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及临床应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6:00:57

点击下载

作者:孙秋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护理技术及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及临床应用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医护理技术及临床应用/孙秋华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ISBN 978-7-117-17677-4

Ⅰ.①中… Ⅱ.①孙… Ⅲ.①中医学-护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Ⅳ.①R24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93216号

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

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中医护理技术及临床应用

主  编:孙秋华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epub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677-4策划编辑:马光宇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前 言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中医药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几千年来为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护理特色的体现,在中医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患者易接受、成本低廉等特点,很受群众的欢迎。《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中医护理学术的传承与发展,推进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根据临床和社区护理人员培训的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中医护理技术及临床应用》培训教材。本教材的编写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总结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中医护理学术发展的成果,力求适合在职护理人员培训的实际需求,努力提高教材的规范性、针对性、实用性。本书主要介绍与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包括中医基本理论、经络腧穴基本知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在临床常见病证中的应用等。本书的编写旨在为临床和社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供规范的教材,使护理人员通过培训能掌握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的知识及技能,提高对中医护理技术临床运用能力,并能在临床和社区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方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推动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本书不仅可作为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及社区在职护士的培训教材,也适合作为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配套教材。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人民卫生出版社以及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和缺乏经验,书中存在的不足和纰漏敬请各位同仁予以指正,以便我们进一步修订完善。孙秋华2013年5月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中医基本理论 第一节 阴阳学说第二节 五行学说第三节 藏  象第四节 气血津液第五节 病因病机第六节 四  诊第七节 辨  证第二章 经络腧穴基本知识 第一节 经络基本知识第二节 腧穴基本知识第三章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 第一节 针 刺 法第二节 灸  法第三节 耳穴压豆法第四节 穴位按摩法第五节 拔 罐 法第六节 刮 痧 法第七节 热 熨 法第八节 熏 洗 法第九节 全身药浴法第十节 湿 敷 法第十一节 敷 药 法第十二节 坐 药 法第十三节 贴 药 法第十四节 涂 药 法第十五节 中药煎煮法第十六节 吹 药 法第十七节 足底疗法第十八节 中药保留灌肠法第四章 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 第一节 感  冒第二节 咳  嗽第三节 哮  喘第四节 咯  血第五节 呃  逆第六节 呕  吐第七节 胃  痛第八节 便  秘第九节 泄  泻第十节 发  热第十一节 盗  汗第十二节 失  眠第十三节 高 血 压第十四节 口  疮第十五节 牙  痛第十六节 术后尿潴留第十七节 落  枕第十八节 慢性盆腔炎第十九节 痛  经第二十节 小儿泄泻第一章 中医基本理论

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医对人体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四诊和辨证等方面的内容。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资生、发展和变化。我国古代医学家将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使其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最初的含义十分朴素,是指日光的向背,即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这时期阴阳的含义是原始的、朴素的,并不具备哲学上的含义。随着观察面的扩展,阴阳的朴素含义逐渐得到引申。如向日光处温暖、明亮;背日光处寒冷、晦暗,于是古人就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如此不断引申的结果,就几乎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划分为阴与阳两个方面。这时的阴阳不再特指日光的向背,而变为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凡是光明、温暖的事物或现象,归属于阳;凡是黑暗、寒冷的事物或现象归属于阴。明代张介宾在《类经·阴阳类》中概括的“阴阳者,一分为二也。”便是古人对“阴阳”认识的精辟论述。《灵枢·阴阳系日月》中指出:“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意即阴阳并不专门代表个别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而是代表相关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意义,因其表述对象不同,阴阳的具体所指就相应地有所不同。如昼为阳,夜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等。由于阴阳的变化构成了一切事物,并推动着事物的发生发展,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事物。一般来说,凡是明亮的、温暖的、上升的、运动的、外在的、无形的事物都属于阳;晦暗的、寒冷的、下降的、静止的、有形的都属于阴。阴阳的医学含义是阴阳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阴阳在医学领域的延伸,凡人体上部、外部、背部的,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特性的,统属于阳;人体下部、内部、腹部的,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特性的,统属于阴。(二)阴阳的特性

