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的跨越——浙江大学1998—2004年研究生教育发展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1:35:24

点击下载

作者:王大根,朱玲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六年的跨越——浙江大学1998—2004年研究生教育发展探索

六年的跨越——浙江大学1998—2004年研究生教育发展探索试读:

第一篇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探索(1998—2004)

第一章 发展的背景

1998年,新世纪的曙光依稀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时期。9月15日,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瞩目的日子: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的新浙江大学宣告成立,从而成为我国当时学科门类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的高层次综合性大学。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临新浙江大学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称此举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我国21世纪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不仅如此,四校合并也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从1998—2004年,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了211%,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广阔背景。

第一节 国际背景

一、社会背景

1.世界科技革命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不断涌现,当这一进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则会产生科学技术上质的飞跃和重大突破,从而推动社会生产、经济和生活领域的深刻变革。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使人

003类社会发展进入机械化大生产时代。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人类面临的这一新技术革命,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与技术的界限趋于模糊,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有调查显示,18世纪知识陈旧的速度为80~90年,近50年缩短为15年,甚至有的学科已缩短为5~10年。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发现和发明,18世纪为156项,19世纪为546项,20世纪前50年为961项,而20世纪后50年取得的成果数量则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由于采用科学技术成果而增加的社会生产力,20世纪初为5%~20%,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达到60%~80%,有的产业部门则为100%。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为1.7%,在1950—1972年增至6.1%。在促进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20世纪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199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关于“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据估计,OECD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随着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进一步增强,科学社会化的趋势更加突出。一方面,科学技术不再是以个体劳动形式为特点,而是有组织的社会化集体劳动,由于政府的支持和基金资助,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已成为各国政府工作的核心要素。以原创性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国家间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点与核心,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基础条件。

2.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OECD提出“知识经济”这一新概念后,知识经济不仅被作为一种时代特征肯定下来,而且被确定为是继工业时代后的社会发展形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上升为第一生产要素,科学技术上升为第一生产力,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教育地位的深刻变化。

在产业结构方面,将由工业经济时代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以农业、工业为基础,以知识产业为主导。在劳动力结构方面,将由工业经济时代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占劳动力的60%~80%,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从事传统制造业的人员不到20%,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将占50%以上。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人员数量每10年增长一倍以上。20世纪50年代初,全世界约有科技人员100多万人,而到60年代末急增到300多万人,1977年达到500多万人,20世纪末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已经超过5000多万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使社会对人们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可以预见,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石,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将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竞争力,特别是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前提,是形成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当代西方经济学者指出,资本存在两种形式,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对人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存量,以知识和技能为表现形式,而正是这种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利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将由“资本积累”的生产方式向“知识积累和创新”的生产方式转移,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科技知识的发明与应用和以开发人的智力与能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将成为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

有关知识经济的论述均强调指出: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大大超过其他因素,如劳力、资金、原材料等;具有知识的人才资源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优质的人力资本能够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迅速积累大量物质资本。因此,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为主题的人才战略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正在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纳入到了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中,一个无国界的国际竞争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科技进步,因此对于当今许多国家来说,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更重要的是要推动自身的技术进步,这就使得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全球化竞争的重点和前沿阵地。由于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将继续迅速发展并不断取得突破,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正不断开拓世界新兴市场并引发巨大的市场需求。从发展趋势看,拥有科技优势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将会获得更大的活力,在未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斗争中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权。拥有科技优势,特别是高新技术优势的国家,就能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中获得最大效益,从而增强争夺新世纪战略优势的综合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部署,力争本国在新科技时代打赢一场事关新世纪全局和本国地位的科技决战。

21世纪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分工的特点,决定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人力资源竞争的核心地位。一国拥有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地位,决定了该国在未来国际社会分工中的作用。人力资源的状况归根到底取决于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上来。如美国在关于研究型大学委员会的报告中特别强调要“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日本的《30所一流大学计划》和新加坡的《TOP10计划》也是亚洲国家为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和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采取的策略。而韩国政府近年来则针对研究生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增加对研究生教育的资金投入,有计划、有重点地资助一批研究生院的发展;对某些设置研究生院的名牌大学,通过减少本科生在校人数,相应增加研究生的数量,强调发挥这些院校的研究职能;根据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和世界科技进步的一般趋势,通过行政和拨款相结合的手段,逐步建设一批重点研究生院,使之成为韩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基础科学研究的基地;在继续保留“二元制”研究生教育体制的前提下,纠正过去重术轻学的培养模式。①

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研究生教育改革作为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已经成为多数国家的一项国策,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4.全球文化交融提供了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契机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全球化既包括资金、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流动,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发展。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是加快文化交融的强大动力。在“地球村”中,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频繁,从而使各国的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中不断获得新的动因。

①黄福涛.战后韩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3):110

从发生机制看,学者们一般把现代化分为自发型(indigenous)、外源型(exogenous)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指在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新质,并且新质的发展导致了社会范式的转化;后者指另一社会将一种新质引入本社会,并导致本社会范式的转化。文化交融本身就是实现外源型现代化的过程之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全球文化的交融为发展中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实现后发优势,加快推进本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平台。

二、教育背景

1.国际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国际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主要基于两方面背景。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激增,社会变革加剧,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从社会边缘移向社会中心。正如哈德罗·铂金所说,“后工业社会之需要大学——如大学之需要后工业社会。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既依赖于知识的不断进步,也依赖于知识的再生产,正如工业社会依赖于资本的不断投资和有技术的管理人员、工人的再生产。”

有数据显示,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导致的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数空前扩大,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前提。“当人均GNP低于1000美元时,高等教育一般处于英才教育阶段,当人均GNP在1000~3000美元之间时,高等教育开始从英才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①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民主化观念的深入人心,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权利而非特权。高等教育被认为是通向美满生活和完满人生的重要阶梯而为人们所向往,人的需求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现代社会无法逃避的历史责任,不但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也是民主化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早期,西方各国先后经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从大众向普及高等教育的转变》和《高等教育的扩展与转化》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18~22岁的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英才(elite)教育阶段,在15%~50%时属于大众化(mass)教育阶段,在50%以上时属于普及化(universal)教育阶段。世界银行1994年报告,OECD各国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已达到51%,跨入了普及化阶段;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北美(美国和加拿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2年已达82%;中等收入国家为21%;低收入国家为6%。1965年到1990年,东亚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8%增加到17%。

①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0.88

国际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不仅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大学原有职能得到扩展并被赋予新内涵的过程,如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得到拓展,大学将全面走向社会,以多种形式直接参与经济发展;大学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拓展,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均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大学的科研职能得到拓展,许多国家都把重要的科研机构附设在大学中,现代大学具有独立的科研建制,有从事专职研究的科研人员,科研的目的在较多地关注基础研究的同时也注重向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为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进而向普及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教育公平”观念深入人心,世界各国正依次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其中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将研究生教育发展纳入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战略体系,在20世纪60—80年代,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的一年内,美国国会收到有关教育改革的议案约1500份,通过的仅有80项,其中包括著名的《国防教育法》。该法包含了加强研究生教育、重建国家科研能力、特别资助教育科学在内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内容,成为联邦政府在未来的年代里直接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研究型大学也因此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于美国政府对大学科研经费的支持,1960—1970年间,美国能够授予高级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由674所增加到826所,研究生注册人数从35.6万人增加到103.1万人,同期授予硕士学位数从74497人增加到209387人,授予博士学位从9829人增加到29872人。美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科技和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其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

在长期奉行“技术立国”政策的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一直落后于工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经济开始进入萧条期。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开始反思战后高等教育,积极调整科技和教育政策,变“技术立国”为“科技创造立国”。1987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在接受文部大臣提出的咨询报告中写道:“我国研究生院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与欧美诸先进国家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这对我国今后的发展以及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方面都很不利,因此,充实、改革研究生教育便成为当务之急。”①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1993年11月,大学审议会研究生院部会首先就研究生院的发展提出一份《关于研究生院数量整备》的答申报告。报告明确指出1991年研究生数约为10万人,到2000年其规模要扩大一倍,达到20万人左右。1990年,日本在学研究生数是大学生数的4.5%,199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8%。日本同时还实施了研究生院重点化的举措,对实施研究生院重点化的国立大学每年国家预算在原基础上增加25%的投入,把这些大学的教育模式逐渐从以本科生教育为中心转变为以研究生院为中心式。

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也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与终身教育理念相联系的开放式教育、无边界大学、弹性学制等新的高等教育模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提供了专业深造和完善个人发展的机会。以英国为例,1977—1978年,英国共有全日制研究生61878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4510人。1987—1988年,全日制研究生人数上升到65580人,非全日制研究生则上升到51170人。十年之中全日制研究生增加了约6%,非全日制研究生则增长了约108%。在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形式也开始走向多样化,如1993年开始“夜间制”研究生教育,1998年开始硕士层次的函授研究生教育,1999年开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3.研究生教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

中国科学院在《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将创新体系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四个部分。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是研究型大学和国家级科研机构,其功能在于促进知识的增长,探索新的科学领域,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后盾和源泉,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地方性科研机构,技术创新往往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进行的,运用知识创新的成果发展新产品、新工艺或对原有产品作本质上的改进。知识传播系统的核心是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其功能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推广技术。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是社会和企业,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环节。就我们国家创新体系构成主体而言,应包括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四大类,大学是其中能够直接整合创新全过程的机构①,而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则是机构中的核心要素。

①张玉琴.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研究生教育数量的扩大.日本问题研究,2002(4):48

首先,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从事基础研究的中坚力量,而基础研究是工业发展的最终动力。根植于洪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念的德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移植到美国后通过本土化改造,形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这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特殊的群体,它又是美国研究与开发体系中的特殊分支,是美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承担者。1960年美国政府出版办公室的《西伯格报告》指出,基础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在每个可能的层次上都归于同一范畴,应得到同等的重视;加强基础研究可以保障国家福利,是联邦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②日本面对信息社会的挑战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目的也是为了改变国家基础研究落后的面貌,适应知识经济对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的急需,加快社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其次,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型大学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据世界银行统计:1950—1970年,世界发达国家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平均为49%,其中个别国家达到60%~70%③。随着大学与工业企业间的相互联系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工业科研机构和拥有高精技术的工业公司建立在科研力量雄厚的研究型大学周围。如围绕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而形成的“旧金山——帕洛阿尔托科学工业综合体”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地区性科学工业综合体。其中,以斯坦福和伯克利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硅谷”科学工业园区1997年企业市场价值超过4500亿美元,成为美国“高科技的摇篮”。

再次,研究生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资源,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可以在短期内积聚、转化或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资本,对于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二战以后创造的经济奇迹与其成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大规模高层次人才培养有着直接联系。美国研究生教育大发展作为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主要经验正为世界各国所效仿,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张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①陈彬.知识经济与大学办学模式改革研究.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1

②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90

③张珏.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64

第二节 国内背景

一、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快速提升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有679亿元人民币,1998年达795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近29倍。1953—197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1%,远低于同期亚洲“四小龙”的增长速度,而1979—1997年年均增长率高达9.8%,是新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7.3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高4.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199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50亿美元,位于美国(77458亿美元)、日本(42016亿美元)、德国(21001亿美元)、法国(13965亿美元)、英国(12717亿美元)、意大利(11454亿美元)之后,居世界第7位。到1998年,我国已经顺利完成了“八五”计划,提前实现了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1982—1990年我国教育对GDP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8.84%,其中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为0.48%。国际比较分析表明,这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比较低的。其原因是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以资源消耗型的外延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1997年,我国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增加值仅有29.7%,远低于OECD国家1993年49.9%的平均水平,与美国56.1%的水平相差更大。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等教育的扩展将对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作用。

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处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1000~4000美元阶段,居民消费已呈现出与世界各国发展相同的趋势,教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成为广大居民热衷投资的一大领域;另外,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已高达6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为子女上大学做准备”的储蓄动机所占的比重升至44%,明显高于为养老(38.4%)和购房(20.3%)的储蓄动机。相对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滞后,规模较小,在教育总量中占的比例也很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96年中国小学粗入学率为120.4%,高于世界(100.4%)和发展中国家(100.0%)的平均水平;中学粗入学率为70.7%,高于发展中国家(50.4%)和世界平均水平(58.9%);但大学毛入学率为5.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6.7%),甚至低于印度(6.9%)和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9.6%)。经济实力与高等教育规模间的非均衡性积蓄了强大的高等教育发展动能,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一触即发。

经济增长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政府和社会投资高等教育的能力,这是经济增长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我们只有抓住并充分利用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新世纪战略发展目标的确定

1.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

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是我党提出的跨度长达50年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才能完成,而经济增长发展转变的关键在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十五大同时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保持经济增长后劲和提高竞争力的根本性措施。我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由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二产业比重一直呈上升态势,而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我国最终应从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社会,以高新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第三产业才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终实现经济腾飞的潜在动力。我国只有优先实现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上对发达国家的追赶,才能最终实现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追赶。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表明,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一个国家全面、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2.科教兴国战略是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催化剂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党中央对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4年国务院在制定“九五”计划及2010年中长期规划时,提出了科技兴国问题。199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作为“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211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设立并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211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面向21世纪,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在国家统筹规划下,选择一些基础较好及对行业和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高等学校,通过重点建设,使其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形成我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和科研的整体优势,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211工程”启动后,研究生规模和培养质量成为进入“211工程”大学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这就促进这些大学把发展研究生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211工程”通过国家资助一定比例资金,特别是科研立项来改善高校的基础科学研究条件和促进学科建设,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通过“211工程”的建设,使我国一定比例的重点大学成为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为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现实土壤,同时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3.人才强国战略是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

在21世纪初我国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提升,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任务是: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决定》还提出,突出重点,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这是针对我国一般性人才短缺的状况已得到有效缓解,但高层次人才仍然十分短缺、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状况作出的重要决策。

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来源渠道主要有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在当前吸引、聚集大批国际高层次人才尚不现实的情况下,自主培养无疑是高层次人才来源的主渠道。尽管高层次人才可以从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成长起来,但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则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最直接、最高效、最成功的方式。因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地位的确立,必将迎来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契机。

我国人口结构中的研究生比例偏低。研究生数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据统计,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仅占1.38%,总数不到1000万人。这就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远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高级人才类型来看,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模式,导致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存量和增量都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的生物技术、环保技术、新材料方面都需要大量高层次的跨领域、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调整研究生教育学位结构和专业结构,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使研究生教育适应并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

三、我国加入WTO协议的签署

加入WTO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实现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之一。加入WTO以后,国际资金、技术、产品的流入使得我国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人才资源支撑,我国就难以继续有效吸引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也难以取得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地位,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每一个国家、民族都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其中两个关键因素——在组织层面的国家创新能力和在个体层面的全球生存能力都与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公民学历层次有着密切的联系。①因此,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实质上是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为促进整个社会科技进步和人口学历水平提高的重要突破口。

中国加入WTO也意味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纳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环境之中。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包括学生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培养规格的国际化以及研究生教育学分、学历、学位互认等方面。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张,而且表现为质的飞跃,如改革研究生教育结构、采用多元化的人才评价标准等。

①吴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观念基础与战略选择.全球教育展望,2002(1):27

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人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我国政府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教育采取优先发展战略,并制定了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成为引领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以及随后“211工程”的实施和“985工程”的启动,都为我国高等教育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211工程”和“985工程”,更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和办学环境。

2.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建国以后,我国参照苏联的模式进行了设置单科学院,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院系调整,有计划地培养高层次人才。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师资型研究生培养占了相当的比重,研究生教育模式以“教学——科研”为主导。这种过渡时期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研究生培养机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有体制的弊端日渐凸显。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求我国高等教育改变原来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克服单科性大学人才培养知识面狭窄的局限,通过院校合并实现学科综合,培养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同时强化科研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以创新求发展,培养能够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为了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1993年开始我国加快了高等院校布局调整的步伐,一些高校进行了合并的尝试,如江西的南昌大学、江苏的扬州大学等,基本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重组与改进,使高校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而单一性学科被复合性学科所取代,则使高校结构趋于合理。通过高校合并,我国的高教体制开始与国际教育体制接轨,为构筑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基本框架打下良好的基础。

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在中央提出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指引下,至2002年初,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初步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办学,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管理体制框架,并组建了一批文、理、工、农、医等各大学科门类比较齐全、规模较大的高校,从而为我国在新世纪建成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办学基础。与此同时,在高校内部也实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地整合了办学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率和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不仅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更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及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3.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科教兴国战略部署下,我国加快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步伐,国民受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受到经济实力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比较低,1998年为9.8%,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地位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教育和科技列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十五”计划将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前到了2005年。

然而现实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政府的预期,从1998年到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年招生规模从108万人增加到340万人,增长了2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从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首次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我国教育结构中高等教育规模偏小的局面也开始得到了历史性扭转,以往被看作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的遥远设想在2002年就已实现,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加快了将近十年。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共招学生410万人,比2002年增长约20.6%,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今后我国高校还将继续扩招,我国计划在2010年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3%左右。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适应了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充足而良好的备择生源。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实现进一步分层,研究型大学的教学重心将从本科教育转向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并重。在世纪交替之际,抓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实现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是我国通过人才战略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追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选择。

五、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实施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大学是影响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他同时指出:“这样的大学,应该是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求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适应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随即创建我国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985工程”开始启动。1999年7月起,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分别签订共建协议,确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为我国首批进行“985工程”建设的大学。

我国的一流大学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是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社会职能,而科研水平已经成为是否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重要标志。正如阿特巴赫认为,世界一流的定义是达到了国际卓越的标准,其中,科研卓越是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核心——必须是那些广为同行认可的、能够推进知识前沿的科研。①研究生教育是大学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为支撑。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研究生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许多研究型大学每年招收的研究生人数已经接近或超过本科生人数,尤其在一些顶级研究型大学更是把博士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排序为前十名的研究型大学长期以来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约占全美博士学位授予总数的17%。在日本,实行“研究生院重点化”建设的国立大学也已经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在我国,为了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进入“985工程”的高校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基本上达成了“要建成一流大学,必须将重点转移到研究生教育上来”的共识。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提出了“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龙头、博士生教育为标志”的办学理念。在新的办学理念指引下,这些大学纷纷扩大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短短几年间,各自的研究生规模几乎都经历了超常规的发展。

①阿特巴赫.世界一流大学的成本与收益.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28

第二章 发展的基础

四校合并前,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就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四校均拥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点和硕士点,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有相当可观的研究生教育规模,部分特色学科的水平处于全国前列。1998年的四校合并,拉开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帷幕,至此,原四所高校建国后四十余年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积累,就成为新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节 合并前四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前的研究生教育概述

浙江大学培养研究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7年国民政府批准浙江大学成立研究院,1929年正式招收研究生。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国立浙江大学开始内迁,1939年,迁至广西宜山的浙江大学,将原来的文理学院改设文学院和理学院,并且开始另设文科研究所地学部、理科研究所数学部、史地教育研究室等机构。1941年又增设工科研究所化学工程学部,同年,开始在数学部、史地教育研究室、化学工程学部招收17名研究生,旨在培养高等学校师资和科学研究人员。1942年国立浙江大学研究院正式成立,竺可桢校长亲任院长。至1949年,国立浙江大学先后在11个研究所室招收研究生125名,其中毕业的研究生共46名。

二、建国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回顾

1951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联合发出《一九五一年时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规定中国科学院所属各研究机构招收研究实习员,教育部所属高等学校研究部招收研究生,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和高等学校的师资,从此拉开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序幕。在这一背景下,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所高校也相继开始招收并培养研究生。

综观建国后四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五六十年代研究生教育的初创阶段

早在1950年8月,浙江大学就经教育部批准,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化学工程等6个研究所招收研究生。1951年,根据《一九五一年时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浙江大学被列为有权招收研究生的14所部属高等学校之一,同年暑期,浙江大学采用申请、推荐、审查的办法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浙江大学由于5个理科研究所被调走,化工研究所撤销,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也就一度停止,直至1961年才恢复招收研究生。在1961—1966年初期间,浙江大学共招收研究生66名。杭州大学(当时为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农业大学(当时为浙江农学院)、浙江医科大学(当时为浙江医学院)①三所学校在院系调整后,也相继进入招收研究生的学校行列。其中,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从1953年开始招生,浙江医科大学从1956年开始招生。1962年后,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开始正规培养三年制研究生。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四所学校不仅逐渐建立了一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而且在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门类上也有了较大的拓展。如浙江大学60年代在校研究生导师有董光昌、王谟显、王仁东、王启东、杨士林等15人,招收研究生的专业有固体力学、电机学、铸造工学等14个专业、16个研究方向;杭州大学在校研究生导师有陈立、姜亮夫、夏承焘、陈建功、白正国、金松寿、周洵钧等人,招收研究生的学科包括古汉语、古典文学、函数逼近论、心理学、黎曼几何、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7个专业;浙江农业大学有丁振麟、肖辅、沈学年、朱祖祥、陈鸿逵等15位导师,招收研究生的学科有作物栽培、作物选种、种子、植物病理、昆虫、桑树栽培、土壤化学等14个专业。

①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并入新办的杭州大学,浙江农学院、浙江医学院分别改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

2.“文革”结束后研究生教育的恢复阶段

1966年6月27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因开展“文化大革命”,1966年、1967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暂停。与全国一样,浙江大学等四校的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被迫中止,而且时间长达12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根据教育部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和1979两年的录取人数如表2-1所示。

3.80年代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调整阶段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1981年,国务院学位办配套出台了《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学位制度实施以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81年上半年,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向国务院申请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11月,这四所高校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当时四校共有20个学科与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具有指导博士研究生资格的导师共21人。从1982年起,四校先后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标志着四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到了80年代后期,由于受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数缩减、招生专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除浙江大学之外,其他三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出现了大幅度的缩减(表2-2)。例如杭州大学1985年招硕士生257人,到了1989年减少为113人,浙江农业大学从1985年的128人减少为1989年的47人,浙江医科大学从1985年的94人减少为1989年的48人,三校硕士生招生规模减少幅度达到了49%~63%。

而同时期的浙江大学,硕士生招生规模并没有出现大的起伏,这主要得益于当时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提出的“两个并重”的办学理念。1988年,路甬祥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国内高校率先提出“教学与科研并重,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思想,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在1986年到198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度减少的时期,基本上保持了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稳定。1985年,浙江大学硕士生招生597人,1989年为465人,硕士生招生没有出现大幅度振荡。

在博士生招生方面,从1982年到1989年,四校博士生招生基本呈稳步增长的态势(表2-3)。

4.90年代研究生教育的稳步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四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出现小幅增长,但是增长情况不很稳定。例如,1990年,浙江大学录取硕士研究生520人,比1989年增加55人,但在1991年,招生数为500人;杭州大学在1990年录取硕士生研究生109人,1991年为115人;浙江农业大学在1990年录取硕士生51人,1991年录取43人;浙江医科大学在1990年录取硕士生52人,1991年录取50人。

