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3:45:37

点击下载

作者:陈悦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试读:

前言

人的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参与社交活动,掌握人际交往中的读心术,才能成为交际中的王者;在社交中运用不同的社交技巧,能够让你读懂人心,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成为人际博弈大赢家。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效果迥然相异;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做出来,结果千差万别。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雄厚的人脉资源,就必须读懂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

我们每个人在走向社会的时候,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怎么做人。这里所说的走向社会,不是指你从职业学校或大学毕业,出去工作的那一天,也不是指你背上书包,去读书那一天;而是指你离开父母无所不至的羽翼,第一次踏进幼儿园那一天,甚至是指你暂时离开爸爸妈妈的襁褓,投入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你的爷爷奶奶,可能是你的外公外婆,也可能是跟你毫不相干的人,如保姆之类的陌生人)怀抱的时候。总之,从那一刻开始,你的人生社交之路就在你的面前展开了,你就必须要学习如何做人了。

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心理的支配。不同的心理会促使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即使在相同的情况下,心理不同,采取的行为也会迥异。特别是每天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如果能从自己的心灵出发,那么所面临的一切纷扰烦恼都将自消。本书阐释了心理学的诸多原理,揭秘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传授诸多心理方面的实用技巧,帮助你了解自身、洞察人生、解释行为,指导你在人生的路上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早早地开启幸福生活的大门。

本书分为“人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际交往必知的21个心理学定律”、“人际交往小技巧”、“人际交往小故事”5章,从与大家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讲述了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深入挖掘人性背后的心理秘密,巧妙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行为动机,以期帮助读者认识自我、了解对手,掌握影响他人的心理策略,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学习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第一章人际心理学1.如何让对方一见面就对你产生好感

学习人际交往知识,掌握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是当今时代的青少年朋友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有一次,上帝问一只被囚在笼中的画眉:“你愿意到天堂去生活吗?”“为什么要去那里呢?”画眉问。“天堂宽敞明亮,不愁吃喝。”“可我现在也很好啊。我吃喝拉撒,全由主人包办,风不吹头,雨不打脸,还能天天听见主人说话、唱歌。”画眉回答。“可是,你自由吗?”听了上帝的话,画眉沉默了。于是,上帝以胜利者的姿态,把画眉带到了天堂。他把画眉安置在翡翠宫里住下,便忙着处理各种事务去了。

一年后,上帝突然想起了画眉,便去翡翠宫看望它。他问画眉:“啊,我的孩子,你过得还好吗?”画眉答道:“感谢上帝,我活得还好。”“那么,你能谈谈在天堂里生活的感受吗?”上帝真诚地问。画眉长叹一声,说:“唉,这里什么都好,只是没有人和我说话,使我无法忍受。您还是让我回到人间吧。”听了这话,上帝不禁大为感慨。

其实故事中的画眉、上帝、天堂都只是一种象征,但它却告诉我们人际交往中语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离不开语言,得体的言谈举止对你获得交往对象的好感极为重要。(1)多提善意的建议。

当一个人关心你时,只要这份关心不会伤害到你,并且对方还提了一些善意的建议,你当然会欣然接受,对这个人产生好感。那么反过来你对别人若也如此,别人也会同样对你产生好感。满足他人自尊心最佳的方法就是善意的建议。(2)偶尔暴露自己一两个小缺点。

有时坦率地暴露缺点,反而会迅速获得对方的信任,给对方留下一个正直、诚实的深刻印象。暴露自己的缺点并不是毫不保留地将所有的缺点都暴露出来,如此做,反而使人认为你是个毫无可取之处的人,因而丧失了对你的信任。(3)记住对方所说的话。

一位心理学家应邀去演讲,不料主办方却问他:“请问先生的专长是什么?”他颇为不高兴地回答:“你请我来演讲,还问我的专长是什么?”

招待他人,或是主动邀约他人见面,事先应该收集对方的资料,这是一种礼貌。换句话说,表现自己了解、关心对方,必然能赢得对方的好感。

记住对方说过的话,事后再提出来做话题,是表示尊重的做法之一,也是说话的策略之一。尤其是兴趣、嗜好、梦想等事项,对对方来说是最重要、最有兴趣的事情。一旦提出来作为话题,对方一定会觉得很愉快。(4)注意对方情绪的变化。

生活中,一般做丈夫的都不擅长对妻子表示自己的关心。比方说,妻子上美容院改变发型后,明明觉得她“看起来年轻多了”,却不作任何表示,因而使妻子心里不满,觉得丈夫不关心自己。无论是谁,都渴求他人的关心。而对关心自己的人,一般都具有好感。(5)呼叫对方的名字。

欧美人在说话时,常说:“来杯咖啡好吗,莱克先生?”“关于这件事情你的想法如何,莱克先生?”频频将对方的名字挂在嘴边,往往使对方涌起一种亲密感,宛如彼此早已相交多年。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感受到对方已经认可自己了。

在我们的社会里,晚辈直接呼叫长辈的名字,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但是,平辈之间借着频频呼叫对方的名字,来增进彼此的亲密感,应是非常有益于彼此交往的方法。(6)注意细节,投其所好。

有位朋友有个奇怪的习惯,总是把他人名片的背面写得密密麻麻。与其说他是为了整理人际资料或是不忘记对方,倒不如说是为了下一次见面做好准备。也就是说,将对方感兴趣的事物记录下来,再度见面时,自己就可以提供对方关心的情报作为礼物。即使只是见过一次面的人,若能记住对方的兴趣,比方说钓鱼吧,在第二次、第三次见面的时候不断地提供这方面的知识或是趣事,借此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兴趣很关心,必然使对方产生很大的好感。2.洞察秋毫的赞美会获得意外的效果

要赞美,就必须找到可赞美之处。而要找出可赞之处,就要用眼睛去发现、去挖掘,这也是我们能够在最短时间里获得别人好感的最该使用的一种赞美技巧。赞美别人的细节证明了你在观察,观察就是一种更好的肯定。这比油嘴滑舌地笼统恭维当然要好得多,能让你得到意外的实在的肯定。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美国。在一次尼克松为他举行的宴会上,尼克松夫人费了很大的心思,布置了一个美观的鲜花展台,在一张马蹄形的桌子中央,鲜艳夺目的热带鲜花衬托着一个精致的喷泉。

