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通经济学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1 20:31:38

点击下载

作者:吴宪和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流通经济学教程

现代流通经济学教程试读:

前言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商品流通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同样,由于流通理论和实践也面临着不断的发展,全书将力求全面反映商品流通实践发展的新动向,并努力探索现代流通的发展规律。

这本教材是在一系列课题报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基础上形成的,重点在于探索现代商品流通的形成背景、理论基础、特征和社会职能。全书在介绍“商品流通一般”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现代商品流通”相关理论,并努力把握现代流通机制、盈利模式及流通过程的内涵和发展趋势。本教材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商品流通理论根植于商品流通实践、是对流通实践科学的、系统的认识和总结;同时,它又高于流通实践,并且具有超前性和前瞻性,因而能指导商品流通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教材紧紧扣住这一宗旨,紧贴实践、研究规律、把握趋势。

第二,注重跟踪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在继承传统的商品流通理论基础上,引进国外的有关理论,不仅充实了商品流通理论体系,而且能多视野、全方位地研究我国商品流通问题,构筑新的理论架构和体系。

第三,注重多维性的研究方法。与一般的教材不同,本教材除了采取科学的抽象法、归纳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外,还使用了实证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不仅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而且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第四,注重点和面的结合。作为教材,必须照顾到一定的面及内在的联系,它的“面”是涉及商品流通的方方面面,如流通机制、流通过程、流通方式、流通组织、流通战略、流通效率等;它的“点”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即物质产品如何更有效率地通过流通领域。因而,本书重点不在于“商业”,而定位于“商品流通”。

虽然我们力求突出自己的特色,但是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这表明在探索现代商品流通理论进程中,本教材只是阶段性成果;不过,我们愿为此而毕生奋斗。

本教程由吴宪和主编。具体分工如下:吴宪和撰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章,第十一章第一节,第十三章;常亮撰写第二章第一节;叶永彪撰写第二章第二节;黄丽丹撰写第四章第一节,第十二章第四、五、六节;洪涓撰写第四章第二节;刁雯珺撰写第四章第三节;晁钢令撰写第五章;陈顺霞撰写第六章,第七章;刘塑撰写第八章;王志刚撰写第九章第一节;江大维撰写第九章第二、三、四节,第十一章第三节;李光集撰写第十章;江辛撰写第十一章第二节,第十二章第一节;路庆海撰写第十二章第二、三、七、八节;赵洪斌撰写第十四章;李素荣撰写第十五章。全书由吴宪和拟订提纲并进行统稿,黄丽丹完成文字修改和编纂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吴宪和2006年3月

第一编 流通概述

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的认识,是商品流通理论的基石。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才引出商品流通系列理论体系。本编在研究流通一般的理论(商品流通的产生、发展、地位)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代商品流通的形成背景、基础理论、特征和职能。

第一章 商品流通一般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商品流通的产生、发展的条件和演变过程;

2.掌握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正确认识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商品流通理论的基础,也是把握商品流通发展方向的关键。

第一节 商品流通的产生和发展

流通是一个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运动,它不是一切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经济现象,其产生和发展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见图1-1)。图1-1 商品流通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品交换产生的社会条件

商品交换是在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商品经济发展历史进行详细考察后指出,商品交换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即不同的生产者分别从事不同产品的生产;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由于生产的社会分工,使任何生产者都不可能只依靠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全部需要,他们必须取得别人生产的产品。同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谁也不能随便占有别人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因而,彼此之间的需要只能通过交换,于是商品交换成了沟通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唯一形式。

二、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

商品交换出现以后,交换的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偶然的交换到经常的交换,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再到复杂的商品交换,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物物交换阶段(W—W)

在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只能靠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任何交换。当人类社会进入野蛮时代,生产力有所发展,尤其是冶炼等加工业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这样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游牧部落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余的野蛮人多,而且也不相同。同其余野蛮人比较,他们不仅有数量多得多的牛乳、乳制品和肉类,而且有兽皮、绵羊毛、山羊毛和随着原料增多而[1]日益增加的纺织物”。而同时另一些野蛮人群有较多的剩余农产品,于是交换便出现了。

物物交换是不以货币为媒介、为换取对方使用价值而进行的交换。物物交换虽然平淡无奇,但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它以商品形式永恒地开创了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由于商品生产和交换都由生产者承担,使商品交换在时间上、空间上受到限制。(二)简单商品流通阶段(W—G—W)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人类社会逐渐进入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这个时代被恩格斯称作“英雄时代”、“铁剑时代”,表明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恩格斯指出:“其生产的进步要比过去一切阶段的总和[2]还要丰富。”这一阶段手工业逐步脱离农牧业生产而成为独立的专门行业,出现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为克服物物交换的迂回和困难,经过长期地演进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产生了。此时,以货币为媒介的为买而卖的简单商品流通形式,即“商品—货币—商品”便出现了。

简单商品交换中由于货币的介入,将交换过程分裂成卖和买两个阶段,突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发展了人类的交换活动。简单商品交换包含着商品的两次形态变化。但是,组成一个商品循环的两次形态变化,必须以其他两个商品的相反的局部形态变化为条件,即甲的买或卖是和乙的卖或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乙的卖或买,甲的买或卖就不可能完成。“可见,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3]通。”商品流通就成了商品生产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

同时,由于货币充当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续,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发生销售困难和商品供求不平衡的种因。因为它把物物交换场合的那种出让自己劳动产品和换取对方劳动产品这两者之间的直接同一性,分离为卖和买这两者之间的对立,只要其中某一环节发生阻滞,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一个人只卖不买,就会使别人商品卖不出去;一个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他便无法向别人购买。交换成了人们所不能控制的因素,因而成为支配人的盲目力量。(三)发达商展流通阶段(G—W—G')

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出售的时间、空间矛盾越来越突出,商品生产者既要生产商品又要出售商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买卖所费的时间,就是他们劳[4]动时间的一种扣除。”因此,商品生产客观上要求有人专门承担商品销售的职能,同时,有一部分富裕生产者积累了一部分货币,专门购进商品并销售,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经济事业——商业,这就是人类社会第三次大分工。马克思指出:“分工进一步扩大表现为商业和生产的分离,表现为特殊的商人阶级的形成。”[5]

发达商品流通公式是以买(G—W)开始,以卖(W—G')告终,是为了卖而买。在这种流通形式中,起点和终点都是同质的货币,这个同质货币只具有量上的差别(终点的货币必须大于起点的货币),商品流通才有实际意义。这就是说,“这一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6]交换价值本身”。货币的投出是为了收回更多的货币,这里的货币已不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作为资本的货币,即能够增值的充当资本职能的货币。

三、商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发达商品流通是在简单商品流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流通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也是流通过程的一次革命。马克思说:“一个商人(在这里只是看作商品的形式转化的当事人,只是看作是买者和卖者)可以通过他的活动,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时间。因此,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机器,它能减少力的无益损耗,或有[7]助于腾出生产时间。”“由于分工,专门用于买卖的资本……小于产业资本家在必须亲自从事他的企业的全部商业活动时所需要的这种资[8]本。”“商人资本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就是说,它不直接创造它们。但既然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既然它有助于市场的扩大,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中介作用,因而使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它的职能就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的积累。既然它能缩短流通时间,它就会提高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也就是提高利润。既然它会把资本的一个较小部分作为货币资本束缚在流通[9]领域中,它就会扩大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6页。[2]同上书,第22页。[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页。[4]《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7页。[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9页。[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1页。[7]《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8页。[8]《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7页。[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46页。

第二节 商品流通地位

流通作为经济过程和产业,居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交换范畴,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由交换在社会再生产的地位决定的。

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四者关系如图1-2所示。图1-2 社会再生产四环节

图1-2表明了三对关系:生产与交换、消费与交换、交换与分配。其中,生产和消费作用于交换,同时交换又反作用于生产、消费;交换与分配则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生产与交换(一)生产对交换的作用

生产对交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生产的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者生产的单一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之间构成了矛盾,这样,就有必要在各个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产品。马克思说:“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结果,也就没有交换。”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分工,分工的结果又产生了交换,生产是交换的必要条件。生产越发展,社会分工越细,交换也就越频繁,流通规模也越大。没有生产的分工,也就没有交换的存在。

2.生产性质决定了交换的性质

生产的性质是指生产方式或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性质的交换方式与之相适应,且生产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交换形式的多样性。生产性质不同,交换的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3.生产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交换的深度和广度

所谓交换的深度,是指人们对于交换的依赖程度。依赖程度越大,交换的深度就越大。一般来说,生产的规模越大,社会分工就越发达;而社会分工越发达,专业化程度就越高,社会经济关系也就越复杂,社会就越依赖于交换,从而交换的深度不断增加。所谓交换的广度,是指交换的范围,即有多少商品被卷入交换。生产规模越大,社会化、现代化程度越高,经济就越发达,交换的速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商品被卷入到交换的行列中,从而交换的广度不断扩大。(二)交换对生产的作用“产品贸易一旦离开生产本身而独立起来,它就会循着本身的运动方向运行,这一运动总的来说是受生产运动支配的,但是在单个的情况下和在这总的隶属关系以内,它毕竟不是循着这个新因素的本性所固有的规律运行的,这个运动有自己的阶段,并且也反过来对生产[1]运动起作用。”交换对生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交换的规模、速度直接影响着生产的规模和速度

交换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产品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也保证了生产部门获得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因此,交换越发展,流通规模越大,就为顺利组织再生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重要条件;商品交换的速度越快,商品流通的时间越少,从而生产时间就越多,生产过程不断加速。

2.交换引导生产方向

这一引导包括市场信息、消费趋势、流通革命等。如果流通部门及时向生产部门传递信息、反映情况,这将有利于生产部门掌握市场需求状况,不断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市场需要。因此,交换对生产的引导功能发挥得越好,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3.交换对生产关系有着重大影响

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着一定的交换关系,而交换的发展又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起着巩固或瓦解的作用。例如,在原始社会末期,交换的发展瓦解了原始经济关系,促进了私有制的形成。同样,在封建社会末期,交换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经济关系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4.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地点,交换对生产起决定作用

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交换,实现价值,满足消费需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若没有交换,所花费的劳动便成为无效劳动,价值无法实现,也就不能实现生产为消费的目的,生产失去了任何意义。所以,从实现商品生产的目的来说,交换对商品生产也起决定作用,没有商品交换就没有商品生产。

二、交换与消费(一)消费决定交换

消费对交换的决定作用是很明显的,消费是交换存在的动力和目的,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是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内在动力和根本目的,当然也是交换的动力和目的。消费为交换提供了现实的商品需求,没有消费也就不需要生产,当然也就不存在交换。

1.消费的水平、结构制约了交换的规模和结构

消费的水平越高,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大、交换规模越大;而消费增长速度越快,交换的发展速度也越快。同样,消费的结构决定着交换的结构和内容。交换的结构必须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才能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的需要。

2.消费的方式制约着交换方式

消费方式是指在社会形态下消费者所采取的消费方法和形式。消费方式的现状,要求交换方式与其相适应,否则就会妨碍消费水平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二)交换对消费有反作用

交换对消费也有一定的反作用,这一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交换是消费实现的条件

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商品性的消费不可能无偿占有,消费只有经过交换才能实现。没有交换,生产所提供的物质产品便不能成为消费的对象。

2.交换的数量和结构影响着消费的数量和结构

交换的规模越大,能够提供给消费的商品就越多,消费的数量也就越大。交换的结构直接影响着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并促使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新的消费结构的形成。

3.交换对消费具有指导作用

交换可以通过商品的比价及其变化调节购买力的方向,鼓励消费某些商品或抑制消费某些商品。

三、交换与分配

分配一般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以工资、税金、企业留置资金形式出现的分配。再分配则是政府的再支出,如用于公用事业等。交换与分配同处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中介地位,都受到生产与消费的制约,同时又都反作用于生产与消费。但两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又具有不同的职能,“分配决定产品归个人的比[2]例;交换决定个人对于分配给自己的一份所要求的产品”;“分配[3]被规定为从社会出发的要素,交换被规定为从个人出发的要素”。所以,交换与分配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一)分配对交换的作用

分配对交换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社会产品的分配状况制约了交换的数量和结构

在生产一定的条件下,分配的商品率以及生产与消费的比例制约着交换的数量以及交换占产品总量的比重。

2.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决定着交换的数量和结构

国民收入中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比例,从总体上规定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量及其比例,从而制约了交换的规模及其结构。(二)交换对分配的作用

交换对分配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分配通过交换来实现

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条件下,分配只有经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从而使积累基金转化为相应的生产资料,消费基金转化为相应的生活资料。

2.交换的数量和结构决定分配的比例和结构

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形成及其分配,必须以顺利地组织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为前提。交换领域中的价格、税收等因素的变化制约着分配比例的变化。同时,交换的结构也制约着分配的结构。

本章小结

商品流通理论根植于商品流通实践,同时又高于流通实践。整个商品流通理论以商品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为基础。

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是商品交换的社会条件,商品交换经历了物物交换、简单商品交换、发达商品交换三个阶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向着“大流通、大商品、大市场”方向延伸。

商品流通作为经济过程和产业,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交换范畴,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由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具体体现为交换与生产、交换与分配、交换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流通既受到其他经济活动的制约,又直接影响其他活动的正常开展。

思考题

1.比较简单商品流通形式和发达商品流通方式。

2.试论述流通和社会再生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8页。[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39页。[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第二章 现代商品流通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经济”含义及对流通的影响;

2.掌握现代流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3.了解现代流通职能的内容。

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曾提出“流通一般”的概念:“由不断进行着的亿万次交换所构成的流通,是社会生产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有社会分工,社会就有交换;有社会化大生产,就会有流通过程。这是[1]流通一般。”

现代流通是流通一般的特殊形式,是商品流通发展到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阶段的产物。与传统流通相比,现代流通的基础和职能都有不同的内涵。

第一节 现代商品流通的形成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国际经济出现了巨大变化,“新经济”逐步形成,在新经济框架下,现代流通产生并越来越凸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一、“新经济”的含义

20世纪中期以来,以电子计算机革命、网络革命和通信革命为主流的信息革命,把工业经济时代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电子计算机是其特有的劳动资料,光纤与通信卫星成了主要的通信手段,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开放,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新经济”应运而生。

目前,理论界对“新经济”的认识和称谓不尽相同,有人称其为网络经济、信息经济,也有人称其为数字经济、虚拟经济,还有人称其为非摩擦经济、零距离经济等。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新经济形态。(一)新经济形态是信息经济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信息经济已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阶段或整个经济的一个部分。相应地,信息经济这个概念也正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接受和熟悉。信息经济是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并在70年代加速的信息革命的产物。与工业革命相比,信息革命来得更迅猛,影响更深远。在信息革命中出现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两大趋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所谓数字化,指的是使用0和1两个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把电脑的二进制普遍化;所谓网络化,指的是使用纵横交叉的互动式信息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把互联网络普遍化。因此,信息革命有时又被称为数字革命或网络革命。信息经济确立了信息作为经济资源的地位,信息拥有与信息技术成为获取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二)新经济形态是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重点。目前我们所主张的电子商务是基于Internet等网络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以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是整合传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构建现代融合经济的基础性技术。由网络创造的新经济形态,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广泛沟通、全球开放、动态更新、整体关联等特征。(三)新经济形态是知识经济

电子商务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商务领域的应用,属知识经济的范畴,与人工商务劳动过程相对应,我们可以把人员流动、纸张流动、货币流动几乎全部变为电子流动,即电子咨询、电子单据、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等,而仅主要保留商品运输这类实物流动。这样不仅能大量减少人、财的流动,节省时间,增加效益,降低商务劳动成本,而且由于电子信息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可以方便地将商品信息及时传遍全球,从而大大减少因信息不灵而造成的商品积压,提高商品的产销率。(四)新经济形态是数字经济

新经济条件下的电子商务运用互联网联系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并以一连串的数字从事各种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就其技术实质来看就是在Internet上传输的各种数字。数字经济的特征正在于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个人、企业、政府、其他团体等),其行为(交易、管理、经营等)和成果(商品、劳务、货币等)均以数字来表示,数字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全息代码。数字经济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准确度量实物经济、货币经济的运行状况,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

二、新经济形态的特征

一般来说,新经济形态有两种含义:一是信息社会的经济,需从社会经济的宏观层次上去理解;二是信息社会各部门的经济,需从部门经济的中观层次上去理解。前一种理解是广义的,后一种理解是狭义的。广义新经济形态的特征产生于同工业经济的比较研究与分析中,当然有些特征为两种经济形态所共有,但它们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强化,并在程度上显示出差别来。具体地说,新经济形态具有如下五个主要特征。(一)知识性

新经济形态的发展主要靠智力,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成了经济活动的核心问题,财富再定义和权力再分配取决于拥有的信息、知识和智力。(二)创新性

在新经济形态下,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上述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成了经济增长的引擎。在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情况下,唯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使技术与经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综合协调并一体化发展,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的优势。(三)整合性

新经济形态是在整合集成中发展的,整合本身就是突破,是生产力的大发展。多项功能的整合、多种产品的整合以及多个产业、部门或组织的整合,都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四)互联性

新经济形态是建立在无处不在的公用信息基础设施之上的一种互联互动的经济。从世界互联网络和各种内部网络的发展可以看出,各部分经济及其发展的相互依存性,达到了空前紧密的地步。各类经济组织与企业、公司间以及它们内部的信息交流和业务联系,均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和多向的。封闭和孤立已经被开放和互联所取代。(五)虚拟性

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一方面使空间变小了,世界成了地球村;另一方面又使空间扩大了,除物理空间外又多了一个媒体空间。因此,经济活动不仅可以在物理世界中进行,还可以在媒体空间中进行。种种虚拟现实随处可见,如虚拟商店、虚拟市场、虚拟企业、虚拟的研究中心,以至远距离的多主体的虚拟合作等。

三、新经济形态下现代流通的产生(一)经济全球化与现代流通

经济全球化一般指商品(包括服务)、信息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大生产的必然趋势。不断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不断扩大市场,科技进步、科技革命与科学管理又为不断扩大市场提供新的可能性,最终导致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标志着最先进的生产方式,全球化可以使全球资源得以最有效、最合理的配置,这不仅能够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还将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经济全球化还是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其效益不可避免地为全球分享,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企业、经济、人民融合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对于经济全球化这一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全球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流通作为一个产业、一个经济部门,当然不能独善其身,独立于全球化以外。随着全球大众消费行为的趋同化、全球经济形态的趋同化、全球经济体制的趋同化(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经济运行方式的趋同化等方面的不断积累,整个世界越来越近,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全球统一的大流通将逐步形成。任何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都不可能用个人意志或刚性的国界阻挡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流通全球化,促进了现代流通的产生。具体地说,经济全球化对流通业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流通管理功能的全球化。新型的流通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通过学习、引进的方式在国际间传播,世界零售巨头的海外扩张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国流通业态的创新。(2)流通资本全球化。资本的天性就是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去,流通资本同样具有这种特征。在全球化的今天,只要市场有需求,资本就会迅速流向新兴的现代流通业的经营模式中去。(3)商品经营全球化。现代流通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一些世界零售巨头的跨国采购行为。以中国为例,麦德龙每年在中国采购10亿马克商品,并且每年的采购量都有所增加;家乐福公司在中国的商品采购额2004年增加到50亿美元;沃尔玛近几年每年在中国采购超过100亿美元商品。只要我们认识到在中国采购,实际上就是在世界商品制造中心采购,对于商品经营全球化就不难理解了。(二)知识经济与现代流通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已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经历一个逐步发展、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之上,知识已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正是发达国家充分认识到科技知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基于知识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科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

知识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增长模型。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局限于资本、劳动力、原材料等,知识只是起到外部作用。而知识经济理论认为,知识在社会再生产中以科学和技术的形式融入生产工具、管理方法等,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方式、流通方式、服务方式的改善,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以至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它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出现,并取代资本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因此成为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对国家的长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不仅是资金缺乏,更重要的是知识水平落后,发展潜力不足。发展中国家正从对资金的依赖转向对资金和知识的双重依赖,而对知识的依赖将是永恒的。知识经济的实质是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它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得愈发紧密,它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不可避免地对商品流通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知识的发展为商品流通的现代化、科学化提供了条件,知识促进了商品流通企业布局的有序发展和商品流通企业内部管理的高效率,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产品的主流已开始向知识密集产品转变,商品流通行业也越来越趋向知识化和复杂化。(三)信息技术与现代流通

信息是现代商品流通的生命,现代商品流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特征。由多种信息技术集成的商品流通信息系统,是实现现代商品流通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商品流通的产生和发展。[1]孙”方:《流通概论》,载于《经济研究》1963年第5期。

第二节 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背景下,经济也日益呈现出流通主导型经济的特征,现代流通得以诞生。现代流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在流通体制、流通方式、流通技术装备、流通手段上能够与时代潮流同步,逐步接近与达到国际水平,与国际惯例接轨,使流通能够更好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新的世纪,流通理论与流通实践中的新问题将层出不穷,对流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化和创新,以促进流通产业的新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因此,对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的重新识别和框架构建有了必要,以更好地去理解现代流通和指导现代流通业的进一步良性发展。

一、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框架(一)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框架构建的理论背景