在博士生招生方面,四校的招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从1990年到1991年,浙江大学录取博士生数从100人增加到132人,杭州大学从14人增加到15人,浙江农业大学从5人增加到16人,浙江医科大学从7人增加到8人。四校在1991年的博士生录取数均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的招生规模,标志着博士生教育全面复苏。

90年代中后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经过多年努力,四所学校逐渐形成了规模适度、各具学科特点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整个浙江省的研究生教育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截至1997年底,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共有博士点75个,占浙江省博士点总数的96.89%,硕士点217个,占浙江省硕士点总数的81.88%。四校博士点、硕士点的分布情况见表2-4。

第二节 合并时四校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与特色

一、办学整体实力与规模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源出一脉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浙江大学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高校,1995年成为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在“八五”期间,浙江大学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56项,杭州大学30项,浙江农业大学15项,浙江医科大学9项,占同时期浙江高校主要科研成果的93.22%,对浙江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四校合并时,原四校共有在校研究生542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628人、博士研究生1792人;全校专任教师总数3822人(其中:正高级654人,占17.1%,副高级1356人,占35.5%),研究生指导教师总数1965人(其中:教授673人,占34.2%,副教授1162人,占59.1%);学校占地面积3053053平方米,藏书431万册,固定资产值104671万元,校舍建筑总面积1558870平方米。通过合并,新的浙江大学一举成为我国当时规模最大、学科覆盖面最广的综合性大学。

二、学科建设特色与优势

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出现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

浙江大学以理工为主,在合并时就是全国著名大学,仅全国重点学科就包括应用数学、机械电子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工过程机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工程、工程热物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岩土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十多个学科。全校共有98个研究所(室),14个国家科研基地,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76个二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3个。

杭州大学以文理为主,是一所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省属高校。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点13个,硕士点61个,博士生导师41人,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

浙江农业大学在全国省属农业高校中位居前列,有24个硕士点,15个博士点,还设有覆盖14个博士点的农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设有23个研究所,13个研究中心,18个研究室,7个浙江省重点学科,5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浙江医科大学建有1个国家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5所设备先进的附属医院和23个省市级教学医院和基地,其中附属一院、二院系国家三级甲类医院,是浙江省卫生系统医疗、教学、科研指导中心之一。

四校合并前,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科研基础,尤其是浙江大学,科研实力已经排在全国前列。在1997年的全国科技论文统计中,浙江大学EI收录论文数310篇,排名全国高校第2;SCI收录论文数220篇,排名全国高校第6;发表论文总数1196篇,排名全国高校第5;被引用论文数148篇,排名全国高校第10。

三、导师队伍规模与结构

合并时四校共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01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54人,副高级职称1356人,按学科分布如表2-5所示。从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理学和工学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数比其他学科明显要多,拥有正、副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分别占四校总数的55.4%和51.8%。

研究生指导教师共计1965人,其中女性为276人,教授673人,副教授1162人,其他高级职称130人;博士生导师381人,硕士生导师1584人。

表2-5 和表2-6显示,无论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数,还是研究生导师数,都已呈现出规模优势,为合并后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条件,尤其是30~40岁的年龄段中,有大量的年轻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说明四校的年轻教师开始成为研究生培养的主干力量,为合并后导师年龄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博士生导师的数量在整个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占的比例明显偏少,仅为19.4%,而且56岁以上博导又占整个博导队伍的58.8%,导师队伍中的顶尖人才老化严重,年轻教师还不能一下子接班,这对研究生教学和科研都是非常不利的。

四、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与机构

原四校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与机构以浙江大学最为完善。浙江大学早在1984年经国家批准就成立了研究生院,是全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重点高校之一。研究生院的机构设置,大致是两处一办,即研究生院下设研究生培养处、研究生管理处和研究生院办公室。1992年,根据学校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的精神,研究生院从两处一办改为一处一办,研究生院下设研究生处和研究生院办公室,研究生处下设培养科、管理科、招生办。到四校合并时,浙江大学的研究生院是三处一办:即管理处、培养处、学科建设处及院办公室,分别承担思政、学籍管理、研究生招生、培养、奖惩、计划外教育、学位审查授予、学科评估与申报、博士后、研究生经费核算、文件档案、包氏奖学金等工作。

在党群线上,1991年,学校根据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在全国高校中较早设立了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并与研究生管理处合署办公。

杭州大学负责研究生工作的部门是研究生部,主要工作包括研究生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试卷管理、学历证书管理、研究生助学金管理和旁听进修学位课程管理等。1996年,学校把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从科研处划入研究生部。1997年1月,杭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成立,标志着杭州大学研究生德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外,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在研究生工作管理方面,分别成立了研究生院(筹)和研究生处,专门负责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工作。

原四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取得的经验,是合并后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三章 发展的轨迹

四校合并后,新浙江大学就开始对原四校的办学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1999年初,学校完成了校部机关的组建、院系调整、学科重组三大工程。全校组建成立33个部处,20个学院(2001年调整为21个学院),顺利完成了研究生教育系统的重组与优化,实现了办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始了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根据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策略、发展重心及自身发展特点,1998到2004年六年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8年开始至2001年底,是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资源优化整合与教育规模迅速发展的阶段;二是2002年开始至2004年,是研究生教育稳定规模,注重内涵发展,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阶段。

第一节 确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理念

一、确立“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建设的理念

1.大学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人们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大学为谁而办,为追求什么而办,以及应该怎样办等问题的理性认识与目标追求。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它不仅支配着校长的办学行为,对教师、员工、学生都具有目标引导和行为激励等功能。①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学校能否办出特色的核心要素。如洪堡大学之所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就在于它彻底改变了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办学模式,确定了科学研究和学术民主在大学里的地位,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办学理念。威斯康辛大学之所以能成为开创现代大学社会服务新职能的旗帜,也在于其有卓越的办学理念。20世纪初威斯康辛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被后人称之为“威斯康辛思想”。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原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20世纪70年代中期,唐纳德·杰克布斯就任院长后,提出“追踪CEO的想法”、“及时满足企业的需求”的办学理念,大力进行改革,终于使这所商学院迈入世界一流商学院的行列。

①董泽芳.大学的理念和追求.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

再以哈佛大学为例,建校初期的哈佛学院基本上是英国大学的翻版,大学的惟一职能就在于培养人才,最初是培养牧师,后来也为政府部门培养官员。第21任校长艾略特深受德国大学学术传统的影响,重视大学的学术研究,倡导大学在教学的基础上承担起科学研究的职能,发展研究生教育,初步奠定了其研究型大学的地位。其继任者劳威尔也坚持大学具有科研与教学两个职能,并认为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后科南特希望把哈佛大学办成研究型大学的佼佼者,因此特别重视大学的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德里克·博克面对大学职能的泛化现象,坚守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职能。他承认大学应该为社会服务,但又认为大学为社会所能做的最大贡献在于教学和科研。总之,在哈佛大学,自艾略特以来,教学和科研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尽管哈佛几经变革,但是其追求真理的办学理念一直保留至今。

在我国,北京大学一直遵循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办学理念,在学术上坚持自由探讨、百花齐放,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1931年上任的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上任后提出了“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这一办学理念,使得清华园始终名师云集,睿才荟萃,群星璀璨,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大学之一。

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大学的办学理念已经成为大学发展战略的思想先导和行动指南。特别是随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设想的提出,掀起了一股研究、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浪潮。例如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其中研究型是核心,要把科研放到突出地位,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在不断作出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出众多有创造性的学生。

2.浙江大学办学理念的形成

大学的办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

1938年,在竺可桢校长的积极倡导下,浙江大学把“求是”确定为校训,求是学风遂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并逐渐升华为求是精神。竺可桢校长所倡导的求是精神,其精髓在于为追求真理而不计个人利害得失的牺牲精神,踏踏实实、勤恳钻研的治学精神和勤于思考、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浙江大学被分为若干所单科性院校,虽然这些学校都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但是求是精神依然为各校所秉承和发扬,如原杭州大学的校训是“求是育英”,原浙江农业大学的校训是“求是奋进”,原浙江医科大学的校训是“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原浙江大学的路甬祥校长对“求是”精神的内涵做了深刻的阐述: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是“求是”精神的应有之义,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求是学子百年不倦的追求和实践,也是弘扬校风、发扬传统、永葆青春、追求一流的精神动力。他特别强调了“求是”精神中创新对于新时期大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学之源”。四校合并以后,“求是”精神作为学校百年历史的凝练与结晶,成为统领浙江大学向世界一流迈进的不竭动力。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世界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确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执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同时,浙江省也提出了“科教兴省”战略,要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合并后的浙江大学,一方面将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作为浙江省内惟一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为浙江省高素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促进区域社会发展方面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面对这些使命,刚刚合并的浙江大学,需要尽快确定一个未来发展的远景。正如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芝加哥大学前校长罗伯特·赫钦斯指出:“大学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就会导致学校的极端混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也曾说:“重新确定大学的理念是首要的任务。”因此,有着百余年“求是”传承的浙江大学,面对历史赋予的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形成明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成为学校的第一要务。

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服务的,而人的发展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联系的。为此,浙江大学科学地分析了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素质、大学职能的新需求,并结合学校发展的百年积淀、学科特色、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与办学环境等各项因素,在世纪之交明确提出了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为浙江大学指出了一个未来发展的目标,一代又一代的浙大人将为之上下求索、奋斗不止。

①来茂德主编.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2

3.浙江大学中长期发展纲要的制定

办学理念属于思想和理论范畴,办学理念指导办学实践就必须把理念落实为行动的指南,而这种落实的过程就是把办学理念具体化为办学目标的过程。根据新时期浙江大学的办学理念,2000年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在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浙江大学中长期发展纲要》。《纲要》指出:

浙江大学中长期建设与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贯彻实施《高等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从国情、省情、校情出发,大力弘扬“求是创新”校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完善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改善办学条件,扩大社会联系,加强国际交往,注重社会服务,不断提高办学层次、水平和效益,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浙江大学中长期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从现在起到2017年建校120周年时,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高科技辐射和高技术产业化、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的基地和中心之一,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稳定地居于国内大学前列,有显著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一流大学。

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学校要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方针:

(1)从2000年到2002年,理顺关系,改善条件。实现四校合并的实质性融合和结构调整工作,深化教学和科研体制改革,完成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工作,科学高效地使用好国家和浙江省的重点建设资金,逐步确立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方向,较大程度地改善基础办学条件,为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办学水平全面稳定地居于国内大学前列。

(2)从2003年到2010年,重点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基础,极大地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使学校进入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行列。

(3)从2011年到2017年,加速发展。学校办学工作要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办学综合实力迅速增强,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教育科技力量之一,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日益提高与扩大,从而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二、确立“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

人才培养是大学肩负的神圣使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主要在于精英教育。这里的精英教育,其内涵在于“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培养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把科研引入教学领域,整合科研和教学的环节,是提升大学办学质量,实现研究型大学社会职能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学校中学术水平最高层次的代表,其最突出特点在于“学术研究”。正如潘云鹤校长所说,四校合并后的浙江大学,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大”,而在于学科,不仅齐全,而且非常强、非常新,国内外公认的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高新技术在浙江大学都有对应的学科和学院,与世界的前沿科技充分接轨。浙江大学的科研规模和水平长期来处于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拥有较大规模高水平的科研无疑有利于凝聚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进而推进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是路甬祥校长在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阶段,研究生教育规模还很小的时期提出的,是富有前瞻性和挑战性的发展战略。合并后的浙江大学建设“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一流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大大强化了这一办学思想。潘云鹤校长在谈及研究生教育对促进一流大学建设的作用时指出,研究生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研究生是准教师,研究生是教师与本科生的桥梁。

1999年,浙江大学院系组建完成后,举行了全校性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到研究生教育在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教育在学校争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本科生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不动摇”这一办学思想在讨论中逐步明晰,从而将学校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上来,为新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系统的重组与优化

一、研究生教育机构的重建

1.研究生教育联络组的建立

组织机构作为一种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必须存在的形式,其设置的合理与否,运行的顺利与否,决定着组织的效率、效益,影响着组织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管理目标的实现。

为使四校的研究生教育合并工作顺利进行,使合并前后研究生教育政策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缩短合并的磨合期,1998年9月28日,在四校刚刚合并,学校校部机关重组尚未开始之时,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子辰、副校长冯培恩召开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联席会议。会议确定成立研究生教育行政联络组和思政联络组,行政联络组召集人是原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杨树锋,思政联络组召集人是原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兼管理处处长许为民,小组成员分别由原四校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老师参加。有关研究生教育的重大事情在规模较大的范围内召开联席会议商议,而日常事务则由上述两个联络组协商解决。

在1998年9月15日中央宣布四校正式合并至12月20日研究生院组建完成共三个多月时间内,教育联络组和思政联络组对四校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培养计划进行了充分调研,对合并后研究生教育发展作出了总体设计和规划,从而保证了合并初期的平稳过渡。

2.研究生院管理机构重组

四校合并之后,学校首先对校部机关和直属单位进行了重组。共组建了33个部处,13个直属单位和4个校区党工委、管委会,任用中层干部179名,校部机关人员编制比原四校总和精简了三分之一左右。

1998年底,新的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正式组建完成,她是在整合原四校研究生教育办学资源的基础上,本着“精简、统一、高效”原则设置的。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兼任研究生院院长,校党委副书记陈子辰教授、副校长冯培恩教授兼任副院长,杨树锋教授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主持研究生院日常工作。研究生院下设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研究生管理处合署办公)、研究生招生综合处、研究生培养处、研究生学科建设处(含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四个处。

2001年,浙江大学进行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研究生院以原有四个处为基础进行调整,改设六个办公室,包括管理办公室(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合署办公)、招生与综合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六个办公室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管理办公室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合署办公,其主要职责包括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奖惩、研究生社团指导与社会实践、研究生“三助”与困难补助、研究生助学贷款、研究生学籍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管理等工作。

招生与综合办公室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考务及录取、研究生院印章管理、研究生院经费管理、对外接待、信息汇总及文档处理等工作。

培养办公室主要负责研究生培养过程督导和质量监控、课程设置和调度、课程进修、教学管理和教务、出国成绩办理及公派出国审核等工作。

学位办公室主要负责受理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与培养,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研究生水平考试,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与推荐等工作。

学科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学科点申报、校内学科重点建设项目、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及管理等工作。

博士后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博士后日常工作管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立、联系与管理,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工作等。

新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的成立及其运作,为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水平和规模效益提供了基本的组织保证。1999年底,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1999年度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获“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学院及研究生科的组建

1999年7月6日,《关于浙江大学学院设置的通知》[浙大发(1999)40号]明确规定,根据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的原则,新浙江大学组建经济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学院、生物食品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工程学院、生物医学与仪器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管理学院等20个学院(2002年增加了计算机学院),聘请了校内外11位院士和8位著名学者出任学院院长(1个学院院长空缺)。这标志着四校合并之后,在原四校近70余个学院、系科的基础上,经过调整、重组、合并,顺利完成了学院的组建工作。

学院组建完成后,学校明确要求学院按“四科一室”(党政办公室、人事科、科研科、研究生科、本科生科)设置内部机构。根据这一要求,全校20个学院均设置了相应的研究生科,聘任了研究生科科长。研究生人数较多的学院配备了3~4名研究生科成员,按研究生教育职责(包括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毕业及思想教育、学院研究生会指导等)进行了相应的分工;研究生人数较少的学院则配备1~2名研究生科成员。学院研究生科的设置,从体制上确保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思路在学院层面的贯彻与落实。

二、“网状结构”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构建

1.校院两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

研究生教育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合理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条件。随着学院组建和院系调整的完成,在行政体制上,学校逐步实行了研究生教育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在学校层面,成立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潘云鹤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和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学校相关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研究生院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是校级管理的具体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科建设等具体组织工作。

在学院层面,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层单位,学院成立院一级研究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院分管院长和分管党委书记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研究生科、研究生党总支等相关人员担任成员。研究生科是研究生教育院级管理的具体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学院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学位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学校、学部、学科相结合的三级学术组织体制

在学术体制上,浙江大学对学位和学科审核体系进行了重新组织,成立了学校、学部、学科相结合的三级学术组织体制。1999年9月,新合并的浙江大学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潘云鹤担任主任。1999年10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属7个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和32个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成立,完成了由学校、学部和学科三级学位委员会构成的学位审核和授予体系。

3.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生德育体制

研究生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素质的提升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专业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份额,因此,建立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体制,是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被边缘化的重要机制。

浙江大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的体制,关键做好三方面工作的落实:

一是确立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与“育人”并重的观念,使得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首先在研究生导师这一独特的个体上有机结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充分利用导师在研究生心目中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建立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使得研究生德育导师成为学校除思政工作人员之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指导教师与德育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相辅相成,形成合力。

三是实现思想教育与教育管理的紧密结合。浙江大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招生管理模式;制订适宜于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教学的改革、管理与监督;严格中期筛选和考核制度;做好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等工作,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教育管理的每一个过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突出“育人”在学校的中心地位。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重建

合理的机构和良好的体制形成后,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由于研究生教育对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要求较高,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随着四校合并后研究生院及其内部组织机构调整的完成,一支在原四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基础上组建的精简高效的教育管理队伍逐渐形成。

1.专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研究生管理队伍主要分为专职和兼职两个层次。其中专职管理队伍又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学校一级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专职队伍,主要以研究生院管理干部为主。1999年,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在原四校研究生院、部(处)60余名工作人员中选留了38人,以面向全校竞聘上岗的方式选聘了两位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形成了40人的校级研究生管理队伍。二是学院一级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专职队伍,主要以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研究生科工作人员为主组成,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专职研究生管理队伍。

2.兼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兼职管理人员主要指浙江大学独具特色的研究生德育导师队伍。在多年的实践中,浙江大学党委探索形成了“抓党建促德育,抓支部带小班”的理念。第一,高达30%以上的研究生党员比例,决定了必须首先抓好研究生党员队伍,通过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大大促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第二,研究生年龄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学科专业的分散性,使得研究生比本科生更为松散。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加以引导,研究生的集体意识会日趋淡薄。第三,支部建在班级,是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组织形式。通过抓党建、抓支部,带动研究生群体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

1999年,党委组织部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实施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的规定(试行)》,正式在全校推广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规定要求,将全体研究生编入某个班级,党支部建在班上,每个班级和党支部配备一名德育导师,德育导师同时履行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等职责。《规定》明确了研究生德育导师的任职条件、配备原则、工作职责及考核奖励等规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德育导师由党员教师或党员干部担任,主要从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从事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干部中遴选。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在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研究生教育规章 制度的修订

研究生院作为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有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新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后,在确保研究生教育秩序的同时,通过对四校原有研究生培养、管理和学位授予工作规定的讨论,积极开展相关制度调研,制定了研究生招生、管理、培养、学位、思想教育、学科建设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开始试行,使研究生培养过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修订

在原有招生制度的基础上,研究生院修订并印发了《浙江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规定》、《浙江大学关于硕士生入学考试命题工作的规定》、《关于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浙江大学研究生的暂行规定》、《浙江大学以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的规定》等等。

2.研究生管理制度的修订

研究生管理尤其是学籍管理,是非常重要却又相当琐碎的工作。如果相关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完备,研究生管理将缺乏依据。1998年以来,研究生院对原有的一些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制度,相继印发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新生复查工作的规定》、《浙江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浙江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规定》、《浙江大学研究生“三助”管理条例》、《浙江大学研究生困难补助实施办法》、《浙江大学研究生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规定》、《浙江大学研究生个人档案管理规定》、《浙江大学研究生因私出国的规定》、《浙江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停学创业的暂行规定》、《浙江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条例(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浙江大学外国留学生(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等等。

3.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修订

六年来,研究生院印发了《浙江大学关于实行博士生指导小组制度的规定(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及筛选办法(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教务管理规定(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实施细则(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考场规定(试行)》、《关于研究生教育督导组的规定(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资助条例》、《浙江大学关于制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浙江大学关于制订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浙江大学关于制订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等一系列关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相关制度。

4.研究生学位制度的修订

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学位授予量逐年增加,对研究生学位授予规范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研究生院修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组织条例》、《浙江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浙江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浙江大学关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暂行规定》、《浙江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实施细则》、《关于调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的通知》、《浙江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等。同时,为有效提升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鼓励争创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院推出了《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实施办法》、《浙江大学创优秀博士论文资助条例》。

5.研究生德育制度的修订

在研究生德育方面,研究生院制定了《关于实施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的规定(试行)》,在全校全面推广了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挂职锻炼工作的几点意见》,对研究生挂职锻炼的基地建设、人员组织、挂职时间、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作了新规定;制定了《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办法》、《浙江大学研究生荣誉称号评定办法》等等。

6.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的修订

为提升研究生导师质量,研究生院修订并印发了《浙江大学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暂行实施办法》、《浙江大学增列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暂行实施办法》、《浙江大学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暂行实施办法》的补充意见、《关于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跨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若干意见》、《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招生和培养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改革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的通知》、《关于改革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的意见》等等,加强了对导师的培养与管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

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

1.招生规模与在校生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六年来,浙江大学以合并为契机,以质量为核心,研究生教育规模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稳步提升两个阶段。

(1)快速发展阶段

1998年四校合并前,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计录取研究生1930人(其中博士生532人,硕士生1398人),至此学校在校研究生总人数达到5420人(其中博士生1792人,硕士生3628人)。9月15日,四校合并后,浙江大学在全国的影响与社会声誉迅速提升,学校敏锐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向教育部提出新浙江大学在1999—2001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请示。请示要求1999年新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为2750人,2000年为2850人,2001年为2960人,其中,国家计划内名额占规模名额的80%,硕士生与博士生的比例为2.3~2.5∶1。9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人事部下达1999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浙江大学硕士生招生规模为2000名,其中国家计划1330名;博士生招生规模为700名,其中国家计划468名。1999年研究生新生录取结束后,学校实际招收硕士生2029名,比1998年四校总和增加了45.1%,招收博士生750名,比1998年四校总和增加了41.0%,1999年在校研究生数达到了6624人,年增长率为27%。

2000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3535人,年增长率为27.2%,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2620名,创全国之最,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915人,在校研究生数总计达到8616人,年增长率为30%;200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为4646人,年增长率为31.4%,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3441名,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达1205人,在校研究生数达到了11345人(见表3-1)。

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发展,源于学校具有良好的生源基础与保障。1999年,全国报考浙大硕士研究生的人数达8880名,占全国报名人数的1/30,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比合并前四校报名人数总和增加67%,2000年报考人数更是达到10555人,使生源有了充分的保证和挑选的余地。由此可见,合并后短短的三年时间,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均有了比较大的飞跃,实现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第一步跨越。

