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光明:智慧家长的教养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9:24:3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建成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童心光明:智慧家长的教养经

童心光明:智慧家长的教养经试读:

引言

教学相长

这天晚上,终于轮到开心兄弟陪着开心爸爸一起看他喜欢的谍战电视连续剧《风筝》了。

刚看了一会儿,兄弟俩就和爸爸聊了起来。

心心:爸爸,这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开开:爸爸,这人是坏人吗?这人是好人吗?

……

爸爸:这个问题很“深奥”呐,不太好解释。这电视剧里的“好人”、“坏人”,就像开开喜欢吃水果,就说水果是好的,肉是坏的;但是,心心喜欢吃肉肉,就说肉肉是好的,而水果是坏的,有时跟喜好有关哦。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传习录·薛侃录》

天地万物生机勃勃,像花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分?于是,王阳明先生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世界上本“无善无恶”,这是世界观上的教导吧。

开开:可有时候,我也会吃肉肉的。

心心:我有时候也要吃水果。

爸爸:爸爸妈妈以前是不是跟你们讲过,既要吃肉肉也要吃水果蔬菜,营养才丰富、均衡啊?嗯,对了,你们想要身体长得快,就是要吃肉肉也要吃水果蔬菜嘛。

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心就是意,就是行动的开始。于是,王阳明先生才说:“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对生命的成长,当然是“有善有恶”,这是人生观上的教导吧。

开开:那我们还要吃饭饭咧。

心心:也要喝水水、喝奶奶呐。

爸爸: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啊。我们的身体需要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保持营养均衡,才能健健康康,心情也才能快快乐乐。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实现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是致知。于是,王阳明先生还说:“知善知恶是良知。”成长的路上,自然要追求“知善知恶”,这是价值观的教导吧。

开开:等我长大了,我还要喝很多很多很多的可乐咧!

心心: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吃很多很多很多的方便面!

爸爸:哈哈哈,不可以的吧!喝多了可乐就会像爸爸现在这样高血糖,吃多了方便面就会妨碍营养的吸收。所以你们一定要搞清楚,它们对我们的身体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哦。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万事万物都得到理,就是格物。于是,王阳明先生又说:“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致知,“为善去恶”,这是方法论上的教导吧。

这是开心兄弟的“童话世界”,也是王阳明先生的“四句彻上彻下语”。开心兄弟都似有所思,更何况是为人父母的我们。这就是孔夫子所谓的“教学相长”吧。“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王阳明先生提出的心学四诀之首句。此“四句教”正人心,教人止于至善,我也以此为追求,并将之引入我的教养观。—— 第一篇 ——无善无恶天地一事

2013年的夏天,我们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出生了。

在医院病房等待的时候,“生命”这个主题一直在我脑中缠绕着——也就是那个哲学上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辗转反侧终不得其解时,有一道光照入心来——《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心之本体即是天理,有何可思虑得!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体,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若安排思索,便是自私用智矣。——《传习录·答欧阳崇一书》

王阳明先生曾教导说,《周易·系辞》所讲的“何思何虑”,是指所思虑的仅是天理,再没有别的思虑,并不是说无思无虑。心的本体即天理,还有什么可思虑的呢?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也只是要恢复心的本体,并不是以私意来安排、思索出天理来。若安排、思索,那就是自私用智了。

所以,才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吧。

既然如此,就给这对双胞胎孩子取名“开开”、“心心”吧——生命“何思何虑”,有何可思虑的?以私意去安排不如开开心心地别无思虑的好呐。独立的生命

开心兄弟周岁上下的一个早上,一家出门,适逢艳阳高照。

爸爸冲着开心兄弟说:太阳照在青山上——

开心兄弟一齐嚷道:青山绿幽幽。

爸爸:太阳照在湖面上——

开心兄弟:湖面亮晶晶。

爸爸:太阳照在身体上——

开心兄弟:身体暖洋洋。

爸爸:太阳照在屁股上——

开心兄弟:屁股烫!烫!烫……

说者无心,听者有悟。

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父母抚育孩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有一种“拥有”的错觉,觉得这个是“我的孩子”。做父母的关心、爱护、教育“自己的孩子”被社会大众理解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做父母的苛责、鞭策、批评“自己的孩子”也被社会大众看作是“爱之深,责之切”的表现。殊不知,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存在”,只会因为外在的“被私有”而使成长受到干扰、阻碍和蒙蔽。所有的“坏孩子”都是父母造成的,而所有的“好孩子”都是自己成长的。

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传习录·答罗整庵少宰书》

阳明先生的这段话不难理解,就是说:道,必须通过体察才能明白,并非认识了道之后才下体察道的功夫;道,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理解,并非在讲求学问之外还有其他明道之事。但是,我们通常或许会忽略掉一个显而易见的“主体”,就是“谁”的体察,“谁”经历功夫,“谁”去学习、理解,“谁”的学问。

是生命,独立的生命个体!

