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改革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0:03:58

点击下载

作者:章新蓉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会计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会计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试读:

订单培养会计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代序)

高等学校采取订单培养人才的模式是一项创新性实践与探索。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其中要求:“以协同创新模式为合作纽带,通过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不同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会计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很强、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订单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国内外高校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专业特色”的培育已经成为各高校科学谋划战略性发展的共识。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也表明,国内外的著名大学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声名远播,大都得益于其办学特色。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是一所应用型财经类独立学院,学院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重大需求,结合实际,树立有特色的应用人才培养质量观,以品牌、特色为专业载体,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保障,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融智学院会计系坚决贯彻学院“应用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定位方针,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加快校政、校企、校校合作步伐,推进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改革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增大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聘请行业专家治学,重视行业证书知识体系教育,引进国外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基于应用型的“订单培养、双证教育、国际化”的鲜明系部特色,并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会计专业是我院创立时间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社会影响最大的专业之一。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与教师的奋力拼搏下,会计系依托学院经济管理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势,以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先导,围绕订单培养的系部特色,不断推进会计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在会计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系内外形成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特汇集成集。本论文集以先进的会计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紧扣校企协同订单培养会计人才的主题,结合会计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从会计教学内容、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教学范式和方法、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践、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价、学生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多种角度对其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予以探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该专业订单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成果。

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会计系根据“创新特色、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会计人才订单培养的新模式。本书收录的论文紧扣会计人才订单教育实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既有系统理论的探讨,又有长期教学实践的总结。本论文集中不乏若干真知灼见与理论创新,其中,许多观点和做法给人以启迪,让人耳目一新,对于充分发挥我院会计专业订单培养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影响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进一步促进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也不乏参考借鉴价值。

衷心祝贺本书出版!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抛砖引玉,带动我院各系对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希望能够引起兄弟院校和会计界专家学者对会计系订单培养特色建设的关注与共鸣,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专业教育和会计事业的繁荣发展;希望读者能从中受益。同时,我也衷心希望会计系能够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为目标,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学院经济管理学科的整体优势,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专业平台,强化专业优势和特色,将会计专业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和学术水平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为学院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我国特别是重庆会计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同时,也期待着会计学系的教师们有更多、更新、更好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11月第一编培养方案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订单培养会计人才的协同创新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章新蓉

推进协同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着力点。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了关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点和基本要求:一是以国家急需为根本出发点,高校要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集聚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氛围,巩固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二是以协同创新模式为合作纽带,通过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不同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因此,积极推动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协同创新,探索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订单培养会计人才,提升学院会计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高等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订单培养会计人才是协同创新的一种新形式。企业生产产品,高校培养人才。而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高校“订单培养”是借鉴企业“订单生产”的概念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培养,是指根据岗位需求企业与高校签订协议、高校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接受“专门化”教学、企业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制约了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订单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内化为订单企业需要的实际能力,旨在更好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开展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订单培养会计人才,实现开放办学,有必要对会计专业人才订单培养的模式设计与创新机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推进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其研究意义为:(一)更加明确大学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从会计专业的社会需求来分析,全国仅注册会计师就需要35万人,截至2012年3月31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共有8 023家会计师事务所,97 472名注册会计师;重庆共有107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1200多名注册会计师,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虽然注册会计师行业需求量大,但重庆市属本科高校22所,几乎都开设有会计专业,会计专业人才供应量巨大。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的办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就至关重要。到会计师事务所就业是许多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目标,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需要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财务及税务咨询人才的专业性强,执业资格的门槛较高,其执业资格包括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税务师等。因此,高校按照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注册会计师行业对会计人才的特殊需求,确定订单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制订专门的订单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双方共同培养“订单”的会计人才,可以提高学院毕业生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就业竞争力。(二)实现大学生实习与会计师事务所就业岗位的“无缝衔接”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实地实践教学模式和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采取实地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实习基地实地参与业务操作,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践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差。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学校单方面的需要和选择,学生所在实习单位对提供或保证实地实践教学条件并不积极主动,很难对实践教学作周密、细致的安排;二是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在有限的实践期间,学生只能在特定的业务岗位上进行个别业务环节的实践,获得的实践经验自然是局部的、零散的,不可能全面和系统;三是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由于商业秘密及其他原因,实习单位大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参加实地实践,更不愿意将他们安排在主要业务岗位上实习。因此,实地实践教学的效果更多地局限于对业务场景的感受,无法完全实现实地实践教学所期望的目标。而高校校内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实际工作中的有关经济业务引入校内实验室,从大量的实际业务中选择部分典型业务进行模拟,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相对真实的业务训练。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控制实践过程和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但是,在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实验室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在实验室内无法模拟复杂的经济业务,模拟业务与实际工作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取与会计师事务所订单培养的模式,可以避免现有两种实践教学模式的缺陷。从实习单位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主体单位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系统周密地安排学生的实习,提高学生实习的效果;从实习学生方面分析,参加实习的单位是未来的就业单位,学生对实习单位的管理体系及企业文化有所了解,对实习单位有归属感和忠诚度。因此,高校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订单”的实质性合作,可以协同创新高校会计人才的实习模式,实现大学生的专业实习与就业的岗前培训无缝衔接,是一种双方共赢的模式。(三)会计专业订单培养基地也可以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

