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宝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0:05:06

点击下载

作者:王荣泰陈金伟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健康宝库

健康宝库试读:

中老年健康

80岁以上前列腺癌患者动手术要慎重

手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一种方式,但是要考虑年龄因素。对于80岁以上的患者,并不主张手术,只要注意观察、保守治疗即可。目前已明确的影响前列腺癌发病的因素除了饮食、人种和长寿三方面,还有遗传。如果一个人的直系亲属中有两个人患前列腺癌,那么这个人得前列腺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5倍。

严格来讲,前列腺癌是很难预防的。但普通人只要注意调整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有遗传倾向的人注意检查,通过这些手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老人动作慢千万不要催

做决定催不得。老人做决定时,子女“催促”往往带着逼迫的意思,会让老人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尊严没受到尊重。有些老人还会为临时迎合儿女意愿而放弃自己真实的想法,做出错误决定,事后后悔、自责。要给老人充分的时间思考,也可以为老人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帮忙分析,让其在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头脑清醒、心情放松时做出决定。

说话催不得。很多老人头脑反应速度减慢,语速变慢,由于掉牙或戴假牙,口齿也不太清楚,和老人说话时最好别着急。首先,频繁催促老人会让其产生心理压力,感觉被嫌弃而恐惧、失落或抑郁;其次,语速太快、情绪激动,易使老人也变得激动和紧张。和老人讲话要慢、耐心,使老人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气血畅通,身体各部分机能组织运转得更协调。

走路催不得。老人关节、韧带功能都明显下降,协调能力较差,一味催促老人快走,很可能使其因着急而摔倒。所以和老人一起走路不要催,陪他慢慢走,建议每分钟60~70步。

起床催不得。清晨老人的心率相对较快,血压也较高,心脏排血量增加,血液黏度增强,此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是其他时段的3~4倍。所以不但不能催老人起床,还要提醒老人起床时慢一点,先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几分钟,再缓缓坐起。

吃饭催不得。老人牙齿稀松、消化功能减退,如果进食过快,食物没有嚼烂,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还易导致异物卡喉或吸入性肺炎。日本咀嚼学会专家曾建议,一口食物至少咀嚼20次,每餐时间最好20分钟以上。

隐性空巢引发老人心理病“我儿子、儿媳都和我住一起,我怎么会得空巢综合征?”老张因胸部不适到医院看病,没想到医生却说他得的是心理病,属于空巢综合征,这让老张感到非常不解。

空巢综合征是老年人在退休以及子女成家立业独立生活后,出现的一种“适应障碍”,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危机。该病主要见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有些老人的子女虽与老人同住,但平时对老人疏于照顾,与老人交流少,有时甚至一天都说不上一两句话,也会让老人因处于隐性空巢而发生心理危机。

老伴过世的老张虽然和子女同住,但儿子和儿媳白天忙于工作,晚上经常较晚回家,回家之后也是关在自己房内上网、看电视,几乎很少和老人交流。专家指出,老张的情况即属于隐性空巢,并受“空巢应激”影响产生不良情绪,导致出现胸闷等不适症状。

专家指出,子女要多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除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还应多和父母聊天,以排解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情绪。同时,老人应积极进行自我调适,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多接触新事物,保持健康、开朗的心态,提高自身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

预防老花眼提前光顾

用眼过度

据临床观察,一般人平均在45岁左右会出现老花眼。老花眼是眼睛开始衰老的一种表现。近年来,由于电脑、iPad、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由于用眼过度而提早老花,有的甚至不到35岁就出现老花征兆了。

人到中年最常见的眼睛不适就是老花眼,表现为小字看不清,拉远看则较清楚,视物容易疲劳。老花眼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变硬以及睫状肌调节力减弱造成的。老花还与原来的屈光度有关,没有屈光不正的人45岁左右要配戴老花眼镜;如果原来有近视眼的人,需要配戴老花眼镜的年龄通常会相应推迟;如果是远视眼者则会提前。出现老花症状,要到眼科验配老花眼镜。老花眼常常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度数增加,一般来说,年龄每长5岁约增加1个屈光度(就是平常所说的100度)。

远离老花眼的日常保健法

运目益眼:平时有空就一睁一闭地锻炼眼肌;双眼尽力看右上方,然后看左下方,再向反方向看;睁大眼睛,眼球上下左右转动;每天早晚各远眺一次,稍停片刻再把视线由远逐步移近。

桑叶敷眼:取鲜桑叶30克,洗净后捣碎成泥,分成两份摊在两块薄纱布上,然后闭目分别敷贴在眼皮上,每次15分钟。

提上眼皮:拇指在眉下,食指、中指在眉上,自眉头至眉尾提捻3~5次。

点按眼周穴位:眼睛周围穴位很多,经常按摩有明目的作用。

补肝肾:中医认为,老花眼的发生是由于人过40后,气血渐衰,肝肾精气亏损所致。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视力的衰退是可以延缓的。建议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补益肝肾、益精明目的食物或药物,如黑豆、黑芝麻、猪肝、枸杞子、菊花等。

装假牙不妨留住“老残牙”

许多人认为龋坏严重的“烂牙”或“烂牙根”应该拔除后再镶假牙。而实际上,许多这样的“烂牙”或“烂牙根”是能够经过治疗后保存下来并发挥重要作用的。

牙根是牙齿埋在骨头(牙槽骨)里的部分,它与牙槽骨之间有一层纤维软垫,叫牙周膜。当我们咀嚼食物时,牙周膜就会缓冲牙齿的咀嚼力,保证牙根与牙槽骨之间不会因为硬碰硬而受伤。牙根及其支持组织(牙周膜、牙槽骨)在咀嚼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拔除,不仅失去了自然生根,而且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所有组织都会随同消失。“老残牙”也有妙用,在牙根和其相对应部位的假牙上,安装一对小磁铁或者按扣等被称为附着体的装置,使活动假牙在咀嚼、说话时不易松动、脱落;同时由于不需要在其他真牙上使用金属挂钩(卡环)而非常美观。即使不是用附着体装置,仅仅将牙根治疗后保留在原位,也能分担覆盖在它上面的活动假牙的一部分咀嚼力,减轻对牙床的压迫,并保持牙槽嵴的丰满和高度。

