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社会功能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0:42:21

点击下载

作者:蒋淑媛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网络媒介社会功能论

网络媒介社会功能论试读:

摘要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网络媒介是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技术手段,汇集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各种传播形式,具有及时性、互动性、虚拟性、共享性等特征,融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的媒介系统。我国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就是网络媒介作为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对于我国社会运行系统及媒介受众的影响和作用力,是网络媒介的内在特性作用于一定社会环境的具体反映。

本书的基本逻辑框架是:首先在综述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分析网络媒介的特性和传播模式。网络媒介具有传播类型的复合性、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虚拟性和隐匿性、传播信息的快捷性和丰富性、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和超文本链接、接受主体的个人化和主动化、传受关系的互动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等特征。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分为:搜索引擎模式、信息浏览反馈模式、多点信息发布公共平台模式和点对点双向交流模式。然后归纳、总结出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作为全新的媒介综合平台,从社会整体层面上看,网络媒介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由于人们利用网络媒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复杂程度的提高,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还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网络媒介的传播文化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等,但是这些功能都是网络媒介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衍生出来的,是网络媒介核心社会功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从个人层面看,获取信息、交流互动、学习、购物和娱乐是网络媒介目前主要的社会功能。

本书的重心是以典型网络案例为分析对象,描述和分析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具体实现过程。并分析指出:网络媒介的政治功能的涵义更加广泛,表现为政府信息的发布、普通民众政治参与和表达民意、引导和分化社会舆论和权力监督。网络媒介的民意表达、舆论监督功能凸现,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我国政治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我国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实现,一方面是由于宏观环境和媒介生态环境等外部条件的推动,另一方面,新的传播形态、新的传播主体、多样化的赢利渠道也是社会功能实现的内部条件。最后探讨如何全面认识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介在社会舆论引导新格局、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引导用户积极向上,也能诱导用户误入歧途,既能整合社会力量也可能引起社会动荡,既能塑造先进文化,也能掀起低俗之风,既能娱乐大众也能麻醉人的心灵。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丰富性和互动性,也使网络信息的总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这对网络媒介的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由、民主是网络信息发布的特点,也是网络媒介的活力所在,因此,对网络媒介的监管不应该是强制管理,而是寻求维持秩序与保持网络言论自由、多元化之间的平衡,减少政府的直接介入与干预。倡导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鼓励良好网络内容与服务,强化从业者和网民的自律意识,尊重市场的自由竞争,建立以文化引导、技术管理和法规管理的协同监管模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动因和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思想观念、文化形态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步入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给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大众媒介更加关注民生,民众也通过更多媒介平台参与到社会话题中来。尤其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带动下,各种新媒介平台的出现,例如,数字电视媒介、移动电视媒介、卫星电视媒介、手机电视媒介、网络媒介等,使信息传播从单向单一形态向双向多元形态、从资源垄断向资源共享、从自成体系向开放体系、从不对称传播向互动交流方向转变。在各种新媒介中,网络媒介凭借技术优势,集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打破了传统媒介以传者为中心的线形模式,给予用户最大的互动性,开创了用户和传播者之间进行交互性交流的传播模式。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的网状传播结构。网络给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自主发表观点、形成舆论进而影响公共事务决策的新平台。

近年来,网络媒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生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凭借着网络媒介平台,公众可以自由、民主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中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比如,在“超级女声”选秀节目如火如荼进行的过程中,粉丝团建立了“网络贴吧”,也就是由网友自创、自主管理的粉丝基地,并使其成为一个明星的策划中心,并持续维持这个明星的娱乐高温,“李宇春吧”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孙志刚事件”发生不久,就有网民提出了要深入调查的呼声,更多的网友跟进,发“帖子”提出质疑。随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联动报道,从而实现了舆论监督的全面覆盖。可以说,网络媒介扩充了信息的流通渠道。“华南虎照片事件”更是发源于网络、酝酿于网络、爆发于网络,自从网上传出第一声质疑,越来越多的民众就扑入其中,“打虎派”与“挺虎派”互不相让,各自发挥自身的知识、经验、技术,对虎照真伪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集体鉴定,最终从“网络事件”演变为“公共事件”。从这些现象和事件可以看出,网络媒介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无限大的公共话语平台,前所未有地囊括了相当数量的社会精英,将分散的舆论监督进行了全面整合,能够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发布信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网络媒介充分发挥了快捷、及时的特性,人民网等多家网站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各地网民密切关注,传统媒介同步跟进,为抗震救灾、凝聚人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凡此种种都说明,网络媒介在我国的作用和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在网络媒介的传播过程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固定的传播者的概念,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角色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这对传统的传播理念提出了挑战。如果说在传统媒介生态下,对于媒介起主导作用的更多的是政府和媒介组织自身,那么,网络媒介的出现则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表达的公共空间。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得以拓展和深化。在研读、分析理论书籍和学术刊物上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当下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需要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尤其是以往研究者们没有关注的层面。例如,网络媒介的特性和传播模式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与传统的媒介相比,网络媒介具有哪些独特的社会功能?影响网络媒介彰显社会功能的有哪些核心因素?在社会大系统下,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其他媒介等各种外在力量对网络媒体社会功能有什么影响?合理调控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政府如何进行管制?这些都是本书需要分析和论述的重要问题。

在理论层面,本书力求对现有的媒介社会功能理论作出创新性贡献,丰富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结合我国现实和具体案例分析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规范对媒介的监管,有助于网络媒介清醒认识自身的定位和功能,同时也对社会组织和公众合理利用网络媒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网络媒介的出现,对于传播学来说,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因此,本选题立足于我国网络媒介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借助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以现实案例为分析对象,深入比较分析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异同,总结、归纳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及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并为如何认识、利用网络媒介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这对于清晰地认识、把握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构建和谐的舆论环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一、网络媒介的概念界定

媒介一词是多义的。在中文中,与媒介通用的词还有媒体、传媒。它们都源于英语的“medium”一词。在我国的传播领域,人们对于它们的概念尚未达成一致。

第一种观点认为:“大众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of communication)指的是在信息传播途径上专事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最近兴起的网络媒体。”

第二种观点认为:“媒介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媒介与媒介组织是两个互相联系但意义不同的概念。媒介是指一种物质实体,是传播信息使用的工具;而媒介组织则是指拥有这些媒介,经营这些媒介的机构,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杂志社、电影制片厂等。”

与此相对应,对于网络媒介的理解,通常也有这样不同的认识。

第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媒体从广义上说通常就指互联网,从狭义上说是基于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网站。”还有学者这样表述,“我们可以将所有起到了传播媒介作用的网站称之为网络媒体。从是否完全商业性运作的角度,可以将网络媒体分为商业性网站和非商业性网站。”

第二种观点认为,“网络媒体就是借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网络媒体相对于早已诞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又是‘第四媒体’。从严格意义上说,网络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实际上,无论人们如何定义,都是为了将研究的重心界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便于论述上的清晰明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媒介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也就是说,网络媒介既指传播信息的平台,也是对利用互联网从事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机构的一种通称。本书所研究的重点是网络媒介作为信息传播与沟通的中介链条,在社会转型变革中凸现出来的独特作用和表现出来的社会功能,以及产生的深远社会影响。因此,本书所研究的网络媒介,是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技术手段,汇集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各种传播形式,具有及时性、互动性、虚拟性、共享性等特征,融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的媒介系统。这个定义涵盖了以下内容:

第一,立论的重心不是网络传播的具体内容,也不是网络传播机构的性质和运作机制,而是从新型媒介形态的特性出发,考察在网络媒介作为信息平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内容、形式、传受双方、社会环境等各种要素形成的合力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及功能。

第二,网络媒介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是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第四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介表现出了独特的特征。既遵循了传统传播学的基本规律,同时又对传播学进行了发展和深化。

第三,网络媒介构建了信息交流的虚拟社会,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同时又是现实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担负了重要的作用和社会责任。

二、社会功能的概念界定

所谓“功能”(Function)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中文的“功能”从字面上看,指的是事功和能力。《汉书·杜钦传》称,“观本行于乡党,靠功能于官职”,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在结构功能意义上使用功能的这个概念。“结构是物质系统内各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所有客观事物都是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存在、运动和变化着的,而功能就是指物质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

在我国传播学理论界,针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有的学者直接用“功能”来表述。“大众媒介的功能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见解。第一种观点认为,功能是指大众媒介本身的、在它和社会互动中可以发挥的作用;第二种观点认为,功能是指新闻媒介的主持人以及社会上方方面面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希望(或期望、要求)新闻媒介发挥的作用,或者说希望新闻媒介成为他们的某种工具;第三种观点认为,功能是大众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在社会上实际发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这三种观点虽然在表述的角度上不尽相同,但是在内涵上则是基本一致的,即它们都近乎把大众媒介的功能视为大众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学术界比较倾向于认同功能“是指新闻事业对人类、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作用,即新闻事业满足社会需要的效能”。

有的学者用“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这个词来表述。“传播学对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所谓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个人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从社会角度而言,它指的是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环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个人的观念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基本看法、社会价值和行为规范的接受等等)。传播学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

分析以上两种不同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用“功能”还是“社会功能”,研究的重点旨归于在社会系统中,大众传播对社会成员的观念和行为产生作用的能力。其中,各种大众媒介是传播的主体,是社会功能发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也统指各种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

因此,使用“社会功能”来表述更为准确。本书中的媒介社会功能,就是研究媒介在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发挥出的各方面的影响或作用。媒介的特性、传播模式对媒介的社会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反映出一定的社会效果。

三、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内涵

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就是网络媒介作为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对于社会运行系统及媒介受众的影响和作用力,是网络媒介的内在特性作用于社会的具体反映。

本书对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定义,是从网络媒介的基本功能延伸出来的。媒介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社会功能就是媒介传播的信息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简单地说,网络媒介凭借自身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性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等主要方面产生的作用,并反映在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内容中。当然,这种反映既包括显而易见、一目了然,可知可感的显性功能,也包括隐含在传播过程中,不易察觉的隐性功能;既包括对社会起促进作用的正功能,也包括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负功能;既作用于社会整体,也影响社会个体。在传统传播学理论视野中,一般所说的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而言的,但是针对网络媒介来说,每个人在选择和接受信息时,更具有个性化特征。网络媒介对社会整体的社会功能作用的范围比较广,对社会个体的社会功能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本书从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简单地说,从社会整体层面分析,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还有衍生出来的文化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从社会个体层面分析,获取信息、交流互动、学习、购物和娱乐是网络媒介目前主要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学者对于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对于大众媒介社会功能、网络媒介研究的分析和论述也散见在一些书籍和专业理论期刊上。笔者购买阅读了相关书籍、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查阅、阅读了《现代传播》《电视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以及各大学的学报中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于大众媒介社会功能及网络媒介研究的学术文章,并定期浏览中华传媒网(www.mediachina.net)、新华在线(www.xinhuaonline.com)、中国新闻研究中心(www.cddc.net)、中国媒体咨讯网(www.cmni.com.cn)等专业网站的理论文章。分析、归纳出学者们对于大众媒介社会功能、网络媒介研究的共识和分歧。这些论文是本书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也是本书提出研究问题的重要基石。

