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进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2:27:59

点击下载

作者:邢玉瑞,王小平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进展

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进展试读:

前言

当我们面对中、西医学两套医学体系进行思考时,许多人可能会提出如下的疑问,即中西医学的研究对象同是人体,研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与治疗疾病,维护人类健康,为什么会成为两种差异巨大的医学体系?此问题的答案即在于,由于自然、社会、地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历史积淀与影响,不同民族形成了各具一定特点的思维方式,这是决定中西医学差异的文化基因。从中医学科的角度而言,不少名家感叹中医优秀人才短缺,或培养的中医人才不懂得中医思维方法,因而提出把“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作为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实质无非是经验的传承与中医思维方法的熏陶。当然,培养优秀中医人才仅靠“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还远远不够,起码还必须“学国学,善悟道”。由此可见,中医的哲学思维方法作为中医学术的核心,自然会受到中医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医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得以普遍展开,进入21世纪后,随着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及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兴盛与深入,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不论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的提升。基于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及当代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本书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的支持下,全面系统地梳理了60余年来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的资料,围绕气、阴阳、五行、中医思维方法四大主题,从哲学观的形成、内涵、方法论意义、多学科研究,以及中医原创思维、象思维、经验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顺势思维、中和思维、数学思维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评介,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深入讨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任何一个学科发展的灵魂。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刘燕华指出:“创新方法的研究、掌握和应用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先导性意义。完整的创新方法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革命性进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方法的突破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工具的创新是开展科学[1]研究和实现发明创造的必要手段。”反观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虽然说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仍有一些关键性、基础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气、阴阳、五行哲学观对中医学术影响的利弊得失研究尚不深入,如何在发扬其方法论优势的同时,破解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局限;在中医思维领域,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象思维的逻辑规则问题,中医思维的基本方法还有哪些等,都有待深入探讨;而基于哲学思维方法的技术、工具创新,更是任重道远,还有待中医学界内外同仁共同努力。

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研究涉及学科众多,由于作者的学识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付颖玥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特表感谢。邢玉瑞2017年3月于古都咸阳

[1]孟庆刚.中医学科学方法特征与沿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3.引 言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演变,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与中国古代哲学及方法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现代以前,中医药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及方法论水乳交融,呈现出同步发展的趋势。

对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关注、反思与研究始于近现代,比较早的是杨则民(1893—1948)撰写的《内经之哲学的检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编辑部,1984),首先提出了对《内经》从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并分析了阴阳、五行等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20世纪80~90年代,中医哲学方法论的问题才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较有影响的著作如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论》(科学出版社,1982)、王大鹏《中医思想方法概论》(天津中医学院,1984)、祝世讷《中医学方法论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王大鹏《中医思想方法与基本观点》(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邱德文《中医经典著作思路与方法研究》(贵州科技出版社,1992)、萧德馨《中医方法论》(重庆出版社,1992)、匡调元《中医病理学的哲学思考》(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同时,受当时自然辩证法在国内研究兴盛的影响,有关中医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也受到学者的关注,先后出版了3部专著,即李今庸的《中医学辩证法简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刘汝琛主编的《中医学辩证法概论》(广东科技出版社,1983)、王全志等编著的《内经辩证法思想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中医思维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分别有王庆宪编著的《中医思维学》(重庆出版社,1990)、曲峰编著的《中医临床理论思维探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鲁兆麟等编著的《近代名老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出版,但前两者所论内容偏重于中医文化及理论知识,后者以医案为依据,探索其思维方法。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及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兴盛与深入,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论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的提升。从中医哲学研究的角度而言,2004年由张其成主编的《中医哲学基础》作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出版,全书分为中国哲学与中医哲学两大部分,中医哲学部分讨论了道论、气-阴阳-五行论、生命观、思维方法及中西医学哲学比较,构建了中医哲学的基本框架。其后有杨金长等编著的《中医哲学概论》(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苏培庆等编著的《中医哲学概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吕振华编著的《哲学是中医学的灵魂》(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孙广仁主编的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等教材、著作出版;同时,中医哲学史首次得到研究,程雅君编著的《金元四大家与道家道教》及《中医哲学史》第一、二卷,也由巴蜀书社分别于2006、2009、2010年出版;黄开泰编著的《中医之和——辨证论治的生命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无疑为中医哲学研究的专题性著作。一般方法论的研究成果颇丰,先后有黄建平的《中医学方法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2013年修订)、张宗明的《奇迹、问题与反思——中医方法论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何裕民主编的《中医学方法论——兼作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以及吕爱平总主编的“中医药科学方法总论研究丛书”(科学出版社,2011),包括邱鸿钟主编的《中医的科学思维与认识论》、孟庆刚主编的《中医学科学方法特征与沿革》、吕爱平等主编的《现代创新方法与中医药研究》、宋春生等主编的《古代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与认识论》等一般方法论的专著。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讲,代表作当为祝世讷编著的《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另外,尚有高德等编著的《秩序论:象数学与中医哲学理论实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从中医思维方法的角度而言,可以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邢玉瑞主编的《中医思维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首次从思维方法概论、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思维方法、中医临床思维、中医思维能力培养与创新五个方面,对中医思维方法的相关问题加以系统梳理,初步构建了中医思维方法体系,同时对中医思维的基本方式、方法与临床思维过程中的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邓中甲的《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主要阐述了物质观、动态观、辩证观和整体观,以及这些原理在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方面的运用。王琦的《中医原创思维研究十讲》(科学出版社,2015),围绕“象、数、形、神、气”五个基本范畴,构建了“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此外,尚有蔡建鹰的《古今中医哲理思维概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徐月英等《〈黄帝内经〉象、数、理思维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李爽姿等编著的《从〈伤寒论〉看中医辨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中医古籍出版社,2013)、鲁兆麟编著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等,从不同角度深化了中医思维方法的研究。