老人掉牙应及时补

有些老人认为,牙齿缺了几个无关紧要,照常可以吃饭,往往不重视。其实,老人牙齿缺失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牙齿缺失后,若较长时间得不到修复,邻近的牙齿失去了依靠和约束,会变得倾斜,日久余留的牙齿也会松动、脱落。当个别牙齿缺失后,咀嚼力都集中在余留牙上,日久易致余留牙齿形成创伤,产生牙周膜水肿、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牙周疾患。牙齿缺失还会导致咀嚼效率降低或丧失,未嚼碎的食物进入胃肠,加重负担,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因此,一旦有牙齿缺失,哪怕只是缺失一颗,也应该及时补上。

目前,镶牙的方法有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三种。活动义齿,就是平常大家看到的“假牙套”,使用简单,价格较为便宜,但这种假牙体会磨损口腔黏膜,易引起口腔溃疡,义齿还有意外脱落、折断等危险。固定义齿,很多人称其为“烤瓷牙”,这种假牙体颜色、外观逼真,表面光滑,耐磨性强,不易变形,但如果镶一颗烤瓷牙必须磨损相邻的两颗真牙来做“连桥”,这种损伤是不可逆转的。种植义齿,就是老百姓说的“种植牙”,在缺失牙的部位,将纯钛的种植体植入牙床内。避免了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的缺点,但费用较贵。

另外,除了正确清洁口腔外,老人要少吃过热、过冷、过酸、过甜的食物;多吃粗粮,以增强牙齿的咀嚼力量和自洁作用;多进食新鲜蔬菜与瓜果,注意均衡使用两侧牙齿咀嚼。平时,还可以坚持叩齿,以进行自我保健:双唇紧闭,上下齿相互碰击,用力适中、均匀,一般先叩磨牙50下,再叩门牙50下,再咬合叩全口牙齿50下,每日1~2次即可。

吸烟是老年黄斑变性致病因素

一项针对老年黄斑变性的公众认知调研结果显示,68%的人表示不清楚黄斑变性的症状,更有近六成人误认为黄斑是眼睛里长出的黄色斑块或从未听说过黄斑。

老年黄斑变性是引起50岁及以上人重度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成年人致盲的首要疾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孙晓东教授指出:“事实上,‘黄斑’并不是‘斑’,它是眼底视网膜上一个正常的生理区域,集中了大量的视功能细胞。黄斑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就会出现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或视物变形等病状。吸烟是目前最确定、最直接、证据最多的老年黄斑变性致病因素,吸烟者人群患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风险可增加2至3倍。”

老年黄斑变性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与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混淆。具有隐蔽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因此,要早发现、早检测和早治疗。对于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已被多个国际临床指南推荐为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一线治疗方案。

AMD国际联盟建议55岁以上人群每年接受一次眼底检查,专家提醒患者,一旦出现黄斑变性征兆,需前往大型正规医院,咨询眼底病专家,进行眼底镜检查。

除老人味要勤洗澡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也变得缓慢,皮肤表层容易产生死皮。如果不及时清理死皮,让它们堆积在身体上,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奇怪的气味。因此,建议老人要勤洗澡,勤换衣。入冬后,有些老人觉得洗完澡后皮肤太干,洗澡的次数就更少了。这样一来,“老人味”会变得更浓。建议老人至少每周洗一次澡,洗澡时,可以用搓澡巾轻搓皮肤,还可以用些磨砂膏、食盐或者细砂糖轻轻按摩皮肤,帮助去除死皮。洗完澡,最好用凡士林油涂抹胳膊和腿等较干燥的部位。需要提醒的是,老人的贴身衣裤上也容易沉积死皮,洗澡后一定要更换。换下的衣裤最好用衣物柔顺剂浸泡一下,这样能使其更柔软清香,还能减少静电,对保护皮肤有好处。

由于消化功能逐渐退化,有些老人会有“口臭”的困扰。建议老人每餐后,可以用盐水漱口或刷牙,不仅能清除口腔异味,而且对保护牙齿健康也很有利。戴义齿的老人最好每餐后都摘下刷洗,每晚都把它放在专业清洁水里浸泡。另外,老人还可以多吃些橘子,橘子中的柠檬酸能带走口腔里的味道。

老人远离3种家用电器

甩脂减肥机切莫进家门

甩脂减肥机不利于身体健康,估计这早就听说了。其实不少以振动、抖动方式达到减肥效果的电器都不太适合上年纪的人使用。减肥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您自身的运动产生能量的需求,再通过身体分解脂肪来满足这种需求。

重要提示:像这种振动、抖动的减肥器械,短时间使用可以达到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但如果用的时间长了,对于皮肤、皮下组织、内脏都弊大于利。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骨骼脆弱,内脏也较容易受伤,这种东西还是躲着点比较好。

随身听最好别用耳机

现在视听设备变高级了,很多随身听、手机、MP3不但能播放音乐,还可以收听调频广播,但耳机这东西最好还是慎用。

重要提示:最好替老人选择一个带扩放喇叭的视听设备。耳机是贴在耳道口发声的,不仅对于老人,对于年轻人的听力都有一定的损害。而且老人家的反应大都比较慢,而晨练、买菜、遛弯的时间大都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如果耳朵里塞着耳机,一旦路上有什么情况,短时间内老人家很容易反应不过来,容易发生交通意外。

浴霸不如暖风机

浴霸是采用红外线,暖风机是采用电热风。不过用过浴霸的人都知道,一开浴霸屋里就像开了一盏两三百瓦的灯泡一样。老人家视神经比较脆弱,在这种强光下待得时间太长,对视力的影响很大。而洗完澡之后出来,会感觉很多地方漆黑一片,一不留神少不了磕着碰着的。

重要提示:暖风机则没有这方面的影响,您只要安装在一个不太会被水溅到的地方(大部分名牌暖风机都是防水的),再花十来元钱买一个浴帘,把洗澡和暖风的地方隔开来,完全可以达到保温的效果。

老人鼻尖发青提防脑卒中

户外气温较低时,有些老人外出时会出现鼻尖青紫现象,专家认为,这种现象很危险。虽然鼻部青紫并不会让人明显不适,但这预示着老人血管功能和血循环异常,甚至可能是脑卒中的先兆。所以,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动脉硬化患者,当出现鼻部青紫时,要引起高度警惕。