人的生命这个主体,承载着道,体察着道,经历着道的功夫,也去学习和理解着道,同时生命本身就是一门道的学问。

不管是“太阳照在湖面上,湖面亮晶晶”,还是“太阳照在屁股上,屁股烫烫烫”,都只是生命本体的镜像。这本体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的道。这镜像就是名,“名可名非常名”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生命循道而成,循名而长。“心得其宜之谓义”,既然如此,身为父母的我们,就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生命,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独立生命的真正尊重。对生命尊重,就是“知行合一”吧。本真的爱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传习录·薛侃录》

阳明先生告诉我们,人必须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私欲。能够克制私欲,才能成就自己。那个能让人看、听、说、动的心,就是性,就是天理。有这个性在,才会产生性的生理,这就是仁。

这个性、这个天理、这个仁就是本真的爱。表现在眼睛就是会看,表现在耳朵就是会听,表现在嘴巴上就是能说,表现在四肢就是能动,这都是天理在起作用,因为天理主宰人的身体,所以称之为心,唤之为爱。

有一阵子,开开一直在唱:“让爱天天住我家……”

妈妈问:“你知道爱是什么吗?”

开开不假思索地回答:“爱是说不出来的,爱是放在心里的。”

阳明先生说:“体来与听讲不同。”体会到的与听到的就是不一样。我们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些是古今中外圣贤相传的关于爱的秘诀。可是,对于体会到爱的孩子来说,“爱是放在心里的”。爱就是心,就是性,就是仁,就是天理。自家的圣人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传习录·陈九川录》

良知在人心中,不管怎样,它也泯灭不了。即使是盗贼,也明白自己不应该去偷盗,说他是贼,他也会不好意思。

有个故事,说是有天晚上,小偷到王阳明房里偷窃,被先生发现,先生并没有将他扭送有司衙门,而是给他讲学,整整一个晚上,感化了小偷,小偷懊悔不已,主动承认错误,末了还要拜先生为师。

另一个故事,说是在虔州(也就是江西赣州)的时候,王阳明先生看着自己的一个叫于中的学生说:“你的胸中原本就有圣人。”于中被老师说得诚惶诚恐。先生看他如此,又说:“这是你自己原本就有的,为什么要推辞呢?”几次推说之后,于中才明白老师的意思,于是笑着接受了。

开心兄弟两岁左右,太阳高照的一个日子里,一家人驱车去欢乐谷游玩。

路上,开开透过天窗望着太阳,突然就说:“看,我们走,太阳也跟着我们走……”

孩子们在观察世界,他们都是从自己本体的角度出发的吧。或许,你的孩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吧,只是你没在意。

开开的这种观察视角,就是“地心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然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另外在人类现有技术条件下只能判断出“地心说”在太阳系是“错误的”,还无法判断它是否适用于宇宙其他星系。

看,我们的开开原来有和伟大的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同样的思维出发点呢。当然,开开更加幸运,因为他可以有这些伟人的肩膀站立。

这是生命的一种可能。

一旁的心心也抬头望着太阳,只一会儿就说:“不对,是我们追着太阳走……”

于是,兄弟两个互相辩驳了起来。

心心的观察视角显然与开开不同,他的视角更像伟大的“日心说”重要“复兴者”哥白尼。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之前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日心说”的观点是: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无限大的天穹在旋转而地球不动,实在不可想象;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哥白尼是“日心说”的重要复兴者,在他之前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对“地心说”的质疑。并且他第一次使得“日心说”在数学技术层面可以抗衡古希腊流传下来的“地心、地静”体系(以托勒密的《至大论》为代表)。

很庆幸,心心也有这样的观察视角。或许,在他的内心也住着个“哥白尼”也不一定吧。

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最后,开心兄弟把这个“裁判权”丢给了正在前面开车的开心爸爸。