如果高校在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创建会计专业创业实验基地—模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可以为大学生的实习提供专业技能实践的平台,还可以让学生得到管理、市场等方面公司实际运作的经验,激发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创业并不容易。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往往选择那些起点低、风险小、专业要求不高的行业入手。而创办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不仅起点高、难度大、专业性强,而且对创业者的组织能力、管理水平、市场营销能力、风险防范能力都有全面的要求,对于普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如果没有一定经验积累和外界条件支持,很难走到创办会计师事务所这一步。许多大学生认为,资金是困扰他们创业的第一大难题。作为中山市青年创业行动的创业导师之一,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忠并不认为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困难来自于资金,反而来自于经验欠缺。他指出,大学生一毕业就出来创业,没有工作经历,往往只从自己经验的角度去考虑,由于资历浅,对社会了解不够,因此不清楚具体该从哪一步入手,也不知道最终如何形成赢利模式,“这才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真正内因,却很少有人意识到”。高校在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订单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会计专业创新实验基地——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让学生们开展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真实的业务及全面的运作管理,可以使在校大学生积累他们在学校课堂上学不到的经验,有勇气、有信心走上创业之路,为大学生走上社会后自己创业积累经验。二、对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大。近年来,高校实行开放办学“走出去、请进来”政策,与许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但由于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难以配合到位,使实习学生难以接触其核心业务的处理和运作,学生实习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开放办学的模式逐渐深化和多样化,订单培养的协同创新模式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渐发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与学的单向传递。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消极被动地跟着听。张楚廷教授(2006)曾就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指出,大多数课堂仍然是沉闷的,方法上仍然是陈旧的,即使是有了教学技术的变化,在方法的变革上也未见多大起色。传统教学方法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根据此教学,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只顾灌输,学生以接受知识、掌握知识为主,囫囵吞枣,死记硬背,这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局面。从教与学这对矛盾体来分析,教是外因,是条件;学是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割裂了内、外因的统一,单方面强调外因的作用,而忽视了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意识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早已被人们认识,并希望以此探索出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二)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各高校纷纷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局限在学校课堂的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应用型定位,增加实践教学在全部学分中所占的比重。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增加和强化会计实验教学。近十多年来高等学校会计实验室从无到有,发展很快。形成了会计实验教学基本体系,基本完成会计实验环境和角色的仿真,实验教学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所提高。然而,高等学校会计实验教学发展的历史还不长,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可以增加学生实习机会,逐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高校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由于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难以配合到位,使实习很难实现会计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目标。(三)与企业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是能力的支点,知识的活力是在于能够转化为能力。而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就搭建起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也就是说,知识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思维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形成能力,而能力应该在实践与创新过程中施展并形成。高校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现成的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具有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毕业的学生走进社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变化。这种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适应,而是主动的、创造性的适应。因此,高校以协同创新模式为合作纽带,通过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不同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是进一步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方式,也是进一步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之路。三、与注册会计师合作订单培养会计人才的

目标定位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表明,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订单培养会计人才,是高校协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新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解决大学生实习难、效果差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高校“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高校在探索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订单培养会计专业人才需要考虑如下因素:(一)对订单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需求特征的分析

改革和探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订单培养会计人才,首先需要分析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高校本科会计人才的需求变化。

