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3:16:21

点击下载

作者:李叶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4年底高达2.53亿人。超大城市过度膨胀导致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赋予我国流动人口相关研究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以“中国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研究”为题,选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为切入点,界定“城市包容度”理念——“以社会保险参加情况、劳动权益保障程度、公共服务享受范围等方面为主要内容,评价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由此构建指标体系和理论框架;围绕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以产业发展与城市规模为研究视角展开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述研究背景与意义、内容与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综合评述国内外相关成果,基于此清晰界定本书流动人口、城市包容度与城市发展三者的概念与范畴。第三章归纳总结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增速、质量等基本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引出第四章至第六章的研究主题,并对主要数据源——“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重点说明,便于展开后续定量分析。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城市包容度与流动人口关系初探”“城市包容度、人口转移就业与城市产业发展”“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规模发展”三大板块,内容相互耦合,得出研究的主要结论。最后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理论进展和实证结论,从城市公共政策、产业政策、户籍改革、措施落实及经验借鉴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计量模型回归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及逻辑关系梳理、理论比较与创新、制度评估与改进等定性分析方法,构成完整的方法体系。

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书得出四方面重要结论。第一、城市包容度水平越高的城市,流动人口长期居住意愿越强、落户越容易、就业越稳定。第二、城市包容度、人口转移就业与城市产业发展三者双向互动。城市包容度与城市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适应性效率与配置效率的关系,共同推动“人随产业走,实现包容性增长”。第三、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规模发展有机联结,现阶段我国城市包容度水平与城市规模效率正相关,流动人口规模与城市规模效率呈倒U形关系。第四、城市产业政策是决定城市规模的第一重要因素,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城市规模优化,二者联结形成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城市产业与城市规模有机互动。综上,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三者正相关,城市包容度提升利于人口合理流动、顺利融合,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构成本书的完整逻辑体系。

根据主要结论,本书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建立完善的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和安置政策体系,直接和间接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形成有效融合机制,实现居民福利最大化及城市协同发展;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户籍制度,引导匹配城市产业结构的人口流入,实现合理布局;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实现城市包容性增长与制度改进;借鉴香港成功经验,建议超大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检测认证等高精尖产业,节制房地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批发市场等服务业。

本书的创造性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新体系”,即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城市包容度综合指数测算体系,一套应用城市包容度指数定量研究的范式体系,以及一套关于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完整逻辑体系。

本书在我国城市包容度理论方面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深度与成果尚不足,后续研究将参考国内外更多元的数据资料,筛选代表性主观因素指标注入综合指数,改进计量方法,补充专题性研究,使体系更丰满、视野更开阔、结果更准确,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衷心感谢银温泉所长百忙中为本书作序,特别感谢天津大学张中祥教授对本书的认可与推荐,感谢南开大学刘纯彬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Rui Wang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胡必亮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李家祥教授及韦福祥教授、安徽大学杨仁发教授在本书写作与修改完善过程中所给予的无私帮助和宝贵建议。感谢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提供宝贵的核心数据,对于所参考的其他数据资料,本人在此向原作者表达诚挚谢意。鸣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分社,尤其感谢恽薇社长、孔庆梅编辑,其专业水平及认真负责的态度促成了本书的高质量出版与双方长期愉快的合作。李叶妍2017年4月于南草厂街1号