1.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研究的忽略

虽然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交换贸易的研究,从重商主义的自由贸易论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交换论,从德国历史学派的贸易保护论到埃奇沃思方框交换契约论,无不充满着对交换、贸易的研究,但这都是一些零散的研究。后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研究弃掉了“流通环节”,非主流经济学也没有专门的流通理论,我们仅仅可以发现唯一与流通领域有关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即新制度经济学是从交易出发,研究交易费用和产权的关系,核心是研究制度和交易费用在交易中的关系。但是,这里的“交易”与我国理解的“流通”的含义有很大的距离,“交易费用”也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流通费用”的概念不同,内涵要宽广得多。因此,交易费用理论并不能成为建立现代流通的基本框架。

2.传统的流通经济学存在着不足(1)研究对象的模糊性。受传统流通观的双重含义的影响,我国流通界也出现了对流通范畴的两种认识,形成了“宽派”和“窄派”两大流派。宽派以资金(资本)运动为其研究对象,各种理论范畴或主要的研究视角是以资金为核心展开的;窄派以商品运动为其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视角是以商品为核心展开的。流通概念的争论不休导致了研究对象的模糊性,就直接影响着流通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关于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这是我国流通经济学不成熟性的明显表现。(2)研究方法的落后性。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过分强调社会主义流通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轻易加入价值判断,空洞说教的成分很大,而主流经济学强调的实证研究方法和常用的定量分析工具很少采用。这种研究方法和工具的落后性,严重影响了我国流通经济学的规范性和科学化以及与国际学术界同仁的对话。

在新形势下,理论落后于流通现实的发展,日益陷入困境,使得重新和系统构建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框架显得日益迫切。(二)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框架构建方法

1.识别现代流通理论的核心概念

任何一种规范的经济理论研究必然有其核心概念,该概念是对众多经济现象的高度逻辑抽象,是对事实的高度概括。商品流通是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马克思指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可见流通应该作为现代流通理论的核心概念,因为它反映了商品流通的实质,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2.明确现代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

对流通的界定有两种含义。狭义的流通仅指商品的流通;广义的流通除商品流通外,还包括货币流通、资本流通、信息流通、人才流通、知识流通等等。从目前的现状和发展来看,现代流通越来越趋向于广义流通。所以,我们确定把广义流通作为现代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

3.运用科学、合理的构建方法

现代流通理论的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商品流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有的研究范畴,离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难以找到研究商品流通的基本分析框架。西方经济学中也有与商品流通有关的内容,这些理论也应当被消化、吸收。西方经济学对供求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流通的研究是对交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抽象,但这并不能排除西方经济学中有大量的理论和模型可以为流通经济学所借鉴和采用。如供求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货币理论、企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营销理论等,这些对于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的框架构建有很大影响。但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的逻辑并不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同,两者之间应该有主次之分,我们确定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基本框架,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研究成果,这应该是构建现代流通理论的基本方法。(2)宏观层面分析与微观层面分析相兼顾的方法。商品交换反映的是交换双方的利益和行为,显然是一个微观经济的问题。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渗透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一切产品只有进入流通,在市场上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进行交换之后,才能进入消费。这就表明商品经济中关系到社会再生产能否连续进行下去的产品实现,是通过商品流通来完成的,商品流通问题也就因此而界定在宏观经济问题之列。因此,只有将宏观与微观经济分析相结合,既研究总体,又研究个体,才能够真正发现商品流通的规律。(三)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框架

通过对现代流通的理解和展望,以及上述内容的铺垫,再加上对其他学科或理论的理解,我们构建出现代流通的理论基础框架。其框架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 现代流通理论基础框架

对图2-1的简要说明如下:(1)“△”代表“现代流通理论”这一房顶。“□”代表支撑房顶的柱子。这表示现代流通理论的建立不是孤立的,而是吸收或建立在其他理论(或学科)的基础上的,没有其他理论(或学科)的支撑就不可能存在现代流通理论。(2)中间最粗的柱子表示马克思流通理论是现代流通理论的主要支撑点,构建了现代流通理论的基本框架,起到基准化的作用,也为吸纳其他理论建立标准。(3)可能还有更多其他的辅助性理论去支撑现代流通理论的构建,我们之所以选择这四个辅助性理论是基于我们对各个理论对现代流通所起的影响程度来判断的,因为相对来说,这四个理论对现代流通起了很大的影响,或者说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弥补了马克思流通理论本身所存在的不足。当然,随着现代流通的发展需要其他新的辅助性理论的加入,或者说,随着其他辅助性理论本身的发展能对现代流通理论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同样可以加入。正如这里的创新理论所言,流通理论作为一个体系,本身必然有着动态的开放性,随着动态变化,现代流通理论需要不断更新,而辅助性柱子的多少以及内容同样可以适时调整,但房子的基本架构仍是不变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种科学理论的持续生命力。

二、现代流通理论和马克思流通理论(一)马克思流通理论作为基准化的理由

首先,正如上面所说,除了马克思流通理论之外还不存在其他理论能对流通作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其次,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本身是十分完整的流通关系论。流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得到系统地论述,马克思将流通置于整个经济运行的总过程中,通过剖析流通与生产过程、流通与社会再生产其他环节的相互关系,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流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整个社会经济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马克思流通理论是人类历史上较科学也较为深刻地对流通诸问题在理论上的抽象和概括。可以说,马克思是有史以来研究流通理论的奠基人。(二)马克思流通理论对现代流通理论基本框架的构建

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主要内容(即现代流通理论的基本框架)有如下四项。

1.阐明了流通产生的必然性及其重要性

马克思指出:“假定生产过程不能过渡到流通过程,它便要陷入绝境。”因为“商品包含的价值和剩余简直都必须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在任何不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生产中,产品都必须作为商品来流通,就是说,必须卖掉,这不是为了获得利润,而只是为了使生产者能够生活下去。”

2.对流通的含义作了科学的阐述

马克思指出:“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的商品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表现为商品流通。”“流通首先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以价格为前提的商品;第二,不是单个的交换行为而是一连串的交换;一种交换总体,川流不息地而且或多或少地呈现整个社会表面,即一种交换行为体系。”

3.揭示了流通领域中商流、货币流、物流、信息流分工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指出:“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就是货币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或者说,就是货币流通。”“要是商品实际进行流通,就要有运输工具,而这是货币无能为力的。”“商品运输是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即实际的移动。”

4.论述了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相互制约关系

马克思指出:“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因素。”“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规模也就增大。”“在商品生产中,流通和生产本身一样必要,从而流通当事人也和生产当事人一样必要。”

三、现代流通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成为西方经济主要特征的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并得到了日益广泛地运用。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保护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通常是指产业内部的各企业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组织结构状态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主体框架是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逻辑作用关系,即SCP框架。(一)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原因(1)传统流通理论没有从产业层面对现代流通做出分析,需要产业组织理论的补充,对现代流通做出进一步的分析、解释。(2)现代流通产业的重要性、本身的发展以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需要产业组织理论的引入。首先,重要性体现在流通产业在整个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变迁中,由过去的“无用论”到“先导论”再到“基础产业论”。流通产业化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从世界上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都经历了一个流通产业化的阶段。其次,自身发展体现在已从传统流通产业过渡到现代流通产业,流通产业出现了新的内容。最后,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流通产业的运行机制不健全、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流通产业的集中度低、流通产业的增长模式总体仍属于粗放型、农村市场流通组织发展滞后和缺位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理论的指导。(3)流通产业组织理论本身就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研究领域。(二)对传统流通理论的补充:产业化

通过引入流通产业组织理论,丰富了马克思流通理论在产业层面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流通产业组织的研究对象是流通产业内(同时涉及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流通企业、产业和市场为什么以现有的一定形式组织起来,这样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如何影响市场的运行和绩效。(2)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以逻辑方法为主,研究有关的概念、理论结构,对市场进行分类和分析,同时,研究有关的事实及案例。其分析范式主要仍然以“结构—行为—绩效”,即SCP分析框架为主。(3)流通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流通产业组织、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的典型形态、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分析、中国流通产业结构分析、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流通中介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流通产业组织竞争分析和流通产业组织创新等方面。

四、现代流通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

贸易总是与空间相结合,在抽象掉空间后,贸易与交换几乎是同一概念。商品交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克服空间的差异,从而使得实际的交换或多或少带有空间的概念。那么,国际贸易也可以说是国家间的商品交换,它强调不同空间之间的制度、经济、文化的不同,这说明了国际贸易对交换空间的拓展,这一拓展需要考虑各国具体环境。(一)引入国际贸易的原因(1)传统流通理论虽然对国际贸易有所触及,也高度评价了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分析不够深入。马克思指出,资本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本性必然使流通越出国界,反过来,对外贸易也成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2)全球经济一体化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扩大了交换的空间,交换空间的扩大是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交换空间的发展,由国内贸易走向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和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对外贸易在其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理论引入到现代流通中加以应用时不我待。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界对流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方面,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比较利益理论、H-O理论等,侧重于把交换看作一种外在的机制,没有触及商品流通的内核,把国际贸易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而且国际贸易理论的不少内容本身是研究流通的成果。(二)对传统流通理论的补充:国际化

通过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使得传统流通理论走向国际化,大大丰富了传统流通理论在国家贸易方面的理论,使得现代流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性更强,符合现代流通的现实要求和时代趋势。这也让流通企业能更好地面对国际市场,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更有效地支配全球资源,充实自身的竞争力,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流通产业国际地位。

五、现代流通理论和营销理论

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营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诞生的,主要用来指导企业决策和经营行为。目前,营销的核心理念是克服交换障碍,实现有效交换。(一)引入营销理论的原因(1)传统流通理论侧重宏观层面,相对忽视了企业这一微观层面。现代流通最终的行为主体是流通企业。没有用来解释或分析流通企业的现代流通理论是不完善的,也是不合理的。(2)当前,中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现代流通理论是买方市场条件下的流通理论,它主要着眼于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种从以生产为中心到需求中心论扩展式的研究,是流通理论的一次重要变革。另外,流通企业是在超竞争环境下参与竞争。这使得传统商品流通模式中的竞争观念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需要新的观念的支持,而营销理论就是这样的理论,而且其内容更加丰富和实践性更强。(3)营销理论与现代流通在诸多方面的内在一致性。首先,现代流通已是一个市场为资源配置和充满竞争的地方,这说明营销理论应用的前提条件已经成熟。其次,流通本来作为整个经济过程中的交换环节,而营销理论就是要克服交换障碍,两者有很好的耦合度。其中的渠道理论是营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营销理论的历史起点。最后,两者最终的出发点一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流通刚好把经济运行的起点颠倒过来,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起点,消费决[1]定生产,决定整个经济运行的过程。而这也正是营销的核心理念——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需求管理。(二)对传统流通理论的补充:具体化

通过引入营销理论使得马克思流通理论具体化,在微观层面使得流通企业可以操作化,科学地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好地参与竞争,特别是在面对国际流通企业带来的挑战,企业必须全方位调整营销战略,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尤其是转变和创新营销观念。现代流通理论需要全球营销、战略营销、市场导向、服务营销、文化营销、定制营销、网络营销等等营销理论的支持。

六、现代流通理论和创新理论“创新”一词是由熊彼特提出的,他把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将其引入生产体系以获得“企业家利润”或“潜在的超额利润”。其对创新主要局限于技术和企业的层面,是就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而言的,是指联结两者之间的纽带、环节。继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基本上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2]发展: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制度创新。事实上,一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首先在于理论创新,或者说在理论创新的指导下才得以顺利进行。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对“创新”的概念进行拓展,也就是说,“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还应包括理论创新。(一)引入创新理论的原因(1)传统流通理论没有涉及或强调创新这一问题,因为创新问题不是传统对流通研究的最终目的相关,而且那个时代对创新也不强调。(2)现代流通所面对的是一个变化日益显著的新经济时代,就显得更加需要创新理论的应用,创新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3)从传统流通走向现代流通的历程中离不开创新理论的渗透和应用,现代流通本身是创新的结果。只有持续创新才能使得流通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才能使得现代流通不断发展,才能使得现代流通理论本身得到及时的更新。(二)对传统流通理论的补充:更新化

通过引入创新理论使得传统流通理论做到不断更新,得到适时的补充、完善,这也使得现代流通理论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机制。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1)流通创新的目标应在创新思路的引导下,旨在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保证现代流通的不断更新和发展。(2)流通创新的思路应在借鉴发达国家流通发展经验和中国流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全球性、信息网络、超前性原则。流通创新必须首先在观念上创新,包括流通的重要性、流通的渗透性、流通的现代性和流通的开放性。(3)流通创新包括流通技术创新(如电子商务、连锁经营、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等,也可以具体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的创新)、流通体制创新和流通组织创新(其中含有零售业态的创新);特别需要重视对流通制度的创新,流通制度创新是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其基本内容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还有就是现代流通理论本身的理论创新也不能忽视。[1]现代流通业之所以成为引导生产、引导消费、引导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的道理就在于此。[2]前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他从技术推广、扩散、转移以及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诺斯荷兰斯·戴维斯等人,他们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学派的“制度”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制度的变革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由此创立了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创新理论。

第三节 现代流通职能

流通的社会职能,是指流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职能。长期以来,传统流通活动领域一直被严格限定在生产和消费的“中介”领域,其作用被动地定位于“桥梁”,而流通功能仅仅是“纽带”。受这一职能定位的影响,使流通业的路越走越窄,流通企业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优秀的流通企业在转变经营模式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节借助科学抽象法来提炼现代流通的职能的内容和特征。

一、现代流通职能内容

由于不同流通企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层次不同,我们把他们分为四个层次来分析,如图2-2所示。图2-2 现代流通职能的架构(一)合理定位型

这类企业突破了传统流通不能很好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弊端,能在各条商品流通渠道中摆正位置,主动帮助生产企业按照市场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自身努力加快其流通。

我们知道,商业的生产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其进步的意义体现在马克思所说的“(商人)作用宁可说是使社会的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只有一部分被用在这种非生产职[1]能上”,“一个商人可以通过他的活动,为许多生产者缩短时间。”因而,从事流通活动时,流通企业能否发挥“(比生产者自销)费用更省,速度更快,服务更好”职能,成了流通业的生命所在。

在商品流通渠道中,生产者是渠道的源头。从一般意义上讲,生产者对流通渠道合理化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因为这直接影响了生产者产品的产品销售情况及其流通成本。流通渠道合理化的取向是同生产者价值取向完全一致的。

消费者处在流通渠道的终点。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流通渠道全球化的取向也是一致的,因为其合理化能使消费者比较容易和比较经济地获得其所需的商品。

问题在于,流通企业的价值取向有可能同流通渠道合理性取向不完全一致。因为,有时不合理的流通渠道(如转手倒卖而造成的流通环节的增加)反而有可能使流通利润上升。正是这一原因,当生产者还没能构筑好直销通道时,流通企业往往以“朝南坐”姿态不思进取,“变得又胖又懒”(美国流通专家毕克曼语)。在今天中国,一些分销能力强的流通企业借助于自身强势地位,通过“入场费”、“上架费”、“开箱费”、“广告费”等名目繁多的收费和其他手段“盘剥”生产者,而这些往往是生产者跳过中间商直接构筑直销通道的重要原因。

而现在流通企业都能正确定位,他们在“为生产者缩短时间”过程中精耕细作,使自身获得快速发展。日本伊藤洋华堂近几年营业额和利润均处在日本零售业的前茅,其良好业绩在于和生产企业共同建立配送体系,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样的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使一大批生产企业和伊藤洋华堂结成伙伴关系,把伊藤洋华堂看作自己唯一的或主要的分销通道。(二)前后延伸型

这类企业有宜家、百安居、联华等,他们立足流通业领域,并且适时向前后延伸。向前延伸是直接介入生产领域,不仅和供应商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还拥有自己的产品开发设计系统,拥有大量的设计专利,拥有自营商品品牌,同时还拥有原材料和生产基地。向后延伸则不断开发新的消费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创造自己的优质客户和独特的服务方式,形成强大的竞争能力。

总部设立在瑞典的著名企业“宜家家居”,他的创始人英格瓦把母公司设立在自己家乡的一个农村小镇上,1943年以销售日用杂品为主;1945年开始通过广告销售自己的产品;1963年开始组织家具设计;1965年在斯德哥尔摩开设了宜家商场,开创了仓库式展销厅和顾客自选售货方式。1997年以后,宜家开发出儿童系列家庭产品、回归自然系列产品、休闲系列产品等。一方面宜家通过自己的研发系统向原材料、精细加工等领域拓宽,与1650家家具供应商合作,占领流通渠道的上端。另一方面,先后打开欧洲、美国、中国、日本共22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创造了宜家的顾客和消费群。(三)供应链管理型

这类企业以香港利丰集团为代表,它通过供应链管理使一个代理商提升为现代流通巨擘。

利丰集团在构筑每一条供应链时,把主要精力和资源用于产品设计、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业务上,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全球最有可能的地区化企业。利丰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与生产商结成紧密合作关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措施,有效管理一条条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

英国经济学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曾指出:“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利丰在新的竞争中,通过经营模式的转变,从传统流通转变为公认的现代流通企业典范。(四)引领经济型

这类企业的代表毫无争议地首推沃尔玛。20世纪80年代以来,沃尔玛凭借强大的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方式,悄然造就了流通业在全球一体化的广阔领域引领生产、调整结构、配置资源,促进消费的强大功能。其标志是80年代中期沃尔玛和宝洁公司结成以流通企业为主导的战略联盟。按照这种模式,沃尔玛通过全球采购,同大大小小的制造企业分别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伙伴关系,并通过自身成功的运作降低交易成本,为生产商创造订单,寻找销路,减少库存和加快周转,沃尔玛这些功能的发挥和延伸,客观地推进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通过“低价、优质”的经营特色满足了市场需要。

二、现代流通职能的层次性

综合分析以上四类现代流通企业的经营模式,我们可以把现代流通的职能抽象为四种,如图2-3所示。

应该说明的是:(1)正如本节用正三角形分别表示A、B、C、D四类企业类型的四种流通职能那样,处在A层次并发挥“货畅其流”职能的企业是多数,而处在D层次并发挥“先导经济”职能的企业是少数。低层次企业向高层次发展的趋势,但受企业规模、市场定位等因素的制约,正三角布局的基本形态不会改变。图2-3 现代流通的职能(2)由于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现代流通提供多样的服务。因而,四种类型的流通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其所体现出来的职能也应该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而不是单一的。(3)四类企业的边界是很难严格界定的,其边缘有时会融合和交叉。造成这种边缘模糊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这四种职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度。其共同的基础是“货畅其流”职能的发挥,不同的只是流通发挥作用的大小和发挥“货畅其流”职能的方式不同而已。

在我国,由于是“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并存,客观要求提升流通地位,并希望流通在引领经济结构转变,加快经济节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满足和创造市场需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社会要从重新认识现代流通核心职能开始,重新寻找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本章小结

现代流通是流通一般的特殊形式,是新经济的产物,即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对现代流通的产生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传统流通理论在研究对象的模糊性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现代流通理论基本框架,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结合,另一方面要使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其中,马克思流通理论是基础,而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营销理论、创新理论等起到辅助作用。

现代流通的职能包括合理定位、前后延伸、供应链管理、引领经济四个层次,对国民经济起到了货畅其流、货源整合、供应链管理和先导经济的作用。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新经济?

