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下次生病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2:34:54

点击下载

作者:裴洪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在孩子下次生病前

在孩子下次生病前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在孩子下次生病前/裴洪岗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ISBN 978-7-117-22675-2

Ⅰ.①在… Ⅱ.①裴… Ⅲ.①小儿疾病-防治 Ⅳ.①R7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01055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在孩子下次生病前

著  者:裴洪岗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北京欣博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7月版 本 号:V1.0格  式:mobi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2675-2策划编辑:张旭责任编辑:刘彬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自序

我大学读的是儿科系,研究生读的是小儿外科,毕业后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做了12年的小儿外科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一方面医生很辛苦,另一方面患者的就医体验很差,排队很漫长,却只能得到几分钟的诊疗,做很多检查,开很多药,医生和患者其实都不满意,大家都去改变,却发现很难。

我也曾想过去改变点什么,最初在微博上写医患关系、写医疗改革,后来发现这些问题根本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所以转而开始写医学科普,想着通过科普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也能缓解一点医患矛盾,同时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为自己创立个人口碑,算是利人利己利社会的事。

从2013年底开通微信公众号drpei以来,我开始写育儿科普,内容包括儿童常见病的应对方法,育儿路上的那些常见陷阱的提醒,也包括一些行医路上的体会和思考。写作过程中我本着“让父母少花钱,让孩子少受罪”的目标,尽力让自己的科普内容遵循循证原则,做到可靠可信,就这样坚持了3年,不知不觉中写了近两百篇文章。

这些文章有的传播很广,让很多家长少走了很多弯路,让很多孩子受益了,很多家长一遇到孩子的健康问题,第一反应是到我的微信目录里去查找答案,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内容通俗易懂,内容实用而可靠。

这些文章也让我在社交媒体上有了一大批固定的读者,我很早就收到过出版社邀约,希望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我想着现在电子产品很普及,移动互联网也很发达,电子化阅读应该是主流的阅读方式,一度也怀疑纸质出版的必要性。

后来在微博上常常看到评论说想把这些文章转给老人看,可惜他们不上微博,只好自己把文章打印出来给他们,确实还有很多年龄大一些的人不用微博、微信,他们更习惯纸质阅读,他们更相信书上写的而不相信网上说的,而他们又往往是最需要获得知识更新的那一批人。

此外,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在微信上,一篇文章发布后阅读都集中在前三天,一周后就鲜有人问津,这类常识性科普文章应该要有比时评性文章更长的生命周期,纸质出版可以让这些知识走得更广、更远。于是我最终还是接受了出版的邀约,所以有了这本书。

写科普的过程其实也是我对自己知识进行梳理、更新的过程,写作过程中我也纠正了自己不少错误的认识,比如长久以来我也是认为退热要首选温水擦浴这些物理降温的方式,如果在我刚有孩子的时候就读到这本书,它也能帮我避开一些误区,我相信这本书里的知识能帮到很多父母。

对于一直关注我微博、微信的读者来说,这些文章可能你们都已经读过了,如果你自己学过这些知识,但无法得到家人的支持和认同而无法实施,可以买一本让家人一起读,共同学习有助于家庭在育儿问题上达成共识,也能减少一些无谓的纷争。

对于没有关注我微信的读者来说,可以扫描封底的二维码关注我,部分我自己觉得比较好,但受篇幅限制没有收录的文章,可以在微信上看到,我也会在那里间断推送我新写好的文章,算是对这本书的一个持续更新。

也许最初读到我科普文章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都已经长大了,如果你觉得这些文字曾经帮助过你,欢迎你将这本书推荐给准备要孩子或者刚有孩子的朋友,也可以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刚有宝宝的父母们,我相信这些内容能够对得起你的推荐。

这本书包括了育儿的大部分常见问题。写作的过程中我尽量做到有理有据,这本书的内容大部分在网上经过了很多读者的审阅,所以内容会比较可靠,但也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此外医学在不断进展,这本书里的有些内容可能会变得过时,这也是科普不能代替医生当面诊疗的原因,所以希望大家辩证看待。

此书献给我的女儿希希。裴洪岗2016年7月如何应对孩子发热

请记住,发热是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能造成器官损害的疾病同时会有发热的症状,但就发热本身而言,除非是超高热,否则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更不会烧坏脑子、心脏或者其他器官。

发热的治疗目标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退热。所以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关注孩子的体温更重要。体温超过39.0℃或孩子明显不舒服时可以服用退热药,发现不对劲、心里没底就去医院,至于其他的事情,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当医生遇到自己的孩子发热(1)

去医院看病时很多人会想,家里要有个医生就好了,看病就不用发愁了,有孩子的家长想,家里要有个儿科医生就更好了,孩子生病就不用愁了。确实,有医生的家庭看病要方便很多,但医生在面对自己家人生病时,却承受着大家想不到的压力,每次同事们说到自己孩子生病的事,都是一肚子的苦水。

有个同事说,每次孩子发热,老婆就问:“病毒是不是你从医院带回来的?”外婆说:“你是儿科医生,连自己孩子的发热都治不好。”另一个同事说:“儿子拉了一天肚子,我说在家多喝点水观察一下”,外婆说:“要不要到医院找个老医生看看?”对比自己的经历,我对同事们的苦衷也是感同身受。

女儿还不到1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出现发热,体温迅速窜到39℃多,平时活泼可爱的她突然一下萎靡不振,小脸红彤彤的,趴在大人怀里昏昏欲睡,一家人顿时紧张起来。

自己虽然在医院里主要做外科,但自负腹泻、感冒什么的还是应付得来,看孩子除了有点流鼻涕,并没其他症状,听了听肺部,看了看喉咙,也没发现什么异常,看体温上升得这么迅速,感觉还是像病毒感染多一些,也没特别在意。嘱咐多给她喝水,体温太高了就给她喝点布洛芬。

家里当时还有两个医生,外婆是退休的中医,妻子是超声科医生,相对他们,我的专业肯定更对口。发热第1天,她俩虽然也紧张,但基本还是听从我的安排。到了第2天,孩子没有好转的迹象,如果不吃退热药,体温基本维持在38.5℃以上,一吃退热药,体温降下来,她又有精神玩闹了,药效一退,体温又往上蹿。

