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银行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8:11:11

点击下载

作者:那一水的鱼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懂银行股

读懂银行股试读:

前言

国内乃至国外都少有研究某一特定行业的投资类书籍。首先,一般人不愿写这类书,因为里面包含的专业知识太多,而读者面又很窄,费力而不讨好。其次,投资大师更不愿写这类书籍,因为谈投资理念无所谓对错,但涉及专业领域就容易出纰漏,一个不小心便会成为投资圈中的笑谈。

我刚开始研究银行股投资时,市场上还没有任何相关的书籍,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吸收分散在各处的零散信息,主要包括各银行的财报,各种银行业监管文件,银行高管的发言稿,某些银行的员工论坛,各投资论坛中有关银行股的分析帖,等等。它们有的像柱子,有的像簸箕,有的像芦笋,最后把这些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哦,原来这就是大象!

我从2008年5月第一次买入银行股,到今天刚好快八个年头了。记得有个“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说在某一领域花上一万个小时,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掐指一算,我这八年扑在上面的时间满打满算还是不足一万小时。虽然我斗胆写下了这本书,但我不敢说自己是银行股投资领域的专家。路既在脚下,也连通着诗和远方。这些年来,能和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投资,畅然而又欣慰。让我们一起,继续修炼!而写作也是修炼的一个环节。

本书删繁就简,尽力让入门级投资者也能看懂,一些对银行股投资影响不大的内容则涉及较少。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是从投资的角度去看银行的商业模式;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十章)则为银行股投资的基础知识点,包括财报知识和各类监管指标等;第三部分(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内容集中在银行股的具体研究分析上。

写书是个辛苦活,费时费力,一开工就停不下来。这两个多月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是早中晚连成一线,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感谢妻子的理解与支持,否则这本书不可能完成。感谢雪球网友@处镜如初先生,百忙之中抽空审阅了全书。2016年5月15日星城长沙第一章银行这门生意银行这颗“蛋”从哪里来?

根据历史记载,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北宋年间的交子,而早期的交子实际就是“存款凭证”。蜀地多险要,道路难行,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扛着麻布袋(铜、铁等金属货币)去登高望远,于是当时(约1008年)的16家富商联合起来,搞起了交子铺户。交子铺户印制[1]了一些具有防伪功能的纸质“凭证”(交子),客户出行前可以把铜钱交给交子铺户,领取一张纸质的交子。到达目的地以后,客户再凭交子从其他“网点”把铜钱兑换出来,并交纳一定的“手续费”。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交子的发行权收归国有,真正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早期的交子铺户,其实更像银行的雏形,其生意模式类似于今天的“异地取款”。如果A地包子铺的张三拿了十吊铜钱前往B地,准备付给B地面粉铺的李四;而十天后,李四拿十吊铜钱从B地前往A地,收购A地的小麦。经过交子铺户的运作,张三和李四都不需要携带笨重的金属货币。而对于交子铺户来说,A、B两个网点根据纸质凭证即可轧平头寸,也无须聘请镖师押运钱财。后来的山西票号也与之类似,只是它增加了汇兑业务——张三可以直接把钱汇给李四,省去了A、B两地间的奔波。

以上两种生意模式,对应了现代银行的中间业务。除了中间业务外,现代银行还在经营着另一种重要的业务——存贷业务。存贷业务的起源,“金匠铺说”是一种主流说法。

早期金匠在打造金器过程中,储藏了部分客户的金条。后来也有客户将金器交予金铺保管,并交纳一定的管理费。慢慢地,金铺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在同一时间来取走金条。经过观察和计算,金铺将一部分金条留存(准备金),用于平日的兑换;另一部分则作为贷款借出,并按借贷时间的长短收取费用(贷款利息)。早期金铺还要向存金客户收取保管费,经过存贷模式的发展后,为了吸引更多人来[2]存金条,金铺不仅不收手续费,还给储户发钱(存款利息)。这就是银行存贷业务的雏形。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讨论这些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干吗?对投资银行股有帮助吗?先别急,要投资一个行业,我们首先得明白它的生意模式(或曰盈利模式),毕竟“靠什么赚钱”很重要。此外,夕阳行业之所以是投资的危险区,其原因正是生意模式被新生力量迭代。还记得小时候经常有人挑着箩筐大街小巷叫喊“修伞补鞋子”吗?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因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伞和鞋的价值量相对变小了,坏了直接换新的,这种生意模式已经被迭代了。

钱庄搞起来以后,押送金银钱财的镖局生意凉了一大截。现代银行搞起来以后,钱庄也只好关门大吉了。如果某一天,银行整个行业做不下去了,那肯定是它的生意模式被迭代了,而不是微观中某些银行的战略或执行出了问题(有那么几个“坏坏”的高管也无所谓)。

[1]比如图案、印章等。

[2]估计古人当时也纳闷:“还有这等好事?”银行的生意模式

英文中银行的单词是“bank”,同时“河岸”也是用这个单词。在中国估计没人会把银行与河岸扯在一起,但两者确实有共通之处。河岸把河水框在河道内,河水在其中川流不息;而银行则把货币框进来,货币在银行体系里流动。

在我国,说起银行一般都是指商业银行,本书探讨的问题也集中于此。在国外还有另外一种银行也叫bank,那就是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它类似于我国券商和基金公司的结合体。说到这顺带提一下银行业的混业、分业经营。简单说,混业经营就是银行除了自己的存贷和中间业务,还可以干券商、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的[1]活;分业经营就是银行只能干传统银行的事,顶多给券商、基金、保险销售金融产品,赚点佣金手续费,但自己不能发起这些产品。目前在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银行只能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本分。对[2]普通老百姓来说,为了避免混淆视听,很少有人管国内的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叫投资银行,说到“投行”一般指国外的资本大鳄,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

话说回来,我们继续来关注传统银行,看看银行这门生意。银行一只手从储户这里借钱(较低的利率),另一只手把借来的钱放贷出去(较高的利率),从而赚取中间差额。这个差额就叫“净利息收入”,它是银行最基本的收入来源。当然,银行的利差并非全部依赖存贷款,银行也向其他银行拆放资金,或投向高等级债券等,这些业务都能赚取净利息收入。在此基础上,银行还衍生出一些“中间业务”[3],中间业务对应的收入就叫“中间业务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的大头主要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如刷卡手续费、咨询顾问费、托管费等。