(2)稳步提升阶段

2002年开始,在经历了前三年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后,浙江大学开始调整发展战略,确定了新的指导思想: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提高层次、保证质量。研究生教育工作重心也从重视规模转到更强调教育质量,从扩大学科覆盖面转到注重结构调整,从注重面上质量管理转到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基地。

在新的发展思路下,学校开始在整体上控制研究生的增长速度。在招生方面,研究生招生规模在经历了1999年到2001年的超常规增长后,从2002年开始招生规模逐渐稳定,特别是硕士生招生,增幅较小(见表3-2)。

从表3-2可以看出,2002年、2003年、200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依次为:3560人、3700人、3850人,年增长率分别为3.5%、3.9%、4.1%,而同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增长率分别达到53.1%、37.2%、21.6%。在培养规模上,2002年、2003年、2004年学校在校研究生年增长率分别为22.8%、13.2%、6.9%,而同年全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0.5%、27.5%、29.9%。以上数据表明,浙江大学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在经历了从1999年至2001年的快速、超常规发展后,已开始逐渐稳定下来。

2.学科建设的长足进步

四校合并为浙江大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了发展契机。1997年,四校合计共有博士点75个,硕士点217个。1998年6月22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下达按新专业目录对应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同时批准包括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于第七次学位授权审核期间申报增列的部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其中,浙江大学共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获得通过。因此,四校合并后,通过学科的互补与整合,浙江大学建立了包括11大学科门类(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工学、农学、医学)、98个本科专业、193个硕士学位专业、106个博士学位专业及29个博士后流动站的学科体系,成为我国当时学科门类最齐全、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的高层次综合型大学。

2001年底,经过全国第八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审后,学校博士点增至138个,硕士点增至22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也由并校初期的18个增加到28个,学科规模空前发展,从而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良好而广阔的学科平台。2004年底,经过全国第九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审后,浙江大学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至3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增加到18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增加至264个,并拥有3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备,学科布局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和优化(浙江大学学科建设情况见表3-3)。2004年教育部组织对全国80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评估,浙江大学列第1位的学科有5个,居全国第3,分布在环资学院(2个)、生仪学院、农学院、管理学院;列前5位的学科有24个,居全国第3;列前10位的学科43个,居全国第1。

然而,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水平相比,浙江大学的学科建设尚存在较大差距,如学科结构和布局不太合理,学科内部亟待调整、整合和优化等等。为此,新浙江大学在合并后不久,2000年12月,召开了全校学科建设大会,展开了全校性的学科建设大讨论,全校各学院的广大教师自下而上,纷纷为各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院士在阐述这场学科大讨论的内涵时说:“中国的发展在于寻求跨越,浙大的发展也要寻求跨越。在21世纪初叶,经过15到20年的努力,浙江大学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关键要为创建一流学科寻求跨越之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构建众多的学科‘山峰’,这是浙江大学今后改革和发展中生死攸关的重要命题。”

通过讨论,全校师生形成了共识: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龙头,新浙江大学发展的整体目标是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进入一流大学的核心是要建设和拥有一批一流学科。为此,浙江大学确立了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思路和目标: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科水平,争取通过3~5年的建设,使学科总体水平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同时建成若干个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

3.师资队伍的壮大与质量提高

四校合并后,浙江大学的教师人数在量上有了剧增,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教授800余人,副教授2200人。在众多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1584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381人。

1999—2001年,根据学校合并后的实际情况,学校又先后制定了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增列实施办法。新增博士生导师99名,审议转学科博士生导师4名,接受220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的硕士生导师备案,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力量。同时,为培养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校又积极鼓励博士生指导教师跨学科招收培养博士生。自1999年起,学校在自行审核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工作中,专门进行了跨学科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审核工作,并在当年增列跨学科博士生导师12名。

2001年,学校颁布《关于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跨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若干意见》,扩大了申请招收跨学科博士生的指导教师范围,并简化了审核程序,使得更多的教师进入跨学科的博士生指导教师行列。

同时,学校继续推行岗位聘任和关键岗位津贴制度,从而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才干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优秀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鼓励和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中青年学术攻坚队伍。

2002年,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从并校初期的1584人增加到1828人,博士生导师从381人增加到561人,导师规模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增幅。但学校继续积极实施“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引进院士、“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已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及因教学科研急需而引进的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等,有效地改善了导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至2004年9月,浙江大学已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300多人,其中海外学者6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上升到43.3%。全校拥有教授1122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28人,涉及20多个学科,他们已成为各自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新增院士5人,引进院士4人,在校院士总数达到20人;国家杰出科学青年基金获得者4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2人,数量均居全国高校前列。

在学院的人才引进方面,六年来,理学院引进52人,信息学院引进23人,计算机学院引进21人,是人才引进最多的几个学院。而考察“人才优化比”这一指标(即引进人才与学院教师数的比例),比例最大的是环资学院、农学院、建工学院、计算机学院、理学院、信息学院等,说明这些学院在吸引优秀人才上面力度较大。如果我们考察一下这些学院论文发表情况和科研发展的变化、学科发展的变化、思想活跃的程度,可以看到,和人才引进比例有密切的正相关性。

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政策的实施,全校导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学历与年龄结构见表3-4、表3-5。4.科学研究同步发展

浙江大学在1998—2004年间实现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的同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科研经费总量持续增长。1998年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每年的科研经费总量一直持续全国高校第2位,仅次于清华。1999年全校科研经费达5亿元,之后每年以1亿元的幅度增加,至2004年,浙江大学科研经费总量突破了10亿元,并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面上项目252项,居全国高校第1,批准经费5200余万元,居全国高校第2。

在科研经费的学院贡献方面,据2004年底统计,科研经费最多的机能学院和建工学院都超过了8000万元,已经向每年1亿元逼近。医学院连续两年科研经费增长最快,2003年增长83%,2004年又增加了31%,已经达到6000多万元。这些学院为学校的整个科研规模的扩大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人文社会学科的科研经费也有了较快增长,2004年达到4697万元。

二是SCI论文发表数不断增加。SCI论文对全国的影响比科研经费要大得多,因为这是成果,是输出,这个指标世界通用。当然这个指标还是粗放型的,里面还有影响因子、引用率等因素未能反映,但这个指标全世界都能理解,一个学校创造力有多少,SCI论文是一个很重要的因子。据统计,浙江大学2003年SCI收录论文1553篇,ISTP收录论文593篇,均居全国高校第2位,EI收录论文1114篇,居全国高校第3位;国内论文数和被引次数居全国高校第1位和第2位。

在学校SCI论文发表的统计中,不少学院作出了非常好的成绩,特别是理学院和材化学院,理学院以536篇的总量占全校1/3,材化学院达到371篇,而生仪、药学、计算机、生工食品四个学院近几年在SCI论文发表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增长。

三是取得一批重要的获奖科技成果。2000—2004年,浙江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三大奖22项。2004年是浙江大学获奖数量最多的一年,共获国家科技奖励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作为第一单位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1位。“马里诺—瓦发猜想的证明”和“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的研究”等2项成果入选2004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1.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共识的形成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了一些质疑,不少人认为规模的扩大直接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研究生教育应该“重规模”还是“重质量”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2000年初,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明确了我国今后研究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应该在积极发展的基础上,注重质量的提升。与此相适应,浙江大学经过1999—2001年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后,2002年3月5日,研究生院召开全校21个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与书记会议,明确提出根据学校工作思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心应从并校初期的强调稳定、规范、发展规模向强调激励、发展,注重质量的方向转移,提出将研究生教育工作重心落在“强调研究生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上。

2003年2月26日,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加快改革,要加强投入,包括加强研究生导师工作精力、指导力度的投入和加强财力的投入,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经过一段时间引导,在全校范围形成了注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共识。

2.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保障措施

(1)调整教育结构

一是调整层次结构。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硕博层次结构调整的要求日显突出。2000年开始,学校在控制硕士生招生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使博士生教育规模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以实现优化硕博层次结构的目的。2002年、2003年、2004年博士生招生人数依次为1400人、1500人、1562人,连续三年居全国高校第一。经过几年调整,研究生硕博比已经从2001年的1∶0.4上升到2004年的1∶0.5。

二是调整学位结构。2002年,学校拥有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2548人,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为0.18∶1。2003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浙江大学被列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办单位之一,至此,浙江大学拥有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研究生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居全国首位。2003年、2004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分别为934人、1330人,在校生人数为3257人、3558人。经过调整,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上升为0.21∶1。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的逐年扩大,学校积极探索适合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和需要的培养模式和方法,使培养和管理逐步规范化。2002年学校建立了由校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工程硕士各领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成的专业学位授予体系,具体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质量评估和本专业学位的质量监督,从而保证培养质量。

三是调整学科结构。从学科结构来看,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已经逐渐从均衡性发展转向非均衡性发展,即研究生教育不再像以往一样,按每个学科原有的研究生数同比增长,而是根据不同学科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明确将研究生招生资源向学科水平、培养条件、科研水平、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分配情况良好的学科倾斜,特别是向国家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倾斜。从表3-6可以看出,与2001年相比,2004年浙江大学各学科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如人文学科在校研究生,2001年仅占全校7.4%,2004年绝对数虽然有了一定的增长,但相对数降为6.4%;而工学作为学校的强势学科,在校研究生的比例2001年达到44.0%,2004年继续增长,达到45.2%。

(2)完善学科布局

一是建设以问题为中心的交叉研究组织与跨学科研究中心。经过2002年全国第九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审后,浙江大学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备,学科布局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和优化。同时,通过“211工程”建设,浙江大学已建成“半导体材料与功能材料学科群”等6个学科群。以学科群为纽带,在不同学科之间产生了新的研究方向,新的学科生长点不断涌现。此外,通过创新科研体制,浙江大学建立了面向问题的交叉研究组织,在光通讯、集成电路、微系统、脑科学等领域组建了一批交叉研究中心,并按照跨学科的原则,组建了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长江三角洲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等若干个跨校跨学科研究基地。

二是构建完备的重点学科体系。在完善原有学科专业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学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学科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的基地,也是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和实际问题的主力,代表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自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一直注意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和整体布局,并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发展契机,积极推进学科“造峰”,努力发展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重点加强对理工学科的投入,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则实施了“强所、名师、精品”计划。截至2003年2月,浙江大学已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4个、浙江省重点学科5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5个,省重点扶植学科21个,从而形成了比较合理而齐备的重点学科体系。学科布局的完备、优化和重点学科建设的进展,使浙江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3)规范研究生培养与管理

一是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根据各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重新修订了全校各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硕博连读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对各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使之更具可操作性。

二是教学方法的改进。积极推行研究生教学改革,提倡新的教学方法,如网络教学、讨论式教学、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实施英语教学等,同时加强研究生中期教学检查,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培养模式的探索。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改革,采用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等培养方式,重视研究生开题报告并强化质量意识,鼓励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甚至不同学科的导师组成博士生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博士生。

(4)实施创新教育

一是进一步完善“KAQ(知识、能力、素质)并举”和“三创(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并重”的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改革和创新,如积极推行研究生弹性学制,明确博士生的学制为3~5年;改革研究生学籍管理制度,支持研究生停学创业;深化研究生课程改革,通过建设“三网工程”(网络课件、网络教室、网络管理平台)和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适合研究生特点的课程教育体系;积极推行研究生跨学科选课,加大研究生选修课比重,使得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化更为凸显;积极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鼓励优秀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构建以研究生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研究生困难补助、研究生“三助”为核心的资助体系等。

二是积极推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程”。自1999年首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浙江大学积极推行“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程”,不遗余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在对获全国、本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导师及其学院逐年加大奖励额度的同时,努力增加博士生培养经费和科研经费,改善博士生生活条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制度、优秀博士生研究创新基金,鼓励广大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积极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多出创造性成果。而对有望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博士生,则以申请“创优博士学位论文基金”的方式进行资助,这些措施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2003年6月起学校开始陆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本学院研究生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学校组织了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对各学院申报的研究生创新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评审,确定了各学院的建设项目,并进行资助。至2003年底,已投入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其中蛋白质组学平台课程等部分项目已通过验收。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实施,营造了校内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氛围,并为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学科交叉平台。

四是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业绩挂钩的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以指导研究生数量为指标考核导师业绩的评价体系,确立以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导师的新的评价体系。将研究生教学总编制的50%作为激励编制,以研究生的论文等成果为依据,奖励指导研究生工作富有成效的导师,以此激发研究生导师的指导积极性,以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四章 实践与创新(上)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在国际竞争激烈、科技迅猛发展和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要发展,根本的出路在改革,在创新。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改革和创新作为时代的最强音,始终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从招生、管理、培养到学位质量的监控,无不体现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 研究生招生与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一、研究生招生的改革与创新

1.研究生教育生源的组织环节

(1)广泛争取优秀生源

多年来,浙江大学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在拓宽研究生生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学校利用四校合并的契机,广泛宣传四校强强联合后学科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学校学科综合所带来的巨大优势,极大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事实上,研究生招生就是一个广泛宣传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学校综合实力的过程,因此,浙江大学社会声誉的提升为研究生招生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学校招生数从1998年四校总和的1857名扩大到2004年的5412名,但研究生报考人数的逐年上升,使得研究生扩招后生源依然有充分的挑选余地。据统计,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两位,2002年、2003年、2004年报考人数分别达到了15000人、16078人、17578人,同时,在众多的报考生源中,上国家线而未能被浙江大学录取的考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为3293人,2004年为4083人。

(2)努力调整生源结构

一是适度提高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条件。一直以来,在众多的报考生源中,同等学力考生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如浙江大学2002年15000多名报考学生中,有3000余人是同等学力考生,学校每年都要招收相当一批同等学力考生。然而多年的培养实践证明,同等学力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相比,总体上在专业知识背景、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外语学习能力方面,均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降低同等学力考生的录取比例,成为浙江大学生源结构改善的一个重要工作。

根据教育部关于“同等学力学生具有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但研究生招生单位可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同等学力学生报考条件”精神,从2003年开始,浙江大学适度提高了同等学力学生的报考条件,规定报考必须具备:大专(国民教育系列)毕业后在所报考专业相近的工作岗位工作2年或2年以上;在所报考专业专升本学习,并已取得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合格成绩8门以上(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已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效期5年)。这一条件的制定有效降低了同等学力学生的报考比例,2003年、2004年同等学力学生报考浙江大学降低到近300人。

二是积极开展免试生推荐和交换工作。来自高水平大学的生源有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校的整体生源质量。在我国,一般将高水平大学定位于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当前,各高校对优质生源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通过大力宣传,吸引名校的学生报考外,免试生的推荐和接收是一个重要的竞争措施。2001年浙江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协商,在全国首先开始了互相交换推荐免试生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003年教育部开始推广交换推荐免试生这一经验,要求各高校交换不少于30%的推荐免试生,浙江大学又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8校达成互换推荐免试生的协议,保证推荐免试的有效性,提高了高层次大学的生源比例。2002年11月,教育部又批准了浙江大学招收“直接攻博”研究生,学校由此获得了从全国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直接攻博”研究生的资格。2003年、2004年入学硕士研究生中来自56所拥有研究生院学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分别以5%、7.22%的速度增加,生源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

2.研究生教育生源的信息化管理环节

(1)开创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

长期以来,由于考生报名需要填写许多个人的相关信息,对于外地考生,报考时就需要通过信函等形式来回的往返,既延误时间,又无法适时发现问题。针对这一情况,1999年秋,浙江大学利用网络优势,在全国首家开创了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考生远距离报名难的问题,凸显了“以人为本,服务考生”的宗旨,在方便考生的同时提高了效率。目前这一系统已推广到MBA和单独考试的报名,同时考生可在网上查询报名的进展和准考的情况。

(2)实施考生图像的现场采集及信息现场合成

浙江大学在2000年顺利实施了考生信息自动采集的基础上,2001年在全国首批顺利地实施了考生图像的现场采集及信息现场合成技术,并将考生图像应用到准考证和考场座位表上,同时用计算机代替手工盖章,有力地防止了代考作弊行为,提高了效率。

(3)改革研究生考务管理程序

根据本校考点和外校考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考务程序,使考生信息流和物流(试卷流)走上信息的高速公路,走立交桥,走单行道,极大地提高了试卷配送速度和准确率。我校连续几年在试卷的配送、回收、考试、阅卷中保持准确率100%,2004年在高达7万余份各类试卷的各个程序处理中,仍然保持试卷的差错率为0。同时成绩录入程序采用在线校核程序,使几万份试卷的成绩录入准确率达100%。

(4)开通网上接受外校推荐免试生通道

2003年8月,浙江大学开通了网上接受外校推荐免试生通道,2004年通过网上报名来我校竞争的外校推荐免试生达到2280名,为其他学校所罕见,经过各学院复试的挑选,最后录取了400余名来自全国重点院校的推荐免试生,提高了生源质量。

(5)利用网络做好多余生源的调剂工作

2004年,我校上国家线而未被浙江大学录取的考生达4000余名,上线考生热切期望能被其他学校录取,为此,我校开通调剂网,考生不仅可通过网上申请调剂,同时学校通过每日更新信息,准确地告诉考生调剂工作进展情况。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招办全体人员连日加班,使2000余名考生顺利地转到第二志愿学校录取,获得考生的好评。

3.创建公平竞争的初试环节

(1)严谨的组织工作与规范的规章制度

严谨的组织工作才能有良好的秩序。每一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浙江大学均组建以分管校长、书记、纪委书记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考试领导小组,下设监考、试卷管理、送卷、保卫、后勤等小组,并设主考、校区主考、楼层负责人、主监考、监考、送卷负责人、送卷员、保卫负责人、保卫员、大楼管理员等岗位。同时,针对各级岗位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主考人员职责、楼层负责人职责、主监考职责、监考人员职责、送卷人员职责、保卫人员职责、大楼管理人员职责。并逐级分层进行考前培训(如主考培训楼层负责人、送卷员等,而楼层负责人培训本层主监考,主监考培训监考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严肃的招生纪律与良好的考风考纪

考风考纪是考生公平竞争的根本保证。要严格执行考风考纪,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种方式,让考生了解考场纪律。从2003年研究生招生报名开始,浙江大学就将考场规则在报名时发给每位考生,要求考生认真阅读,并签署保证遵守考场纪律的承诺。该做法不但使广大考生了解考场规则,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同时对于个别无视考场规则的考生也产生了实际的效果。2004年一考生因持过期身份证未能进入考场,遂将浙江大学告上法院,法院也已受理,但当该考生从律师处得知学校有他自己签署过的“我已认真阅读过考场规则、并保证遵守考场规则”的承诺书时,又主动撤诉(考场规则要求考生必须持有效身份证才能进入考场),浙江大学的做法维护了国家考试的严肃性。同时我们还在准考证上再次强调考生必须遵守考场规则,开考前宣读考场规则,每个考场张贴考场规则,黑板上提示考生最容易忽视的考场规则等。在考场入口悬挂“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等标语,努力营造严肃的考场氛围。

对于极少数仍然顶风作弊的考生,则决不留情,一经抓住证据、查清事实,则马上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规定,作0分处理或取消考试资格,当场公布,不给说情留有余地。浙江大学虽然是个大考场,但多年来,考试秩序井然。有的考生反映,浙江大学研究生考试是他经历的纪律最严的考场。

4.科学规范的复试环节

(1)充分认识复试的重要性

复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必要环节。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仅希望被选拔的对象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条件,同时还希望他们具备优秀素质及创新能力以便日后成为栋梁之才。因此,选拔的焦点是谁最具聪明才智,谁最能从高一级学习中获益,谁最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作贡献。显然,仅仅依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很难对考生的综合水平和全面素质作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应根据考生的成绩、能力、努力程度、锲而不舍和献身精神等进行录取,充分利用复试这个与考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全面和发展地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学习潜力、智力水平、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创新意识等情况,在初试和复试的基础上结合考生前置学历的成绩、体检结果、考生原单位的综合评价等,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

(2)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为保证研究生复试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副书记、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纪委副书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组成,分管副校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副组长。全面负责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

各学院成立复试和录取领导小组,由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本学院的复试和录取工作。下设若干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由本专业3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办事公正、有一定复试经验,同时没有直系亲属报考本院的教师担任。

学校领导小组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严密注视招生录取的全过程,接受并及时处理复试和录取过程中不规范行为的申诉,遏制个别人员在录取工作中的不规范做法,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及学校声誉。

(3)校院互动划定复试分数线

2003年开始,根据教育部文件,浙江大学作为34所能够自主划线的高校之一,在复试分数线的划定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每年浙江大学在阅卷结束分数公布后,以1∶1.2的比例,按学科门类以及MBA、JM、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等分别划线;同时考虑体育、艺术和工科艰苦行业等专业的特殊性,考虑对少数民族、西部地区考生的倾斜,划出分数线。

在具体划线上,研究生院非常重视与学院的互动,每年研究生院的常务副院长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在复试分数线划定前,均要与21个学院分管院长、书记逐个磋商,征求意见,协商计划微调方案。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能及时吸收各学院的建设性意见。由于学院的直接参与,学院和学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做到了群策群力。

(4)精心设计复试程序和办法

在多年的实践中,浙江大学深刻体会到,复试事实上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诸多原理与方法。复试的形式可以是笔试、面试、做实验、上机;面试的内容包括外语水平(含听力、口语、专业外语)、知识结构、科研经历、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可以请考生自述,包括自我介绍、对本专业、学科前沿的认识,谈本科毕业论文的情况等;要有足够数量复试题库,以便让相同专业的考生可以抽取两到三个不同的但水平相当的问题回答;或者由面试教师根据现场考生的情况直接提出问题。

通过复试了解考生对某一领域的基本概念是否清楚,是否具备某一领域的必要信息,是否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否能对信息作出评价,并把它们组织成可用的有联系的整体,是否能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或设计获得信息的方法,是否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思想,是否有努力学习的动机和友好合作的态度,是否有特定领域所需要的特殊技能等等。

在复试方法的确定上,浙江大学根据不同学科制定了相应的复试方法。人文社科研究生注重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核;而工学、农学、医学、理学等学科则更加注重动手能力与实验技能的考核。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并不断加以改革和创新,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根本保障。

1.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研究生信息是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信息资源在研究生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共享,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实施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给研究生教育管理增加了大量的工作,一名研究生从报考到毕业,期间要经过招生管理、在校管理、培养管理、学科管理、毕业管理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又有大量的细节分支工作,例如在校管理环节包括:注册管理、贷款管理、档案管理、三助管理、思政管理等。显然,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开发基于网络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1)基于C/S与B/S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

1998年四校合并前,浙江大学已经建立研究生汇海管理信息系统。四校合并之后,浙江大学就着手开发基于C/S与B/S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

C/S结构(Client/Server,即客户机/服务器)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实现系统资源的最大利用,促进信息的共享。但是,C/S结构系统由于每个客户端都要安装管理软件,一旦系统升级所有客户端都需重新安装,增加了运行成本。此外,信息共享仅仅局限在相关管理人员,对于许多需要了解信息的师生仍然无法得到想要的信息。而B/S结构(Browse/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C/S结构系统的不足。在B/S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这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

