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精华普及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8:56:22

点击下载

作者:谢英彪候国新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经(精华普及本)

黄帝内经(精华普及本)试读:

前言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该志记载了医经七家,其中包括《黄帝内经》18卷,《黄帝外经》37卷。这七家中《黄帝外经》和其他五家均已遗失,仅有《黄帝内经》幸存。在《黄帝内经》成书前,已有更古老的医学文献存在于世,《黄帝内经》中所引用的古代医书多达20多种,如《上经》《下经》《揆度》《奇恒》《从容》《五色》等等。由此可见,《黄帝内经》是在其他更古老的医学文献基础上编撰而成的。《黄帝内经》为“言医之祖”,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托名黄帝与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讨论医学问题。书名冠以黄帝,并非说该书为黄帝撰写。该书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由许多医家搜集、整理、综合而成,其中甚至包括东汉乃至隋唐时期某些医家的修订和补充。所以,《黄帝内经》是汇集古代众多医家经验和理论的医学典籍。黄帝《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各为81篇,合计162篇。《素问》在唐代只存8卷,其中第7卷的9篇已遗失。唐代王冰注解此书时,从其老师处得到一秘本,补充了“天元纪大论”等7篇,仍缺2篇。因此,现存的《素问》,虽有篇目为81,但其中的第72篇“刺法”、第73篇“本病”,只有篇名,没有具体内容。到了宋代,又补入两篇,附于该书之后,称为“素问遗篇”,被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灵枢》一书,原来只剩残本,北宋年间,高丽献来《黄帝针经》,哲宗随即下诏颁发天下。直到南宋时的史崧,才把“家藏的《灵枢》九卷”加以校正刊行,这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最早版本的《灵枢》。《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素问》包括了人体的生理、心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具体理论有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神、津液,病因病机,辨证原则,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说等学说。《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着重介绍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这些重要论述,在两千年前便构建起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独特体系,这也是中医学与世界其他国家传统医学的根本不同之处。《黄帝内经》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体现的基本精神和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1.强调整体观念《黄帝内经》在论述有关生命和疾病的问题时都贯彻整体观念这一思想原则。其特点是不重视人体的内在结构性,而强调功能的联系性。《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是强调自然对人的制约性。类似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很多。正因为自然对人具有这样的制约性,所以当外界条件的变化超出正常范围时,人体就会生病。以这一整体观为前提,引出了外感六淫的病因学说。

人不仅受自然的制约,也能适应自然。这方面《黄帝内经》也有相关的论述。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更进一步,《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思想。这就不仅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主动地改造自然。正是基于人体能适应自然的认识,《黄帝内经》才合理地导出“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2)人体自身是统一的。《黄帝内经》指出人体自身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五脏六腑、肌肤毫毛、五官九窍等,通过经络,互相协调地联系在一起。脏腑间有特定络属,脏腑在体内各有所主,在体表各有其窍。正因为有这种联系,所以局部可影响全身,体表变化能反映内脏盛衰。根据整体观的这一原则,《黄帝内经》提出了“有诸内必形诸外”“以表知里”等观点,逐步形成了中医学四诊合参的诊断学方法。(3)人的心身是统一的。《黄帝内经》在形神关系方面有极为精辟的论述。一方面,形体决定情志精神,如“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正因为形决定神,所以脏腑有病时就会出现精神情志的变化。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有余则笑不休,心不足则悲”等等;另一方面,精神情志也会反作用于脏腑机能。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因为情志之间有规律地互相作用,所以调节情志的太过或不及,就可使人从病理状态恢复到生理状态,如“喜胜忧”“悲胜怒”等等;正是根据这一整体观原则,中医学才产生了七情病因学和情志疗法。这些内容在中医心理卫生学和精神治疗等方面都有指导意义。2.重视脏腑经络

脏腑学说主要论述研究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六腑是维系人生命的重要器官。《素问˙五脏别论》认为:“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还分别介绍了心、肝、脾、肺、肾、胃、胆、大肠、小肠、膀胱等各自的不同功能,说明人的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等各种功能无不与五脏六腑有关。《黄帝内经》还认识到经脉在人体内是循环不止的。《素问˙举痛论》中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是最早涉及到血液循环体液循环、神经系统的相关记载。