开心爸爸说:“都对,都对。一个是‘地球中心说’,一个是‘太阳中心说’……”

很显然,作为爸爸的我对孩子们的这个争论,更没有话语权,因为本来就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对无错。所以,这个“裁判”很难当,也当不好。

那就“倾听”吧,开开可以顺着他的本性寻找下去,心心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本心找寻过来。而我,在倾听的过程中随着我的良知,感受造化的奇妙……

另,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们渴望我们倾听他们的心声,渴望被理解。而倾听恰恰能够开辟出一条通往相互理解的道路。倾听虽简单易行,却会产生令我们惊喜的效果。我们对孩子们的倾听能够增强孩子们对身边世界的安全感,他们会觉得自己得到了大人们深深的、无保留的爱。研究还表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经常倾听孩子,会让他们更健康、更快乐、更聪明。

然后,我们发现“亲子关系的本质”——不是教育与被教育,而是亲密生活、共同成长。确实,经常得到父母倾听的孩子,聪明、开朗、智慧、大度。“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成年后开创了促进人们成长的事业,他们善于帮助他人,造福社会。他们自己也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倾听孩子》的作者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多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研究,在书中如是说。知天尽心

2016年夏天,开心兄弟三周岁。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秋天就要去幼儿园,正式开启人生的蒙学。做父母的心中不免忐忑——学校好不好、老师好不好、同学好不好、能不能遵守规则、会不会惹是生非……

于是,值此孪生兄弟生日之际,写了下面这段文字,愿常看守。开开、心心:

一眨眼的工夫,你们三岁了。

感谢过去的1100个日子,你们带给全家许多欢乐和笑声,当然,还有惹长辈们“生气”的各种顽皮和捣蛋。

按照俗世的规矩,今年秋天就要送你们去幼儿园学习了。虽然总想把你们留在家里一同玩耍,但是,我们还是要讲规则,按照规则来规划我们的未来——就像吃饭、喝水、睡觉那样来遵守规则,就算是心中不太乐意,还是要按时吃饭、睡觉。“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此语然矣。

夫“尽心、知性、知天”者,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存心、养性、事天”者,学知、利行,贤人之事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者,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阳明先生教导我们说:“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这句话是正确的。并接着告诉我们,“尽心、知性、知天”,生来就知道、自然能实行,是圣人之事;“存心、养性、事天”,学过才知道、能顺利实践,是贤人之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很难知道、勉强实践,是学者之事。心的本体是性,性的本原是天。能尽其心,也就能尽其性。《中庸》说:“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又说:“知天地之化育,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这些唯有圣人能做到。因此,知生、安行,是圣人之事。需要存养本心的人,是还没有尽心的人,因此,一定要在存养本心上下功夫。一定要存养很长时间,直到不需刻意存养而每时每刻自然存养的时候,才可以说是尽心。

在这里,“知天”的“知”,和“知州”、“知县”的“知”是一样的。“知州”就是一州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知县”就是一县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知天”就是与天合二为一。

这也就是阳明学不同于朱子学的地方,阳明学的“求道”方式是整体的,简单易操作。王阳明先生提倡的“良知”说是一个严格的生命体,它包含敏锐的道德感知,也包含道德批判,既有道德的好恶之情,也有道德的法则。根据阳明学的理论,只要顺应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极其简单。也就是越简单的东西,其效果越具有真实性。

所以,开心兄弟就要去幼儿园了,就在那里做到“知园”吧,就是幼儿园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与幼儿园合二为一。

那么,怎样才算是“知园”呢?遵守规则,思想自由

学校跟家里很不一样,那里是一个讲道理、讲规矩的地方,虽然在家里也得讲规矩,但是学校的规矩更加严格、更加明确和具体。所以,你们得先做个懂规矩、守规矩的小朋友。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阳明先生强调,既然说“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那么知行并进的学说就没有什么可疑的了。人一定是有想要吃的心,然后才了解食物。想吃的心就是意,就是吃的开始。食物味道如何,一定是吃过之后才知道,哪有食物还未入口就知道食物味道的好坏的呢?人一定有想要行走的心,然后了解路。想要行走的心就是意,就是行走的开始。道路艰险或平坦,一定是亲自走过之后才能知道,哪有未走就先知道道路是艰险或平坦的呢?所以,阳明先生才会反复强调知行并进。

