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8:34:41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

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课后习题与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管理与组织导论

1.1 课后习题详解

一、思考题

1.你的课程的授课教师是管理者吗?请分别用管理职能、管理角色、技能观点以及系统观点和权变观点讨论这个问题。

答:授课教师是管理者。管理者指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管理者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协调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可能意味着监督几个单独的个人,还可能包含协调一个团队的活动。授课教师就是协调一个团队(学习团队)达到教学目标的管理者。具体说来,授课教师作为管理者的工作可以用不同的观点来描述:(1)职能观点。管理的职能就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一般认为管理具有以下几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如图1-1所示。图1-1  管理职能

对于授课教师的工作来说:①计划。教师不仅对一个学期的授课任务有详细的计划,还对每堂课的授课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有一个具体的安排。②组织。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还要保证整个学期这门课程的顺利进行,包括安排学习委员、班长等协助其教学工作的展开。③领导。表现在教师指导和激励所有的学生用心学习,个别时候还会找个人谈话,对学校好的同学进行表彰。④控制。教师要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并且制定一系列的课堂纪律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2)角色观点。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 berg)这位杰出的管理研究者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明茨伯格的10种管理行为可以被进一步组合为三个主要的方面,即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对于授课教师的工作来说:①人际角色。作为课程的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授课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校总结、汇报,并为该门课程的展开争取一定的教学资源。②信息传递。作为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授课教师全权负责这门课程的展开,学校对该门课程的指示或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什么要求,都由授课教师代表全体学员向学校进行沟通和传达。③决策角色。作为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教师对整个课程的安排、调整、课堂意外时间的处理和教学资源的分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3)基本技能观点。根据罗伯特·卡茨(Robert L. Katz)的研究,他发现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质,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对于教师的工作而言:①技术技能,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技术,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包括使用教学设备的技能、活跃课堂气氛的技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等一系列特殊的技能。②人际技能。教师必须善于与学生交流,通过和学生的接触才能真正知道学生的需求和找到提高授课效率的方法,此外还要善于和同事,上级的沟通。③概念技能。指对于大政方针分析、判断作出决策的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的教师来说,技术技能和人际技能比较重要,而对于概念技能的要求则不高。(4)系统观点。一个系统(system)是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管理者的工作是协调自己组织中各个部分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相互依存的部分能够在一起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于教师而言,他和他所教班级的学生构成一个系统。系统从外部获得各种信息,包括教材、资料、课堂设备,通过课堂授课这一过程,使学生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就是要组织、分配、协调好各种资源,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5)权变观点。管理的权变观点(contingency perspective)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因为组织不同,他们所面对的情境不同,因此可能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老师和学生组成的这样一个小团体来说,规模比较小、任务和技术的例行程度比较高、环境比较确定而非动荡、个体差异也不是很大(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相差不会太大)。所以对于这样一个组织,老师应该采取趋向于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事实也证明,课堂纪律一般比较严格,授课程序和环境都比较规范,这样的管理方式和权变因素相适应,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上述每一种方法都提供了教师工作的一种不同视角。虽然一般习惯采用职能方法作为研究管理的框架,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其他观点。

2.有人说,管理者最基本的职责是关注员工的工作绩效,以达到希望的产出。你怎么解释这个观点?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答: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是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管理(management)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效率(efficiency)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因为管理者处理的是稀缺的输入,包括像人员、资金和设备这样稀缺的资源,所以他们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效率通常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但是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当局还应该关注效果,也就是完成活动以便达到组织的目标。效果(effectiveness)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而关注员工的绩效,以达到希望的产出就是在关注组织的效率和效果,是管理的工作的着眼点,因此,从这个方面讲,说它是管理者最基本的职责有一定的合理性。(2)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管理者发挥着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并扮演着十类角色。这些职能和角色,表现出管理最基本的职责是协调组织中的各种资源,为组织目标的达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员工的工作绩效只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管理者需要对未来工作进行计划,描绘组织的目标和蓝图。在此基础上对各种资源进行分配和协调,对员工进行领导和激励,为目标的达成而奋斗。在整个过程中,还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衡量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并进行及时纠正。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管理环境随时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条件下的管理者,更加要注重组织的外部条件,洞察环境的变化,为组织发展寻找机会。往往一个机会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效益。由此可以看出,管理者工作的中心在于决策,通过一系列的决策创造一系列条件,为组织实现良好的绩效提供保证。只关注绩效(结果),而不考虑如何去提高绩效,并非管理工作的本质。

3.你认为为什么职位候选人的技能对雇主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对管理者和你个人意味着什么?

