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出类拔萃的男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3:14:40

点击下载

作者:张剑秋,吴春平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做个出类拔萃的男孩

做个出类拔萃的男孩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做个出类拔萃的男孩作者:张剑秋,吴春平排版:燕子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2-01ISBN:9787504473530本书由北京华业文化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辑男孩子就要有野心

一个男孩若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须具备“野心”。“野心”是你成功的动力,美好的愿望吸引你为实现它而努力不止。每当你懈怠、懒惰的时候,“野心”就犹如清晨叫早的闹钟,将你从梦中叫醒;每当你感到疲惫、步履沉重的时候,它就犹如沙漠中的绿洲,让你看见希望;每当你遇到挫折、心情沮丧的时候,它又犹如破晓的朝日,驱散满天的阴霾。在“野心”的驱策下,你能不断地激励自己,获得精神上的力量,焕发超强的斗志。能执著自己“野心”的男孩很难被打败,也一定是个出类拔萃的男孩。

突破了第一次,才会有下一次

想成功是男孩的愿望,怕失败是男孩的弱点,胆怯是成功的障碍。“第一次”往往都是困难的,不少男孩会产生畏难情绪,而成功的秘诀,首先是必须在心理上战胜自己!只有突破了第一次,才可能会有下一次。

克里蒙·斯通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年少时就在芝加哥南区卖报挣钱补贴家用。有一天,他去一家餐馆卖报,好几次被餐馆的人踢着屁股赶了出来,但他咬着牙还是一再地溜了进去。餐馆里的客人见他人小胆子大,便劝说餐馆的人不要再踢他出去。这件事令他终生难忘。

斯通十来岁的时候,他母亲将替人缝洗衣服所攒的一点钱,投进了底特律一家保险经纪社,其业务是替保险公司推销人身意外险和健康保险。经纪社每推销出一份保险就可以得到一笔佣金,这是经纪社里唯一的收入来源。经纪社只有一间租来的破破烂烂的房子,也只有一个推销员,即斯通的母亲。刚开始,一连好多天,她一点业绩也没有。后来,她想碰碰运气,去了底特律最大的一家银行,令她高兴的是,一位高级职员买了一份保险,还准许她在大楼里自由走动,结果那天她成功地向44个人卖出了保险。

斯通的母亲所在的小经纪社终于发展起来了。这一年,16岁的斯通还在念中学,那年夏天的假期,他想试着替母亲出去推销保险。他母亲安排他去一栋大楼,并把推销方法从头到尾向他交代了一遍。当到了大楼前,他却犯怵了,迟迟不敢进去。他想起了当年卖报纸时被人踢出来的情景,浑身不由自主地哆嗦,他只好在大楼外的人行道上站着,以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一边紧张地发抖,一边强打起精神,默默念着自己做事的座右铭:“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还可能有收获,那就下手去做吧!马上就做!”就这样,他壮着胆子走进了大楼。

幸运的是,斯通没有被踢出来。他去了每一间办公室,共推销出了两份保险。单看数量的确不多,只能赚几美元的佣金,但在推销体会上却收获不小。他回家的时候,可以说是心满意足。他知道自己有战胜畏难的勇气,而且他还想出了克服畏惧的办法。

第二天,斯通卖出了4份保险。

第三天,又卖出了6份。

斯通的事业开始了。他在那个假期及此后的业余时间里,居然创造了一天10份的好成绩,后来一天15份,20份……

期通走遍了密歇根,每天的平均纪录是30份,有时高达40份。

斯通20岁的时候,又回到他的出生地芝加哥,他在那里开了一家保险经纪社——“联合登记保险公司”,全公司只有他一人。开业的第一天,他卖出了54份保险,这使他信心十足。不久,他陆续将推销的范围扩展到了其他地区,销售份额一天比一天多,最高曾创造了一天122份的纪录!

斯通创业4年之后担任美国联合保险公司董事长,手下拥有5000名推销员,销售额累计2.13亿美元。他的员工中有200多人也成为了百万富翁。经过一步一步努力,克里蒙·斯通最终成为美国保险业巨子。

别受规矩约束

唯有敢于打破陋俗,勇于质疑陈规的男孩,才能在历史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进步的先锋。别受规矩约束,另辟一条蹊径,你的人生也会因此不同。

18世纪未,欧洲政坛风起云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位最没有规矩的人物——拿破仑。

他从政没有规矩:一个没有贵族血统、没有门第背景的人,却靠娶了一个有钱的寡妇,挤进了法国政坛;他打仗没有规矩:别人都是列着队敲着鼓走到跟前了再放枪,可他打仗是先用大炮轰,然后再让骑兵冲上去一顿乱砍;他用人没有规矩:除了法国,当时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元帅是鞋匠木工小摊贩,可他的26位元帅中,有24位出身于此类平民;他甚至连加冕都没有规矩:别的皇帝都是跪下让教皇把王冠给自己戴上,他竟然是站起来抓过王冠,自己给自己戴上的。

总之,如同当时欧洲的贵族们怒斥的那样:拿破仑是世界上最没有规矩的人!但是他们又不得不臣服于拿破仑,并且按照拿破仑给他们制定的规矩生活,因为按照他们自己的规矩,他们打不过拿破仑。拿破仑的铁蹄踏遍了整个欧洲,欧洲历史上所有的军事强国全都一一败在他的手上……

明确目标,执著奋斗

如果男孩能给自己的未来一个明确的计划、一个宏伟的蓝图,让未来明明白白地写在纸上,那么,未来将不再遥不可及。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了规划,就要彻底执行,并且要有面对问题和挑战的勇气。若因循苟且,你的规划绝对会大打折扣,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

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一个小伙子在弹钢琴,他看起来很年轻。说实话,他弹得相当不错,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认真倾听他的弹奏。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顾客听了几首曲子后,对那个小伙子说:“我每天来听你弹奏,都是这些曲子,你不如唱首歌给我们听吧。”这位顾客的提议获得了很多人的赞同,大家纷纷要求小伙子唱歌。

