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17:20:45

点击下载

作者:支晓晔,高顺利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

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试读: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燃气行业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大部分中等城市已用上洁净的天然气,北京市的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燃气管网总长度达14000km,涵盖了城八区及大部分郊区县。城镇燃气在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极大提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城市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隐患。由于燃气事故的特殊性,任何一件燃气安全事故均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为此,确保燃气安全供应是各城镇燃气运营商的重要职责和社会使命。

随着燃气事业的发展,燃气管网安全运行显得越发重要,然而针对城镇燃气管网安全运营方面的系统教材目前还比较欠缺,直接影响燃气行业相关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是城镇燃气职业教育系列教材之一,结合我国目前燃气事业的发展和应用情况,系统介绍了城镇燃气供应系统方面的安全技术与管理知识,供使用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借鉴。

全书共分为13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1章是概述,主要介绍城镇燃气基本常识、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以及燃气事故的特点;

第2章是燃气安全管理法规,主要介绍安全生产法规、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第3章是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主要介绍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及管理;

第4章是管道完整性管理及评价,主要介绍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技术及评价方法;

第5章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主要介绍特种设备的类型、特点以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

第6章是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主要介绍有限空间的类型及管理方法;

第7章是自然灾害安全管理,主要介绍地震及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安全管理;

第8章是人为因素对燃气管道安全的影响,主要介绍各类人为因素对燃气管道安全影响的原因以及居民用户的安全用气;

第9章是消防安全,主要介绍企业消防安全制度、职工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器材以及火灾隐患整改方法;

第10章是职业卫生及个体防护,主要介绍职业卫生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11章是燃气事故应急管理,主要介绍燃气事故应急管理的定义及手段;

第12章是物联网技术与管理,主要介绍SCADA系统、PDA系统、GIS系统在燃气行业的应用;

第13章是安全教育及检查,主要介绍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管理措施。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城镇燃气职业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的使用教材,也可供燃气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章后设有自测习题,答案请登陆http://www.cqup.com.cn下的“教育资源网”获取。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14年9月1 概述核心知识

·燃气的种类及性质

·城镇燃气气质要求

·燃气管网输配系统

·燃气事故的原因及特点学习目标

·掌握燃气的种类及性质

·掌握城镇燃气的气质要求

·了解燃气管网输配系统

·了解燃气事故的原因和特点1.1 燃气的种类及基本性质

城市燃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可燃气体和不可燃气体。其中,可燃气体有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己烷、乙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氢气和一氧化碳等;不可燃成分有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部分燃气还含有氧气、水及少量杂质。

城市燃气根据燃气的来源或生产方式可以归纳为天然气、人工燃气和液化石油气三大类。其中,天然气是自然生成的,人工燃气或是由其他能源转化而成或是生产工艺的副产品,液化石油气主要来自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副产气。1.1.1 天然气

天然气主要存在于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中,也有少量出于煤层。天然气又可分为伴生气和非伴生气两种。伴随原油共生,与原油同时被采出的油田气叫伴生气;非伴生气包括纯气田天然气和凝析气田天然气两种,在地层中都以气态存在。凝析气田天然气从地层流出井口后,随着压力和温度的下降,分离为气液两相,气相是凝析气田天然气,液相是凝析液,叫凝析油。

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的物质(氮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悬浮微粒)极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为煤的40%左右,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少于其他化石燃料。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一般说来,天然气包括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两类:其中常规天然气主要指气田气(或称纯天然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田气,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需要注意的是,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区分边界甚难界定,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的系列。

1)气田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田气

常规天然气主要指气田气(或称纯天然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气田气。(1)气田气

气田气是指由气田开采出来的纯天然气,组分以甲烷(CH4)为主,还含有少量的乙烷C2H6、丙烷C3H8等烃类及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氮(N2)和微量的氦(He)、氖(Ne)、氩(Ar)等气体。我国四川开采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一般不少于90%,热值为34.75~36.00MJ/m3。(2)石油伴生气

石油伴生气是地层中溶解在石油或呈气态与原油共存,伴随着原油被同时开采的天然气。石油伴生气又分为气顶气和溶解气两类。气顶气是不溶于石油的气体,为保持石油开采过程中必要的井压,这种气体一般不随便采出。溶解气是指溶解中石油中,伴随着石油开采得到的气体。石油伴生气中甲烷含量一般占65%~80%,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戊烷(C5H12)和重烷等。其低热值一般为41.5~43.9MJ/m3。我国大庆、胜利等油田产的天然气中大部分都是石油伴生气。(3)凝析气田气

凝析气田气是指含有少量石油轻质馏分(如汽油、煤油成分)的天然气。当凝析气田气从气田采出来后,经减压降温,凝结出一些液体烃类。例如,我国新疆柯克亚的天然气就属于凝析气田气,华北油田供北京输送的天然气中,除前面提高的伴生气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凝析气田气。凝析气田气的组成大致和石油伴生气相似,但是它的戊烷(C5H12)、己烷(C6H14)等重烃含量比伴生气要多,一般经分离后可以得到天然汽油甚至轻柴油。凝析气田气甲烷的含量约为75%,低热值为46.1~48.5MJ/m3。

根据存在的状态,常规天然气还可以分为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1)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