所以,要“知园”首先要有想持守幼儿园道理、遵守幼儿园规矩的意,就是持守、遵守道理和规矩的开始。道理的深浅、规矩的优劣,一定是要自己经验之后才能知道。

作为父母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我们一生中所体验到的最深重的感情。我们不一定经常能够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但是这种爱肯定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与孩子们的宝贵关系的中心是我们和他们在一起休息、娱乐和交流的时光。可是父母能与孩子们共享天伦的时间总是不够。其实,父母与孩子们心里都渴望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这就是意,就是天伦的开始,而其中的美好,一定要父母和孩子们经历过才能知道。

于是,我们决定整理出这本书,致力于使更多的父母从抚育子女的努力中得到快乐,而不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这也是我们家的一种知行并进吧。

学校的课程或许并不全是你们感兴趣的,那也没关系,爸爸小时候也对很多课程不感兴趣。但是,你们还是要认真听讲,因为我们不感兴趣的事情,恰好就是我们缺乏了解的东西,所以为了不被人愚弄,还是要把乏味的课程学一学。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真正的认识是能够实践的,不能实践的就不是真正的认识。

认识的真切笃实之处,就是行;行的明晰精察之处,就是知。知与行的功夫,原本就不可分离。阳明先生说,只因后世学者把知行分成两部分下功夫,失去了知行的本体,所以才有知行合一并进的说法。

此外,阳明先生警惕我们,老师讲授功课不在数量多少,贵在精熟与否,应依据学生的资质,能认识两百字的,只能教他认一百字。让学生的精神常富足,那么,他们就不会因为辛苦而讨厌学习,相反会因有自我收获而愿意学习。诵读时,一定要让学生专心致志,口读心想,一字一句,反复玩味。音节要抑扬顿挫,思想要宽广虚静。久而久之,学生自会礼貌待人,智慧与日俱增。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管是跟孩子们玩游戏,还是学习、交流,都要注意孩子们的所有表现,孩子们会通过游戏、交流(包括表情、语调、姿势、动作等)向父母、老师讲述自己的感受。我们要运用我们全部的感官去捕捉信息,假如我们自己完全不了解孩子。这才是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的“不行不足谓之知”的真实表现吧。

当然,幼儿园主要还是学会玩、学会学。你们可以在学校和老师允许的范围里自由地玩耍,并在玩耍的时候,细心地观察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保持对周边人和事物的兴趣。在规则下,尝试每一种游戏,并且保持耐心,胜不骄,败不馁,可以的话,尝试注意这些游戏胜负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诚意、正身的观点,是指学者的本心要在日常行事过程中进行体察、探求、实践、履行,并切实下功夫,这其中可是需要很多努力、很多积累的。而这些正好与佛教空虚顿悟的观点相反。那些听过阳明先生学说的人本来并没有成为圣人的志向,又没有仔细研究学说中的细节,因此产生怀疑,先生说,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此外,孟子说:“所以立命。”“立”是“创立”的“立”,如同“立德”、“立言”、“立功”的“立”。说到这个“立”,一般都是过去不曾有过而现在开始建立的说法,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如果把“尽心、知性、知天”当作格物致知,使得初学的人还没做到专心致志时,就马上责备他不能像圣人那样生知、安行,初学的人茫然不知所措,怎么能避免“率天下而路”的后果呢?于是,阳明先生再一次强调,这是做学问最关键的地方,在这里出错,那就会无处不错。值得我们父母、老师警醒!

实际上,当孩子们感受不到爱或者丧失信心的时候,就会启动“大哭不止,直到不快情绪消失”这么一个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小事情引发大的情绪波动”的情况。例如,有一次幼儿园做交通安全主题活动,开开整个过程都举手要求回答问题,到最后整个脸蛋都憋得通红,可是校外请来的交警阿姨并没注意到他,当活动结束后,经台下老师的提醒,交警阿姨给了他一支交通标识的铅笔(给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礼品),他却跑过来抱住我哭了起来……这类小事确实能引起大的情绪波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蹲下来,用胳膊搂着他,认真地倾听他。他会哭好一会儿,然后,他自己会思考所面对的困境,并从所受的伤害中恢复。学着观察,多样视角