精明的戴高乐将军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女主人为了欢迎他的到来而精心设计制作的,不禁脱口称赞道:“夫人为举行这次正式的宴会,一定花了很多时间来进行漂亮、雅致的布置吧!”尼克松夫人听后十分高兴。

事后,她对朋友说:“大多数来访的大人物,要么对这些细节不加注意,要么不屑因此向女主人道谢,而他却总是能想到别人。”

或许在其他大人物看来,尼克松夫人所布置的鲜花展台,只不过是她作为一位副总统夫人的分内之事,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但是,戴高乐将军却领悟到了其中的苦心,并因此向尼克松夫人表示了特别的肯定与感谢,也使尼克松夫人异常地感动。同时戴高乐将军也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其实无论是谁,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都不会不开心。既然说好话可以让别人开心,我们又不会因此受损,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照这一准则办事,你几乎不会再遭到麻烦。如果你对此信守不渝,它会给你带来无数的朋友,会让你常常感到幸福快乐。千万不要以为赞美细微之处是“不足挂齿”的。具体来说:(1)对别人的成功,要分享其喜悦,不要任意贬低。

人们获得的成功,包含着艰苦的付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事业有成,成功者就会有成就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反之,如果遭到否定,则令人扫兴,甚至痛苦。(2)对别人的心爱之物,要感受其乐趣,不要故意指瑕。

许多人都有自己珍藏的爱物,这些物品,只有在别人面前展示时得到众人的喝彩,才能体现出珍品的价值来,而珍品的主人才觉得脸上有光,才更觉得珍藏有意义。如果珍藏的爱物遭人贬损,这对珍藏者无疑是精神打击,他会对你心生反感和厌恶。(3)对别人的打扮,要尊重其个性,不要随意挑剔。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有自己喜欢的装束打扮。“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只要是他自己喜欢的总存在美的因素,你作为旁观者最好以鉴赏家的口气锦上添花,别以批评家的架势吹毛求疵。(4)对别人的用品,要认知其价值,不要恶意排斥。

任何一种物品,买来时都是崭新的,到了后来就成了过时的东西了。但只要这种物品仍有实用价值,虽然老气了点儿,主人对它非常珍惜,别人就应该称赞他节俭的美德,而不要去肆意贬低,指责人家保守落后。(5)对别人的创作,要觉察其亮点,不要蓄意求疵。

一个人拿得出手的“佳作”并不多。最得意的东西往往是他苦心经营的结晶。苦心人有意把得意之作出示于人,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而对他“刮目相看”,从而得到别人的认同,增加自己的成就感、自豪感。我们看到别人的杰作首先是指其瑕呢,还是赞其瑜呢?这是一个人待人处世的方法问题,更是一个人对待别人劳动成果的态度问题。3.把握好幽默的艺术

幽默的话语,能抓住听者的心,也可以使一些深刻的思想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这种幽默技巧里饱含着说话者的智慧,也展现了言者较强的想象、联想能力。通过言者的敏锐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听者既有刺痛之感,却又找不到痕迹。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里写道:“幽默的故事,一定要有其观点,对人有所启示,幽默就像蛋糕表面的糖霜,它只是蛋糕层与层之间的巧克力,而不是蛋糕本身。”

有一天,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道上,他迎面遇到了一个曾经对他的作品提出尖锐批评的评论家。这位评论家高声喊道:“我从来也不给傻瓜让路!”“而我则正好相反!”歌德一边说,一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

歌德的这一应付的方式,在后世传诵甚广。他运用的幽默战术,颇有点儿中国太极拳“以柔克刚”的味道。

幽默的思维最首要的一点就是突破常规的想象和联想,只要我们反应敏捷,善于想象和联想,勇于打破常规,幽默的基础就被我们牢牢地打下了。莎士比亚曾说:强烈的想象往往具有这种本领,只要一领略到一些快乐,就会相信那种快乐的背后有一个赐予的人;夜间一产生恐惧的念头,一株灌木便一下子会变成一头熊。那么如何幽默呢?下面有几个方法:(1)因势利导,诱人入套。

在一些论争场合里,应该时刻注意周围群众的情绪,尽量运用形象思维来调动群众支持自己的观点,巧妙、形象地使出因势利导,诱人入套的招数,寻找突破口,借助群众的力量,给对手精神重压,使对方没有回击之力。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次公演即获得巨大成功。观众们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群众的祝贺。当萧伯纳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的时候,突然有人对他大声喊叫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们都以为萧伯纳会气得发抖。哪里知道,萧伯纳非但不生气,还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很有礼貌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好,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说着,他转向台下的观众说:“遗憾的是,你我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你我能禁止这个剧本演出吗?”

萧伯纳的话音刚落,全场就响起了快乐的笑声,紧接着响起了观众对萧伯纳暴风骤雨般的掌声。那个挑衅者只好灰溜溜地逃出了剧场。

面对挑衅者的污蔑,萧伯纳要是一味退让,未免有失面子;若是与之争执,非但无济于事,还会在观众心中留下孤芳自赏、自命不凡的坏印象。萧伯纳此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和联想,以观众为角度,运用幽默的口吻表述出“只有你我反对是没有意义的”,最后,凭借观众的支持和信任,把挑衅者推向群众的对立面,使其狼狈而逃。(2)装傻充愣,出奇制胜。

装傻充愣是答非所问的一种,即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利用语言的歧义性和模糊性,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故意错解对方的意思,问东答西。这种方式在回答对方的问题时,往往会出奇制胜,产生特别的幽默感。

牛津大学有一位叫作艾尔弗雷特的年轻人,有一次在同学面前朗诵了一首新诗。同学查尔斯说:“我对艾尔弗雷特的诗很感兴趣,不过,我好像在哪本书中见过。”艾尔弗雷特很恼火,要求查尔斯道歉。

查尔斯说:“我说的话,很少收回。不过这一次,我承认是我错了。我本来以为艾尔弗雷特是从我读的那本书上偷来的,但我到房里翻开那本书一看,发现那首诗仍然在那里。对不起!”

