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中医(趣味中医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1:37:54

点击下载

作者:胡献国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红楼梦与中医(趣味中医丛书)

红楼梦与中医(趣味中医丛书)试读:

前言

曹雪芹(1715-1763),名沾,字梦阮,出身贵族世家,经历了一个封建富豪家庭盛极而衰的过程。《红楼梦》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因而有人戏称《红楼梦》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引起了后来者的广泛兴趣。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红学研究长盛不衰,红学分支绵延不绝,但笔者观察发现,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服饰、文化、美食、建筑、环境、花草、人物、诗词、政治、经济等者众多,但研究《红楼梦》中的中药者不多见。

一部《红楼梦》,几多中医情。《红楼梦》描写了大量的医学活动。有人做过统计,《红楼梦》中涉及的医药卫生知识计290多处,5万余字。使用的医学术语161条,描写的病例114种,中医病案13个,方剂45个,中药125种,西药3种。一部小说中包合如此丰富的中药知识,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如《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的薛宝钗年幼时得了一种病,任何名医仙药都不见效,后遇一位瘌头和尚诊治,说是胎里带来的热毒,开了一个“海上方”,另给了包药末子作引子。宝钗服后见了效。这“海上方”实际上除了露、霜、雪和蜂蜜外,再就是四种花。即春天的白牡丹,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冬天的白梅花四种花的花蕊。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的“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中,以建莲子为引。这建莲即产于福建的莲子。《红楼梦》中,曹雪芹用了将近1/3的篇幅,描述了众多人物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活动:就其规模而言,则有大宴、小宴、盛宴;就其时间而言,则有午宴、晚宴、夜宴;就其内容而言,则有生日宴、寿宴、真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诗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就其节令而言,则有中秋宴、端阳宴、元宵宴;就其设宴地方面言,则又有劳园宴、太虚幻境宴、大观园宴、大厅宴、小厅宴、怡红院夜宴等等。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在这些宴席中,曹雪芹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张张的美食清单,如主食类的碧粳粥、豆腐皮的包子、枣泥馅的山药糕、御田粳米粥、冰糖燕窝粥、鸭子肉粥、枣儿熬的粳米粥、燕窝粥;菜类的火腿炖肘子、鸽子蛋、茄鲞、鸡髓笋、糟鹌鹑、烧鹿肉、糟鹅掌鸭信、炸鹌鹑、牛乳蒸羊羔、油盐炒枸杞芽儿、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汤类的酸笋鸡皮汤、燕窝汤、香薷饮解暑汤、酸梅汤、莲叶羹、野鸡崽子汤、虾丸鸡皮汤;酒类的烧酒、屠苏酒、西洋葡萄酒、绍兴酒;茶类的枫露茶、六安茶、老君眉、女儿茶(普洱茶)、杏仁茶;饮料类的木樨清露、玫瑰清露;小吃类的糖蒸酥酪、松子穰、风干栗子、糖腌的玫瑰卤子、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螃蟹馅小饺儿、菱粉糕、桂花糖蒸新栗粉糕;食物类的砂仁、红菱、鸡头、荔枝、木瓜等,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红楼饮食文化体系。有感于此,笔者在研读《红楼梦》的基础上,广搜博辑,斟酌筛选,编著了这本《读红楼美食,学中医》,奉献给广大读者,使广大读者通过是书了解清朝时的中医药现状,领略封建大家族的饮食特点与嗜好,知晓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使广大读者能足不出户便能“按图索骥”,选肴美食,品尝红楼菜肴,领略大家风味,回味昔日荣华,重温贾府旧景。

本书中美食方来源有三,一是来源于原著回目,如《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的莲叶、莲叶羹;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中的茉莉花、蔷薇花、玫瑰、玫瑰露、茯苓、茯苓霜等。二是来源于原著正文,如《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中秦氏患病后,凤姐、尤氏、王夫人、邢夫人等一起来看秦氏,王熙凤“看见秦氏的光景,虽未甚添病,但是那脸上身上的肉全瘦干了。于是和秦氏坐了半日,说了些闲话儿,又将这病无妨的话开导了一遍。秦氏说道:好不好,春天就知道了。如今现过了冬至,又没怎么样,或者好的了也未可知。婶子回老太太,太太放心罢。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象克化的动似的”。这“枣泥馅的山药糕”便是红楼美食、大枣、山药为常用中药,又为药食两用食物。又如《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来到薛姨妈家玩,薛姨妈摆了几样细巧茶食,留他们喝茶吃果子,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这“鹅掌鸭信”也是红楼美食之一,鹅肉、鹅掌为药食两用食物。三是来源于原著正文的中药、食物,由此引出食疗方,如《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袭人叫宋妈妈给史姑娘送东西去,宋妈妈说:“姑娘只管交给我,有话说与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顺去”。于是袭人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拿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这里的红菱即常用食物菱角,鸡头即常用食物芡实,栗粉糕即板栗糕。菱角、芡实、板栗为药食两用食物。《红楼梦》第八十七回“感深秋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中秋风习习,落叶飘飘,勾起了林黛玉的乡愁,以致茶饭不思,食欲减退,紫娟看见这种光景,对黛玉说:“给姑娘作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黛玉就着“南来的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醋”,吃了半碗粥。餐桌上的火肉(火腿肉)、白菜、虾米、青笋、紫菜、五香大头菜等都是药食两用食物。具体撰写时则从原著回目或正文引出中药、美食及美食方,而后告知中药及食物来源、性味、功用。制作方法、美食以外的食疗方等。本书分为上下二卷,上卷为诊疗与药方,包括药理、中成药。常用中药。下卷为美食与药方,包括强身健体类美食、开胃消食类美食、杀虫止痛类美食、清热解毒类美食、祛风解表类美食、止咳化痰平喘类美食、养血通乳类美食、养心安神类美食、降糖降压降脂类美食、防老抗癌类美食、美容养颜类美食、调味类美食、其他类美食等。使广大读者能按方选食,选方疗疾,择膳养生,提高健康水平。