答:一般说来,和管理者的技能分类一样,职位候选人的技能也可以分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职位候选人的技能对雇主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要求员工有较高的技能。个人的自我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本质特征,现代组织中员工的自我管理一定是在组织任务分工的条件下进行的,通过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主地做好工作,进行相互间地协调,最终使组织的目标更有效的达成。要实现自我管理,就需要员工有良好的技能。技术技能是员工高效工作的首要条件,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就不需要组织再对其进行培训和指导,有利于员工进行自我管理;人际技能也是实现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以人为本强调引导性管理准则,管理不需要权威和命令,而要个人主动和领导或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化发展和人与组织共成长,鼓励员工参与组织的管理与决策,有出色概念技能的员工,能为组织提出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组织的发展。(2)有较高技能的员工,能成长为组织的管理者。现代社会除了在技术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还表现在管理上的竞争,良好的管理方式能给组织带来生产效率的巨大提高。管理就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性创造活动。而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就是管理者,所以管理活动要顺利展开,就需要组织拥有有能力的管理者,很多企业都请猎头公司为本企业聘请高层管理者。而招聘具有较高技能的员工,可以培养使之成为公司的管理者,这样他们对公司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进行管理工作也比较得心应手,一般来讲,比企业从外部招聘回来的管理工作者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由此,可以看出,管理者和个人,都应该注重自己技能的培养。拥有过硬的技能是自己在人才市场上赢得竞争的重要资本。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一门技术技能。过硬的技术技能能为自己建立专家权。所谓专家权,是基于专业技术、特殊技能或知识的影响力。例如,在许多组织中,当电脑出现问题时,那些电脑技能高超的个体就被视为“专家”,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给自身带来了影响力。其次,要学会与人沟通。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前提,对于管理者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建立参照权力的基础。与下属进行沟通时,有利于获得下属的敬重和赏识,形成自己的领袖魅力。另外,还要培养自己判断问题,作出正确决策的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概念技能极其重要。著名管理学家西蒙就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处在越高层的管理者他所做出的决策越重大,对组织的影响也越深远,所以对他们有较高的概念技能的要求。总之,无论是个人还是管理者,都要注重自己各方面技能的培养。

4.是否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风格”?为什么?

答:不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风格”,可以用现代管理的权变观点加以说明。管理不是、也不可能是仅仅基于简单的原则。不同的和变化的情境要求管理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管理一家刚刚创业的企业和管理大型公司中的跨部门工作团队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管理的权变观点(contingency perspective)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因为组织不同,他们所面对的情境不同,因此可能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影响管理风格的权变因素很多,主要包括:(1)组织规模。组织成员的数量对管理者做什么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规模的增大,需要协调的问题也相应增多。例如,适合拥有50000雇员的组织结构就不适合于仅有50个雇员的组织。有足够的史实可以证明,组织的规模对其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一般规律,大规模的组织要比小规模的组织更倾向于高程度的专业化和横向及纵向的分化,规则条例也更多。但是,这种影响不是线性关系,而是规模对结构的影响程度在渐渐地减弱。(2)任务技术的例行程度。组织通过技术达到其目的,就是说,组织从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常规技术所要求的组织结构、领导风格与控制系统与客户化的、非例行的技术所要求的不同。费德勒就将领导环境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即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每一种因素分别有好坏、有无、强弱三个不同方面。根据这三种因素六个方面的不同组合,费德勒把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从最有利到最不利,分成八种类型,针对每种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领导风格。如图1-2所示。图1-2  费德勒权变模型(3)环境的不确定性。由于政治、技术、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影响着管理过程。那些在稳定的和可预见的环境中有效的方法,对于快速变化的和不可预见的环境来说可能不适用。研究发现,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结构具有关联性。当外部环境较为稳定时,内部组织为了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往往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权利层级,组织的规范化、集权化程度比较高,其组织结构的设计可以采用机械式的层级结构形式;在环境较为不确定时,内部组织比较松散,决策权利分散并下移,权利层级不明确,组织结构设计可以采用柔性灵活的有机结构形式。(4)个体差异。个体在成长的愿望、自主性、对模糊的承受力以及期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对管理者选择激励方法、领导风格和职位设计有重要影响。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就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应该把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结合起来考虑。所谓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是指被领导者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该理论将领导行为的两个维度(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的高低分别组合,形成了四种具体的领导风格,并提出要针对下属的成熟度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如图1-3所示。