一、关于大众媒介社会功能的主要观点

1.媒介的社会功能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于大众媒介社会功能的研究和论述,有一些学者从社会变迁、发展理论、社会舆论、媒介生态等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尽管角度不同,但是在论述中,凸现出了社会运行体系对于媒介社会功能的影响和作用。例如,王敏在《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一文中指出:“大众传媒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载体与工具。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大众传媒放大了受众的接受器官,扩展了受众的接受领域,并通过营造拟态环境影响受众的认识,改变其社会化方式,对人的社会交往与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于佩丽在《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价值研究》中这样论述:“只有将新闻实践放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之中,把媒介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系统、一个功能群体系统来考察和研究,才能揭示并认识媒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媒介的结构功能及其社会进化与社会冲突。在具体考察媒介在整个社会系统之中独特的生存与运作方式,独特的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来确认媒介作为一种社会系统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属性。在大众媒介传播时代,现代媒介的社会功能得到极大的拓展。可归纳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媒介的所有社会功能都是由其信息传播的基本功能所决定的。包括我国媒介所确认的服务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喉舌功能。”

风笑天、邓希泉在《大众媒介在社会变迁中的功能分析及其模型》中这样论述:“大众媒介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发展和作用发挥需要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密切配合,尤其受与所处社会中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机制的约束和制约。因此,对大众媒介的功能分析,必须置入其所在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机制以及历史条件下作总体的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只起到部分的促进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大众媒介不能离开社会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和权力结构,独立地促成社会变迁。李春媚在《大众传媒的本质属性与权力特征》中指出: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传播的工具、手段,它还是特定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载体。传媒对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对意识形态功能的执行,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介权力这一桥梁来实现的。媒介权力的实质是物对人的控制,它有着自己的主体性特征与来源基础。媒介权力是历史的产物,它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停地发生转移。如今,媒介权力体现出由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向“科技话语”和“消费话语”位移的趋势。媒介本身不是意识形态。媒介在发挥巨大的社会作用的同时总要受到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的制约。陈龙在《“发展理论”演进中的媒介角色及其再认识》中指出:传播媒介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除了平等的国际传播环境和全民参与的内部条件外,还有社会整合程度、媒介制度的复杂性、国家或地区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媒介技术因素等。特别是近些年来以微电子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飞跃进展,赋予大众媒体以最生动、最丰富、最广泛、最及时和最具有渗透性的文化形态,成为政治动员、新闻报道、文化教育、消遣娱乐和商业广告的最佳传播媒介。2.媒介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以及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和矛盾性。

大众媒介在运行过程中,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以及社会责任之间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如何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课题。赵雅文在《论传媒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矛盾及其调和》中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传媒与社会具有纵横交错的联系,因此决定了传媒的角色是多重而复杂的,如传者、喉舌、教育者、调剂者、引导者、创收者等等,众多角色两两之间或同向或对立,其中传媒舆论引导者和经济创收者是一对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角色关系。近十几年,我国市场体制的建立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传媒舆论引导者的单一政治属性,代之而起的创收者的经济属性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并与传统的舆论引导者的政治属性形成了冲突和矛盾,这样就使传媒角色面临着重新定位,传媒属性面临重新调和。在传媒实践中,传媒的政治属性要求舆论引导者(社会公众代言人)只能服务于大众,不可以谋取私利;而传媒的经济属性又要求创收者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利润。所以,传媒常常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徘徊。”张昆在《大众媒介的政治属性与政治功能》中指出:“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大众媒介政治属性的表现也不相同。资本主义社会大众媒介的政治属性表现为资本控制下的‘社会公器’;而社会主义国家则表现为党性原则支配下的舆论工具和‘灵魂工程师’。政治属性决定了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政治参与功能、政治沟通功能、权力监督功能、议程设置功能、政治控制功能和政治社会化功能。”“大众媒介作为公共领域,提供了市民表达与沟通的平台。所以,大众媒介必须以平等、理性的原则对待多元的意见。这与历代报人对报纸性质及社会责任的理解是基本一致的,但它并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事实上,大众媒介不仅代表资本或政治统治者的利益,而且由于它本身是一种赢利产业,其追逐利润的动机压倒了对公共利益所承担的责任。在中国,传统新闻理论始终坚持大众媒介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但是大众媒介总是代表政治和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是阶级的舆论工具。”徐国源在《“政治媒体化”:政治与媒体的双重逻辑》中指出:政治媒体化是当今媒体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新闻媒体与政治治理不可分割的关联,政治越来越受媒体的控制,媒体也演变为政坛的“斗秀场”。“随着大众传播研究的兴起,媒介的功能日益显现,由此在西方社会中,社会的整合、政策的宣传、群众的发动、各种关系的协调、各种议题的讨论等,无不依赖于媒介。政治媒体化已上升为西方政治的明显特征。”3.研究媒介的社会功能对于引导社会舆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媒介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者们也意识到了正确认识大众媒介的正面社会功能,对于引导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大背景下,分析研究媒介的社会功能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的舆论氛围,平衡公众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李峻登、田新华在《大众媒介影响公共舆论的主要理论研究述评》中指出:议程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当代西方关于大众媒介影响公共舆论的两种主要理论。尽管议程设置理论有其不足和缺陷,但它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是一个里程碑和分水岭,突破了此前“有限论”的窠臼;而“沉默的螺旋”假说不仅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进行舆论调控提供了依据和启发,也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公共舆论和大众传媒的认识。但该理论仍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中国学者应在借鉴西方学者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自己的舆论学思想。刘坚在《社会舆论的价值生成与大众媒介的功能评价》中指出:对于社会舆论的本质和规律,也应当从价值分析和功能评价入手去认识和把握。大众媒介对社会舆论的功能评价,是一种舆论价值的整合与开发。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价值系统中,一方面与价值主体的传播要求、价值客体的传播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相应的舆论价值形态;另一方面又以其特殊的传播地位,对大众媒介意见体系之外的社会舆论产生重要的价值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往往通过调控社会舆论环境,来增进舆论的功能价值。大众媒介传播活动的组织性,又保证了舆论在有秩序的环境中发挥功能。通过大众媒介将人们零散的、混杂的、非系统的见解形成有组织化的传播,将有效地抑制人言相传中可能产生的的舆论负价值和负功能,同时控制舆论的流传方式和扩散程度,使之形成合理的强度与规模。

廖勇勇在《发挥媒体功能构建和谐社会》中论述了媒体的功能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新闻煤体是调适社会各系统动态平衡的协调器”。“新闻媒介能够监督社会环境,推动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介能够通过舆论监督机制充当社会公众的“传声筒”和“排气阀”。它可以通过广泛地、适时地反映社会公众的意见来传达呼声、宜泄积郁、平衡心理、满足愿望,从而使整个社会心理维持在平衡的状态。赵路平、王新杰在《和谐社会中的媒体角色建构》中分析了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几种角色,即:国家建构中的政治动员者、民主建设中的思想传播者、行政管理合理化中的积极促进者、民主制度的维护者、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在新形势下,媒体如何认清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任务,进行准确合理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功能,这是关系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更关系到媒体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媒体角色需要媒体自身的合理科学定位及其积极功能的充分发挥。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媒体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也会各有侧重。从我国目前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背景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媒体在此过程中主要扮演的角色包括守望者、协调者、引导者和减压器。社会的发展与媒体的发展历来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媒体提供了空前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同时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并不是被动的承担传播任务。其发展也成为社会前进的一种力量,承担着监测环境、沟通信息、协调关系、舆论宣传、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媒体角色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媒体角色的建构需要政府、公众、媒体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推动和努力。戚鸿峰在《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使命和作用》中对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进行了界定:1.新闻传媒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者、宣传者和实践者;2.新闻传媒应该承担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中“润滑剂”、“疏导器”等利益协调者角色。3.新闻传媒要在处理社会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中承担特殊使命。4.新闻传媒要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提升社会文化内涵和品位服务。

二、关于大众媒介社会功能的分歧及还需探讨的问题

研究者们在分析媒介社会功能时,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分歧。同时,随着各种新型媒介的发展和成熟,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也需要更新和完善,这其中,对于大众媒介社会功能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1.对媒介功能的分类角度不同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拉斯韦尔和赖特从传播的角度上提出了媒介的几种社会功能,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主要是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媒介的社会功能,主要贡献是指出了大众媒介的负功能,施拉姆以图表的形式试图从社会、政治、经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但是又用图表的形式从传播的角度对媒介的社会功能在这三方面进行了分别论述。后来的研究者对于媒介功能分类的理解各不相同,这样也影响了人们对于大众媒介功能的认识。

张鑫在《大众传播功能研究新论》一文中指出:“大众传播的功能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是不同的,因为大众传播与大众传播媒介本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众传播是一种活动、一个过程,而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大众传播活动中负载、转换和传递信息的物质材料,是一个工具、是一种物质实体。大众传播媒介是人类传播信息的工具,它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而大众传播是人类维持生存发展的基本活动,它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类的交流沟通。这本来是两个很容易区分的概念,但我们现在的很多教材却把它们混为一谈。”他认为:大众传播的众多功能可以分成这几个层次来研究,即大众传播的功能也有基本功能、具体功能和派生功能的分层。同时相应地我们也借鉴西方学者负功能的观点,这里每一层次的每一种功能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负面作用,也就是说每一种功能都可能有相应的负功能。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指的是大众传播这一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大众传播的具体功能指的是大众传播由于传播种类不同的信息对人类所起到的不同的作用。这里我们采用的是施拉姆的四功能说的观点,也就是大众传播的具体功能包括: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大众传播的派生功能指的是由它的基本功能引发出来的一些其他功能,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拉扎斯菲尔德和R·默顿的观点,但略有调整和改动。大众传播的派生功能应该包括:授予地位功能、议程设置功能和舆论功能。

陈翔在《回顾与批判:检阅媒介功能理论》一文中以回顾与批判的交融视角,从三种视野阐述传统媒介功能理论,其一、文化学视野:媒介功能研究的批判型理论。文化学从文化层面和意识形态入手,对媒介功能进行理性思辨和文化批判;其二、社会学视野:媒介功能研究的理论拓展。社会学从社会内涵和意义角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媒介社会功能的视野;其三、传播学视野:媒介功能研究的主体理论。传播学从实证分析和量化的科学调研中把握媒介功能的现实表现,基本上能准确界定媒介对于社会的作用。无论是传播学、文化学,还是社会学,都是立足于本体、从一个角度在构建理论范式:从媒介施与到社会服从。在这个范式中,媒介功能的发挥与实现是单向的,也是绝对的,社会在媒介面前是一个无能的被动者,它只有顺从,不可能反抗。2.论述分析偏重概括性和学理性,针对不同媒介特性分析其具体社会功能的论述较少。

纵观对媒介功能理论的种种论述,它们均存在一个共同的研究特征,研究者们大多从某一传播学或社会学理论,例如议程设置理论、社会整合理论、发展理论等,对媒介的社会功能进行评说,虽然这种研究方式有助于对媒介功能理论研究的深度探讨,但由于从前人理论到个人观点的分析范式,脱离了对现实媒介发展的关照,论述中的学理性和概括性难以实现对媒介功能研究的细化和深入,更谈不上具体性。同时,研究者对于媒介功能的研究,多是从传播过程的视角分析传播媒介共性的社会功能,但是,报纸、期刊等平面媒体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由于自身媒介特性和传播模式的不同,其所承载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受众群也不同,在社会上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此,不同媒介之间的社会功能虽然存在着共同的特征,但是其差异性功能更是需要我们加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关于网络媒介的主要观点

