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软实力的演化与评价——从文化动力到影响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18:08:03

点击下载

作者:禹海慧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企业软实力的演化与评价——从文化动力到影响力

企业软实力的演化与评价——从文化动力到影响力试读: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综合实力逐步提升,但是我们的管理思想、文化、创造力、执行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与无形资本输出等的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中仍然有限。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综合实力中的软实力有所欠缺所致。企业在兼具经济性与社会性特点的情况下,成为社会生产与生活水平、方式、文化、创新、技术、需求等竞争的主要战场。企业在资本逐利性的本质下追求市场扩张、规模扩大、产品创新、技术改进,其生产能力、技术与质量水平、生产先进性程度成为企业产品竞争的物质基础,在社会性的要求下满足、迎合、引导消费需求,甚至创造消费需求,乃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服务水平与能力成为人们评价的话题,前者属于企业硬实力的范畴,而后者则归于企业软实力的领域。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产品与服务质量、功能满足是企业的本分,流程高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成本降低能力等是企业被动竞争的基础条件,而文化影响能力、价值传播能力、企业吸引能力等才是企业主动谋求竞争优势的长效机制。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在一定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中,有意与无意、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在与利益相关者的持续互动关系中,通过引导与创造,进而不断取得文化吸引、价值认同,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硬资源与软资源)两种资源整合与传播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达成长期发展目标。

企业软实力是社会经济、企业竞争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就需要与消费者达成价值的共识,即通过提高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同感,来达到更深远、更长效的价值影响力,也就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企业软实力既是企业对于自身价值观范畴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企业性质、价值不断发现的过程;既是企业价值观内部凝聚的过程,也是企业精神不断向外扩散的过程。企业软实力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企业影响力等过程,企业软实力是上述概念与实践的高级形态。

当前关于企业软实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对于其形成的根源与动力以及它们的内在逻辑、相关中介变量、上述发展过程缺乏细致而系统的考量。本书从分析社会与企业发展的文化动力基因入手,指出企业文化动力与社会文化动力是企业软实力的内核,企业软实力来源于两者的结合,企业软实力的演化需要从文化方面来展开,并总结与提出了企业软实力的演化形态与阶段的模型;然后分别从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企业影响力四个阶段与形态来分析企业软实力深层次的来源、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实现途径,围绕四种表现形态的内容与机理、相关中介及其联系、互动影响等展开论述,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企业软实力的概念形成路径、相关中介联系机理、影响方式的系统分析框架;分析了企业软实力的评价指标,用模糊层次评价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本书从识别、培育、强化企业发展的文化动力,创造价值认同提升企业影响力,建立无形资本管理体系,追求卓越的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建设企业软实力的策略。

本书在内容上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系统地梳理了企业软实力的演化路径与形态,提出了软实力是一个社会、历史、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涵与外在表现是不同的研究范畴,只有在不断挖掘其文化动力的基础上,提升软实力的对策才会有效。二是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企业影响力是企业与社会文化动力共同作用机制的结果,也是企业软实力内涵演化的基本形式。三是企业软实力的内涵与外在表现之间存在诸多中介变量,如组织学习能力、组织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等,中介变量作用方式与力量的大小关系到软实力的形成规模与强度。四是企业软实力的评价往往是评价其外在表现,外在表现的张力是研究者对软实力的直观反映,评价指标的构建需要考虑外在张力的影响力。五是企业软实力的提升对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识别、培育软实力来源,从文化动力方面创造价值认同,加强无形资本管理,追求卓越的公司治理是其有效途径。

本书的研究旨在为企业软实力的研究拓宽新的研究思路,也为企业经营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国企业软实力乃至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形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力。禹海慧2016年8月1绪论

在现代的国际竞争与国际秩序中,一个国家与地区的实力除了取决于其军事技术与规模、经济规模与增长后劲之外,更取决于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其内涵非常丰富,其构成要素既包含自然的,也包含社会的;既包含物质文明的,也包含精神文化的;既包含实力及实力体系,也包含潜力以及由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机制。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我国的发展历史经历了综合国力的由强转弱,再由弱渐强的过程。在中国古代,唐宋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非常大,中国是全球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到了清朝末年,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实力在全球的排名急剧下降,国民的自信心在全球对比中,“东亚病夫”的精神烙印深深地刺激了一代又一代人,工业化的缓慢、政治变革的一再推迟、文化与思想的僵化、闭关自守的对外交流政策以及一次又一次在经济、贸易、外交、军事领域遭受打击,国家层面的综合实力跌到了谷底。辛亥革命以及之前随着“睁眼看世界”思潮的涌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洋务运动的兴起,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带来了新文化运动。思想的解放给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国家综合实力探底回升。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国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两弹”的试验成功,检验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对外贸易、吸引投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外汇储备等经济数据显示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规模与后劲;竞技体育项目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优异成绩,展示了中华儿女的良好风貌;许多国家的国民对汉语、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等的兴趣日益增多,来华交流、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也越来越多;我国的出入境旅游人数、旅游收入与支出也是逐年增长……以上信息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在逐年上升。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比西方主流国家晚了200年左右,我国国民对于经济领域的产品品种、质量、数量与规模、消费者需求的创造与满足等方面,存在一时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方面,我国更多地考虑的是经济实力的提升。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装备投入、规模与产能投入、技术引进与模仿、消费者基本需求满足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解决了基本商品短缺的社会矛盾,人民生活水平、经济收入逐年提高。但是,社会经济的细胞——企业,在持续运行与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之间的经济差距,关键在于管理水平,即我们的管理落后问题比技术落后更为严峻,我们的管理思想、文化、创造力、执行力、资源整合能力、品牌与无形资本输出等的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中十分有限。为了缩小差距,我们付出了20多年的时间和大量资金。在经济、技术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的经营环境中,如果我们的企业仍然陶醉于增强硬实力和获得短期经济利益,在下一轮新经济竞争中又要落后几十年,将再一次重复引进、模仿、制造的道路。因为下一轮竞争仍然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综合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

