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二十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2:26:27

点击下载

作者:刘正刚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二十辑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二十辑试读:

南北朝交聘使节史事系年汇证(宋齐之部)

赵灿鹏

在南北朝时期(420—589)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中,南北双方使节频繁的交聘往来,是中古历史上一个突出的现象,也是这一时期政治与文化的重要内容。笔者详参南北朝时期的正史及其他文献,编撰《南北朝交聘使节史事系年汇证》一篇,以系年汇校合证的方式,将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与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之间使节交聘活动的记录,进行全面系统的钩稽整理,作为学者研究中古时期政治文化历史的参考。前发表“萧梁之部”(《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十九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时,有关研究史的综述有较多阙漏,较为重要的论著还有多种未曾提及,兹增补如次:(1)日本学者室町荣夫《南北朝「支那」にける於外交使節の素質》(《历史学研究》1934年第1卷第4期)。(2)周春元编著《南北朝交聘考》(贵阳:《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989年;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46年),是对本论题进行全面研究的最早的一部学术著作,讨论也有相当的深度,值得研究者参看。内容包括南北朝交聘活动的历史背景、史事特征、聘使选择、交聘礼仪等方面,后附《南北朝交聘表》《南北朝聘使一览表》《南北朝司宾一览表》。(3)黄宝实著《中国历代行人考》(台北市:台湾中华书局,1969年),分专章讨论了春秋、战国、两汉、三国、南北朝时期的行人(使节)活动情形,其中第六章“南北朝时代之行人”,对南北朝交聘活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此书的缺陷在于史事疏于考证,有较多的错误和遗漏;史料搜集也不够充分,如关于北朝主要用《北史》,而不大用《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4)郑钦仁《宋魏交聘表》(《大陆杂志》1961年第22卷第6期;收入《三代秦汉魏晋史研究论集》,《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1册,台北市:大陆杂志社,1967年)。此表在史事系年及史料征引方面,皆有阙漏和错误。(5)逯耀东《北魏与南朝对峙期间的外交关系》(《新亚书院学术年刊》1966年第8期;收入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文后附有《北魏与宋齐梁使节交聘表》。(6)李广健《南北朝对峙时期的文化接触——以媒介人物为讨论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0年)。此文暂未获见。(7)日本学者後藤勝《聘使交換より見た南北朝関係(一):関係史料の编年整理(上、下)》(《聖德学園岐阜教育大学紀要》第20、21卷,1990、1991年)。此文对南北朝交聘史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编年,但在史事系年与史料征引方面都有错误,也不够完整翔实。(8)张金龙著《北魏政治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年),全书共9册,其中第4册第五卷第十章之一,第5册第六卷第四章之二之1、第七卷第五章之二之4,第6册第八卷第八章,分别有专门的章节讨论北魏在不同时期与刘宋、南齐的通使关系。(9)蔡宗宪著《中古前期的交聘与南北互动》[台北县:稻乡出版社,2008年;原题《南北朝交聘与中古南北互动(三九六—五八九)》,台湾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此书以其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成为现今本论题研究的最佳著作,值得相关研究者重视参考。但因侧重研究南、北政权的交聘活动,故于北齐、北周之间的交聘活动未予讨论。

此外,关于南北朝时期的遣使制度、外交政策、礼制仪式、经济[1]来往、文化交流等方面,还有一些论文值得参看。

就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此前已有类似的史事系年著作多种,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误和不足。笔者希望在史事系年考证、史料取材范围等方面,较前贤更进一步,将南北朝时期的使节交聘活动的记录,进行全面、完整、准确的钩稽整理,以供学者研究参考。

由于篇幅关系,这里刊布的是宋、齐二代与北魏交聘之部。宋永初二年 魏泰常六年(421)

• 九月壬申,宋使沈范、索季孙等聘魏。

九月……壬申,刘裕遣使朝贡。(《魏书》卷三《太宗纪》)

九月……壬申,宋人来聘。(《北史》卷一《魏本纪一》)

裕既僭立,频请和通,太宗许之。六年,裕遣其中军将军沈范、索季孙等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宋书》卷九五《索虏传》“中军”作“殿中”。按晋宋中军将军名号甚重,绝无带此官出使之理。这时出使北魏例为殿中将军,下文屡见。这里“中军”必是“殿中”之讹。(义熙)十三年,高祖西伐长安,嗣先娶姚兴女,乃遣十万骑屯结河北以救之,大为高祖所破……于是遣使求和,自是使命岁通。高祖遣殿中将军沈范、索季孙报使,反命已至河,未济,嗣闻高祖崩问,追执范等,绝和亲。太祖即位,方遣范等归。(《宋书》卷九五《索虏传》) 按:《资治通鉴》卷一一八《晋纪》义熙十四年:“三月,遣使聘魏。”东晋义熙十四年即魏泰常三年(418)。

初虏自河北之败,请修和亲;及闻高祖崩,因复侵扰,河、洛之地骚然矣。(《宋书》卷四《少帝纪》)

初,魏主闻高祖克长安,大惧,遣使请和,自是每岁交聘不绝。及高祖殂,殿中将军沈范等奉使在魏,还,及河,魏主遣人追执之,议发兵取洛阳、虎牢、滑台。崔浩谏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遽乘丧伐之,虽得之不足为美。且国家今日亦未能一举取江南也,而徒有伐丧之名,窃为陛下不取。臣谓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使义声布于天下,则江南不攻自服矣……”……魏主不从……(《资治通鉴》卷一一九《宋纪》永初三年)

会闻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虎牢、滑台。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歘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今国家亦未能一举而定江南,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布义风于天下,令德之事也。若此,则化被荆扬,南金象齿羽毛之珍,可不求而自至。……”太宗锐意南伐……太宗大怒,不从浩言,遂遣奚斤南伐。(《魏书》卷三五《崔浩传》)宋元嘉元年 魏始光元年(424)

• 宋使赵道生聘魏。

义隆,号年元嘉。遣使赵道生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元嘉二年 魏始光二年(425)

• 四月,魏使步堆、胡觐聘宋。

夏四月,诏龙骧将军步堆、谒者仆射胡觐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夏四月,诏龙骧将军步堆使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夏四月……魏主遣龙骧将军步堆等来聘,始复通好。(《资治通鉴》卷一二〇《宋纪》元嘉二年)宋元嘉三年 魏始光三年(426)

• 八月,宋使吉恒聘魏。

八月……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八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八月,义隆使其殿中将军吉恒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秋八月……诏殿中将军吉恒聘于魏。(《资治通鉴》卷一二〇《宋纪》元嘉三年)宋元嘉四年 魏始光四年(427)