1.网络媒介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

许多学者也注意到了网络媒介的出现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讲到“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求和希望的声音”。马克·波斯特在他所著的《第二媒介时代》中,将“网络”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后的又一大众媒介,明确指出了“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对媒介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的、无可比拟的影响,指出了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像网络媒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和世界的发展进程。我们不应再把其看做是一种“大众媒介”,实际上,它是人类传播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种新型的传播和媒介形式,是一种全新的媒介综合平台。二十世纪末期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最早倡导者纽约大学新闻系主任杰伊·罗森(Jay Rosen)认为公众的参与对改进新闻传播格局有着重大影响,因为“读者和观众现在有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新闻来源渠道,他们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丧失对传统新闻媒体的敬畏”。2003年10月他在《哥伦比亚新闻观察》(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权威的条件》(Terms of Authority)的文章,他说“虽然不是每一个公民都会成为记者,但是每一个记者都能够在网络上形成一个迷你型的公众群体。”“网络上的新闻交易,意味着一种新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每个读者都能成为作者,而且人们对新闻的这种‘消费’是在他们更主动地寻找正在发生的新闻、有时候还相互合作的情况下完成的。”

我国的传播学者也意识到了网络媒介的特性和发展。喻国明在《传播规则变革背景下传媒竞争力构建》中提出:“媒介的融合,其实意味着媒介功能的交叠,这种交叠使不同媒介在完成某一共同性的功能目标上实行分工成为现实。”周鸿铎在《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研究》中指出:“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动力。将发展网络经济上升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不仅是中国改造传统产业的一种契机,而且是打破产业分割,盘活沉淀在体制内的各种资源,通过体制内与体制外经济组织的充分对接改善经济运行机制的一次历史契机。”丁子在《“第四传媒”与大众传播的新趋势》中指出:计算机帮助不同的传播媒介在功能融合的进程上迈进了一步。Internet作为一种计算机控媒,不论是数字化电视还是数字化报刊,提供给人的都是更为丰富的信息传输手段和接受手段。从这一角度上说,计算机控媒变成了一种具有高度互动性的、多种传统传播媒体居于其中的媒介,成了媒介发展的更高一种形式。2.网络媒介逐渐成为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

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介,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互动的平台。公众不再单纯地是接受信息的“受众”,同时也是传播信息的主体。网民的声音和意愿对于推动事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胡泳在《从大众媒体到“乱众媒体”——试论新媒体对未来新闻的影响》中对公众与新闻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媒体由一种公司所有物开始变成一种公众参与物,人们迫切需要一个从公众角度对媒体的定义。媒体定义的改变,必然导致新闻记者定义的改变。新闻生产的方式,过去,是“过滤,然后发布”,现在,借助简便易用的网络出版工具、永远在线的网络环境和功能强劲的移动设备,开始向“发布,然后过滤”转移。今天,人们可以用更多的办法获得前所未有的更多信息,随着媒体变得无所不在和随时渗透,受众变得四分五裂。“碎片化”是遍及所有媒体平台最重要的趋势。周海燕的《重读刘涌案:公共领域视野中的司法与传媒之争》中对网络表达公众舆论的功能,通过刘涌案进行了论述。她认为:网络表达公众舆论的功能是与其传统功能——国家权力之喉舌相对立的。网络的最大特点之一,即“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也就是说,网络向所有人开放,在网络上,无所谓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分,也不需要“把关人”(gatekeeper),这也就意味着在网络上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信息的多元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所有的传媒中,网络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言论自由的领域,也是得以使真理彰显的重要管道。传统媒体只能由把关人选择少数发言者,因此经过把关人选择的少量言论所产生的效应就很容易被放大。但在网络媒体上,由于把关人较少,互动性强,因此,在网络媒体上的讨论中,公众发表意见的机会是基本均等的。正是因为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承担了表达民意(尽管,一如既往,它仍然同时担负着宣传喉舌的功能)的责任,并代表着民意,在公民权利对抗国家权力之情境下,不断尽自身所能,扩大在中国社会逐渐艰难生长起来的“公共领域”,才使得它与司法之间的冲突由稀见至频繁,由平淡转激烈。赵雅文在《论传媒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的矛盾及其调和》中对网络媒介的互动性特色进行了分析:网络彻底打破了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的局限,使得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传播者,这样就使得传统的传播者及舆论引导者的权威、单一的角色被大大地冲淡了,传播的教育价值减弱了而娱乐价值却大大加强了。同时由于分散、广泛和即时的特点,又对其政治属性提出了挑战,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缺乏权威性的把关,谁都无法妥善地控制聊天室或是BBS上的帖子,所以除了道德自律外,网络在理论上难以实现舆论监督者的角色。因此可以说,网络是对传媒双重角色、双重属性的一种解构。从传媒的经济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的经济利益驱动显而易见,因此网络被视为朝阳媒介,从传媒的政治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的社会价值实现相对薄弱,因此在这方面不及传统媒体。3.网络媒介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对网络媒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以专业性的研究网站为例,中国新闻研究中心(www.cddc.net)就“网络媒体”的研究开设了独立的专题,其中,在“网络影响舆论”栏目下,共有94篇文章。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唐春林在《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思考》中指出:要抢占网络舆论主阵地,通过正面引导,将网络舆论导向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当务之急是必须建立快速反应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谢平在《论博客舆论的形成及其特点》中论述了博客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新闻信息源和新闻报道形式存在,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和舆论阵地。作为一种新兴的开放性的舆论形态,博客舆论具有平民性、开放性、情绪性、互动性等几个方面的特征。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新闻信息源和新闻报道形式而存在,正在日渐发展成为一种有着较大影响力的舆论阵地,形成了一个“平民”舆论的自由场域。李子臣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及其引导》认为:网络舆论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针对目前网络舆论情绪化较强的弱点,可以通过培养论坛意见领袖进行具有亲和力的体贴的舆论引导和通过连通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进行选择放大引导。李敬一、苏海涛在《网络舆论引导:监控与疏导的博弈》就网络评论员这一现象,提出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在网民中树立较高的信度,以保持自由传递的环境为限度,以“意见领袖”的角色来积极、主动地开展网络舆论调控活动。刘艳凤的《正视网络舆论影响力》中论述了网络舆论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积极作用是:一是有利于促进事态真相的揭示,满足最广大群众的信息知情权。二是传导民意,聚集舆论,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在互联网空间得到了更好的实现。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是:一是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减弱。二是网络中充斥着一些非理性、情绪化的舆论。三是在网上出现一些超越法律和道德许可的言论与信息。发挥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管一是要发挥网络媒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紧紧掌控网络主动权。二是重视与传统媒体间的互动合作,以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三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跟进与完善。四是提高广大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

另外,孙宜山在《网络传播中舆论引导的特点分析与实施》中对网络舆论引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网络新闻媒体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和对信息的垄断,使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变得更加自由和平等,在网上人们有了更多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这有利于充分反映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愿望、意见、要求和呼声;有利于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正确舆论的形成;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的进程。但另一方面,网络新闻媒体作为一个全开放的几乎没有任何管制的信息和观点的通道,给舆论导向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网络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应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其一、开放性与原则性;其二、多元化与主旋律;其三、商业化与导向性。加强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需要重新定位“把关人”的社会角色、充分发挥“议题设置”的功能、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

甄书秀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舆论引导功能》中指出: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受控、单向的传播不同,互联网提供的是舆论多元的信息空间,在网络时代,要想避免不负责任的言论扩散,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除了以往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控制方式外,还应加大技术与法规控制的力度,通过抢占网络制高点即由政府控制信息通道,通过科技手段管理网络媒体。另外管理好网络媒体一定还要通过法制进行规范,防止和剔除有害言论,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四、针对网络媒介还需研究的问题

1.网络媒介的特性和发展对传播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马克·波斯特的《第二媒介时代》还多次提到了网络媒介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基础的解构,而且也承认网络媒介与大众媒介的巨大差异,“信息超级高速公路以及虚拟现实是丰富现有消费文化形式的传播媒介。”梅琼林在《新媒介催生新的传播学研究方法》中提出:“网络以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融合、媒介资源丰富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特点,打破了各种传统概念,形成了新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跨文本的全新空间,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传统的传播理论难以合理地解释网络传播现象,因此,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必须做出重大调整,才能适应新的传播形势的发展需要。”2.对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的分析基本延续了西方传播学者的相关论述,缺乏针对网络媒介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有代表性观点。

有学者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学者注意到网络媒介在中国传播领域引起的种种变革,对网络媒介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功能进行了逐步的探讨。大致归纳出学习功能、教化功能、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和娱乐功能。吴镭在《互动传播的功能、效果刍议》中就网络媒体的互动性,指出互动传播摒弃了传统媒体单纯的“宣传、教育、告知、控制”的功能,彰显了其娱乐功能、表达功能、减轻忧虑功能、社会联系等功能。付丽的《感官征服:“单向度”视角中网络媒介的文化功能》立足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的批判视角探析网络媒介功能,认为技术与文化意义上的网络媒介功能,本质上是一种“单向度”的对网络主体的感官征服。“人性化”界面,以其多感官的表象模式,对网络主体感官进行技术同化和改造,实现对主体感知世界方式、效果的影响与控制。超文本的“多维空间”威胁着网络主体的意义容纳能力;非线性、自由联想的感知方式,使主体在“超空间”中迷失。网络主体在虚拟现实中沉浸,则意味着主体经验越来越成为人工的产物与技术的附庸。谭德礼的《网络媒体的社会功能探析》,虽然意识到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但是在探悉网络社会功能时,还是延续了以往对于媒介的定位和认识,他认为,网络媒介具有的四种积极功能是:有效信息的海量传播功能、快捷反映的舆论引导功能、丰富多彩的教育功能和民主政治的监督岗哨功能。

第四节 研究视角和理论工具

一、研究视角

本书的研究视角是从宏观到微观、从表入里、从大到小逐步推进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我国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第二个层次是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在网络事件中的具体体现;第三个层次是影响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我国的网络媒介。由于网络媒介的发展历史较短,对于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新兴的研究对象和不够系统化的研究现状,本书需要做出前瞻性的研究。本书将比较新老媒介的不同特性,结合时代背景,研究特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下媒介的共性特征和功能,给中国媒介的发展与创新提供参考和指导。

多位传播学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对媒介功能进行过研究,但多是或者从传统媒介的社会功能入手进行分析,或者是从媒介的所有权的角度分析媒介的定位和功能。而对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的研究,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背景下,通过现实案例聚焦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进行实证分析,还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在网络媒介的推动下,不论是信息传播的新形态还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事件,都不仅仅是我国当下的特殊社会文化现象,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因此,通过对典型网络事件和网络信息传播新形态的分析,将有助于深入分析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认识网络媒介的实质。

对传统媒介社会功能的研究着眼于媒介对受众的作用和影响,在强烈的媒介主体意识支配下,受众选择、处理信息的主动性被忽视。而在网络媒介中,传者和受众的界限日益模糊,双方的地位趋于平等,这使推动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网络媒介自身以外,对网民研究也是本书的重点。

二、理论工具

研究我国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不可避免地要从传播学的角度探寻网络媒介内在规定性对其发挥社会功能的影响。从网络媒介的内在结构出发,网络媒介的特性、传播模式、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形式、接收者等构成一个系统并对其社会功能产生着显性或隐性的作用。另外,网络媒介是我国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媒介的生存环境即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整体的发展变化和技术条件的发展和应用也将对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本书主要采用结构—功能理论为分析基点,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运用系统论、公共领域理论、媒介管制理论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也在本书中得到较充分的应用。