1.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决定了需要专业性强的会计人才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是指依法独立承担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是由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职能就是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市场微观主体的行为和经营结果进行规范调整,从而使国家的意志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实现。因此,会计中介机构在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包括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者、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评价者、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鉴证者、投资人权益的维护者、资本流动的引导者。包括的业务范围有:会计服务、审计服务、税务服务、资产评估、工程造价、管理咨询、财务咨询等。总之,注册会计师事务需要技术性非常强、实践要求很高的会计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不同的阶段需要的人才具有阶段性和特殊性,因此,高校应通过分析订单会计师事务所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制订特色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满足订单会计师事务所对人才的需要。

2.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现代化需要综合能力强的会计人才

美国的沃德·加特利(Ward Gatley,曾就职于太阳信托银行,即Sun Trust Bank)对未来会计人员职责的分析表明,未来会计人员的职责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扩大业务范围的风险评估(由目前的32%提高到55%);②对公司运行状况的评估(由目前的28%提高到52%);③实施价值增加事务的分析(由目前的23%提高到42%);④开发公司不断扩大的信息系统(由目前的28%提高到41%);⑤对操作单位基本操作规程予以评估(由目前的24%提高到39%)。随着公司会计业务的综合化程度越高,作为对公司提供会计、审计中介服务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人才综合化程度的要求就更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要求的从事实际会计工作的能力,包括审计的实际操作能力(业务能力)、调查能力、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等从事事务所实际工作应具有的综合能力。

3.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信息化需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人才

21世纪,信息技术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支柱,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把人类从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逐渐成为现实。国民经济信息化要求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相应要求会计信息化,根据会计信息化的要求,需要对与之不相适应的会计工作进行重组。会计工作重组要求实现: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与业务核算一体化;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相协调;核算与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网上管理与现场管理相结合。而公司财务的信息化及信息技术大大推进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信息化进程。为了适应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既掌握会计专业技术,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二)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确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目前,我国对各层次的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缺乏准确和统一的界定。以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为例,国家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对于这一目标,教育界已经提出了许多疑问。大学本科会计教育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或者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还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争论虽多,但一直没有定论。从目前各个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可谓是“百花齐放”。有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有的是培养“会计师”,有的是培养“注册会计师”,还有的是培养“管理者”,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对会计本科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才缺乏深入的、科学的研究。

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系统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为主要层次的教育体系,在本科院校中还有“985”“211”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各高校本科的定位相应地在层次上也是有所区别。按照普通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结合分析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人才需求特征的基础上,可以更加明确普通高校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订单培养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等实际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高校应相应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所需人才的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以及信息化能力的课程板块的设计,使订单培养的会计人才目标更加明确并具有可行性。四、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订单培养会计人才的

实现途径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订单培养会计人才的技术途径,可以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及管理机制。(一)单独组建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订单的独立教学班

这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在每年招收的新生中,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按订单数在新生中选拔学生,并单独组成教学班的一种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双方共同确定独立教学班的培养人数和录取标准,通过校方与合作的事务所共同成立“独立教学班”管理的联系机制,从制订培养方案、学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单位的实习到毕业论文指导、专题讲座等均有订单事务所的参与。通过这种模式的培养,不仅使订单学生很好地掌握将来在事务所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诚信的职业道德以及对未来就业单位的文化信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单独制订和实施订单培养独立教学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可以实行集中住宿、集中上课、集中管理的“三集中”管理模式;还可以形成独立的奖惩制度,建立订单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奖学金制度和退出机制。但这种模式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求订单的学生人数较多,订单人数足以成立一个独立教学班。而刚刚开始采取订单模式的高校可能较难达到这个要求。(二)采取“班中班”的订单方式或称之为“业余制教学班”模式

刚刚采取订单培养模式起步的高校,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订单的学生数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松散”的办学模式,即不单独组建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订单培养的独立教学班,而是采取“班中班”的方式。所谓“班中班”,就是并非全班同学都是订单学生,而是只有部分同学是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订单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被选拔为订单培养的学生不离开原来招生时确定的班级,与原班级一起进行理论学习,并采取“业余制”独立班形式,即在业余时间由校方和事务所共同安排一些专题讲座或实践活动,所以也可以称为“订单的业余制教学班”。这种方式虽然不能对学生实行“三集中”管理,但补充的课程和实践活动的安排比较灵活,同时也可以形成独立的奖惩制度,建立订单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奖学金制度和退出机制,使培养的会计人才更符合订单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需要。(三)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建立学生模拟会计师事务所