然而,那个小伙子面对大家的请求却变得腼腆起来,他抱歉地对大家说:“非常对不起,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弹奏乐器,从来没有学习过唱歌。我长年累月地坐在这里弹琴,恐怕会唱得很难听。”那位中年顾客却鼓励他说:“小伙子,正因为你从来没有唱过歌,或许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个歌唱天才呢!”此时酒吧的经理也出来鼓励他,免得他扫了大家的兴。

小伙子认为大家想看他出丑,于是坚持说只会弹琴,不会唱歌。酒吧老板说:“你要么选择唱歌,要么另谋出路。”小伙子被逼无奈,只好红着脸唱了一曲《蒙娜丽莎》。哪知道他不唱则已,一唱惊人,大家都被他那流畅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在大家的鼓励下,那个小伙子放弃了弹奏钢琴的艺人生涯,开始向流行歌坛进军。这个小伙子后来居然成了美国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纳京高。要不是那被逼无奈地开口一唱,纳京高可能会永远坐在酒吧里做一个三流的演奏者。

我们应该相信,自身蕴藏着许多资源,应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对自己的兴趣保持一份坚定与执著。

男孩儿,要想长大有所成就,现在就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不怕别人的鄙夷,就怕你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谁说你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除非你自己!没有人能够给你的人生下任何的定义。你选择怎样的人生平台,将决定你拥有怎样的人生。

成功就在你胜任的地方

对于男孩儿来说,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有一条重要经验: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起步,因为成功就在你胜任的地方。今天你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下一步该迈向哪里。方向正确,永远比跑得快重要。条条道路通罗马,也通向任何你并不想去的地方。方向错误,哪怕你奔波劳碌,不眠不休,终其一生,也不能到达你向往的地方。反之,只要方向正确,你也许用不着那么辛苦,也能比别人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佐川清出生于日本一个富裕家庭,8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他跟继母的关系不好,中学没毕业,就赌气离家出走,到外面自谋生路。

最初,他在一家速递公司当脚夫。那时的快递公司一般没有运输工具,主要靠搭车和走路,对体力要求比较高,非常辛苦。

当了20年脚夫后,佐川清35岁了。他想,自己年龄不小,应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干什么好呢?别的行业他不懂,最好还是从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开始。于是,他在京都创办了“佐川捷运公司”。公司只有一位老板和一位员工,都是佐川清自己。公司的资产是他强壮的身体。应该说,这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从零起步。

佐川清的优势是,他在这一行已有20年的经验,知道怎样拉生意和跟客户打交道,也知道怎样把事情做好。度过最初的艰难时期后,他成功地打开了局面。

后来,他承接的生意越来越多,一个人忙不过来,开始雇用职员,还买了两辆旧脚踏车做运输工具。

再后来,“佐川捷运公司”发展成一个拥有万辆卡车、数百家店铺、电脑中心控制、现代化流水作业的货运集团公司,垄断了日本的货运业,并且将生意做到国外,年营业额逾3000亿日元。佐川清本人也成为日本著名财阀之一。

在一般人看来,当脚夫是比较低贱的职业,不可能有出息。其实,天下没有什么低贱职业,只要你做得比别人更好,在任何行业你都能成功。

怎样比别人做得更好呢?勤奋与敬业必不可少,但只有这两条还远远不够。你最好把努力方向定在自己的强势项目上。

对于很多男孩而言,你的天赋即是你的强势项目,这是你最容易出成果的地方。放开你手中做的事情,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究竟适合做什么,这比什么事情都重要。

扎根泥土,获得尊重

男孩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把名利看得太重很容易钻牛角尖。因为得不到名利时会变得痛苦,得到名利时也会失去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人生在世应该宠辱不惊,得志时不会得意忘形,乐极生悲;失意时不会萎靡颓丧,一蹶不振。这样就不会有受挫折时凄凉和得意的狂热,可以排除干扰而专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耕耘,正所谓“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才能致远。”

法国著名画家米勒,年轻时迫于生计,以画女人裸体画而小有名气,并且以此来赚钱维持生活。一天黄昏,米勒路过一个陈列橱窗,忽然听到正站在橱窗前观看橱窗里陈列的绘画作品的两个青年的对话,一个说:“这幅画画得太糟糕了,叫人厌恶极了。”另一个说:“可不是,这个米勒除了会画裸体女人之外,什么也不会画。”米勒听了这些话,如同五雷轰顶,他感到头晕目眩,羞愧难抑。回家之后,他心情激动地对妻子说:“我决定以后不再画裸体画了,即使我们的生活会因此过得很苦,也必须坚持做到这一点。”

因为当时的巴黎,画女人裸体画还可以赚一些钱维持生活,如果画其他的画往往一幅也卖不出去的。米勒选择了宁肯挨饿,也不画裸体画的道路。不久,他又用商量的口气对妻子说:“我已经厌恶巴黎了,我想回到农村去,住到农民中间去。”妻子同意了,于是他们一家离开了巴黎,移居到巴比松定居下来。

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米勒的一个朋友去米勒家看他,只见米勒蜷缩在暖炉旁,原来他已经有两天没吃东西了,只有几个孩子在吃面包屑。那位朋友心酸地把自己身上的钱都留给了米勒,让他赶快去买面包。米勒一家在巴比松大森林一间风雨飘摇的小屋里一住就是27年,米勒一面在园子里种地,一面坚持画画,维持着最低的生活标准。他熟悉附近的农民,和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画中画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苦,农民生活的辛酸。多年来,米勒的作品一幅幅寄到巴黎去,却总是一次次被退回来,因为他的画根本不符合贵族们的胃口,上流社会对这个整天与泥土打交道的人不屑一顾,他们嘲笑米勒是一个生活在森林中的野人。但米勒坚定地说:“我不会向他们屈服,我不会把巴黎的沙龙艺术强加在自己身上。我生来是个农民,到死也要做个农民。”他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揭示艰苦劳动与凄惨苦役中的生命之美。他在艰难贫困的生活中,创作出了一大批农民题材的作品,像《晚钟》、《扶锄的农妇》、《播种人》等,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苦,揭露了社会给他们带来的贫困。

米勒一生贫困潦倒,死后作品却越来越受欢迎和重视,他被人们称为“庄稼汉的但丁、乡巴佬的米开朗琪罗”,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很公正的,因为米勒是真正的农民画家。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表现农民题材,因为他了解农民,对他们富有感情。

不死的理想

一个男孩如果贪图安逸和享乐,只是猪栏的理想;而对善、美和真的不懈追求,才是不死的理想。也只有不死的理想,才是永恒的光芒!