因此,企业在兼具经济性与社会性特点的情况下,成为社会生产与生活水平、方式、文化、创新、技术、需求等竞争的主要战场。企业在资本逐利性的本质下追求市场扩张、规模扩大、产品创新、技术改进,其生产能力、技术与质量水平、生产先进性程度成为企业产品竞争的物质基础,在社会性的要求下满足、迎合、引导消费需求,甚至创造消费需求,乃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服务水平与能力成为人们评价的话题,前者属于企业硬实力的范畴,而后者则归于企业软实力的领域。

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其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企业,引起了全球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日本企业如丰田、松下、索尼、三洋、三菱等,其硬件设施和生产技术与美国、德国的企业相比,并无过人之处,但其对于质量、成本、精细、准时供应等方面的追求,令其他企业望尘莫及。其背后的原因,在于日本企业的软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同类企业,尤其是企业文化、品牌等无形资本的输出,成为企业市场制胜的法宝。因此,关于企业软实力的研究渐渐浮出水面,进入人们的视野。1.1企业软实力的起源与内涵1.1.1 从国家软实力到企业软实力1.1.1.1 国家软实力

在现代的国际关系中,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博弈将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地位与角色。大家普遍关注到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日增,世界主要大国在注重硬实力的增强之时,也十分重视增强自身的软实力。各种软实力间既相互竞争较量,又相互吸引、融合。各国关于软实力的观点与研究也日益增多。

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就曾经指出,昔日的君主只靠物质力量进行压制,而今天的民主共和国则靠精神力量进行压制,连人们的意志它都想征服。美国学者克莱因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提出了知名的“国力方程”,把战略目标与国民意志作为衡量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战略目标还是国民意志,都是极其复杂的无形因素,也可称为软实力,难以用静态标准来衡量。美国学者斯拜克曼把民族同质性、社会综合程度、政治稳定性、国民士气都视为软力量。英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库伯则认为,合法性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20世纪90年代,约瑟夫·奈从国家实力的角度出发,认为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强迫别人来达到结果的能力,或是一个国家能够操纵另一个国家政治议程的能力。约瑟夫·奈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软实力(Soft Power)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约瑟夫·奈把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约瑟夫·奈强调,相对于硬实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来自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个方面。真正的软实力是在长期的经国治世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一系列精神指引、文化传统、外交政策与原则、大国作用、社会贡献、人类发展等指标与领域的集合,而不是刻意而为之。如果提升和应用软实力,是抱着控制或操纵他国、他人的目的,软实力只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和表现形式,那么永远也达不到真正提高和积累软实力的目的。

综合研究者的观点,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然而,目前有种倾向,即过分强调软实力对他国、其他企业或他人的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相对忽视软实力首先是内部(本国、本企业、本人)可持续发展能力之提升的需要。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也需要我们防患于未然。1.1.1.2 企业软实力

国家之间的软实力研究逐渐扩散到经济领域,产生了企业软实力的概念。不同时期的企业实力是不断演化的。在工业革命时期为满足人们基本的消费需求,企业的代表实力就是大规模、工业化、标准化、低成本生产,此时企业实力的象征往往是资金、土地、生产规模与生产能力等。

