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4:21:34

点击下载

作者:郭亚莉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研究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研究试读:

前言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意见》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而相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教材建设滞后,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突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2006年秋季在全国高校开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构,考核评价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在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和有益的探索,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规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便于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遵循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价活动在新形势下要随之推陈出新。然而,如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考核评价,其评价标准如何确定,如何体现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009年,经专家评审,“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研究”作为2010年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资金资助项目立项,项目编号为PHR201008330,本书是这一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书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总结和梳理建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方法,借鉴国外先进的考核经验,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对考核的意见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方法,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提供理念指导,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有所贡献。本书的整体框架由郭亚莉老师设计提出,由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社科教研室郭亚莉(约10万字)、贾爱贵(约6万字)、齐慧敏(约6万字)和许晓平老师(约3万字)撰写。全书由郭亚莉老师统稿。由于著者学术水平所限,书中或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学界同仁和读者批评与指正。

第一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背景变化的探究及思考

第一节 全球化趋势影响深刻而广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随着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的不断加剧,各国经济的依存性变大。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包括思维方式,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分析全球化趋势,剖析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球化的概念

人们提到全球化时,一般指的是一种经济现象,即各国市场和各地区性市场的一体化。“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特于1985年在其《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提出的。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概括起来说,所谓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等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技术与信息在各国间的广泛迅速传播,以及通过深化国际分工,在世界范围提高生产经营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倚赖程度日益增强的经济发展趋势。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全球化可以被看做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丹尼尔·耶金指出,全球化“就是24小时相互联系的、极度活跃的、剥夺睡眠机会的,并受电子邮件推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力将减弱”。

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有人认为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法国学者雅克·阿达认为,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世界的支配和控制。从一定意义上说,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肆虐全球的过程。

全球化的历史作用是辩证的,它在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同时,也带有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就发现和考察了全球化的问题。虽然他们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一术语,但实际上,他们一直站在全球唯物史观的高度上,科学地阐释和预测到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的精辟阐述对于我们认识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不乏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的征途上既有鲜花,也布满了陷阱。全球化不是某一时段上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昭示着一种发展趋势。全球化给世界历史的进程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把中国的发展纳入了世界的轨道。在全球化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方面,还是在价值导向方面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全球化加速了中西方文化思想融合

在人类发展和演进的历史长河中自各国各民族开始打破相互封锁和相互分裂,逐渐加强国际交往和联系,发展经贸往来与合作以来人类历史就发生了重大转折,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全球化的萌芽也自此出现。全球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后期。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1405—1433年中国郑和七下西洋;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欧洲到印度的东方航线;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作环球航行等航海的伟大壮举,从地理范围上使分散隔离的世界逐渐变成了联系为一体的世界,人类历史也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为商品贸易全球化提供了人文地理的条件。

15世纪的中国具有极强的商品制造能力和丰富的商品,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据史料记载,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经济规模上看,15世纪中叶(明中叶)至1796年(嘉庆元年)以至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期间,中国是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据统计,1522—1566年(嘉靖年间),中国的生铁产量达到45000吨,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国到1740年才达到2000吨。1750年(乾隆十五年),中国工业总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2%,而全欧洲仅占23%;中国的国内贸易总值为4亿银两。居世界各国的第一位。当时中国的商品如生丝、丝织品、瓷器、茶叶、棉布、砂糖、粮食、药材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文明传播也达到顶点,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中华民族的友好使者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与此同时,意大利、土耳其、波斯、日本等国遣派数万留学生到中国求学,中国与世界各国掀起一次又一次经济文化交流的热潮。

在中国明清之际,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心,成为世界各国向往的神秘天堂,世界各地方人员来到中国,将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等技术先后传播到西方,促使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地形成和发展,尤其是法国,成为“中国文化”中心。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如笛卡儿、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让我们现在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中国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

