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1:22:50

点击下载

作者:孟智罡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翰墨飘香

翰墨飘香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翰墨飘香作者:孟智罡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8-01ISBN:9787514324747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翰墨飘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稀世之珍仲尼梦奠帖《仲尼梦奠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曾被称为“世之欧行第一书”,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欧阳询书法为“初唐四家”之一。

此帖共78字,无款印,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书法笔力苍劲古茂。《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厘米,横33.6厘米,被历代书法家称之为稀世之珍。欧阳询书房夜话写神帖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欧阳询的书房内的书桌上面,阵阵清风裹带着青草的味道飘进了书房,使这个夜晚显得格外惬意。明月、繁星、轻风、流云。宣笔、徽墨、宣纸、端砚。在欧阳询书桌上有一盏明灯,灯芯上的火焰不断地跳动着,仿佛是一个活泼的精灵在翩翩起舞,灯光将整张书桌铺满了温馨的光彩。在桌案上放着压着宣纸的镇纸,表面上的纹路清晰可见。镇纸旁边的笔架上放着大大小小十余支毛笔,笔架旁边是一方端砚,上面放着半块徽墨。■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生于唐代潭州临湘,即今湖南省长沙市。唐代书法家。他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以其法度严整的“欧体”正楷传世。他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楷书代表作有《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碑》、《虞恭公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已经到了仗朝之年的欧阳询端■欧阳询宫字帖坐在书桌前,双眼看着灯光下闪耀着金色光彩的文房四宝,享受着明月的温馨和轻风的吹拂。

忽然,一阵微风透过窗子吹进了书房,微风将欧阳询额头花白的眉毛与颔下的长须吹得轻轻摆动,远远看去灯光下的他宛如仙境之中得道的大罗金仙一般。

房间外响起一阵轻轻的脚步声,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手中端着茶壶来到父亲书桌前,在将欧阳询已经空了的茶杯倒满之后才开口说道:“父亲大人,夜深了,您该休息了。”

欧阳询缓缓地转过头来,看着站在一旁的儿子欧阳通,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座位问道:“通儿,你今年也已经迈入了花甲之年,这么多年的生活阅历,你对人的生命怎么看的呢?”

欧阳通将茶杯重新放回父亲的面前,沉思了一会儿后回答道:“父亲,您请喝茶。”端砚 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我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著。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端砚石出产在肇庆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七星岩北面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

欧阳询接过茶杯,闻着茶叶淡淡的清香,放在嘴边轻轻地抿了一口,而后把目光投在儿子的身上。欧阳通与父亲的目光对视了一会儿,侃侃而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欧阳通继续说道:“我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所经历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历史上能过耄耋之年的人寥寥无几,更不要说期颐之年了。在这个世间没有哪一个能够逃脱生老病死这个规律,我们这些活在世间的人能做的事情仅仅是让自己过得更加有意义一些罢了。”欧阳询听着儿子的见解,满意地点着头,感叹道:“通儿你说得对■欧阳询作品啊,人这一生就是短短几十年寒暑,能够经历百年春秋的人是少之又少。而像我这样的经历了襁褓、垂髫、龆年、黄口、舞勺、舞象、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进而达到仗朝之年的高寿老翁当世又能够有几个人呢!”垂髫 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至于耄耋、期颐这两个境界可能只有当初的彭祖达到过吧!不过,即使如此,彭祖他到了最后还是身子被装进了棺材埋在地下,灵魂进入无限轮回之中。任何人这一世所有经历过的病痛心酸等种种经历,恐怕到时候就什么都记不得了。”

欧阳通听着父亲的感慨,安慰道:“父亲大人,如今皇上励精图治,大唐王朝欣欣向荣,四海之内都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达到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而父亲您为大唐王朝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我想不论是皇上还是百姓,都一定会牢记父亲功劳的。父亲的名字一定会流传千古。”

欧阳询看着儿子,挥手说道:“你先去睡吧!我再吹一吹这舒爽的晚风,喝完这杯茶我就去休息。”

