鸭豆芽菜及素馅的、攒馅的等等”。品种繁多,用料讲究。插图54

此外,过年时还有吃年糕的风俗;年糕、年糕、年年高,取其谐音期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多的意思。年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南北朝时对于年糕的做法已经有了记载,清代时年糕的做法已经有了很多花样,北方地区的人们喜欢将大红枣等插在年糕上面。但是各地的年糕用料大致一样,一般都用糯米粉和黄米粉制成,所以有黄、白年糕之别。年糕的用料不同,做出来的年糕也不同,又成味年糕和甜味年糕的差别。从形状上看,有方形的,有元宝式的,还有长形的等样式多样。插图55

近些年来,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吃火锅和鱼都很盛行。火锅煮沸,象征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这些饮食都是人们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反映。

春节的诗词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插图56《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插图57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插图:58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插图:59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插图:60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插图:61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插图:62

2.元霄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俗称“灯节”。 相传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又被称为“元宵节”。 古时候人们又将元宵节成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在这一天,不论出身如何,皇室贵戚也好,平民百姓也好,深闺淑女也罢,均可破常规,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火树银花元宵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燃灯的盛况非常壮观。到宋代,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多样了。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甚是热闹。插图1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历来众说不一。据历史记载元宵节的来历的确切年代也不统一,但是就我们目前来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还是有几种说法是北大家公认的。

首先:认为元宵节是汉代流传下来的。唐代徐坚《初学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初学记》唐玄宗命令徐坚为太子们学习文化而编纂的书籍。书中“令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显然是指玄宗时代。“望日”就是指的十五这一天。罗启荣、欧仁煊在1983年9月出版的《中国年节》中认为:“汉文帝是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由此看来元宵节的起源似乎是源于汉代,可是传说和记载也没有尽限于此。还有传说: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插图:2

第二种说法是关于元宵节观灯形成于唐代。《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达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认为“元宵灯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朝代已盛行了”。可以看出元宵节的形成早于唐明皇时期,但是没有确切的时间记载。插图:3

第三种认为元宵节源于释道的宗教活动。《西域记》曰:摩喝陁国,正月十五日,僧徒俗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而《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沿道教的陈规。道教把正月十五灯节称为“上元节“。

元霄节的传说

元宵节“平吕”传说

传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吕后野心勃勃在汉高祖生前就一直想干预朝政,可是那时慑于汉高祖的威严不敢太放肆,当刘邦死后,她的本性尽显,再加上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于是吕后就很自然的手掌大权。汉惠帝病死后吕后更是变本加厉,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插图4

吕后病死后,吕氏家族的子孙们,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吕禄家中秘密集合,谋划篡夺刘氏江山。此事传到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吕氏的掌权者们,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共同制定策略,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同庆节日。从此,正月十五就被称为“元宵节”。

关于灯的传说

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另外关于灯的来历也有一段传说。插图5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到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正月里,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大发雷霆,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十五日夜间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害,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一阵恐慌。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可是大家不知道如何解决,只知道着急。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天帝一定以为人间被放火了。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插图6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很高兴。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事件,从此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吃元宵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博学多才,且又机智乐于帮助人。有一天冬天,大雪天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正在他刚踏进御花园时,看见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拦住了想要跳井的姑娘,并询问她为何要自杀。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双亲尚在,需要照顾。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更别说尽孝道了,说着说着泪流满面。她还说:每年到了这个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死了的好。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插图7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引来不少人来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城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都在祈求解决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其实这一切都在东方朔的预料之中。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东方朔。东方朔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会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焚香上供,并且命令家家都做汤圆,插图10一齐敬奉火神君。在十五晚上一起挂灯,点鞭炮、放烟火,好像城中着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十五晚上让城外百姓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可以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烟花爆竹,一片热闹景象。元宵的父母也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汉武帝见这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吃,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就被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十五观花灯

一提到元宵节就会想起观灯,元宵节的特色主要以观赏花灯为主。其实中国有不少节日有观灯活动,但以元宵节最为壮观,场面最为宏大。插图8

关于观灯还要从汉明帝说起,据说汉明帝是个佛教徒,佛教盛传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于是他就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后来流传到民间,人们也跟着效仿起来。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汉明帝时只是灯节的起源,要说发展成为空前的盛事,那就是唐代了。唐代时,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富庶,人口众多,皇帝带领全民共同过灯节,灯节的场面越来越壮观。时至中唐,已发展成为了全民性的灯节。到了宋代,元宵灯节在规模和灯的种类上都比唐代要更胜一筹;民间的灯节则向着自己民族化发展。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取消了办灯会,但是民间的灯会却仍然盛行。

灯节持续的时间也不同,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时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插图9

在这一天,无论是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参加。于是在诗人们的笔下就出现了关于闺阁淑女们的诗篇,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描写平时足不出户的女子,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说爱。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相会,望眼欲穿,却发现情人在眼前的情景。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插图11

谜语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早在春秋战国谜语就已经出现了。但汉代时,逐步演变成为破译文字形义为主的灯谜。这是的谜语还是比较粗糙的,有民间老百姓创作的,也有文人创作的。到了三国时,谜语书面创作形式已十分盛行。宋代谜语与元宵赏灯相结合,丰富了灯节的娱乐活动。这时才是灯谜,在谜语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趣味性。于是在当时不少的文学家都是制谜高手。这主要是因为在宋代,游乐场所“瓦舍”兴起,给灯谜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这就促进了灯谜的发展。

明清两代是灯谜发展的极盛时期,民间猜谜已不限于元宵、中秋、七夕,有的地方平时朋友相聚也会猜上一阵子灯谜。灯谜的发展除了在元宵节上,也成为了人们娱乐的一种特殊形式。插图12

踩高跷

踩高跷是我国古代百戏之一,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这种活动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这种活动最早出现在《列子》中,传说是战国列御寇的作品,我们从这儿可以得知,高跷至少在魏晋时期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到唐宋时代,踩高跷更为盛行,有的高跷还加入了宫廷舞队的行列。到了宋代出现了踏跷。而清代,高跷已是正月里重要的文娱活动项目之一。插图13

踩高跷据说起源于古代先民为采集树上野果而想出的一种技能性措施。那时农业还不发达,人们以采摘食物为生,树高人们有时无法采到果子,于是就发明了高跷,将两根木棍绑在腿上,时间一长就演变成了现在踩高跷的风俗。

高跷皆属木制品,即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安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用绳索绑于腿部。高跷可分为高、中、低三种,分别叫高跷、中跷、跑跷。最高的高达一丈。在表演高跷时还有伴奏,人们将自己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锣鼓声响,或列队,或走,或跳,或慢跑,旋转自如,蹦跳轻巧。

高跷最初带有杂技的特点,进入民间以后,与歌舞、戏曲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走向了艺术化,最后与秧歌一起成为一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插图:14

在节日期间人们进行这种娱乐节目,既可以锻炼自己还为节日增添了光彩,是节日的气氛热闹非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