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每一个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08:20:41

点击下载

作者:闫婷婷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了不起的每一个词

了不起的每一个词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因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全民阅读问题。既然是全民阅读,就要满足全民阅读兴趣,要是阅读盛宴,是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用的大餐。那么选择阅读大众化故事,就是全民盛宴最好美味。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比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讲述,十分具有阅读性和娱乐性,更具有深入浅出的启发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最佳读物。

故事其实就是我们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饱含丰富寓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社会道德和性格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艺术,更有智慧非凡的人民群众。自古以来,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好故事,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浓缩了中国大众做人做事的智慧。这些美好故事,是我们民族的基因,曾经哺育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使我们五千年文明绵延不绝,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升级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如何加强思考,吸取精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美好故事呢?

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中如何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价值,寻求共识与自我意识、语言学习与文化自信等,用世界各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方式说出我们中国人的特征,那么,中国故事就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时,我们要展望世界,理解世界,与各国人民增进交往,通过阅读各国故事,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是最佳的理解交流方式。为此,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特别编撰了本套丛书。每册故事内容相辅相成,优化配套组合,自成体系,又相互补充,组成了中国好故事的完美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启迪性。

这些中外最具有智慧性的美好故事,短小精悍,意蕴隽永,充满了睿智的哲理,最容易使广大读者阅读,也最能打动心灵。一粒沙子蕴含一个世界,一滴露珠足以反映太阳光辉,一则小故事饱含世间大道理,这就是每一篇故事的魅力。从这些最感动心灵的小故事里,广大读者可以吸取心灵智慧之光,并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感召,融入进永不停止的人生追求。

“复辟”的由来

桀是夏朝一个暴虐无道的君主,他的残酷统治引起了各部落的反对。以汤为首领的一支人马就起来讨伐。他们聘请了一个叫伊尹的贤能人出谋划策。在伊尹的帮助下,这支人马打败了桀,灭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汤成为商朝第一位君主。

伊尹因建立商朝有功,被汤王尊为阿衡,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后来,汤王去世了,太子太丁还没继位就死去了,这样就只好让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可是刚刚过去三年,外丙也去世了。伊尹等大臣们又让外丙的弟弟中壬继位,他过了四年,也离开了人间。这样就找来了太丁的儿子太甲继位,这太甲就是汤王的嫡亲长孙。

没料到太甲掌权以后,只知道享乐,一天到晚不理政事。他也不遵守汤王过去立下的规矩,只会荒淫堕落。伊尹等人多次规劝也没有效果。在此情况下,伊尹果断地将太甲放逐到汤王的安葬地桐宫,让他好好地反省。其间,由伊尹自己掌握大权,负责一切。

太甲在桐宫三年,闭门思过,检讨自己,他开始悔过自责,决心弃恶从善。伊尹经过考察之后,证实太甲已经悔悟,于是又把太甲迎回都城,把一切权力交还给他,让他继续当君主。

太甲复位以后,注意修德,改邪归正,很快,诸侯都归服他,百姓也过着安宁的生活。伊尹见到这情形非常高兴,他专门写了《太甲训》三篇,赞美太甲。

太甲由被放逐到后来恢复君主地位、继续执政的这种情况,后来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复辟”。“复”是恢复,“辟”是君主。“复辟”就是指失去了君位的君主,地位得到了恢复,重新掌权。这词本来并没有贬义。后来意义上、感情色彩上都有了变化。现在常用它来比喻被推翻的反动统治者恢复原有的地位,或被消灭的反动制度得到复活。一般用于反动势力方面,有明显的贬义。

“倒戈”的出现

纣王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也是一位有名的暴君。其实,他本人既聪明,又勇敢,而且有力气,有口才。可是只知享受,而且荒淫残暴,整天宠爱着妃子妲己,为所欲为。

纣王还滥用民力,大兴土木,不停地建造宫殿。为了自己享乐,他竟造出了酒池、肉林,还修建了一个专门储藏财物的鹿台。

他的做法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而纣王就用严刑对待他们,把这些反对者用酷刑拷打。

纣王还创造了一种叫“炮烙”的刑罚:在铜柱上涂上油,铜柱下用木炭去烧烤,把铜柱烧得通红,横放着,然后让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烫得犯人痛苦地喊叫,有的被活活烫死,有的被烫得掉到炭火中活活烧死。在犯人的惨叫声中,纣王和妲己却以此为乐,发出阵阵的笑声。

对纣王这些残暴的做法,一些大臣向他进谏。纣王的叔叔比干就是一位。尽管比干极力相劝,但纣王并不接受,为此,比干一连三天都没有离去。纣王对此非常生气,他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你大概是圣人吧!把你的心拿出来,让我看看!”于是命令武士杀死了比干,挖出他的心展览。

就这样,朝廷中的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劝他了。纣王的倒行逆施,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后来他统治下的一个部落起来造反,这就是历史上的武王伐纣。