我密切观察着她的情况,好在除了发热,其他都挺好,能吃能睡。但家里人有点扛不住了。外婆说:“孩子总这样是不行的,会烧坏脑子,不能总是在家自己喝点红药(水布洛芬),还是去医院打一下针吧。”妻子从没做过临床,第一次看到孩子生病本来就紧张,听外婆这样一说就更紧张了,跟着说,“你自己是搞外科的,孩子发热的情况你也看得不多,还是去找个内科医生看看吧。”

拗不过她们的轮番轰炸,我妥协了,跟她们说那就去医院查个血吧,如果没事的话还是得回家继续护理观察。带着女儿到医院检查了血常规,白细胞不高,比正常值还低一点,中心粒细胞比例也不高。我跟家里人说,“看吧,还是第一考虑病毒感染,发热还得有个过程,除了等待没什么好办法。”但妻子还是不放心,说“既然到了医院,你就找个内科医生给看看吧。”

来医院前就算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无奈,带着妻子和女儿找了个内科医生,医生看了看说,“喉咙不红,肺部听起来也没事,应该还是病毒感染……发热会有个过程,再继续观察就好了。”听到这样的话,家人坦然多了,虽然这些话我在家说过无数遍,但内科医生说一遍似乎抵我说十遍。

回到家女儿还是发热,但血常规也查了,内科医生也看了,家人也安宁了一天。到了第4天,孩子仍然是高热不退,外婆再也淡定不住了,说不能再拖下去了,一定要带女儿去打针。我说再耐心一点吧,孩子虽然发热,但一般情况还好,很多病毒感染都要发热三五天,打针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她看到孩子发热的样子,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争吵一番后,我以我对孩子有监护权为由坚持住了,就差没签字表示后果自负。

到了第5天,孩子依然高热,妻子和外婆已经不和我说话了,在她们眼里,我俨然已是残害自己孩子的罪人。我自己倒没有动摇,因为看着孩子仍然没有什么别的症状,坚信发热也会有个尽头。

果不其然,还没吃退热药,到了中午,孩子体温就逐渐趋向下降了,到了下午就已经恢复正常了,然后全身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疹子—热退疹出,幼儿急疹,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妻子不言语了,外婆幽幽地说:“没想到幼儿急疹能烧得这么厉害。”

回头想想,都是一家人,大家的愿望肯定都是希望孩子好,谁都不可能在孩子生病的问题上存私心,家人之间本该信任无间,但三个人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却存在差异,所以还是产生了分歧和矛盾。

面对疾病,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之间都会存在分歧,更何况医生和没有医学知识的孩子父母之间,因为紧张和担心,家人之间都会产生质疑,更何况本为陌路人的医生和患者之间。

孩子一发热,大部分家长的愿望都是孩子早点退热,觉得热度退下来了,孩子就恢复健康了,自己就安心了,所以会不顾一切地想办法给孩子退热。不论发热的原因是什么,在很多人眼里打针才是真正的治疗,打上了针家长心里才踏实,不打针就是医生不负责任,由此引发的医患矛盾不胜枚举。

我想说的是,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承受着几代人的关爱,我作为一名儿外科医生,以一个父亲的身份作出的医疗决策,在有儿内科医生认同的情况下,都会被自己家人质疑。

试想,如果我不是孩子的父亲而是陌生的医生,她们会怎么看待这个医生?

如果我不是孩子的父亲而是陌生的医生,面对这样的质疑,还会愿意这样坚持原则吗?发热能把什么烧坏

孩子发热往往昏昏欲睡,满脸通红。一摸孩子浑身发烫,很多家长都是心急如焚,搞不清楚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即便知道是自愈性的病毒感染,也会担心烧得厉害会不会哪里出问题。

事实上,发热虽然会让孩子不舒服,但目前并没什么证据能证明发热会给孩子造成伤害,除非是少见的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和中暑。相反,目前还有证据说,体温升高可以减少孩子体内微生物的复制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发热对孩子病情恢复其实是有利的。

民间流传很广泛的一个说法是发热会烧坏脑子,所以孩子一发热,家长就很担心,又是退热药,又是冰敷,又是洗温水澡,还有煮绿豆汤来驱寒等,中西结合无所不用。即便在美国,也有1/4的监护人会在体温不到37.8℃的情况下就给孩子使用退热药,这些都属于“发热恐惧症”的表现,国内的父母更是如此。

在这种恐惧心理的作用下,家长会作出很多不理性的事,除了上面已经提及的,还有的非要去医院让医生给孩子输液或者打退热针,个别家长甚至因为用药后体温没有立即下降而迁怒于医生。

恐惧,一部分源自未知的危险。儿童发热大部分是由普通自限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但确实也可以是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对一些未知风险的担心焦虑是正常的。就算是儿科医生面对自己的孩子发热,绝大多数也一样会焦虑。对于孩子发热,医生反复强调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警惕一些严重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发现不对劲要及时就医。

但恐惧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无知,比如很多家长认为发热会烧坏脑子,发热可能会让心脏坏掉,这些无知会进一步加大家长对发热的恐惧。

为了一些未知的风险,跑医院、做化验、做检查是家长付出的代价,但这样的代价可以换来一些风险的降低,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但如果因为一些无知的恐惧让很多家长作出不理性的选择,让孩子多吃了一些不该吃的药,让孩子冒一些不必要的毒副作用的风险,引发一连串的错误,甚至命悬一线,那就真是追悔莫及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恐惧,我们需要明白,发热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应对身体状况的一种生理机制,甚至有利于对抗感染。

没有证据表明发热本身会恶化病情,发热也不会烧坏脑子。有些颅内的感染,比如化脓性脑膜炎会发热,也可以引起脑组织损伤,留下后遗症,但脑子坏了不是发热本身引起的,而是感染引起的,脑子坏了和发热都是感染的结果。