• 四月,魏使步堆、胡觐等聘宋。

夏四月丁未,诏员外散骑常侍步堆、谒者仆射胡觐等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夏四月丁未,诏员外散骑常侍步堆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夏四月丁未,魏员外散骑常侍步堆等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〇《宋纪》元嘉四年)宋元嘉六年 魏神二年(429)

• 魏使聘宋。(神)二年四月……会江南使还,称宋文欲犯河南,谓行人曰:“汝疾还告魏主,归我河南地,即当罢兵;不然,尽我将士之力。”帝闻而大笑,告公卿曰:“龟鳖小竖,自救不暇,何能为也?……”(《北史》卷九八《蠕蠕传》,《魏书》卷一〇三《蠕蠕传》略同)

• 四月,宋使孙横之聘魏。

夏四月……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二年夏四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神二年,又遣殿中将军孙横之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元嘉七年 魏神三年(430)

• 三月,宋使田奇聘魏。

三年,又遣殿中将军田奇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太祖践阼,便有志北略。七年三月,诏曰:“河南,中国多故,湮没非所,遗黎荼炭,每用矜怀。今民和年丰,方隅无事,宜时经理,以固疆场。……便速备办,月内悉发。”先遣殿中将军田奇衔命告焘:“河南旧是宋土,中为彼所侵,今当修复旧境,不关河北。”焘大怒,谓奇曰:“我生头发未燥,便闻河南是我家地,此岂可得河南。必进军,今权当敛戍相避,须冬行地净,河冰合,自更取之。”(《宋书》卷九五《索虏传》)宋元嘉八年 魏神四年(431)

• 闰六月,魏使周绍聘宋。

闰六月……诏散骑侍郎周绍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闰六月……诏散骑侍郎周绍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闰六月……魏主遣散骑侍郎周绍来聘,且求昏,帝依违答之。(《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元嘉八年)

其后焘又遣使通好,并求婚姻,太祖每依违之。(《宋书》卷九五《索虏传》)宋元嘉九年 魏延和元年(432)

• 五月,宋使赵道生聘魏。

夏五月……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夏五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延和元年五月,义隆又遣赵道生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夏五月……帝遣使者赵道生聘于魏。(《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元嘉九年)

• 六月辛卯,魏使邓颖(一作颍)聘宋。

六月……辛卯,兼散骑常侍邓颖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六月……辛卯,诏兼散骑常侍邓颖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六月……辛卯,魏主遣散骑常侍邓颖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元嘉九年)

兼散骑常侍,使于刘义隆。(《魏书》卷二四《邓渊传》附《邓颍传》)

兼散骑常侍,使宋。(《北史》卷二一《邓彦海传》附《邓颖传》)宋元嘉十年 魏延和二年(433)

• 二月壬午,魏使宋宣聘宋。

二月……壬午,行幸河西。诏兼散骑常侍宋宣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二年春二月……壬午,诏兼散骑常侍宋宣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二年二月,诏兼散骑常侍宋宣使于义隆,且为皇太子结亲。(《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二月……壬午,魏主如河西,遣兼散骑常侍宋宣来聘,且为太子晃求婚,帝依违答之。(《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元嘉十年)(宋宣)后与范阳卢玄、勃海高允及从子愔俱被征,拜中书博士。寻兼散骑常侍,使刘义隆。(《魏书》卷三三《宋隐传》附《宋宣传》)

• 九月,宋使赵道生聘魏。

九月,刘义隆遣使朝贡,奉驯象一。(《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九月,宋人来聘,并献驯象一。(《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九月,义隆遣赵道生贡驯象一。(《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 十二月,魏使卢玄聘宋。

十有二月……诏兼散骑常侍卢玄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冬十二月……诏兼散骑常侍卢玄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十二月……魏宁朔将军卢玄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二《宋纪》元嘉十年)

后转宁朔将军、兼散骑常侍,使刘义隆。义隆见之,与语良久,叹曰:“中郎,卿曾祖也。”既还,病卒。(《魏书》卷四七《卢玄传》) 按:《魏书》卷四七《卢玄传》:“卢玄,字子真,范阳涿人也。曾祖谌,晋司空刘琨从事中郎。”

后赐爵固安子,散骑常侍,使宋。宋文帝与之言,嘉叹良久,曰:“中郎,卿曾祖也!”还,遇疾,归乡卒,赠平东将军、幽州刺史、固安侯,谥曰宣。(《北史》卷三〇《卢玄传》)

魏高允《征士颂》:“中书侍郎、固安伯范阳卢玄子真……亹亹卢生……自东徂南,跃马驰轮,僭冯影附,刘以和亲。”(《魏书》卷四八《高允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校勘记:按这几句是说卢玄出使之事。玄出使刘宋,见本书卷四七、《北史》卷三〇《卢玄传》,又曾出使北燕冯弘,则《魏书》不载,只见《北史·卢玄传》。“僭冯”指冯弘,与下“刘以和亲”句相对。宋元嘉十三年 魏太延二年(436)

• 三月丙辰,宋使会元绍聘魏。

三月丙辰,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三月丙辰,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太延二年三月,义隆遣使会元绍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 七月,魏使游雅等聘宋。

秋七月……诏散骑侍郎广平子游雅等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秋七月……诏散骑常侍游雅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按:郑钦仁《宋魏交聘表》:“常侍”误。

秋七月……魏散骑侍郎游雅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三《宋纪》元嘉十三年)

世祖时,与勃海高允等俱知名,征拜中书博士、东宫内侍长,迁著作郎。使刘义隆,授散骑侍郎,赐爵广平子,加建威将军。(《魏书》卷五四《游雅传》,《北史》卷三四《游雅传》略同)宋元嘉十四年 魏太延三年(437)

• 三月丁酉,宋使刘熙伯聘魏。

三月……丁酉,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三月……丁酉,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三年三月,义隆遣其散骑常侍刘熙伯朝贡,且论纳币。六月,义隆女死,不果为婚。(《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元嘉十五年 魏太延四年(438)

• 十二月,魏使高推聘宋。

十二月……诏兼散骑常侍高雅使刘义隆。(《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按卷四八《高允传》,弟推,太延中“兼散骑常侍使刘义隆”,即此高雅无疑。推字仲让,名字相应,作“雅”乃形近而讹。又《魏书》卷五七《高佑传》附《高雅传》:雅字兴贤,东魏天平中,追赠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冀州刺史;未载兼散骑常侍使宋事。

十二月……诏兼散骑常侍高雅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张森楷云:“《高允传》(本书卷三一、《魏书》卷四八)‘雅’作‘推’。据推字仲让,名谊相协,则‘雅’字误也。”