纵观现代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的总体情况,其成果主要体现在气、阴阳、五行及其思维方法等方面。第一章中医气理论的现代研究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最独特的范畴,也是中医学构建理论体系、阐释天人关系、探索生命规律、解释疾病机理、讨论防治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气概念应用广泛,但因涉及哲学、医学及生理、心理、病机等不同层面,理解上易产生歧义。因此,对于气的正确解读和诠释,是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第一节 气理论研究资料概况

对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气的关注与深入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有关气问题研究的论文与专著逐渐增多,研究课题的层级也逐步提升,大致可分为专著与发表的论文两个方面予以简介。一、气理论研究的专著

现代有关中国哲学与中医学之气的研究很多,也出版了不少专著,如日本学者小野泽精一等的《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和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李志林《气论与传统思维方式》(学林出版社,1990)、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精粹丛书”中的《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李存山《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李申《万法归宗——气范畴通论》(华艺出版社,1993)、王明辉《中医气学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曾振宇《中国气论哲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陈超等《中医气病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王维工《气的乐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吕英《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陈曦《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等。上述著作从气的发生学、气论的发展演变过程、气论的认识模式、气论的方法论价值、气论与西方原子论的比较、气的现代科学诠释、气论与中医理论构建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二、气理论研究的论文

在中国知网(CNKI)以主题词“气”或关键词“气”检索期刊、报纸、会议论文、硕博毕业论文等,经标题及内容判读,排除不相关及重复文献,截至2013年底,可获得“气”相关文献657篇。纵观历年有关“气”研究的文献,1980年之前,1960、1961、1963、1972、1975、1978、1979年分别为1篇,1962年为2篇,其余年度均无相关文献;1980年(10篇)至1999年(16篇),平均每年10篇左右;而2000年以后,“气”研究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增长显著,平均每年35篇左右。

在中国知网(CNKI)以主题词“中医”+“气”检索文献,截至2015年6月底,可检索到各类论文31904篇,其中以主题词“气+中医”检索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667篇,经阅读筛选出论文16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论文367篇,筛选出论文12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论文9篇,筛选出论文1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论文191篇,筛选出论文0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论文80篇,筛选出论文0篇;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论文17篇,筛选出论文0篇;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计划论文10篇,筛选出论文0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论文62篇,筛选出论文0篇。以主题词“哲学+气”检索补充论文7篇。剔除重复出现的论文,有关气理论研究的课题论文共计36篇。

