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学概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2:11:54

点击下载

作者:弘学

出版社:四川巴蜀书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试读:

  序一《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次年,他奉赵朴初会长之命,又写了《藏传佛教》。两书受到学术界和佛教界的重视。十六年来,他先后出版了《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佛教文学》、《中国佛教简史》、《佛教图像说》、《曼荼罗文化艺术丛书》四种、《中国佛教各宗派丛书》八种、《禅门风姿》、《净土探微》等数十种佛学著述,同时注疏了数十部佛教典籍,选编了《中国历代高僧名著精选》上、中、下三册,并对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的唯识论文进行了收集,汇编成《唯识论文集》二册。弘学在弘扬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海内外学术界和佛教界有广泛的影响,受到尊崇。

弘学受过严格的佛学教育,受到过很多大师的熏陶。他是学藏学的,佛学基础启蒙于梁在农(智慧法师)教授。梁在农早年执教于龟山书院,随王恩洋先生研究唯识,后随能海法师入藏,为哲蚌寺格西。弘学在西南民族学院学习藏文,梁在农就是他的藏文老师,并指导他读《百法明门论》、《五蕴论》等,从而奠定了他的佛学基础。继之,他先后依止阿旺洛追扎巴、密悟格西。特别是密悟格西,弘学依止他学习格鲁教派规定之功课,长达四年之久。弘学与夫人明圭居士就是经密悟格西介绍而与他结合的。弘学皈依正果法师之后,有机缘得到法尊法师的教诲。法尊法师是精通汉藏两大语系佛教的大师,见地上是持格鲁教派的应成中观见,与密悟格西是西藏同学,这对弘学跟随密悟格西所学佛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很有助益。可以这么说,弘学的中观学思想,基本上继承了法尊法师和密悟格西的应成中观见的佛学思想。

正果法师十分重视法相唯识学理论,他“学在唯识,行在禅宗”,并把法相唯识当成佛学入门必备的基础知识。正果法师的唯识学是十分传统的,恪守原典的结构,师承太虚大师和雪松法师的唯识学体系;而梁在农教授又是欧阳渐和王恩洋先生的体系。弘学能从近代的两大唯识学的体系中去折中体会,这从他的《唯识学概论》中可以看到,实为难得。正果法师师事法尊法师四十年如一日,对法尊法师翻译的《辩了不了义论》曾写了几十万字的讲义,对藏传佛教亦有很深的研究。可惜他主持中国佛教协会的实际教务领导工作太忙,未能从法尊法师学习密法的修持。弘学则不然,在修持上他有殊胜的因缘,于噶举、觉囊、格鲁等藏密教派和东密都有着法脉的传承。从客观上讲,弘学“遍学佛法八宗,行在藏传密教”。

在汉藏教理院的再传弟子中,弘学是很有独特性格、学识渊博、“现代式”的佛教学者,而且解行并重,从他所有的佛学著述和经论疏注中,处处以因果理法去阐释佛教的实践行门。每每强调,所有的佛教经论,都是为宗教实践服务的,这与“现代式”的佛教学者又有所不同。他把佛法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净化己心,完善人格,最终达到人佛一体,体现出太虚火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精神。弘学的佛学著述中,实践着正果法师的人间佛教的理念,追随着正果法师“永做菩萨度众生”遗愿。据我派在弘学身边工作的弟子蒲正信讲,弘学已发大愿:“乘愿海会再来时,千里云海寻旧师。”

最后,寄语弘学贤侄,希望能坚持以法为依,以佛陀之见为见,以无我的精神,以自己的佛学知识,广行利乐有情和庄严国土之事,不要停笔。但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

惟贤

农历己丑年五月十五日于重庆南岸涂山寺 序二《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本书是弘学居士的近作。虽然他已年过古稀,老衲仍长他三十有三。弘学居士是我的挚友,真可谓忘年之交。他以微薄的润笔,自建“苦寮”茅蓬于双流古镇黄龙溪锦江左岸一小丘之上,“剪草成三径,瞻云为四邻”,伏案于青灯黄卷之下,笔耕舌耨,过着“琴声棋声读书声,风清月清两袖清”的“农禅”生活。弘学居士自撰一联:“读书人家地位低,佛门弟子品行高。”从他自己写出的这些诗词中,体现出了苦寮真实的生活。