允弟推,字仲让,小名檀越,早有名誉。太延中,以前后南使不称,妙简行人。游雅荐推应选。诏兼散骑常侍使刘义隆,南人称其才辩。遇疾卒于建业。朝廷悼惜之。丧还,赠辅国将军、临邑子,谥曰恭,赐命服衣冠。允为之作诔。(《魏书》卷四八《高允传》附《高推传》,《北史》卷三一《高允传》附《高推传》略同)宋元嘉十六年 魏太延五年(439)

• 十一月乙巳,宋使黄延年聘魏。

十有一月乙巳,刘义隆遣使朝献,并献驯象一。(《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十一月乙巳,宋人来聘,并献驯象一。(《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五年十一月,义隆遣黄延年献驯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元嘉十七年 魏太延六年(六月改太平真君元年,440)

• 二月己巳,魏使邢颖聘宋。

二月己巳,诏假通直常侍邢颖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二月己巳,诏假通直常侍邢颖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二月,魏假通直常侍邢颖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三《宋纪》元嘉十七年)(邢颖)世祖时,与范阳卢玄、勃海高允等同时被征。后拜中书侍郎,假通直常侍、宁朔将军、平城子,衔命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六五《邢峦传》,《北史》卷四三《邢峦传》略同) 中华书局点校本《北史》校勘记:“……按当时出使南朝者,例假(或兼)通直散骑常侍(或侍郎)。……又‘平城’疑当作‘城平’。下文邢佑‘赐爵城平男’,‘城平’即‘成平’,属瀛州章武郡(见《魏书·地形志上》)。邢氏瀛州人,当是以此为封号。”宋元嘉十八年 魏太平真君二年(441)

• 四月丁巳,宋使黄延年聘魏。

夏四月丁巳,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夏四月丁巳,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真君……二年……四月,义隆遣使黄延年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 八月辛亥,魏使张伟聘宋。

秋八月辛亥,诏散骑侍郎张伟等使刘义隆。(《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秋八月辛亥,诏散骑侍郎张伟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秋八月辛亥,魏遣散骑侍郎张伟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三《宋纪》元嘉十八年)

迁散骑侍郎,聘刘义隆。还,拜给事中、建威将军,赐爵成皋子。(《魏书》卷八四《儒林·张伟传》,《北史》卷八一《儒林上·张伟传》略同)

• 十二月丙子,宋使黄延年聘魏。

十有二月……丙子,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十二月丙子,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十二月,义隆又遣黄延年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元嘉二十一年 魏太平真君五年(444)

• 八月壬午,魏使高济聘宋。

八月……壬午,诏员外散骑常侍高济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秋八月……壬午,诏员外散骑常侍高济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八月……魏主使员外散骑常侍高济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四《宋纪》元嘉二十一年)

真君中,假员外常侍,赐爵浮阳子,使于刘义隆。(《魏书》卷四八《高允传》附《高济传》)(高钦)幼随从叔(高)济使于刘义隆,还为中书学生,迁秘书中散。(《魏书》卷五七《高佑传》附《高钦传》)

• 十一月,宋使聘魏。

十一月,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十一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五年,义隆复遣使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元嘉二十二年 魏太平真君六年(445)

• 正月,魏使宋愔聘宋。

六年春正月……诏兼员外散骑常侍宋愔使刘义隆。(《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六年春正月……诏兼员外散骑常侍宋愔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春正月……魏主使散骑常侍宋愔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四《宋纪》元嘉二十二年)

世祖时,(宋愔)历位中书博士、员外散骑常侍,使江南,赐爵列人子。(《魏书》卷六三《宋弁传》,《北史》卷二六《宋隐传》附《宋愔传》略同) 中华书局点校本《北史》校勘记:按上引高允《征士颂》作“列人侯”。钱氏《考异》卷三九云:“按《魏书》,隐第三子温,世祖时征拜中书博士,卒,追赠列人定侯。疑温与愔本一人耳。”宋元嘉二十五年 魏太平真君九年(448)

• 正月,宋使聘魏。

九年春正月,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九年春正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九年正月,义隆遣使献孔雀。(《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元嘉二十七年 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

• 二月,魏使聘宋。

• 二月,宋使聘魏。

二月……车驾遂征悬瓠,益遣使者安慰境外之民,其不服者诛之。(《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十一年二月,世祖欲猎于云梦,发使告义隆,勿相猜阻,义隆请奉诏。(《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焘……与太祖书曰……(《宋书》卷九五《索虏传》)

• 魏使聘宋。

此后复求通和,闻太祖有北伐意,又与书曰:“……更无余物可以相与,今送猎白鹿马十二匹并毡药等物……”(《宋书》卷九五《索虏传》) 按: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3册,第365页)谓此书送交于当年夏秋之交。

• 魏使王老寿聘宋。

先是,焘遣员外散骑侍郎王老寿乘驿就太祖乞黄甘,太祖饷甘十簿、甘蔗千挺。并就求马……老寿反命,未出境,虏兵深入,乃录还……(《宋书》卷九五《索虏传》)

• 魏使聘宋。

• 宋使田奇聘魏。

遣使饷太祖骆驼名马,求和请婚。上遣奉朝请田奇饷以珍馐异味。焘得黄甘,即噉之,并大进酃酒,左右有耳语者,疑食中有毒,焘不答,以手指天,而以孙儿示奇曰:“至此非唯欲为功名,实是贪结姻缘,若能酬酢,自今不复相犯秋毫。”又求嫁女与世祖。(《宋书》卷九五《索虏传》)

• 十二月甲申,宋使黄延年聘魏。

• 魏使夏侯野聘宋。

十二月庚午,魏太武帝率大众至瓜步,声欲度江,都下震惧……甲申,使馈百牢于魏。(《南史》卷二《宋本纪中》)

十有二月……癸未,车驾临江,起行宫于瓜步山。……诸军皆同日临江,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其降者不可胜数。甲申,义隆使献百牢,贡其方物,又请进女于皇孙,以求和好。帝以师婚非礼,许和而不许婚,使散骑侍郎夏侯野报之。诏皇孙为书,致马通问焉。(《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十二月……癸未,车驾临江,起行宫于瓜步山。诸军同日皆临江,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其降附者不可胜数。甲申,宋文帝使献百牢,贡其方物,又请进女于皇孙,以求和好。帝以师婚非礼,许和而不许婚,使散骑侍郎夏侯野报之。帝诏皇孙为书,致马通问焉。(《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义隆遣黄延年朝于行宫,献百牢,贡其方物,并请和,求进女于皇孙。世祖以师婚非礼,许和而不许婚。(《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索虏至瓜步,领军将军刘遵考率军出江上,以湛兼领军,军事处分,一以委焉。虏遣使求婚,上召太子劭以下集议,众并谓宜许,湛曰:“戎狄无信,许之无益。”劭怒,谓湛曰:“今三王在阨,讵宜苟执异议。”声色甚厉。坐散俱出,劭使班剑及左右推之,殆将侧倒。(《宋书》卷七一《江湛传》,《南史》卷三六《江湛传》略同)

