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15:46:35

点击下载

作者:(春秋)孙武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试读:

原著者简介

孙武,字长卿,在公元前535年左右出生于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具体的生卒年不可考。由于出生于将军世家,孙武在少年时期便接触到大量的武学典籍,再加上当时战乱频频,身为武将的祖父与父亲经常带兵作战,令他从小便对兵法研究有了良好根基。齐景公时代,王权斗争日益激烈,风华正茂的孙武毅然别齐投吴,在吴都郊外结识了来自楚国的伍子胥。两人聊得极为投机,结为密友后隐居深山伺机而动。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登位,开始启用一批能人贤士,伍子胥此时入宫,协助吴王注重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后来孙武也经他引荐,通过斩姬练兵,取得了吴王的赏识。二人共同辅佐君王治理朝政,被吴王视为左膀右臂。

公元前506年,吴王发动攻楚之战,孙武与伍子胥排兵布阵五战五胜,很快占领楚都郢城,几乎灭亡了楚国。紧接着,吴国又发动伐越之战,在某次对越战争中,阖闾受伤病死,太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孙武和伍子胥辅佐他继续攻越。虽然吴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连番胜越,但夫差最终接受了越王勾践的求和之意。

到了公元前482年,吴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北方中原一带争得盟主之位。吴王夫差以为天下太平,再加上西施入吴,遂日日沉溺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两人几番苦谏终不见效,后又被奸臣曲意陷害,结果伍子胥死于非命。孙武痛失好友心灰意冷,于是便悄然归隐深山,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在晚年修订出13篇兵法,即《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全书只有5900字,讲述的皆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是一部论述军事领域内部联系和规律的兵学杰作。它是中国现存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素来享有“兵学盛典”之称。如今,《孙子兵法》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语言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孙武也被尊为“兵家圣祖”。

导读

青少年成长是需要智慧的,当然智慧不但是天生的,更是后天培养的。《孙子兵法》就是一部值得青少年阅读的智慧之书。《孙子兵法》由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所作,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它还被称为世界三大兵书(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五轮书》(宫本武藏))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在现代,《孙子兵法》不再仅仅被当作一部军事著作而为人所爱,它还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确,如果认真读一读《孙子兵法》的话,你会发现它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我们办起事来多几分智慧、少走些弯路。

【第一篇】始计篇

兵者,国之大事

原文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存亡的关键,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考察研究的。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和各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治。

兵法解析

孙子在《始计篇》的一开头就以极为简略的文字着重点明了战争的重要性,以及说明了对战争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因为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孙子经过多年对以往战争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及对战场进行实地的考察,归纳总结出了一场战争胜负背后的五个关键性因素:政治、天时、地利、将领和法治情况。这也是孙子比较全面系统地对一场战争的作战背景进行分析,并以此来判定一场战争的正义性与否以及胜负情况的大的趋势。正是因为孙子能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研究战争艺术,所以使得他在后面的各篇研究中都淋漓尽致地展示出行军作战的高度艺术性,也使得他的军事思想和兵法被后世历朝历代的军事家、将领所称颂和学习;而现在的世界各国也都将《孙子兵法》翻译成本国文字,组织自己的国防人员和军队各级指挥官进行学习和借鉴,由此可见《孙子兵法》同时还是一部具有卓越预见性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不仅没有被时代淘汰,反而十分有效地指导了当今各国的现代化军事布防和军事行动。

兵法范例

司马懿诈病夺权

在三国时期的魏国,魏明帝死后,年仅八岁的曹芳继位,当时国家的一切政务都由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代为掌管。

曹爽是皇亲国戚,自然飞扬跋扈,最主要的是他想独揽大权,于是想尽办法排挤司马懿,并且将其兵权夺去。司马懿虽心中怨恨,但考虑到当时曹爽的势力强大,在短时间内斗不过他,就假装身患重病不再上朝,向曹爽示弱。曹爽心中十分高兴,出于谨慎,他特意派亲信李胜去司马懿家中探听虚实。司马懿早看出这其中的用意并提前做好了准备。当李胜一到司马懿卧室时,只见司马懿头发散乱,满脸病容地躺在床上,两个侍女小心服侍着。李胜上前说道:“很久没来拜望,不知您病得这么严重。现在我被任命为荆州刺史,特来向您辞行。”司马懿假装听错了,边咳嗽边说道:“并州是边境重地,一定要做好战备啊!”李胜一听,连忙说道:“是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还是装作没有听明白。紧接着,侍女给他喂汤药,他吞得很艰难,汤水顺着口角流出,弄得满身都是汤水,然后有气无力地说:“我已命在旦夕,在我死之后,请你转告大将军,请他多多照顾我的孩子们,让我的孩子们为国效力,代我向陛下继续尽忠。”

李胜回去将司马懿的病情告诉了曹爽,曹爽喜出望外地说道:“只要这老头一死,我就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了。”司马懿见李胜一走,立刻起身对两个儿子说:“李胜此去定是报告消息,曹爽得知我重病,一定会打消对我的顾虑,现在我们做好准备,只要他们出猎,我们就可动手。”果然,没过几天,曹爽请魏主曹芳去拜谒高平陵,祭祀先帝。大小官员随驾出城,曹爽的三个弟弟以及何晏等一班人带领御林军护驾。司马懿见曹爽倾巢而出,立即带着两个儿子,率领一班人马,先占据了曹爽的大营和曹羲的军营,随后又逼郭太后和魏主曹芳将曹爽囚禁问罪,并诛杀了他的全家。此后,司马懿独揽大权,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为建立司马氏的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懿正是运用了《孙子兵法》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故意在曹爽面前装成行将就木的样子,以此来麻痹对方,使对方放松了警惕戒备之心,从而看准时机一举将自己的政敌歼灭。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原文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道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文

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取胜。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将领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胜,我就留下他;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败,我就辞退他。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还要创造一种势态,作为协助我方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

兵法解析

对于一场战争胜负背后的五个主要关键性因素:政治、天时、地利、将领和法制,孙子都详细解释并且一一加以论述。在孙子看来,战争的首要条件就是凝聚人心,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与广大民众能否团结一致,全国人民能否上下一心,是真正决定一场战争最终胜利与否的先决条件;其次就是战争时期的气候和地势这些客观的因素,如果这些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住,都可以成为战争的有利之处,如果配合巧妙地加以利用必定事半功倍;再次就是领军的将领是否是真的拥有确实的战争指挥才能,而且懂得运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很好地团结和鼓舞士兵勇敢作战,激发战斗的潜能;最后就是纪律,作为一个作战团队,尤其是要有团队精神和纪律以及具有较高效率的后勤保障能力和执行能力,一切都要严格要求和程式化,这样可以避免慌乱和随意性,从而提高行动效率,时刻保持战备状态。作为一支军队,尤其是一支将要作战或者正在作战的军队,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很好地贯彻以上各点,那么在战争尚未开始时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主动权。

因此,对于一场战争,如果既有广大人民强有力的支持,又有纪律严明的军队以及足智多谋的将领,那么在士气和信心上会首先战胜敌人,关于这一点在中国的解放战争时期就已得到了完全的证实。此外,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和内战时期,毛泽东所撰写的《对时局的声明》和《论持久战》也正是运用了这一基本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大环境的转变,结合各地区和各战场的局势变化,指出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争方向,极大地提高和鼓舞了当时的中国军民,从而为之后的全民战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兵法范例

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采纳张良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在楚军眼皮底下修复被毁的栈道,暗中命令韩信率领主力部队奔袭陈仓(今陕西宝鸡市),攻克陈仓后迅速向东扩张,一气呵成地占领了整个关中地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远而示之近”的成功战略谋划。

公元前206年,反秦起义军的领袖楚怀王许诺:在各路反秦义军之中,谁率先攻破咸阳,谁就是关中王。当时项羽率领四十万骁勇善战的大军进驻关中,意欲攻下咸阳城。但是,当他到达函谷关时,得知刘邦的十万大军已经攻占了咸阳城,并且自立为关中王。

刘邦的这一行为激怒了项羽。于是,项羽命令军队进逼关中,驻扎在鸿门,并声称要消灭刘邦。此时的刘邦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不能与项羽进行直接的正面对抗,就将咸阳城和关中拱手让给了项羽。刘邦为了避开项羽的锋芒,不得不率部迁往汉中,途中他命人将一条一百多里长的栈道烧毁。这样一来,一是让项羽产生了错觉,误以为刘邦再也无意返回关中;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各路诸侯,尤其是章邯军队的进攻。

就在项羽称霸天下不久之后,没有得到项羽分封的田荣,在之前的齐国地区起兵反对项羽。刘邦一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命令韩信做好进攻关中的准备。韩信为了麻痹敌人,就派了一些兵士去修复栈道,章邯知道后,觉得十分好笑,说道:“想靠这几个人把栈道修好,简直如同儿戏一般,不足为患。”事实上,韩信并没有打算从栈道出兵关中。在栈道修复之前,韩信就已经率领军队主力开始绕道小路,即故道(今陕西凤翔西北)迂回到陈仓。面对韩信的突然袭击,章邯措手不及,仓促应战,结果大败,只得退守到陕西兴平的东南地区。通过韩信对章邯的这一战,刘邦再次占领了关中,同时他还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巩固了实力,从而奠定了与项羽争霸天下的基础。

兵者,诡道也

原文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兵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文

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作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作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作攻打远处,要攻打远处却装作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