结构—功能理论源于生物学中的有机体论。20世纪初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率先将结构—功能的概念和方法引入社会科学,T.帕森斯、R.K.默顿等社会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学的分析。布朗的功能论强调整合是每一个社会生存的必备条件,所以社会里的结构与组织都是为此而存在、运动的。经济结构、宗教仪式和亲属家族组织都是为社会整合而存在的。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社会制度之起源乃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他认为每一种风俗、概念、物质、思想、信仰都具有很重要的功能,是社会整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帕森斯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切必要生存功能的社会系统,是社会行动者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的组合,在社会系统中,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按照一定规范进行的。默顿则认为,可以有一系列相互替代的社会制度来满足同样的功能性前提。1960年,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在《发展中地区的政治》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研究方法运用于政治学。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结构—功能理论是一组松散结合的社会科学理论,应用在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尽管社会学家在论述和应用这种理论时,关注的重点和角度不同,但基本观点是:“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相应的功能。”在媒介研究方面,德弗勒和洛基奇曾从结构功能理论出发指出:“媒介作为一种系统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功能。只要我们的媒介继续满足那些社会视为重要的需求,这一系统将存在下去。”本书根据结构—功能理论的基本观点,集中研究网络媒介履行的功能以及实行功能的内在结构和组成要素,同时,将之视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分析社会系统和网络媒介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系统论强调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这一特性形成了系统中的组织。同时,系统也具有一个环境,它们并不存在于真空中,而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笔者认为网络媒介自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其社会功能的实现,首先受到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必须要分析网络媒介系统中各部分间的连结、影响和联系。同时也受到媒介系统、社会系统的影响,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实现,必须适应媒介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变化。

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德国学者于尔根·哈贝马斯提出来的,之后,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便受到高度审视。与之相关的公共舆论与传媒的角色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哈贝玛斯指出:“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是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构成了公共空间。随着中国网络媒介的发展,网民通过网络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能力也在日益增强,网民的意见和呼声逐渐强大。网络媒介成为下情上达与上情下达的一种对话渠道,同时,网络也成为汇聚社会公众意见,形成舆论并影响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可以说,网络媒介成了一种公共领域,并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网络媒介构建的公共领域内,网民的意见汇集起来,对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事务产生影响,使网络媒介舆论引导功能得以显现,网民是如何发挥作用,影响网络媒介发挥社会功能的?本书将结合具体的网络事件,借鉴公共领域理论的基本观点,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我国传统的新闻学以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将媒介视为一种喉舌工具,其理论基点是通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媒介传播的内容进行分析。现阶段,网络媒介诞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和时代对于媒介的任务和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媒介是否还具有喉舌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如何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管理?何种管制是有效的?如何既得到管制的效果,又避免管制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职能理论认为,现代政府应从一个无所不在、事无巨细、无所不揽政府转变为一个主要提供基本秩序和规则、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按照这一理论,本书试图给出合理发挥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基本思路。

第五节 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

一、基本框架

本书将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解构、分析、归纳我国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但是无论是网络媒介系统自身,还是整个社会大系统,其中每个组成部分都将对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产生影响,本书不可能对涉及的每个方面都进行详细而具体的描述和分析,因此,结合我国网络媒介发展的实际,对于现阶段具有突出作用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从社会大系统来看,我国传媒媒介功能的演变、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的关系,构成了影响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外部条件;从网络媒介系统自身来看,传播模式的创新、网络论坛、博客等新的传播形态,网民作为信息传播主体、以及多元化的赢利渠道,构成了影响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内部条件。

首先以信息传播理论为分析基点,在综述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分析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和特性。第一步与传统媒介的社会功能学说相比较,归纳、总结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第二步以具体网络媒介案例为分析对象,描述和分析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具体实现,并分析我国网络媒介目前凸现出的主要社会功能。第三步立足于我国网络媒介的生态环境,在分析我国传统媒介功能演变的基础上,分析推动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外部条件。第四步结合网络媒介的传播新形态和公共领域理论,研究影响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内部条件,如传播形态的创新、传播主体的变化和影响、网络媒介在媒介市场中的生存根基和赢利渠道对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具体影响。第五步结合媒介管制理论,探讨如何全面认识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介在创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二、主要观点

第一,我国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就是网络媒介作为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对于我国社会运行系统及媒介受众的影响和作用力,是网络媒介的内在特性作用于一定社会环境的具体反映。

第二,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式,网络媒介不仅仅是传统媒介的简单进步和发展,而是对以往传播媒介的全新整合与整体重塑,从而成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综合平台。网络媒介具有传播类型复合性、传播主体多元化、虚拟性和隐匿性、传播信息快捷性和丰富性、传播形式多样化和超文本链接、接受主体个人化和主动化、传受关系互动性、传播范围广泛性等特征。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分为:搜索引擎模式、信息浏览反馈模式、多点信息发布公共平台模式和点对点双向交流模式。

第三,与传统媒介一样,网络媒介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与此相对应,网络媒介具有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如果说我国传统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主流舆论和权力监督等几个主要方面,那么网络媒介的政治功能则具有了新的内涵,首先,网络媒介同样是国家和政府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统筹协调资源、高效、科学实施公共管理方面提供了便利;其次,网络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介的受众地位,受众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网络媒介为社会大众参与政治、讨论政治创造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空间。同时,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更具有了新的特征,网络媒介不仅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更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通过网络媒介,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地行使自己的言论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网络媒介在传播经济信息、配置经济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媒介自身多种盈利模式使传统媒介行业难以企及。由于人们利用网络媒介所进行的社会活动复杂程度的提高,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还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网络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等,但是这些功能都是从网络媒介的政治功能中和经济功能衍生出来的,是网络媒介核心社会功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第四,网络媒介从社会整体角度呈现出来的社会功能并不是针对单个人呈现的功能的简单叠加,这其中,既有宏观和微观的区分,也包含了并非每一个个体都从整体层面的社会功能中得到认同。从个人层面看,获取信息、交流互动、学习、购物和娱乐是网络媒介目前主要的社会功能。

第五,民意表达、舆论监督成为当前我国网络媒介的主要社会功能。网络媒介的出现,为普通人维护权利和申张公平正义提供了平台。网络媒介利用传播速度快、参与人群多、传播范围广等优势,对于政府部门、国家公职人员进行舆论监督的事件在网络媒介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网络媒介的民意表达、舆论监督功能的凸现,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我国政治生活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六,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矛盾一直存在于传统媒介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网络媒介实现经济功能的手段更加丰富,网络媒介彰显出强大政治功能的行为主体是网民,这些因素决定了网络媒介的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更多地呈现出平行发展,互不妨碍的关系。

第七,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实现不仅仅取决于媒介自身的特性和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还受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媒介行业的竞合态势等特定外在条件的影响。

第八,创新的传播形态是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物质技术基础,网民成为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第一推动力,多样化的赢利渠道是网络媒介社会功能实现的重要保障。

第九,自由、民主是网络信息发布的特点,也是网络媒介的活力所在,因此,对网络媒介的监管不应该是强制管理,而是寻求维持秩序与保持网络言论自由、多元化之间的平衡,减少政府的直接介入与干预。倡导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鼓励良好网络内容与服务,强化从业者和网民的自律意识,尊重市场的自由竞争,建立以文化引导、技术管理和法规管理相结合的协同监管模式。

第二章 网络媒介的特点及传播模式

第一节 网络媒介的特点

网络媒介是伴随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而产生的。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德国的通讯社、报纸开始采用计算机发布消息。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在美国出现,90年代在世界各国普及应用。198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Committee on Information)的报告谈到联合国在发布新闻时除了原有的印刷出版物(Press)、广播(Radio)、电视(Television)这三种媒介外,还应该通过第四种媒介——互联网(Internet)来进行。首次提出了网络是“第四媒介”的说法。1994年,中国与互联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TCP/IP连接,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基础建设的发展,催生了新浪、搜狐、网易、人民网等门户网站,中国网民人数急剧增长。由于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网络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方式,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网络媒介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彰显,同时也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突破和变革。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变革带来的不只是传播形态的变化,同时也伴随着传播主体心理的重大变化和社会文化的相应变化。传播媒介和社会文化的关系处于互动之中,媒介形态的变革刺激着人类以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世界,也在影响着人类社会体系和文化的发展。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和经济理论家英尼斯专注于媒介形态自身的重大影响力,在媒介形态的特征与社会、文明发展之间建立起了宏观联系。他认为,“一种媒介经过长期使用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而不同媒介又各有殊异的特性和功能。那么“一个社会中新媒介发展壮大成为主导媒介的过程”必然导致社会文化的震动和变迁。在此基础上,英尼斯断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

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相比,网络媒介更是彰显出了独特的特性和传播模式,从而也表现出了更为强大的社会功能。可以这样理解: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介,它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基础,整合发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它不但是人类传播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传播工具,而且集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传播媒介之大成,从根本上突破了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的局限。在网络传播中,传递的已不是单独作用于某种感官的信息(如文字信息、声音信息、图像信息),而是把文字、数据、图像和声音等融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是传播方式上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网络传播给人与人之间提供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平台,实现了受传之间很好的互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单向线形模式,形成了双向、多向的循环和互动模式。从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上看,也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大众媒介给出的范畴,与传统媒介的社会功能观相比,有必要结合网络媒介的特性和传播模式,从网络媒体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两个方面的影响来探讨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式,网络媒介不仅仅是传统媒介的简单进步和发展,而是对以往传播媒介的全新整合与整体重塑,从而成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综合平台。虽然由拉斯韦尔奠定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的模式发生了改变,但是这五个基本传播要素还是存在的,分析网络媒介的特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五个要素,下面我们从传播类型、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对象、传受关系、传播范围几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传播类型的复合性

网络媒介的出现把人类社会丰富的传播活动整合在一起,不仅包括了宏观层面的大众传播的特性,还包括微观层面的人际传播、中观层面的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特点和形式,网络媒介模糊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界限,传播类型呈现出复杂、融合的特点。

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常是在面对面的、不公开的场合中的交流。人际传播的特点是传递和接收信息的双向性强,方法灵活、通过语言、文字、声音、肢体动作等多种渠道、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特性,它实现了以往传媒无法实现的互动,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融合在一起。在网络媒介上,QQ、MSN等聊天工具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人际传播。不在一个空间内,主要通过文字进行聊天,也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视频语音聊天,实现了古人所说的“天涯若比邻”的境界。在这种人际传播中,传者与受者不断相互交换角色,双方都可以根据对方的反应把握自己的传播信息,并不断地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人际传播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双方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因此,网络传播形成的是一种散布型的网状传播结构,这种网状结构的每一个结点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并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在这种网状结构中,传者和受众没有主次之分,也没有中心和边缘之分,它打破了传统媒介以传者为中心的直线性模式,宣告了个体互动模式的来临。

群体传播是指群体就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在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进行传播的活动。在群体内部,传播活动经常是在“一对多”或“多对一”、“少数对多数”或“多数对多数”的方式进行的。在网络媒介中,群体传播最典型的形式是就某一主题形成的聊天室和BBS(网络论坛)。人们针对感兴趣的话题和信息“发帖”表达看法,随之就有人“跟贴”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形成了群体传播。针对不同的问题,就形成了多个群体传播。在网络上形成的群体传播,如果这个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就会向大众传播转变,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组织传播是指在一个有专业化部门分工的管理主体协调下进行的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简单地说,“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政党、军队、政府机构、企业、社团等都属于组织的范畴。组织传播的媒介有很多种,例如文字形式书写的文件、报告;组织内外的会议;电话、传真;或者利用组织内的报纸或闭路电视系统等。但是,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政府机构通过网络实现了政务公开,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也通过网络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组织内部的传播,建立企业自身的网站向社会公众进行了信息的传播和宣传。传统媒介机构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例如,中央电视台建立的央视网(www.cctv.com)、人民日报社的人民网(www.people.com.cn)、新华社的新华网(www.xinhuanet.com)是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网站,传统媒介机构利用网络,实际上包括了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的所有方面,不仅为个人、群体构建了传播的平台,也能利用网站达到宣传自身的目的。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而网络媒介则突破了人们对大众传播这个定义。在网络媒介中,媒介组织、职业传播者和受众这些要素已发生重大变化,网络不仅改变了职业传播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递和发布信息的方式。网络传播突破了传播媒介的单向信息传输的模式,接收过程、存储过程、复制和使用信息过程可以是分离的。对于网络这个媒介来说,传播类型是复合的,斯蒂文·小约翰的对于传播层次的划分为网络媒介的传播类型作了很好的注解(如图2.1)。