我国银行到目前为止,净利息收入仍然是大头,约占营业总收入的70%至95%。相比之下,现阶段很多投资者更喜欢中间收入,尤其青睐中间收入占比高的上市银行(中间收入低于20%都不好意思打招[4]呼)。主要理由有:一方面开展中间业务消耗的资本金较少,另一方面中间业务不用担心坏账风险(受经济周期影响小)。但是,投资者也要清楚,中间业务收入其实是立足在存贷等业务之上的。因为银行资产(贷款等)和负债(存款等)总量的多少,跟客户数量及客户[5]口袋里的资金数量是挂钩的。如果客户稀少,何来中间业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存贷业务是电影院的票房收入,那么中间收入就是门口卖爆米花的。

[1]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可以是同一家公司(如德意志银行)就叫混业,分开了的不算。

[2]真的会有人把钱“存”错地方,国内不是还有经纪人把保险当存款卖给老人?

[3]不以赚取利差为目的的业务,都可以叫中间业务。

[4]实际上一些中间业务消耗的资本金并不少,后面的章节还将提到。

[5]目前来看,小型银行(特别是港股)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都不高。银行卖什么?

麦当劳卖汉堡,吉列卖剃须刀,那么银行卖什么?

银行的经营基础是建立在货币之上的,这一点比较特殊。货币不同于其他实物产品,其中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不会过期变质,不用担心存货贬值、损毁的风险。一些实物商品,如水泥,生产出来后保质期只有两三个月,之后它的标号等各项指标都会下降,不能继续使用;如煤炭,从地底挖出来后只能露天堆放,风吹雨打过后,其热值降低,售价打折。像这种具有贬值风险的商品,一旦供过于求,产品堆积,生产厂商就不得不大打价格战,以致利润下滑甚至亏损。反观银行,在报表中你压根看不到“存货”这个词语。货币不会过期变质,也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每一份新增货币都会对存量货币产生稀释作用,它确实“不愁卖”。

即使是可以使用上百年的房地产,也面临折旧问题。实物商品中,[1]不担心存货贬值的商品少之又少。不过,在虚拟商品(如软件)和服务业中却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虽说银行的经营基础建立在货币之上,但银行是正儿八经的服务业,在GDP统计中也被归入第三产业。确切说,银行是信用中介,它卖的是服务,经营的是信用。

比如说有人想卖房,有人想买房,二手房中介就是中间搭桥牵线的。同样的,有人资金富余追求回报,有人资金短缺寻求借款,银行就是中间搭桥牵线的。与二手房中介不同的是,房屋买卖结果都是交易双方自行承担(不论好坏),但银行则不同,不论它能否收回贷款[2]本息,都必须兑付储户的存款。银行自行承担贷款等资产端的坏账,并保证兑付储户的存款,所以说银行是信用中介。[3]

截至2016年3月末,银行的总资产已达203.3万亿元,存款超145万亿。如果没有信用体系的支撑,银行做不到这么大。再想想看,客户为何不把钱夹在信封里邮寄,而要选择银行汇款?

银行之所以能运营下去,皆因其信用体系支撑。国外一些银行破产,有时并不是经营上出现了亏损,而是信用体系出了问题,储户担心收不回自己的存款,一窝蜂地在银行门口挤兑。

[1]金银等贵金属、古董和高度白酒(但低度白酒长期存放会水化),这些东西不用担心过期变质。

[2]除非银行自己也倒闭了。

[3]含政策性银行。银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树不会长到天上去。”许多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常常会遇到“瓶颈”,增长停滞甚至倒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一款产品的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行业的发展阶段也常与之对应。在成熟期的中后期,整个行业内的产品销量会触碰到“天花板”。

如果某个行业的产品人人都需要(无法开拓新需求),人人都买[1]得起(无法“消费下沉”),那么产品的产销量终将受制于人口总[2]量,一旦触碰到这个“终极天花板”,则该行业内的企业要想提高销量,就必须提高市场占有率,把竞争对手挤出去。如果行业内某几家大企业几乎占领了整个市场,彼此很难再将对手挤出,那么这些大企业本身就代表了整个行业,它们触碰到的是“双重天花板”。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洗发水、牙膏等行业来说,它们刚被发明出来时可能很紧俏,但现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已经很低,行业的增长空间受制于人口总量,这正是一个触碰到天花板的行业。

而处于衰退期的行业,又是另外一回事。它主要是整个行业的需求减少,例如美国的高楼大厦多是30年前修建的,可以使用上百年;又或者被新的更好的替代品打败,例如胶卷相机被数码相机替代。

让我们再回来看看银行业的天花板。从人口数量的层面来看,如今的国人基本都与银行有业务往来,即使是偏远的山区,也设有邮储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网点。对于银行整个行业来说,继续争取到新客户的潜力不大。但是,我们换一个层面来看银行业天花板的问题,又会有新的发现。普通的商品或服务,达到一定饱和度后就很难提高需求,比如你不会因为有钱任性,就每天刷十几次牙,所以牙膏的销量会受制约。但银行不一样,还记得吗,银行的经营基[3]础是建立在货币上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票子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增长都会反映在票子上——2000年前我国轿车还很少,现阶段已陆续进入寻常百姓家。虽然牙膏行业不再增长,但任何新兴行业的增长,任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会把增长的力量输入到货币

[4]当中,进入银行体系的货币也会随之越来越多。因为货币总量一直在增长,所以可以这么说,只要银行的盈利模式没有被迭代,那它就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

我们来看看近些年的一些数据:[5]

由上表可以看到,我国M2数量从2006年末的34.5万亿元增长[6]到2015年末的139.2万亿元,同期银行业总资产从43.9万亿元增长至199.3万亿元。两者步调基本一致,银行的总资产增速更高一点,平均增速为18.29%。

一般来说,在经济增速较快的年份,或者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年份,货币增速也较高,银行资产的增速也相应较高。

[1]消费下沉指原本昂贵的商品或服务,价格降低后打开中低消费阶层的需求。如1990年代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十分昂贵,如今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