武王趁纣王把军队的主力派驻东南的机会,率领4万余人,兵车300余辆,向商朝的都城进发。

纣王在牧野急忙应战,因为他毫无准备,再加上他的军队多是被压迫的奴隶,早就恨极了纣王,哪里还有心思替纣王作战?所以当战鼓咚咚地敲响之后,这些士兵就赶紧投向了武王,而且拿着武器,调转方向,向纣王的军队进攻。

就这样,武王的军队天天在壮大,纣王的军队就像那雪崩一样,迅速地瓦解了。纣王的军队节节败退,最后一直退到了都城朝歌。这时候,纣王已经众叛亲离了,只好躲到他自己修筑的鹿台上,一把火自焚而死。从此,商朝灭亡,武王建立了周朝。

纣王的军队在前线掉转武器反过来攻打自己一方的行为,历史上称为“倒戈”。“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实际上泛指各种武器。“倒”是倒过来,即掉转方向。“倒戈”就是把兵器倒转过来,常用它比喻战争中投降对方、反过来攻打原来一方的情况。

“流言”的出现

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统一了天下。后来周武王去世,他的儿子继位,他就是周成王。由于当时成王仅是十余岁的孩子,所以由武王的一个弟弟,成王的叔叔周公摄政,以辅佐成王。

周公姓姬名旦,他品德才华兼备,由他来摄政本来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武王的弟弟有多人,其中有几个很有野心,因而对周公来主持政务非常不满。有三个人就特别突出,他们是管叔、蔡叔和霍叔。开始他们是嫉妒和不满,后来发展到诋毁和破坏。他们到处制造流言,说什么周公摄政,将不利于年幼的君主。这谣言是说周公有野心,要篡位,不会有利于成王。

很快,这些流言传播开了,京城里一时候议论纷纷,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信以为真,连明智的、有威望的召公也开始对周公产生了怀疑,那年幼的成王就更不知道真相了。

流言的传播,使得反对周朝的人自然有机可乘。被推翻了的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也活跃起来,他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勾结在一起,并联络一些旧贵族,煽动东夷中的几个部落,居然发动了叛乱。

周公是忠于职守的,他日夜为国事操劳。当他听到他的兄弟制造的这些流言时,又难受,又痛心。他无法来洗刷自己,只好离开朝廷,暂时回避。他还专门找了召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使召公深受感动,消除了怀疑。

周公还写了一首诗献给成王。这首诗感情非常真挚,成王读了后,很快醒悟了,派人赶紧把周公接回来,恢复了对他的信任。

最上层的误解消除了。在这种情况下,周公受命进行东征,讨伐叛乱。经过三年的努力,取得了胜利,处死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贬谪了霍叔,周朝的政权得到了巩固。“流言”这个词就是在这段历史中出现的。“流言”就是谣言,指毫无根据的话。它是贬义词,只能用于坏的方面。如:制造流言,流言蜚语等。

“愧色”的用处

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学生叫原宪,他为人正直,洁身自好。虽然十分贫困,但他安于清贫,从不忧愁抱怨,有时候还弹琴唱歌,自得其乐。

孔子另一名弟子子贡,他能言善辩,交游广泛,很会经商,也会办理外交,因此当时非常富有。

有一次,子贡来到鲁国,担任了官职。当他听说原宪也在这里时,便准备去看看以前的老同学。

子贡坐着高大的华丽的马车,身着紫红的内衣,外披洁白的大衣,带着人高高兴兴地去原宪的家里。

原宪的家极为简陋,面积不大,而且是茅草盖顶。那门窗都很破旧,破瓦做窗,木条就当门轴,窗帘也是破旧的粗布。尽管这样,原宪依然乐观。

子贡的马车到了,可是因为小巷太狭窄,无法通过那高大华丽的马车。子贡只得和随员们走下车来,踩着坑坑洼洼的土路,朝着原宪家走去。

原宪听说子贡来了,便从屋里出来迎接。只见他头上戴着一顶破旧不堪的帽子,脚上穿着一双破烂的草鞋,手上拿着的是一根树枝一样的手杖。

看着原宪这寒酸穷困的样子,子贡大吃一惊,也使他心里很生气:“怎么搞的?竟会如此之穷呢?你也是有学问的人呀!怎么会这样一贫如洗啊!再说你贫穷,你知道我要来,也总要讲礼呀,哪能如此装束呢?这不是很不顾我的面子么!”

子贡压住心中的火气,叹了一口气,然后对原宪说:“唉,你是不是有什么病呀?”那语气显然是很看不起。

原宪很平静,他回答说:“我听说过,没有钱财称为贫,学了道理而不去身体力行才叫病。我现在不过是贫穷而已,并不是有病!”原宪说得理直气壮。

听了原宪的话,子贡带着羞愧的脸色倒退了几步。因为子贡没想到原宪并不因为贫穷而觉得低人一等。

原宪接着对子贡说:“学习本来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教育也本是为了他人的成长。如果假借仁义去做坏事,装饰车马借以炫耀,君子以为这是羞耻的,我一辈子也不愿意这样去做!”