老衲与弘学居士交往三十余年,知道他受业于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吴泽霖教授和夫人马时芳先生(曾任沈钧儒先生秘书),先后曾问学于老衲之友人梁在农教授(智慧法师,随能海法师入藏学法成员之一,弘学居士随梁先生学习藏文,梁是他的佛学启蒙老师)、杨伯平(中山先生国民政府主事)和夫人谢少华先生(词人,赵熙唯一的女门人)、何煜荣先生(原国民政府国防部教导总队中将司令、起义将领、成都参事室参事)等耆宿。1956年在西南民族学院学习期间,经梁在农教授及弘学的同窗好友木雅贡布(贡噶活佛的弟子)和慈车巴典(甘孜土司、时任甘孜县副县长)引见,三次谒见噶举教派贡噶活佛,蒙授金刚三昧耶戒,并获童七灌顶、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及名词灌顶,赐名索南泽仁。1957年在北川县建设乡曾依止觉囊教派阿旺洛追扎巴,研习时轮教法及六支瑜伽,受益匪浅。1962年到1964年在成都依止密悟格西(随大勇法师入藏学法成员)学法,完成了格鲁教派五部论典的研习。1972年皈依正果法师(原中国佛协副会长、北京广济寺方丈),为忠实弟子,故赐名弘学,因而得到法尊(藏学家、译经比丘)法师的教诲。弘学居士还与学术界之泰斗,如黄心川教授、王尧教授,台湾李志夫、李耕芸先生等交往甚深。黄心川教授对弘学居士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评价甚高,十分钦佩他的这种“新时代的玄奘精神”(《唯识论文集·序》)。王尧教授评价他说:“能把高深的佛学,做到一般的人能看懂,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弘学居士早年受业于名师,问学于大德,皈依于高僧,交游于贤人。为人豁达、淡泊名利,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辛勤于佛学研究及普及工作,他把佛学作为文化来普及,提升到学术研究,并把研究的成果回向于社会,他的这种学术思想,是值得推广的。弘学居士在汉藏佛学和儒学上,得到如上述之耆宿的指导,从而形成了他在学术领域的智慧与明敏、博学与多闻、独到与缜密。正因为有如此的功底,才能在他千万余言的著述中,飘逸出举重若轻的雄厚内力。因此,学术界和佛教界均称誉弘学居士的成就为“遍种香花映佛缘”。《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出版,老衲由衷地感到高兴和骄傲。因为弘学居士不仅是老衲的忘年之交,他还是应天佛教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的副主任兼学术部导师。他的学术成果,也可算是应天佛教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的成果。为此,老衲欣然命笔为序。

应天佛智

己丑佛诞日绪论

古印度自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来,从部派佛教发展至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由佛塔信仰之菩萨团而始,至有大乘中观、瑜伽等学派次第衍出。佛塔信仰之菩萨团,除礼拜佛塔外,更进一步编辑属于他们的经典,首先有完成于公元前后的《般若经》,其次有《法华经》、《维摩诘经》、《无量寿经》等,分别为菩萨团所辑成。此种大同团结和谐之精神,成为大乘佛教之根本精神。大乘佛教之思想立场为“空”(梵文sūnyata)。所谓“空”,原指“什么都没有”或“什么都没有之状态”,亦即认为于此现象世界中,没有任何可以执著之物,所以除非抓住能生存之东西,否则就不能说是真正存在。就存在本身而言,仍须透过眼前之事象方能把握,此外别无他途。故《般若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是此理。初期大乘佛教学说之集大成者龙树,于其《中论》一书中,彻底阐述了“空”之理论,成为以后大乘佛教之理论基础。“空”,就信仰实践而言,指空、无我之行,例如布施,为“三轮体空”之布施。就此观点而言,初期大乘佛教,无论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可说颇能回归佛教本来之纯粹立场。然初期大乘佛教经典亦与原始佛教经典相同,缺乏教理之组织、整理。发展到中期大乘佛教时期,初期的大乘思想得到发展,并着重于学术性、哲学性之研究。即除初期大乘思想外,另加入中期独特之新思想,并受部派佛教教理及外教哲学思想之影响,发展成为中观学派和瑜伽行学派,即常说的空、有二宗。

中观学派系以龙树之《中论》为基础,宣传空观的学派。为何称“中观学派”呢?因为中乃不偏不正之义,指离二边之偏邪。中观即离开二边之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曰观点、方法。龙树是发扬一切皆空的,以他的代表作《中论》来说,不名为“空”而名之为“中”,可知龙树在揭示缘起、空、中道的同时,更以不落两边的中道为终极。在《中论》里,每一品都称之为“观”,如《观因缘品》、《观邪见品》等。观,就是观察,正确的观察缘起、空、中道,从论证的观察到体证的现观。所以,后来都称以《中论》为基础的龙树学系为中观学派,或中观宗;称中观的学者为中观师。

中观学派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皆属于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唯有依照佛理而超常现观,方能证得诸法之实相,则称为真谛。从俗谛而言,因缘所生法,一切皆有;从真谛而言,一切皆无自性,皆毕竟空。然世俗有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存在于世俗有中,若不依俗谛,则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即在理论上统一性空与方便;在认识上和方法上,统一名言与实相,俗谛与真谛;在宗教实践上,统一世间与出世间、烦恼与涅槃,即所谓假有性空,不著有、无二边之观点,此即是中观。“空”为佛法的特质所在,缺了空就不成究竟的佛教。佛法的目的,主要是转迷启悟,转染还净。佛教从现实的人生出发,使人觉悟到人生之所以有重重的痛苦不自由,由于所行的不正;行为之所以不能合乎正道,由于知见的不正,对于人生真相缺乏正确的悟解。佛法针对此点,勘破虚妄以见真实,远离边邪而归正道;而表示遮妄离邪的否定,但最适当的名称则就是“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相依相缘的关系存在的,相依相缘的存在与生起,称为“缘起”。凡是缘起的,无不受着种种关系与决定;受种种关系条件而决定其形态与作用的缘起法,即不能不是无自性;无自性的,即名之为“空”。也就是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缘起即空,是中观学最基本最扼要的论题。

