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与接受——汶川地震重灾区信息传播系统的恢复重建与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09:15:01

点击下载

作者:吴建,张玉川,徐沛,陈雪奇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递与接受——汶川地震重灾区信息传播系统的恢复重建与发展研究

传递与接受——汶川地震重灾区信息传播系统的恢复重建与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历史记住的日子,一个让人们难以忘怀的日子。

这一天的下午2点28分04秒,在北纬38.986°、东经103.364°的四川汶川,8级强震猝然爆发,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包括震中50千米范围内的县城和200千米范围内的大中城市。陕西、甘肃、宁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广东、海南、西藏、江苏、上海、浙江、辽宁、福建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在2008年5月28日提交的灾情报告中说,本次汶川地震的特点:一是强度烈度高。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均超过唐山大地震。二是影响范围广。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6个省区市,417个县、4624个乡(镇)、46574个村庄受灾,灾区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561万人。其中四川省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重灾区达12.5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区达1.1万平方公里,109个乡镇通讯中断,38个城镇损毁,受灾人口2961万人,其中1198万人共450万户无家可归。三是余震频次多。截至5月27日12时,发生余震8668次,其中4级以上182次,5级以上28次,6级以上5次。四是救灾难度大。重灾区多为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带,加上地震造成交通和通信中断、河道阻塞,天气恶劣,救援人员、物资、车辆和大型救援设备无法及时进入现场。

政府作为

面对灾难,中国政府有序而高效的危机管理令世界刮目相看,有国外的学者表示:“中国政府把危机变成了一个深受世界赞誉的机会。”在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就做出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两个小时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领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等部委领导飞赴灾区。

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10个由政府主要负责人、地方党委、武警部队等参加的抗震救灾工作组随即成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消防、气象、水利、防疫、民政、医疗等各个部门都全面参与、协调合作,各级政府紧急响应,完全打破了地域、部门、军地分割的界限,齐心协力抗震救灾,在应急救援、物资供应、灾民安置、卫生防疫、心理救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行动。

当晚11时40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地震灾区都江堰市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他特别强调的是,“要不惜代价先救人”, “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百倍的努力”。

军队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也迅即启动。总参谋部发出指示,要求全军部队坚决贯彻军委主席胡锦涛的重要批示,迅速组织灾区驻军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想方设法救人。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温总理三赴灾区进行考察。国家主席胡锦涛于5月16日,乘飞机赴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慰问灾区干部群众,31日前往陕西地震重灾区汉中市慰问。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也先后赴四川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灾难发生时政府的及时反应体现了政府的应急能力的提升,灾难发生后政府一系列有力、有序、有效的抗震救灾工作的开展,更是政府应急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标志着我国政府在建设快速反应机制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标志着我国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的体制和机制已经走向了成熟。

此前的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刚开始实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信息公开透明也成为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绝佳范本。

国务院、国台办、国新办、测绘局、地震局、民政局等就汶川大地震和抗震救灾情况召开了多次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通报最新进展情况。

各级政府部门对灾情讯息的发布较之以往也有很大改善。灾区各相关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渠道接连发布震情通报,消除了民众疑虑。广东免费发送420万条地震应急短信,稳定民心;武汉市有关部门通过小灵通短消息向市民发布震情……

媒体表现

回首此次地震的新闻报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快速、客观、积极的报道,赢得了包括以灾难报道见长的西方新闻界的赞誉和关注。

汶川地震中的媒体表现改变了国外媒体对我国媒体的看法,也改变了我国媒体对灾难性的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式。以央视和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央媒体及以四川卫视为代表的地方媒体在第一时间高度透明地公布灾区最新情况,及时、充分、全面、准确地反映和报道灾情,不同于以往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处理方式,在新闻报道理念和新闻实践上实现了转折性突破。媒体记者也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一是媒体反应迅速,及时、准确报道灾情,第一时间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地震发生后,中央媒体及四川地方媒体迅速组织多路记者冒着巨大风险进入灾区前线,进行现场报道,中央电视台派往前线的记者最多的时候超过150名,新华社超过100名,四川本土媒体更是倾力投入救灾报道,在一周内,播发的稿件共达4600多条。媒体记者、编辑夜以继日地坚守岗位,为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做了大量艰苦、卓越的工作。