那发热会让心脏坏掉吗?发热的确会加快代谢,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增加心排血量,加重心脏的负担。但这点负担对健康的孩子几乎不构成威胁,更不会让心脏坏掉。但对于心脏本身有问题,存在心肺功能不全或贫血的孩子,这些增加的负担的确有可能导致心功能衰竭。所以,对存在这些基础疾病的孩子,我们要更积极的退热。对于健康的孩子,完全不用担心发热会让心脏坏掉。

当然,一些心脏的疾病,如心内膜炎,或者一些可能损害心脏的炎症,比如川崎病,也会导致发热。但还是那个道理,造成心脏受伤的是疾病本身,而不是发热。

所以请记住,发热是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能造成器官损害的疾病同时会有发热的症状,但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心脏或者其他器官。孩子发热什么时候要去医院

孩子发热,很多家长最想搞清楚的就是发热的原因。如果知道不是什么大事,担心和焦虑多多少少都会减少。

但孩子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孩子发热几天,病好了也没弄清楚什么原因,这其实是很常见的。

有时候是因为目前的医学水平很难确定;有时候是因为弄清楚原因的代价很大,做检查的代价甚至比疾病本身带来的危害更大;有时候是因为弄清楚病因也做不了什么或者根本不需要做什么。

知道发热的原因自然更好,但医生有时候都搞不清楚原因,家长就更难了。但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热,应对的原则却是一致的。对家长来说,知道如何应对发热,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医院,比纠结发热的原因更重要。

如果孩子发热,首先要知道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是不一样的。

孩子在新生儿期(0~28天),10%以上的发热是严重感染所致,比如菌血症、脑膜炎、肺炎等,而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又很不完善,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在此阶段出现发热,家长最好的决定就是带孩子去医院。

1~3个月大的孩子发热,很大部分是自限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但也有较大比例是细菌感染所致。同样因为孩子小、不安全,鉴别起来很难,医生需要做些检查才能将风险较低的那部分孩子筛查出来,家长在家是无法判断风险大小的,所以要及时把孩子送到医院。

3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热,以病毒引起的自限性感染居多,很多情况下可以在家观察护理,但如果自己没有把握,还是应该去看医生。如果选择在家观察,观察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精神状态,关注孩子精神状态比关注孩子体温更重要,如果精神状态不好,也要去医院。

对于家长而言,判断孩子精神状态良好相对简单一些,如果孩子还有劲玩,会和大人互动,那说明精神状态还不错。但是,要让家长判断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就没那么容易了。发热会让很多孩子昏昏欲睡,很难判断是真的精神状态不好,还是发热让孩子犯困。对于这种情况,医生有时都判断不准,更何况家长。如果自己心里没底,还是早点去医院,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发热的同时有头痛、脖子硬、抽搐、喉咙痛、耳朵痛、身上出皮疹或淤斑、反复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也应该去医院。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2岁及2岁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热超过3天,也应该去医院。无论任何年龄,体温反复超过40℃,或者出现其他家长自己心里没底的情况,也要去医院。

孩子发热应该首选温水擦浴吗

发热先给孩子擦个澡,用冰袋冰头。认为物理降温很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退热应该首选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不行再吃退热药。

你是这样认为吗?恭喜你,全错了!

目前没有哪个权威的专业机构把温水擦浴当做退热的首选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在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退热的最新指南里,反复强调的一点是,除非是超高热,发热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是有好处的。有明确原因的发热,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自然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发热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利于对抗感染,除非是发热导致孩子明显不适,否则并不需要退热。发热的治疗目标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退热。

孩子舒适度很难用客观的指标去衡量,美国专家的共识是体温在39℃以上(中国指南是38.5℃以上)孩子会比较难受,除外患有遗传代谢病、心肺功能疾病、癫痫等,如果孩子没有明显不舒服,健康的孩子体温在39℃以下不需要退热,自然也不需要温水擦澡和冰袋,体温超过39℃或孩子感觉明显不舒服才需要退热。

有些治疗不能退热,但可以让孩子更舒服,比如孩子感觉热的时候,减少衣物、开空调,自然可以采用。有些治疗可以退热,也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比如服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这样的退热药,不但退热效果好,还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孩子的舒适度,当然也可以采用。相反,有些治疗也可以退热,但效果不好,还可能让孩子更难受,比如吹风扇、温水擦浴、贴退热贴、冰袋敷头等。

物理降温的方式很多,包括脱衣服散热、泡澡、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退热贴、吹风扇、开空调等。原理是通过皮肤和外界的环境接触,借助空气、水的流动或水的蒸发将人体的热量带走,达到退热的目的。温水擦浴是用得比较多的方式,研究也比较多,我们来看看有关温水擦浴的研究。

早在1970年,有研究对两组发热的孩子分别采用温水擦浴和吃安慰剂治疗,1小时后两组间退热孩子的数量没有明显差别,当然这个研究的样本量很小,每组只有15人。其他大部分研究认为,擦浴在短时间内是可以降低体温的,但主要是在30分钟内,之后体温逐渐回升。当然擦浴的方式有很大的变数,如持续时间、水温都可能影响效果,极端一点把孩子直接泡在冷水,我相信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不但能退热,连体温也能降没掉。

擦浴是用水和身体的温差来带走热量,温差小了没有效果,温差大了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所以这种方式是违反生理的。而且体温在39℃以上的孩子很多都昏昏沉沉想睡觉,谁会乐意这时被人用凉水擦来擦去?很多研究也都证实,和退热药几乎不会引起孩子的不适相比,擦浴会引起很大一部分孩子哭闹、寒战。

治疗的目的是让孩子不难受,温水擦浴却可能让孩子更难受,而且这种方式降温效果差,持续时间短,自然不是一个好的治疗方式。你也许会觉得我引用的研究不全面,但专业指南和各个权威机构对物理降温的评价是业内专家们在全面评估当前的研究,根据现有的证据提出的建议,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发布时间2016年4月)

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 美国儿科学会旗下的科普网站(最后更新时间:2015年11月)

大部分情况下,让发热的孩子更舒服的最方便的方式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然而,有时候你可能想结合温水擦浴或只想温水擦浴。比如知道孩子对退热药过敏,或者不能耐受(罕见),可以优先选用擦浴。如果发热让孩子极度不适,或者孩子呕吐,可建议配合退热药使用擦浴。