如前所说,中观学派以龙树《中论》为根柢,宣扬般若空观。《中论》之说法为觉悟一切之存在皆源自缘起性(互相依存之关系),不主张“无”,亦不主张“有”,而主张真空中道之正观。龙树之门人提婆著《百论》等书,以破斥外道及小乘教义,罗睺罗跋陀罗则注释《中论》中“八不”之意义。笈多王朝时代初期,则有梵志青目所撰《中论本颂注释》、婆薮开士撰有《百论本颂注释》。其后,四至五世纪出现之佛护之系统,称为具缘派;清辨之系统称为依自起派,此即中观学派分出之两大派系。此二人皆为僧护之弟子,此外又研习龙树之学。佛护主张缘起诸法之毕竟空,清辨强调自俗谛门观缘起法皆无自性不可得,若自真谛门看,则主张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佛护的具缘派系中,于七世纪顷有月称论师出,著《中论注释》,中观学派得以大发展。月称论师曾对清辨之《中论注释》予以激烈抨击,其思想传入我国西藏并广泛流传;佛护的具缘派则观誓等论师为代表而被发扬。七至八世纪之际,中观学派与瑜伽行学派有交互流通之趋势,终于形成寂护、莲华戒等为代表的中观瑜伽派,与密教同时流传,直至印度佛教衰落为止。

在我国汉地,中观学派由鸠摩罗什开始系统地介绍至中国后,发生极大之影响,隋唐时之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等诸大宗派,均以中观学派之创始者龙树及其经典为立宗之重要根据。第一章 中观学派之源流及传承第一节 中观学派理论在印度之源流

公元前后,除比丘教团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团体成立,彼等自称菩提萨埵,意为求觉悟者,略称菩萨。菩萨一词于本生谭中,原指佛陀之前身,特用于未达佛果之修道阶段;上述在家信徒特具信心,自信必能成佛,故亦自称菩萨。此种教团中,亦有来自比丘教团者,彼等信徒逐渐纂集,传诵异于当时经藏《阿含经》之经典者,如《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此类经典叙述般若空之思想,并以诗歌赞叹佛陀永恒之生命,强调“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思想,并呵斥声闻之希求自度乃不了义,重视六波罗蜜之实践德目,尤其强调布施之重要性。其行动不仅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之意义,且渗入了浓厚的宗教情绪。这种教团就是菩萨团。

随着部派佛教的发展,一部分佛教徒众愈益走向人世间,佛教教团随菩萨团的产生,由“森林哲学”迈向了“社会哲学”。比丘使自身的生活迈向社会,并接纳在家男女为信徒;同时,他们也加入菩萨团中,积极参与或干预现实生活,从而大幅度地更新了佛教的早期观念。公元前1-3世纪,这种思潮在印度南方的案达罗王朝、北方的贵霜王朝,以及恒河平原上的吠舍离等地,纷纷涌现出来,与早期佛教教义形成了明显的对立。这种思潮逐渐成熟,其秉持者往往自称“方广”、“方等”或“大乘”,以后则汇集成了统称“大乘佛教”的思潮。

案达罗是大乘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的故乡,他生于此,卒于此,思想影响非常深远。但关于案达罗整个佛教的背景,由于史料的缺乏,现今所知甚少。不过据北凉昙无谶译《方等无相大云经》卷六记载,佛灭后700年,南天竺有一小国,名“无明”,其城曰“熟谷”,其王名“等乘”。王死之后,王女增长嗣位,威伏天下,支持佛教,摧伏邪见,遍阎浮提起七宝塔,供养佛舍利。学术界普遍认为,“无明”即是案达罗的误译,“熟谷”指克里希那河南岸的驮那羯磔国,“等乘”则是娑多婆汉那的意译。增长女王在娑多婆汉王朝昌盛时期当权,是确有其人其事,说她特别提倡建造佛塔,与那里流行的崇拜完全一致。在公元1世纪,案达罗地区还出现过名叫“方广道人”的一个极端派别,他们倡导“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见《大智度论》卷一),号称“方广部”,亦曰“大空宗”,龙树斥之为“恶趣空”(将“空”视为虚无,即否定因果道理,不知缘生无性之理而缪解定义,执著于断空之见,否定真俗二谛)。他们主张,人界所见的佛陀及其一生行事,只是佛的变化示现,佛、佛所说法、佛接受布施等等,本质上是空无所有的。同样,僧团也不是实体,供养僧团也不会得到什么福报。又据《论事》记载,方广部还主张,在信仰和践行一致的条件下,出家人可以结为夫妇。这些说法虽属外道言论,但已经含有大乘空宗的思想。