汶川地震发生17分钟后,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布地震消息。26分钟后,新华社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向世界发布了权威准确的消息,随即发布震后第一张图片。成都交通广播台在14时55分进入直播状态。15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发地震新闻,20分钟后推出无间断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15时0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发地震消息,15时30分邀请中国地震局专家介绍汶川地震情况,19时推出直播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13日《人民日报》头版和报头刊发《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的报道,将重大灾情及时告知公众,不仅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同时稳定了公众的恐慌情绪。电视、广播、通讯社的快速反应和准确报道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及国外媒体的尊重,为建立媒体应急反应报道机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是主流媒体联动播报,积极引导舆论,弘扬抗震救灾的主旋律。

地震发生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根据媒介传播特性实现了资源的内外整合。整合后的新闻媒体以快捷的反应、及时的报道、积极向上的内容及独特的节目形式正确地引导舆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由于灾情的发展是动态的、未知的,广播、电视媒介属性使其担当起传递现场、实时性报道的重任,这是印刷媒体与手机媒体所不能完成的。因此主流广播电视媒体直播是抗震救灾初期主要的媒介表现方式。

地震发生之初,灾区电力瘫痪、通信中断,广播成为灾区发布信息的主要平台。成都电台在地震发生27分钟后,由交通文艺频道推出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我们在一起——抗震救灾大型特别节目》,又率先开设“灾后心理慰藉”专题节目,使大众第一时间了解抗震救灾的动态,有效地稳定了社会情绪。电视媒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的成功与卫星传送技术设备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四川电视台使用卫星车及时对灾情及救援情况采用“及时发布+现场报道+滚动播出”的形式播报,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

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方面,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的做法是选取弘扬主旋律的素材,宣传抗震救灾中的先进典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专题节目《震撼——汶川大地震纪实》全方位地报道了全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动人场景,其中的许多典型人物至今广为流传。四川电视台推出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中“抗震救灾英雄谱”“群星灿烂”“志愿者在行动”等专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了各行业中的英雄个人与集体。抗震救灾中典型人和事的报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民族精神。

除了正面宣传报道外,主流媒体还对灾区中的各种负面消极的事件进行了理性的报道和分析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此举非但没有影响抗震救灾工作,反而增强了大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度,更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

三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关注民生、关注生命、彰显人性。

与以往的灾难性报道不同,汶川地震中,新闻媒体突破了一贯的报道方式,由政治化的宣教转变为关注民生,关注生命本身,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灾害中的生命个体及其命运的变化。如为保护学生而舍生的谭千秋老师,为救宝宝筑起人墙的母亲,驮着亡妻回家、给亡妻以尊严的农民,向解放军敬礼的“敬礼娃娃”……这些让人满怀着感动与敬重的平凡生命,在媒体的聚焦下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在汶川地震中,新闻媒体报道的生动化、细节化、人性化,体现了我国新闻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巨大进步。

在这次报道中,中国媒体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成熟,尤其是网络媒体在此次灾难报道中也表现出迥异于以往的变化。

在地震发生后,新华网发出了震后的第一条相关新闻,此后各地网络媒体迅速组织大批记者编辑以新闻、专题、视频、图片等方式对灾情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根据万方数据对新浪、搜狐、网易、中华网、TOM网、MSN、央视国际等大中型门户网站以及地方新闻网站的全样本流量监测,在5月12日—19日期间,各类网站的独立用户数与前一周相比增加了107%,页面浏览量则增加了265%(数字来自《汶川地震传播学遗产》)。海量的信息、客观全面的信息传递、人性化的报道方式、及时的辟谣举措,使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全面上升。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发表的讲话中总结了汶川地震经验,他把互联网形容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并且指出中国政府及时公布灾难信息和抗震救灾的情况,不仅“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好评”, “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地震发生后,课题组的主要成员,都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短时间的救灾过去了,但灾区的惨况,灾民的无助,给课题组成员留下了深深的伤痛,心里老是涌动着要为灾区做点什么的想法。在灾后重建期间,我们也多次到灾区,眼看着灾区一片片板房、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楼房、一个个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灾区人民热火朝天搞建设的精神也激励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回顾整个抗震救灾过程,我们发现,信息传播系统对防灾、救灾、重建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于是,我们开始研究灾区信息传播系统的问题。并以此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信息传播系统在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抗震救灾的事实证明,没有信息传播系统的应急抢通,就没有抗震救灾的成功;没有信息传播系统的恢复重建,就没有重灾区的灾后重建的成功。本课题就是对基于以大众传媒为框架的外向型信息传播系统和以社区传播为基础的内向型信息传播系统在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恢复重构与发展的研究。