注射头孢后需禁酒三天注射头孢曲松钠等头孢类抗生素后72小时内(头孢哌酮钠5天内)应禁止饮酒或含服酒精药物。这样可以避免由酒精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从而防止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加快、面部潮红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等不良反应。

中了雪卡毒素不能饮酒吃花生只要是深海鱼,都可能存在雪卡毒素。雪卡毒素会引发心血管系统病变,此外还会伤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多脏器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因呼吸系统麻痹而死亡。更可怕的是,即使痊愈,发病者神经系统也处于很脆弱的状态,以后都不能喝酒、吃花生或豆类食物,否则可能引起中毒复发。

煎药之后要洗罐煎中药之后,一定要记着擦洗药罐。这是因为煎煮中药时,药汁因受热蒸发而被浓缩,使容器上常积有一层干燥的药糊,若不及时擦去而继续煎煮另一帖药物,这些干燥的药糊就会溶解,如果前后两帖药物不同,往往出现药物的“串味”、“串气”现象。

老年人如何正确补铁

老年人胃黏膜腺体趋于萎缩,使铁的吸收减少。因此,老年人要注意铁的摄入。但老年人补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某些食物会影响铁的吸收含有鞣酸的食物如菠菜、柿子等,能与铁结合形成难溶的铁盐,从而妨碍铁的吸收;碱性食物如黄瓜、胡萝卜、苏打饼干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不利于铁的吸收;乳制品、豆乳制品、花生仁、核桃仁、海带、芝麻酱、动物肝脏、蛋等食物中含钙、磷较多,因钙、磷可与铁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也可影响铁的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酸可使铁的吸收减少75%。所以,进食这些食物时最好与服铁剂的时间间隔1~2小时。

某些维生素能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是还原剂,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维生素A有改善机体对铁的吸收和转运等功能;维生素B6可提高骨髓对铁的利用;维生素B2可促进铁从肠道的吸收,都可适当补充。

食补要防止肥胖膳食中的铁主要分为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素铁和植物性食品中的非血红素铁两种。其中动物性食品中的铁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是如果单纯为了补铁而增加动物性食品的比重,又会带来能量过高、蛋白质和脂类过量等“三高”膳食问题。

适可而止补铁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昏迷等急性铁中毒症状,严重者会致人休克、死亡。最新研究表明,铁的蓄积可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症的病情。

老人防痔锻炼八诀

一、直立,吸气尽量使横膈下降,至气足,仰首,张口呼气,使尽,再吸气。反复呼吸20~30次。

二、仰卧,全身放松,双手叠放小腹上,做呼吸运动。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塌陷,反复呼吸3次左右。

三、仰卧,全身放松,将臀部及下腿用力夹紧,同时肛门向上提收,像忍大便一样,配合吸气,然后放松,呼气,可反复做15~20次。

四、仰卧,双膝屈曲并拢,两手放在头下,以足及肩为支撑,将腹部、臀部抬起悬空,同时收提肛门,吸气,然后放下,呼气。可反复做10~15次。

五、仰卧,左手按在右手背上,以脐为中心,从右到左做圆形按摩81次,再将右手放在左手背上,以脐为中心,从左到右做圆形按摩81次。

六、一腿屈曲,用足跟向前蹬出,稍停,然后慢慢放下。两腿各做5~10次。然后两腿伸直抬起,向两侧尽量分开,继而收回,可做10次。

七、两腿交叉坐定,两手叉腰起立,收臀夹腿,肛门收缩,持续5秒,放松坐下,可反复做10~20次。

八、站立,两手叉腰,两腿交叉。足尖踮起,收臀夹腿,收缩肛门,持续5秒,还原,可重复10次。

中老年人起床:3个5分钟

早上6点多,62岁的大伯睡醒后起床,刚下床站起,突然一阵头晕,摔倒在地。抢救医生诊断大伯得的是心肌梗死。

医生解释,从熟睡状态交替到活动状态时,一定不能急。加上大伯本身患有心脏病,突然起床马上站立,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凌晨4点至8点,是头晕、摔倒、心梗、脑梗最高发的时间段,特别是一到冬天,更是高发,中老年人起床一定要慢慢起,记住三步法:醒来后先躺5分钟,再坐5分钟,下地后先站5分钟,然后再走。这样可以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减少头晕、脑卒中。年纪轻、身体好的,赖床1分钟、在床上坐1分钟后,然后下床在床沿坐1分钟。

医生建议,醒来后,首先要完全清醒,在平仰卧的状态下,睁大双眼,适应由睡觉至睡醒的交替过程。然后才缓缓从被窝里坐起来,双眼正视前方,或转动头颈。再将双脚移至床沿,睁眼静坐一会儿,如果觉得自己反应正常,可以下床了。

老人不宜在脚上打吊针

一位老年患者,因每天打吊针手臂血管出现吸收不良,其家人提出在患者的脚上扎针输液,但这一要求被医护人员婉拒了。

因为大多数老年人下肢血管脆弱,血管变细,血液循环不好,加之老年人对下肢出现的疼痛、麻木等感觉不敏感,在下肢扎针输液容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一旦静脉中的血栓脱落,栓子随着血流滚动,会在肺、脑、肾等部位形成栓塞,危及生命。同时,当患者下肢活动受到限制后,其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循环更差,导致患者患肢出现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影响病情恢复。因此,老年人输液不宜选用下肢静脉,应选用血流丰富的上肢。

人过四十尤需警惕肿瘤来袭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披露,全国肿瘤发病率为285.91/10万,发病率无论男女,城市均高于农村。从年龄段上看,4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

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估计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全国35~39岁年龄段恶性肿瘤发病率为87.07/10万,40~44岁年龄段恶性肿瘤发病率几乎翻番,达到154.53/10万;5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60岁以上癌症发病率超过1%。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估计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8人中会有1人因癌症死亡。

从病种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男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看电视时梳梳头

数九寒冬,老年人在室外活动的时间短了,多数时间都不得不待在家里做做家务、看看电视。医生表示,看电视时,时不时地用手或梳子梳梳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减轻疲劳。

