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设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4:09:10

点击下载

作者:王曜、黄雪君、于群 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设计

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设计试读:

第1章 绪论

1.1 价值与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优美的城市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城市文化寄予越来越高的期望。城市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对于城市景观建设的整体认识水平也逐步提高,景观环境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广场雕塑、环境装置以及装饰性建筑、构筑物、景观小品等内容,在城市景观的整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从总体上说,大多数城市的公共艺术、景观小品的运用尚未作为景观建设核心的组成部分。许多设计和建设单位仅仅把它们当作最终的点缀和若干区域的填充。这使得大批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和景观构筑物在艺术水准和环境功能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对城市环境建设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的需求和重要性也得到不断扩大和加强。而对当代城市景观环境背景下的公共艺术和构筑物设计也成为许多设计院校中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书的宗旨是以城市景观学科总体框架作为依据,将公共艺术作品和景观构筑物纳入其中进行研究,并对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的起源、发展、概念以及类型与特征、创作理论与方法、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设计创作程序等相关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整体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公共艺术在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定位和价值,从而得到正确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为景观设计专业学生及相关从业者提供有关城市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创作设计的指导教程。图1-1 《印章》(Free Stamp)美国当代著名波普艺术家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的公共艺术作品,2008,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中心湖滨大道旁

当今中国,城市环境建设目标已开始确立为大众营造一个尊重当地文化传统,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优美且富有文化内涵的宜居城市,从而实现提高人们生活环境品质的目标。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许多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完成整体的、全方位的转化,建立完美的、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系统,所以对于传统的借鉴和外来模式的运用一定会在较长时间内经历探索、研究、扬弃的过程,直至在这些具体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我们发展相适应的完备的设计体系。当然,在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探索研究转换频率非常高,即使是在未来产生新的较为完善的建设体系后,这个体系也会伴随人类发展、城市建设的新的需求而发展,其区别只是在于,当未来成熟体系建立之后所呈现的发展变化会是渐进和舒缓的。图1-2 《图腾》(Totem)杰弗里·德雷克·布罗克曼,2012,位于澳大利亚珀斯外竞技场

城市景观正在逐渐融入社会生活,或者说现代社会就是景观社会,不仅是因为城市景观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文化通过街道建筑、城市设施、公园绿地、景观小品及户外媒体等体现出来;同时,它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走出了家门,街道广场、花园绿地、步行街区等户外开放空间就像一个个客厅容纳着人们的社交、聚会、休闲、娱乐等活动,城市成为了人们更大的一个“家”。如果把景观环境与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它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它也能够反映出城市的环境是否适宜人的生活,能够反映出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否丰富,也能综合地表现出人们的生存状态。图1-3 法国里昂的城市标志字体雕像里昂的法语是LYON,也是“狮子”的意思

美国建筑师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有一条经典语录:“给我看你的城市,我便能说出你的人民在精神上追求什么!”城市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地方,城市的景观环境无疑反映着城市人的综合处境。对于艺术性和公共生活的追求反映出一座城市发展的水平。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综合素质和生存状态的提高相吻合,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人的塑造与引导。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是人类的精神与文化通过物质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们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城市环境下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作为城市精神的养料、社会福利的补偿,具有把美还原给社会的重要意义。它们就像装点城市客厅的饰品或象征物,在愉悦着城市主人的同时,也给过往城市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要求人们对现实进行思考与批判,质疑与反思,所以公共艺术在景观范畴中具有不断提示景观设计目标、创作思路、设计方法需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的作用,促使景观的发展符合人类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在美化城市环境,推进城市兴盛,增添城市活力,丰富市民日常生活,提升城市品牌等各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一种符号,以或丰富、或轻松、或深刻的语言方式传递着信息;是一种媒介,连接着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化学催化剂,促使城市中各元素之间的反应尽快达到平衡。特别是那些经历过时光检验的经典作品,能够唤起人们深层的情感,加深人们对城市的认可度与归属感,对人的精神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图1-4 《小行星》(Asteroids)里克·费梅,2001,位于澳大利亚珀斯Nedlands的环岛大道和百老汇图1-5 《妇女桌》(The Women's Table)林璎,1993,美国耶鲁大学校园内的作品,这件作品最初目的为纪念耶鲁男女同校(co-education)20周年,后来扩大范围,献给耶鲁所有的女性图1-6 《城市中的人》(People in the City)安妮·尼尔,1999,位于澳大利亚珀斯