本书适用于红学、中药、美食爱好者使用,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工作者等也有实用价值。具体使用《红楼梦》中的中医药、美食方时,应在当地有经验的医师、药师或膳食护师指导下使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众多学者、专家、教授的帮助,尤其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校人员对是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表谢意。此外,还参考引用了许多文献,限于篇幅,末能一一标明出处,在此一并致谢,盼请谅解。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求再版时修正。编著者2016年4月10日上卷诊疗与药方第一篇 药理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目前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和单味制剂等,品种共计2136种,中成药1640个。煎药用水

原文赏析《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的薛宝钗年幼时得了一种病,任何名医仙药都不见效,后遇一位瘌头和尚诊治,说是胎里带来的热毒,开了一个“海上方”,另给了包药末子作引子。宝钗服后见了效。这“海上方”实际上除了露、霜、雪和蜂蜜外,再就是四种花。即春天的白牡丹,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冬天的白梅花四种花的花蕊。

中医观点

露、霜、雪都是中药煎药常用的水,中医学博大精深,煎药用水甚为讲究,不像现在,不论煎何种中药,均是一罐自来水煎而服之,疗效便打了折扣。那么,常用的煎药用水有哪些呢?

雨水:指立春时的雨水,咸平无毒,禀升发之气,宜煎发散及补益类药物。

露水:指秋露频繁时收集的水,宜煎祛暑、润肺类药物。

液雨:立冬后十日谓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在这段时间里收集的雨水叫“液雨”,宜煎杀虫、消积类药物。

雪水:其性大寒,宜煎煮治疗天行时气瘟热、癫狂等疾病的药物。

潦水:降注雨水谓之潦,空中所接称潦水。可煎调脾胃、祛湿热类药物,取其味薄不助湿热之功。

东流水:即江河溪流水,用以煎熬调治病后虚弱、脾胃不足、劳后阴虚等疾病类药物。

逆流水:即江河中洄澜之水,其性逆而倒上,可用以煎煮因中风、卒厥、头风、疟疾等病的药。这东流水、逆流水,古人无非是取其流水不腐、新鲜、干净之特点。

井水:多用以煎熬治热痢、反胃、消渴等药物及补阴、退虚火的药物。井水经自然过滤后,明净卫生,是农村中较为理想的煎药水。

温汤:指温泉水,多配合中药,外洗疥癣、皮炎、风湿关节疼痛、半身不遂等疾病。

阴阳水:即生水、开水各半和匀,用以煎调中、消食、涌吐之类药物。

自来水:这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煎中药水,洁净卫生自不待言,但不应现接现煎,以干净容器上午接、下午煎较好。否则,氯重味涩口感差。引经药

原文赏析《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的薛宝钗年幼时得了一种病,任何名医仙药都不见效,后遇一位瘌头和尚诊治,说是胎里带来的热毒,开了一个“海上方”,另给了包药末子作引子。

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写道:贾蓉媳妇秦可卿病重,迭经治疗,效果不显,后经冯紫英介绍张太医,诊脉片刻工夫就将秦可卿的病症揣摩得八九不离十。尔后,张太医提笔开了一药方,乃是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处方为人参、白术、茯苓、熟地、归身、白芍、川芎、黄芪、香附、醋柴胡、怀山药、真阿胶、延胡索、炙甘草。最后,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大枣二枚。

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陪着多吃了些,一时身子觉得不舒服,贾珍贾琏忙请王太医视诊,视诊毕后,出到外书房中。王太医说:“太夫人并无别症,偶感一点风凉,究竟不用吃药,不过略清淡些,暖着一点儿,就好了。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若老人家爱吃便按方煎一剂吃,若懒得吃,也就罢了。”说着吃过茶写了方子。刚要告辞,只见奶子抱了大姐儿出来,笑说:“王老爷也瞧瞧我们”。王太医听说忙起身,就奶子怀中,左手托着大姐儿的手,右手诊了一诊,又摸了一摸头,又叫伸出舌头来瞧瞧,笑道:“我说姐儿又骂我了,只是要清清净净的饿两顿就好了。不必吃煎药,我送丸药来,临睡时用姜汤研开,吃下去就是了”。说毕作辞而去。这“建莲子、大枣”“临睡时用姜汤研开”,即中医常说的引经药。

中医观点

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民间俗称“药引子”。中医处方是以“君、臣、佐、使”的原则来做药物配伍的,药引就是“使药”。

一、药引的主要作用

引经作用:药引可引导药物对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的六味地黄丸,常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因为咸味入肾可以引导药物而发挥治疗作用。

解毒作用:有些药物有小毒,加入引药可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如生南星、生半夏加生姜;乌头、附子加饴糖为引,均可降低其毒性。

缓和药性:有些药物作用猛烈,加些药引可缓和药性,并保护正气。如葶苈大枣泻肺汤中,以大枣为引,可缓和葶苈的烈性,达到泻肺而不伤肺的目的。

保护脾胃:有些药物对脾胃有影响,或刺激胃肠道,使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或出现胃肠道反应,加些药引可保护脾胃,如清热解暑的白虎汤苦寒败胃,常加大米为药引以护胃扶正。

矫味作用:有些中药味苦难咽或有异味不堪入口,可加些药引矫味,如治疗百日咳的猪苦胆、鸡苦胆,常以红糖或冰糖为药引,以减轻苦涩味。诸多中医处方中常以甘草为药引,因为甘草能“调和诸药”,并起矫味作用。

二、几种常用药引

生姜:有发表散寒,温胃止呕,解毒止痛之功,治疗风寒感冒及各种呕吐,腹痛等症,常用作药引,用量3~10克,或3~5片。

葱白:有通阳发表之功,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阴寒腹痛等症,常用作药引,用量3~10克或2~3根。