到了工业化后期,社会生产对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有着明显的区别,用户对于企业服务的水平要求日益提高,企业开始追求高质量、多功能、缩短交货周期的敏捷制造、满足不同需求的柔性生产等,企业开始面对全球化的市场。如何在全球市场实现经济利益,成为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企业在实现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市场开发能力,成为企业实力强弱判断的主要依据。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消费,开始出现“追求自我”的消费,外在的表现就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个人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需求呈现易变性、相互影响性,尤其是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对于产品与服务本身包含的文化品位、价值观念、身份与地位、功能与自由、随性与个性等产品内存的追求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在交易中的权利就更大了,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就需要与消费者达成价值的共识,即通过提高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同感,来达到更深远、更长效的价值影响力,也就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种社交网站、平台的涌现,综合电子商务平台、专业电子商务平台、特殊商品电子商务网站日益增多,各种商品与服务在网络上大量聚集,产品、服务、消费信息日趋透明与公开,消费者在消费选择上的权力与范围日趋扩大。而在一定时期内,总的消费需求是一定的,因此企业如何评估、传播自己的价值追求,取得消费者、利益相关者的共鸣,显得尤为重要。

换句话说,在现代企业竞争中,产品与服务质量、功能满足是企业的本分,流程高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成本降低能力等是企业被动竞争的基础条件,而文化影响能力、价值传播能力、企业吸引能力等才是企业主动谋求竞争优势的长效机制。而文化影响能力、价值传播能力、企业吸引能力正是企业软实力的研究与实践范畴。1.1.2 企业软实力的内涵

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概念延伸,关于其内涵的理解有许多不同的表述。郭倩认为企业软实力是现代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与消费者达成的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指企业与消费者在消费主张、消费体验、消费满足方面形成共同的消费观念。她的观点中较为突出地体现了企业软实力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被动响应,是市场竞争压力倒逼的结果。

黄国群等认为企业软实力是企业主体通过对企业特定资源的占有、转化和传播,以吸引企业利益相关者等客体,获取他们的价值认同,使他们产生企业所预期的行为,最终达到企业目的的一种能力。嵇国平认为企业软实力本质上是一种吸引力,是企业通过有效整合企业的软、硬资源,以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从而获取其价值认同,最终实现企业目的的一种吸引力。罗高峰则从资源观和能力观的双视角,将企业软实力定义为通过对企业理念的塑造、占有、转化、传播,以吸引企业利益相关者等客体,获取他们的价值认同,使他们产生企业所预期的行为,最终达到企业目的的一种能力。他们的观点更加强调通过引导、吸引利益相关者,产生价值认同、预期行为,实现企业目标的软实力塑造途径。

徐世伟等认为企业软实力是企业通过对其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等的塑造和传播,获得消费者、企业员工、销售者、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和信任,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能力。与硬实力倾向于体现企业规模、资金、设备等不同,企业软实力更多地强调企业的组织模式、品牌声誉、创新机制等无形资源,通过一种诉诸心灵的方式吸引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使他们表现出企业预期的行为,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的观点则突出了价值认同之后,企业通过无形资源转变为无形资本,产生资本溢价输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实现方式。

另外有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对企业软实力的不同理解。高昆认为企业软实力代表的是一种制度化的能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制度规程和组织成员行为规范的总称。邓正红将企业软实力定义为企业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一种能力和习惯,它能为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发挥持续的整合作用。王洪亮认为,企业软实力就是企业文化彰显出的实力和竞争力,可以通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承受力、适应力、学习力、创新力等十种力量表现出来。

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均在研究中自发地将企业实力区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将企业资源区分为硬资源与软资源。在研究硬实力时,相对应的资源为硬资源,如土地、资金、装备与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市场规模等;在研究软实力时,资源对象集中于软资源,如品牌资本、企业文化、形象资本、社会责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等。事实上,软实力的开发与培育离不开软、硬两种资源的结合,硬资源是载体、是基础,软资源是协调、是整合、是延伸。企业实力的形成与提升来自于两种资源的应用能力,也取决于两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硬、软资源的整合,首先是促进软实力的形成与提升,然后才是两种实力的整合,形成企业综合实力(如图1.1所示)。图1.1 企业实力与软实力

综上所述,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在一定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中,有意与无意、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在与利益相关者的持续互动关系中,通过引导与创造,进而不断取得文化吸引、价值认同,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硬资源与软资源)两种资源整合与传播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达成长期发展目标。该定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软、硬资源是企业软实力的基础,而有效整合企业的软、硬资源是企业软实力发挥作用的关键。硬资源都是同质的,软资源都是异质的,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硬资源创造价值的作用越来越小,软资源创造价值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要更多地依赖于软资源。因此,企业实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包括硬、软实力的形成过程,也包括两种实力的整合过程。

第二,企业所能整合的资源是企业软实力的根本来源。企业所能整合的资源可以分为企业硬资源和软资源。企业的硬资源是软资源起作用的前提,企业的软资源起到放大企业硬资源的效应,两种资源整合的过程也是企业软实力的形成过程。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整合可以起到放大企业实力的效果。

第三,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是获取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认同的前提和条件,也是企业潜在硬实力转化为现实软实力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分布在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中,有潜在的,也有现实的。

第四,企业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是通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现实与潜在需要,获得他们价值认同的一种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只有在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才能得以实现。这种吸引力,需要企业加以引导、创造、传播。