经过统计分析,中医气理论研究的36篇课题论文,其来源、年度、机构、基金分布情况如下(图1-1~图1-4)。图1-1 中医气理论研究论文来源分布图1-2 中医气理论研究论文发表年度分布图1-3 中医气理论研究论文发表机构分布图1-4 中医气理论研究论文基金分布第二节 中医气理论研究概况分析

中医气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围绕着“气是什么”的问题,或以哲学思辨的方法讨论气的内涵与特征,或借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气进行诠释。另外,也涉及哲学之气与中医学气的关系、气化问题以气论的方法论意义等问题的讨论。一、气理论的本体性研究

气理论的本体性研究涉及气概念的形成、内涵、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等。(一)气概念的形成与演变研究

一般认为,气概念最初的原型是大气和其他一些气态物质。刘长[1]林认为,气发展演变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特有的概念,与中国民族早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其中有直接关系的是以“重己”“先己”为特征的主体向内思维,重视传承不喜间断的连续性思维,以及由主体推认客体的

一体思维。中国古代学者普遍视宇宙本质为一无限延续的生命过程,尊生命为世间最可贵的品性,同时又深切地体认到“气”为生命的根基,因此,当提出宇宙本原或次本原这样的问题时,自然多数学者主张非气莫属。而且哲学气概念的形成,一方面固然有形而上学的思辨和为构建宇宙体系所做出的臆断,另一方面又具有极深厚的实践根据,如《管子》的作者根据进行心神修炼(即气功)所获得的气感体验,来确定这种能够被意念支配的“气”的存在。同时又根据心神[2]修炼后,心能、体能所产生的效果,来推定气的功能和属性。所以,有学者认为上古气功活动将有助于自然观意义上的气的思想的形成[3],也就是说,气功体验及伴随的呼吸运动,也是哲学气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哲学的演进,主要不是通过新旧概念的替代,而是通过概念自身的变化——自我完善、自我增值来逐步实现的,呈现出逐层递加的累进过程。气概念也是如此,虽然在形式上表现出稳定性,但其内涵和外延,却从未在某一界限上固定下来。就外延来说,从呼吸之气到“有形亦是气,无形亦是气”(王廷相),变得无所不包。就内涵而言,则由感性直观不断向理性抽象上升,直至成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气概念在从殷周直至清王朝灭亡的3000余年岁月中,大致经过了精气根源论→元气生成论→元气自然论→元气自然本体论→元气导[4]引论→元气自动→元气本体论→元气质点论等阶段。(二)气的内涵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及中医学在象思维方法下,往往对概念采用隐喻等方法加以表述,而没有现代逻辑意义上的定义。随着中西文化的

交流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气概念的界定即成了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60余年来,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且有着一个演变的过程。

1.物质说

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释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5]为一切之根本。要而言之,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气”,是指占空[6]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张岱年先生对哲学之气的定义,突出了气的物质实体的特征,也反映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思想方法。对于中医学之气,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秦伯未《中医入门·气血》即指出:“前人把气和血对等提出,血是物质,气也应该是物质。”较早提出了气的“物质说”。此后,诸多学者从不同角[7]度、用不同语言表述了气的“物质”特征,如柳侃认为“气,实是[8]指宇宙间运动着的最精细的物质而言”。黎屏周从物质与运动的统一观出发,认为“气是物质,而且是在进行无止休的矛盾-统一-矛盾……的运动变化,其变化的过程是复杂的,变化的方式和产生的各种矛盾,是因其所处的空间、时间、地位而异,总的说来是不可能脱离‘物质’与‘运动’的范畴”,因而“气是一种运动无休止,变化[9]万殊的,微细的物质”。洪梦浒针对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基础》(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年,4版)关于气的定义,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一个完整的气的概念,首要的是应能反映其物质性,同时,又能概括其主要生理意义。因此,可否这样说:气就是与体内另一类物质——精血津液相对而言的一类