构建基于C/S与B/S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力地促进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升。例如,在选课方面,研究生采用B/S进行网上选择,而管理人员采用C/S进行后台选课管理和处理。

(2)基于J2EE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C/S与B/S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并没有改变C/S高运行成本,纯粹的B/S结构已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B/S结构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移动办公,而基于J2EE架构的B/S系统由于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更是受到IT界的大力推崇。

为此,浙江大学进行了基于J2EE架构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学校专门立项资助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并采用项目招标方式选择公司共同开发系统。学科模块、招生模块、管理模块、培养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于2004年9月份正式投入运行,博士生网上报名及后台处理、研究生新生报到和老生注册、研究生网上选课及后台处理等功能模块在实际使用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系统用户包括校、学院两级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在校研究生、研究生任课教师和导师在内将近2万人。

2.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目前浙江大学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属于无偿资助体系,包括来源于国家拨款的普通奖学金、各方无偿捐助形成的优秀奖助学金(含企事业单位、个人出资设立的专项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另一部分是有偿资助体系,即自筹经费和勤工助学基金,自筹经费包括定向单位出资委托培养研究生和个人出资攻读研究生的经费(个人出资中含国家助学贷款)。“奖贷助补”多元化的资助形式,构筑了浙江大学贫困研究生就读的保障体系。

(1)研究生奖助学金

浙江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社会各界纷纷在浙江大学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远见卓识。四校合并时,浙江大学已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20余项,年发放奖助学金90余万元,至2004年,社会各界在浙江大学设立的研究生奖助学金已经超过30项,年发放金额达到200多万元(见表4-1)。这些奖、助学金的设立,对于激励学生成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义举,既促进了高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也有益于各自的事业,是一种双赢。

除了社会各界设立的奖助学金外,浙江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还包括普通奖学金以及竺可桢奖学金,研究生一等、二等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等。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既奖励了优秀生,又兼顾了对贫困生的资助。

(2)研究生“三助”

为了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在科研、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增强研究生自立、自强意识,浙江大学在国内高校中较早设立研究生教学助理(简称“助教”)、研究助理(简称“助研”)和管理助理(简称“助管”)等“三助”岗位。

2002年,学校在原有“三助”条例的基础上,修订并颁发了《浙江大学研究生“三助”实施办法(试行)》,就研究生“三助”的岗位设置、岗位申请与聘用、工作要求与考核、津贴标准与发放、经费来源与管理等相关内容做了规定与说明。特别是明确规定助研经费由学校与导师共同支付,助教、助管经费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为学校“三助”工作持续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三助”工作为在校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增加了研究生的助学收入(见表4-2)。

(3)研究生助学贷款

虽然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大部分还是计划内公费,但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中经济困难学生的绝对数量逐渐增多,仅仅依靠设置研究生奖学金、“三助”津贴、困难补助已经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经济压力。1999年开始,国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全国高校推广实施助学贷款制度。为此,浙江大学通过加强国家政策宣传、确定专人管理、加强与银行合作、采取新老生分别集中时间办理等措施,为推进研究生助学贷款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努力,浙江大学研究生助学贷款工作得到了银行、学生方面的积极配合,整体运行快速、有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见表4-3)。

3.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创新

(1)注册管理

1998年,浙江大学在校研究生5000余人,到2004年,浙江大学在校研究生达到16000余人,如此庞大的人群,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就难以实现有序有效的管理。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后就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逐渐明确研究生的开学注册管理是加强研究生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向来重视学生的开学注册工作,学生没有注册就不能选课,不能享受在册学生才能享受的待遇。1999年,浙江大学作出明确规定,研究生必须按时注册,迟到注册的研究生不能参加年度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评选,一个月之内不注册的研究生,学校将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关处理。经过几年细致的工作,浙江大学研究生注册率逐年提升,2004年研究生注册率达到97%,进一步规范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2)延缓入学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专科生在新生报到时,为了实现国家关于“不让一位大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承诺,各高校建立了贫困学生入学的绿色通道,但这一绿色通道仅限于本专科生。浙江大学在研究生新生报到时发现,研究生中也存在着一部分经济相当困难的学生,尤其是部分需要自筹交费的学生,一些学生由于不能及时交纳学费,面临着是否放弃学习机会的选择。

为了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入学,2001年,学校出台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新生延缓入学的规定》,允许他们延缓入学。博士研究生的延缓入学期限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硕士研究生为一学年。延缓入学的研究生,转入下一年级,学习计划按照入学时的年级安排,学制时间按正式入学时起计算。在延缓期间,研究生可以通过外出打工、向亲友筹款以及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形式解决入学费用,交纳学费后及时办理入学手续。2001—2004年,浙江大学为31位研究生办理了延缓入学手续。

(3)停学创业

浙江大学是全国最早推出研究生停学创业鼓励政策的高校之一。2000年,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浙江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停学创业的暂行规定》出台,允许研究生在学期间停学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在校研究生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同意后可以向研究生院提出申请。一次申请停学时间以一年为限,期满后可继续申请。同时,学校出台配套措施,给予在奖学金、公费医疗、住宿、就业方面的政策弹性,为研究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二节 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学位质量监控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相适应的,但规模的快速发展却使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着严峻挑战。其具体表现为研究生教育资源日趋紧张,导师数量相对不足,研究生培养学习体系的特点淡化、教育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凡此种种,既是全国各高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也是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1998—2001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着重强调规模的发展,2002年开始,研究生教育规模开始稳定,学校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上来,与此相适应,学校积极推进新形势下以教育质量提升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课程教学改革

(1)转变学习方式

一是拓展学习空间,适当降低课程学分,加大选修课程比重,积极推行在培养方案指导下的研究生自由选课制度。规定研究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与科研工作和本人兴趣密切相关的课程。开设跨学科课程、产学研相结合的复合型课程、以英文原版为主的最新文献阅读课、院士报告会等选修课程和环节,积极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选课。研究生自由选课制度自2000年开始,已经在博士生中实施了四年,在硕士生中实施了两年,自由选课制度的推行确保了研究生接受课程教育的个性化。另外,在自由选课的基础上,学校还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有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如规定理工科学生选修一个学分的人文素质类课程等。

二是灵活学习时间,提高课程周转速度,增加课程自学比重,允许研究生自由选择上课学期。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论文进展的需要灵活确定。

(2)推进公共学位课教学改革

研究生的公共学位课主要是英语和“两课”(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当代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等课程)。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重点加强对公共学位课的教学改革。

对于英语教学,浙江大学采取了分层次教学的改革思路,重点加强对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是推行考试过关制。学校设置英语考试过关的制度,每学期期末组织一次全校英语过关考试,在校研究生均可参加考试,考试通过,研究生英语即可免修。同时,学校对于近两年通过全国六级英语考试的研究生视同考试过关,予以免修。二是推行高级英语选修制。对于英语基础较好,又希望继续学习提高的同学,学校开设高级英语选修课,以满足他们进行继续学习的需要。三是推行二外开放制。学校不再强求每一位研究生都要选修一门第二外语,但学校开设第二外语的有关课程,以满足部分愿意选修第二外语同学的需求。四是推行重点辅导制。对于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学校组织师资进行重点辅导,帮助他们较快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从而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对于研究生“两课”教学,浙江大学重点推广了以教师为主导的网络教学改革。即在传统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便捷的网络资源及研究生网络应用水平较高这一优势,开展网上教学、网上讨论和网上论文递交及评阅。如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传统授课需要课堂教学72学时,实施网络教学改革后,教师授课时间为36学时,网络教学时间36学时。同时,学生利用网络,即时递交撰写的论文,教师可以在网上与研究生一边讨论,一边修改论文,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

(3)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将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向多元的、适合研究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如研究生英语和自然辩证法等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精讲与网上自学并重,课程讨论与网络讨论互补的教学模式。研究生人文素质类课程,普遍以专题式讲座为主,对每一个专题讲深、讲透;而经管类的专业课,普遍以案例教学为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研究生院启动了课程建设项目,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卓有成效的课程进行立项资助。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进“研讨课教学方法”(seminar)。2001年,研究生院成立研究生教育督导组,2002年,督导组在总结理学院“研讨课教学方法”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广泛组织研究生教学方法的交流和研讨,进而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这一成效明显的教学方法。研讨课教学注重双向互动,既有利于研究生迸发灵感的火花,也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4)改革教学运行机制

2004年,浙江大学试行了四学期制的教学安排新办法,将原来的秋、春两学期改为秋、冬、春、夏四个学期,缩短了教学周期,开始探索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运行机制。通过改革,促进了课程内容改革和课程精讲,使原来较为拖沓、松散的课程变得紧凑而精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了讲授方法改革,营造了学习性研究与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加快了课程学习节奏,提高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资源优化。同时,四学期制的短学期教学,便于知名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有利于邀请国外同行专家利用学术休假等机会前来开展短期交流,包括开设短学期课程等,也有利于研究生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2.培养过程调整

长期来,研究生教育形成了按阶段循序渐进的培养模式,将课程、科研、论文写作环节等按时间顺序相对分隔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自成体系。通常的做法是,研究生入学后先学课程,经过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再进入科研和课题研究,最后写学位论文,其流程如图4-1所示。这种培养方式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阶段成效明显,但也容易造成培养过程各阶段彼此脱节,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从而影响研究生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

图4-1阶段式研究生培养过程图示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层次的最主要标志,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体现,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浙江大学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强化质量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以科研创新为核心,多种培养环节并行开展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整合研究生课程、科研、论文、实践和其他培养环节的有效联结,如图4-2所示。

图4-2整合型研究生培养过程图示

基于上述认识,2001年开始,学校两次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以科研为中心联结各培养环节的整合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方案强调: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学科的要求、个人特点制订科研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制订计划时可直接进入研究阶段,并不一定按照课程、科研、论文环节循序渐进;学校在网上开设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和定期向导师汇报工作的窗口,鼓励研究生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制订并调整个人学习计划,同时,定期向导师报告科研进展;明确要求全体研究生均要撰写读书报告,并对报告的量和质提出明确要求,鼓励研究生以读书报告、创新论坛、seminar等形式进行相互交流;根据学科特点制订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出口标准。通过改革,许多学科改变了过去课程、论文等环节先后进展、相互脱节的状况,形成了以科研创新为核心,各培养环节并行开展、相互作用的培养过程新模式。

3.培养环境优化

研究生的规模化发展,以往按小专业建设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平台的模式容易导致研究生教育资源投入的重复和浪费,不能很好适应学科综合的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目标和培养实际。事实上,研究前沿和创新领域更多地来自于大学科平台,如交叉学科、相关学科、学科群等。在研究生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只有把研究生培养建立在通用性基础平台和专业性交叉平台之上,集中力量进行公共实验平台、课程教学平台、科学研究平台、社会应用平台等建设,才能更好地追踪前沿,服务创新。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提高培养质量有赖于整体培养环境的优化。实践中,浙江大学平台建设模式的转变如图4-3所示。

浙江大学认为,一个系统局部的优化不能替代整体优化。虽然部分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特色和优势需要依靠重点建设,但提高学校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更应着眼于培养环境的整体优化。平台建设是整体优化的必然要求,尤其在规模化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中,重点建设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的培养平台,是现阶段提高培养质量,整体优化培养环境的主要任务。

(1)以“三网”工程建设研究生的学习网络环境

在全校建设以“网络教室、网络课件、网络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三网”工程,其中网络教室提供研究生网络教学与国际化课程学习平台;网络课件提供师生互动式教学与自主性学习平台;网络管理系统提供调整学习计划和网上选课平台,实现了教学规模与规范相统一、学习共性与个性相兼顾、管理效率与效益相结合的目标。

2000年起,浙江大学共建成研究生多媒体网络教室42个,累计投入630万元;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建成一个,验收一个;合格一个,开放使用一个。目前网络教室遍布21个学院,承担了150多门研究生多媒体网络课程教学。网络教室的建设,不仅从整体上改善了研究生的网络学习环境,而且为研究生创新性学习创造了条件。

2000年起,浙江大学开始研究生网上选课,网上选课系统将研究生网上选课范围扩展至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各课程、各学期。迄今为止,上网可选课程达2800多门,累计已有近2.7万人上网选课,有1万多人上网选跨学院或跨专业课程(见表4-4)。

(2)以教育创新工程优化研究生的整体培养环境

创新工程根据“应对瓶颈、面向全校、校院共建、资源共享”的思路,建设与提高研究生质量密切相关的多种模式的培养平台(包括基础性通用平台和专业性交叉平台),如网络教学平台、素质课程平台、公共实验平台、技术交叉平台、模拟试验平台、案例数据库等。创新工程项目启动早、投资力度大、程序规范、多方参与,形成了一系列项目申报、评审、管理、评估办法。

学校先后分两批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21个,投入经费1172万元,现已完成项目8个,有效提升了全校研究生教学与科研保障能力。如已经建成的《基因组学》公共课教学实验平台,跟踪生命科学最新前沿,为全校研究生提供基因芯片分析、原位杂交、AFLP分析等技能训练,在国内是独家;已经建成的研究生人文素质网络课程平台,完成开设东西方思想文化系列讲座,建成含200万字中文电子文献、500万字英文电子文献、200个科学技术工程案例、100分钟案例影视片的智能网络数据库,对提高研究生人文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以国际化视野拓展研究生的对外交流渠道

拓展国际视野是深化研究生创新的前提,浙江大学确立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请进来”包括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校短期讲学、授课,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讨论班,参与国际网络课程的实时听课和研讨等;“走出去”包括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倡导研究生暑期的国际游学,扩大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规模。

2001年以来,国外专家来校讲座达400多场次,多数专家来自国际知名大学和著名实验室,参与研究生3000多人次。如数学中心通过举办高水平和连续性的研讨班和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了包括菲尔兹奖获得者威腾、沃尔奖获得者霍金和陈省身、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诺贝尔奖获得者霍夫特和D.格罗斯、科茨(费马大定理证明人维尔斯的导师)、肖荫堂、哈密尔顿、卢兹铁格、B.格罗斯、法捷耶夫、斯图明格、波贵农、肖盖等20多位欧美国家科学院院士来校讲学,并聘请了邱成桐、刘克峰等著名数学家指导我校研究生。在农学院建成的国际网络课程平台,实现了与国外课堂的实时交流与讨论。在计算机、软件等学院由国外著名专家定期讲授研究生课程并获学分。资助建工、法律、经济等学科的研究生暑期出国游学;出台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具体办法,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2001年以来共有300多人次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外十多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

4.考核机制创新

一直以来,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基本上是针对学生的,如对研究生毕业答辩前论文发表篇数的要求,对于学习优良、科研出色的研究生给予高额奖学金激励,对于社会工作成绩突出的研究生授予荣誉称号等。这对于激发研究生学习与科研热情,提高创新能力有着积极作用。但研究生培养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导师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甚至是关键性作用,在不断增长的研究生规模面前,我们面临着优秀导师不足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除需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增加导师规模外,更需要充分发挥现有导师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激励的同时,形成对导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同样不可或缺,一个良好的导师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业绩分配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导师的积极性。

基于质量的导师绩效考核和业绩分配,重点在于导师的指导质量。在我国各校的研究生教育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随着研究生规模的快速增长,指导研究生的数量似乎成为评价导师工作的主要依据,导师的指导规模也逐渐地演化为一种攀比行为,数量压倒了质量。因此,要将提高培养质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应着眼于使考核重心从重视规模速度向提高质量效益的方向转变。如图4-4、图4-5所示。

(其中:M-单个导师指导数量,N-全体研究生规模)

其中:M-单个导师指导数量,N-全体研究生规模,Xi-第i个学生的科研成果加权

(数量+质量),A-常数,T-单个导师工作量

2002年,浙江大学制定了研究生教学编制核定暂行办法、研究生教学激励编制核定工作细则等,对指导教师的业绩核算办法做出明确规定。

第一,指导规模与指导质量相结合的方法。改变基于指导研究生数量的考核,建立基于指导质量的研究生教学编制核算办法,在原有的研究生教学编制中分离并创设激励编制,逐年增加激励编制的比例,体现了按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重新分配学校有限教学资源的政策导向。

第二,研究生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指标。激励编制与研究生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挂钩,以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生发表论文数及影响因子、著作数、专利数、获奖数等为主要考核指标,每个项目根据不同级别、不同排名给予不同的赋分。鼓励高水平科研成果,更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导师的积极性,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研究生学位授予管理与质量监控

1.研究生学位授予管理

四校合并初,各校区研究生学位授予管理工作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浙江大学及时组织制定了适应合并初期的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审核文件,积极做好博士、硕士学位审核和授予的协调管理工作,并随着发展的进程适时修订和完善统一的《浙江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10多个文件,使学位审核和授予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按章管理,提高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六年来,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人数和种类不断增加,1999—2004年共授予全日制学生博士学位3202人,授予硕士学位10452人,授予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34人,授予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2202人,授予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学位1140人。详见表4-5。

2.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监控

(1)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

学位授予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志。学位办公室根据“抓两头,促中间”的管理思想,在做好评选优秀学位论文同时,积极抓好学位论文抽样复评工作。2001年抽样复审42篇,2002年86篇,2003年121篇,2004年167篇。每年的复审结果及时公布,并分发到学院和每位博士生导师手中,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反响。对增强导师和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推荐与评选

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1999年开始评选百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最能体现所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主要标志,已成为主管部门评估国家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重点学科及一级学科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浙江大学充分认识到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重要性,在学校和研究生院领导下,积极做好我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推荐评选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同时,校学位办公室还认真做好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的调查研究工作,如到北京图书馆和兄弟高校调研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取得学术成果情况;对我校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和导师进行征询调研,了解他们取得成功的经验。通过调研,并对调研成果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形成报告材料发给全校各学院领导和全体博士生指导教师参考。

在此基础上,2002年8月,学校召开暑期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围绕“如何争创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一专题展开讨论。学校主管领导、研究生院科级以上干部、各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分管书记和院长参加了研讨会。大家通过学习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相关文件精神,借鉴兄弟院校在“争创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过程中的措施与经验,针对学校应如何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导师指导水平、如何激励师生共同争创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讨论,学校明确了“争创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思路,制订相关的推选和奖励文件,如制定了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包括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者、校级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的奖励标准、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实施办法、浙江大学创优秀博士论文资助条例等文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力争把真正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推荐到全国去评选。1999—2004年浙江大学共推荐到教育部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122篇,最终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详见表4-6),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13篇(详见表4-7)。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四名(前三名分别为清华、北大、复旦)。

3.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也是调整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增加学位类型、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需要。六年来,浙江大学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积极开拓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种类。浙江大学1998年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种类为MBA、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临床医学博士和硕士等5种,到2004年增加了教育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和博士、公共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和EMBA等7种,达到12种。工程硕士招生培养领域也从1999年9个增加到18个种类总数。浙江大学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种类最齐全的大学。表4-8是浙江大学1999—2004年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统计表,目前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在学人数(3558人)已达到全校在学硕士研究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在数量发展的同时,注重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的规范化管理。浙江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硕士的机械工程领域已经通过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评估,受到了好评。为进一步规范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位授予管理,提高培养质量,浙江大学组织了全校各种类型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工作。并对工程硕士各领域的自我评估进行了检查验收,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第五章 实践与创新(下)

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建设的核心。世界一流大学,首先是因为它有一流的学科。而人才是第一资源,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是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合并之后的浙江大学,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导师队伍建设,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创新发展为主题,统筹规划,创新思路,精心组织,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①同时,浙江大学积极探索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体制、内容与途径,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模式,在全国的研究生德育工作中,产生了积极和广泛的影响。

第一节 学科与导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一、学科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1.营造学科生态环境,探索学科建设新模式

浙江大学在多年的学科建设实践和研究中,总结出学科间生长的生态环境概念,即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一个彼此具有链、环乃至网络相关联系的生态环境。四校合并后,学校大力营造适合学科生长、繁荣的生态环境,将学科作为整体来建设,以显现学科的综合性优势。例如,浙江大学集中科学仪器、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集成电路、软件、工业设计造型、医学等众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联合攻关,设计出以内存条代替磁带的便携式动态心电仪。这一过程中,涉及理学、工学、医学乃至美学在内的众多学科所形成的学科生态环境,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学科的成长和繁荣都具有超出该学科本身的意义。同时,既然是生态环境,学科就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要维持学科的活力就必须不断地调整以适应环境。因此,营造学科的生态环境对于调整学科结构、增强学科活力也是一种有效的机制。

①本章部分内容参考了浙江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总结报告

2.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实施学科间的重组与整合

并校伊始,学校按照学科调整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的原则和院系组建边界清晰、有利于不同学科交叉渗透的要求,通过反复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和多种方案的比较论证,于1999年6月组建了20个学院、70个系,135个理工农医类研究所,48个人文社科类研究所。2002年又根据信息产业和学科的发展需要组建了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

为便于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相关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学校还于1999年按大学科分类,建立了社科、人文、理学、工学、信息、农学、医药等7个学部,并设立了学部一级的学术委员会和32个学科学位委员会,从而构成部、院虚实并存的学科组织框架。

同时,为调动各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形成有利于学校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学校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并在“985工程”专项经费中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款及1000万元学院搬迁融合经费,支持学院自主进行学院内的重点学科调整和建设。在财务管理、岗位评聘、学科建设方面都进行了重心下移的改革探索,获得了初步的成果。

3.集中优质资源、开展学科“造峰”

为了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水平和鲜明特色的学科高地,在各学院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浙江大学制定了“十五”学科建设规划,明确了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并确定从三条线进行分层次重点建设。

一是理工农医类要努力创建一批世界先进水平学科。理工农医类重点学科以“使若干二级学科总体水平稳居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使一批二级学科在学科研究方向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总体水平居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为建设目标,根据学院规模、已有的学科建设水平、学科发展潜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全校学科整体布局等因素,遴选25个学科实行分层次滚动建设。

二是实施“强所、名师、精品”战略计划,加强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围绕“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遵循“面向学科建设,面向人才培养,面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全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原则,浙江大学制定了以“强所、名师、精品”为核心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计划。此外,学校还制定了主办国际性或全国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会议经费资助计划,有重点地支持以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主办的高层次国内外学术会议。

三是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增强学科竞争实力。在新兴交叉类学科领域建设若干个交叉研究中心,争取在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方面取得突破。为此,学校评选出一批学科建设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建设;还专设学院学科建设基金,帮助各学院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以扶植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学科和可能进入各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的学科;在光通信、脑科学、生物信息学、集成芯片、微系统等领域组建了一批学科交叉研究中心作为优先重点建设的领域。

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1.改变用人观念,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浙江大学专门成立了校长挂帅的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制定灵活的、操作性强的智力引进政策,建立有效的人才吸引机制,用人观念也从“只求所有”,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转化,突破了原来的人事管理框架,使人事刚性管理模式逐步向刚性与柔性管理相济的方向转化。