第五,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发展中自发形成的,也可以在主观上加以培育,其培育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在社会、市场环境中不断重新认识自身定位、作用、存在价值的过程。1.2企业软实力的研究述评

关于企业软实力的研究,当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企业软实力的形成机理、企业软实力的外在表现张力、企业软实力的培育、企业软实力的评价。其中,关于企业软实力的评价,将在后续部分论述。1.2.1 企业软实力的形成机理

黄国群、徐金发等人对企业软实力的形成过程与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其研究认为企业作为一个主体首先应通过获得和占有特定的企业软、硬资源形成潜在的企业软实力,然后企业的软、硬资源必须经过载体的转化与传播才能形成一种感召力、创新力、凝聚力,从而增强对利益相关者的吸引力,提高他们的认同程度,最终实现向企业现实软实力的转化。同时,企业软实力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实现企业目的,即企业要通过其系统传播实现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从而作用于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层面最终获得他们的价值认同进而改变其行为,来达到企业的预期目的。尽管黄国群等人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他们提出了企业软实力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是获得企业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价值认同,但他们对于获得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认同的途径却未进行深入研究。

嵇国平在黄国群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应该通过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使他们从心灵上产生与企业的共鸣,提高其对企业认同的程度。孙海刚也强调获得利益相关者价值认同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企业应该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取有针对性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同时还提出了企业软实力作用的闭环机制,将企业软实力的作用过程分为了解与感知、好感与吸引、认同与行为三个阶段,详细地说明了在不同的阶段与多元利益相关者联系与互动的不同方式。罗高峰基于价值认同的视角对企业软实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将企业软实力的作用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即企业理念的塑造和转化阶段、传播阶段、价值认同实现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实现企业自身理念的调整与利益相关者自我认同的引导,最终实现价值认同。他先后从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入手,分别研究了企业理念的塑造和转化阶段以及传播和价值认同阶段,从而构成了企业软实力的作用模型。

郭海清认为软实力的形成机理表现为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作为原动力,充分凝聚企业团队中每一个员工的智慧,充分发挥企业团队中每一个员工的创造力,充分释放企业团队中每一个员工的潜能,从而达到增强企业团队创造力、提高企业整体战斗力和企业整理素质的目的;在企业外部,通过大量生动形象、具体扎实的工作,对公众利益、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公信度和美誉度及自我创新能力,获得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环境、公众评价环境、人际和谐环境等,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强势持久的影响力、感召力和辐射力,从而达到外塑形象的目的。企业软实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硬实力、企业文化、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家的修为。其中,硬实力是企业软实力的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创新能力是企业软实力的生存保障,企业家的修为是企业软实力的原动力。

于政红的研究得出三个重要观点:一是企业资源是企业软实力形成的物质基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种资源;无论哪种资源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离不开其他资源的支持与配合,资源的划分没有绝对的界限与标准;虽然硬资源与软资源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的联系超过二者之间的差异,硬资源是软资源发挥作用的基础与保障,软资源则可以引导并带动硬资源的使用。企业为了发挥整体实力,硬资源与软资源均应得到重视,不可偏废其一。二是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软实力的关键,企业整合利用资源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三是利益相关者认同是企业软实力得以实现的前提。

曹江峰认为软实力的形成机理表现为两个层面: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作为原动力,充分凝聚企业团队中每一个员工的智慧,充分发挥企业团队中每一个员工的创造力、充分释放企业团队中每一个员工的潜能,从而达到增强企业团队创造力,提高企业整体战斗力和企业整理素质的目的;在企业外部,通过大量生动形象、具体扎实的工作,对公众利益、生态环境、社会进步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公信度、美誉度和自我创新能力,获得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环境、公众评价环境、人际和谐环境等。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强势持久的影响力、感召力和辐射力,从而达到外塑形象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发现企业软实力作用机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虽然最初学者们的研究有失偏颇,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对于企业软实力形成与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更加全面和完善,涵盖了企业软实力的作用基础、过程、结果、外在表现各个关键要素。

总体来说,企业软实力是企业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与效果、获得各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为原始动力,以企业内部的学习、创新、核心团队与精神培养为载体,通过软、硬资源的综合运用过程,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吸引力,这种影响力会对企业所掌握与施加影响的资源、所获取的能力形成叠加和倍增的效应,企业的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使得凝聚力、吸引力形成螺旋式增长,最终形成一种企业长期发展的良性循环(如图1.2所示)。图1.2 企业软实力的形成机理1.2.2 企业软实力的外在表现张力

中国软实力研究中心认为企业的软实力表现为原动力、感召力、规划力、共识力、执行力、管控力六大能力的协调联动。

孙显辉认为高效率的知识分享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组织信任与工作满足是知识分享的重要前提。