Introduction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recently,the number of China’s internal migrants reached 253 million at the end of 2014. Meanwhile,the overexpansion of metropolises leads to a serie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which necessitates the research on China’s internal migrants. The book focuses on the theme of “Urban Tolerance,Internal Migrants,and the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I build the analysis o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services,and propose the concept of “urban tolerance”,which is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social insurance,labor protection,and public services,as a measurement of the city’s acceptance to internal migrants. I establish the index system along with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and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dustries and city size in accordance with urban tolerance and internal migrants in China,which are of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The book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I illustrates the background,motivation,content,methods,innovation and deficiency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II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exist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and clarifies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of the internal migrants,urban tolerance and city development. Chapter III summariz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internal migrants and underlying determinants,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topics of Chapter IV-VI. I also describe the main data sets,“the countrywide dynamic monitoring survey data of China’s internal mi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China”. The subsequent empirical analysis includes three parts,“The Explor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olerance and Internal Migrants”,“Urban Tolerance,Transfer Employment of Migra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Industries”,and “Urban Tolerance,Internal Migra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Scale”,which are interconnected. From these chapters I draw main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Finally,Chapter VII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progress and empirical conclusions of the entire book,and suggests potential policy implications including urban public policy,industrial policy,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implementation of policy measures,successful experiences,etc.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provided. Adopted methodology includes a quantitative part,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regression method,Input-Output Analysis method,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and a qualitative part that encompasses classification of logical relationships,the comparison and innovation of theory,and the institutional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Throug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I make four important conclusions:1. The urban tolerance index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ong-term living willingness of migrants,as well as the willingness for them to settle down and the employment of migrants. 2. Urban tolerance,transfer employment of migrants and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mutually affect each other. There is the relationship of adaptable efficiency and allocation efficiency between urban toler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which simultaneously promote “the migrants moving along with industrial adjustment to achieve the inclusive growth”. 3. Urban tolerance,internal migra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scale are inter-linked. Nowaday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a’s urban tolerance level and city scale efficiency is positive,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igration scale and city scale efficiency is in an inverted U shape. 4. Industrial policy is the prime determinant of the city scale.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conducive to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ity siz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and city scale links the urban tolerance and internal migrants together to make the system operates sustainably. In summary,urban tolerance,internal migrants and city development,which constitute the complete logical system,influence each other in a self-reinforcing manner. Urban tolerance benefits the internal migr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which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Then I propose five policy recommendations:1. More public services and resettlement policy system should be provided to migrants,assisting them to integrate into society. 2. The government should keep 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 work effectively,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welfare of residents and achiev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3. We should make reasonable industrial policy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o guide the inflow of migrants to match the city’s industrial structure,which aims at the appropriat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4. Chinese cities may achieve urban inclusive growth and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by combini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strategy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s exploration. 5.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Hong Kong,the rational suggestions for megacities should be to develop the high-tech industry,th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industry,the certification testing industries,etc. and to restra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ies such as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th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the wholesale markets,etc.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book can be summarized in three aspects,the construction of an applicable algorithm of urban tolerance composite index,the development of a paradigm of method system for the quantitative study using urban tolerance index,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herent analytical system that incorporates urban tolerance,internal migrants and city development.

This book attacks some major problems related to “urban tolerance”. Future research,preferably based on data with higher quality,will attempt to include more representative subjective variables into the index system,to improve the estimation strategy,and to supplement the empirical system with more concrete components. I hope certain enhancements can yield better theoretical frameworks,broader research ideas and more accurate results. If there ar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please oblige me with your valuable comments.

Last but not the least,I would like to thank our institute director Yin Wenquan for writing the preface during his busy schedule,and Professor Zhang Zhongxiang from Tianjin University for his highly recommend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this book. And I am very grateful to Professor Liu Chunbin,Professor Rui Wang,Professor Hu Biliang,Professor Li Jiaxiang,Professor Wei Fuxiang,Professor Yang Renfa for the unselfish help and support they gave to me during writing and revising. Thanks for the precious data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China,and other cited literature from other scholars. I really appreciate SSAP,especially director Yun Wei and editor Kong Qingmei for their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the high-quality publishing and the pleasant cooperation.Li YeyanApril 2017,at No.1 Nancaochang Street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文献综述

本章旨在对城市包容度、流动人口、城市发展及三者的相关关系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文献等进行综合评述,以此为后文进行现状概述与实证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本章的特点是不仅分述了“流动人口”和“城市包容度”的相关文献,还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命题与前两者组成的完整体系与机制做出了详尽评述。之所以先对“流动人口”进行综述,与第一章同理,是为了在厘清行为主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包容度与城市发展做出更贴切的述评,并不影响“城市包容度”在本研究中的首要地位。第一节流动人口相关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等发展过程而产生并增长的人口群体,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及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均如此。一 流动人口概念界定