世祖临江,刘义隆使其殿中将军黄延年朝贡。世袓问延年曰:[2]“范阳卢度世坐与崔浩亲通,逃命江表,应已至彼?”延对曰:“都下无闻,当必不至。”(《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卢度世传》,《北史》卷三〇《卢玄传》附《卢度世传》略同)宋元嘉二十八年 魏正平元年(451)

• 十月,宋使孙盖等聘魏。

冬十月……刘义隆遣使朝贡。(《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冬十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十月,义隆遣其将军孙盖等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冬十月……上遣使至魏。(《资治通鉴》卷一二六《宋纪》元嘉二十八年)

• 十月,魏使郎法佑聘宋。

冬十月……诏殿中将军郎法佑使于义隆。(《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

冬十月……诏殿中将军郎法佑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冬十月……魏遣殿中将军郎法佑来修好。(《资治通鉴》卷一二六《宋纪》元嘉二十八年)

二十八年,虏自彭城北归,复求互市。(《宋书》卷七五《颜竣传》)宋大明四年 魏和平元年(460)

• 正月庚午,魏使冯阐聘宋。

和平元年春正月……庚午,诏散骑常侍冯阐使于刘骏。(《魏书》卷五《高宗纪》)

和平元年春正月……庚午,诏散骑侍郎冯阐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春正月……魏散骑侍郎冯阐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九《宋纪》大明四年)

• 七月乙丑,宋使明僧暠聘魏。

秋七月乙丑,刘骏遣使朝贡。(《魏书》卷五《高宗纪》)

和平元年七月,骏使其散骑常侍明僧暠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秋七月,遣使如魏。(《资治通鉴》卷一二九《宋纪》大明四年)

僧胤次弟僧暠亦好学,宋大明中再使魏,于时新诛司空刘诞。孝武谓曰:“若问广陵之事,何以答之?”对曰:“周之管、蔡,汉之淮南。”帝大悦。及至魏,魏问曰:“卿衔此命,当缘上国无相踰者邪?”答曰:“聪明特达,举袂成帷,比屋之甿,又无下仆。晏子所谓‘看国善恶’。故再辱此庭。”(《南史》卷五〇《明僧绍传》附《明僧暠传》)

刘骏遣使明僧暠朝贡,以骏有才学,乃假给事中、散骑常侍,于境上劳接。(《魏书》卷四五《裴骏传》)

宋使明僧暠来聘,以骏有才学,假给事中、散骑常侍,于境上劳接。(《北史》卷三八《裴骏传》)

• 十一月,魏使卢度世、朱安兴聘宋,十二月至。

十有一月,诏散骑侍郎卢度世、员外郎朱安兴使于刘骏。(《魏书》卷五《高宗纪》)

十一月,诏散骑侍郎卢度世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十二月……索虏遣使请和。(《宋书》卷六《孝武帝纪》)

十二月……魏遣使通和。(《南史》卷二《宋本纪中》)

十一月,魏散骑常侍卢度世等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九《宋纪》大明四年)

后除散骑侍郎,使刘骏。遣其侍中柳元景与度世对接,度世应对失衷。还,被禁劾,经年乃释。(《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卢度世传》,《北史》卷三〇《卢玄传》附《卢度世传》略同)

• 魏使高州都聘宋。

父州都,举秀才,应对□(原文此处为□)方。文成皇帝惮之,征员外郎,俄迁秘书郎,加散骑常侍。于时南伪请和,皇上以才过王朞,器迈伊藉,殷勤简遣,便充国使。宣扬此化,多非彼僭,而齐主讳过,无理见终。皇上悼惜,世加荣品。(《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魏故员外郎散骑常侍西阳男高府君墓志》) 按:高州都聘宋事年月不详,姑系于此。张金龙《北魏政治史》(第5册,第155页)谓墓志“齐主”当为“宋主”字之误,甚是;张氏又谓高州都与卢度世同行,为此行使主,似嫌根据不足。疑高州都系与冯阐同行,于本年正月聘宋。宋大明五年 魏和平二年(461)

• 三月,宋使尹显聘魏。

三月,刘骏遣使朝贡。(《魏书》卷五《高宗纪》)

三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二年三月,又使其散骑常侍尹显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 十月,魏使游明根、和天德聘宋。

冬十月,诏假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员外郎昌邑侯和天德使于刘骏。(《魏书》卷五《高宗纪》)

冬十月,诏假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冬十月……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来聘。明根,雅之从祖弟也。(《资治通鉴》卷一二九《宋纪》大明五年)

假员外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安乐侯,使于刘骏,直使明僧暠相对。前后三返,骏称其长者,迎送之礼,有加常使。(《魏书》卷五五《游明根传》,《北史》卷三四《游明根传》略同)宋大明六年 魏和平三年(462)

• 三月甲申,宋使严灵护聘魏。

三月甲申,刘骏遣使朝贡。(《魏书》卷五《高宗纪》)

三月甲申,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三年三月,骏使其散骑常侍严灵护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 十月,魏使游明根、和天德聘宋。

冬十月……是月,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员外郎昌邑侯和天德使于刘骏。(《魏书》卷五《高宗纪》)

冬十月,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冬十月……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二九《宋纪》大明六年)宋大明七年 魏和平四年(463)

• 十月,魏使游明根、娄内近、李五鳞聘宋。

冬十月……是月,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骁骑将军昌邑子娄内近,宁朔将军襄平子李五鳞使于刘骏。(《魏书》卷五《高宗纪》)

冬十月……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冬十月……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来聘。明根奉使三返,上以其长者,礼之有加。(《资治通鉴》卷一二九《宋纪》大明七年)宋大明年间

• 宋使崔元孙聘魏。

大明中,怀慎宗人冀州刺史元孙北使,虏问之曰:“崔邪利、模并力屈归命,二家子侄,出处不同,义将安在?”元孙曰:“王尊驱骥,王阳回车,欲令忠孝并弘,臣子两节。”(《南齐书》卷五五《孝义·崔怀慎传》,《南史》卷七三《孝义上·崔怀顺传》略同)宋泰始三年 魏皇兴元年(467)

• 正月,宋使贝思、崔小白聘魏。

皇兴元年春正月……刘彧遣使朝贡。(《魏书》卷六《显祖纪》)

皇兴元年春正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皇兴元年正月,彧遣其散骑常侍贝思、散骑侍郎崔小白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 二月,魏使聘宋。

二月,……刘彧东平太守申纂戍无盐,遏绝王使,诏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督诸军以讨之。三月甲寅,克之。(《魏书》卷六《显祖纪》)