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简称CNG)是天然气加压并以气态储存在容器中。压缩天然气除了可以用油田及天然气田里的天然气外,还可以人工制造生物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压缩天然气与管道天然气的组分相同,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压缩天然气是一种最理想的车用替代能源,其应用技术经数十年发展已日趋成熟。它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无污染,使用安全便捷等特点,正日益(1)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天然气每立方燃烧热值为8000~8500kcal(大卡),压缩天然气的比重为2.5kg/m3,每千克天然气燃烧热值为20000kcal。(2)液化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质量仅为同体积水的45%左右。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脱水、脱烃、脱酸性气体),经一连串超低温(-160℃)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或LNG罐车运送,使用时重新气化。

①LNG的组成:LNG是以甲烷为主要组分的烃类混合物,其中含有通常存在于天然气中少量的乙烷、丙烷、氮等其他组分。

②LNG的密度:LNG的密度取决于其组分,通常为430~470kg/m3,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高达520kg/m3。其密度还是液体温度的函数,其变化梯度约为1.35kg/m3·℃。其密度可以直接测量,但通常是用经过气相色谱法分析得到的组分通过计算求得(推荐使用ISO 6578中确定的计算方法)。

③LNG的温度:LNG的沸腾温度取决于其组分,在大气压力下通常为-166~-157℃。沸腾温度随蒸气压力的变化梯度约为1.25×10-4℃/Pa。LNG的温度通常用ISO 831中确定的铜/铜镍热电偶或铂电阻温度计测量。

④LNG的蒸发:LNG作为一种沸腾液体大量的储存于绝热储罐中。任何传导至储罐中的热量都会导致一些液体蒸发为气体,这种气体称为蒸发气,其组分与液体的组分有关。一般情况下,蒸发气包括20%的氮,80%的甲烷和微量的乙烷。其含氮量是液体LNG中含氮量的20倍。当LNG蒸发时,氮和甲烷首先从液体中汽化,剩余的液体中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烃类组分增大。

对于蒸发气体,不论是温度低于-113℃的纯甲烷,还是温度低于-85℃含20%氮的甲烷,它们都比周围的空气重。在标准条件下,这些蒸发气体的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0.6倍。

⑤LNG的闪蒸(Flash):如同任何一种液体,当LNG已有的压力降至其沸点压力以下时,例如经过阀门后,部分液体蒸发,而液体温度也将降到此时压力下的新沸点,此即为闪蒸。由于LNG为多组分的混合物,闪蒸气体的组分与剩余液体的组分不一样。

作为指导性数据,在压力为1~2个大气压时的沸腾温度条件下,压力每下降1个大气压,1m3的液体产生大约0.4kg的气体。

⑥LNG的翻滚(Rollover):翻滚是指大量气体在短时间内从LNG容器中释放的过程。除非采取预防措施或对容器进行特殊设计,翻滚将使容器受到超压。在储存LNG的容器中可能存在两个稳定的分层或单元,这是由于新注入的LNG与密度不同的底部LNG混合不充分造成的。在每个单元内部液体密度是均匀的,但是底部单元液体的密度大于上部单元液体的密度,随后,由于热量输入容器中而产生单元间的传热、传质及液体表面的蒸发,单元之间的密度将达到均衡并且最终混为一体。这种自发的混合称为翻滚,而且与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如果底部单元液体的温度过高(相对于容器蒸气空间的压力而言),翻滚将伴随着蒸气逸出的增加。有时这种增加速度快且量大。在有些情况下,容器内部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将引起泄压阀的开启。

潜在翻滚事故出现之前,通常有一个时期其气化速率远低于正常情况。因此应密切监测气化速率以保证液体不是在积蓄热量。如果对此有怀疑,则应设法使液体循环以促进混合。通过良好的储存管理,翻滚可以防止。最好将不同来源和组分不同的LNG分罐储存,如果做不到,在注入储罐时应保证充分混合用于调峰的LNG。高含氮量在储罐注入停止后不久也可能引起翻滚。经验表明,预防此类型翻滚的最好方法是保持LNG的含氮量低于1%,并且密切监测气化速率。

2)非常规天然气

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页岩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

①页岩气(Shale Gas):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在页岩气藏中,天然气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高碳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页岩气藏的形成是天然气在烃源岩中大规模滞留的结果,属于自生、自储、自封闭的成藏模式。其中页岩中的吸附气量和游离气量大约各占50%。页岩气的主要成分和热值等气体性质与常规天然气相似,以甲烷(CH4)为主,含有少量乙烷(C2H6)、丙烷(C3H8)。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4×1012m3,占全球非常规气资源量的近50%,主要分布在北美(占23.8%)、中亚和中国(占21.9%)、拉美(占13.1%)、中东和北非(占15.8%)。

②煤层气(Bed Coal Gas):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系地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随采煤过程产出的煤层气混有较多空气俗称煤矿瓦斯)。煤层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但相对于常规天然气含量较低,可用作燃料和化工产品的上等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资料显示,国际上74个国家煤层气资源量268万亿m3,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波兰、英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度、南非等12个国家,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已形成煤层气产业。煤层气资源位列前三位的国家分别为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据煤层气资源评价,我国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万亿m3,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图1.1 天然气水合物燃烧

③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 Gas Hydrate,简称Gas Hydrate):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体为甲烷(CH4),对甲烷分子含量超过99%的天然气水合物通常称为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因天然气水合物的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见图1.1),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固体瓦斯”“气冰”。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因而其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未来资源。