邓正红从企业未来生存的角度,按照环境—资源—文化三要素依次提升的未来生存战略思维,以资源整合为落脚点,将企业软实力划分为五个层次,即趋势预见力、环境应变力、资源整合力、文化制导力和价值创新力。这五个层次的软实力逐级上升。此外,他在后续研究中,发现企业软实力还包括学习力、专注力、协同力、执行力四种基础力量。

丁政等从思想力(精神文化)、策略力(制度文化)、行动力(行为文化)和形象力(物质文化)四个维度具体分析了影响企业软实力的各种因素。

李春艳等认为企业软实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硬实力、利益相关者、企业创新力、企业家修为等。

郝鸿毅认为企业文化力、社会责任力、品牌商誉力、企业创新力和集成整合力是影响企业软实力的主要因素。

于朝晖等从企业公关战略的角度,将企业软实力归结于形象影响力、资源整合力、文化制导力和环境应变力。

郭德等以国家软实力理论的研究为基础,结合企业竞争力理论,从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公共关系五个方面来评价企业的软实力。

朱琳认为软实力包含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策划力、执行力、管控力、亲和力、感染力8种力量。

孙海刚认为内部软实力(文化力、技术创新力、治理管理力、员工发展力)和外部软实力(社会责任力、品牌影响力、产业引领力)构成了企业的软实力体系。

罗高峰从企业价值认同的角度,认为企业软实力包括企业理念形成阶段的塑造能力、传播阶段的声誉影响力、认同阶段的价值满足能力。

总之,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了资源及其整合、策略与执行、企业文化、学习与创新、社会责任和企业形象、企业家精神等是企业软实力的主要外在主要表现形式与外在张力。1.2.3 企业软实力的培育

王超等认为包容性发展理念为企业软实力构建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一是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注意给内部所有员工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二是以人为本,重视员工个人发展的合理需求;三是基于企业公正和完善制度的宽容企业家精神,构建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黄国群认为我国企业已经进入理念创新阶段,企业软实力所强调的合法性、吸引力、价值认同、偏好构建能力等,无不和企业理念有关系。因此,构建与创新企业理念是发展企业软实力的关键。

刘亚军认为领导垂范、顶层设计、全员参与、坚持培育的持久性是培育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环节。

郭永新认为品牌的价值是企业软实力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软实力的综合体现,除生产之外,设计、营销、服务等更是重要的价值来源。除了传统标准与质量管理、专利与知识产权管理、企业文化与创意设计管理等众多内容之外,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勇于创新,是软实力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品牌、创新是企业软实力培育的重要方向。

杨莉认为提升企业软实力,除关注企业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之外,还需要组织和管理好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关注企业内外部之间的关系,即企业软实力的“软部”。从“软部”考虑,任何一个企业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总是有限的,因此企业不仅要拥有这些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还需具备组织和管理软实力构成要素的能力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使社会资源能更多更好地为提升企业软实力而服务。

徐世伟从权利和义务两方面,提出提升企业软实力的举措。在权利软实力方面,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扩大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创新金融服务,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企业贷款融资渠道;加强财政支持,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保证这些资金的及时到位;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破除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在义务软实力方面,政府应该加强立法监管,督促民营企业依法、合规、有序经营和管理。社会公众也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公民行为的监督,使企业把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商业运营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企业自身来讲,要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企业的战略层面,把激励员工智慧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步骤,要通过各种优惠的措施、丰厚的福利待遇、快捷的晋升途径、良性的竞争环境来吸引并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也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加强对员工的思想观念、时代意识、科学素质的培养、更新和升华,塑造学习型组织,推进各类创新。

张其仔通过对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软实力的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软实力作用的基础,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软实力产生作用的根本在于信任和互动。因此,可以通过社会资本的积累来提升企业软实力。

姜万勇等根据企业硬实力与企业软实力的关系,企业软实力的耗散结构特征,企业系统与社会系统的逻辑关系,计划管理、信息管理、绩效考核对企业软力系统建设的作用机理和核心要素矩阵表,构建出基于系统的企业软实力建设框架体系结构。根据这一模型,企业软实力的指标库建立后,根据长期、中期、短期提升目标,纳入到计划管理过程中,形成公司级、部门级、员工级计划,再进行年、季、月、周、天及岗位的分解,同时通过建立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和信息传递渠道,形成对企业软实力建设的逻辑控制,通过计划管理、信息反馈机制和绩效管理的综合控制作用,引导企业软实力要素指标矩阵向着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系统负熵水平的方向发展,使企业软实力不断增强。

沈泽宏总结发现提升企业软实力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成为技术和创新的领导者;建立独具魅力的管理和领导体制;成为有责任感和影响力的企业公民;抓住消费者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渴望,同全世界的顾客建立感情,让他们渴望拥有企业的产品。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黎群在2015年新常态下企业软实力建设研讨会上发言指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带来的企业总体战略转型、创新驱动带来的经营单位战略转型以及职能战略转型,伴随战略转型的企业文化创新与变革。还有大量的研究者也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认为构建特色企业文化,如领导力文化、服务文化、曲线文化、尺子文化、知行合一文化、品牌文化、团队学习文化、以人为本文化、廉洁文化、绩效文化、传统文化融合等,是培育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因此,企业文化变革与创新是企业软实力不竭的源泉。