白曜自瑕丘进攻历城。白曜乃为书以喻之曰:“……彼无盐戍主申纂,敢纵奸慝,劫夺行人,官军始临,一时授首。……”(《魏书》卷五〇《慕容白曜传》)宋泰始四年 魏皇兴二年(468)

• 三月戊午,宋使李丰聘魏。

三月……戊午,刘彧遣使朝贡。(《魏书》卷六《显祖纪》)

三月……戊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皇兴)二年……彧遣其员外散骑常侍李丰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皇兴中,刘彧遣其员外郎李丰来朝,显祖诏昶与彧书,为兄弟之戒。(《魏书》卷五九《刘昶传》,《北史》卷二九《刘昶传》略同)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北史》卷二九《刘昶传》“戒”作“式”。疑“戒”字讹。

冬十月辛巳,诏徙义阳王昶为晋熙王。使员外郎李丰,以金千两赎昶于魏。魏人弗许,使昶与上书,为兄弟之仪。上责其不称臣,不答。魏主复使昶与上书,昶辞曰:“臣本实彧兄,未经为臣。若改前书,事为二敬;苟或不改,彼所不纳。臣不敢奉诏。”乃止。(《资治通鉴》卷一三二《宋纪》泰始三年) 按:《资治通鉴考异》卷五:“《宋帝纪》在十一月,今从《宋略》。”又《宋书》卷八《明帝纪》:泰始三年十一月,“改封义阳王昶为晋熙王”。李丰使魏在泰始[3]四年三月,《通鉴》系于泰始三年十月下,当为连带书之。宋泰始五年 魏皇兴三年(469)

• 四月壬辰,宋使王希涓聘魏。

夏四月壬辰,刘彧遣使朝贡。(《魏书》卷六《显祖纪》)

夏四月壬辰,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彧遣其员外散骑常侍王希涓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 十一月丁未,魏使聘宋。

十一月丁未,索虏遣使献方物。(《宋书》卷八《明帝纪》)

十一月丁未,魏人来聘。(《南史》卷三《宋本纪下》)

十一月丁未,魏复遣使来修和亲,自是信使岁通。(《资治通鉴》卷一三二《宋纪》泰始五年)宋泰始六年 魏皇兴四年(470)

• 六月,宋使刘航聘魏。

六月,刘彧遣使朝贡。(《魏书》卷六《显祖纪》)

六月,宋人来聘。(《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四年六月,彧又遣员外散骑常侍刘航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泰始七年 魏皇兴五年(八月改延兴元年,471)

• 二月,魏使邢佑聘宋,三月辛酉至。

五年春三月乙亥,诏曰:……诏假员外散骑常侍邢佑使于刘彧。(《魏书》卷六《显祖纪》)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北史》卷二记此事在是年二月乙亥,此承上文则是三月乙亥。按是年二月己丑朔,无乙亥,似作“三月”是。然《宋书》卷八《明帝纪》泰始七年(魏皇兴五年,四七一)称“三月辛酉,索虏遣使献方物”。《通鉴》卷一三三(四一五八页)以为即此《纪》所载邢佑出使。考是年三月己未朔,辛酉是三日,乙亥是十七日,岂有魏未遣使而先已到宋之理?若谓《宋书》所载是另一次使节,则在很短期间,又无特殊原因,不可能频繁遣使。疑北史作“二月”未必误,误在记日干支。

五年春二月乙亥,诏假员外散骑常侍邢佑使于宋。(《北史》卷二《魏本纪二》)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魏书》“二”作“三”。按是年二月己丑朔,无乙亥;三月己未朔,乙亥是十七日。但《宋书》卷八《明帝纪》泰始七年(即魏皇兴五年,公元四七一年)称:“三月辛酉,索虏遣使献方物。”《通鉴》卷一三三(四一五八页)从《宋书》。而辛酉是三月三日。若魏于乙亥(十七日)遣使,岂能于辛酉(三日)到达?疑“二月”不误,误在“乙亥”。

三月辛酉,索虏遣使献方物。(《宋书》卷八《明帝纪》)

三月辛酉,魏人来聘。(《南史》卷三《宋本纪下》)

三月辛酉,魏假员外散骑常侍邢佑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三《宋纪》泰始七年)

后假员外散骑常侍,使于刘彧。以将命之勤,除建威将军、平原太守,赐爵城平男。(《魏书》卷六五《邢峦传》附《邢佑传》,《北史》卷四三《邢峦传》附《邢佑传》略同)

• 八月丁未,宋使田廉、祖德聘魏。

五年秋八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大赦,改元延兴元年。丁未,刘彧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延兴元年秋八月丙午,皇帝即位于太华前殿,改皇兴五年为延兴。丁未,宋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遣员外散骑侍郎田廉、员外散骑侍郎祖德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按自刘骏(宋孝武帝)以来,宋魏遣使,通常正使为散骑常侍,副使为散骑侍郎,此传下文所记皆然,无正副并为散骑侍郎之例。如果这次正副同官,则又何须两举官衔。上“散骑侍郎”当是“散骑常侍”之讹。宋泰豫元年 魏延兴二年(472)

• 正月,魏使邢佑聘宋。

二年春正月……诏假员外散骑常侍邢佑使于刘彧。(《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二年春正月……诏假员外散骑常侍邢佑使于宋。(《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 四月辛亥,宋使田廉、刘惠秀聘魏。

夏四月……辛亥,刘彧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夏四月……辛亥,宋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又遣田廉及员外散骑侍郎刘惠秀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元徽元年 魏延兴三年(473)

• 正月庚辰,魏使崔演聘宋,是月至。

三年春正月庚辰,诏员外散骑常侍崔演使于刘昱。(《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三年春正月庚辰,诏员外散骑常侍崔演使于宋。(《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元徽元年春正月……魏人来聘。(《南史》卷三《宋本纪下》) 按:《南朝宋会要·嘉礼·交聘》作“五月”,疑误。

春正月……庚辰,魏员外散骑常侍崔演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三《宋纪》元徽元年)

• 九月乙亥,宋使田惠绍、刘惠秀聘魏。

九月……乙亥,刘昱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北史》卷三殿本“乙亥”作“丁亥”,《考证》云:“据上文云‘九月辛巳,车驾还宫’,下文云:‘己亥,诏囚死不得暴露’,则此十九日内,定应作‘丁’。”按辛巳、己亥间不得有“乙亥”,定有误,但也可能误在“亥”字。

九月……乙亥,宋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各本及《魏书》并同,殿本据上有辛巳下、有己亥其间不得有乙亥,改作“丁亥”。按此“乙亥”必误,但也可能是误在“亥”而不在“乙”,故不从殿本。