兵法解析

孙子认为带兵打仗就是一种诡诈的艺术,面对自己的敌人,一定要根据敌人不同的特点和思维习惯来分析敌人,并且采取相应的策略和军事行动。在敌我双方对抗中一定要掩盖好自己的真实意图,不要让对方揣测到自己的实际目的,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种诱骗敌人的假象,让敌人确信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样一来对方自以为控制了局势,因而会在思想上有所松懈,以及实际军事布防的时候只对他们自以为危险的方面做好守备,因此他们没有应付突发状况的对策和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出击就会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制造假象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战争背景和战场情况来制造不同的假象,或者采取其他可以起到麻痹敌人的方法;孙子在对过往战争总结后还发现要善于抓住战机,学会攻守的转换,比如敌人内部互相猜忌,准备不足,内部组织或情况混乱,队伍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将领性情暴躁容易失去理智等等这些特殊情况都要善于利用,有时有必要可以促成这样的情况发生,以此来动摇敌军的战斗意志,从而形成有利于我方的情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孙子是运用高超的哲学智慧来分析和研究战争的,要利用表象的特征以及利用表象和本质的基本矛盾特征,要不失时机地促成战争向着预先谋划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孙子战争艺术的独特和成功之处。

兵法范例

曹玮“利而诱之”破党项

在北宋时期,北宋将领曹玮奉命率领十万精兵与党项军队作战。当时,党项军得知曹玮率精兵千里迢迢而来,为了先发制人,党项军首先出击,攻打宋军。但是由于宋军数量众多,声势浩大,初次交战以失败告终。因此,党项军感到不能与宋军进行正面对抗,于是采用化整为零、避实就虚的战略,主动进行撤退。

由于党项军采取如此战略方针,使得宋军遇到了难题:如果乘胜追击,党项军会利用熟悉的地形和自身的特点加快撤退速度,这样一来就达不到全歼党项军的目的;如果就此罢兵,眼看着敌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从而保存了实力可以继续与宋军对抗,这样会使宋军陷入旷日持久的疲劳战,对宋军士气和最终战争的胜负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抓住战机,速战速决,曹玮采取了“利而诱之”的策略。他首先下令军队停止追击,再命令士兵赶着缴获的马匹和牛羊及其他战利品,缓慢后撤。就这样,士兵们赶着牛羊,带着战利品,松松垮垮,拖拖拉拉,看上去不堪一击的样子。党项军看到宋军这个样子,以为曹玮贪小便宜,部队散乱无序,此时突然倒戈一击,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一定可以大败宋军。于是党项军停止撤退,开始回兵追赶宋军。正如曹玮事先所预想的一样,他得知党项军回头追赶过来的消息后,故意叫部队放缓了行军速度,直到队伍到达曹玮预先选定的有利地形,才下令军队停止回撤,准备迎接敌人,给敌人当头一击。当党项军追赶上来的时候,曹玮早已做好了迎敌的准备。曹玮的部将请求下令出击,可是曹玮不仅没有立刻出击,还对党项军的将领说:“你们一路追赶上来,一定很疲劳了,我不愿在你们困乏的时候与你们决战,暂且先让你们休息一会儿吧。”党项军确实疲惫不堪。因此,党项军一面加强戒备,一面好好利用时间休息。曹玮等党项军休息片刻之后,下令全军出击,两军开始了大决战,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党项军就被杀得人仰马翻,全军覆没,宋军大获全胜。

在这场战役中,曹玮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利而诱之”的谋略,制造贪图小利的假象来麻痹敌人,引诱敌人回军反击,达到了正面决战全歼敌人的目的。

兵法范例

郑成功智取赤崁城

郑成功在北上抗击清军失败后,为了能够保存实力继续与清军对抗下去,决心建立一块抗清的根据地。郑成功根据当时战争的形势,认为最适宜做根据地的地方就是台湾,同时由于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所以收复台湾势在必行。郑成功为了麻痹荷兰统治者,一方面悄悄修造战船,招募士兵,积极做好东进的准备;另一方面给当时统治台湾的总督荷兰殖民者揆一写了封信,信上表示自己丝毫没有占据台湾的意图。接到郑成功的信后,揆一信以为真,并且非常自信地认为郑成功所说的是真的。于是,揆一撤回了原本打算加强台湾防务的荷兰援军,这样一来,荷军在台湾的总兵力只有两千多人,当郑成功得知这些情况后,认为时机已到,于1661年3月22日率领精兵数万人出发,直奔台湾。

进攻台湾的海上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一鲲身和北线尾之间的南航道,这里口宽水深,有敌军防守;另一条是北线尾岛北端的鹿耳门航道,道口狭窄,水中淤沙,只有涨潮时船队才能通过。此处,荷军没有设防,只建了一座小屋,派一名伍长率六名士兵驻守。郑成功详细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制订了避开敌军炮火控制下的“大港”,经由鹿耳门港,直接在台湾本岛登陆的作战计划。4月2日下午,郑成功的舰队趁涨潮的机会顺利通过鹿耳门港,消灭了毫无戒备的六名荷兰士兵,成功驶抵台湾。在台湾老百姓的帮助下,郑成功的军队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全部登陆完毕。紧接着,郑成功迅速抢占赤崁城的粮食仓库,并且包围了仅有二百多名荷军士兵防守的普罗文查城。4月6日,驻守普罗文查城的二百多士兵全部投降。此后,郑成功又一鼓作气,迅速包围了揆一盘踞的赤崁城。虽然荷军又派军前来救援,但都被郑成功一一击退。到1661年底,荷兰人全部投降,从此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这场战役中,充分运用了《孙子兵法》中“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军事思想。所谓“不备”,一是指思想意识上的松懈,二是在军事部署上存在空当。郑成功以假示敌,麻痹荷兰殖民者的思想,使其疏于防备,然后详细侦察掌握了台湾的地形和敌军的布防,以及对气候、潮汐、航道的了解,出乎意料地采用了看似不可能登陆的港口和航道,既可以攻其不备,又可一举分割荷军的部署,并且及时解决了后勤保障,夺取敌军粮食仓库以此来补充自己,从而为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多算胜,少算不胜

原文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夫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在未开始作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作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论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仅根据庙算的结果,不用实战,胜负就显而易见了。

兵法解析

孙子强调,战争的敌对双方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发动战争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和敌方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而这样就要求统筹分析,进行周密详尽的谋划和计算,从而确定胜负的把握有多少,而这也正是后来毛泽东强调的不打无准备之仗的重要军事思想源流之一。此外,孙子所明确指出的另一方面就是对于整个战争的利弊条件双方各占据多少,相应的应对策略,同时如何不失时机地要促使战争利弊条件的转化,从而有更大把握地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孙子的这一说法是符合人们做事规律的,因此,他要求带兵打仗的将领一定要有充分的把握,在战斗开始之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备战,同时还要具有逆向思维,一定要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战略的出发点、战斗部署以及战斗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情况,切忌冒进、自以为是,或是过分自信而不冷静,这样盲目行动不作充分谋划和计算,只能最后尝到败果。

兵法范例

肯尼“庙算”赢海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美国对日本的作战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直到后来,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加强了军事部署和战略谋划,才渐渐地由被动转为主动状态。

1943年2月,美军得知一支日本舰队在新不列颠岛处集结,准备悄悄驶过俾斯麦海峡,开往新几内亚。当时任美军西南太平洋空军司令的肯尼将军,奉命拦截轰炸这支日本舰队。肯尼将军受命之后,迅速制订了作战计划。首先,肯尼将军要确定拦截敌舰队的最佳位置。因为日军舰队在新几内亚集结,既可以向南航进,也可以沿北航线机动,而且南北航线距目的地大约都是三天的航程。所以要想精确进行成功拦截就必须先确定日军舰队的航线。通常情况下,美军都会派出侦察机来确定目标的具体位置,但是当时南航线一直阴雨不断,能见度极低,空中侦察难度加大,只有北航线天气晴朗时才能实施空中侦察。并且由于时间紧迫,空中侦察的力量有限,不能同时在两条航线上执行侦察任务。于是肯尼将军采用博弈的方法“庙算”敌舰队的航线,因此他提出了几种方案:

第一,搜索力量集中在北航线,若敌舰队走北路,一天之内可以发现目标并获得两天的轰炸时间;第二,搜索力量集中在北航线,若敌舰队走南路,同样也是一天之内发现目标并获得两天的轰炸时间;第三,搜索力量集中在南航线,若敌舰队走北路,发现目标需要两天时间,轰炸时间只有一天;第四,搜索力量集中在南航线,若敌舰队走南路,这样能很快发现敌舰队,且飞机数量集中,天气晴朗,轰炸时间有三天。

对于美军来说,第四种方案是最佳的。而对日军舰队来说,走北路是最适宜的。但是在战争中,善于料敌者都是根据对方可能采取的策略来确定自己的策略。于是,肯尼将军做出果断决定,将搜索力量全部集中到北航线上,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肯尼将军的预期是正确的,最终成功地轰炸了日军舰队,赢得了这场海战的胜利。肯尼将军的“庙算”在这场战役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也正是《孙子兵法》所强调的在战争开始之前一定要进行准确“庙算”的原因所在。

兵法范例

越王“强而避之”灭吴国

吴越之战,是春秋末期位居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3年,历时近四十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终以吴的灭亡和越的胜利而告结束。

公元前514年,阖闾登上吴国王位,即任用逃亡到吴国的原楚国贵族伍员(伍子胥)和齐国的孙武,改革内政,“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扩充军队,加强战备,并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方针。其时,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占据着今浙江北部地区的越国,领土狭小,人口稀少,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楚为联越制吴,积极扶植越王允常,从而使越力量迅速壮大。公元前510年,吴国进攻越国,两国争战就此展开,双方你来我往,开始了长期的拉锯战。

公元前506年,阖闾率军攻楚。次年春天,允常乘吴国内空虚,出兵袭击吴都姑苏。吴王急忙抽兵回救,允常自知力不能敌,遂在大掠之后主动撤兵而还。公元前496年,允常病死,子勾践继位。吴王为“南服越人”,遂乘勾践新立之机,率军攻越。双方对阵于槜李(今浙江嘉兴县西南)。勾践见吴军阵容严整,组织敢死队连续几次发起冲击,均被吴军击退。在此情况下,勾践迫使犯了死罪的囚徒,列为三行,持剑走到吴军阵前,一起举剑自杀。吴军将士被这一疯狂举动所震慑,纷纷拥上前去看个究竟,吴军阵势因而大乱。越军乘机发动突然袭击,大败吴军。阖闾本人也因受伤不治而死,临终前再三叮咛儿子夫差:“必毋忘越!”