中观学派的思想,虽然来源于《般若》等经典,但导源于原始佛教圣典《阿含经》。在声闻学者讲释空义,解释“我空”和“法空”时认为:我空即人我空无之理。凡夫之人妄计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是我,强立主宰,引生烦恼,造种种业。佛为破除此一妄执,故说五蕴无我之理,谓“我”仅为五蕴之假和合,并无常一之主宰。声闻、缘觉等二乘人闻之而入无我之理,称为人空;法空,即诸法空无之真理。二乘之人未达法空之理,犹计五蕴之法为实有者,佛为破此一妄执,故说般若深慧,令彼彻见五蕴自性皆空。菩萨闻之而入诸法皆空之理,称为法空。在原始佛教圣典《阿含经》里,已经有了“五蕴”的理论,在部派佛教教理,对人、法二空亦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可以看出“空”的理论发展的过程。声闻学者或明我空,或明法空,思想都直接出于《阿含经》。大乘学者如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唯识学派创始人无著,他们所阐释显了的空义,也有出于《阿含经》的。龙树的《中论》里引《虚妄取经》及《化迦旃延经》以明空;《十二门论》引《裸形迦叶经》以明空;《大智度论》三问中的空门,全引《阿含经》;四悉檀中的第一悉檀,即根据《小部》的《义品》(《大智度论》译为《众义经》)而说明的。无著的《瑜伽师地论》不但“闻、思地”都依据《阿含经》,《菩萨地真实义品》所引的三种经,除《转有经》外,《义品》与《迦旃延经》也都是出于《阿含经》的。

佛法中不论那个学派,都是以修行的应离应行为主的,所有的佛教理论,都是为修行服务的。修行中最重要的,是要具足如实智。既称“如实”,则其所观的对象,就必定是真、是实、是谛、是如。大小乘都说到它们,它们是佛法中常见而又重要的几个名词。这几个名词,都在《阿含经》里。如在释缘起时,《杂阿含经》296经说:“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在释“四圣谛”时,《杂阿含经》417经说:“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这是说缘起因果,“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其缘起流转与缘起还灭此彼之间的因果理则,就是缘起支与四圣谛。缘起、圣谛的必然性、确实性的因果法则,就是事理的正确判断,是理智与对象的一致。如此的就见其如此,所证与法的真相完全吻合,没有一点错误,这就是真理。所以佛陀赞叹而形容时说:“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虚、非倒、非异。”后来的学者,把形容缘起法则的话放在具体事实上,认为一切具体法是真、是实、是谛、是如。如萨婆多学者的执一切有,原因就在此。大乘经典中很多名词,如涅槃的同义词,以及法性、法住、法界、真实、真谛、真如、非虚妄性、不变异性及《般若经》的真如十二名等都脱胎于此。《阿含经》里的缘起、四谛,都是就因果生灭中的必然法则说的。因为缘起法则的深隐难知,于是或者在具体(形而下)的事物上,或者在深隐(形而上)的真实上,来说明显示它;但缘起法则,并不就是具体的事物或形上的真实。

二谛是佛法的纲要,若空若有,都是依此而开显的。可是,现有的《阿含经》中,未见有明白的说明。但《俱舍论》卷二十二所说的“余经复说谛有二种”,《阿含经》应该有明阐二谛的经文,只是汉译本中未曾译出罢了。况且二谛是大小乘空有一切部派共同所无异议的,那是原始佛教所有,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二谛是从不同的认识而安立的两种真实。佛陀不像庸俗者那样固执世俗,而能引凡入圣,阐述这即俗而真、随顺第一义的世俗法,称之为“中道”的立场。《杂阿含经》300经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中道”是不落凡夫二边的恶见,能即俗明真,是恰到好处的说法。这里所说的就是“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中道,本形容中正不偏。在《阿含经》中,就行为实践上说的,是离苦乐二边的不苦不乐的中道行(八正道);在事理上说的,即缘起法。缘起法是佛教的中道法,因为缘起法可以离诸边邪执见。《杂阿含经》300经与262经说,缘起以离有无二边见;297经说,缘起以离一异二边见。这些断常、有无、一异等偏邪执见,均可以由缘起法来远离它;反过来,则可显示缘起法的不断不常、非有非无、不一不异。一方面破诸外道的偏邪,一方面显示诸法的实相,所以缘起法是中道。

中道立场所说的缘起法,是世俗还是第一义谛?《杂阿含经》335经(《第一义空经》)说:“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增一阿含经七·六重品》第7经也有相同的文句:“云何假号因缘?所谓缘是有是,此生则生。”中道立场所说的“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法,经中说是“俗数法”,是就世间一切因果生灭的假名因缘建立的。即假名缘起以离我我所、常断、有无、一异等邪见。因离执而悟,是第一义空,故《中论》说:“如来说空法,为离诸见故。”缘起生灭法是俗数假名法,于中能离诸错乱,便是第一义空;是正确不颠倒的世俗谛,能即此缘起法以显第一义谛,所以称为中道。

前文说缘起是真是实,此处又说是俗数假名法,到底缘起是真是假?所谓空者见假,有者执实,各走极端了,其实两者并不矛盾。缘起法之认识与对象符合,确然不谬,所以说是真是实。那么此因果的具体法是实有自体吗?有常住不变性吗?有主宰独立性吗?没有。缘起的生灭法,确是俗数的假名法;缘起假名,不失为世俗的谛实。至于见常、见一、见我、见我所,只是凡夫的错见;佛陀以超越凡情之第一义立场否定,所以是空。如《阿含经》以现实人生的立场来说明空,这是生命缘起之空;约圣者深刻地理解到究竟真实说,是第一义谛。真谛,是形容其正确,并不是实有自性。这种觉解,是常人所不能了解的,所以叫“第一义”,就是“胜义”。就圣者与众生共同所有的因果现象说,是俗数法,是假名安立的。佛陀了解体验到第一义真实之空,所以解脱,所以能知世俗谛假名;凡夫不能了解,执此假名为真实有,只说某一些是假名的、是空的,所以生死流转。