诗被抄袭,发表的原印刷物当然还在,而查尔斯把诗稿的抄袭联想到了偷东西,以此来说明抄袭一事,从而既创造了妙趣横生的笑话,又对抄袭者进行了辛辣挖苦,真可谓是发挥了出奇制胜的联想。(3)绵里藏针,外柔内刚。

幽默来自广闻博见的知识联想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与观察。幽默话语作为语言艺术,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是要有较高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绵里藏针、外柔内刚的幽默之法,就是通过言者的敏锐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听者既有刺痛之感,却又找不到痕迹。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是一位能言善辩、风趣幽默的政治家。

一位女议员对丘吉尔说:“如果我是你妻子的话,我会在咖啡里放毒药。”

而丘吉尔答道:“如果你是我的妻子,我会喝掉它。”

另一次,在丘吉尔脱离保守党,加入自由党时,一位媚态十足的年轻妇人对他说道:“丘吉尔先生,你有两点我不喜欢。”“哪两点?”“你执行的新政策和你嘴上的胡须。”“哎呀,真的,夫人。”丘吉尔彬彬有礼地回答道,“请不要在意,您没有机会接触到其中任何一点。”

在这里,丘吉尔就是利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地运用绵里藏针的幽默之法摆脱了尴尬的场面。尽管其外在形式是温和的,但这种温和之中蕴含着批判。

有一次,有位外交官偶然看到美国前总统林肯在擦自己的靴子,他问:“总统先生,你经常自己给自己擦靴子吗?”

这句话显然是带有讽刺的口吻,作为外交官,这种口吻会使听话者难堪。

林肯却不动声色地回答道:“是啊,你经常是给谁擦靴子呢?”

这句话回答得太巧妙了!不但表明了自己的人格尊严,而且还给对方一记反击。这种绵里藏针的方法,表面上相当温和,可实际带有批评、反击的意思。(4)言此意彼,声东击西。

言此意彼,声东击西,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目标向东,而事先向西,欲要前进,先要后退的意思。有些场合,利用“声东击西”的技巧,把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出来,言此而意彼,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幽默技巧里包含着说话者的智慧,也展现了言者较强的联想能力。

从前有一个财主,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到野外游玩。在回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他左看看,右看看,突然看见前方有一个农民在田里干活,便骑马走到农民跟前,大声问道:“老头子,你知道往二府庄的路怎么走吗?”

农民见财主不仅不下马,而且说话还十分无礼,就说道:“对不起,老爷,我没有时间和你说话,因为我们家的马刚刚‘哞哞’地叫,生下了一头小牛,我得赶着回家去看看。”

财主一听,哈哈大笑,说道:“笑话,真是笑话,马怎么会生下牛,而且还‘哞哞’地叫?”“老爷,我也不明白,这畜生怎么不下马,而且还‘哞哞’地叫?”农民说道。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足以见到这位农民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联想、想象的能力。农民的话表面上看是在说马下牛的事,实际上是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手法,笑骂财主的无礼,财主乍一听没有察觉,可细细回味才发觉吃了哑巴亏,但有气也只能往肚子里面咽了。

一位画家在一个风景优美的乡村写生,恰巧这时一个农夫从他身旁经过,农夫看见了他的画,便走了过来,对画家说:“尊敬的先生,你能送我一幅你的画吗?你的画将永世长存。”

画家听了非常高兴:“可以,只是我不明白,你要我的画是为了收藏吗?”

农夫答道:“不是,尊敬的先生,我有一个儿子,非常想成为画家,我决定把这幅画送给他。我想他看了你的画,就不会再想成为画家了。”

农夫一开始的话给画家一个欣赏他的画的感觉,可最后农夫话题一转,却和原意恰恰相反,真正达到了“声东击西”的幽默效果。

恩格斯曾经说过:“幽默是具有幽默、教养和道德的优越感的表现。”幽默能表事理于机智,寓深刻于轻松,给周围的人以欢笑和愉快。幽默运用得当时,能为谈话锦上添花,叫人轻松之余又觉难忘。4.巧妙地转移话题

在各种讲话场合中,出乎意料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就要求讲话者一定要机警、灵敏,有随时可以应对一切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包括超前应变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调节具体的策略和措施。在讲话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冷场、尴尬局面,或谈话触及他人隐私、隐痛的时候,就不要再继续谈下去了,要立即转换话题把自己引到有利区域。

约翰·洛克菲勒是世界著名的富翁,可他在日常开支方面却很节俭。一天,他到纽约一家旅馆去投宿,要求住一间最便宜的房间,旅馆经理巧言相劝道:“先生,您为何要住便宜的小房间呢?您儿子住宿的时候,总是挑最豪华的房间呀!”

约翰·洛克菲勒答道:“不错,我儿子有一个千万富翁的父亲,可我没有啊!”

这个例子中,约翰·洛克菲勒将自己有钱的问题巧妙地改换成父亲是否有钱的问题,从而转换了谈话的方向,使自己顺利地摆脱了困境。碰到类似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应对策略:(1)巧变角度转换话题。

巧变角度是指运用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体验的不同,把对方的话从多方面加以理解,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进行阐述,进而达到转换话题的目的。(2)借题发挥,巧转话题。

借题发挥地转换话题,是指根据说话时的情景或者是身边的事物等为话题去转变,但在转换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巧”,才能使对方无言以对、心服口服。

老刘的一个老同学来家里看望老刘,两个人在客厅里天南地北地聊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用晚餐的时间了。老刘有个小儿子,才5岁,跑到老刘旁边趴在他肩膀上咬耳朵。老刘和同学聊得正高兴,很不耐烦地对儿子说:“这么没有礼貌!当着客人的面咬什么耳朵?叔叔不是外人,有话快说!”

儿子一听爸爸这么说,就大声说道:“妈妈叫我告诉你,家里没有菜,不要让客人在家吃饭。”

一时之间两个大人都愣住了,多尴尬!怎么解释啊?