2.试述新经济与现代流通的关系。

3.阐述现代流通理论基础框架内容。

4.现代流通职能是什么?[1]《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48页。

第二编 流通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是无数因素互相依赖、互相制约、取得相对平衡和协调的结果。而充当阻止和协调功能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即为流通机制。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市场动力机制、供求机制和文化机制构成了调节流通过程的一般系统。在现代流通过程中,合作机制、创新机制和集约机制的作用凸显出来,研究这些现代流通机制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第三章 商品流通机制一般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商品流通机制的含义;

2.掌握市场流通机制与计划流通机制的区别;

3.了解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功能和构成;

4.了解市场动力机制的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机制,是一个需要科学规范的概念,具有特定的内容。对流通机制的特征、功能、正常运行条件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我们开拓思路,加速流通现代化的进程。

第一节 商品流通机制的含义

“机制”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指机器的构造和作用原理。后来,医学和生物学借用这个词提出了病理机制、生物机制等概念。经济学借用这一词是指一定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经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各要素组合形式的综合功能。

要准确把握商品流通机制的含义,首先要对流通机制与流通体制、市场流通机制与计划流通机制予以界定,然后再研究流通机制所包含的内容。

一、商品流通体制与商品流通机制

人们在理解流通机制时,往往把它与流通体制相混淆。流通体制是指社会经济关系在流通领域所采取的具体形式,或者说是社会经济制度在流通经济关系方面的具体化。它规范着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方方面面关系,如政府、企业、个人之间关系以什么原则确立,它们之间的矛盾按什么原则处理,等等。

流通机制则是指各流通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途径。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社会成员,他们作为从事流通活动的当事人,在流通活动中必然相互作用。随着经济活动展开,一系列的价格、供求、利率等经济因素也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实现上述既定经济关系的方式、途径的总和即为流通机制。

可见,流通机制和流通体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流通的运行总是在一定的流通体制下进行的,流通体制决定了流通机制的基础、方式和条件。因此,一定的流通体制必定产生一定的流通机制,也就是说,流通机制赖以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条件是由流通体制决定的。同时,流通机制又构成了流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发挥的程度,又对流通体制起着巩固、健全或削弱、破坏的作用。

由于流通机制是在流通运动中发挥作用的,因而又可以称之为流通运行机制;同时,流通机制本身就是一个协调系统,为此,它又可称为流通调节系统。

二、市场流通机制与计划流通机制

社会流通机制的整体运动中包含着它的各构成要素的局部运行,各构成要素都自成体系,各自均有特定的运行机制。市场流通机制和计划流通机制都是流通机制的组成部分。

市场流通机制和计划流通机制的运行各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为实现各自的目标,其构造(包括信号机制、决策机制、动力机制和实现机制等各个方面)均存在重大差别。为了说明这种差别,我们假设两种极端的运行机制模式,即对纯粹市场流通机制和纯粹计划流通机制进行比较。(一)信号机制

信号机制是流通领域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机制。不同的运行模式,其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功能和途径是不同的。

1.“市场—价格”是市场流通机制的唯一信号

从事流通的主体,需要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价格信号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当前市场供求状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的变动趋势。当价格上升时,表明市场供给减少,需要增加,这会提醒市场主体增加要素投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当价格下降时,表明市场供给增加,需求减少,这会提醒市场主体减少要素投入,缩小生产经营规模,减少商品或劳务供应量,或转产以调整供给结构。价格信号在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传递,引导他们做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的决策。

2.计划数量指标是计划流通机制的主体信号

与纯市场流通模式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的是纯计划流通模式。其特点是把整个社会流通过程看成是一个大工厂,所有的经济决策权都集中在一个统一的中央计划机关,用自上而下的数量信号(包括实物指标、信贷指标以及行政命令等)来调节流通。这些数量信号与微观主体的横向市场活动没有内在的联系,主要以计划主体的宏观决策目标为依据。

数量信号对市场流通的调节一般以实物指标和行政命令为核心,并往往用平均分配、按比例分配或按优先顺序分配等方式进行数量分配。在这一体制下,对稀缺资源或短缺商品的优先顺序安排,往往服从于政治需要,或取决于计划制定官员的个人素质。

与市场价格信号和价格调节相比,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缺点。从优点看:一是具有事先性和便捷性。价格信号和价格调节往往是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后才作出反应,而且价格变化往往不灵活,供求状况持续偏离均衡位置后,在短时期很难迅速恢复供求平衡。计划数量信号及调节可能预先估计到供求失衡,并按照预先的分析制定出行动规划,生产者据此能避免供求严重失衡,并能通过一定调节手段达到供求平衡。二是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方式对于保持宏观平衡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尤其在重大比例失调的情况下,其作用更大。这是因为,价格信号可能隐含着个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协调。一定的价格水平可能对单个企业的盈利是合理的,对社会利益却有可能产生损害,如公害等。这就需要使用必要的数量调节及相关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

同时,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又有一些显著的缺陷:一是缺乏标准,各种数量信号的量值是不统一的,有的又是模糊不清的,很难加以比较汇总和精确计算。而价格信号的标准和精确度却可以使它们相互进行客观的比较,并用以判断市场供求状况的总体面貌。如同一产品的成本比较、某一类产品或要素的短缺和过剩,通过价格信息加以衡量便比较清晰。二是容易受到非经济因素和人为的操纵。行政命令操纵和人情操纵在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避免的。市场竞争秩序越不健全,诸如此类的行为越会横行无忌。三是经济刺激性不明显和不直接。如果企业是硬预算约束,它就会对价格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因为价格变动对企业的成本、销售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指标的影响简单明了。而数量信号变动带来的经济损益就显得比较曲折和间接。(二)动力机制

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讨论市场机制运行的原动力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里不再赘述。计划流通机制的动力源则是对宏观发展目标的追求。计划流通机制是流通中各要素之间的自觉的经济联系,它包括流通计划的制定、调节、校正、实现之间的制约关系和作用,它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作用机制。

具体地说,宏观流通发展目标又可以体现在流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对平衡,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在三大目标上。

1.流通稳定、持续、协调发展(1)流通的稳定发展。流通的稳定,是指对流通的各项投入(如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和流通结构(行业结构、规模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均要稳定发展,而不能大起大落。

我们知道,任何经济过程只有不断地投入才能有不断的产出,由于不同产品的投入和产出的周期是不同的,有的要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因此只有均衡、适时的投入,才能保证生产正常发展并取得最佳效率。任何不适当的干扰(贸然改变生产方向或停止投入等),都会造成原有投入资金的沉淀,并使一大部分固定资产受到种种自然磨损和无形磨损。流通是国民经济各环节和各部门联系的传导和纽带,由于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的制约和协调,流通已经形成一整套被各方所能接受的联系形式、方法和规则,突然改变,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当然,当一种旧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改革旧体制则是唯一选择——不管代价多大,否则流通无法获得新的活力。但在一种大致符合生产力要求的流通运行状态形成后,就应该尽量创造条件使之逐步完善。经济环境决不能时而无比宽松,瞬间又过分严峻,决不能今天一个猛拐弯,明天又一个急转轨。为此,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及时、经常的调整是必须的。尤其在今天,旧体制的调控体系已经松动,各种经济利益主体异常活跃,经济波动的后果不再和以往那样主要由国家负担,而是与各经济主体利益息息相关。流通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2)流通的持续发展。流通的持续发展,是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流通应有相当的发展速度,这包括开拓市场、扩大劳务消费服务、大力发展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流通体系等。为此,在一系列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上,计划主体均会确定一定的增长速度。(3)流通的协调发展。流通的协调发展,是指流通发展不仅是内部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而且必须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由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社会经济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联系及一定的比例关系。客观事物之间相互适应,是事物存在、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条件。当这些关系遭到破坏或不适应时,就会影响其发展。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是生产与消费的媒介。只有在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合理组织流通,确立适当的规模和结构,才能协调生产与消费,保障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在流通内部,在各种流通形式之间、流通各环节之间、流通量与仓储能力及运输力之间、农村流通力与城市流通力之间、商品流量与流通资金量之间、各类商品价格之间等均应相互协调。

2.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对平衡

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关键要看社会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是否均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体表现为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相对平衡。经济发展是各经济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要受到生产要素配置比例状况的严格约束。供求失衡,意味着生产要素在配置上的比例失衡,其最终结果必然会造成经济增长中的过高代价以及因调整资源配置方向、进行总量平衡而形成的经济增量的大起大落。

当然,适当的增长速度也同时为实现总量平衡创造了条件。经济增长速度过高,必然破坏总量平衡,造成浪费;速度过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会造成闲置性浪费。这都对实现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不利。

3.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

流通发展的持续和稳定,是通过物价总水平或通货的稳定来表现的。价格作为国民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特别灵敏地反映了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状况及其比例。

当然,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并不是指物价总水平保持不变,而只是指物价总水平避免持续的、剧烈的大起大落。避免通货膨胀并不是消除“高”的物价,而是消除持续和剧烈的上涨中的物价。因而,这是一个动态的宏观控制目标。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一般均把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只不过调控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相对稳定的人民生活,经济相对稳定发展,对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必需的。

经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这三个目标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它们分别从经济运行的速度、协调和效率、稳定等几个方面体现了社会劳动时间的节约和劳动时间合理分配的内在要求,因而规定了流通宏观调节的方向和速度。计划主体一般从上述动机和目标出发,对流通进行调节和干预。(三)决策机制和实现机制

总的来讲,决策机制和实现机制指的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包括由经济主体自由选择、横向转移型配置和自上而下的社会集中型配置两种。

1.资源的横向转移

市场型配置资源机制,是由“看不见的手”通过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配置社会资源。它具体表现为市场活动主体之间的自主决策、横向的经济性协调和资源的自由流动。

2.资源的纵向配置

计划型配置资源机制,是通过人们预先制定的计划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配置社会资源。其表现为通过社会中心的计划决策和纵向的行政计划协调资源配置。

应该说,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不是区别社会制度性质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在历史上,它们都有过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但是相比较而言,计划机制配置资源并不能达到最优数学规划所测算的那种最优状态,而市场机制的配置,却不失为一种较为优化的选择。这是因为:(1)市场机制配置能在利益动力约束下自动进行企业内外系统平衡,并且调节具有及时性、微调性。由于实行动态调节,反馈率高,最终会导致最优化的资源配置结构,并使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努力成为社会效益的一部分。(2)从信息机制看,通过市场交易和价格信号,每个经济主体均能享受整个经济的信息,资源配置渠道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开放,资源配置有了巨大的回旋余地。同时,由于需求处于主动地位,使信息通道又被相应拓宽。(3)市场机制配置用边际分析方式替代平均分配资源方式,打破了“大的一斤、小的八两”的配置思路。而且,它改用投入与产出关系,分析每个单位投入与产出的大小值的差别顺序,以最边缘产出为投入的极限点,利用这一方法进行资源配置,资源使用效率能达到最大化。(4)市场调节力量来自竞争。竞争可以使最有能力的产品和劳务的提供者涌现出来,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才能形成最佳投入。

应该指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纯粹的市场流通机制和纯粹的计划流通机制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事实上,在我们所知的流通模式中,计划和市场都有渗透和交叉,只不过在结合的程度、广度、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上述内容可用表3-1概括。

第二节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是指市场体系的各有机组成部分在既定的外部条件下,自动保持对环境的灵敏反应以及保持市场运转的协调和平衡的体系。这一机制的内涵包括:(1)市场范畴的各种要素,如价格、利率、竞争、工资等机制的应变作用;(2)各要素在市场运行过程中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关系的构成、作用程度和联系。

一、价格机制

商品价格与市场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说市场体系运行是商品经济的灵魂,价格体系则是市场体系赖以形成和运行的核心。市场问题说到底是价格问题。

价格机制对市场商品供求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讲,一定的价格水平对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产生调节作用的方向是相反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上涨到商品价值之上,这一方面会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增加供给量,另一方面又会导致消费萎缩,其结果是商品逐步供过于求。当商品价格处于低波状态时,情况完全相反。商品生产者会因利润的约束而减少商品供给,而消费者则会形成购买冲动,又会造成商品需求的增加。这种调节作用广泛存在于商品供求关系的形成过程之中,尤其是在商品结构性供给与商品结构性需求关系的形成过程中,价格机制的这种调节作用表现得特别显著。

二、利率机制

利率本质上也是一种价格,即借贷资金的价格。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生产要素一般跟着货币走,货币资金是“第一推动力”。在一个完备的资金市场上,利率是浮动的,能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因此,它对资金供求关系的调节是不言而喻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从而引起生产者对该产品的投资增加,而投资需求扩张会自动牵动利率上升,当利率上升到某一点时,生产的投资热情就会消失,生产规模也就下降,从而使资金供求达到平衡和协调。反之,当商品供过于求时,情况则相反。

三、工资机制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在纯粹市场的条件下,工资反映的是联合劳动的企业提供活劳动的商品交换关系。劳动力价格随着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浮动。当扩大产品规模时,造成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需求上升,从而引起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的上涨。当劳动力价格上升到某一点时,一方面造成产品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又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其结果是劳动力价格逐步下降,劳动力供求状况逐步走向平衡。当缩小产品规模时,情况相反。因此,工资机制起着自动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作用。

四、竞争机制

竞争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为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斗争。竞争在促进技术开发、改善经营管理及资源合理配置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市场体系之所以能形成自我调节功能、市场竞争之所以能体现出优胜劣汰现象、价格机制作用之所以得以实现,原因皆出于此。

应该指出的是,市场体系范畴的各种因素均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因为市场本身就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关系的范畴都是为了协调商品交换关系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组成市场体系的各要素机制,如价格、利率、汇率等,都是为适应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另外,价格、利率等要素机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着调节功能。如价格上升引起投资需求扩张和利率上涨,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增加。当劳动力供给为一定量时,工资就会自动上升。利率及工资分别上升到一定幅度时,企业出于投入产出比率关系的考虑,因而在投资热情消失的同时,也会自动停止对劳动力的招聘。

第三节 市场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各个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其经济利益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联系。

一、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原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什么促使人们去进行生产、分配和交换?什么是各经济主体联结成市场关系的动力源?答案只能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所考虑的是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在市场关系中,各生产者互相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通过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而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使自己的具体劳动化为抽象劳动,使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也就是说,他们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即市场关系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关系。从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流通主体的营销观念,从传统的生产观念逐步向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转化;商品交易方式从原来的简单、单一方式向连锁、网络交易等多姿多彩的现代交易方式转变;流通经营规模在原有的小杂货店、小百货店的基础上,涌现出一大批大型的批发公司、百货公司、连锁商店并逐步集团化;流通经营竞争手段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向灵活多变、层出不穷的非价格竞争转变;等等。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企业出于环境条件的变动而作出的能动的反应,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经济利益驱动。没有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一市场机制原动力的驱使,商品经济的发展只会停滞不前,现代流通也无从产生。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在不同社会形态下,只能区别不同利益是否具有对抗性,而不能否认经济利益作为原动力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说,无论在社会主义还是在资本主义中,其原动力都是物质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精神文明的动力作用毋庸置疑是巨大的,但是精神文明的动力作用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物质利益是前提、是[1]基石。所以说,“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联结起来。”

二、经济利益关系是经济规律作用的基石

各类经济规律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就是因为经济利益关系在发挥作用。舍此,经济规律无法理解。

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这一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等价的原则进行。在经济利益的内发性驱动下,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力图在高于自己商品价值的情况下销售自己的产品。在这里,交换中的经济利益导向能自动诱导生产者努力地降低产品成本,追求在成本价值以上出售产品。

商品供求规律是商品供给不断地适应需求变化以求得供求平衡的规律。供求关系的客观要求是供求趋于平衡,而这种客观要求也来源于各经济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内发性。从供给方面看,供给之所以能影响需求,制约、决定和创造需求,是因为消费者用其收入购买了其所需要的商品,并从中获取使用价值的满足。从需求方面看,需求之所以能制约和影响生产,是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有适应需求,才能获取所期望的货币收入。可见,只有在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下,供求规律才能自发地起作用。

商品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以最小耗费取得最大经济利益而进行的经济形式的较量,如价格较量、品牌较量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营者必然要受到竞争的制约,也必然要投入竞争。而这完全来源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总之,只有当物质利益关系作为第一环节进入经济规律的作用机制,这些规律的作用才能发挥,否则将失去经济规律作用的基础和动力。经济规律的运行过程,事实上就是物质利益不断调整的过程,并且在这过程中实现了市场的各种功能。利用经济规律来调整经济,实质上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物质利益调节体系,通过物质利益的调整来诱导企业的市场行为。[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4页。

第四节 供求机制

从宏观上看,流通的持续运动和有效完成,不论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是以供给和需求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供给与需求的背离,都会导致商品交换困难,使部分商品流通变得无始无终或有始无终。可见,供求是流通领域的一对主要矛盾。

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是无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调节供求关系的系统和功能即为商品供求机制。

一、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含义(一)商品需求

商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就是各类消费者受其购买力所制约的对市场商品的需要量。在这里,需求的主体不仅指最终消费者,也包括中间消费者;不仅指物质产品消费者,也包括精神产品消费者;不仅包括个人消费者,也包括集团消费者。需求的客体包括物质产品、劳务产品和精神产品。商品需求的条件是既有货币支付愿望,又有货币支付能力。(二)商品供给

商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给市场用以满足消费需求的商品。供给的主体是生产者和经营者。客体与需求对应,它包括物质产品、劳务产品和精神产品。供给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和经营商品的能力,包括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等。在理解供给时要从商品的两重性来认识,即商品必须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使用价值和一定的市场价值,也就是该商品部门的社会平均价值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如果社会不需要或者不需要这么多数量,社会劳动就会白白耗费。也就是说,商品供给有有效供给和无效供给之分。商品的质量、花色、品种、款式等不为社会需要,或者因价格原因生产者、经营者不愿供给或消费者不愿购买,以及那些长期沉睡在仓库里的产品等,不能归入可供商品之列。

二、商品供求关系

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是商品流通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对关系。(一)商品供求关系是一对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

1.商品供求关系是对立的

商品供求关系之所以是对立的,探其根源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市场供给和需求是两种不同主体的经济行为,是相互独立的经济现象。商品供给通过使用价值,即实物形态表现出来,其主体是由生产者、经营者构成的卖方;商品需求通过货币形成表现出来,其主体是由各类消费者构成的买方。所以,无论是从主体要素,还是从客体要素来考虑,两者都是独立的经济现象。二是供给和需求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和制约因素。商品供给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产技术条件(如生产发展水平、规模、产业结构、商品率等)的联系非常紧密。商品需求是在分配过程中形成的,受社会经济条件、心理因素,尤其是消费因素制约很大。

2.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又是统一的

从本质上看,商品供给是社会的有效劳动创造的,有多大的社会劳动支出,相应地就有多大的商品供给;商品需求是由劳动支付能力决定的,劳动支付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商品需求量的多少。两者统一于“劳动支付能力”这一标尺上。从现象看,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实现过程是相互依存的,商品供给是由市场上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集聚构成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它需要通过货币的流通来退出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商品需求则是由分配形成的一部分货币收入构成,它要通过货币与商品的交互运动,使货币转换为现实的消费对象。否则,进入市场的商品会因无人过问而滞销积压,现实的购买力也会因所需商品脱销断档不能实现,从而导致供给和需求的不适应。另外,潜在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也需依靠对方才能转化为现实。无论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中,潜在的商品供给和需求总是存在的,潜在的商品供给通过商品需求吸纳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商品供给。这是因为潜在形态的商品供给一般是通过生产能力的不完全利用或直接以库存产品的形态表现出来的。在需求疲软、价格跌至产品成本线或以下的情况下,企业因不能实现预期利润目标或出于限产保价的目的,致使一部分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从而形成潜在的商品供给。相反,当市场有效需求增加时,价格上升,企业有利可图,就会提高开工率,积极销售产品,加速潜在的商品供给向现实的有效供给转化。

商品供求关系可概括为表3-2。(二)商品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则是相对的

马克思曾经指出:“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可以看作是没有发生[1]过的事情。”商品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其理由主要是:(1)供求关系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产消之间在客观上就存在着矛盾。“如果从更广泛和更具体的意义上来理解需[2]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就要把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包括在内。”(2)供给和需求形成的条件不同。生产不等于供给,消费不等于需求,从生产到供给,从消费到需求,各自要受到一系列条件所制约。因此,即使产消之间是一致的,在其形成供求关系的过程中,由于双方制约因素不同以及双方制约作用的力量不同,也会发生供求不平衡。(3)即使形成的供求关系是一致的,但在其实现过程中,也会受市场上种种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制约。由于条件和环境的不协调和经常变动,作用的方向和程度也不一致,在实现过程中平衡也会变为不平衡。

商品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普遍的,但国民经济发展又要求商品供求相对平衡。这是因为:(1)供求关系相对平衡,商品价值才能实现。马克思说:“如果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会劳动的数量和要满足的社会需要的规模相适应,从而产量也和需求不变时再生产的通常规模相适应,那么这种商[3]品就会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要使一个商品按照它的市场价值来出售,也就是说,按照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的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4]量相适应,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的量相适应。”(2)供求关系相对平衡,经济规律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能合理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其作用是通过供求规律来体现的。如果供求比例失调,价格长期、大幅度地背离价值,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就受到限制或扭曲。竞争规律也一样,如果供求比例失调、市场混乱,竞争就难以正常进行,或助长垄断而抑制竞争,或因投机猖獗而使竞争被扭曲。(3)供求关系相对平衡有利于物价稳定和货币流通的正常化。如果市场供求关系失调,有很大一部分商品的供应量或需求量不能实现,就会造成一股强大的压力,迫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或下跌,以达到供求平衡状态。同样,供求关系失调、市场物价波动,会造成货币流通的混乱、影响货币正常发行,影响货币购买力的稳定,影响银行信贷平衡和现金收入平衡。

上述种种理由表明,虽然商品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保持市场供求关系相对平衡则是我们的任务。(三)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是结构平衡和总量平衡的统一

马克思说过:“耗费在这种商品总量上的社会劳动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量相适应,即同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需要量[5]相适应。”即商品供求必须在总量上平衡。“用来生产某种物品的社[6]会劳动的数量和要满足的社会需要的规模相适应。”即供给的品种、规格必须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商品供求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即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基础,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的保证。

1.结构平衡是总量平衡的基础

如果出现结构不平衡而总量实现了平衡,其结果一是价格混乱;二是一部分商品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商品供小于求。由于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是由形态各异、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实物产品构成的,它们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当商品供给总量有一部分不符合社会需要,而消费者又力图实现现有的购买力时,就会导致总量的不平衡。

2.总量平衡是结构平衡的保证

当供求矛盾处于总量失衡时,由于体现商品需求的货币购买力是价值独立的存在形式,它可以与任何商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加之商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和价格弹性,当实际的需求量和相对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需求总量就会按照各种不同的比例在各类商品之间重新分配,这就会造成商品供求的结构平衡矛盾。(四)商品供求运作是有一定规律的

商品供求运作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商品供给一定要适应商品需求的规律。其内容包括质量、数量、时间、空间四个方面:质量是指供应的商品要在花色、品种、规格以及构成各个方面适合消费需求,并与消费水平相适应;数量是指商品供给与需求在实物总量和价值总量上保持一定的比例;时间是指商品供给一定要适应消费的时间,并适时变换;空间是指商品在空间上的转移应以需求为方向。

我们用上述内容来表述供求关系,是因为:

第一,虽然商品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但是,商品供给不断地适应商品需求是总的方向,商品为出售而生产,生产受销售制约。这一规律表明了生产、流通的方向和趋势。

