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湖口丛书·技艺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3:32:14

点击下载

作者:湖口县人民政府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文湖口丛书·技艺篇

人文湖口丛书·技艺篇试读:

概述

手工技艺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的传承及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旧的技艺因不合时宜而逐渐衰败、没落,乃至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新的技艺。当然,新的技艺产生的母体是传统技艺,没有传统技艺就不会有新的技艺。然而,逐渐消失的旧技艺体现在新技艺身上的痕迹是不清晰、不很明显的。这样一来,时代的烟云就会掩盖住曾经熠熠生辉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传统技艺,我们的下一代就难以再见到那些文明的瑰宝了,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于是,对民间文化进行一次普遍的调查,就显得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这次针对技艺的普查,虽说是“普”,但实际上由于时间紧,人手不足,加上有些技艺已消亡或接近消亡,无传承老艺人健在,无法查清楚,不可避免地存在遗珠之憾。这种遗憾是无法弥补的。为了避免遗憾的再次发生,或者说尽可能少发生,我们主要从“木船制造、民居建造、焙烧制造、缝纫及刺绣、篾制品、编织、木制品、织染、饮食品加工、其他传统工艺”等十一个方面进行考查,每个方面力求从其种类及作用、建(制)造材料、工艺流程和老艺人档案等内容展开力所能及的介绍。

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是我们各乡镇的普查员走千家,访万户,风里来,雨里去,历时半年从基层搜寻来的。它们有的出自传承人的口述,并辅之以现场操作;有的是根据遗留下来的旧物品,以图片的形式进行解说;还有一些是由当事人回忆整理的。虽然有些数据不是十分精确,可能还会有一些误差,但技艺的基本套路还是正确的,因此,其价值不可低估。

话又说回来,技艺篇是民间文化普查的重头戏,内容多,涉及面广。古人就曾称各类手工艺人为“百工”、“百”者,极言其多也。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实说,要在短时间内把各种手工技艺的精髓都挖掘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能书之成文的往往只是其表面形式,从文化的层面去描述还非常不够;有的技艺连表面形式都不是很清晰,更遑论其文化价值了。比如民居中的大八间、小八间和四荫等房屋类型的介绍,由于基本上见不到原型,又不能找到修建这类民居的工匠,就只能根据目前遗存的宗祠及类似的老建筑,加上目击人的回忆进行介绍,有些内容缺乏实证,准确性也就存疑了。再比如织染技艺,手工织布的机器、染布的作坊几十年前就已绝迹,当事人也基本上不健在,要进行介绍只能靠人回忆口述,很多数据无法弄清,只能空缺,留待行家填补,这是一种无奈之举。

不管怎么说,要感谢所有的资料提供者,他们为能泽被下一代,将自己的独门技艺贡献出来,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感谢辛勤工作的乡镇普查员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可敬的责任心,高质量地完成了普查工作任务,让被人们渐渐淡忘的传统民间技艺形诸文字,得以保留,功不可没。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本书的很多文字直接采用了普查员余春泉、徐宣和、肖润文、沈珊奇等人撰写的文稿,在此,一并深表谢忱!一、木船制造

木船的建造在湖口有着漫长的历史。因地理位置濒临大江大湖,境内湖泊面积也很大,货运客运交通均赖船舶维持,故湖口造船、修船的技艺非常发达,据此次文化普查发现,境内造船工场有四处:双钟镇一处,流泗镇一处,舜德乡一处,城山镇一处。以前数双钟镇的沈氏父子兄弟的造船规模大,一年造船数十艘,而城山镇的造船沿袭时间最长,至2013年徐孬金兄弟还为双钟镇渔民建造了一条双桨木船。(一)木船的种类

船以作用分有运输船、渔船。运输船中又分货船、客船、过渡船、商贩船、官舫船等;渔船中又分别有拖网船、打网船、挂钩船、扳筝船、鸬鸟啄鱼船等。这些船都是根据各个地区和船民的习惯用法,设计成各类形状。大小差异也很大,当时大船能装几千斤,小的只能装几百斤。有的船头尖,尾也尖,翘得不能再翘了,这种船叫箩笼子,是都昌、星子来的。也有确实够方的船,这类船是四川来的柏木鼓子或湖南来的扁子等。其他船型也有很多,例如:赣州来的赣扳子,抚州来的抚雕子,湖北襄阳来的杉排子,下江来的猫子,枞阳来的枞阳芭斗子。我们九江湖口和湖北船型基本相似,叫九江芭斗子。还有来自江西内河的土壳子、桐壳子、鸦艄子等等。长的短的,深的浅的,宽的窄的,方的尖的,翘的,等等,真是千姿百态。到后来人们叫大船为货驳船、盐船、大客船、大渔船,小的叫划子。

不过,湖口新中国成立前民间的木船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渔船,一类是运输船。

渔船规模小,船舱住人,上面用竹编的篾毡绷成弧形,篾毡上刷了桐油,呈乌黑色,类似江浙一带的乌篷船。船尾摇桨、船头工作,放和收鱼钩、渔网。一般是夫妻带小孩,吃住都在船上。工作时,丈夫摇桨,妻子放网,分工明确。后来,有了机器,渔船尾部也安装了挂机和螺旋桨,方便多了。

运输船规模大,一般的有一根桅杆,大的有两根桅杆。桅杆上有帆,帆借风力,只要船老大掌好舵,船就自然前行。船上的船员较多,开船和靠岸时的下锚、起锚,撑篙、架跳板,乃至上下货物,都必须由船员来做。后来,有了机器,产生了机帆船,纯粹意义的帆船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于再后来的铁驳船,就非木船的范畴了。(二)木船制作的工具

工具均是古代手工传统工具,有锛、中钢斧头、板锯、横料锯、直料锯、弯料锯、断锯等,长、短、弯刨子,捻匠锤子,各种木工凿子如捻凿、快凿、斜口凿、蛮凿等,钩镰、送钉、拔钉工具,墨斗、五尺、篾尺量具,两人手拉钻。

大型工具有扳钩、各种传统夹关、绞关用的绳索等。1960年后有铁夹兰、丝杆千斤顶等。(三)木船建造的材料

材料1:木料,主要木料有:椿、楠、柏、梓、樟、楮、槐、杉、松、桑,配用材料有黄连、栗、柚、枣、枫、杨、檀、荷。

椿、楠、柏、梓、杉主要用在纵向结构上,松木一般用在底板水下部位,因为它有“干千年湿千年,干干湿湿只一年”的性能,且有韧性,用在其他位置容易霉烂变形。硬质木料均用在横向结构上,其他杂木选用在配件和船用工具上。