双手十指微屈或用一把粗齿的木梳,从前额发际处开始,往后梳神庭穴(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约2厘米处)、百会穴(头顶正中最高点),经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按至颈椎,分手绕颈两侧到喉结处廉泉穴(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及人迎穴(喉结两侧5厘米,颈动脉搏动处),然后再按摩颈部50下。这个简单动作既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通畅气血,还可以通过手臂和颈部的配合活动,缓解肩周炎、颈椎病等症状,多管齐下。“三高老人”谨防眼中风

血管阻塞发生在脑部,就是俗称的“脑中风”,若发生在眼部,就是“眼中风”,即为视网膜动脉阻塞。寒流来袭,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朋友若一只眼睛突然视力骤降,可能为眼中风。人称之为“眼中风”。

眼中风属于眼科急症,一般在视网膜动脉阻塞90分钟后,视网膜细胞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抢救要尽早,在90分钟内进行。24小时内积极治疗也可以有一定作用。但由于眼中风引起的视力下降是无痛性的,而人眼视物范围双眼有重叠,有些时候,患者并不能及时察觉病变的发生,贻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三高老人”是眼中风的主要发病人群。这是因为,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眼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栓(来自心脏及颈动脉的栓子易进入眼内)、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发现,80%以上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同时合并有内科或神经科疾病,其中50%为高血压,25%有糖尿病,20%有同侧颈动脉狭窄,伴心瓣膜疾病者近1/4。

医生提醒,天气变化较大时,注意保暖,户外运动前要注意热身,不要骤寒骤冷,谨防血管痉挛引发疾病。另外,心血管检查以发现原发病变是重要措施,颈动脉超声应列入常规检查。若发现眼睛看不见,要立即去医院眼科急诊治疗。

老人增加代谢能力不得高血脂糖尿病

随着年龄增长,多数老年朋友易患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等。这些与代谢相关的疾病,药物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专家认为,从40岁开始就应该保护人体代谢功能。

增强糖代谢血糖不升高糙米紫萝卜粥取糙米30克洗净,浸泡10小时,紫萝卜150克去皮切成细丝,加500毫升水熬粥,早晚食用,隔天1次,连食1月。

每周两天素每周三、周五两天全素饮食,并且食量比平时减少20%。

间隔运动指低强度运动与中等强度运动的间隔训练,每周150分钟,分5天完成。在10分钟散步后,小跑3分钟,然后减速散步10分钟,再小跑3分钟。这样就会使运动变成散步有氧状态——跑无氧状态——有氧状态——无氧状态。

促进脂肪燃烧降低血脂花生牛奶土豆泥取花生20粒放入粉碎机中打碎,去皮土豆100克煮熟后捣成泥,加入20毫升牛奶后上锅煎熟食用。隔日1次,连用3周。

按揉肾腧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命门旁开1.5寸处的肾腧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按揉力度以局部出现麻胀感并向臀部及下肢放散为宜。身体俯卧,每晚按压肾腧穴10~15分钟,4周为1疗程。

久咳不愈调五脏

中老年人久咳不愈,仅从肺脏治疗是不够的,必须要同时调理五脏,才能从根本上斩断咳嗽的根源。

脾咳咳嗽痰多腹胀主要症状为咳嗽多痰,食欲不振,容易感觉腹胀,老慢支患者属此类型。服食一些健脾祛湿、通利气机之品,如:薏米、山药、茯苓、白术、芡实等,止咳效果会更好。

陈皮苡仁粥取陈皮10克煎汤约500毫升,过滤取汁,加入苡仁50克、小米50克熬粥。每天1次,连服1周,喉中清爽无痰或止咳后可停服。

肾咳咳嗽而气短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呼吸短浅甚至夜不能卧,在慢阻肺患者中较常见。服用止咳化痰平喘药的同时,应酌情增加核桃肉、蛤蚧、补骨脂等补肾纳气中药。

蛤蚧核桃肉蛤蚧15克、核桃肉30克、山萸肉30克,隔水炖烂,1次服完,每周2~3次,可长期服用,直到症状改善。

肝咳咳嗽响亮少痰主要症状为咳嗽响亮而痰少、咳时两胁疼痛,伴有两目发红、脾气急躁等症状。

肝咳逍遥散枸杞子15克、杏仁10克,煎汤当茶饮,送服中成药加味逍遥散,每日3次,连服1~2周。

心咳咳嗽有泡沫主要症状为咳嗽有泡沫痰,并出现心烦失眠、心悸气短、唇色紫暗等症状。在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中较常见。

麦味止咳汤麦冬、党参、五味子各10克煎汤代茶饮,连服2~3周。

老人宜选固定义齿

一位老人因假牙套住喉咙,被当肺炎治了一年引起大家的关注。由此也引发出老人佩戴假牙该注意什么的讨论,是固定假牙好,还是活动假牙好?

现在国际上推行牙列缺失固定化,这是因为固定假牙不仅在行使咀嚼功能时稳固,不变位,支持良好,咀嚼效率高,而且接近于原缺失牙的大小,无异物感,舒适。修复后舌的功能活动障碍少,不会妨碍发音。但如果后牙末端游离缺失、缺牙数目太多,就不适合进行固定修复,只能通过活动假牙来修复。

老人最好选择固定义齿修复,如果只能佩戴活动假牙,在平躺、休息时,一定要及时摘下来,避免滑落。

人老耳背可防可治

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高达11%。据此推算,我国60岁以上老年听力残疾人总数超过2000万。

专家提醒老年人及其家属要摒弃“人老失聪,天经地义”的观念。日常生活中要有爱耳、护耳意识,保持健康用耳习惯,减少在高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60岁后最好能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测,耳聋后要及时到专业机构配戴合格合适的助听设备。

耳聋症状有哪些老年聋有三个特点:一是老年性耳聋大多是双耳聋,耳聋程度可不一致,但均呈现慢性进行性特点。二是“语言的分辨能力差”,就是“只闻其声,不解其意”。三是一部分人有“重振现象”,即存在“小声听不见,大声受不了”的现象,许多老人都有这种体会,低声说话时喜欢用手挡住耳郭倾听,当别人大声漫谈时,又觉得太刺耳。