二、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虚拟性和隐匿性

传统大众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主体是专业的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需要到国家主管机关进行登记、注册,并需要接受相应的法规和行业条例的管理。其发布的信息以及表现形式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这方便了国家的管理和控制。而网络媒介的传播主体不再是单一的媒介组织,因为网络传播类型的复合性和多层次性,网络媒介的传播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包括传统媒介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以网络为依托组建起来的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不同专业性的网站组织、以及形形色色的群体或个人等的传播主体。图2.1 传播语境的层次等级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媒介组织和个人信息的发布和流通在网络中得到了最大的自由和平等的可能性,在网络世界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差异被消除到最小化,但是个人在信息技术、时间和经济实力上还无法与专业的网络媒介组织相比,但是网络媒介所具有的整合能力,使多数具有相同性的信息和观点汇集起来,从而显示出了网民的力量。

但是在这些传播主体中,媒介组织一方面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另外,也为人们搭建了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平台。从管制的角度看,作为依照有关规定注册登记的机构,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对于媒介组织有很大的约束性,因为这决定其是否能够长期生存发展,会自觉地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传播活动。同时,媒介组织也有责任对在其媒介平台中发布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查。网站论坛中都会设有“管理员”对言论进行审查和管理。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管理的力度相对比较弱,作为非专业性质的传播主体,个人是隐藏在电脑背后的一个个虚拟的ID,网络媒介的虚拟性为个人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彰显,审美理想得到实现,获得了现实生活中没有的种种感受和体验。在这种虚拟性背后,个人发布信息的隐匿性较强。“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对网络隐匿性的形象描述。个人在网络中有条件自由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发布信息。即使有不合时宜的言论被网络管理员删除,但是有可能已经被其他网民转贴到其他论坛或网页中。这样就造成了网络上庞杂、虚假信息泛滥,也有一些肆意的发泄和谩骂。这一方面使网络媒介的公信力不如传统大众媒介,同时也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传播信息的快捷性和丰富性

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信号覆盖面有限,中继和转接都大大延迟了传播速度。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媒介传播的及时性和快捷性。网络媒介以数字压缩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传输速度更快,质量更强,信息便于复制、传送和相互转换。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有截稿时间的要求,而网络媒介突破了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网络传输的速度几乎是同步的,只要是在网络的拓扑结构上,无论多远的空间,信息传输用简单的电脑设备就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完成,信息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通过网络媒介,人们几乎可以同时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例如,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人民网(www.people.com)、新华网(www.xinhuanet.com)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在首页的显著位置发布了这个信息,瞬时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紧接着,就有网民对四川周边省份有关地震的详细情况,通过互联网发布出来。网络媒介这种发布信息的及时性和快捷性,是任何一家有实力建立分支机构的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无法比拟的。

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也是任何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只要连接了互联网,点一下鼠标就可以查到古今中外的各种信息,涵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娱乐、体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网络媒介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从而使网络信息最大限度地被生产出来。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是以每秒多少比特为计算单位的,宽带传输的使用,使信息传播以每秒多少兆为计量单位,网络占用的实际地理空间很少,但在其虚拟的空间中却可以对无限量的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横向集纳最广泛的多元化信息,并且可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库。目前提供搜索引擎的网站如谷歌(www.google.com)、百度(www.baidu.com)、雅虎(www.yahoo.com)都是超大容量的数据库。人们只要在对话框中输入要查询内容的关键字词,就会有数以万计的信息目录呈现出来供人选择、查询。

四、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和超文本链接

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发布新闻,广播以声音和音响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介则兼容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样化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网络媒介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网络传播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播媒体的优势,实现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符号和手段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就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化;E-mail(电子邮箱)、网上聊天、信息查询、多媒体娱乐、BBS论坛、电子杂志、网络游戏及网上购物等众多的传播形式可以真实、生动、活泼地反映所传播的信息。网络媒介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使其具有强大的兼容能力,一条相同的新闻信息可以同时表现为不同的传播形式,网络媒介的超大容量使得网上的深度报道与报纸一样全面、细致,网络媒介的图表、图片、照片、音频、视频、使得报道生动形象,具有同电视一样的现场感。多种符号的综合运用诉诸人们多层次的感觉,而且可以存储再现,便于随时查看。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在网页的编排上,网络媒介采用了超文本链接方式,即在一个网页之上与之相关的另一页内容直接相链,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跳跃,进入其他内容。这种链接打破了传统媒介所需要的阅读习惯,实现了跳跃性阅读。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传统文本系统中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地检索。超文本超链接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如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网络媒介上任何一条信息都不是孤立的,后面都对应着一个立体的、巨型的相关信息库。点击一个链接,就等于打开了一个信息库。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与超文本链接的结合给予用户随心所欲的选择自由,只要是合法的内容,不管它的表现符号是文字、声音还是图像,都可以通过鼠标的点击获得,还可以随时对信息进行修改、增补、并及时转发出去。

五、接受主体的个人化和主动化

与传统媒介信息接收方式的大众化和被动性相比,网络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字有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从参与方式看,网络媒介给人们提供了个性化、可选择的服务。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的是点对面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作为“把关人”处于控制地位,而受众很少有主动选择的余地。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受众习惯于被动地接收信息,在传播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而网络媒介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这样就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在网络媒介中,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将各种分散的信息传播到网上,网络媒介以超文本、超链接的形式编织成信息网络,接受主体通过浏览和信息检索,主动获取个人所需要的信息。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网络媒介还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这样网络接受主体可以自由地选择个性化的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用户成为传播的主体,网络依靠它的技术优势为人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更具个性化的信息。网络传播中传受双方概念的模糊和相互渗透,以及个人意见渠道的简单畅通,让个人实现了广泛的影响力。

网络用户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的内容,还可以根据需要或兴趣自由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果用户选择了某一传统媒介,就意味着只能接受同一种媒介的表现形式。而在网络媒介中,对于同样的信息,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另外,网络用户还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互联网上的信息并不只局限于从某个固定的终端发送、接收、浏览和保存。如果需要,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和下载文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做到随时随地上网,不受时空限制接收和发送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媒介中,信息的获取者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这就使得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众的主动性和可选择性得以增强。

六、传受关系的互动性

传统媒介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但是受众无法利用同样的渠道反馈信息。传统媒介往往会通过“读者来信”、“观众热线”等方式在信息传播出去之后,得到受众的反馈,但是这种反馈是滞后的、不全面的,缺乏实时的交互,实际效果也甚微。而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利用短信、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公共论坛和个人网页等手段,为受众提供一个双向交流平台。网络媒介突破了时空观念和媒介物质属性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中每一个成员可以平等地共享网上信息,只要计算机与互联网接通,就可以获取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信息。网络媒介让受众感受到了空前的平等与民主,这是传统媒介无法提供的享受与权利。网络媒介的互动性确立了文化消费者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了消费者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传播者生产的文化产品,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主动的选择,甚至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过程。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互动性使得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转换极其容易,消费者很容易从一种传播状态切换至另一种传播状态。受众不再作为一个群体的概念而存在,他们是个人的相加,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讲到“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中,或作为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网络空间的发展所寻求的是给普通人以表达自己需求和希望的声音”。

具体来说,网络媒介具有的互动性,具有三层含义:第一,指信息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的互动。传播主体几乎在发出信息的同时可以得到接受者的反馈,接受者不仅可以主动选择所需信息,还可以就接受到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评论和意见。第二,指信息接受者之间横向的意见互动。网民针对某一事件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帖子”的形式发布出来,与其他的网民进行讨论。网民之间不仅可以就事件本身进行讨论,还可以针对别人不同的观点进行评论。这种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是其他传统媒介所无法企及的。第三,是指受传双方的多元互动。这是一种体现网络特色的动态、实时的交流方式,信息的内容取决于交流过程中受传双方共同发布的信息。常见的形式就是,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士通过网络聊天室的形式,接受网民的提问,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种交流不受地域和场所的限制,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参加,形成横向与纵向交织的多元互动交流关系。例如,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通过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同网友们在线交流,在广大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网友们认为:网民通过网络和领导在线交流,发表看法不会拘谨,不会有所顾忌,能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总书记的这次与网民的在线交流开创了历史先河,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介的独特优势。

七、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基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媒介的传播范围往往局限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内,而网络媒介打破时空界限和原本客观存在的地理疆域与意识形态人为设置的障碍,使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预言得以实现。在网络世界里,只要网络连接到哪里,网上的信息就传送到哪里,任何信息都可以在瞬间畅通无阻地传送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网络终端。

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传播范围的全球性,但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语言的不同,人们还是往往会对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国家、地区的信息感兴趣。因此,信息传播的范围也特定在一定的区域内。从另一方面讲,由于网络媒介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网络媒介也为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增进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了解起着一定的作用。从这个层面上看,网络媒介是国家对外对内舆论引导、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传播模式综述

美国比较政治学家比尔和哈德格雷夫指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其结构与现实的或预料的现实结构相同。但模式本身并非一种解释,只是在表述理论方面有十分重要的、直接的辅助作用,因为它的特点在于能够体现出各种关系。”在传播学研究史上,有很多学者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模式,描述传播过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不仅这种建构模式的思路对于本书有一定的启发性,更重要的是,传播学者提出的几种主要的传播模式对于分析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最早对传播模式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他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论文中,将传播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即: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被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后来英国传播学家D.麦奎尔等将这个模式用图来表示(见图2.2)。图2.2 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简洁、明了地反映了传播的整个过程,是典型的线形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与传播的五个环节相对应,形成了“控制(传者)研究”、“内容(讯息)分析”、“媒介(渠道)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研究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个传播模式的不足,即将重心放在了传播者和媒介方面,虽然认识到了传播效果,但是将传播过程看成是一种单向传送讯息、并且呈直线形态的过程,忽视了接受者对于传播者的反馈和影响,也忽略了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缺憾也为后来的研究者进一步丰富、发展传播模式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二、申农—韦弗模式

在拉斯韦尔提出“五W模式”后,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及同事沃·韦弗在研究信息流通时,提出了通信的数学模型,并在1949年发表了《传播的数学理论》。这本来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后来人们发现可以用来探讨社会的传播过程,因此,这种模式被称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或申农—韦弗模式(见图2.3)。图2.3 申农—韦弗数学模式

与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相比较,作为传播过程的第一环节,“信源”负责发出将要传播的讯息。此后发射器将讯息转换成信号,信道负责将信号传递给接收器,接收器的功能与发射器相反,它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并发送给接收者即信宿。在这个传播模式中,讯息被分为两类:“发出的”和“收到的”。申农和韦弗指出这两者之间会出现不一致的状况,同时,这个模式还引入了“噪音源”的概念,也就是指传播者意图以外的、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噪音不仅来源于传播系统内部,如自然的噪音;也有可能来源于系统外部,如人为的噪音。在传播过程中,“噪音源”不仅会造成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传受信息之间的差别,还会直接影响传播效果,传播过程中出现噪音时,需要处理好有效信息和冗余信息之间的平衡。