经络学说是以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对于十二经脉的名称、循行走向、络属脏腑,及其所主疾病,《黄帝内经》均有明确的记载。对奇经八脉亦有所论述。与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相比,《黄帝内经》不仅由11条经脉发展为12条经脉,而且其循行走向很有规律,各经之间互相衔接,互为表里。由于每条阴经属于一脏,并与一腑相连络;每条阳经属于一腑,又连络一脏,这就使周身四肢和脏腑紧密地联系起来。每条经脉所主疾病,都和它的循行走向及所连属的脏腑直接相关。这对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和进行诊断治疗具有指导价值。《黄帝内经》阐述的脏腑经络学说,构成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的理论基础。经脉环周不休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于商周之际,最初为两种学说,到战国由阴阳家统一在一起,成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朴素的哲学思想,为各门学派所用,以说明自然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在《黄帝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既是哲理,又是最基本的医理,被广泛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与病理机制。

例如:“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可见,阴阳是事物对立统一的代名词。《黄帝内经》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这是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的最高概括。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还有极为丰富的以阴阳论述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的内容。《黄帝内经》认为阴阳的生理关系是“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认为病理关系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诊断的重要原则。而“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是后人必须遵循的治疗大方法。至于“阳为气,阴为味”,则是对药理的最基本说明。

五行学说在《黄帝内经》中也有丰富的论述,把五行的性质与相互关系赋予五脏,从而用以说明五脏的生理和病理机制,指导人们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也以五味归属五行,说明药物功能。

现今应该怎样评价阴阳五行学说呢?我们既要承认其合理性和对中医的指导价值,也要指出其局限性,认识到其中唯心及形而上学的部分。

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成就之外,《黄帝内经》对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等内容也都有的阐述。这些内容为中医学在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总之,《黄帝内经》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藏象学、经络学、病因病机学、生理病理学、养生和预防医学、诊断治疗原则等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说,《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进入了新阶段。《黄帝内经》的影响是深远的,我国历代著名的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树,无一不是承接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黄帝内经》是学习中医理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必读的经典著作。第一章颐养天年

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就是一个人身体各器官都处于健康状态下自然的寿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天年应达到一百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特别是随着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着健康,盼望着长寿。《黄帝内经》把不能达到自然寿命的现象称为“半百而衰”,并对其原因有了精准的分析,那就是不懂得养生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是我国的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怎样不得病,怎样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

怎样才能达到天年长寿呢?其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努力学习和切实遵循养生之道。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已尽天年,必须从心理、社会等因素的方面采取防治措施,才能奏效。一要“静则神藏”。古人说:“神太用则劳,静以养之。”所以要做到“静以神藏”。二要立志养德。重视道德修养,乐于助人的人,能永远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三要调情志,免刺激。情志波动过于持久或过于剧烈,则可引起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必须要努力调摄情志,不要受喜、怒、忧、思、悲、惊、恐等情绪太大的影响。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白话翻译

上古时期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老师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让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延伸阅读

本文以古今之人的不同寿命作对比,阐发了养生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五种养生法则。远古时代人们寿命之所以超过百岁,是因为他们懂得养生之道,能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掌握各种养生方法,保持形神和谐协调;而现在人之所以早衰,是因为不懂养生之道,醉酒行房,以致精气耗竭,真元匮乏。通过对比,回答了黄帝提出的问题,即人之寿命长短不在时世之异,而在人对养生的认识和态度。

五种养生法则分别是:法于阴阳,即养生应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和于术数,即恰当运用养生方法锻炼身体;食饮有节制;起居作息有规律;劳作不违背常度。只有掌握了养生之道,保持形神和谐协调,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些养生方法对今天养生保健仍有实践价值。《上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一篇,是关于养生的专论。该篇首先指出,人的寿夭主要取决于各自的生活方式,并且通过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指明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有的人的健康状态却是每况愈下,这与他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些人有的起居作息毫无规律,只知道透支体力或脑力;有的人整天痛饮美酒,嗜食肥甘厚味,通宵不眠地在舞厅酒吧取乐,完全弃健康于不顾。这样的人会重病缠身,甚至会英年早逝。“起居无节,半百而衰”,这是《黄帝内经》对人们的告诫。黄帝与岐伯对话原文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纲,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经脉》白话翻译

人在开始孕育的时候,首先是源自于父母的阴阳之气会合而形成精,精形成之后再生成脑髓,此后人体才会逐渐成形以骨骼作为支柱,以脉作为营运气血的通道,以筋来约束和强固骨骼,以肌肉作为保护内在脏腑和筋骨血脉的墙壁;等到皮肤坚韧之后,毛发就会生长出来,如此,人的形体就长成了。人出生以后,五谷入胃,化生精微而营养全身,就会使全身的脉道得以贯通,从此血气才能在脉道中运行不息,濡养全身,维持生命不息。延伸阅读