欧阳通站起身来到父亲的身边,说道:“父亲,那我就先去休息了,您不要熬得太晚。”圣人 大意是指被大众认为具有特别美德和神圣的人。在我国,古代圣明的君主帝王,以及后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诣高深者,便称为圣人。圣人的界定经常出现在诸子百家之书籍。

欧阳询微微地点头,目送欧阳通离开后,他伸手拿起面前茶杯,在鼻子前闻着茶水的香味,惬意地喝下了一口茶水。

书房内只剩下了欧阳询一个人了,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缓缓地迈步来到窗户前面,双手扶着窗框向外眺望着。

皎洁的月光在地面撒上了一层如雾如霜的柔白,轻轻的晚风吹动着树叶,叶子在风中“哗哗”作响,庭院里花草葱茏,墙根下、草丛里的小虫不停地发出清脆动听的叫声,夏夜里,在这祥和之中,潜伏着一种神秘的生生不息的躁动。

欧阳询回忆着今天与儿子书房中的谈话,突然想到了关于孔子梦中祭奠的一则典故,脸上不禁堆满了笑容。他发现在这一刻,自己似乎明白了圣人孔子做梦时内心之中的想法,于是他心中一阵激动。在■欧阳询作品明月的照耀和轻风的吹拂下,欧阳询转身离开窗子回到书桌前。欧阳询一边在端砚上研磨着半块徽墨,一边在脑子里面构思着自己要写的内容,他觉得自己的思路就像是开闸的洪水一般,如果不能把这些东西写下来,那将会是他人生中最遗憾的事情。■《仲尼梦奠帖》欧阳询伸手从笔架上取下一支宣笔,饱饱地沾满了墨汁,手下运笔如飞,在宣纸上写出《仲尼梦奠帖》:

仲尼梦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龄,具不满百。彭祖资以导养,樊重任性,裁过盈数,终归寂灭。无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归丘墓,神还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必不差二。阅读链接欧阳通是唐代官员,著名的书法家,他是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欧阳通楷书虽师出于父,但却写得更瘦硬,更劲挺,特别是主笔横画在收笔时末锋飞起,富有浓重的隶意,这在他的碑帖中多有体现。其书法笔力遒健,险峻瘦怯,但锋芒棱角太露,这既促成了欧阳通书法的鲜明特色,也带来了其另一方面的局限,即“少含蓄之趣”。欧阳通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其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等。欧阳询独创新式书体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他在唐太宗时,为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他是古代十大书法名家之一。

欧阳询从小就聪慧绝伦,读书能数行俱下,博览经史,尤精三史。他最早学习东晋书法大家“书圣”王羲之及北齐著名书法家刘珉的书法。《仲尼梦奠帖》共78字,无款印。此帖书法笔力苍劲古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

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明项元汴,清高士奇等名士以及清■欧阳询《张翰帖》内府等递藏。■欧阳询书法作品

元代书法家郭天锡曾说:

此本劲睑刻厉,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书第一书。

到了后来,欧阳询开始逐渐尝试着改变他书法的字体,变得笔力险劲,自成面目,终于自成一家,人们称这种字体为“欧体”。行书 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欧阳询练字曾经因为学习篆隶书而从中学习到了笔法的应用技巧,临晋帖得到了书法之神韵所在,临摹隋碑最终得到了书法的灵魂。

欧阳询经过长时间地总结和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他独创的以笔力遒劲、结构险峻的“圆畅方挺”为特点的新式书体。他把两晋和南北朝以来兴起、演变的楷、行、草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欧体的出现称为当时书法的一绝,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人们只要得到欧阳询所书的尺牍文字,都会以为楷范,进行临摹,所以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后人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书法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临摹 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叫做临摹。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摹,是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原作,也可能是碑、帖等。临摹为了学习技法,侧重临摹的过程。为保存、修复、展览、出售而取得复制品,侧重临摹的结果。