图1-3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曲线

总之,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本身就要求不论是管理理论研究还是管理实践都必须注重权变的方法。不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风格”,只可能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对令人满意的一种管理风格而已。

5.管理对于组织是否重要?为什么?说明你的理由。

答:管理对组织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组织对管理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的重要职能。(1)无论组织规模大小如何,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无论组织的工作领域是什么,无论这个组织位于哪一个国家,都需要管理工作,这种性质称为管理的普遍性(universality of management)。如图1-4所示。图1-4  对管理的普遍需要(2)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在所有上述的组织环境中,管理者都要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当然这不是说管理在上述情况下都采用同样的方式,如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负责软件应用测试设备的管理者,他所从事的工作就与思科公司的总裁不一样。尽管如此,这种差别仅仅是程度上和强调的重点不同,并非职能不同,因为这两类管理者都在从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工作保证了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总之,管理既是形成生产力的条件,又是创造生产力的源泉。任何生产活动都必须具备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但是,离开了管理,这些要素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所以管理是使生产要素变成现实生产力的条件。生产力不仅有一个能否实现的问题,还有一个高低的问题。在生产要素一定的情况下,生产力的高低就直接取决于管理。任何组织劳动都需要管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是创造这种新力量的源泉。鉴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管理对于每个组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案例应用甜美音乐

一个半世纪以来,C•F•马丁吉他公司(C•F•Martin Guitar Company)——成立于1833年,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拿撒勒市生产乐器的公司(www.cfmartin.com)——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乐器制造商之一,就像施坦威(Steinway)的大钢琴、罗尔斯一罗伊斯(Rolls Royce)的轿车,或者巴菲特(Buffet)的单簧管一样,马丁吉他——每把价格超过10000美元——是你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之一。这家家族企业经过了各种艰难岁月,已经延续了六代。目前的首席执行官是克里斯琴·弗雷德里克·马丁四世(Christian Frederick Martin Ⅳ)——人们都称呼他克里斯(Chris)——秉承了吉他的制作手艺。他甚至遍访公司在全世界的经销商,为他们举办培训讲座。很少有哪家公司像马丁吉他一样有这么持久的声誉,这是为什么?公司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一个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和杰出的领导技能,它使组织成员始终关注像质量这样的重要问题。

自从公司创办以来,马丁吉他公司做任何事都非常重视质量。即使这些年在产品设计、分销系统以及制造方法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公司始终坚持对质量的承诺。公司在坚守优质音乐标准和满足特定顾客需求方面的坚定性渗透到公司从上到下的每一个角落。公司在质量管理中长期坚持生态保护政策。因为制作吉他需要用到天然木材,公司非常审慎和负责地使用这些传统的天然材料,并鼓励引入可再生的替代木材品种。基于彻底的顾客研究,马丁公司向市场推出了采用表面有缺陷的天然木材制作的高档吉他,这在其他厂家看来几乎是不可接受的。不仅如此,马丁公司始终遵守野生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的规定。

马丁公司使新老传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虽然设备和工具逐年更新,雇员始终坚守着高标准的优质音乐原则。所制作的吉他要符合这些严格的标准,要求雇员极为专注和耐心。家族成员弗兰克·亨利·马丁(Frank Henry Martin)在1904年出版的公司产品目录的前言里向潜在的顾客解释道:“怎么制作具有如此绝妙声音的吉他并不是一个秘密。它需要细心和耐心。细心是指要仔细选择材料,巧妙安排各种部件,关注每一个使演奏者感到惬意的细节。所谓耐心是指做任何一件事不要怕花时间。优质的吉他是不能用劣质产品的价格造出来的,但是谁会因为买了一把价格不菲的优质吉他而后悔呢?”虽然100年过去了,但这些话仍然是公司理念的精确表述。虽然公司深深地植根于过去的优良传统,克里斯却毫不迟疑地推动公司朝向新的方向。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开始在低端市场上销售每件价格低于800美元的吉他。低端市场在整个吉他产业的销售额中占65%。公司DXM型吉他是1998年引入市场的,虽然这款产品无论外观、品位和感觉都不及公司的高档产品,但顾客认为它比其他同类价格的绝大多数吉他产品的音色都要好。克里斯为他的决策解释道:“如果马丁公司只是崇拜它的过去而不尝试任何新事物的话,那恐怕就不会有值得崇拜的马丁公司了。”