1955年4月13日,已到暮年的爱因斯坦还在坚持工作。突然他感到右腹阵阵剧痛,同时还出现了别的不祥之兆。医生们迅速赶到,会诊结果是主动脉瘤,并建议他立刻动手术进行治疗。

爱因斯坦婉言谢绝了。在1945年和1948年,他接连做了两次大手术之后,已经发现主动脉上有一个瘤。他有预感,这个致命的定时炸弹即将爆炸了,自己也应该走了。

第二天,心脏外科专家格兰医生从纽约赶来。尽管他知道爱因斯坦很虚弱,开刀会有危险,但他还是建议开刀,因为这是唯一的抢救方法,别无选择。

爱因斯坦苍老的脸上浮现出疲倦的微笑,摇摇头说:“不用了。”

格兰医生又一次警告他:“那个主动脉瘤随时都可能破裂,”

爱因斯坦镇静地说:“那就让它破裂吧!”

4月16日,爱因斯坦病情恶化,住进了普林斯顿那家小小的医院。一到医院,他就让人把他的老花眼镜、钢笔、一封没写完的信和一篇没有做完的计算题送过来。他在病床上欠了欠身子,戴上老花镜,从床头柜上抓起了笔。还没开始工作,他就倒了下去。宽大的布满皱纹的额头上冒出一片汗珠,他那支用了几十年的钢笔从手里滑落到地上,他实在是没有一点力气了。

4月17日,星期五,爱因斯坦的感觉似乎稍微好了一些。儿子汉斯坐飞机从加利福尼亚赶来看父亲;女儿玛戈尔因病与父亲住在同一个医院,坐着轮椅也来看父亲;还有许多朋友、同事都来看望他。他平静地对儿女、朋友和同事说:“这里的事情,我已经做完了。没什么,别难过,人总有一天要死的。”

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爱因斯坦因腹腔主动脉溢血而与世长辞。

巨星陨落了!电讯传遍地球每一个角落:“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终年76岁。”

爱因斯坦在遗嘱中说,我死后,除护送遗体去火葬场的少数几位最亲近的朋友之外,其他人一概不要打扰。不要墓地,不立碑,不举行宗教仪式,也不举行任何官方仪式。骨灰撒在空中,和宇宙、人类融为一体。切切不可把我居住的梅寒街112号变成人们“朝圣”的纪念馆。我在高等研究院里的办公室,要让给别人使用。除了我的科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死之外,我的一切都将随我一起死去。

那么究竟什么是爱因斯坦不死的理想呢?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作出了这样的明确阐述:“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人生像一条没有尽头的漫漫长路,你能走出多远,并不要问你的双脚,而是要问你的心。不屈的思想与追求是你唯一的路灯,思想有多远,男孩就能走出多远。

四十多年前,一个出生在贫民窟里的十多岁的穷小子,在日记里发誓长大后要做美国总统。但如何实现这样宏伟的抱负呢?年纪轻轻的他,经过几天几夜地思索,拟定了一系列的连锁目标。

要做美国总统,首先得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财力后盾的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最好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步步为营。某日,他看到著名的体操运动主席库尔后,相信练健美是强身健体的好点子,就萌生了练健美的兴趣。他开始刻苦练习,渴望成为世界上最结实的壮汉。三年后,借着发达的肌肉,一身似雕塑般的体魄,他成为健美先生,并囊括了欧洲、世界、全球、奥林匹克的健美先生。

22岁时,他踏入了美国好莱坞。在好莱坞,他花费了十年,利用在体育方面的成就,一心去表现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终于,他在演艺界声名鹊起。当他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时,女友的家庭在他们相恋九年后,终于接纳了这位“黑脸庄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

婚姻生活恩爱地过去了十几个春秋。他与太太生了四个孩子,建立一个“五好”家庭。

2003年,年逾五十七岁的他,告别影坛,转为从政,成功地竞选成为美国加州州长。

他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他的经历让人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是金子总要发光

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辉,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擦去蒙在金子上面的浮尘,它依旧光灿照人。男孩的才能可能暂时没有被人发现,那也不必灰心。既然世间有千里马,就一定有伯乐!

通常,华文报刊和出版社在处理退稿时,对作品的评价语气都比较委婉。相比之下,外国作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稿件被退还之余,还不免被编辑“直言相告”不足之处。即使是一些后来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家也遭遇过这种情况。

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退作品为1895年的《诗集》。编辑说他的作品“念起来毫不悦耳,又不燃烧想像力,而且不启迪思考”。

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退作品为其代表作《人与超人》。编辑说他“永远不会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流行作家,甚或一个子儿都赚不到”。

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退作品为其代表作《福尔赛世家》第一部。编辑在评语里写道:“作者写这部小说纯属自娱,全不理会广大的读者,因此可以说毫无畅销书素质。”

福克纳(1897-1962),美国小说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退作品为其代表作之一《避难所》。出版商说:“老天爷,如果出版这本书,我们要一块去坐牢。”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退作品为短篇小说集《春潮》。出版商说:“如果出版这本书,那我们不但会被视为品位低下,甚至会被视为异常残忍。”

贝克特(1906-1989),法国戏剧家及小说家。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退作品为其小说代表作《马龙死了》。编辑认为这部小说“毫无意义,又不好玩……其真正的毛病大概就是沉闷吧”。

羊格(1904-1991),美国小说家。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退作品为《在父亲那里》。评论是“太过平凡”。

戈尔丁(1911-1993),英国小说家。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退作品为其代表作《蝇王》。评论是“你未能将现有潜质的构思成功地发挥出来”。后来戈尔丁以此书获得诺贝尔奖!

勇于向未知的事物挑战

每个男孩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论酸辣苦甜,没有千千万万个第一,没有古今中外敢尝第一个成功果子的人,便没有我们今天的文明。所以,勇于向未知发出挑战,你就可能成为优秀的人!

古人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第一,何来后者?