佛法说空,有体验的方法,这是属修行实践的,也可以说是“空的方法论”。而方法论在佛法中来说,就是“思择与现观”。现观在经论中常有很多的别名,如知法、现法、入法、正见、正观、如实知等。现观是一种亲切、直接而明白的体验,是一种直觉到的经验,不是意识的分别,不是抽象的说明,也不是普通的生活经验;而是内心深入对象的一种特殊经验,是一种神秘的经验。这种神秘的经验,为世界各宗教所共有,而作为其理想境界。狂热的信心中,加上虔诚的宗教行为,如祭祀、忏悔、禁食、修定等时,由精神的集中迫发出一种特殊的经验,在直觉中见神、见鬼、见上帝或其他种种神秘的现象,这些可称之为“美丽而危险的歧途”,佛陀称具有这种现观的人为“增上慢人”。佛法中的现观,当然也是一种直觉经验,般若的无分别智等都是这类直觉。如果学佛法时注重这种直觉的现观,就容易与其他宗教相混,而失却佛法的特质。因为这种没有通过理智的直觉,混入由于信仰及意志集中所产生的幻象以后,虽有其内心的体验,但不与真相相符合,所以这种不正确的境界,是非常危险的。得此境界的人,尽管可以发生坚强的自信心,但对身心修养、社会、国家,不能有什么实际的利益,或者有小利而引起极大的流弊,甚至会导致邪教的产生。佛法的现观是直觉,是正觉,特重理智,是通过了理智思择的,必须经过多闻、寻思、伺察、简择种种的阶段。在思择中得到一种正确的概念之后,再于诚信与意志集中之中去审谛观察,以达现观。所以,佛法的方法是信仰与理智合一的,在一般知识与特殊体验合一的,从现观去体验空性之前,必先经过分别智慧的思择。故《阿含经》说:“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从修而证,是佛法修行的要则,决不容逾越。大乘中观学派是从佛法现观成就的结果,即得到一种离绝一切思维分别、能知所知平等三等、融然一体的直觉中发展起来的思想见解。第二节 中观学派在印度的传承

中观学派源于释迦牟尼,而释迦身为佛教教主,自然不是哪一派的独尊。文殊师利助佛弘教,也无宗派可言,但文殊菩萨号称大智,吐言敷教,多以缘起性空为主,又在佛前说《摩诃般若》,因此被后世中观师推为始祖。

文殊,梵名Manjus′ra,音译为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或谓其为已成之佛,如《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槃,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涅槃经》谓,此菩萨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后至迦释牟尼佛所出家学道。此外,亦有说文殊菩萨为诸佛菩萨之佛母者。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文殊菩萨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因文殊菩萨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大乘中观学派尊其为始祖。但实际上中观学派始于龙树。故讲中观学派之传承,当以龙树为始。

第一代 龙树菩萨

龙树,梵名Magarjuna,音译那伽阏剌树那、那伽阿周陀那,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又称龙猛、龙胜。在佛教史上,龙树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在密宗中有极高的声誉,瑜伽行派也很推崇他。他成了大乘佛教的权威,号称“千部论主”,其论著成了不容置疑的经典。关于他的传记就很模糊,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以他的名义流传的著作也较复杂,实际上不一定都出自他的手笔。鸠摩罗什所撰的《龙树菩萨传》,是有关龙树生平最早的记载,相对而言,比较可信。

龙树大约为二至三世纪时人,出生于南印度婆罗门种姓家庭。自幼颖悟,学习“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及诸道术等,无不通晓。曾与契友三人修得隐身之术,遂隐身至王宫侵凌女眷。其事败露,三友人为王所斩,仅师一人幸免。以此事缘,师感悟爱欲乃众苦之本,即入山诣佛塔,并出家受戒。

出家后,广习三藏,然未能餍足,复至雪山(喜马拉雅山),遇一老比丘,受以大乘经典,惟以虽知实义,未能通利。又以曾摧破外道论师之义,故生起邪慢之心,而自立新戒、着新衣,静处一水晶房中。其时,有大龙菩萨,见而愍之,遂引入龙宫,授以无量之大乘经典,师遂体得教理。“龙宫”,有学者认为当是傍湖的山窟岩洞。然据先业师吴泽霖教授考证,在古印度有名为“龙族”的民族存在,“龙宫”当为龙族所建之小王国之宫殿。其时南印度王信奉婆罗门教,攻击佛法。师遂往教化,使南印度王放弃婆罗门教信仰,师造《庄严佛道论》、《大慈方便论》、《无畏论》、《中观论》等。师与婆罗门比咒术获胜,又自命“一切智人”,以神通示天与阿修罗战,使万余婆罗接受佛戒。此后大力弘法,广造大乘经典之注释书,树立大乘教学之体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学广为传布全印度。晚年住于南印度之黑峰山,门弟子有提婆等。