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历史,强化了物性的作用,它以“借物抒情,借物说事”的方式来传播思想观念,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内涵。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城市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犹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城市生活中关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道德和美学等多方面的问题,更引发了人类在新文明生存状态下对文化历史、社会现象、生活方式、居住状态等问题的新思考,并期待着人们回到城市环境、公共空间领域中去寻找到解决方法。

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开始发生变化,那些以往人们觉得突兀的事物,现在能够适应和理解了,过去觉得难以接受的新艺术、新事物,如今也可能在自己家的装饰上发现了。人们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安全、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这是因为人们的观察方式和审美习惯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变化,而城市公共艺术的不断介入与景观环境不断更新,正是推动这种变化的强大力量,让审美与艺术源源不断地渗透进去,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可能艺术性地营造城市景观环境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图1-7 《平衡的工具》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位于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

由于公共艺术的主要形式和观念产生于西方,在中国的引入和发展时期并不长,不仅对于初学者,而且对于一些从事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设计者和创作者来说,都很难说能够深刻地理解公共艺术产生、发展,以及与大众复杂多元的关系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在进入中国的早期从形式上对于大众来说是无法解读的新事物。尽管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公众在形式上主动地或被动地接纳了这种方式,但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与中国正在探索中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及景观的特色性建设一样,尚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至于公共艺术的形式如何符合中国民众在精神上、审美上、功能上需求等这类问题在学术界还有很多空白。图1-8 《插页》(Centrefold)马克·格雷·史密斯(Mark Grey Smith),位于澳大利亚珀斯图1-9  纽约街头的喷泉

事实上,我们非常需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生活习惯,包括传统城市、建筑、人际交往习惯等,并将其融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中,构建起新型的、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同时保留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情感方式的城市文化体系。只有在这样的体系中我们才能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能和谐相融于城市环境的公共艺术作品,建设符合大众需求、符合城市环境需求的公共环境。

1.2 思路与方法

本书由理论阐述、创作方法与实践案例三个部分组成。

理论部分,阐述公共艺术等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内涵与外延,以及它们在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在国外及中国的发展状况。综合分析现代社会背景下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对城市景观、社会环境及人类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方法部分,以其表现方式的不同,对公共艺术等作品进行分类,并深入分析其性质、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创作与设计的角度,深入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在尺度、造型、建筑环境以及人的活动等方面与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诠释了它们客观存在方式,从而构建起基本的创作思路与方法。

案例部分,通过列举各种典型的公共艺术与景观构筑物的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是为了启发艺术创作灵感和拓展设计思路,鼓励探索更多的新可能性,同时也为创作和设计设定基本的原则。图1-10 《大躯干:拱门》(Large Torso:Arch)英国画家亨利·摩尔(Henry Spencer Moore)的公共艺术作品,1963,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内

本书还从实践的角度,总结、归纳出创作与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步骤,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创作、设计的构思与表达方法。呈现出作品从创作设计,到制作、施工及安装等过程,并对优秀的作品加以分析与鉴赏。图1-11 《如意》(SMUG)托尼·史密斯(TonySmith) ,位于美国华盛顿波多马克河的格兰斯通(Glenstone)美术馆外

我们从艺术视角来看待城市景观环境的营造,又从景观角度来解读城市公共艺术,目的是期望在景观设计与造型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城市生活环境品质改善的同时,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并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分析,引领读者观察当今世界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的发展现状,以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新思路与新方向。

城市公共空间是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设计的主要存在空间和背景,因此这样的艺术设计实践并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观念的展现,而是以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艺术家与设计师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以艺术化的作品呈现在城市环境中。其创作团队通常是不确定的,可能是艺术家、建筑师,抑或是雕塑家、景观设计师,他们作为不同角色,以不同方式共同合作。这样的学科交叉和多领域的合作也与其发展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力求构建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基础,为来自各个学科、不同领域的读者提供一份入门的导览,便于日后进一步学习与更深入的研究。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上,对设计和创作中所涉及的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提出基本的设计创作思路与方法,以此对学习者进行指导。图1-12、图1-13 《水帘面纱》法国建筑师路易斯·斯卡德,埃米尔和工匠托尔斯滕· 菲舍尔(Louis Sicard,Emil Yusta,Thorsten Fischer);位于法国中部桑西森林地区;这座装置是为庆祝“2014年视野桑西艺术和自然节”(Horizons Sancy Art and Nature Festival)而特别建造思考延伸:1.城市公共艺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何在?2.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专业学科的价值是什么?