[2]或者有需求的人都买得起且乐于购买,且有此类需求的人在总人口的占比很难提高,如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喝酒。

[3]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因通胀而起。

[4]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稀释货币超发带来的通货膨胀。

[5]M0指流通中的现金;M1(狭义货币供应量)指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M0;M2(广义货币供应量)指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活定期存款,证券保证金+M1。

[6]含政策性银行。天生高杠杆的银行业

银行天生就高杠杆,高杠杆来自银行的盈利模式。若不是高杠杆,银行根本赚不到钱——光靠2%至3%的净利差(没有杠杆的话),还不够养活员工。[1]

我国上市银行的杠杆倍数普遍在13至20倍。高杠杆同时放大了收益和风险。在这里我们应当更关注风险:在20倍杠杆的情况下,只要5%的资产损失就会带来100%的伤害。巴菲特也曾说,只要银行不干蠢事,就是一门好生意。一些投资者提到银行的高杠杆就色变,[2]这也完全没必要。并不是说银行有了高杠杆,就随时可能倒闭——除非它们真干了蠢事。首先,银行有许多安全级别特别高的资产,如库存现金、存放于央行的款项、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等,除非发生社会大动荡,否则不会波及这些资产——这相当于降低了杠杆倍数的杀伤力。其次,银行有资产减值准备和税前利润两重保护垫,只要允许银行慢慢消化不良资产,就可以用时间换空间。最后,一些资产(如贷款)进入不良后,并不意味着100%全部损失掉,银行可以通过处置抵押品等方法减少损失,有时甚至毫发无损。

相反也有不少投资者认为,国家出于维稳的目的,不会让银行倒闭,所以可以安心睡大觉。这种思想当然也是错误的。美国历次经济危机总有一些银行破产,还有一些则被其他银行收购,或被政府注资救助。对于股东来说,破产自然是血本无归,但后两种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它们经常造成“银行还在,但老股东都不在了”的局面——因为股价已跌至冰点,股权被注资稀释后变得一文不值。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三种情况在我国都较少发生,但并不缺前车之鉴。感[3]兴趣的读者可以网络搜索“海南发展银行”“汇金注资光大银行始末”等关键字。

由于银行高杠杆的特性,所以其资产质量是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以这么说,诸如“办事效率高不高”“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不好”这类的问题,无非也就是银行(利润)赚多赚少的问题。但银行资产质量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了。

[1]含表外项目。

[2]开车可能发生车祸,不等于只要开车就一定发生车祸。

[3]海南发展银行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家倒闭的银行。银行业的周期性特点

周期性行业指的是行业内企业的利润、产品价格及供求关系等时好时坏,呈周期性变化。造成周期性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变化,此外也会受到整体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需求端)。

如果把钢铁、汽车等归为强周期行业,把食品饮料、医疗等归为弱周期行业,那么银行应当算是中等程度的周期性行业。银行的周期性主要是受宏观经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

在宏观经济繁荣向上的年头,企业利润高,贷款等融资需求旺盛,[1]银行的净利差较高且坏账率较低;相反,当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萧条时,企业利润低(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融资意愿低,此时银行的净利差较低且坏账率偏高。另一方面,多数时候政府的货币政策起到逆周期调控的作用——在经济繁荣时降温以防止吹大泡沫;在经济萧条时实行刺激政策以促使经济早日复苏。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总量和资金利率两个方面引导金融市场,前者是银行的“量”,后者是银行的“价”。因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附着在宏观经济形势之上,所以总体而言银行的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周期趋同,即在经济繁荣时业绩向好,在经济萧条时业绩堪忧。

投资者必须知道,银行是收益靠前、损失滞后的行业。银行放贷在前,放贷时借款年限、借贷利率等条件已经框定。而借款企业基本面的变化(经济情况转变)在贷款放出去以后,才开始发酵。

银行的收入是净利息收入及中间业务净收入,而支出则是各种税费、业务及管理费、资产减值损失(坏账)。银行在运营利差型业务时,已经考虑了各项支出成本,以及自己所需要获得的利润。银行要预估自己的各项税费、业务及管理费很容易,但它对坏账风险的预估却可能出现较大偏差。在利差中有一部分是对风险损失的补偿。在经济繁荣的年头,人们(包括银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要求的风险补偿也较低;在经济较差的年头,人们(包括银行)的风险意识强烈,[2]要求的风险补偿也高。因此在经济由好转坏的过程中,会存在利差中的“风险补偿”不能完全覆盖“坏账损失”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低估了“风险”。同样的道理,当经济由坏转好的过程中,由于前期银行的风险意识比较强烈,要求的风险补偿也比较高,但实际上经济已经由坏转好,所以这些过多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转化成了利润。

银行业最危险的时候,是他们情绪最乐观的时候(跟股市有点类似)。此时银行业往往有以下共同特点:资产负债表拼命扩张,风险意识弱,对抵押品要求低,想方设法加杠杆等——最终都指向一个结果,银行低估了未来资产的风险程度。由于此时经济繁荣,银行业绩向好,股价往往高高在上。可是一旦经济形势反转,投资者可能面临业绩下降和估值水平下移的双杀局面。反之,银行最安全的时候,是银行情绪最悲观的时候,最为惜贷的时候。即使经济已经爬出泥潭开始走好,但惯性作用下风险意识仍然高涨。尽管银行业的风险已经充分暴露,但各种鬼故事仍然不断,股价也被打入谷底。随着经济形势走好,投资者有机会面临业绩上升和估值水平上移的双击局面。

[1]因为活期存款利率变化较小,净利差主要因此拉开距离。

[2]银行利差的形成,同时受资产端(如贷款)和负债端(如存款)的供求关系影响。银行对风险补偿的要求,影响到的是资产端的需求方,这是众多利差影响因素中的一个。银行算轻资产行业吗?