面向海内外,广发英雄帖。浙江大学通过设立国外智力引进基金,积极利用教育部的“聘请世界著名学者”、“外国专家短期来华工作”、“春晖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引智项目,同时,还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多方联络,广开财源,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校友、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这些措施,极大地支持了国际知名学者、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到浙江大学讲学和从事科研工作。来校工作的受聘者丰富了学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科发展,同时,学校与这些受聘者及其所在学校和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拓宽了浙江大学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渠道。

面向海内外,广招带头人。为加强各学院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人才荟萃局面,浙江大学努力选聘一流的专家、学者担任各学院院长。通过专家推荐、积极邀请、民主评议等选聘机制,确定各学院院长,达到以知名院长为龙头,吸引全球高层次学术人才,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浙江大学的部分学科建设成中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目的。

2.抓好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浙江大学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建设道路,在注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十分重视立足本校现有教师队伍,大力培养学科帅才和后备学术梯队。

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积极为本校有可能成为院士或大师的学者创造条件,促成其做出高水平成果,扩大并提高他们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例如,校附属医院郑树森教授是我国外科学及器官移植专家,四校合并时,学校就有意识地培育他领衔的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和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与学校引进的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专家曹雪涛教授合作进行移植免疫方面的基础研究,加强了该学科基础研究的力量。2001年,郑树森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后备梯队建设中,重点支持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学科,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强“151人才工程”建设,着力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到世界著名大学强项学科进修、访问和合作交流。为鼓励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促进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学校于2004年颁布《关于设置博士研究生副指导教师岗位的通知》,增置博士研究生副指导教师岗位。被遴选为副博导的人员享有与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相同的招生和培养权,并承担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义务。副博导晋升为教授或研究员后,经一定的程序评审,可转为博士生导师。这一重大举措有利于培养一批创新型中青年学术攻坚导师队伍。

3.鼓励跨学科发展,健全导师遴选机制

为使研究生导师遴选过程公平、公开、公正,2004年,学校先后颁布了《关于改革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的通知》及《关于改革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的意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严格遴选程序,做到三个公开:公开遴选办法,公开遴选标准,公开遴选程序;同时,考虑到学科之间差异性,遴选标准和程序由各学部根据所属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订并报学校审批,避免了一刀切的现象。

为加大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跨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力度,促进学科交叉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高跨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001年,学校颁布了《关于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跨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若干意见》,扩大了申请招收培养跨学科博士生的指导教师范围,并简化了审核程序,使得更多的教师进入跨学科的博士生指导行列。

4.实行岗位聘任制,改革人才激励机制

学校针对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的“铁饭碗”和“大锅饭”弊端,于2000年推出了以教学科研岗位为重点的岗位聘任制度。该项改革以竞争和流动为特征,以科学严格的责任规定和考核制度为内容,通过政策导向和定编定岗,实行教学科研岗位聘任,建立起与教师学术水平及所履行的职责和实际贡献相适应的岗位津贴发放制度。

岗位聘任制度把导师评选、聘任、考核三者结合起来,实行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强化聘后管理,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体现了优胜劣汰的效果,防止优胜易而劣汰难的“安慰型”等假性竞争的现象出现,使“鲶鱼效应”发挥出实效,给竞争有为者以机遇,给庸碌无为者以警示。

第二节 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实践与创新

一、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德育工作理念

1.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研究生德育工作目标

研究生是否需要加强德育工作,如何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这些问题目前在部分高校依然存在着一些争论。有些同志认为,研究生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研究生对社会、对是非、对美丑具备了独立判断能力,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没有必要了。同时,也确实有一些研究生不愿意参加甚至抵制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研究生中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正在凸显。

浙江大学历来重视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1999年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中,在不同阶段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浙江大学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认真总结历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开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研究生素质教育工作,并逐渐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研究生德育工作目标。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又明确指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浙江大学在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的同时,充分认识到,研究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本专科生,其层次更高,业务能力更强,思想更加成熟。在当今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际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一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努力将研究生培养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的骨干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浙江大学进一步明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思路。

2.确立“三创”教育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与本专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只有结合这些特点,德育工作才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取得成效。多年来,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德育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与研究生教育特点的结合。在具体的工作中,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一是生理心理相对成熟。研究生由于年龄较大,生理与心理相对比较成熟,并且,与本专科生同学间年龄基本一致的情况不同,研究生中存在比较大的年龄差异,他们之间既有应届的本科毕业生,也有经历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工作后再回来求学的,还有的已经结婚、生子,在社会上担任一定的职位,相互间差异比较大。

二是专业基础相对扎实。研究生经历本科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研究基础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中有些人甚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职称,已经是某一领域或行业的专家。

三是学习目标相对明确。本专科生求学,大部分将其看作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而研究生求学则相对具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的差异使研究生对自我、对教师、对学校均有更高的要求。

四是教育类型相对多元。研究生教育有各种各样的类型,既有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又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科学学位研究生中,包括博士生教育(有硕士毕业后的考博生、直接攻博生、硕博连读生)、硕士生教育,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也包括专业硕士与专业博士,另外还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在职申请博士学位等类型。

五是教育模式彰显个性。本科生教育同一性较多,如一个班的同学除了部分选修课的差异外,大部分的课程学习是一样的,而研究生主要的学习来自于导师指导,不同的导师之间在指导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科生以课程教学为主,以知识的学习和传承为目标,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研究生教育以科学研究为主,强调的是新知识的创造,注重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基于上述的理解与认识,六年来,浙江大学围绕如何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如何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相继开展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优化研究”(1998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项目“新世纪研究生素质教育研究”(2001年)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生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2年)的研究。在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浙江大学十余年的实践经验,逐步明确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基础性素质包括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是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的基础;专业性素质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科研精神、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等方面,是在基础性素质基础上发展而来,是研究生素质的主要体现,也是研究生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征所在;创新性素质包括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弘扬创业精神(简称“三创”教育),是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是研究生素质的突出表现,也是研究生建功立业、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二、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是落实研究生德育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浙江大学四校合并以来,一直重视三支队伍建设。

1.指导教师队伍

研究生在求学期间的几年内,大部分时间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人。因此,研究生与导师的联系最为紧密,接触频繁,而大多数导师在专业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是研究生学习、科研和做人的榜样。导师对研究生的为人教育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实现,导师以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真挚的情感、高尚的人格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研究生,使研究生学会如何“做人”和“做事”。充分利用导师在研究生中的这种影响,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反之,如果导师的作用不发挥,甚至导师没有建立教书育人的观念,对研究生德育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将会严重影响研究生德育效果。

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德育工作,非常注重发挥专业导师的作用。在1999年出台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机制中,就明确规定导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外,还要具备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意识,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浙江大学在研究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也非常重视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如在研究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中,在对研究生进行违纪处理的过程中,以及在研究生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学校稳定的事件时,均注意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共同做好工作。2002年,浙江大学研究生会、博士生会组织开展了全校范围内的“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在全校2537名研究生指导教师中评选产生了40位既热心教书、又善于育人,既甘为人师、又愿做益友,在学校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进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良师益友”,并号召全校师生向他们学习,在学校内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2.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队伍

这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包括学校与学院的党政干部队伍,主要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和实施,承担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

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浙江大学近年来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也是浙江大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浙江大学一直强调学校与学院两个层面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建设。在学校层面,除学校分管领导外,学校成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校研究生德育的统筹工作;在学院层面,建立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思政工作的党委书记队伍,各学院研究生会、博士生会秘书长队伍等40余人。

在重视专职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建立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兼职队伍,实施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1999—2003年浙江大学分别聘请了113位、130位、145位、160位、267位德育导师。德育导师与研究生指导教师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对研究生的全面成长负责,是学校和学院抓好研究生德育的一支重要骨干力量。

3.研究生骨干队伍

鉴于研究生相对比较成熟这一特点,德育工作应充分发挥研究生群体的自我教育功能。长期以来,浙江大学重视研究生骨干队伍的建设,以实现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研究生党团干部队伍建设

研究生党团组织是学校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基础,研究生党团干部是指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团委、研究生团总支和团支部中的干部,他们是研究生党团组织的核心力量。

如何加强研究生党团干部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研究生德育工作者一直在关心和思考的问题。1999年以来,浙江大学重点抓好以下两个层面的工作。

一是让研究生在党团组织中担任重要角色。研究生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完全可以担当重任。在不少高校,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由教师担任,研究生一般是担任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和纪检委员。其实,由研究生来担任支部书记是可行的,一方面可以让研究生在这样的岗位上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缓解学校思政人员的紧缺。研究生团委、研究生团总支和研究生团支部的工作同样也可以放手由研究生自己来承担。

二是要对研究生党团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党团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生毕竟不是富有经验的专职思政干部,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生业余党校、党团干部培训班等形式,进行理论学习和工作研讨,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浙江大学每年均组织研究生党员培训班、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党团骨干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

(2)研究生社团骨干队伍建设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各类研究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成为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研究生社团有着与本科生社团不同的特点:一是注重学术研究,二是注重创新创业,三是注重科技和文化服务。因此,研究生社团在校园里起到了推动学术文化建设的功能。

研究生社团的活力源于其自发性,社团组织的成立、会员的招募、社团活动的策划和开展,关键在于社团的组织者,即社团骨干(浙江大学每年招聘研究生社团骨干500余人)。因此,必须重视研究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在活动中培养干部。社团的活力是通过活动来展现的,社团干部也是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锻炼成长的,几年来,学校有意识将大量的活动与工作大胆地让社团承办,给同学们以锻炼和展现的机会,让社团干部在工作中迅速成长。2001年浙江大学开始创办研究生社团骨干培训班,以提高研究生社团骨干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2003年又成立“浙江大学研究生干部讲习所”,研究生干部讲习所以公开选拔的方式,面向全校研究生干部招生,首期招收学员100名,组织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培训,内容包括“团队与拓展训练”、“科学思维方法”、“演讲与口才训练”、“经营管理艺术与领导艺术”等等,为发掘并提高研究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未来各行各业精英和高层次创新型管理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德育工作体制构建

1.党委领导与行政领导紧密结合

浙江大学提出的党委领导与行政领导紧密结合的体制,在多年的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行之有效的保障体制。党委与行政的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形成机制,落在实处。在学校层面,建立党委与行政协调领导的组织架构,即建立党委领导与行政领导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指导小组等,在学院层面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即建立学院一级由学院党委与行政分管领导参与的工作小组。党委领导与行政领导紧密结合的体制,强调提升行政领导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充分利用行政所掌握的各类资源,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素质的提升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专业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份额,因此,建立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的体制,是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浙江大学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紧密结合,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指导教师与专职思政工作队伍的有机结合。其中导师承担的是个体的培养工作,思政人员承担的是群体的培养工作;导师要做的是“点”上的工作,思政人员要做的是“面”上的工作。

3.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紧密结合

管理是一种教育,尤其是科学的管理是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并不独立于日常管理过程的外部,研究生思想教育必须与日常管理相互渗透。渗透思想教育的日常管理是能动的管理,贯穿在日常管理中的思想教育是有效的教育。浙江大学根据研究生学习研究活动分散的特点,明确研究生思想教育必须与严格学籍管理相结合,在管理中渗透思想教育。通过加强研究生入学教育,严格研究生注册工作,强化研究生管理环节,严格研究生的奖惩工作等途径,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4.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紧密结合

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发挥教师和研究生两个积极性,使学校教育和研究生自我教育互相协调,形成合力。

在学校教育方面,紧密结合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实验、论文写作的实际环节,大力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和科学精神教育。同时,在体制上进一步强化管理。如严格成绩管理、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论文中参考文献引注规定、导师对学生论文的把关责任等事先防范措施,以及事后发现严肃查处的措施等等,使科研道德和科学精神教育从体制上得到保证。

在研究生自我教育方面,充分发挥研究生年龄较大,较为成熟的特点,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调动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研究生通过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陶冶情操,既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又提高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德育途径拓展

1.“两课”教育途径

研究生“两课”是对研究生进行系统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针对当前高校“两课”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浙江大学的研究生“两课”教育重视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重视“两课”建设,提升“两课”教育学术品位。许多来自“两课”教学基础第一线的教师都有这种体会:学生非常反感“两课”教学传授基础性知识,而是渴求理性的训练和培养,很希望老师们将问题讲深、讲透,希望听到教师自己的真知灼见。因此,浙江大学积极鼓励“两课”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将学术研究的成果注入“两课”课堂,提升“两课”教育的学术品位,实现“两课”教学效果,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真诚信服马克思主义。

二是深化“两课”教育主题,增强“两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浙江大学要求“两课”教师在抓住重点、难点和带有共同性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即抓住共鸣点,解除困惑点,把握兴奋点,升华闪光点。

三是改善“两课”教学方法,探索“两课”教学新模式。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要达到“两课”教育的目标,就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面对网络时代的先进手段和信息传播,面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了。浙江大学在“两课”教学中,积极提倡“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增加教学多样性。同时,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两课”的实效性更加显著。

2.校园文化途径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魂”之所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的学习和传播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综观世界著名大学,仍然保留着传统大学的形态,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莘莘学子。究其原因,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大学,尤其作为一所重点大学,其独有的校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它将时刻感染、熏陶其每一名学生。作为研究生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像一个巨大的德育磁场,对学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研究生社团文化建设

浙江大学合并六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社团文化的建设,成立了研究生会以及全国首家博士生会,陆续成立博士生报告团、研究生创新创业中心、未来企业家俱乐部、研究生求是学社、研究生调研室、研究生报、研究生绿色营、研究生武术联合会、研究生钱塘民乐坊、研究生心理健康互助会等10余个研究生社团,持续组织了以研究生为主体参与的每年一次的DMB(登攀)节和研究生体育文化节,并逐渐成为浙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品牌活动。在浙江大学,研究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校园文化的旁观者了,他们通过大量学术性、创新性、开放性的高层次文化活动的组织,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主力军,在研究生思想素质的熏陶和培育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为研究生创造了众多的交流、学习、探讨及自我锻炼的平台。

(2)校园网络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是研究生,网络文化的建设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网络是研究生进行科研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与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朝夕相伴,而网络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多层次、多元化、民主性的特性与研究生的群体特性又非常吻合。因此,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采取有效的对策。

浙江大学通过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加强主题教育网站建设,积极引导学生用网自律,绿色用网。如2000年开始,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以德育工作为主题,建立了DMB(登攀)网,网页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政策指南、学术天地、思想教育、对外交流、文体广场等各个部分,全面、及时、动态地反映学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给研究生搭建一个信息沟通、交流和学习的网络平台。同时,学校的一些主要研究生社团,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加强了社团内部以及社团与广大研究生之间的交流。而对于学校最有人气的“缥缈水云间”网站(BBS),学校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不定期地与BBS的主要网络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对于BBS上同学们反映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解释和说明,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学生不满,对有些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态扩大等等,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

3.实践锻炼途径

研究生的实践锻炼途径,与本专科生相比,存在着层次与特点的差异。本专科生重在认识社会,实践的特点是走出学校、了解社会;而研究生重在服务社会,实践的特点是要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要进行有效结合。浙江大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锻炼主要有挂职锻炼和博士生报告团两大平台。

(1)挂职锻炼

研究生挂职锻炼,即研究生在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期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到地县、乡镇或企业挂职,担任市、区、县、乡镇或企业等职能部门的助理职务,科技顾问,项目或课题的研究人员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挂职单位和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

浙江大学研究生挂职锻炼从1995年开始酝酿,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5—1996年,酝酿试点。1996年初开始在杭州市属的5个工业基础较好的乡镇试点,8名博士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乡镇长助理岗位的挂职锻炼。当时《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做了报道。

第二阶段:1997—1998年,逐步推广。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1997年研究生院决定正式推出博士生挂职锻炼。当年派出了第二批12名博士生赴绍兴、富阳、萧山等地任镇长助理和企业的总经理助理。1998年第三批30名博士生赴5个市县的基层挂职。挂职研究生受到乡镇的普遍欢迎,《共产党员》杂志也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第三个阶段:1999—2000年,全面展开。自1999年开始,借四校合并学科更为齐全的优势,挂职由博士生扩展到硕士生,专业由过去单一的理工科扩大到经管、人文、医药、农业等学科,并且开始了挂职基地的建设。1999年建立了4个挂职基地,有66名研究生赴基层挂职。2000年是挂职锻炼规模迅速扩大的一年,研究生挂职岗位需求达到500余人,正式派出的达到275人,并有6个新的挂职基地建立,挂职范围达8个地市的150多个乡镇,几乎遍及浙江全省。

第四个阶段:2001年以来,稳步发展。2001年是挂职锻炼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一年,新建挂职基地9个,有203名研究生赴23个地方参加挂职。2002年,基地规模达到23个,其中一些直接设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知名企业,如广西柳州、传化集团和金都房产。为了能取得更好的挂职锻炼效果,在选派之前进行了细致的双向选择,在报名的249人中,最终选拔了197人。2003年,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又新增了杭州市江干区、下城区、余杭区,湖州市德清县、吴兴区、浙江建工房产集团等6个基地,全校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达到26个,全年共有193人参加了挂职锻炼。2004年,研究生挂职锻炼岗位需求数达573人,共有345位同学报名,经过设岗单位和研究生个人的双向选择,最终有262人参加了挂职锻炼。

如表5-1、图5-1所示,以挂职锻炼为起点的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经过九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制度化和规范化。2001年以来分别制定了参加社会实践研究生的选派培训制度、开题报告制度、中期检查制度、考核激励制度、指导教师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等,同时明确将社会实践工作列入选修环节。社会实践的基地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使得该项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的开展,达到了让研究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提升素质的目的。

(2)博士生报告团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浙江大学拥有博士生数不断增加,他们不仅是学校科研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而且十分渴望将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民。

1997年,为了搭建博士生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的平台,更好地发挥高端人才的专长,学校成立的以传播科技火种、真诚回报社会为宗旨的博士生报告团,成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服务社会的另一个重要载体。

七年来,博士生报告团广泛扎实地开展工作,合计组织报告会150余场。2002年开展了以“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大型公众巡回演讲活动,在杭州浙江省科技教育中心演讲厅和杭州市第二中学组织了多次公开演讲。2001—2004年,报告团多次深入部队,在思想建设、社会发展、管理科学、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与官兵们进行了深入交流。2003年赴新疆石河子大学、宁波万里学院、上海东华大学交流,2004年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以及杭州市相关中学开展了系列报告,并创建了博士生报告团杭州第二中学实践基地。2004年8月,赴内蒙古兴安盟考察交流,在一周内为内蒙古乌兰浩特市1000余名干部做了9场报告,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4.党团教育途径

对于研究生来说,党团教育途径的核心是研究生党建工作。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积极做好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

浙江大学在具体的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特别重视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前后衔接”,即重视处理好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之间党员发展工作的过渡和衔接,并将该项举措作为加强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1999年以来,浙江大学通过加强研究生入党意愿、入党动机教育和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扎实做好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研究生党员发展数逐年增加,2000年全校发展研究生党员402人,2003年增加到722人,增长79.6%。

(2)完善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是研究生党建的重要载体。1998年,浙江大学就总结提炼了“抓党建促德育、抓支部带小班”的党建工作理念,强调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努力形成“以党组织凝聚力团结研究生党员,以党员先进性凝聚研究生群众”的良好局面。

浙江大学的基层党组织设置主要有按班级设置、系科设置、专业设置、年级设置、研究所设置等多种模式。2002年底,据对浙江大学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的调研发现,在全校220个研究生支部中,建在研究所的有41个,占党支部总数的18.6%;建在学科和专业的100个,占党支部总数的45.1%;建在年级的79个,占党支部总数的35.9%。相关的问卷调查显示,研究生党员赞成“按研究所设置支部”的比例最高(41.3%),其次为“按班级设置支部”(23.9%),再次为“按学科设置支部”(20.3%),赞成“按年级设置支部”的比例最低(13%)。可见在支部设置方面,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党员的认识上,按研究所和学科设置成为主流。因此,2003年,学校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提出并在全校推广了“按学科(或研究所)建立研究生党支部”的模式,但明确不宜一刀切。同时规定研究生党支部的规模不宜太大,一般在20~30人左右为宜,并建立了支部活动经费申请制度,有效提高了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活力。

(3)创新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支部活动一般局限于政治理论学习、党员发展、党员评议等常规性活动,特别是党员发展占了支部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内容和形式的单调是支部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为此,浙江大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努力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和形式。

在活动内容上,提倡与专业学习、科研活动紧密结合,避免党的工作和业务学习两张皮的现象;在活动形式上,避免以文体活动替代支部活动的现象,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热点问题讨论,利用专业特长组织社会实践和公益服务,增强支部的活力和凝聚力。如浙江大学2001年开展了“我为党旗增光辉”系列活动,内容包括“七一”新党员宣誓、“母亲颂”演讲比赛、最佳研究生党支部活动方案评选、主题征文等各项活动,充分展现了研究生党员的风采。

5.心理教育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中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渐增多。这些问题轻则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重则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杀和杀人等恶性事件,给研究生本人、学校和社会带来危害。因此,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个体的心理咨询。浙江大学在各个校区均组织专家每周定期开设心理咨询点,对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提供心理干预,以防止个别研究生因心理问题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

二是的团体辅导。结合研究生相对成熟的特点,浙江大学积极开展研究生团体辅导工作,2004年成立了研究生心理健康互助会,针对研究生人际关系、身心压力、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容易引发心理紧张的专题,开展团体辅导,组织研究生之间的互助,缓解心理压力。

三是面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在心理系、教育系强大的专业教师队伍基础上,浙江大学每学期均组织专家开设一定量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给研究生讲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研究生心理免疫能力。

第六章 成就与问题

六年来,在经历规模快速发展和强调质量提升两大阶段后,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推动浙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助力。同时,由于四校合并前,四所高校本身存在学科发展不平衡、办学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加上合并所带来的四校间的实质性融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新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提升。

第一节 跨越式发展的成就

一、建成了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四校合并后,浙江大学建立起了学科门类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学位授予体系。作为浙江省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最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浙江大学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输出规模迅速加大(见表6-1),从而成为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库。

从毕业生分配角度看,几年来浙江大学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毕业研究生分布在高校、机关、企业等单位(见表6-2),他们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才干。据毕业生的反馈情况,学校绝大多数毕业研究生都因具备“业务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足”等优秀品质而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

从人才输出的数量看,在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人才输出的数量也有了超常规的增加,超过了浙江大学从恢复研究生招生至四校合并前的毕业研究生总规模,特别是博士生的毕业数量,合计超过4000人。

同时,学校非常重视把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浙江大学的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日益壮大的同时,专业学位高层次人才输出数量更是有了跨越性的增长,浙江大学已经成为浙江省内最主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

二、建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具有特色的学科体系

1.提高了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相辅相成,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发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是学科水平提高的主要推动力。