按照多样化的思路探讨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方式,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模拟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来培养学生。模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成立的开办费由院方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发起和资助。合作的模式可以采取合作挂牌、签署合作业务协议的方式;也可采取单独成立模拟会计师事务所,聘请订单会计师事务所做业务指导和创业指导;在积累办所经验的基础上,甚至也可采取按照法律规定的正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方式进行运作。模拟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会计专业实验教学基地,主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订单合作双方的导师为指导的有机运作模式。模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其运行完全交由学生管理,可以为合作的注册会计师做一些审计和评估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代理记账、税务咨询、管理咨询等服务。模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模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中工作的学生通过大量较为真实的会计业务的处理、分析和判断,可以创造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学生通过在模拟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践,毕业后不仅能教快地胜任审计、评估、咨询、会计等工作,也能能适应企业管理、业务联系等工作,可以增强学生就业的适应性。模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使学校、企业、教师、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实现了多赢的局面。学生的活动因此可以由单一的学校转变为学校、社会以及连接两者的模拟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学习的范围也因此而变得更广泛,知识也就跟上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

[1]J P Lalley,R H Miller.The learning pyramid:Does it point teachers in the right direction[J].Education,2007,128(1):64-79.

[2]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7-11.

[3]嵇正波.“订单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和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教育,2013(6):41-43. 

[4]吴昊.B2B2C平台式服务外包订单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分析[J].中国商贸,2013(5):95-96. 

[5]于玉林.会计实验创新教育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9(2):83-87.

[6]阎达五,刘汝军.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财会月刊,1998(1):5-8. 

[7]王宗萍,章新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光明日报:理论版,2008(9).

[8]张洋.借鉴国外经验改进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6): 37-38.

[9]迟丽华,刘长宏.校企联合探索ERP综合实验中心建设的新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1):102-104.

[10]章新蓉.高校会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及框架[J].会计之友,2008(11):93-94. 

[11]章新蓉.高等学校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财会通讯,2007(4):67-68.

[1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加强对经管类本科教育的宏观指导与研究——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高等教育,2005(12):6-8.订单式培养背景下三本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及思考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肖岚

在刚落幕的201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有代表针对制造业用工荒和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提出取消三本大学招生,将三本的计划招生人数并入职业教育,增加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数,缓解制造业急需一线操作工人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该提议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讨论。当前,三本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是不争的事实。具体到会计专业,三本院校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素质无法与“一本”“二本”毕业生相比,又缺乏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尴尬地位。长此以往三本会计专业毕业是有边缘化的危机,其生存将受到挑战。为了提升三本院校毕业学生的竞争力,有专家提出三本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建设应用型本科,进一步与社会需要接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此背景下引入“订单式培养”方式符合这一发展导向的需要,被很多三本院校接纳,而会计学专业作为实际操作要求很高的专业也很适合通过“订单式”培养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应用型能力。一、三本院校会计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概念

订单的概念来源于工业社会,指的是企业获得客户的订单,并基于订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以生产出客户满意产品的生产组织过程。而“订单式培养”模式按照现有比较权威的解释结合三本会计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应理解为三本学院会计专业针对合作用人单位的需要,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就业单位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

订单式培养的运作程序引入订单式培养的学校应为订单式培养模式专门制订一套有别于一般会计学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方案,并按照该方案开展教学工作。制订这一专门的培养方案的过程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操作:(一)广泛调研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

订单式培养的起点是找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单位根据自身需要给学校下“人才培养订单”是进行订单式培养的依据。要找到适合订单式培养的合作单位,学校需要从了解自身的优势、特点和需求入手。订单式培养以前更多的是在高职院校里面开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与高职院校学生相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由于会计学历来很受欢迎,三本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经过了较大竞争,具有较好的基本素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较好的专业素养,可以向专业领域更高的层次发展而不是仅仅承担操作层面的工作。因此,学院应该选择能给学生更多培养机会和上升空间的合作单位。学院通过广泛的调研找出符合要求的单位,经过协商签订协议。确定了合作单位相当于争取到人才培养的订单,也是进行订单式培养的开始。(二)根据合作单位要求确定培养目标

在取得合作单位订单之后,需要深入了解其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合作单位所需人才的职业能力、素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反映在培养方案之中。为此,学院首先应该了解该单位的经营内容、生产方式和资金运行特点,然后将以上特点反映在培养目标中,制订出针对该单位要求的培养目标和原则,为下一步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打下基础。(三)围绕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

根据合作单位的会计人才需求制定培养目标之后,围绕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合理保证。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按照培养基本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素质和针对合作单位需求的相关技术能力等几个层次来安排课程建设。