资产需要滚动起来才能获利,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滚动获利的可视为重资产行业,主要依靠流动资产滚动获利的可视为轻资产行业。

像钢铁、汽车这类重资产行业,一旦开工率达到生产上限,扩大规模就需要消耗资本,如花钱兴建厂房,扩充生产线等。而这些固定资产的建设工作,短则一年,长则三五年。等到自家的厂房和设备都投产时,才发现原来竞争对手的新厂房也都投产了。此时如果需求端没能跟上,就变成了“产能过剩”。

在供过于求的状态下,产品价格下降。即使上述重资产行业已经开始亏损,也不得不开足马力生产。这是因为重资产行业的成本中有很大一块是固定成本——新建的厂房和设备,不管你开不开工都要折旧。

当然了,重资产行业也并不是没有甜头吃。比如当需求大增,产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自然也开始上涨,此时企业利润大增。但是新增产能还得数年后才能跟上,这又使得供不应求的状态短期内得不到缓解,企业的好日子还能持续一段时间。

以下是重资产行业生意模式的一些特点:(1)先投一大笔钱建设固定资产,投产后才开始获益。(2)周期性主要由固定资产投资的时间差造成。(3)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高,成本中固定成本占比高。只要产品售价高于浮动成本,即使亏损也继续生产。(4)自由现金流少,新增利润必须重新投入——要么用于扩大再生产,要么用于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等。

我们再来看银行业的情况。银行虽然也是周期性行业,但它的周期性是因为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而不是因为行业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性。银行在扩大经营规模时,不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成本占比不高。银行的经营建立在货币之上,新增的货币一旦投放,瞬间就会融入到市场中去——这在供求关系上不存在时间差,不会造成一会儿严重供不应求、一会儿又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

从以上特点来看,银行更像轻资产行业。但有一点例外,银行的[1]自由现金流少,新增利润很大一部分要拿去补充资本金,用以扩大经营规模。当然这也并不完全是坏事——如果一家企业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找不到出路又不愿意分红,只能趴在账上买点理财产品什么的,这种情况也不见得更好(对投资者而言)。

[1]主要是受限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在后面的章节中还将详细讲解。第二章银行会不会过度竞争?好行业如顺水行舟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在某些行业,即使企业做得很好,也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巴菲特曾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一个“价值2000亿美元的错误”。别看它现在是一个集保险、食品、能源等于一身的大型集团公司,股价已高达21万多美元/[1]股,但其实最开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却是两个纺织厂合并而来。当时的美国纺织业遭受来自发展中国家廉价纺织品(廉价的劳动力)的冲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逐渐步入夕阳行业,但巴菲特仍然将大量资金投入这个行业。这些资金受到了长达20年的拖累,并且他本人也花费了大量精力。如果当年没有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其他赚钱的行业,巴菲特管理的市值可能还会增加2000亿美元(经过复合增长后)。

除了夕阳行业外,还有一些行业总是处在整体的微利状态。企业的大饼被来自同行业的竞争者,有话语权的供应商,谈判能力强大的买家,虎视眈眈的替代品给撕得七零八落。

好行业是挑选好公司的第一步。在一个烂行业里,即使再优秀的公司也很难力挽狂澜。这就好像再有经验的船长,面对逐渐沉没的船舶也只能一筹莫展。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银行业,它是不是一个好行业,会不会陷入过度竞争的局面?

[1]伯克希尔·哈撒韦的A类股份,2016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格为213450美元。牌照最值钱

如果小区门口的小卖部生意火爆,那么不久旁边就会新开一家小卖部。类似这种无门槛的竞争领域,长期看只能获得社会平均甚至偏下的回报率。又如房地产行业,一个项目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投入,并非普通小老百姓就能介入。但只要利润可观,以前卖猪的、卖电器的,各行各业都跑到房地产行业插一脚。由于公司股份制这种制度设计,一些大额投资的领域完全可以通过集资的方式筹集资金,所以资金门槛算不上门槛,它挡不住资本获利的冲动。

银行则有所不同,银行并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它需要“牌照”。没有牌照,就算你手头资金再多也开不了银行。这时常让我想起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奉旨乞讨”的桥段。

目前中国有四千多家银行,虽然数量众多,但大部分是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我国商业银行的大头主要是全国性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行,共17家,它们的总资产占全体商业银行的73.9%(2015年末)。

要拿到银行牌照并不容易,最后一家大型银行牌照是1996年开设的民生银行。而数千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分别由之前的城市合作信用社、农村合作信用社转制而来。银行业有一个“婆婆”管家叫“银监会”,要拿到新的银行牌照,需要银监会甚至国务院批准。而已经拿到牌照的银行,在开设新网点时也需要银监会这个“婆婆”批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发展速度,减缓了银行的竞争。

不过也需要注意,最近的国家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开设银行,[1]2014年三季度开始,第一批试点(五家)银行开始筹建。截至目前,这些新开设的银行规模较小,影响不大——相对于目前199万亿元的银行总资产来说,这些新银行在短期内都难以冲破1万亿元的总资产(不到0.5%的新进竞争者)。但如果新银行牌照开放的速度太快太猛,投资者就得小心了——这种情况下,银行也可能会过度竞争。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台湾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初期发放了大量银行新牌照,导致银行业竞争过度,银行经营状况不断恶化。开放民营银行后的十年间,中国台湾本地银行数量由1991年的25家增加至2001年的53家,银行在岛内的分支机构数量则由1046家迅速增长至3005家,其银行业随后也经历了一系列危机。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未来谁都可以容易地拿到银行牌照,那么这张牌照也就不值钱了。届时银行的竞争肯定比现在激烈得多,投资者则需要重新评估整个银行业的投资价值。

[1]分别是温州民商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和上海华瑞银行。超车?当心“紧箍咒”!

与其他行业不同,如果某家银行想要挤压同行、侵占市场,那么它耳边就会响起“紧箍咒”。这道“紧箍咒”就是“核心资本充足率”!在本节中,我们先不理会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重点看看这个“紧箍咒”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来看银行最简单的存贷业务:虽然在一存一贷的过程中,银行的角色是信用中介(媒介),但“空手套白狼”可不行!如何让储户相信他们的存款是安全的呢?万一贷款收不回,银行拿什么保证储户的资金安全呢?