材料2:铁钉,古人说大船破了也有三百斤钉。这是一个大致说法,其实含钉量要根据船的吨位大小来决定,如果说几百吨的木船那就不只是几百斤钉,可以有几千斤钉。这些钉分别有扒头钉、锹钉、锔等。它们分别用在不同的构件和不同的位置,都是为了加强船体和结构的牢固性。特别典型的是锔,锔板呈柳叶型,扁平,有嘴有尾,嘴钉在横向构件上,尾巴从舱里伸出,卷埋在外面的构件上。古话说敲钉转脚,锔就是这种类型的钉子,起到内外紧固作用。船体结构强度靠铁钉来固定和保障。

材料3:桐油,桐油在木船上有两种作用。一是作为船体的保护材料,二是充当船缝防漏材料。船体保护是船舱内用烧开的桐油浇灌,让木料充分吸收,起到持久地保护木料、防止霉烂的作用。船舱外、船壳利用太阳高温,用桐油涂刷数遍起到保护层的作用,这叫作打晒油。防漏的作用是全船板缝用桐油配石灰加工成油灰泥,添加麻筋,在缝隙处用捻成固体麻筋油灰泥封,可保持密封不漏水。古语有“船底不漏针之说”。

材料4:麻筋、石灰,麻筋、石灰是船缝的防漏材料的配料,在木船船缝密封防漏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是木船密封中不可少的材料。(四)木船制作技艺

木船制作工序可分为十个流程:绘制图样、选料进厂、下料加工、排底栽梁、构件装配、挂楋上帮、首尾封板、捻缝复舱、打油下水和完工出航。

1.绘制图样。绘制图样是船舶建造设计与制图融合于一体的设绘方式,是船舶制造的首要程序。民间造船没有设计师,这个程序首先由船东自己提出设想和要求,同制造师一道,确定该船的吨位、船型、用途、航区等,再由制造师进行设计,并绘制出该船图样或图纸。制造师将木板画出侧面、甲板面、底板面这三种图,均为半边,因船体均为对称的。甲板面标有首部、中部、尾部的宽度尺寸,各种舱室和构件,舱与舱之间的尺寸以及总长度等。底板面标有宽度、长度、尺寸,舱与满梁、脚梁等一目了然。侧面是船体外形图样,侧面图标出的尺寸更多,如首尾起翘多少,首部装置构件,各种桅杆之间的距离、高度,屋楼的高度、层数,长宽尺寸,各种工具。该船的图样线型绘制出来后交给船东审阅,最后确定,开工时制造师按分工各制作各的位置和构件。

2.选料进厂。制作木船的用料根据船体部位性能和材质的要求,以椿、楠、柏、梓、樟、楮、槐、杉、松、桑为主,配以黄连、栗、柚、枣、枫、杨、檀等木材。辅助材料有铁钉、桐油、石灰、麻筋等。木料选用尤其注重干燥性,以防收缩,出现裂缝。椿、楠、柏、梓、杉主要用在纵向结构上,硬质木料用在横向结构和零件上,其他杂木用在配件和船用工具上,有“头不顶桑、脚不踏槐”之说。松木主要用于船底水下部位,主要源于松树有“干千年湿千年”的特性。

3.下料加工。这个过程细致而漫长,所有材料和构件都要在这个工序内加工完成。锯、刨、凿、钻等技巧使用广泛。其中双人锯与双人钻颇具特色。俗语有:锯钻无巧,只要屁股扭得好。说的是劳动肢体动作的美感。其实,双人拉锯与拉钻讲究相互间的默契配合。锯钻工具与木料有节奏的摩擦声,工人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声,伴着有规律的肢体动作,构成了一段优美的音乐舞蹈。在下料加工过程中,很多方法技巧充分体现了先民的智慧。如绳索使用法、下料画线法等。(1)绳索使用法:做木船的很多工序要用绳捆索绑。比如上板上料、拉树抬料等。用绳索必须要打好各种结扣和接头,在这个方面就有绳索使用的技能:抬树时用活动环的方式,拉树时用连环套的方式,捆绑用四结花的形式,带缆绳用反顺压花形式等。(2)下料用线法,用线法在做船中用得很广,也是一种专业技术,有几种特殊用线,例如吊线、抛线、和线、扭筋线等,是做船中必备的技术。吊线,在装配构件上用来确定垂直和倾斜度,特别是在安装主梁和桅杆上有决定性的作用。抛线,一般是在板和料的边缘做缝口时用的,需要有弯曲度的缝口必须用抛线打成需要的曲线。在打抛物线时左手拿墨斗的松紧尺度要把握好,一线抛出去就要达到一定的弯曲程度。这种线平时只要苦练抛甩功,到用的时就很准确。和线,是打树线,锯板用的线。树的长度有的几十米,不可能一线打到头,而且树干不是百分之百的垂直,垂直的地方要把它打成垂直的直线,不垂直的地方要把它打成光顺的曲线,所以要分段来打,每打一段用墨线在树上横绕一周标记这是交接点,树翻过身在另一面也在此处交接,在交接处肯定有转折点,再用墨线在转折点处的两头用短线打一线过渡,连接起来就是需要的线了。这个短线就是和线。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起了和解的作用。扭筋线,是制造木质机动船如拖轮、客班轮、轮船头鸭尾艄以及线型复杂的船型的板料。根据该船的图纸或样板,将树打成扭筋线,锯成扭筋板,也是分段打线,但是比和线还要复杂。根据该船船体外板扭曲程度,每个助位的扭曲尺寸要先记录下来,再在树上打线锯成的板,就是扭筋板,制作后装到船上去比较吻合。这几个典型的用线在木船制作中是一项专业技术,是船木匠传统的用线法。(3)拉钻法。船木匠用的钻也是主要工具之一。有两个人用的叫两人拉钻,也有一个人用的叫胡琴钻。两个人拉的钻那就要互相配合,进钻出屑很有节奏感,拉起来一进一出,一下子就钻穿了,觉得也轻松,但是拉钻的人要掌握好,右手进钻,左手出钻,两手甩开,身子左右摆动,俗话说:“拉钻无巧,只要屁股扭得好。”虽然是句笑话但很实际。