属阳的精微物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器官中,并具有强大的[10]功能意义,气就是人体内的功能性物质。王世冬从唯物观分析,[11]认定“气是多种精微物质的统称”。印会河主编的国家规划五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承袭了气的“物质说”,明确界定: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后,各版《中医基础理论》规划教材基本都保留气的物质说,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正是在气物质说的指导下,中医现代研究一度流行从实体量化标准对气的“实质”进行探索。[12]

刘长林对元气论与唯物论的研究认为,所有形式的唯物论,它们所说的物质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无形之气”。无形之气“细无内,大无外”,不存在二元对立,不存在任何边界。人正是在主客相融的精神状态中,才发现并体察了“气”。唯物论强调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就必定远离“气”而与“气”无缘。其次,唯物论认为精神是有形物质的“属性”,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元气论却认为精神是无形的实在,其直接的承担者是“气”,精神与有形之物皆为实在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存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对立。因此,如果用唯物论来解释和框定元气论,势必导出两个后果:一是抹杀无形之气的存在,而将“气”说成是某种物质元素或物理场;一是以各种说辞否定视精神为“气”的元气论观点。

2.功能说

对于气的实质,亦有学者主张“气”是一纯功能性的概念。如[13]

王文花就中医学中气的实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气”是中医对人体功能的称谓,“气”是能量的代名词,气的实质应该是能[14]量的结论。向田和弘等转述了国外学者对气的描述,并结合自己的分析,认为气不是物质,而是为了说明诸多现象而假设的功能概念。气的原义从其象形字的蒸腾样结构看来,可以想象为水蒸气。这一点对气概念带来丰富的启发。水根据温差会有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的性态变化。因此,气概念包含着不固定形状的、不断变化的性质。也就是说,气在气态、液态、固态之间可以自由变形,而水蒸气从水面、地面升起,变成云彩、雨、雪或河流、湖泊中的水及地下水或土中水分等,变着模样来回循环于天地间。如此,气概念就包含了循环的性质。所以,气概念是基于水对人的视觉、触觉、嗅觉刺激来架构,是早期理论构建时使用的、为理论构建服务的虚拟概念工具。[15]

另外,李志光通过对气的现代含义及医学实验研究进行考察,发现无论从医学实验还是哲学范畴等来看,都不能发现气的空间、时间的客观存在形式,说明气并不具备物质的特征。气是一切物质存在都具备的相互作用的性能,即反应特性(或称应变性)。其本身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物与物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普遍属性,是物质的本性。既然气是物质的反应性,是物质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普遍属性,那么,以往实验中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现它作为物质的客观存在形式,而只能得到物质间作用量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3.物质和功能的统一说

在物质说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根据物质与功能的辩证关系,提出[16]了“物质和功能的统一说”。如危北海认为,气一方面是指实质性的物质,另一

方面是指功能性活动。北京中医学院等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试用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出版)也明确指出:气“概括起来说,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等。但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的,前者是[17]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谢亚江进一步针对物质与功能的统一性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气的概念应当包括物质、功能、现象三方面的含义。气是基于某一物质基础之上而标示其功能特性的抽象之词。任何一种气,均可认为是某一物质所具有或由其所发生的一种功能或表现。气是人体各种精微物质与脏腑组织的[18]功能活动的抽象概括。李德新也提出气同时具有生命物质和生理[19]功能两重含义。马照寰等认为,气是运动着的物质微粒,既具物质性,又具有运动性,因此气具有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的释放或转化过程即体现出气的功能性。所以,物质性与功能性在“气”这一具体概念中得到完满的统一。“气”一指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体在内)的最精微的物质,二指气在身体各部位所发挥的功能,“气”的这种二重性含义不仅符合古代传统文化所反映的人们对自然万物认识[20][21]的原意,也符合辩证逻辑和中医理论的实际。章增加、张载信等也从不同角度支持“气”具有物质、功能双重属性[22]