为了防范这个风险,也为了打消储户的疑虑,全世界最精明的银行家们坐在一起开会,开发出来“核心资本充足率”这个指标(可百度“巴塞尔协议”)。简单地说,银行想做100元的生意(配置100元风险资产),就得从自己口袋里拿出8.5元“本钱”。如果风险资产发生了损失(如贷款坏账),先从银行的税前利润和本钱里扣除,以此来保障银行负债端(储户)的安全。

我们来看看,如果某家颇具野心的银行想要抢占市场——简单说就是左手、右手之间倒腾更多的钱(净利息业务,如存贷业务)。那么这家银行很快就会发现:真尴尬,自己口袋里的钱(资本金)不够使啊!就好比汽车跑着跑着发现没油了一样,银行这时也需要加油。银行自己揣着约8.5元,经营着100元的风险资产,一年下来也就赚那么1块多钱的净利润。靠自己努力干活就只能加这么点油了,如果还想超车(跨越式发展),就得想办法从小伙伴(股东)那里掏钱了[1]。[2]

以前有人担心利率市场化全部完成后,各家银行会无节制地抢存款,不断提高存款利率,最后大家都没钱赚。其实,不管哪家银行抢存款,都得掂量下自己口袋里有多少本钱。等到它囊中羞涩时,自然没必要再拉高存款利率。银行在抢客户、抢存款的时候,一只叫“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手就会掐住脖子,并高喊道:“别抢了,给其他银行留口饭吃吧!”

我们用券商来对比着看。券商的经纪业务(就是证券开户和交[3]易)由于没有类似的资本金限制,券商不需要太多本钱就能把客户的数量和资金量垒上去。也因此券商不断下降佣金率吸引客户,目前普通客户也能拿到万2或万2.5的佣金水平。这个佣金率在扣掉上交给两大交易所的各项规费以后,已经是微利了。

可以说银行在扩张过程中,都要受到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约束。这个紧箍咒虽然套牢了股东的“本钱”,也放缓了优秀银行的扩张步伐,但它的好处是限制了银行业的过度竞争,大家都可以活得滋润。近些年许多银行都在提“轻资本发展战略”,实际就是尽量躲开“紧箍

[4]咒”。

[1]风险资产增速≈ROE-分红率。如果想在风险资产上超速,就得考虑再融资了。

[2]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一步在2015年10月24日完成。央行虽规定存款基准利率,但上浮比例由银行自行决定。在存款利率放开初期,不排除监管部门就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向银行进行窗口指导。

[3]根据最新的《关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的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36号),券商须对经纪业务的交易结算资金总额计提0.4%至4%不等的风险资本准备。在此基础上,券商须保证净资本/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100%。由于仅仅是针对结算资金计提,所以该项监管对券商经纪业务发展的束缚不大。

[4]即多开展资本消耗低的业务,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重点开展某些中间业务(如托管业务、销售理财产品等);二是配置风险权重低的资产。银行股白菜价是好是坏?

截至2015年底,已有16家银行在A股上市,它们的总资产为118.8万亿元,而全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155.8万亿元,前者占后者的76.3%。如果算上港股上市银行,这个比例还会更高。银行一旦在交易所上市,就成为公众型公司。如果它需要增加资本金(前面说的“本钱”),除了利用留存利润,就只能通过股市。不管是定向增发,公开增发,还是配股,都要通过股东大会、银监会、证监会三层批准。

自2011年以来,A股银行股估值经历了长达五年多的低谷(当然港股也没好到哪去),股价常年徘徊在每股净资产上下,投资者也总能见到类似“银行股白菜价”的新闻标题。不过,估值一直趴着并不代表投资回报率低,其实在此期间的任何时点,以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买入银行股,可以获得20%左右的复合年化收益率。因为在2014年及以前,各银行股均交出了靓丽的报表,拉低估值的功臣是业绩增长而非股价下跌,股价并没有大多数投资者“潜意识”中的不堪。我们来看看这些年几个关键指数的表现:注:指数随分红而自由回落,近年银行股分红率高于上证指数。

银行股用每年赚到的利润,不断垒高每股净资产,同时净利润也在增加。说银行股“白菜价”,并不是它的绝对价格低,而是股价相对于估值来说显得低。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是一名长期投资者,“白菜价”反而是好事!一方面,你可以用工资等收入不断买入便宜的银[1]行股,避免付出过高的代价;另一方面,银行股的“白菜价”,也缓和了业内竞争度。

在熊市中,一谈融资就色变(特别是大额融资),再融资不受投资者欢迎。曾经某保险公司的千亿巨额融资传言,直接把大盘都打趴下了。银行想在熊市中再融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监管部门在银行的再融资上,尽量以对股市影响小的定向增发、配股为主,而且还是一家一家岔开时间进行。对于已上市的A股银行股,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很难再融资(股权收益过度摊薄),这种行为也不被中小投资者理解。在银行股再融资最悲观时期,甚至还量身定做了优先股融资方案。此外,银行股股价“低迷”,致使银行在A股的IPO难以成行,不得不借道港股IPO。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很难筹集到扩张所需的“本钱”。因为上市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占比较高,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行业。即使未上市的银行,在股权转让或再融资时,也拿不到很好的交易价格(上市银行的股价是重要的价格参照),因此它们从外部筹资以实现“超车”的意愿并不高。

基于以上原因,银行股的白菜价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行业的竞争。银行在发展时,很大程度上依靠留存利润实现内生性增长,依靠大额融资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则很少。

[1]如果你一生中都需要吃汉堡,那你肯定不会为汉堡涨价而感到高兴。开户流程烦琐,能否形成竞争壁垒?