第2章 城市公共艺术的定义与沿革

2.1 作为环境艺术的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除了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于它的“公共性”。其文化价值的核心包含以艺术的介入改变公众价值、以艺术为媒介建构或反省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它不仅超越物质符号本体、提供隐秘的教化功能,关键是由人、艺术作品、环境、时间的综合感知,批判、质疑或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公共艺术可谓是一种手段,那就是实践并形象化地通过这种手段去呈现艺术本体的根本内涵。图2-1 《风神-风声亭》(Aeolus- Acoustic Wind Pavilion)英国艺术家卢克·杰拉姆(Luke Jerram)(1974~)设计的一个巨大的金属有声雕塑,以希腊神话中的统治者的名字而命名,矗立在伦敦的金丝雀码头

广义上的“公共艺术”,指私人、机构空间之外的一切艺术创作与环境美化活动;狭义的“公共艺术”,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能符合大众审美和视觉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在当代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公共艺术应该只属于以视觉空间方式存在的造型艺术的一部分,它实际上是“公共的造型艺术”的缩写或缩略语。它是以实体方式长久存在,以诉诸于社会公众或未来的公众并以赢得公众的长久关注为目的的艺术作品。

从这个概念的内涵上讲,它更多地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雕塑和公共空间的文化界定紧密相关;从这个概念的外延上讲,它又与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城市风貌的特征以及城市建筑、城市规划紧密相连。过分狭义化不能涵盖这个概念的当代意义,从而背离这个概念的鲜活的当代城市建设的实践特征;而过分宽泛,又会流于无边无际,最后的结果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任何设计行为都成了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充实人们精神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设计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语言和要素。图2-2 《羽毛球》(Badminton)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位于美国肯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前,1994

作为环境艺术的公共艺术作品最重要的特征是其所具有的“公共性”。主要体现于以下几点:第一,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历史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第二,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服务于市民大众。公共艺术作品是大众的艺术,需要被大众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第三,城市公共艺术作品设置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相对于其他艺术可能存在于私密、封闭的私人空间,它存在的空间是开放的;对于时间形式而言,它存在于不断变动的历史认可过程中;第四,公共艺术包含了一种公开对话、理性交往、构建共同精神的意义与内涵。图2-3 《芝加哥的毕加索》位于美国芝加哥市政府广场,1967,标志着芝加哥现代艺术的开端雕塑所在的戴利广场早已成为芝加哥人熟知的聚会地点,在不同季节和时间,这里总有音乐表演、农产品市集和其他活动举行

2.2 景观构筑物的定义

景观构筑物指在城市景观中,由设计师设计的,能够与环境协调统一,具有特定的实际功能,并具有审美特征和一定文化内涵的非建筑构造物。景观构筑物也属于城市环境艺术的一部分,或认为它是公共艺术作品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户外与景观相连的媒介,也可以是景观中具有一定实际功能的构筑物。它强调在满足一定的城市公共功能(如引导指示、限定公共空间边界、为公众提供憩息、健身或其他户外活动)的同时,以其明显的审美特征来营造优美的环境氛围。在城市景观中具有功能性、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景观小品都可称之为“景观构筑物”。

景观构筑物能否被称为公共艺术作品是由其艺术性和思想内涵所决定的,而在实际的城市设计或建设中,这两者的界限往往不是很清晰,所以我们也采用这种宽泛的分类方式来对待。一般而言,凡具有明显的创作主题、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明确的思想内容的作品,往往被视为“公共艺术作品”;反之,上述特点不是很明显,而更多是承担其实际的城市实用功能或仅能被人感受到视觉美感,且规模与体量有限的对象,则往往被称为“景观小品”或“景观构筑物”。图2-4 波特兰演讲堂前庭广场混凝土巨石瀑布墙极具雕塑感,无水的时候形似错落布置的雕塑墙,颇有美国西部自然山地的味道

公共艺术和景观构筑物在研究和创作方法、创作内容、表现形式、营造技术、材料以及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等方面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方面。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和景观构筑物都具有美化空间环境、提高市民审美能力、组织空间关系、促进沟通交流、体现城市精神、代表城市形象、传播地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增加城市活力、提升经济活力并反映时代思想等作用。在本书中我们将其一并研究,再有所区别。图2-5 波特兰演讲堂前庭广场