白糖:有补中缓急,润肺生津之功,治疗中焦虚弱引起的脘腹疼痛,以及肺燥咳嗽,干咳少痰,口干口渴等病,常用作药引,用量10~15克。

冰糖:性味、功效与白糖相似,惟滋补作用较好。

饴糖: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诸药毒的功效,治疗脾胃虚弱,虚寒腹痛,肺燥咳嗽,以及使用附子、乌头、天雄等药物时,常用作药引,用量30~60克。

蜂蜜:功用同饴糖,而兼有润肠通便之功,用量10~30克。

酒类:有温经止痛,舒筋活血,散寒止痛之功,还有引药势之功,可引导药物直达病灶,且药物中性沉降者得之则开,呆滞者得之则行,治疗寒滞经脉,瘀血内阻,风寒湿痹,筋脉挛急等,常用作药引,使用时以黄酒为佳,用量20~50毫升,用白酒时可酌减。

食盐:有涌吐痰涎,清火凉血,润肠通便,引药入肾之功,中医认为,咸入肾,肾欲咸,所以治疗肾脏病变如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腰痛,脱发等,皆可用作药引,用量1~2克。

米醋:有活血化瘀,解毒止血,安蛔止痛之功,治疗因瘀血内阻所引起的崩漏,以及便血,赤白带下,衄血,虫积腹痛等,常用作药引,用量20~40毫升。

米汤:米汤因含米油(即浮于汤面上的稠样物),而有补中益气,健脾开胃之功,治疗脾胃亏虚,中气不足,肠道疾病,常用作药引,特别是用有苦寒性的药物如白虎汤,以米汤为药引更能制其药性之偏。米汤以小米为最好,大米次之。用时要取粥上面的汤汁,不拘浓淡,也不限用量。

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之功,治疗脾胃亏虚,倦怠乏力,血虚萎黄,神志不安,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妇女脏躁等病,常用作药引,在服用攻下药和各种作用猛烈的药物时,也可用作药引,以缓解药性,调和诸药,如十枣汤中,即以大枣作药引,用量3~20枚。

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亢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中药剂型

原文赏析《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写道:王夫人见了林黛玉,于是问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林黛玉回答说: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宝玉说:太太不知道,林妹妹是内症,先天生的弱,所以禁不住一点风寒,不过吃两剂煎药就好了,散了风寒,还是吃丸药的好。中医认为,丸则缓也。黛玉患的是慢性病,吃丸药可徐徐收效。可见宝玉深谙中医之道。

中医观点

中药剂型除汤剂、丸剂外,目前较为常用的中药剂型还有片剂、冲剂、膏剂、酒剂、糖浆剂和注射剂等等,不同的中药剂型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患者倘若能根据自身的病情合理选用,则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1.汤剂:汤剂也叫汤药,即中药煎煮去渣以后的汤液。汤剂的组成十分灵活,可以根据病情变化随症加减,汤剂在胃肠道内的吸收比较快。因此,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效果较好,其最大的缺点是服用量较大,且携带不方便。

2.丸剂:丸剂,又称丸药,由中药研细粉后加入赋形剂制成,常用的有蜜丸和水丸两种。丸药在胃肠道内的吸收比较缓慢,因此作用也比较缓和,故常有“丸则缓也”之说,但药力维持的时间比较持久。所以,大都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所以贾宝玉说林黛玉吃丸药比较理想。根据黏合剂的不同,丸剂分为以下几类:(1)蜜丸: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蜂蜜富有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滋补类药物、小儿用药、贵重及含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常制成蜜丸。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等。(2)水蜜丸:药材细粉以水和蜂蜜按适当比例混匀为黏合剂制成。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但因用蜜较蜜丸少,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多用于补益类药物,如补中益气丸等。(3)水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醋、药汁、黄酒等为黏合剂制成。因特殊需要,水丸还可包衣。泛制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4)浓缩丸:全部药材或部分药材的煎液或提取液,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加适宜的黏合剂制成。根据黏合剂的不同,又分为浓缩蜜丸、浓缩水丸、浓缩水蜜丸。浓缩丸体积小,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易于服用,在体内溶化吸收比较缓慢。浓缩丸适用于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5)糊丸: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黏合剂制成。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6)蜡丸:药材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蜡丸是中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延长药效,防止药物中毒或其他原因对胃引起的刺激作用。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刺激性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的中成药,都可制成蜡丸。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品种已不常见。(7)微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酒泛丸,或以百草霜为衣,采用现代技术制成。微丸直径小于2.5毫米,体积小,应用剂量小,服用方便,吸收平稳。微丸适宜于刺激性药物,贵重或细料药材多制备成微丸。

3.片剂:片剂由中药粉与赋形剂混合后压制而成,有的外表包有一层糖衣。片剂的药物含量比较准确,服用也比较方便,急性病和慢性疾病患者都可以使用。

4.胶囊剂:胶囊剂由中药粉灌装而成。胶囊剂的药物含量比较准确,服用也比较方便,急性病和慢性病患者都可以使用。(1)硬胶囊剂:硬胶囊剂是将适量的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硬胶囊中而制成的剂型。主要是口服。硬胶囊外观整洁美观,易于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崩解快,吸收好。适用于对光敏感、不稳定或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或有特异气味的药物,或需要定时定位释放的药物。儿童用药、对胃黏膜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2)软胶囊剂:软胶囊剂是将油类或对明胶等囊材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或混悬液封闭于囊材内制成的剂型。特点与硬胶囊相似。硬胶囊和软胶囊经过适宜方法处理或用其他药用高分子材料加工,使囊壳不溶于胃液,但在肠液中崩解释放活性成分,为肠溶胶囊。

5.冲剂:冲剂是中药煎液经浓缩后加糖及糊精制成的干燥颗粒,用开水冲泡即能溶解成药液,吸收较快。因此,多用于急性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不愿服药的孩子。