4.排底栽梁。在基本材料加工完毕后,要进行排底栽梁,构建船体的主要轮廓。

5.构件装配。包括木船桅杆、船橹、舱板、锚滑轮等构件有序地一一装好。在排底栽梁和构件装配过程中,也有不少技艺颇具特色。(1)构件接头法。木船用料长、宽、厚的要求严格。如果材料的长度达不到要求那就必须接长。但是这种接长不是普通的接法,一定要考虑船体的结构强度,为此船木匠要设计一种能达到要求的接头法。例如:船楋,大船十几丈长的楋,有的要接几个接头。其连接办法必须采用古代传统的叫同口带挂钩的榫头,榫头长度达到两个肋位。这种榫头和对接榫头不一样,既要起到衔接作用,又要有拉力、不挪动的功能。(2)上板上料法。船体是曲线物体,形状变化大,直板直缝很少,材料很难满足构件的要求,在这方面船木匠的工艺中有两种线的说法。一种叫熟线,即材料长就了形状,或是经过修整加工后能达到基本要求的。这个构件装到船上去那就省事多了。另外一种叫生线,这个就是材料根本达不到要求的,完全靠船木匠采取土办法强制装到船上去的构件。生线的板料构件装到船上去,对船木匠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有的构件与构件之间的间隙有几尺远的距离,要想两者之间达到吻合,必须利用各种适合的方法进行操作,要胆大心细。如:夹关、滚关、雷公箭绳捆索绑等配合施工。难度太大的须用开水或盐开水淋透,增加它的柔软和韧性让其缓慢伸缩,强制其达到所需要的目的。在这个时候要注意两个事项:一是淋开水时保持一至两厘米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二是危险区域不能碰尖锐的物品,更不能钻眼,不然会断板断料。这种方法就是船木匠技艺中的上板上料法,也是做船的独特工艺。湖口人有一句俗话,说一般木匠是“弯树直木匠”,船木匠是“直树弯木匠”。就是说即使是直树,船木匠也要把它做成弯的,变成翘的,以适合船体的线型需要。(3)舵杆的制作方法。木船的舵杆是以硬而又有韧性的木料制成。舵杆是舵的主要部件,舵是掌握船的方向的安全装置,舵杆是活动件,要求有精确的圆度。过去没有车床,是怎样确保它的圆度达到标准的?那必须有一个工艺程序来完成这项工作。传统的做法是将需要的木料两头锯平齐,先打十字线,再打直径尺寸线,变成了四方形,用斧头砍成四方;再打八方线,砍成八方;然后再打十六方线,砍成十六方;最后再打三十二方的线,砍成三十二方;再用长刨子刨圆。这就是经典的成语“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制作方法。(4)桅杆制作方法。桅杆也是船的主要装置,是按照船的长度比例来制作,由船东和掌墨师(掌控墨线的师傅)共同协商。大桅向后倾斜多少,大桅安装上去后吊线下应该多少,这就是师傅的技术和经验。另外,桅杆安装进桅夹的时候要达到不松、不紧,一气呵成。几十吨的船有几丈长桅杆,几个人都难抬,如果要返工那是非常困难的事,这就凭师傅们的本事。这个诀窍在于做“比子”时要准确,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5)橹的制作。橹是推动船行进的工具,制作出来要达到硬中有软,软而不断。这些性能凭一般的师傅的技术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有反复实践的经验。驾船的人有句行话“做屋和泥,摇橹上矶”,这说明摇橹是一种力气活,船过矶头都是逆流而上,要拼命地摇,所以做橹的时候要经常听听船东的建议。橹有两个种类:一个是湖口地区的条叶橹,一种江苏的琵琶橹。其实橹就是模仿鱼尾巴的功能在水中翻滚和扭动,所以橹这个工具确实要有一定的经验才能制作好。

6.挂楋上帮。楋帮是装在船外用于防止碰撞起保护船体作用的材料,主要靠钉子把船楋固定在船体上。船钉是造船的重要构件。船钉与元钉不同,它大部分是方形的。主要的钉有三种:锹钉、锔、扒头钉,这三种钉分别用在不同的部位。锹钉是拼缝用,在平面钻眼缝上出,把钉的方向看准后,打弯打翘,朝眼口钉进去,使两缝相连。锔,是从里面钉外面转尾。扒头钉是头扒着的朝一面钩,大部分是直着钉进去的。钉钉的时候有学问,因为它与木料相连,有承受一定的拉力作用,俗话说:“拿在手上没四两,钉进出有千斤。”说的就是这个钉。所以在钻孔时钻头大小要注意,太松了不吃劲,太紧了会破料。因为眼圆、钉方,在钉钉的时候要使它步步深入、入木三分,要保持吃木、得劲。钉钉的声音也有节奏,叮、叮、叮,嗒嗒叮,叮嗒嗒嗒嗒……这不光是钉得声音好听,而是让钉和木料保持紧密的吻合,达到强度要求又不损害木料,要让木料慢慢地接受。如果是三两下钉进去会造成相反的结果,那就是木料破裂了,钉也不起作用了。钉钉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既要让钉子拴牢,又要考虑木料的承受力,所以钉钉的力度和速度必须凭经验把握准确。

7.首尾封板。这是整个船体木工完工的标志性流程。

8.捻缝复舱。船体外壳完成后,外板捻缝是一个细致而又有责任的工序。古人有“船底不漏针”之说,为了保证船体缝隙严密,捻匠需用桐油、石灰加工成的油灰泥和麻筋将板缝填补结实。要达到“船烂缝不烂”的效果,主要依赖于油灰泥的制作和捻缝的技艺。湖口捻匠使用的是在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传统油灰泥的制作方法。在周长1米的碓臼内,按四碗石灰、一碗桐油、两口水的比例放入捻料,先拌匀,再用木碓嘴或木槌反复在碓臼内击打,直至捻料细腻、均匀,呈胶着状方算完成。有了油泥灰,捻匠就可对外板缝开捻。首先要对外缝清理,修整后用制好的油灰泥添加到缝口上,再将麻筋铺设在缝口的油灰泥上,用捻凿把麻筋打进缝内,右手打锤子,左手将捻凿不断地向左边遨走,必要时也可向右边遨动。逐渐地添加油灰泥,要把麻筋和油灰泥凿成均匀的融合体,并制作出一条整体的凸圆型的油灰泥麻筋缝。如果板缝的间隙过大,就用麻筋和油灰泥在石墩上锤打,打成麻板后,再在缝口上先铺上油灰泥,再将麻板撕散铺在缝口,用捻凿来回的用跳凿的方式遨捻,使麻板均匀地在缝内和油灰泥融合,制作出一条麻板缝,麻板是为了缝太宽而用,减少捻凿在缝内大量的捶打。因为缝太大,麻筋和油灰泥达不到融合的效果,对缝的质量有影响,这就是麻筋缝和麻板缝的区别。捻缝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捻好的缝不能存在有生麻或有灰无麻的现象,如果有这样的缝,属于偷工减料的做法,一经发现全部返工。经过捻好的油灰麻筋缝可以保证持久性的水密,甚至是料烂了缝还未烂。概括起来说,捻缝的技巧有以下几点:一是清理板缝,二是添加油灰泥,三是铺设麻筋,四是打遨,使麻筋和油灰泥均匀融合。碰到大的板缝,要先用油灰泥制好麻板,再撕散铺匀捻缝。

9.打油下水。普通客、货木船一般是涂刷桐油。部分官方木船,也用油漆,主要起防虫、防烂和增加美观的作用。涂刷桐油一般不少于三遍,每遍间隙不少于三天,要达到均匀渗透的效果。一切工序完成后具备了下水的条件,由船东定好日子,船木匠和参加制造的人员均要配合。下水方法有两种。一是老方法,利用河滩的地形,把船落放在河泥上,把船首部垫高。一般的船下水时是尾部朝河水的一面,尾部接近水边。如果接近不了水边的,用一种自制的叫做霸王车的工具用绳子把船绞到水边,头高尾低有一定的斜度,在泥土上浇水利用泥水的滑力,连推带绞使其下水。二是较为先进一点的滑板下水法。吨位大的船舶只有用滑板下水。造船时船尾朝水边,把船首升高,下水时先将船底部放好纵向枕木,枕木上面放润滑物品。过去没有黄油,就放各种瓜皮肥皂,再把制好的滑板盖在枕木上面。为了防止自行滑动,先在坡上的地牛上带好绳子,待一切准备就绪,一声令下,把防滑的绳子砍断或匀速放松,船就稳稳滑入水中。