具体表现形式为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具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他的书法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欧阳询书法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代就已声名雀起,远扬海外。进入唐代,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其特色可用“险劲”2字来概括。正楷 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也叫正楷、真、正书。其字形由扁改方,笔画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做楷模。故名楷书。”它是由隶书演变来,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在唐代的武德年间,也就是唐高祖李渊在位的时候,高丽皇帝因为喜爱欧阳询的书法,特地派遣使者来到长安求取欧阳询的书法。

唐高祖李渊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感叹地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然大到连远方的夷狄小邦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一般而论,书法和线条组合宜平正,如果超出了常见的平正标准,就认为是偏。但是有意识地将某些线条置正,某些线条置偏,使之对比成趣,则可以从整体上获得险中求稳的艺术效果。“欧体”书法之所以很美,其原因就在于此。■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来了练书习字的8个注意事项,简称八法,这就是:

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弩 是古代的一种冷兵器,出现应不晚于商周时期,春秋时期弩成为一种常见的兵器。弩也被称作“窝弓”、“十字弓”。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

欧阳询并且亲自为八法作了解释:

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虚拳直腕,指齐掌空,意在笔前,文向思后。分间布白,勿令偏侧。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省此微言,孰为不可也。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具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敧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尤其对后来明代书法理论家李淳的84法,以及后来清代书法理论家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很深启示。

欧阳询所书的传世碑刻主要的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等,墨迹有《卜商帖》、《张翰帖》、《仲尼梦奠帖》等。以《仲尼梦奠帖》为最,堪称稀世之珍。阅读链接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他看了几眼,刚开始他感觉写得一般,但是他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书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特色,何不看个水落石出呢?于是,欧阳询伫立在碑前,反复地观看,终于在这座章草石碑上发现了索靖书法精深绝妙之处。于是他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起来,谁知道他这一坐竟然长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最后终于领悟到了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他结合自己的书法特点,进行了融合改造,从而使他的书法亦更臻完美了。欧阳询正是因为这种对书法的痴迷,终于让自己成为了楷书四大家的领军人物。翰逸神飞书谱《书谱》是由唐代孙过庭于687年撰文并书写,属草书纸本,分上、下卷,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

孙过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他博雅好古,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师承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直逼二王,有墨迹《书谱》传世,被后人誉为“唐第一妙腕”。孙过庭为书法而作《书谱》

唐代初期的时候,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因为在官场受到排挤,就返回家乡专心研究起书法来。此时的他,心情非常轻松,远离了权力场上的倾轧,可以以无官一身轻的姿态,踏踏实实地钻研自己喜爱的书法了。

孙过庭给自己找了一处山青水■孙过庭(646年~691年),名虔礼。吴郡富阳(今浙江省富阳)人,秀的地方,在山脚下建造了一座小也称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人。我屋,在小屋旁边开辟了一个池塘,国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擅楷将不远处的溪水引进池塘,他准备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师承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所著《书效仿古代的书法先贤与青山绿水为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邻,以文房四宝相伴,做一个与世地位。有墨迹《书谱》传世。无争一心做学问的书法家。

孙过庭的书房墙壁上悬挂着他亲笔所写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书桌上摆放着古人所流传下来的字帖以及他在观看这些字帖时,所体会到的感悟集合而成的笔记。

有一天,孙过庭正在写字的时候,他听到门外响起一阵敲门声。于是他放下手中的毛笔,来到院中,发现来人是自己的好友陈子昂。

孙过庭急忙打开院门,对陈子昂说道:“子昂,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陈子昂笑着说道:“最近刚忙完朝廷的事情,准备到你这忙里偷闲,过几天青山绿水桃源诗般的生活。”

孙过庭连忙让开道路将陈子昂请进院内,口中说道:“欢迎,欢迎。能与你这个大诗人在这几日里朝夕相处,孙过庭感觉荣幸之至。只是■孙过庭《书谱》局部子昂兄不要嫌弃寒舍简陋就好。”