夫差时刻牢记杀父之仇,日夜练兵,积极备战,准备出兵攻越。公元前494年春,越王勾践得知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后,不听大臣范蠡的劝告,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夫差尽发吴国精兵,迎战于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吴军同仇敌忾,奋勇冲击,越军不敌,损失惨重,只剩下五千人退守会稽山。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并进而包围了会稽山。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大夫范蠡提出屈辱求全,主张用卑辞厚礼向吴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践亲自去吴国做人质。勾践采纳了这一建议,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去向吴王求和,并用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要他从中斡旋,劝说夫差允许越国作为吴的附属国,并声明如吴国不许,则越将破釜沉舟,与吴血战到底。伍子胥认为争霸中原不如灭越有利,并看出越国君臣卑辞厚礼的背后所隐藏的灭吴野心,因而坚决主张彻底灭越,否则,必将纵虎归山,养痈遗患,“今不灭越,后必悔之。”但夫差急于北上同齐争霸,认为越国既已投降,便名存实亡,不足为患。因此答应越国议和,率军回国。

越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为安抚民心,勾践下诏罪己:“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并下令“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把国内事务分别托付诸大夫负责管理,便带着范蠡等人去吴国给夫差当奴仆。勾践在吴国忍辱含垢,历尽艰辛,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于三年后被释放回国。

勾践归国后,决心复国灭吴。所谓“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争取民心,选贤纳谏,让文种治政,范蠡整军,建立招贤馆,礼遇收罗各方面人才。改革内政,减轻刑罚,减免赋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增加人口。在军事上,筑城立郭,修缮被战争破坏的都城,训练部队,厚赏严刑,扩充兵员。在对外政策上,奉行“结齐、亲楚、附晋、厚吴”的方针。不断送给夫差优厚的礼物,表示忠心臣服,以消除他对越国的戒备;送美女西施、郑旦给他,使他沉溺于女色,分散精力;贿赂吴臣,争取他们的同情和帮助;并离间吴国内部,挑起其大臣不和;破坏吴国的经济,用高价收买吴国的粮食,使其内部粮价高涨,造成供应困难;采集良材,选派巧匠,送给夫差,促使其大兴土木,消耗人力、物力。上述措施,收效显著,壮大了自己,削弱了敌人。越国力量大为增强,发兵伐吴所缺乏的只是时机问题了。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趁吴国大旱,率军连续攻打吴国。越军三战三胜,彻底瓦解了吴国的军事力量,迫使吴军退守姑苏城。越王采取长期围困战略,两年之后吴军势穷力竭,越军发起猛攻,一举歼灭吴军全部。公元前473年,越国最终取得了吴越之战的最后胜利。

越国最终战胜吴国,体现了孙子的战略思想“强而避之”“亲而离之”“利而诱之”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孙子军事思想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第二篇】作战篇

用兵之法

原文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孙。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译文

孙子说:从行军作战的一般规律来看,在军事物资上必须要准备的有:轻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且要做好长途跋涉千里运送粮食的准备。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款待各国使节、宾客的许多外交和战略谋划费用,以及用于武器维修和保养的胶漆等各种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都消耗巨大。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充足之后,十万人的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兵法解析

此处,孙子在开头算出了作战的一般成本。因为战争是大量消耗国家物资的行为,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的承受能力;另外要尽量在战争中减少各种消耗,甚至可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状态,这些孙子在下文中都有论述到。从这些方面足见孙子对一场战争全局的执掌和了解程度。这是孙子完整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不仅如此,他还详细列举了行军打仗的诸多耗费,如军队的各项装备费用和对这些装备保养的费用、粮草等后勤补给的耗费,以及战争中的外交费用等等。只有在充分统计上述费用后,才可以具备进行一场正面战争的首要条件。从中国古代的东周列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到历朝历代,凡是各国的军事行动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国力来支撑,否则将无法取胜;即使是在现在的各时期战争中,也是一样。就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为了渡过战争危机,国家统一调配所有物资,全力支援前线,尽管人民食不果腹,但当时苏联人民为了取得家园保卫战的最终胜利,自愿做出牺牲。以至于现在各个国家每年都会做出一份军事预算,以此来保障军队的战斗力。

兵法范例

拿破仑给养不足败兵俄国

在19世纪的欧洲大陆,法国皇帝拿破仑不可一世,横扫整个欧洲。1812年6月24日夜,拿破仑打算趁着夜色对俄国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打俄国一个措手不及。一开始,战争正如拿破仑所料,俄军节节败退,法军迅速向俄国腹地进军,先后占领了威尔诺、明斯克、波洛茨克等地区大片领土。俄国上下感到形势极为严峻,因此一致要求任命具有全权的统帅。1812年8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被迫再次起用库图佐夫为全军的总司令。

当时的库图佐夫虽然已年近七十,但是依旧神勇多谋。他最擅长的策略就是利用敌军自身的给养消耗来拖垮敌军。拿破仑的进攻态势很猛,在这样的情况下,库图佐夫一方面休整军队,提高战斗力;另一方面避开敌人的锋芒,进行战略撤退,同时实行坚壁清野,以此来消耗和疲劳法国军队,从而争取时间,寻求战机来消灭法军。由于拿破仑三十万大军深入俄国境内,人员、武器装备等所需物资的供给,每天消耗的费用极其巨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拿破仑急于和俄军主力决战。因此,拿破仑快速追击俄军,占领了俄国很多地方,但是占领的地方越多,用于进攻的兵力也就越少。当拿破仑军占领斯摩棱斯克以后,在数量上法军失去了优势,不仅如此,由于进入俄国腹地很深,各种军需物资以及后勤给养运送周期和成本都不断加大。而俄军方面,库图佐夫认为尽管法军数量已经减少,但是俄军的兵力以及战斗能力还是不能和法军抗衡,所以库图佐夫果断决定继续进行战略性撤退,与此同时,库图佐夫说服大家放弃莫斯科城,并且将所有生存物资全部撤走,只留一座空城给法军,俄军退到纳拉河附近。

这一场追逐战旷日持久,狂风暴雨把道路浇灌得泥泞不堪,士兵和车队深陷其中,行动极为不便,炎炎烈日又使泥浆变成坚硬的石头,使得士兵和车马经常摔倒。在行军途中,库图佐夫命令部队将所到之处的庄稼全部烧掉,不给法军留一粒粮食。此时,法国军队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出现了军粮供应问题。俄军经过三个月的战略撤退,库图佐夫意识到反攻的时机到了。1812年9月16日,俄军向法军宣战。这一仗双方都伤亡惨重,第二天库图佐夫下令全军再次撤退,拿破仑的目的是要消灭俄军主力,对于这样的胜利他并不满足。10月19日,拿破仑选择了撤离莫斯科。在撤离过程中,法军遭遇了俄国的严冬,在他们渡别列津纳河时,由于军队混乱使得在匆忙之中修建的渡桥坍塌,使得许多士兵、车马、火炮都掉进冰冻的河里。这是拿破仑军队所遭受的前所未有的大失败。

这次失败正是拿破仑忽略了行军打仗物资给养的重要性,在后勤没有跟上的时候军队轻率冒进。而库图佐夫正是意识到了这点,才果断决策,取得胜利。对于这场战争,拿破仑在后来读到《孙子兵法》时不禁感叹道:“如果早点读到此书,就不会有当时的失败了!”

用战也贵胜

原文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其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译文

因此,用这样大规模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挫失锐气。一旦要攻打城池,就会使得兵力耗尽。另外,军队如果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实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到那个时候,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过将领虽然指挥笨拙但求速胜的情况,却没有见过为讲究指挥巧妙而追求旷日持久作战的现象。战事久拖不决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也从来不曾有过。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害处的人,也就无法真正全面地理解用兵的益处。

兵法解析

在这一段中,孙武提出了一个在任何战争中都十分重要的军事思想,那就是“兵贵神速”的军事思想。

孙子主要从两个方面强调行军打仗中速度的重要性。首先,孙子要求针对具体一场战役的时候要讲求速度,带兵的将领应该不失时机地趁着士气高涨的时候速战速决,不要拖延太久。否则,一来延误战机,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是要以兵贵神速来达到出奇制胜的战略目的;二来军队丧失士气,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

其次,孙子强调要发动一场战争或是应对一场战争一定要注意在战略上速战速决,尤其是在本土之外进行战争一定要速战速决,否则给国家和军队本身带来的消耗和危害是十分巨大的。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进行战争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战争的本质就是要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更大的利益。

最后,结合以上两点,贯穿于行军作战之中就一定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机动灵活的军事行动,并且只有充分了解了战争的负面和不利因素之后,才会对战争有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以及对战争的好处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兵法范例

秦赵邯郸之战

秦国一直以来都想压缩赵国的版图,以实现其称霸中原的战略目的。公元前258年10月,秦国派遣五大夫王陵率领大军进攻赵国。由于秦军声势浩大,一路进攻顺利,很快就逼近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与此同时,秦国还在不断增兵,将邯郸城包围了起来。

由于赵国长期受到秦国的欺凌,赵国人对秦国充满了仇恨,所有的赵国人都坚决抵抗。但是由于敌强己弱的客观态势,赵军在军事上采取了坚守不战、疲劳敌军、等待援军的战略方针,使得秦军速战速胜的目的未能得逞。