早期预防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专家建议中老年人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积极预防老年聋,尤其要注意避免“三高”,如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一定要积极治疗,以免加速老年性耳聋的进展。

第一是合理饮食结构。应多吃富含维生素D、铁、锌等元素的食物,含铁丰富的食物有黑木耳、菠菜、瘦肉、豆类、猪肝等;含锌丰富的有海产品、萝卜、大豆和鱼类等;含维生素D丰富的有蘑菇、银耳、蛋类、乳类等。尤其应多吃鱼类食物。

第二避免不良刺激。现在很多老年人喜欢戴着耳机收听电台节目听戏曲相声,老年人倘若长时间戴耳机会直接造成内耳损伤,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老年人也要注意一次戴耳机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

第三慎用耳毒药物。避免应用对听力有损伤的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很多老人有腰腿疼痛等关节毛病,对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制剂也应当慎用,有资料表明,长时间、大剂量地服用阿司匹林,可造成药物中毒性耳聋。

趾甲厚警惕动脉闭塞

不少老年朋友的趾甲会增厚变形,甚至变色裂开,要警惕下肢动脉闭塞。

老人多有动脉粥样硬化,下肢血管最容易受到影响,会导致动脉壁的增厚、变硬,引起缺血。肢体缺血的早期,常表现为肢体末端的营养吸收障碍,趾甲细胞的新陈代谢能力和再生能力会越来越弱,造成趾甲的角质层代谢减慢,逐渐增厚,甚至变色、变形。如果神经末梢的血液循环同时受到影响,还会伴有麻木、发冷等症状。因此,如发现趾甲有异常改变,最好到大医院的血管外科测一下踝肱指数(踝部压力与血压的比值),如果低于0.9,往往预示着下肢动脉硬化。

老人谨防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发病的原因在于静脉瓣膜功能损坏,造成血液流通受阻。中老年人静脉瓣膜功能出现退化,血液黏稠度增大,更易出现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引发静脉曲张。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因筋脉受损,气血瘀滞脉络所致,可根据不同的症型进行调治。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小腿青筋隆起、迂曲或扭曲成团块状,有压痛或刺痛,劳累后加重。

泡脚按摩取生姜30克切片,加水1200毫升,煎煮10分钟左右,然后取姜汤加适量温水泡脚20分钟。泡脚后,按摩小腿两侧的复溜穴(位于足内踝骨后缘与跟腱的中点上方二指宽处)5分钟。每天1次,连续3周。

寒湿凝滞型表现为小腿青筋蜿蜒,足踝部水肿,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

千年健酒取千年健10克,浸泡于500毫升的优质白酒(38度左右)中,密封置于阴凉通风处,每日摇晃1~2次,10天后即可饮用。每次饮20毫升,每日2次。

湿热蕴结型表现为小腿青筋突起,有条索状肿物或结节,压痛明显,或周围皮肤红肿热痛。

薏苡仁粥取薏苡仁50克,先在清水中浸泡约1小时,然后放入高压锅中,加水800~1000毫升煮粥,煮至薏苡仁熟烂即成,每日分2次食用。

气血两虚型表现为小腿青筋外露,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或并发溃疡,疮面脓水清稀,经久不愈。

当归炖羊肉将当归15克加水煎煮取汁,用药汁与羊肉100克(切碎)炖汤,食肉饮汤,每日1次。

老人闪了腰怎么办“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多发生于老年人,采用按掐痛点加隔姜灸的方法,能有效缓解疼痛。

首先,将拇指按压于痛点上,按时由轻渐重,当痛处感觉酸胀时,即为“得气”,得气后持续按压1~2分钟,缓慢放松,减轻按压力,稍停片刻,再进行按压,如此反复做5~7次。然后,用拇指指尖施以掐法,掐时由轻到重逐渐加力,切勿突然用力,以防损伤皮肤,持续指掐2分钟左右,再用指肚轻揉痛处。

按掐痛点后,将生姜切成薄片,用针刺多个孔,置于痛点上,再取花生米大小的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若姜片烤干皱缩,可换姜片再灸,灸至局部皮肤红润为度,一般灸4~5壮(一个艾炷为一壮)即可。灸毕去掉姜片,用手掌在痛点处轻轻地回旋揉动片刻,一般可见明显疗效。如未愈,第二天可再进行1次。

老人流口水要警惕

大多中老年人发现自己容易流口水,有时睡醒后枕巾湿了一大片。专家提醒。常流口水是脾虚的表现,发展下去可导致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腹泻、高脂血症等。另外,如果口水从一侧口角流出,就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一定要提高警惕。

怎样判断流口水是由脾虚引起的呢?脾虚引起的流口水,不只在晚上睡觉时发生,清醒时也会出现,还可伴有舌头两边有齿痕、口中发甜、大便稀溏等脾虚症状。消除脾虚引起的流口水,关键是补益脾气,在日常生活中宜常吃糯米、薏米、牛肚、莲藕、栗子、扁豆、红薯、菱角、红枣、莲子、锅巴(大米)、土豆、山药、花生等补脾气的食物。少吃助湿生痰的食物,如肥肉、螃蟹、猪耳朵等,并且要禁烟限酒。除此之外,还可用以下方法有针对性地治疗。

嚼芡实将芡实30克淘洗干净,浸泡3小时后,放在小碗里,隔水蒸15分钟,温热嚼食,每天1次,连续2周。芡实有补脾益气、补肾固精的功效,适宜流口水并伴有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

喝莲子粥粳米50克,淘洗干净,与泡涨的莲子15克煮粥食用,每日1次。连续1月,适宜刚开始流口水并伴口中发淡或发甜者。

饮益智仁茶益智仁120克,在平底锅中炒至微微发黄,粉碎,装瓶备用。每日取益智仁6克,开水冲泡,当茶频饮,喝完可续水,直至味淡,嚼食益智仁适宜白天夜间均流口水者。

喝山苡粥薏苡仁20克(浸泡4小时),与粳米30克一起熬粥,快熟时加入鲜山药50克(切片),煮至山药熟后,温热食用,每日1次,连续半月。熬粥食用可增脾气、祛脾湿,消除流口水病根。