首先,开设培养会计专业基本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从掌握技能到具有专业思维能力符合培养会计人才的教学规律,专业素质的形成必须有基本知识的铺垫,会计学科本身也是多种学科理论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专业基础课程应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范畴的各种基本课程,这与普通的会计学专业培养的基础课程应该相差不大。

其次,合作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需要应该影响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会计专业理论课程的组成应依合作单位的需要而定,特别是课程内容应覆盖合作单位会计领域的各个方面。

最后,应在课程体系中加入合作单位经营内容相关的课程。要满足其服务对象的需要,订单学生只具有会计知识是不够的,应该对其经营过程有所了解,如对生产企业要了解制造流程、资源利用方式等实际运行过程的常识,否则无法真正完成会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的职能。因此,在进行订单式培养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将与合作单位经营相关的专业课程也包含在其中。(四)按照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培养方案

当前的社会发展变化是迅速的,合作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总是在不停地变化,即使是再精心制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在变动的环境中也必须定期根据单位的需求进行调整,真正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三、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与用人单位密切合作

用人单位是订单式培养的会计人才的需求方,参与订单式培养项目的学生将通过该培养过程获得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能够完成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是真正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方式。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真正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在培养方案的内容构建时,无论是制定培养目标,还是确定课程体系,学院都应围绕用人单位的经营特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院可邀请用人单位的相关人员参与到构建工作中,共同探讨完成针对该单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注意进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中的效益问题

正常情况下,一个单位通常不会短时间有大量的会计人才需求,这意味着会计专业在订单式培养下需要和多个用人单位合作,以帮助尽可能多的学生就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校所签订的订单越多,表明学校的办学和学生素质得到了更多用人单位的认可。这样学校将会面临一方面是订单式培养要按照合作用人单位的需求给他们“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资源有限,无法按照每一个用人单位的要求制订独一无二的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的矛盾;同时,完全针对特定单位培养出的学生在今后会有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学院应考虑到效益问题,在与某个用人单位进行订单式培养合作时应考虑到其他用人单位的需要,以及通用人才培养方案之间的融合。这种做法并不违背订单式培养的初衷。无论是与特定用人单位进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合作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还是通用的会计人才培养,都要遵守一般会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规律,在其知识技能体系中都需要有对基本会计技能和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的阶段,这可以在课程体系中以必修课程的形式出现。这类课程应该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在此基础上,针对特定订单式教学项目的课程可以与参与该订单项目的企业合作开设相关的专门课程。这样两部分课程相互配合,既能够按照会计专业教学规律完成基本职业技能和理论体系的培养,也掌握了订单式培育用人单位需要的工作能力,无论是对学校、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有益处。(三)签订订单协议是关键

找到合适的合作用人单位并签订订单协议是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也是完成订单式培养模式非常关键的一步。通过订单协议,用人单位真正成为了订单会计人才的需求方,学校成为培养订单会计人才的提供方,明确了双方的职责。学校按照协议进行培养方案的制订,用人单位接纳合格的订单人才。订单协议一旦签订,双方应该严格地遵守。(四)专业师资培养十分重要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否能够按照预想达到设计目标,符合其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因素。从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会计人才的应用能力要求出发,担任相关教学的教师必须是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还具有较丰富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这样的教师既能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能够在会计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用本校老师担任用人单位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以积累经验提升实际操作水平;另外,聘请合作单位的会计人员担任订单式培养项目中与该单位直接相关的实践性课程教师。通过从学校的自有师资和外聘师资的搭配使用,达到订单式培养模式特定师资的要求。

自200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将订单式培养模式作为高职高专的发展方向以来,近十年的时间里订单式培养模式在高职高专的顺利发展,被证明是推进毕业学生与就业市场接轨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同样以就业为导向的三本院校,特别是针对会计学这样实践要求非常高的应用型专业,学院可以通过学习高职高专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引入订单式培养模式,为解决目前三本院校会计专业毕业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而为了将订单式培养模式合理地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在遵守教学规律和反映该模式特点的同时,制订适用于学校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在制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效益问题,注意培养师资力量,并在执行相关培养方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这些都是订单式培养模式下的培养方案顺利执行并达到既定目标的保障。参考文献

[1]雷玉华.“订单式培养”模式的运作程序及其实现条件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73-77.