西藏所传龙树之事迹与前所述相异之处颇多,例如多罗那他之《七高僧书》谓,师曾习“无量寿陀罗尼”,成就大孔雀女、九夜叉等种种悉地;令德叉龙王之女及其眷属建立寺院、支提;后与诸夜叉女共于吉祥山修怛特等;另有谓师曾以白芥子七粒开南印度铁塔,得《金刚顶经》。凡此种种纪传,颇具密教色彩,概为后世之传说。

有关龙树出生之年代,诸说有异:僧轈之《大智度论序》、慧远之《大智度论抄序》(收于《出三藏记集》卷十)等载,师生于佛灭后九百年顷;《百论疏》卷上载,师生于佛灭后五百三十年顷。依《三论游意》、道安之《二教论》、《龙树菩萨传》等说,师生于佛灭后八百八十年顷,即公元四世纪末。现代学者,如印顺法师等多采用第三说。

关于龙树之入寂,据《龙树菩萨传》载,有一小乘法师,以嫉恨之故,不愿师久住于世,师知晓后,即入静室,行蝉蜕而去。可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萨罗国条》载,该国国王娑多罗诃皈依师,师以妙药赠之,二人俱长寿不衰。王子欲登王位,故乞请师自尽,师即以乾茅叶刎颈,王因哀愁之故,不久亦命终。当时的南印度,正值案达罗王朝衰落、甘蔗王朝兴起之际,龙树把这里当作其传教基地,与案达罗普遍兴起大乘思形势是吻合的。但是,这里也是南传上座部的影响范围,婆罗门教的势力更是根深蒂固,三者围绕争夺国家的支持,或对国家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关于龙树入寂的两个传说,情节虽然不同,但都说明了龙树是因为自己的传教活动,导向了残酷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以致死于非命。至于龙树之年寿,依《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上、《法苑珠林》卷五十三等所说,皆谓师之年寿达于数百,其说实难采信。然若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朝嚼齿木条”及其他诸书所说,师擅长药术,推测其年寿应在百岁以上。鸠摩罗什(344-413)为之作传时,称“始过百岁”。

龙树之著作极丰,如:《中论颂》、《十二门论》、《空七十论》、《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大乘破有论》、《大智度论》、《十住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因缘心论颂》、《菩提心离相论》、《福盖正行所集经》、《赞法界颂》、《广大发愿颂》等;造论之多,世所罕见,遂有“千部论主”之美称。后世基于师所造之《中论》而宣扬空观之学,称为中观学派,并尊师为中观学派之始祖。此外,龙树又被尊为付法藏第十三祖,且于我国、日本,古来被共尊为“八宗之祖”。

第二代 迦那提婆

目前无法弄清楚龙树同般若类经典的关系,但是龙树把早期的般若思想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更显密的宗教哲学体系,则无疑问。他的弟子提婆,在完成这个体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迦那提婆,梵名Kana-deva,意译为单眼提婆,又称提婆(梵Deva)、圣提婆(梵Arya-deva)、圣天。南印度婆罗门出身,或谓师子国(斯里兰卡)人。博识渊览,才辩绝伦。尝挖凿大自在天金像之眼,后复自挖取只眼回施大自在天,故名迦那提婆。初谒龙树,龙树令弟子以满钵水置前,提婆即以一针投入水中,两人欣然契合。出家为龙树弟子,以智辩著称,后游历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剑,调伏外道,度人百余万。后以构怨,为外教徒所刺,遗谒曰:“诸法本空,无我我所;无有能害,亦无受者。”

鸠摩罗什亦为提婆作传,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所传亦多。提婆到南萨罗国与当时受到引正王敬重的龙树论议,遂从龙树受业,曾代龙树去摩揭陀国的波吒厘城(在今巴特拉西北至订那浦尔之间),战胜该城国王支持的外道,重树佛教威德;又到朱木拉河与恒河汇合之处,破除在此河沐浴可以消罪得福、自沉能够升天受福的外道和迷信之说。此汇合处有钵罗耶伽国(今阿拉哈巴德),提婆在这里曾与婆罗门外道展开著名的论战,以“天”(提婆之名之意译)是“我”,“我”是“汝”,“汝”是“狗”的循环论辩,说明“循名求实,实不可得”的空观道理。他相当坚决地反对对大自在天的偶像崇拜,认为假黄金、颇梨等饰以惑人是不应该的,主张“以威灵感人,智德伏物”,并将神眼挖出。

提婆著有《百论》、《广百论》。提婆之论,重破外道,毕生致力于弘扬龙树的中观学说。弘扬缘起性空,提婆与龙树相同,而在破斥方面,龙树重在破斥小乘,而提婆重在破斥外道。提婆弘扬大乘佛教的时候,外道学说兴盛,而佛法衰微,因此提婆与外道辩论,为法忘身,遂被外道刺死。

龙树、提婆师徒两人的经历非常相似,都出身于婆罗门,又都为婆罗门的对手。他们不但依靠自己的辩才,而且时常采用神通,用以战胜论敌和弘扬佛教。他们的生活放浪不羁,往来于权势富贵之间,同上座部和说一切有部的严戒苛律、禁制五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大乘思潮中,始终存在着密教化的倾向,这在龙树和提婆的生平中可见端倪。