针对双方对峙的情况,当时秦军杰出的统帅白起,正确地分析了双方对峙的形势和主客观条件,认为秦军不可能攻下赵都邯郸,所以他拒绝出任攻打赵国的秦军主将。果然不出白起所料,秦军久攻不下邯郸,不得已一再增派士兵更换主要将领,秦军伤亡惨重,一直攻打了八九个月依旧无所作为。

公元前257年12月,秦王除了派遣军队屯驻在汾城(今山西临汾)壮大士气以外,还增派由范雎举荐的将领郑安平率军增援,合力围攻邯郸。

而赵国这边,一方面全国上下合力固守城池,另一方面在外交上积极从事合纵活动,向各国求援。魏国首先答应出兵增援赵国,楚王也派遣春申君率军北上救赵。魏楚的援军很快赶到,他们在邯郸城下数败秦军。与此同时,赵国的军民在平原君的组织下,紧密配合,组成精锐部队主动出击,进行战术配合。

在这样的打击下,秦军腹背受敌,内外作战,终于支撑不住,于公元前256年1月败于邯郸城。

此场战役中秦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正是孙子在《作战篇》中指出的那样:“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因此,当时的秦昭王以为赵国在经历过长平一战的重创后已无力与秦国抗衡了,但是事实上,赵国经过长平一战后吸取了教训,内外调整治国政策,励精图治,赵国游说其他各国说明秦国的危害,很好地促进了各国的团结抗秦,所以在秦国进攻赵国的时候,才有邻国共同出兵的局面。

此外,由于秦昭王一意孤行,未能及时听取将军白起的建议,违背了“兵贵胜,不贵久”的基本军事原则,长期屯兵于赵国坚固的都城之下,兵疲师劳,“诸侯乘其弊而起”,给秦国以重大打击。

智将务食于敌

原文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善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国家之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物资枯竭,物资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起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起运时的二十石。

兵法解析

孙武在总结前人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战养战”的重要军事思想。首先要通过战争解决军队自身的粮草问题;其次,要在战争中扩充自己的实力,最大限度地招降生力军,为己所用,不用再次从国内征调军队;最后,在战争中缴获的武器等装备要及时补充到军队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军队越战越强大,越战越勇。此外,以战养战更可以解决国家对战争的负担,减缓国内压力,从而更加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更加促进军队强大。孙子在文中详细计算了国家长途供应军队给养的成本以及指明了这样的危害。并且分析了从敌国获得给养的重要性和对于整个战争的效果,同时,如果能够正确有效地运用“以战养战”的原则,就可以造成军队越战越胜、越胜越强、越强越胜的有利态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达到速战速胜的战略效果。因此,要求带军的将领一定要善于观察分析,对于一场战争要做好充分的战略考量,抓住时机,迅速取胜。

兵法范例

秦始皇劳民伤财遭灭亡《孙子兵法》曰:“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发动一场战争或是被迫参与战争都要谋取一定的利益,通过战争可以开疆辟土、巩固政权、劫掠财物、抢占资源,或者夺得有利地位、掌握主动权以及在政治上的领导态势等等。但是战争事实上是一种对内、对外的消耗行为,人员、财产会大量损失,会严重破坏经济的运行,尤其是进行长时间的战争会严重削弱国力,影响国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增加人民的负担,使得国运将难以为继。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一统是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经过多年的征战,统一了全国,但是并没有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休养生息的怀柔政策,而是立刻谋划对匈奴发动战争。这让广大饱受兵役和赋役重压的贫苦百姓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丞相李斯鉴于此种情况而提出建议:讨伐匈奴虽然是巩固边防的重要措施,但针对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只会使中原地区遭受重大的消耗。秦始皇没有听从李斯的建议,还是决意派遣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进攻匈奴,夺取了大漠南部方圆千里的地方,在黄河河套平原北部与匈奴划定了疆界,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征调大批成年男子修筑长城、戍守边塞。戍边将士风餐露宿,苦不堪言,十几年中死伤士兵不计其数。为了保障边塞军民生活,秦始皇下令征发百姓,用车船输送粮草。从沿海各郡县一路北上到达边塞地区,路途遥远,三十钟的粮食最后只有一石可以运到目的地。在秦始皇的强令下,全国上下男耕女织,昼夜劳作,供给军需,很多老百姓为此倾家荡产,或饿死路旁,或逃入深山老林。秦朝的国力也因此遭到了极大削弱。公元前209年,即秦始皇死后,他的儿子秦二世继位的第二年,被征发到北方戍边的陈胜、吴广等人在蕲县大泽乡率众起义,一时之间得到了全国百姓的积极响应。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秦军的主力被一一歼灭,新继位的秦王子婴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于是开城向义军投降。“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在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战斗中,秦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尽管如此,犹如弓弦绷得太紧,长期进行耗费巨大的战争,只能使国内积贫积弱而且是越积越深。正如孙子所说: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在全国刚刚统一之后,就对匈奴进行战争、修筑工程巨大的万里长城,这样一来使得国库积蓄耗尽,还使得广大百姓不堪重负,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因此,只要有人振臂一呼,百姓就会积极响应,所以外强中干的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

原文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故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

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怒之,激励之。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为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

兵法解析

孙武针对战事紧张时期的情况明确指出:第一,在战争紧张时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作战队伍的士气。如果队伍没有高涨的士气就一定无法取胜,要想提高士气就要激励将士,奖赏将士,使将士奋勇杀敌。在进行车战等一些艰难的战斗中一定要步步为营,只要获得一点胜利或者战利品就一定要告示全军,这样可以鼓舞人心,增加战斗力。第二,军队在行军打仗中一定要善于凝聚人心。对于战争中的俘虏要从优处置,尽最大可能使其归降,为自己效力。这样可以增加兵力,同时也可以利用降兵对原来部队情况的了解,直接有效地打击敌军的要害,快速取胜。另外,在凝聚人心上还要注重对广大民众人心的凝聚,这样部队无论到哪里都会有强大的民众支持,这样的军队将无往而不胜。最后,作为一个统率全军的将领,不仅仅是为了战争而进行打仗的,而是知道一场战争的真正意义何在,以及进行此场战争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只有完全明白战争的危害才能了解战争积极的一面。

兵法范例

李愬善待俘虏为己所用

唐宪宗时期,著名大将李晟之子李愬,在青年时期就受到了唐朝的重用,历任多种官职,政绩卓著。

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獐义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之后,其子吴元济借机反叛朝廷。当时新任宰相裴度认为李愬少年英雄,很有军事指挥才能,可以重用。于是唐宪宗命李愬率军平定叛乱,负责西路官军的指挥和调度。当时唐军将士普遍惧怕战事,士气低落。针对这样的情况,李愬果敢决策,暂时不主动出击。李愬首先慰问各部将士,让部队进行休养。而淮西的叛军由于一路连败唐军各路,所以滋生了轻敌的情绪,再加上看见唐军新任统帅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子,一到任并未采取任何战略措施,因而没有作任何的准备。

此时,西线的各路官军经过几个月的休养,已经可以作战了,李便开始着手准备进攻蔡州的部署。一天,李愬的部属马少良在巡逻时与叛军丁士良相遇,展开了一场恶战。最后丁士良不敌马少良,被马少良生擒,随即被押送到李愬面前。李愬问他有什么话要说,丁士良镇定自若地说道:“大丈夫死则死耳,还啰唆什么?”李愬听完之后,不仅没有发怒,反而慨叹道:“好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随即下令给他松绑,并且任命为将。丁士良见李愬如此厚待俘虏,心中十分感动,甘愿以死相报。

当时在蔡州的西南部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外围据点叫文城栅,由叛军吴秀琳驻守,唐军屡次进攻都没有成功,成为战略上的重大隐患。丁士良了解唐军的处境后主动向李愬献计说:“文城栅之所以屡攻不下,主要是因为有陈光洽在为吴秀琳出谋划策。如果将军许可的话,我就设法把陈光洽捉来。”李愬欣然同意了丁士良的主意。果然,丁士良很快就将陈光洽活捉了。由于文城栅没有了陈光洽给吴秀琳出主意,唐军很快攻克了这个重要的军事据点。由于唐军连续获胜,军队的士气大大增强。叛军见局势发生了逆转,于是纷纷向李愬投降。李愬让他们去留自便,对家有父母的,还特别发给衣物和路费。这么一来,很多投降的士兵感激不尽,都愿意留下来为李愬打仗。另外,敌军的守将李祜是吴元济的虎将,一天,李愬趁其率部割麦的时候设伏兵将李祜活捉。由于李祜在之前的战斗中杀死了不少唐军的将士,所以众将都对他恨之入骨,纷纷要求将其处死。李愬连忙劝退所有将领,亲自为李祜松绑,待为上宾,并且向朝廷密奏:“李祜是讨伐吴元济不可缺少的将才,如果将其处死,想收复蔡州恐怕难以成功。”唐宪宗见李愬分析的极为有理,十分赞赏李愬优待降将的做法,下诏赦免了李祜。李祜见李愬如此优待降将,愿弃暗投明,归降李愬并且协助李愬一起制定了平定蔡州的作战策略。其他降将见李愬如此仁厚,都深感其再生之恩,更加拼死效力。没过多久,李愬采取李祜的计策,在一个大雪之夜攻破了蔡州,平定了叛乱。

这就是孙武所说的:“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要化敌为友,变为自己的士兵,再与敌人作战。这样,一来对敌军各种部署都了如指掌;二来降将拼死效力更能增长军队作战的士气,归笼人心。在战争中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使自己的军队越打越强大。

【第三篇】谋攻篇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原文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孙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