★ 香港卫生署(最后修订时间:2013年8月):

温水浴并不能帮助宝宝退热,但若宝宝有以下情况,很多人都会给宝宝泡温水浴来令他舒服一点:①不能服用口服药物;②服药后呕吐;③表现烦躁或非常不适。

★ 英国NICE(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儿童发热:5岁以下的评估和初步治疗指南》(最后更新时间:2013年5月):

温水擦浴不推荐用于治疗发热。

★ 加拿大儿科医生协会(最后更新时间:2013年9月)

不推荐给孩子进行温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

★ 第20版《尼尔森儿科学》(出版时间:2016年):

不认为温水浴和冷毯这样的物理方式对退热有效。

★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发热与退热药的使用指南》(发布时间:2011年3月)

把体温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适度,我们并不清楚,外部降温方式,比如温水擦浴,可以降低体温,但提高不了舒适度。

对于温水擦浴,专业机构的意见要么明确说没用,不推荐,要么说在退热药不能用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或者在体温过高孩子非常难受的时候配合退热药用一下。

当然,物理降温方式很多,并不是所有的都不能用。正如前面所说,少穿衣服、开空调也属于物理降温的范畴,因为可以让孩子更舒服,冷就穿,热就脱;空调也一样,热就开冷气,冷就开暖气。至于冰袋冰敷、退热贴、湿毛巾裹腿这样的小面积接触皮肤的降温方式,既降不了温,又让孩子不舒服,自然应该放弃,而酒精擦浴可以短时间降温,但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应该禁止。

温水擦浴和泡澡这样的方式,在39℃以下根本就不需要用,39℃以上也是先吃退热药,只有当孩子不能吃退热药时,才可考虑选用,或者当孩子非常难受,也就是发热所带来的不适已经大大超过了温水擦浴所引起的不适,才应该考虑加用。所以说白了就是个备胎,你把它当首选的方式就错了。

当然,接受上面的观点,首先要接受退热的治疗目标是提高孩子的舒适度这个医学界的主流观点,这其实牵涉价值观的判断,也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认同。作为家长,如果你非常担心退热药的副作用,情愿孩子忍受那些不适去获得擦浴那点降温效果,那也是你的自由。退热贴、湿毛巾裹腿为什么这么流行

不知何时开始,退热贴已经成为发热的标配,无论大人小孩,只要发热,无论体温、状态如何,先给额头来上一贴。

朋友圈里也时不时会流传一些神奇的退热秘方,比如曾经有一篇《德国妈妈的湿毛巾裹腿退热法,退热就是这么简单》,短时间刷遍朋友圈,阅读量很快就10万+了。

发热去医院,医生也可能说发热首选物理降温,多给孩子擦澡,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当了爹妈最不愿看到的就是孩子生病,一看到他烧得昏昏欲睡,一摸浑身发烫,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要是能让孩子立即好起来该多好啊。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上面这些简单又神奇的方法,不打针,又不吃药,能立刻让孩子退热,家长自然很想试一试。

这些方式是怎么退热的呢?前面说过温水擦澡是常用的物理降温方式,退热贴和湿毛巾裹腿其实也是物理降温。

退热贴说明书上说是靠水凝胶的水汽挥发带走热量,效果和用个湿毛巾放额头差不多,而事实上,别说一块还没巴掌大的水凝胶,就是把孩子泡在温水里降温效果也非常有限。

有些家长觉得用退热贴可以保护脑袋,因为他们认为发热会烧坏脑子,但事实上除非是超过41℃的超高热或颅内感染引起的发热,发热并不会烧坏脑子,而且皮肤和颅内还隔着皮下脂肪、颅骨,颅内的温度会通过血液的流动而重新达到平衡,不可能通过给额头的一小块皮肤降温来降低颅内温度。

还有些退热贴里面添加了冰片、薄荷、桉叶油之类的物质,这些东西会让局部皮肤感觉凉意,但并不是真的降温。

至于湿毛巾裹腿,只不过是把毛巾从额头挪到了小腿,然后用“德国医生”和“德国妈妈”的说法“加持”了一下,就被当成一种神奇的退热方法了!

类似神奇的退热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喝黄/绿豆水退热、藿香正气水敷肚脐退热、小儿推拿退热、灌肠退热……

事实上,就退热而言,没有比退热药更神奇的退热方法。那为什么这么多人宁愿相信这些神奇的退热方法呢?因为这些方法符合人们心中对退热的期望:简单、奇效、绿色无副作用。

为什么这些效果差甚至无效的退热方法这么多人信呢?那是因为孩子发热大部分是由自愈性疾病引起的,即便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到一定时间大部分孩子也会退热,这类偏方传播量一大,用的人一多,总有一部分孩子刚好是在采用了这些方法之后退热的,然后家长就想当然地认为是这些偏方见效了,自愈性疾病一直是偏方秘方大显身手之地。

给孩子吃了退热药退热,大家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称道,吃了退热药体温却没退下来反而觉得不能接受。但对于道听途说的偏方就没这么高的要求了,反正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用了后热度真退了,奔走相告,信偏方的人就来越多;用了没效果,就想着反正是偏方,没用就没用呗,又没什么明显的副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听起来偏方比退热药还神奇。

只不过,家长没碰到过并不等于副作用不存在,就像灌肠导致的穿孔,就像退热贴导致的过敏。温水擦澡、腿上裹湿毛巾不至于有什么风险,爱擦就擦,爱裹就裹吧,别神话它就好,至于舒不舒服只有孩子自己知道。灌肠退热有多神奇

很早就有人和我说过,他们那边很流行灌肠退热,问我怎么看。我以为这只是一些地区特有的习惯,好像并不是什么普遍现象,也就没怎么在意。后来,又看到有家长说给孩子肛门里打小柴胡和野菊花来退热。再后来,不少人说自己那里也很兴这个,我才纳闷起来,就在网上做了个调查,引来的评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调查发现,灌肠治疗在不少地区很流行,而且花样百出,不光用于发热,什么感冒、腹泻、肺炎、便秘,都给灌。灌的有盐水这样的普通液体,有亚胺培南这样的高级别抗生素,也有利巴韦林这样国内常用的抗病毒药,地塞米松这样的激素自然也不在话下,当然更少不了柴胡、板蓝根、喜炎平等常用的中药及中药注射液。

开展这项治疗的医生也说法不一,有的说吃药不见效就灌肠;有的说灌肠孩子不受罪,效果更好;也有的说灌肠更安全,甚至还打着“绿色疗法”的旗号。我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真有一些医药论坛里津津有味地讨论着小儿灌肠疗法,不少纸媒、网络媒体也宣传过这种疗法。

灌肠能够退热吗?灌肠(直肠给药)有何神奇,是否存在一些特别之处呢?比如像一些医生宣称的比口服药物效果要快,与退热药相比副作用少呢?