老刘脑筋一转,伸手抱起儿子,用手指刮了一下儿子的小鼻子,然后说道:“你妈妈今天这么给面子!以前家里来客人她都让在家里吃饭,今天居然大方得要到外面饭店去吃!好!咱就听你妈妈的,不在家吃,去外面饭店!”

尴尬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刹那间的事情,如果缺乏镇静,那只能是手足无措、乱上加乱。老刘遇到这样的事情,就算是百年难遇的了,他居然还能保持镇静、随机应变、巧妙发挥,可真算是一个应变高手了。(3)以假乱真,虚实参半。

以假乱真、虚实参半技巧,是指在交谈时,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可以以假乱真,运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策略,巧妙地改换话题。

明初时期,有一个知府姓曹,自称是曹操的后代。一天,他去看戏,正逢演《捉放曹》。扮演曹操的赵生把曹操的奸诈阴险表演得惟妙惟肖,曹知府见自己的祖宗被辱,不觉大怒,当即派差役传赵生以治其罪。

差役欲带赵生,赵生不明原因,差役就把原因告诉了他。赵生便随差役进府。曹知府见赵生昂然而来,拍案喝道:“尔等小民,见本知府怎不下跪?”

赵生瞪眼回答道:“大胆府官,既知曹丞相前来,怎不降驾而迎?”

曹知府气得脸色铁青:“你,你,谁认你是曹丞相?你是唱戏假扮的!”赵生冷笑一声说:“大人既然知道我是假扮者,又为何当真,欲将我治罪呢?”曹知府只好放了赵生。

赵生就是运用了以假乱真的技巧,把曹知府的荒谬、无理取闹,如法炮制,运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策略,使对方的谬论不攻自破,巧妙地转换了话题。(4)避重谈轻,转移注意力。

避重谈轻、转移注意力是指在谈话时,提出一个更新鲜有趣的话题,利用好奇心理,把对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改变谈话方向,岔开原来的话题。

例如:当孩子看到火车时,常常会问:“妈妈,火车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啊?”

而这个问题一两句话也讲不清楚,就算讲,那些深奥的道理小孩子也未必能理解,于是你可以说:“是啊,火车跑得可快了!过几天妈妈带你去姥姥家,咱们就坐这么快的火车。”

这样孩子多半是会高兴得拍着小手,说起去姥姥家的事了。

这个例子就是利用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通过说起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而回避孩子的问题,使孩子的注意力转移,从而转换了话题。5.好的批评也能迎合对方的心理

人人都喜欢玫瑰的花,而不喜欢玫瑰的刺。批评就像一根刺,稍不小心就会把人刺伤,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会引发对方的不良情绪和反抗心理,甚至会伤害一个人的宝贵自尊。试着体会别人的心情,采用其他的方式,会更容易让人接受。批评也是一门艺术,你需要给它裹上糖衣。

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发现他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你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处理的公文也能和你的模样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便很少出错。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

柯立芝的批评方法反映了他的一种观念: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而且更利于行。只要你用适当的话语和表达方式,会使你和对方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到以下三点,你的批评既是忠告也更易被人接受,忠言也就顺耳多了。(1)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

说到底,忠言是为了对方,为对方好是根本出发点。因此,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须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此外,讲话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对方就会产生你教训他、你假惺惺的反感情绪。(2)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

例如,当部下尽了最大努力而事情最终没有办好时,此时最好不要指责他们。如果你这时不适时宜地说“如果不那样就不至于这么糟了”之类的话,即使你指出了问题的要害也很在理,而部下心里却会顿生“你没有看见我已经拼命了吗”的反感,效果当然就不会好了。相反,如果此时你能说几句“辛苦你了”、“你已经作了最大的努力,这事的确比较难办”的安慰话,然后再与部下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最终部下是会欣然接受你的忠告的。

除此之外,在什么场合提出忠告也很重要。原则上说:提出忠告最好一对一,避开耳目,千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向对方提出忠告。因为这样做,对方就会受自尊心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3)不要以事与事、人与人比较的方式提出忠告。

因为此时的比较,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对方的短,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同时还有以下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

①善意的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就应该指出来,提出批评,加以改正。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既批评过别人,也被别人批评过。批评他人时,一定要讲究策略,我们需要真诚的赞美,也需要善意的批评。

在英国一个名叫亚皮丹的博物馆中,有两幅藏画十分引人注目:一幅是人体骨骼图,另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一位名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的作品。麦克劳德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他忽发奇想,要亲眼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他跟几个同学偷偷套住一条狗,宰杀后,把狗的内脏一一剥离、观察。校长得知后极为恼火,因为这条狗正是校长家养的,而且是校长最喜欢的狗。校长决定对这几个孩子进行处罚。处罚的决定出来了,麦克劳德被罚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这实在是出人意料!校长认为,孩子们的举动,是受好奇心驱使,而好奇心正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原动力。校长从麦克劳德的不当行为中看到了积极因素,所以,他采取了一个既理智而又巧妙的处罚方法,既让麦克劳德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又保护了他的好奇心,还使他有一个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麦克劳德知道自己错了,决心改正错误,接受处罚,认认真真地画了两幅图交给了校长。在许多年之后,校长将他保存的这两幅图捐献给了博物馆,因为那个时候麦克劳德已为这个国家赢得了重大荣誉,更为他这个小学校长带来了巨大的荣耀。麦克劳德没有辜负校长的一片苦心,他后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解剖学家,研究发现了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而在此之前,人们还认为糖尿病是无药可治的。他也因此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可以说,麦克劳德的科学成就,是与校长的苦心引导分不开的。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不是采取粗暴批评的态度,而是采取辩证的眼光,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善意地进行批评教育,很可能就为孩子的未来打开了一扇成功的大门。这也许就是麦克劳德的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吧。

②含蓄的批评。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来到他公司下属的一家工厂。当时正值中午,他看到几位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的头上,正好有一块“禁止吸烟”的大牌子。企业家笑着走向他们,递给他们每人一根香烟。平静地说:“师傅们,如果你们可以到外边去吸这根香烟,我将感激不尽。”工人们立刻意识到自己违反了规定,同时,也更加尊重他们的老板了。