陈子昂笑着吟道:“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孙过庭连声赞道:“好诗,好诗。子昂兄,里面请。”说着孙过庭将陈子昂引进自己的房间。陈子昂 (约661年~702年),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进入孙过庭的房间,闻着房间内的墨香,看着墙壁上悬挂着的《桃花源记》,由衷羡慕地说道:“孙过庭啊,孙过庭,你过得简直是神仙一般的日子,没有凡尘俗世扰乱你的心神,可以一心一意地做学问。真是令人羡慕啊!”孙过庭听到陈子昂的话,心中也感觉到非常满足,回答道:“自从辞官之后,我才真正有了时间去仔细地研究古人的书法,我已经总结出来了一些古代先贤书法特点的规律。美中不足的是我目前还没有将我体会到的集合整理,形成文字。这也是我在日后所要做的事情。”张芝 (?~192年),字伯英。生于东汉敦煌郡渊泉县,即今甘肃省安西县。东汉书法家。张芝擅长■孙过庭《书谱》局部草书,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是我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位巨匠,被称为“草圣”,其书法被称为“今草”。张芝无墨迹传世,仅有北宋时汇集书法名家墨迹的《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陈子昂听到孙过庭的话后,立刻激动地说道:“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你从小聪颖,又酷爱书法,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早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底蕴。只要你把你体会到的东西都整理出来,绝对是一部关于书法的里程碑一样的杰作。来,快给我讲一讲你对书法的看法。”

孙过庭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我回顾了汉晋4位大书法家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成就及不同的书风,得出他们书法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古质而今妍’。‘二王’父子的功绩,就在于他们走在这条道路的最前列,是人们审美观点在书法上的集中体现,所以才成为书法大师。要学书法,就必须取法乎上,钟、张、‘二王’的生花妙笔,正是人们师法的最佳范本……”

孙过庭与陈子昂肩并肩坐着,一个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精心总结的体会讲出来,一个认认真真地仔细听着。几天的时间转眼过去了,孙过庭在陈子昂的陪伴下在这几天时间内再一次反反复复分析了他对书法的看法,得到了陈子昂的充分肯定。钟繇 (151年~230年),字元常,生于三国时颍川长社,即今河南省长葛市以东。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汉字小楷的创始人。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所作秀美典雅,幽深无际。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与东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这一天陈子昂依依不舍地对孙过庭说道:“过庭兄,这几日与你在一起,我过得非常充实而且有意义。我确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对书法的看法与理解必然会在书法界掀起轩然大波。我坚信你的书法一定会超越‘二王’,达到你所追求的‘古质而今妍’的目标。祝你成功!”

陈子昂离开了。孙过庭看着陈子昂渐渐消失的背影,转身返回自己的书房来到书桌前,铺好了纸张,研磨好了墨汁,手提毛笔饱蘸墨汁之后,刷刷点点的以行书在纸张上开始追求他的“古质而今妍”。

孙过庭脑中回忆着这些天与陈子昂之间讨论的内容,笔下如有神助,将这些内容一一呈现在纸上。

全篇开始一段用笔沉稳。速去援来,应规入矩,就像交响曲的引子,意和气平;中间写得兴起,笔势渐转放纵,点画相连,钩环牵■孙过庭《书谱》局部引;到了后段,随逸兴遄飞而达到高潮,只见笔下生风,波诡云谲,尽情挥洒。首尾3000余言,高潮迭起一气呵成,真是“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化境。这就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巨著《书谱》。其文约字简,却提出了“执”、“使”、“转”、“用”等基本运笔方法,以及“迅速”、“劲疾”、“迟重”、“淹留”等基本技法,并在书法本体、渊源、情性、鉴赏等方面作出了经验总结,奠定了我国书法理论的基本框架。■孙过庭书法阅读链接孙过庭出身寒微,在“志学之年”,就留心翰墨,学习书法,专精极虑。有一次他去集上买菜,走着走着他看到一个商人在卖一本来自前朝的字帖,他上前仔细观看发现这本字帖写得极有风骨,应该是两晋时期的字帖。于是他想要买下来,回家临摹。孙过庭向商人一问价钱,竟然比他身上所有的钱财都贵。可是孙过庭实在是太喜欢这个字帖了,于是他与商人商量,把身上钱给对方,然后再给对方当一天的伙计。商人被孙过庭的举动打动了,将这幅字帖便宜卖给了他。当孙过庭拿着字帖回家之后,才发现买菜钱都被他买了字帖。书法艺术与理论的结晶