6.散剂: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是我国古代剂型之一。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具有制作方便、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或不耐高温,或剧毒不易掌握用量,或者贵重细料药物适宜于制成散剂。

7.颗粒剂:颗粒剂是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是在汤剂、散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有颗粒状和块状两种,分为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及含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颗粒剂体积小,重量轻,服用简单,口感好,作用迅速,多用于补益、止咳、清热等作用的药物。

8.中药颗粒剂:中药颗粒剂,又称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其有效成分、性味、归经、主治、功效和传统中药饮片完全一致,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既能保证中医传统的君、臣、佐、使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的特点,优于中成药,又免去了病人传统煎煮的麻烦,同时还可灵活地单味颗粒冲服,卫生有效,为医患提供了更高效、安全、稳定、方便、快捷、便宜、科学的保健治疗手段,使中医药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9.锭剂:锭剂是药材细粉与适量黏合剂如蜂蜜、糯米粉或利用药材本身的黏性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内服作用与糊丸接近,外用多用水或醋磨汁后涂敷患处。锭剂型大多作噙化之用。

10.胶剂:胶剂是以动物的皮、骨、甲、角等用水煎取胶质,经浓缩凝固而成的固体内服制剂。胶剂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作为补益药,适用于老年人、久病未愈者或身体虚弱者,可单服,也可制成丸散或加入汤剂中使用。至今胶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信誉,被广泛使用。

11.丹剂:丹剂是水银、硝石、雄黄等矿物药经过炼制、升华、融合等技术处理制成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为传统剂型。大多含水银成分,常用以配制丸散供外用,具有消肿生肌、消炎解毒的作用。部分丸剂、散剂、锭剂品种多以朱砂为衣,因气色赤习称丹,不属于经典丹剂范畴。

12.糖浆剂(包括口服液):糖浆剂由药物与糖类制成的水溶液(口服液为澄清透明状),多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这类剂型服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儿童和怕吃药的患者。但是,由于糖浆剂中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13.合剂:合剂是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的合剂又称口服液。合剂既能保持汤剂的特点,又能避免汤剂临时煎煮的麻烦,便于携带、储存和服用。口服液的浓度更高,常加入矫味剂,因此用量小,口感好,作用快,质量稳定,携带方便,易保存。

14.酒剂:酒剂通常叫作药酒,将药物放入酒中浸泡后制成,一般家庭亦可自己制备。酒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而且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所以,治疗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等疾病用药酒最多。药酒不但可以内服,同时也可以外搽,因此用途甚广。

15.酊剂:酊剂是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以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分内服和外用两种。酊剂制备无须加热,成分较纯净,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准确,吸收迅速,适宜于制备含有挥发性成分或不耐热成分的制剂。

16.露剂:露剂是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经水蒸气蒸馏制得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澄明水溶液制剂,是我国传统剂型之一,又称药露。临床多供内服,露剂能够保存药材固有的香味,便于服用和吸收,多具有解表清暑、清热解毒的功效。

17.气雾剂、喷雾剂:气雾剂是药物和抛射剂同装封于带有阀门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定量或非定量地将内容物喷出的制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式喷出的制剂为喷雾剂,又称气溶胶。气雾剂给药剂量小,起效迅速,稳定性强,副作用小。

18.煎膏剂(膏滋):煎膏剂是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又称膏滋。具有吸收快,浓度高,体积小,便于保存,可备较长时间服用的特点。有滋补调理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病和久病体虚者。

19.膏药:膏药是根据药方,将药材经食用植物油提取,再加红丹炼制而成的外用制剂,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又名黑膏药。膏药有通纳药量多,药效释放持久等特点,多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等疾病。

20.膜剂:膜剂是药物与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薄膜状制剂,为中成药现代新剂型。膜剂可经口服,舌下含服,眼结膜囊、阴道内及体内植入,皮肤和黏膜创伤、烧伤或发炎表面覆盖等多种途径给药,给药剂量小,使用方便。

21.栓剂:栓剂是药材提取物或药粉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是中成药的古老剂型。也称坐药或塞药。栓剂比口服给药吸收快,吸收后不经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生物利用度高。

22.滴丸:药物以适宜基质用滴丸法制成。滴丸易服用,在体内溶化快,奏效迅速。挥发性或不易成型的药物、速效药物,可制成滴丸。

23.注射剂:注射剂俗称针剂,为药物精制后的灭菌溶液。可用于肌肉注射或用于静脉滴注,药效发挥迅速,故适用于急性病或危重病症的抢救,如柴胡注射液用于退热,参附注射液用于休克等等。针剂的缺点是使用不太方便,也容易引起输液反应。

除上述介绍的外,其他剂型还有软膏剂、橡胶膏剂、油剂、滴眼剂、搽剂、浸膏剂、流浸膏剂、袋泡剂等。君臣佐使

原文赏析《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宝玉道:“太太给我二百六十两银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药,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王夫人道:“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宝玉笑道:“当真的呢,我这个方子比别的不同,那个药名儿也奇怪,一时也说不尽,只讲那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还不够。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诸如此类的药都不算为奇,只在群药里算那为君的药说起来,唬人一跳。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书中的“为君的药”即君药,即主药。

中医观点

君臣佐使,出自《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君臣佐使是中药方剂配伍的一种形式,是根据单味中药在方剂中的作用而确认的。君是君主的意思,君在方剂中常常是一味起主导治疗作用的中药。臣药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三个意义,一是治疗兼证或次证候的药物;二是用于因主药有毒,或药性峻烈须加以制约者;三是反佐作用,用于因病势拒药须加以从治者,如温热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或于寒凉剂中加入少量温热药,以消除寒热相拒,药不能进的现象。使药即引经药,或调和药性的药物。由此可知决定方剂中的药物的君、臣、佐、使,主要是根据药物在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药量的多寡、药力的大小来区分的。