许多男孩很小就对自己的将来有着无数美好的遐想。有人想自己有朝一日成为科学家,有人想成为艺术家,还有人想成为军人、干部、教师、律师、记者、医生……那么他们是否都能“心想”而事成呢?

倘若真能“心想”而“事成”,真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可是,有时现实总喜欢与你的主观愿望唱反调。因为主观符合客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心想”而事不成,或者“心想”事难成的情形则屡见不鲜。

心想未必事成,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人们常说:行成于思。可见,“心想”乃“事成”的前提,“事成”则是“心想”的结果。也就是说,“心想”与“事成”两者之间还不能直接画等号。

总之,要真正达到“心想事成”,应该想得其理,想得其所。当然,成事不能光靠用“心”想,想好了还须看你如何行动。成功既不靠天,也不靠地。路在自己的脚下,只有勇于向未知的事物挑战,认真实干,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曾被纽约世界美术协会推举为当代第一大画家的张大千,博采众长,其绘画的技艺高超。他的许多代表作现在被公认为世界美术宝库中的珍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张大千先生的艺术生涯中,他第一次成功的画作卖出后仅换得80个铜板。在当时,80个铜板只能买2斤腊肉。张大千先生这一个成功之果并未给他带来丰厚的报酬,但那时张大千先生并未因此放弃追求成功的决心。

1904年,上海著名的手工裁缝王兴昌,成功地缝制了中国第一套西装。这套西装是为刚从日本归国的徐锡麟订做的。要知道,王兴昌是在连着做坏了好几件西装之后,才成为中国第一个做西装的裁缝师傅的。这只成功的甜果未被品尝前,王兴昌已品尝了若干个酸果子。好在他得到了徐锡麟的鼓励和帮助,否则王兴昌几乎要放弃自己的尝试了。

1903年,文坛勇士章炳麟在当年的北京顺天时报上,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那时还是光绪二十九年,这则破天荒的启事成了当年惊世骇俗的大事,甚至人人言之色变,闻之色变。因而这一成功之举立即被许多人当作“奇闻”。章炳麟在成功后面尝到了哪些酸甜苦辣也就可想而知了。

1929年3月,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裁军大会。当时中国新任驻德公使蒋作宾奉命出席会议。按照那时的国际惯例,大会只使用英语和法语。蒋作宾却力排众议,破例用中国话发言。与会者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头一回在国际会议上听到中国话。为此,人们对中国代表不得不刮目相看。事后,蒋作宾感慨地说:“望吾同胞勿自暴自弃而馁也。”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感受过第一次成功后的酸辣苦甜,这里自然不能一一列举。第一个果子究竟是什么滋味,唯有勇于向未知事物挑战的人才有切身的体会。

想超越自己,就得有点“疯劲”

如果你希望成功,就要勇于超越自己,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好好地经营他们,终将会达到质的升华。

当一项艰难的任务摆在你面前时,千万不要退缩,要怀着感恩的心情主动接受它,并用积极的行动向所有人证明自己是好样的。这样,你才能获得发展的机会。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李阳少年时代是一个很内向的人,“怕生”。他已经十几岁了,亲戚朋友都不曾关注过他,用“丑小鸭”来形容他是最恰当的。比如:只要听到电话一响,他就会躲起来;他看电影之后,父亲总是要他复述电影的内容,为了不做这种他不情愿的事,他宁愿多年不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有一次他患了鼻炎,父母送他到医院去治疗。在进行电疗的时候,医生不小心烧伤了他的脸,由于害羞,他忍住痛苦,一直没有告诉别人,至今脸上还有一块小伤疤。

他说,小的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做不完作业,因此,他经常被老师罚站。虽然每次都低声认错,可是第二天又故伎重演……

李阳多次向父母提出退学,但父母都没有同意。值得庆幸的是,他勉强熬到了高中毕业,居然还考上了兰州大学力学系。可是,在大学里,李阳还是浑浑噩噩,没有改变自己的形象。按照学校的规定,旷课70节就要被勒令退学,他很快就超过了100节,他因此差点被兰州大学请出校门。

那么,李阳的英语是不是特别好呢?

不是!谁能相信今天的英语奇才,当年曾经是连“60分万岁”都达不到、常常要补考才能过关的人……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他必须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否则学位证书就拿不到了。

这次他被逼上了梁山,不得不打起精神,每天早上都去学习英语。他本来是一个懒散惯了的男孩,如今要集中精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集中精力,他干脆跑到兰州大学校园里的烈士亭,放开喉咙大声背诵起英文来。这一声大喊不要紧,李阳的灵感来了:这样不仅不容易思想开小差,效果还不错!

他就这样“吼”了几个星期,居然“吼”出了信心!

胆子出来了,他就去了学校的英语角,说出来的英语还居然像模像样的。知道他底细的同学都感到惊奇,急忙向他“请教”高招。李阳此时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到了这可能是一种奇妙的办法,虽然说不出什么,但是他决心这样干下去。

从此以后,只要有时间,李阳就像疯子那样在烈士亭等地方大喊大叫,不管是怎样的天气,他都是风雨无阻。有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胆量,他居然穿着46号的特大美国劳工鞋和肥大的裤子,戴着耳环,在兰州大学声嘶力竭地喊叫。

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就是我行我素。他就这样复述了10多本英文原著,在四级考试中得了第二。

最令他恐惧的英语,却给他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他的疯狂就这样走出兰州大学,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李阳有句“格言”:“I enjoy losing face!”(我喜欢丢脸!)李阳的成功就是一个带着“疯劲”、放下面子的经历。

李阳本来天生内向,是一种封闭的性格。为了挑战自我,他以英语为媒介,走出了成功的一步。他把自己学习英语的心得体会写成了四十多页演讲稿,准备拿到演讲场里去。他深知美国社会学家曾经进行这样的调查,世界上人们最怕的就是当众讲话。他很想突破自我,所以他决心去演讲,面对全校的人,他请同学帮自己把海报贴出去,说有一个叫李阳的人要搞一个英语讲座……

那天晚上,李阳简直“紧张得要吐”(李阳语),可是他还是上台了。他虽然气喘吁吁的,但是终于坚持下来了:演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李阳就这样讲出去了,一讲就是几十场,他因此成了校园名人……