综观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结构,大多呈现出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整体水平高的特点,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创造了大量举世瞩目的成就。合并以前的浙江大学和杭州大学属于综合性大学,但是学科发展并不平衡,浙江大学侧重理工科而杭州大学的优势在文科。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则是单科性大学,学科门类较窄。并校之后的浙江大学,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自身的办学实力整体踏上了新台阶,成为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11大学科门类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六年来,在融合中不断发展的新浙江大学,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数增加了30个,增长300%;博士学位授予点数增加108个,增长148%;硕士学位授予点数增加108个,增长69%;博士后流动站增加27个,增长225%。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校合并前相对较弱的农学和医学学科在合并后,通过院系重组,学科调整,学科融合,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学科水平获得了较大提升。

如成立于1999年6月的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目前设有蔬菜学、茶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生物物理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果树学4个浙江省重点学科和农药学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有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核农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和核农学1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此外生物多样性与种资创新、安全农产品被列入第二期“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在2002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植物保护学科排名第二,作物学学科排名第四。在2003年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园艺学学科排名第一。1999—2003年,全院共承担各类课题千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0项(5项为重点项目),主持和参加国家863项目18项,参加973子项目10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7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3861亿元,共发表论文2970多篇,其中SCI收录278余篇,出版著作近117部,国家级审定品种2个,获各类科研成果奖励6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25项,获国家专利70余项,在国内农业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

同样成立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医学院,四校合并以来,学科建设迅速发展,现有博士点31个,硕士点47个,建立了医学博士后流动点,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数量比并校前有很大增加。学院拥有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和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呼吸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在2004年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医学院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排名分列第六、六、五位,比合并前的排名大大提升。

2.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通过“211工程”和“985”一期工程项目的实施,浙江大学的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建设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截至2003年2月,浙江大学已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4个、浙江省重点学科5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5个,省重点扶植学科21个,从而形成了比较合理齐备的重点学科体系。现在浙江大学拥有12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个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文化教育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在特色学科方面,浙江大学建成了“半导体材料与功能材料学科群”等6个学科群,以学科群为纽带,在不同学科之间产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新的学科增长点。建立了若干面向问题的交叉研究组织以及跨学科研究中心。

在“985”一期工程实施期间,教育部和浙江省以1∶1的比例对浙大共投入了14亿元,用于学校的学科发展和硬件建设,至2004年,部分学科的硬件条件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从而为学科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开展平等对话开创了新的局面。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浙江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化学、数学、作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生物医学工程、地质学、生物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地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哲学、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公共管理、畜牧学、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药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系统科学等均列全国前十位,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和农业资源利用列全国第一位。

三、学校科研水平持续提升

1.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以高层次人才和科研优势为依托,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组织参与了一批国家和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

六年来,学校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高水平、高辐射”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地方经济建设,努力促使产学研结合,将大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至2004年底,学校已与全国30多个县级以上政府和浙江省的几乎全部县市建立了紧密的经济和科技合作关系,与企业签订各类科技合作项目7100多项,在提供强大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支撑的同时,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百亿元。与此同时,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师生致力于对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的研究,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意见、建议和咨询,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囊库。详见表6-3、表6-4。

2.科研成果产出情况

四校合并以来,学校荣获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高水平成果奖,以及众多省级科研成果奖。学校每年都发表大量科研论文,在自然科学领域,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统计,2001—2003年度我校发表的国内论文和论文在国内被引次数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分别居第1和第2位。至2004年,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规模位于全国高校前三位。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的主力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以来,浙江大学研究生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详见表6-5、表6-6、表6-7。

四、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逐步完善

1998年以来,浙江大学新增博士生导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的比例已达到70.04%,其中2003年新增的博士生导师中,有93.48%的人具有博士学位。就导师职称结构来讲,如表6-8所示,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的职称结构也逐年得到了改善,具有教授职称的人数占研究生导师总数的比例逐年提高。

自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年龄结构趋于合理,61岁以上的导师人数逐年减少,中青年导师人数逐年递增。以博士生导师年龄结构为例,1998年,61岁以上、46~60岁、45岁以下的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28%、48%、24%,2004年则分别为15%、38%、47%,基本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大致呈现梯形状的导师队伍年龄结构,这种由不同比例的老、中、青组成的学术梯队结构可使学科组织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学科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导师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跨学科和兼职导师人数逐年增加,学校还聘任多位省内外优秀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担任MBA特聘导师。在实现导师多学科交叉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学科资源的共享。

五、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可喜成绩

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努力探索研究生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与创新,边实践边总结,提炼出一系列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2000年和2004年组织的学校、省级、国家级(分别为2001年、2005年评比)教学成果奖的评比中,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分别获得了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30个,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个,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个(见表6-9)。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教学论,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节 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生源质量有待继续提高

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研究生的质量。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校出台了多种配套政策与措施,积极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实施本科生免试推荐、本博连读、硕博连读措施,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8所大学签订并实施互推免试生协议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生源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浙江大学研究生的生源并非达到了理想的程度,争取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始终是学校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

从本校毕业生看,优秀的本科、硕士毕业生如果准备继续深造的话,其选择的机会较多,如出国;报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报考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与我校层次相当的高校或研究院所。可见,留在本校仅仅是其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因此,需要考虑如何留住本校优秀的本科、硕士毕业生,创造条件让优秀的学生能够留在本校继续学习。

从外部的报考情况看,经过近几年积极实施优质生源工程,清华、北大等研究型大学毕业生报考我校的生源比例逐年上升,生源结构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从总体上看,国内一流高校毕业生报考我校研究生的数量偏少,占外校报考学生的比例很小,还有大量的考生来源于普通高校。

来源于普通高校的考生,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是非常优秀的,但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发现,有不少以较高分数考进来的学生,其综合能力表现非常一般,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一些高校为了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率,从大学二、三年级就开始组织考研辅导,成为考研专业户,他们只重视培养学生考研的应试能力,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这一类学生生源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二、研究生教育物质条件有待继续完善

并校六年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研究生教育获得的资源也不断丰富。但是由于原有的基础欠缺,再加上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超常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科研条件距离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尚有一定的距离。例如,研究生使用的教室、图书资料、活动场所、后勤设施不足;有些学科专业的实验设备和实习条件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科研经费上,浙江大学这几年的科研经费收入获得了快速增长(详见表6-10),但是由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稀释了生均科研经费,在生均科研经费上,与同时期的清华大学相比(详见表6-11),差距非常明显,清华大学的生均科研经费是浙江大学的两倍以上。

在科研经费的内部分配结构上,大量科研经费集中在理工类学科及部分优秀导师中,其他学科,如人文社科类学科研究生生均科研经费明显不足。教学、科研及后勤等支撑资源的紧张,已成为约束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有待继续加强

在师生比上,四校合并以来,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使学校生均导师数下降,生师比从1998年2.7∶1变化到2004年的7.4∶1(详见表6-12)。这一方面说明研究生导师指导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研究生所能获得的平均指导时间在减少。而且,学科专业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有些热门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存在同时带三四十位甚至上百位研究生的现象,难以给学生充分的指导。

表6-13 分别列出了2002年和2003年浙江大学在校博士生按导师分布情况。从中不难看出,导师带博士生的数量是很不均衡的。同时带5名以下博士生的导师只占博导队伍的50%左右,其带的博士生数只占在校博士生的20%左右。有些导师带的博士生竟超过30名。另据调查,指导在校博士生超出18人的博士生导师中,绝大部分都不是院士或长江学者等高水平的导师。

在学历结构上,1998年以来新增博士生导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的比例达到70.04%,学历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从比较角度来看,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1年对排名前20位的美国著名大学统计,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平均比例为97%,最高者达到100%,最低的也有92%①。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它们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其拥有很多杰出的导师。目前浙江大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学术声望的导师极少。没有杰出的导师,就很难建成世界一流的学科,很难吸引优秀生源,很难指导学生进行学科前沿研究,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国际一流的研究生。

四、研究生科研水平有待继续提高

四校合并以来,尽管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与清华、北大等高校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如果从人均水平比较的话,差距更为明显。

如表6-14所示,从1999年到2004年,浙江大学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清华是48篇,北大是45篇,复旦是33篇,浙江大学排名全国第四,但数量不到清华大学的一半。

科研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尽管近几年浙江大学研究生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总数逐年增加,但从比较的角度看,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高水平论文较少。从2003年国际三大检索系统论文收录的情况看(如表6-15所示),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的差距非常明显。其中EI和ISTP收录论文数的差距最为明显,2003年浙江大学EI收录论文数是1114篇,而清华大学是2584篇,同年,浙江大学ISTP收录论文593篇,清华大学是1303篇,差距不可谓不大。

不仅数量上存在差距,在质量上也存在诸多不足。2003年,浙江大学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为1141篇,全国排名第五,而排名前四的大学,除清华大学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均多于浙江大学之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均少于浙江大学,而被引用论文却多于浙江大学,说明我校的科研论文质量还有待提升。

①文东茅.中美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的比较.中国高教研究,2000(6):32

五、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步伐有待继续加快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主要体现为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培养理念、学位授予、就业市场等多方面的国际化。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如吸引国外学生来校就学、鼓励与国外联合培养研究生、与港澳台联合办学、鼓励和资助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引进研究生外文原版教材等,以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但成效还需强化。

在校留学研究生数量是衡量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和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图6-1中可以看出,尽管每年浙江大学在校留学研究生人数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率很低,与在校研究生总规模的跨越式发展相比,外国留学研究生的增长几乎是微乎其微的。2004年,来浙江大学留学的外国研究生仅124人,比1999年只增加了36人,外国留学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的比例也相当之低。2002年,斯坦福大学外国留学研究生占在校研究生的比例为33%,国内著名研究型大学如北大为2.7%,清华为1.1%,而浙大则仅为0.6%。此外,生源结构也不够合理,留学生主要来自亚洲,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数偏少。可见,浙江大学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方面任重道远。

第七章 经验与启示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经过六年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才培养、科研经费及科研成果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的综合实力,根据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教授等人的评价,在全国高校列第三,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浙江大学不断总结,不断提炼,在实践中不断检验,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为今后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并为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第一节 跨越式发展的经验

一、确立适应学校发展战略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

1.确立研究生教育发展在学校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战略部署,新的浙江大学高瞻远瞩,借鉴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长远的发展规划,提出:从现在起到2017年建校120周年时,把浙江大学建设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大学,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对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希望。世界一流大学无不以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重在研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重在研究生教育为特色。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不可能成为一流大学。因此,紧扣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脉络,按照当前研究型大学的定位特点,战略性地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比重,树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正确认识和规划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形成全校办研究生教育的观念,认识到研究生教育的全局性意义,充分挖掘办学潜力,不断加强和改善研究生教育,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进而形成与本科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师资建设等工作的良性互动,才能使学校在走向世界一流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加大研究生教育力度,学校将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创新性人才、高水平科研成果以及永不枯竭的先进智力的支持,使大学在真正意义上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源和人才库。

2.确立规模与质量协调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程,无论是由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外力作用下所引发,抑或是由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内力所驱动,无不经历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而后在两者的冲突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的过程。

事实上,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以一个明确的量的指标进行表征,因此,量的扩张是必然基础。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原有的研究生教育资源、培养模式、教育观念等要素均会受到挑战,从而引发人们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注,各种量化的衡量质量的指标成为全方位考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一言以蔽之,质的提升是跨越式发展的本质内涵。

1998年四校合并以后,浙江大学的定位是“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把教学重心从本科生教育向研究生教育转移是迈向研究型大学的关键环节。浙江大学在实现教学重心转移的过程中,把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建立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基础之上,使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一开始就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以研究生招生为例,通过积极的招生宣传,报考浙江大学研究生的人数从1999—2001年,连续三年以50%、30%、30%的速度递增,在录取新生绝对数量增加的同时,来自其他55所研究生院学校的考生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按国家标准上线考生绝对数、上线生数与规模比数、统考课及格率、统考课平均成绩等全国可比指标,浙江大学均名列前茅,确保了研究生生源的质量。

在经历几年超常规发展之后,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质量的提升。一方面,浙江大学始终将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严把涉及质量的每一关,逐渐形成国家调控、社会评价与监督和研究生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相结合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有力地保证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是表征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浙江大学始终将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提升作为教育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2000年以来,陆续在一些学院试点实施学位论文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如在材化学院,开展了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评审项目的试点;在经济学院,实施博士生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制度;在管理学院,全面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制度。这些都在导师和研究生中产生了无形的压力,促进学位论文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二、理顺符合时代特点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路

1.妥善处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作为衡量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本科生教育似乎处于一个相对受到冷落的位置。以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享誉世界高等教育系统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其本科生教育却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了社会、公众和学界的批评。因此,如何建构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关系,将成为影响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基于其层次的不同,正经历着性质的分野。相对于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特征而言,本科生教育则融合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方面。而更为本质的区别在于:研究生教育以科研为导向,而本科生教育侧重于教学,兼顾科研。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是高等教育系统中同一群体的精英,是研究生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要充分体现研究这一特点,即重视将科研延伸入教学领域,使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能够妥善衔接,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大量优秀的备择生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厚实的基础。反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使得大量的先进科研成果和前沿理论能够进入本科生教学领域,从而使大幅度提升本科生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近些年,由一些研究型大学提出并得以迅速推广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就是在本科生教育中充分体现研究特性的一个有效措施,是中国高校为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浙江大学是全国最早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高校之一。从1998年开始,学校投入专项经费,每年组织一期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据统计,第一至第五期共有2722名学生参加了SRTP全过程训练,且部分学生取得了突出成绩,正式发表论文173篇,其中SCI收录发表13篇、EI收录发表4篇,国内论文发表156篇;研制与开发产品、软件12项;获得专利11项;获奖20项。这些成果的取得,充分说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承,而且已经开始了知识创新的训练。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两者紧密衔接,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

2.妥善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在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时期,学与术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生教育必须妥善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一方面,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精英教育,承袭了传统精英教育的特质和使命,以基础研究、发现知识、理论创新等一系列原创性工作为己任。另一方面,规模扩大的研究生教育也无法回避社会的责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也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实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存在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作用,应用研究中会提出对基础研究问题的需求,会揭示基础研究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途径。基础研究成果会拓宽应用研究的求解空间,提升解的水平。

忽视基础研究,研究生教育将背离应有的价值和本质。在“211工程”期间,浙江大学的科学研究规模迅速扩大,人力资源实现了相对合理的配置,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原有的科研基地得到了加强并形成了一批新的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注意发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优势,在若干学科领域或方向上,瞄准国家目标,集聚研究力量,积极鼓励源头创新,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

忽视了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生教育将失去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浙江大学充分认识到高水平大学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性,提出了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目标,以科教兴省为落脚点,“高水平、强辐射”,全面融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浙江大学的教师和研究生注重发挥在应用研究上的优势和特色,面向国家和浙江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重点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创新问题,成为浙江省发展的人才泵、思想库和技术源。以浙大和宁波的合作为例,自1999年双方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宁波已成为浙大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战略重地,每年有1000多名浙大教授与宁波1000多家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产业化创新合作,合作规模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科技合作协议签署五年来,宁波已引进浙大7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建立起46个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中心和产品创新设计工程技术中心,吸引了一大批浙大师生扎根宁波。

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关系密切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关系,即研究生教育中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关系。学术学位以基础研究为主,专业学位以应用研究为主。作为研究型大学,一般以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为主,但也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当前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产品自主创新的需要,适当增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研究型大学的定位也应当更多注重应用基础性研究方面,而不是一般的应用服务性研究。

3.妥善处理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

建国以来,受苏联的影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长期采用“教学——科研”模式,科研的主导作用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没有得到更强的体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已经成为导致我国科研原创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逐渐对原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进而采用“科研——教学”模式,以突出科研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实现“教学——科研”模式向“科研——教学”模式的转变是区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以“科研——教学”模式为依据,制定了一整套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如教学环节与研究环节的交叉和融合,建立研究生创新资助制度,设立奖励基金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等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奖励研究生的创新性成果;建立研究生质量与导师业绩挂钩的评价体制,不再以单纯的教学工作量为计算依据,而是根据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确立业绩考核的质量导向;实行四学期制,使教师和研究生可以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过去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腾出时间,集中力量进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参加国际交流。

4.妥善处理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纳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中。通过教育国际化,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放在世界坐标中进行考察,找出与世界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差距,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我们在大力提倡和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同时,也应有意识地注重本土化或民族化,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国际化毕竟是个相对笼统的概念,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各有特色,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研究生教育,也会因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不同存在差异。

新的浙江大学成立后,依托开放的国际大环境,积极推进学科“造峰”,努力发展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着力培育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从而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构筑良好的学科平台。如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在“211工程”建设中,通过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成立松散型的研究院(中心)或签订合作交流协议等方式,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和信息资料共享等方面的渠道,也为学科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理念和创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包括国际合作经费,为学科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通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研究方向,促使科研成果迅速辐射海外,为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2001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该学科名列全国第1位。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浙江大学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道路,与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欧洲等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全年聘请在各学科领域有国际影响的长、短期外国专家来访、讲学和交流;通过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吸引赴海外留学的优秀青年学者回国工作,推动师资队伍国际化;通过原版教材的引进推动研究生课程国际化;通过国际会议、学术互访等手段促进学科建设国际化。

在强调国际化的同时,浙江大学也非常注重研究生教育的本土化,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和大学科技园等多种措施积极充当高新企业的孵化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为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通过“同一层次,不同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

5.妥善处理教育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关系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影响,又受到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认识和把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时代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中面临的新需求、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正确的理论原则进行指导。与此同时,新的研究生教育理论的正确与否,也需要通过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把抽象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检验。

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工作。学校设立了研究生教育研究专项基金,吸引专职和兼职人员申报课题、参与研究。人文社科部、研究生院分别于1999年、2001年、2003年联合发文立项资助研究生教育课题70余项,资助经费总额达30余万元。2000年开始,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规定,凡学校师生在浙江大学人事部规定的学报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研究生院奖励2000元课题经费(2002年开始改为奖励现金1000元),5年来,共奖励论文110余篇(大部分为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的研究成果),有效地激发了全校师生参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积极性。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9年至2004年底,浙江大学累计有50余篇论文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国惟一的一本研究生教育核心期刊)发表,2001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向该刊物投稿最多、发表论文数最多的高校。这些论文既有理论研究的成果,又有对实践工作进行探索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经验总结。论文的作者既有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专业工作者,也有参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各个专业的导师,还有研究生。大批研究成果的取得,使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及时跟上并适度超前于教育改革的实践,为学校制定和调整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提供了大量具有建设性的理论参考和决策咨询意见。

2004年12月29日,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会成立,选举张浚生、潘云鹤为会长,并聘请周远清担任研究会名誉会长,聘请教育学家王承绪担任研究会顾问。研究会的基本功能是组织开展高等教育学术研究;传播高等教育科学知识;开展国内外高等教育学术交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委托,开展教育评估、业务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工作。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会成立后,高度关注学校研究生教育研究工作,有效整合了原有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力量和资源,使我校研究生教育研究的整体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践证明,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同时,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和发展土壤,两者相辅相成。

三、积极推进富有学校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实践

1.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在管理工作中,应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目标管理重于过程管理。这里的目标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学校对各学院实施目标管理,二是学院的管理也应以目标管理为主。大学对学院实施目标管理为主,即学院提出每学年度及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包括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产业等各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经学校领导、学校组织的有关专家委员会加以论证确立。学校考评学院的工作,就以其是否实现或超额完成目标为主要标准。对于一些重大事项,或是个别的事务如教学秩序,学校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对学院进行过程管理。这种以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的方式,既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又可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其从繁杂的过程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到目标的实施与控制中,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管理体制对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既明确了要求,又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治学氛围,有利于体现研究型大学学术自由的特质。

浙江大学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如浙江大学目前已经实施多年的学分制、弹性学制、自由选课制度等措施,即基于目标管理的理念。研究生教育强调学位论文的质量,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可以毕业获得学位,而答辩通不过,就不能获得相应的学位,也是基于目标管理的理念。而在学位论文质量的把关过程中,浙江大学注重渗透过程管理的思想,加强对影响学位论文质量各环节的检查,如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论文框架的讨论、预答辩、双盲评审、论文抽查等环节,浙江大学都予以了特别的关注。

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使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张弛有度,使优秀的研究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优化了教育资源利用,为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2.坚持均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的有机结合

均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直接影响公平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国家财力和学校资源难以全面承担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财政需要时,有选择有目标地进行重点投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寻求发展,有助于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从国际国内的实践看,高等教育资源向一些高水平大学集中,是现代高等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取向;而高水平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导又成为其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的重心所在。如果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过于考虑整体平衡,反而使得需要重点发展的项目难以得到保证,最终将导致资源浪费和办学效益低下,违背了高等教育的规律和时代发展的趋势。

在研究生教育连续三年以30%以上的规模扩招后,为了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协调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浙江大学做出了研究生扩招的重心由硕士生层次向博士生层次倾斜的战略举措,提高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学科建设方面,浙江大学一直注意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和整体布局,积极推进学科“造峰”,努力发展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已经成为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的基地,代表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科研水平。

3.坚持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机结合

如果把学与术的关系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那么这对关系将演化为研究型人才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间的关系,进而发展为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而且无论是硕士生层面还是博士生层面都把科学学位作为主导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基本定位于研究型人才。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层次人才社会供需间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一方面,社会对于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无法跟上研究生教育扩容的脚步,而另一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快速提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匮乏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发达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升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水平和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不仅符合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而且也符合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和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这一外部规律。因此,在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时期,研究生的学位结构也面临着重大的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比例关系有助于改善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好地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级人才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我国在教育资源有限的状态下进一步扩大硕士生教育规模的必然选择,对于完善研究生教育结构和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四校合并以来,浙江大学在致力于培养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同时,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形成了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结合的多样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证明,根据社会需要,建立多样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是保证研究生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

4.坚持教育管理统一性与差异性的有机结合

从学校层面来看,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理科与文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热门学科与冷门学科间的差距必然存在,而作为同一所大学的不同组成部分,这些差异必须得到协调,以使大学能够平稳发展。近年来,浙江大学的学科调整过程一直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是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质内容之一。在以目标管理为主的框架下,不同学科朝着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共同目标迈进,而在较为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学校也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多样性,给予学院更多可能的操作空间。

从学生层面来看,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就业取向、兴趣爱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学校在制定基本的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制度,如学位授予制度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类型学生的特殊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方位的育人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二节 跨越式发展的启示

一、统一思想认识,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

发展研究生教育首先要提高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提高认识是统一思想的关键。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进程,无不把研究生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发达的研究生教育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和共同特征。这些大学无论学科性质如何,历史长短,无一不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大学。世界一流的学科、著名的科学大师和学术权威、全球一流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研究成果,都植根于研究生教育,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不可能成为当代世界一流大学。