孙过庭撰写的《书谱》,此帖又是著名的书法论文,《书断》、《宣和书谱》等称之为“运笔论”。而手迹卷首题“书谱卷上”,篇末记“撰为6篇,分成2卷”。

在《石渠宝笈》记载:

卷高八寸五分、横二丈八尺七分,凡三百七十行。

此卷书法学习“二王”,笔势坚劲,后半卷更加恣肆,历代习草者,多取为范本。孙过庭既得二王■孙过庭墨宝《书谱》局部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书谱》的用笔,流畅婉转中极富变化,“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映带俯仰,气脉贯通。笔端或轻如蝉翼,或重若崩云,刚中显柔,柔中寓刚,飞动轻继,意趣盎然”。《书谱》笔法虽源于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为隽拔刚断、富于变化。最具有特点的是横划、长点捺,先顿笔重按,后顺笔出锋,使一笔中陡然出现两种变化,波澜跌宕,神采顿生。右环转下作弧笔时,笔画末端由精转而出细锋,锋芒咄咄,精神外耀,宛如瀑布突然受阻,流水变细,从岩隙中急转而出。藏锋、露锋、中锋、侧锋,无拘无束,自然挥洒。■孙过庭墨宝《书谱》局部此卷的笔法、意趣、气韵颇近陆机《平复帖》和王羲之《寒切帖》、《远宦贴》,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石渠宝笈》 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著。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书谱》的墨色亦燥润参差,前半段以取妍,温雅流美;后半段燥笔居多,“若柘槎架险,巨石当路”。其结构虽以平正为基调,但疏密聚散得宜,宽窄伸缩有致,在参差错落的章法中,更见浑然天成之妙。

千百年来,《书谱》博得了众多书家的赞叹和推崇,其中以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孙承泽说得最为公允,他说:

唐初诸人无一人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书谱》刻本诸多,最著名的是北宋大观年间,由内府所刻,因帖石置于太清楼下,故又称《太清楼书谱》。墨迹原石早佚,仅有拓本《孙过庭书谱》为海内孤本传世。除此之外“薛刻”、“安刻”也较有名。

孙过庭是唐代书法家,他所作的《书谱》流传下来,成为学习草书的楷模典范。除此之外,他还书有《千字文》、《景福殿赋》等。《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历代予以很高评价。宋代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评道:

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说■孙过庭书法道:《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

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张怀瓘在《书断》评价《书谱》时说道:

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隽拔刚断,尚异好奇,凌越险阻,功用少而天才有余,真行之书亚于草矣。《书谱》是我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孙过庭在此卷中提出他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与他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是相统一的。阅读链接孙过庭在书法理论方面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其书论之精华集中在《书谱》之中,凡是研究书法者,无不奉为圭臬。首先,孙过庭回顾了汉晋四位大书法家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的成就及不同的书风,指出自他们以来书法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古质而今妍”。其次,字中点画是组成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书家必须对此十分精熟,才能通过点画体现“形质”,用挥写来表达“性情”。《书谱》是孙过庭自己书法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这些言之有物、透辟精到的书论给后学者的教益,比起那些缺乏书法实践或书艺不高的理论家的泛泛空论,不知要精妙多少。《书谱》不愧是一部书学经典。草书巅峰古诗四帖《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共40行、188字。唐代草圣张旭书。

张旭被誉为我国古代八圣之一。他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是“饮中八仙”之一。

唐文宗时,诏以张旭草书、李白诗歌、裴旻剑舞被称为“三绝”。张旭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古诗四帖》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巅峰之篇。八仙聚会张旭癫狂挥毫