1.阴阳的普遍性

是指阴阳属性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之中,代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凡属于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现象,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如:天与地、男与女、热与冷、动与静等。

2.阴阳的相关性

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和同一交点的,即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才可分阴阳,如以天地而言:天为阳,地为阴;以性别而言,男为阳,女为阴;以方位而言,上为阳,下为阴,如此等等,均具有相关性。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就不宜分阴阳。

3.阴阳的相对性

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我国中原十月份的气候较之七月份的炎夏,属阴;但较之十二月份的严冬,又属阳。这种认知属性的转变是比较条件(时间)发生了改变。由此可见,这种阴阳属性认知概念的转化,体现了阴阳所具有的相对性特点。

4.阴阳的可分性

是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即不论属阴还是属阳的事物或现象,随着划分的范围或条件的变更,各自可以再分阴阳,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永无止境,以至无穷,这就是哲学上“一分为二”的观点。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黑夜的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再如,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而五脏之中,心、肺在膈上属阳,肝、脾在膈下属阴;且每脏之中又可再分阴阳,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有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四个方面。(一)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属性相反的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对立制约有两层含义:其一,阴阳对立,是指阴阳双方的属性是对立的、相反的,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如天与地、动与静、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其二,阴阳制约,是指阴阳双方因属性相反而相互抑制,相互排斥。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面,总是在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完成着人的生长壮老的变化。当阴阳双方的盛衰过于悬殊时,还会表现出阴阳相互排斥,产生阴阳格拒的复杂变化。(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阴阳互根互用有两层含义:其一,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动为阳,静为阴,没有动就无所谓静,没有静也就无所谓动,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其二,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还存在着不断相互资生和相互促长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可见阴阳双方相互为用,不可分离。相互为用的阴阳双方,若一方虚弱,久之另一方亦不足,从而出现“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此外,阴阳的互根互用又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三)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阴阳双方的数量、比例总是处于不断消减与增长的变化之中。阴阳消长平衡可概括为四种类型: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阴阳消长变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使阴阳处在相对的动态平衡中,实质上是阴阳双方和谐有序的状态,称为“阴阳平衡”或“阴平阳秘”,在人体则表现为生命活动的正常状态;如果这种阴阳消长超过一定的限度,阴阳之间不能保持相对平衡,称为“阴阳失调”或“阴阳失衡”,在人体则表现为生命活动失常的疾病状态,出现“阴盛则阳病”或“阳盛则阴病”的病理状态。(四)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阴阳相互转化的形式一般有两种:其一是渐变,其二是突变,不论何种形式,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果把阴阳消长看成是量变过程的话,那么阴阳转化就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阴阳相互转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是常见的,如高热患者,开始表现为面红、咳喘、气粗等,若邪热极盛,耗伤正气,则可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等一派虚寒证的表现,这是寒证与热证之间的转化。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转化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发生。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于中医护理学的各个领域,指导着中医护理临床实践。(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组织结构,从四肢到脏腑,从经络到气血,皆可用阴阳学说加以说明。《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从人体部位来分,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从脏腑来分,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还可再分阴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从经络来分,亦可分为阳经、阴经,如十二正经中有手足三阴三阳经,属腑的行于肢体外侧面的为阳经,属脏的行于肢体内侧面的为阴经。从气血来分,气为阳,血为阴;气还可再分阴阳,卫气为阳,营气为阴。(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对立的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意思是说属阴的物质居于体内,是属阳的功能的镇守者;而属阳的功能表现于外,是属阴的物质的护卫者。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两者体现着相反相成、对立互根的关系。物质是功能的基础,没有物质的摄入就没有生理功能;另外,生理活动既消耗物质和能量,又有助于物质的摄入、化生和能量的贮藏。再以气血生理为例,气属阳,血属阴。气具有生血、行血和统摄血液等功能,气的功能正常,就能确保血的化生和运行正常;而血又具有载气和养气等功能,血的功能正常也有助于气的化生和充分发挥其功能效应。气血之间这种复杂的生理关系可以用阴阳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而阴阳失调则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阴阳失调包括阴阳的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多种病理变化,但最常见的乃是阴阳的偏胜与偏衰。

