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乡土建筑·镇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2:55:07

点击下载

作者:镇远县文物管理局,吴正光,徐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遗产·乡土建筑·镇远

中华遗产·乡土建筑·镇远试读:

主编简介

■ 吴正光

湖南凤凰苗族人,研究馆员。196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历任贵州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贵州省抢救民族文物办公室主任、贵州省博物馆馆长、中国民俗学会民族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文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管理保护建设委员会顾问、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黔东南州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顾问。主要著作有《贵州古建筑》《贵州的桥》《郎德上寨的苗文化》《青岩镇的建筑文化》《十进侗寨》《屋里屋外话苗家》《喝喜酒》《中华古村落大系•贵州卷》《沃野耕耘——贵州民族文化遗产研究》等。青龙洞古建筑群全景图青龙洞古建筑群青龙洞牌楼式山门万寿宫牌楼式山门紫阳洞建筑组群仁寿巷猪槽井老君殿附近崖壁上的摩崖石刻镇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前 言

我们是一群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文物员,在镇远县文物局的组织下,在清华大学陈志华、李秋香老师的辅导下,撰写了《镇远》这本书,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们与镇远结缘,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几年,长的四五十年。与镇远的悠久历史相比,我们太年轻了。仅凭我们对镇远历史文化的一知半解,想要全面介绍镇远,难度实在太大。好在我们在保护镇远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接待过许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访问过许多镇远老人和相关人士,阅览过一些历史文献和乡土资料,认识到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听到的、看到的、认识到的关于镇远历史文化的信息忠实记录下来。

镇远城不仅是县城所在地,历史上还是府城所在地,民国时期一度在此设置“黔东道”,是贵州东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为便于读者了解人称“黔东门户”“湘黔屏障”“滇黔锁钥”的古城镇远不同凡响的历史地位,在重点记载镇远文物古迹的同时,我们还将提及历史上的“镇远府”甚至于“黔东道”的著名文化遗存。由于文物部门在人称“山地建筑博物馆”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内办有“贵州民族民间建筑文化展览”,进而建立贵州民族建筑博物馆,陈列展出贵州许多乡土建筑文物的模型、图片和部件,对此,书中亦作了简要记述。

文物,不仅有事可说、有文可写,而且有物可看。因此,文字、图纸、照片,大约各占本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这是本书有别于许多研究、介绍镇远的图书的地方。由于我们是保护管理镇远历史文化遗产的直接参与者,讲的都是耳闻、目睹、亲历、亲为的真实故事,因此,这是本书的又一特点。

镇远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其中还有许多学问我们不甚了了,编辑出版这本书,意在抛砖引玉,诚请广大读者与我们一道共同做好镇远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镇远境内的各种乡土建筑;下篇主要介绍青龙洞民族建筑博物馆和贵州民族村寨及民族民俗建筑。主编 吴正光2016年春/上 篇/01 概述 镇远为什么拥有那么多文物建筑镇远卫星影像图

镇远县,全县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1878平方公里),是个小县。老县城城区仅有3.1平方公里,堪称弹丸之地,但竟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小小镇远,为什么会拥有那么多的文物建筑?这与它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流年有很大关系。它的名称,或许多少也能说明一点问题。名称由来有讲究

在祖国西南部云贵高原的贵州省,历史上曾设置有许多含“镇”“平”“安”“定”四字的府、厅、州、县、卫等建制,诸如“镇”字头的镇远府、镇远州、镇远县、镇远卫、镇宁州、镇宁县;“平”字头的平越府、平越州、平越县、平越卫、平远府、平远州、平远县、平溪卫;“安”字头的安顺府、安顺县、安平县、安平卫、安南县、安南卫、安龙府、安龙县,以及含有“安”字的普安府、普安州、普安卫、普安厅、普安县,含有“定”字的大定府、大定县、普定县、普定卫,等等,强烈地反映出当年设置府、厅、州、县、卫等建制的当权者们,渴望远离中央政治中心的贵州能太平安定的心理。

怎样实现太平安定?当然首先是要驻兵镇守。后来,有人觉得,完全以武力维持社会“安定”不太光彩,主张“恩威并用”,即在使用武力镇压或用武力威慑手段的同时,施以恩惠,如轻徭薄赋、兴利除弊,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安分守己,不至于犯上作乱。于是,将“平越”改称为“福泉”,将“平远”改称为“织金”,将“平溪”改称为“玉屏”,将“安平”改称为“平坝”,将“大定”改称为“大方”。福泉、织金、玉屏、平坝、大方,多么美丽动听、赏心悦目的名字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右)及其周围环境