本文首先阐述了对人的生命的认识,认为人是由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谷气相合而成。这是唯物论的鲜明体现,它否定了天神创造人的唯心论思想。《黄帝内经》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生命首先直接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两性生殖之精结合的产物。“精成而脑髓生”,脑髓应是藏于命门的先天之精凝聚而成。现代医学证实,中枢神经系统(脑髓)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人体的一切生理生化过程,使人的生长发育按照固定的生物程序,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这既是先天遗传物质的作用,就必是先天之精的作用,所以脑髓应是藏于命门的先天之精。《灵枢·本神》中说:“生之来谓之精。”《灵枢·决气》中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是生命的本源,这是古人对自身生命现象的观察和体验中得到的客观事实。《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明确指出“有子”,在于男女“精气溢泻,阴阳和”。

精是生命的本源,水是生命的源泉,精水合一是肾藏象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是决定肾为生命之本的关键所在。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灵枢·天年》白话翻译

黄帝问岐伯道:我想知道在人生命开始的时候,以什么作为基础,又以什么作为保障,丧失了什么便会死亡,保持了什么才能生存呢?岐伯回答说:人生命的开始,以母亲的阴血作为土地,以父亲的阳精作为种子,两者结合而产生神才有生命活动。丧失了神气,人就会死亡。保持了神气,人才能生存。延伸阅读

本文论及人之始生的物质基础及人的生命形成过程,提出“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的先天禀赋理论,认为人体胚胎是父精母血的结晶。父精为阳,母血为阴,阴为基、阳为用,阴阳交感,胚胎形成并开始发育,至脏腑齐全、营卫气血调和畅行、神气藏舍于心,魂魄毕具,可称为人,脱离母体而降生。

影响人类生命寿夭的基本因素,有先天禀赋,也有后天影响,既有内在机理,也有外在体征。这些为疾病防治、优生优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诊治信息。

历代医家对上述文中的“基”和“楯”注释不一。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六十二》中说:“夫禀赋为胎元之本,精气之受之父母也。”明确指出父精母血是新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令人遗憾的是,张介宾的注释并未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自从马莳首注曰:“方基始生,赖母以为基,坤道成物也;赖父以为楯,阳气以为捍卫也。”后人便承袭古义,更用训诂学知识加以佐证,以致以讹传讹。就“基”而言,或借《说文》“基,墙始也”,或借《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将“基”与“本”互文,演为“基础,根本”之义;就“楯”而言,或借《说文》“阑槛也”释为栏杆,将之引申为遮蔽和捍卫之意,或借《韩非子·难势》“人有鬻矛与楣者”,将之与“盾”相通,释为古时执以蔽兵刃的战具,亦作捍卫之喻,却始终未说出“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的所以然,鲜有触及“阴阳交感”这一主旨者,更忘了古人“取象比类”释生释医的思想精髓。

总之,“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是古医家借稼穑插枝之事对生命产生的生动说明。将“基”释为“土地”;将“楯”释为“种子或枝茎”,也许更合乎文义和医理。原文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灵枢·刺节真邪》先天的精气白话翻译

所谓真气,就是禀受了先天的精气,和后天的谷食之气结合,充养全身。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并能抵御外邪。延伸阅读

中医认为,真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的含义是指流动着而看不见但有生机作用的精微物质。血产生气,气又推动血液的运行,气血相生,有质而无形。

真气是推动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气的来源分先天和后天,与生俱来的精气为先天之气;生后得到的水谷精气即为后天之气,二者不断充养而成真气。真气是其他各种气的根本,它随经脉不断地运行而起到温养全身的作用,还能够抗拒外邪的侵袭,维持脏腑组织的正常运作。原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白话翻译

黄帝说:我听说人体有精、气、津、液、血、脉的说法,我认为这些不过是一种气罢了,现在却把它分为六种,我不懂其中的道理。岐伯说:男女交合之后,可以产生新的生命体,在形体出现以前,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就叫做精。黄帝问什么是气?岐伯说:上焦把饮食精微物质宣发布散到全身,可以温煦皮肤、充实形体、滋润毛发,就像雾露灌溉各种生物一样,这就叫做气。黄帝问什么是津?岐伯说:肌腠疏泄太过,汗出过多。这样的汗就叫做津。黄帝问什么是液?岐伯说:饮食入胃,水谷精微充满于周身,外溢部分输注于骨髓中,使关节曲伸灵活;渗出的部分可以补益脑髓,散布到皮肤,保持皮肤润泽的物质,就叫做液。黄帝问什么是血?岐伯说:位于中焦的脾胃接纳食物,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过变化成红色的液体,这就叫做血。黄帝问什么是脉?岐伯说:约束营血,使之不能向外流溢,就叫做脉。延伸阅读