服黄芪酒炙黄芪30克,用纱布包裹,放入500毫升优质白酒(38度左右)中,置阴凉避光处保存。每天摇1次,浸泡10天后即可饮用。每次10毫升,每日1~2次,佐餐饮服。适用于流口水晚期出现中风先兆者。

推足内侧在足内侧,大趾根部稍微突出的骨头后面,有足太阴脾经的一个穴位——太白,推此处可刺激足太阴脾经经气,促进脾气生成,消除流口水的症状。用一侧手的大鱼际,推另一侧足内侧的太白穴,力度以感觉微痛为宜,每次3分钟,然后换手操作另一侧,每日2次。长期坚持,疗效更好。

夏季老人脱水易诱发“分水岭脑梗死”

夏季天气炎热,也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对老年人来说,如果出现连续腹泻、呕吐等体液过多流失的情况,切不可掉以轻心,应警惕诱发“分水岭脑梗死”等继发性疾病。“分水岭脑梗死”是指相邻脑大血管供血的边缘、交界地带出现的急性局部缺血损害。“分水岭”是人脑供血最为薄弱的区域,一些原本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如动脉硬化、脑大血管狭窄患者,本身脑供血就不理想,所以在腹泻等导致其循环血量减少的情况下,非常容易使分配到脑部的供血减少,出现血液动力障碍,供血无法供到位,使得本来供血薄弱的“分水岭”区发生急性脑梗死。“分水岭脑梗死”常见于老年人,一般表现有: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感觉障碍、抽搐、智能障碍及精神障碍等。患者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发病前几天,部分患者曾有血压大幅度下降,发病后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低血压。

对于老年人来讲,每餐都不要吃得太饱,否则血液就会集中在胃部,供给脑部的血液就少了;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吃降压药时,不建议把血压降得太低,主张降到140~150(高压)即可。老年朋友夏天应多喝温开水、绿茶,尽量避免腹泻、肠炎等容易造成体液过度流失的疾病。

老年健康八大法则

一、排便一次。食欲好,能吃是好事,但上下通畅非常重要,因此,老年人要保证每天都要排便一次。美国饮食协会建议成人每天摄取20~35克的食物纤维,便秘患者则至少30克。纤维来自碳水化合物,如完整谷类、水果及蔬菜,奶酪、菠菜、土豆等可加速胃肠蠕动,容易产生便意。为避免过度排气,建议逐渐增添纤维摄取量。

二、睡觉两次。上了年纪,晚上睡眠往往欠佳,所以午睡必不可少,晚间损失在午间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弗里德曼教授建议,老年人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30%。

三、工作三小时。老年人不能闲着,要找自己喜欢的事做,阅报、唱歌或当义工。老年人工作是好的,但最好不要持续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后,腰、腿、心脏等组织“闹情绪”。

四、进食四次。老年人除了每日三餐之外,下午宜增加一次点心,这是因为老年人胃纳差,宜多次少量饮食。专家建议,老年人一般习惯早睡早起,可以把早餐提前,每隔四五个小时进一次餐,比如7点用早餐、11点用午餐、下午3点和7点再用两次餐。

五、喝五杯水。老年人容易失水,要主动饮水,早起喝一杯水,上下午各饮两杯水。具体怎么喝?早起后,为了补偿夜间水分的消耗,老人应适量多饮些水,对高血压、脑出血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午餐、晚餐前1个小时要空腹喝水,可保证分泌足够的消化液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睡前2~3个小时喝水,可冲淡血液,加速血液循环,但睡前要尽量少喝。另外,渴了就喝。

六、晨练六十分钟。老年人早晨跑步、做操、打拳等,会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七、晚七点看新闻。老年人不能自我封闭,除每天定时收看《新闻联播》,还要多关心国家大事。

八、饮食要多样化。老年人的饮食要多种多样,蛋、鱼、肉要适量,多吃果蔬、蘑菇及豆制品。怎么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呢?可以按“颜色”分,白色——牛奶、白菜、花菜;红色——番茄、胡萝卜、草莓、苹果;绿色——生菜、扁豆、菠菜;黄色——胡萝卜、玉米、南瓜、黄豆;紫/黑色——紫甘蓝、黑巧克力、肉桂。

人到中年四检查能救命

俗话说:人过中年日过午。当身体走到下坡路时,定期体检无疑成了守护健康的一道“护身符”。在诸多的检查项目中,颈动脉、心脏、肠镜、胃镜是中老年人不容疏漏的4个项目。

筛查颈动脉预防脑中风人过中年要定期查查颈部动脉血管。有数字显示,约有2/3的脑缺血与颈动脉狭窄有关。而一旦发生脑中风,轻者偏瘫、失语、视力下降等,重者可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颈动脉检测主要指标有血流速是否减缓、管腔内径是否减小和有无颈动脉斑块三个主要项目,可早期及时发现供血不足及狭窄等情况。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都应该在体检中加强对颈动脉狭窄的筛查。

50岁中年人的心脏危险期随着社会竞争加剧、饮食结构发生改变,50岁左右的中年人正在成为心肌梗死的“后备军”,三四十岁的心肌梗死病人也经常出现。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措施。专家建议,即使没有心脏问题也应6个月至1年做一次心电图,特别是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明显异常过高以及过度肥胖,父母亲有冠心病、脑梗塞病史等多种危险因子,更应注重对心脏的检查。

定期做肠镜癌变早知道35岁以上喜欢吃鸡鸭鱼肉虾等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人群,应每隔三五年做一次肠镜的检查。尤其有“腹泻、便秘交替”现象患者,要高度警惕。肠癌大都是由良性的腺瘤恶变发展来的,腺瘤恶变大概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因此每隔3~5年可做一个肛肠科的健康体检。一般人群应在45岁以后开始接受肠镜的筛查,每5年复查1次,实在没有条件也应起码做一个直肠指检。

胃镜——胃病诊断“金标准”由于恐惧胃镜检查,有三成胃部疾病的患者忽视胃镜检查,有的患者因此不能早期发现病变而耽误了治疗时机。专家建议,除了有胃溃疡病史的,特别是50岁以上应该定期做胃镜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者,家族中有胃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的患者,以往有胃病史,特别是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切除手术10年以上者,都应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四招预防缓解老年痴呆