我们知道,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有口服和注射两种,相比之下直肠给药并不那么常用。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直肠给药存在操作麻烦、药物容易外泄、吸收面积小、吸收不规则、不易控制用量等问题,有些药物本身的刺激性还可能造成局部溃疡。如果是插管灌肠,还可能引起肠道损伤,甚至出现穿孔等风险。而且,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通过直肠给药,除非是专门为直肠给药设计的栓剂,或者药品说明书里注明可以直肠给药的才可以用。

目前安全有效的儿童退热药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常见的是口服剂型,栓剂也有,但比较少。

如果灌肠这么神奇,为什么厂家却不多生产一点栓剂呢,难道有钱不想赚?事实上药厂一点也不笨,因为这两种药和大部分药物一样,直肠给药没有什么特别优势,使用原则是能口服就口服。首先口服给药方便、操作简单,厂家通过加入调味剂将药品调成孩子喜欢的口味,孩子不需要承受什么痛苦就可以完成服药。对于布洛芬,有些孩子会有胃肠道不适,但一般较轻微。

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口服退热药的效果一点也不输于直肠给药,既然效果一样,口服方便、接受度好,当然优先选择口服给药了。况且,口服给药还可以根据孩子的体重精确控制用药剂量,而栓剂的剂量在出厂时都是固定的,不好根据孩子体重准确调整用药剂量,这也是退热栓不常用的原因。

至于给孩子直肠内灌入激素来退热,给药方式就不再吐槽了,糖皮质激素本来就不是退热药,中国2008年的发热指南都明确说了: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药物灌肠退热不合理,退热栓也没有神奇之处,但这些都是药物降温的讨论范畴,那灌肠这种方式能不能用于物理降温呢?把凉水从肛门里打进去再让它流出来,多少是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如果用冰水灌入,降温效果可能会更好。然而,冰水灌肠的不适感可想而知。所以,没有权威机构推荐冰水灌肠退热。

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灌肠退热效果不好,那为什么很多孩子一灌肠就好了呢?”一灌肠就好了当然可能会有,而且应该不会少。除了上面说的盐水本身可以带走部分热量有助降温外,另外灌入的一些药物(比如感冒药里很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被吸收后也可以起到退热的效果。此外,人体本身就有体温调节机制,即便不吃药,温度高到一定程度绝大部分也会自己调节下来,这也是超高热很少见的原因。再有,孩子发热大部分是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基本都是自愈性疾病,不用药大部分自己也会好,灌肠治疗后孩子退热了一点也不奇怪。

所以“灌肠退热”没有任何神奇之处,对于发热,在不适合口服退热药的时候,可以用一下退热栓,在超高热的情况下可以试用一下冰盐水灌肠。其他的灌肠方法,无论用的是什么药物,都不会对发热有额外的好处。灌肠对退热没有神奇的效果,对于其他疾病,如感冒、腹泻、肺炎也一样。相反,本来不需特别治疗或者口服药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折腾孩子去灌肠,反而可能面临更多的风险。

至于抗生素,能够局部使用的情况很少,因为吸收有限而且容易产生过敏及耐药,我国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里,根本也不存在经肛门灌入这种给药方式,也没有哪种抗生素的说明书里写了可以灌肠给药。把口服药和注射针剂拿来灌肠,无一不是违规用药。至于利巴韦林这样的抗病毒药,居然被一些人拿来灌肠治疗还真是超乎想象。

无论是给药还是灌水,灌肠只是给药的一个方式。塞个退热栓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但插管打液体和药物灌肠就可能造成穿孔、出血等肠管损伤,孩子因为肠壁更薄弱,所以风险更大。给孩子用不该用的激素、抗生素,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方式,可能增加过敏、耐药风险,局部药物刺激也可能引发结肠炎,灌肠还可能改变肠道正常菌群环境,诱发肠道感染,长时间保留大量液体灌肠还可能导致孩子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孩子发热到底怎样穿衣服

体温是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它就像我们体温的遥控器,正常情况下它会把体温设定在37℃左右,生病时,遥控器把体温调高了,我们就要发热了。

体温调节中枢一旦把设定的温度调高,大脑就会给身体发出信号,让人感觉寒冷,然后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让身体通过寒战来产热,同时通过收缩皮肤血管来减少散热。所以在开始发热的时候会出现寒战、手脚冰凉的情况。

等体温达到了设定温度,我们就不会觉得冷了,这时寒战减少,皮肤血管也不用收缩了,产热和散热就会维持平衡。

发热一段时间后,比如病情控制了,或者吃了退热药,体温调节中枢就可能将体温调回37℃左右,人体实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就会觉得热,然后大脑给身体发出信号,停止寒战,同时也会通过扩张皮肤血管,启动出汗这些散热方式,以减少产热,增加散热,结果就是体温恢复正常。

孩子发热要怎样穿衣服

如果记住应对发热就是“尽量让孩子不难受”这个原则,就很容易知道答案。

孩子觉得冷的时候就给他穿盖,直到他不觉得冷为止,这其实也是帮助孩子体温尽快达到体温调节中枢设定温度的过程。家长不给他穿盖,他就要用更多的寒战来产热,消耗更多的体力。这时给孩子物理降温更是适得其反。

当孩子觉得热的时候,说明体温调节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就应该减少衣被,增加散热,帮助孩子降温。不减少衣被,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难以恢复正常。