上述研究与观点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探索企业软实力的起源,从企业精神、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学习能力与学习型组织建设、服务与创新的本能、企业社会责任等,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追根索源,从本源方面来培育企业软实力;第二类从企业软实力的一些外在表现,如企业形象、企业品牌、企业产品、企业流程与效率、企业战略与执行、领导行为与能力等来进行分项建设,这些既是企业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软实力的建设部分,更是它的外在表现部分,它们与企业软实力的关系就如鸡与蛋的关系,互为因果。1.3企业软实力的文化动力基因1.3.1 文化动力的本质

从前面的研究可以发现,企业软实力与企业文化、价值观、精神等密不可分。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其文化吸引力,它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企业软实力与其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同样也互为因果、互相提升。因此,研究企业软实力,不妨先分析其文化动力基因。

关于文化动力,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文化力、文化生产力、文化国力等。有研究者认为文化力是指一定的文化传统、文化模式在经济、社会中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即主体出于追求自身全面发展,在创造文明与文化价值过程中整合、显化出来的力量以及不同种类的文化在参与、协同生产力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转化而来的力量。

有人提出了文化生产力的定义,认为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是以文化信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是在高度社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现和包含了充分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作为合力的现实意义上的生产力的一个分力、一个要素,是文化渗透并融入经济、政治、社会而形成的力量,它日益取代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地位,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前进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有人提出了文化国力的说法,认为文化国力是指综合国力中的文化力,是一种软国力,相对于综合国力中的经济力和政治力,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

张海燕认为文化动力是指人的精神领域的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向前的推动力量,这种推动力量是一种精神力量,主要包括个人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以及社会的教育、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精神因素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和进步所具有的推动力量。

因此,文化动力是指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动力观就是对这种推动作用的认识,文化动力中所包含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科学与技术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与惯例文化、突破与范式文化、道德与责任文化等。文化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1.3.2 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从科学技术引起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中,引申出“两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多次指出科学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在《资本论》中提出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观点。列宁对文化动力的分析是独到的,他把文化革命看成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他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

毛泽东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他特别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邓小平的文化动力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知识分子的载体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等方面揭示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他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文化建设与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文化建设还能保证社会的发展方向,预防思想道德失范而导致的或者是丧失经济发展方向,或者是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那么谁来担负起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使命呢?通过什么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呢?根据邓小平的观点,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除了传承文明、沟通未来以外,还担负着更为崇高的历史使命。知识分子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是科学技术的开拓者,是“四有”新人的培育者。传播文化需要知识分子,经济发展离不开管理人才,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和人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是祖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内容。民族精神是数千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淀,在凝聚民族力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方面,是维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民族精神中的共同理想信念是把人们团结起来争取胜利的精神动力,集中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各种困难的强大精神武器。

然而,我国目前的文化发展还不能适应文化全球化的挑战。我们知道文化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文化的动态流动。就是说,不同的文化接触后,先进的一方必然影响落后的一方,落后的一方必然受先进的一方的影响,这种现象,好像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故称为文化势差。很明显,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强弱、贫富差别极大,反映到文化领域,必然形成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西强我弱”的格局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文化势差必将对我国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冲击,西方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将进一步加剧。

经济关系不是单纯表现为经济属性,经济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还包含着各种价值观、道德伦理原则等。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不仅能对生产实践产生影响,更能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文化的力量虽然没有经济力量那样具有直接性,但是却能够为社会实践、社会发展提供最具可持续性的驱动力量。文化作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永远不会枯竭的动力。1.3.3 企业发展的文化动力

研究者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就是“世界各国在19世纪进行的是生产力的较量,20世纪进行的是制度的较量,而21世纪进行的却是文化的较量”。例如,美国目前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好莱坞生产的电影产品,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但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却达到85%。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迪士尼等,风靡世界,它们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而且成为美国文化的符号,到处宣传着经过精心美化的美国国家形象,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同时也在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就是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生产核心竞争要素的范例。在国内乳制品市场,蒙牛与伊利通过“超级女声”“航天工程”等全民娱乐事件、国民凝聚力工程项目,传播健康文化,成为国内乳制品企业的翘楚,傲视群雄。