灾后重建信息传播系统,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得到了政策和举国之力的支持。对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信息传播系统的研究,亦应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课题的研究是伴随着汶川地震重灾区灾后重建过程的持续性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以大众传媒为框架的外向型信息传播系统的研究。

一是汶川地震重灾区信息传播系统损毁状况与灾后重建研究,包括对灾区报纸、广播电视、通信系统和网络等方面损毁和重建状况的总结与分析。

二是汶川地震重灾区信息传播系统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及问题研究,主要涉及报纸、广播电视、通信和网络系统在抗震救灾期间的功能和作用。

三是信息传播系统在灾后重建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包括不同媒介形态在灾区重建中所发挥作用的分析、传播系统对灾区民众的心理影响研究、灾区同其他地区的融合与影响研究、传播系统对灾区生产建设发展的影响研究、传播系统对灾害的预防和应急系统的建立等。

第二部分是对以社区传播为基础的内向型传播体系的研究。

一是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研究。

二是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乡村社区传播个案研究。

三是汶川地震重灾区居民媒介行为调查研究。

这些研究的难点如下:

一是由于地震的损毁、家园的破坏、人员牺牲、众多人口迁移等,原始的一手资料极难获取。

二是灾后重建中的信息传播系统的持续性追踪调查耗时长、难度大。

三是由于灾后应急阶段的恢复期已过,失去了抗震救灾及灾后应急阶段资料搜集的好时机。

四是重灾区涉及地域广、交通不便、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理条件复杂、社会发展不平衡,为本课题的研究增加了难度系数。

根据课题组成员长期对重灾区的观察,课题组认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到信息传播系统对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应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政策措施为指南,把灾区的信息传播系统重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文化背景的要求,信息传播系统的重建应有不同的侧重。

一是注重乡村社区传播系统的重要性,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并重。灾区民众聚居的板房区的有线广播与非板房区尤其是甘孜、阿坝、绵阳、广元等民族区域和山区的无线广播对信息传播十分有效。

二是增强和改善传统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有效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所起的作用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其中的问题值得传播者认真对待和解决。

三是广电系统的数字化进程应谨慎推进。尤其在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等地,由于既有少数民族聚集地,又存在着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对于数字化传播系统的需求并未达到急迫的程度。

四是应在信息系统重建中,重视和广泛建立灾害预警和应急系统,配合多种传播方式,尽量做到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达到早期预警,从而减少损失。

课题组认为,信息传播系统的恢复重建应与灾区经济文化建设同步,对信息传播系统的重建及其对灾区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也应该同步。第一单元以大众传媒为框架的外向型信息传播系统的恢复重建及其在抗震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期间的作用研究所谓外向型信息传播系统,是指携带信息流由灾区外流向灾区内的传播系统,它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为基本框架。本单元研究的是覆盖汶川地震灾区的主要大众传播媒体在灾害中的损毁情况、恢复重建情况及其在抗震救灾期间和灾后重建中的功能与作用。第一章汶川地震重灾区报纸的恢复重建与发展研究第一节 主要相关报纸的损失与恢复情况