如四君子汤常用来治疗脾胃气虚而引起的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腹胀、面色苍白或萎黄,语言低弱细微,四肢软弱无力,脉细或沉细等症,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人参有良好的补气、健脾、助阳作用,而食欲不佳、大便溏稀、面色苍白、四肢无力、脉细等诸多证候皆因脾胃气虚所致,因此补益脾气则是治疗脾胃气虚的重要原则,因此人参在四子汤中起君的作用。白术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之功,也是健脾良药,具有良好的温脾补脾作用,但效果不如人参而且补气力弱,是一味臣药。佐药则指茯苓,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之功,中医认为脾喜燥怕湿,而茯苓能渗湿利水,因此,方中佐以茯苓则健脾作用更强。甘草有补中益气,祛痰止咳之功,是四君子汤中的使药,能协君药人参、臣药白术、佐药茯苓的治疗作用,同时还可将诸药引导到所需治疗的脏腑和经络,这样使治疗作用更有针对性。也有些方剂中,如六一散、白虎汤等,不一定按君佐使的原则进行配伍,但其总的原则也是主药和辅药的关系。具体药方如何配伍,应由医生根据病情具体而定。服中药须防毒副作用

原文赏析《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写道晴雯患外感内滞,胡庸医开了处方,上面有紫苏,桔梗,防风,荆芥等药,后面又有枳实,麻黄。宝玉道:“该死,该死,他拿着女孩儿们也像我们一样的治,如何使得!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一时茗烟果请了王太医来,诊了脉后,说的病症与前相仿,只是方上果没有枳实,麻黄等药,倒有当归,陈皮,白芍等,药之分量较先也减了些。宝玉喜道:这才是女孩儿们的药,虽然疏散,也不可太过。”贾宝玉为“绛洞花王”,深知女孩儿是“水做的骨肉”,脾胃素弱,不宜使用枳实、麻黄等行气发散药。

中医观点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超量、长期用药对人体没什么影响。实际上,“是药三分毒”,药物都具有两重性,中药也不例外,而且有些中药的毒性还不小。现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毒副反应,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1.药性偏差。由于药物性味的不同,因而作用于人体的表现不尽相同。如脾胃虚寒者,经常服用黄连、黄柏、龙胆草、山栀子等苦寒药,可使脾胃虚寒更甚,容易出现脘腹冷痛,大便溏薄,完谷不化,四肢不温等症。脾胃湿热者,经常服用党参、人参、黄芪、鹿茸等补益药,可使脾胃湿热加剧,容易出现头目眩晕,口舌生疮,鼻腔出血,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症。平素脾胃虚弱者,经常服用枳实、青皮、槟榔、沉香等行气耗散药,可伤气损脾,容易出现脾肺气虚如动则心悸,纳差食少,肢软乏力,头目昏花等症。女孩儿平素脾胃亏虚,故贾宝玉说“凭他有什么内滞,这枳实,麻黄如何禁得”。

2.乌头类药物。乌头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复方制剂有舒筋活络丸、活络丹、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右归丸等。这类药物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用量稍大即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3.雷公藤及多苷片。雷公藤及多苷片中毒首先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口涩、舌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对肝和心肾等脏器可造成损害,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长期服用可引起肝硬化腹水死亡。雷公藤还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肾衰及休克是雷公藤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4.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如夹竹桃、万年青等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可致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5.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蟾酥对心脏的毒性作用类似洋地黄中毒,可见胸闷、心悸、心律不齐、脉缓慢无力,严重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发绀、手足心及额出汗等,并使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脏骤停而死亡。此外,蟾酥尚可引起消化系统的中毒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口唇及四肢发麻等。

含蟾酥的中成药制剂,如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麝香保心丸、心宝丸等,应用不当会出现蟾酥中毒症状。临床上报道六神丸中毒,不少为新生儿或小儿滥用且过量服用所致,因此对这几类中成药不可滥用。新生儿应忌用,小儿应慎用。

6.黄药子、壮骨关节丸及含黄药子的其他制剂。这类药物中毒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昏、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肝脏损害,如黄疸、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肝昏迷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对循环系统可引起心悸、胸闷,气短、心律失常,严重时血压急剧下降,导致心源性休克。肾衰和休克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7.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风湿马钱片、山药丸、疏络养肝丸、伤科七味片、治伤消瘀丸等含有马钱子。马钱子含士的宁,毒性大。中毒可发生典型的士的宁惊厥症状,引起脊髓强直性痉挛,可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

8.朱砂、轻粉、红粉及其制剂。中医认为,朱砂、轻粉、红粉类有毒,使用时不可过量,以防中毒。如《红楼梦》中贾敬服丹砂中毒即是此例。其制剂如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丹等,使用不当也可引起中毒。

9.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广防己、木防己、细辛等,复方制剂有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近年内,不断有“龙胆泻肝丸可致尿毒症”的报道;含马兜铃酸的关木通使用过量会致肾衰甚至尿毒症之事,早在我国1975年出版的《中药大辞典》中有记载。马兜铃酸可导致肾病,动物实验显示,大鼠的药物反应与人相同:大剂量给药,大鼠出现急性肾损害症状;长期小剂量间断给药,可导致慢性肾损害,最终发生尿毒症。妊娠用药宜忌

原文赏析《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中写道:一个姓胡的太医,名叫君荣。进来诊脉看了,说尤二姐是经血不调,全要大补。贾琏便说:已是三月庚信不行,又常作呕酸,恐是胎气。胡君荣听了,复又命老婆子们请出手来再看看。尤二姐少不得又从帐内伸出手来。胡君荣又诊了半日,说:若论胎气,肝脉自应洪大。然木盛则生火,经血不调亦皆因由肝木所致。医生要大胆,须得请奶奶将金面略露露,医生观观气色,方敢下药。贾琏无法,只得命将帐子掀起一缝,尤二姐露出脸来。胡君荣一见,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一时掩了帐子,贾琏就陪他出来,问是如何。胡太医说道:不是胎气,只是瘀血凝结。如今只以下瘀血通经脉要紧。于是写了一方,作辞而去。贾琏命人送了药礼,抓了药来,调服下去。只半夜,尤二姐腹痛不止,谁知竟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于是血行不止,二姐就昏迷过去。尤二姐心下自思:病已成势,日无所养,反有所伤,料定必不能好。况胎已打下,无可悬心,何必受这些零气,不如一死,倒还干净。于是吞生金自逝。