文化的动力功能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一方面,文化的经济意义日益突出,比如近20年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这标志着整体上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正在部分地向着硬实力转化。另一方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形成文化、经济、政治一体化的特点,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相互结合。这在跨国企业的产品、品牌、消费文化不断向其他国家与地区渗透,可以得到证明。跨国公司产品与服务在国际的流动,表面上看是物质的流动,实质上是文化的渗透。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发展最强的、最原始的动力当然是追求经济效益的动力。但是,企业的行为是社会性的,企业的生命线是指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我们不应忽略企业发展内在的文化因素对于企业发展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内生的、可持续的动力作用。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拥有的资金和设备的数量都很重要,但现代经济活动充分调动了企业的各种资源,企业使命的本质也在逐渐回归到在努力和竞争中感悟人生价值。在发展的企业经营中,企业最终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这“三力”靠的就是企业的文化经营思想。诸如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经营风格,群体内部互相沟通的方式,相互制约的规范,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生活习惯、办事准则等,体现了企业的一种精神,这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纵观中外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部分企业取得了长盛不衰的持续成功,而更多的企业却是昙花一现。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企业只有建立在持续基础上的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此,持续是诸多已经成为百年老店的全球著名企业的成功基石,更是众多立志成为百年老店的中国企业坚定不移的追求。在持续的意义上,企业文化动力是决定企业生命力的根本要素,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无数中外企业的管理实践表明,取得持续成功的企业具有熔铸于企业生命体内的文化动力。缺乏文化动力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生存根基,缺乏文化动力的企业不可能成长为优秀的企业,缺乏文化动力的企业不可能实现百年持续和基业长青。

一方面,文化基因是成就企业百年基业的核心元素。企业的生存发展从根本意义上取决于“道”和“术”两个层面。企业基于“术”的层面上的成功能迅速完成创业期的高速成长,赢得相比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取得生命周期中的阶段性的辉煌和胜利。然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取决于“道”的层面,而非“术”的层面,这是国内很多曾经相当辉煌的企业转瞬成为流星的根本原因所在。“道”的层面上的成功本质上是文化意义上的成功。另一方面,创新、变革是所有要实现基业长青的企业面临的永恒主题。优秀的企业并不是永远一帆风顺地发展的,而恰恰是在战胜无数困难、挫折和失败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以文化为内核的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变革能力,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和成功的内在核心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成功与持续发展的背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像空气一样,你摆脱不了,也看不见、摸不着,但你会始终感觉到它的存在,这就是企业文化。从全球企业的实际来看,文化一定是企业在竞争中创造辉煌的决定性力量,一个不能从文化上思考问题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只有当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时,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常青树。1.3.4 企业文化动力与社会文化动力的融合:软实力的内核

关于文化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文化动力观点及其融合。一般认为,对于文化的理解有以下四种基本观点:一是综合总体论,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的集合,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如建筑、工程、机器、工具、生活用品等,也包括文字、语言、习俗、传统、礼仪、宗教、伦理、道德、追求等。二是精神文化论,将文化定义为精神现象、领域的活动,包括知识、习俗、传统、道德、艺术、规则与法律等。三是历史传承论,将文化理解为人类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物质与非物质的财产。四是生存方式论,如认为文化是历史凝结成的,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民族或者人群占主导地位的生存方式,提示了文化发展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事实上,上述观点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因为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它本身有一个扬弃的过程。毛泽东曾经说过,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是对文化传承最客观的观点。因此,文化作为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内在图式和机制,规定了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具体社会活动的模式与方向。例如,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随后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而在同时期,东方的中国与印度却同时步入了文化衰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步不前。进入20世纪后半期后,中国开始解放思想,同时也解放了生产力。最近40年,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因此,深入挖掘文化自身的动力机制,不仅是基于对文化哲学的理论丰富,而且是对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文化不断融合与创新的深刻领会。根据顾成林的研究,文化动力包括四种基本来源:人类对价值的追求是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实践活动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自觉性与自在性的张力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交流与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上述四种动力构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统一的社会文化动力机制。

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的组织者、要素提供者、资源消耗者——企业,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一方面,具有自身不断的价值追求,包括不断创造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精神产品,同时不断获取市场上已经存在的资源,转换为新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在与市场中其他经济单位、个体的资源交换、信息传递等过程中,相互交流,甚至产生冲突,使企业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与外在动力有机结合。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体现了组织的目标性与主体性。目标性在于企业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在满足某一社会成员群体的某一方面的服务需要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利益回报。主体性是指企业天然是一个影响者,它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去影响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去影响消费者的现实需求选择与潜在需求创造,去影响消费者的文化需要等。主体性体现为人类的活动要依赖于自然,这是实践活动的自在性;同时,主体性体现为对自然的超越,这是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在社会化的大生产活动中,个人的力量相比于组织已经越来越弱小,尤其是企业组织的社会活动能量,已经超越了政府边界,各种跨地域、跨国际的企业纷纷出现,表面上看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实质上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使然。