第二,这一表述强调在追求社会资源效率化的基础上讲究供求平衡。多年来,一些商品滞销积压,一些商品供应不足,严重阻碍了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转。

第三,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需求,这与供求规律的方向是一致的。

三、供求机制的一般作用机理

在一般意义上,供求机制是借助于价格、利率和工资等一系列市场机制要素,通过竞争机制而发挥作用的机制。而这些作用的发挥在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相对均衡市场中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一)商品供给与需求的调节机制

1.价格机制和利率机制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供给和需求分别表现为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如果需求超过供给,市场上便会出现货币过多、价格总水平上升、市场利率提高的状况。因此,价格总水平和利率水平可以说是供给与需求是否平衡的集中表现,也是我们观察和控制总需求的参照值。

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不仅被动地反映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况,它们对商品供求总量的平衡还有自动的调节作用。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总需求与市场价格水平、利率水平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制:总需求膨胀—货币供应过多—价格水平上涨—货币价值下降—市场利率提高。在高利率的刺激下,投资者减少投资,消费者增加储蓄,最终会把膨胀的总需求压下去,恢复供求总量平衡。相反,总需求不足—货币供给不足—价格总水平下降—货币价值上升—市场利率降低。在低利率的刺激下,投资者增加投资,消费者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最终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2.工资机制

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就业竞争的存在,使不同行业或企业的工资水平反映劳动力供求状况。由于劳动力按工资信号,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流动,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收入攀比会自动得到抑制。而且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一般不会随意增加职工的收入,因为这样会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牺牲企业积累。因此,劳动力市场充分运作,是对付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保持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途径。(二)供求机制的调节作用

1.供求机制对生产的调节作用

供求机制既是调节企业行为的出发点,又是检验企业行为和社会效益的“测量器”。市场价格受供求所左右,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高,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低,供求和价格的变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市场上供求状况如何,商品是积压、滞销还是短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往往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决定企业扩大或缩小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一般来说,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就是投入的社会劳动少了;反之,商品供过于求,则是投入的社会劳动多了。企业据此调整自己的投入产出,扩大或缩小生产或经营规模,调整花色品种,使生产更能适应社会需求,获得更高收益。供求机制就是这样自动地调节生产、消费,调节着供求关系。

2.供求机制对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

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能把各个企业的同类商品数量及其个别价值量,放在该部门这一类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范围内来平衡。当该类商品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无法平衡时,该商品的买、卖双方就产生竞争,使其市场价格同商品价值发生背离,这种背离通过市场价格涨落的信号,把市场供求关系的信息反馈给企业,企业就会根据供求关系来调整自己的产量和价格,并在部门内发生资本转移,即从价低利小的企业转向价高利大的企业,从而使一个部门的同一类商品形成统一的中期均衡市场价格(价值)。

到了全社会这个宏观层次,由于各个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各个部门不同类商品的价格高低有差别,即商品的比价不同,这样,有的部门获得利润多、发展快,而有的部门利润少、发展慢,从而造成各部门利润不均、发展不平衡。这时,供求规律和竞争机制就会通过价格和利润高低的信号,引导社会资本向价高利大的部门转移,使社会总资本在全社会范围内重新分配。这样反复转移的结果,就会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趋于平均化。

3.供求机制支配着商品的流量、构成、方向和速度

商品的流量和构成是商品流通的主要内容,是经济运动的主要方面。在市场上,商品流通的量和构成主要取决于市场商品供需的状况,取决于商品可供量和构成是否与商品购买力的量和构成相适应。两者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商品流通就能正常地进行。否则,商品流通量就会呈相对或绝对下降趋势,或使某些商品出现积压。

商品流通的方向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地区市场供求状况。一般商品总是从供大于求的地区向供小于求的地区流动,或趋向相对平衡的地区市场。因为在供小于求的市场上,不仅商品价格更为有利,而且容易销售出去,有利于加快商品流转速度。(三)三种市场态势下的供求机制

1.卖方市场态势

一般是指供不应求的市场。在这种市场态势下,商品的市场价值由劣等条件下生产的个别价值来决定。消费者处在受生产者控制的劣等地位,买方竞争比较激烈。当供给量一定时,强烈的购买需求会使劣等生产条件下的商品生产者大量涌入市场。因为在优等条件和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无法平衡市场的供求,社会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劳动来提供商品,而且此时价格即使由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价值来调节也不会降低。这样一来,生产者可以轻易获利而缺乏竞争压力,容易不思进取。买方的激烈竞争会引起搭卖、抢购商品等现象出现,市场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价格也居高不下。这不仅对消费者有害,对生产者也是不利的,因为每一个生产者同时又是生产资料的消费者。所以马克思认为,在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能够出售,并不证明这样的商品是满足需求所必需的。

2.买方市场态势

买方市场即供过于求时的市场。在这种市场态势下,商品的市场价值由优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来决定,卖方竞争激烈,市场的选择权偏向于买方一边。当需求量一定时,如果供给量极大超过需求水平,按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价值就无法平衡市场的供求,只能由最好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调节。这样,商品的价格可以降到市场价值以下,而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可能仅仅不亏本,最坏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或许连成本价格也无法维持。过于饱和的市场会导致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商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生产者为处理积压商品往往要承担经济损失。

3.相对均衡的市场态势

一般是指供求基本平衡的市场。在这种市场态势下,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调节着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围绕着这一市场价值波动,不会有太大偏差。市场供求关系的互相适应比较灵活,同时并存着买方竞争和卖方竞争,且这种双方面的竞争不仅比较适度,而且能够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有利于抑制供求关系的剧烈波动。在相对均衡的市场上,当供给略大于需求时,卖方竞争会强化起来,引起价格有限度地下降,从而刺激需求,抑制过度供给;当需求略大于供给时,买方竞争会强化起来,引起价格适度上升,从而抑制需求,刺激供给增加。这样,双方面的竞争可以相互转化、促进,也比较适度,不会导致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又能较快地恢复市场供求的相对稳定。只有在这种市场态势下,竞争才会是全面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才是充分的,因而有利于加强企业经营活动,减少社会劳动浪费,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2页。[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76页。[3]《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9页。[4]同上书,第215页。[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5页。[6]同上书,第209页。

第五节 文化机制

商品流通过程是贯穿和渗透了流通文化作用的过程。流通文化来自于商品流通,又复归和作用于商品流通。因而,很有必要深入研究、认识、把握、构建与现代商品流通既适应又融会的商品流通文化战略。

一、商品流通中的文化内涵(一)文化的含义“文化”一词,在英语和法语中表述为“Culture”,在德语中表述为“Kultur”在拉丁语中表述为“Cultura”。“文化”在西方有多层含义:一是为敬神而耕作;二是为生存而耕作;三指精神;四指练习、留心或注意。“文化”一词在古代中国,常常指“人文化成”和“以文教化”。《易·贲卦》中《彖传》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就是文治教化。

19世纪以后,“文化”被广泛关注,专家们先后为“文化”下过几百个定义,但较为权威的是中国《辞海》的定义。这一定义一直沿用着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为了便于论述,我们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包括社会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等;精神文化则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对象化,包括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等各种形式。(二)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五点。

1.民族性

人们在从事任何活动时,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带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赵一凡在《美国文化批评集》中曾讲述了哈佛大学的一堂课:某教授放完几幅表现大象习性的幻灯片后,要求学生发挥及议论。好勇斗狠的英国公子以《如何猎象》讲演抢得头彩;生性活泼的法国女学生发挥浪漫情趣作成《象的恋爱》;勤勉严谨的德国秀才查阅了《象类百科》,才作了《象的构造》之发言;而俄国学生却抛出怀疑主义大作《论象之存在与否》。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以及长期的历史传统的熏陶,不同民族文化有较大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民族的管理文化也带上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烙印。如美国企业文化观念是“追求高经济效益与硬约束成本”,而日本企业倡导“战略拓展与功利并重”。

为此,我国流通发展必须要从本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风向、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是流通文化发育的营养基础。

2.普遍性

从文化的定义可以看出,人类的历史就是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迁的历史,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的存在。在认识流通文化和流通企业文化时有一个误区,如只对成功的流通策划称之为“富有文化底蕴的创意”,也只对成功的流通企业称为“注意文化建设的企业”。其实,不成功的流通活动和不成功的流通企业也有其文化背景,而且不成功的流通活动本身也就是策划者和组织者劣性文化的体现。

显然,文化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3.系统性

文化是一个由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见图3-1)。图3-1 文化整体架构

文化的系统性特征表明:

第一,文化整体架构的“树”状已被人们认可。不仅文化主干的内涵,而且各“分支文化”的作用也日渐被大家所重视。茶文化、酒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商业文化、金融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国民文化等名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传媒。

第二,文化的各个层次以及各分支文化都由一系列要素构成,它们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以一个严密有序的结合体出现。某个要素是否重要是相对的,“整体大于局部的总和”的原则完全适用于文化建设。流通文化也一样,流通文化建设原则并不是追求最优化,它寻求和体现的是一种总体优势,片面强调某一要素而忽视另一要素的作用,是流通文化建设之大忌。例如,我们再三强调精神文化的作用,但是,如果流通企业一再亏损甚至无法生存下来,那么,精神文化的建设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三,流通文化建设要从全局性出发,结合流通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着眼于社会这个整体,追求一种和谐、协调的发展。

4.连续性

文化是一个连续体,连绵不断,世代相传。只要有人类存在,文化就不会灭绝。后人在继承先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加以弘扬和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是长期沉淀和演变的结果,而决不是一时之功。但是,这种沉淀决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变化,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处在不断的变迁、积累和吐故纳新过程之中。

5.适应性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反过来它又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生活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必须去适应这种文化,否则为文化所不容。

二、流通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我们知道,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流通活动,就有了流通文化的存在和作用,商品流通的历史,就是流通文化的历史。但是,直到我国处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新时期,才提出流通文化建设的课题。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论是加强国际交流、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还是流通自身发展等,加强流通文化建设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一)流通文化与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90年代之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从此,全球化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这反映了人们对世界发展趋势的一种认识。全球化不仅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成为影响21世纪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根本因素。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形成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经济发展态势、发展进程、发展趋势的总称,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1.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不仅需要广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而且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外界对中国的猜测和怀疑不断增强,“中国威胁论”广泛散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放市场、扩大对外投资和承担相应的全球化义务,不仅有利于与其他国家建立起联系与信任机制,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对外友好合作关系,而且可以通过参与全球化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活动,提出和倡导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立场,宣传中国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维护我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合法权益,并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争取权利,发挥自己作为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缓冲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压力和要求,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2)经济全球化符合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主义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经过50多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现代化管理经验不足。因此,在激烈的国际经济发展竞争中,我们必须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经验,自觉参与国际分工,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了市场化趋向的政策,并于1992年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是一种讲究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体制,要求生产要素在广阔的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以达到以市场为基础的最优配置。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生产要素和自然禀赋的差异,要素流动不可避免。为了实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自由流动,必须要求各国消除流动壁垒和障碍。因此,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基本属性就是它的国际性。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是闭关自守、自我循环、与世界隔绝的。市场经济越发达,其经济开放度越高,各国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越明显。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相接轨,并深入地融合到全球经济活动中去。(4)参与经济全球化能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性的经济交流,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交流能为中国带来巨大利益。具体而言,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进一步开拓经济发展空间;在客观上能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可以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有利于扩大吸引外资的规模;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活动中的规范和法制化进程。

2.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对策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流通发展会产生一系列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流通业服务面更广,生存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国外资本在我国直接投资,可以弥补我国流通发展的资金不足;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流通带来先进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方法,从而有利于我国流通内在素质的提高;可以引导我国流通网点合理布局,提升网点档次和服务水平,促进结构调整和业态的多元化等等。

同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流通的挑战和冲击也不可忽视:国外资金涌入使流通竞争更加激烈;国外先进管理模式、资金和规模经济优势、形象优势对民族经济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在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时,往往只注重体制、机制等内容,却不知如果不把我国传统文化同世界现代文化相融合,任何应对策略都是片面的。(1)改变心智模式,树立全球化的流通发展观。所谓心智模式,是指人们长期从事某一工作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处事方式、心理状态。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凝固性、不易改变的特点。所谓全球化的流通发展观,是指建立在开放基础上的一种放眼全球的发展态度。长期以来,我国流通经营都是“各自为政”的单兵作战方式,相互协同作战较少。因此,对其他企业的文化本能地存在着排斥。在全球化过程中,无论是跨国资本的进入,还是我国流通业的向外扩张,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联合和协作,但是,这种协作往往会遇到跨文化的障碍。为了消除这种消极影响,作为一个开放的流通组织,其行动应本着这样一种信念展开,即文化很可能千差万别,但决不能因此说哪种文化一定更好或一定较差,而是应该注重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对现实的各种基本设想之间的差别,同时,坦然地承认这种多样性是天然形成的,并更多地将其理解为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坏事。对于我国流通而言,必须改变心智模式,树立一种开放性发展态度,既要对全球化条件下民族文化内的变革做好准备,也要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变化做好准备;同时,充分尊重其他地方的处事方法,并以足够的想象力来理解另一种处理方法,从而将跨文化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以促进流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协调和竞争。(2)进一步完善商品流通市场机制,努力营造适应流通全球化发展的竞争氛围。市场机制是流通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机制不完善,流通行业资源配置就难以合理,竞争力也就必然不强。国外企业都是在自由伦理和市场伦理的文化背景下,在非常完善的市场机制下开展经营的,其生存和竞争完全是按“优胜劣汰”的基本法则进行的。因此,为了吸引外资参与到我国的流通开发和建设中来,我们必须适应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努力完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对市场的调节作用,积极消除对市场的人为干预和竞争中的不公平现象,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以适应流通对外开放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国内企业早日适应国际流通竞争环境,在市场中公平竞争,以不断磨炼和提升其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同外资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开展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3)大力推进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内外贸一体化。一定经济体制条件下所形成的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源的配置方式,因此,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实现商业资源最佳配置的前提和条件。而我国建国后的历次流通体制改革始终都局限在内外贸分立的格局内,内外贸分立的商品流通管理体制完全不符合现代文化的需求,不仅限制着流通领域整体优势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实现自由贸易制度,并难以最终与世界贸易体制接轨,明显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消除这种内外贸分立的体制,以建立“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为目标,逐步取消旧体制在流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建立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竞争的商品流通体制,以实现流通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真正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建立一套统一、严格、健全的市场进出机制和公平竞争规则,严格控制超经济的行政特权干预和地区、部门垄断,推动流通资源向优势部门和企业流动,从而实现流通资源的优化配置。(4)强化流通文化对流通实践的指导作用。流通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商品,不同国家都有它特有的传统文化,由于不同的价值观、义利观和审美观,对商品形成不同的要求。这就是文化对商品的接收和阻碍的深层力量。这不仅要求商品适应这种社会文化的要求,而且要求作为运行物质载体的流通活动也必须适应这种文化要求,自觉地去认识和探索其规律性。流通文化综合了这种规律性的提炼,必然成为流通实践的自觉指导力量。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入,流通文化的兼容性、渗透性和推动力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越来越重要。(二)流通文化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包括行为模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每一个民族都有共同的行为模式,共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这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和积淀的结果。

用历史辩证法的观点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产生的土壤和条件,都有其存在的自身价值,也不可避免各有其局限,即精华和糟粕共存,甚至两者经常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前几年一些民族虚无主义者曾主张,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抛弃中国传统文化,走“西体中用”的道路。但是,日本以及其他中华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足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它们经济的起飞往往是和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密不可分的。流通文化建设之所以紧迫,就在于要继承和发挥优秀的传统,从而产生一种推动流通事业进步的动力。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1)兼容性。兼容性的含义有三: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是多源的,遍布祖国各地数以百计的文化遗址,充分证明中国文化是多源文化构成的统一、博大的综合体系;其次,中国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组合,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一直与汉文化共存,并在交流、碰撞中获得互补和发展;最后,中国文化是多流派的,就汉文化来说,先秦时期既有秦蜀、三晋、齐鲁、吴越等地域文化的共存,又有儒、道、墨、法等众多文化流派的争鸣。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统一性,反映了它兼容、开放和富于适应性的内在特征。(2)仁义性。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道德准则对人求利行为的[1]制约。我国很早就产生了“义以生利”的古训,即按照义的要求进行活动才能得到正当的利。孔子、孟子发扬了这一古训,孟子认为一国国君决不能以求利为施政的目的,国君以此为目标,一国上下就会见利而争,社会就不会安定,国君的统治就不能巩固。所以他告诫:[2]“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宋代的程、朱学派继承了孔孟的义利观,一方面承认“君子未尝不欲利”,一方面又反对“专以利为[3]心”,认为“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学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自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思想吸收“法”、“墨”、“道”诸家的思想,形成中国主干传统文化。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平”等思想,无一不是关于道德伦理范畴的。(3)人本性。人本思想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倾向,孔子的德治思想、仁治思想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民”。“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他对“以不教民战”、“不教而沫”、“居上不宽”等现象极为不满,明确指出“宽则得众,惠足以使人”。孟[4]子更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治理天下,老百姓的事情最为重要。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仁义性和人本性特征,显然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几十年来,我们在革命和建设尤其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儒家文化是可以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的,中华文化圈内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更证实了这一点。许多国家经济、文化学者都认为,只要措施得当,儒家文化能够转化为一种新的生产力。

在儒家文化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中,儒家文化在以下三个方面要注意同商品经济接轨。(1)在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注入科学主义因素。从理论上说,由于儒家文化是在人类科学技术尚未充分发展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因而缺乏科学主义因素。西方科学文化有两个亚文化系统,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者形成一种互补效应,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产生现代文明。而儒家文化诞生之初,只能在历史观和人生观两大领域发挥作用。

东亚经济之所以在战后得到迅速发展,在于它接受了西方科学文化,完成了传统儒家文化的改造。日本明治维新,也是走这样一条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沿海地区较多地接受了西方科学文明。没有科学主义因素的注入,传统儒家文化只能产生农业文明,这已为两千多年的历史所证实。(2)“人治”和法治相结合。儒家文化十分强调礼治和法治,强调对民众教育,使他们懂得廉耻,使整个社会循礼有常。因而,东方管理重视灌输一种信条和价值信念,并在一个群体内营造一种和谐氛围,达到优化管理目标。

商品经济发展则要求在平等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制为调整各经济主体关系的标准。商品经济越发达,对法治的要求也越迫切。

从当前东西方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东方文化注重引进西方文化的合理部分,在经济管理中变柔性管理为硬性管理;西方也开始注重价值理念引导,增加柔性管理内容。因而,未来管理必定是制度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统一,是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的结合。(3)求利行为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儒家文化注重道德准则对人经济行为的制约,经商最高目标不能仅仅归结为求利,还有特定的社会目标、文化目标和道德目标。西方企业家一般均以追求最高利益为根本目的。

目前,西方管理文化中开始注意“消除外部不经济性”理论。所谓外部不经济性,就是指企业发展给外部环境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如环境恶化、生态破坏、道德沦丧等。现代市场营销学中“社会营销观念”就是强调企业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同样,儒家文化中也应注入“合理获利”的内容,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使企业效益的递增同人类生存环境的优化同步发展。

应该指出,上述三点正是我国流通文化建设的三个重点,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三)流通文化与流通发展

加强流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加强国际交往、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流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流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受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的制约,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流通要有大发展,必然要从流通文化层次去寻求原因,把握方向。

流通发展到今天,流通行为中的那种作为其早期特征的琐细和哄骗手段,早被一种崭新的经营哲学和方式所代替,这在发达国家已形成共识。但在我国,一些流通企业的经营观念、思维方式并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经济能力的进步以及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换而不断更新,因而这些流通企业势必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中萎缩、后退。这主要表现在:(1)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不少国有企业难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格局作出冷静、理智的分析,不肯将自己融入充满竞争和机遇的市场,依然背着传统意义上的“主渠道”包袱,单纯期望国家给予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正因为这样,造成国有商业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倒闭的企业不断增加。(2)在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消费需要发生了一系列深层次的变化。生产企业为了求生存和发展,也在营销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新措施。而一些流通企业却依然恪守产品经济条件下的一套经营模式,难以作出有效的、科学的决策。(3)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方式纷纷在我国落户,我国不少企业也相继采取连锁经营、超级市场等方式,掀起了一次次“连锁热”、“超市热”等。但是,我国的连锁、超市、特许、快餐等在与国外优秀企业竞争中往往不占上风。人们在分析这一现象时,常在资金实力、广告效应等方面找原因。其实,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其成功的文化作底蕴,成功的经营方式也都有其成功的文化理念、经营模式和行为规范。仅仅借鉴先进企业和先进经营方式的操作方式、行为规范,忽视了文化的交流和通融是不可能抓住事物的实质和精髓的。

进入21世纪新时期,流通工作发展需要有一个长久、科学的理论思路。流通文化虽然不是服务、营销、管理本身,但它却能通过对它们深层机理的把握、调节和改善而发挥自己的独特功能。流通文化力求发掘一种新观念、新方法,即通过蕴藏在流通活动背后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促进流通自身发展。因此,流通文化是从更深层次提高竞争能力、服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流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

正是从上述认识出发,我们完全有理由提出“流通的一半是文化”这样的命题。这一命题表明:流通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成果,而且还是推动流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精神、制度、物质形态。