虽然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储量相当大,但是对开采技术要求较高,开采经济效益不高,随着近些年开采技术的提高,美国等国家大量开采并使用页岩气和煤层气,同时国内的石油企业也开始着手页岩气和煤层气的开采;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城镇燃气的一种,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其中尤其是日本的天然气水合物发展最为迅猛,日本已基本完成了对其周边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评价,并圈定了12块天然气水合物矿集区,并在2010年进行试生产,开发其领海内的天然气水合物。1.1.2 人工燃气

人工燃气主要是指通过能源转换技术,将煤炭或重油转换而成的煤制气或油制气。主要是由可燃成分氢、甲烷、一氧化碳、乙烷、丙烷、丙烯以及中碳氢化合物和不可燃成分氧、二氧化碳以及氮组成的混合气体。

人工燃气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有:

①易燃易爆性:人工煤气同天然气一样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

②毒性:人工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它和血红蛋白的结合力为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的200~300倍。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红血球便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人体组织便陷入缺氧状态,最终导致窒息死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氧化碳中毒。

③比重:人工燃气比空气、液化石油气轻。

根据制气原料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可生产多种类型的人工燃气,如干馏煤气、气化煤气、油制气及高炉煤气等。(1)干馏煤气

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加热干馏所得的燃气叫干馏煤气,也叫焦炉煤气。其主要组分为甲烷(CH4)和氢气(H2),低热值为16.7MJ/m3。焦炉煤气是焦化工业的副产品,原用作焦炉加热的自给燃料,如今很多炼焦厂采用低品味燃气为焦炉加热,代出焦炉煤气供作城市燃气。一直以来,焦炉煤气是我国城市燃气的重要气源之一。(2)气化煤气

气化煤气分为压力气化煤气、水煤气、发生炉煤气三种,是指用煤或焦炭等固体燃气作原料,利用空气、水蒸气或二者的混合物作气化剂,在煤气发生炉相互作用制取的煤气。气化煤气主要组分为氢气与一氧化碳(CO),适宜于用作燃料气和化工原料的合成气。其热值一般在13MJ/m3以下。

压力气化煤气是采用纯氧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制取的煤气,主要组分为氢气和甲烷,低热值为15.4MJ/m3。水煤气则是利用水蒸气作气化剂制取的煤气,主要组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低热值为10.5MJ/m3。发生炉煤气主要组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低热值为5.4MJ/m3。(3)油制气

油制气是用石油系原料经热加工制成的燃气总称。采用的加工工艺有蒸汽转化法、热裂解法、部分氧化法和加氢气化法等。有些工艺在国内化工原料制造行业已有使用,而生产城市燃气的方法尚局限于以重油或渣油采取热裂解法的工艺。目前使用的是循环式热裂解法或循环式催化热裂解法。热裂解气以甲烷(CH4)、乙烯(C2H4)和丙烯(C3H6)为主要组分,热值为41~42MJ/Nm3。催化热裂解气含氢最多,也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其热值与干馏煤气相接近,为17~21MJ/Nm3。(4)高炉煤气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煤气,热值低,只供给热炉使用。其主要组分是一氧化碳(CO)和氮气(N2),热值为4~4.2MJ/Nm3。1.1.3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组分为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等石油系轻烃类,其主要成分是含有3个碳原子和4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通常被称为碳三、碳四,均为可燃物质。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无色无味,呈气态,用降温或增压的方法可使其转变为液态,使用前在减压或升温,使之转变为气态。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其体积将膨胀250~300倍。

液态液化石油气比水轻,一般为水重的0.5~0.6倍;气态的液化石油气密度较大,是空气的1.5~2.0倍,泄漏后易聚集在低洼处,不易扩散。液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为空气的1.5~2倍重。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高热值、无污染的能源。其充分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它的火焰温度高达2000℃,其热值是天然气的3倍,人工煤气的5倍。气态的液化石油气着火温度比较低,为360~460℃,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达到1.5%~9.5%时即可遇明火爆炸。液化气一旦出现泄漏极易发生危险,故液化气为易燃、易爆和可燃气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增至一定水平时会使人麻醉发晕,严重时致人死亡。液化石油气的危害性主要有三种:a.易燃易爆;b.冻伤;C.有毒。1.1.4 燃气的基本性质

1)燃气的热值

燃气的热值是指1m3燃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MJ/m3。对于液化石油气,热值单位也可采用kg/m3。(1)高热值和低热值

燃气的热值分为高热值和低热值。指1m3燃气完全燃烧后其温度冷却至原始温度时,燃气中的水分经燃烧生成的水蒸气也随之冷凝成水并放出汽化潜热,将这部分汽化潜热计算在内求得的热值称为高热值;如果不计算这部分汽化潜热,则为低热值。如果燃气中不含氢或氢的化合物,燃气燃烧时烟气中不含水,就只有一个热值了。可见,高、低热值数值之差为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在一般燃气应用设备中,由于燃气燃烧排放的烟气温度较高,烟气中的水蒸气是以气态排除的,仅仅利用燃气的低热值。因此,在工程实际中一般以燃气的低热值作为计算依据。(2)热值的计算

单一燃气的热值是根据燃气燃烧反应的热效应算得。燃气通常是含有多种组分的混合气体,其热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Qh,Ql——燃气的高热值、低热值,MJ/m3;

QhiQli——燃气中各组分的高热值、低热值,MJ/m3;

yi——各单一气体的容积成分,%。

2)汽化潜热

汽化潜热是单位质量的液体变成与其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气所吸收的热值。汽化潜热与压力和温度有关,其关系可用下式计算:式中 r1——液体温度为t1时的汽化潜热,kJ/kg;

r2——液体温度为t2时的汽化潜热,kJ/kg;

tc——临界温度,℃。

温度升高,汽化潜热减少,到达临界温度时,汽化潜热等于零。部分碳氢化合物在1个大气压下,沸点时的汽化潜热参见表1.1。表1.1 部分碳氢化合物的沸点及沸点时的汽化潜热