根据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采用的定义,“流动人口”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准确和统一的定义。对流动人口展开分析之前需要首先明确其在本研究中的概念范畴。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国令第555号),对流动人口概念范围做出了明确限定:“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这里的“成年”“育龄”等定语体现的是该条例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目的性,而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我国流动人口就是因工作、生活等原因自愿或随迁离开户籍所在地,异地居住的人员。

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中关于“流动人口”的表述则较上一条例更为具体一些,是指“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异地居住”的人员。

但是上述两种定义都没有对人员异地居住时间做出说明。国家统计局关于“流动人口”指标的解释是,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也就是,除市辖区内区与区之间流动的情况外,离开户口登记地6个月以上的人口。相对地,常住人口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而本书所用国家卫计委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定义不同于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是指在本地居住1个月及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接受调查时年龄为15~59周岁)。这就将调查对象的时间范围放宽了,但是年龄范围限定在劳动年龄人口范畴内。本书在实证分析或描述分析时虽然主要运用的是国家卫计委的数据,符合本条定义,但也有少数部分涉及国家统计局或其他单位的数据,口径不尽一致,后文将专门标注、予以说明。

国际上没有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划分,也没有户籍的限制。与“流动人口”定义相近的是“国内移民”(internal migrants)的概念,区别于“国际移民”(international migrants)。二 人口流动相关理论及实证综述

人口的流动往往伴随着地区经济增长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中劳动年龄流动人口迁移与就业决策影响作用更显著,且是双向的,对于流入地和流出地、流入部门和流出部门影响往往不同、甚至相反。国内外学者对于劳动力流动及其经济影响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一)国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早在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就指出,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并且存在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趋势。其后的经济学家,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于1954年创立了二元经济模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得到了透彻的阐述。他所著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一文是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转移较知名的论述。该理论的三个假设如下。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组成的二元经济。现代部门以现代化工业为主体,资本集中度和劳动生产率较高;传统部门以自给自足型农业为主体,边际收益递减,存在隐蔽失业和大量剩余劳动力。②农业部门中“零值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农业劳动力,即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初级阶段、“零值劳动”全部转移出去之前,工业部门无须提高工资就能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工业部门吸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既不会减少农业产出,也不会提高农业工资。③农业工资由生存工资或制度工资决定,工业工资则由边际生产力原理决定,工业部门平均工资高于农业部门30%~50%。“刘易斯拐点”到来前,农业剩余劳动力将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比较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为我国流动人口转移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参考。

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构建了更加严密完整的拉尼斯-费景汉模型(Ranis and Fei,1961)。该理论将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两转折、三阶段。第一阶段,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影响农业产出和农业工资。此后经过刘易斯拐点进入第二阶段,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小于农业部门平均工资,大于零,剩余劳动力继续转移,农业产出下降但速度慢于农业工资下降速度。当隐蔽失业劳动力转移完毕,经过农业产业化点(第二个转折点)到达第三阶段,农村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大于等于农业部门平均工资,两部门工资水平都由边际生产率决定。他们认为,保证剩余劳动力持续流动的关键是增加对农业部门的投入,改进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保持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平衡发展。同时,该理论对于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类型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也做了阐述:当技术进步具有节约资本或多用劳动倾向时,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相对于资本增加,劳动投入不变条件下边际生产率增加,新的劳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决定的就业量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相对充裕,资本相对稀缺,所以应鼓励节约资本或多用劳动的技术进步,以扩大就业。这为后文第五章的相关分析提供了有益借鉴。该理论还确立了“临界最小努力”准则,辨析了发展中国家总人口增长率对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影响作用。这也是后文分析相关问题的重要参照。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托达罗与哈里斯合作创立了乡-城劳动力迁移模型(Harris and Todaro,1970)用于解释存在城市失业人口前提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仍不断转移的机理。该理论提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内部也存在二元结构——城市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城市正规部门是指那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规模比较大的现代工业企业;城市中无组织、未合法注册的小规模工商业主体构成非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一般为劳动密集型,工资很低,但容易进入,为城市失业者和刚刚进入城市的农村移民提供了就业机会。T-H模型与刘易斯模型和R-F模型有较大差异:①成本-收益经济分析与相关心理因素是促使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②预期(而非实际)城乡工资和就业差距影响流动人口决策;③农业流动人口在城市顺利就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并且流动人口比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增长率是合理的。T-H模型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城市高失业的根源,为防止失业在城乡间转移,应当避免体制向城市工业过度倾斜从而引起城乡就业机会不平衡;减少对正规部门的补贴,取消各种扭曲生产要素价格的政策。