正是认识到研究生教育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浙江大学早在1988年就在国内率先提出“两个并重”的思想,1999年院系组建完成后的全校性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又确立了“本科生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不动摇”的办学思想。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上到学校领导,下到普通教职员工,都是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仅仅是学校领导认识到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全校师生这一更广泛的层面上统一认识,这就需要提高学校机关部处、学院、学科、研究所等各个层次对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学校还必须采取切实行动,如制定发展战略、加大资源配备、重视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引进等,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二、深化改革创新,是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同志曾经多次强调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就要根据研究生教育管理活动的运作过程和实施特点,从管理主体(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管理客体(管理对象)、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环境着手,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机制;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浙江大学秉承创新理念,始终认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创新。例如,实施以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导向的导师工作量考核改革,引导研究生培养规模与培养质量进入协调发展的轨道;在全国高校中较早设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实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与研究生管理处合署办公的模式,避免了德育工作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在国内高校中较早地设立了研究生教学助理、研究助理和管理助理等“三助”岗位,为研究生提供了一系列教学、管理、科研实践的机会;1999年秋,浙江大学利用网络优势,在全国首创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在英语教学改革方面,推行了考试过关制、高级英语选修制、重点辅导制、二外开放制;自然辩证法教学推行课堂精讲与网络自学相结合的模式;等等。这些创新举措,有效地解决了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把握发展定位和趋势,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抓住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契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从国际情况来看,为了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步伐,在今后的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美国2000年在校注册研究生数比1991年增长了12.4%,10年间增加了近24万人;英国2003年比1996年增加了34.4%;印度2003年比1992年增长了74%;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2003年比1990年分别增长156.5%、213.3%和541.7%。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为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从国内情况来看,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时期,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变革期。

一是正值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我国经济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更多依赖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经济社会的需要为研究生教育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是正值我国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调整方针,对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革。原来的四所高校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重组的。在调整重组过程中,浙江大学抓住机遇,以建设有示范性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以前瞻性的思路跨出超前发展的一步,从而获得了跨越性发展的先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四、加强区域互动,是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研究生教育提供高层次的人才与前沿的科技成果,而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科研需要一定的场所与经费支持,两者相辅相成。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必将实现经济与教育的双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经费,仅仅依靠国家政府拨款,是远远不够的。浙江大学要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首先面临的就是办学经费的问题。在校研究生数不断增加,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优越的科研条件,舒适的住宿条件,等等;导师要为研究生争取更多的科研课题和科研经费,这既为研究生创造了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又为研究生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补助,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然而,如果仅仅依靠国家教育拨款,仅仅依靠争取国家纵向课题来获取经费资助,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差距较大。事实上,大量的经费支撑还应该来源于地方政府,来源于活跃的地方经济,这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为了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就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关注区域经济的发展。1998年以来,浙江大学与地方政府、各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使得科研经费逐年上升,从1998年的18031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77919万元,科研经费收入多年位居全国高校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

同时,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的高层次人才,在学校教室和实验室是很难培养出来的,而依托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实际工作环境的锻炼,更能造就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每年暑假进行的挂职锻炼,就是很好的形式,通过与浙江各地政府与企事业的联系,每年选派几百名研究生赴地方政府、乡镇、企事业单位担任乡镇长助理、总经理助理、科技助理等,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搭建了平台。

五、提高教育质量,是跨越式发展的永恒主题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始于教育规模的超常规发展,从1998—2004年,短短的6年时间,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了两倍多。然而,如果仅有教育规模的发展,而教育质量不断下滑,这种跨越式发展是无法取得社会认同的,因此,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虽然始于规模,但最后却要落实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浙江大学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管理体制,实现研究生教育的有序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后,研究生院作为学校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迅速完成重组,以负责规模日益增大的研究生教育工作。同时,随着各学院管理体系的逐渐理顺及学院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许多管理权逐渐下放到学院研究生科,由此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的校(研究生院)——院(研究生科)两级管理体制。浙江大学的实践证明,应该赋予各学院更多的管理自主权,使其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体,从而使学校的管理能够更为宏观,更具有全局的指导性。学院研究生科承担日常研究生教育的具体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发挥学院、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中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研究生院的工作重点则着力于管理研究与管理指导,优化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评估,推行研究生教育两级管理信息化建设,作好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协调与服务工作等。

二是提高导师质量,抓住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其能力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导师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如一些高校的导师队伍发展跟不上研究生的扩招速度,一个导师带众多研究生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导师则缺少学术道德及个人修养,敬业精神不够,治学态度不严谨,急功近利,严重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还有些导师则学术水平不高,不能给研究生提供高瞻远瞩的指导。

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不断加大对导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学校要为汇聚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包括软硬环境的建设。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要改革学校人事制度,为导师队伍的建设扫除制度障碍,如按照公平、公正、效率优先的原则,推行岗位聘任制度,津贴额度应与受聘人员的岗位职责、承担任务和绩效紧密挂钩,最大限度地激发导师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构建汇聚人才的有效平台,探索学术带头人加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采取特事特办的特殊政策,成梯队地引进人才,成建制地开展国际合作,促成队伍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改善吸引人才的基础条件。大学要有大师,也要有大楼,关键是要做到两者相得益彰。创造必要的校园环境、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既是大学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

六、完善结构体系,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竞争越来越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我们不仅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而且对高层次人才的规格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目前社会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学术型高层次人才,更需要大量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的高层次人才。虽然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开始重视社会需求变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从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模式还比较单一,离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从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来看,可分为纵向学位结构和横向学位结构两方面。所谓纵向学位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层次结构,即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比例关系。横向学位结构指的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构成状态及其比例关系。高校内部的博士生与硕士生、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比例要恰当。不同层次的高校,其比例是不一样的,对研究型的高校来说,纵向结构方面可以偏向博士生层次,在横向机构方面侧重科学学位。对一般的高校而言,可以优先发展硕士生层次与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

从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结构来看,可分为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社科、人文(文史哲)等。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研究生教育,特别是硕士生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越来越有大众化倾向,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求逐渐淡化以单一的二级学科为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的观念,构建关联学科协同、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研究生的在校时间来看,研究生教育有全日制的和部分时间制之分。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的研究生大体比例在1∶1左右。而我国目前高校普遍的情况是,全日制研究生的数量远远大于部分时间制。今后,我国高校将会逐步增加部分时间制的研究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在职人员提供弹性的学习计划。

多层次研究生教育办学体系,可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国高校将加快研究生教育多样化的步伐,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研究生办学格局。

第八章 趋势与展望

1998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2004年全国在校研究生规模达到81.99万人,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在学研究生人数早就超过了1万人,研究生教育规模化的特点已经彰显。因此,今后我国研究生教育能否继续有序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对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前景进行清晰的规划与展望。在此,我们结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的内容与浙江大学中长期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前景做一展望。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在学人数规模化

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经历了几年的持续扩招后,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不少院校师资力量跟不上,宿舍、食堂、图书馆拥挤不堪,教育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现有研究生教育规模仍需适当扩大。

首先,我国人口结构中的研究生比例偏低。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每千人中的研究生数为7.1人,英国为2.2人,法国为2.9人,日本为0.7人。①到了90年代初期,美国每千人中的研究生数增加到了7.6人,英国增加到了3.3人,法国也增加到了3.3人,日本增加到了1人。②而我国直到2000年,每千人中的研究生数也仅仅只有0.7人。③研究生数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差距还非常大。如果与中等发达国家比较,按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GDP考虑,研究生教育总规模也偏小,说明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扩大规模的空间。

①周国韬.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4(4):16

②袁韶莹.日本高等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8(4):31~35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2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的本硕博比例不协调,硕士教育规模偏小。1998年我国本科与硕士学位授予数之比是10∶1①,该比例明显大于美国的28∶10②。1998年我国授予的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数之比是4.7∶1,1999年是5.1∶1,2000年是5.3∶1,2001年变成了5.9∶1③,而美国2000—2001学年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数之比是10.4∶1④,英国2001—2002学年授予的硕士与博士学位数是10∶1⑤。在我国本科教育和博士教育规模相对合理的前提下,我国硕士教育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国可授予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要达到600所左右,可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达300所左右,在学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达到硕士研究生120万,博士研究生15万,而2003年,我国在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总共才65.13万人,因此,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还要继续发展,当然,这种发展不一定再是跳跃式的,而应是持续发展的。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将逐步建立一批实力雄厚的研究生教学科研基地,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相对分散一点,博士研究生教育考虑到质量因素,主要是走集约发展的道路。

①国务院学位办.http://www.moe.edu.cn/moe-dept/xueweiban/2004-05-02

②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Earned Degrees Conferred;Projections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to 2012;Higher Education General Information Survey(HEGIS),“Degrees and Other Formal Awards Conferred”surveys;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 System(IPEDS),“Completions”surveys.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2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④国务院学位办.http://www.moe.edu.cn/moe-dept/xueweiban/2004-5-02

⑤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National Assembly for Wales;Scottish Executive;Northern Ireland Department for Employment and Learning.

二、教育投入多元化

研究生教育经费只靠政府拨款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需要广开财源。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数据见表8-1。

表8-1 显示,我国普通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政府投入占据着主要的地位,2002年占全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48.7%。随着各级政府对研究生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教育经费必将不断增加,从而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落到实处。由于社会投入与自筹经费的加速增长,政府投入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但是,研究生教育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政府经费投入比重始终会保持在一定的高位,政府投资仍将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当然,政府投资的方式也将会有所变化,如变拨款为主转向项目经费支持为主。

在政府投资相对稳定的同时,社会投入不断增加。1995年,社会投入占全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是1.2%,到了2002年,比重上升到了4%。随着企业部门、社会团体、民间机构以及社会个人等投资研究生教育热情的逐步高涨,社会投入量仍将保持快速的增长幅度,所占比例还将继续上升。

而近年来,高校自筹经费的总量增长很快,逐渐占据了半壁江山。1995年,自筹经费占全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是15.9%,到了2002年猛增到了45%,是各项投入中,增加额最多,比重上升最大的一项。

今后,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将进一步实施,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受益者,个人开始承担研究生教育的部分培养成本;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在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统一的原则下,势必会加大力气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研究生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同时,也会得到地方、行业、企业的横向科研经费。因此,从研究生教育经费来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办学经费来源将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三、办学方式自主化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提出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教育法》的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在该法的第三十二条到三十八条的七个条文中,用总共七个“自主”的词汇,具体规定了高校应该自主的七个方面。①《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施行,使高等学校已经具备以独立法人资格依法自主办学的法制条件。

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自主办学调节空间明显不足。在招生指标上,高校接受的是指令性的招生计划,并不能按照高校自身实际调节招生规模;在专业设置上,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影响,体现不出学校特色和自主办学;在校生的管理上、毕业证书的制定上,都无不体现出教育部门对高校自主办学的干预。

研究生教育是从事高深和专门知识的传播、创造与转化的活动,有其特殊的工作方式和运行规律,必须让培养单位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才能保证其较强的适应性。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目的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能力,使高校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办学体系,发挥学校办学的创新思维,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效益。

四、办学结构合理化

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主要包括学位结构、科类结构和导师结构,合理的办学结构对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适应社会的需要都是大有裨益的。

调整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我国稳步发展博士研究生规模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硕士研究生规模,使授予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之比接近1∶10,逐步趋向一个合理的层次结构;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使科学硕士与专业硕士的比例更为合理。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大主要体现在科学博士的培养规模逐渐加大,即使像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依旧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作为博士生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主流方向。

①杜作润.论我国高校的自主办学.现代大学教育,2003(5):8~12

在科类结构上,应用型学科的发展速度会加快;一些基础学科和冷门学科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例如近几年农学是研究生招生的冷门学科,但是考虑到一些基础学科和冷门学科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会有所倾斜;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是今后发展的重点,这些学科对我国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科技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在导师结构上,具有博士学位将是今后高校聘请教师的基本条件,随着近几年我国一大批博士毕业生进入高校,导师的年龄结构将更加合理化,学术梯队逐步健全。同时,教师近亲繁殖现象开始引起重视,一些高校借鉴哈佛大学等高校的经验,不留本校的毕业生任教。此外,导师终身制也在不少高校中尝试,可以期待的是,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将更加合理。

五、办学途径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1995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适切性”和“质量”相并列,并认为它们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三个最主要方面。而早在1972年,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中就曾以“团结之路”为题,专门论述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并在时隔24年后出版的《学习——内在的财富》中这样看待了高等教育与国际合作的关系,即认为“高等教育机构拥有利用国际化来填补‘知识空白’和丰富各国人民之间和各种文化之间对话的很大优势”。①

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才开始起步。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内外校际之间合作科研、互聘专家、合作办学、学术交往等迅猛发展,对研究生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突出表现在学生与教师的国际化明显不足。学生的国际化是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开放程度的显著标志,从目前我国研究生的组成结构来看,海外研究生数量偏少,所占比例太小;教师的国际化也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当前从事研究生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具有海外高校博士学位的比例不高,绝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大陆获得的学位。

有鉴于此,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仍是我国今后努力的方向,既要把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先进教学、科研理念引进来,把高素质的学生和教师引进来,同时,也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①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1):55~62

第二节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展望

一、培养规模趋于稳定

至2004年底,浙江大学在校研究生数为16000余人,研究生教育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经过了几年的快速增长后,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规模达到了相对合理的程度。2003、2004年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率分别为3.9%和4.1%,2003、2004年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率分别是7.1%和4.1%,增长幅度较前几年明显回落。

考虑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如果再大规模地扩招,将难以保障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因此,今后几年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增幅将保持在一定的低位,不太可能出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的策略将从“量与质并重”转变到“稳定规模,注重质量”。

二、学科基地不断加强

一流大学之所以被称为一流大学,它必须是有一定数量的学科在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地位等方面处于一流水平,这是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每个大学都可视为是由众多学科组成的集合体,因此,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建设一流大学的核心是建设一批一流学科①。

浙江大学的学科建设将突出重点,建设“重中之重”。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结合学校学科的基础,以国际一流水平为目标,以国际著名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确定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国家优先发展的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与能源等领域,对于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以原始创新为目标的基础学科领域,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作为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这些领域内,进一步凝练方向,汇聚队伍,形成目标明确的建设项目。通过这些“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带动多学科联合,引导各学科承担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以占据学科制高点,从而形成若干学科“高峰”。

①胡鹏山.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上海交大高教研究,1997(4):14~15

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营造学科共生共荣的良好生态环境,为学科交叉和制度创新营造空间,为形成学科建设新格局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以争取和完成重大研究项目尤其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级项目为契机,捆绑建设,从而增强学科的自我发展能力,并达到组织队伍、学科渗透和取得重大成果的目标。

在寻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突破的同时,注意各主要学科门类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以点带面,协调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没有教师就无所谓大学,没有一流教授就不成其为一流大学。哈佛大学老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的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也有类似的观点,“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浙江大学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人才,特别是努力引进具有国际声誉和国际影响的学术大师,以此形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磁极。

实施和完善聘任制、合同制,在增补导师的过程中,按照学科建设的需要,调整和改善导师年龄结构,形成更合理的学术梯队。

强化对导师的考核、激励机制。改革导师评价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质量与导师业绩挂钩的评价体系,加大对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加强在岗导师培训和业务进修,重视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鼓励并资助导师多渠道出国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交流,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前沿及趋势;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综合学术环境和氛围,并改善导师待遇。

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从而建立起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能够适应新形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及国际竞争需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四、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完善

完善选拔机制。坚持实施“优质生源”工程,继续探索和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和方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优秀人才选拔机制。加强招生宣传,提高其他55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毕业生的考生比例,加强与这些高校的合作,增加互换的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比例。努力打通硕士、博士培养环节,加大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提前攻博生的比例,借鉴美国博士生入学资格考试的做法,并逐步实行硕博连读资格考试和提前攻博资格考试。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继续加强复试环节,选拔基础扎实且真正有科研兴趣和创造欲望的优秀考生入学。

实施淘汰机制。借鉴欧美国家严格的研究生培养淘汰制度,改革研究生教育“严进宽出”的培养过程。近年来,浙江大学部分学院已经开始实行博士生中期筛选制度,但是由于改革力度不大,实际的淘汰率还是很低。今后将会继续坚持实行并推广博士生中期筛选制度,推广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并加大改革的力度,以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五、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强化

作为国家和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的社会服务以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方针。不断加大为浙江省经济社会服务的力度,发挥综合优势,组织各学科力量,主动按照建设经济强省、科技强省和文化大省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格局,全面参与浙江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力争作出特殊的贡献。

大力拓展浙江大学跨省市、跨地区的合作。在原有与有关省(区)、市科教合作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浙江省政府与其他省、区的多方位合作,进一步加大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力度,以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为纽带,建设有地方特色和产业特色的新技术开发中心,共建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化基地。

加快建设浙江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是高水平大学竞争的重要标志,从形象到实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要拟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包括浙江大学师生在内的国内外创业人才到园区创新创业。科技园建设要在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管理创新、融资服务、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成为配套设施齐全、文化氛围宽松的创业天堂,尤其要对“天堂硅谷”产业发展作出贡献,①使大学科技园同时成为广大研究生科研实践和创业的乐园。

六、国际化不断加快

要走出国门,走上国际,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看齐,把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的重点落实到增强学校竞争力上来,要为学生、教师和学科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动力,搭建平台,提供支持。

①潘云鹤.高瞻远瞩改革创新跨越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奋斗.在浙江大学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十八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0年12月21日

在学生方面,加强研究生培养的硬件建设,努力吸引外国学生入学,扩大外国留学研究生规模;同时还要为在校学生走出去创造条件,加大鼓励和资助在校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的力度,扩大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规模。

在教师方面,有计划地选拔一批业绩突出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出国深造,不断优化学科队伍的年龄、学历结构;积极聘请海外优秀留学人员短期来校讲学、合作科学研究;多种形式引进国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扩大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的对口合作,联合成立科研和人才培养机构,扩大教师交流的层次和规模,提升学科队伍的国际化水平。

第二篇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部分研究论文及会议讲话(1998—2004)

目录

一、研究论文

1.认清形势发挥优势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潘云鹤

2.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走向世界——论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

重点的转移和对策/冯培恩陈子辰杨树锋陈慰浙

3.妥善处理研究生教育的十个关系/陈子辰沈满洪

4.试论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三个新特点/许为民林伟连

5.研究生院管理体制和模式的探讨/邹碧金杨树锋

6.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新的质量观/顾建民王爱国

7.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实践途径探微/林伟连许为民

8.谈博士生学术格局的构建/杨树锋

9.网络、专业、组织: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三个结合点/陈慰浙瞿海东

10.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讨/邢以群姚静

11.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思考和探索/陈子辰

12.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的实践与探索/陈子辰沈满洪

13.加强研究生科研道德教育的思考/许为民

14.四大矛盾:网络时代研究生德育的新课题/龚惠香汪益民

15.研究生德育环境变革的分析与思考/朱玲许为民

二、会议讲话

1.校长潘云鹤在浙江大学1999年暑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安吉)上的讲话

2.校党委书记张浚生在浙江大学2001年暑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象山)上

的讲话摘要

3.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杨树锋在浙江大学2001年暑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象山)上的讲话提纲

4.副校长冯培恩在浙江大学2002年暑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嵊泗)上的讲

话(节选)

5.校党委书记张浚生在浙江大学2003年暑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苏州)上

的讲话(节选)

6.副校长冯培恩在浙江大学2003年暑期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苏州)上的讲

话(节选)

7.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杨树锋在2004年第四届全国信息与电子学科研究生

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一、研究论文

认清形势发挥优势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潘云鹤

我国研究生教育要承担起“科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在新世纪初期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认清形势,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开拓创新,主动迎接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当前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高等教育正在经历多方面的变革。

第一方面,国外大学分类引人注目。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将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和非研究型大学。比较出名的就是1994年美国卡耐基教育基金会做的一次分类,在3500所大学中分出89所为第一类研究型大学,37所为第二类研究型大学。第一类研究型大学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科研经费,即从联邦政府争取到的经费,每所大学应不少于4000万美元(联邦政府基金相当于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二是每校每年毕业的博士生数不少于50人。

第二方面,大学调整趋向愈演愈烈。在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开始进行大学的调整。名古屋等高水平的大学全面反向,不但在学生的结构上进行反向,而且也从学校的管理方面进行反向,明确以研究生为主;而另外一些学校以本科生为主。欧洲也一样,这种潮流在全世界很普遍。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不同于一般大学:教授的教学方法不同,研究生的作用不同,本科生的学习方法也不同。对研究型大学来讲,要把研究生的学习方法推广到本科生教育中去,并形成一种创新思想。

第三方面,大学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这个潮流也是由美国引发的,以后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一直在思考大学如何走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线去,即大学如何促进区域“硅谷化”。

在改革浪潮中,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再过十年,大学会变成什么样子?李岚清副总理提出要讨论21世纪的一流大学应该怎么样,各个大学应往什么方向走。我们浙江大学要坚定地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肯定是研究型大学,问题在于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如何进入世界高水平大学之列,这是今后几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充分挖掘和发挥学校的办学资源优势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办学资源的优势,四校合并以后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第一,科研规模的优势。我校科研规模长期以来处于全国高校第二位,不少学院已经认识到科研规模对一个院、系发展的重要意义,尝到了甜头。科研经费本身就是高水平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科研经费的多少与人心是否稳定也有直接关系。如果没有科研经费,教师都很穷,就留不住人,富裕系的教师,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学生也留得下来。怎么富起来呢?不能只靠学校给钱扶植,要靠科学研究经费支持。有了充足的科研经费,才能保证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经费所需。

第二,研究生规模的优势。我校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1999年排名全国第二,我校利用四校合并的机遇,1998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加了50%,50%就是700人。因为四校合并后,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从1∶2.7下降到1∶5,这样,离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就太远了。因此,我校要求大幅度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教育部也同意了我校的申请,使年增幅保持在30%。在这种情况下,领先一步非常重要,但领先以后我们要继续保持这种规模优势。在办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研究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作用还会进一步发挥出来:科研经费拿来了,研究项目要有人做,而做研究的主力军是研究生。出论文,要有人来写,研究生也极其重要。当然,除了总数,研究生的质量、研究生的结构比例也很重要。关键是要提高博士生比例,因为高水平的论文实际上主要是靠博士生来做。研究生规模要注意两个指标:一是绝对数,二是相对数。从相对数来说,就是看我们1∶2的指标有没有达到。这可能在两年后达到,或者快一点,一年后达到。从绝对数来说,我校研究生的绝对数应该上升到全国前列,科研规模应该上升到全国前列。

第三,教师的规模优势。一个学校如果教师少,人气就不足,水平就不会高。我校的人事部非常注意一个指标,就是教师数目的增量和减量。学校要求减少编制数,这主要指干部、工人、后勤的编制数。教师的总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浙江大学合并以后发展的一个优势,就是教师总量增加,现在有4000余人,还应该进一步增加。这个教师总量的增加不是说现在的教师队伍一成不变,而是要进行新陈代谢。学院总人数可以下降,但教师数量一般来讲不宜缩小,要补充优秀的教师,以取代那些不合格的教师。