因此,企业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织者、践行者,本身就成为社会文化动力的一部分。同时,在企业的内部,由于本身的价值目标不断修正,其生产活动无时无刻不对社会产生影响,包括正向的影响、双向的冲突与融合。一方面,企业文化动力是社会文化动力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动力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有其内在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软实力的形成过程。换句话说,这就是企业文化动力与社会文化动力的融合。实质上,企业在内部不断修正、提炼、实践共同价值观,在外部不断提高其社会影响力(交流、冲突、融合),就是企业软实力的形成过程。因此,企业文化动力与社会文化动力的融合是企业软实力的内核。1.4企业软实力的演化形态与阶段

企业软实力的概念是最近20年涉及的对于企业发展的新的看法、观点,本身也是社会文化、市场竞争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是社会经济、企业竞争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是企业对于自身价值观范畴的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企业性质、价值不断发现的过程;既是企业价值观内部凝聚的过程,也是企业精神不断向外扩散的过程。企业软实力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企业影响力等过程,企业软实力是上述概念与实践的高级形态(如图1.3所示)。图1.3 企业软实力的形态演化1.4.1 企业文化

企业对于自身价值的第一阶段认识,首先来自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市场实践中形成的,为企业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企业目标与使命、行为规范、传统与习惯。学界对于企业文化的关注,最早始于100多年前的科学管理时代。管理学的创始人泰勒曾经提出管理的8条观点,其中之一就是“改变心智,劳资双方合作”,强调资本家与工人一起想办法提高效率,共同扩大利润,一起分享利润扩大的部分。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目标的凝练过程,将效率根植于每一位员工的心中,通过未来效率提高的分享,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一致性,这是早期的共同文化的塑造典范。后来在20世纪30年代,梅奥提出了非正式组织,认为企业中非正式组织存在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对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对员工行为存在导向作用。

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企业普遍遵循全面质量管理,尤其是员工自发形成的QC(质量控制)小组,应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不断改进质量,成为许多企业的文化精髓之一,也成为日本企业以质量为突破口形成享誉国际的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与此相对应地,欧洲的德国企业以“工匠精神”为民族企业的文化内核,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地享受,既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与一丝不苟、耐心与专注、专业与敬业。因此,德国企业的产品给消费者留下了精良的印象。

因此,当日本企业、德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纷纷崛起之际,以个人英雄主义为文化内核的美国企业及管理学界纷纷研究德、日企业成功的秘诀。他们发现,德、日企业的技术、设备并没有比美国企业先进,甚至还稍逊一筹,但是他们的生产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产品更受消费者喜爱,隐藏在这些表象后面的是人的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是人聚集在一起产生的文化不同。这些被当时的研究者提到相对于技术、设备的“硬”资本的“软”能力,实际上是企业软实力最初的提法。企业文化的激励、约束、凝聚、导向、辐射等功能,对于企业提高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对内的凝聚力是企业软实力的基本部分。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学习型组织将企业文化的功能进一步扩大,该理论提供的建立愿景、团队学习、自我超越、改变心智、系统思考,将企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将学习力、创新力、文化力视同企业软实力。到了21世纪,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建设始终方兴未艾,是任何一家企业从创立开始就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可以这样说,21世纪的企业竞争,没有文化的企业是走不远、活不久、长不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根本,一切软实力都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4.2 企业社会责任

20世纪50年代,鲍文出版了《商人的社会责任》,提出了商人应该为社会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开启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企业引起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学术界开始深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人们发现,企业具有双重属性,即经济性、社会性。对于经济性,社会面临着大公司出现而带来的严峻的人文与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企业的不当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企业在逐利的同时,应该主动解决这些问题,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对于社会性,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占有、消耗、处置了大量社会资源,包括人、财、物等,其产品与服务又必须回馈社会系统,因此在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同时,其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观点是难以站住脚的,也是会被市场所抛弃的。因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在社会系统中享有不同类型的权利,这些权利有可能因为企业的不当行为而受到损害,所以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

因此,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第一,企业为了自己的长期利益应向社会负责,因为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与企业自身的事务有一定的联系,企业应该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第二,现代社会对于企业职能的理解,已经由单纯的经济使命向兼顾社会使命转变,企业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否则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合法性。第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获得广大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从社会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开发更大的市场与需求,获取更多的、长远的经济利益,这是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第四,企业拥有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专长、管理才能、资本,而且有些问题也只有企业才能解决。第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政府干预与管制,减少成本压力。第六,企业有道德义务承担社会责任,社会公众普遍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因此,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也成为企业文化发展的约束力量,只有当企业价值观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自觉地引领社会公众识别、理解、践行社会责任,才能获得发展的持续动力。一个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价值观的企业,对内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员工会增强荣誉感与奋斗的动力;对外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利益相关者与公众对企业价值产生认同感,形成企业发展的外部张力。进一步而言,负责任的企业将会把创新纳入公司的持续发展轨道,只有不断地创新,企业才能在成本、质量、效率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产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且自觉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公众的期望。

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价值观的研究与实践,实际上是企业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