发热的过程,体温会经历上坡、平路、下坡的阶段,这个过程可能会反复。上坡阶段,孩子会觉得冷,这时要穿盖衣被;下坡阶段,孩子会觉得热、出汗,这时要减少衣被。

记住冷就穿,热就脱,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会说话的大孩子很容易护理。但对于不会说话的婴儿,护理发热就需要家长更细心,尤其给他穿盖要小心,需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寒战,有没有手脚冰冷这些情况。如果孩子体温已经到了中枢设定点,还继续穿盖包裹,就可能无法散热,导致中暑、捂热综合征等问题。

为什么发热时感觉很热,然后出一身汗就好了

觉得热是体温调节中枢已经下调了设定温度,才会启动出汗这些退热机制,出汗是退热的一种方式,最后的感觉是出一身汗就好了。其实,是要好了才会出汗,不是出汗让你好了。

为什么我吃了退热药会出一身汗

退热药能下调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温度,药物起效后,人体实际体温高于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温度,就会觉得热,然后启动包括出汗在内的散热机制,结果就是吃退热药出一身汗之后,发现体温差不多恢复正常了。退热药是通过调低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温度来引起出汗的。退热药的是是非非

发热是孩子最常见的症状,退热最常用的方法是吃退热药。但关于退热药,父母们一定听过很多说法,也有很多困惑,比如到底要不要吃?什么时候吃?要吃哪些退热药?退热药有什么副作用……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前,我们大人可以回味一下自己最后一次发热的感觉,我自己的体会是那时体温才38℃,就觉得世界变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头痛、浑身无力,话都不想说一句。很多大人自己发热难受的时候会忍不住吃退热药,但孩子发热的时候却以“为了孩子好”为名,不给孩子吃药让他扛着,这是不人道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发热是症状,不是疾病,发热给孩子带来的主要问题是难受,吃退热药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舒服一些,而不是别的。

明确了上面两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孩子发热是可以吃退热药的,孩子发热很难受的时候,我们应该给孩子吃退热药。

那应该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因为发热而难受呢?因为小一些的孩子不能诉说,而且每个孩子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准确判断。为了便于操作,中国专业医学指南的推荐是38.5℃就可以用,《尼尔森儿科学》的建议是体温超过39.0℃用药是合理的。但这样的推荐并没有什么数据支持,只是专家们觉得到了这个温度大部分孩子会不舒服,就可以用药。

至于到个人,我的孩子如果她能吃、能玩、能睡,39.5℃我也不会给药;但如果她哭闹、烦躁不安,38.5℃我也给。对于普通家长,在孩子发热的时候按照医学指南推荐的温度(个人推荐39.0℃)用药就可以了。

对于有心肺功能不全、贫血、糖尿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孩子,因为发热会加快代谢,也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量,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心排血量,为避免发生心力衰竭、代谢不稳定等情况,可以在38.5℃之前用药。发热也容易诱发癫痫发作,所以有过癫痫发作的孩子也应该更早给药,但应听从医生的意见。

至于退热药的选择,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儿科学会、中国的发热指南,都认为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对儿童相对更为安全的退热药。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而且不要给频繁呕吐、脱水的孩子用,以免产生肾损害;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呕吐的孩子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但过量使用也有肝损害的风险,所以不推荐在38.5℃以下给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孩子用药。

对于如何给孩子用退热药,中国最新的指南已经不建议联合或者交替使用这两种药了;最新版的《尼尔森儿科学》也明确建议,只选用其中一种;加拿大儿科协会的建议也是不要交替使用,因为这样会增加用错药、用过量的风险,增加孩子肝衰竭的风险。美国儿科学会的指南认为联合使用退热效果可能更好,虽然没有明确说能或不能联合或交替使用,但反复强调要警惕由此带来的用错药、用过量的风险。综合这些意见,我个人还是建议只选用一种,因为联合和交替使用风险更大。

孩子发热时,心急如焚的家长往往希望孩子的体温很快就恢复正常,但其实退热药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孩子的不适,而不是让体温恢复正常。服用退热药把体温降下去了,并不意味着孩子病好了,药效过了体温还是可能会上升。所以家长不要盲目为了退热而把退热药加量,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药量指导用药即可,否则会增加孩子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当医生遇到自己的孩子发热(2)

2014年过年前,妻子休假带着孩子回娘家,走之前我感觉孩子已经有点呼吸道症状了,到娘家第二天孩子就出现高热,体温迅速升高到40.2℃,并伴有喉咙痛和一侧耳朵痛。

这是孩子第一次不在我身边的时候生病,经过幼儿急疹那一次,以及此后的多次验证,家人终于确认我不仅是孩子他爹,还真的是一名儿科医生,在孩子的健康问题上我已经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所以妻子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

和所有的家长一样,我听到自己孩子生病的第一反应也是心急如焚,但视频里只能看到她病恹恹的躺着,其他情况都不清楚,我只能让妻子继续观察女儿的体温,多休息,多喝水,物理降温(当时我也认为物理降温有效),体温太高了就给退热药。

因为孩子走之前已经有些呼吸道症状,又说耳朵痛,还刚坐了飞机,我担心是呼吸道感染合并中耳炎,就嘱咐妻子如果第二天女儿还高热的话就去医院看看。到了第二天,仍然持续高热,于是妻子带着女儿去了当地的儿童医院,血常规显示女儿的白细胞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高。医生通过实验室检查和查体,考虑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能性较大,建议静脉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同时开了清开灵颗粒,妻子问我要不要给女儿输液。

我没有看到孩子,在诊断上我完全信任医生,孩子感染症状和指标都有,用抗生素应该没有问题。但依据我个人的临床经验判断,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原菌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首选药物是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虽然级别高,但效果未必更好,虽然孩子有高热的症状,但没有病原学基础,直接上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针剂在我看来还是有些过了。由于女儿的状态还不错,也能进食,于是我建议妻子先不输液,可以回家先吃之前吃过的阿莫西林观察一下。至于那个中药,了解我对中医药态度的人都知道我肯定会直接无视。

吃药当天,孩子仍然是持续高热,妻子又有些坚持不住了,还是想到医院去输液……我顶着压力叫她再坚持。到了下午,女儿的体温开始下降并趋向正常,3天后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