九月……遣使如魏。(《资治通鉴》卷一三三《宋纪》元徽元年)

昱遣员外散骑常侍田惠绍、员外散骑侍郎刘惠秀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泰始)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干。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明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朝廷多哀善明心事。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南齐书》卷二八《刘善明传》,《南史》卷四九《刘善明传》略同)宋元徽二年 魏延兴四年(474)

• 三月丁亥,魏使许赤虎聘宋。

三月丁亥,诏员外散骑常侍许赤虎使于刘昱。(《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三月丁亥,诏员外散骑常侍许赤武使于宋。(《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魏书》“武”作“虎”,《北史》避唐讳改。

三月丁亥,魏员外散骑常侍许赤虎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三《宋纪》元徽二年)(许赤虎)延兴中,著作佐郎……后使江南,应对敏捷,虽言不典故,而南人颇称机辩滑稽焉。(《魏书》卷四六《许彦传》附《许赤虎传》)

• 十月庚子,宋使明昙徽、江山图聘魏。

冬十月庚子,刘昱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冬十月庚子,宋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昱遣其员外散骑常侍明昙徽、员外散骑侍郎江山图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元徽三年 魏延兴五年(475)

• 五月丙午,魏使许赤虎聘宋,六月癸未至。

五月……丙午,诏员外散骑常侍许赤虎使于刘昱。(《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五月丙午,诏员外散骑常侍许赤武使于宋。(《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六月癸未,北国使至。(《宋书》卷九《后废帝纪》)

夏六月,魏人来聘。(《南史》卷三《宋本纪下》)

夏五月丙午,魏主使员外散骑常侍许赤虎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三《宋纪》元徽三年)

• 十二月庚寅,宋使李祖、鱼长耀聘魏。

十有二月……庚寅,刘昱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十二月……庚寅,宋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五年,又遣员外散骑常侍李祖、员外散骑侍郎鱼长耀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宋升明元年 魏太和元年(477)

• 八月戊寅,宋使李祖、陶贞宝聘魏。

八月……戊寅,刘准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八月……戊寅,宋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遣其员外散骑常侍李祖、员外散骑侍郎陶贞宝赴国讣,并贡方物。(《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4]

父讳贞宝,字国重……元徽四年冬,衔使虏庭,通邻国之好,甚得雅称。升平元年还都,具撰游历记,并诗数千字,及所造文章等,刘秉索看,仍值石头事,亡失无复别本,不得传世。(《云笈七签》卷一〇七陶翊《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四《陶弘景》略同) 按:南朝刘宋无升平年号,“升平”当作“升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即作“升明”。

• 十一月庚子(一作闰十一月庚午),魏使李长仁聘宋。

十一月……庚子,诏员外散骑常侍李长仁使于刘准。(《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十一月……闰月庚午,诏员外散骑常侍李长仁使于宋。(《北史》卷三《魏本纪三》)(李长仁)……征拜员外散骑常侍,使于刘准。(《魏书》卷七二《李叔虎传》附《李长仁传》)宋升明二年 魏太和二年(478)

• 四月己丑,宋使何僴、孔逷聘魏。

夏四月……己丑,刘准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夏四月己丑,宋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准遣员外散骑常侍何僴、员外散骑侍郎孔逷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玩之于人物好臧否,宋末,王俭举员外郎孔逷使虏,玩之言论不相饶,逷、俭并恨之。(《南齐书》卷三四《虞玩之传》,《南史》卷四七《虞玩之传》略同)

• 十月壬辰,魏使郑羲聘宋。

冬十月壬辰,诏员外散骑常侍郑羲使于刘准。(《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冬十月壬辰,诏员外散骑常侍郑羲使于宋。(《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冬十月……魏员外散骑常侍郑羲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四《宋纪》升明二年)

高祖初,兼员外散骑常侍,假宁朔将军、阳武子,使于刘准。(《魏书》卷五六《郑羲传》,《北史》卷三五《郑羲传》略同)

以才望见陟,迁中书侍郎。又假员外散骑常侍、阳武子,南使宋国。宋主客郎孔道均,就邸设会,酒行乐作,均谓公曰:“乐其何如?”公答曰:“哀楚有余,而雅正不足,其细已甚矣,而能久乎?”均嘿然而罢。移年,而萧氏灭宋。虽延陵之观昔诗,郑公之听宋乐,其若神明矣。朝廷以公使协皇华,原隰斯光,迁给事中、中书令。(《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魏文》卷五八《中书令秘书监兖州刺史郑羲碑》)宋升明三年(四月禅齐,改建元元年)魏太和三年(479)

• 四月壬申,宋使殷灵诞、苟昭先聘魏。

夏四月壬申,刘准遣使朝献。(《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夏四月壬申,宋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三年正月,准遣其员外散骑常侍殷灵诞、员外散骑侍郎苟昭先朝贡。(《魏书》卷九七《岛夷刘裕传》) 按:《魏书·高祖纪上》《北[5]史·魏本纪三》皆谓四月宋使聘魏,疑此处“正月”误。

升明中,北使殷灵诞、苟昭先在虏,闻太祖登极,灵诞谓虏典客曰:“宋魏通好,忧患是同。宋今灭亡,魏不相救,何用和亲?”及虏寇豫州,灵诞因请为刘昶司马,不获。(《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先是,刘准遣使殷灵诞、苟昭先,未反而道成僭立。(《魏书》卷九八《岛夷萧道成传》)

宋升明中,遣使者殷灵诞、苟昭先如魏,闻上受禅,灵诞谓魏典客曰:“宋魏通好,忧患是同。宋今灭亡,魏不相救,何用和亲?”及刘昶入寇,灵诞请为昶司马,不许。(《资治通鉴》卷一三五《齐纪》建元三年)齐建元三年 魏太和五年(481)

• 七月甲子,齐使车僧朗聘魏。

秋七月甲子,萧道成遣使朝贡。……九月庚子,阅武于南郊,大飨群臣。萧道成使车僧朗,以班在刘准使殷灵诞之后,辞不就席。刘准降人解奉君,刃僧朗于会中。诏诛奉君等。(《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秋七月……甲子,齐人来聘。九月庚午,阅武于南郊,大飨群臣。齐使车僧朗,以班在宋使殷灵诞后,辞不就席。宋降人解奉君刃僧朗于会中。诏诛奉君等。(《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道成遣后军参军车僧朗朝贡。先是,刘准遣使殷灵诞、苟昭先,未反而道成僭立。及僧朗至,朝廷处之灵诞之下,僧朗与灵诞竞前后,降人解奉君遂于朝会刃僧朗。诏加殡敛,送丧令还。(《魏书》卷九八《岛夷萧道成传》)