第三代 罗睺罗跋陀罗

罗睺罗跋陀罗,梵名Rahulabhadra,略称罗睺罗多、罗睺罗。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姓梵摩。早年入那烂陀寺,从尊者黑者(藏名Nag-po)受具足戒,学声闻乘。又依无分别者(藏文Rnam-par mi-rtog-pa)广学大乘及秘密乘,并弘通中观之宗义。随侍迦那提婆,证皆空之理,于那烂陀寺教化僧徒。提婆示寂之际,受其心随之教说(藏文snin-pohidon-gyi bstan-pa)。著有《赞般若偈》、《法华略颂》,其片断散见于汉藏文佛典中;还著有《中论释》,真谛曾翻译为汉语,但后来佚失。又据《付法藏因缘传》卷六载,师曾从提婆受婆罗门所造之《鬼名书》,后以种种方便教化众生,付法予僧伽难提。

第四代 青目

青目,梵名Pingalanetra,音译宾伽罗、宾头伽罗。身世不详。四世纪顷之印度人,为注释龙树《中论》之论师。他的著述《中观论释》经过鸠摩罗什翻译传入中国。我国三论宗之“于”、“教”两种二谛义,就是根据青目的《中观论释》而建立。青目的《中观释论》最能体现龙树《中观论》的原意。据僧轈《中论序》:“其染翰申释者,甚亦不少。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宾伽罗,秦言青目所释也。其人虽信解深法,而辞不雅中,其中乖阙烦重者,法师皆裁而裨之。”据《大乘玄论》卷二载,师于佛灭后一千年出世。第三节 中观学在印度的发展

中观学派经青目著《中论本颂》之注释及婆薮开士之《百论本颂》注释之后,受到不断壮大的瑜伽行学派唯识思想的冲击,也有不少的变化。其后,四至五世纪出现之佛护系统称为具缘派,清辨系统称为依自起派。此即中观学派分出之两大派系。佛护和清辨,皆为僧护之弟子。

佛护,梵名Buddhapalita,西藏名为Sans-rgyas bskya ns。据多罗那他之《印度佛教史》载,出身于南方坦婆罗国之汎沙苦利陀,乃龙友(梵名Nagamitra)之弟子,并师事僧伽罗苦什达(梵名Samgharaksita,意译即僧护),学习龙树之中观思想,最得上智。又礼拜文殊菩萨之圣容,住于南方檀多弗利伽兰说法,并为龙树、提婆之论书作注释,遂得利卢部之悉地。他被视为根本《中论》八大注释家之一,而被尊称为“长老佛护”,在印度中观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与清辨论师彼此立于批判之立场。至月称论师出现时,佛护之地位复被肯定,而成为《中论》之佼佼者。宗喀巴大师称龙树、提婆为“根本中观师”,而将佛护以下称为“随持中观师”。佛护的弟子很多。其所著《中论注》除第一、二、三品外,均为简明易解之注释。

约在公元470-540年间,佛护创立了中观具缘派。龙树依《般若经》而造《中论》,倡说“缘生即空”之义,于《中论》本颂之《归敬颂》中,列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等“八不”,以破诸法有所得之见解,阐明缘起即因待之法。故可谓中观学派乃通达诸法缘生之义,令有无之诸见皆泯绝,而使真空中道之现前。六世纪佛护与清辨二人见解互异,各自造立论书,批评对方之说,由是中观学派乃分裂为二,即以清辨之学为主流之依自起派,以佛护学说为主流之具缘派。佛护之具缘派主张诸法毕竟空之说。所谓毕竟空,又作至竟空,意指诸法究竟不可得。亦即以空破诸法,使无遗余,不执于一物。《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区别毕竟空与性空,谓毕竟空为无有遗余,性空则是本来常尔;毕竟空多诸佛所行,性空则为菩萨所行。亦即以空破诸法,毕竟不执于一物,三世清净为毕竟空;一切诸法自性空,众缘和合似为有,若离众缘,其性不可得,是为性空。《中观论疏》卷一末释毕竟空谓,众生性边亦如虚空,其中无生死往来,亦无解脱者。以生死本自不生,故无往来;既无生死之往来,生何所灭,故称为涅槃,故无解脱。所以生死涅槃毕竟皆空,故一切无生。又涅槃本自不生,生死亦本自无生,故称一切不生。毕竟空者,若有生有不生,则非毕竟空。以一切无生,称为毕竟空。七世纪时,有月称(梵名Candrakīrti,西藏名为Zla-ba grags-pa或Zla-grags)撰《中论注》、《六十颂如理论释》、《四百论注》、《入中观论》等,提倡具缘派之说,并对清辨之《中论注释》予以强烈评议;其学说思想后传入我国西藏并广泛流传。其后,又有寂天(梵名S′antideva,西藏名S′hi-ba lha)论师,作《菩提行经》、《大乘集菩萨学论》等,祖述中观之旨趣。中观学派与瑜伽行学派渐有相互融摄之倾向,而形成中观瑜伽派,由是具缘派与自依起派之对立,及各自演布之情形,即自然消融于中观、瑜伽两大交流之潮流中。