子贡听了,满脸通红,不知所措。“愧色”一词是子贡听了原宪的一番话后,自己感到惭愧时的表情。它是指羞愧、惭愧的脸色。如:面带愧色,满脸愧色等。

“入门”的由来

春秋时期,孔子有位弟子叫子贡。他很有才能,不仅能言善辩,擅长外交,而且还善于经商,很会管理。他是孔子弟子中很有名的一位。也正因为这样,当时鲁国的一些人对子贡都很佩服。

有一次,鲁国的大夫叔孙武叔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一些官员说:“依我看,子贡比他的老师孔仲尼还贤能呢!”

后来,有的官员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听了后,脸红了起来,笑了笑说:“这怎么说呀,我怎么能与夫子相比呢?”

接着,他解释说:“这就好比屋外的围墙一样。我家的围墙低矮,只有肩膀那么高,只要一探头,就能看清楚围墙里边的情况。可是我老师家的围墙却不是这样,它高高的,谁也看不到围墙里边的情况。如果不从大门进去,就自然看不见宗庙的雄伟,房屋的多样,可是能找到大门进去的人也许很少啊!这样看来,叔孙武叔大夫的那种看法,不也是很自然的么!”

子贡所说的“不得其门而入”,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讲的。后来,人们多从肯定的方面来考虑,即“得其门而入”,经过紧缩变化,就出现了“入门”一词。“入”就是进入,“入门”就是进入、进门的意思。后来常用它来形容在从事学问、技艺等过程中找到了门径,如:他在某方面已经入门了。

“斯文”的用法

春秋时期,孔子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带领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其中经受过不少的苦难。有一次,他在离开卫国去陈国的路上,经过卫国边境一个叫匡,也就河南长垣县西南的地方时,正碰上当地发生动乱,匡地的人把孔子一行团团围住,不准他们通行。

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因为是孔子面貌很像阳虎。

阳虎曾经是鲁国贵族季孙氏的家臣,在鲁国造反失败之后,逃到匡这个地方。他在匡横征赋税,很不得民心,所以匡人要杀他,阳虎只得化装连夜逃走。这次匡人见到孔子,误以为是阳虎又回来了,于是围困了孔子一行,并扣押了他们五天。

开始被围困时,面对着这突然出现的情况,大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也根本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匡人,所以有的弟子很是惊慌。但是孔子还是比较镇定。

他很感慨地对弟子们说:“周文王已经死了,这文化不就在我这里吗?如果上天真是要消灭这些文化,那么后人就不会有这些文化了。如果上天不愿消灭这文化,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孔子这么说,是要大家镇定下来,不必慌乱。

后来经过交涉,弄清了误会,匡人放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当他们要走的时候,弟子颜回却来晚了。这时,孔子担心地对颜回说:“嗨,我还以为你遇难了呢!”

颜回回答道:“您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话,但看出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斯文”这词就是从孔子被围后的感叹中留下来的。“斯”,此、这;“文”,古代的礼乐教化、典章制度。“斯文”就是这种文化,即古之礼乐制度。后来有所引申,指文人、儒士。如:斯文扫地,敬重斯文等。有时候又指那种文雅的行为。如:他非常斯文,斯斯文文地坐着等。

“端倪”的由来

春秋时期,有三个人是极好的朋友,他们是孟子反、子桑户和子琴张。他们主张超脱尘世,都不愿做官。因为志同道合,所以经常在一起讨论,一起游乐。

后来,子桑户死了。孔子听说以后,就派弟子子贡前去吊唁。子贡一进子桑户的家门就大吃一惊,因为他被眼前的情形弄糊涂了。

只见子桑户的那两位好友孟子反与子琴张面对着遗体正鼓琴唱歌。两人一边鼓琴,一边高歌,互相应和着,一点悲痛的表情也没有。

子贡看到后,很不理解,心中很是愤怒。他压着自己的火气质问道:“好朋友不在了,你们不悲伤,反而在这里弹琴唱歌,真是太不像话了,这能算是有礼吗?”

不料,面对子贡的责问,两个人毫不在乎。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后,其中一人答道:“真正的大礼是不拘于形式的,我们的悲痛存在于内心,并非都要在外部表现出来。像你们这样片面地理解礼的儒生,根本就领会不了礼的真正奥妙,哪能知道礼的深刻含义呢!”说完以后,他们旁若无人地继续唱歌,再也不理睬子贡。

子贡把这情形报告给孔子,并请教说:“孟子反他们的这种做法能算符合礼吗?”

孔子回答说:“他们是超脱于世俗礼教的人,他们与大自然为伴,遨游于天地之间,不知道死生先后的分别,也不知道终结和开始的反复循环,无法了解它的头绪,他们不同于一般人啊!”