1.阴阳偏胜

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外部邪气作用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一般来说,阴阳偏胜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阳偏胜导致实热证,阴偏胜导致实寒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是指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使机体阳气亢盛,由于阳的特性是热,故出现“阳胜则热”的临床特征;又由于阳胜必然要损耗机体的阴气,故出现“阳胜则阴病”的病理变化。阴胜是指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使机体阴气亢盛,由于阴的特性是寒,故出现“阴胜则寒”的临床特征;又由于阴胜必然要损耗机体的阳气,故出现“阴胜则阳病”的病理变化。

2.阴阳偏衰

包括阴偏衰和阳偏衰,是指人体内的阳或阴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变化。一般来说,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素问·调经论》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寒是由于体内阳虚不能制约阴寒,而出现“虚寒”的病理变化;阴虚则热是由于体内阴虚无力制约阳热,而出现“虚热”的病理变化。另外,阴阳互损是阴阳偏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失调。“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虚的情况;同样,“阴损及阳”是指在阴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阳虚的情况。无论是“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都会导致“阴阳两虚”。

综上所述,尽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十分复杂,但都可以用阴阳的偏胜偏衰来概括说明。(四)指导疾病的诊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学说运用于疾病的诊断,主要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收集患者病情资料,用阴阳学说来辨析其阴阳属性。如观察患者的动静可以区分病证的阴阳属性:躁动不安者属阳;蜷卧静默者属阴。观察患者寒热喜恶可以区分病证的阴阳属性:身热恶热者属阳;身寒喜暖者属阴。阴阳学说用于判断病证,主要是通过分析临床证候的阴阳属性,判断病证的本质所在。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属阴证。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五)确立疾病的护治原则

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阴阳的偏胜或偏衰和阴阳互损是疾病的基本表现形式。因此,治疗和护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1.根据阴阳偏胜的情况,确定治疗和护理原则

阴阳偏胜为邪气盛的实证,治疗护理时宜采用“泻其有余”(祛邪)的原则。如在治疗上,属实寒证用祛寒药,实热证者用清热药等治疗原则。在护理方面,阳胜发热患者,病室宜凉爽,给予清凉的饮料、冰敷、酒精擦浴等护理措施;阴胜畏寒患者,病室宜温暖向阳,进食温热性食物、给予添加衣被等防寒保暖措施。这都是在调整阴阳这一基本原则指导下确立的。

2.根据阴阳偏衰的情况,确定治疗和护理原则

阴阳偏衰,指阴或阳的一方不足,或阴虚,或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寒凉药物直泄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用补阴药来治疗,以滋阴来抑阳。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补阳药来治疗,以扶阳来抑阴。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此处“阳病”理解为“虚热证”,“治阴”理解为“补阴”;“阴病”理解为“虚寒证”,“治阳”理解为“补阳”。在护理方面,虚热证患者可给予银耳、莲子、甲鱼等滋阴之品;虚寒证患者可给予姜、椒、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并注意保暖。(六)指导养生保健

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述养生学说的理论,而且养生的具体方法也是以阴阳学说为依据的,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需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提出调整人体阴阳是治疗、护理及养生的最终目标,主张顺应四时,必须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养”。春夏季节要保养阳气,秋冬季节需固护阴精,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维持体内外环境的统一,达到养生防病健身的目的。与之相反,如果不能顺应四时,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用来解释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要素组成的,五要素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维系和推动着客观世界的生存与发展。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其中“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人们用五行来概括、归纳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使五行成为一个抽象的哲学范畴。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和认识宇宙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二)五行的基本特性