混合液体的汽化潜热计算式如下:式中 r——混合液体的汽化潜热,kJ/kg;

gi——混合液体中各组分的质量成分,%;

ri——相应各组分的汽化潜热,kJ/kg。

3)着火温度

燃气开始燃烧时的温度称为着火温度。不同可燃气体的着火温度不尽相同。一般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着火速度比在纯氧中的着火温度高50~100℃。对于某一可燃气体其着火温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与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溶度、与空气的混合程度、燃气压力、燃烧空间的形状及大小等因素有关。

工程中,燃气的着火温度应有实验确定,通常焦炉煤气的最低着火温度介于300~500℃,液化石油气气体的最低着火温度为450~550℃,天然气的着火温度650℃左右。

4)燃烧速度

燃气中含氢和其他燃烧速度快的成分越多,燃烧速度就越快;燃气-空气混合物初始温度增高,火焰传播速度增大。

燃烧速度一般采用实验方法或经验公式计算,经测算,几种燃气的最大燃烧速度如下:氢气为2.8m/s,甲烷为0.38m/s,液化石油气为0.35~0.38m/s。

5)爆炸极限

城市燃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决定了在制备、运输、使用过程中必须注重其安全性。

燃烧是气体燃料中的可燃成分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的激烈的氧化反应,反应的同时生成热并出现火焰。爆炸则是一种猛烈进行的物理、化学法应,其特点在于爆炸过程巨大的反应速度,反应的一瞬间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产物。所有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比例关系时,都会形成爆炸危险的混合气体。大多数有爆炸危险的混合气体在露天中可以燃烧得很平静,燃烧速度也较慢;但有爆炸危险的混合气体若聚集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遇有明火即瞬间爆炸,反应过程生成的大量高温、被压缩的气体在爆炸的瞬间即释放极大的气体压力,对周围环境产生很大的破坏力。反应产生的温度越高,产生的气体压力和爆炸力也成正比地增长。爆炸时除产生破坏外,因爆炸过程某些物质的分解物与空气接触,还会引起火灾。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经点火发生爆炸所需的最低可燃气体(体积)浓度,称为爆炸下限;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经点火爆炸所容许的最高可燃气体(体积)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统称为爆炸极限。

在城市燃气运行过程中,如将不同类别燃气、或燃气与空气配制成掺混空气做城市气源时,必须考虑掺混气的爆炸极限问题。

可燃气体的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与气体的则分有关,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计算:

①只含可燃气体的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式中 L——混合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分数);

Li——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爆炸下(上)限;

yi——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容积成分。

②含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式中 L——混合气体的爆炸下(上)限(体积分数);——由某一可燃气体成分与某一惰性气体成分组成的混合组分在该混合气体中的爆炸下(上)限(体积分数);——由某一可燃气体成分与某一惰性气体成分组成的混合组分在该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Li——未与惰性气体组合的可燃气体成分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yi——未与惰性气体组合的可燃气体成分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

③含氧气的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

当混合气体中含有氧气时,则可认为是混入了空气。因此,应先扣除氧含量以及按空气的氮氧比列求得的氮含量,并重新调整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再按含有惰性气体情况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常见燃气的爆炸极限如下:天然气5%~15%,液化石油气气体的爆炸极限为2%~10%,焦炉煤气的爆炸极限为5.6%~30.4%。爆炸下限越低的燃气,爆炸危险性越大。可见,液化石油气的爆炸危险性最大。

根据燃烧、爆炸现象产生的机理,可以认定,燃气管道漏气是引起爆炸、火灾和中毒的主要根源。

杜绝燃气管道漏气是一项细致的系统工程,涉及设计、制造、安装、检验、运行维护和检修等各个环节。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的标准化规定,认真、细致地对待压力管道的安全问题。1.2 城镇燃气气质要求1.2.1 气源选择及混气

作为最为清洁的一次能源,天然气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内许多地区出现了多气源供应的局面。如上海,目前已有西气东输、东海天然气、进口LNG、四川普光气田气四种气源;到2020年,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也将出现海上天然气、陆地天然气、进口LNG三大种类九大气源联供的局面;目前北京市天然气气源主要有陕甘宁气、土气、西气东输气,未来可能还要引入LNG等。

多气源天然气可显著改善供应的可靠性,但由此带来了互换性和燃具的适应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最为可靠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验。

相关国家标准中对于燃气配制问题已有一些要求。《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征》(GB/T 13611—2006)中规定:配制试验气的华白数与给定值的误差应在±2%规定范围内;《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GB 6932—2001)规定:在试验过程中燃气的华白数变化范围应在±2%之内;《家用燃气灶具》(GB 16410—2007)规定:试验过程中燃气低热值华白数变化范同应在±2%之内。GB/T 13611—2006明确规定了用以配制燃气的各单一气体纯度:N2不低于99%,H2不低于99%,CH4不低于95%,C3H6不低于95%,C3H8不低于95%,C4H10不低于95%;并且当甲烷、丙烯、丙烷和丁烷供应有困难时,可根据情况分别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代替,但配制试验气的华白数W与给定值的误差应在±2%规定的范围内。