六气的化生,皆源于水谷精微。精虽禀受于先天,亦须后天补充滋养;气则由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而成津与液虽有阴阳清浊之分,但又皆赖“谷入气满”而化生;血则是“中焦受气,取汁”,经心变化而成的赤色液体;脉的壅遏营气之力亦依赖于脾胃之气的供养和维持。故六气之名虽不同,但皆由一气所化,这充分反映了《黄帝内经》以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特点。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常脾胃并称。中医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现代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的范畴。

在五行中,脾属土,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化万物。脾与胃,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营养物质,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先天条件非常好,如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久之就会多病减寿。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初步消化食物,将其变成食糜,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而要完成上述功能,脾与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应相互协调,才能正常发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的运化有赖于胃阳的动力,胃的受纳有赖于脾阴的资助,而且不燥不湿、不冷不热,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成纳运过程。脾恶湿故多湿证,胃恶燥故多燥证,临床常见脾虚湿困、胃阴不足者。

胃主降浊。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进入小肠,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故胃以降为和;脾主升清。脾气上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输送到全身发挥其营养功能,故脾以升为顺。

脾与胃居于中焦,是升降的枢纽,其升降影响着各脏腑的阴阳升降,因此脾胃健运,脏腑才能和顺协调,元气才能充沛。所以,在调理机体时尤其注意调理脾胃气机。

脾胃居中土,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脾胃有病很容易影响其他脏腑。肝、心、脾、肺、肾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脏对五行,很容易出现相生相克的疾病传变现象。所以《慎斋遗书》中说:“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

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反之,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亦因此而失常,故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原文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灵枢·本藏》白话翻译

人体的血、气、精、神,是奉养身体而维持生命的物质。经脉可以通行气血而营养人体内外的脏腑、组织和器官,濡润筋骨,保持关节活动滑利。卫气可以温养肌肉,充养皮肤,滋养腠理,掌管汗孔的正常开合。人的志意,可以统御精神,收摄魂魄,使人体能够适应四时气候的寒温变化,正常调节自身的情志变化。延伸阅读

血与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的概念始于古代哲学,其被引入中医学领域后,赋予医学的含义,“人之有身,全赖此气”。人身之气来源于肾中精气、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吸入之清气相合成。人体的生、长、壮、老、衰无不和气有关。血由中焦脾胃受纳运化饮食水谷,吸取其中的精微物质,变化而成。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起着濡养和滋润脏腑作用,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血属阴,气属阳。气血之间互根互用,气血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反之,“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因此,“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治病的重要原则。

精神,简称神,是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五神(神、魂、魄、意、志)等精神活动。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总括。神的活动以脏腑气血为基础,又是脏腑气血生理活动的反映。神的盛衰直接反映生命机能的盛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此,《黄帝内经》防治疾病以“养神”“治神”为首务,并提出了“积精全神”“四气调神”“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等养神方法。原文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灵枢·邪客》白话翻译

食物进入胃中,通过消化吸收后,宗气聚于上焦,津液出于中焦,糟粕由下焦排出体外,即进人体内的食物共有三条走向。上焦的宗气积聚在胸中,上出于喉咙,贯通心肺而行呼吸之气。中焦化生营气,分泌津液,渗注于脉中而化为血液。在外可以荣养四肢,向内灌注于五脏六腑,营运周身与昼夜的时间相应。卫气浮盛强悍,流动迅猛滑利,首先于四肢、分肉、皮肤之中无休止地运行。延伸阅读

本文论述宗气、营气、卫气的循行及作用。

宗气指聚积在人体胸中的气,又称大气,主要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化生。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便成为宗气。宗气形成后,聚集在胸中气海之处,并贯注于心肺之脉。其主要作用是推动肺的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嗅觉的灵敏度,均与宗气有关。宗气还有协助心气推动心脉的搏动、调节心律的作用,影响着人体心跳的强弱、节律和血液的运行,并影响着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临床上,若宗气不足,可出现气短、喘促、呼吸急促、气息低微、肢体活动不便、心脏搏动无力或节律失常等症。宗气聚于胸中,一方面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推动呼吸;一方面贯注心脉,推动血行。三焦为诸气运行的通道,宗气还可以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助先天元气。

营气即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各种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是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营气的来源和生成以及十四经脉的循行方向、次序和交接部位,构成“常营无已,终而复始”的整体循环。《素问·痹论》中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营气虽在血管中,但必须通过微循环才能进行物质交换,供组织细胞所需,所以,与经脉流注次序合称的营气运行是针对各脏腑(经脉)所需物质的转化过程而言,如营气运行旺于肝经时,则转化成肝脏所需物质的功能增强,或是肝经所调控的微循环开放。