[2]杨万国,林其玲.人大代表建议取消“三本”改为职教[EB/OL].(2014-03-09)[2014-06-15]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4-03/09/content_498849.htm?div=1.

[3]胡雅婷.专家意见:三本院校办学应以就业为导向[EB/OL].(2014-01-13)[2014-05-09]http://edu.people.com.cn/n/2014/0113/c1053-24096779.html.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杜鲲一、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培养模式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要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新世纪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的能力。

独立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参与与公办高校的竞争,以及参与独立学院之间的竞争,因此,独立学院必须:①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就是要靠质量求生存。②不断打造自身特色,就是要靠特色求生存。从2008年开始,独立学院不再颁发母体学校的文凭,以后的独立学院只能靠自己的声誉和特色来吸引生源。在生存危机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推动下,独立学院必须把办学特色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战略来抓。

目前多数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实际工作和教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培养方式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如果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也如此定位,将没有任何特色和优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独立学院财会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都是从事实际操作的工作,极少有人直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因此,如何培养实践型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人才?如何打造独立学院财会专业特色?如何使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在和公办院校的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找出一条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独立学院财会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一条新思路。(二)研究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对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最佳途径。校企双方根据岗位需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接受职业化培训,加快成长的速度和步伐,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

由此可见,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独立学院财会专业教育的较好选择。原因在于:①国际上的先进教育模式提供了现实的参考,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虽然国外没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说法,但它的实质体现即是校企合作,都走的是“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而不是学校在唱“独角戏”。国外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办学经验也为我国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实施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借鉴。②社会及企业对合适人才的需求也是实施这一培养模式的现实要求。“合适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企业意图,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的人才,为企业储备和培养了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企业发展合适人才的基地。这种“量身定做”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招工难”的社会压力,实现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二、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培养模式

存在的问题(1)在政府和产业层面,由于国家还没有鼓励学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专项基金,也没有足以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接收学生实践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因此学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动性不够。(2)我国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相比,支持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教育层面,大部分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基本上是由教学或科研部门附带;人员结构上“双师型”教师数量相对缺乏,队伍建设不够健全。(3)独立学院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注重教学而忽视了育人的环节,虽然将技能证书的考试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但大多数课程还是以理论为主,没有将工作过程与知识体系有机融合。(4)独立学院在采用订单培养模式时,存在“四个不对称”。第一,校企双方对于订单式培养的热情不对称,校方热情高,而企业往往兴趣不高。第二,职业学校的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与订单式人才培养对教学资源的高要求不对称。第三,学校长期“战略式”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短期“战术式”人才目标之间不对称。第四,政府政策的积极倡导与无保障性的过硬措施出台不对称。三、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培养模式探索(一)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订单式培养就是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在服务顶岗的真实工作过程中得到提高。学生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学习了解到待人处事的方法、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一些与自己今后就业相关的信息。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企业—学校—企业”这种在空间上的工学交替解决了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大四“放羊”式的教学难题,学生还能结合实际工作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同时用人单位可以对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充实储备干部的队伍,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注重提高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学生专业技能

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学生在顶岗之前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会发现校内所学的操作技能与实际操作不完全相符。而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势就在于学生集中于同一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的现场教学来实现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升,由此满足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各种需要。(三)注重改革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课程

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教学形式、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质就是能力本位的教育,因此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应该更注重课程设计的“项目性”,将原来反映学科内容的课程知识点与完成工作项目所需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拆分和重新组合,使课程模式的构建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终极目标,让“服务顶岗”成为在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此外,就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课程内容而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是从职业的实际工作任务出发,设计出适合教学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课程所用教材应根据实践操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编写,由实践操作引出相关知识点。因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计和编写需要用人单位的直接参与,将课程内容和实际工作过程有机结合。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订单培养的过程。(四)注重建设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

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学带来巨大挑战,对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模式下的教师有着知识传授、技能指导和情感引导的三重身份,而目前很多独立学院财会专业的专业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因此学校应选派教师到用人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参与用人单位的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以此提升教师在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方面的水平。除此之外,学院可以根据需求聘请用人单位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在支付他们工作报酬的同时要求他们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队伍,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以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在教学和技术方面的“无缝对接”。四、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

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结合企业的教育资源、环境和师资,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现必须要求学校和企业大力配合。所以,在实施这一模式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以社会需求为基础

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础,以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为纽带,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从参与者多方利益考虑,以需求为导向,以利益为准则,尽量满足各方需求,共谋发展,避免停留在协议上的合作。(二)以“三赢”为目的