当初怕丢脸的李阳凭着他的“疯”劲,超越了自我,换回了尊严:疯狂英语,风靡中国。

敢异想则天开

奇思异想,往往会石破天惊,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其实,世界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契机,只是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不敢去想、不敢去做而已!许多人都认为,能否获得机会,主要是看运气的好坏。固然,运气的基本要素是偶然性。但运气对于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也就是说,所有人“交好运”的可能性一样多,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关键在于有的人把握住了,有的人却没有把握住。

异想天开会给生活增加了不平凡的色彩。“陛下,给我一条帆船出海一战吧,让我把英国佬打得灵魂出窍。”1916年,德国的少校卢克纳尔对威廉二世如是说。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诧不已。

假如这是在中世纪,这样敢于挑战大不列颠的军官固然有些鲁莽,但至少会获得勇敢刚毅的美名。但时光已经到了20世纪,这个时候,帆船早已成为一种古董,已经不可能作为战船来使用了。

卢克纳尔从小就是个富于反叛精神的人。他胆大心细,善于独出心裁,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幸运的是威廉二世却认真的听取了这位少校的“疯话”。

卢克纳尔向威廉二世解释道:“我们海军的头儿们认为我是在发疯,既然我们自己人都认为这样的计划是天方夜谭,那么,英国人一定想不到我们会这样干的吧,那么,我认为我可以成功地用古老的帆船给他们一个教训。”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卢克纳尔独特的思维,如果他是一个受过正统军事教育的军官,相信他是很难想出这样的主意的。“鲁莽”的个性充分凸现,这样的奇思妙想让他与众不同。正因为这样冒险的想法才成就了他的一次辉煌,成就了他人生的一次飞跃。

威廉二世被说动了,他同意了卢克纳尔的计划,用一条帆船去袭击英国人的海上航线。

卢克纳尔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条被废弃的老船,取名“海鹰号”。在他亲自设计监督下,这艘船开始古怪的改造工程。

当年12月24日圣诞夜,海鹰号出击了,顺利突破英国海上封锁线,抵达冰岛水域,大西洋航线已经在望。

正在高兴地时候,海鹰号和英国的复仇号狭路相逢。

海鹰号的火力只有两门107毫米炮,而复仇号却是一艘大型军舰,硬拼显然不是对手。卢克纳尔灵机一动,主动迎上去让他们检查,英国的检查员见是一条帆船,看也不看,就放过了这艘暗藏杀机的帆船。

1917年1月9日,到达英国海域后,在卢克纳尔的指挥下,海鹰号突然发起进攻战,全歼英国船只,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卢克纳尔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为他赢得了成功。因为这种做法让敌人处于轻敌的状态,使海鹰号则轻而易举的攻入敌方的心脏,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给国家带来了荣誉。对卢克纳尔而言,“不切实际”的想法实际就是一种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的想法,是一种建立在充分了解对方的基础之上的一种“不切实际”,不是通常所说的“瞎想”、“胡想”。

战场上,需要卢克纳尔敢想的胆识;竞争激烈的商场上,更需要具备这种品质,从而在商战中胜人一筹。李书福的发迹史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的突发奇想创造了世界上的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

曾有人说过,如果没有像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和他领导下的吉利人那样的一大批中国汽车人,那么对于中国的普通家庭而言,汽车消费也许会推迟十多年。

1993年,李书福去某大型国有摩托车企业参观考察,看见摩托车产销两旺的势头,他紧抓机会,向该企业老总提出为他们做车轮钢圈配件。

对方一听,微笑着说:“这种高技术含量的配件不是你们民营厂所能完成的,你还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吧!”

不信邪的李书福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公司,大胆提出要自己制造摩托车整车。结果,周围反对声一片,就连他的亲兄弟都笑他自不量力:“真出车祸死了人,有你好看的。弄不好千年砍柴一夜烧。”

面对反对,李书福没有放弃这种大胆的想法。

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李书福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研制开发出了中国同行一直没能解决的摩托车覆盖件模具,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强强联合,生产出了“嘉吉”牌摩托车。不到一年的时间,又开发出中国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很快便替代了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同类摩托车。这种新型摩托车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销量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吉利摩托车产销43万辆,实现产值15亿元,吉利集团也因此赢得了“踏板摩托车王国”的美誉。

李书福敢想敢做的创业路子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市场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的胆识再次被历史认同。“卢克纳尔”、“李书福”等人之所以会成功,在于他们想常人不敢想、做常人不敢做之事,从而开辟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拉开历史的帷幕,我们就会发现,凡是世界上有重大建树的人,在其攀登成功高峰的征途中,都会灵活地进行思考,适时地异想天开,成就伟业。

让你的“野心”逐步得逞

世上有一种财富是属于我们的,只要你想要就一定会拥有,这就是你的“野心”。做一个有“野心”的男孩或许不一定会快乐,但是做一个没有“野心”的男孩一定会很乏味。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座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三个同样起点的人对相同问题的不同回答,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境界。十年后还在砌墙的那位胸无大志,当上工程师的那位愿望比较现实,成为老板的那位却志存高远。最终,他们对自己的“野心”决定了他们的命运:想得最远的走得也最远,没有想法的只能在原地踏步。“野心”其实就是男孩的理想,它反映了男孩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揭示了男孩的奋斗目标,是男孩力量的源泉,是男孩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远大的、被大多数人信仰的共同理想,否则就会形同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哪里还谈得上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一个男孩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失去精神动力,他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野心”与现实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果符合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相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的理想和形式表现出来。理想总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某些成分,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你的理想完全可以变为现实。

远大的理想到底要有多远?太近了,唾手可得,获得的成就会很有限;太远了,未免让人感到遥不可及,使人失去信心,令人付诸行动的磁力就会小很多。最好的搭配是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分阶段的目标。这样,就像在成功的路上每隔一段都摆上了一块磁石,它们能够不断地给你以吸引力,引导你向着最大的那块磁石前进。

斯帕奇在学校里的日子是非常糟糕的:他读小学的各门功课常常亮红灯,考试很少有及格的时候。到了中学,他的物理成绩通常是零分,学校有史以来物理成绩最糟糕的学生非他莫属了。