孙子说:进行战争是要有一套原则的,用兵的上策就是要使敌人举国降服,光靠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面对敌军的队伍时,使敌人全军降服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对于百战百胜而言,这算不上是最高明的;如果能够不通过交战就可以降服全体敌人,那才是最高明的。

兵法解析

孙子在此处具体阐述了行军作战中极为重要的谋攻军事思想,目的就是要告诉带军的将领,不要一味地穷兵黩武,应该尽量通过避免战争来达到同样的战略目的。这一点不是不可能,是需要审时度势详细周旋的。另外,作战打仗能够在武力上打败敌人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是要能够让敌军从心里拜服,那样的战争则是最高的胜利。因此,行军打仗还要有攻心之术,一方面在战争进行中,边打边笼络人心;另一方面,在战争之后要对被征服的地区和俘虏进行心理安抚,收归人心,这样可以解决后顾之忧,节省军力。针对不同的情况和局势,将领一定要进行比较和选择,要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谋划好进攻的切入点,不仅要一击即中,还要以最小的代价取胜。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孙子的思想中带有老子的一部分辩证的哲学思想,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要求做到仁者无敌的境界。如果一个指挥官能有这样的指导思想来指挥战争,就一定可以不负众望,成为天下人都积极向往和臣服的对象了。

兵法范例

鲁仲连“不战而屈人之兵”取聊城《谋攻篇》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就是说,通过战略谋划,不需要动用一兵一卒就可以达到全胜的目的,那才是最高明的战法。

早在战国时期,齐国人鲁仲连就特别善于谋略,他曾经凭借着一封信就夺回了失地,对于这样的谋略在军事史上一直被赞誉为“谋攻”的典范。

齐国的大将田单用计打败燕军,夺回了齐国丢失的七十多座城邑,只有一座聊城没有收复。田单无计可施,于是向鲁仲连求教收复城池的策略。鲁仲连来到前线军营,了解清楚所有情况之后发现死守聊城的燕将,是因为有人在燕王面前说他坏话,害怕自己回国后被杀头,所以一直坚守在聊城,不敢回国。鲁仲连针对这一情况仔细分析了之后,告诉田单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拿下聊城。田单好奇地问:“我们要凭借什么攻取聊城?”鲁仲连胸有成竹地笑着答道:“只要在下的一封书信即可。”同时鲁仲连让田单耐心地等上几天。

于是鲁仲连写了一封书信,用箭射入聊城,守城的燕国士兵将书信交给燕将。信中写道:“聪明的人见机行事,勇敢的人不怕死而怕留下不好的名声,忠臣不怕死于君王面前。而如今你只顾一时的畅快,不顾忌燕王将失去臣子,你这是不忠;等你身死聊城,在齐国又没有留下好名声,这也不算是勇敢;没有守城的功劳也没有留下好名声,子孙后代也不会赞誉你,这是不聪明。如今生死荣辱,尊卑贵贱,就看你是如何选择了。我听说齐国为了报燕国攻打齐国的仇,要不惜一切代价攻打聊城。你可能还不知道,燕国现在大乱,屡次被别国打败,曾经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却被赵国围困数月之久,燕国的大片土地被分割,燕王受辱,遭到天下人耻笑。而目前的状况是,聊城之内已经没有军需了,杀人而食,烧人骨做饭,可是将士们却毫无叛变之心,这样的军队堪比孙膑、吴起的军队啊!因此,这样的军队一定是天下无敌的!所以,我是为你着想,不如率领军队离开聊城返回燕国见燕王。燕王看见你保全了军队和战车一定很高兴;老百姓见到了你,一定会如同见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般;朋友见到你,会拉着你的手臂而称赞你的功德。这样你就可以上辅佐君王,控制群臣;下可以安抚百姓,整理秩序。如此一来,你受到重用之后,就可以掌握燕国的政权,既有名又有利,何乐而不为呢?但愿你能仔细考虑,选择正确的做法。何必死守聊城而不放弃呢?”

燕将看完鲁仲连的书信之后,仔细权衡了一下利弊,觉得鲁仲连信中说的十分有道理,于是就连夜撤兵离开了聊城。鲁仲连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聊城。

兵不顿而利可全

原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故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译文

所以说,作战中最上等的军事行动就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要通过外交斡旋来战胜敌人,再次就是用武力直接击败敌军,但是最下等的策略才是攻打敌人的城池,占领敌人的土地。对于攻打城池这样的情况,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做,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硕大的防护盾牌和四轮攻城战车,以及准备其他攻城的所有器具,最起码要花去三个月的时间。而堆筑攻城用的土山,起码又要花三个月的时间。如果将领难以抑制自己的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云梯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于用兵的将帅,可以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能夺取敌人的城池,摧毁敌人的国家不需要进行长期的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运用谋攻的道理和方法。

兵法解析

战争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孙子非常智慧地预示到了这点,本段中着重强调了打仗谋攻的惊人威力和重要性。谋攻、外交、作战、攻城都是一整套的作战举措,但是它们各自的威力是递减的,最差的就是直接攻打城池。而攻打城池只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所以,第一等的军事行动就是不用双方短兵相接,直接用谋略挫败对手,在无形之中摧毁敌人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第二等的就是通过外交斡旋等手段,通过外交等各方面压力来迫使敌人就范。第三等就是直接与敌人进行武力战争,通过直接打击对手,来使对手被迫认输。最后就是攻打城池了。有形的战争与无形的战争相比虽本质上相同,但是效果和对敌人的威慑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战争中首先要选择的就是用谋攻挫败敌人,这样不用实际的交兵就可以取胜,减缓国家的压力和战争带来的各种危害。这正是孙子强调谋攻的意义所在,也可以看出孙子虽然是一代杰出的军事家,但是他也希望尽量避免战争,能不进行战争杀伐的就一定要避免,能通过外交解决国家间纷争的就尽全力通过外交解决。

兵法范例

商汤谋攻“鸣条”灭夏

公元前17世纪,荒淫腐朽的夏王朝开始走向衰亡。当时,夏朝的统治者是桀,他骄奢淫逸,宠用佞臣,对广大民众和所属的方国部落进行残酷压榨和剥削,引起普遍的憎恨和反对。

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商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商部落的首领汤见夏朝的苛政暴行实在是让百姓民不聊生,于是积极谋划消灭夏朝的大计。在这场朝代更迭的变革中,鸣条之战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

鸣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了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因此,它堪称中国军事史上最为辉煌的杰作。为了讨伐夏桀,商汤在战争开始之前做好了充分的谋划。在政治上,商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采取了争取广大民众和其他邦国的支持,并且对夏桀的暴政进行透彻的揭露,从而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广泛的政治基础。在军事上,商汤任用贤臣伊尹、仲虺,在贤臣有力地辅佐下,巧妙谋划,将夏桀的党羽逐一剪除,从而孤立了夏后氏。

为了彻底了解夏桀的内部情况,商汤多次派伊尹打入夏桀的内部,暗查情况,有力地掌握了“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况。对这一情况了解清楚后就做到了知己知彼,然后有的放矢地实施自己的战略谋划。不仅如此,为了探测夏桀的军事实力,伊尹向商汤献计说:“桀的号召力和军力有多么强大,我们一时之间还很难把握,为了不冒进,我们可以采取抗贡的方式来进行试探。”商汤采纳了伊尹的建议,第一年没有给桀进贡。桀怒,调九夷之兵伐汤。伊尹说,桀还有号召力,还不能和桀作战,赶快向他赔礼道歉,补送更加优厚的贡品来平息桀的怒火。到了第二年,商汤再次抗贡,桀更加怒火中烧,又想调九夷之兵来讨伐商汤。而九夷之兵反对连年用兵、劳民伤财,不听调动了,于是桀只调动了三夷之兵伐汤。于是伊尹建议说,照这样看来,桀已经没有号召力了,并且三夷之兵的战斗力也不强,士气也不高,此时正是我们用兵的时候。于是,商汤带领精兵在鸣条(今河南封丘附近)一带与夏桀的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在决战中,商汤的军队奋勇作战,一鼓作气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穷途末路,率领少数残部仓皇逃奔南巢(今安徽巢湖),不久病死在那里,至此夏朝宣告灭亡。

兵法范例

诸葛亮隆中谋攻三分天下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三条战略规划:一是西取四川,作为自己的战略根据地,然后等待时机进取中原之地;二是东联孙吴,稳固自己的势力,避免被曹操各个击破,同时又可以与孙吴合力抗曹;三是北拒曹操,摆明自己的立场,在政治上树立起鲜明的旗帜,争取人心。

从汉末时期看,为什么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前没有自己的一块地盘?主要是刘备对当时全国的政治形势没有做出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没有给自己进行正确的战略规划。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中原地区是各路军阀抢夺混战的地方,绝对不能容许刘备建立根据地和建立军队与曹操争雄。另外,在中原地区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刘备也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着重分析了四川的战略地位,四川是一个可以长久与中原地区对峙的坚固的根据地。因为夺取四川这块有利的根据地后,一来可以养精蓄锐,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进取中原;二来可以避免曹操和孙权的两面夹击,因此可以长治久安;三来,可以有效地掌握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权。再加上四川一直以来就是天府之国,人力、财力、物力雄厚,有十分可靠的经济基础。“联吴抗曹”是因为当时势力最大、国力最富、号召力最强的军阀就剩下北方的曹操和东南的孙权了。联吴抗曹既可以避免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又可以争取和平环境积蓄力量,休整军队,并运用外交手段,争取与东吴联合对抗曹操,然后再北伐中原。这一正确的战略方针,明确了敌、友、我的关系,对局势的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魏、蜀、吴三国鼎足之势形成之后,诸葛亮与曹操在争夺地盘时,都非常注意争取次要敌人来攻击主要敌人。当时处于保守的东吴就是诸葛亮积极争取的对象。因此,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对当时形势作了充分的分析,确定了“联吴抗曹”,极具斗争策略意义的一篇上策,这也正是“上兵伐谋”重要军事战略思想的最好体现。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原文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故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译文