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注意到了传播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为传播学研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使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的作用和认识提高了一步。但是这个模式仍然是单向直线的,并不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传播过程。这种模式的最大缺点还是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固定化,忽视了人类社会传播过程中二者之间的互动和反馈,这个特点同时也是线形传播模式所共有的。

三、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为了改变线形模式的局限性,一些传播学者又开始考虑其他类型的传播过程模式。1954年,在C.E.奥斯古德观点的基础上,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双向循环模式(如图2.4)。图2.4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没有引入传播者和接受者的概念,传播双方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在传播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扮演着编码者(执行将意义或信息转换成符号和传达功能)、释码者(执行还原符号、解释意义的功能)和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的角色,并且互相交替和转化。这个模式突出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且把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突出了接受者的作用和地位。但同时,这个模式的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受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其次,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全面适用。

于是,施拉姆在1954年又提出了适用于大众传播的模式(见图2.5)。图2.5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大众传播的要素和过程。传媒组织和受众处于传播过程的两端,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和反馈的关系。媒介组织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一身,同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传播给受众。受众是个体的集合。由于年龄、性别、收入、学识、专业、个人爱好等因素,个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有一定的传播关系。受众将推测性的反馈传递给传媒组织。这个模式不仅注意到了受传双方在传播过程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传播过程相互连接和交织的特点。

四、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M.德弗勒在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过程模式。这个模式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德弗勒指出,传播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关键看传者对“反馈”重视的程度如何。反馈在传播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从传播者角度看,反馈可以检验传播效果;传播者可以据此调整和规划目前和未来的传播行为,因此,作为传播者必须增强信息反馈的自觉性。从受众的角度看,反馈是受众意见、需要、态度等信息的流通方式;受众可以据此更积极、更主动地介入传播过程中,主动搜集、使用信息。因此作为受众也必须增强信息反馈的主动性。”其次,这个模式中引入了大众媒介的概念,将传播双方的双向性和循环性表现出来。再次,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噪音对传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影响。不仅如此,这个模式的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如图2.6)。

第三节 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分析

网络媒介是信息储存和传播方式的革命,网络媒介的多业态传播类型、受传关系的交互性使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迥然不同于以往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态势。本节从网络媒介传播过程中的内部因素及相互关系出发,根据网络媒介的几种不同的传播模式,与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相对照,把网络媒介的传播模式分为:搜索引擎模式、信息浏览反馈模式、多点信息发布公共平台模式和点对点双向交流模式。通过对网络模式的解析,揭示网络媒介传播环节的次序和相互关系,获得对网络媒介传播过程深层次的理解,从而便于更清晰地认识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图2.6 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一、搜索引擎模式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s)是网络媒介所特有的传播模式,这是以往任何传播媒介所无法提供的。搜索引擎一般包括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用户查询三部分。在这种传播模式中,用户是信息检索的中心和起点(如图2.7)。

用户如果想主动搜索某种信息,一般都会从网络媒介的搜索引擎入手。搜索引擎按其工作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分类目录型的检索,把因特网中的资源收集起来,由其提供资源类型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目录,再一层层地进行分类,人们要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可按他们的分类一层层进入,就能最后到达目的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另一类是基于关键词的检索,利用这种方式用户可以用逻辑组合方式输入各种关键词,计算机根据这些关键词寻找用户所需资源的地址,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反馈给用户包含此关键字词信息的所有网址和指向这些网址的链接。用户上网进入某个网站,网站首页内会有“搜索”对话框,用户可以按照类别进行查询,也可以按照关键词语进行查询,网站搜索引擎特有的程序对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并做成索引形式,将其分门别类地存放于数据库当中,然后供用户查询。这些成千上万的索引信息是由其他个人用户或者机构用户提供并上传到网络上的。根据信息的类别,信息的提供者也形成了某种群体。但是信息提供者在这种传播模式中,是被动的,用户从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变成了信息传播的主宰。图2.7 搜索引擎模式

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看,茫茫的“网海”,他并不清楚他的特定用户处于网络中的那个节点上,因此也不能进行前期的宣传和引导。只能通过网络技术反馈过来的查询结果分析其信息传播的效果和范围。而对用户来说,主动性则大大增强,搜索引擎使用特有的程序把因特网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在这种传播模式中,用户的目的就是查询信息,所以一般不会就某条具体的信息内容对信息的提供者进行反馈。

随着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搜索结果就会繁多而杂乱。例如,搜索“网络媒介”这个词汇,就有110万符合网络媒介的查询结果,虽然搜索用时仅0.30秒,但是用户用鼠标点击每一个网页进行查询,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搜索到的这些网页中,有时还有大量的无效信息和垃圾信息,甚至会出现带有病毒的信息。这样就需要用户对其进行甄别。但是搜索引擎传播模式毕竟是对以往传播模式的丰富,体现了“一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的传播特性,给用户带来了便利。据统计,搜索引擎查询已经成为上网者仅次于电子邮件的一种最常使用的网上服务项目。

二、网络信息浏览反馈模式

网络信息浏览是人们利用网络媒介的普遍形式,它是指网络用户利用一定的技术获取网上提供信息的过程。我们可以从网上浏览到各类信息。以我国综合性门户网站搜狐(www.sohu.com)和新浪(www.sina.com.cn)为例,新闻、体育、博客、文化、科技、财经、教育、娱乐是其主要的信息类别。其中,每一个大类又会分为一些子类别。我们以新浪网页的信息类别为例来说明这种反馈模式(见图2.8)。图2.8 网络信息浏览反馈模式保中国在美资产和投资安全》新闻颇受人关注。对此感兴趣的用户群会点击鼠标进入网页、并发表评论反馈给网站。这个新闻处于一种动态的更新过程中,下午5点,已有351名网友对此新闻进行了反馈。不仅提供信息的组织可以看到网友的反馈,网友群体中浏览了这条新闻的其他用户也可以看到所有网友的反馈。但是,对于反馈的浏览权是由用户决定的,用户可以选择浏览或者不浏览。这就突破了以往传播模式中用户被动接受的态势。同时,有对博客感兴趣的用户群点击进入博客页面,12月4日,“王冉:山寨文化丢人”的标题比较醒目,用户进入了王冉的博客阅读他撰写的《山寨文化泛滥是一件丢人的事》的文章,这篇文章是12月1日上传到网上的,到12月4日,阅读这篇文章的网民已经达到了81650个,反馈评论的有620人。同样,其他用户群通过这种模式对N类信息进行浏览反馈。

传统的大众模式信息传播从主体到客体,是一个“点”到“面”的过程。而网络媒介一方面具备“点对面”的覆盖特性,另一方面更具有“点对点”的长尾特性。信息浏览反馈模式的特点在于:一是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随时更新,网络媒介的传播内容整合了传统媒介的专业性和个人媒介的原创性。借助于互联网,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空间大大扩展,任何级别、任何大小的报社、电台、电视台都可实现全球范围覆盖,受众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和空间都能获得。像新浪网、搜狐网站内的时政新闻、社会新闻也大多来源于传统媒介,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同时,网络媒介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原创空间,尤其是个人博客、播客的出现,使得网络的原创性优势得到了升级。原创的网络视频需要摄制人员亲自赶赴现场,增强了其个性化程度。二是用户在第一时间内浏览信息,并同时发帖留言,进行有效、及时的反馈,这种反馈会成为新的信息在网上进行传播。三是信息提供者不仅可以充分地传达信息,而且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信息,及时地把握其需求。这种模式有利于信息提供者及时了解用户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并能有效地调整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四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在这种传播模式中,不论是信息本身,还是信息的传播者或接收者,都是高度多维而复合的。正是由于这种多维化复合传播,网络媒介才显示出了其独有的社会功能。

三、多点信息发布公共平台模式

网络媒介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化和虚拟性的特征,因此为传播主体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群体传播提供了条件。其中,聊天室和网络论坛就是群体传播的典型形态,也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网络媒介形式,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聊天室是指两个以上的使用者之间,利用一定的技术适时地在网上进行相互交流的一种传播模式。目前有文字聊天室、视频聊天室、语音聊天室、动画聊天室和复合聊天室等。

网络论坛,又称BBS,即电子公告牌或电子公告栏,是用计算机及软件建立的一种电子数据库。用户可以自由访问,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网络论坛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兴趣,按照不同的主题分成多个布告栏。用户可以阅读其他用户的文章并发表评论,并可以将自己对该主题的观点贴到公告栏中。这样,通过“发帖”和“跟帖”,网络论坛通过交谈和讨论的方式将话题展开延续下去,并使参与者的意见得到广泛的交流。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论坛成为参与范围广泛、互动性强、讨论更自由的新型交流空间。强国论坛、天涯论坛、百度贴吧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网络论坛。不管是聊天室还是网络论坛,都是为多个用户提供了信息沟通的平台,这种信息传递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见图2.9)。

在这种模式中,信息传播的两端都是个性化的独立个体,基本的传播模式是从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到另一个独立的信息原点。当很多人关注同一个事件时,这些独立的点将自主地汇集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面。聊天室/网络论坛传播是非线性传播。这种模式下传播的信息是为无数共享空间的网络用户所发出的,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切实可行。这种传播模式具有传统媒介前所未有的兼容性。这种兼容不但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的极大兼容,更是指各种传播产品形态的兼容性,这里信息的含义很广,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从传播的信息内涵上讲,聊天室/网络论坛的信息传播结构是无中心的,网络仅仅是一个平台。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很好地体现了传受关系的互换性。首先,聊天室/网络论坛主要是个人用户发布信息、交流思想和想法的一种新形式,从技术层面为普通人发布信息开拓了渠道,改变了以前大多由媒介组织掌控话语权的图2.9 多点信息发布公共平台模式

首先,用户上网浏览新闻,2008年12月4日上午,新浪网在首页头条刊登了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式的有关新闻,其中,《王岐山:希望美确局面。于是从发布传播的内容看,个人化的情绪、主张、隐私经历经由这种模式进行传播,这样就使聊天室/网络论坛中的信息缺乏权威性和真实度。聊天室/网络论坛虚拟空间的开放性和民主性,使参与者地域分布、行业分布乃至阶层分布都很广,于是各种信息和观点在这里彼此交锋和沟通。在网络公共空间上的信息及意见理性与非理性相互混杂,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另外,信息交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发出信息,而另一方或多方也同时参与信息、观念的再创造。于是网络论坛的传播是对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融合,这样受众的反馈对讨论话题的发展产生很大作用。另外,对于用户来说,互动性使他们很容易基于相同观点而聚集,产生“滚雪球效应”。传统媒介中的受众,基本上呈现地理上的分散状态,他们之间缺乏交往的途径,因此无法聚集到一起。而在聊天室/网络论坛这个公共空间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反馈信息来交流,因此持有相同观点的用户在网络论坛中就会聚集,由于对不同议题的关注,持有相同观点的人便会形成新的群体。

四、点对点双向交流模式

除了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之外,网络媒介还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其中,QQ或MSN是以即时传递和接收文字、图片信息,语音、视频聊天,自由选择聊天场景,为对方播放音乐、视频,并具有与手机聊天、BP机网上寻呼、点对点传输文件功能的软件。QQ与MSN的区别在于:QQ是通过申请专用号码使用的网络通讯工具,网络用户之间随意编排号码就能取得联系,这样,QQ上面可以是匿名的,也可以是不匿名的。但是MSN是通过电子邮箱地址方式进行联系,熟人之间就更愿意通过MSN传递信息。有人曾这么形象地说:QQ时代的口号是“只爱陌生人”,而MSN时代的口号是“不和陌生人说话”。但是,QQ与MSN都属于即时通讯工具,这是目前网络媒介特有的点对点双向交流模式(见图2.10)。