三、流通文化的基本架构(一)流通文化的概念

流通文化是商品流通过程产生的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伴随商品流通活动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流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对于流通文化的概念,众说纷纭,可归纳为以下四种说法。(1)流通文化是指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特有的文化现象。这里有宽、窄派两种观点:宽派认为流通文化应当指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及商品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一切文化现象;窄派认为流通应专指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文化现象,它不包括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文化现象,这才能体现流通文化的特殊性。(2)流通文化是商品流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也有不同的表述内容,但主要指:流通文化是以商品和服务为载体,以商品交易为纽带,反映、弘扬、拓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3)流通文化是商品流通运行的思想观念。这也有不同的表述:有人认为,流通文化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反映和体现出来的时代观念;也有人认为,流通文化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还有人认为,流通文化是商品流通领域中人和自然界、人和社会关系的特性表现,综合反映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特征。(4)流通文化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价值取向。这体现在商品流通的目标、营销手段、经营行为等方面。

归纳以上各种说法,我们认为:流通文化是商品流通领域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总和,是创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二)流通文化框架结构

流通文化融合在商品流通领域各行各业、各个过程中,其基本框架结构如图3-2所示。图3-2 流通文化基本框架

1.流通物质文化

流通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在商品流通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即流通文化的物质躯壳。它是有形的、直观的外显因子。流通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商品文化、服务文化和营销文化。(1)环境文化。流通环境文化指影响、制约和推动商品流通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凡是界定系统范围大小的界限称为系统的边界,一旦边界确定,系统边界以内的部分,称为该系统的要素,系统边界以外的所有因素的集合便构成该系统的环境。

商品流通文化是一个系统,它受到一系列环境因素的作用,如人口、地理、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经济形势、社会分配状况、消费结构和层次等。这些因素的集合便构成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表面上看处在流通文化系统边界之外,但由于环境文化特有的渗透性,实际上它已构成流通文化的基础和根基。它不仅潜在地制约着流通的发展规模、营销水平和运作方式,同时对流通文化的其他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也起着影响与制约作用。(2)商品文化。商品是商品流通的主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具体地说,商品是由设计、工艺、制造、商标、包装等多维因素的文化价值和劳动价值组成的,是流通文化重要的物质表现形态。

商品的设计、造型、工艺、商标、包装等文化因素虽然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但是它的信息来源与整体商品的形成以及产品形态向商品形态的转换只有通过流通活动才能获得与实现,所以流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商品的生产过程。

商品文化的特点是把文化因素同物质实体融合为一体,它所表现的文化是与载体共生共存、共同流通、共同消费的。其主要内容是商品的文化附加值,它凝结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通过形态美、色彩美来体现时代精神,通过审美效应、市场形象来提高商品的文化品位,使商品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3)服务文化。关于服务,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曾下过一个定义:“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之后,AMA鉴于对服务本质的认识,又对服务定义进行修改,“可被区分界定,主要为不可感知,却可使欲望得到满足的活动,而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的出售联系在一起。生产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需要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产服务,这些实物的所有权将不涉及转移的问题。”显然,服务可被划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服务产品,它满足顾客的主要需求;另一种是服务功能,它满足顾客的非主要需求。在商品流通领域,这两类服务都有广阔的需要和活动空间。

以怎么样的理念来对待流通领域的服务,这是服务文化的核心。而服务需求研究、流通服务设计、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质量评估等便构成了服务文化的全部内容。(4)营销文化。营销文化是流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流通文化的集中表现。营销文化包括社会营销观念、营销策略组合、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营销活动策划、营销环境的塑造等。

营销活动是流通运作的主要手段,而营销活动过程与营销文化息息相关:一方面,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营销水平和内容,反映出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时尚、潮流和风俗习惯等;另一方面,营销活动过程既是物质交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交流过程。通过营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可沟通信息、渗透情感、推动商流和物流的发展。

2.流通制度文化

流通制度文化是流通有序运作的保证,是管理文化、劳动文化、组织文化和规章制度文化的总和。制度文化是流通文化体系的中介层文化,即流通物质文化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环境文化、商品文化、服务文化、营销文化)都是流通精神文化的体现,但是这一体现效应往往要通过制度文化来实现。(1)管理文化。什么是管理?英国人丹耶说过,管理是以最有效的方法去完成有关任务的艺术和科学。管理文化则是指流通管理中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模式,而体现管理文化是否成功的标志是管理是否有效、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各系统运行是否协调等。

管理哲学是指流通管理者的基本信仰、观念和价值偏好在管理上的综合体现。从广义上说,它是推动流通发展的信仰、观念、原则、价值的动力;从狭义上说,它是决策体系和流通行为的趋向。就像石墨和金刚石,同属碳元素,但不同的排列组合使石墨易碎,而金刚石则坚硬无比。这表明,流通是否运行科学关键在于管理者和管理体制,而这又取决于科学的管理哲学思想。

管理模式是指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工具和管理程序等要素组合的方式。管理文化的作用是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流通管理,优秀的文化则是对传统管理文化的突破和超越。(2)经营文化。经营和管理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就企业而言,经营是管理的前提和目的,管理是经营的基础和手段。经营文化实质就是经营理念,是流通企业经营的最高精神和指导思想。它回答的是企业经营的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包括经营者对企业生存价值与目的的理解、对生存空间的把握、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市场导向等内容。

流通经营文化一般注重以下问题:第一,环境取向。经营环境在不断变化,经营成败取决于是否把握内外环境的演变趋势。第二,社会取向。流通活动必然对社会带来影响,流通企业应考虑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国民生活素质的提升作用。第三,未来取向。流通着眼点应在未来的发展,根据长期利害评估,以完成当前面临的抉择。(3)组织文化。组织包含动词和名词两种含义。一方面,作为动词的“组织”是指人类的一种行为,即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把人、财、物等各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在这里,“组织”就是管理的一个基本职能。另一方面,作为名词的“组织”是指一种实体或机构。

按照系统论的理论,组织是一个整体结构,组织内部由若干子系统组成,这些相对的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构成运转有序的整体。流通组织不管是宏观调控组织、行业组织、中介组织,还是流通企业,都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不断发展和变革。同时,它又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包括目标价值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等。

组织文化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组织的个性,即相对持久而且稳定的特征。不同的流通文化决定了不同的发展取向、公司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如从各自的经济社会特点和文化背景出发,美国企业的组织设计原则强调专业化、标准化、统一化和不断变革;日本企业则强调实效化、集体负责、节约成本、柔性化原则等。

3.流通精神文化

流通精神文化是流通文化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是流通运行过程中调节流通业人员之间、流通业人员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评价体系、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1)价值观。“价值”原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19世纪中叶被德国人引入哲学,现已成为现代社会科学中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现阶段,价值一般指人们判断事物的尺度,价值观则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选择各种行为方式、手段和目标是否有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对流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一,能使流通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的价值观联结起来,使流通服务于社会利益和人类利益;第二,决定了流通的发展方向、基本特征和结构层次;第三,它作为从事流通工作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其规范作用在于告诉人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第四,价值观为流通文化提供了整合基础和纽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各要素都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实现整合,各种冲突和矛盾得到调整和瓦解;第五,共同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能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导向作用,对流通从业人员起到感化效能;第六,价值观可以起到规范作用,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2)伦理文化。所谓“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伦理文化包含很多范畴,总的说来主要有:第一,流通义务,包括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第二,流通义利观,即流通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第三,流通从业人员与消费者关系、流通企业与员工关系、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关系及有关道德问题。

伦理文化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可以通过舆论和教育的方式影响从业人员的心理和意识,形成员工的善恶观念和生活信念;同时,它又是一种行为标准,它通过舆论、习惯、规章制度等成文或不成文的形式,调节员工行为。

流通道德是流通伦理的核心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都必须遵循商品交换的原则,同时,在我国又应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商品交换活动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体现出商品流通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本性。只有把传统的商人美德同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融成一体,才能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流通道德文化。(3)商人文化。在流通各要素中,人是最宝贵、最活跃的因素。流通从业人员不仅具有科学知识、生产技能和劳动经验,还有品质、性格、情操等个性。它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能力的发挥,其中道德修养、道德行为是最重要的内在激发与制约因素。可以说,流通文化全部内容在商人文化上表现得最为彻底(见图3-3)。图3-3 商人文化

本章小结

商品流通机制是各流通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途径的总和。为了准确把握商品流通机制的含义,必须界定流通机制与流通体制、市场流通机制与计划流通机制。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是商品流通机制的核心,价格、利率、工资等要素都具有自动保持对环境的灵敏反应,以及保持市场运转的协调和平衡的功能。市场动力机制是各个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其经济利益过程所形成的相互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市场运行的原动力,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理解经济规律的真正含义。商品流通机制的各构成部分不仅分别发挥调节作用,而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着调节作用。

在市场上商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是无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调节供求关系的系统即为商品供求机制。商品供求关系是商品流通领域极其重要的一对关系,理解这一关系应把握四点:商品供求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商品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供求相对平衡是结构平衡和总量平衡的统一;商品供求运作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市场机制条件下,供求机制的一般作用机理是通过价格机制、利率机制来实现的。

商品流通过程是始终贯穿和渗透着流通文化作用的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把握文化,文化具有民族性、普遍性、系统性、连续性和适应性特征。

在我国,流通文化建设十分迫切。首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且进程越来越快。为了应对这一趋势,有必要使我国传统文化同世界现代文化相融合。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而产生一种推动流通事业进步的动力,使传统文化与商品经济更好接轨。再次,从流通自身发展看,我国一些流通企业的经营观念、思维方式并没有随着科技、经济能力的增长以及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的变换而不断更新,成为约束自身发展的一个因素。从这个意义看,流通文化是从更深层次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

流通文化的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流通物质文化由环境文化、商品文化、服务文化、营销文化所构成,这是流通文化外显因素和物质躯壳;流通制度文化由管理文化、经营文化、组织文化构成,这是流通文化的中介因素;流通精神文化是流通文化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包括价值观、伦理文化、商人文化等。

思考题

1.区别流通体制和流通机制。

2.计划流通机制和市场流通机制的比较。

3.如何理解“对物质利益追求是市场运行的原动力”?

4.为什么说市场自我调节机制是商品流通机制的核心?

5.如何理解商品供应与商品需求的关系?

6.为什么说商品供求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7.如何理解“文化”的含义?请谈谈你的见解。

8.文化有哪些特征?

9.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与“经济一体化”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商品流通全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10.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它对流通现代化有何影响?

11.简述流通文化的基本框架。[1]《国语·晋语一》。[2]《孟子·梁惠王上》。[3]《孟子·梁惠王上》。[4]《孟子·尽心下》。

第四章 现代商品流通机制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1.了解商品流通一般机制和现代商品流通机制的关系;

2.掌握合作机制的机理和形式;

3.了解创新机制含义和内容;

4.掌握集约机制含义和内涵。

现代商品流通作为流通一般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运作机制既有流通一般条件下的共性,也有不同于传统流通机制的特征和内涵,尤其在合作机制、创新机制和集约机制等方面,其作用的力度更大,因而也更值得关注。

第一节 合作机制

合作与发展是新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对于现代流通来说,同样如此。流通中的合作主要是指从流通全局的高度,重新调整单个利益体的功能和收益,以提高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转效率。

一、现代流通离不开合作

现代流通与合作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从流通本质的视角

从流通的本原意义来看,流通部门的使命,就是建立生产部门与消费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起到传递价值和提供附加价值的作用,这决定了流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个经济实体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一方面,流通部门必须与生产部门相合作,共同提供满足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流通部门内部的企业为更好地完成传递价值和提供附加价值的任务,相互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二)从流通职能的视角

现代社会的市场特征是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敏感和难以满足。相应地,商业竞争的特征在于不断地把新的和改型的产品与服务以合适的方式引入高度分散而又经常变化的市场。作为与市场紧密联系的部门,流通企业具有掌握信息、熟悉市场等重要优势,这就要求流通的功能不能仅止于商品分销,而是要同时起到信息收集、流程设计、资源整合等作用,充当各行业发展的先导力量。流通功能的转变和扩充,使合作的必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只有通过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合作,流通企业才能将自己的资源优势转换为产品的附加价值,整个流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三)从流通运营方式视角

现代流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的主要手段是虚拟经营,不依赖虚拟公司形式的企业合作,无法对时间紧迫的市场要求作出有效的快速反应。那些利用通用数据交换标准形成企业间电子联盟的虚拟公司可以利用快速的信息交换,使集团内的企业优势互补、分工协调,获得决定性的竞争优势而夺取市场竞争的胜利,成员企业间通过这种电子联盟实现共享共荣。同时,由于集团的实力和信誉远大于单个成员企业,就可以其优质快速的产品和服务吸引用户参与及合作,进而获得广泛的社会信誉,招揽众多的回头客户。企业运营的虚拟化、网络化也决定了合作是现代流通企业和整个流通部门的生存方式。

从以上对流通本质、职能和运营方式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合作将成为整个流通部门和各流通企业的必然选择和决策向导。事实上,合作的开展已经使得现代流通的模式发生了转变,如表4-1所示。

二、合作形成的机理

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的角度看,合作在企业实现经营优势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合作是多个主体之间的互动。毫无疑问,合作的基本特征是对合作双方都有利,或至少是不会对参与合作的任何一方造成危害。因而,合作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是对自身和他人都有所帮助。所以,促成合作的动因既来自于合作一方对自己参与合作价值的判断,也来自于合作另一方对合作方贡献价值的判断。只有合作双方对合作的价值均作出“合作有利”的结论时,合作行为才会发生。合作的形成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博弈和资源利用是两个解释力很强的视角。(一)从博弈论的视角“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提到的最简单也是最经典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是一次性非合作博弈模型的代表。其基本结论是个体理性的选择行为常常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囚徒困境在经济现实中常做如下演绎,两个利益相关者(1和2)独立作出合作与不合作的选择,一方的选择所能得到的收益取决于另一方的选择,不同情况下双方得益如表4-2所示。

表4-2中各括号内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1和2的得益,较大的数字表示较高的收益。可以看出,对于1来说,无论2怎样选择,他选择不合作的得益总是大于合作的得益,所以从个人理性的角度,他应该选择不合作。对2来说,同样如此。博弈的结果就是双方选择不合作,得益均为2。而从团体的角度来看,两人都选择合作无疑是最理想的结果。

可见,博弈最理想的结果往往不是靠个体的理想选择自动实现的,要避免“囚徒困境”,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变得非常重要。合作对于双方选择的制约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方面,如果一方不合作的行为可以使他获得一次较高的收益,但会丧失长期获利的机会,这样的背叛就是不理智的。在流通的关系网络中,不合作的形象使得企业难以建立稳定关系,无法享受大量交易带来的优惠,也提高了每笔交易的谈判成本。而且,由于声誉不好,也很难与其他优质企业取得合作。另一方面,双方的合作行为带来一定的投入以后,可能导致博弈的得益矩阵发生变化,也能制约上述情况的发生。例如,零售商和供应商共同投资搭建了一个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分享商品销售的信息,对于双方的效率都能带来很大提高,这时,不合作意味着两方面的损失:平台投入的成本和效率提高的机会,而且这样的损失难以从其他地方加以补偿。这种情况下,不合作的得益不能超过合作的得益,双方就不会再有背叛的倾向。(二)从资源利用的视角

合作的另外一个动因是部分的克服资源的制约性。有关资源依赖性的观点是由美国学者佩弗(J.Peffer)和萨伦塞克(G.Salancik)在1978年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组织能否生存的关键是它获取和保持资源的能力,而资源问题的产生不仅仅在于组织依赖于环境,而且因为环境是不可依赖的——这就是资源问题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产生就是因为资源的稀缺和缺乏对以下三方面情况的了解:(1)环境将如何波动;(2)存在哪些交换伙伴;(3)与伙伴进行交易的成本。组织面对外部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力求降低资源的不确定性,形成各种交换关系以获得一种能够通过协议而预见未来的经营环境。这样,企业就要通过合作来管理其环境,解决这个不确定性问题。资源依赖性观点把环境视为一种获得稀缺资源的来源,因此认为企业在经营环境中是要依赖于其他企业的。

企业与企业之间在管理资源上存在着差异性和不对称性,其分布状况随着时间而发展,并且由此形成了各个企业的独特优势。如何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的一大热点问题。因此,企业本身所占据的强势领域逐渐狭小,而作为管理资源的结合体则会产生倍增效应,能够创造出超乎寻常的价值。企业在不断地革新和针对市场不断地调整适应的过程中,管理资源也在不断地积累。企业不应仅仅是消极被动地对环境作出反应,而是在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市场、建立新组织、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新技术上都积极采取主动行为。因此,当经营的成本较高时,企业就会趋向于进行合作以降低这些成本,企业往往通过外包非核心业务、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来实现这些合作。

三、合作的价值和成本分析(一)合作的价值

尼耳·瑞克曼在《合作竞争大未来》中指出,合作的价值在于创造出1+1>2的协同效应,突破个体发展能力的上限,产生新的利益[1]增长点。现代流通中,合作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1.重复和浪费的减少

当两个组织各自运作同样功能的部门时,重复和浪费就会发生。比如,两个公司各自拥有自己的存货、仓储、物流系统时,就会出现不必要、重复的步骤及成本。通过合作,共享仓库和运输能力,并在配送的时间安排上达成一致,可以压缩物流成本,提高供货效率。合作的信息交换对于成本节约的意义更大。传统的供应商不了解市场销售情况,盲目生产,导致出现大量与需求脱节的落后商品,这是一种更大的浪费。采取供销合作以后,互相交换生产和销售信息,实现近似即时的以销定产,就可以消灭这种现象。

2.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

合作的价值来源于专业化分工,通过市场组织生产同样存在着核心能力相互借助产生的价值。举例来说,生产或销售企业要搞一项包装设计,要么临时抽人组建设计小组,要么培养一支大部分时间都在闲置的设计队伍。两者缺陷都很明显,前者质量不能保证,后者存在成本的浪费。这种情况下,将业务外包给专业的设计公司可能是最好的选择。通过合作利用互补性核心能力,可以使特定交易者有目的且固定化地选择交易对象,从而就可能长期地与最有互补性的核心能力结合。

3.创造新机会

合作关系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创造新机会而形成;另一种是始于减少浪费和借助核心能力,等这些目标完成后,再继续进展到新机会的合作开发。前者的刺激更大,但成本和风险也更大。在以销售和采购为主的背景下,后者常常是更好的选择。创造新机会是合作最有前景的价值,但一般只有在伙伴关系成熟后才能实现。(二)合作的成本

合作需要付出代价,但合作的代价并不都以实际支出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大一部分表现为不确定的风险。实际支出和存在的风险都可以看作合作的成本。

1.物质投入

合作常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作为合作的基础。如合作沟通部门的筹建、电子数据平台的建设等。越是具有战略性的深层次合作越是意味着更多的投入,这种投入可能制约了弱小公司谋求合作的机会。

2.核心能力被模仿的风险

在当今动态的社会里,没有一种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一劳永逸,因此,核心能力被模仿是迟早的事。由此,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到对创新时机的争夺。合作意味着使自己的技术诀窍、管理模式明确地暴露出来,使得本企业的核心能力更容易被模仿,生命周期更短。

3.被合作关系锁定的风险

从镜子的另一面去看,合作又是一种相互依赖。如果由于合作,使得一方逐渐获得某种优势地位,则对于另一方来说,就存在被锁定的风险。一方面,弱势地位难以保证充分的利益和利益的持久性,谈判能力弱。另一方面,由于对合作投入较多,难以及时转换方向,抓住更为有利的机会。

以上介绍的是合作关系中最常见的投入和风险。除此之外,组织间的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差异、信息不对称等也有可能造成合作的成本增加。可以看出,风险所带来的成本远远大于实际的投入,关系组织的命运。但风险成本是一种或有成本,并不一定会实际发生,关键在于对合作关系的管理和控制。在合作关系中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尽力通过协议、流程的设计来对风险做出科学的回避是必要的。

四、成功合作的要素

成功的合作关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这与合作方的独特环境有关系。但是,根据在不同的产业、国家和市场中实践,有些成功驱动力是共同的,其中最为典型的三个要素是共同愿景、价值贡献、友好关系。(一)共同愿景

愿景是指对将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的设想。在供应链背景下,成员之间必须首先设定合作的目标,并对如何达成目标的问题保持一致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各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围绕既定的路径展开。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晚年从事于杰出团体的研究,发现“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有共同愿景和目的”。经验表明,共同愿景可以明确方向,“排除混乱和阻力”,“唤起人们的希望”,“激发新的思考和行动方式”。(二)价值贡献

贡献是合作双方能够创造出具体有效的成果,强调合作能够带来突破单个企业能力上限的成果。成功的合作关系可以提高生产力和附加价值,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合作双方的获利能力。通过重新思考彼此合作的形态、重新设计组织界限等手段,借力发力,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联邦快递和英特尔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负责英特尔部分的物流配送作业。最后的成果是让保证交货期得以由原先的4个工作日减少到3个工作日,运送失误的情形也大幅减少。只有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了突破性的价值,并且这种价值是对方难以从第三方处谋取的,合作才能趋向稳定。一旦一方有长效的、更好的选择,就会出现偏离合作的可能。(三)友好关系

合作超越了简单的交易关系、经济关系,要求双方以友善、自律的态度保持密切联系。友好关系至少包含了相互信任、经常性沟通两个方面的含义。相互信任,意味着相信对方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和损人利己的行动。信任是合作关系提到最多的概念之一,因为合约的硬约束往往是有限的、滞后的,只能作为预警或补救措施。合作过程往往是将原来由各个成员各自单独控制的活动转变为共同控制,往往涉及控制权的转移,比如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信息共享,比如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等等,分别涉及信息的控制权和库存的控制权,这中间没有信任就难以顺利实现。通过经常的常规或非常规沟通,有助于清晰地了解合作的进展,加深合作双方工作人员的理念和情感交流,有利于稳定合作关系。