城市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学者对劳动力流动迁移问题的关注度也很高。Rosen和Roback构建的Rosen-Roback模型(1979,1982)在假设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分析得出工资的地理差异反映出劳动力供求地域差异的重要结论。某地的劳动力需求反映当地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基础设施、产业融合、集聚经济、人力资本外溢、不可贸易要素投入和创业精神),同时某地的劳动力供给反映出当地的居住舒适度和住房供应量。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生产函数为αηiiii

Y=ALK      (2.1)iii

其中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L为就业量,K代表资本。流动劳动力的间接效用为:iii

其中W为名义工资,Z为居住适宜度,P是该城市的房价,β是花i费于住房上的支出份额。,这里γ是一个与劳动力数量相关的住房供给弹性的控制变量。该研究表明,劳动力就业旺盛的地区,其全要素生产率高、房价低、居住适宜度高。

对人口流动原因解释较为全面的著名理论是“推拉理论”,由博格(D.J.Bogue)在1959年率先提出。模型顾名思义从推力和拉力两方面筛选影响流动人口迁移决策的因素:流出地的“推力”把人口或劳动力推出原籍,这样的因素包括收入较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自然资源枯竭等。同时流入地也因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活水平较高等“拉力”因素吸引着人口流入。实证中,推力与拉力因素是相对的,依赖于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具体情况。但是推拉模型强调的是区域特征与市场因素,而比较忽视个体能力差异的存在。因此,本书在研究分析过程中,就特别关注到流动人口个体的异质性,尤其是根据单个样本的数据来构建指标和指标体系。博格之后,许多著名经济学者对人口迁移流动的研究都得益于推拉模型的研究范式和思路。例如,新经济地理学派保罗·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中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及下辖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拥挤效应。(二)国内学者相关实证研究

国内对于“劳动力流动”比较权威和翔实的研究来自挪威外交部和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共同资助项目“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劳动力流动》(2002)。课题组将劳动力流动划分为3种类型:工作变动,即个人在不同类型的工作组织(单位)之间以及不同的职业和行业之间的流动;农村流动人口及城市间的移民,即个人在不同地域之间的流动;就业、下岗或失业以及再就业等,个人在不同在业状态之间的流动。本书所采用的定义类似于上述第二种情况,关注劳动年龄人口及其家庭成员在空间维度上的流动,既包括城乡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也包括城城劳动力半径较大的流动。

蔡昉主要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口流动最根本的结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且根据倒U形假说判断我国劳动力区际迁移动力巨大,未来流动规模仍将不断扩大。他还曾利用贫困农村的调查数据,检验了斯塔克等人的相对贫困假说和托达罗的绝对收入差距假说分别对人口迁移的解释力,发现二者都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动因。

熊彩云构建了D(r)=P{maxR>r}概率函数,假定当流动的预期收益大于实际就业收益时农民工才做出迁移决策,并基于对武汉市农民工实地调查采集的数据,分析了影响样本迁移和定居的推拉因素,证明了影响其职业转换的决定因素是“农村推力”,一般经济因素推拉作用促进了农民工转移就业;决定是否定居的则是“城市拉力”,户籍制度安排会阻碍农民工定居决定。