中医观点

按时兴的话来说,这是一起典型的违背妊娠用药禁忌,招致孕妇流产的事。其实,妊娠用药有宜忌,临床上须仔仔细细,切不可猛浪从事。现就孕妇常用的用药宜忌介绍如下。

一、能够安胎的中药

紫苏: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发汗、宽胸利膈、顺气安胎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适用于妊娠期风寒感冒及脾胃气滞所致的胎动不安、胸胁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常与陈皮、砂仁等配伍。临床观察发现,苏梗安胎效果优于苏叶。

黄芩: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之功,适用于怀胎蕴热所致的胎动不安,常与白术、当归等配伍。也可治疗妊娠期湿热泻痢、黄疸及肺热咳嗽、高热、热毒炽盛所致的出血、疮疡肿毒等。

桑寄生:性平,味甘,有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固冲任、安胎之功,多用于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等。常与阿胶、川续断、菟丝子等同用。

砂仁:性温,味辛,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适用于妊娠初期胃气上逆所致的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常炒熟研末单用或配苏叶、藿香、黄芩、白术、当归等一同使用。

艾叶:性温,味苦、辛,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适用于下元虚寒或寒客胞宫所致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及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等症,常与香附、当归、小茴香、川续断、桑寄生等同用。

白术: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和中安胎之功。《珍珠囊》言其“除湿益气,和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止泻痢、消足胫湿肿……得枳实消痞满,佐黄芩安胎清热”,适用于脾虚气弱所致的胎动不安。可配陈皮、茯苓、党参、生姜等使用。还广泛用于怀胎蕴热(配黄芩、栀子、白芍等)及血虚(配当归、白芍、生地等)、肾虚(配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萸肉等)所致的胎动不安。

菟丝子:性温,味甘,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元安胎,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常与续断、桑寄生、阿胶等配伍应用。还可用于肾虚所致的腰痛、消渴、尿频带下,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目昏暗、视力减退及脾肾虚泻等。

杜仲:性温,味甘,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本草正》言其“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适用于肝肾亏虚,下元虚冷所致的胎动不安、妊娠下血、习惯性流产等,可配续断(共研末)、枣肉为丸服,或配续断、菟丝子、阿胶等煎服。

续断:性微温,味苦、辛,可补肝肾、续筋骨、通血脉、安胎,适用于肝肾虚弱、冲任失调所致的胎动欲坠或崩漏,前者配伍桑寄生、菟丝子、阿胶,后者配伍黄芪、艾叶、地榆等。

阿胶:性平,味甘,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之功,适用于冲任不固或阴血亏虚所致的胎动不安、崩漏下血,可配生地黄、艾叶等,还用于治疗妇女月经过多、产后便秘等。

竹茹:性微寒,味甘,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之功,用于怀胎蕴热所致的胎动不安,可单用,也可与黄芩、苎麻根等同用。

苎麻根: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安胎之功,适用于热毒炽盛所致的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可单用,也可与阿胶、黄芩、当归等同用。

石菖蒲:性温,味辛、苦,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安胎之功,适用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胎动不安,对缓解胸闷腹胀、呕吐等症状有良效。常与砂仁、苍术、厚朴等配伍。

葡萄:性味甘、酸、平,入脾、肺、肾经,有补气血,益肝肾,强筋骨,生津液,止烦渴,利小便之功,《随息居饮食谱》言其“补气,滋肾液,益肝肾,强筋骨,止渴安胎”。

柠檬:性味酸、平,入脾、胃、肾经,有生津止渴,安胎祛暑之功,《食物考》言其“能避暑,孕妇宜食,能安胎”,因而对孕妇中暑所致的胎动不安甚效。

鸡肝:性味甘、苦、温,入肝、肾经,有补肝养血,温肾益气之功,《本草汇言》言其“鸡肝补肾安胎,消疳明目之药也”,对妊娠后气血不足,胎动不安有效。

鲤鱼:性味甘、平,入脾、胃、肾经,有补益脾胃,利水消肿,养血通乳之功,《本草拾遗》言其“主安胎,胎动,怀妊身肿”,与苎麻根同用,安胎效果甚佳。

此外,据古籍记载,海风藤、大蓟等也有一定的安胎作用。

二、妊娠用药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

禁用药: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斑蝥、牵牛、大戟、甘遂、芫花、商陆、麝香、水蛭、虻虫、番泻叶、藜芦、闹羊花、干漆、蟾酥、蜈蚣、水银、砒石、木鳖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雄黄、轻粉、硫黄等。

慎用药: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制附子、贯众、桃仁、红花、大黄、枳实、干姜、肉桂、益母草、法夏、常山、天南星等。

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三、孕妇不宜使用的中成药

一些西药会引起孕妇流产,胎儿畸形,因而中成药受到了孕妇的喜爱,其实,一些中成药毒性也很大,也会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胎死腹中。一般来说,下列中成药孕妇不宜使用。

1.清热类: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祛湿等功效的中成药,如六神丸,在怀孕早期服用可能引发胎儿畸形;孕后期服用易致儿童智力低下等后果。而含有牛黄等成分的中成药,因其攻下、泻下之力较强,易致孕妇流产,如牛黄解毒丸、片子癀、犀黄丸、败毒膏、消炎解毒丸等。