而且斯帕奇在拉丁语、代数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的糟糕,即便是体育,他的成绩也是一塌糊涂。虽然他参加了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但在赛季唯一的一次重要比赛中,因为他表现不佳,所在的球队输得也是干净利落。即使在随后为失败者做的安慰赛中,他的表现也一塌糊涂。

在他的整个成长时期,他从来都是笨嘴拙舌,社交场合根本见不到他的踪影。在人家眼里,他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有哪位同学在校外主动向他问候一声,他会受宠若惊并感叹不已。

在别人眼里斯帕奇或许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每个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情况,他本人也清清楚楚,然而他对自己的表现似乎并不放在心上。从小到大,在他的眼里,他只在乎一件事情——画画。他深信自己拥有不凡的画画才能,并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骄傲。但是,除了他本人以外,他的那些涂鸦之作从来没有其他人看上眼。上中学时,他曾经向刊物的编辑提交了几幅漫画,但结果是一幅也没有被采用。尽管有多次被退稿的痛苦经历,斯帕奇从未对自己的画画才能失去信心,他依然坚持画画,并下定决心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

在中学毕业那年,斯帕奇给当时的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写了一封自荐信。该公司让他把自己的漫画作品寄来看看,同时规定了漫画的主题,于是,斯帕奇开始第一次为自己的前途奋斗。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非常多的时间,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完成了许多漫画。然而,漫画作品寄出后却石沉大海,最终迪斯尼公司没有采用他的作品,他的首次求职遭遇了失败。

生活对斯帕奇来说只有黑夜,没有阳光。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尝试着用画笔来描述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经历。他以漫画语言描述了自己灰暗的童年、不争气的少年时光——一个学业糟糕的不及格生、一个屡遭退稿的所谓艺术家、一个没人注意的失败者。他的画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画画的执著追求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在黑暗生活当中所塑造的漫画角色一炮走红,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他的连环漫画《花生》很快就风靡全世界。在他笔下走出了一个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也是一个失败者:他的风筝从来都没有飞起过,他也从来没有踢好过一场足球,他的朋友都叫他“木头脑袋”。

了解斯帕奇的人都知道,这正是漫画作者本人,日后成为世界著名漫画家的查尔斯·舒尔茨早年平庸生活的写照。查尔斯·舒尔茨成功了,而在此之前他却是一个典型的失败者,一无是处,只有梦想。但是让失败有了价值的不是别的,正是坚持自己的梦想。

因为有了“野心”而变得伟大,因为追求自己的“野心”,生活多彩多姿。因为“野心”,生命有了无限可能。树立自己的“野心”吧,看清自己,给自己定位,设定目标,规划理想,你终将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不要让恐惧阻碍你的人生之路

很多男孩过着忧郁不安的生活,有时候独自一人会感到非常恐惧;而有时候却又远远地避开集体,害怕进入他们的圈子;有时候一想到失去别人的爱和尊重,就会战栗不已,害怕遭到别人的轻视和抛弃。

很多男孩感觉不到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感觉不到友情的美丽,感觉不到家庭生活的欢乐。很多男孩对自身感到不安,为自己可能的失败和潜在的危险而焦虑,这种不安和焦虑常常会改头换面,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事实上,艺术家和小说家早就看出了这一点。托马斯·曼在他的巨著《魔山》里描写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人们过于敏感,非常恐惧,借着与肺结核病作斗争来逃避现实中的奋斗。当然,与现实生活中需要勇气的战斗、抗争和挣扎相比,生病自然要容易得多。

我们现在明白了,有些慢性病患者实际上是害怕现实中的抗争和奋斗,潜意识中想让自己生病,在疾病中可以寻求到安慰和舒适。疾病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个巧妙的借口罢了。

正常的恐惧和病态的恐惧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弗洛伊德给出了一个绝妙的解说:一个人置身于非洲丛林,看见蛇会感到恐惧,这是很正常的事,这种恐惧感有利于保护自己。但如果一个人居住在房间里也感到恐惧,以为在他的房间里有一条蛇正藏在地毯下面,那么,这种恐惧就是病态的、不正常的。

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对自身状况的许多焦虑,它们其实就像弗洛伊德所说的地毯下的蛇一样,是人为幻想出来的。

当你遇上害怕的事,只要敢于试一试,就会觉得并没有什么,也没有你原先想像的那么可怕。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回避你害怕做的事时,你还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真的去试,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最坏的结果,绝不会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有位做推销的男孩因为常被客户拒之门外,慢慢患上了“敲门恐惧症”。他去请教一位大师,大师弄清他的恐惧原因后,便说:“假如你现在站在即将拜访的客户门外,然后我向你提几个问题。”

推销男孩说:“请大师问吧!”

大师问:“请问,你现在位于何处?”

推销男孩说:“我正站在客户家门外。”

大师问:“那么,你想到哪里去呢?”

推销男孩答:“我想进入客户的家中。”

大师问:“当你进入客户的家之后,你想想,最坏的情况会是怎样的?”

推销男孩答:“大概是被客户赶出来。”

大师问:“被赶出来后,你又会站在哪里呢?”

推销男孩答:“就——还是站在客户家的门外啊!”

大师说:“很好,那不就是你此刻所站的位置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到原处,又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推销男孩听了大师的话,惊喜地发现,原来敲门根本不像他所想像的那么可怕。从这以后,当他来到客户门口时,再也不害怕了。他对自己说:“让我再试试,说不定还能获得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要紧,我还能从中获得一次宝贵的经验。最坏的结果就是回到原处,对我没有任何损失。”这位推销男孩终于战胜了“敲门恐惧症”。由于克服了恐惧,他当年的推销成绩十分突出,被评为全行业的“优秀推销员”。“让我再试一试”,是成功者的必由之路。要试出好的结果,还要做出十分勇敢、无所畏惧的样子,而且全身心地表现出来。