马丁公司在克里斯的管理下表现出色,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在2000年接近6亿美元。位于拿撒勒市的制造设施得到扩展,新的吉他品种不断推出。雇员们描述克里斯的管理风格是友好的、事必躬亲的,但又是严格的和直截了当的。虽然马丁吉他公司不断将其触角伸向新的方向,但却从未放松过对尽其所能制作顶尖产品的承诺。在克里斯的管理下,这种承诺决不会动摇。

[问题]

1.你认为哪种管理技能——概念能力、人际能力、技术能力——对克里斯·马丁是最重要的?解释你的理由。

答:概念技能是对克里斯·马丁最重要的技能。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质,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诸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会计或者制造等。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是重要的,因为他们要直接处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人际技能(human skills)也是很关键的,具有良好人际技能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作出最大的努力。他们知道如何与员工沟通,如何激励、引导和鼓舞员工的热情和信心,这些技能对于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是必备的。最后是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运用这种技能,管理者必须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象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环境。尤其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这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如图1-5所示表示了这些技能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图1-5  不同管理层次所需的技能

目前,克里斯·马丁是马丁吉他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是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他要负责制定全局性的决策,他所作的决策影响范围更广、影响期限更长,因此,他需要更多地掌握概念技能,进而把全局意识、系统思想和创新精神渗透到决策过程中。在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克里斯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开始在低端市场上销售每件价格低于800美元的吉他。公司DXM型吉他是1998年引入市场的,虽然这款产品无论外观、品位和感觉都不及公司的高档产品,但顾客认为它比其他同类价格的绝大多数吉他产品的音色都要好。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比较高的概念技能,克里斯不可能作出这样一个成功的决策。

另外,由于高层管理者不需要经常性地从事具体的作业活动,所以并不需要全面地掌握完成各种作业活动所需具备地技术技能。但是,克里斯也需要对技术性技能有基本地了解,否则就无法与他们所主管的组织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也就无法对他所管辖的业务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克里斯就秉承了吉他的制作技能。沟通技能对各层管理者都很重要,对克里斯也一样,只是沟通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概念技能的重要性大。

2.检索CITES网站,管理者能在上面找到哪些信息?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将会如何影响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

答:略(请结合网上马丁公司的具体情况来回答)。

3.当克里斯(1)访问马丁公司世界范围的经销商时;(2)评估新型吉他的有效性时;(3)使雇员坚守公司的长期原则时,他在扮演什么管理角色?解释你的选择。

答:管理角色(Management roles),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对于管理者角色的研究最有影响力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论。他指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如图1-6所示,这10种角色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图1-6  管理者的角色

对于题目中给出的克里斯的三种活动,可以将其具体归纳到这三类十种角色中的特定类别,具体分析如下:(1)访问马丁公司世界范围的经销商时,克里斯一方面扮演着人际关系角色,另一方面也扮演着信息传递角色。作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走访经销商,他代表了整个公司,作为挂名首脑和联络者,维持公司和经销商的良好关系;同时他又给经销商举办了培训讲座,将公司的吉他制作理念以及其它一些信息传递给了经销商,起到了信息传递和发言人的作用。(2)评估新型吉他的有效性时,克里斯一方面扮演着决策角色,另一方面也扮演着人际关系角色。对新型吉他的有效性评估,是对新型吉他的推广作出抉择的活动,如果有效,肯定要将新产品上市;如果有效性不高,可能就要取消或改进对新产品的生产。所以评估活动实际上是决策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新型吉它的评估,反应了克里斯的决策角色。另一方面,对新产品的评估是带领下属一起进行的活动,作为首席执行官,他领导该活动顺利进行,起到了人际关系角色的作用。(3)使雇员坚守公司的长期原则时,克里斯主要扮演着人际关系角色中的领导者角色。领导者负责激励下属,塑造组织文化,建立组织发展理念。使雇员坚守公司的长期原则,就是在自己的带领下,以身作则,使公司形成一种追求高质量的良好传统。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角色是一个相互连结的整体,管理者在做一件具体事情的时候,可能同时扮演着10种角色中的好几种,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4.克里斯宣布:“如果马丁公司只是崇拜它的过去而不尝试任何新事物的话,那恐怕就不会有值得崇拜的马丁公司了。”这话对全公司的管理者履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意味着什么?