听了孔子的解释,子贡的怒气才渐渐地消失。“端倪”一词就是这样留下来的。“端”与“倪”都是开始、边际的意思,所以“端倪”一般就是头绪、眉目的意思。如:初见端倪,不露端倪,略有端倪等,是书面语言。

“匮乏”的出自

春秋时期,齐国的桓公即位以后,任用了有才能的管仲为宰相,齐国一天天地强盛起来,没过太久,齐国成为诸侯各国中的霸主。

齐桓公在治理国家时,为了解民间的情况,有时候还隐藏自己的身份,穿着平民百姓的服装,走街串巷到民间去察访。

有一次,他来到一户人家,只见家中仅有一个须发都白了的老人,正在吃力地料理着家务。

老人干干这个,又做做那个,累得气喘吁吁。桓公非常奇怪:怎么家里就没有别人了呢?于是上前打听,问他为什么孤身一人。

老人长叹一声说:“其实,我不是孤老头啊!我有三个儿子,因为家里穷,都没能娶亲,现在他们都外出帮工,挣钱糊口,家里就只剩我一人了。”说完,老人显得十分无奈。

齐桓公又走访了一些人家,其中见到一个叫鹿门稷的老人,尽管他已年过古稀,但因家中贫穷,一辈子未能成家,所以也只能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齐桓公知道后,十分同情。

齐桓公这次微服私访之后,把看到听到的情况告诉管仲。管仲对桓公说:“臣闻之,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中有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他的意思是说:我听说过,朝廷中有积蓄而致腐败的财物,那么百姓的物资就会十分缺乏;宫廷中有年长而未嫁出去的女子,老百姓那里就会有老了也娶不到妻子的人啊!

齐桓公听了以后点了点头说:“你说得不错!”他理解了管仲所说的意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劝诫。“匮乏”一词就是在管仲的话中出现的。“匮”,是缺乏的意思。“匮乏”是书面语言,指物资缺乏。如: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十分匮乏等。

“诡辩”的由来

战国时候,楚国与齐国曾经结为盟国。秦国想要攻打齐国,担心楚国参战,所以派了善于辞令的张仪去楚国游说,以破坏齐楚的同盟。

张仪到了楚国以后,拜见了楚王。他眉飞色舞地对楚王说:“秦王愿赠送商於六百里的地方给楚国,条件是楚国要与齐国断交,这六百里地方作为秦国的酬谢。”

眼光短浅又十分贪婪的楚怀王,觉得毫不费力能得到这么大的地方,有便宜可占,就很痛快地答应了。

不久,楚国宣布与齐国断交,接着就派人出使秦国,去接收那商於六百里的地方。然而当楚国的使者找到张仪以后,张仪却不承认了。他装着异常吃惊的样子说:“我与怀王约定的是六里呀,我根本没有说过什么六百里啊!”结果楚国的要求被断然拒绝了。

楚怀王对此非常生气,一怒之下,他发兵攻打秦国,然而在秦军的抗击之下,楚军大败,不仅将领被秦军俘虏,而且连楚国汉中一带的地方都被秦军占领了。

楚怀王更生气了,他增派兵力再进入秦国去作战,可是正当战争紧张之时,魏国乘虚而入,袭击楚国。在这种形势下,楚国只得赶忙撤军。

为了对付秦国与魏国,楚怀王又想起了以前的盟友齐国,只好派大夫屈原去齐国,想恢复原来的盟友关系。

秦国为了再次破坏楚与齐的联盟,又答应把占领的汉中归还楚国。这时楚怀王却提出一个条件:地方可以不要,但必须得到那个不讲信义的张仪。

张仪听说以后就提出:“我一个人可以抵汉中那一大片土地,就太值了。”因此主动请求再到楚国去。

张仪冒着危险来到楚国,用大量的钱财收买了楚国掌权的大臣靳尚,通过靳尚又结识了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经过张仪一番花言巧语的辩解,使郑袖对张仪的话信以为真,于是极力劝说楚怀王不要扣押张仪,应该放他回国。楚王答应了。

不久,屈原归国,他询问怀王,为什么不杀这骗人的张仪?怀王感到后悔,便派人去追赶张仪,结果没有追上。楚王又一次上了当。

这段史实中,张仪经过一番狡猾的辩解,减轻了自己的责任。这种狡辩后来就用“诡辩”一词来形容。“诡”,狡猾、欺骗,“辩”,辩解、争辩。“诡辩”指一种无理的狡辩,指在外表上、形式上好像运用了正确的手段,实际上却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了似是而非的推论。它是贬义词。

“狼藉”的出自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谋士叫淳于髡。他知识丰富,记忆力强,而且特别幽默机智,善于辞令。他曾多次被齐王派到别的国家办理外交,总是能够从容应对,很好地完成任务。

有一次,楚国向齐国大举进攻,齐国形势危急,齐王派淳于髡去赵国求救。通过淳于髡的努力,赵国答应派精兵十万,战车千辆,与齐国结盟,共同对付楚国。楚军得到消息后,觉得这仗难以取胜,便改变了计划,趁着黑夜悄悄地撤军了。

楚国不战而退之后,齐王非常高兴,在宫中设盛宴为淳于髡庆功。席间,齐王亲自为淳于髡敬酒,并热情地问道:“爱卿,你的酒量如何呢?能饮几何而醉?”淳于髡微笑着回答说:“臣饮一斗而醉,一石亦醉!”

齐王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接着问道:“既然一斗即醉,爱卿怎能再饮一石呢?”