五行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长期观察和朴素认识而形成的抽象概念,也是认识和识别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高度概括。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主干挺直向上、枝条曲折向外舒展的生长势态,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升发、生长、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光明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稼穑”是指庄稼的播种与收获,所谓“春种曰稼,秋收曰穑”。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庄稼,生长万物的作用,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受纳、承载、生化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革”是指顺从、变革的意思,指金具有肃杀、收敛、潜降、清洁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沉降、收敛、清洁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水。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的归类推演、五行的生克乘侮。(一)五行的归类推演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可根据五行特性来进行归类,由此而构成五行系统。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取象比类法是从事物现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属性,直接与五行特性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属性的一种方法,如方位、四时、五脏的五行属性的确定。推演络绎法是根据已知的某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断与此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的五行属性,如五色、五味、五腑、五官、五体、五志等五行属性的确定(表1-1)。表1-1 五行归类表

将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的意义在于:通过五行归属,将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广泛联系,并分归五行系统中,体现了整个世界的统一性,人体自身的统一性,以及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以上这种归类方法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它局限性的一面。(二)五行相生、相克与制化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资生、助长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外一行(子行)的资生和助长。古人将五行相生的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我母,“我生”者为我子。如以木为例,由于水生木,故“生我”者为水,水为木之“母”;又由于木生火,故“我生”者为火,火为木之“子”(图1-1)。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五行相克,实际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外一行(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古人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因此,如以火为例,由于水克火,故“克我”者为水,水为火之“所不胜”;又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金为火之“所胜”(图1-1)。图1-1 五行生克规律示意图(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相生顺序,虚线箭头表示相克顺序)

3.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促进事物的变化与发展。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相生,事物就没有发生和成长;没有相克,事物就没有克制和制约,因此,事物之间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才能维持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推动事物有序而和谐的变化发展。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相克,在相克中有相生。如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如此循环往复。(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五行乘侮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用于阐释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和人体的病理变化。

1.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克制与制约,又称“过克”。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即太过相乘与不及相乘。太过相乘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行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行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的协调关系失常。如“木旺乘土”,木行过于亢盛,对土行克制太过,导致土行的虚弱和不足。不及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对其所不胜行的正常限度的克制难以承受,引起本行的更加虚弱。如“土虚木乘”,土行虚弱,木行处于正常水平,对土行实行正常限度的克制,但土行却难以承受木行的克制,结果使土行更加虚弱。

2.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行的反向克制与制约,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即太过相侮与不及相侮。太过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其所不胜行不仅不能克制本行,反而受到本行的反向克制。如“木亢侮金”,木行过于亢盛,其所不胜行金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欺侮,出现“木反侮金”的反向克制。不及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克制其所胜行,反而受到其所胜行的“反克”。如“木虚土侮”,当木行过度虚弱时,不仅金行会来乘木行,土行也会因木行的过度虚弱而“反克”木行(图1-2)。图1-2 五行乘侮规律示意图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是解释各种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指导着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实践。(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主要体现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与五脏为中心的系统观两个方面。首先,五行学说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色等分别归属于五行,认为同一行中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感应的现象,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主目”。其次,五行学说将人体的脏、腑、形、窍等组织结构,分别配属于五行,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如人体五脏中的肝,在五行属木,与自然界的春季、东方、风气、青色等相通,与人体中的胆、目、筋等相联系;又如人体五脏中的心,在五行属火,与自然界的夏季、南方、暑气、赤色等相通,与人体中的小肠、舌、脉等相联系。(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用于概括人体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特点与五脏之间相互关系两个方面。首先,五行学说将人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用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如木的特性是生长、舒展,肝喜条达舒畅,表现出疏泄的功能特点,故肝属木。其次,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生克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与相互制约关系,如木生火,肝属木而心属火,故肝生心,肝藏血可以济心;又如水克火,肾属水而心属火,故肾克心,肾水可上济于心而制约心火。(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五行学说可用于解释一些病理情况,特别是用以说明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某些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中医学习惯上称之为“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

又称“母子相及”,是五行之间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包括“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母脏有病传及子脏,如肾有病传及肝。母病及子,多见母子两脏皆虚的病证。子病及母,是指子脏有病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子病及母,既有子脏虚弱引起母脏也虚弱的虚证;又有子脏亢盛导致母脏也亢盛的实证;还有子脏亢盛导致母脏虚弱的虚实夹杂病变,即所谓“子盗母气”,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变。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浅,子病及母病情较深重。