在汶川地震重灾区发行的报纸主要有八份,分别为《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绵阳日报》《德阳日报》《雅安日报》《绵阳晚报》和《广元时报》,其中前三份报纸的报社所在地成都不属于重灾区,报社基础设施所受地震影响极为有限,所以在统计损失和恢复情况时,本部分主要选择了四份处于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报纸作为分析对象,即《绵阳日报》《德阳日报》《雅安日报》等三份党报和作为市场报代表的《绵阳晚报》,它们基本上可代表重灾区报纸的概貌。一、主要相关报纸的震前概况(一)《绵阳日报》概况《绵阳日报》是中共绵阳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86年2月13日。《绵阳日报》作为综合性的地方党报,周一至周六以政治、经济、社会、法制、时事新闻为主,并辟有《热点新闻》《周末》等专刊或专版,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服务社会大众,是绵阳地区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和对外信息窗口,是重灾区影响最大的一份市级党报。《绵阳日报》历年来由邮局发行,报纸日发行量均在4万份左右,广告收入总体盈利。(二)《德阳日报》概况《德阳日报》是中共德阳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84年9月1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全国范围公开发行的对开大报,也是德阳市唯一的一家公开发行的最具影响力和权威的报纸,1996年被评为四川省的一级报纸。《德阳日报》在汶川大地震前日发行量近4万份,发行至全市6个县(市、区)的各单位科室、工厂班组、学校班级、农村村组,市外及20多个省的部分地区也有订户。震前采用邮发为主、自办发行为辅的发行方式。(三)《雅安日报》概况《雅安日报》于1959年5月1日创刊(时为《雅安报》),2006年10月1日改为对开8版,由每周28版扩为每周每期单面彩印48版。日发行量22000份,发行模式为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四)《绵阳晚报》概况《绵阳晚报》原为《绵阳日报·城市版》(1998年发刊),2000年8月16日正式创刊。绵阳晚报社是国有事业单位、独立法人,实行自收自支、照章纳税、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每周7刊,对开8版。

绵阳晚报社是绵阳文化体制改革最早的探路者和实践者,现有“一报一网五公司”,包括《绵阳晚报》、旗下网站——蜀龙网及全资子公司——报业发展公司、蜀龙网络公司、宏大印务公司、昊天报刊物流公司和昊天旅行社。其中蜀龙网是绵阳点击率最高的网站;《绵阳晚报》是绵阳发行量最大的主流平面媒体,办报质量在四川市州级媒体中名列前茅,新闻作品已两次获中国新闻奖。发行量由创刊时期的1.17万份,到2008年5月递增至4.5万份。采用自办发行过渡到委托邮局代发的发行模式。二、损失及恢复情况(一)整体损失情况描述

地震对灾区报业系统的影响,首先是损毁了报社办公室等基础设施。例如在地震中,绵阳日报社办公楼楼板多处断裂,整幢大楼严重倾斜(后经市震后房屋应急检查组鉴定为危楼,要求立即停止使用),为确保出报,绵阳日报社在地震发生后的10日之内,曾三搬编辑部。先是借用印刷厂厂房一角办公,后因整体运作困难又搬回报社,编、排、校等60多人挤在3个车库里办公。直到5月20日,救灾帐篷到位后,才搭建起“帐篷编辑部”。2008年6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了“帐篷编辑部”,对绵阳日报社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其次是损毁了印刷设备。由于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多家报纸印刷厂采取应急措施,应对地震带给印刷厂的影响。5月13日,地震灾区多家报纸由彩色印刷改为黑白印刷,部分报纸当天的版面由几十个减少为十几个,且多数版面是与抗震救灾相关的报道。哪怕是在受灾程度较轻的成都市,地震也极大影响了《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的正常印刷,5月13日,两家成都市内的大报都因印刷厂设施的损坏而缩减了版面,并采用黑白的印刷方式。《成都商报》只出了12个版,而在以往,《成都商报》的版面数都是在40版以上。第三,地震造成了报社员工或其家属伤亡,面对失去亲人或同事的强烈刺激,报社采编人员的情绪、工作效率受到了较大影响。(二)主要相关报纸的损失与恢复情况1.《绵阳日报》(1)损失情况:

办公大楼:经有关部门估算,绵阳日报社办公大楼损毁面积达56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4800万元。

办公设备:采编、办公设备损毁167台(套),直接经济损失达265万元。

人员伤亡:在汶川大地震中,绵阳日报社职工部分人员受伤,房屋家具等普遍受损。据统计,报社116户职工中,90户职工受灾,占总户数的75%;31户职工房屋成危房,占总户数的27%。其中,因地震灾害,2人受伤,3户房屋垮塌,5户房屋停止使用,23户房屋加固后使用,90户房屋出现裂缝等损坏。