10.完工出航。对整船构件彻底检查,选良辰吉日出航。(五)木船修理

木船修理要用到一项特殊的工艺,即样板复制。因为船的形体大,长期浸在水里,木料容易腐烂,需要修理和换板换料。修船时叫挖补子,不用样板很难复原它的形状。特别是对挖补时,比如船首尾处的帮板、修楋、修满梁等里面大、外面小的旮旯之处,你根本量不出它的形状和尺寸,只有用点样板的方法来补好这个挖补之处的补子。怎样去点样板呢?先将腐烂或损坏的位置挖掉,修整清理完毕,用一块比挖补的位置小一点的薄板放进挖补处的里面,把四周的形状尺寸记载在这块板上,再在材料上将样板的形状尺寸复制下来,制作这块挖补的补子,装到原处后就能达到吻合程度,船木匠叫点样板。一块大船满梁有几百斤,甚至几个人都抬不动,只有用船木匠古老的办法“点样”完成。附:老艺人档案

沈六喜,湖口造船大师,生卒年月不详。新中国成立前后为湖口造船业留下了优秀的技术和作品,最有说服力的是1953年为渔民张忠生造的挂钩船至今还在作业,且保持良好的状态。他对技术精益求精,1958年参加试制机帆船,他选用了古代车船的技术。1959年他自行设计绘图并主持施工制造出“湖口1号”木质拖轮,受到地、县的好评,1966年又负责制造了“湖口2号”拖轮。

刘兴林,1945年生,从师湖口名师沈六喜,是沈师傅最后的关门弟子。1966年与沈师傅一起制作木质80匹马力拖轮,受到当时县长嘉奖;1973年制作了九江船舶定型产品50吨木质机帆船。制作的战船及商船模型参加“2014年九江非遗保护成果展”获优秀奖。

叶维昌,湖口造船名匠,生卒年月不详。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船匠,勇于创新。1950年制造了放排绞船的霸王车,解决了放排难、绞船难的困难。他还有一个绝技是水下能挖补子,因抢救盐船留下了美名。造船他能掌墨,修船时是技术能手。

徐孬金,城山镇观塘村人,一生造了数不清的木船。原东庄船运大队刚成立时,他建造的最大帆船是54吨,小船也有十余吨,还在民间建造了不少渔船和渡船。其精湛的造船技术是祖父传承的,船运大队解散之后,他继续造船与维修各种木船。

徐应生,1944年出生,舜德乡高桥村人,民间造船工匠。祖祖辈辈都是造船人,十多岁时便跟随父亲学造船,还四处为别人修船,19岁时就能独立造出渔船。

黄长庆,1937年出生,流泗镇长棉村人。长棉村又称廖家厂,是以农业为主渔业或运输业为辅的村落。长棉村对面是安徽宿松县的洲头乡,下游是芜湖、安庆等城市。清朝末年,该村只有20多户,八成农户都有木船,或捕鱼或运输,以前造船,现在以修船为主。附:木船制造及实物图二、民居建造

湖口民居建筑自古以来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并与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相融合,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无山无水不成居”,绝大多数村庄背靠山峦,前有池塘,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其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错落有致,青砖白缝,墙头翘角,青瓦盖顶,前沿上面有用砖瓦合做的波浪、棱角、瓦头等。色调典雅大方,保持着融古雅、简洁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一)民居种类1.大八间(小八间、四荫)

顾名思义,大八间房子的基本特征就是“大”,共有八间。分为两个厅堂,六间房、一个天井。进入大门,就是下堂前,两边各有一间中等房间,称耳房。下堂前后面是天井。大八间的天井,是封闭的内向性住宅必不可少的部分,是这种形制存在的前提。长约4.7米,纵宽1.3米左右,成为住宅内部空间的中心。天井的沿口比上下堂屋的地面都要低一寸许,用青石条横向砌成,雨水顺着沿边石板流入明堂坑(天井中聚水的地方)中左右侧和前沿的阴沟里去。天井上方是四周屋顶下水之处,跟天井对应,留下空间。天井中间有天井台,通过天井台,可进入上堂前。站在天井台上,仰面可观天空。下雨时,屋顶的水都流入天井,然后从阳沟管道流出,这就叫“四水归堂”。旧时人们讲四面水流入屋内,表示财源四方流进,因此,有天井的屋又叫“聚财屋”,这是古人的智慧。房子大,为了防盗,四周墙壁上的窗户又小,光线肯定不好。在屋顶上留下一大片空间,不仅增加了亮度,而且空气也更加流通,无形中做到了人与自然相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情境。天井两侧各有小房一间,称厢房。

跨过天井,就进入上堂前,上堂前是正厅,比下堂前大一到两倍。两边又各有正房两间,面积也比耳房和偏房大许多。上堂前比下堂前要高,正房上还有木板楼。而且下堂前的厢房和耳房上也有矮楼,使得整座建筑上方楼道相连,俗称“跑马楼”。正厅后面设置楼梯间,楼梯为木制。顺着楼梯上楼,非常方便。这种建筑属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它如同北方的四合院,不同的是它的空间布置一般比较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的特点。这种式样的房屋个体建筑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各单元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围成封闭式院落。除外墙为青砖砌成外,屋内都是杉木支撑。屋顶铺盖小青瓦,瓦楞头常常砌有花瓦头。室内以石板铺地,干净结实。

四面墙均很高,远远看去望不到屋上瓦片。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高峻的兽头,半掩半露的双披水屋顶。重重叠叠的兽头墙,发挥着防风和防火的作用,既美观又实用。

小八间的结构与大八间基本相同,只是规模小一点,四萌更小。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天井。四水归堂,天地人合一,体现了古人在建筑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附:大八间类民居外貌及天井图片2.硬三间(连五、明三暗五等)

新中国成立后,湖口农村大八间类的民居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硬三间。这种民居规模小,结构较为简单,方便易建,成本也不高,适合农户居住。之所以称之为硬三间,就是因为它是由三间房组成,中间是堂前,两边为房间,结构简单而显紧凑。