卫气是指防卫免疫体系及消除外来的各种异物的功能,包括机体屏障、吞噬细胞系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卫气属阳,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运行迅速而滑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等作用。《素问·痹论》中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它的活动力很强,流动很迅速,不受脉管的约束。卫气运行于皮肤、肌肉之间,能温养肌肉、皮肤;卫气熏于肓膜,散于胸膜,五脏六腑得到温养。《灵枢·本藏》中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虽行于脉外,但仍然依傍着脉道而运行,其运行与昼夜变化及寤寐有关。白昼人寤,则行于阳;黑夜人寐,则行于阴。行于阳是行于体表手足三阳经脉,行于阴是行于内在五脏。卫气行于阴,是从足少阴经注于肾,而后至心、肺、肝、脾,复还于肾。卫气不固和营卫不和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卫气不固则皮肤腠理疏松,易受外邪侵入而得病。发病时多有怕风、自汗等症状,治宜益气固卫。营卫不和可见发热、恶风寒、自汗出等症状,治宜调和营卫。

宗气、营气、卫气这三者均源于水谷精微,由于各自性质不同,故其循行及作用亦异。宗气积于胸中,走息道,贯心肺,有司呼吸、助心肺行血的作用。营气运行于脉中,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流注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营养全身的作用。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有温煦肌肤分肉、调节汗孔启闭的作用。这些理论,对于临床治疗宗气下陷所致语声低微、气短懒言,营卫虚弱易感外邪、乏力自汗以及卫气运行失常导致失眠或多眠等病证,具有指导价值。原文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白话翻译

水液入胃以后,游溢布散其精气,上行输送与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主清肃而司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如此则水精四布,外而布散于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合于四时寒暑的变易和五脏阴阳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延伸阅读《黄帝内经》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这段经文是对饮食进入人体后其复杂的转化、传输过程的认识和高度总括。这与现代医学关于饮食进入人体后的生理、生化及新陈代谢过程在宏观上大致相同,其科学性和现实性可见一斑。

本文阐述了人体的五脏六腑及其生理功能,以及气血津液在人体内的产生、分布运行、吸收和排泄,反映了物质进入人体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及新陈代谢全过程,故这段经文是中医脏腑学说的核心所在。“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中的“脾”并非是指五脏六腑中的脾脏,而是指古时五脏六腑中的“脾系”。后代医家对此有所认识,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脏腑门中转载的脏腑解剖图中就有古代“脾系”的记载。“脾系”除脾脏外,还包括有胰、胃、油膜及部分肝胆等。正是“脾系”中脏腑的共同作用,将进入胃中的食物腐熟、消化、吸收,转变成人体所需要的气、血、津、液,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并通过三焦这一大腑通道,完成水液代谢过程,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胰在“脾系”中的作用在临床上已经越来越重要。胰脏与肝胆共同作用,有疏泄消化功能,与肺、三焦等协同作用具有运输、调节水液代谢功能。现临床上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无脾患者健康存活,基本上不影响其寿命,而无胰就很快死亡的例子就能充分地证明这一点。因此,可以说明胰在“脾系”中的重要地位。原文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素问·生气通天论》白话翻译

人身的阳气,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假若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由于寒,阳气应如门轴在门臼中运转一样活动于体内。若起居猝急,扰动阳气,则易使神气外越。由于暑,则汗多烦躁,喝喝而喘,安静时多言多语。若身体发高热,则像碳火烧灼一样,一经出汗,热邪就能散去。由于湿,头部像有物蒙裹一样沉重。若湿热相兼而不得排除,则伤害大小诸筋,而出现短缩或弛纵,短缩的造成拘挛,弛纵的造成痿弱。由于风,可致浮肿。以上四种邪气维系缠绵不离,相互更代伤人,就会使阳气倾竭。在人体烦劳过度时,阳气就会亢盛而外张,是阴精逐渐耗竭。如此多次重复,阳愈盛而阴愈亏,到夏季暑热之时,便易使人发生煎厥病。延伸阅读

本文首先以取象类比的方法,借用自然界太阳的形象说明了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继而从生理、病理、治疗、养生等方面对阳气作了系统论述。所谓取象比类,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又称为“意象”思维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象、事象,而是在功能关系、动态属性相同的前提下可以无限地类推、类比。《黄帝内经》认为,阳气指具有温养组织脏器、维持生理功能和固卫体表等作用,并充盈于周身之气。因散布部位不同,其具体作用和名称亦各有异。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而维持人机体的正常运转,包括工作、运动、性生活、控制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阳气对与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现在温养作用。阳气就跟太阳一样,太阳出来暖洋洋,人有阳气也才能身体暖和。有些人怕冷,甚至在夏天最热的时候都还觉得身上冷,通常这种人是“底火不够”“阳气不足”;相反,有些人就不怕冷,这种人是“阳气旺”。