的观点。吴弥漫从中医精气学说与古代道家哲学的学术渊源关系、《内经》关于气的论述及中医气学理论的思维特点等方面,探讨气的物质性与功能性的统一关系,并从质与能统一角度定义气的概念,认为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中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微粒,构成人体并维持生命活动,体现了其所构成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中医的每一种气都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不存在只是物质而没有功能,或者[23]只是功能而没有物质的气。卓廉士结合临床应用,指出脏腑之气既指物质又寓功能,认为脏腑之气蕴含两义,是中医学长期对上述性状进行说明的产物,也是形神统一观的结果。如称“心肺气虚”时,我们知道这是指心肺之中作为“生命物质”的“气”缺乏,由于“气”内含能量,缺乏可导致激发推动之力不足,亦即“气”的功能不足。二义并存丝毫不会对“气”的物质产生误解,相反,二义相反相成,却容易将病机与证候联系起来。

4.物质、功能、信息合一说[24]

储维忠等通过对物质与功能关系的辨析,结合现代自然科学有关基本粒子的认识,以及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气的体现,认为气的本质为:①无形的功能性的“气”的概念由有形的物质的气体演化而来;②在宏观领域和某些微观领域,“气”指和有形之体相对立的无形的功能和作用,由结构和环境决定;③在基本粒子范畴,“气”既指质量,又指能量运动和功能(信息),三者可用“气”来统一。刘

[1]长林指出,当中国的唯物主义者信奉气一元论时,实际上气既以物质为世界的本原,又以功能为世界的本质,同时还代表理。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物质材料。气本身同

时就是标示功能动力的概念:古人把气当成宇宙本原之时,主要是将气作为生命的活力,即一切运动变化的推动者来看待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功能。据古代有关气的资料可知,气同时代表理,即理以气的形式存在,气的运动就是理的运动,气的作用就含纳理的作用。因此当提到气的时候,它并非单纯往来流动的精微物质,而是携带、体现规定性、程序性的载体,是规定性与载体的统一。所以古人对气概念的应用在很多地方具有“信息”的意义。气是物质、功能和理(信息)三者的合一。先秦哲人认为气可化育万物,宋代学者提出万物以气为种的气种子说,这意味气蕴含着衍生万物的信息。而历代学者总是笼统地说天地之气,化育万物,所以任何一部分气中都必然含有育成世间所有形物的信息。这就决定了宇宙是一个全息的系统,气学为中国古代各个学术领域的全息系统观提供了论证。

5.思想模型说[25]

李心机认为中医学中气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体中的气,是以人体直观可见之气为思维起点所构建起的关于人体中气的理想化、纯化的气模型,具有生命意义;二是作为人生命存在的大环境和辩证逻辑的理论工具,其意义在于表述天人合一的宇宙整体性、物质性和功能性。生命之气是先贤以人体的“气原型”为基础,经过哲学思考构建的思想模型。古代先哲面对浩渺的宇宙、神奇的自然和生命实体,开始运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而所取得的“象”,作为抽象的结果,不再是原来的自然物,因为在取象的过程中,已经揉进了人的意识。气模型就是建立在对“气原型”的观察、思考、猜测与联想的基础之上。人们能够从呼吸、心跳、神志、消化、排泄、运动、生殖等现象中观察、体悟、直觉气的存

在。这些可见与可联想之气,只是古人观察、体验到的一些孤立的现象,我们把这些现象称之为中医学的“气原型”。可体察之气与理论中的纯化之气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源与流、原型与模型之间的关系。[26]

刘长林也认为古典文献将所有功能信息关系,特别是难于直接观察到的,统称为“气”。这种笼统代表某种功能信息关系的“气”概念,实际是在现象层面,为认识事物之间的功能信息关系而建立的符号-关系模型。其功用在于避免考察实际过程,只研究事物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寻找其功能信息的相关性规律,并由此认定事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形成事物整体的功能信息模型。

6.生命活动之象说[27]

刘苏等提出“气”的含义在中医学里除了指一定的物质和机体气化功能作用外,还指机体活动过程中表现于外的“形证”。李婷[28]等针对当代气研究的现状,认为对气的定义之所以不如人意,问题就出在定义者总是试图用现代的、西方的观念、角度、价值取向考虑古代的问题。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对气的理解是基于一种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而形成的。古人用气来描述的那一系列如元气、六气、邪气、正气之类的名词,本非确有实体,而是同种功能活动的概称,取其运动之象。并指出气是物质运动之象。在中医学中,气的含义应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