硬三间的外部结构仍然保留着或多或少的徽派建筑风格。比如青砖青瓦,砖与砖之间用石灰粘连,青砖白缝,非常美观养眼。大门的上方做有雨搭,起遮雨的作用。雨搭开始用木料建造,顺着墙壁“一斜式”向前延伸一米多,上面钉椽子,椽子上盖瓦。后来有了钢筋水泥,有的民居就改为钢筋混凝土雨搭。大门门槛前对应雨搭的地面建有台阶。大门两侧墙壁上各开一扇窗,窗户比以前的大八间之类的房子大多了,这是因为治安状况比以前好,而且窗户中间都用了栅栏(开始是木质,后为钢筋),起到了防盗的作用。加上窗户大,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也顺畅,所以得到了广泛的采用。窗户多且较大是这类民居的一个特点。

硬三间的两侧墙壁称山头墙,缘于墙上方屋顶类似“山头”而得名,一般房子还保留了大八间类民居的挡风矮垛子的做法,简单的只在前后檐各做一个,长约1米,高约0.6米,复杂的做两到三个,远远看去,类似笔架,所以俗称“笔架垛子”。垛子的上方有青瓦密密重叠,逐渐向前翘起,有点像鸟尾巴,于是俗称“鸦雀尾巴”,非常漂亮。

房屋前后檐及左右山头的上端都用石灰粉刷成了一条宽约0.3米的白色横带,有的还在上面画了花鸟虫鱼之类的水墨画,就像一条玉带一样镶在房屋“颈间”。前后檐的青瓦都用石粉粘成瓦头,防止时间久了瓦往下掉。除了前檐有大门外,后檐还有后门,后门的尺寸比大门窄,大点的房子如明三暗五,两边房间的后半部分还开有侧门,侧门比后门还小点,方便出入。

室内一般采用杉木做站柱,通常五到七根柱子组成一列,柱子之间用横板串起,称之为穿枋。一列与另一列站柱的中间用楼栌连接,上方用桁条连接,楼栌上面摆上楼板,就形成了楼。一般的房子只在两边房里摆楼板,少数房子堂前也有,同大八间一样,也叫“跳马楼”。由于楼一般较低不住人,只是摆放罈头甏罐之类的家具。上楼没有固定楼梯,是移动木梯。由于当时杉木较为短缺,多数人家建房时只用两列柱子,即堂前与房间隔开的地方,靠两边山头墙不用柱子,中间的楼栌和上面的桁条的另一端就直接嵌在墙壁里。堂前的两列站柱中间一般都填上较薄的木板,称之为“鼓皮”。少数人由于经济拮据,木材不够,中间就用土砖或青砖填心,上面再用石灰刮白。到后来,人们觉得用站柱花费大,不合算,经济条件差的人干脆不用站柱,四面山头墙到顶,内壁都用石灰粉刷,更显得敞亮、干净。

堂前的后半部分全都建有甬壁。甬壁大部分由木板做成,也有用土砖和青砖做的。甬壁上方连接两列站柱的是一块宽1米左右的长方形木板(组合而成),称之为“照枋”。新屋上梁时,照枋上贴有用红纸书写的“紫气东来”之类的大字,以显吉庆气氛。堂前紧挨甬壁摆放条台,条台上摆放庙门钟、先人瓷板像和茶具。条台前摆放八仙桌,是会客、用餐之处。甬壁后面是一条走廊,宽约两米,俗称“倒埠”,可摆放谷仓和便具及其他杂物。后檐有后门,由后门或侧门通往“撒屋”(厨房、猪栏厕所、柴房等)。

如果家庭成员较多,两间房不够住,有的硬三间建得较深。两边的房间分别在中间隔开,由两间变成了四间,这就是所谓的“明三暗五”。为了使光线充足,山头墙上就会多开一扇窗户,通往堂前也会多开一扇门,方便空气流通和人员进出。

以前,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儿子多。儿子大了就要分家,分家必须有房间。而为了父子兄弟之间互相照应,又不愿把房子建得太远,就产生了连五,甚至连六结构的房子。所谓连五,就是两个堂前,三间侧房,也就是一个硬三间再加两间;所谓连六,就是两个堂前,四间侧房,实际上就是两个硬三间加在一起。无论是连五还是连六,中间都节省了一堵山头墙,从经济节约的角度考虑,也是很合适的。附:硬三间类民居外形图片3.土砖屋(茅房)

土砖屋的结构与硬三间基本相同,只是建筑材料有区别。硬三间砌墙用的是青砖,土砖屋用的当然是土砖。

土砖屋建筑是古老的建筑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湖口的建筑史上也曾有过辉煌的一页,对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土砖屋虽不经久耐用、漂亮美观,防雨防潮性能差,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抗震、防火等性能也望尘莫及,但它居住舒适,冬暖夏凉、通风透气,建造成本低、易维修。

土砖屋结构简单,一般建造一栋土砖经需土砖4500—6000块,前沿一般不高于3.5米,后沿高3米左右,两边山头墙4—5米左右,屋内一般用四列站柱(也有用两列的)支撑,柱列之间用桁条相连。家庭经济条件差的,不用站柱,四面山头墙都是土砖到顶。土砖建筑面积不大,一般不超过80平方米,中间为厅堂,用于接待来客,两边为厢房,供家人住宿;厅堂上面放置半间横条(三分之二左右),铺上分板(板厚不足0.2厘米)遮挡灰尘,两边厢房放置粗壮的楼栌,铺上厚板,作为阁楼,一般层高在2.8米左右,供堆杂物、日常用品等。土砖屋所留的窗户不大,正堂前沿高2.4米处留有两个小窗,面积不超过0.6平方米,厢房窗户为1平方米左右,窗户全部采用木质结构,不够牢固,为防止盗窃,所以农户留窗户一般都较高,且不大。土砖屋内部以杉木(杂木)为建筑材料,盖上土窑烧纸的土瓦,为了采光,农户一般要购置10—20块左右的亮瓦(玻璃烧制),盖在屋面上。土砖屋以木材作为支柱,墙倒而屋面不会垮塌,安全系数也比较高,从古代至20世纪70年代,在湖口全县农村有80%左右的农户都居住在土砖屋瓦房中,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土砖屋被逐步淘汰。

土砖屋的取材十分方便,制作简单,农民可在就近门口稻田中,选在晚稻收割后,冰冻未来之前的这段时间,将禾蔸割掉,用榔头将禾埂打平后,再次夯结打平,用特制的30厘米×15厘米规模的画线器画线。用平扳锹照线下切成型,但要掌握好垂直力度,做到不偏不歪。然后,用特制的砖锹起砖。起砖时由三人完成,在砖锹上分两根绳子,两人在前面用力拉,一人握锹起砖。起完后要在晴天将起好的砖翻竖暴晒2—3天,然后就近上堆。土砖的用途很广,农民的猪栏、牛栏、鸡舍、柴房、土灶等都离不开它。

用泥土黏土砖的方式就可砌墙。那时候,没有水泥,砖与砖之间就用泥浆黏合。做好后,墙外面要抿缝,墙内要粉刷,则需要在泥浆中加一定量的石灰,增强黏合度,以抵御风雨的侵袭。墙外是沿砖缝抿,墙内则需全面粉刷,黏合干爽后,再在上面刷一层石灰水,显得雪白雪白的。后来有水泥了,有人也会买点,用石灰调和一下,拌点细沙,涂在墙上,则显得更坚固。