淳于髡也笑了起来,他从容地回答说:“饮酒要看情况,若大王赐酒,执法官在旁,纠察御史在后,臣心情紧张,饮上一斗就醉了。若是朋友交游,久不相见,突然聚会,想起往日的友情,无比激动,这时喝上五六斗才可能醉哩!若是回到故乡,乡亲相聚,男女杂坐,毫无拘束,尽情而饮,这种情况下,喝上七八斗也可能呀!到了日暮之后,主人送客,特意留下几个知己,狂欢狂饮,甚至闹得你穿错我的鞋,我穿错你的鞋,杯盘狼藉,杂乱不堪,高兴得无法形容,这时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啊,那我饮上一石才醉哩!”

淳于髡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齐王边笑边点头,觉得他说得很有趣。

待大家笑完之后,淳于髡严肃起来,他极为庄重地对大家说:“喝酒应该注意适量,常有这样的说法,酒喝得太多了,就会误事;快乐到极点了,就会产生悲哀。一切事情都这样啊!”说罢,他深情地注视着齐王。

齐王会意了,他领会到淳于髡是在暗示自己、劝诫自己啊!因为齐王很爱饮酒,而且一饮酒就通宵达旦。齐王听取了淳于髡委婉的劝告,从此停止了长夜之饮。“狼藉”这词就这样流传下来。“狼藉”是乱七八糟的意思。据说,狼爱趴在草上睡觉,睡醒后又把草践踏得乱七八糟以消灭痕迹。而“藉”就是坐在或躺在(趴在)上面的意思。所以“狼藉”就是形容那乱七八糟、杂乱不堪的样子。如:杯盘狼藉。由这乱七八糟的意思还可以引申为很坏的意思,如:声名狼藉。“狼藉”中的“藉”字也可以写成“籍”字。

“孺子牛”的来历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有个儿子叫荼,他幼小的时候,十分活泼天真,齐景公很宠爱这孩子。孩子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并且常常逗孩子玩耍,父子在一起常常玩得非常快乐。

孩子看见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心里很羡慕,也想要骑牛。一次景公逗着孩子玩时,孩子噘着小嘴,要求骑在景公的背上。景公对他百依百顺,满口答应了。

齐景公弯下身子当牛,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背上,然后用两手支撑着地,两手和两膝同时并行,就如同牛一样慢慢地前进。孩子骑在景公的背上哈哈地笑个不停。孩子手里还拿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衔在了景公的嘴里。孩子大模大样地骑着,真像赶着牛前进一样。

景公匍匐着前进,孩子挥动着手臂指挥着,嘴里不住地吆喝,两人玩得很开心。

正当玩得高兴之时,一不小心,孩子突然从景公背上摔了下来。孩子一急,用力扯起了手中的绳子。由于景公没有思想准备,绳子仍被牙齿咬住,所以孩子一用力,景公咬着绳子的牙齿被扯了下来,顿时景公满口是血。

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景公虽然牙齿很疼,但是没有生气,他还安慰孩子,因为他心甘情愿地这样做。“孺子牛”就成了一个典故,也成了一个常用的词语。它的意思是甘心做小孩子的牛马,常用来表示对小孩子的溺爱。近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把“孺子牛”这典故运用于诗中,写出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

此后,“孺子牛”一词有了新的意义,变成了褒义词,常用它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惠顾”的由来

春秋时期,有一年楚国进攻郑国,楚庄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的国都。郑国十分恐慌,只好打算求和。求和之前,郑襄公派人占卜,占卜的结果是求和不利。再一次占卜,得到的卜文是:要大家去祖庙里痛哭,并且每个街巷都要做好作战的准备,这样才会吉利。

郑襄公于是下命令:让全城的人民大哭,连守城的军队也都大哭起来。一时间,哭声震天,非常凄惨。

楚庄公看到这情况,就认为郑国是要投降了,马上下令让军队向后撤退,以便做出姿态,准备接受投降。

没想到郑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们趁楚军后撤的机会,抓紧修城,加固工事,坚守不出。楚庄王一怒,再次进军,把郑国的都城又紧紧地围住了。

在楚军的攻击下,三个月后,郑国的都城被攻破。

这时候,郑襄公袒露着上身,牵着一只羊,像罪人一样来到楚庄王的面前请罪。

他歉疚地对楚庄王央求说:“上天不保佑我,没能很好地侍奉您,让您生气,一直打到我们这里,这实在是我的罪过。现在我哪敢不听从您的安排呢!您把我流放,我服从;把我们的国土赐给他人,让我们做奴仆,我也服从。如果蒙您的恩德,顾及以往的友情,看在祖宗的分上,不灭亡我国,使我们还能侍奉您,让我们的国家等同于您的一个属县,那就是您的大恩大德,也是我们的愿望,请您考虑。”