上次开开跟妈妈说“太阳绕着地球转”,妈妈说“错了,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开开的“太阳绕着地球转”是一种叫做“地心说”的观察视角,而妈妈的“地球绕着太阳转”则是另一种叫做“日心说”的观察视角。所以,你们在学校要学着去观察,并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一想,不要急着说对或者错。

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传习录·薛侃录》

阳明先生评论孔夫子的学生说,子贡博学多识,在见闻上下功夫。颜回则在存养心性上下功夫,因此孔子问他以启发他。而子贡的回答又只是停留在知识见解上,所以孔子只是为他感叹、惋惜,而不是称赞他。此外,颜回不迁怒于他人,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这也是只有“未发之中”的功夫才能做到。

孩子们爱笑,笑口常开的孩子往往朝气蓬勃。孩子们在游戏中让自己和伙伴们都得到快乐。如果成年人和蔼可亲,允许孩子们随意玩耍,孩子们就会有安全感,觉得被人理解,就会发出欢笑声。让孩子欢笑对于我们做父母的也很重要。看着孩子们笑得前俯后仰是父母的乐趣之一吧。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与孩子们做些简单的互动游戏,如扮马让孩子们骑、追逐、捉迷藏等,而不是纠缠于“对与错”的问题,亲子生活就会变得更有乐趣。

你们知道,爸爸喜欢写作,今天,爸爸要告诉你们一个我之所以喜欢写作的秘密——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给我们提供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如果你们喜欢文学,可以先学着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传习录·陆澄录》

阳明先生说,人要根据自身的资质造就自己,这才是他所要做到的。造就一个人,也只是人的本心纯粹为天理,人做事都是天理自然地发挥作用,然后才可以称之为人才。本心存养达到纯粹天理的境界,就会成为“不器”之才。

因此,亲子游戏确实应以孩子为主,父母的作用是通过笑声培养孩子们自信和开朗的性格。这种游戏方式不但可以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还可以帮助孩子们解除踌躇不安、恐惧和烦恼。这种游戏的要点是亲昵、活泼地与孩子们接触,保证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冬天睡觉前,开心兄弟都喜欢把他们冰冷的小脚放到我的大腿上,他们会问我:“我的脚脚冷不冷呀?”刚开始的时候,我会说:“不冷,不冷,一点都不冷。”然后就没下文了。有一天,开心妈妈跟我说,他们是在跟你玩呢。于是,当他们再一次把小脚放到我的大腿上的时候,我就会一边故作姿态,一边学他们那样嚷道:“哎呦,怎么那么冷!冷死我了……”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发出响亮的欢笑声,因为我进入了他们的游戏,并且扮演了一个“有趣的弱者”。

如果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问:你们爸爸是做什么的?你们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爸爸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投资人。注意到了吗?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爸爸因为写作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作家,爸爸因为开公司可以被看成企业家,爸爸因为出钱给别人开公司可以被看作投资人。这些都是因为观察角度不同而得出的称呼。

不过,不管外面对爸爸的称呼有多少,爸爸就是爸爸,就像妈妈就是妈妈一样,这是血脉和传承,也是社会伦理规则。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传习录·薛侃录》

阳明先生提醒说,种树一定要先培育树根,培养德行一定要存养本心。想要树木成长,一定要在树苗开始成长时就剪掉多余的枝条;而想要德行盛大,那就一定要在开始学习时摒除对外物的喜好。

前面说到的那种游戏方式把孩子们放在主导的位置,由他们决定游戏怎样进行。实际上,经验告诉我们,当孩子们在主导游戏的时候会迅速把游戏纳入自己的轨道,随着这种游戏的不断持续,某个特定的问题就会展露出来。孩子们经常会让游戏朝着有利于自己宣泄某一特定情绪的方向发展。

通过开心兄弟的冷脚游戏,我明白他们正在重新演练跟我的力之较量,以前他们曾经输过多次,而现在他们在这场游戏中强者的体验,使他们获得了自信心。这是一种生命的平衡机制,也是生命的又一种补偿方式吧。不与人比,自我提升

如果老师和同学问:你们妈妈是干什么的?你们告诉他们:我们妈妈是工程师。如果有人还要问:你们爸爸和妈妈比,谁更厉害?你们应该告诉他们:爸爸有爸爸的能耐,妈妈有妈妈的厉害。

因为,爸爸和妈妈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比较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完成自己领域的事情。所以,你们也不要跟别人比,你们之间也不要比,大家都在认真地做着自己的事情,都值得认可和表扬。