2.祛风湿除痹症类: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主要功效的中成药,如虎骨木瓜丸,其中活血之牛膝有损胎儿。类似的中成药,还有大活络丸、天麻丸、华佗再造丸、伤湿祛痛膏等。而抗栓再造丸则因大黄攻下、水蛭破血故孕妇禁用。

3.消导类:即有消食、导滞、化积作用的一类中成药,如槟榔四消丸、清胃和中丸、九制大黄丸、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等,都具有活血、行气、攻下之效,故易致流产。

4.泻下类: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或攻逐水饮、润肠通便作用的中成药,如十枣丸、舟车丸、麻仁丸,润肠丸等,因攻下力甚强,有损胎气。

5.理气类:具有疏畅气机,降气行气作用的中成药,如木香顺气丸、十香止痛丸、气滞胃痛冲剂等,因其多为下气破气药,行气解郁力强而被列为孕妇的禁忌药。

6.理血类:即有活血祛瘀、理气通络、止血止痛作用的中成药,如七厘散、小金丹、虎杖片、脑血栓片、云南白药、三七片等,因其祛瘀活血力过强,易致流产。

7.开窍类:具有开窍醒脑作用的中成药。如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安宫牛黄丸等,因为内含麝香、辛香走窜,易损伤胎儿之气,孕妇用之恐致堕胎。

8.驱虫类:具有驱虫、消炎、止痛功能,能够驱除肠道寄生虫的中成药,为攻伐有毒之品,易致孕妇流产、胎儿畸形等,如囊虫丸、驱虫片、化虫丸等。

9.祛湿类:凡治疗水肿、泄泻、痰饮、黄疸、淋浊、湿泻等的中成药,如利胆排石片、胆石通等,皆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泻浊之功效,故孕妇不宜服用。

10.疮疡剂:以解毒消肿、排脓生肌为主要功能的中成药,如祛腐生肌散、疮疡膏、败毒膏等,含大黄、红花、当归等,为活血通经之品,故孕妇不宜使用;而百灵膏、百降丹,因含有毒成分,对孕妇不利。炮制

原文赏析《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中描述薛蟠的老婆夏金桂是这样说的: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在家中时常就和丫鬟们使性弄气,轻骂重打的。今日出了阁,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做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这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况且见薛蟠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这里的“炮制”为中药基本加工方法。

中医观点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一般来讲,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药效,而少数毒性和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五大类型。

1.修制:修制是最简单的一种炮制方法,也可以说是多种药物进行炮制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修治,以除去杂质,并将大块段变为小块小段,便于再加工。修制的方法包括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项目。

2.水制:将药材用水洗、浸泡等方法加以处理,称水制法,其目的是使药物达到洁净(除去杂质、异物、非药用的盐分、泥沙、秽恶气味等),使植物类药物变软,便于切片;使矿物类药物质地纯净,细腻、同时能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水制法包括洗,淘、浸、润、渍、腌、提、水飞等项目。

3.火制:凡将药材直接或间接(或加入其他辅料)放置火上加热处理的方法,统称为火制法,本法使用广泛,其目的是把质地坚硬的药物,使之脆、酥后便于制剂,使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容易发挥药效,防止药物的霉蛀。此外,尚有少数药物有毒或药性猛烈者,火制后可降低或消除毒性和副作用。火制法的适用范围虽广,然某些芳香性药物如薄荷,香薷、白蔻仁、砂仁等不能应用,火制会使芳香的有效成分挥发,损失药效。矿物中的雄黄、朱砂不能火制,见火后便会使有毒成分砷、汞分解,加剧毒性。根据药物的性质,以及临床的需要,使药物干燥、酥松、焦黄或炭化,主要采用炒(炙)、煨、炮、煅、炼、烘、焙、烤、燎等火制方法。

4.水火共制:凡将药物通过水、火共同加热,由生变热,由硬变软,由坚变酥,以改变性能,减低毒性和烈性,增强疗效,同时也起矫味作用的制法,统称水火共制法。本法包括蒸、煮、掸等。

5.其他制法:除上述四类以外的一些特殊制法,均概括于此类。常用的有制霜(如巴豆霜、千金子霜、蒌仁霜、苏子霜等)、发酵(如六神曲、半夏曲、豆豉等)、发芽(如谷芽、麦芽、大豆卷等)、染衣(如朱砂拌茯苓、茯神、朱砂拌灯芯、青黛拌灯芯,称朱茯苓、朱茯神、朱灯芯、黛灯芯)等。

药物经炮制后,多在药名前冠以“炮制”名,如炙甘草、水飞滑石、酒大黄、焦白术、煅龙骨、盐知母、血余炭、法半夏、煨葛根、炮干姜、朱茯苓、巴豆霜等。漫话膏药

原文赏析《红楼梦》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中写道贾宝玉“坐车出西城门外天齐庙烧香还愿”后,“当家的老王道士来陪他说话儿。这老道士专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治病射利,庙外现挂着招牌,丸散膏药,色色俱备”。王道士自吹道:“若问我的膏药,说来话长,其中底细,一言难尽: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温凉兼用。内则调元补气,养荣卫,开胃口,宁神定魄,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去死生新,去风散毒。其效如神,贴过便知。”王道士的膏药有夸张的内容,但中医的膏剂确有神奇的疗效。

中医观点

膏剂是中医传统剂型之一。膏剂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内服者多为滋补性质,例如常用于止咳的雪梨膏、枇杷膏等,或用于补养的参芪膏、十全大补膏等。外用者称膏药,如狗皮膏、止痛膏及油膏等,分别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皮肤疮疡等。

一、内服膏剂

膏者“泽”也,在《正韵》、《博雅》上解释为“润泽”。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素问》中有文武膏(桑葚膏)养血、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参术膏益元气、《景岳全书》中有两仪膏(党参、熟地)补气血、《沈氏尊生书》一书中龟鹿二仙膏(由龟板、鹿角、枸杞子、人参组成)益气养血,填精补髓的记载。(一)膏药的作用