建元……三年……上未遑外略,以虏既摧破,且欲示以威怀,遣后军参军车僧朗北使。虏问僧朗曰:“齐辅宋日浅,何故便登天位?”僧朗曰:“虞、夏登庸,亲当革禅;魏、晋匡辅,贻厥子孙。岂二圣促促于天位,两贤谦虚以独善?时宜各异,岂得一揆?苟曰事宜,故屈己应物。”虏又问:“齐主悉有何功业?”僧朗曰:“主上圣性宽仁,天识弘远。少为宋文皇所器遇,入参禁旅。泰始之初,四方寇叛,东平刘子房、张淹,北讨薛索儿,兼掌军国,豫司顾命。宋桂阳、建平二王阻兵内侮,一麾殄灭。苍梧王反道败德,有过桀、纣,远遵伊、霍,行废立之事。袁粲、刘秉、沈攸之同恶相济,又秉旄杖钺,大定凶党。戮力佐时,四十余载,经纶夷险,十五六年,此功此德,可谓物无异议。”虏又问:“南国无复齐土,何故封齐?”僧朗曰:“营丘表海,实为大国。宋朝光启土宇,谓是吕尚先封。今淮海之间,自有青、齐,非无地也。”又问:“苍梧何故遂加斩戮?”僧朗曰:“苍梧暴虐,书契未闻,武王斩纣,悬之黄钺,共是所闻,何伤于义?”升明中,北使殷灵诞、苟昭先在虏,闻太祖登极,灵诞谓虏典客曰:“宋魏通好,忧患是同。宋今灭亡,魏不相救,何用和亲?”及虏寇豫州,灵诞因请为刘昶司马,不获。僧朗至北,虏置之灵诞下,僧朗立席言曰:“灵诞昔是宋使,今成齐民。实希魏主以礼见处。”灵诞交言,遂相忿詈,调虏曰:“使臣不能立节本朝,诚自惭恨。”刘昶赂客解奉君,于会刺杀僧朗,虏即收奉君诛之,殡敛僧朗,送丧随灵诞等南归,厚加赠赙。世祖践阼,昭先具以启闻,灵诞下狱死,赠僧朗散骑侍郎。(《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秋七月……上使后军参军车僧朗使于魏。甲子,僧朗至平城。魏主问曰:“齐辅宋日浅,何故遽登大位?”对曰:“虞、夏登庸,身陟元后;魏、晋匡辅,贻厥子孙,时宜各异耳。”……九月庚午,魏阅武于南郊,因宴群臣。置车僧朗于灵诞下,僧朗不肯就席,曰:“灵诞昔为宋使,今为齐民。乞魏主以礼见处。”灵诞遂与相忿詈。刘昶赂宋降人解奉君,于会刺杀僧朗,魏人收奉君诛之,厚送僧朗之丧,放灵诞等南归。及世祖即位,昭先具以灵诞之语启闻,灵诞坐下狱死。(《资治通鉴》卷一三五《齐纪》建元三年)

高祖谓(高)闾曰:“……昔刘准使殷灵诞,每禁下人不为非礼之事,及其还国,果被谮愬,以致极刑。……”(《魏书》卷五四《高闾传》,《北史》卷三四《高闾传》略同)齐永明元年 魏太和七年(483)

• 七月甲申,魏使李彪、兰英聘齐,八月壬申至。

秋七月……甲申……诏假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员外郎兰英使于萧赜。(《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秋七月甲申,诏假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秋八月壬申,魏人来聘。(《南史》卷四《齐本纪上》)

秋七月……甲申……魏使假员外散骑常侍顿丘李彪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五《齐纪》永明元年)

至(太和)六年……十月己酉,有流星入翼,尾长五丈余。七星,中州之羽仪;翼,南国也。天象若曰:将择文明之士,使于楚邦焉。明年,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齐,始通二国之好焉。(《魏书》卷一〇五之三《天象志三》)

高祖初……后假员外散骑常侍、建威将军、卫国子,使于萧赜。(《魏书》卷六二《李彪传》,《北史》卷四〇《李彪传》略同)(李)冲又表曰:“臣与彪相识以来,垂二十载。彪始南使之时,见其色厉辞辩、才优学博,臣之愚识,谓是拔萃之一人。……”(《魏书》卷六二《李彪传》,《北史》卷四〇《李彪传》略同)(裴)昭明言:“……齐高帝崩,魏遣李彪通吊,于时初不素服,齐朝亦不以为疑……”(成)淹言:“彪通吊之日,朝命以吊服自随,而彼不遵高宗追远之慕,乃逾月即吉,彪行吊之时,齐之君臣皆已鸣玉盈庭,貂珰曜日,百僚内外,朱服焕然,彪行人不被主人之命,复何容独以素服间衣冠之中?……”(《魏书》卷七九《成淹传》) 按:《南齐书》卷二《高帝纪下》:帝崩于建元四年三月壬戌。

孝伯美名,闻于遐迩,李彪使于江南,萧赜谓之曰:“孝伯于卿远近?”其为远人所知若此。(《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北史》卷三三《李孝伯传》略同)

虏中闻融名,上使融接北使李道固,就席,道固顾之而言曰:“张融是宋彭城长史张畅子不?”融嚬蹙久之,曰:“先君不幸,名达六夷。”(《南齐书》卷四一《张融传》,《南史》卷三二《张融传》略同) 按:此条不记年月,姑系于此。

高祖时,有范宁儿者善围碁。曾与李彪使萧赜,赜令江南上品王抗与宁儿。制胜而还。(《魏书》卷九一《术艺·蒋少游传》,《北史》卷九〇《艺术下·蒋少游传》略同)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校勘记:张森楷云:“‘儿’下当有脱文。” 中华书局点校本《北史》校勘记:“宁儿”下当脱“奕”字。

后南游京邑,止于中兴寺。永明初,魏使李道固来聘,会于寺内。帝以(释僧)钟有德声,勅令酬对,往复移时,言无失厝。日影小晚,钟不食,固曰:“何以不食?”钟曰:“古佛道法,过中不飡。”固曰:“何为声闻耶?”钟曰:“应以声闻得度者,故现声闻。”时人以为名答。(《高僧传》卷八《释僧钟传》)

• 十月丙寅,齐使刘缵、张谟聘魏,十一月辛丑至。

永明元年冬,遣骁骑将军刘缵、前军将军张谟使虏。(《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冬十月丙寅,使骁骑将军刘缵聘于魏。(《南史》卷四《齐本纪上》)

十有一月辛丑,萧赜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十一月辛丑,齐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赜遣其骁骑将军刘缵、前将军张谟朝贡。(《魏书》卷九八《岛夷萧道成传》)