为什么保留“镇远”称谓不改?或许是因为必要的“镇”不可缺少;而远离中央(俗谓“山高皇帝远”)则是不争的事实。历史流年有语音

对于镇远的历史流年,尤其是对镇远县的建县历史,一向存在争议,且分歧还比较大。有专家认为,镇远有5000年历史;有作家认为,镇远县建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当于秦汉时期;但也有专家认为,可能没有这么早。宋末元初,比较清楚: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设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设镇远军民总管府,置于镇远中河山,隶湖广行省。

历史车轮开进明代,其文献记载和历史见证都较为好找。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置镇远卫,筑“卫城”于五老山。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置镇远府。弘治十一年(1498年),废除镇远溪洞金容金达公俄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设置镇远县,与镇远府同城,史书称“附郭”。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撤销镇远卫,并入镇远县。民国元年(1912年),并镇远县入镇远府。民国三年(1914年),撤销镇远府,设置镇远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镇远为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驻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驻地。1949年后,阳镇为镇远县人民政府和镇远专区驻地;1956年至1958年,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清代末年阳河上挤满了木船

清代镇远府,地位不寻常,被朝廷贴上“冲繁难”标签。雍正王朝将全国府、厅、州、县分为冲、繁、疲、难四类。冲,谓地当要冲;繁,谓事务繁重;疲,谓赋税多拖欠;难,谓民风强悍难治。镇远府,除了拖欠赋税或疲沓一点即所谓“疲”一项没有外,占了三项,知府地位为“要缺”。

历史上,镇远还曾是贵东道、黔东道驻地。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设置贵东道,辖镇远府、黎平府、都匀府、思州府、铜仁府、思南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减贵东道。雍正七年(1729年)又恢复贵东道,驻镇远,依旧领镇远、黎平、都匀、思州、铜仁、思南六府,管辖地域相当于今日的铜仁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广大地区。民国初年,设置黔东道,又称“镇远道”,驻镇远,管辖黔东一大片。

清代,道的地位,在省之下、府之上。道、府、厅、州、县,是行政组织;卫,是军事组织。镇远卫归湖广都指挥使司管辖。在尚未建立贵州布政使司(即贵州省)前,镇远地方归湖广行省管辖。至今镇远人讲话,口音与湘西接近。施秉、黄平,苗语一样,但汉语则不同。黄平县人讲的话接近四川话。历史上,黄平归属于播州宣慰使司管辖,而播州则是四川行省地。可以说,镇远县以及镇远府和镇远专区长期管辖的施秉县、三穗县,甚至包括镇远道管辖的岑巩县、玉屏县,其方言与阳河下游的湖南新晃、芷江等地一样。而黄平的口音,不仅与四川相近,个别词语,如将“门”说成“蒙”,还与山西相同。何以如此?有人认为,与统治播州700多年的“杨氏土司”有关。

据《遵义府志》记载,杨氏先祖于唐代从山西太原移居播州:“乾符三年,南诏寇陷,太原杨端应募,决驰白锦,出奇兵定之,授武略将军。值唐乱,留据长,子孙历宋附属称臣。”所谓“白锦”,亦即“播州”,今日遵义。杨端把南诏军队驱逐走后,留了下来,占据史称“林木蔚荟,田畴丰美,盖奥区也”的这片多民族地区,逐渐成为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南宋时期,杨粲担任播州安抚使。元代,授杨邦宪宣慰使职。明初,杨铿内附,设播州宣慰司,领有黄平、草塘两安抚司,真州、播州、白泥、余庆、重安、容山六长官司,统领田、张、袁、卢、谭、罗、吴等七姓。嘉靖年间(1522—1566年),稍作调整,增设凯里安抚司。播州宣慰司统辖草塘、余庆、黄平、白泥、重安五长官司,“领生、熟苗二十余万”。杨氏土司,特别是杨应龙,非常重视“苗兵”建设,任命吴金钱、吴金富、石朝贵、曹万、曹严等为“苗头总管”,统率“苗兵”。《遵义府志》记载:“州人有稍殷厚者,因事诛之,没其家以养苗。自是,一州皆苗,精悍摧锋者无虑数万。其苗皆食粱肉,乘肥马,仆从自随,人人以为亲己,愿为之死无恨,以故用兵所向克捷。”