一是多动脑。保持大脑活跃有助于大脑中某些“线路”有效运行。所以,老年人经常进行阅读、写作、填字游戏、数独游戏、摄影、学外语、演奏乐器、做手工等刺激认知的活动,可延缓认知障碍症的出现和缓解病情。

二是多吃巧克力。研究发现,每天喝两杯热巧克力,有助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大脑血液流通量增加,记忆力会有所提升,可预防老年痴呆症。

三是定期刷牙。痴呆症患者脑中一种细菌名为“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引发牙周病的一种主要细菌。虽然这种细菌主要生存于口腔内,但它们可在咀嚼过程中或牙科手术时进入血液循环并进入脑部,之后会在脑部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导致免疫系统释放出化学物质“误杀”脑细胞,造成记忆力丧失、思维混乱等痴呆症症状。

四是多亲近花草。花草可以有效增强老人的脑部能量,对痴呆症有缓解作用。

保持理想体重的老人更健康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60岁至69岁老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9.8%和13%,成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

医学专家指出,老年人健康,要从控制体重开始。老年人不应该肥胖,应始终保持理想体重。据调查,我国百岁以上老年人,无一例肥胖者。老年人保持健康,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理想体重,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以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提出了防癌与保持健康的几点建议:第一条就与体重有关系——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同时还有每天至少从事30分钟身体活动;避免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能量密度食物(尤其是高糖或低纤维、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麦和豆类;限制红肉摄入、避免加工的肉制品;限制盐腌食品或盐加工的食品。

老年人标准体重的简单计算公式为:男子:身高(厘米)-105=体重(公斤);女子:身高(厘米)-100=体重(公斤)。

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5公斤以内属正常范围;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5公斤以上,应引起注意;超过10公斤以上,就属于肥胖,为病态;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公斤以上就属于消瘦,二者都不应忽视。

如一位身高为175厘米的老年男性,他的标准体重为:175-105=70公斤,如果他的实际体重在65~75公斤范围内,属于正常;如果他的实际体重超过80公斤就属于肥胖了;如果他的实际体重低于60公斤就属于消瘦了。

频发早搏调情绪很重要

不少老人早搏发作是在心情烦躁、情绪激动之后,往往感觉一口气上不来,心跳也乱了,检查发现早搏在一分钟内出现了6次以上(不足6次为偶发早搏,又称为功能性早搏),被诊断为频发早搏。此类患者应该调节情绪,尤其要避免情绪激动,不要看紧张刺激的电影、电视节目。

另外,还要注意休息,保证生活有规律。早搏发生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应吃易消化的清淡的食物,少吃豆制品。日常多参加体育锻炼,预防感冒。

中国老人健康指南

2013年9月26日,《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在京发布。该《指南》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编印,是我国政府权威部门编制出版的第一本指导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科普读物。《指南》共36条,涵盖了健康生活习惯、合理膳食规律、适量体育运动、良好心理状态、疾病自我控制、加强健康管理6个方面的内容。以下是部分主要内容。

健康生活习惯

每天睡眠不少于6小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睡眠起居要有规律,每天睡眠不少于6小时,最好有午休。

主动饮水。不要等渴了才喝,且少量多次为宜。一般每人每天喝水6~8杯(每杯200毫升)。

坚持每天晒太阳。每天应晒太阳15~20分钟,但要避免暴晒或中暑。阳光强时,应佩戴太阳镜;在树荫下停留较久,也可获得同样效果。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活动,避免久坐。每天坚持按摩腹部并做提肛收腹运动。晨起最好饮用1杯温开水。

预防跌倒。活动时应熟悉身边的环境和障碍物,且动作宜慢。行动不便者,可选择辅助工具。活动时,穿戴应合身、合脚,鞋底应防滑。

合理膳食规律

膳食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一日三餐中,都要有米、面、杂粮等主食,提倡粗细搭配、粗粮细做,也可将粗细粮混合一起做。建议每人每天摄入1~2两粗粮。

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最好每餐都有2种以上蔬菜,每天至少进食1~2种水果,并常更换不同品种,建议每人每天吃6两~1斤的各种新鲜蔬菜,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以上。

适量摄入肉、禽、鱼、虾及蛋类。建议每人每天摄入1~2两肉类,尽量选择瘦肉。每天摄入1.5~2两水产品和1个鸡蛋。血脂异常者,每周可吃3~4个鸡蛋。有条件者,可以多选择一些海鱼和虾类。

经常食用奶类、豆制品和少量坚果。应经常喝牛奶,超重、肥胖或血脂异常者可选用低脂或脱脂奶、无糖或低糖奶粉。每天最好吃1次豆制品和少量坚果。

控制油、盐摄入。每人每天烹调油的用量不要超过半两,应少用或不用动物油,多选用植物油,并经常更换种类。每人每天的食盐量(包括酱油、调料和其他食物中的盐)不要超过5克。某些疾病患者(如高血压、肾病、心衰等病人)每日食盐量还应适当减少。

合理补充微量营养素。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体弱者应补充适量的营养素补充剂。

适量体育运动

选择安全有效的运动项目。推荐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经络拍打操、门球、跳舞等。

掌握合适的运动次数、时间和强度。每周运动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150分钟。运动时轻微出汗、无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运动中最大脉搏次数不超过170-年龄(次/分),说明运动强度适宜。

重视脑力活动。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听、说、读、写等多样化认知能力的锻炼,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等认知障碍性疾病。

良好心理状态

学会发泄情绪。至少有2~3个关系密切的朋友,不开心时,主动向家人、朋友倾诉。伤心难过时,不要过于压抑情绪,想哭就哭。生气时,先静下心来想想原因,然后听听大家的意见,做些自身调整。

积极融入社区。与邻居建立融洽关系,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和邻居。多做好事、善事。

疾病自我控制

随身携带医保卡、自制急救卡和急救盒。急救卡应写明姓名、住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定点医院、病案号、血型、主要疾病诊断和用药、急救盒放置位置。急救盒应备有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糖尿病患者外出带点糖果,以备发生低血糖时食用。

学会自我监测脉搏、体温、血压等。自备电子血压计,高血压患者每天至少自测3次血压(早、中、晚各1次)。糖尿病患者须自备电子血糖仪,适时自测血糖。血糖稳定时,每周抽查1~2次血糖。