答:这句话表明,全公司的管理者在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全过程中都要重视管理创新。创新(innovation)是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工作方法的过程。(1)为计划的制订加入新的元素。计划职能包括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获取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和协调活动的过程。计划的编制往往是建立在对过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这容易导致管理者只看到过去,而不重视展望未来。战略的制定同样如此,正如马丁公司一向以经营高质量的吉他占领高端市场,惯性思维使公司没有走低端市场的道路。而克里斯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开始在低端市场上销售每件价格低于800美元的吉他,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2)尝试新的组织方式。可以尝试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高效运转。组织机构是组织内管理活动及其他活动有序化的支撑体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结构日趋网络化、扁平化和柔性化,进行组织工作的各层管理者,可以在自己的管理幅度之内,尝试进行柔性化管理。(3)形成新的领导风格。领导风格的确定受很多权变因素的影响,领导工作的有效性可以用下述函数关系式来表示:

式中,代表领导方式,代表领导者特征,代表追随者的特征,代表环境。即领导工作的有效性是领导者特征、追随者特征和环境的函数,即领导方式由这三个变量确定。所以管理者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4)更新控制系统。和领导一样,控制的有效性,也受很多权变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规模、职位和层次、分散程度、组织文化、活动重要性等。各层管理者要根据所在部门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手段,随着情况的变化更新旧的控制系统,使之更为有效。

总之,管理是在动态环境中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仅有维持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管理的创新职能。克里斯就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位于拿撒勒市的制造设施得到扩展,新的吉他品种不断推出,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管理创新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5.克里斯的管理风格被雇员描述为友好、事必躬亲,但是严格和直截了当。你认为这意味着他是以什么方式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你认为这种管理风格对其他类型的组织也是有效的吗?还是仅仅因为这是一家家族企业,且克里斯是作为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在运作这家企业?说明你的观点。

答:克里斯是以对人员和生产都高度关心的方式行使其管理职能的。理论上这种管理风格是最佳的管理方式,但是现实中很难满足实行该领导风格的条件,包括对管理者本人的要求和对员工各方面素质的要求都很难满足。(1)对管理者行为研究比较直观和成熟的理论,是布莱克和莫顿在1964年提出的管理方格论。他们用一张9×9的方格图,每一个方格表示一种领导风格,纵坐标表示对人员的关心程度,分为9级;横坐标表示对生产的关心,也分为9级,从而生成81种类型的领导风格,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是图中标出的5种类型(图1-7):图1-7  管理者方格

由员工对克里斯管理风格的描述“友好的、事必躬亲的,但又是严格和直截了当的”可以看出,克里斯的管理风格趋近于方格中(9.9)的位置——团队型管理风格:工作由具有风险精神的员工完成,由于组织目标的“共同利益关系”而形成了相互信赖,带来了信任与尊重的关系。作为家族企业的第四代继承人,克里斯友好地对待企业中的员工,同时对工作任务高度负责,可以看出员工对其管理风格是普遍赞同的,他具有领袖魅力,能够高效地领导公司员工完成工作。(2)相对而言,9.9式的管理风格被认为是81种风格中最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只是在多数情况下,很难做到让管理者对生产和员工都高度重视,而且员工又都乐于奉献。

家族企业一般靠以下五种优势成功:①生来当领导。家族企业的继承人生下来就是要当CEO的,他们从小就在生意场上耳濡目染,往往怀有超越上一代的雄心,是非其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同龄人可比的。②可快速决策。商海瞬息万变,在需要作出决策的时刻,由紧密团结的家庭成员控制的企业要比其他公司反应快得多。③员工忠诚。家族企业通常乐于出钱照看员工子女,同员工分享利润,遇到经济低谷时,他们尽量不解雇员工。有专家分析说,家族企业把员工看成是长期的资源,尊重员工、培养忠诚的理念。在家族企业中,员工经常被一代代地传下去。④重视再投资。不论是地域扩张、研发还是开拓新市场,家族企业对于投入大笔资金眉头一点都不皱。对他们来说,创造和保持财富的办法就是拥有一个繁荣的企业。⑤对企业高度负责。一些公司治理专家现在认为,既然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与家族成员经济利益关系极大,控股家族当然要不遗余力地把公司搞好,“许多家族甚至多年来在饭桌上都谈论着公司”,这种使命感恐怕不是股票期权和八位数的工资能买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9.9式的管理风格并不适用于所有一般企业的管理风格。在一般企业中,管理者往往会在对人员的关心或对生产的关心两个方面上各有侧重,而不能做到两者兼顾,和谐统一。