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当拥有超过敌人十倍的兵力时,就要实施围歼的策略;当兵力五倍于敌人时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人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当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就要敢于抗击。当兵力少于敌人的时候,就应该设法防守。我军实力不如敌人时,应尽量避免与其交战。因为,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兵法解析

这是孙子从敌我双方兵力情况总结出的应对策略。这是谋攻中对敌我情况的分析,告诉将领分别在兵力相差十倍、五倍、两倍、相等以及少于敌人的情况下相对应的策略和方法。这体现了孙子灵活用兵的思想,打仗就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进行有效的打击。这一点被历代军事家研究和灵活运用,尤其在近现代的中国,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正是体现了孙子的这一军事思想。例如开展的游击战争、在敌后与敌人进行长久周旋、各个击破等重要的军事战法。孙子的这一思想反过来就是告诉统兵的将帅在自己实力不如敌军的时候如何应对强大的敌人。当自己兵力少于敌军时,就一定要避免被敌人包围的危险,同时不能与强敌进行正面较量,但是可以想办法分散敌人的兵力,再运用自己的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兵法范例

努尔哈赤“各个击破”大胜明军

在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二、三月间,明朝政府调集了十万大军,向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兵分四路,进行合击,企图一举歼灭后金。当时担任明军主帅的是杨镐,他自以为凭借十万大军的合击,一定可以将后金的军队击垮。于是在出兵的二十四日前,派人向后金下战书,这样的举措无疑是等同于把自己的作战计划通知敌方,这正是犯了兵家的大忌。

事实上,在此之前努尔哈赤多次攻打明军获胜,他早已判定明军必要采取大的报复行动,所以很早就做好了充分的防备。在得到明军分路进攻的消息后,努尔哈赤准确判定西路杜松等部为明军主力,遂采取了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努尔哈赤只派出五百人马去迟滞刘铤的东路大军,自己则率领十万大军迎战孤军冒进的西路军。

明西路大军的总兵杜松骁勇善战,但是有勇无谋,骄傲轻敌。杜松为了夺得首功,长驱直入,到达萨尔浒谷口(今辽宁抚顺东)后,立即分兵两路:一路在萨尔浒山下扎营,一路进攻吉林崖,企图抢占制高点以控制整个战场。

吉林崖地形险峻,易守难攻,杜松屡次进攻都受挫而归。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主力迅速抵达萨尔浒,对众将领说:“明军人多势众,我军人少,不宜分散用兵。因此,只要我们先攻破萨尔浒山下的明军,吉林崖的明军就会不战自溃了。”于是果断下令主力骑兵趁明军安营未稳之际,向明军发起猛攻。此时,驻扎在萨尔浒山下的明军因为重型装备未能抵达,只能依靠少数车辆组成车阵来仓促应战,在努尔哈赤的猛攻下,明军车阵迅速被冲垮。努尔哈赤的大军一鼓作气冲入明军大营,一举将萨尔浒山下的明军全部歼灭。

明军西线的主力被歼,南北两路势单力薄,处境极为不利。努尔哈赤根据各个击破的作战方略,转兵北上,集中兵力对付北路军。面对明北路军分别驻扎三个地点的特征,努尔哈赤还是各个击破,从而使明北路军全军覆没。到三月初,明军的东线、南线军队也都被努尔哈赤一一击破,彻底瓦解了明军企图消灭后金的战略意图。

在这场战争中,充分显示了努尔哈赤卓越的军事指挥思想,将《孙子兵法》的战略指导思想融会贯通,有效地运用到实战中。在作战中,努尔哈赤集中自己的优势兵力,连续作战,速战速决,各个击破,使得自己在总兵力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促成在每场具体战役中形成自己的优势兵力,保证战斗的胜利。

夫将者,国之辅也

原文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夫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译文

军队的将领是国君的有力助手,是国家辅助的重臣。所以,对君王辅助的谋略缜密周详,则国家必然强大;辅助的谋略疏漏失当,则国家必然衰弱。所以,对于国君而言,危害军队的行为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叫作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的战守之事、内部事务而强行干预三军的行政事务,就会使将士们无所适从,感到迷惑;不知道军队战略战术的权宜变化,却一味干预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感到疑虑。这样的话,军队既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那么诸侯各国就会趁机兴兵作难。这就是自乱其军,坐失胜机,自取灭亡。

兵法解析

孙子指出,对于国君而言,在战争中存在几种情况是危害到军队,使军队战败的。首先是将领,将领对君王的辅助如果不当就会误导君王,使国家陷入空前的危难。而对于君王而言,就是君王不信任带兵的将领,所以会对将领掣肘,这样一来就使得统兵的将领在各个方面有所顾忌,不能放开手脚,于是就出现了唯唯诺诺的状况,久而久之会使军队人心动摇,纪律涣散,丧失战斗力。其次,就是君王过于自信,在不能完全了解敌情以及自己军队现状的情况下,强令军队行动,轻易冒进,往往会造成自取灭亡的惨烈结局。综合这些特征来看,作为将帅就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辅佐君王,使君王政令贤明,强大国力;作为君王一定要用人不疑,信任将领,同时要在军事上虚心请教,给统兵的将帅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就可以从内外对自己加以巩固,充实强大自己,不给敌国以可乘之机,更加不会错失获胜的良机。孙子充分考察影响战争的各方面因素,足见其心思细腻,见解之深。

兵法范例

僧格林沁“乱军引胜”命丧高楼寨

在清朝后期,民间起义此起彼伏,一是不满清朝的统治,一是民众自发对抗列强的进犯。在当时,僧格林沁是清朝科尔沁博多勒噶台亲王,由于多次打败太平军和捻军,所以根本不把捻军放在眼里。1860年8月,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率领一部分太平军与张宗禹率领的捻军结合,使得捻军的整体力量得到了加强。僧格林沁认为捻军已是自己的手下败军,即使人再多也不是自己的对手,因此漠视了捻军的力量,并且针对捻军制定了“跟踪穷追”的方针,妄图一举消灭捻军。僧格林沁的部将劝他“穷兵勿追”,僧格林沁满不在乎,狂妄地说道:“怕什么?我骑马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马有几条腿呢!”

僧格林沁的军队当时有一万二千人,大多为骑兵。公元1865年元月,捻军将僧军引入河南,击毙僧格林沁的心腹将领恒龄、舒伦宝。僧格林沁看见自己的两员大将被捻军消灭,恼羞成怒,发誓一定要彻底消灭捻军。于是紧追捻军,一刻也不放松。捻军发现了僧格林沁的阴谋,觉得自己的实力与僧格林沁相差太远,决不能和他进行正面对抗。于是决定将计就计,在河南、江苏、山东境内与僧格林沁周旋,寻找战机,打破僧格林沁的企图并且将他消灭。公元1865年1月至5月,捻军在河南、江苏、山东三省昼夜行军,忽东忽西;僧格林沁率军紧随其后,也是日夜紧追,马不停蹄。在疲惫不堪的追击中,僧军经常夜不入馆、衣不解带、席地而睡,数百名僧兵死于非命,而僧格林沁本人也是累得筋疲力尽,连骑马的力气也没有了。清朝廷发现僧格林沁孤军穷追的危险,就劝他“择平原休养士马”,警告他“勿轻临敌”,但是僧格林沁却错误地认为,捻军同样也已经疲惫不堪,而且在装备上差于自己,在这个时候只需要一击,便可以彻底消灭捻军。

1865年5月16日,捻军急行军到达山东曹州府城西的高楼寨。在高楼寨背面是一条条防止黄河泛滥的河堰,河堰上下是一片片茂密的柳树林,既适合于埋伏千军万马,又有利于步兵作战。捻军认为此处正是歼灭僧格林沁大军的最佳之地,于是将主力全部埋伏于高楼寨,只以少数捻军正面迎击僧格林沁。僧格林沁的军队穷追多日,当捻军后退时,僧格林沁更是紧追不舍。就这样,僧格林沁一步步进入捻军设计好的埋伏之中。捻军根据战场的情况,首先消灭了僧军的左、右两路军,逼迫僧格林沁的中路军退入一座多年无人居住的空圩子,叫荒庄。此时,赖文光和张宗禹率领捻军主力将僧军层层包围,又围绕荒庄构筑起层层营垒。僧格林沁趁着夜色,率领少数人马进行突围,但是刚刚逃出荒庄,又落入埋伏在柳林的捻军手中。僧格林沁孤身逃出,被捻军小将张皮绠追上,一刀砍下脑袋。

高楼寨一战,僧格林沁正是不听众劝,违反了孙子兵法所说的“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一味地冒进最终命丧高楼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原文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故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因此,要预见胜利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判断: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是不能打的,就能够取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来采取相应对策者,就能够胜利;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就能够取胜;以有充分准备的来对付毫无准备的,就能够胜利;统兵的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同时在朝的君主又不加干预的,就可以取胜。以上五个方面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如果能充分地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的,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能了解对方但是了解自己的,胜负的概率各半;反之,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的,那样就是每战必败。

兵法解析

对于战争而言,胜负是判断一场战争的标准,如果作战不能取胜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招致自己的灭亡。所以,在战争中作为主帅首先要明确战争胜负有多少把握,然后再根据对方和自己的情况来考虑能不能打,然后是如何打,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决策,最后再考虑如何取胜,并且要明确战争的时间将会持续多久,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承受相应时间内的消耗。在战争时期要坚持一致性,就是全国、全军都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集中力量打击敌人。这就要求君王修明内政,信任统兵的将领,不随意干预军队的决策和行动,同时为前方军队的补给做好后勤工作。要使得作战队伍有一定的自主权,同时还要免去军队的后顾之忧,以使部队的注意力集中,不被分散。唯有如此,才能在战争开始前使自己站稳脚跟,做到知己知彼,那样就是所有战争都不会失败,真正做到了所向披靡。