当面指责他人,只会造成对方顽强的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和尊重。

③感化的批评。

一位汽车司机违章行车被拦截。交警敬过礼之后,递给他一张卡片,司机以为是罚款单,可接过卡片一看上面却印着一行字:安全行车是您和所有家庭的幸福。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和朋友一起相约踏青,碧绿茂密的草坪,看上去柔软舒适,真想上去躺一会儿。刚想把脚踏入草坪,却看到一块牌子“青青芳草何忍践踏”,于是把脚收回。

曾几何时,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禁止××”的标语,忽然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些禁止的标语都换成了温馨的提示。这种“感化”的批评比强硬的措辞更富有说服力和人情味,更好地起到了纠正错误行为的效果,这也是一种批评的艺术。

④幽默的批评。

幽默的批评就是在批评过程中使用含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缓解受批评者的紧张情绪,启发被批评者的思考,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特意幽默的方式能点到批评对象的要害之处,含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

在一个秩序很乱的课堂上,有的学生交头接耳地讲话;有的学生望着窗外看风景;有的学生则呼呼睡大觉。老师忽然停下了讲课,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正在讲话的同学能像看风景的那位同学那样安静,那么正沉浸在梦乡的同学一定会睡得更加香甜。”此言一出,引起了全班同学会意的大笑。

⑤商量的批评。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错误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因此,在交际中,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以委婉地暗示自己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把指责变成商量。

一次,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和夫人克莱门蒂娜一同出席在一位政府要人家中举行的晚宴。席间,一位法国外交官将一只自己很喜欢的小银盘偷偷塞入怀中。但他这一小小的举动被细心的女主人发现了,她很着急,因为那是她最喜爱的一套古董餐具中的一件,对她来说很重要。

女主人决定向丘吉尔夫人求助。于是,她偷偷把这件事告诉了克莱门蒂娜。丘吉尔夫人略加思索,向丈夫耳语一番。只见丘吉尔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用餐巾作为掩护,也“窃取”了一只小银盘,然后走到那位法国外交官面前,很神秘地掏出了口袋里的小银盘低声说:“看,我也拿了一只银盘,它看起来真可爱!不过我们的衣服已经被弄脏了,所以应该把它放回去。”外交官听了立刻表示赞同,两个人一起把盘子放回了原处。于是,小银盘物归原主。

丘吉尔夫妇得到女主人的求助后,并没有直接指责那名法国外交官的错误,而是如法炮制也“偷”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然后,以小银盘会弄脏衣服为由与那位外交官商量应该把东西放回去。这样做既给了那位外交官一个台阶下,维护了他的面子,又使得古董餐盘物归原主。

⑥批评要有“度”。

要把握批评的“度”。批评的话不在多,而在精妙,要语言精练、一语中的。言语啰唆、拖泥带水、东拉西扯,不仅冲淡了主题,使人不得要领,而且也是对当事人不尊重的表现。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甚至会产生急躁情绪,也就达不到批评目的了。

要想改变一个人而又不伤害感情,甚至让对方感激或者更喜欢你,最有效的方式是:选择适当的批评方式,间接暗示对方,提醒其所犯的错误,而不是直接严厉地指责。6.用善意的谎言来换取对方的理解

也许大家都认为,说谎是一种最要不得的行为,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偶尔还是需要些善意的谎言。

不分场合的诚实,不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伤害到自己。善意的谎言不是以利己为目的,这种在适当时候说出的谎言,饱含真诚,散发出温暖的光辉,能让说谎者与被“骗”者共享欢愉。

两个盲人靠说书、弹三弦糊口,老者是师父,70多岁;幼者是徒弟,20岁不到。师父已经弹断了999根弦了,离1000根弦只差一根了。师父的师父在临死的时候对师父说:“我这里有一张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进你的琴槽中,当你弹断了第1000根弦的时候,你才可以取出药方。记住,你弹断每一根弦时都必须是尽心尽力的。否则,再灵的药方也会失去效用。”那时,师父还是20岁的小青年,可如今他已皓发银须。50年来,他一直奔着那复明的梦想前进。他知道,那是一张祖传的秘方。

一声脆响,师父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直向城中的药铺赶去,当他充满虔诚、满怀期待地取草药时,掌柜的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他的头“嗡”地响了一下,平静下来以后,他明白了一切:原来师父欺骗他说弹断1000根琴弦,就能得到那复明的药方,只是真诚、善意的谎言,自己就是靠着这善意的谎言才有了生存的勇气。

回家后,他郑重地对小徒弟说:“我这里有一个复明的药方,我将它封入你的琴槽,当你弹断第1200根琴弦的时候,你才能去打开它,记住,必须用心去弹,师父将这个数错记为1000根了……”

小徒弟虔诚地允诺着,他也跟他的师父一样,活在这个善意的谎言里。这个谎言给了他希望的动力,引发他去追求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如果师父不说这个谎,徒弟能愉快地面对自己的将来吗?“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美丽的谎言出于善良和真诚,它无悖于道德。说实话有时比说谎言更伤人,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些谎言。很多时候,真诚的谎言比什么都有力量。

真诚是人人必备的美德,它不排除善意的谎言,只要你掌握一定的原则,你所制造的谎言会比你的真诚更能赢得别人的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谎成了人们交往与沟通的一种生活必需。

那么,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才能运用这一点点谎言呢?(1)善意的谎话。

有时出于对别人利益的考虑,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去编织一些谎话,比如,对癌症患者撒谎说他的病不是癌,以免病人受到刺激,使病情恶化;对生病的孩子撒谎说药不苦,是为了让他把药吃下去治好病;对老人说他年轻,是为了满足他的心理需要,让他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妻子炒的菜虽然咸点儿,但却对她说味道好极了,是为了珍惜她的劳动,维持她烹调的积极性。(2)应急的谎言。

或者害怕对方斥责,为逃避恐惧而撒谎,或者身处进退两难的境地,找借口婉拒朋友之邀而撒谎。比如,恰好要陪妻子上街,或与恋人约会,这时只好找借口婉拒朋友之邀,这就是在不破坏朋友情绪的原则上,以谎言作为拒绝的手段。(3)调侃的谎言。