肖周燕创造性提出人口迁移势能转化假说,参考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行为函数,对推拉理论做出了重新解读,补充了个人禀赋和中间实现途径对人口迁移决策的决定作用,是对推拉理论仅讨论外部环境的丰富,并且弥补了推拉力定义不明、区分不开的缺陷。利用一些前人所做的调查数据验证了新假说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本书也借鉴发展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中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理论,主要从流入地角度分析我国近年来流动人口转移就业的情况和问题。尤其是对于超大城市,兼顾城市产业调整、规模调控与流动人口发展需求满足、城市包容度提升,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第二节城市包容度相关研究综述

根据系统论和逻辑学理论,事物的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和特性,外延是指概念或定义所指事物的范畴或数目。本书对城市包容度的研究述评也不例外地分为这两个方面,以求更深刻理解本研究的核心要素与研究体系。一 城市包容度的内涵与外延

包容(tolerance)起源于16世纪西方教派分裂、宗教矛盾激化历史语境下对不同信仰的包容,通常称为宗教宽容。英国、奥地利等国都曾专门颁布《宽容法案(法令)》。当今社会的包容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有了极大的扩展。2016年3月1~3日,世界银行召开了“2016年脆弱性论坛”(World Bank Group Fragility,Conflict and Violence Forum 2016),其主题正是“行动起来构建和平与包容性社会”(Take Action for Peaceful and Inclusive Societies)。

关于城市包容度的定义,Richard Florida曾提出它代表了对各少数民族、各种族和各行各业群体的开放性、宽容性和多样性,但后续不断有学者提出质疑。Reese和Sands针对Florida的定义指出,他利用对人口多样性的度量来代表包容度不一定成立,因为没有较好的事实证明多样性和包容度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学者Haifeng Qian进一步对二者间关系做出了实际检验,发现在研究地区和城市经济增长的社会或文化背景时,包容度应当与多样性区别开来。

以上包容度的内涵都是国外学者依据国外实际情况或数据支撑做出的论述或检验。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情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口的特征也不尽相同。所以本书对城市包容度的定义更多地采用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根据发展经济学对于贫困的研究,贫困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由收入和消费贫困延伸至能力贫困(包括健康、教育、人力资本等方面的贫困),后发展到涵盖社会包容性、机会和福利平等性等方面的权利贫困。这里提到的“权利贫困”正是与本书所讨论的“城市包容度”密切联结的对象。由此引出“城市包容度”的定义:

城市包容度是指以社会保险参加情况、劳动权益保障程度、公共服务享受范围为主要内容,评价城市对于流动人口中不同能力(受教育程度、经济能力)、不同职业、不同出身等类别群体的接纳程度。

在我国,外来人口中比较不受包容、不被接纳的弱势群体大多来源于城市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群体。笔者的导师刘纯彬教授早在2005年就针对与农民工相关的城市包容度问题做出过详细严谨的论述,只是当时还未曾明确提出“城市包容度的相关概念”。他在实地调查、理论探讨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要着力解决进城民工劳动环境和劳动保护、养老保障、医疗、住房、子女教育、民工参加工会等突出问题,改善其生活现状。这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保障的是城乡劳动力平等进入、平等居住与平等就业的基本权利。

如今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将包容的外延扩展至个人价值观、政治意见、文化倾向、种族民族等多个层面。李学迎自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宽容”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历史发展。他认为现代宽容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宽容,现代社会宽容包括了古典宽容与现代宽容两部分。本书则将“城市包容度”的外延具体定义为四方面: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包容;社会保障体系的包容;人力资本获得渠道(教育培训资源分配)的包容;市场竞争环境的包容。这也是后文选取城市包容度综合指标下辖分量的重要参考依据。二 城市包容度理论综述