1.补虚扶弱: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病证,无论是因虚致病,还是因病致虚者,均宜秋冬季节进补膏滋药,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2.抗衰延年: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在秋冬季节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生活变化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压力都在上升,容易未老先衰,如头发早白,头晕目眩,耳鸣眼花,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衰退等,亦需及时健康投资,秋冬季节首选进补膏滋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3.纠正亚健康状态:膏滋药以补为主,纠偏祛病,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最为显著。也能使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精力有所“透支”而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的亚健康状态的年轻“白领”恢复常态,防患于未然。

4.防病治病:众所周知,枇杷膏能治痰热咳嗽,益母草膏能治妇女月经不调,夏枯草膏能治甲状腺肿大,十全大补膏治疗贫血有效。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处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在秋冬季节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对防止癌症卷土重来大有裨益。此外,膏滋药还有美容、养颜、益智等作用。

膏滋药一般在寒露后至立春前服用。用少量开水烊化,早晨空腹服用,1周后改为1天服两次,早晨与晚上睡前1小时空腹服用。根据病症需要也可用温热黄酒冲服。成人每次服1汤匙,约30克;少年减半;儿童、婴儿禁服。膏滋药启用后要及时存放冰箱,若发现有霉变,则不宜再服。(二)膏药使用禁忌

1.忌口:服膏滋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在服膏滋药时不宜饮浓茶。服用含有人参的膏滋药时要忌食萝卜。服用含首乌的膏滋药要忌猪、羊血及铁剂。膏滋药不能与牛奶同服,因为牛奶中富含钙、磷、铁,容易与滋补性中药中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难溶并稳定的化合物,致使牛奶和药物有效成分均受到破坏,甚至产生刺激或过敏反应。

2.妊娠:针对怀孕妇女的膏滋药处方中,禁用可以造成流产的中药。

3.感冒:在服用膏滋药期间发生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时,应暂停服用,待感冒治愈后再继续服用。症状轻微者,在用感冒药治疗同时,可酌情减量服用膏滋药。

4.急性胃肠炎或呕吐、腹泻:在服用膏滋药时,若发生胃肠炎或呕吐、腹泻、厌食,应暂停服用。对脾胃素虚患者,在服用膏滋药时出现脘腹胀满,纳呆倦怠,便溏苔腻者,可用陈皮、佛手片、砂仁等泡茶饮用,简便实用,必要时可选用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等健脾开胃,理气消胀的中成药对证处理。

二、外用贴膏

膏药是一类极为常用的外用药,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等特点。家庭中常用的有黑膏药(如跌打膏、镇痛膏、狗皮膏等)及橡皮膏(如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等)。贴膏药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其中的学问不少。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四点:

掌握适应证: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不可随意“通用”。例如,因受风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药或追风膏,以散寒祛风、舒筋活血、通络止痛;因热毒郁结引起的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愈者,可用拔毒膏拔毒消肿、去腐生肌;橡皮膏类膏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一定的疗效;救心膏是选用活血化瘀、芳香去湿的中药如麝香、冰片、红花、乳香、没药等再加上硝酸甘油制成的敷贴膏药,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可立即取一片贴于心前区,一般5~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

方法要正确:在贴膏药之前,应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将患处或穴位处的皮肤擦净拭干,然后再贴。贴膏药应剃净汗毛或尽可能避开汗毛较多的地方,否则一是粘不住,二是撕揭时带起汗毛会引起疼痛。冬天气候寒冷时,橡皮类膏药往往不易粘贴住,这时可将膏药贴好后再用热水袋敷一下,以便粘贴牢固,增加治疗效果。烘烤方法也有讲究,如使用黑膏药类膏药,应先将膏药放在酒精灯、蜡烛等微火上加温或将其漂浮在开水上面软化,等烘烤后的膏药不烫皮肤时再贴于患处。患处必须用温水洗净,擦干,否则膏药贴不牢固。此类膏药可持续贴1~2周。

部位要选准:有的膏药必须贴于特定部位,如小儿暖脐膏治小儿寒积腹痛,须贴于肚脐上,未满月小儿则应贴于脐下小腹部;十香暖脐膏治脘腹冷痛,可贴于脐腹,也可贴于痛处;再如阳和解凝膏,使用时要贴在颈项后的大椎穴。

使用有禁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均应谨慎使用:(1)患处有红肿及溃烂时不宜贴,以免发生化脓性感染,可根据病情贴拔毒膏。(2)平时运动或劳动时不慎造成肌肉挫伤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伤后即贴不能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3)凡是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妇均应禁用。特别是孕妇的脐部、腹部、腰骶部都不宜贴膏药,以免局部刺激引起流产。(4)如果贴膏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疱、自觉瘙痒剧烈,说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停止贴敷,并进行抗过敏治疗。五味

原文赏析《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中写道,黛玉听说宝玉定亲,“此时心里竟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这“甜苦酸咸”都是中药五味。

中医观点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1.辛:辛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2.甘:甘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3.酸:酸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4.苦: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5.咸:咸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1.淡:淡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2.涩:涩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第二篇 中成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

中成药分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为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主要适用于脏腑气血异常所导致的各种疾患。外用中成药常用的剂型有膏贴剂、搽剂、栓剂、滴鼻剂、滴眼剂、气雾剂等,主要适用于疮疡、外伤、皮肤及五官科的多种疾患。外用中成药中相当数量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使用时应慎重,以防中毒。《红楼梦》中提到的中成药(膏、丸、丹、锭、散)一共有二十五个,依次是人参养荣丸、冷香丸、败毒散、八珍益母丸、左归丸、右归丸、麦味地黄丸、香薷饮、山羊血黎洞丸、梅花点舌丹、紫金锭、活络丹、催生保命丹、祛邪守灵丹、开窍通神散、延年神验万金丹、金刚丸、菩萨散、天王补心丹、香雪润津丹、调经养荣丸、黑逍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