广告收入:地震后,广告收入急剧下降,5月中旬至年底广告营业收入损失约500万元。

经济损失:因地震造成报社直接经济损失5065万元,间接经济损失875万元,合计因灾损失5940万元。(2)恢复重建情况:“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报社打破部门界限整合采访力量,把所有的记者,包括行政后勤上曾经做过记者的同志都抽出来参与采访报道。根据抗震救灾的需要设置版面,报社暂停了文化娱乐版、周末副刊版,集中八个版面报道抗震救灾,把人们的思想和视线引导到抗震救灾上来。根据实际调整发行策略:从5月13日开始,每天分五路,将三万多份免费报纸在第一时间送达灾民集中安置点、人口密集的商业场所以及几大主要社区居民避灾集中点。这些打破常规的做法,使重灾区有足够的采访力量,重头稿件有足够的版面,人流密集的地方有足够的报纸,确保了抗震救灾报道的时效性、有效性。

在灾后重建中,绵阳日报社坚持一手抓宣传报道,一手抓灾后重建。《绵阳日报》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力,沿着家园重建、产业重建、精神重建三条主线,策划、推出了大量报道。家园重建方面突出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产业重建方面突出了“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色,精神重建方面突出报道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通过宣传报道,鼓舞了灾区干部群众抓重建、抓发展的斗志,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绵阳日报社的灾后重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下,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8月列入了《国家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10月列入了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等11部委专项规划,11月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对口支援重点项目。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第一时间在绵阳城南新区最好的一块位置划拨了12亩土地,用于绵阳日报社的灾后异地重建。

灾后重建工作于2008年8月下旬启动。12月底,完成原办公大楼危房拆除。11月16日工程奠基开工。2.《德阳日报》(1)损失情况:

办公大楼:德阳日报社办公楼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设计为砖混结构,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5·12”汶川大地震使报社的办公楼出现局部屋顶坍塌、墙体裂缝等情况。5月17日,经市规划和建设局五人专家鉴定组认真鉴定后,被认定为“建筑受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约1200万元。

办公设备:为与市场接轨,报社早已实现全面电子化办公。在这次地震中,报社的主要设备电脑损坏30台,损失达12万元;服务器一台,损失达7万元;桌椅损坏达30余套,约3万元;内部网络线路损坏十分严重,损失达8万余元。此项损失总额为30万元。

经济损失:以上几项共损失为1230万元左右。(2)恢复重建情况:

地震发生后,报社只能利用不足100平方米的车库和在院子里搭建塑料棚作为出报场所。

在地震期间有部分报社人员负伤,为及时传达党中央的声音,时时公布灾情,保证《德阳日报》能及时送到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手中,报社组织发行部的同志坚持赠送10万份报纸到灾区群众手中,把部队官兵、各级组织以及人民群众抗震救灾的事迹及时传达到基层。在抗震救灾初级阶段,一律免刊广告,每天以8个版面或16个版面刊登有关抗震救灾的消息。

震后的德阳日报社,损毁较为严重,在加固简装期间,租用德阳军分区招待所暂时办公,2010年后搬回德阳日报社原址办公。在德阳市委的统一部署下,灾后德阳日报社计划在旌南片区重建。

为把《德阳日报》打造成整体的强势媒体,近两三年内走在全省报业的前列,德阳日报社成立了九鼎传媒公司、新闻旅行社,为了占领户外广告市场,在市区主要交通要道增设阅报栏,依托《德阳日报》这一平台,发展手机报、《德阳日报·教育周刊》,在《德阳日报·晚报版》的基础上争取到了《德阳晚报》刊号。目前,《德阳日报》和《德阳日报·教育周刊》的订阅量各达6万余份,《德阳日报·晚报版》的发行量仅市区就达到3万余份,都是采用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的方式,报社成立了发行公司,主要负责城区部分报纸的发行投递工作。在广告经营方面,改变了过去的个人承包方式,代之以团队运作,运转以来效果颇佳,较之改革前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近30%。3.《雅安日报》(1)损失情况:

办公大楼:从1楼到6楼,共出现40余处明显裂痕,有的裂缝长达10余米;损坏6扇木门,预计损失4000元;12面房屋玻璃受损,预计损失8000元。

办公设备:损坏办公桌(椅)24张,预计损失1.5万元;17台电脑受损,其中2台为笔记本电脑,预计损失10.1万元;4部专业采访相机受损,预计损失3.9万元;1部网站专用摄像机受损,预计损失2.4万元;高级打(复)印机损坏,预计损失1.2万元。

办公车辆:两辆办公用车受到损坏,预计损失1.2万元。

人员伤亡:全社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无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除墙面修复费,报社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共计损失约21.5万元。(2)恢复重建情况:

从2009年10月1日起对《雅安日报》进行再次扩版,每周增加4个对开版出版量(新增加纵深、言论、视觉、网事版),即由原每周出版48个对开版扩版为出版52个对开版(周一至周四每日出8版,周五出12版,周六、周日出4版)。本次改扩版做到党报性质不改变、“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报道方针不改变、报纸定位不改变、“四化”目标不改变。

报道内容也发生了改变。“5·12”汶川大地震后转入灾后重建期,《雅安日报》重点宣传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所做出的决策部署、工作进展和实际成效;宣传灾区群众自力更生重建美好家园的感人故事;围绕省委提出的“保过冬住房、保御寒衣被、保冬春口粮、保卫生防疫”任务和“防雨、防风、防寒、防潮、防冻、防火”的具体要求,做好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宣传报道;宣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积极向灾区捐赠取暖设备、燃料、衣被等御寒物资,帮助群众安全过冬的情况;介绍灾后教育、卫生、文化重建等项目的推进情况及目标进度;宣传灾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事迹;宣传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典型人物事迹。为感谢援建者们的无边大爱,《雅安日报》还推出“感谢援建 感恩祖国”专栏。4.《绵阳晚报》(1)损失情况:

人员伤亡:无。

发行量:较震前变化不大,地震期间每日赠送10万份报纸给灾区群众。

广告经营:受大地震影响,广告一度大幅下滑,经过努力,2008年当年仍保持了1200万元的广告收入。

经济损失:总计经济损失2300.5万元。(2)恢复重建情况:

经费投入:报社共计投入自筹资金400万元用于灾后硬件重建和生产经营恢复。

发行量:报纸的日均发行量突破6万份,与震前和震中相比大幅上升。

广告经营:2009年突破1500万元,创历史新高。

发行模式:委托邮局发行加自办发行,正逐步过渡到自办发行。

报道内容:灾后重建、时政、社会类新闻齐头并进。第二节 报纸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分析一、党报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分析(一)党报在抗震救灾期间报道的内容分析1.我国的党报体制及“三级党报”的概念

我国的党报体制是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的产物,是以马克思、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论述为理论基础的。所以从党报体制建立之初,党报就是战斗的机关报,是始终贯彻党性、群众性和组织性的报纸。党报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党的喉舌。在树立全党办报思想的同时,还要树立群众办报的观念,使党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国党报是以中共中央以及各地方组织机构的组成和分布来布局的。以党中央的名义办的属于中央级党报,除了机关报《人民日报》外,还有《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以省级党组织的名义办的报纸称为省级党报,一般由各个省委机关报和其他党办报纸组成,如《南方日报》《四川日报》《河南日报》等;以市(县)一级党组织的名义办的报纸属于市(县)级党报,一般由市委机关报和其他党办报纸组成,如《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成都日报》《绵阳日报》等。

在本研究中,为了便于操作,我们把按照这三个级别划分的党报统称为“三级党报”,分别对应本研究所选取的《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和《绵阳日报》。2.内容分析法及其任务设定“内容分析法”是20世纪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文献研究方法,它通过考察人们创造的文字、图像、视频、歌曲等,来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特征。“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技术。”这是拉扎斯菲尔德和贝尔森对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很显然,内容分析是量化研究的一种,实质是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再根据所得数据对研究对象做出定量分析,并进一步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方法假定:在所研究的传播材料中发现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态度,反映出并影响着创作和接受这些材料的人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所以,除了信息本身的内容外,内容分析还被用来研究信息发出者的动机,以及信息传播的效果和影响。