关于城市包容性的研究近年才兴起,国内研究占少数,国外研究已较丰富。由于国内外研究经济社会背景环境、数据范畴和可得性、对象特征差异很大(异质性较强),因此进行具体分析时需要对国外研究成果加以调整,但国外研究尤其是相关理论创新依然有较高参考价值。目前对于城市包容度指标的选取,学界观点不尽一致,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Richard Florida和Haifeng Qian的模型,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一)Florida包容度理论模型

Richard Florida对包容度的最初论述出现于他在2002年发表于《华盛顿月刊》的文章《创造性群体的跃升》(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及2003年由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出版的《布鲁金斯评论》(The Brookings Review)收录的文章《技术与包容:多样性对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性》(Technology and Tolerance:The Importance of Diversity to High-Technology Growth)。

在Florida的理论体系中,衡量城市包容度(或多样性)的共有四项指数:同性恋指数(Gay Index)、波希米亚指数(Bohemian Index或Boho Index)、外国出生人口指数(Foreign-Born Index)和综合多样性指数(Composite Diversity Index),其中前三项分别为同性恋群体、艺术家或音乐家、出生于美国领土外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后一项是前三项的综合排序。他利用美国人口普查公共使用微观数据样本中50个大都市的数据对前述四项指数与梅肯技术标杆指数(Milken Tech-Pole Index,代表地区高科技产业集聚和增长,由梅肯研究院 Milken Institute于1999年提出)及科技增长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主要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结论认为,城市包容度高代表着较低的进入壁垒/门槛,因此较高的城市包容度或多样性能够帮助城市或地区吸引更多的人才(包括高科技劳动力,其中同性恋者、艺术工作者和国际移民是重要标志),他们促使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成为高科技、高生产率的发展中心。其中与城市科技成功性最显著相关的指数为同性恋指数,因为同性恋群体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多样性和革命性的“最后边界”。

Florida的研究与推广奠定了城市包容度、开放度及社会多样性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包容度等新兴概念引入学者们的视线。此后,城市包容度相关命题开始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较高的城市包容度除可吸引人才、促进城市创新和技术进步外,能够包容艺术从业者、波希米亚人(放浪者或先锋派)和同性恋群体的社区,其房价的提升也受到两方面机制影响:一是艺术设施增强了审美愉悦感,二是开放与包容导致正外部性,这证明了包容度还对房价波动产生较大作用。另外,包容度还通过影响城市整体生产的技能水平间接影响工资收入、就业情况和地区生产总值。(二)Haifeng Qian包容度理论模型

来自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Haifeng Qian教授极高地肯定了Richard Florida等学者对城市包容度研究做出的贡献。但他注意到近年来与城市包容度相关的研究多将它与城市开放度、城市多样性混为一谈。因此他将包容度与多样性进一步区分开来,指出它们在定义和测算方法上的差异,及它们推动创新和创业(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机制。

他认为包容度与多样性定义的主要不同在于:包容度体现了个体指标的重要性,容许更大程度偏离当前个体标准的开放性代表了更高的宽容度;而多样性的增强则体现在对不同社会群体或文化群体均匀分布的改变上。也就是说,包容度更关注于个体的异质性,而多样性更关注于聚类特征和分布。从统计指标上说,较低的相关系数也表明了二者的差异较大。

二者的测算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多样性测量借助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HHI)设计公式,而包容度测算使用复合的同性恋-波希米亚指数(Gay and Bohemian index)等相关指标。研究所用数据主要为2000年美国大都市统计区数据(US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MSAs),数据来源于美国人口调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最后,在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已有研究比较关注二者对技术、创业、创新、住房和经济指标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Haifeng Qian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根据Romer的新增长理论和Florida的“3T”(Tolerance,Talent,Technology)理论,设计了两个主要的多元分析模型:0123

innovation=α+αtolerance+αdiversity+αhuman capital4561+αuniversity+αtechnology+αagglomeration+ε      (2.3)0123

human capital=β+βtolerance+βdiversity+βamenities42+βuniversity+ε      (2.4)