阳气可以温暖人体,还能温养人体。自然界的春天、夏天,日照充足,气候温热,动物、植物的活动能力强,生长迅速;但到了秋冬,天寒地冻,万物萧条,植物落叶,动物冬眠。人也是一样。《黄帝内经》将阳气这种温养功能高度地概括为“若天与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人要有了充沛的阳气才能够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身手敏捷、身体强壮。

阳气温养人体是通过中医所说的“气化”和“推动”来实现的。人体新陈代谢靠阳气气化作用来维持,吃进去的东西、吸进去的气,在气化作用下变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质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又在气化作用下合成人体有用的物质滋养人体,同时分化出无用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离开了阳气的气化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不能进行。

除了以上的作用外,阳气还有“卫外”和“固密”的作用。中医很多概念非常抽象,但又很容易从自然现象中形象地领会理解。中医说人的阳气“若天与日”,肉眼能看到的天,其实不超过大气层。一方面,有了大气层,外来的有害物质才不能够顺利的到达地球,例如紫外线在大气层就被吸收了大部分,要是没有这层大气,光是紫外线就能导致地球生命灭绝,这种作用就是“卫外”;另一方面大气层保护地球内部有用的物质不能随便流散,最典型的就是氧气、水分、热量,这种作用就是“固密”。

把人看成地球的话,阳气对人体也就像大气层对地域一样,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就热量而言,这种卫外和固密的作用就像保温杯、恒温器一样,维持人体内部温度的稳定。在电冰箱还不普及的年代,那时候无论卖冰糕热食,都用一个箱子把东西装起,然后用棉絮包盖起来,冬天热食不易冷、夏天冰糕不容易化。这层棉絮发挥的作用也就是阳气卫外固密的作用。所以,真正阳气旺、卫外固密功能好的人,那是冬不怕冷夏不怕热的。

阳气失常所导致的各种病症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或治不得法,则会进一步发生阳气蓄积不行、上下不相交通、阴阳否隔不通的情况,预后不佳。对此,“隔者当泻”,须急以通泻之法,消散邪气,使人体上下通利,阳气恢复正常。如《伤寒论》中邪热入里,结于中焦,气机怫郁,阻遏阳气流通,出现热深厥深,甚至神昏谵语者,即属此类。治当通里攻下,以交通阴阳,则阳回厥除,可望向愈。

养生要按照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调节起居,以保持阳气的充沛及正常的消长节律,所谓“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即强调在傍晚阳气收敛、腠理闭拒之际,要减少活动,以避免因过度活动影响阳气闭藏而出现失调与虚弱。如果违背了阳气的节律变化,使人体阳气昼夜节律紊乱,功能失常,就会发生疾病。所谓“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说明顺应自然阴阳消化变化是养生防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原文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灵枢·本藏》白话翻译

五脏是贮藏精、神、血、气、魂、魄的,六腑是传化水谷而运行津液的。五脏和六腑的功能,都是人体禀受于先天的,不论是愚笨或聪明的人,好人或坏人,都不会有不同。延伸阅读

本文强调脏腑与血气精神的密切关系,体现出人以脏腑为本的医学思想。

五脏是人体内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脏,古称藏。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由于精、气、神是人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心主血脉,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心通过血脉将气血运送于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中心,在人体中处于最高主导地位。肝主疏泄,能调节人的情志活动,协助脾胃消化;肝又藏血,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脾主运化,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的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统血,能统摄血液不致溢出于经脉之外。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又能宣发卫气和津液于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肾藏精,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关,故有先天之本之称;肾又主水,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五脏虽然在生理功能上各有所司,但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通过经络的联系,五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在病理变化上也相互影响。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入口,通过食管入胃,经胃消化,下传于小肠,经小肠分清泌浊,其清者(精微、津液)由脾吸收,转输于肺,而布散全身,以供脏腑经络生命活动之需要;其浊者(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而废液则经肾之气化而形成尿液,渗入膀胱,排出体外。饮食在消化吸收排泄过程中,须通过消化道的七个要冲,即“七冲门”,意为七个冲要门户,包括“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难经·四十四难》)。六腑的生理特性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别论》)。每一腑都必须适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六腑通畅,功能协调,故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说。五脏图原文

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腹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痠,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灵枢·决气》白话翻译