对于多气源天然气的互换性和燃具适应性研究,可考虑传统的三组分配气法和原组分配气法。前者仅保证配制气与目标的华白数和燃烧势相同,后者可保证各单一组分、燃烧势、华白数均一致,但对单一气体的纯度要求较高。

1)三组分配气

常规的三组分配气法,即用CH4,H2,N2或C3H8,H2,N2两组原料气进行配气。碳氢化合物热值和密度都较大、燃烧势较小;H2热值和比重较小、燃烧势较大;掺混惰性气体N2可调整华白数和燃烧势。利用这3种气体,基本上可配制出与目标气华白数和燃烧势相同的任何燃气。在实际应用中,有的配制气虽然与目标气华白数和燃烧势相同,但燃烧特性却有较大的差异。

配气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目标气的华白数,MJ/m3,以及燃烧势;——碳氢化合物、氢气、氮气体积分数;——碳氢化合物、氢气的高热值,MJ/m3;——碳氢化合物、氢气、氮气的相对密度。

当CmHn为甲烷时,k=0.3;当CmHn为丙烷时,k=0.6;

研究资料显示,用C3H8、H2、N2三组分配制天然气,黄焰指数偏差太大,配制气与目标气的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判断配制气与目标气是否完全互换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在此,可考虑使用AGA指数法和Weaver指数法来判断配制气与目标气之间的互换性。

2)纯组分配气

可考虑纯组分配气以保证配制气与目标气的华白数、燃烧势以及各单一组分均完全一致。此时,配气成本将大大增加,且常温下呈液态的重烃气体也很难配入。

3)管道天然气结合纯组分的配气方法

简单的三组分配气,不能保证配制气与目标气的燃烧特性完全一致;采用纯组分配气又使得大量实验时的成本很高。在进行天然气互换性研究时,可采用已有管道天然气结合纯组分的方法,在保证配制气与目标燃烧特性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实验用纯组分的成本。管道天然气作为配气用原料气,使用前必须测定其组分含量。

由于使用了管道天然气,配制气和目标气的组分往往不会完全一致。此时可用色谱分析仪的精密度来确定每一组分的允许偏差值,并用AGA指数法和Weaver指数法来判断配制气是否可在燃烧特性上完全替代目标气。当配制气中的某种组分与目标气中该组分的偏差在气相色谱仪的精度以内,即认为这种组分是一样的。1.2.2 气质要求

1)天然气

依据国家标准,天然气作为城市气源,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见表1.2。表1.2 天然气的质量标准

注:气体体积是在标准状态101325 Pa,20℃条件下测得;取样方法按GB/T 1360。

城镇燃气规范国标2006版规定,城镇燃气质量指标符合以下要求:(1)天然气发热量、总硫和硫化氢含量、水露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 17820)的一类气或二类气的规定;(2)在天然气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烃露点应比最低环境温度低5℃;天然气中不应有固态、液态或胶状物质。

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也是天然气的一种,两者是天然气不同的存在状态,热值高于气态天然气、硫含量低于气态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的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 18047)的规定。液化天然气的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化天然气的一般特性》(GB/T 19204)的规定。

2)人工燃气

作为城市气源的人工煤气,其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工煤气》(GB 13612)的规定,见表1.3。表1.3 人工燃气的质量标准

注:①本表中气体体积(m3)的标准参比条件是101325 Pa,15℃;②P为管网输气点绝对压力(Pa);③一类气为煤干馏气;二类气为煤制气化气、油气化气(包括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改制);④对二类气或掺有二类气的一类气,其一氧化碳含量应小于20%(体积分数)。

3)液化石油气

作为城市气源的液化石油气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见表1.4。表1.4 液化石油气的质量标准项目质量标准试验方法密度(15℃)(kg/m3)报告SH/T 0221蒸气压(37.8℃)(kPa)≤1380GB/T 6602C5及C5以上组分含量(%)(V/≤3.0SH/T 0230V)残留物蒸发残留物(mL/100mL)≤0.05通过SY/T 7509油渍观察≤1SH/T 0232铜片腐蚀(级)总硫含量(mg/m3)≤343SH/T 0222游离水无目测

液化石油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 9052.1)或《液化石油气》(GB 11174)的规定;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做主气源时,液化石油气的体积分数应高于其爆炸上限的2倍,且混合气的露点温度应低于管道外壁温度5℃。1.2.3 燃气加臭

燃气安全供应和使用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燃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后极易发生爆炸事故;人工煤气还有一定的毒性,易造成人员中毒事件。而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若不加臭在输送或使用过程中,一旦泄漏很难被发现且易发生安全事故。燃气中加入示警作用的臭味剂后,即使有微量的泄漏也可以明显判断漏气,找出漏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CJJT 148—2010)中规定:

1)加臭剂质量和加臭量

国内城镇燃气行业一般采用四氢噻吩作为燃气加臭剂,四氢噻吩本身含有硫成分,燃烧后易生成硫化物而形成酸雨,目前欧洲一些国家譬如德国开始着手研究无硫加臭剂,其味道和四氢噻吩一样具有臭鸡蛋的味道。

加臭剂应具有以下特点、性质:

①加臭剂的气味应明显区别于日常环境中的其他气味,且气味消失缓慢;

②加臭剂浊点应低于-30℃;

③在燃气管道系统中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加臭剂不应冷凝;

④加臭剂溶解于水的程度不应大于2%(质量分数);

⑤在有效期内,常温常压条件下储存的加臭剂应不分解、不变质;

⑥在管道输送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加臭剂不应与燃气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也不应促成反应;