其中,包容度变量(tolerance)由同性恋指数(Gay Index,即同性恋者占区域总人口比例)、波希米亚指数(Bohemian Index,即艺术和创造性职业工作者占区域总人口比例)、熔点指数(Melting Pot Index,即国外出生人口或国际移民占区域总人口比例)三者构造而成。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以本科学历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表示;集聚度(agglomeration)以每平方英里的人口数对数值表示;生活质量(amenities)用城市或区域中“NAICS”排名前五位服务行业的企业数量来表示;university为每千名居民中教职工的比例。

得出的结论是多样性对创新创业的影响是直接的,而包容度则是间接的。但二者都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创新创业的开展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

除Haifeng Qian教授外,Karen M.King也在他关于包容度的研究中对Richard Florida的指标体系做出了改进,指出其指标不能良好地反映出地区的经济表现,而且“创造性群体”的界定比较模糊,在衡量城市包容度与区域发展时未考虑不平等与贫困问题。后文也将借鉴前辈们的研究范式,对我国城市包容度的特殊性进行考量,设计并构建我国城市包容度指数体系。三 城市包容度实证研究述评

实证研究方面,本书主要总结国内学者关于包容度或类包容度指标的相关研究。

国内对于包容度的研究多集中于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视野下的“容忍度”研究,尤其是顾客对旅游产品(包括景区)定价的容忍研究。王霞在她的博士论文中不限于旅游业,对各行业价格容忍度(price tolerance)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分析了顾客满意、价格容忍度和价格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她对包容度的定义是“顾客愿意支付或者下次购买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研究得出行业集中度差异、品牌差异对价格容忍度的影响。该研究跳出新古典价格决定论,考虑了非经济指标对价格弹性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并且不局限于单行业、单指标。

黄晓敏曾在就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时,设计并构建了创意经济社会宽容度(或社会包容度,social tolerance)指数进行定量分析。该指数包括4项白色指数和4项灰色指数,包含的具体指标为12项。在总权重为10分的基础上,为每一个指标赋权并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创意经济宽容度的分析。她对社会容忍度的界定为“社会容许不良事件得以存在的最低限度”。这也是国内较详细论述与社会宽容度相关的综合指标的文献之一。

李学迎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包容度对生产和交易的激励是否节省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以及制度包容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这与本书的研究较为近似,也与本书在研究城市包容度与产业发展关系时的思路不谋而合。四 包容性增长相关文献综述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可以体现出对城市包容度水平提升的要求。笔者基于胡锦涛同志的两次讲话内容、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及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贫困理论、不平等理论发展与增长理论演进中梳理包容性增长理念形成和演变的脉络。

2009年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讲话,首次提出主张“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再次以致辞标题的形式强调包容性增长,并充分而深刻地阐发了中国对包容性增长的认识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要政策建议。

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提升全球社会的包容性主要是指“全球社会都有责任确保即使是地球上最贫困的人们也不会被遗忘在全球化的浪潮之外”,推进全球化需要正视排斥主义对发展机遇的阻碍。而世界银行发布的另一项《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城镇化报告》(2014)显示,中国包容性城镇化需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住房供给及农村地区服务供给提升来实现。在保证农村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乡公共服务同质化,共享发展成果,这是包容性增长的要义。关于“包容性增长”概念的外延,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曾明确提出包容性增长战略主要包括累积型、创新型、分配型、稳定型和就业型五种政策类型。杜志雄、肖卫东、詹琳等也曾论述,“包容性增长”理论上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权利获得、机会平等、福利普惠四个方面;政策上主要指向培育和提升人力资本使民众获得人力资本价值公平,增强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的公平性使民众获得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建立公平的防护性保障体系使民众获得社会保障价值公平三个层面。这也成为本书界定“城市包容度”外延的重要参考。

笔者在研究中还发现:包容性增长、权利平等与贫困之间存在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