人身上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为什么绝大部分却处于休眠状态?主要是由于受到心理上无形障碍的影响。假如你想充分发挥你自己身上的潜能,想知道自己能胜任什么事,那就从现在开始,把你身上的无形障碍,也就是你害怕做的事,一项一项排排队,写在日记里,由易到难订个跨越计划。然后从第一件害怕做的事做起,直到不惧怕为止。这样每完成一项,你就跨越一个心理障碍,解去一根捆绑自己心灵的绳索,消除一次“我从未做过”的念头,擦去一个“我不敢做”的想法。

所以,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让莫名其妙的恐惧给你的人生笼罩上一层阴影。只有那些积极向上、不自己吓唬自己的人,才会真正的快乐。

勇于挖掘自己的潜能

很多男孩缺乏自信,犹豫不决,因为失败而唉声叹气。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认为别人的见解永远比自己高明,自己只不过是别人嘲笑的对象罢了。他们因为境遇不佳而终日消沉懈怠、不思进取,最终陷入自暴自弃的漩涡不能自拔。这些男孩的思想和生活中充满了失意和空虚,没有一丝阳光和半点绿意。他们的精神世界是黑暗的,没有光明,

没有温暖。

生活带给他们的不是美好的享受,而是可悲的痛苦。他们在抱怨生活的同时,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总是怀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去混生活、游戏人生。在这样一个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中,他们不知不觉地失去了再学习的机会、失去了被提升的机会、失去了挣钱的机会,最终也就失去了走出失意的机会。

一位商人在路边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在推销铅笔,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于是顺手把一元钱丢进男孩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那男孩手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他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体面的年轻男孩迎上这位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小男孩,直到你走来并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因为商人一个小小的举动,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当一个人点燃了自尊之火,自卑的荆棘将被焚烧殆尽,从而摆脱卑微,去证明自己绝不是一个弱者。

实际上,任何自食其力都比无所事事甚至卑微地乞求更好。唤醒了潜藏和沉睡的自尊,我们就获得了重新积聚力量的机会和重新审视、评估自己的能力,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去做改变命运的努力。

大部分男孩,并不缺少才能,也不缺乏天赋,他们缺的是认识自己和开发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常常这样想:我的祖父是这个样子,我的父亲是这个样子,我理所当然也是这个样子。如果每天都用这样的声音告诉自己,那么我们心里残存的理想和抱负,甚至那一点自尊就会被一点点地吞噬,剩下的只有唉声叹气、自怨自艾。

怎样从自暴自弃、消极沉沦中走出来呢?海伦·凯勒,一个耳朵不能听、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的女子,却成就了非凡的教育事业;身残志坚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连任13年总统,成为一代政治家典范。他们之所以没有因缺陷而沉沦,就在于他们能够面对现实,不花一分一秒的时间去责怪别人,埋怨上天、父母或自怨自艾,而是努力让自己身上仅存的优点变成优势,并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在“改变”以后,都极虔诚地热爱生命、了解生命的本质,换言之,是生命的光热帮助他们走出自暴自弃的阴影,克服障碍,跨越世俗的藩篱。

每个男孩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同时也蕴藏着信心,而平凡者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如果你把自己的信心挖掘出来,相信自己的才能,并不断努力的话,你潜在的能量就一定会被挖掘出来,这将使你的人生变得无限光明,最终做出一番令人赞赏的业绩。

请记住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吧: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人生少有壮举,但倒下还是站立,却反映了我们内心的选择!站立,不仅是一种姿势,更是一种尊严,一种精神,一种使命,一种人生的态度。

你必须为自己挺身而出,为自己站起来。只有学会为自己“站起来”,才对得起自己,也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敬。

拥有冒险的勇气

冒险是一种从多层次、多角度、以多种手段来对待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它能挖掘自身的思维潜能,唤醒你沉睡的大脑,重新认识自我的价值。冒险包括超前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定势思维等方面。

冒险精神并非与生俱来,多半是由训练而来的,是经由冒险、失败、再冒险、再失败,而一步步锻炼出来的。“保证什么都不会出差错”的男孩,一般都不可能成什么大器。

任何领域的一流高手,都是因为能勇敢面对他人所畏惧的事物才出人头地,而一些取得了成功的人,也是如此,他们都是以冒险的精神作为后盾的。

冒险是每个男孩都无法逃避的生存法则,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经过无数次的冒险:在幼儿时期,敢冒险地站起来学走路;年纪稍长时,冒险学骑自行车;如果有条件,有人还冒险学开汽车,学游泳、学跳伞……冒险需要勇气,而有了勇气,才可能动手去做事,没有勇气什么事都做不成。有勇气的男孩也会害怕,但是他会克服自身的恐惧,向不确定的世界迈进,而那些缺乏勇气的男孩只能平庸地像蜗牛一样生活。

成功与财富,甚至你想拥有的每一样东西、每一项技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得到这些,一定要经过冒险的阶段,并发挥“越失败,越勇敢”的精神,尝试,再尝试,才可能最终获得。

世界进步与冒险精神是息息相关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有了冒险的精神才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学说、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等无数的事例证明,人类的一系列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冒险开始的。勇于冒险的男孩,并非不惧风险,只是因为他们能认清风险,进而克服对风险的恐惧。勇气源于控制恐惧,而培养冒险精神则始于对风险的了解,特别是对风险所造成的后果的了解。冒险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在使人冲动的同时却又给予人们热情、活力及敢向一切挑战的勇气。

有一个男孩从小没有看见过海,他很想看一下大海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他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又冷。“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很庆幸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

在海岸上,他遇见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你怎么会爱海呢?”这个男孩奇怪地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有时,大海是很美丽的,无论什么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当一个水手不是很危险吗?”“当一个人热爱他的工作时,他就不会再害怕什么危险——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爱海。”水手说。“你的父亲现在何处呢?”“他死在海里。”“你的祖父呢?”“死在大西洋里。”“既然如此,”这个男孩带着同情和惋惜的语气说,“如果我是你,我就永远也不到海里去。”“那你愿意告诉我你父亲死在哪儿吗?”“啊,他在床上断的气。”“你的祖父呢?”“也是死在床上。”“这样说来,如果我是你,”水手说,“我就永远也不到床上去了。”

一个人在冒险的过程中,会让自己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激动人心起来。而且,如果你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象中做得更好。