那是在唐代开元年间,汝阳王李琎府中后院小湖之中,荷花盛开,大片的浮萍漂浮在水面上,水波荡漾,不时有尺把长的金色鲤鱼从水中高高跃起,在水面上留下一圈圈的涟漪。小湖中央是一个八角水榭,水榭上有一块大匾,上面书写着“酒榭”两个字。此时在水榭中有汝阳王府中的下人正托着装满了美味的托盘来回穿梭在廊间,将一盘盘水果和吃食放在水榭中央的石桌之上。“让开,快让开。御酒来了!”随着一阵略带喘息的叫喊声,下人们一个个让开了通道。说话的是4个挑夫,两人一组抬■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着两个坛子酒,坛上贴着“御”高,一字季明。生于唐代吴地,即字,正从弯弯曲曲的小桥上气喘吁今江苏苏州。唐代书法家。工草书,吁地走来。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也被后世誉为“草圣”。性好酒,世称“张颠”,是“饮中八仙”;时人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

汝阳王府内所有的下人都知道汝阳王嗜酒,是大唐朝大名鼎鼎的醉八仙之一,在他的王府之中没有谁敢挡住送酒挑夫的去路。万一要是谁打碎了李琎等待的美酒坛子,惹得他生气,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王府中的下人们都知道今天这两坛酒可是上等的好酒,那是玄宗皇帝赐给汝阳王的琼浆玉液。

此时,在客厅之中,汝阳王李琎正招待着他最喜欢的客人。■张旭狂草

汝阳王李琎最喜欢的客人会是谁呢?正是和他同样有着醉八仙美名的其他7位,他们分别是一仙贺知章、三仙李适之、四仙崔宗之、五仙苏晋、六仙李白、七仙张旭、八仙焦遂。而汝阳王正是醉八仙中的第二仙。

这有着醉八仙美名的8位,毫无疑问都是嗜好喝酒并且在社会上有着很高地位的人。李琎 大唐睿宗皇帝嫡孙,宁王李宪长子,被封为汝阳王。李琎是唐代玄宗时人物,是唐代皇帝李宪的长子。擅长射箭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爱。汝阳王亦是杜甫的诗作《饮中八仙歌》里的人名。贺知章,那是盛唐著名的大诗人,同时又是著名书法家。他是醉八仙之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像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朦胧,眼花缭乱,哪怕跌进井里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他的酒史上曾有“解金龟换酒为乐”的美传。李适之,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豪华■盛唐《醉八仙图》奢侈到了一定程度。

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会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

苏晋一面参悟禅机,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酒如命,经常醉酒。他长期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是最后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他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五岳 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和嵩山曾经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李白与诗词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说过: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他的这种行为所有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奇。而在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是当朝的天子召见他,他也会变得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

醉八仙之中另一个能够和李白比肩的重要人物就是张旭。他“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

张旭的草书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称为“草圣”。张旭往往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他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丞相 古代官名。我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秦朝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

焦遂是八仙之中唯一的一个平民。他的酒量非常好,能够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每每到了他有些醉意的时候,他便会显得神情卓异,口中高谈阔论,妙语连珠、滔滔不绝,能够以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震惊同席的人。

这8个在大唐王朝都赫赫有名的酒中仙,聚集在一起除了喝酒作乐■盛唐八仙醉饮图还能做什么呢?

汝阳王李琎在客厅中招待着自己的这7位兴趣相投的朋友,可是这些人的心思早已经飞到了小湖之中的那名叫“酒榭”的凉亭之中,腹内饥肠辘辘,酒虫都似乎快要飞起来一样。8个人在汝阳王府客厅中慢慢地等待着,好不容易等到了王府总管前来,向李琎汇报道:“王爷,酒榭那里已经准备妥当,请王爷与诸位大人移驾酒榭,纵情享乐吧。”听到了王府总管的话,李琎立刻招呼贺知章、李白和张旭等人急匆匆离开客厅向后院的酒榭赶去。在汝阳王的带领下,8个人来到酒榭之中,看着石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以及角落放置着的两大坛还没开封并且在酒坛上贴着“御”字的美酒,8个人迫不及待地各自找到位■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局部置坐了下来。