那家医院是我大学及研究生实习的医院,那个医生说不定也曾经是我的带教老师,在目前的医患关系下,我也特别能理解他的用药思路。就像前面讲的,很多人到医院就是要求立马解决孩子的病痛,发热就要求早点退热,不然就要问责医生,在这种压力下,迁就患者加保护自己成为很多医生无奈的选择。

在抗生素指征很明确的时候,有很多种选择,选择更强力的广谱药物,用起效更快的静脉给药方式,短期效果又快又好,患者医生皆大欢喜。至于风险,短期内发生输液反应毕竟少见,远期产生的问题也很难关联到这次治疗上去。口服阿莫西林,有时候需要做皮试,起效慢,碰上耐药菌的机会也大,效果不好就可能被质疑,吃力又不讨好,大部分患者都不愿承担任何风险,哪个医生愿意去选择呢?

我本身不排斥输液,也不排斥使用抗生素,如果病情需要,我也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我只是觉得,医生给出的方案有医生的立场,我自己的孩子我愿意为她承担一些风险,选择可能对她更好的方案。我作出这种选择是因为我自己是儿科医生,而且愿意自己承担责任。

本来医生在诊治自己或者亲人的时候会受很多感情因素的干扰,更容易犯错,如果有信任的医生,我情愿找他们去看。我自作主张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转换为患者的身份,医生对当前的医疗系统也有很多不信任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医生自己看病也会找熟人的原因之一。

那么那些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人该怎么办?除了学习一些常规的处理方法外,如果你没有儿科医生朋友,拿不准的时候还是应该去看医生。到了医院,除了可以拒绝那些没用还可能有害的儿科药物外(见本书相关文章),也只有相信医生。无论如何,在医学问题上,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懂得肯定比普通人多,虽然在细节处理上可能不会完美,但大体的方向不会错得太离谱。更何况,按医生的方案去做,出了问题还是找得到人负责,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出了问题,眼泪只能往肚子里吞。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失望了,但这却是无奈的事实。疾病千变万化,哪怕就是发热,也可能是不同疾病、不同病情的一个表现,我分享的我女儿两次发热的经历都是不需要输液的,但不等于所有的发热都不需要输液,有些重症感染,不但要输液,还可能要住进ICU。即便医生用心去诊断,也难免会有误诊漏诊的时候,患者通过学习可以提高一些医学知识,但要超越以看病为生的医生还是不太可能,所以相信医生比相信自己出错的机会要小很多。

要让孩子们得到更可靠、更安心的医疗服务,我们所能期望的是医疗行业能不断改进。但这需要我们一起去努力改变现状,包括整个社会信任的重建,包括患者的宽容和医生的自律,也需要科普教育,但更主要的还是医疗体制的改变。发热要不要用抗生素

我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孩子所经历的两次发热,都是没有输液的,有人就得出了“发热不要输液”的结论。

与一感冒就吃抗生素的人相反,确实也有很多人认为孩子发热就不应该用抗生素,不需要打针、输液,应该自己在家观察,等待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

在缺乏科学认识的背景下,我们对很多事物的态度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神化,要么妖魔化,比如输液、抗生素、X线,再比如医生、医院……

有些家长听说输液、抗生素有风险,有并发症,就拒绝输液、拒绝抗生素,哪怕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细菌感染;有些家长听说X线有辐射,就拒绝检查,哪怕是怀疑孩子骨折;有些家长听说哪里手术出事了,就拒绝手术,哪怕是不手术就治不好的病……这些都是对事物没有正确认识导致的误区。

抗生素有风险,但在抗生素发明之前,一个今天看起来很普通的感染就可能要了所有人的性命;在没有输液技术之前,很多患者甚至会眼睁睁地错失抢救的时机;在没有X线检查之前,很多疾病都会因为无法“猜”到明确的诊断而贻误治疗。

儿童的发热虽然很大一部分是由病毒感染所致,比如普通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药物很难影响病程的长短,只能对症处理,但病毒感染也有些很严重的类型。先不说那些比较危险的病毒感染,比如乙型脑炎病毒,一些常见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也会有重型表现,比如手足口病、轮状病毒肠炎,虽然大多数可以自愈,但每年的流行季节都会有一些重型病例出现全身多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这些严重的情况有时也需要针对性用药。

有些呼吸道病毒感染后也会合并细菌感染,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在早期也可以单纯表现为发热。很多家长都知道发热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精神状态,但这种判断还是需要一定的经验的和专业知识。发热的孩子很多都昏昏欲睡,如何区别是因为体温升高导致的活动度降低,还是本身就有神经系统症状,有经验的医生有时候都会判断错误,更何况家长。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抗生素的使用原则,能不用尽量不用,能口服尽量口服。但什么时候要用,什么时候不需要用,以哪种方式用,作出这种决策需要专业的判断,也就是说只有医生才能决定抗生素使用与否、如何使用。

儿童发热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用抗生素,所以很多家长都有没用药孩子自己好了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在网上随处可见。但医生的经验却和家长恰恰相反,因为医生每天处理大量的病例,每个医生都曾经碰到过一些严重感染需要用抗生素的病例。医生的工作很多时候是从大量的不需要用药的病例里找出少数几个需要用药的病例,因为这种病例风险更大,所以医生会对这种病例保持特别高的警惕。

抗生素虽然有副作用,但使用正确的话,还是利大于弊的。当病情需要时,医生和家长都不该犹豫,该用的时候不用就可能延误病情,最后吃亏的还是孩子。具体哪些情况要用,要由医生来决定,不是靠家长自己凭直觉、凭感情、凭所谓的“经验”来决定,更不是凭谁家老人或某位邻居的只言片语来决定。

因噎废食这个词大家都知道,但真的被“噎”到的人却很难正确的看待。经历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在医学问题上,医生的认识水平肯定要高于患者,作出的决策有循证依据,正确率也会远高于患者自己的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我强调要尽量相信医生。