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传习录·薛侃录》

阳明先生说,专门在存心养性上下功夫的人,每天都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专门在知识见闻上下功夫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懂的越来越多。每天能发现自己不足的人,德行上每天都能有所精进;每天都觉得自己懂的越来越多的人,其德行会日益受损。

所以,我们不要对孩子的情绪作评论。我们大人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这只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日有余”罢了。倾听孩子们吧,既不意味着认可他们的情绪,也不意味着纵容他们,只是帮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孩子们只在烦恼得不能正常思考时才会哭闹。烦恼和不安能压垮孩子们,驱使他们做出非理智的事情来,这时孩子们才力图把这些不良情绪“哭掉”。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恨自己行为“出轨”,不能自控。我们的倾听可以逐渐减弱不良情绪对孩子们的控制。如果完成整个倾听过程,孩子们自己的良好判断力就会得到恢复。

孩子们在哭闹的时候,我们会听到他们对我们的抱怨或谈论其他与自己的生活有重要关系的人。孩子们在试图“哭掉”烦恼,恢复好心情时,需要“口无遮拦式的自由”。如果他们能哭出来,并对我们说出自己最糟的感觉,他们的委屈就会渐渐消失。记住,不要对孩子们的抱怨太在意,他们的抱怨并不代表对我们的全部评价,只代表他们急于排除掉烦恼而已。只要他们摆脱掉那些令他们不快的情绪,他们就会重新注意到我们对他们有多好。

千万不要拿自己的优点去与人比,这会让你们交不到真朋友、得不到真老师,还会讨人厌呢。我们应该在看到自己成绩、优点和拥有的时候,想想别人的努力、认真和需要,学着分享和帮助。在看到别人的成绩、优点和拥有的时候,反过来想想自己的薄弱、缺点和不足,尝试做些事情来提高自己。

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

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传习录·薛侃录》

一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一意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主一,却不知道一就是天理,那么遇到事情时就手忙脚乱,而无事时就会胡思乱想。只有无论遇到事情与否,都一心一意在天理上下功夫,就能居敬,就是穷理。从穷理的主一角度说,穷理就是居敬;而从居敬的精密角度说,居敬就是穷理。而不是居敬的同时还有一个心去穷理,穷理的同时还有一个心去居敬。名称虽然不同,下的功夫却是一回事。正如《易经》中所讲的“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即无事时的义,义即有事时的敬,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件事。

所以,孔夫子说“修己以敬”的时候,就不用说义了;孟子说“集义”的时候,就不必说敬了。明白了其含义,不管怎么去说,功夫总是一样。那么,先去存养自己的性情吧,只有先穷尽了人的本性,才能穷尽事物的道理。

孩子跟我们大人一样,在困难时期,遇到他人突如其来的关心会掉眼泪。越有安全感,孩子们就越能向我们充分显露他们的情感,在哭过之后,就能越深地感受到轻松愉快。所以,请允许孩子们畅快地哭吧,不要有时间的限制。这就是“主一”,这就是“修己”,这就是存养性情。

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允许孩子们哭得畅快,孩子们或许只需要一个睡眠去恢复,在经历这样一个睡眠的间歇阶段之后,我们会在他们的行为举止方面看到明显的进步。压在他们心头的沉重负担就会卸除。理无动者

自2016年9月始,开心兄弟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已经过半,回顾这段幼儿园的时光,收获满满、成长满满、快乐满满。作为双子的爸爸,只要能够安排出时间,学校的亲子主题活动、家长日活动、开放日活动等,我都会亲自参加,而不是让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代为参加。孩子们的教育,父母(特别是父亲)的参与很重要。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是《论语·八佾》里面子夏和孔夫子的一段对话,一段著名的美文,子夏请教说:“‘笑眯眯的脸真好看,滴溜溜的眼真漂亮,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子夏接着问:“那么,礼是不是后来才产生的?”孔子说:“能够带给我启发的就是商啊。现在可以同你聊诗了。”

这段美文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绘事后素”,真实的情感才是人类生命里最重要的根据,最重要的基础;我们所受教育、所学礼仪,都是为了帮助我们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真实的情感。二是“教学相长”,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是双向沟通启发的,这是教与学的一种高层次的境界。

在多次到幼儿园认真参观、学习、体验之后,我对孔夫子的“绘事后素”和“教学相长”有了更饱满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感悟。以下是些许体验,整理出来,共勉之。一是“礼”