五、现代流通合作形式

合作的基本理念在现代流通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对合作网络进行分解,认识和区分不同形式的合作,有利于流通企业找到新的合作机遇,拓宽自己的发展思路。一般可以从时[2]间、空间和战略三个维度对合作进行划分。(一)从时间维度划分

从时间维度划分,合作网络主要可分为稳定的合作网络和动态的合作网络两种。所谓稳定的合作网络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合作网络的成员相对固定,成员间的分工组合也相对固定。动态合作网络是一些企业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合作,如重大工程建设和某些联合研发项目等,合作的目的实现后,合作关系也就相应结束。

稳定合作的典型是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合作,双方企业通过EDI和卫星通讯实现联网,借助于这种信息系统,宝洁公司能及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发计划,同时也能对沃尔玛的库存实行单品管理,做到连续补货,防止出现商品结构性的机会成本(即滞销品库存过多,与此同时畅销品断货)。而沃尔玛则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专心于经营销售活动,同时在通过EDI从宝洁公司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决策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MMI(制造商管理库存)系统实行自动进货。

动态合作是一些虚拟化运作的流通企业经常采用的手段。以利丰集团为例,作为一个贸易商,它与众多工厂保持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经销特定商品的需要,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成品供应商或OEM供应商进行以订单为基础的项目合作,使订单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动态合作的最大特点是灵活性,以特定目标为轴心的企业间集成运作,可以在短期内聚集到实现某一目标的所有资源。(二)从空间维度划分

从空间布局来看,合作主要有区域合作、全球合作和虚拟合作三种形式。区域合作主要是指空间分布上形成比较集中的网络。区域网络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为了集约经营的需要而自发地在小范围内集聚,如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库存,增加知识互动等;二是特殊的政策环境使然,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杠杆等促成企业在区域内的合作。我国传统流通企业大多以服务本地为宗旨,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同时由于受行政区划限制,跨区域的业务扩展和重组涉及部门、地方利益,加上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等原因,推进速度明显滞后。但是流通本身具有系统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使得流通的效率大大降低。目前,这个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理论界的普遍重视,“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东北振兴”等概念的提出,使得流通区域合作的前途越来越明朗。

全球合作则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活动。从市场角度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自己的产品接近消费者,能够更多、更好地理解和满足顾客的需求,并加速当地化来获得当地消费者的好感。从采购环节来说,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合适的供应商,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无疑增加了企业控制成本的能力,提升了利润空间。现代交通设施的发展,则为全球范围内的远程合作提供了条件。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决定了它们常常是全球合作的先行者和载体,例如耐克是举世闻名的鞋业公司,但它并没有大规模的生产企业,而是由韩国、中国台湾、泰国及中国大陆的一些鞋厂为其生产,全球流通和合作能力成了其取胜的关键要素。

虚拟合作的思想是对企业经营范围的根本性突破,虚拟组织是以时间和机遇为导向的新型合作组织,其动力在于抓住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使得虚拟思想的先进性在现代社会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虚拟运作,企业在大大降低搜寻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同时,能够找到更为合适的合作伙伴。此外,虚拟运作使小企业能够获得与大企业几乎相同的发展机会,使市场竞争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作为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为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商业供求信息,致力打造实体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信息和支付平台,成为虚拟合作的经典之作。(三)从战略维度划分

从企业进行合作的战略目的来看,企业间合作又可以分为一体化合作和多角化合作两类。战略合作经常与产权控制相依相伴,但两者并不是必然联系的,从研究合作的角度看,产权控制只是维系合作的一种手段,合作的实质在于日常业务处理上的协调安排。

一体化合作主要是从获取外界资源的角度针对某项具体业务的合作,包括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两种方式。当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扩大其生产规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时,企业倾向于通过水平一体化的方式,与同类企业互相利用类似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经营目的,规避潜在市场风险。垂直一体化是指与上下游企业在分解的生产和服务的不同环节上加以合作,精确的供应链管理是垂直一体化运用的极致,通过上下游企业的配合协调,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多角化合作主要是从充分利用本企业资源和规避风险的角度寻找企业发展的机会。其中,可以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常常包括核心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网络等。例如,物流配送企业往往起源于为某一类产品提供配送服务,随着配送队伍的扩大,逐渐增加配送服务的项目,通过与不同的行业进行合作,既可以利用现有的优势,又可以避免产业周期波动对其造成破坏性影响。[1]参见尼耳·瑞克曼等著,《合作竞争大未来》,苏怡仲译,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2]此种划分思想可参见肖渡等著,《知识时代的合作经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节 创新机制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环境的不断发展,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有效的创新机制,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力和产业获得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将创新机制引入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流通部门,就是为了通过流通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流通业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有效地实现流程优化,加快流通速度,通过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创新是流通发展的最根本手段,是流通发展的内生力量。在中国这个转型国家里,依靠创新机制改造传统流通业,对推动流通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市场体系进一步培育的意义更为重大。

一、创新机制的含义(一)创新的概念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所指的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熊彼特关于创新的五种组合的概括实际上初步揭示了创新包含的两种基本类型,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其中创新组合的前四个方面属于技术创新,而第五个方面属于制度创新。虽然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了制度创新的内容,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本上局限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而制度创新研究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而出现的。

1937年科斯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并且指出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科斯进一步说明了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生产的制度结构存在的重要性。科斯的这两篇文章,奠定了制度创新理论的重要基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创新理论扩展了创新研究的领域,把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扩展到对制度创新的研究。按照制度创新的理论,在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决定作用的同时,技术创新会增加制度安排改变的潜在利润,还能降低某些制度安排的操作成本。(二)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是指创新活动中各种创新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联系,表现为创新主体(指企业、科研单位和政府)在流通创新方面的活动协调机能,是创新主体对创新客体进行作用的有机系统。

创新系统由创新主体和创新客体构成,它们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创新机制。创新主体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个人和组织;创新客体是创新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在创新活动中,创新主体用以变革创新客体的中介作用于创新客体,完成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的现实结合,推进创新活动的实现。创新的主体和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组成了矛盾统一体。在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是创新关系这个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创新客体是创新关系这个矛盾统一体的次要方面。创新主体构设创新客体,创新客体又制约着创新主体。

二、现代流通创新机制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买方市场格局的成型,市场的作用力日益加强,流通业作为支撑和促进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囊括实体经济中与商品贸易直接关联的各种经济活动,因此,在流通业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流通创新机制就是在坚持市场导向的基础上,由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三方通过流通技术创新和流通制度创新,使各类流通资源重新整合,达到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流通主体创新

将创新机制引入流通产业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流通主体的需要。在流通创新机制中,企业、中介组织、政府和科研机构构成了流通创新机制的主体。

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创新所蕴含的高额利润会诱使企业不断地从事创新活动,而创新活动需要与流通产业有关的特定知识,这些知识又具有局域性、企业专有的特点。流通中介组织主要由代理组织、经纪组织和信托组织共同构成,它能够为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使交易成本降低,是保证流通活动顺利运转的支持系统,是流通活动的桥梁。政府部门需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政策进行调整,无论是对创新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流通政策,还是对创新活动产生间接影响的政府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皆昭显了政府在流通创新活动中的指针作用。科研机构是流通组织理论、流通管理理论、流通技术理论交流和探讨的场所,是创新活动产生的源泉和前线,是流通企业创新活动的理论基地。(二)流通要素创新

1.技术进步

在经济理论中,技术进步是用生产函数Q=F(K,L)来表示和度量的,其中Q、K、L分别代表产出、资本和劳动投入,随着时间变化,如果产出的增加大于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加,则认为发生了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是一种推动经济增长的社会正功能,是一种技术知识的功效渐进积累和释放的综合过程。

技术在企业间具有扩散效应。从创新过程看,技术创新扩散就是技术创新成果从输出到输入再到输出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如图4-1所示。在这一过程中,在创新成果的供给者和采用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传播和转移的中介渠道,由技术创新者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将创新成果传递至其他使用者。创新成果的输出首先是由技术创新者提供的,创新成果的输入是由采用者实现的,同时技术创新成果在扩散途中受到政策、文化、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各有关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企业间技术的扩散,技术扩散推动了企业群的技术进步。图4-1 技术扩散模式图

技术创新成果产生后,随着技术在企业间的扩散能够引起技术装备的更新,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流通业和现代流通业的一切区别都同技术的长足发展有关,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引发了流通领域的革命。过去,信息技术仅在文档处理或账目管理中使用。而今,信息技术则已经帮助在流通企业与供货商、核心客户之间建立了共享的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使企业降低物流和库存成本,减少脱销情况。通过这个系统,流通企业与供货商可以及时跟踪商品的流转和销售情况,准确进行预测和控制。

2.经营方式创新

它主要是指经营某种商品的新方法,如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经营方式创新会对流通过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产生影响。

著名的戴尔(DELL)公司是通过经营手段创新并取得成功的典范。在传统价值链中,生产商通过中间商建立与最终消费者的交易关系。戴尔则建立与客户进行直接沟通的模式,即通过800免费电话,直销人员能够直接与客户沟通,帮助客户解决购买或使用中的问题,并引导客户选择配置。通过互联网,客户可以从公司的官方网站上获取有关戴尔产品的信息,还可以在线订购产品、进行交易、浏览常见技术问题。戴尔将网上销售看作其直接模式的一种自然延伸,从产品信息搜集直到最终付款,都由客户在线自主完成。这种直接沟通的模式不仅缩减了中间环节的成本,而且提高了公司对需求预测的精准程度。似乎一夜之间,戴尔模式改变了IT行业的游戏规则,经营方式的创新使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成长为个人电脑市场上的领头羊。

3.组织形式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流通技术的发展和经营方式变革推动了流通企业的组织形式的创新,新的流通组织类型主要有综合商社、跨国公司和连锁经营等。

综合商社是一种以贸易为主体,集贸易、金融、信息、综合组织与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跨国公司组织形式,是集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于一身的贸易产业集团。以三菱商事、住友商事等日本企业为代表的这类组织形式,都是依靠大财团的支持,将金融资本、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相融合,通过规模经济的优势带来低价优质,在部门专业化的基础上强调经营种类、经营范围的多样化。

跨国公司是一种国际化的垄断组织,它是在垄断企业内部对生产、流通、销售、科研等方面进行国际化安排的一种垄断组织形式。跨国公司以一国的企业为控制、管理和指挥中心,将其实体分布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实行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在全球范围开展经营和投资活动。跨国公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企业组织,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是一种从生产到销售无所不包的超国家的企业经营体系。

连锁经营是零售行业内非常常见的组织方式。在总部与成员店形成共同负担和享受企业经营损益的利益统一体的基础上,由总部负责采购、配送,店铺负责销售,并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简单化,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三)流通创新机制的性质

根据对流通创新机制含义和内容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流通创新具有以下五个性质。

1.综合性

流通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一项创新活动往往会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方面的变化,并且需要在诸多环节实现同步配套,是多种创新要素的组合。

2.系统性

流通创新系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处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各个创新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从上述三个流通创新要素中可以看出,流通创新的标志一般是以引进技术开始,通过新的市场组织形式,进而对经营方式做出调整,而市场的变化和经营方式的完善,亦催生了技术的革新和组织的变革。

3.动态性

随着时间、环境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变化,创新活动应随着流通的发展而不时修整控制方案,这就体现了流通创新活动的动态性。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的瞬息万变,需求的多样化,创新活动使流通业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不断得到提升。

4.扩散性

创新活动具有正的外部性,新技术和新制度的产生都可归于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其实质均是对现有知识的重组和创造。创新活动中的知识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公共产品的属性,从而导致创新成果在各个经济领域内扩散。

5.价值性

流通中的每一次创新活动都能带来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显著提高了流通速度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管理系统在企业内的广泛使用,还是企业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的转变皆有利于流通过程的优化和社会利益的增进。

三、流通创新动力(一)流通创新的动力

流通创新动力的构成要素如图4-2所示。图4-2 创新动力构成要素

1.内部动力

创新的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企业创新系统内部,对创新活动产生内驱力的动力要素。它产生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进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及企业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等。企业的创新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可为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和相对优势,是诱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也是需求得以牵动企业创新的根本原因。创新的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有:(1)利益导向。创新利益是企业通过创新所能够获得的各方面的满足,它是企业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创新利益追求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创新利益目标的实现过程。因此,创新利益的大小具有诱导和进一步激励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双重功能。当一项创新活动开始之前,对创新收益超过创新成本的预期会诱导企业决策者选择这项创新;当创新成功之后,巨大的利益会激励企业继续创新,也会诱导其他企业加入创新的行列。(2)内部环境。企业创新内部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企业家和企业职员对企业创新的追求,这种追求是基于他们对企业创新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偏好,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和创新偏好激发或诱导他们进行创新行为,从而不断地、自觉地进行创新实践。如果企业家、企业职员在创新系统中形成促进创新的整体力量,即产生企业创新结构的协同效果,创新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3)研发能力。企业研发(R&D)能力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作用,获得创新收益的实力及可能性。较强的研发能力保证企业能够在较高的技术层次上进行技术开发,获得技术竞争的优势。一个强大的研发部门会从企业内部产生一种推力,并将在企业创新决策的依据中占有较大的权力比重。同直接引进外部技术相比,企业内部研发更有利于技术保密,创新优势的持久性更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直接导致企业创新能力的加强,进而会影响到企业创新动力的形成。

2.外部动力(1)政府政策。政府根据国家政治目的和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需要,通过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及行为体系,来影响创新活动。政府对于创新过程的启动,并不限于一般的诱导,而是通过后向推动、前向拉动、纵向参与和扶植,来激励企业或产业的技术创新。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规模较大、收益较多的创新,一般都源于政府的启动。(2)资源约束。创新活动离不开如科技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设备、信息和自然资源条件等资源,如果企业缺乏必要的资源,或者说企业不能从市场上有效获得这些相关资源,企业创新就不可能实施,企业竞争就会处于劣势,与此同时,进行企业创新的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摆脱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约束。在资源不足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集约型模式的创新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二)流通创新动力模式

流通创新动力模式是指流通各要素在流通创新动力要素的推动下相互作用的形式。流通创新动力模式是企业创新系统的内在运行轨迹。在一般意义上,流通创新的动力模式有两种,即技术推动模式和市场拉动模式。技术推动模式表现在技术的变革带来流通力的增强,从而引致更高层次的需求;市场拉动模式表现在市场的升级引起流通力的不适,从而催生了技术的变革。在流通创新系统中,技术推动模式和市场拉动模式并不是孤立作用的,一项创新活动的产生,往往是在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下各创新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市场结构对创新动力的重要影响

一个适宜的市场结构是孕育创新活动的肥沃土壤,不同的市场结构能够对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动力影响。流通产业市场结构的典型形态有四种结构:完全竞争型市场结构、完全垄断性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和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1)在市场高度集中、进入壁垒很高的垄断型市场结构中,垄断厂商具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和人才资源,能够进行耗资巨大的科技研究与创新,在科研投资风险分散的基础上,通过专利和产权,独享创新的益处。垄断厂商还可以利用广泛的渠道,收集和积累信息资料。但超额利润往往会使垄断者失去竞争压力,垄断性企业会因袭传统,缺乏创新的动力。在过去,地方上的大型国有百货商店具有稳定的垄断地位,行业垄断性引起的创新动力不足,导致了经营方式一成不变,管理模式陈旧落后,流通效率低下。(2)在自由进入、厂商数量众多的完全竞争性行业中,一方面,竞争主体过于分散,规模小、实力差,而且缺乏一定程度的市场占有份额,也就无法使创新成果在较大程度上化为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过度竞争还会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例如,相比集团式连锁经营的便利店,位于居民区内的私营杂货店普遍存在着商品种类单一、设施落后的状况。由于规模小、实力弱,私营杂货店一直维持着落后的交易手段和陈旧的管理方式。(3)在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下,最适宜创新的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即市场介于垄断和自由竞争之间,一方面,流通行业内可以形成资金雄厚、技术领先的流通骨干主体,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竞争,使优势企业既享有规模效益,又具有创新动力。在商品流通业的三次革命中,后两次革命都发生在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寡头竞争的时代;而近年来,沃尔玛、家乐福等巨型流通企业在具有强大规模、控制大量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商业创新活动,推动流通产业发展。

第三节 集约机制

一、集约的含义“集约”一词是从农业经济中借用的概念,最早指的是农业的集约经营,是“粗放经营”的对称。1989年版《辞海》给“集约经营”下的定义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集约经营是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通常在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采取这种方式。”

与此相对,“粗放经营”是指:“以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浅耕粗作的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提高产品总量。一般在地多人少、生产水平较低的条件下采用。”

从“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的概念比较来看,两者存在如下四点区别。

1.投入要素的不同

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的基本投入要素都是生产资料、劳动和土地,但是集约经营比粗放经营多了一种投入要素——技术,而且技术要素的运用对生产方式和生产绩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有技术要素的介入,集约经营中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初级投入要素,而具有了更高的素质,更加先进和现代化。因此,有无技术或者技术含量的高低是区别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的最基本的特征。

2.投入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

在集约经营中,除了技术要素外,其他要素的组合方式为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与一定量的土地,这与粗放经营的要素组合方式恰恰相反,后者的组合方式为较多的土地与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3.实现产出增长的方式不同

集约经营主要是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而粗放经营是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提高产品总量。后者以要素增量投入为主来实现产出增长,而前者以“增量”来改进和提高“存量”要素的效率,及通过“存量”的组织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其效率和效益,从而达到产出增长的目的。

4.适用的条件不同

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都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生产经营方式,两者都有各自适用的环境和条件,离开这些前提去单纯地追求集约经营是不现实的。

由此可见,集约与粗放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增加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投入,而是如何投入。在农业集约经营中,新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现有土地,以提高其生产能力,而不是再耕作更多的土地,这也决定了新的投入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投入要素的增加。通常所说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绝不意味着不再增加要素投入。区分粗放和集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关键是要看是否有技术的运用和效率是否因此提高。

二、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内涵

投入要素在一定条件下的集约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形成了特定的运行机制,因而可以称之为集约机制。

现代流通的集约机制,是指在如今“大生产、大流通”的新经济背景下,流通业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产业结构调整和流通系统要素整合等途径,应用新的要素投入(技术、组织创新)来激活各种存量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以推动流通业乃至整个供应链高效运作的体系。(一)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目的

现代流通已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和消费的“中介”领域,也不再被动地定位于“纽带”的作用,正日渐发挥其供应链管理和引领经济的职能。因此,现代流通的集约机制的影响范围和作用面已经覆盖至整个供应链,它将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整体流程的意识出发,协调管理各个组织间的活动,产生协同效益和合力效果,以降低整体成本,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增值。(二)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条件

现代流通的集约机制是众多投入要素共同作用的系统,这些构成要素包括技术、劳动力、生产资料、供应链中的企业和其他的流通投入要素等,它们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又彼此联系和影响,成为实现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基础条件。

1.技术

这里的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所谓硬技术,主要是指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有形的技术。众所周知,是信息技术成就了沃尔玛,使其能大幅度降低运行和管理成本,并实现了跨地域大规模发展,造就了产供销一体化的新模式,成为先导经济型的现代流通巨鳄。所谓软技术,主要是指一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比如供应链管理理论、现代物流配送思想等等。正是软技术与硬技术的结合,实现了流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使流通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流通绩效,提升了流通地位,使其突破了传统中介的角色限制,成为拉动上下游企业的核心主力。因此,技术是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最基本的要素。

2.高素质的劳动力

现代流通环境下的劳动力已不再是过去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劳动者,而是具备先进的流通管理知识,能够操作各种管理软件,有把握全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尽管传统流通和现代流通都需要投入一定量的人力资本,但两者在要素的质量层次上显然有着天壤之别。

3.先进的流通工具和设备

除了技术和人才的运用,现代流通还投入大量的资本开发先进的流通工具和设备。譬如在国外的食品流通中,为了保证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大部分的批发市场都配有能自动控制气候的储存场地和能快速对蔬菜进行保鲜处理的真空预冷设备等,而且配送车辆都具有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设备,使农产品可以一直处于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形成一条不间断的冷链,从而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有效地降低了流通耗损率,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效益。

4.专业化的流通企业

流通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就是流通环节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比较高。比如在日本,不少生产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并非都自备仓库等流通设施,而是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配送公司,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日本著名的食品批发及物流配送企业——菱食株式会社,就负责向约1.2万个连锁店、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提供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服务。而且,许多物流配送企业的运输车辆也是根据需要向社会租用,同样是出于降低流通费用的考虑。

当然,这些构成要素本身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完成集约的过程。如劳动力必须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能有效地进行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开发必须以流通企业的需求为中心;而流通企业只有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流通技术,才能实现专业化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三、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外延

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目的是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以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在这种机制的整体运动中包含着不同层面的局部运行,它们共同作用促进了集约机制的形成。具体来说,现代流通的集约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物流的集约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物流成本平均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2%。据1996年的一项调查,就企业经营而言,总物流成本平均占销售额的8.01%。可见,在商品流通中,物流成本不仅是业务活动中的一笔大额开支,而且也成为潜在的利润源。因此,实现物流的集约对于现代流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物流的集约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供应链上物流系统的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从而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供应链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的过程。现代流通下的物流系统集约的基本单元是供应链物流系统。供应链物流系统跨越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各自物流系统的边界,而并非局限于某个环节内部或部分环节之间。