2.相克关系的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相乘,是过克与倍克。引起五脏相乘有两种情况:即太过相乘与不及相乘。太过相乘,指某脏过于亢盛而致其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制,如“木旺乘土”;不及相乘,指某脏过于虚弱不能耐受其所不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克制太过,如“土虚木乘”。相侮,是反克。引起五脏相侮也有两种情况:即太过相侮与不及相侮。太过相侮,指某脏过于亢盛而导致其所不胜无力克制而被反克,如“木火刑金”;不及相侮,指由于某脏过于虚弱而导致其所胜之脏出现反克,如“土虚水侮”。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病情较深重,相侮传变病情较轻浅。(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五行学说指导人体的疾病诊断主要体现在确定病变的部位与判断病情的预后两个方面。

1.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有本脏主病与本脏兼病两类。临床可以根据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主病,如面见黄色,喜食甘味,脉缓,可诊断为脾病;面见黑色,口味咸,脉沉,可诊断为肾病。还可以根据本脏是否具有他脏所主之色、味、脉来确定本脏兼病,若本来是脾虚的患者,而面见青色,可诊断为土虚木乘。

2.推测病情的预后

从色诊而言,“主色”是指五脏的本色,“客色”为应时之色。“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如肝病色青,不随四季而变者,预后较差;反之,“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如肝病色青,但随四季而变者,预后较好。《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说:“客胜主善,主胜客恶。”从色脉合诊而言,色脉相符,如肝病色青,脉弦者,为顺,预后较好;反之,色脉不符,出现克色之脉,如肝病色青,不见弦脉若见浮脉,为逆,预后不佳;色脉不符,出现生色之脉,如肝病色青,不见弦脉若见沉脉,为顺,预后较好。(五)确立疾病的护治原则

五行学说用于治疗和护理方面,则主要在于控制疾病的传变以及确定治疗和护理的原则两方面。运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可以推断和概括疾病的传变规律,并能确定预防性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1.控制疾病传变

病变过程中,一脏之病常可波及他脏而使疾病发生传变。因此,治疗时,根据五行传变的理论,除需对已病之脏进行处理外,还必须未雨绸缪,先治将被传的一脏,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难经·七十七难》)。此即肝脏有病,木旺每易乘土,故常应先健脾护胃,防其传变;脾胃不弱则不易传变,肝病也就容易痊愈。

2.确定护治原则与方法(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护治原则:包括“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前者主要用于母子两脏虚弱之证;后者主要用于母子两脏俱实之证。(2)根据相生规律制订护治方法:这类方法均属于“补母”和“泻子”的具体化。“虚则补其母”治则的具体治法有:滋水涵木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指通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培土生金法,又称补脾养肺法,指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益火补土法,又称温阳健脾法,通过温阳以补助脾胃,这里的阳是指肾阳。“实则泻其子”治则的具体治法如肝旺泻心法,是指用清心火以治疗肝火旺的方法。(3)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护治原则:引起相乘相侮的原因,不外乎一方面过强,表现为功能亢进;另一方面偏弱,表现为功能不足。因此,治疗就是“抑强”、“扶弱”。所谓“抑强”,指抑制功能过亢之脏;所谓“扶弱”,即扶助虚弱之脏,从而纠其偏颇,使双方力量对比恢复均衡。(4)根据相克规律制订护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抑木扶土法,又称平肝和胃法或调理肝脾法,指通过抑肝、平肝,佐以和胃健脾等法以治疗肝气犯胃、肝旺脾虚等证;培土制水法,指通过温运脾阳,以治疗肾有病变而水湿停聚的方法;佐金平木法,又称泻肝清肺法,指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或抑制肝木以利肺气清肃,多用于肝火偏盛,肺气清肃失常之证;泻南补北法,南属火,北属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或滋阴泻火法,指泻心火以滋肾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之证。总之,临床上依据五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诊疗活动。然而,五行学说毕竟具有一定的机械性,不可盲目套用。在具体应用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分别处理。(六)指导情志调适与养生