曾经阅读某些外版投资书,书中提到因为银行开户比较麻烦,需要填写许多开户资料,所以客户(主要指存款)不会因为其他银行的利率更高,就频繁更换自己的银行户头。就这一点来说,银行可以形成一定的护城河(竞争壁垒)。

上面这个看问题的角度出自摩擦成本。例如,购买普通零散消费品时(如香烟、槟榔),人们往往会选择附近的便利店,而不会穿过好几条街去大型超市购买——因为与小价值的零散消费品相比,花在路上的时间和费用(摩擦成本)过多,不划算。

虽然有摩擦成本保护,但便利店并没有构建出坚固的护城河。那么对于银行来说,又怎么样呢?[1]

对于个人客户来说,目前银行的开户已经非常便捷,储户只需携带身份证件到场即可。银行将流程简化,大部分填表工作已经转移给银行工作人员,客户只需在确认单上签字就行。许多银行还推行可以开户的自动柜员机,甚至赠送鸡蛋、牛奶等开户礼品。由此可见,这一层由摩擦成本构成的“护城河”,可以轻松被竞争对手打破。

再来看企业客户开户,会不会复杂点?确实,企业开户耗时较长,流程烦琐,需要准备的资料也更多,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授权委托书等,还包括各种公章、财务章、法人章以及预留印鉴等。搞完这些还不算完,还需要银行层层审批通过。我们都相信,不会有人愿意为了蝇头小利,反复去跑这些流程。但是,即使像这样烦琐的摩擦成本也不能构成护城河。这主要源自企业客户的两个特点:一是走这些烦琐流程的大多是公司里的基层办事人员,他们跑去银行开户,并不是自己愿意跑来跑去,而是出自上级领导的指令。如果公司遇到新开户的需求,这些烦琐的开户流程,并不会给发出指令的上级领导带来困扰。二是由于企业客户的资金量大,真有在其他银行开户的需求,一般也不会是蝇头小利,要么方便公司的资金进出,要么节约大笔财务费用。基层办事员工的人工成本与这[2]些便利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对于规模稍大的企业来说,都会在好几家银行开户,其中有一个是基本账户,其余为一般账户。

[1]许多年前个人开户也很烦琐,填一堆资料。

[2]企业不会因为银行开户而单独招聘一名员工,企业花费的实际是已经支出的人力成本。无差异化竞争

在前作《投资第一课》一书中,我们提到在竞争中,企业至少要占住以下三角中的一个: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质量、差异化的体验。如果产品或服务没有质量好坏的区别(如电脑的运算速度),或者差[1]异化的体验(茅台酒的独特口味),那么低运营成本(或曰高运营效率)则形成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它为企业间的价格战提供有力支撑。这样的行业有煤炭石油、金属冶炼等。

很遗憾,银行业正是这样一个差异化很小的行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都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比如许多投资者欣赏某家银行的服务态度——工作人员贴心服务、笑容可掬。虽然这确实可以形成一定的客户黏性,但它并不构成“护城河”,因为竞争对手可以模仿并超越。当某个无差异行业大打价格战时,服务要么显得相对不重要,要么大家都能做得很好。至于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就更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对于客户来说,两份条款相同的金融产品是完全无差异的。在客户眼中唯一的区别,主要是对银行信用体系的信任度——大型银行机构显得“更安全”。但是,2015年5月1日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正式施行,对50万元及以下存款账户提供偿付。这样即使是小型银行,在它倒闭破产时储户也能拿回存款,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许多投资者认为营业网点多,构成银行重要的竞争优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银行业务电子化的大背景下(许多银行电子替代率80%以上),网点的多寡并不构成竞争优势。而小型银行对跨行转账、跨行(或异地)取款等业务提供免费服务,进一步缩小了网点多寡的竞争差距。近十年来,不管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股份行、城商行的增速反而超过网点多的国有大行。

对于同质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业来说,更低的运营成本或更高的办事效率就显得很重要。其实金融业都有同质化高的特点,巴菲特赞不绝口的爱将GEICO(盖可保险,或称“政府雇员保险”),就是通过保险直销来建立低成本优势的。

既然银行业的同质化高,很难形成护城河,那还有什么必要对银行股精挑细选?这其实是一个投资误区,可能与价值投资类书籍过于强调“护城河”有关——投资者不应忽略企业运营中“人”的重要性。在银行股的赛跑中,优秀银行经常是各领风骚三五年,这反而更体现出精挑细选银行股的重要性。

最后,必须提醒投资者警惕银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银行业本身不生产实物产品,何来过剩之说?如果过多的资本金流入银行业,不管这些资金源于行业内部(如股东注资),还是新进竞争者(新发放的银行牌照),都可能引发银行业的过度竞争。过度竞争之下,无差异化行业会陷入价格战之中。具体到银行业来说——各家银行争先恐后提升存款利率拉存款,降低贷款利率拉贷款(利差缩小);为了吸引客户,各项中间业务还免费,最后大家都没钱赚。[2]

任何时候,如果银行间大打价格战(以价格为主卖点),投资者必须认真审视银行的盈利能力,评估该阶段的银行股是否值得投资。

[1]所谓低运营成本,指的是办同样多、同样好的事花更少的成本;或者花同样多成本办更多的事,或把事办得更好。

[2]资金的价格体现在利率上。来自行业外的威胁

除了银行,资金需求方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完成融资。对于银行来说,这些渠道构成行业外的竞争。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企业如果通过发行债券拿到了资金,它也就不需要再向银行贷款了。

银行外的融资渠道包括:股权融资、债券、信托、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P2P借贷、民间借贷等。目前在我国,银行仍然是最大的融资渠道。

有竞争并不可怕,再怎么说也不可能通过银行一条途径去满足所有的社会融资需求。值得庆幸的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便另一种融资渠道抢占银行的蛋糕,它也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官方的数据,来跟踪和观察趋势的变化。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官网上,每个季度都会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方便投资者了解银行股所处的大环境,其中也包含有各种主要融资渠道的比重,如表2-2。注: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②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③存量数据基本账面值或面值计算。同比增速为可比口径数据,为年增速。

除此之外,银监会的官网上,还按月公布银行业的总资产数量(境内,如表2-3所示),按季度公布银行业各项监管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和净利润)。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判断,整个银行业的蛋糕是越做越大,还是越做越小。第三章互联网会颠覆银行业吗?真有其事,还是鬼故事?

经常听到一句话,“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将会颠覆银行业”。我觉得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很多投资者却把它理解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互联网(金融)就要蓬勃兴起了”,而另一个部分是“银行就要完蛋”了。从20世纪末开始,我们也常听到“互联网会颠覆我们的思想”之类的观点,但却没有人将其理解成“互联网兴起”和“我们的思想要完蛋了”这两层意思。

这是为何?