1.2 考研真题详解

一、判断题

1.在管理中效果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  )[浙大2009年研]【答案】错误【解析】在管理中,效率(efficiency)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率通常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效果(effectiveness)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2.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既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北交大2007年研]【答案】错误【解析】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经济效益的好坏,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②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在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3.管理者在组织内工作时通常要扮演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等不同角色,组织对于不同组织层次、工作岗位上的管理者都有一些特定的素质、能力的要求,但这些要求与管理者的个性没有必然联系。(  )[西安交大2008年研]【答案】正确【解析】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个性差异并不重要。从非常抽象的层面上看,德鲁克说,重要的是有没有完成该做的事情的能力。

二、选择题

1.判断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管理者的标准是:他或她是否有(  )。[中山大学2009年研]

A.魅力

B.权力

C.资源

D.下属【答案】D【解析】管理者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的人。管理者的工作不是取得个人成就,而是帮助他人完成任务。很容易将管理者与非管理雇员区分开来,后者是指组织中这样的成员,他们直接从事一项工作和任务,并且没有人向他们报告。

2.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方式?(  )[北交大2009年研]

A.计划、控制、组织、领导

B.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C.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D.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答案】D【解析】计划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组织是从事管理活动的前提;领导是在组织确立之后,各级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影响力完成组织既定的目标;控制是确保系统按预期目标运作。

3.明茨伯格教授关于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角色包括(  )。[西安交大2007年研]

A.挂名首脑、领导者和监督者

B.挂名首脑、联络者和领导者

C.领导者、联络者和监督者

D.挂名首脑、监督者和联络者【答案】B【解析】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指涉及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职责的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4.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在侧重点上有明显的不同,请指出下列论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北交大2007年研]

A.小企业管理者重要的角色是发言人,要花大量的时间筹措外部资源,而大企业管理者更关心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B.大企业的管理者更侧重于寻求发展机遇和组织变革

C.大企业的管理者侧重于信息的传播职能

D. A+C【答案】A

5.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组织”(organization)所共同具有的三个特性?(  )[浙大2009年研]

A.明确的目的或目标

B.精细的结构

C.文化

D.人员【答案】C【解析】组织的特征: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和人员

6.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概括了管理的四项职能,法约尔(Henri Fayola)则概括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前者与后者相比,有三项职能是相同的,不同的一项是(  )。[中山大学2010年研]

A.领导

B.协调

C.控制

D.组织【答案】A【解析】罗宾斯将管理的职能概括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大职能;法约尔概括的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两者相比较,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三项职能是相同的;领导职能不同,领导职能对应着法约尔定义的指挥和协调职能。

7.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浙大2010年研]

A.领导者

B.发言人

C.企业家

D.混乱驾驭者【答案】C【解析】明茨伯格将管理者的角色分成三类:①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②信息传递角色,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③决策制定角色,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题中,管理者制定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属于决策制定角色,其扮演的管理角色是企业家。

三、概念题

1.管理[中山大学2011年研、上海财大2007年研]

答: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①管理存在于组织之中,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的。管理依存于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了组织的集体活动讨论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明确地设定目标是进行管理的起点;②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样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称为管理的职能;③管理活动既强调目的又注重过程。强调目的就是要选择去“做正确的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果问题;注重过程则重视“正确地做事”,这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效率问题。在效果与效率两者之中,效果是本、效率是标,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标本兼重,“正确地去做适当的事情”。

2.人际关系角色[东北财大2009年研]

答: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人际关系角色是指涉及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职责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3.管理技能[中南财大2008年研]

答: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它分为三类: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如财务管理人员的会计核算技能、市场营销人员的产品营销技能、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技能等;人际技能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励他人,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如管理者得与上下左右及组织外部的有关方面产生交往,建立一种复杂的协调关系;概念技能是指综观全局,洞察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如管理者对组织战略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等。

4.什么是组织?[北师大2009年研]