五行生克关系,对于情志调适与养生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用于由情志所伤的各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情志生于五脏,五脏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情志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由于在生理上人的情志变化有着相互抑制的作用,在病理上和内脏有密切关系,故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情志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称为“情志相胜法”。此外,五行学说还可用于指导选择脏腑用药和针灸取穴。

五行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五行学说,既不能机械地搬用,也不能公式化地套用,而应从临床实际出发,灵活应用。

我国古代医家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治疗和护理。阴阳学说阐明了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对立、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描述了事物的五种属性和事物之间生克乘侮的关系。阴阳五行学说联系自然界的四时变化,以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基础,揭示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转化规律。几千年来,阴阳五行学说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第三节 藏  象“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虽然隐藏于体内,但是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在外可表现出一定的征象,通过观察这些外在的征象,即可以了解内脏的情况。

藏象学说,就是通过对人体外在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了解人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脏,即肝、心、脾、肺、肾,合称为五脏,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此外,还有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形态大多为中空而似腑,但生理特点却为贮藏精气而似脏。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五脏与形体诸窍相互联系,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相互影响。此外,五脏虽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为用。

藏象学说虽然以一定的解剖学知识为基础,但主要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作用下,通过整体观察,“以象测藏”而探知内脏的情况。因此,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中医藏象学说的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一、五  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为脏,故也有六脏之说。(一)心

心居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护卫。心在五行中属火,与小肠相表里。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对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故称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心主血脉,是指心气具有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循环不休,从而保证全身组织得到血液濡养的作用。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方面。

心主血是指心具有行血和生血的生理功能。心主行血是心主血的基本内涵,即指人体的血液必须依靠心气的推动,才能环流不休,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发挥血对人体生命活动的保障作用。心的行血功能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即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使全身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得到血液的濡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若心气、心阴或心阳不足,心脏搏动乏力,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指心有生血的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主要是指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必须依赖心气的作用才能化为血液。《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心与脉直接相连,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闭合的行血系统,其中心气是动力,血液是物质基础,脉管是通道。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是人体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从面色、舌色、心胸部的感觉和脉象去观察。在生理情况下,心气充足,推动血液运行的生理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的生理功能就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心胸舒畅,舌色淡红,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反之,心气不足,则可出现血流不畅,脉搏无力等表现,甚则发生气血瘀滞,血脉受阻,而见面色灰黯,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以及脉象结、代、促、涩等病症;心血虚少,脉道不充,则可见心悸、面色口唇苍白、脉细无力等。(2)主神志: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心藏神,是指心具有统帅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等组织的生理活动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作用。故《素问·宣明五气》指出:“心藏神”。心主神志,即指狭义的神。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虽与五脏精气密切相关,由五脏协同完成,但总由心来统领。故《灵枢·本神》提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邪客》亦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另外,人的神志活动以气血为其物质基础。心藏神的功能正常,则人体表现为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脏腑组织功能协调;反之,心藏神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痴呆,举止失常,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委顿,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还可影响其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甚则危及人体的生命。故《灵枢·口问》指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藏神的生理功能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心藏神,能调节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有助于心主血脉的作用;而心主血脉,为神志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有助于心藏神,因为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则会出现神志的改变;反之,心藏神的功能异常,也可出现血行的变化。

2.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由心所主,即心主血脉。华,是荣华、光彩之意。心其华在面是指心脏气血的盛衰可从面部的颜色与光泽上反映出来,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而有光泽;如心的阳气不足,则可见面色白甚或滞黯;若心血虚少,则可见面色苍白无华;心血瘀阻,则可见面色青紫等。(2)在窍为舌:心在窍为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觉,表达语言。心的经脉上通于舌,故《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心中,系舌本。”舌的味觉功能和正确的语言表达,均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同时,从舌质的色泽可察知气血的情况。一般来说,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如心的阳气不足,则可见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可见舌红,甚则生疮;若心血瘀阻,则可见舌质黯紫,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可见舌卷、舌强、语謇或失语等症。(3)在志为喜: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喜”有关。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即是说五志之中,喜为心志。一般而言,适度的喜属于良性刺激,有助于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故《素问·举痛论》有“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之说;但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出现喜笑不休,精神失常等表现,故《灵枢·本神》又有:“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之说。(4)在液为汗:心在液为汗是指汗液与心血、心神关系密切。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均为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津液与血又同源互化,故有“血汗同源”之说。汗与心的这种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心气虚损,则可见自汗;心之阳气暴脱,即可见大汗淋漓等;反之,汗出过多,也可损伤心之阳气。