如图所示:用户甲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与用户乙、用户丙、用户群丁聊天、传递信息。传递的信息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同时,用户乙同用户丙、用户群丁之间、用户丙与用户群丁之间也可以实现信息传递,这种交流是相互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涉的。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多个对象聊天,或者在不同时候与不同的对象交流。在不同的交流情境中,他扮演的角色可能是不同的。可能是姐妹、父母、朋友、同事等等,这样就使人表现出多面的特性。如果说聊天室/网络论坛是群体传播的范畴,那么网络即时通讯模式更类似于人际传播。

传统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在同一时空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是人类交往最初、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软件开发,给人际传播带来了新变化,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交叉、交替地进行传播。人们可以不断地变换交流的对象,这些交流对象的物理居所范围较广,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大大增加了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可能性。图2.10 点对点双向交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语言文字是双方沟通、互动的主要形式。没有传统人际传播交往中的神情、眼神、肢体语言、声调、节奏等非语言的符号,这样一方面使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但同时,网络传播者自创出一系列的“脸谱”图案来传情达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非文字信息的缺失,同时也增添了网络聊天的乐趣。对于网络即时聊天工具的用户来说,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匿名性。由于交流的双方是现实生活中的陌生人,首先会传递一些信息进行试探,这使得他们随时有可能终止信息传播。同时,匿名的网络用户在交流时又少了很多的顾忌和约束,往往会比较随意。目前,也有一些商家或个人利用这种特点,向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发送一些广告和垃圾信息,这也是这种传播模式带来的负面效应。

第三章 我国网络媒介的主要社会功能

第一节 媒介社会功能研究的渊源与流变

对于媒介社会功能的研究,是大众传播学研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外传播学者多从大众传播的基本特征出发,在总结归纳不同媒介所具有的传播共性的基础上,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研究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和赖特的“四功能说”

美国的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在1948年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的文章,对传播过程、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全面分析。在这篇文章中,拉斯韦尔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与之相对应,拉斯韦尔又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在对传播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这篇文章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监视环境。拉斯韦尔认为,社会犹如一个生物有机体,必须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以确保生存的需要。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信息是传播过程中的内容,因此,准确、客观地传播各种信息的同时,对周围的环境也就起到了监视的作用。

第二,联系社会。是指把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环节、各类因素整合和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应付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如果说“监视环境”侧重于客观反映现实社会,那么“联系社会”就特指协调沟通各种社会关系。

第三,传递遗产。所谓遗产,主要是指精神遗产。也就是指延续传播社会的科学知识、文化艺术及价值观念。

拉斯韦尔的贡献在于指出了研究大众传播不仅要研究传播活动这个独立系统的内部结构与要素,而且还要研究这个独立系统与外部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之间的关系。

后来,随着电视等媒介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书中,对拉斯韦尔三个功能之外补充了一个功能——提供娱乐,即通过传播而使人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娱乐功能是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变化而显现出来的新功能,对于娱乐功能的认识,一方面表现了对于媒介特性及功能研究的深入,同时,也表明随着新媒介的出现及成熟,媒介功能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同时,赖特还将这些细分成功能(又称积极效应)和功能失调(又称消极效应)(如图3.1)。图3.1 赖特的功能模型

二、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负面功能观

1948年,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合著的《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发表,这篇文章虽然也提到大众媒介的正面功能,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conferring status),指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行为经过大众媒介的传播之后,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加强社会规范功能(enforcing social norms),指大众媒介对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但是,他们集中探讨的是负面功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维持现状(affirming the status quo)而非促成变迁。大众媒介持续不懈的宣传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应现状。

第二,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文章中指出,过去文学艺术属于上流社会,有机会欣赏它们的只是少数贵族,他们能够培养起高雅精致的审美口味,适应他们的要求,艺术自然显得超凡不俗。随着大众媒介的兴起,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媒介就不得不降低艺术的品位,久而久之,人们的审美力当然就日趋退化。

第三,占用或剥夺人们的自由时间。随着生产的现代化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供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媒介就像盗窃时间的扒手(the thief of time),使人们在消遣、娱乐和平庸中虚度了大量时间。

第四,“麻醉负功能”(the narcotizing dysfunction)。一是让人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二是由此剥夺了人的行动能力。媒介的麻醉功能就是使人误认为“知道了”就是“做了”,原为积极参与,现在却成为消极知悉,久而久之,难免麻木不仁。大众传播媒介大体限于报道社会上无关痛痒的社会问题,没有发挥应有力量,是一种“肤浅的关怀”。负面报道可能还会产生某些对社会的负面认识。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从批判的角度,剖析了大众媒介的社会负功能,对于全面认识媒介功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发。

三、李普曼和默顿隐性功能理论

无论是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和赖特的“四功能说”,还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负面功能观,都是对媒介显而易见的功能进行描述和总结,在媒介传播过程中,还有人们难以察觉而确实存在的功能。这就是隐性功能。最早一位隐约发现大众传媒隐性功能的人是美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学》提出“身外的世界与头脑中的图景”(the world outside and the pictures in our heads)的概念。他认为我们的身外世界越来越广阔和复杂,很难直接去感知它、把握它、理解它。这就需要建构一个可供感受、适合体验的间接环境,这就是所谓的脑海图景。媒介的隐性功能就是构造了一个脑海图景——媒介环境。他借用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讲过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那些缺乏哲学的人犹如关在洞穴里的囚徒,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面前是一座墙。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由火光折射到墙上来的。这里的洞穴可以视为媒介化社会,囚犯就是受众,他们背后燃烧着的火相当于大众媒介。媒介把受众看不到的“背后的东西”投射到洞壁上,形成影像,而受众便借助这些影像去感知实际的存在。也就是说,在媒介化社会中,人们看到的不是实在之物而是它的影像,而这些影像都是由大众传媒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媒介无意或有意地为人们建构起一个由真真假假的影像组成的拟态世界。

1947年,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明显的和潜在的功能》一文中把显性功能解释为有意图的有意识的预想的功能效果,把隐性功能叫做无意图的无意识的未能预想的功能效应。前者是传播者为实现传播任务和使命,容易受到人们的理解和欢迎。后者是隐藏在传播活动的过程之中,为传播者所始料不及的、突然或很长时间才反映或显示出来的效能,有时几乎像人和他的影子一样不可分开。隐性功能的提出,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现实世界和媒介呈现的“拟态环境”之间的不同,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媒介的实质。

四、施拉姆对社会功能的归纳概括

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韦尔伯·施拉姆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1982年,他在《传播学概括》一书中,将传播的社会功能和传播的各个方面以两张图表来表示。对于传播的社会功能,他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如表3.1。表3.1 传播的社会功能

施拉姆认为,上表中提到的每个功能都有一个外向的方面和一个内向的方面,像所有的传播一样:有的人寻求或提供信息,有的人接受和处理信息。因此,在这个图表上构成某种索引,如表3.2。

施拉姆把传播功能归纳界定为:社会雷达、操纵控制、指导和娱乐四个方面,这与拉斯韦尔和赖特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但可贵的是,施拉姆对于传播的社会功能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和论述,他第一次提出了传播在经济领域方面的社会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对于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表3.2 传播的各个方面

另外,施拉姆也注意到了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媒介的定位和传播模式不同,媒介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也就不同。1956年,他在其引起巨大反响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把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的功能分为四类:一是集权主义模式。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媒介的主要功能就是支持和促进政府的权力;二是自由主义模式。认为媒介的社会功能在于帮助人们了解事实真相,监督政府,同时还具有告知、娱乐和销售的功能;三是社会责任模式。主张新闻媒介在享有一定自由的同时,还应主动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在这种模式下,媒介应承担讨论社会冲突的功能,其行为应受到社会责任的制约。四是苏维埃——极权主义模式。媒介完全服从于政府的领导,是政府的宣传工具。“这些概括未必正确,而且其中充满了资产阶级学者的偏见。”但是,施拉姆毕竟突破了单纯从传播学角度孤立地看待媒介社会功能的局限,认识到大众传播和社会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相关体。社会体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都对媒介的社会功能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媒介的社会功能自然会打上其所在社会环境的烙印。

另外,施拉姆还认识到传播针对于社会整体时的社会功能与应用于个人时的社会功能的区别,他指出:“人类传播既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关系”,“大众媒介是个人传播的延伸”,如表3.3。这为本书深层次地分析网络媒介针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奠定了基础。表3.3 传播应用于个人时的社会功能

五、马克思主义者对媒介性质及社会功能的定位

与美国学者从传播学角度出发研究媒介社会功能不同,马克思主义者从意识形态的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由于国情的不同和时代的发展,对于媒介的性质和社会功能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对当时主要的新闻媒介——报刊的性质以及影响其传播过程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马克思把报刊基本的运动形态,概括为“有机的报纸运动”。这一断言表明,“报刊传播新闻除了受到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媒介本身的限制、事件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空间传递的限制等)的影响外,还受到政治(阶级、党派、政府、政客等)、经济、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和限制;但报刊传播新闻这一基本职能,会顽强地为报道事实开辟道路。”马克思最早以“耳目”、“喉舌”来概括无产阶级的属性和功能。1849年2月,他在《〈新莱茵报〉审判案》一文中讲到《新莱茵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使命时说:报纸“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同时,马克思也认识到媒介要真正承担起社会监督的功能。在巴黎公社时期,马克思对于公社的机关报每天公布公社的会议记录(军事内容除外)一事,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因为这使得公社会议上的每个人的言论和行为都受到人民监督。他写道:公社的“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下进行工作的”,“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民众”,“不以承认错误为耻而勇于改正”。

列宁的新闻和宣传思想,主要是党报思想,在这方面他大大丰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报理论。列宁指出:“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段论述可以说是列宁对党报功能和作用的高度概括,这里不仅包含了传播思想的功能、政治教育功能、宣传鼓动功能、统一战线功能,而且包含了列宁将之比喻为“建筑物脚手架”的组织功能。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的办报思想运用到我国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以党报学说为主体的新闻学思想,阐明了党报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目的、实施途径、方针政策以及报道方式和传播效果等重要观点。1942年3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发出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这个文件反映了毛泽东关于党报工作的思想。文件指出:“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毛泽东关于党报“党性”的论述,除了指出党报要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有进一步的要求,即要求这种宣传必须符合当时党的政策或策略,要有党的政策和策略意识。1942年9-10月,有的党报或新华社的分社发表或准备发表反对国民党的新闻,毛泽东就此起草了三份电报,谈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即“使我们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对于联系群众的观点,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针对抗日根据地交通和通讯不便的情况,毛泽东1944年3月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座谈会上说:“解放报在边区已成为一个组织者。”“有一个解放报,就可以组织起整个边区的政治文化生活。”毛泽东对于报刊的功能定位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联系群众和组织作用。此后,我国对于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基本上延续了毛泽东思想,把大众媒介定位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我国学者对媒介性质和社会功能的认识及贡献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一些学者敏锐地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传播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论,对于我国传媒业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周鸿铎教授提出:“传播的功能包括两层意思,即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所谓经济功能是随着传播的产生就具备的一种主要的或根本的功能。后来,由于阶级的形成,国家的产生,传播才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即传播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及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所制定的各种政策法令。传播的经济功能是基础,政治功能是为经济功能服务的,是经济功能派生出来的,又是经济功能的保证。”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这一观点和此后有关理论的发展逐步得到了广播电视理论界和业界的认同。此后,在大众媒介的运营实践中,媒介的经济功能逐渐彰显。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周鸿铎教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理论。将传播的功能归纳为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并指出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传播关系的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传播功能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传播的娱乐功能、批评和表扬功能、管理功能等。但是,人类传播的这些具体功能都是由传播的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派生出来的,是传播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的具体表现。其中,传播媒介产业功能是由其经济属性决定的。主要表现为生产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经营信息的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传播产业的喉舌功能是由其政治属性决定的。主要表现为宣传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