由上可知,利用内容分析的科学方法,可以根据对《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绵阳日报》在特定时期内对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的全面统计和量化分析,得出这三份报纸不同的报道倾向和角度,以及这种倾向对目标受众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大量样本的对比分析,用数字标识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偏差,以及与传播目的间的偏差,并根据传播学相关理论给出合理化建议。内容分析法是类似研究较为可靠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严谨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从每一篇独立的报道中看到目前我国“三级党报”的现状及特点。

内容分析的主要任务即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绵阳日报》进行独立考察和对比考察。通过对同一份报纸的报道内容进行长期和大容量的考察,分析这三份报纸各自在内容选择、体裁选择、角度选择、报道倾向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得出这三份报纸各自的传播特点及其意义,并对一些显著的特征进行重点分析,由此提出意见和建议。

同时,在同一语境下考察三份不同级别的党报在材料选取、角度选择、重心倾向、传播策略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更好地发挥各级党报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宣传作用、实现立体多层次传播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实现党报舆论引导的功能。

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基本把握所选的三份党报的报道特点、立场和视野,由此推断它们各自对新闻价值的个性化认识,这些个性化认识与通常新闻价值判断的差异可能就是党的宣传机构与大众的价值判断的差异,这些都将是我国党报改革需要了解的内容。3.样本采集与类目建构(1)三级党报的选定。

本研究选定的中央级党报为《人民日报》,省级党报为《四川日报》,地市级党报为《绵阳日报》。《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党委机关报,是我党最主要的宣传阵地,也是我党政策的风向标,在中国媒体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在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人民日报》对信息的公开传播、舆论的正确引导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在四川,省级党报便选择了四川省党委机关报《四川日报》;关于市级党报的选择,最初选定的是《成都日报》,但考虑到成都并不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虽然它的覆盖范围和受众人群要更加广一些,但为了保证研究目标的精确性和样本的代表性还是选择了处于重灾区的《绵阳日报》,而且《绵阳日报》是重灾区影响最大的一份市级党报。(2)样本抽取时间范围的确定。

此次研究的报纸时间抽取范围划定在2008年5月13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第二天到2009年12月29日地震灾区重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止。为了便于资料统计,本研究将2008年7月1日前设定为救灾和安置阶段,这个日期之后为灾后重建阶段。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活动,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救援阶段、中期安置阶段和后期恢复阶段。每个阶段的长短,视具体灾情而定,并且不同阶段间的措施有互相交叉和过渡。初期救援阶段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灾情发生后的0至10天左右,中期安置阶段的时间为灾情发生后的10至90天左右,后期恢复阶段的时间为灾情发生后的3个月至5年甚至更长。因此本研究所设定的救灾安置和重建阶段划分在合理的范围内。由于不同阶段间的具体措施有所交叉,新闻报道也很难完全按时间来准确地划分和归类,所以这里的划分方式不会对结果造成影响。(3)分析单位的界定。

分析单位是以“汶川大地震”为报道对象的一篇新闻报道,由标题、作者(或新闻来源)组成的,包括图片在内的任一新闻文体类文章。新闻内容只要涉及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可:救灾相关、重建相关、灾区情况、汶川地震的相关政策、政府部门关于汶川地震的相关会议、领导灾区视察、灾区人民的生活、汶川地震的相关典型人物报道、各项赈灾款项的使用情况等。其中,组图报道和综合报道等均按照一个分析单位来计算。

另外,此次统计范围限制在新闻类体裁,而不包括文学类体裁,因此诗歌等与地震相关的内容将被排除在外。(4)地震报道样本的抽取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抽样,从2008年5月13日起开始抽样,每隔4天抽取一份报纸,直至2009年12月29日共120份报纸(因2008年5月12日当天纸媒大多没有相关报道,所以抽样从2008年5月13日开始)。

具体抽样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或者遇到更复杂的样本的处理方法,会在该项研究的附表中给予详细解释。(5)编码说明。

此次内容分析法的样本记录和分析,使用SPSS 17.0和EXCEL 2003两种工具完成。所以涉及给样本进行编码,以数字来代替操作者、样本、变量等元素。以下是对编码的一个详细说明:

①如果抽到某一期报纸没有相关报道,则不编入,直接进入下一个样本。

②遇到国家领导人或者政府官员外事活动(包括兄弟省市的互访)等出现关于地震的内容,根据篇幅决定取舍,如果涉及地震内容占到整个报道篇幅的1/3及以上,则统计在内,否则不统计。