也许很多人会说,我倒是想相信医生,可每次去医院,医生还不就是给开抗生素?担心医生乱用药,甚至是很多家长选择不去医院的一个原因。

抗生素是处方药,应该由医生来决定用或不用,但有些医生滥开抗生素也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在美国,每年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开出的没有治疗意义的抗生素处方也可达上千万份之多,中国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任何医学临床指南里对一个药物使用的效益和风险分析,都是从患者角度出发的。但在现实里,医生做医疗选择的时候难免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滥用的原因有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时是病情复杂,很难判断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感染;有时可能也和医生对疾病、药品了解不够深入有关。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当医疗决策可能影响到自己的人身安全时,为避免漏诊、误诊带来的病情延误,以及担心家长可能会找自己麻烦,医生可能更愿意选择更积极的治疗,把可疑的细菌感染当成细菌感染来治疗,让自己安心一点。这些是我们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所能做的便是找到更值得信任的医院和医生。家长应具备哪些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常识

不要自行给孩子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处方药,按说家长是没有条件自己给孩子用的。但因为国内的处方药管理不那么严格,没有医生开的处方,很多药店也会卖抗生素。孩子一发热咳嗽,一些迷信抗生素的家长就自己去药店给孩子买抗生素;有的时候是上次医生开的抗生素没吃完,这次孩子病了,家长觉得上次是吃这个药好的,这次再吃点试试;有的甚至是家长上次自己吃剩的,这次孩子病了,也给孩子吃着试试。这里我要强调,抗生素用或不用,如何用,应该由医生作出决策,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用抗生素。

不要要求医生给自己孩子用抗生素

医生的决策会受家长表现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内这种医患关系下。如果孩子去看病,家长主动要求医生开点抗生素,讲原则的医生会向家长解释,并坚持自己的医疗原则,但也有不少医生会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口舌,或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满足家长的愿望。

因为医疗有很多不确定性,即便医生觉得不是细菌感染,可以不用抗生素,但家长都主动要求了,医生不开,万一真的有什么问题,医生就说不清了,所以会干脆从了家长。

但事实上,国内抗生素本来就滥用得很严重,你不用太担心医生不给孩子开本应该开的抗生素,你更多的是要担心医生开本可以不开的抗生素,医生如果没给孩子开抗生素,那是他真的认为没必要。

不要拒绝医生给孩子开抗生素

很多东西都是双刃剑,在抗生素发明以前,一些普通的感染就可能夺走孩子的生命,抗生素问世以后,无数人的生命因它得到了拯救。但抗生素的滥用也带来了很多危害,过敏、腹泻、耐药等问题也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滥用也会危害人类健康。很多人对抗生素的使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要么神话,比如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要么妖魔化,比如拒绝医生开抗生素。

需要用药而没有及时用药,就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延误病情,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国内滥用抗生素虽然很严重,听医生的意见吃抗生素有被滥用的可能,但作为普通家长,并没有能力去分辨哪些情况该用,哪些情况不该用,如果该用而没有用,产生的风险会更大,所以还是听医生的更安全。

近些年,医院抗生素使用的管理还是严格了很多,尤其是2012年出台“史上最严限抗令”后,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已经有了明显改观。

当然上面所说的三个要点也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抗生素的使用听医生的,不要自己给孩子用抗生素。

发热抽筋,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孩子发热就怕抽筋,抽筋就怕抽坏脑子,因为对发热抽筋的担心,很多家长对发热充满恐惧,以至于孩子一发热,家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退热,吃退热药,冰袋冰头,贴退热贴……这些担心有必要吗?这样做有用吗?关于发热抽筋,父母们需要知道哪些?

所谓的发热抽筋,医学上称为热性惊厥,是指由发热引发的抽搐,以前认为是高热引发的,所以称为高热惊厥。但事实上,只要体温高于38℃都可能发生惊厥,而不只发生于高热状态,所以叫“热性惊厥”。惊厥多见于体温上升阶段,每100个孩子里大约有4个孩子会遇到热性惊厥。

别人家孩子发热不抽,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抽?热性惊厥的原因现在还不那么清楚,比较明确的是和遗传素质有关,直系亲属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发生热性惊厥的风险就会高一些,此外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6~60个月之间的孩子,可能和孩子还处于一个神经发育不成熟的年龄段有关。

孩子发热惊厥时,往往全身僵直、四肢抽动、双眼翻白、意识不清,甚至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每个家长看到孩子这个样子都会惊慌失措,有的家长按住孩子不让他抽,有的去掐人中,有的往孩子嘴里塞东西来防止咬伤。但慌乱不会对孩子有任何帮助,也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好,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但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正确做法是让孩子在床上或安全的平地躺下,解开衣领,可以让孩子头侧着或者侧卧,以防呕吐时误吸呛咳窒息。抽筋一般不会咬伤舌头,即使咬伤也会很快长上,所以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东西或给药,强行掰开孩子嘴可能造成损伤,塞进去的东西可能损伤牙齿或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相反,抽搐时如果孩子嘴里有东西,可能的话还应该轻柔地取出。按住孩子、掐人中都阻止不了抽搐,反而可能造成损伤。

与其慌乱的做这些有害无益的事,不如镇定下来记录一下孩子抽搐的时间,如果内心足够强大,还可以拿手机把孩子抽搐的情形录下来,好让医生判断病情。大部分的热性惊厥持续时间很短,通常不到1分钟,90%在5分钟内自发缓解,如果持续超过5分钟,需要就近就医或者打120求救。如果既往有过30分钟以上的热性惊厥的孩子,再次出现长时间发作的可能性较大,一旦再次发作,应尽早就诊,使用止痉药终止抽搐。

无论抽搐持续多久,抽搐结束后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最后确认是简单型热性惊厥,一般无须特别处理,但医生需要检查一下发热的原因,尤其要排除一下颅内感染的可能,1岁半以内的孩子可能需要做腰穿,是否需要进一步做其他检查需要医生检查孩子后再决定。

热性惊厥看起来很吓人,小部分孩子惊厥的时候会摔倒或者呛到,但绝大部分的热性惊厥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也不会影响孩子的脑子以及智力发育,长大了学习也不会比别的孩子差。

热性惊厥本身不伤害孩子,只不过有热性惊厥的孩子远期出现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