勇气和财富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风险和收益往往同时存在。不管做什么生意,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追求财富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尝试者勇敢地面对风险、征服风险的过程。一般情况下,风险越大,回报也就越大。在某种程度上,勇气的大小,往往是贫穷和富有之间的分界线。

成功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没有智慧和知识是不行的,但拥有智慧和知识而没有行动,也同样没有用处。我们这个世界缺少实干家,却从来不缺少空想家。那些爱空想的男孩,似乎有满腹经纶,其实,他们是思想的巨人,却是行动的矮子。这样的男孩,只会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混乱,而不会创造任何有益的价值。

曾有个很有才气的教授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前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人物轶事。这个选题既有趣又少见,真的很吸引人。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笔又很生动,这个计划注定会让他获得很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一年过后,有人无意中提到那本书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谁知道,他根本就没有写!他犹豫了一会儿,好像正在考虑怎么解释才好,最后终于说太忙了,还有许多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因此自然就没有时间写了。

生活中,有很多男孩与这位教授十分相似,他们有很好的想法与规划,有十分美好的理想与愿望,可是没有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它。即使是再美好、再有价值的东西,不去做也只能胎死腹中,令人惋惜。

有的男孩也知道为目标去行动,可是怀有“等”、“靠”的心理,有拖拉的习惯,总是不着急、不着慌,优哉游哉,今天完不成,还有明天、后天。其实这种做法,只能把工作越堆越多,导致明天的任务也完不成。久而久之,整个计划都会泡汤。

当你下决心做事时,一定要立即行动,上天不会因为你美好的想象而送你一张馅饼。

数年前3月份的一个晚上,成功学大师克里曼·斯通在墨西哥城访问弗兰克和克劳迪娅夫妇。

克劳迪娅谈道:“我盼望我们在加丁区(加丁区是墨西哥城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能够有一所房子。”

斯通问:“你们为什么还没有呢?”

弗兰克哭了,答道:“我们没有这笔钱。”

斯通说:“如果你知道你想要什么,穷有什么关系呢?”

弗兰克没有回答。

斯通又提出一个问题:“顺便说一下,你是否读过一些激励人的励志书,例如《思考致富》、《积极思考的力量》、《你的潜能》、《信心的魔力》等?”

他们回答:“没有。”

于是,斯通就告诉他们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这些人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读了一些励志书,听从书中的意见,然后就行动。迈出第一步后,他们继续坚持努力,最终获得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

斯通还告诉弗兰克夫妇几年前他自己的条件:用首次付款为1500美元的分期付款,购买了一所价值120万美元的新房子以及如何按期付清了房款。斯通送给了他们一本他所推荐的书。

当年的12月份,当斯通正在家中休息时,接到了克劳迪娅打来的电话。她说:“我们刚从墨西哥城来到美国,弗兰克和我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感谢你。”

斯通感到诧异:“感谢我,为什么?”“我们感谢你,因为我们在加丁区买了一所新房子。”

几天后,在请斯通吃饭时,克劳迪娅解释说:“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弗兰克和我正在家里休息,有几位从美国来的朋友打电话来,要我们用汽车把他们送到加丁区去。恰好那个时候我们都相当疲乏了,弗兰克正准备拒绝时,书上的一句话闪现于他心中:‘迈出第一步。’于是我们决定用汽车送他们到那里。当我们用汽车送他们通过这人造的天堂时,我们看见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房子——甚至还有我们所渴望的游泳池。我们买了它。”

弗兰克说:“你可能很想知道:虽然这个房产的价值超过50万比索,而我们的存款只有5000比索,但我们住在加丁区新居的费用比住在旧居的费用还要少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买了两套房间,它们在财产上相当于一座房子。我们将其中的一套租了出去,那套房间的租金足以偿付整个房产的分期付款。”

这个故事并不十分惊人,使人感到吃惊的是:一个没有经验、没有背景,甚至没有资金做本钱的人,只要听从大师的一些建议,然后付诸行动后,就能轻易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

踏实肯干的人总是早早行动。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伟业,在确立你远大的目标之后,就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做你该做的事情。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不要梦想一步登天。如果基础不扎实,那么,你的奋斗目标则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真正聪明的男孩,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用自己的行动构筑成功的基石。

我们要牢记:没有智慧的知识是没有用的,而没有行动的智慧也是毫无价值的。活着,不仅是要思考,更多的是要行动。第二辑男孩子就要有胸怀

宽广胸襟可以冰释前嫌,可以赢得持久的朋友。荀子曾经说:“群子贤而能容墨,知而能容墨,博而能容诚,粹而能容杂。”西方谚语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男孩子就要有宽广的胸怀,遇事多有宽容心。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拿望远镜看别人,是以一种超然的宽容和欣赏去看待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是以一种决然的姿态来要求和磨炼自己。“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做一个出类拔萃的男孩,首先,就应该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因为听信不实之言错杀了一个好人后,他便把自己囚禁起来,并给自己判了死刑。晋文公知道后,对他说,“官职有大有小,所处的刑罚也有轻有重,所谓刑不上大夫!下边的官有罪,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位高权重,并没让给下属来当;我领取的俸禄,也没分给下属;现在,我误听失察,错杀了好人,却要把罪过推给下属,世上没这样的道理!更何况治狱断案规定明确——因为失察而误判刑,断案人就要自己受刑;因为失察而错杀了人,断案人就该处以死刑!现在,我失察而错杀了好人,理当判斩。”

后来,尽管晋文公赦他无罪,但李离还是用剑自杀而死。如此律己的境界,令今人汗颜。

张潮在《幽梦影》中云:“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多么贴切的比喻啊!之于己过,要似秋风扫落叶一般严冷;之于人过,则要似春风化雨般地柔和。

严于律己,得“以细行律身”。

相传白居易在杭州任刺使的三年间,不取百姓一草一木,声名颇佳。当他离任回家闲居之时,突然想起一件事来,觉得大错特错!这件事,便是他在游天竺山时,带回了两块如画的石头。白居易想,要是所有游天竺山的人,都同他一样,取走两块石头,天长日久的话,天竺山岂不要被搬平!于是,为了责己也为了醒人,白居易写了一首《韵语秋阳》的“检讨诗”,诗云:

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