兵法范例

李世民“知己知彼”退突厥

大唐王朝开国之初,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东突厥经常骚扰中原的安宁。对此,唐高祖李渊一时无计可施,于是打算迁都。这一举措遭到了秦王李世民的反对,并且自动请命出兵讨伐。当时东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率兵袭扰关中,李世民率领军队到达泾阳(今属陕西)一带与其对阵。东突厥军队有骑兵万余之众,而唐军不过数百,力量悬殊极大,正面厮杀肯定不能取胜。李世民仅带一百名骑兵,来到阵前,对颉利可汗说道:“我们之前已经与你们结盟,今日为何违反盟约来侵犯我们的土地?如果你们可汗真有本事,就请可汗与我李世民一人来决战。如果派兵攻打,我这一百名士兵将拼死一战,决不后退半步。”颉利见李世民说得如此坚定,再加上李世民如此的镇静威严,担心唐军另有埋伏,一时间不敢向前。同时,李世民又派使者质问突利可汗:“你以前与我们有盟约,今日出兵袭扰,为何不守信用?”突利自觉理亏,一时竟无言以对。颉利见李世民如此大胆,同时得知李世民的使者对突利的质问,又疑心突利与李世民私下有联系,便下令军队后撤,暂缓行动。此时阴雨连绵,唐军粮食供应受阻,士兵疲惫,又面对强敌,情况十分危急。李世民也了解到突厥军的弓箭因雨受潮、士气开始低落等这些情况后,果断做出决策,决定对突厥进行突然袭击。果然,李世民趁着大雨夜袭突厥营地,东突厥惊慌失措,加上兵器不利,几乎丧失了战斗力,大败而逃。对于突厥的撤退,许多将领都要求乘胜追击,但是李世民没有这么做,因为李世民考虑到当时国家初定,百废待兴,国力不强,百姓尚未富足,应当休养生息。如果打仗,必有死伤,白白增加老百姓的哀怨和痛苦。况且,即使此战获胜也不见得就能彻底平定突厥。所以,李世民思量之后决定采取“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策略,派人向颉利可汗晓之以利害。之后,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便桥会盟,宰牲歃血,并赠送其大量的金帛,颉利遂率军北撤。

【第四篇】军形篇

胜可知而不可为

原文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孙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译文

孙子说:“古时候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一开始各种不利的情况使自己总是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就耐心等待着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要使自己不被战胜,就要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判断敌人能否被战胜,关键就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兵法解析

对战争的研究,孙武是站在一定的宏观高度上,具有很强的哲学思辨性,因此可以从文中看出其高深的思想体系。在《军形篇》的一开头,孙子就强调了如何在战争中抓住时机的问题,时机不是在战争一开始就有的,因此要善于等待,善于分析和观察,设法找出敌人的破绽,造成可乘之机,这样就可以抓住敌人的弱点追着打。同时更要善于思考战争形势的转化,但首先是要确保自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先求稳,而后再进攻。也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能够稳中求胜,这也是统帅的职责所在。对于在战争中的主动权,统兵者一定要善于把握,因为一旦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就可以牵制住敌人,使战争的有利因素向自己的一方转化,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战略目的。另外,孙子还强调了一种制造可乘之机的方法,就是可以先向敌人示弱,以此来麻痹敌人,从而找到战机歼灭敌人。

兵法范例

楚国“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灭庸国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年发生大饥荒。戎人趁机攻打楚国,而此时楚国的附属国庸国率领蛮人背叛了楚国。

面对这种腹背受敌的情况,楚国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主张迁都阪高。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大夫的反对,并且建议楚王直接发兵攻打庸国,当时的楚王是比较激进的,面对国家的危难依然采纳了大夫的建议,直接发兵庸国。

楚军进攻庸国,一路上艰难困苦,当大军到达庐地时,携带的粮草已经用尽。因此,楚军打开地方的粮仓,取出了仅有的一些粮食,军官和士兵都只能吃个半饱。就这样一路坚持到了庸国的边境,准备向庸国发动攻击,但是楚军在方城遭到了庸人的袭击,楚将子扬窗被俘。三天之后,子扬窗借机从庸人那里逃出来,对楚将们说:“庸人兵多,又与许多蛮人联合,力量非常强大,我们不如暂且回国,与王室的大军会合后再进攻。”

这时,楚国的大夫师叔说:“从目前的形势看来,似乎对我们不利,但是我们只有‘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因此,我们要立刻攻打庸国,而且只许败不许胜。”“可是我们刚刚打了败仗,士气低落得很,按照常理我们应该休整一些时日再战。即使我们现在进行攻击,那也应该想办法取胜才是,以此来鼓舞士气,为什么还要故意打败呢?”其他将领都极为不解地反问大夫师叔的主张。“我们不打则已,要打就一定要取胜。”许多将领也都附和道。师叔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刚刚打了胜仗,士气正高涨,但也是非常容易骄傲的。我们现在进攻,敌人必然乘胜还击。我们故意再打败,敌人必然会认为我们战斗力已经衰弱,如果我们再连续战败几次,敌人肯定会认为我们已经不堪一击了。那样敌人必然要骄傲,一定会疏于对我们的防范,这样我们就可以寻找战机,发动真正的攻击,一举就可以歼灭敌人,取得胜利。”楚王听了之后,认为师叔的战略谋划很有道理,于是吩咐各军依计行事。

楚军按照师叔的建议,在三天之内连续和庸军打了七仗,每仗都假装失败,不少的马匹、辎重都被庸军缴获去了,还有少部分楚军被庸军俘虏。庸军感到楚军已经精疲力竭,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于是就不再设防,士兵也不再集中了,只剩下部分岗哨。

此时,楚军仔细观察庸军的动态,正如楚军所预料的那样,庸军开始麻痹大意,骄傲起来。楚军立刻抓住战机,分兵两路攻打庸国。当时同楚军联合的秦军与巴军也跟随楚军一起包围了庸国。

庸军一看这次楚军来势汹汹,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为庸军助战的蛮人都纷纷归顺了楚国。庸军孤立无援,又没有设防,很快就被楚军消灭了。楚军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正确地运用了孙子的军事思想才一举变被动为主动消灭了庸国。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原文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不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译文

想要不被敌人战胜,就一定要严密地防守;想要战胜敌人,就一定要进攻得当,出奇攻而取之。实行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组织进攻,则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善于防守的人,隐藏自己的兵力就如同隐藏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展开自己的兵力就如同从天而降的一样,使得敌人来不及防备。这样,才能够在保全自己的同时而获得全胜。

兵法解析

孙子在此处论述的思想真正体现了他在第一篇《始计篇》中所提出的“兵者,诡道也”。的确,这里所说的攻守转换中的一点就是利用双方兵力的态势来促成有利于自己的局势形成,从而歼灭敌人。也可以看出孙子要求先立本,就是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实力,然后再等待时机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要善于由攻势转为守势,同样,也要善于由守势转换为攻势,也就是在这一攻一守的转换中,能够战胜敌人的机会就自然显现出来了;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在攻守转换中如何隐藏自己的兵力。防守的时候,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自己的兵力隐藏起来;进攻的时候,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敌人面前,这样打得敌人猝不及防,恰恰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具体体现。

兵法范例

秦国“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灭楚国

公元前225年,秦王嬴政一心想统一中原,因此一直在谋划着进攻楚国的战役和进行各项准备。在出兵攻楚前,秦王问大将李信,进攻楚国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连年征战,屡获战功,其轻敌之心流露,便大言说:“二十万人马足矣。”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回答非六十万人马不可。秦王认为王翦年老胆怯,勇气减退,因此起用李信为将、蒙武为副将,率领二十万兵马攻打楚国。李信初战告捷,一举攻下了平舆,又向西攻下了田城,之后又要求率兵攻打寝邱的蒙武迅速西进城父,然后合兵向楚国纵深挺进。

这时候,楚国见秦国已经深入楚国腹地,于是派项燕为大将,领兵二十万,水陆并进,在西陵迎击秦军,同时派出副将屈定在鲁台山一带设下七处伏兵。秦楚两军在西陵展开激烈的战斗,秦军前进受阻,就在双方对峙的时候,屈定的七处伏兵突然杀出,使秦军两面受敌,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楚国大将项燕乘胜追击,杀秦军都尉七人,士卒无数,直至平舆,收复了所有的失地。李信兵败,尚未攻至城父的蒙武见势迅速撤兵,这次伐楚彻底失败。

伐楚失利后,秦王恼羞成怒,随即下令削除李信的官职。此时的王翦也已经告病还乡了。秦王只好亲自登门请王翦出山收拾残局。王翦推脱不过,还是答应率军出征了,但他坚持原来的要求,认为非六十万兵马不足以胜楚。秦王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命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出兵再次征讨楚国。

王翦率军来到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出兵迎击。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但王翦一直扎营于天中山下,连营十里,坚壁固守,任凭项燕每日阵前挑战,王翦一概不出击迎战。日复一日,王翦大营高挂免战牌,项燕以为王翦年纪老迈,心中胆怯不敢应战,渐渐开始轻敌了。而在秦军大营中,王翦命人每天杀猪宰羊,改善士兵饮食,将军与士兵同吃同住,对士兵问寒问暖,关怀备至,官兵融洽,上下同心。王翦一面劝阻士兵们积极要求出战的请求,一面教导士卒进行投石和跳跃的游戏。通过游戏增加了士兵的体质,提高了技能。与此同时,他还命令士兵不许越到楚国境内去砍柴,如果抓获楚国的老百姓要酒肉款待,释放回家。这样秦军的“怯战”和友好在楚国的边境很快就传开了,楚国的老百姓对秦军的恐惧和对抗逐渐变得安定和亲近起来。就这样,秦军在楚国的边境上与楚军相持了一年多,项燕总是求战不得,心中认定王翦一定是胆怯了,更加松于戒备。在楚营中士兵松松垮垮,对战争已经失去了警觉。而休整操练了一年的秦军士兵个个精力旺盛,身强体壮,士气高昂。