说到底,其实是人的情感参与在其中而已。放在证券市场,也就是“股价惹的祸”。实际上,只要稍微了解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根本就不可能得出以上匪夷所思的结论。恰恰相反,银行是互联网等高科技发展的受益者。互联网等高科技其实是劳动工具,而银行业是信用中介(服务业),是劳动工具的使用者。

记得以前某银行行长说过,银行柜台办理一笔业务,成本在3元以上。我不清楚3元/笔的成本,是仅指人工成本,还是包含了网点租赁、建设等固定费用分摊后的成本。但是将银行柜台员工按5万至7万元年薪保守估算,日薪约是180至260元,按一个银行职员每小时办理10至15笔业务计算,平均成本也超过2元/笔。

如果把这笔业务放在互联网上办理,成本是相当低廉的。在网上银行的IT系统架设完毕之后,其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因为使用的客户多,摊薄后的单位平均成本微乎其微。21世[1]纪初,内资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普遍在40%以上,而近些年许多银行的该项指标普遍降低至25%左右。

之所以银行成本收入比会降低,很大程度上是电子化(替代人工)带来的,这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动柜员机、数据处理系[2]统等。以浦发银行为例,2000年其成本收入比为48.4%,假设其2015年的成本收入比仍为48.4%,那么其2015年的净利润将减少约292亿元(下降57.2%)。互联网科技对银行经营的帮助,由此可见一斑。

[1]即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的比值,一般来说这个比值越低说明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越强。

[2]当然也有银行管理效率提升的功劳,特别是引进了一系列国外大行的管理经验。如何颠覆?

互联网这个劳动工具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不管是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看视频,还是网上购物(含支付),都是将信息从一端快速地传递给另一端。比如网上购买火车票,发生的信息传递有:告诉售票网站某些人某天要乘坐某列火车,告诉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把钱付给售票网站。在互联网购票出现前,实体购票花费更多人力物力:搭乘交通工具前往售票厅、排队、告诉窗口要买哪些火车票、付款(现金或刷卡)。很显然,用互联网传递购票信息,比自己乘坐交通工具跑一趟快捷得多;互联网处理售票信息的速度也比人工快得多。

前面我们讲到了银行的生意模式,其实是银行自己拿一部分本钱作信用保证,在借方和贷方之间赚取利息差,顺便倒腾点手续费等中间收入。这个生意模式并不能用信息传递来代替——虽然其中也可用互联网(工具)来完成某些信息传递工作,但信息传递不是银行生意模式的全部。

银行也可以使用互联网等高科技工具,并不是互联网企业才能这么做。当然,建立在互联网工具之上的“互联网金融”,也有许多灵活巧便之处。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能否颠覆银行?[1]

目前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有“宝宝类”货基产品、P2P网上借贷以及针对网上购物买家和卖家的小额贷等。一个新兴的行业或产品,要替代掉旧的行业或产品,必须同时具备“更低的成本”与“更好的性能”,否则不会发生替代。反过来说,一款产品要么更好(立足高端),要么更便宜(立足中低端),如果两者都不沾(谁会购买又差又贵的东西呢?),那它就会被淘汰。

[1]即货币基金。货基集合投资者资金,投资于短期债券和票据、银行协议存款等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投资品,并给投资者按日(或工作日)计算投资收益。货基与存款

我们先来看看“宝宝类”货基产品。很多人初次了解货基,源于2013年中横空出世的“余额宝”,但其实货基早已有之。世界上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由布鲁斯·R.本特在1971年创立,我国第一只货基则于2003年底成立。货基在美国已经发展了四十多年,但它也没能颠覆美国的银行。

货基由基金公司募集,它不像银行那样需要资本金来保障兑付(信用)。货基的风险本来就是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的,基金公司不承担风险,只从中抽取管理费。这是货基与银行之间最大的区别——盈利模式不同。许多人认为货基是“零风险”,这是不准确的。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产倒闭,引发一轮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危机。在金融危机中,许多原本看起来很安全的债券和商业票据变得一文不[1]值,投资了这些金融产品的美国货基也因此遭遇重创。

先撇开这些极端风险事件不说,我们回到国内,来看看正常年份的货基和存款。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货基确实可以很好地替代存款(尤其活期存款),但它会不会“颠覆”银行?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一是流动性(便捷度)。[2]

活期存款可以随时取用,定期存款在办理提前支取手续后,也能随时取用。而货基则为T+1支取,不过许多货基提供“快速取现”服务(实际是基金公司或第三方资金垫付),同样能实现随时取用。就流动性而言,两者是打平的。

二是安全性(风险性)。

银行用自己的信用体系保障存款的兑付。除此之外,我国还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对50万元以下存款账户提供偿付支持,银行存款的风险很小。而货币基金则投资于短期债券、商业票据、银行协议存款等。这些投资去向的安全性有高有低,如政策性银行债券相当于金[3]边债券,甚至比银行存款更安全;而一些短期企业债(特别是过剩行业)的安全性就比不上银行存款。由于基金公司也有维护自身商誉的需要,所以在损失金额不大的情况下(基金公司能承担的情况下),基金公司有可能自掏腰包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总体而言,货基的安全性不输于银行存款,但一些为博取高收益而投资于高风险短融债的货基除外。

三是收益性。

就最近三年的表现来看,货基的收益率高于活期存款利率,大多数时候也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综合来说,货基在流动性和安全性方面与银行存款不相上下,但在收益性方面却好于银行存款。因此理性的投资者应当更多地选择货基而不是银行存款。截至2015年末,国内存款总额约计136.6万亿元,货基规模则为4.4万亿元。考虑到近几年货基发展十分迅猛,时不时就有“存款大搬家”的新闻报道,那么货基究竟能否替代银行?