在言谈中,为了强调言谈内容的情景,故意把未曾发生过的事情编入事实,以增强谈话的气氛。英国著名作家、戏剧家萧伯纳说过:“我开玩笑的方法,就是编造真实。编造真实乃是这个世界最有情趣的玩笑。”(4)社交的谎言。

社交的谎言,在生活中起着润滑剂的作用。例如,客人的孩子摔坏了杯子,我们会说:“没关系,早就想换新的了。”其实未必如此,不过是为了减轻客人的心理压力而已。招待客人时,主人头痛欲裂却装出笑容,以免扫大家的兴,让客人多玩一会儿,其实早就盼客人散去,好好休息。这种谎言具有牺牲自己的利益、顾全别人的功能。

当然,说谎时必须注意的是:你的谎言必须是以成人之美、避人之嫌、宽人之心、利人之事为目的的。谎言的设计应该是自然可信的,任何矫揉造作和夸大其词,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和反感。

如果你能本着真诚,编造他人更容易接受而不伤害其他任何人的利益的谎言,那是你的高明,你完全没必要固执于“绝对诚实”。相反,你若本末倒置,即使“真诚”也会遭人唾弃。7.见人说人话,见鬼套鬼词

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这是指说话办事时要看具体情况,灵活机动,不能拘泥现成的条文,生搬硬套。《鬼谷子·权篇》将“看人说话”的技巧演习得淋漓尽致:“与智者谈话以渊博为原则;与拙者谈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者谈话,要以果断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

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外出讲学,一路上十分辛苦。这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阴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儿干粮、喝点儿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吃了农户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可是,他说起话来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您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到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迁怒的意思也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真是不中听。”

这正证明,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即使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搭。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主要有:(1)看性别说话。

性别不同,对言辞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别。俄罗斯有一句著名的谚语说:“男人靠眼睛来爱,女人靠耳朵来爱。”这就指出了性别对于接受是有影响的。无论言辞涉及的内容,还是言辞表达的程度、声调都是如此。

说话者必须依据性别来选择说话内容,努力使自己的言辞吻合接受者性别的需求。一般地来说,男士的话题大而广,通常涉及时事、政治、体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女士的话题则小而狭,通常是服饰、美容、化妆、购物、婚姻、家庭、日常经济等方面。

在言辞接受的程度上,说话者必须依据接受对象的性别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与说话程度。一般地来说,男士较能承受率直、干脆、粗放的话语;而女士则喜欢委婉、轻柔、细腻的话语。(2)看教养说话。

教养是指接受对象的一般文化和品德水准,包括文化程度、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涵养气度等。教养层次的不同,对说话者言辞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像上文中所提到的那个孔子的学生劝说农夫的故事,子贡虽然才华横溢、雄辩滔滔,但他忽视了他所面对的接受对象是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这一点,结果自然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而那位新学生,仅以直白浅显的道理就轻易说服了农夫。所以,说话者在进行言辞表达时,就要认清自己的接受对象教养层次如何。盲目表达不仅达不到说话的目的,甚至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3)看性格说话。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因人而异,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与之谈话时不妨侃侃而谈;性格内向的人则多半“沉默寡言”,与之谈话时则宜循循善诱。(4)看对方的心境说话。

不同的交流对象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而不同的心理特征会对应于不同的修辞手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交流对象比较适宜使用积极的言辞,如比喻、夸张、仿拟,比较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性格内向、郁郁寡欢的交流对象则比较适宜使用一些消极的修辞手法。

有一些性格内向的青少年,在交谈中对积极的修辞手法反应迟钝,对用一些婉转、夸张、双关以及华丽辞藻的描述方式甚至有抵触情绪,一旦不注意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交际失败。对这一类人,在谈话过程中应该直截了当,少用曲折表达。人际交流中常常会有“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说话不注意洞察对方的心理状态,往往会发生意外的问题。《红楼梦》第八十三回写到大观园中一个婆子教训自己的外孙女:“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这话恰好被黛玉听到,她误以为婆子是在骂她,于是哭道:“这里住不得了!”婆子的话原本是不让外孙女到大观园中来,但黛玉不这么想。她那种寄人篱下的特定处境和心态使她产生了误会。所以,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听起来感觉完全不同。(5)看地域说话。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彼此在认识、观念、习惯、风俗上都有区别,对说话者的言辞接受程度就会有所不同。说话者的言辞表达应当认清接受对象的地域性,才会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由于长期在一起学习、工作、生活,每一个社会团体总会形成不同于其他团体的一些特征,而这个特征当中心理特征是比较突出的,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团体心理”。比如,我们按这种团体心理把中国人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方人总体心理特征是比较细致、体贴,也比较委婉;北方人总体心理特征是比较粗犷、大方,也比较直接。这就要求在对待南方群体的交流对象要多运用一些避讳、婉转、省略的积极修辞手法;而对于北方群体的交流对象则多运用一些消极的修辞手法,把话讲得简单明了,不要拖泥带水。

一个人要想使自己说出来的话引起对方的重视,或取得对方的认可,必须把握好与不同对象说话的分寸——见什么人就得说什么话。8.两只耳朵竖起来

古希腊有一句民谚说:“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西方还有一句著名的话:“雄辩是银,沉默是金。”中国人则流传着“言多必失”和“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样的警世名言。这些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建议: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自己到底是要多说还是少说,不到需要的时候就不要说或者少说。

杰尔·厄卡夫是美国自然食品公司的“推销冠军”。一天,他还是和往常一样,把芦荟精的功能、效用告诉顾客,女主人并没有表示出多大的兴趣。杰尔·厄卡夫立刻闭上嘴巴,开动脑筋,并细心观察。

突然,他看到阳台上摆着一盆美丽的盆栽,便说:“好漂亮的盆栽啊!平常似乎很难见到。”“你说得没错,这是很罕见的品种。它叫嘉德里亚,属于兰花的一种。它真的很美,美在那种优雅的风情。”“确实如此。但是,它应该不便宜吧?”“这个宝贝很昂贵的,一盆就要花800美元。”“什么?我的天哪,800美元?那每天都要给它浇水吗?”“是的,每天都要很细心地养育它……”

女主人开始向杰尔·厄卡夫倾囊相授所有与兰花有关的学问,而他也聚精会神地听着。

最后,这位女主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说道:“就算是我的先生,也不会听我嘀嘀咕咕讲这么多的,而你却愿意听我说了这么久,甚至还能够理解我的这番话,真的太谢谢你了。希望改天你再来听我谈兰花,好吗?”