这种房子可以在上面盖瓦,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可以盖茅草,这就是茅房。茅房没有站柱,全是土砖建造。这可能是最原始的民居,没有烧砖瓦的技术之前,人们要建房,就地取材,第一想到的应该就是土砖。山头墙上摆上桁条,桁条上纵向用铁丝或山上的荞藤将小木棍缠紧,再在上面一层一层均匀地铺芭茅。芭茅是山区的特产,繁殖特别快,取之不尽,只要劳力,不需要花钱买。铺芭茅要技术,一层一层地铺,每一层都要用荞藤和下面的木棍捆在一起,不然,就会容易滑落。芭茅层数越多越好,不会漏雨。由于芭茅质地较硬,不柔软,屋脊前后檐相接处要用稻草衔接。屋脊的稻草要比前后檐的芭茅铺得厚,这样才能确保下雨天不漏水。实际上,茅草盖顶的房子夏天特别有种凉意,冬天又不乏温暖。古人云,茅屋三间,子孙不闲。是说茅草容易腐烂,屋顶年年都要翻盖,遇上台风,就会有“吹我屋上三层茅”的现象。但小农经济,无需成本,只要人力,就可完成,彻彻底底的环保,倒是很值得提倡的。附:土砖屋类民居外貌图片(二)建筑材料

大八间等古民居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屋梁多用大木料做成,且微微凸起称之为雄起。两端衬托纱帽,(近半圆形状)有的还雕有花纹。立柱用料颇粗大,偶数20、24、26、28根柱子落脚。一般纵向分四列,每柱之间有串枋相连,主脊高三丈以上,柱子脚用磉墩垫底,一般大宅子都是雕花式有造型的磉墩。一是防潮,防止柱脚霉烂,二是增加稳度,三是美观。磉墩、立柱、一串枋、二串枋、照枋、甬壁、桁条、椽角等物件及雕刻花纹的巧妙组合和装饰,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珠联璧合的妙境。有的用彩漆装饰,有的以桐油浸染,使这些建筑大宅显得格外古朴典雅。湖口传统民居建筑以青(红)砖、杉木为材料。杉木做站柱。结构有硬枋、软枋,五架等不同,根据建房用途而设计。

硬三间等木结构的梁柱房子以磉墩为受力点,靠站柱支撑枋皮,共同承载屋面负荷,靠角枋连接整个屋架为一体,所以木结构房子能抗震。整个连接部位均采用榫、掛榫连接。穿枋穿过柱子,接头处用上下两个枧子将站柱与枋来锁定,以免走动,如做“五架”梁,还必须要用“鲤鱼穿鳃”的工艺,谓之大木细活。

具体说来,站柱有正脊、前后大肩、前扶后扶之分,除根根柱子落脚外,还有高矮磉墩的区别。枋皮有一串枋(按屋正脊高度10:1)、二串枋、三串枋、步枋之分。另外每根站柱都必须要用两根相连,正中两根为脊柱,梁是欠脊,前檐为看梁,功能是将柱上端全部锁定,横向竖向紧相连。

还有一种叫掛砖,是连接墙与柱为一体的关键所在。每一根靠墙的站柱一、二串枋两处下口隐蔽处都有一块掛砖,整合在墙体上。掛砖的木柄紧靠站柱,屋建成后一至两年待墙体坐实后,再将掛柄用钉子钉在站柱上。这样使整座房子柱子与柱子之间有串枋枧子锁定,上口有桁条挂榫和欠脊相连接紧,角枋横向固定,墙柱之间有掛砖互拉,就能使之稳固,也就是木结构房子能抗震的原理。

屋顶的桁条和椽子也是杉木。桁条是整根杉木,椽子则是1米多长,0.2米左右宽,1寸左右厚的木板条,用杉木锯成。如果经济条件差,也可用松木等其他杂木,但由于杂木怕潮,容易变形。一变形,屋面就会高低不平,瓦片就会错动,下雨会漏,而且,受潮后容易发霉腐烂。所以,不是万不得已,一般不用杂木。

堂前的两列站柱中间还是用木板装满。这种木板更薄,中间用竹钉将板与板衔接,一般用杉木,也有用松、樟、株等杂木的。只要保持不潮湿,杂木也是合适的材料。

房屋的各类门都是木门,用料各有讲究。大门和后门,结实牢固,一般用排杉板组合成,中间有扁担形木条串起。有的直接就用一根根的小杉木组合在一起,相当厚实。房门则是鼓门,即四周安好框架,中间用薄木板填心,较为单薄。

还有窗户,当然也是木料,只是有了钢筋后,中间的栏杆才改为钢筋。

以上是说室内,房屋的外墙都是青砖,后来也有用红条子砖的。青砖又叫片子砖,做砖胚时已用线条画好缝隙,烧好后看起来是一块,砌墙时,砖匠拿砖刀在砖的侧面轻轻一敲,就成了三块。因为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厚,所以叫片子砖。片子砖做墙,要做成四方形的斗状,中间是空的。需要用黄泥巴或干土灌满,这道工序叫灌斗。黄泥巴干后,和青砖粘在一起,相当坚固。还有一种做法是片子砖和土砖结合起来做,外面和中间用青砖,里面用土砖。这是一种节约成本的方法,一点也不影响房屋的坚固度,人们还把这种发明称之为“金包银”,很形象。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千百年的巢穴”,基础非常重要。湖口民居的基础一般都是青石,称之为墙脚石。一块一块码起来的墙脚石一般有约两尺宽,四面墙就建在上面,稳稳当当,相当实在。

屋顶上面盖的是青瓦。青瓦呈弧形,沟状。一块叠一块仰放在椽子中间。两排椽子的接头处,再一块覆一块覆盖在两块仰瓦的接头处,凸凹成行,方便下雨天雨水顺利流向地面。

还有一些辅助材料,如钉椽子的铁钉,窗户上的玻璃,嵌在屋顶瓦片之间增加亮度的少量玻璃明瓦等等,不一一枚举。(三)建造工序

通常建房要经过选址、择日、动土平基、放线、挖基槽、下石、架马、砌墙脚、定磉、串枋搧架、砌墙、上梁、上门枋、架桁条、钉角子、上瓦、盖瓦、墙壁粉刷、装鼓皮、销门、门窗填心、铺楼板、架板楼梯等工序。

在这诸多的工序中,较重要的是架马、搧架、上梁等。

架马就是正式动工,一般要办架马酒,请砖、木匠喝酒,表明请他们辛苦之意。吃完架马酒,砖、木匠就紧锣密鼓地做起来。

搧架是把用穿枋穿好的四列柱子竖起来,分毫不差地安放在磉墩上。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马虎不得。架好站柱,先用长树条交叉夹好,使之固定。然后木匠就抓紧时间上楼栌,架桁条,将四列站柱联系在一起,才可取下夹在一起起固定作用的长树条。至此,木匠的工作就完成了大半。等造主看好的良辰吉日就可上梁。