⑦加臭剂燃烧后不应产生固体沉淀;

⑧加臭剂及其燃烧产物不应对人体有毒害,且不应对与其接触的材料和输配系统有腐蚀或损害;

⑨加臭剂应具有在空气中能察觉的含量指标。

当城镇燃气自身气味不能使人有效察觉和明显区别于日常环境中的其他气味时,应进行补充加臭。

城镇燃气加臭剂的添加必须通过加臭装置进行,燃气中加臭剂的最小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无毒无味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应能察觉。

②有毒无味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对人体允许的有害浓度时,应能察觉;对于含有CO的燃气,空气中CO含量达到0.02%(体积分数)时,应能察觉。

2)加臭量的检测

应定期对城镇燃气管道内的加臭剂浓度进行检测,并应做好记录。加臭剂浓度检测点应根据管网和用户情况确定,并宜靠近用户端。应保证用户端加臭剂最小检测值符合本规程第3.1.4条的规定。加臭量的检测应采用仪器检测法。检测仪器可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仪和加臭剂检测仪。

3)加臭剂的更换

加臭剂更换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燃气供应单位应在更换加臭剂前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培训。

②在更换加臭剂前至少48h,燃气供应单位应以公告等形式将更换时间和区域提前通知燃气用户;同时,应将更换后的加臭剂气味特点告知用户。

更换加臭剂前,应对加臭装置进行清洗和检修,必要时应进行改造。更换加臭剂前,所有与液态加臭剂接触的加臭装置密封件必须更换,并应能适应新加臭剂的性能要求。在更换加臭剂阶段,新旧两种加臭剂不得发生反应,不得互相抵消臭味。1.3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是一个综合设施,主要由燃气输配管网、储配站、计量调压站、运行操作和控制设施等组成。1.3.1 燃气管道的分类

燃气管道是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燃气管道主要根据燃气输送压力、用途和敷设方式进行分类。

1)按输气设计(输送)压力分类高压燃气管道A2.5 MPa<P≤4.0 MPaB1.6 MPa<P≤2.5 MPa次高压燃气管道 A0.8 MPa<P≤1.6 MPaB0.4 MPa<P≤0.8 MPa中压燃气管道A0.2 MPa<P≤0.4 MPaB0.01 MPa≤P≤0.2 MPaP<0.01 MPa低压燃气管道

2)按用途分类

长距离输气管道,一般用于天然气长距离输送。城镇燃气管道,按不同用途分为以下三类:

①城镇输气干管。

②配气管,与输气干管连接,将燃气送给用户的管道。如街区配气管与住宅庭院内的管道。

③室内燃气管道,将燃气引入室内分配给各燃具。

3)按敷设方式分类

城镇燃气管道敷设方式有地下燃气管道和架空燃气管道两种。为了安全运行,一般情况下均为埋地敷设,不允许架空敷设;当建筑物间距过小或地下管线和构筑物密集、燃气管道埋地困难时才允许架空敷设。工厂厂区内的燃气管道常采用架空敷设,其主要目的是便于管理和维修,并减少燃气泄漏的危害性。1.3.2 燃气管网系统

城市燃气管网是由燃气管道及其设备组成。按照低压、中压、次高压和高压等各类压力级别管道不同组合,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的压力级制可分为:

一级制系统:仅由低压或中压一种压力级别的管网构成的燃气分配和供给的管网系统。

二级制系统:以中—低压或次高压—低压两种压力级别的管网组成的管网系统。

三级制系统:以低压、中压和次高压或高压三种压力级别组成的管网系统。

多级制系统:以低压、中压、次高压和高压等多种压力级别组成的管网系统。

1)低压供应方式和低压一级制系统

低压气源以低压一级管网系统供给燃气的输配方式,一般适用于小城镇。

根据低压气源(燃气制造厂和储配站)压力的大小和城镇规模的大小,低压供应方式分为利用低压储气柜的压力进行供应和由低压压送机供应两种方式。低压供应原则上应充分利用储气柜的压力,只有当储气柜的压力不足,以致低压管道的管径过大而不合理时,才采用低压压送机供应。

低压湿式储气柜的储气压力取决于储气柜的构造及其质量,并随钟罩和钢塔的升起层数而变化,下列数据可供参考:储气压力(Pa)湿式储气柜的升起层数 11100~130021700~210032500~290043100~340053600~3800

低压干式储气柜的储气压力主要与其活塞的质量有关,储气压力是固定的,一般为2000~3000 Pa。为了适当提高储气柜的供气压力,可在湿式储气柜的钟罩上或干式储气柜的活塞上加适量重块。低压供应方式和低压一级制管网系统的特点是:

①输配管网为单一的低压管网,系统简单,维护管理容易。

②无需压送费用或只需少量的压送费用,当停电时或压送机发生故障时,基本不妨碍供气,供气可靠性好。

③对供应区域大或燃气供应量多的城镇,需敷设较大管径的管道而不经济。

2)中压供应方式和中—低压两级制管网系统

中压燃气管道经中—低压调压站调至低压,再由低压管网向用户供气;或由低压气源厂和储气柜供应的燃气经压送机加至中压,由中压管网输气,再通过区域调压器调至低压,由低压管道向用户供气。在系统中设置储配站以调节用气不均匀性。

中压供气和中—低压两级制管网系统的特点是:

①因输气压力高于低压供应,输气能力较大,可用较小管径的管道输送较多数量的燃气,以减少管网的投资费用。

②只要合理设置中—低压调压器,就能维持比较稳定的供气压力。

③输配管网系统有中压和低压两种压力级别,而且设有调压器(有时包括压送机),因而维护管理较复杂,运行费用较高。

④由于压送机转动需要动力,一旦停电或其他事故,将会影响正常供气。

⑤因此,中压供应及二级制管网系统适用于供应区域较大、供气量较大、采用低压供应方式不经济的中型城镇。

3)次高压(高压)供应和高(次高压)—中—低压三级制管网系统

①高压(次高压)管道的输送能力较中压管道更大,需用管道的管径更小,如果有高压气源,管网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均较经济。

②因采用管道或高压储气柜(罐)储气,可保证在短期停电等事故时供应燃气。

③因三级制管网系统配置了多级管道和调压器,增加了系统运行维护的难度。如无高压气源,还需要设置高压压送机,压送费用高,维护管理较复杂。

因此,高压供气方式及三级制管网系统适用于供应范围大、供气量大,并需要较远距离输送燃气的场合,可节省管网系统的建设费用,用于天然气或高压制气等高压气源更为经济。

此外,根据城市条件、工业用户的需要和供应情况的不同,还有多种燃气的供应方式和管网压力级制。例如:中压供应及中压一级制管网系统、高压(次高压)供应及高(次高压)—中压两级制、高(次高压)—低压两级制管网系统或者它们并存形成多级制供应系统。1.3.3 城市天然气门站和储配站

城市燃气门站(见图1.2)是设在长距离输气管线与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交接处的燃气调压计量设施,简称城市门站。来自长距离输气管线的燃气,先经过滤器清除其中机械杂质,然后通过调压器、流量计进入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如燃气需要加臭(使燃气具有明显气味,以便漏气时易于察觉),则调压、计量后要经过加臭装置。当燃气进站或出站压力超过规定压力时,安全装置自动启动。站内发生故障时,可通过越站旁通管供气。图1.2 中石油昆仑燃气酒泉门站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是储存和分配燃气的供应系统,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燃气调度中心的指令,使燃气输配管网达到所需压力和保持供气与用气之间的平衡。

燃气储配站站址的选择要考虑工艺、动力、给排水、土建安装、防火防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及其对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并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燃气储配站的工艺布置应保证工作可靠、安全生产和便于运行管理。各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应满足安全防火距离的要求,应设环绕全站的消防道路,压送、调压等生产车间的用电设备应考虑防火防爆要求,站内燃气管道宜连成环状并设有检修和事故时使用的越站旁通管道。

储备站可以设在城区,但城区的地价较贵,储备站系高压、易燃危险品,距周边建筑安全距离较远,占地面积过大,所以大多燃气公司选择将储备站建在市郊。

1)储气罐之间的防火间距

储气罐或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湿式储气罐之间、干式储气罐之间、湿式储气罐与干式储气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大罐的半径。

②固定容积储气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在罐直径的2/3。

③固定容积储气罐与低压湿或干式储气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半径。

④数个固定容积储气罐的总容积大于200000m3时,应分组布置。组与组之间的防火间距:卧式储罐,不应小于相邻较大储气罐长度的一半;球形储罐,不应小于相邻大罐的直径,且不应小于20.0m。

⑤储气罐与液化石油气罐之间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2)门站和储配站的总平面布置

①总平面应分区布置,即分为生产区(包括储罐区、调压计量区、加压区等)和辅助区。

②站内的各建构筑物之间以及站外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站内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二级”的规定。

③站内露天工艺装置区边缘距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应小于20m,距办公、生活建筑不应小于18m,距围墙不应小于10m。与站内生产建筑的间距按工艺要求确定。

④储配站生产区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通道宽度不应小于3.5m。

⑤当燃气无臭味或臭味不足时,门站或储配站内应设置加臭装置。

3)门站和储配站的工艺设计

①功能应满足输配系统输气调峰的要求。

②站内应根据输配系统调度要求分组设置计量和调压装置,装置前应设过滤器;门站进站总管上宜设置分离器。

③调压装置应根据燃气流量、压力降等工艺条件确定设置加热装置。

④站内计量调压装置和加压设置应根据工作环境要求露天或在厂房内布置,在寒冷或风沙地区宜采用全封闭式厂房。

⑤进出站管线应设置切断阀门和绝缘法兰。

⑥储配站内进罐管线上宜控制进罐压力和流量的调节装置。

⑦当长输管道采用清管工艺时,其清管器的接收装置宜设置在门站内。

⑧站内管道上应根据系统要求设置安全保护及放散装置。

⑨站内设备、仪表、管道等安装的水平间距和标高均应便于观察、操作和维修。

⑩站内宜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宜作为输配系统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远端站。

4)站内燃气计量及气质检验

①站内设置的计量仪表应符合国标的规定。

②宜设置测定燃气组分、发热量、密度、湿度和各项有害杂质的仪表。1.4 燃气事故及危害

城镇燃气的迅速发展,为社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了优质能源,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水平、方便了居民生活,而且还降低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但是,由于燃气具有的易燃、易爆且有一定毒性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并造成财产损失。

城镇燃气的高速发展,使城镇燃气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燃气的生产、储运、运输和使用的量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城镇燃气系统中发生的泄漏、火灾与爆炸等事故的数量和等级也在不断上升。

这些事故对人的生命与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给社会的公共安全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城镇燃气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对城镇燃气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的预防、遏制燃气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城镇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1.4.1 危害原因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城镇燃气作为一种优质能源,当它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时,可以给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方便;但是,当系统出现异常时,就会带来一定的危险与危害。