附:心包络

心包络,又称心包,是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上附有脉络,是通行气血的经络,合称心包络。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心包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包受邪所表现的病证与心是一致的,在诊断与治疗护理上大体相同。(二)肺

肺居胸中,左右各一。肺五行属金,与大肠相表里。肺为气之本。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及朝百脉、主治节。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在志为悲,在液为涕。在脏腑中,肺位置最高,故为“华盖”。肺系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易受邪气侵袭,称为“娇脏”。

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方面。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因此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全身气机的调节,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肺不断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肺司呼吸,指肺为人体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具有呼吸功能,肺主要是通过其呼吸功能完成主气的作用。肺司呼吸的功能,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呼即宣发,吸即肃降。宣降正常,散纳有度,则呼吸调匀有序;而且只有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清肃,才能使气道通畅,呼吸自如。若不能保持清肃,则可影响肺司呼吸的功能,导致呼吸不畅,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若肺司呼吸功能丧失,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体内外之气不能进行交换,生命也随之而告终。(2)主宣发和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布散的生理功能。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生理功能。

肺主宣发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二是宣散水谷精微和津液。通过肺的宣发和布散,可将脾胃运化来的水谷精微及津液布散于周身、滋养脏腑、润泽皮毛。三是排出浊气,完成气体交换。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浊气主要靠肺的宣发作用,并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气体交换。由于肺主宣发并能布散津液,调节汗孔开合,故与津液代谢也密切相关。若肺气失宣,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鼻塞、无汗、喷嚏、呼吸困难等症。

肺主肃降的作用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三是清洁呼吸道。肺为清虚之体,不容异物,通过肺的肃降,可肃清呼吸道内的痰浊、异物等,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肺气失于肃降,可出现呼吸急促或表浅、咳痰、呼吸不畅等症。(3)通调水道: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人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部分向上、向外输布到全身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从汗孔排泄;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以濡润之,并将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下达于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肺位于人体的上焦,肺的宣发与肃降对机体水液代谢具有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故有“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之说。不论是宣发或肃降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痰饮、水肿等病理变化。如肺气失宣,水津不布,水道失于通调,临床可见尿少、颜面周身浮肿等症。(4)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肺朝百脉的功能,是肺气的运动在血液运行中的具体体现,说明全身的血和脉虽统属于心,但血液在全身的正常循环运行尚需肺的协助。因此肺朝百脉的作用,是助心行血。

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肺司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完成体内外气体交换,起着重要作用;二是调节气机,肺的呼吸运动,是气升降出入的具体表现,使气机协调通畅;三是助心行血,肺朝百脉,能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调节水液代谢,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推动和调节水液的输布、运行和代谢。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2.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体合皮是指全身的皮肤都归属于肺。其华在毛,是指肺具有润泽皮毛的作用,肺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反映在毛发上。皮毛为一身之表,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肤、毛发光泽,抵御外邪能力较强。(2)开窍于鼻:是指鼻与肺直接相通,是气出入肺的通道,鼻的通气和嗅觉都必须依赖于肺气的功能。所以,肺气宣畅则呼吸平和、嗅觉灵敏。若肺失宣肃则鼻塞、呼吸不利、嗅觉失灵。此外,肺的疾病也常常因外邪经鼻入侵所致。(3)在志为忧(悲):是指肺脏与悲或忧的情志有密切关系。悲与忧均是机体对不良刺激的情绪反应,两者都可以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进而损伤肺气。如悲忧过度则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故中医认为“悲忧伤肺”。反之,当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产生悲忧的情志变化。悲和忧两者虽然不同,但同属肺志。(4)在液为涕:是指鼻为肺之窍,肺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能从涕的变化中反映出来。涕为鼻的分泌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若肺热则鼻流黄浊涕,若肺燥则鼻干燥等。(三)脾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在五行中属土,与胃相表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肉与四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称为“后天之本”。脾与胃为“仓廪之官”。