从媒介自身的运转系统来看,根据媒介的特性和传播模式,媒介实现的社会功能很多。但是媒介毕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媒介社会功能的实现不仅与传播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而且同“社会制度、文化惯例、人类社会变动着的政治经济力量、人们使用科技发明的社会意向等紧密相连。”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的各个部分(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大众传媒等)组成互相依存的体系,其中每一部分都为该体系的平衡作出贡献,一个部分的变化会引发该体系的暂时失衡,从而引发其他部分的变化,甚至改变整个体系,形成了新的平衡,使有机体产生新的功能。”因此,“考察微观、单一的传播过程是必要的,但仅有这种考察并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任何一个单一的过程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性质和结果也并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机制,相反,许许多多的外部因素和条件都会对过程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单一的过程也并不是孤立的,必然与其他过程保持着相互连接、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说明,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且必须进行中观和宏观的综合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传播做出全面的把握。”因此,应该将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聚焦于我国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中,考虑网络媒介生存的土壤对其产生的影响,从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视角出发,从网络媒介产生、应用与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分析。

第二节 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分析

作为新型的综合性传播媒介,网络媒介具有现代社会大众媒介一般的社会功能。西方传播学者拉斯韦尔、赖特、默顿、施拉姆、李普曼等对大众媒介社会功能的分析依然适用于网络媒介,马克思主义学者从意识形态角度对大众媒介的定位在今天也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同时,网络媒介自身的特点和传播模式又会使其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尤其是网络媒介所反映的社会内容、网络媒介传播过程中的活跃因素——网民知识文化背景、网络技术给传播手段带来的诸多可能性,这些都对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使网络媒介具有复杂而相互冲突的功能。这也是传统大众媒介同样面临的问题。马尔库塞曾指出:“人们真的能将作为信息和娱乐工具的大众媒介同作为操纵和灌输力量的传媒区别开来吗?”“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可能决定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是否具有某种功能,是正功能还是反功能。此外,功能也会随着社会情境变迁而改变,不能加以忽略。”

本书对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定义,是从网络媒介的基本功能延伸出来的。媒介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社会功能就是媒介传播的信息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简单地说,就是网络媒介的内在特性作用于社会的具体反映。这种反映既包括显而易见、一目了然,可知可感的显性功能,也包括隐含在传播过程中,不易察觉的隐性功能;既包括对社会起促进作用的正功能,也包括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负功能;既作用于社会整体,也影响社会个体。在传统传播学理论视野中,一般所说的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大多是从显性功能的角度、针对社会整体层面所作的阐释,具体到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因为每个人在选择和接受信息时,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样也就使得网络媒介基于个体层面的社会功能表现得更加突出。也就是说,网络媒介的显性社会功能既作用于社会整体,也作用于社会个体,因此,我们需从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两个层面分析网络媒介的显性社会功能。虽然以往传播学者意识到了大众媒介具有隐性社会功能,但是这种隐性社会功能难以察觉、并且难以描述。而网络媒介相对于大众媒介来说,在模拟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网络技术营造了一个虚拟世界,使得网络媒介呈现出了独有的隐性社会功能。

一、社会整体层面:网络媒介的显性社会功能

以往传播学者在分析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时,缺乏一定分类标准。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和赖特的“四功能说”主要是从大众媒介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大众媒介的主要社会功能,这种论述虽然突出了重点,却不够全面。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主要从正面和负面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大众媒介的负面功能。集大成者施拉姆在对大众媒介社会功能进行分析时,从政治、经济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层面进行了分类,但是一般社会功能和政治、经济功能又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性。马克思主义者则从意识形态属性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而忽略了大众媒介的经济功能。

鉴于此,本文还是从网络媒介的属性出发,来对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与传统媒介一样,网络媒介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网络媒介的政治属性表现为:首先,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政治是阶级、政党、社会集团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活动,阶级、政党、社会集团可以利用网络媒介传播政治主张,进行政治活动;其次,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讲,政治是指人们之间“在寻求增进或表达他们自己利益时的相互合作”(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语)。网络媒介为普通人参与社会生活、表达个人主张提供了一个强大、便捷的公共平台。网络媒介的经济属性表现为:首先,作为一种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传播工具,人们可以借助这种传播工具参与社会生产,创造经济效益;其次,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分支,网络媒介凭借自身特性,开发了多种经济创收模式。与网络媒介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相对应,网络媒介具有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同时,社会功能是一把双刃剑,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中、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群体中,施加的影响、造成的效果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分析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时,我们还必须辩证地分析。(一)政治功能

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大众媒介能够及时地将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有效地传递信息。政治功能是所有大众媒介共有的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表现为政治体系和社会公民、公民与公民之间信息的互动和相互影响。如果说我国传统大众媒介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主流舆论和权力监督等几个主要方面,那么网络媒介的政治功能则具有了新的内涵:首先,网络媒介同样是国家和政府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有力工具,尤其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统筹协调资源、高效、科学实施公共管理方面提供了便利;其次,网络媒介改变了传统媒介的受众地位,受众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网络媒介为社会大众参与政治、讨论政治创造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空间。同时,对于社会舆论的引导更具有了新的特征,网络媒介不仅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更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这种社会舆论不再是单一的、同质化的观点,而会出现多种、复杂的声音,分别引导着不同的群体;这种舆论的倡导者不再单单是权力机关和利益集团,普通的民众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加自由地发表观点,引导舆论。再次,通过网络媒介,受众可以更加自由使用自己的言论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可能不受政治、意识形态、技术、文字和逻辑能力、经济能力的严格限制,真正实现个人的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这样就使网络媒介无形中加大了权力监督的力度。网络媒介成为人民大众表达意愿与诉求的重要平台。1.发布政令、宣传引导功能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机构发布政令的一种主要方式,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政府机关都已经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电子政务的公开,从而可以利用网络媒介方便、快捷地发布政府信息。

随着网络媒介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网络媒介同其他大众媒介一样,也是政府正面宣传引导的主流媒体。在“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占据了一席之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在线交流。人民网进行了网上图文、视频直播。这一举动,表明了政府已认识到网络媒介在政治生活中宣传引导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网络媒介是政府与民众互动交流、释疑解惑、疏导公众情绪的重要平台。很多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网络政治的里程碑。新加坡《联合早报》以《中国的互联网政治初露端倪》为题进行了评论:“在一言一行皆有章法的中国政治文化里,这个20多分钟简短的网上互动,自然也是一种政治态度的表达。在既有的现实下,胡锦涛与网民交流的姿态应该属于一种进步和开明的表现。他的五点意见强调了对民意的重视。互联网时代为中国传统政治赋予新的意涵,只要到互联网上去,就能体会民之所欲,让决策者有了正确决策的参考与选择。”2009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在线交流。网民普遍认为,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到温家宝总理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网民问政议政蔚成风气,创新民主形式,诠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2009年“两会”前夕,新华网以及搜狐网、腾讯网等各大网站相继推出的“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为省部委建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征集”等互动平台,吸引了数以亿计的网民积极参与。互联网正在成为民众和政府民生之间进行严肃沟通,有效互动的主流大媒体。2.突发事件应对,公共管理功能

在社会中,公共突发事件在所难免,如疫情、食物中毒、火灾等,重大的突发事件会影响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政府机构在应对类似突发事件中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媒介凭借着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信息的快捷性和丰富性、传受关系互动性、传播范围广泛性等特性,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和当时,网络媒介具有强大的“预警”作用。作为重要公共资源的网络媒介,可以发挥其覆盖面广、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的优势,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积极引导社会热点,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增进公共福利发挥最大效用。

合理而有效的公共管理,需要保证公共管理信息双向传递的畅通与及时,这主要表现在管理者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传递,也包括政府内部之间的信息传递。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政府对于城市的公共管理从面对面到电话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政府,渠道得到很大拓展。例如,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不仅是一个关注首都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广播电台,也是一个贴近市民、服务生活的沟通型广播媒体。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是全国首家以城市管理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广播电台,以北京广大市民以及从事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为目标听众和服务对象,在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以亲民、便民的节目风格,发布城市管理信息、解读相关政策,为市民解疑释惑。此外,北京还推广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公共服务,典型的代表就是短信的应用。2006年1月,北京市居民收到北京市政府拜年短信。2006年4月,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正式开通,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初步建立了条块资源整合、联动,以及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企业和市民的良性互动的雏形。互联网技术在公共管理与服务领域的应用不仅加强了与公民的沟通,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构建多渠道公共服务体系、消除数字鸿沟实现普遍服务开辟了新的渠道,更重要的是移动技术的支持为突破传统的政府服务提供范式,为实现公共管理与服务创新,打造流畅政府提供了新的机遇。3.政治参与,表达民意功能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的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允许方式、允许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对政治体系而言,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取得,有助于社会体系的稳定,有利于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而推进社会的民主化。从公民个人的角度来看,政治参与不仅是公民表达自身意愿、通过政治活动实现自己利益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公民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络,网民通过对政治事件的关注和介入,在一定的程度上参与政治。

例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经过近十年的成长,已经成为网络媒介中的国情民意的晴雨表。“既是人们观察中国政治动向的一个窗口,又是人们了解中国民意的一个窗口”。“强国论坛”的前身是创建于1999年5月9日的“抗议北约暴行论坛”,当时,中国民众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暴行异常愤慨,高涨的中国民间激愤需要一条表达与宣泄的渠道,在短短一个月内,论坛上的帖子就达到了9万条。当年6月19日,正式更名为“强国论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强国论坛”已成为网民参与政治的重要场所。

2001年3月,一个名为“城山村人”的网友在“强国论坛”贴出《铁路,你究竟怎么了?》一文,很快便得到铁道部领导的回应,这也许可视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普通乘客的一个普通投诉,由于利用了“强国论坛”这一渠道,引起铁道部门上自部长下到站长的重视,“强国论坛”成了许多政府部门了解民众意见,检查与反省自己工作的一个窗口。2002年11月16日,一位网名为“我为伊狂”的网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新华网“发展论坛”上发表了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也很快引起了时任深圳市市长于幼军的关注,并由此引出了于幼军与“我为伊狂”之间一次史无前例的平等对话。引起了社会大众对于深圳发展的思考和讨论。2004年“两会”期间,两位人大代表通过“强国论坛”收集提案,更体现了“强国论坛”在促进更多人参政议政方面所具有的潜力。目前,类似“强国论坛”这样的社区在网络媒介中还有很多,网络媒介反映民声、汇聚民智的功能非常突出。

同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参与政治,不用通过政府机构批准、检查、修改,就可以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和意见。这一方面使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同时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些网民随意把无处宣泄的意见在网络上传播,说话放肆而偏激,甚至有辱骂和造谣。这样就需要对信息进行甄别。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在虚假和真实、有价值和无价值之间,许多人无法作出理性的选择和科学的处理,而是处于盲从和无知觉的状态。这样,就造成了部分经网络媒介渲染和传播后的政治诉求远远超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承载的能力,使现有的政治体系无法适应,从而有可能人心不稳,导致社会部分区域发生动荡的局面。4.放大社会舆论,权力监督功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