汝阳王李琎看了看在一旁伺候的下人,开口说道:“你们都退下吧,这里用不着你们伺候了。”

下人们按照李琎的命令纷纷离开,留下这8个“酒中仙”在酒榭之中。品尝着御赐美酒和上等佳肴,这8个志趣相投并且多才多艺的人开始变得欢乐起来。

随着酒越喝越多,这些人的性格特点也变得越来越鲜明,几个人与附近的朋友凑成一个个小团体,一边饮酒一边取乐,时不时还会有其他的朋友插进来。他们在这一刻简直快乐极了!

正在这个时候,张旭突然从石墩上站起来,甩掉头上的帽子,敞开身上的衣服,眼睛昏花地大声喊叫着:“笔墨在哪里?”

张旭喝醉酒就会发癫找毛笔写字的这个毛病,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王府的下人早在准备酒席的同时也准备好了笔墨。榭 常建于水边或者湖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小憩,眺望。水榭要三面临水。是我国园林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榭四面敞开,平面形式比较自由,常与廊、台组合在一起建造。

不多时,张旭终于找到了笔墨,手中执笔在酒榭的柱子上刷刷点点,写完之后张旭感觉不太过瘾,干脆把头探进墨水之中,以头发为笔锋,以身体为笔杆,有如神助一般继续在柱子上如同雕龙画凤一般写下了酣畅淋漓的草书。

张旭写完之后,回到石桌前,看着其他7位同伴,伸手端起酒杯,往口中又猛灌一杯酒,伸手点指李白说道:“太白,如此美酒你这个酒中诗仙难道不准备赋诗两首吗?”

李白听到张旭的问话,摇了摇头说道:“今日我比起赋诗两首,更想要舞剑。”

其他人听到李白的话,一阵附和,纷纷鼓掌。李白不仅仅诗词做得好,而且还是一个剑术高手,在■张旭草书唐代流行着游侠这么一个职业,李白就是游侠之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旭听到李白的话,击掌称赞:“当日我与吴道子、裴旻在陛下面前表演。我与吴道子一书一画各占一面墙壁,裴旻在一面墙壁前舞剑,今日我也看看你的剑舞,比较一下你们之间的优劣。”李白手持青锋剑,在通往酒榭的甬道上翩翩起舞,剑光闪闪,身影绰绰,无限美妙。张旭看得兴起,再饮一杯,对李白说道:“我张旭只会写字,比不了李太白多才多艺。我今天就写古诗四首以助酒兴。”张旭铺开宣纸,手中毛笔饱蘸墨汁,写道: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张旭书法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

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青鸟 青色的禽鸟。青鸟是有三足的神鸟,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为西王圣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后人将它视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青鸟是天地孕育而生,很美丽,叫声很优雅。传说青鸟是凤凰的前身,色泽亮丽,体态轻盈,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

张旭有如神助,笔下生风,手腕连连转动,很短时间就写完了一首诗,很快开始了第二首: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

龙泥印玉策,大火练真文。

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

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在一阵阵的鼓掌声中,张旭的情绪越来越高,不待其他人催促,立刻动笔一气呵成写下了另外两首:

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

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

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

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

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

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

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阅读链接《饮中八仙歌》是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历史上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8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练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狂草张旭,世称“张长史”,被誉为我国古代十圣人之一。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文宗时,诏以张旭草书、李白诗歌、裴旻剑舞被称为“三绝”。张旭又工诗,他的诗,后存6首,都是写自然景色的绝句,构思新颖,意境幽深,独具一格。他的七绝《山行留客》:■张旭草书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他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亦被后人尊称为“草圣”。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

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

作为唐代的草圣,张旭在继承“二王”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以点■张旭草书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写出了“唐代之音”的雄浑、放纵之态。《古诗四帖》为张旭狂草之作,极为珍贵。《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共40行、188字。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