礼是为了帮助我们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真实的情感。人乐幼儿园的做法是将礼融入每一个细节——进园礼、洗手礼、排队礼、用餐礼、如厕礼、游戏礼,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礼。通过对礼的内涵外化,发展小孩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交往行为,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也就是用外在的礼以养成孩子的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进而“察其所安”,促进孩子的安全感,才能身心愉快和健康。

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久也。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传习录·答陆原静书》

阳明先生说,良知永远处于既运动又宁静的状态中,天地万物因而恒久不息。照心固然是明亮的,妄心也是明亮的。《中庸》说:“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息。”心只要有瞬间的停息,就会死亡。因此,习惯的培养对于存养心性很是重要。

我们大多数人常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判断自己为人父母的能力。当孩子们显得愉快、听话、可爱又有礼貌的时候,我们就为自己,也为孩子感到自豪;当孩子们情绪低落、不讲道理的时候,我们或是责备自己或是抱怨孩子。我们处理事情时,往往受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所左右,即孩子们有了麻烦是件“坏事”。

不过,阳明先生的“恒动恒静”则给我们提供了不必勉为其难地强迫孩子们变“好”的新的尝试方法,就是倾听孩子们的情绪宣泄——即“妄心亦照”。

孩子们发脾气、不讲道理时,表明他们需要被倾听。儿童天生是可爱的,他们容易与人相处和合作,有很强的求知欲。当孩子们感到悲伤、惊恐、害羞、孤独或不被赞赏时,他们良好的天性可能被掩盖。不安情绪会使孩子们的行为“出轨”,不再对人抱有信任、合作、热情的态度。另外,受伤害的感受会导致孩子的行为变得可恶、可怕或僵化。如果有孩子正处于情绪很糟又很倔的时候,只要有位大人(父母或者老师等)来到他们的身边关怀地倾听他们诉说烦恼,他们就会从受伤的感觉中解脱出来。

孩子们烦恼,只表明他们需要被倾听,并不意味着父母的失职。父亲或母亲的亲切关注会鼓励孩子充分地体验自己的烦恼。这时孩子会大哭、大发脾气、浑身发抖或放声大笑,直到把那些使他行为“出轨”的情绪宣泄掉为止。实际上,孩子们的情绪发泄是一种自然的康复过程,能使他们恢复原有的爱心及随和、好学的天性。当孩子们把那些不愉快的情绪剧烈地宣泄出去之后,他们的心中会萌发出希望和热情。二是“乐”

乐是和谐关系的表现。演奏音乐时,如果乐手没有真诚的心意,就不能把音乐的内涵表现出来。人乐的老师们如此这般地善待孩子们,若不是真诚而无能至也。所谓善,就是人与人之间恰当关系的实现。同时,幼儿园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文明举止、保护自己、适应集体,此外,幼儿园更强调家园共育、社区校园互动,引导孩子走在社会向善的路上。

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传习录·答陆原静书》

阳明先生说,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恒照。心的本体,无所谓开始不开始。即使妄念产生了,良知依然存在。然而,由于人们不知存养,所以有时会失去它。即使是人糊涂闭塞到极点,良知仍旧光明。但是,倘若人们不知体察,有时就会被蒙蔽。虽然有时会失去本心,但良知的本体并未消失,只要存养它就行;虽然有时人会被蒙蔽,但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只要体察它就行了。如果说良知也有开端,那么,这就是认为良知有时不存在,如此,良知就不能被称为心的本体了。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要特别注意孩子们的一种情绪是沮丧,它是任何一个热切求知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沮丧是学习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的突然故障,是孩子们所期望的与他们所能做到的二者之间的矛盾的自然产物。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沮丧是如何发生的:一个孩子无法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愿望发展,然而为了自己的荣誉,他又不能放弃努力,最终他失去了采取新方法进行尝试的能力。他想成功,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他感到惶恐。此时,善意的成年人的建议对他不起作用,因为他的那种感觉或情绪已经压倒了他思考的能力。此时此刻,如果禁止孩子发脾气,孩子一定会放弃学习的愿望。以后每当遇到相似的情况或相似的学习任务时,沮丧就会像豪猪的毛一样竖起来挡住他的路。

怎样才能摆脱沮丧呢?