听完襄公的请求,楚庄王的一些大臣说:“不要赦免他!”可楚庄王没有这样办,他答应了郑襄公的请求,退军30里,接受了郑国的投降。

郑襄公在求和的一段话中,用了“惠顾”这个词。实际上“惠”与“顾”在古代汉语中分别是两个词。“惠”是恩惠、恩德,“顾”是顾及。“惠顾”的意思,原本是恩德顾及,后来引申为关怀照顾。现在“惠顾”已成了一个词,它与古代的原意已毫无关系。它已变成了商店对顾客的一种敬辞,一种客套话,只表示“对方到自己这里来”的意思。如:欢迎惠顾,承蒙惠顾,敬请惠顾等。

“黄泉”的出现

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妻子武姜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名段。武姜偏爱段,曾多次请求郑武公立段为继承人,但武公一直没有答应。武公去世后,寤生即位,他就是郑庄公。这时武姜又向庄公请求把“制”这个地方封给二儿子段,作为段的封地。

庄公对此非常犹豫,他很为难地对母亲说:“制这地方形势险要,虢叔曾死在那里,所以这个地方不能作为封地,至于其他的地方倒可以按您的要求办。”

武姜听后,又要求把“京城”封给段,庄公只好答应了。从此段就住在了京城,人们就称他为“京城太叔”。

没多久,京城太叔不安分了,他要把京城的城墙加高。消息传出以后,大臣祭仲劝庄公说:“按先王的制度,地方上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高多了,不符合祖制,您怎么不制止呢?”

庄公听罢,摇了摇头说:“姜氏要这样,哪能不这样呢?”

祭仲回答说:“姜氏哪会有满足呢?如不早作安排,蔓延起来就不好办啊!”

庄公冷静地说:“多干坏事的人,会自己垮台的。”

段见没有人干预,胆更大了,他又挑唆边境的少数民族依附自己。庄公得到了情报,但还是忍耐着。

不久,段又储备粮草,招兵买马,准备以母亲武姜为内应发动叛乱。对这情况庄公都清清楚楚。这时他对大臣们说:“现在,可以动手了!”于是下令平叛,京城的人民纷纷拥护庄公,段极为孤立,很快段的叛乱失败,只好狼狈地逃往国外。

庄公粉碎了弟弟的叛乱后,对一直纵容叛乱的母亲武姜很气愤。他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发誓说:“不及黄泉,不相见也!”意思是说,不到死后,绝不再见她!

过了一段时间后,庄公有些后悔,因为姜氏毕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可是自己已经发了誓,作为国君,也不好改变了。

有位叫颍考叔的官员了解庄公的心态后,想了一个办法。一次,当庄公宴请他时,他故意把有的美味食品留起来不吃。庄公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吃,他回答说:“家中有老母,我孝敬她的食物她都尝过,而您赐的美味,她还没尝过,请允许我带给她尝尝。”

庄公听后,长叹了一声说:“您有老母可送,可我没有啊!”

颍考叔问起原因,庄公讲起了自己已经发过誓。言谈间,有些后悔的意思。颍考叔听后,笑了笑说:“您有什么可顾虑的呢!如果掘地,掘出了泉水,这不就是黄泉嘛!再开一条道,在地道里母子相见,不就应了誓言吗?谁又能说什么呢!”

郑庄公高兴地接受了这意见,他派人挖了地道,在地道里与母亲姜氏见面。从此,母子关系恢复。“黄泉”这个词就是从庄公的誓言中留下来的。“黄泉”本指地下的泉水,后来引申为地下或者人死后所埋葬的地方。如:命赴黄泉,黄泉之下等。

“染指”的用法

春秋时期,有一次,郑国的两位大夫子家与子公去晋见郑灵公。他们在等着接见的时候,子公的食指突然轻轻地颤动起来。子公伸出手指给子家看,并且笑着说:“你看到它颤动了吧,这可是个好兆头啊!”

子家连忙问道:“这是什么兆头,能预示什么呢?”“我有过这种体验,食指一颤动,往往就有口福,总能尝到美味的东西。以往多是这样,我估计今天也不会例外。”子公蛮有把握地说。

子家听了以后,淡淡地笑了笑,心想,但愿如此吧!

一会儿,郑灵公接见了他们。当他们经过走廊走进接见厅时,瞥见另一室内,一位厨师正在案板上用力地切着大甲鱼。子公用眼瞟了一下子家,两人都禁不住笑了起来。“你们笑什么呀?”郑灵公看着他们,好奇地问道。

子家于是把刚才的情况如实以告。

郑灵公解释说:“大甲鱼是楚国刚才派人送来的。”他心里琢磨:你的食指颤动就肯定能吃到美味,不见得吧!