随后,她爽快地从杰尔·厄卡夫手中接过了芦荟精。

要想做一个会交谈的人,首先就必须得做一个会倾听的人,也就说要先做一个好听众。

倾听,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协作、共事,善不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准,还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关系到能否善于与他人合作,利用别人的智慧。倾听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沟通,一种尊重。在倾听中,我们会了解到很多信息,获得很多思想;会点燃思维的火花,产生思维的灵感。“倾听”主要有三个层次:

层次一:在这个层次上,听者完全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假装在听其实却在考虑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想着辩驳。他更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导致的是关系的破裂、冲突的出现和拙劣决策的制定。

层次二:人际沟通实现的关键是对字词意义的理解。在第二层次上,听者主要倾听说话者所说的字词和内容,但很多时候,还是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语调、身体姿势、手势、脸部表情和眼神所表达的意思。这将导致误解、错误的举动、时间的浪费和对消极情感的忽略。另外,因为听者是通过点头同意来表示正在倾听,而不用询问的方式澄清问题,所以,说话人可能误以为所说的话被听者完全理解了。

层次三:处于这一层次的人表现出一个优秀倾听者的特征。这种倾听者在说话者的语言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他们认为这是获取新的有用信息的契机。高效率的倾听者清楚自己的个人喜好和态度,能够更好地避免对说话者作出武断的评价或是受过激言语的影响。好的倾听者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采用询问而不是辩解的形式。

下面我们来谈谈在倾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1)表示倾听的诚意。

交谈是由听和说两部分组成的,在交谈过程中,听和说是交替进行的,所以学会倾听别人的谈话很关键。在倾听别人说话时,不但要兼顾耳到,还须兼顾心及各种器官的集中,眼睛要始终注视着对方,拿出你的诚意,真心地关注他人的话语。即使你不发表任何见解,也能使自己和同学、和朋友都产生一种相互间被信任的感觉,而从中得到慰藉。(2)保持好奇心。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用心倾听别人的谈话,那就必须对别人的谈话内容保持好奇心,并能够利用对方说话的间隙,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表示你对他说话内容的关注。比如,“有这种事?”“太有趣了!”这一定可以令对方感觉到被重视,愿意与你继续交谈下去。如若你心不在焉,或者做一些与谈话无关的事,甚至当他偶然问你一些问题时,你会因为没有留心听他说话而无从回答。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不尊重他,自然也就会没心情和你继续交谈下去了。(3)不要随便插话或纠错。

也许对方说的话是不对的,但即使这样,你也不要在别人说话中间随便插话或纠正错误,这不仅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且还是不礼貌的表现。即使他真的讲错了,或者你不同意他的看法、见解,也要耐心等待别人说完,然后再找时机婉转地纠正他的错误,或者表达你的见解。(4)适当给予回应。

适当予以回应,这样可以让人觉得你在用心听他讲话,他会更愿意与你交谈。当然,适当的回应并不代表只说一些“嗯”、“哦”、“是吗”、“啊”之类的词,总说这些词,不仅令人听起来枯燥单调,而且对方也会怀疑你是在敷衍他。你不妨用“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或“我想我明白了”等简短的话语来代替那些单调的词语。(5)用眼神回应对方。

当你不方便插话时,眼神的交流就显得很重要。这不仅表明你在认真听他讲话,而且对方也能从你的眼神中把握你的感受,以便调整自己的谈话。

我们要善于去接近和亲近周围所有的人,要学会倾听他们的倾诉,对你周围的亲人、朋友甚至所有不相干的陌生人,伸出你的手,在别人最困难迷惑的时候拉上一把,用心地去倾听,就是一种深爱,就可以带给大家温暖和阳光。倾听,更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你将逐渐地成熟起来。9.通过心理暗示,让对方知趣

如何通过心理暗示,让对方知趣,瓦解对方的心理防线呢?(1)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生活中有许多话不用直接说出来,话里带出来就行了,更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得靠暗示来表达。于是便有一语双关、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等旁敲侧击的艺术性语言。

有一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当他准备搭乘专机访问其他城市时,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到莫斯科机场送行。正在这时,飞机出现故障,一个引擎怎么也发动不起来。机场地勤人员马上进行紧急检修。尼克松一行只得推迟登机。

勃列日涅夫远远看着,眉头越皱越紧。为了掩饰自己的窘境,他故作轻松地说:“总统先生,真对不起,耽误了你的时间!”一面说着,一面指着飞机场上忙碌的人群问:“你看,我应该怎样处分他们?”“不”,尼克松说,“应该提升!要不是他们在起飞前发现故障,飞机一旦升空,那该多么可怕啊!”尼克松的话里有辛辣的讽刺、涩涩的挖苦、无声的指责,而这些却是以貌似夸奖的话传达出来的,听了这话,除了苦笑,还真什么也说不出来:人家可没有任何难听的话,何必落个“自作多情”、“神经过敏”的把柄呢。不过,多练习“解话”、“接话”的功夫可提高你表达言外之意的本领。(2)暗藏释说,以柔克刚。

在交际场合,遇到小人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我们可采用以下策略:

①以牙还牙。

及时巧妙地抓住对方讲话内容中的漏洞反戈一击,来揭露丑恶,戏弄无知,回击恶意的挑衅,以解脱窘境。安徒生十分简朴,曾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行走,有个过路人取笑他:“你脑袋上边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随即回敬道:“你帽子下面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思维敏捷的安徒生这一答话,就是沿用对方讥笑话的句式来讥笑对方,使旁观者痛快淋漓、觉得酣畅。