③政府机构发布的公文、官员讲话中涉及地震的内容,处理方式同上。

④当抽取样本时,如出现遇节假日或重大事件停刊时,缺失值用99表示。

⑤当抽取样本时,内容不适用于编码表中列出的变量及其属性则用98表示。

⑥当抽取样本时,不清楚样本内容该属于具体哪个变量及其属性时用97表示。

⑦新闻图片的界定:除广告以外,报纸上具有新闻性质的图片,表现主题必须与汶川大地震相关,包括文字说明和图片内容都需与汶川大地震相关。对于主题是文字新闻、简单配图的新闻报道,不按图片新闻记录数据。(6)变量的设定及其意义。

本研究按照一篇新闻报道具备的一些基本要素来设计内容分析的变量,研究内容分析的变量设计参考了柯惠新《两岸报纸灾难事件报道研究——以“9·21”台湾地震报道为例》一文的相关内容。变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发行日期:该变量用来标识样本的日期。

②报纸类型:按行政级别分(国家级、省级、市级)。

③版面:该变量用来标识样本在目标媒体的第几版。

④版面位置:该变量用来标识样本的位置,表明其重要性。A.头版头条;B.头版非头条:C.非头版头条;D.非头版非头条。

⑤篇幅:A.小于等于1/4版面;B.大于1/4版面小于等于1/2版面;C.大于1/2版面小于1个版面;D.1个整版;E.不止一版。

⑥新闻主体:A.国家领导人;B.其他各级党政官员以及政府机构;C.非政府组织;D.受灾群众;E.灾区客观事物;F.一般个人;G.其他。

⑦报道内容:A.灾情;B.受灾感受;C.救灾;D.重建;E.评论;F.其他。

⑧重建报道内容:A.城镇和乡村的布局;B.住房建设;C.基础设施建设;D.公共服务设施建设;E.农业生产设施建设;F.工业生产设施建设;G.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H.土地整理和复垦;I.灾后心理援助与伤残康复;J.典型人物与事件;K.灾区民众的生产生活;L.其他。

⑨信息性质:A.正面;B.中性;C.负面。

⑩报道体裁:A.消息;B.通讯;C.评论;D.特写;E.图片;F.其他。

⑪稿件来源:A.自采稿件;B.转载稿件:C.未注明来源。

⑫报道立场:A.褒义;B.贬义;C.中立。

⑬报道阶段:A.救灾安置阶段;B.重建阶段。4.内容分析法对三级党报地震报道的数据分析过程(1)样本的总体描述。

在2008年5月13日到2009年12月29日范围内,本研究所抽取的《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绵阳日报》的样本量整体情况如表1-1所示。总体样本量达到了3945条,翻阅报纸360份。表1-1 样本量整体情况表

此次样本容量相对较大,这样可以提高研究的精确度,减小误差,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样本统计的难度,所以下文将出现大量的图表信息,以求直观呈现研究的过程。

由表1-1可知,在相同数量的研究对象中,所得到的有效样本量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报道重视其宏观指导性,目标受众范围较广,文章篇幅一般较大,所以在报道数量上相对较少。《四川日报》和《绵阳日报》对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篇幅相对较多,其中,作为汶川地震受灾比较严重地区的一份党报——《绵阳日报》在所定范围内的样本量略少于高一级的《四川日报》。四川的两份党报日均报道量均为约15条左右,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这个数量是比较大的,反映了汶川大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在四川本地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由图1-1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三级党报”对汶川大地震报道数量随时间的走势情况,三份报纸在时效上都达到了报纸的最快速度,即在地震后的第二天就做出了迅速反应,并且在随后的几天内跟进大量报道,对事件进行跟踪和解读。这是在《信息公开条例》出台后党报接受的第一次考验,从时效和信息公开情况来说是令人满意的。虽然相对于新媒体(手机、网络等)来说,传统媒体的传播时效性的弱点暴露无遗,手机、网络等媒体在地震后几分钟就已经开始传播地震信息,但是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对于稳定舆论、遏制流言散布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党报就是要扮演这个角色,其权威性和严肃性能否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