独立学院财会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合作共赢。对学校而言,吸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引入管理和教学,有利于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可以节约办学成本,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对企业而言,将员工的培养从企业延伸到学校,可以获得技能熟练的员工,建立稳定的员工输送基地,缩短员工入职后的适应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新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同时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也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进入社会、服务企业,订单式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接受职业化培训,加快成长的速度和步伐。(三)培养方案由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研究制订

高校和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独立学院财会专业培养方案必须由双方共同决定,才能体现出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性。高校培养方案的制订是人才培养的宏伟蓝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以财会专业为例,邀请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或国有企业的会计师/财务总监在认真分析财会目前的发展状态,发展的业务方向,需求的人才规格及未来的走向等方面,据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四)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独立学院财会专业以培养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动力。因此,各学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须准确把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及区域内产业结构发展的态势。(五)履行协议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期间,双方应该建立权利和责任对等的协议,建立旨在推动合作育人的一系列制度,只有双方共同遵守协议条款和制度,人才培养工作才会平稳推进。协议可以根据双方协商适时做出必要的修改,但不能违背,从而在合作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各种因素带来的不良后果。参考文献

[1]郭景婷,邓景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7(9).

[2]张云燕.普通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3.基于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看订单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杨欣

会计是各单位不可缺少的一个岗位,同时这项工作也需要有一定的从业经验的人来担当。2013年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同比增长20%,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名会计从业人员。各企业需要的会计人员大多是从事一些核算工作,侧重的是实务,所以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更受到企业的欢迎。同时,有工作经验的会计求职者一进公司马上就可以投入工作,也就免去了公司的培训成本。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时代对会计就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有些高等职业学校会计毕业生却供不应求。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上弱于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这就对现有的高等教育培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就会计而言,会计专业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习环节在其整个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毕业实习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企业会计核算程序和监督方法,熟悉企业管理的基本环节,亲身体验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近年来作为高校会计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毕业实习已深陷“困境”,流于形式。主要存在了以下几点问题:(1)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始终倡导加强实践性教学,但不少院校的毕业实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只是被当做一般性的辅助性教学环节。许多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认为毕业实习仅仅是毕业的一个必经的途径。(2)毕业实习单位环境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长期以来,许多高校会计毕业实习是由指导教师负责联系实习企业和单位或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但由于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和高校封闭性办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大多数高校与企业历来就缺乏联系和协作,许多高校至今尚未建立健全比较稳定的毕业实习基地。许多企业出于对商业机密的考虑,对实习生是否能融入企业文化的考虑,对接待实习生所产生的成本的考虑等,在接纳学生实习的问题上左推右挡不愿接待。(3)学校对毕业实习没有进行合理的组织。许多学校在安排会计专业毕业实习时,都忽略了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会计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分为很多种,例如出纳、销售会计、税务会计等,实习单位在实习开始时就给实习生安排了实习岗位和实习指导老师,因而就只能了解其中一个会计岗位的业务。而学校将实习生安置到一个会计岗位就算完成任务,没有派指导老师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岗位分配和实习中期管理,使得实习学生在实习中期不能更换实习岗位,不能达到实习效果。(4)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虽然很多高校在传统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了校内实践的环节,但作为企业而言,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远比校内实践中教授的案例要多。这导致部分学生在单位的实际工作中,有理论和实际脱节的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必须要转变思想,使高校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市场需求,为企业节约成本。这就必须在办学模式上做出新的尝试。近几年,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中悄然兴起,其学生就业率几近100%,成为一些高职院校的“新宠”,这就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以企业用人协议(订单)为依据,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产销链接,对口培养。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企业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让企业参与制订人才规格、课程设置、评估考核标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感受企业文化,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源于国外的“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早在20世纪初,美国一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就开始了这种教育模式的尝试,并很快在美国其他高校普及开来。在此后的一些年中,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校采取了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现在几乎所有中学后教育普遍采用了合作教育方式。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合作教育是与就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学适应现实需求等因素紧密相关。

订单式人才培养所签订的订单,不仅是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订单,更重要的是订知识、订技能的人才订单,包括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在内的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道德等常规教育外,还应注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注重吸取优秀企业的文化内容,强化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学生通过了解企业文化加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学生可以根据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工作爱好,提高在校学习的自觉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双师型”教师)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直接面向用人单位培养实用型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可以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