②以退为进。

有时在交谈中,表面退缩,实则是为了更有力的反击,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先把手往后拉,目的是为了使箭射出去时更有力。古代齐国晏子出使楚国,因身材矮小,被楚王嘲讽:“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说:“齐国首都大街上的行人,一举袖子能把太阳遮住,流的汗像下雨一样,人们摩肩接踵,怎么会没有人呢?”楚王继续揶揄道:“既然人这么多,怎么派你这样的人出使呢?”晏子回答说:“我们齐王派最有本领的人到最贤明的国君那里,最没出息的人到最差的国君那里。我是齐国最没出息的人,因此被派到楚国来了。”几句话说得楚王面红耳赤,自觉没趣。这个故事中晏子的答话就是采用以退为进之法,貌似贬自己最没出息,所以才被派出使楚国,这是“退”,实则是讥讽楚王的无能,这是“进”,以退为进、绵里藏针,使楚王侮辱晏子不成,反受奚落。

③暗藏锋锐。

在某些场合,将某一固定词拆开来解释,赋予原词新奇意境,便能化腐为奇,博得喝彩。有一次,周恩来接见美国记者,有个不怀好意的记者挑衅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马路呢?”周恩来总理听了,很自豪地回答说:“我们中国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为马路。”那个记者听后哑口无言,一副窘态。周总理这一妙答,巧妙利用拆词法,创造了一种新奇的含义,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忽而“柳暗花明又一村”,点石为金,化拙成巧。既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又巧妙地回击了那个美国记者。真可谓藏锋处鬼神莫测其渊,露锐处天下莫挡其势。

话里藏话,总体上有两个基本功:一是能够听出对方的弦外之音、恶毒之意,否则便会成为笑柄,白白被人耍了自己还赔着笑脸。二是要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话说得很艺术,又让听话之人心领神会,明白你话中的锋芒所在。你的敌人发出的旁敲侧击之音,暗含恶毒之意,这是一种无形的霹雳,可能会让你身败名裂,万万不可小视。对待居心不良的暗算之“飞镖”的上策便是接镖有术,还以颜色。维护自己的名声和面子,是自我保护、立足于世的必备功夫。(3)驳人面子,点到为止。

在人际关系中,出于各种原因有时我们会驳别人的面子,这种事情如处理不当,便容易得罪人、结仇家;别人有愧于你,也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饶人”的方式又不能生硬。利用话里藏话暗示他人,是应时刻记住的奥妙技巧。

①拒绝有方。

有些求人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喜欢用暗示来投石问路。这时你最好用暗示来拒绝。

两个一起打工的老乡,找到城里工作的李某,诉说打工之艰难,一再说住旅店住不起,租房又没有合适的。言外之意是要借宿。

李某听后马上说:“是啊,城里比不了咱们乡下,住房可紧了。就拿我来说吧,这么两间耳朵眼大的房子,住着三代人。我那上高中的儿子,没办法晚上只得睡沙发。你们大老远地来看我,不该留你们在我家好好地住上几天吗?可是做不到啊!”

两位老乡听后,就非常知趣地走开了。

②指责有术。

一般说来,争辩中占有明显优势的一方,千万别把话说得过死过硬,即使对方全错,也最好以含沙射影之言暗示他,迫使对方认错道歉,从而体面地结束无谓的争论。

有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在一家餐馆就餐时,发现汤里有一只苍蝇,不由大动肝火。他先质问服务员,对方全然不理。后来他亲自找到餐馆老板,提出抗议:“这一碗汤究竟是给苍蝇的还是给我的,请解释。”那老板只顾训斥服务员,却全然不理睬他的抗议。他只得暗示老板:“对不起,请您告诉我,我该怎样对这只苍蝇的侵权行为进行起诉呢?”那老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处,忙换来一碗汤,谦恭地说:“你是我们这里最珍贵的客人!”显然,这个顾客虽占理,却没有对老板纠缠不休,而是借用所谓苍蝇侵权的类比之言暗示对方:“只要有所道歉,我就能原谅。”这样既幽默风趣,又十分得体地化解了双方的窘迫。

③以喻止兵。

在双方激烈的争论中,占理的一方如果认为说理已无法消除歧见时,不妨采取一种外强中干的警示性言语来终止争论、结束冲突。将一个两难选择摆在对方面前,使之失去最后挣扎的原因,就有可能收到平息争辩的效果了。

生物学家巴斯德,一次在实验室工作时,突然一个男子闯进来,指责他诱骗了自己的老婆。争论中双方提出决斗。清白占理的巴斯德完全可以将对方赶出门去,或者与之争辩,但是那样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这时候巴斯德沉着地说:“我是无辜的……如果你非要决斗,我就有权选择武器。”对方同意了。巴斯德指着面前的两只烧杯说:“你看这两只烧杯,一只有天花病毒,一只有净水。你先选择一瓶子喝掉,我再喝余下的一瓶,这该可以了吧?”那男子怔住了,他一下子陷于难解的死结面前,只得停止争论与挑战,尴尬地退出了实验室。无疑,正是巴斯德提出的柔中带刺的难题,才最终使决斗告吹。

④释义却难。

作出一定的解释,借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有一位姓周的女士因公出差,在火车上与一位看起来挺有涵养的男士坐在一起。这位男士主动和她搭讪,周女士觉得一个人干坐着也挺乏味的,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开始时这位男士还算规矩,和周女士只是谈谈乘车难的感受以及交流交流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的看法。可是,谈着谈着,这位男士竟然话题一转,问了周女士一句:“你结婚了吗?”周女士一听顿生厌恶,于是她态度平和地对那位男士说:“先生,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句是‘对男人不能问收入’,所以我才没有问你的收入;后半句是‘对女人不能问婚否’,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回答了!请原谅。”那位男士听周女士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儿唐突,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说话了。我们不能不佩服周女士的应变能力。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对方失态的不满,又没有令对方下不来台,可谓一举两得。

⑤装糊涂。

听话人听出了说话人话中有话,但却装作没有听出,使对方无计可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