第四,学科的规模优势。浙江大学合并后,学科的规模很大,种类也繁多。我们要保持这样一个方向多样性、学科多样性的环境,以利于学科的发展与学科的交叉。这不是说所有的学科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发展与生长,促进学科的交叉与新学科的产生,推动老学科的改造与转换,但学科的总量应保持一个相当的规模,方向更加丰富。我校要争取学科的总量在全国能够处于领先的地位,而且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优势来发挥。

三、充分认识研究生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巨大潜力

1.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中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把研究生仅仅看作学生是不够的。应把学校看成由三个群体组成,即教师、研究生和学生。过去,往往把学校看作由两个群体组成,即教师和学生。如果让1万名研究生发挥出0.5万名教师的作用,浙大就会不一样。这也许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势之一。

研究生能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看能够。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创造出的科研成果,是浙大研究成果的很大的组成部分。据估计,在SCI,EI论文中有一半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完成的,也许这个数字还不止。一流大学都是这样,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写论文方面的潜力。我们要动脑筋,使研究生出论文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认为,把任务和责任更多地放在研究生的身上,能够使他们更加有效地成长,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科更加迅速地成长,从而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研究生能否帮助教师申请课题,或者以教师的名义让他们自己申请?我认为,这也可以做。在这个社会中,搞什么都要进行项目申请,搞科研要申请项目,在单位向领导申请一笔钱,即使是买个办公用品,也要把事情讲清楚,因此能否把事情讲清楚,使人家相信你,这是基本功。我们应该引导研究生去学习申请课题,尤其是一些横向课题,让研究生经受这方面的锻炼。

2.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中的准教师

除了研究以外,研究生还可以成为半个教师。研究生应当为本科生举办讲座。我认为,博士生的每一个综述报告都可以成为本科生的讲座。博士生做论文的时候,一般先要讲某个领域内的概况,而这个概况一般来说是比较前沿的,并且是不在教科书中出现的。把很多论文收集起来做一个综述,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术报告。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博士生的综述报告变成本科生的一个讲座。我们有3000个博士生,如果每一个人做一次报告的话,一年就有3000个讲座。这样,学校本科生的学术水平将会大大提高,学术眼界也将会大大开阔。要把博士生这一群体用好,就应使他们成为准教师,不能把他们单单作为学生来看待。博士生面对几百个人做一次学术报告,对他们能力的提高会有极大的帮助,练习了口才,树立了威信,也培养了他们的自豪感。

3.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中联系教师与本科生的桥梁

研究生还应该成为教师联系本科生的一座桥梁,应该成为副导师、辅导员,成为本科生教育研究化的一支重要力量。教授做指导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不足。如果把研究生当作准教师,让他们指导本科生,这对研究生、对本科生都有好处。我们不能再把研究生当作小孩子来看待了,要给他们成人的自尊,给他们教学和科研的重任,促使他们多出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培养多种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把1万名研究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其威力可以跟5000名教师相提并论。

四、依靠教育管理创新,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力

1.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

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在本科四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的春节前后进行的。现在考虑能否提前一年考硕士生,即在三年级时进行研究生入学考试;如果学生考不上,四年级的时候还可以再考一次;如果考取了,我们就保留其学籍,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让他的课程学习、毕业论文和研究生教育接轨。用这样的方法,硕士生阶段实际上从两年半变成三年半,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可以从本科四年级的时候开始。这样的话,硕士生中可以多出一批优秀的人才。

2.坚持以成果来引导研究与学习

以成果引导研究与学习,就是对研究生确立最能出成果的方向。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样,要用研究来引导学习,研究用到什么就去学什么,用到哪几门课就去学哪几门课。为保证优秀博士论文源源不断,学校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评选校内优秀博士论文等。我们还允许优秀论文内容多样化,或论文写得很优秀,或课题使用价值很大(可以替代发表的论文)。如果是项目中申请了高水平专利,也可以作为发表一篇论文看待,都要欢迎。主流当然是要他们发表论文,但也允许有应用性的、有创意的、各种各样表现形式的研究成果,不要用惟一的标准来要求研究生。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表述,只要水平是一样的,表述方法可以不一样。有的是在论文上表现,有的是在课题上表现,有的是在活动能力上表现,这就是人才的差异性。对此我们要认真加以探索,以制定出高水平但多样化的标准。

3.尽可能鼓励硕博连读

因为硕博连读五年,有利于出高水平的成果,有利于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力,有利于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

4.改革研究生教学方式,发挥研究生的作用

研究生的课程要改革,要服务于研究方向。我们过去是课程归课程,研究归研究,研究生第一阶段拿满学分,第二阶段搞科研去。研究生课程也许有一半是跟课题毫无关系的,但为了拿到学分,研究生必须选课,这实际上就是资源的浪费、时间的浪费。我们多数硕士生一共只有两年半时间,如果有一年时间上与课题无关的课程,他的论文及科研水平就会明显下降。如果把这个改过来,改成为他的研究课题服务,那么他的科研水平就会提高。

五、利用学校合并的优势来搞好以“造峰”为主的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始终是高水平大学的主题。当前我校学科建设的迫切任务是,抓紧时机进行学科的“造峰”运动。我们四校合并以后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学科形成了很多高原。合并本身,学科并不能长出“高峰”,合并之前是这个水平,合并以后还是这个水平。所以我们要兴起一个“造峰”的高潮。合并之前,学科水平原来就有一定高度,合并以后,学科水平在这个高度上就有一个更宽的平台,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合并以后,博士点多了,但“尖峰”才代表全国、全世界最高水平。我们应在博士点多的优势上不失时机地促使“尖峰”长出来。“尖峰”有若干标志:一是项目,二是成果,三是人才。全国重点项目,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973项目、经费逾千万的攻关项目,这是尖峰型项目。尖峰型项目搞完后,你在这个领域里的功业和地位也就树立起来了。我们的年轻人是怎么冒出来的,很大程度上是一项项功业带出来的。学院领导应不失时机地推出人才,把人才培养起来。对那些有成果的、科研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师,应想办法促使他进入如杰出人才、跨世纪人才等先进行列。要一项一项去争取。一所大学,不可能每个学科都达到世界一流,但必须要有重点、冒尖的地方,大学有大学的“山峰”,学院有学院的“山峰”。

另一项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要抓紧学科的进化和学科的新陈代谢。科技的发展,已经使得学科的进化和新陈代谢变得更快。今后十年,我们很难像以前的一百年一样,学科大致不变。国外著名的教授经常根据研究的需要而转移方向。转移方向就是转移研究的注意力和视线,是出成果的一个重要条件。去年在哈佛大学,我跟几个教授讲,你们在做基石性报告方面很厉害,在这个领域的教授应是最高水平的教授。他们说,我们不是最高水平的教授,最高水平的教授把这个方向开辟好以后,已经走了,去开辟另一个方向去了。我们是跟着这个方向前进的教授,所以还不是最高水平的教授。很大一批美国教授思想非常活跃,指出这个学科发展的前进方向,然后把人家吸引过来,到此他就完成任务了,就走了,但是所有的人写论文时都要引用他的成果。为此,我们要善于进化。我们教授不能像中学教师那样,一辈子都教同一个内容,我们是学者。大学的教授是Professor,而不是Teacher。所以大家都要善于把握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使得我们的学科永葆青春。做好学科的进化,最好的方式是学科带头人自动进化。进化的标志是由原来的研究方向转向新的研究方向,或为原来的学科开辟了一个新的前景,或在原来的学科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这些都属于学科的进化,是最困难的,因为这要依赖学科带头人的品质、敏锐的创新能力和干事能力。我们应该努力使自己具有这样一种气质,始终沿着最有成果的方向、沿着生机勃勃的方向前进。

学科建设必须重视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学科带头人要进化,要“裂变”(形成新学科),要及时更替。我们要敏锐地觉察到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随之带来学科的进化和新陈代谢的加快,有意识地、敏锐地发现本单位的学科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造。学科改造的时机要适当超前,不是在生命周期走下坡的时候,而是在其处于顶峰时就准备下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以形成一条最快的学科发展之路。

学科建设要抓好学科的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是我校的最大优势和重点特点。如果不促进它们进行消化,那么优势就没有发挥。研究型大学应能够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创造出新的学科,形成一种生态环境。

六、建设优越的学术生态环境,促进学术科研良性循环

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营造优越的学术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希望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这三项功能能够达到生态的优化,彼此之间互相促进、互相支撑,使这三项功能都能充分发展,形成互相支撑的格局。科研搞好了,支撑教育;教育搞好了,支撑科研;科研搞好了,为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搞好了,我们的科研也就上去了。在这个环境中,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之间能出现一个优化的生态,不但各尽所能,而且彼此激励。硅谷的独到之处就是形成了这样一种激励环境,它将自身的很多特点综合起来,吸引许多企业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知识与产品的生态优化。在硅谷,你想搞一个新产品,你可以方便地找到很多零部件,而且这些部件在世界上是最新的。因此,一个新的产品就很容易产生。若你有一个新的想法,需要投入,那就有很多朋友会来帮忙。这就是一个环境。所以,在硅谷里长得起来的,在硅谷外面并不一定长得起来。我们的理想就是要办成这样一个大学:使一个教授在其他地方实现不了的科研成果,到浙大能实现;在其他地方产生不了的科学思想,到浙大能产生。我们要一手抓好办学思想,一手抓好生态环境;一手抓长期,一手抓短期,使浙大在近期能够迅速发展上去,在远期能实现对整个环境的逐步优化,不断把求是学风认真落实到优化学术生态环境中去。

*本文系作者在浙江大学2000年研究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刊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7-8期,第7~10页。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走向世界

——论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重点的转移和对策

冯培恩 陈子辰 杨树锋 陈慰浙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研究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应从国际竞争环境和现实社会需求出发,先行一步将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从注重规模的扩张转移到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上来,并提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思路和策略。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完成其肩负的历史任务,就“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就我国研究生教育而言,改革和创新同样是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几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已达到1∶0.9左右。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要取得新的发展,就必须积极研究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使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从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转向调整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梯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走向

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毫无例外地都经历了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因各国的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但又受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制约而出现许多共同的现象,如研究生教育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在某一时期的增长速度往往与该时期这个国家的经济态势有很大的关联,研究生规模的增长通常是波浪式的,等等。就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走向而言,则存在以下三大特征。

1.从研究型大学到一般高校

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不仅标志着现代大学的诞生,也标志着以研究为基础的现代研究生教育的确立。现代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建立在本科生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通常首先出现在各国的研究型大学或著名大学,而后才向一般高校延伸。如在美国,最早开设研究生课程并授予学位的大学主要有密执安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1876年后,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影响,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有些大学甚至将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放在首位,从而形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群。美国早期的研究生教育主要由这些研究型大学承担。此后,美国可授予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学校不断增加,到2000年,美国授予硕士学位的院校已达611所,可授予博士学位的院校达到261所。[1]在英国,早期的研究生教育主要集中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中,1992年后,原有的多科技术学院几乎都升格为大学并拥有了独立的学位授予权,从而使其研究生教育逐渐向一般大学延伸。

2.从硕士生教育到博士生教育

现代研究型大学大多先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而当一般大学大力发展硕士研究生教育之时,研究型大学发展重点则已转向博士生教育,并在随后开始发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美国,由于研究型大学的带动,全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也呈现出从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博士研究生教育转移的态势,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增长幅度一直高于硕士研究生教育。1940年与1920年相比,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校从44所增加到100所,增长了127.3%;[2]可授予硕士学位的学校从200所增加到300所,仅增长了50%。到1958年,攻读硕士学位的人数与1940年相比增长了1.6倍,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则增长了2.8倍。[3]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更加繁荣,博士后研究工作迅速发展,这些博士后人员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中。

3.从数量到质量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都经历了从重视数量增长到重视质量提高的过程。美国早期的硕士学位只是一种荣誉学位,无需专门学习什么,只要有学术上的造诣,即可获得硕士学位。19世纪中后期,美国仿效德国开展现代研究生教育,关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并逐渐对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提出正规化、标准化的要求。尽管此后有关质量的争论始终不断,但数量的扩展仍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直到1958年,美国掀起了全国性的教育改革高潮。1961年,美国成立了研究生院委员会,该委员会与全美大学联合会下属的研究生院协会都把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作为重要任务。这不仅促进了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标志着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从扩大数量向提高质量方面转移。在日本,战后受经济发展的牵动,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开始整顿高等教育,1974年公布了《研究生院设置标准》,1976年又公布了《整顿高等教育计划》,集中力量提高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质量。

综上所述,世界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通常处在不断调整和转换之中,以便能有效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研究型大学或著名大学则是其先驱和榜样。

二、重点转移与研究型大学的选择

20世纪中叶尤其是80年代以来,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巨大变化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各国研究型大学加强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国际研究生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多样化

早期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学者行会中的“师傅”(Master)为目的,柏林大学创立后,培养“科学接班人”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二战结束以来,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社会各行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创新成为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本途径,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高层次人才,这就要求研究生教育不能再局限于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必须拓宽其培养目标的覆盖面。实际上,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研究生将走上非学术岗位,这种状况在部分发达国家已非常明显。因此,多样化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以博士生培养为例,美国借鉴了德国培养哲学博士的经验,但打破了德国过于崇尚“纯科学”研究的传统,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把发现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培养哲学博士,又培养专业博士。1995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科研训练——当前与未来》的报告中反思了欧洲研究生培养和哲学博士学位的功能与目的,主张改变传统的哲学博士只为学术职业做准备的做法,认为应当使哲学博士为从事更宽广多样的社会职业,尤其是为工业界中的各种职业做准备。

2.国际化

国际化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各国都把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日本为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学术、文化、教育交流,加强协作研究,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与国外高校的学分互换制度,积极聘请外籍教师参与研究生培养,与国外大学开展人员和学术交流。德国政府部门正在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深造的机会,德国研究会(DFG)等组织致力于增加博士生对外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国际交往能力。目前,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培养理念的共同探索,培养模式的相互借鉴,培养方法的取长补短,培养条件的互相利用,培养活动的交流协作,培养质量的对等互认已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普遍趋势。

3.竞争与创新

目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着两大激烈的竞争环境,一是宏观的综合国力竞争环境,二是教育方面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使各国对研究生教育寄予更高的期望,各国都希望研究生教育能与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同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使教育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全球性的教育市场正在形成。各国一方面鼓励本国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扩大国际视野,了解和掌握国际前沿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又积极延聘国外学者来本国研究或任教,努力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以提高本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国家吸收更多的高新科技人才。上述竞争与合作促使各国不断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如法国于1997年开始成立“法兰西教育联络处”,以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法国政府决定在4年内拨款1亿法郎用于开发此项工作,并对签证等政策进行重大变动。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各国不断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落实多样化培养目标;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大学——产业联合体;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重视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等等。

面对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基本趋势,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发展本国研究生教育方面肩负的历史重任,在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先行一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上来,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强化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发展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已基本完成各自在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方面的目标,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格局的战略性转移。与此同时,各校大力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探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使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质量稳步上升。

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目前总体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有:①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学术声望的杰出导师不多,国际公认的一流学科不多;高水平的研究生论文不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影响的不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急需加快。②研究生教育缺乏精品意识,缺乏特色,缺乏产生精品和特色的机制和手段。③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之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之间,整体培养与英才培养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④对研究生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不够成熟,理论上缺乏前瞻性,实践上缺少可操作性。⑤研究生教学、研究和后勤支撑条件亟待改善。

这些不足和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也不利于增强各校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明确各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采取有效措施,使各校研究生教育再上新台阶。我们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当是:把学校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生培养基地,造就大批与国际接轨的拔尖人才。研究型大学应以“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分类指导、加强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为指导方针,在保持研究生教育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转换观念,建立一个充满活力,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有利于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及相应的运行机制,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取得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为此,研究型大学应采取以下策略:

1.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学科结构和类型结构

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应有所控制,主要发展博士生教育和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当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其中重点发展高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把主要精力用在尽快缩短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上。当前还要特别注意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资源应向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倾斜,同时保护适度规模的基础学科,控制供大于求的学科规模,改造和调整传统学科的方向,逐步增设新兴交叉学科。

2.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型大学应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学者,优化导师队伍年龄与学历结构,大幅度提高具有非本校著名大学博士学位,特别是国外著名大学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比例;鼓励研究生导师多渠道、有计划地出国进修和交流,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逐步提高博士生导师的任职条件;强化对导师的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把主要按照培养规模和数量转变为主要按照培养质量和成果来分配研究生教育资源和工作量。

3.加强优秀博士生培养

加强优秀博士生培养既体现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客观需要,更能带动各校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了加强优秀博士生培养,研究型大学要大胆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积极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4.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机制

研究型大学要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过程改革,强化培养环节把关,逐步推行弹性学制,完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体制;加强研究生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改革;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学科、教师和学生在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各自应负的职责,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评估;逐步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标准,强化淘汰机制;研究型大学还应该努力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5.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研究型大学要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我们的科学研究处于国际前沿,努力寻求与国外名校、名学科和名师合作,共建特色鲜明的学科,联合培养人才;研究生英语教学应着重训练学生进行国际交往和撰写英文论文的能力;要设立专项资助资金,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要扩大外国留学研究生的规模,还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实施“走出去战略”,争取在境外办学的机会,扩大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影响。

6.加强对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研究型大学应积极开展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要重视和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水平,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咨询意见。

综上所述,研究型大学要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在制定各自的政策措施的时候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既要解放思想,放眼世界,又要实事求是,结合国情、校情。我们要积极响应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号召,坚持深化改革,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缩短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综合实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注释与参考文献[1]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A Technical Report).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2000.http://www.

carnegiefoundation.org[2]陈学飞等.西方怎样培养博士.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2.220[3]符娟明,迟恩莲.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79~81

*本文刊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4期,第1~4页。(冯培恩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

妥善处理研究生教育的十个关系

陈子辰 沈满洪

摘要:在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阶段,高等学校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当妥善处理好研究生招生数量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继承优良传统与大胆开拓创新、综合素质训练与个性特长张扬、管理规则的统一性与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研究生教育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研究生指导教师与研究生德育导师、教师的教书育人与研究生的自我教育、优化配置校内资源与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等十个关系,以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生教育是事关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大事,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按照每年30%的增长率递增。在这一进程中,高等学校特别是设立研究生院的高层次大学应当妥善处理好十个关系,以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妥善处理好研究生招生数量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系,在继续适度增加在校研究生规模和优化在校学生结构的同时,将重心转向培养质量

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就不可能有很好的质量。由于我国教育基础比较薄弱,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极其有限。过小的研究生教育规模,使得它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很不协调。正因为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校研究生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初步满足了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得到迅速调整,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之比达到或接近世界名牌大学1∶1至1∶2左右的水平。

有人认为,现在研究生的“数量增加了、质量下降了”。这种观点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说,无论是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还是身体心理素质都存在有进有退的现象,但从社会对毕业研究生的热切需求角度看,总体上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是能够得到保证的,而且在很多方面是在逐步提高的。

由于我们拥有较为丰富而优质的生源保障,拥有社会对毕业研究生的广泛需求,拥有广大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积极性,因此,继续适度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进一步优化在校学生的比例结构,是今后几年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

当然,随着我国加入WTO,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必须把培养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强化“精品”意识,使研究生教育的工作重心从“扩大规模,保证质量”向“稳定规模,提高质量”转变。

二、妥善处理好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真正使科研能够带动教学

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坚持教学和科研两条腿走路。大学区别于科学院就在于“育人”这一中心任务;研究型大学区别于一般大学就在于科研。因此,研究型大学必须做到以科研带动教学,在研究过程中把学生直接带到科学的最前沿,真正体现人才培养的高层次性。例如,清华大学每年的科研经费数以十亿计。正是因为有了大量重大前沿性课题,才培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

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研究生已经成为高层次大学科学研究的生力军,他们承担着大量的课题研究任务,但相对来讲对研究生还存在“使用多,培养少”的倾向。第二,由于人事制度政策的导向,使得“科研考核指标是硬的、教学考核指标是软的”,相当多的指导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科研如何带动教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但即使存在这一问题,也不能否定科学研究在研究型大学中的特殊地位。当前关键是要解决办学思想问题,牢固树立并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要依靠政策导向,使得指导教师不仅重视科研上有形的“量”的指标,而且重视教学上无形的“质”的指标,真正架起科研与教学的桥梁。例如,南京大学始终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的政策导向,使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所创新,研究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为该校在SCI论文排行榜中名列全国高校前列作出了很大贡献。

三、妥善处理好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关系,在发挥研究生教育先导作用的同时,充分重视本科生教育的基础地位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是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教育。本科生教育主要是通才教育,而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专才教育;本科生教育主要是获得性教育,而研究生教育主要是研究式教育;本科生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接受知识,而研究生教育还要让学生创造知识;本科生教育是从教学延伸到科研,当然高年级本科生同样也要尽早进入科研,而研究生教育则是以研究带动教学。总之,本科生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

但是,有的高校由于领导分工等原因,使得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成为“两张皮”,泾渭分明,不利于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相互感染和相互影响。如何构建新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一体化,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近几年部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生源结构看,本校生源大约占50%,外校生源大约也是50%。但是,外校生源中来自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的比例明显偏少,生源质量略显不足。因此,一方面要吸引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的优秀生源,另一方面要留住本校的优秀生源。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优秀的本科生教育都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强调研究生教育绝不能忽视本科生教育。

四、妥善处理好继承优良传统与大胆开拓创新的关系,在总结长期以来形成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

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大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同志都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研究生教育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因此,在继承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的前提下,还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开拓创新。首先,要进行理论创新,加强研究生教育的教育思想研究,以研究带动工作。其次,要进行机制创新,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校、学院、学科、导师、研究生等各个层面、各个主体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工作创新。

例如,浙江大学经过近八年的探索提出并实践着“抓党建促德育,抓支部带小班”的工作理念,收效显著。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①高达33%的研究生党员比例决定了必须首先抓好研究生党员队伍,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大大促进研究生德育工作。②研究生年龄结构的多层次性和学科专业的分散性,使得研究生比本科生更为松散,如果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研究生的集体意识会更加淡薄。将研究生组建到各个班级,通过班集体的建设来增强集体的凝聚力。③支部建在班级并以党支部为核心,是体现党的领导的组织手段,通过抓党建、抓支部,带动研究生班级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与此同时,浙江大学还实施了研究生德育导师制度,将研究生编入某个班级,研究生班级建在研究所或学科,为每个班级配备一位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担任德育导师,从而保证了研究生基层集体建设的有序、有效开展。

五、妥善处理好综合素质训练与个性特长张扬的关系,在确保综合素质的前提下鼓励创造性人才的涌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