物流的集约并不一定要增加或减少要素存量,关键是改变要素的组合方式、协调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要素之间的运作流程、建立基于市场机制的高效治理机制,使物流要素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降低物流系统的运作成本,提高整体的效益。

海尔集团为了实现物流系统的集约,投资8000多万元建立海尔国际物流中心,启动了新的物流作业流程,整合上游多家原材料供应商、集团内部多个事业部、下游多家专卖点和营销点,把海尔的仓库、车辆和物流信息全部纳入集团物流平台,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结果是使库存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到7天,订单响应速度从20天缩短到6天,仓库面积由24万平方米减少到2万平方米,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从每年2.7次提高到3.1次,新产品开发速度从每天1个增加到每天1.7个,大大提升了集团的竞争力。

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是实现现代物流系统集约的有效途径,它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后勤服务,把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公司来承担,使供应链的多品种、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模式变得更为经济。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为戴尔公司配送电脑,同时也为天津的摩托罗拉配送手机、为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配送羊毛衫。这样,大通的运输车从上海开到北方送去的是电脑,返回上海带回的是摩托罗拉的手机和鄂尔多斯的羊毛衫。由此,极大地降低了空载率和物流成本,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二)信息的集约

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供应链的协调运行依赖于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以避免由于某个环节的信息失真而造成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而支撑信息共享的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理念。基于这些技术理念的供应链系统的信息集约建设,将突破单一企业各自为政建设信息系统的局面,从单个企业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到积累式利用社会资源,可以最有效地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应用率,降低信息利用成本。

沃尔玛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将刚刚出现的卫星通信技术引入商业流通领域,建立了全美最大的私人卫星通讯系统,将其分布全球的3000多家分店连在了一起,通过高科技手段,大大加快了基础商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决策传达和信息反馈的速度,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在日本,依托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连锁体系的配送半径可达400公里,总店能在数百公里之外对销售网点进行实时、准确的商品存量监控。在食品行业,除了POS系统在零售终端的普及外,日本的大规模零售店都已引进了EOS系统(电子订货系统),与交易对方联机,并有VAN(增值网络系统)将食品工业和批发业联结起来,不仅有效提高了流通效率,也确保了食品安全信息的可追溯。

目前,我国现代商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但已出现了如上海海烟物流公司这样的重视信息集约建设的新型分销服务提供商。公司在引进国外先进物流设备的同时,辅以WMS(仓库管理系统)、GIS(电子地图)、GPS(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实现业务流程自动优化,提供物流信息全程透明化追踪,能够随时跟踪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状况,取得了良好经营效果。

信息的集约建设正愈来愈受到关注,近几年来更出现了公共信息联盟和公共信息平台的发展趋势。韩国做出了1996年开始到2015年的20年计划,准备逐步建设PORT-MIS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预计投资4993亿韩圆,以求收集基础信息,建立一个公共信息物流平台。(三)企业经营的集约

传统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对资源的直接控制,适合于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企业通过规模效益得到发展。但是,在强调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今天,这种对“原材料-制造-分销-销售”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具有优势。

在如今这样一个超竞争的环境中,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出发,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使供应链的每个节点更趋专业化和社会化,让每个企业都可以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关键业务上,充分发挥其优势,而把非核心业务交由“专家”企业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业务外包”。

企业通过业务外包可以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充分利用资源,从而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目前全世界年收入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都普遍开展了业务外包,而且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例如,通用汽车公司的Pontiac Le Mans已经不能简单定义为美国制造的产品,它的组装生产是在韩国完成的,发动机、车轴、电路是由日本提供,设计工作在德国,其他一些零部件来自于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和日本,西班牙提供广告和市场营销服务,数据处理在爱尔兰和巴贝多完成,其他一些服务如战略研究、律师、银行、保险等分别由底特律、纽约和华盛顿等地提供。总成本中只有大约40%的成本发生在美国本土。通用公司还把运输和物流业务外包给理斯维物流公司(Leaseway Logistics)。两者的合作使通用节约了大约10%的运输成本,缩短了18%的运输时间,减少了整条供应链的库存,始终保持着高效的反应能力。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三个方面的集约只是现代流通集约机制在不同侧面的体现,它们彼此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比如,物流的集约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而物流的专业化也为企业发挥核心优势创造了条件。

四、现代流通的集约机制的形成机理(一)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单位产品成本随产量增长而下降的长期趋势。这里的规模经济主要是指产业规模经济,即由产业规模扩大所导致产业内分工深化而形成的企业经济上的有利性。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分销能力,这为社会化的大流通创造了条件。现代流通在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分销等多个环节都出现了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分工体系下,每一组织都只需完成某一相应的职能,这有利于培育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其结果是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益。应当承认,伴随着现代流通的出现而产生的精细分工相对传统流通的粗放经营,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能够最大限度地增进劳动生产率。(二)范围经济

所谓范围经济,是指一家企业提供各种产品要比多家企业分别提供其中一种产品节约成本。可用成本函数C表示为

C(q)<C(q)+C(q)+C(q)+……+C(q)123.n

其中,q=q+q+q+……+q。123n

范围经济产生经济效益的原因,是因为企业联合生产和销售多种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源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共享。比如上文大通物流公司的例子就是典型的范围经济,因为大通为多家企业统一配送货物显然要比各家企业单独配送有效率得多。(三)学习曲线原理图4-3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原理以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其主要思想是与固定设施随着使用产生的磨损、其能力将逐渐降低的性质不同,人随着对某一种活动的多次重复将积累起经验,因而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曲线原理研究的就是这种经验积累对成本的影响。其表现是随着工人累积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和工时就会降低(如图4-3所示)。

在现代流通中,社会分工带来了更加专业的工种,使劳动者可以集中从事某项专门的工作,让他们能更熟练地完成这些工作,由此增加了整体的运作效率。(四)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主要是指在市场机制下,交易双方用于寻找交易对象、签约及履约等方面的所有支出,包括金钱的、时间的和精力的支出。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包括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等。

流通中存在着大量的交易成本。比如,延迟交货而产生的时间成本、与上下游企业议价的谈判成本、处理库存积压的成本等等。这些交易成本或是由于企业一体化的低效率,或是由于流通环节的分离性所造成的。而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现代流通是从整体流程的角度出发,每个节点企业与链上的其他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增加交易频率,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同时资源外包又能降低资产的专用性,由此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

本章小结

现代商品流通机制既具有流通一般机制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这些特性主要体现在合作机制、创新机制和集约机制上。

商品流通本原就必须合作,这是其中介地位所决定的。现代流通要发挥“先导产业”作用,其中不仅仅是商品分销,而是具有信息收集、流程设计、资源整合、虚拟经营等,使合作的必要性更凸显出来。流通合作的动力来自合作产生方对利益的分享和克服资源的制约。合作通常要分析价值和成本,要考虑成功合作的要素,现代流通合作形式可以从时间、空间、战略等维度划分和把握。

流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其内容包括主体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方式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流通创新机制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扩散性、价值性等特征。流通创新机制之所以能深入流通的各个环节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因为具有强烈的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集约机制是相对“粗放经营机制”的一个概念,强调新的要素激活各种存量,优化资源配置。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由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先进的流通工具和设备、专业化的流通企业等条件促成。这一机制一般可以外延到物流集约、信息集约、企业经营集约等方面。

思考题

1.试述区别新旧流通模式合作机制的特征。

2.什么是合作形成机理?

3.试举例分析合作的价值和成本。

4.流通合作机制有哪些形式?

5.什么是创新机制?现代流通创新机制内容有哪些?

6.流通创新机制性质是什么?

7.“集约经营”和“粗放经营”的区别是什么?

8.现代流通集约机制的条件是什么?其外延有哪些形式?

第三编 流通过程

商品流通的过程,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的过程,他们分别从产权转移、商品实体转移、信息传递和货币运动等方面既独立运作,又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商品流通的完整过程。现代流通企业通过将四流的各种运作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盈利模式。

第五章 商品流通中的商流运动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商流的含义和类型;

2.了解我国商流存在的问题;

3.掌握商流合理化的含义。

商品流通中的商流也称所有权流,指商品所有权从渠道中的某个成员流向另一个成员的转移过程。

第一节 我国商流的类型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商流运动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框架体系,基本上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优化商流运动的基本思路已逐步清晰。

一、商流的主要类型(一)从商流的环节分类

从商品进入市场通路来看,中国目前的商品流通在其最初环节上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或者叫四种渠道)进入市场的,如图5-1所示。

1.生产企业直接在各地区设置销售机构

这些销售机构有些是企业派驻的办事处,有些是销售分公司。他们的任务是向当地的主要零售商店和用户推销商品,一般不再通过中间批发商。但是,如果销售机构承担着向周围地区扩展产品市场的任务的话,则可能还会向周围地区(如县以下的)商业批发机构推销他们的商品。这种商品流通渠道是工业自销发展到成熟状态的典型形式,也是国际上常见的商品流通形式,其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于价值较高、体积较大、购买频率较低和品牌选择性较强的商品的销售活动。我国目前大多数的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都是通过这样的渠道流通。图5-1 中国营销渠道的主要类型

2.生产企业通过中间商经销其产品

这种流通渠道同传统流通渠道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越过了产地采购商直接同销地的批发商发生联系,而在销地利用的则仍然是商业企业,依靠商业渠道来为企业开拓市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流通渠道仍然是一种主要类型。利用中间商的情况也有不同,有的只是将其作为一种流通中介,同中间商保持着一种一般的买卖交易关系;有的则委托中间商进行独家经销或独家代理,甚至建立起稳定的“一对一”的产销代理关系。实际上是将中间商作为自己的专职销售机构来对待。前一种情况比较适用于市场面广、购买频率高、商品价值不大的日用消费品,如烟、酒、食品及零售的日用消费用品;后一种情况则同生产企业自设销售机构差不多。

3.生产企业通过交易市场销售其产品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集贸市场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由单纯的农副产品交易发展到既有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又有日用工业品,甚至还有生产资料;交易方式也由以零售交易为主发展为批零结合,甚至以批发为主;市场设施也由简陋的就地设摊/以路为市,发展为建设起高标准化、大规模的永久性交易市场。目前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省市都已出现规模庞大、商品众多、交易量可观的工业品交易市场,并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如广东的家电市场、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常熟的服装市场、温州的鞋业市场和浙江桐乡的羊毛衫市场等都已成为中国闻名的专业化商品交易市场。进入市场的主体,主要是各产业生产企业,也包括一些中间商。大多数交易市场都发挥着一级批发和二级批发的功能,甚至成为一些大城市零售商店的主要货源基地。从通过交易市场进行的商品情况来看,大多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产品,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大企业著名的名牌产品,但经营这些产品的大多并非生产企业本身,而是中间商。

4.生产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企业直接销售方式目前在中国商品流通渠道中也占了一定的比重。大部分生产资料是通过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的方式进入市场的,也有相当部分消费品是通过企业直销的方式卖给消费者。在消费品方面,值得注意的直销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集贸市场的零售活动,生产者通过在集贸市场同消费者直接交易来实现商品的全部流通过程;二是设立品牌专卖店,专门销售某企业(某品牌)的商品,由于通常专卖店都是由生产企业自己开设,并直接面对消费者,所以也是直销形式之一;三是通过对消费者的直接推销,如上门推销、邮购等。(二)从渠道成员关系分类

以商流或它的相互关系和协作的密切程度,以及为达到这种协作程度的组织方式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

1.松散型模式

这一模式有三个特征:第一,成员是在产权和管理上独立的企业构成的,每一个成员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第二,每个成员都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决策,整个网络缺乏统一目标,各成员之间并没有形成确切的分工结构;第三,各成员之间的联系是通过谈判和讨价还价建立的,成员之间缺乏信任感,除了交易关系外不存在其他相互联系的约束。

松散型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营销渠道模式,它在市场经济不甚发达,大量生产体制尚未形成规模时极为盛行。在今天,这种模式依然存在。农产品由于其生产的分散性和季节性,需要通过多种销售组织使其产品进入市场;众多中小企业由于其财力和销售力量有限,也必须依靠各种中间商来推销商品;某些特定行业由于其行业产品特点和传统,也沿袭松散型模式。

2.公司型模式

公司型模式指一家企业拥有和控制若干生产机构、批发机构和零售机构等,控制着若干营销渠道乃至全部渠道,综合经营和统一管理商品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业务。公司型模式最本质的特征是整个营销渠道建立在产权统一基础上。

这一模式的优点非常明显:首先由于整条营销渠道的各个环节均置于单一企业的控制之下,因而可始终按统一目标、计划和规模来提供服务,有利于企业统一形象和品牌的树立;其次,公司型模式能有效地摆脱流通企业的控制,并使公司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最后,公司型模式可以避免短期行为,确保长期战略的全面实施。

同时,实践表明,不论是控股、兼并、合并、收购还是投资建立统一产权的公司型渠道,都需要占用公司较多的资金,先期投资成本高,给日常经营活动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当生产、经营和营销都统一在一个企业内部,就需要企业拥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因而管理成本较高。

3.管理型模式

管理型模式的特征是:第一,渠道网络成员中通常存在一个或少数几个核心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其自身拥有强大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使它对其成员拥有巨大影响力,其他企业则围绕核心企业开展分销活动;第二,各成员在产权上是相互独立的实体,都拥有自己的经济利益;第三,各成员关系建立在核心企业统一管理和协调的基础之上,使相互关系相对稳定,而且分销目标趋向协调。

4.特许型模式

特许经营是指特许商按照合同要求和约束条件给予加盟商一定的权利,允许加盟商运用特许商的品牌、商标、专利产品、技术以及经营模式的商业活动和经营方式。

特许模式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最为迅速的一种商品分销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的一些特许商开始进入我国,主要在餐饮业、冲洗照相、服装专卖、便利店等方面进行探索,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快餐店,鳄鱼、金利来、皮尔·卡丹等服装专卖店,富士、柯达、柯尼卡等洗相店等,进入90年代,我国特许经营发展迅速,尤其在大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特区,发展势头良好。

特许经营能够得到良好发展并长盛不衰,是因为这一模式对特许商、加盟商、消费者都能带来利益。特许商利用这一模式能在实行集中控制的同时保持较小规模,既可赚取合理利润,又可回避资本风险,实现低成本扩张,确保产品的市场开拓。对于加盟商来说,可以借助特许商的品牌、专利和技术及经营模式等开展业务,避免市场风险,分享广告效益和技术开发效益。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更便利地享受著名品牌的服务。

二、中国商流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中国的商流已经基本实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多渠道流通,但是这种在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交替时期形成的流通格局,仍然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有些甚至对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当前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灰色渠道”冲击了正常的商品流通

在近几年的市场商品流通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处于政府监督管理之外的“灰色渠道”,如图5-2所示。主要表现为:进口商品以非正规的渠道进入市场(如进口商品由走私进入国内交易市场);一些商品交易活动通过未经登记的经纪人或中间贸易机构进行;一些商品交易活动以无发票或票据的私下交易方式进行等等。这些“灰色渠道”由于大多可以避免正规渠道所必须缴纳的部分税费等,给正规渠道流通的商品带来的不正当不公平的竞争,对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并且,由于“灰色渠道”流通的产品处于社会监督体系之外,往往也成为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是可能对社会生活带来危害的产品的流通主要渠道。如果不对其加以限制和管理,将极大影响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甚至扰乱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图5-2 中国“灰色”流通渠道示意图(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

第一,市场竞争规则不规范,缺乏规范的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一些企业不具备基本的经营条件和资格,却可以在市场上公开违规经营;第二,交易秩序不规范,信用意识薄弱,存在大量的交易欺诈和资金拖欠行为;第三,流通立法滞后,有些方面没有相关的法规规范,出现问题有时也找不到适用法律法规来加以处理。(三)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分销成本上升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商品流通渠道的改革主要表现为,各系统各企业纷纷自辟渠道进行商品分销,其目的主要在于加强自控能力,增加分销的便利性。然而,这种做法势必造成在相当部分的自营自销体系中,商品分销规模的大大缩小,从而造成了分销成本的普遍上升,从而造成了分销效益的下降。据有些行业的统计,单位商品的分销费用增加了一倍,甚至一倍以上。

第二节 商流合理化

商流能否合理展开,对于满足消费需求,减少销售成本,加速市场体系的培育都是极为重要的。为此,界定商流合理化的含义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优化商流合理化的方向。

一、商流合理化的含义

合理的商流应当是怎样的呢?从全社会的角度分析,商流的合理化应主要体现在“畅通、经济、高效、适应”等方面。(一)畅通

商流应在沟通产销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保证进入流通渠道的商品能畅通无阻地进入消费领域,保证商品流通渠道能延伸和分布到每一个需要商品的区域和市场。其不合理性往往表现为:由于渠道衔接的中断或中间销售的不力,使得商品不能及时通畅地到达所需要的市场,从而一方面造成商品呆滞积压,另一方面使需要得不到满足。(二)经济

商流应在保证商品流通活动正常的条件下,尽可能节约流通资源,降低流通成本。一方面,可以促使社会经济运行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商品价格,满足消费者利益。其不合理性往往表现为:增加不必要的流通环节,采用不合理的流通规模和使用不适当的交易方式,从而导致商品流通费用不必要的上升,不仅增加了流通成本,也造成了部分流通资源的浪费。(三)高效

商流的组织和运行能尽量促使商品流通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在流通路线和流通方式的选择上应贯彻“优先”的原则,尽可能选择速度快、成本低、满意度高的流通渠道。高效的另一层含义也包括流通主体(特别是直接承担流通任务的中间商)的产出应高于其投入,尽可能做到花费较少的流通费用达到同样的流通目的,或花费同样的流通费用产生较高的流通效率。其不合理性往往表现为:对流通渠道缺少认真的比较选择和精心的组织,相对成本过高或相对效率较低。流通主体管理水平差,投入产出效率很低,甚至产生流通经营活动的亏损。(四)适应

商流的组织和运行能够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相适应。由于商品流通渠道主要是对生产和消费进行中介和沟通,所以流通渠道的规模、结构、方式都应当符合生产和消费的实际需要,成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不合理性往往表现为:数量上的不适应,或是渠道拥挤造成流通不畅,或是渠道发展过于迅速,造成效率低下;结构上的不适应,不能根据生产和消费的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流通状态和经营方式;质量上的不适应,不能根据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及时提高流通渠道的现代化程度,以促进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准的提高。

二、商流合理性的意义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商流的合理组织和运行是十分重要的。(1)从消费需求的角度看,合理的商流才能保证消费者在其所希望的时间所希望的地点,以其所希望的方式获得所需要的商品,而不至于由于渠道不畅使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至于由于渠道组织的不合理而使消费者在获得商品时支付过高的代价。(2)从生产企业的角度看,合理的商流才能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快地进入流通渠道,最大限度地同消费者广泛接触,以促使商品尽快销售,减少滞留和积压。合理的商流还能保证企业能以适当的流通费用来完成其商品消费工作,而不至于由于流通渠道的不合理而提高其销售成本。(3)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合理的商流才能形成合理的市场体系,才能准确反映各种市场信息,促使商品资源合理地流通和分配,有效防止各种不正当竞争的出现,而不至于由于商流的不合理,导致社会流通费用的上升、再生产循环系统的不畅和市场信息反馈的混乱。

三、影响商流合理化的因素

影响商流合理化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即分销主体、分销管理体制以及分销环境。(一)分销主体

分销主体一般是指生产商、中间商和消费者。

生产者是产生流通行为的起因,也是流通渠道的源头。生产者是否直接参与流通渠道的组建,对商品流通合理性的影响作用很大,主要表现为生产者对商品流通渠道的选择。生产者能否根据其商品的特性和市场的特点来准确选择商品流通渠道,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品流通渠道的合理性。从一般的意义上讲,生产者对商流合理化的倾向比较明显,因为商品流通渠道的合理化程度直接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状况和销售成本。生产者总是希望选择最合理的流通渠道来加速其商品流通和降低流通成本。商流合理化的取向同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然而,由于市场渠道信息的不熟悉或其他的一些原因(如流通体制),也可能导致生产者选择不合理的流通渠道,但应当说这并非生产者的本意。

消费者处于流通渠道的终端也是流通渠道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消费者对流通渠道的构建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流通渠道特别是零售终端的网点分布的引导和选择。同时,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也影响着流通渠道的经济化程度,从一般意义上讲,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同商流合理性取向是一致的,因为商流合理能够使消费者比较容易和比较经济地获得所需商品。

中间商是构成商流渠道的主要成分,从而也是影响商流合理性的最为关键因素。问题是中间商的价值取向与渠道的合理性取向并不完全一致。中间商是以谋取流通渠道利润为经营目的,有时不合理的流通渠道(如转手倒卖引起的流通环节的增加)反而会使流通利润上升。所以,中间商的某些行为有时会导致流通渠道不合理程度的增加。对中间商不合理的流通行为形成制约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经济化的选择造成的中间商之间的竞争,制约力大小取决于中间商流通能力的供应与生产商和消费者流通的需求之间的对比,流通能力供过于求,对中间商的不合理行为的制约力就越大;二是流通管理体制对中间商的管理和调控,科学合理的流通管理体制对建设合理的商品流通渠道有着重要作用。(二)分销体制

流通管理体制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区域范围内商品流通渠道及商品流通行为进行管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一般涉及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权限及管理调控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流通管理体制能否对商流合理性产生影响,关键在于管理主体的管理权限能否对所涉及范围内的流通主体及流通行为进行有效调控,同时也取决于管理主体的价值取向是否同流通渠道的合理化取向相一致。(三)分销环境

流通环境是对商品流通行为发生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诸如商品的供求平衡状况、交通自然条件、信息系统的发达程度以及城乡形态的发展变化等等,都可能对商品流通渠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导致了居住区的聚集,居住区和商业区的分离,客观上就为超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之前商业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的渠道构架布局就变得不太合理。因此,商品流通渠道的组建和改造就应当以适应当地经济环境发展为准则。

总之,要促使商品流通渠道的合理化,就应当首先认真分析商品流通渠道合理化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从改造这些因素着手,最终达到优化流通渠道之目的。

本章小结

商流(也称所有权流),是商品所有权从流通渠道中某个成员向另一个成员转移的过程。商流是否能合理组织和运行,对于满足消费需求、减少销售成本、加速合理市场体系的培育都是十分重要的。

商流合理化有四个标准:畅通、经济、高效、适应。畅通指商流应在沟通产销方面发挥作用;经济指商流应尽可能节约流通资源和降低流通成本;高效指商流的组织和运行应促使效率的提高;适应则指商流运行能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相适应。要使商流合理化,必须抓好流通主体、流通管理体系、流通环境三个因素,达到渠道相对优化之目的。

思考题

1.商流合理化的标准是什么?