民居很重视屋梁。上梁要看日子,选良辰。梁要上得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可见其重要。栋树做梁是最好的木料,称之为栋梁。但栋树少,一般人家选的还是樟树。樟树躯干直,又有香味,很受人们欢迎。附:硬三间类民居室内木质结构图三、焙烧制造(一)陶器

湖口烧制土陶,主要是烧制冬季系列烤火用具,如手提烘笼、烘火钵、烧柴炉、烧煤炉等,也烧制少量装东西的坛罐缸甏等生活用品。烧制地点上片主要在舜德乡高桥、屏峰两村交界的鄱阳湖边,俗称“缸甏窑”,下片在凰村乡的西山郭家附近。据考古发现,湖口境内曾发现了商代的印纹陶罐等文物,凰村乡西山山脉西坡南门庙旁还发现清晚期陶窑遗址,可见陶瓷烧制技术在此地有悠久的历史。

西山山脉地处黄茅潭西面,故称之为西山。其主峰尖山海拔144米,西坡有大型陶土蕴藏带,绵延达两公里以上。该陶土质量经1973年江西省矿藏普查,在江西省范围内,尚无任何陶土矿出其右。据史料记载,清晚期咸丰年间,湖北人徐先人举家来西山营防套集市。当年自西山郭家口渡口至黄茅潭渡口的长江南岸山脚长达四公里皆为集市,店铺林立,据传仅卖猪肉的店铺就达四十余家。徐先人见山上所藏陶土品质好,附近江边又有天然釉料,于是将老家会陶瓷技艺的亲族召来,在南门庙的山坡上建起了龙窑(指依山势建成的隧道式窑洞,长达几十米,形如长龙,故名)。当时主要手工生产粗瓷缸、甏、罐、碗、缽等生活用陶。

烧制土陶采取的是原始的手工操作。使用的工具有木板、木棒、卵石等。制作前,选择鄱阳湖沖积淤泥形成的黏土,碾碎并捡去杂质,再用水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并将其放在阴凉处用草席或粘布盖好备用。制土陶主要靠个人的经验捏塑,通过揉、搓、捏等,塑出陶器的底、盘筑、外口、手把等,而外观的花纹靠用一块刻有不同图案的木片敲击而成。不论是土陶的大小,还是厚薄,外观的光滑程度等,完全靠个人的经验和技艺,制作出来的也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土陶经过无数次的捏塑、敲打、上纹、安口等工序而制成后,要放在避风处晾干,待有了一定的数量后烧制。

烧土陶的方法也不复杂。在室外挖窑,在窑内铺上晒干的稻草和干柴,将晾干的半成品置于柴草上,然后在四周及上部铺上稻草,用粗糠、灰烬等将顶部封严。一切就绪,一把火点着,窑内火光熊熊。过了一定的时辰,所有的稻草、粗糠燃尽,灰烬中,一件件烧得坚硬的土陶成品展露出来。经过一定的时间,烧成的土陶渐渐变凉,就可从灰堆里一件件拾起出窑。

别小看这些烤火用具,在寒冷的冬天,起了很大的作用。火塘里的明火只能围起来烤,不方便随身携带。而在烘笼里装一些煮饭时灶里的柴火种,提在手中,不光节省了能源,而且随时随地可以取暖。如果再在火钵里装上火种,放在小孩子的站桶或老年人的坐桶里,取暖也相当方便。老年人坐桶里有火钵,脚下踏着火钵,手上还有烘笼,寒冷的冬天就能安然度过。这也是传统孝文化的体现。因此,缸甏窑生意红火,一到冬天往往供不应求。如今,电热取暖器盛行,空调也逐渐走进百姓家,干净而且便捷,烘笼、火钵等失去了优势,屏峰小型缸甏窑大概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停产的。

这里是小型的手工作坊式的土窑,而地处凰村西山郭家的缸甏窑却坚守得更久。这是在1970年,湖口县供销社为解决湖口的日用生活陶瓷都采购于湖南、江苏宜兴等地导致的运输线路长、破损率高这一难题,由时任杂品公司经理的曹和生率队来西山考察。确认符合产品要求与条件,供销社与凰村公社决定联合办厂,以凰村公社为主,所在地村党支部书记吴正中调任湖口陶瓷厂厂长。当年七月份开办,招募了30多名工人,住在茅草棚,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同时,安排了十几位有一点知识、年龄较轻的工人去湖南龙关学习。并从湖南龙关请来一建窑师傅,一做货师傅。其间市杂品公司也派人前来考察,给予了大力支持。七个月后,建成了一座20立方米的方形烧成窑。由传统的柴火燃料改为燃煤,主要生产的是日用生活陶器。

1974年,杂品公司经理曹和生走马上任,担任陶瓷厂长,他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和1973年省矿藏普查资料,上报省供销社,申请建规模更大的新窑。(此时陶瓷厂已完全划归湖口县供销社管理所有)。省土杂公司下拨经费30万元,建起一座50立方米的大窑,并从江苏宜兴请来一位建窑师傅,一位做大货师傅。大窑建成窑内温度可达1220℃以上,可烧成1200斤的大缸,在当时为江西首创。后来,因生产耐火材料走俏,湖口陶瓷厂也达到了高峰期,仅一线工人就有400多人。此时的陶瓷厂还与武钢签订烧制耐火砖的合同,生产的耐火砖被邻省厂家争相订购,发展势头空前。

随着生产的红火,陶瓷厂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更新,购进了当时国内的一些先进设备,实现了生产的半机械化,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日用生活陶瓷生产线和工业生产陶瓷生产线。一大批工人的技术也得到了提高,造就了一批土工程师、技术员,其中工程师曹林凤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他自1958年进厂学徒开始,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口陶瓷工业发展的全过程,熟悉并掌握了原料研制、成品制造、成窑设计、煅烧技术和工艺流程设计等一整套技术,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许多技术难题,曾几度被湖北、湖南和本省内的陶瓷企业请去做技术指导。当时由他牵头,开始研制艺术陶瓷的制作,通过近一年的实验、试验。终于完成研制课题,开设了第三条生产线——艺术陶瓷生产线,主要产品有:座狮、双龙抢宝龙缸、孔雀开屏茶盘、凤凰蜡烛台,蝴蝶陶桌、六瓣瓜形手胧、造型各异的大中小花缸、花钵等。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陶瓷的制作成功(有行家术语:九圆不如一方),开陶瓷产业产品的先河。并且,还生产出节能陶瓷产品:陶瓷棺材、沼气池盖、沼气灶等。