依自起派约为公元五至六世纪间,由清辨(梵名Bhavaviveka,或Bhavaya),为主流而创立。清辨作《般若灯论》一书以释《中论》之教旨,并于书中对佛护之论说详加批评,另著有《中观宝灯论》、《中观心论颂》、《摄中观义论》、《大乘掌珍论》等书。清辨与瑜伽行学派展开“空有之诤”。护法承继无著、世亲,说尽空之有;清辨祖述龙树,主张尽有之空,彼此相破相成。还传说师在南印度主持五十余所伽兰,宣说教法,造《中论释》,破斥佛护的具缘派之学说。其后有观誓(梵名Avalokitavrata)著《般若灯论注》一书弘扬清辨之学说。据唐代地婆诃罗三藏之传说,谓当时那烂陀寺有智光(梵名Jmana-prabna)承龙树、清辨之学说,依《般若》、《中观论》等,立心境俱有、境空心有、心境俱空三时教判,以无相大乘为了义,与瑜伽行派之戒贤论师相抗衡。准此而言,智光论师当属依自起派之重要论师。第四节 中观学派在中国的弘传

中观学派传入我国称为三论宗,因以《中观》、《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为所依,宣扬空、无相、八不中道等义理,故又称空宗、无相宗、无相大乘宗、无得正观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破相宗。以注重阐扬诸法性空,故又称法性宗。

中观学派传入我国,其派有二:由古代西域莎车国王子须利耶苏摩传鸠摩罗什者,称为“古三论宗”;日照三藏于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8)传入清辨、智光二论师之系统,则称“新三论宗”。其中鸠摩罗什译有《大品般若经》三十卷、《大智度论》百卷、《中论》四卷、《十二门论》一卷,并译出《龙树菩萨传》和《提婆菩萨传》,奠定了中观学派在我国的基础。罗什门下号称桃李三千,然高足仅十人,即僧肇、道生、僧轈、昙影、慧严、慧观、僧、道恒、道标、道融。其中,僧肇著《肇论》、道生作《二谛论》、昙影作《中论疏》、道融作《三论注》。而以慧观、道生、僧轈等多弘法于江南,僧肇、昙影、道融等则宣教关中,遂形成三论宗南北二学派。其后有昙济出,著有《七宗论》。

公元401—480年之间,北派以无人才而渐趋消沉,南派因受《成实论》压迫而未能发展。六世纪时,有僧朗出,入关师事昙济,以破小乘得梁武帝崇信,稍振“三论”之势,惟此时多于山中修习止观,又因当时盛行《成实论》之研究,故少受外间注意。僧朗之后,僧诠继起,欲振“三论”之学风,然因当时流行《地论》、《摄论》等缘起论之法门,故僧诠所倡之“三论”亦受其影响,而异于罗什之旧说。僧诠门下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四哲,其中以法朗尤为俊杰,奉随之众千余人,门下二十五人,而以嘉祥大师吉藏最为特出。吉藏止住嘉祥寺,大阐“三论”,集三论宗之大成而使之进入黄金时代(581-623)。吉藏以后,虽有智、知命、智实、寂师、慧远等高足继起,然因无卓绝之大师,无切实之行证,复受法相唯识宗之排斥、思潮之变迁、学者之好异思迁、禅宗之盛行等因素影响,唐代中叶,三论宗遂告沉寂。又法朗之门下,另有慧均作《四论玄义》,系统不详之硕法师作有《三论疏》及《三论游意》,亦为一时之“三论”硕学。在南北朝时,有在《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之外加《大智度论》,四论并重,讲习演布蔚为风气,盛行于一时,后世遂以“四论宗”称之。而我国之佛教史,无所谓之四论宗,而实为我国三论宗衍生之支派。

中观学派之思想在我国各宗派中,并非三论宗一家,天台、华严、禅宗都含有中观学派的思想。不过根据传统习惯,以三论宗为其主流,以莎车王子为第五代,鸠摩罗什为第六代,继而叙述中观学派在中国汉地之传承。

第五代 须利耶苏摩

须利耶苏摩,西域莎车国之王子。莎车国即今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位于塔里木河上流。莎车国后为疏勒国兼并,莎车王子便委国请从而为沙门。王子兄弟二人,兄名须利耶跋陀,亦一同出家。苏摩才学超绝,名重当时,专以大乘为化,善龙树中观学,诸学者尊崇之。其时鸠摩罗什亦来奉侍于师之座下,师为说《阿耨达经》,罗什遂研核大小乘,而归向大乘,并广求义要,听闻《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须利耶苏摩事迹功绩史载不详,然其门下培育出鸠摩罗什这样的思想家、翻译家,使缘起性空之学在我国得以流传和发展,这是对龙树中观学的极大贡献,因而自古即以之为三论宗及天台宗传承之一祖。

第六代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44-413,一说为350-409),简称罗什,意译作童寿。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古代四大译经家之一。罗什祖籍印度,家世相国,父鸠摩罗炎,将嗣相位,乃辞避出家,东渡葱岭,游化诸国。龟兹王闻其高才,心甚慕之,自出效迎,请为国师。王有妹年始二十,识悟明敏,诸国行聘,皆不肯行,及见鸠摩罗炎,意即许之。国王强为妻之,逾年生罗什。罗什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印度,从师受经,日诵千偈。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誉满五天竺。因其母是王妹,利养甚多,乃携罗什避之,年九岁随母渡辛头河至罽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