2.3 传统景观中的构筑物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景观构筑物是指那些体量轻巧、造型精美,具有功能性、装饰性和艺术性的构造物,其造型不易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可以长久设置于庭院景观之中。尽管其体量小巧,也具备可进入的内部空间,但在造型和空间处理上需经过一番细心雕琢和推敲,才能使其充分融入整个园林所营造的氛围中。园林景观构筑物主要包括奇峰假山、经幢石灯、景墙花窗、花坛坐坎、庭院雕塑等,以点缀和装饰园林环境为主,凸显自然与人文意境。与园林主体建筑相比,其在空间上虽不处于重要位置,但若布局合理,配置得当,则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假山以人工方法堆山叠石而成,它是园林中体量最大、用途最广、造园必备的构筑物,一方面增添园林空间层次上高低错落、虚实对比、移步异景的变化,另一方面为游人更好地欣赏园林景致提供不同的视点。“人在其中必然会时而登高,时而就低。登临高处时,不仅视野开阔,而且由于自上向下看,所摄取的图像即为鸟瞰角度或者俯视角度。反之自低处向上看,则常可使人感到巍峨壮观,这时所摄取的图像即为仰视角度。”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掇山手法层出不穷,从石材选择到堆叠、整个过程都以自然景象为参照,加以提炼,因此我们也常能见到搭配种植的树木花草与假山形成极其自然的关系,仿佛原来就生长在其中。图2-6 苏州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因假山得名,园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此山为清代著名叠山大师戈裕良所作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者以士大夫与文人雅士为主,透漏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可以说是他们把中国古典人文绘画与诗歌的意境都融入造园手法之中,因此,园林中的任何景致看起来都是富有诗意、富有寓意的。庭院中的雕塑小品、景墙花窗和经幢石灯等物,还包括各种反映自然景观的“盆景”艺术作品,自然也是极具观赏性与文化性的。它们一般体量小巧,主题丰富,有人物、动物、植物形象,也有抽象几何形象的,一般象征着长寿多福、出入平安、健康幸福等吉祥寓意。置身于这样的景致之中,也能为游赏的人们增添更多趣味与赏玩的韵味,让庭院具有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艺术品味的功能。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城市中的景观小品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些许,比如描绘街道的绘画中有府邸门头、抱鼓石、下马石等建筑附件,以及谤木华表、凉亭戏台、望火楼、牌坊之类的具有建筑性质的景观构筑物。尽管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享誉世界,但由于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慢,经济落后,城市发展受到限制,使得景观构筑物的发展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而私家园林的造园技艺因其长时间内一直属于权贵专享的奢侈品,其造园技艺并未被推广运用于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图2-7 天安门广场上的谤木华表图2-8 上海豫园玉玲珑图2-9 石狮子

包括“盆景”艺术在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在异国他乡的日本却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并广泛运用于园林庭院及公园的造景艺术之中。其中,“枯山水”园林就是一个典型,它一定程度上是禅宗哲学在造园艺术中的反映,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自然即美”的思想。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一般多选用未雕刻加工过的岩石组成石组,用石块象征山峦,石砂代表着幻化的大海。枯山水作为景观的一种形式是日本人对自然的崇拜及风土文化的体现,也是禅宗思想的物化,同时也体现出了宗教思想与固有文化融合的结果。

欧洲文化史上记载的大量“巨石建筑”(见图2-10)是原始人类的宗教崇拜物,也被认为是西方国家传统景观构筑物的雏形。古希腊城邦建设中,人们已经开始运用水渠、柱廊、雕塑、喷泉、花坛等各种构筑物进行人文景观的营造,这个阶段的构筑物主要体现权力性和等级性,具有理性、完美的特征。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建设与景观建筑在发展上则有更多重大突破,在皇室园林建造上,值得一提的是哈德良山庄(Hadrian Villa)(见图2-11)。除了御用的建筑外,还运用到柱廊、雕塑、精致的水池、温泉、花架、亭子等园林景观构筑物。然而城市景观小品真正的开端是18世纪巴黎的皇家园林,凯旋门、纪念碑、灯柱、喷水池等大大小小景观构筑物配合广场、街道和古典建筑共同构成一系列完整的城市景观系统。图2-10 英国巨石阵耸立在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史前“巨石阵”距今4300年,由一系列的同心圆形状的石碑圈组成,圆形柱上架着楣石,构成奇特的柱盘顶图2-11 古罗马的哈德良山庄

时至今日,在走访欧洲各个城市的时候,除了能够欣赏到这些标志性建筑景观构筑物之外,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颇具特色的喷泉、花坛、路标、长凳、街灯等各种景观构筑物。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让人感受到极大便利与舒适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蕴藏在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通过整个城市景观的完整性与协调性所传递出现代的、文明的城市品质。