答:组织是指对人员进行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组织的特征是有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和人员。(1)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通常是以一个目标或者一组目标来表达的,它反映了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2)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人员组成的,独自一个人工作是不能构成组织的,组织借助人员来完成工作,这对于实现组织的目标必不可少。(3)所有的组织都发展出一些精细的结构,以便其中的人员能够从事他们的工作。

组织的性质正处于变化中,那种假设所有的组织都具有传统结构的观点不再是恰当的。今天的组织正在成为更开放、更灵活和更具有响应性的组织。

5.什么是管理角色理论中的信息传递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具体包括哪些?[浙大2012年研]

答:管理角色即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将管理行为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其中,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主要包括:(1)监听者

管理者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如政府、员工、市场、客户、竞争者等诸多方面的内外部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2)传播者

通过举办信息交流会或其他有效的沟通手段,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里获取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3)发言人

指管理者召开董事会、记者招待会或以其他方式向外界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等信息。

四、简答题

1.管理的定义以及含义。[北师大2007年研]

答: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四层含义:(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管理是任何组织都不可或缺的,但绝不是独立存在的。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进行管理,而只能使管理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2)管理工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称为管理的基本职能。(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也就是说,管理负责把资源转化为成果,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管理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集中体现在它是否使组织用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也就是说,管理需将所服务的组织看做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产生相互影响和作用。正视环境的存在,一方面要求组织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尽其“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随机应变,没有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的、通用的、万能的管理办法。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应变,对管理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2.简述效率与效果对管理的重要性。[人大2009年研]

答:管理效率是指由于实施了管理而增加的收益与管理成本之间的比较,而管理效果是指在一定的投入与一定的时间内,管理的产出值的大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组织从投入(资源)到产出(目标)的转换过程更加有效率(增加产出或降低投入),高效率可以降低管理者的时间投入,从而降低管理者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有利于管理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效率与效果对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效率和效果的优劣反映管理者的素质。高效率或管理效果明显的管理者在企业或者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在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一定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贡献更大。企业或者组织也往往根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进行管理者的选拔。(2)效率和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或组织的未来发展。高效率或管理效果明显的企业或组织的未来前景更加的光明,企业或组织可以更好的寻找和发展更好的成长空间与投资机会。(3)效率和效果的优劣影响着企业和组织成员的士气。高效率或管理效果明显的企业,其组织的成员往往更加热爱自己的组织,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更加高涨。

3.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中山大学2008年研]

相关试题:(1)管理的职能。[中南财大2008年研](2)简要定义管理的职能。[北师大2008年研]

答: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内外环境下,通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1)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或发挥的各种作用。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一般把管理活动划分为四个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①计划。计划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目的或任务、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预算。

②组织。组织是由两人以上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它是一个围绕共同目标,由内部成员形成的一定的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力量协调系统。组织的表现形式:职务的分析与设计、部门设计、层级设计。

③领导。领导是领导者运用影响力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下属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指挥、带领、引导、激励、协调。

④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组织及环境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控制的表现形式: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3)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职能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在管理实践中,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一般是顺序履行的,即先要执行计划职能,然后是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最后是控制职能;

②上述顺序不是绝对的,在实际管理中这四大职能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表现在:a.计划是组织、领导、控制的前提。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计划的问题,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b.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4.简述管理者角色。[北师大2009年研]

答: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 berg)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通过研究他把管理者的角色划分成了三类十种。(1)人际关系角色。主要包括:①挂名首脑。象征性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②领导者。负责激励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以及有关的职责;③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关系和消息来源,从中得到帮助和信息。(2)信息传递角色。主要有:①监听者。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②传播者。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③发言人。向外界发布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结果等。(3)决策制定角色。分为四类:①企业家。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②混乱驾御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混乱时,负责采取纠正行动;③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制定和批准所有有关的组织决策;④谈判者。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如参加与工会的合同谈判。

五、论述题

1.管理者与领导者。[中山大学2009年研]

相关试题:管理者(Managers)与领导者(Leaders)[概念题,中山大学2007年研]