没多久,甲鱼烹饪好了,郑灵公请来几位大夫一同品尝,子公、子家也都在座。郑灵公很客气地让让这位,让让那位,就是偏偏不请子公动筷子。

看着这种情况,子公很生气,脸都变色了。他想:这不是故意让我难堪吗。他越想越气,浑身都哆嗦起来。他想:你不让我,我就偏要尝尝!于是伸出手指,用力在盛着甲鱼的鼎里蘸了蘸汤,尝了尝滋味,然后转过身,怒气冲冲地走了。

由这件事产生了词语“染指”。“指”是手指,“染”是沾染,指的是用手蘸一蘸。“染指”的本义后来一般都不用了,而是常常用它的引申义,比喻获取那本不属于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是贬义词。

“跋涉”的由来

春秋时期,狄人攻进了卫国。卫懿公被狄人杀死,卫国灭亡,卫国的人民只好到处流亡。

这时,卫国公子顽的女儿、许穆公的夫人对祖国的灭亡十分痛心。由于许国弱小,根本无法去援助,因而她更加悲痛。

后来,在宋国的帮助下,卫国逃亡的难民在漕邑的地方被临时安顿了下来,并且拥立了新的国君,这就是许穆公夫人的哥哥戴公。

戴公在漕邑即位后,许穆公夫人就急忙赶到漕邑。她一方面为国家的灭亡而悲痛,哀悼懿公的被害;一方面与哥哥戴公共商复国的计划。

然而想不到的是,许国害怕惹祸上身,竟急急忙忙派来了大夫,催许穆公夫人回国,她的行为根本得不到许国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加伤感。她想起国家的艰难,自己无力帮助,想起许国的这种态度,真是悲痛的情绪从心中涌起,于是写出了一首诗歌。

许穆公夫人在诗中写道: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就是:

奔驰吧,马车直向前方,

到卫国去吊唁卫侯。

策马奔向那漫长的道路,

我要回到漕邑的城头。

大夫跋涉前来劝阻啊,

我的内心多么的忧愁!

后来戴公采纳了许穆公夫人的主张,联齐抗狄,取得了胜利。在齐国的支持帮助下,卫国才慢慢得以复兴。“跋涉”这个词就是从许穆公夫人的这首诗中留下来的。“跋”是踏草而行,引申起来是翻山越岭;“涉”是蹚水而过。两字合起来,就是又翻山,又蹚河,形容旅途非常艰苦。现在这个词语还经常使用。如:长途跋涉,千里跋涉等。

“伯乐”的出现

春秋中期,秦穆公的时候,有一个善于识别马匹的人,姓孙名阳,字伯乐,后人都称他为伯乐。

这伯乐确实有一双慧眼,他可以从那些很不出众的马匹中挑选出良马来,所以非常有名,成为人们称赞的相马专家。

有一次,伯乐乘车外出,路过某地,看见一匹极普通的马正拖着车在费力地爬坡。那马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伯乐一见,顿时惊呆了。“这是一匹多么难得的好马啊!怎能让它载重,而不让它驰骋呢?”他自言自语地说。伯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就赶忙走下车来,走到马的前面,用手缓缓地抚摸着马头,十分怜惜。

不料,这匹马仿佛见到了知心人一样,低下了头,打着响鼻;接着抬起头来,大声地嘶鸣。这嘶鸣的声音震天动地,从这马嘶声可以判断出这确实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

后来,伯乐老了,秦穆公对他说:“您年岁大了,应该休息了。不知您家里还有没有人能接替您的工作?”

伯乐用低沉的声调说:“一般好马是可以从外形来鉴别的,但最优良的马就不能光凭外形了。它们似乎存在,又好像不存在;有时出现在眼前,有时又看不见了,真是变化莫测,难以掌握啊!要鉴别它们需要很高的水平。可惜我的子孙都没有这种水平。他们只能挑出一般的好马,很难发现那种最优异的马。”

在秦穆公的一再要求下,伯乐最后推荐了一位叫九方皋的朋友。秦穆公后来接见了九方皋,并派他去寻找天下最优异的马。

三个月过去了,九方皋回来报告说,他已在沙丘找到了一匹黄色的公马,那是天底下一匹非常优秀的千里马。

然而,同九方皋一起去的人回来报告说:“那是一匹黑色的母马。”

秦穆公听到这情况后,非常生气。他找来伯乐,责问他说:“你推荐的是什么人呀!连马的毛色、雌雄都分辨不清楚,实在是太无能了,怎么还是识别良马的专家呢?”

伯乐一听,高兴地笑了。他告诉秦穆公说:“陛下,九方皋的能力胜我一千倍呀!我完全没有看错人的。他看马,只看马的风骨品格,而忘了马的那些表面特征。他只看他需要看的,而不管那些不需要看的。正是这样,他才能发现那些良马的最主要、最本质的特点哩!”

后来,经过骑试,那匹黑色的母马,确实是世上罕见的千里马。

由于伯乐很善于相马,所以后来人们就把“伯乐”这个人名当作一个词语。引申开来指那种会识别人才的人。人们常用这个词语来比喻那些善于发现、选拔、使用人才的人。如: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我们都要善于做伯乐;要当好伯乐等。

“食言”的由来

春秋时期,鲁国有几个贵族很有权势,其中有一个叫孟武伯,有一个叫季康子。由于权势很大,他们有时往往都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这样,国君鲁哀公从内心里对他们很反感。

有一次,鲁哀公到越国去访问,回国后不久,派大臣郭重去找两位贵族。郭重见到孟武伯与季康子后很严肃地说:“作为鲁国的大臣,却没有大臣的样子,国君提醒你们注意!”当然,这两个贵族对鲁哀公及郭重也就越来越不满了。

又有一次,鲁哀公设宴招待群臣。宴会上,孟武伯端着酒杯向鲁哀公敬酒。一眼瞥见哀公身旁的郭重,心中很是厌恶,他就借寒暄的机会讽刺郭重说:“啊,你怎么就这样肥胖了呢?”