2.4 公共艺术的产生与成就

城市发展自身的需求成就了城市公共艺术产生的宏观背景。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成熟的表现,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产生与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20世纪西方国家,在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提出的《雅典宪章》(1933年)和《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表达了西方国家对于城市发展建设的理念和原则。它们指出城市是作为活动交流、联结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环境应该保持连续性,城市、建筑、园林绿化统一协调;历史遗址、古建筑需要与城市的建设过程综合起来考虑;需注重对地方特色与传统挖掘,创造既统一又独具特色的城市等。它们把城市看作综合文化的社会实践,在城市发展上达成了一种国际共识,即城市环境应该由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历史遗产保护共同构建而成。在这种城市建设先导的观念下,逐步形成了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社会职能,为公共艺术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源自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美国兴起的公共艺术前奏曲,可以说是始于罗斯福的“新政”时代。正如罗斯福在一次竞选演讲中所宣称的:“吾国的心声与灵魂永远是平凡人的心声与灵魂。”在1933~1934年间,一方面是推动艺术与强势经济携手并进,共同创造美国独特的文化,美国政府雇佣了上万名艺术工作者。“他们生产出数量惊人的作品:10万幅绘画,18000件雕刻,13000件版画,超过4000件壁画,这些还不包括海报和摄影作品。这个过程中他们创造了一种足堪表现时代的理念——不论实践与否——的公共艺术。”图2-12 《自由女神像》(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法国著名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在巴黎设计并制作,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100周年礼物。于1886年10月28日,矗立在美国纽约市海港内的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被誉为美国的象征

艺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艺术品从“奢侈品”转变为“公共的”艺术品。美国人逐渐发现自己在艺术上已有一席之地,尽管那个时期的作品良莠不齐,但题材都是朴素、人性、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人们能够参与艺术作品的讨论,整个艺术实践的过程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这种变化使得艺术能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发展。图2-13 《转动的轮子》琳达·博蒙特(Linda Beaumont),西雅图塔科玛机场,2012,作品由91个高达6ft(1ft=0.3048m,下同)的圆形钢盘依次排开组成一道绵延600ft的长栅栏,将广场外的机场穿梭巴士等候区与后面的停车场区隔开来,给往来的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图2-14 《包裹岛屿》克里斯托和珍妮·克劳德,位于美国芝加哥市政府广场,1967图2-15 《社区精神》安德鲁·凯,1999,贝尔蒙特文娱中心图2-16 《开放图书馆》迈克尔·克莱格和马丁·古特曼(Michael Clegg和Martin Guttmann),位于德国汉堡,1991~1993图2-17 《弓箭手》亨利·摩尔(Henry Spencer Moore),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弥敦菲腊广场(Toronto City Hall Nathan Phillips Square),1964~1965

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美国公共事业促进局的联邦艺术计划[Works Progress (Later Projects) Administration / Federal Art Project]后来便转化成了美国的总服务处(Gener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的“建筑艺术” 计划(Art in Architecture)与“国家艺术基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而国家艺术基金1965年直接以赞助公共艺术为主,作为艺术家在公共空间进行艺术作品创建的资金。关注: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必然涉及城市公共空间,在分析和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必须考虑作品在特定空间和时间中的定位。同时,公共艺术作品的实现也将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和面貌,并对经常欣赏到它的人们有多层次的重要意义。相较于艺术创作它更接近于设计,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艺术设计。

尽管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公共艺术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仍然是以城市雕塑、建筑装饰等为主,但是时代所赋予公共艺术的意义和内涵却是雕塑、建筑或其他形式的艺术所无法涵盖的,因为它们并不涉及“公共领域”、“公共性”的意义。因此,“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以构筑物为主,体现人类精神和历史文化的物化形态,真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图2-18 《Heureka》尚·丁格力(Jean Tinguely),2013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 )在提出“公共领域”概念时,对“公共”、“公共性”及“公共领域”所进行的一系列理论阐述,同样也为“公共艺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哈贝马斯为公共领域的概念和公共精神的发生做了历史性的描述与讨论,他的研究表明,“公共”或“公共的”这个词的运用是相当晚近的事情。英国17世纪开始使用这个词,此时,“公共”的一般替代词是“世界”或“人类”。法语中“公共”一词最早用来描述“公众”的。18世纪的德国,“公众”一词,一般指“阅读世界”。哈贝马斯在这个词的语义和文化考察中提出,无论它指的是哪一种公众,都是在“进行批判”。公众范围内的公断便具有“公共性”而批判本身则表现为“公众舆论”。

哈贝马斯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公共”一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意思。它们源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一同运用到建立在工业进步和社会福利国家基础之上的市民社会关系当中时,互相之间的联系变得模糊起来。同样是这些社会关系,一方面反对传统用法,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它作为术语加以使用。也就是说不同时代和不同地方的“公共”是有差别的,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的“公共”又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它表明了公共艺术的内涵是历史性、变动性和多义性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