当一个灰心丧气的孩子感到安全时,他会开始发脾气,开始一个自然的康复过程。可是,尽管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曾一再地尝试用发脾气来驱除沮丧的感觉,我们却一直认为孩子不该发脾气。

事实上,发脾气是感到沮丧的孩子摆脱不良情绪的途径,如果我们允许孩子经历发脾气的全过程,他就能从阻碍他学习的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在发过脾气之后,孩子就有可能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实,并兴致勃勃地重新投入学习和与人合作的快乐之中。

所以,在保持孩子的自信心方面,发脾气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老师,请给孩子们一个发泄的机会吧,他们就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轻易放弃学习。三是“人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是周公创制的社会生活规范,不过,这种规范是外在的,情感才是内涵。这里的“仁”是指真诚的心意。“家园共育”是“教学相长”的丰富内涵,初为人父人母,人生第一次,都没有经验,幼儿园着力推行的“家园共育”,恰好给我们这些没有经验的父母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是之谓“仁”也。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传习录·答陆原静书》

性无不善,因此知无不良。良知即未发之中,即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为人所共有。但是,良知不能避免物欲的蒙蔽,所以就需要通过学习来清除蒙蔽。然而,这么做对于良知的本体不会有丝毫的损伤。知无不良,而中和、寂静、大公无私不能彻底显现是由于蒙蔽没能完全清除,良知存养得还不够纯洁。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学会倾听孩子发脾气。发脾气就像是孩子们情绪系统中的雷霆闪电,一旦把握住孩子发脾气的规律,倾听他们发脾气并不比听他们哭泣更困难。

当孩子们变得烦躁不安时,要靠近他。当孩子们由于遇到挫折而准备放弃努力时,我们一定要温和地鼓励他们坚持住,并平静地帮助他们面对自己恶劣的心情。有时候,在倾听孩子们发脾气之前,我们得下决心不去抚慰正在烦躁不安的孩子们,而是给他们发脾气的机会。

随着孩子们发泄出积累已久的沮丧情绪,我们会看到一个快乐、强健的孩子。当然,由于孩子们热心学习新的东西,他们还会遇到新的挫折。但是,只要有人听他们发泄,他们就不会由于紧张而在每一次挑战面前都发脾气。孩子们喜欢友好地与其他人相处,他们喜欢相信自己做事不会有麻烦。只有当某一事物压倒了孩子们的自信心,需要从挫折中恢复过来时,他们才发脾气。

当然,只需要从孩子们心里宣泄出几样“东西”来,他们就完成了“个性的转变”,让自己和别人都重新快乐起来。此外,孩子们不会挑“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脾气,所以,不要指望我们的耐心倾听会培养成一个完美的有礼貌的孩子。不过,有父母倾听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就不容易因受挫折而信心崩溃。发脾气确实有益于增强孩子们的韧性和自信心,增长应付重要挑战的能力。消除紧张情绪的孩子,更能与人愉快地相处。烦躁时孩子们能得到倾听,他们就学会了设身处地地同情他人,因为我们正是这样对待他们的。

礼和乐最重要的都是心意,而不是外在的形式或外在的具体事物。园长谢虹老师说:“我们虽然只是幼儿园,但是我们更关心小孩今后的成长成器,更关注小孩的发展和未来的前途!”

礼和乐的根本就是真诚的情感。如果能以真诚的情感做基础,人就会有比较强的内在力量,就能自我整合得比较完整,生命就能够呈现一种长期的良性发展,最后满满累积起来形成一种人格特质,内外表里一致。

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传习录·答陆原静书》

良知只有一个,有良知自然能辨别善恶,还有什么善恶可想!良知原本就是宁静的,现在却又添加一个求宁静;良知原本就是生生不息的,现在却又添一个不生杂念。只要一心在良知上,从头到尾、无始无终,就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

跟大多数父母一样,我们也难以承受孩子们的这种“愤怒”情绪,可是,我们又不得不直面孩子们的这种“挑战”。那就想想阳明先生的这段“一念良知,彻头彻尾”吧,这就意味着我们面对愤怒的孩子们时,要尽可能保持心平气和,给他机会发泄出内心的怒气。

愤怒的孩子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惊恐不安和悲伤的。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他们除了奋起反抗,别无选择。他们还感到孤独,认为没有人能理解他们,没人愿意向他伸出援助的手,所有的人都想伤害他们。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