城镇燃气是具有易燃、易爆及有一定毒性的物质,其危害主要是燃爆危害和健康危害两大类。

在燃气的生产、储运、运输过程中,工艺的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复杂、设备种类繁多,发生具有严重破坏性的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迫使生产系统暂时或较长期地中断运行,对人身安全威胁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燃气的易燃易爆性及毒性

燃气的易燃易爆性及毒性使得燃气一旦泄漏,就可能在泄漏点附近遇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当遇到明火、高温、电磁辐射、无线电及微波等,都可能引发着火爆炸。

城镇燃气(不含人工煤气)在进入城镇前,都要经过净化处理,必须达到规范要求才能进入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因此,城镇燃气(不含人工煤气)的毒性属低等,但浓度大时依然会使人窒息或中毒。而人工煤气含有无色、无味、剧毒的CO,尽管在城镇燃气质量要求中限制了CO的含量,量大泄漏时,中毒后果会比较严重,甚至造成人CO中毒死亡。

2)燃气的扩散性

城镇燃气泄漏时会扩散;在压力较高时,燃气将高速喷射出并迅速扩散。若泄漏的燃气没有遇到火源,则随着燃气扩散,浓度降低,危险性下降;但如果被引燃,则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时,会贴近地面扩散,不易挥发,极易被地面火源引燃。大量液态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在液化石油气急剧气化过程中还会迅速吸收周围热量,局部形成低温状态,可能造成人员冻伤或设备、阀门关闭失灵。

3)城镇燃气系统复杂性

城镇燃气系统属城镇基础设施,系统庞大、复杂,系统中的设备、设施种类多、数量大,建设年限存在差异,需要系统化的管理才能确保其完整性、安全性。

我国城镇燃气在发展早期,管道输配系统大多为中、低压管道枝状输配系统。近几年来,随着天然气供应量的增加,城镇燃气的输配系统已经由中、低压管网发展到高、次高、中、低压多级环网,增强了安全供气的可靠性。由于燃气种类的变化、管材设备的变化,使燃气管道的设计、施工及安装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安全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

目前,许多城市和地区的燃气系统中,管道、设备的建设时间相差很多,这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不便。

4)烟气危害

燃起完全燃烧后生产CO2和水,因为烟气温度高,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随烟气一起排出;燃气不完全燃烧时,烟气中就会含有燃气的成分、CO等。当烟气不能顺利派出,在狭小的空间聚集时也会使人窒息,甚至死亡。大部分燃气热水器中毒、死亡事故都是由于热水器燃烧时消耗了室内空气、燃烧后的烟气又聚集在室内,缺氧、中毒共同作用的结果。

5)职业危害

燃气属于低毒性气体,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危害。但在燃气生产、储存及液化石油气灌装等场所,还是应根据燃气浓度检测情况,注意对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区域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如表1.5所示。表1.5 工作区域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工作区域中CO浓度允许工作时间CO含量≤30mg/m3(24×10-6)可较长时间工作CO含量≤50mg/m3(10×10-6)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hCO含量≤100mg/m3(80×10-6)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minCO含量≤200mg/m3(160×10-6)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min1.4.2 城镇燃气事故的特点

燃气事故遵循一般事故发生的规律,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违章违纪、失误和无知),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工具缺陷、损坏),环境不良(通风不良、作业空间狭小等)所造成。

城镇燃气事故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普遍性

城镇燃气管道及设施布置范围广,任何有燃气管道或设施的地方都可能发生事故。

某些行业的事故多发生在生产场所,比如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等,但城镇燃气事故没有这一特点。不论在生产、生活场所,只要有燃气设施的地方,都是可能的事故点。(2)突发性

城镇燃气事故一般都具有突发性,往往是在人们毫无察觉时就发生了燃气的泄漏,就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设备及管道损坏,包括外力破坏,一般都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发生。(3)不可预见性

有些事故是可以根据环境等因素做出预测的。例如,在恶劣的天气里,航空及公路交通事故可能会较多发生。但城镇燃气事故一般与气候等原因无关,任何季节、任何天气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4)影响范围大

燃气事故一旦发生,影响范围就比较大,不但影响生产、输送、使用场所,周围的一定区域都会受到事故影响。(5)后果严重

一般燃气事故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些事故后果还比较严重。(6)既可形成主灾害、也可成为其他灾害的次生灾害

燃气事故本身可以形成主灾害;在地震、山体滑坡、地层变化、洪水等情况下,燃气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二次破坏。1.4.3 我国燃气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在我国,引起燃气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机械或其他外部影响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很多地区都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挖掘作业随处可见,施工者的违章操作或在未了解地下燃气管网设施铺设情况下盲目施工,常常导致地下燃气管道被挖断,燃气设施被破坏。这种外部的影响往往造成燃气大量泄漏,抢修困难,影响范围大,下游燃气用户从而无法正常使用燃气,特别是对工业用户,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一些特别的用户,如外国使领馆、国际政治会议(或活动)地点还可能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在冬季,如下游有供热厂、供热锅炉房等用户,还可能因不能正常供暖影响社会稳定。【案例】北京玉泉营燃气管道被施工破坏事故

事故基本情况:

2006年6月9日凌晨2:40分左右,在北京市丰台区玉泉营南三环路北侧辅路旁,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自己公司院内安装广告牌,使用破碎爆破破坏地面时,将从该公司院内穿过的一条地下中压DN500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