鲁哀公一听,皱起了眉头。他本来对孟武伯平日说话不作数就很不满意,所以还没等郭重回答,就抢着开腔了:“他经常吞食自己的诺言呀,怎么能不肥胖呢!”

孟武伯一听,知道鲁哀公是指桑骂槐,一时非常尴尬。“食言”这个词语就是这样产生的。“食”即吃,是吞没,“食言”就是吞食自己的诺言,意思是言而无信,不履行自己的诺言,是书面语言,如:绝不食言,常常食言等。

这个故事也产生了一个成语叫“食言而肥”,意思是为了自己占便宜而说话不作数。

“草莽”的来历

春秋时期,有一年,楚灵王在州来地方打猎,并且检阅了军队,然后就驻扎在颖尾。接着他派了荡侯、潘子、司马督等人带兵包围了徐国,以此来威胁吴国。灵王自己又移兵乾豀,作为他们的后援。

那时,天正下着雪,气温很低。楚灵王戴着皮帽子,身上穿着秦国的用羽毛制的衣服,还披着一件羽毛披肩,脚上穿着豹皮鞋,手执皮鞭,很神气地走了出来。

一位叫子革的官员赶去朝见楚王。楚灵王接见了他。两人在交谈中,楚灵王问道:“从前,我们的先王雄绎和王孙牟等一起事奉周朝康王时,齐、晋、鲁、卫四国都分得了宝器,可是唯独我们楚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朝去,请求把宝鼎给我们,周天子会给我吗?”

子革答道:“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前我们先王雄绎住在荆山的偏僻地方,乘着柴车,穿着破衣,处在丛生的杂草中,跋山涉水以事奉天子。当时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的物品啊!齐国国君是天子的舅父,晋、鲁、卫的国君是天子的兄弟,所以天子的赏赐,他们都有份儿,唯独我们没有。现在周朝和四国都顺服咱们,侍奉您了,都听从您的命令,周朝难道会舍不得那只鼎吗?

接着,楚灵王又向晋国索要土地,还问诸侯各国会不会害怕楚国,子革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哄得楚灵王非常得意。

其实子革是在玩弄阴谋、欺骗楚灵王的。楚灵王在人家的吹捧之中不能克制自己,终于遇上了灾难。

子革在回答问题时用了“草莽”这个词。“莽”,是密生的草。“草莽”就是丛生的草,如草莽连绵。后来引申开来又指民间、平民。如:身处草莽,出身草莽等。

“暴露”的由来

春秋后期,郑国有个大夫叫公孙侨,字子产。他博学多闻,很善于内政外交。执政以后,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当时晋国与楚国争霸,郑国处在两个强国之间,得罪哪一方都不好,因此在很多事情上都很为难。尽管这样,子产却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每次出使这些强国,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有一次,子产陪着郑简公出访晋国,不料晋平公并没有及时地会见郑简公,而且也不告知会见的日期,甚至让郑国君臣住在一个简陋的宾馆里。显然这是对郑国的轻视。

子产等人住下之后,对形势就进行了分析。子产果断地决定,让手下人马上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而安放自己的车马。

这事自然惊动了晋国,晋国大夫文士伯急忙赶到宾馆,他气势汹汹地指责子产未经允许而擅自拆墙的行为。

子产一听,很礼貌地作了解释。他说:“你们大国要礼物,我们不敢怠慢。现在我们来贵国送礼,你们却不会见我们。也得不到命令,不知何时会见。我们不敢献上财币,亦不敢暴露。再说,你们招待我们的宾馆竟如奴仆的住所一般,门是那样地矮小,我们的车辆都没法进去,车辆进不去,这些礼物怎么保管呢?”

子产说到这里,稍停了停,接着,他用高昂的声音强调说:“礼物日晒雨淋了,时而干燥,时而潮湿,以至朽坏了或者被虫子咬了,不是更加重了我们的罪过吗?”

子产说完,又生气地反问道:“你说,我们不拆围墙,还有什么办法吗?你们究竟让我们怎么办呢?”

子产像连珠炮似的责问,义正词严,把文士伯说得无话可答。

文士伯只好把情况报告给晋平公,晋平公也觉得理亏,于是就改变了态度,用隆重的仪式会见了郑国君臣,接受了郑国送来的礼物。

子产在回答文士伯的责问时,说了一句“不敢献币,亦不敢暴露”的话。这“暴露”中的“暴”,是“曝”的古字,表示晒的意思。“露”就是露水,引申为潮湿、湿润。“暴露”原来是日晒雨淋的意思,后来语义发生了变化。现在,“暴露”已经不是原义了,它表示的是显露、揭露的意思。如:暴露目标,暴露机密,暴露无遗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