精大量耗损的人,会耳聋;气虚的人,眼睛看不清东西;津虚的人,皮肤、肌肉和脏腑的纹理会张开,还会大量出汗;液虚的人,四肢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枯槁没有光泽,脑髓不充满,小腿酸软,经常耳鸣;血虚的人,面色苍白而不润泽;脉虚的人,脉象空虚。这些就是六气不足的表现。延伸阅读

六气指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精、脉。因其均来源于后天水谷精气,故名。《灵枢·决气》中说:“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本文论述了六气耗夺的临床表现,由于六气同源而异名,所以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响,因此单独出现的六气脱证在临床上很少见。例如“津脱”的病人,大汗伤津耗液,必兼血亏;同理血虚者兼液少;气脱者也常伴大失血等。治疗六气耗夺之病,也应分清主次,把握病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原文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白话翻译

人生长到十岁的时候,五脏发育到一定的健全程度,血气的运行完全畅通均匀,这时的经气还在下肢,所以喜爱跑动。二十岁时,血气开始充盛,肌肉也趋于发达,所以行动敏捷,走路很快。三十岁,五脏已经发育完善,肌肉发达而坚实,血脉充盈旺盛,步履稳健而喜欢从容不迫地行走。四十岁的时候,人体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发育都非常健全,到了最旺盛阶段而逐渐衰退,腠理开始粗疏,颜面的色泽逐渐消退,发鬓开始斑白,因为精气已发展到最高阶段而开始衰减的缘故,所以愿意坐着而不想活动。到五十岁的时候,肝气开始衰减,肝叶开始瘦薄,胆汁开始减少,两眼开始昏花。到六十岁时,心气开始衰减,主神志的功能失常,以致经常被忧愁悲伤的情绪所苦,又因为血气不足而行动迟缓,所以喜欢躺卧。到七十岁,脾气虚弱,皮肤干枯而不润泽。到了八十岁,肺气衰减,不能涵养魄而魄离散,所以言语容易错乱。九十岁,肾气枯竭,其余四脏的经脉气血也都空虚了。到了一百岁,五脏及其经脉都空虚了,所藏的神气消散了,只有形体躯壳存在,也就死亡了。延伸阅读

本文按不同的年龄阶段,比较清楚地描述了体质状态的纵向转变过程,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重要的规律。其一,体质状态的转变与年龄的向前推移具有一定的同步关系,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状态诸如形态结构,脏气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等方面,可以明显地表现出年龄阶段性差异。其二,在整个生、长、壮、老、已的发展过程中,五脏精气由而盛而衰是发展的基本趋势,其中“年四十”是重要的盛衰转折点。四十岁以前,表现为“好走”“好趋”“好步”“五脏始定”“五脏大定”“血气始盛”“血脉盛满”“肌肉方长”“肌肉坚固”,说明这一阶段体内精气逐渐充盛,体质状态逐步壮实,故脏腑功能旺盛,外在形体丰满,活动能力较强。而到四十岁之后,则表现为“好坐”“好卧”“目始不明”“腠理始疏、荣华颓落”“苦忧悲,血气懈惰”“皮肤枯”“言善误”“五脏皆虚”等现象,可见进入这一个阶段,体内精气开始逐渐衰少,体质状态趋于虚弱,以致脏气功能减退,体内平衡调节能力,抗病能力以及行为活动能力都逐渐下降。其三,在体质由盛而衰的渐变过程中,五脏之气的衰退并非同时进行,而是有先后主次之分。一般说来,四十岁时主要为外在腠理、华发的衰变,而到五十岁时则开始出现脏气的衰变,按照五行相生规律,首先“肝气始衰”,然后“心气始衰”,接着依次为“脾气虚”“肺气衰”“肾气焦”,至百岁则“五脏皆虚,神气皆去”。总之,体质状态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相应改变,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如能掌握这一客观的纵向转变规律,对于正确地认识体质特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原文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世,浊气在上,则生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白话翻译

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水火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属阴。饮食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饮食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反能损伤形体,机能活动太过,亦可以使经气耗伤,精可以产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为饮食不节而受损伤。