我们先来看看近年它们的发展情况:注:货基规模数据来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存款性公司存款数据来自央行官网,由单位活期存款、准货币、广义货币以外的存款相加而得。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货基规模确实出现了一波快速增长。特别是2013年以后,受互联网宝宝类货基的推动,货基规模以连续翻番的速度暴增。但从存款规模的增长情况来看,货基并没有起到替代存款的效果。

我认为货基无法替代银行的存款,主要原因有:(1)货基从投资者那里募集资金,投向短期债券、商业票据、银行协议存款等渠道,这些资金最终又回流到银行体系中来。例如短期债券的发行人获得融资资金后,又会存回银行。广义货币M2的概念中,除了现金就是存款,只要M2还在继续增长,银行存款也会随之增长——毕竟以现金形式存放资金,既不安全也没有利息收益。(2)目前阶段货基收益高于银行存款,但如果货基规模扩大,则要么收益率降低,要么安全性降低。因为某一个时期内安全等级高的金融资产总量有限,货基规模增大后狼多肉少,抢夺之下收益率必然降低。如果货基改而投资风险较高的短期金融资产,又会降低其安全性。综合来说,货基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它的相对优势也会逐渐消失。(3)“宝宝类”货基的最大优势,就是快捷的信息传递。“宝宝类”货基的客户获取成本更低,通过互联网入口,可以轻松引入流量(客户)。而对银行体系来说,截至2016年3月末,纸币(M0)共计6.47万亿,电子货币(M2-M0)则超过138万亿元,前者只占后者的5%左右。这些电子货币本身就在银行系统内运转,通过专有网络完成信息传递,银行在传递工具的效率上并不输于互联网金融。(4)银行必须方便客户存取现金,所以它还得支付网点和ATM机的建设费用,支付现金押运、清点等费用。但货基不需要做这些工作,它直接从投资者的银行账户里划转资金。如果货基的规模足以威胁到银行业生存,这个矛盾就会凸显出来——银行还会给货基提供“免费的午餐”吗?如果银行向货基收取资金划转的费用,货基将如何应对?如果此时基金公司自行开设网点办理货基申赎,那又脱离了互联网金融,跟原来的银行没区别,又谈何颠覆?

尽管如此,在银行股投资时还是不能小看了货基的影响,毕竟货基抬高了银行获取资金(负债端)的成本。随着货基规模的增大,这个影响还会更明显。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货基规模、银行存款规模的增长情况。

[1]次贷危机后,美国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数轮QE(量化宽松)以及接近于零的超低利率。在这个背景下,许多货基难以维持(赚不到管理费),主动关闭了基金。其中包括PayPal公司的美国版“余额宝”(1999年成立,2011年关闭)。

[2]会产生一些利息损失,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按活期计息。

[3]2015年底,就有货基“踩雷”山水水泥短融债。P2P借贷与银行贷款

P2P(peer-to-peer)即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发生联系,投资者通过网贷平台直接把资金出借给借款人。同样的,P2P网贷也是投资者[1]自行承担投资风险,P2P平台赚取手续费等收入。这也是P2P网贷与银行存贷业务最大的不同——生意模式不同。

就目前P2P网贷的发展现状来看,它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P2P网贷与银行几乎不形成竞争,更谈不上取代。对投资者来说,P2P网贷的收益和风险均较高;而高利率也对资金需求方形成反向选择——信誉好、还款能力强的个人或公司,会选择其他成本(利率)更低的融资渠道,剩下还款能力较弱的借款人才考虑从P2P网贷平台筹集资金。

除此之外,投资者还须考虑P2P网贷平台“跑路”的风险。一些不法平台发布虚假借贷信息,将投资者的资金挪作他用,就是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对比之下,银行的信用等级比P2P网贷公司高出一大截,这也无形中增加了P2P网贷平台吸收资金的成本(利率)。

当然也有一些负责任的P2P网贷公司,对借贷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还有一些网贷平台和第三方担保公司(或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共同进行实地调研,或由第三方担保公司对借贷方提供担保。相比之下,银行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也是由职员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取一定的担保物。不过从操作成本上来说,由于P2P网贷项目的金额普遍偏小,不具备规模优势,所以它只能通过提高借贷利率来覆盖这一项成本。

[1]许多网贷平台在发展初期,并不收取任何费用,甚至还自掏腰包补贴用户,以期做大规模。网贷银行

之前有网友问到了网贷银行,它们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放贷,会不会颠覆传统银行?因此我在网上搜寻了一些相关资料。虽然相关的材料较少,但还是可以很清晰地窥见网贷银行的经营思路。[1]

目前已经成立的互联网银行有浙江网商银行、前海微众银行,背后的支持者分别为阿里巴巴和腾讯。阿里系下的互联网金融有蚂蚁花呗、蚂蚁借呗、蚂蚁小贷等。蚂蚁花呗主要向消费者提供30天免息的消费贷以及分期还款(主要收入来源);蚂蚁借呗类似小额贷款,等额本金还款,日利率万分之三;而蚂蚁小贷则主要面向网上商家提供贷款。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主要与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形成竞争,[2]蚂蚁小贷则类比传统银行的小微贷款。至于腾讯系下的微粒贷,则与蚂蚁借呗类似。

其实面向网上商家的贷款,是传统银行涉足较少的领域。因为阿里旗下的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平台积累了大量数据,对网商的销售量、客户的消费量等了如指掌,它们在数据分析上有优势。但是,网贷银行对实体经济运作,比如基建项目开发等并不了解,也缺乏数据。互联网银行的客群定位精准,它是对传统银行业的补充。当然,互联网银行可能会冲击传统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这是需要注意的。

不管怎么样,互联网银行开展业务也要受银监会监管,也需要满足资本充足率(“紧箍咒”)的监管要求,这是跳不出的圈子。

尽管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另一种生意模式能够颠覆银行,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在投资银行股时要保持警惕,跟踪银行的行业发展状况。好在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银行变成了夕阳行业,也会给愿意花时间去观察和研究的投资者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

[1]还有中信银行与百度合作的百信银行(筹建中)。

[2]以上贷款服务的资金来源并不都是银行,也有对接到信托贷款(项目)、小额贷款公司的。第四章初解银行资产表银行财报的可信度高吗?

通过前三章,我们大致知道银行是一门怎样的生意。从本章起我们直奔主题,冲着银行股的财务报表而去。这一路上涉及较多专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知识和银行专业术语。本书把与银行股投资关系不大的内容剔除或简化,以便普通读者可以愉快地阅读下去。

与其他普通企业相比,上市银行的财务报表可信度更高,或者说造假的可能性更低。普通企业的财务报表不能尽信,除了在财报里寻找作假的蛛丝马迹,还得采用实地调研等手段进行佐证。相比之下,对于银行特别是全国性上市银行来说,不管多么详尽的调研结果都无法以点概面,反倒不如财务报表来得直观。从这一点上来说,不具备调研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可以和机构投资者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之所以如此强调上市银行报表的可信度,主要原因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