2.制约商流合理化的因素有哪些?

3.我国商流存在什么问题?你认为应如何优化商流?

第六章 商品流通中的物流运动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物流的含义和特点;

2.了解物流的主体功能和辅助功能;

3.了解配送的含义及其作用;

4.了解配送中心的含义及配送中心发展情况;

5.认识配送共同化的优势和条件。

经济理论界认为增加销售为“第一利润源”,降低成本为“第二利润源”,而合理组织物流则为“第三利润源”。而且,这“第三利润源”是一个巨大的“利润源”,是“企业脚下的金矿”。可见,商品流通第三利润源应该成为商品流通学教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物流及过程

一、物流的含义

物流一词源于国外,最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使军需物资供应快速而合理所使用的词语,战后为企业界广泛采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引进物流这个名词。(一)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空间位移,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所组成。“物”,是指一切有经济意义的物质实体,包括一切积累的社会劳动产品和用于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种资源。例如,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流通过程中的商品;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品等。“流”,是指物质实体的定向移动,既包含其空间位移,又包括其时间延续。

1.广义的物流

广义的物流是指物质资料在生产领域中各个生产阶段之间和独立于生产之外向消费领域转移的全部运动过程。它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各种物的流动。其内容涵盖原料供应、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方面,它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的统一。

2.狭义的物流

狭义的物流是指独立于生产之外的商品的实体运动,即商品实体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运动过程。

3.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也称为宏观物流,是指国民经济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为实现商品流动的多种经济活动。

4.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也称为微观物流,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为实现物质实体流动的各种活动。

社会物流来源于企业物流,并以此作为基础和前提。(二)物流的特点

1.系统性

物流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物流的组织主体、物流客体、物流手段、物流技术、物流信息、物流空间区域以及物流过程的要素和环节等诸多因素。

物流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物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其必须不断地运动。在纵向上,物流活动表现为商品实体从产地向中转地、集散地、消费地运行;横向上,表现为商品实体在不同地区之间交流。

物流活动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的系统,物流过程是由商品包装、装卸、运输、储存、编配、整理、发运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商品实体流,商品实体从产地经过中转地、集散地,流向消费地过程中又明显地表现出物流活动的层次性。

物流活动是一个连续性的系统,是一个连续性的作业过程,包装、装卸、运输、储存、编配、整理、发送等作业环节存在着先后的继起性,在时间上不能中断,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

2.广泛性

物流活动贯穿着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所有涉及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实体的流动,都属于物流的范畴。

物流活动没有区域的界限,物流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也可跨越地区,甚至跨越国界进行活动。

物流载体涉及两大方面,即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这两方面又包含许多方面内容。基础设施方面有运输网站,如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管道网、港口、车站、机场等;运输设备方面有各种运输工具,如车辆、船舶、飞机、装卸搬运设备等。

物流活动的外部环境相当复杂,影响物流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设施条件、资源分布、生产布局、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经营管理状况等。

由此可见,物流活动有着明显的广泛性特点。

3.效用性

物流活动具有时空效用性。物流活动通过运输将物质实体在空间进行位移,从而创造空间效用,缩短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的距离,使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得以统一。物流活动又通过储存来克服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距离,创造时间效用。可见,一切物流活动都会在物质实体的静止或运动中创造时间效用或空间效用。

二、物流的功能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种经济活动,它的目的是要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差异。在物流的全过程中体现出三项主体功能:储存、运输和配送。同时,物流具有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四项辅助功能。(一)储存功能

1.储存形式

储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其作为一种社会机制,是不同社会形态下共有的现象。社会产品的储存有三种形式:生产资本的形式、个人消费基金的形式、商品储备或商品资本的形式。(1)生产资本形式的储存,即生产储存。它以生产资料的形态存在。生产储存的量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储存是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作为生产要素的生产储存,一般应由生产部门来承担。(2)个人消费基金形式的储存,即消费储存。它以生活资料的形态存在。消费储存处在消费领域,由消费者个人、家庭或其他消费群体进行储存,它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要的储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在市场上可随时取得,消费储存的量就会减少。(3)商品资本形式的储存,即商品储存。它的物质结构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部分。商品储存是处在流通领域,即商品实体已离开生产领域,但还未进入消费领域的间隔时间内的停滞。商品储存是商品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商品储备,就没有商品流通。商品储备是商品流通的条件,甚至是商品流通中必然产生的形式。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上述三种储存形式会同时存在,而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商品储存会表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这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总产品量增加了,从而使商品储存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得以增加。同时,生产储存和消费储存的比重却相对减少了,这样又转化为商品储存。于是,商品储存也就成为社会产品储存的主要形式。

2.储存形成的原因

商品储存是商品流通的一种运动形式,其形成的基本原因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消费之间矛盾的特殊性所致,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背离。(1)商品的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空间背离。这种空间背离需要商品运输来克服,而商品运输需要有一定的运输时间。这就决定了物流过程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商品储存,以保证商品流通的持续进行。同时,商品处于运输过程或集中待运时需要一定的时间,从整个社会看,总有一定量的商品处于运输过程,形成在途商品储存。(2)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时间背离。由于商品的生产地与消费地存在空间背离,于是,也就产生了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时间背离;同时,有不少商品是常年生产、季节消费,或是季节生产、常年消费;另有一些商品的生产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和间隔性,而消费则具有连续性,如此等等。这种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背离,客观上要求建立必要的商品周转性储存,以保证日常供应的需要和商品淡旺季的调节。(3)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数量背离。由于生产和消费各自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不一致,也即供求之间的数量矛盾。为了保证商品连续不断地供应,必须建立周转性储存。同时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意外事件而影响商品供应,还必须建立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商品的战略性储存。(4)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结构性背离。生产的一般特点是集中、连续、批量生产,而消费则呈现分散、多样、多变的特点。于是,在品种、规格、花色、包装等方面会出现商品供求之间的结构性背离,需要商业部门进行调整。为此,商品流通部门在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对商品重新进行分类、编配、包装、挑选、整理和必要的加工,以适应消费需要,从而形成销售准备的商品储存。

3.商品储存的形态

商品储存一般存在三种形态。(1)商品周转性储存。它是作周转之用的日常商品储存,是维护正常销售所必需的商品储存。周转性储存可调节市场供求,保证商品在市场上均衡供应,使日常销售不至于中断。(2)商品季节性储存。它是为保证一定季节内销售而储存的商品。有的商品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的,如粮食、水果等;有的商品是常年生产、季节消费的,如取暖器、电扇等;有的商品在生产与消费的季节上不均衡,如蔬菜。这种生产与消费的时间差异,客观上要求建立商品季节性储存。(3)战略性储存。它是为防止阶段性脱销、应付市场供应的特殊情况而建立的商品储备制度,如应付自然灾害、交通阻断等各种意外事件对生产和市场带来的影响。

4.合理商品储存标准

商品储存是流通领域的“蓄水池”,其储存商品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必须与消费结构相适应。否则,这“蓄水池”就会变成“死水一潭”。因此,商品储存必须合理。判断商品储存合理与否的根本标志应该是保证商品流通不中断,又不产生商品非正常的滞留和积压。具体地说,合理的商品储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应确定合理的商品储存量。商品储备必须有一定的量,才能在一定时期内满足需求量。影响和制约商品储存量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市场需求量。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商品储存量与市场需求量成正比。商品储存量随市场需求增减而增减,市场需求量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的,商品储存量也应有所增大。第二,商品生产周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储存量与商品再生产周期成正比例关系。商品再生产周期越长,商品储存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少。例如,粮食和棉花的储存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粮食和棉花的较长的再生产时间。第三,商品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各种商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决定着它们储存时间长短也不相同,从而各种商品储存量也就有差别。一种商品越容易变坏,商品储存时间越短;反之,可以较长。第四,交通运输条件。在商品运输距离一定的条件下,交通运输条件制约着商品运输时间,进而制约着商品储存量。交通运输条件好,商品运输时间短,商品储存量就可以小一些;反之,则应大一些。(2)应确定合理的商品储存结构。商品储存结构是指储存商品中各类商品及其花色、品种、规格等方面的构成。商品储存结构必须与市场需求结构相适应,如果不相适应的话,就会导致一方面市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会导致库存积压。这就要求商业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组织收购,并促进生产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的结构来安排生产。同时,商业部门还应根据市场供求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及时更新和调整商品储存结构,使之不断趋于合理。(3)应确定合理的商品储存空间布局。商品储存空间布局包括商品储存的地区布局、部门和经营环节布局。储存的地区布局包括商品的产地、中转地、集散地和销售地,可在中转地、集散地安排调节性储存,在销售地设周转性储存,在安全可靠的地区安排后备性储存。储存的部门布局应以商业部门的储存为主,充分发挥商业储存的“蓄水池”作用。经营环节布局包括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的布局,批发环节应是商品储存的主要承担者,零售环节只需保持一定量的周转性储存,无需大量储存商品。

仓库是储存功能实施的主要场所。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应该建一些立体式仓库,特别是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立体式多层货架、托盘或货箱系统,储存单元化商品,以巷道式起重搬运设备在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的监控下进行自动寻址、对位,存、取货物,运用计算机操纵出、入库和存货作业,以提高作业效率,改善库存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二)运输职能

商品运输是指商品通过运力发生的场所的变换或在空间的移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即事实上的移动,是在运输形态上进行。”商品运输是商业物流运动的核心。

1.运输的基本职能

商品运输的基本职能是实现商品实体的空间移动,创造空间效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与消费在地区上往往是背离的。商品实体只能借助商品运输来消除区域的间隔和背离状况,使产品得以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完成生产的全过程。

商品实体只有经过商品运输,完成其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位移,其使用价值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得以进行。因而,商品运输表现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并且为了流通过程而继续。

商品运输过程,虽然不改变商品的实物性质和形态,也不增加其数量,但它创造出商品的空间效用,为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提供了可能。因此,商品运输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在运输过程中,社会劳动的耗费,要追加到商品价值中去,增大商品的价值。

2.运输合理化

商品运输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因素,在联结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沟通国际间、地区间、城乡间的纽带,并起着桥梁作用。商品运输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重视商品运输合理化问题。(1)建立铁路、航空、公路、水运、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规模将会不断扩大,流通空间不断拓展,要求运输能力相应提高。运输合理化就是要充分利用既有的综合运输网,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营特点,合理分工、有机结合、综合利用,发挥各个运输网点、站、港、机场的作用,从而提高运能,以最经济、最快捷的方式完成商品实体的空间位移,创造最佳的空间效用。(2)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在组织商品运输时,应按照运输工具的特点、商品的自然属性、市场需求的缓急程度以及运输条件等因素,选择使用不同的运输工具。一段来说,交通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越高,运输速度越快,商品在流通中停留时间就越短。如铁路的重载运输、船舶的大吨位运输、卡车和大型飞机的集装箱运输等都是运量大、速度快的运输工具。(3)改善运输经营组织和管理手段。合理运输,就是要走最少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运力、以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来实现商品实体空间的转移。我国幅员辽阔,运输点多,线长,涉及面广,车、船、飞机流动分配,作业不断变化,系统联系紧密,必须采取现代化手段进行组织管理,建立先进的网络系统,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同时,推进运输科技进步,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商品运输的管理水平。

3.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是运输领域的一场革命,是商品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国际物流活动就是以集装箱运输作为主导运输组织形式。随着世界贸易一体化发展,以及我国经济贸易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广泛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必须跟上商品运输集装箱化的潮流,努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我国的集装箱运输,以实现物流现代化。

我国集装箱运输起步较发达国家晚十多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较快发展时期。2004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60万TEU,比上年增长26.6%。2004年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约890万标准箱,预计到2008年将增长到1240万标准箱,其中单船运力超过5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队将翻一番,单船运力低于1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队将扩大6.2%。(三)配送

详见本章第二节。(四)包装

包装是指为了实现商品的仓储和销售而进行的包装。包装是指物质实体的外衣,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物流体系中的包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运输、储存和销售而进行的包装,可以看作是生产过程向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延伸。

物流体系中的包装体现了三方面的作用。(1)对商品的保护作用。包装使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不致损坏、变质、散落,保护商品的使用价值。(2)对商品的美化作用。美丽的外包装能取悦于消费者,促进销售,增加盈利,特别是自选商品更需要利用商品包装来激励消费者,使之产生一定的情感和联想,促成消费行为。(3)为其他物流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保证。商品实体经过包装后为运输、装卸等物流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使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活动得以方便和快捷地进行。

为了实现物流现代化,必须对包装实施标准化管理,使用统一的材料、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标准,使运输工具得以科学有效地运用。(五)装卸搬运

商品装卸搬运是构成物流活动的重要内容,贯穿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无论是商品运输、储存、保管、配送都伴随着装卸搬运作业。装卸搬运功能是立体的、动态的,既有同一区域内的前后、左右的搬运,也有上上下下的搬运。为了实现物流的现代化,装卸搬运必须实现机械化。(六)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在流通领域的生产过程,其功能是直接为流通,特别是为销售服务,方便销售,如生猪加工。流通加工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分割、分装、配装、套裁、预冷等。通过流通加工,可以解决生产大批量、小规格和消费小批量、多样化的矛盾。例如,配送食品为主的配送中心,没有鱼、肉等生鲜食品的切分、清洗、分装等小包装生产加工流水线,并在流通过程的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温度管理,建立冷藏、冷冻链供货系统。(七)信息处理

物流过程中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信息,因此,物流体系中也处处贯穿着信息处理功能。信息处理主要是对物流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加工,如订货信息处理、库存信息处理等。据此,物流信息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反映物流所涉及的各个领域或过程的形态变化,反馈各种物流信息,以供物流决策者参考;另一方面,又将决策者的决策信息传递到各个物流环节相关功能系统内。为了使物流活动能准确、高效地完成,必须采用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手段来处理物流信息,以促进整个物流体系的现代化的实现。

第二节 商品配送和配送中心

一、配送的概念

配送最先是在日本兴起的,兴起的原因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生产出现了高速增长,而流通却相对落后,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日本政府和企业界开始重视“物流”,物流很快得以发展,配送形式也就随之出现了。(一)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指配送据点根据用户的要求,将物品经过必要的集结、加工、分理、组配之后,按指定时日向相对稳定的收货人交货的输送运动。(二)配送的特点

配送是运输,是物流,它有着自己的特点。(1)配送一般发生在生产过程之后,因而属于产后物流。(2)配送是整个物流系统的终端,是直接面对服务对象的运送活动。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观而具体地体现了物流系统对需求的满足程度。(3)配送一般有相对稳定而明确的订货对象。(三)配送的作用

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配送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构成物流系统。因而,配送是物流的功能之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意义和价值的体现,最终完全依赖于其终端——配送功能的价值实现程度。由于物流的最终目的是为满足用户对所需货物的要求,其中包括对货物的品种、数量、质量、供应时间及送达方式等方面,而配送恰恰能体现物流的最终效果。可见,物流成果主要是通过配送来体现的,配送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1.可以降低社会的总库存

配送活动准确而高效地进行,既可以提高供应的保证程度,又可以减少生产企业的库存,实现零库存,从而降低社会的总库存。

2.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

配送活动集中而高效地进行使生产企业或供货单位同零售企业或用户单位之间平行重复的物流关系简化为全部集中于配送据点、然后再向客户扩散的集约化的物流关系,大大提高了物流系统的效率及服务水平。

3.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配送活动合理而顺畅地进行,可以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从而节约能源、降低物流成本。

4.可以促进流通的社会化

配送活动集中而高效地进行,可以改变不合理的流通形式和流通格局。集中配送可以取代一家一户小生产的流通方式,大规模配送又取代分散、多元化的流通格局,从而促使社会化大流通的实现。

二、配送的模式

目前,我国各系统、各地区实施的配送模式大致有如下四种。(一)企业(集团)内自营型配送模式

自营型配送模式是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对本企业(集团)内部各部门、厂、门店的物品供应。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保证本企业(集团)内部各部门的供货需要,并有助于向外部市场的拓展。其缺点是这种模式形成了新的“大而全”、“小而全”模式,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

较典型的企业(集团)内自营型配送模式就是连锁企业的配送。如上海华联、联华等超市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对各门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的。(二)服务外包型配送模式

单项服务外包型配送模式主要是批发、储运企业利用其所拥有的物质设施和业务优势承接生产企业的配送业务。其运作方式是:生产企业租用批发、储运企业的仓库储存商品,并辟出一些场地用作办公场所,设置自己的业务代表机构,并配置内部的信息处理系统,由生产企业的业务代表控制信息处理权和决策权,独立组织营销和配送业务活动。而提供场地的物流业务经营企业在业务代表机构的指示下,提供相应的仓储、运输、加工和配送服务,收取业务服务费。

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物流企业原先闲置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得以充分利用,原先亏损企业的收益明显地提高;二是物流企业不必费神就可以赚钱,货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地将配送作业进行外包。有鉴于此,双方都乐此不疲。其缺点是:物流企业由于受货主企业指示从事配送活动,因此无法组织合理高效的配送,在资源的利用上较浪费。所以,这是种高消耗、低收益的配送模式。(三)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

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是由从事配送业务的企业与制造商或供货单位建立广泛的代理或买断关系,同时与零售商或用户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将制造商或供货单位的商品或信息进行组配后,按零售店或用户订单的要求,配送到各店、各户。如上海的天天、绿苑等配送中心,就是采取这种模式的。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以较大的价格优势和规模效益达到降低流通费用、减少浪费的目的,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专业化、社会化商品配送中心的形成。因而,这种模式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配送模式,应大力推进该模式。(四)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模式是配送经营企业为实现整体的配送合理化而实施的配送共同化、物流资源利用的共同化、物流设施利用的共同化和物流管理的共同化。它是一种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务的横向集约联合配送模式。

这种模式有很大的优势,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使商品得以顺畅地流通,从而实现物流的合理化。配送的实质是一种规模经营,所以共同配送模式应当是首选的模式。

三、配送中心(一)配送中心及其形成

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编著的《物流手册》中对配送中心的表述是:“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货物,进行储存、保管、分拣、配货、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然后按照众多用户的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活动的设施。”简言之,配送中心是以配送活动为其主要业务的商品集结地。配送中心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形成,到70年代得以迅速发展,其形成和发展的背景是:(1)生产与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物流成本的上升。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相应地商品流通的空间也日益拓展,使得物流成本明显上升。于是,就导致对物流经济化问题的考虑。而体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形式——配送中心也就应运而生。(2)“买方市场”的出现导致“卖方物流”的形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产品日益丰富,市场开始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向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市场竞争开始加剧。为了增强竞争优势,卖方不仅会主动寻找顾客,同时还会借助提供物流的服务条件来争取顾客。“卖方物流”就形成了,从而使物流成本大大上升。于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的的配送中心也就随之而产生了。(3)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对服务的高要求。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内容日益丰富,对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如日本有关资料所记载的:“由于用户在货物处理的内容上、时间上和服务水平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利地满足用户的这些要求,就必须引进先进的分拣设施和配送设备。因此,在运输界大部分企业都建造了正式的配送中心。”可见,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是导致配送中心的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4)超市、连锁店的出现导致对集中配货要求的增强。超市、连锁店一般规模小,网点分散,接近居民。因而,其经营的商品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若按照这样的商品结构组织货源,必然会导致采购成本的上升。于是,客观上要求建立配送中心,统一采购,分散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二)配送中心的功能

配送中心是通过集货、分拣配货和选货等环节来实现货物的配送任务的。配送中心的配送业务一般按图6-1所示的流程进行。图6-1 配送中心业务流程图

从流程图上可以看出配送中心具有以下功能。(1)集货功能。配送中心按照用户所需配送货物的要求,向众多的生产企业购进大量品种规格齐全的货物。(2)理货功能。向生产企业采集的货物运抵配送中心后,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储存。如有不合格的商品可及时退货。(3)储存功能。为了保证配送活动能正常开展,配送中心必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