企业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的大气候相适应,才能得以良性发展。湖口陶瓷厂由于管理体制和频繁的人事变动,产品质量开始下滑;也由于社会在进步,高科技产品的发明大大降低了人们对陶瓷产品的需求量,成本较高的陶瓷产品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几年之后,偌大一个企业进入了风雨飘摇期,终于在1989年宣布破产,湖口地区的缸甏窑和陶瓷厂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1.陶瓷产品的有关数据:(1)陶瓷材料配比:日用生活陶瓷,陶土100﹪;艺术陶瓷,陶土80%、白陶土20%。(2)烧成温度:日用生活陶瓷1220—1240℃,艺术陶瓷1220—1240℃。(3)釉:日用生活陶瓷,自产釉(黑釉、酱色釉、淡黄釉等);艺术陶瓷,自产釉(精细用宜兴釉),粘花用白陶土。(4)烧成时间:日用生活陶瓷,36—38小时;艺术陶瓷36—38小时。

2.工艺流程:(1)采掘陶土(露天开采);(2)原料粉碎;(3)打泥拌料(配比);(4)毛坯制作;(5)晾干;(6)装窑;(7)烧成;(8)出窑;(9)质量检测;(10)包装销售。附:陶器样品图

名称:手提烘笼

用途:老年人用于手及上身取暖

产地:屏峰“缸甏窑”

名称:无提烘笼

用途:用干烘干衣物及脚取暖

产地:屏峰“缸甏窑”(二)砖瓦窑

衣食住行,“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湖口的房屋由早期的土砖到后来的烧制片子砖和条子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前,湖口山林资源丰富的乡村,植被茂密,有足够的烧窑燃料,很多地方都可见到烧制砖瓦的砖瓦窑,村村都有泥瓦匠。如今,随着现代化机械作业的大型砖瓦窑厂的出现,手工制作的小型窑厂不复存在。

传统青砖、土瓦制作的整个过程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制坯

砖瓦坯的原料都是土,砖坯要的是二黄土,瓦坯要的是老黄土。那时科学落后,没有机械,制坯完全靠人们手工合成。制砖坯先要将土翻松用水浸泡后,用花锹(特制的环型锹)翻土(师傅们一直叫“翻锹”)。“翻锹”一般要翻三次。每翻动一次后,都要人工用脚烂踩。第三次翻锹时,先要用平锹(也叫脚锹)将地面铲平,洒上细沙,以免粘泥。泥和好后,开始做砖坯。每个师傅都要有一块长30米宽15米的平整场地,两边都应筑一至两条高于地面15厘米的堆砖埂。砖凳、砖斗、泥弓、推荡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砖斗有“连二”“连三”“连四”之分。师傅将泥团砸满砖斗后,用泥弓“锯”断多余的泥,丢在地面泥堆上,将砖斗翻倒在坯场上。2—3小时后,开始捡砖、排板、上埂,盖上草毡,以防雨淋。

制瓦坯的工具有瓦桶、碾盘、桶衣、瓦刀、泥弓、划迹等。瓦泥是用牛踩熟的。师傅要先在棚内筑好泥墙,规格是一肩宽,一手长,一肩高。然后将瓦桶上衣放在能转动的碾盘上,“锯”起泥片围在瓦桶上,用瓦刀搓匀后,划掉多余泥屎,然后将瓦桶站放在荫蓬内的平场上,揭起桶衣,瓦坯半干后及时“灭”瓦,上埂,盖好荫干。附:砖模、瓦模原件

名称:砖模

用途:用于人工做砖的模具

所有人:舜德乡青竹村徐火洲

名称:瓦模

用途:用干制作灰瓦的模具

所有人:舜德乡青竹村徐火洲2.装窑

砖瓦坯晾晒干燥后,方可装窑。砖瓦窑一般都用青砖累砌而成。整座砖瓦窑略成圆穹形,高5米,壁厚2.6米。躬身钻进窑门,好似进入穹庐,圆形的窑壁,底部直径4.5米,顶部是圆形天窗,孔径2米,底壁还有几处排气孔。在窑洞里抬头看天,真可谓“坐井观天”。太阳的光束从顶孔射进来,绚丽多彩。在里面干活的窑匠师傅,通过观测光束移动的位置,就能知道时间。装窑时,近火堂处要摆人字路“拦火”:“拦火”每隔一层都要留进火口。装平耳门时,开始装瓦坯,瓦坯一般条装在“拦火”后面,周围用砖坯挤紧。装到窑顶时,以砖坯平铺一至二层,盖土待烧。3.烧炼

装窑完毕后,封门点火烧炼。前两天烧“冷火”将坯烘干。“冷火”过后转“大火”,待“拦火下脚”(前面的砖坯烧红)后,开始烧“熬火”。“熬火”时烟囱要封小一些,火也要缓烧,目的是把窑内温度“熬”匀。“熬火”烧到从进火口望去,能看清窑后的砖为止。“大火窑后黑洞洞,熬火窑后亮堂堂。”这是看火师傅常念的一句口头禅。最后一道是“紧火”,这时烟囱再闭,火力更比“大火”猛。窑内火温再度升高,不留死角。“紧火”要烧一到两天左右。“紧火”后封门闭火。看火是烧窑的关键,体现了师傅的本领。在一般情况下,一窑砖瓦连续烧七天七夜后,视火候决定是否闭窑。火候过了,瓦会翘角变形。火候未到,则不脱黑灰,而且硬度差。4.下水

封火后开始“下水”。“下水”一般在预留的“水眼”中进行。每两个水眼之间放一水缸,用水管导水入窑。下水按“先小后大”的程序进行。如果先下大了,砖瓦就会出现“伤水”现象,“伤”了水的砖瓦声音沙哑,一碰即碎。下水阶段其实是“再加温”过程,使红色“变”成青色。闭窑不烧水为红砖瓦。

原始的烧窑是农村的大事,要祭窑神,点火时不能有女人,否则就是对窑神的不敬,就会出事。大则窑塌人亡,小则砖瓦烧坏,烧窑师傅很在意。而一窑货烧好了,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村民们又会摆酒宴款待师傅。这种民俗,体现了村民对自然的敬畏,当然也可间接地反映出房屋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为砖瓦是房屋的建筑材料。附:老艺人穆先荣档案

穆先荣(1947.6—2003.8)男,舜德乡兰新村后穆家湾人。1966年即在都昌县多宝乡团敦口砖窑厂学习砖瓦制作,学习并掌握了看火、烧制技术。为了生计,穆先荣于1982年回家乡开窑烧砖,自己做砖、瓦坯,吃苦耐劳,自给自足,满足邻村村民建房用砖用瓦需求。其生产的青瓦严把材料关,沙眼、毛坯瓦片始终控制在5%之内。1984年创办兰新大队砖瓦窑,是最早的一个村办企业,生产的仿古建筑用目线屯子青砖,被湖口鞋山风景区、九江烟水亭、锁江楼古建筑工程釆用。1987年后,转行专职装窑、看火,其工作认真负责,能准确恰当地把握火候时间节点,成品率高,所产砖瓦质量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