生病就诊,谨遵医嘱。生病后,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遵医嘱治疗,不贪图便宜和听信传言乱投医;也不要自行用药、停药;千万别瞒着医生采用多个治疗方案;忌用“偏方”、“验方”、“秘方”。

加强健康管理

每年至少做1次体检。通过健康体检,可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老年人应每年至少做1次体检,并注意追踪检查结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可根据自身需要,正确选择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和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中老年人谨防甲减

近年来,不少中老年朋友经常出现便秘、胃寒,但又查不出具体病因,研究发现这可能是患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中老年人甲减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引起高度警惕:全身无力、易疲乏、爱睡觉;对很多事情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皮肤粗糙发干,头发干燥、稀少;经常感到肚子胀,便秘,体重增加;感到自己脸胀、手胀、腿胀,但用手按却没有凹陷。还可做甲状腺功能的自我测试:早晨起床时,将体温计放在腋下15分钟(保持身体不动,不说话),若体温为36.4℃或更低,提示甲状腺机能不足。若持续1个月体温都低,则有甲减倾向,建议就医诊治。防治甲减,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远离生活中的辐射环境。另外,还可采取以下方法,来预防甲减和促进甲状腺机能的恢复。

艾叶水泡脚促循环艾叶(鲜)50克,用沸水冲泡,待水温合适后泡脚,每次20分钟(水凉后可加热水),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宜。每周泡2次,连续2个月。

杂粮粥升甲状腺素早餐食用杂粮,可降低早晨血糖,促进早晨的甲状腺素分泌。用大麦30克、小麦30克、薏米20克、燕麦片20克煮粥,每天早上食用。

药枕增下丘脑功能将具有芳香走窜性质的中药材放入枕中,作用于头部后侧的穴位,可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夜交藤200克,合欢花60克,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克,打碎放入枕头中,1年后更换枕内药物。

压推反射区甲状腺在足底有反射区,甲减患者一般在此处有硬物和痛点,刺激硬物和痛点可使反射区通畅,起到调节甲状腺分泌的功能。反射区位于大脚趾根处,用大拇指触摸到大脚趾根处的硬物和痛点,再用力压推,以感到胀痛为度,每天1次,每次15分钟。

按摩促淋巴循环按摩甲状腺,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增加甲状腺素分泌,防治甲减。左手掌紧贴左颈部,往前后按摩40次,再用右手按摩右侧颈部40次。

十个数字保老年人健康“1”每天排便1次。老人容易便秘,应该尽可能地保证每天排便一次。

每年体检1次。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体检时10个项目尤其不能省:测血压;验血、尿、便常规;做心电图;照腹部彩超;拍胸片;测血糖、血脂;查眼底;测骨密度;妇科检查;前列腺检查。“2”按2个长寿穴。合谷和内关是两个有名的长寿穴,每天按摩可以调节内分泌功能,平衡免疫,改善脾胃功能。合谷穴俗称“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间的肌肉丰厚处;内关穴在手腕内侧,手掌向上握拳或上抬,使腕部出现两条筋,内关穴就在其间。“3”每天吃3个核桃。老人每天坚持吃3个核桃,能预防认知障碍,还有助于降低血脂。

每天给爱人讲3句贴心话。

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4”每天要吃4样主食。老人要尽可能地保证主食的丰富,做到粗细搭配。“5”每天吃够5种果蔬。

每天大笑5次。“6”每天喝足6杯白开水。老人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水,制订一个喝水时间表,每天至少喝6杯白开水,每小时喝一次。

每天吃6个大枣。俗话说“每天吃枣,不显老”。每天坚持吃6个大枣,可以补中益气、养血生津。鲜枣维生素含量丰富,但季节性强,多吃不利消化。相比之下,干枣更适合老人食用。

每次看电视别超60分钟。老人每次看电视的时间应控制在60分钟之内,不能长时间坐着,要时不时站起来扭扭腰、拍拍背。“7”每天睡够7小时。美国一项针对1.5万名70岁老人的研究发现,将睡眠时间控制在7小时左右的老人,比少于5小时或超过8小时的老人记忆力更好。“8”每餐八分饱。“9”晚上9点泡脚。这个时间肾经气血比较弱,热水泡脚后体内血管得到扩张,更有利于活血,还能滋肾养肝。“10”起床后按摩10分钟。按照以下步骤:1.手指梳头,从前额正中开始向头后部梳划,再梳两侧,可改善头部血液循环。2.搓胸揉腹,平卧在床,搓热前胸和两肋,再顺时针轻揉肚脐周围20次,助消化利通便。3.收腹提肛,能促进胃肠蠕动,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病。

每天大声读报10分钟。每天大声朗读报纸10分钟以上,会对大脑产生良性刺激,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还能增加肺活量,唤起老人的精气神。

进入深秋老年人须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或其他严重骨病的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其危害性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秋季日照时间逐渐变短,人体缺乏能促进钙在体内“安营扎寨”的维生素D,再加上运动量减少,骨质疏松甚至骨折就会悄悄袭来,让人避之不及。资料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15%~50%,60岁以上的女性每3人中就有1例。

由于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骨质疏松症很容易被忽视。其实,骨质疏松还是有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早上起床的时候,会出现腿抽筋的现象。如果您除了腿抽筋的症状外,还有下列症状,应立刻到医院检查:开步走或身体移动时,感觉腰部疼痛,这是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下降的结果;感觉背部或腰部无力、疼痛,渐渐地发展成为慢性痛楚,偶尔会突发剧痛;背部渐渐弯曲;身高变矮。

一提到骨质疏松,人们往往都会想到补钙。事实上,钙仅仅是制造骨头的原料之一,钙还需要人体内的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帮助其吸收和合成。因此,正常人群通过日常的膳食补充体内所需钙等微量元素,对于预防骨质疏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常见的食材中,海米营养丰富,富含钙、磷等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也很高。黑芝麻是很好的补钙来源。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其中的乳酸能促进钙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钙源。黄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很高。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良品,150克豆腐含钙高达500毫克。

此外,胶原是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足够的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时所需的一种重要酶的活性是必要的。因此,维生素C不足也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镁和硼是维持正常骨髓健康的非常重要的矿物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