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输布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以及对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作用。水谷精微是人出生以后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也是气血生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故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运化水谷功能旺盛,则气血充沛、身体健康。若脾运化水谷功能减退,则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瘦、倦怠等气血不足的症状。

运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生理功能。人体摄入的水液需经过脾的吸收和输送,以布散全身而发挥滋润濡养作用;脾能将人体多余的水液,及时输送给肺和肾而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脾运化水液功能正常,既能使全身各部分得到水液充分的滋养,又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的停留。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不能布散而在体内停滞,产生水、湿、痰、饮及水肿等病理变化。(2)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化为气血而营养全身。若升清不足,则头目失养,出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腹胀泄泻等症。脾主升清,还可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若升举无力,中气下陷,则出现内脏下垂,久泄脱肛等症。(3)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防止其溢出脉外的生理功能。脾主统血的机制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的运化水谷功能健旺则气血旺盛,气的固摄力强,血液不会溢出脉外。脾的运化水谷功能减弱则气血不足,气的固摄力弱,就会导致出血。由于脾主统血,所以临床上多将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以及肌衄等称为脾不统血。

2.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1)在体合肉、主四肢:在体合肉是指脾与四肢和全身肌肉关系密切。脾的升清和散精作用将水谷精微输送到人体的四肢,以维持四肢的正常活动。同时全身的肌肉也要依靠脾运化和输送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肌肉发达,健壮有力。脾气健运则四肢和肌肉营养充足,表现为四肢活动灵活敏捷,全身肌肉强壮有力。若脾失健运则四肢和肌肉营养不足,表现为四肢倦怠,全身肌肉痿软无力。(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是指饮食口味及食欲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如脾能健运则食欲旺盛。若脾失健运则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或出现口甜、口腻等异常感觉。其华在唇,是指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但是全身气血状态的反映,也是脾生理功能状态的反映。(3)在志为思:是指脾脏与思的情志有密切关系。思虑太过往往会影响脾的运化和升清功能,从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头目眩晕等症,又称思伤脾。(4)在液为涎:是指脾开窍于口,与口中涎液有密切关系。涎有助于食物吞咽和消化。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津液上注于口而为涎,但涎不溢出口外。若脾的功能异常,导致脾胃不和则涎液分泌增加,出现口涎自出等现象。(四)肝

肝位于胁下。肝在五行中属木,与胆相表里。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性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刚脏”之称。

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是以肝为刚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性为基础,其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调畅气机:肝主疏泄,其疏,可使气机疏通畅达;其泄,可使气机散而不郁,从而保证脏腑经络之气运行畅通无阻。若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既可表现为肝的疏泄不及,形成气机不畅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不适等病证;又可表现为肝的疏泄太过,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症,甚则血随气逆,出现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表现。

2)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气能行血,气能行津。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有赖于气的推动。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就能调畅,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也随之顺畅。若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郁结,就会导致血行障碍,形成瘀血;也可导致津液代谢障碍,形成水湿痰饮等病变。

3)促进脾胃的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脾胃运化功能有赖于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之间的协调平衡,而肝主疏泄与脾胃之气升降运动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的运动条达、顺畅,脾气才能升,胃气方能降,脾胃运化功能才能正常。若肝主疏泄功能异常,则不仅能影响脾主升清功能,出现眩晕、泄泻等病证,而且还能影响胃主降浊功能,出现呕恶、腹胀等表现。胆与肝相连,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生,其分泌与排泄受肝主疏泄功能的影响。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胆汁能够正常地分泌与排泄;反之,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则可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从而出现胁下胀痛、口苦,甚则黄疸等病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