味属于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于阳,所以趋向上窍。味厚的属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厚的属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泻下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的作用;气薄的能向外发泄,气厚的能助阳生热。阳气太过,能使元气衰弱;阳气正常,能使元气旺盛。因为过度亢奋的阳气,会损害元气,而元气却依赖正常的阳气。所以过度亢盛的阳气,能耗散元气;正常的阳气,能增强元气。延伸阅读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概念。古人用阴阳学说阐释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其被引进中医学领域后,成为构建《黄帝内经》理论的重要方法。所谓“阴阳应象”,如马莳所说:“以天地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黄帝内经》以此概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断定万事万物都具有阴阳矛盾的关系,都受阴阳之理的制约,阴阳对立双方的交感、互用、消长、转化是世界万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的总根源,阴阳是宇宙运动变化的总规律。《黄帝内经》应用阴阳的理论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的形体及脏腑组织存在着既对立又互根的阴阳关系。人的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阴阳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阳化气,阴成形”则是体内物质代谢的主要形式,“阴平阳秘”是健康的象征,阴阳失调则是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机制。“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提示阴阳是诊察分析疾病的纲领。“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则强调治疗的根本目的是协调阴阳,以恢复阴阳的和谐。

与阴阳学说密切相关的五行学说利用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及其他们之间存在的生克制化关系,说明客观世界内部的错综复杂的联系。《黄帝内经》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可从它们的形质特点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事物的运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张介宾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存在于客观世界事物内部的生克制化关系,正是推动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重要动因。《黄帝内经》利用五行学说为人们勾划了世界万物五行生化图式,与此同时,又以五行归类五脏、五腑、五体、五官、五志、五液等,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这五个生理系统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黄帝内经》认为,自然界的五行系统与人体五行系统息息相关,相互沟通和感应,形成统一的整体。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虽各有特点,但在《黄帝内经》中常结合在一起阐释有关医学问题。如《灵枢·官能》中说:“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藏六府,亦有所藏,四时八风,尽有阴阳。”阴阳五行理论被成功地引入中医学领域,成为《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的消长原文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素问·六微旨大论》白话翻译

若出入的功能废止了,则“神机”毁灭,升降的作用停息了,则“气立”危亡。因此,没有出入,也就不会有出生、成长、壮实、衰老与灭亡;没有升降,也就不会有发生、成长、变化、收敛与闭藏。所以升降出入,是没有一种物体不具备的。因而物体就像是生化之器,若器物的形体不存在了,则升降出入也就丧失了,生化之机也就停止了。因此,任何物体,无不存有出入升降之机。不过化有大小的不同,时间有远近的区别,不管大小远近,贵在保持正常,如果反常,就要发生灾害。延伸阅读

本文主要论述成败互藏的根本原因。气的运动谓气机,气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言之概有四种:升降出入。

升降出入是指气自下向上、自上向下、由内向外、由外向内的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的气,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这就是气的升降出入。这种运动是一切变化的由来。人体气的升降出入,既体现在气及由气推动的血、津液的运行不息,也体现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中。升降出入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了正常的生命活动。诚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可见升降出入是万物变化的根本,是生命活动的体现。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而升降出入止息,则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临证治病,注意纠正气机之升降失常重要。

古人认识到自然界的气存在着不断的升降运动,天气属阳,主升;地气属阴,主降。但天地阴阳有上下吸引的作用,所以天气由上升而下降,地气由下降而上升。“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素问·六微旨大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这就产生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升降出入存在于人体一切生命活动中,例如呼吸运动。呼出浊气,是出;吸入清气,是入。呼吸体现了气的升降出入。又如津液代谢,津液出自饮食水谷,来源于胃,上行到脾,而后至肺,为升;到肺之后,由肺通调水道,一是下输膀胱,为降;一是输布全身,此中有升有降。津液的运行输布,是在气的推动下进行的,也是气的升降出入的体现。再如脏腑功能活动,从肝和肺来说,肝气主升发疏泄,肺气主宣发与肃降,升与降协调平衡,从而保持气的运行有序,津液运行输布正常。从脾和胃来说,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两者配合则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饮食水谷得以消化,精微物质得以敷布,糟粕废料得以排泄。从心和肾来说,心属火,肾属水,心火望其下行,肾水欲其上升,才能达到水火既济、阴阳平衡的目的,这也有赖于气的升降运动才能实现。

气机升降失常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主要有升降不及、升降太过、升降反常三类。升降不及指脏腑虚弱,升降功能减弱,如肝虚升发不及,则气郁不达,可见胁胀不舒,欲嗳不爽;脾虚则清气不升,运化无力,可见头晕、腹胀、大便溏薄;肺虚宣肃失职,则呼吸少气,或见津液停滞不化,酿成痰浊;大肠以传导为顺,若腑气虚弱,失于传导,则可见大便秘结难排。升降太过指超越正常的生理范围,如肝气当升,若升发太过,则肝气上逆,或化火上炎;胃气当降,若通降太过则会导致腹泻。升降反常指当升不升,反而下陷;当降不降,反而上逆。前者为气陷,可见泄泻、脱肛、阴挺等病变;后者为气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