王翦把一切情况都掌握在手,经过仔细分析比较,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有了必胜的把握。于是王翦突然命令全军向楚军发起全面攻击,他首先挑选了两万精兵打先锋,又分兵数路同时向楚军发起猛烈攻击,并命令部队:各路人马只要打败敌人,就可以各自为战,向楚国纵深进攻。早已摩拳擦掌的秦军将士,突然发起攻击,势如万钧雷霆,迅猛异常,所向无敌。相反,楚军长期处于松懈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一时之间难以应对,纷纷仓皇逃窜。王翦乘胜追击,取得了永安城大胜。未及数月,秦军先后攻占了淮北、淮南、江南等地,一举攻破楚国的都城寿县(今安徽曹县西南),最后俘虏了楚王负刍,大将项燕被迫自杀。到第三年,公元前223年,秦王终于如愿以偿吞并了楚国。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原文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见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译文

能够预见到胜利而又不能超过平常人的一般见识,那是算不上最高明的。通过激战而后取胜,即使普天下的人都称赞,那同样也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如同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上眼力很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聪一样。古时候所说的善于带兵打仗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很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打了大胜仗,既不显露出智慧过人的名声,也没有表现出勇武盖世的战功,而他们既能打胜仗同时又不出任何差错。他们之所以不会有任何的差错,原因就在于他们作战前所进行的详细谋划,使得具体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他们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总是确保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同时也绝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

兵法解析

孙子此段中着重评价了将帅之道:什么样的将帅才是最高明的将领;什么样的将帅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将领。因此,真正善于行军打仗的将帅既不显露出智慧过人的名声,也没有表现出勇武盖世的战功,而他们既能打胜仗同时又不出任何差错。这也就是“静水流深”的一种哲学思想,就是要不动声色,不为外物所动,在冷静与平凡中创造伟大,只有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胜利才能长久,才能时刻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看清局势,准确判断目标,从而做出适宜的英明决策。再一点是孙子想强调的,就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将领,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也只有如此才是能够战胜敌人的先决条件。这一点,我们通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就可以完全体会到。诸葛亮每战都是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然后在此基础上克敌制胜,而且每次都以最小的代价战胜劲敌,这也体现了诸葛亮在战术上对敌人的重视,所以每战之前必详尽谋划,以及他对将士兵力的爱护。

兵法范例

李世民“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唐朝建立后,刘武周一直招兵买马,扩充地盘,成为一股重要的敌对武装。619年夏天,刘武周遂于武德二年三月在突厥支持下举兵南下,一举攻占了并州(今山西太原)。

刘武周攻占了并州之后,又派宋金刚攻陷晋州(今山西临汾)、龙门(今河津东南)。十月,宋金刚占领了整个河东地区,严重威胁着关中地区。李渊被迫下令:“放弃黄河以东地区,退守关西,再图长远之计。”但是,秦王李世民上表劝阻,力谏道:“太原是我们的基业所在地,是国家的根本;而且河东地区土地肥美,物产丰富,可以保证京城的各种物资供应。如果抛弃了,后果不堪设想。请父王调拨三万精兵给我,我一定消灭刘武周,收复汾、晋二州。”李渊见儿子的分析有道理,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李世民统率关中精兵进攻刘武周。

公元619年11月,李世民率军自龙门关(今山西河津西北)乘坚冰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刘武周主力宋金刚军对峙,并同固守绛州(治正平,今山西新绛)的唐军形成掎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诸将皆请求出击,李世民认为:“刘武周占据太原,宋金刚孤军深入,军无蓄积,利在速战;唐军宜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冲其心腹,待其粮尽计穷撤退时,再行出击,此时不宜速战。”于是命令总管刘弘基率兵二千人,由隰州(今山西隰县)直奔浩州(今山西汾阳),截断宋金刚粮道,派小部队寻机袭扰其后方,消耗其兵力,主力则厉兵秣马,坚壁不战。唐军诸将多次请求进攻宋金刚,李世民指出:“宋金刚率军千里而来,深入我们的腹地,精兵骁将,全都在队伍之中。但是其补给困难,他们的粮草等都是靠攻城略地所得,所以他们虽然人多将勇,但是内实空虚,想和我们速战。为了避其锋芒我坚营蓄锐,等到他们粮草用尽,就会不战自乱,到那时我们再一举出兵,必定大获全胜。”

公元620年4月14日,与唐军相持约五个月的宋金刚军终因粮秣断绝,被迫开始向北撤退。李世民即率军跟踪追击,至吕州(今山西霍县)大败宋金刚的军队,然后又乘胜继续追击,一昼夜行军二百余里,交战数十次,到高壁岭(今山西灵石东南),李世民即率精骑出击,大败宋金刚军,之后又一举攻克了刘武周的军队。刘武周不得不放弃并州与宋金刚逃往突厥,后又被突厥所杀。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典型战例。李世民极为巧妙地采取“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先稳住自己,然后寻找时机,先疲后打的方针,以主力坚壁蓄锐,待机破敌,遣偏师袭扰敌后,断其粮道,逐渐削弱敌之力量,积极创造战机,适时转入进攻,在进攻中力排众议,穷追猛打,连续作战,终获全胜。唐军夺回河东,对巩固关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

原文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是,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文

所以说,一般能够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与敌人交战;而通常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同敌人交战,然后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指挥作战的人,都是潜心研究制胜之道,必须要修明政治,坚持制胜的法治,从而能掌握战争胜负的主动权。对于兵法来说,有五条基本原则: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积;二是量,即推算物质资源的容量;三是数,即统计兵源的数量;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即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一国物力、人力资源的容量,而资源的容量又决定着可投入部队的数目,投入部队的数目则决定双方兵力的强弱,由双方兵力的强弱可以得知胜负的概率。从中可以看出,获胜的军队对于失败的一方就如同用“镒”来称“铢”,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获胜的一方就如同用“铢”来称“镒”,处于绝对的劣势。胜利者一方指挥军队打仗,就像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冲决而出,势不可当,这就是军事实力的表现。

兵法解析

所谓“军形”就是军事实力,在实际的战斗中军事实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而军事实力则是一支军队、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具体的战争中,统帅军队的将帅首先要明确彼此双方的军事实力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作战策略和进行军事部署。另外,孙子还指出如何考量一支军队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是五条基本原则,就是“度”“量”“数”“称”“胜”,从一国的物质资源基础,到军队指挥官的军事素养,都是体现一支军队战斗实力的重要因素。将帅在战前的充分谋划至关重要,各种军需物资的供给是根本保障,这些因素哪一方面缺失都对战争的结果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一定要多加小心,要打有准备的仗,不可凭匹夫之勇,以免惨遭一败涂地的结果。所以,孙子提出打仗要有“全胜”的思想,就是要以绝对的实力、最小的代价获取更大的胜利。因为战争不是儿戏,是百姓生死、国家存亡的第一等大事,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实力,达到一战即胜的效果。从中可以看出,孙子对待战争的态度是审慎的。

兵法范例

汉武帝“胜兵先胜”击匈奴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然是汉民族和平生活的重大威胁。自汉高祖刘邦平城被围事件发生后,由于实力不足,加上有诸多内政事务亟待处理。在政治上,只能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赠送丝绸、粮食等物品,与其约为兄弟,以缓解匈奴的袭扰,一直蒙受很大的耻辱。在军事上,则主要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尽量避免与匈奴进行决战。到了文帝、景帝时期,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使凋敝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富庶丰足的景象。另外,注重军队尤其是骑兵的建设,西汉的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了。

就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汉武帝刘彻登基当了皇帝。他凭借前辈所创造的物质基础,积极准备反击匈奴的战争。在军事上健全军制,加强骑兵部队的建设,选拔适应指挥骑兵作战的年青将领,修筑军事要道。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法”以削弱地方势力等等。在经济上征收商人车船税,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以增加战争物资储备等等。经过苦心经营,全面造就了战略反击匈奴的军事、经济、政治条件。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三四十年之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河南、漠南之战。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派遣年青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一地。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南设置朔方、五原两郡,并筑朔方城,移内地民众十多万在朔方屯田戍边。汉军收复河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其对长安的威胁,并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的基地。

河西之战。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进击河西走廊的匈奴。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长驱直入,在短短六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九千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同年夏天,汉武帝为了彻底聚歼河西匈奴军,再次命令霍去病统军出击。为了防止东北方向的匈奴左贤王部乘机进攻,他又让张骞、李广等人率偏师出右北平,攻打左贤王,以策应霍去病主力的行动。此战歼敌三万余人,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毁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漠北之战。经过漠南、河西两大战役的打击,匈奴势力遭到了重创,汉军已完全占有了这场旷日持久反击战争的主动权。汉武帝为了彻底歼灭匈奴主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边患问题,制定了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的具体作战方针。卫青、霍去病按照汉武帝的命令,各率精骑五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沿东西两路北进,决心在漠北与匈奴进行会战。漠北之役是汉匈间规模最大、战场距中原最远、最艰巨的一次战役。汉军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共歼匈奴九万余人,严重削弱了匈奴的势力,使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局面。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在军事上的成功经验,充分说明:第一,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做到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他根据对匈奴的作战特点,大量建设骑兵,选用青年将领;军事和外交密切配合,以孤立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