播州的主体民族不是汉族,应是苗族。当然,史书上的“苗”范围很广,并非特指今日之苗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苗族所占比重很大。现在遵义市汉族占多数,据《遵义府志》记载,原因有三:一是“平播”之后,“播土旧民,大兵征讨之余,仅存十之一二”;二是废除土司制度后,改设遵义军民府,大批汉族军民联袂入住,使苗族人口所占比例锐减;三是在乌江以南分设平越军民府,使几乎全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脱离了黔北。如今人们提起播州,只是想到遵义,自觉不自觉地忘记了瓮安、福泉、黄平、凯里等民族地区也是播州的管辖范围。我们从人们讲话的口音,可感知这个地方的历史流年、来龙去脉。“管军万户府印”印文

从镇远的来龙去脉,我们得知,它曾是贵州东部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仅衙门建筑,至少应有镇远卫指挥使司衙门、镇远总兵署衙门、镇远军民总管府衙门、镇远府衙门、镇远县衙门、贵东道衙门、黔东道衙门,等等。镇远城郊曾出土一枚“管军万户府印”,相应地该有一座“管军万户府衙门”,不论它是否气派。据专家考证,这座衙门存在的时间,当在元末明初。

进入明清时代,随着军事、政治的发展,带来经济、文化的繁荣,各种会馆、祠堂、寺庙、书院等建筑,雨后春笋般在镇远土地上生长。仅以地缘为纽带建立的同乡会即会馆,就有八座之多,它们分别是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山西、陕西等地商人建立的。这些来自汉族地区的移民,根据现实的需要,按照故乡的习俗,在镇远修建各种宗教建筑、文教建筑,仅寺庙即修建有:

操着不同口音、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大多是乘坐木船逆着阳河艰难来到镇远这个水陆码头的。明清时代,镇远城区,码头遍布,码头上,竖有旗杆,挂有彩旗,迎风招展,好不风光。著名的码头有:自然风光有亮点

镇远的自然风光,以群山、河水与溶洞最亮丽。可以说,没有群山、河水,就不会有镇远城;没有溶洞,就不会有青龙洞古建筑群。阳河,现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镇远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青龙洞,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县城拥有三顶“全国”性桂冠,并不多见。何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还不止青龙洞一处。和平村旧址和镇远城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远四周,群山环列,“有名有姓”的可点出中河山、龙头山、吉祥山、五老山、西秀山、石屏山、天枢山、寿星山、平冒山、二仙山、笔岫山、白云山……山山阻隔,行走不便,唯阳河有水路交通便利,使镇远成了古代湖南、贵州、云南交通咽喉。不仅如此,镇远(1)还是来往于东南亚的一个重要驿站,青龙洞前、溪桥上,古代常见“缅人骑象过桥来”。阳河,弯弯扭扭由西向东穿过镇远古城,城因此被阴阳先生附会为“太极城”。城西有峡谷,叫“西峡”,城东有峡谷,叫“东峡”。离西峡水库不远,岸边山坡上有五座虎形石岩列队成群,人称“五虎下山”。稍远处,峰顶有一独立岩石,很像一位妇人背竹筐默然而坐,人称“老妇背筐”。再往下游一公里,石崖两堵,夹一石峰,峰顶岩石如双人并立,人称“二仙观渡”。狮子山,明万历《贵州名胜志》描述道:“自东南望之如狮,自北望之如展旗。”阳河,自古有之,而游人如织,是建成“西峡水库”以后的事。库区水位提高,有利于行船。坐在船上,可欣赏两岸风光。《光明日报》记者何东平、李春林为写《传统文化的迷宫——镇远》一书,实地考察了阳河,做了精彩记述:阳河穿城而过卫星影像图

从镇远城往西,翻越文德关,很快就到阳河三峡游览区的下河口“相见河”码头。站在码头上环顾四周山峰,三尊大自然创作的巨大“雕塑”引人注目。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山峰组成“雄鸡报晓”形象。在它的南边山巅,有一自然形成的石灰岩“天门”,透过“天门”,可看到无限辽远的天空,它被称为“南天门”。一鸡一门,正相呼应,被命名为“金鸡叫天门”。

船,静静地往前开着,前方居然水波不惊。人们为它的绿、它的平,惊讶不已。正在这时,最能施展镜子作用的水域来到了。紧贴河水的崖壁上,有一处半圆形沟槽,倒映在水里,正好合成一个大圆圈,人称此景为“破镜重圆”。

驶到一处绝壁前,发现水分两色,船前,绿得发蓝;壁前,绿得发亮,才知道“相见河”在此处汇入阳河。奇怪的是,平日湍急的阳河水,何以一见“相见河”就平静如镜?原因是下游修建有大坝。及至船到“红旗电站”大坝,进入水库回水区,已成“高峡平湖”了。高峡平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