冬十月丙寅,遣骁骑将军刘缵聘于魏,魏主客令李安世主之。魏人出内藏之宝,使贾人鬻之于市。缵曰:“魏金玉大贱,当由山川所出。”安世曰:“圣朝不贵金玉,故贱同瓦砾。”缵初欲多市,闻其言,内惭而止。缵屡奉使至魏,冯太后遂私幸之。(《资治通鉴》卷一三五《齐纪》永明元年)

累迁主客令。萧赜使刘缵朝贡,安世美容貌,善举止,缵等自相谓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缵等呼安世为典客,安世曰:“三代不共礼,五帝各异乐,安足以亡秦之官,称于上国。”缵曰:“世异之号,凡有几也?”安世曰:“周谓掌客,秦改典客,汉名鸿胪,今曰主客。君等不欲影响文武,而殷勤亡秦。”缵又指方山曰:“此山去燕然远近?”安世曰:“亦由石头之于番禺耳。”国家有江南使至,多出藏内珍物,令都下富室好容服者货之,令使任情交易。使至金玉肆问价,缵曰:“北方金玉大贱,当是山川所出?”安世曰:“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缵初将大市,得安世言,惭而罢。迁主客给事中。(《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附《李安世传》,《北史》卷三三《李孝伯传》附《李安世传》略同)

会萧赜使刘缵至,芳之族兄也,擢芳兼主客郎,与缵相接。(《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北史》卷四二《刘芳传》略同)齐永明二年 魏太和八年(484)

• 五月甲申,魏使李彪、兰英聘齐。

五月……甲申,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员外郎兰英使于萧赜。(《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夏五月……甲申,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五月甲申,魏遣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永明二年)

• 九月甲午,齐使司马宪、庾习聘魏。

九月甲午,萧赜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九月甲午,齐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八年,又遣兼员外散骑常侍司马宪、兼员外散骑侍郎庾习朝献。(《魏书》卷九八《岛夷萧道成传》)

至殿中郎,口辩有才地,使魏见称于北。(《南史》卷七二《文学·司马宪传》)

• 十一月乙未,魏使李彪、兰英聘齐,十二月庚申至。

十有一月乙未,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员外郎兰英使于萧赜。(《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冬十一月乙未,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冬十二月庚申,魏人来聘。(《南史》卷四《齐本纪上》)

十一月……乙未,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永明二年) 《资治通鉴考异》卷六:《齐纪》:十二月庚申,虏使李道固至。今从《魏帝纪》。

明年冬,虏使李道固报聘,世祖于玄武湖水步军讲武,登龙舟引见之。自此岁使往来,疆场埸无事。(《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殿本《考证》云:“《魏纪》作‘李彪’。”今按道固,李彪字。

永明七年,平南参军颜幼明、冗从仆射刘思敩使虏。虏元会,与高丽使相次……思敩谓伪南部尚书李思冲曰:“我圣朝处魏使,未尝与小国列,卿亦应知。”思冲曰:“实如此。但主副不得升殿耳。此闲坐起甚高,足以相报。”思敩曰:“李道固昔使,正以衣冠致隔耳。魏国必缨冕而至,岂容见黜。”(《南齐书》卷五八《东南夷·高丽国传》)齐永明三年 魏太和九年(485)

• 三月甲寅,齐使刘缵、裴昭明聘魏,五月至。

三月甲寅,使辅国将军刘缵聘于魏。(《南史》卷四《齐本纪上》)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按永明三年三月戊辰朔,是月无甲寅。

五月……萧赜……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夏五月,齐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九年,遣辅国将军刘缵、通直郎裴昭明朝贡。(《魏书》卷九八《岛夷萧道成传》)

先是刘缵再使虏,太后冯氏悦而亲之。(《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裴昭明)历祠部通直郎。永明三年,使虏,世祖谓之曰:“以卿有将命之才,使还,当以一郡相赏。”还为始安内史。(《南齐书》卷五三《良政·裴昭明传》,《南史》卷三三《裴昭明传》略同)

太和九年,萧赜使至,乃诏(薛)驎驹兼主客郎以接之。(《魏书》卷四二《薛辩传》,《北史》卷三六《薛辩传》略同)(甄)琛,高祖时兼主客郎,迎送萧赜使彭城刘缵。琛钦其器貌,常叹咏之。(《魏书》卷六八《甄琛传》,《北史》卷四〇《甄琛传》略同)

• 十月,魏使李彪、公孙阿六头聘齐,十月丙辰至。

冬十月……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尚书郎公孙阿六头使萧赜。(《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

冬十月……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使于齐。(《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冬十月丙辰,魏人来聘。(《南史》卷四《齐本纪上》) 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冬十月”各本作“冬十一月”。按十一月甲子朔,无丙辰,据《通志》订正。

十月……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永明三年)齐永明四年 魏太和十年(486)

• 二月壬午,齐使裴昭明、司马迪之聘魏,三月庚申(一作庚戌)至。

二月……壬午,使通直郎裴昭明聘于魏。(《南史》卷四《齐本纪上》)

三月……庚申,萧赜遣使朝贡。(《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

三月庚戌,齐人来聘。(《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十年,又遣昭明与冠军参军司马迪之朝贡。(《魏书》卷九八《岛夷萧道成传》)齐永明七年 魏太和十三年(489)

• 八月乙亥,魏使邢产、侯灵绍聘齐,九月壬寅至。

八月乙亥,诏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兼员外散骑侍郎侯灵绍使于萧赜。(《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

八月乙亥,诏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使于齐。(《北史》卷三《魏本纪三》)

秋九月壬寅,魏人来聘。(《南史》卷四《齐本纪上》)

至七年,遣使邢产、侯灵绍复通好。(《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

八月乙亥,遣兼员外散骑常侍邢产等来聘。(《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永明七年)

假员外常侍、鄚县子,使于萧赜。产仍世将命,时人美之。(《魏书》卷六五《邢峦传》附《邢产传》,《北史》卷四三《邢峦传》附《邢产传》略同) 按:邢产父佑,于魏皇兴五年[八月改延兴元年(471)]、延兴二年(472)两度聘宋。

诏以与萧赜绝使多年,今宜通否,群臣会议。尚书陆叡曰:“先以三吴不靖,荆梁有难,故权停之,将观衅而动。今彼方既靖,宜还通使。”明根曰:“中绝行人,是朝廷之事,深筑醴阳,侵彼境土,二三之理,直在萧赜。我今遣使,于理为长。”高祖从之。(《魏书》卷五五《游明根传》)

世祖好射雉,子良谏曰:“……狡虏玩威,甫获款关,二汉全富,犹加曲待。如闻使臣,频亦怨望,前会东宫,遂形言色。昔宋氏遣使,旧列阶下,刘缵衔使,始登朝殿。今既反命,宜赐优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