答:管理者(manager)是指那些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人;而领导者(leader)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职权的人。领导者和管理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体表现在:(1)从范围看。理论上讲,所有的管理者都应当是领导者,因为领导是四大管理职能之一。但另一方面,一个人可能是一个领导者,但并不是一个管理者。那些未在正式组织中拥有管理职位的领导者,称为非正式领导。领导的本质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因此,有些握有职权的管理者可能没有部下的服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2)从能力要求看。管理者可以依靠其特定职位所赋予的职权(authority)指挥下级从事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与之不同,领导者(不论是组织正式任命的,还是从一个群体中崛起的)则可以运用来源广泛的权力(power),使受其影响的有关人员去执行超出职权命令范围的行动。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者往往就拥有这样的影响力。(3)从职能的内涵和性质看。领导职能只是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好领导未必就一定是有成效的管理者。因为一个管理者除了要做好领导职能外,还要做好其他管理职能。尽管如此,从确保管理工作取得更佳效果的立场来说,还是应该选择好的领导者来从事直线管理工作,而把领导才能相对较弱的人调整到参谋的职位上。

2.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具备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分析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成为胜任的管理者。[南京大学2008年研]

答:这句话说明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作为科学的管理,要有科学的理论知识作为向导,以保证管理工作遵循相应的规律进行。而管理效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灵活应用,也就是说管理要讲究艺术化,灵活、多变的组合各种管理技巧和工具能把死板的管理知识与千变万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管理知识更具实用性。

管理者应具备以下素质才能成为胜任的管理者:(1)政治素质。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政策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2)思想素质。是指管理者不仅会处事和处人,而且还要善于思考。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有把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尤其是要达到的管理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来的能力;能够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信息观念,善于运用和捕捉信息,注意提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高质高效。(3)个性修养。管理者的个性是影响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轻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谦虚、诚实、心胸开阔和具有吃苦耐劳精神。(4)知识和技术素质。专业知识是管理者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管理者。只有懂专业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机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官僚主义。(5)公关素质。企业形象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形象的塑造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工作来完成的。所以,公共关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将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各组织发展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6)创新能力。指在不断的竞争中求得长期的发展。(7)心理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者应具备以下思想心理素质:敏锐的信息观念、强烈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有效的时间观念、宽容大度的胸怀、执着的求知欲、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稳定而乐观的情绪。(8)强健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这是完成工作的身体素质要求。

3.效率与效果的区别与联系。[东北财大2008年研]

相关试题:请比较效率和效果。[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研]

答:(1)效率和效果的区别

效率和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效率(Efficiency),注重的是目标执行的过程;效果(Effectiveness),注重的是结果。高效率是指“正确的做事”,而高效果是指“做正确的事”。

效率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对于给定的输入,如果能获得更多的输出,就提高了效率。类似的,对于较少的输入,能够获得同样的输出,同样也提高了效率。

然而,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就说明是有效果的。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2)效率和效果的联系

效率和效果并不矛盾,是相辅相成的。效率强调的是手段,效果强调的是目的。成功的管理既表现为高效率又表现为高效果,而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有效果但是低效率的。

缺乏效率的组织很难在激烈竞争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注重提高效率而没有注重实战效果的组织,同样也很难取得满意的结果。另外,更深层次的来考虑,有组织效率而没有组织效果,事实上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没有效率:缺乏组织经营决策的效率。

4.讲述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的异同?[南京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1)管理者需要哪些基本技能?这些技能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而言是否不同?[浙大2007年研](2)简述卡茨(Robert Lukasz)提出的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三类技能,并说明它们对不同层次管理者的意义。[北师大2007年研]

答:(1)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当组织规模逐渐扩大时,管理工作量超出原有管理者所能承担的范围。为了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管理者不得不委托其他人来分担自己的工作,依此类推,而形成了组织的等级制或层次性管理结构。

一个组织中管理层次的多少,应具体地根据组织规模的大小,以及管理幅度而定。一般说来,组织的管理层次分为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三个层次。

①高层管理。主要任务是从组织整体利益出发,对整个组织实行统一指挥和综合管理,并制定组织目标及实现目标的一些大政方针。

②中层管理。主要任务是负责分目标的制定、拟定和选择计划的实施步骤和程序,按部门分配资源,协调下级的活动,以及评价组织活动成果和制订纠正偏离目标的措施等。

③基层管理。主要任务就是按照规定的计划和程序,协调基层员工的各项工作,完成各项计划和任务。(2)管理技能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这三种技能分别是:

①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②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的关系的能力。管理者作为小组中的一员,其工作能力取决于人际技能。

③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较强的概念技能为管理者识别问题的存在、拟订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挑选最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提供了便利。(3)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的异同

如图1-8表示了各种层次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