东方古老灿烂的文化促成了欧洲文明新的觉醒,从那时起西方掀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它是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核心是以人为本,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也由此确定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机器大工业生产走向世界,标志着全球化的开始,也开始了西方思想文化对世界的传播。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西方人士、非西方人士都开始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西方资本主义、认识本民族。西方人士通过自身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较而获得的优势,认定西方是世界的中心,西方国家具有优越性,是人类现代化方向的引领者。西方中心主义萌芽于18世纪末,形成于19世纪初。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西方或欧洲的制度本身是现代化的根本内容,其他社会可以忘掉自己的历史传统而采纳西方和欧洲式的现代价值标准和尺度。”黑格尔是“西方中心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世纪20年代,他曾说,“受制于欧洲人,乃是亚细亚各帝国必然的命运。”19世纪欧洲历史学的代表人物兰克认为,世界历史就是西方的历史。在他之后,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是西欧的特产,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不存在产生资本主义的条件。韦伯一生写了许多专著来宣扬欧洲作为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以致弗兰克认为韦伯是“最精心致力于欧洲中心论的集大成者”。在“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下,处于弱势的东方国家的知识界大都主张从先进的西方寻找新的力量源泉,使本国走上现代化道路。西学东渐就是19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发展的突出趋势,而西方化同时成为了现代化的同义语。

19世纪末以电力的运用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了现代大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资本主义工业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二次大战后,国际政治中心转移到美国,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有45国代表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从而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也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产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此后,于1947年又成立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该组织于1996年升级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三个国际经济组织的成立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们至今仍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继续推行政治霸权主义、军事霸权主义、经济霸权主义的同时,加大了文化渗透的图谋,希望通过文化霸权主义建立由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哲学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利用西方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影响和动摇其他国家人民的信念。西方除了继续利用政府文告进行意识形态攻击,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语言交流规则和动作方式。

20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通的空间大大扩展、速度空前提高,世界各国的市场迅速融为一体,为生产、交换的国际化、全球化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技术条件。全球化时代的各国文化正处在一个冲突与排斥、交流与融合、传承与变异共存的阶段,全球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将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与其将全球化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发展的一种威胁,不如将其看做是一种挑战、一种机遇。

三、全球化影响日趋广泛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全球化,不仅有利于我国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而且对于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全球化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正在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1.促进发展模式创新。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全球分享其核心竞争力。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无论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如何调整变化,不考虑全球化因素,不利用全球化机遇,闭关锁国,就不可能探索出先进的发展模式。

2.促进国际利益融合。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除国家利益外,共同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明显增多。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国家间协调合作增多,出于不同利益而形成的不同“志愿者联盟”不断出现。谋霸权、搞对抗,坚持集团政治和冷战思维越来越不得人心。

3.促进安全内涵扩展。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非传统安全主要由人类发展的不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不协调引起,其实质是发展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模糊了安全与发展的界限,增大了国际安全合作的紧迫性,挑战着传统安全的主导地位,缓和了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关系。如恐怖主义和气候变化不是任何单一国家能够解决得了的,美国在反恐中不得不多方借重国际社会。又如,美俄在导弹防御问题上矛盾尖锐,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总的来说合作顺利。

4.促进国家主权转移。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仅1990年至1998年,国际组织就从26656个增至48350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25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成为全球性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实施者、全球性问题的管理者和全球性争端的解决者。WTO在其《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中,全面规定了WTO解决贸易争端的政治方法、法律方法、裁决执行与监督以及救济办法等,并专门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DSB)。的确,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主权仍然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主权在越来越多地向政府间国际组织转移。比如,向联合国、地区组织转移政治、外交和军事权利,向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全球公司转移经济权利,向各种各样的其他非政府国际组织转移社会权利。全球化还促使一国的国内规则尽可能与国际规则协调与一致。

5.推进国际体系转型。现行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西方特别是美国主导、国家间名义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国际组织作用有限、霸权主义和“问题国家”得不到有效制约。现行国际体系在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方面日渐乏力,其调整、完善和转型乃大势所趋。今后几十年内新的国际体系有可能基本形成,其主要特征:一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由于新兴大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振兴,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有利于多强不利于“一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变化,“一超”与多强、南方与北方两个力量对比失衡问题有望最终解决。二是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共同主导。将来随着美国“一超”地位和西方力量优势的逐步丧失,西方的主导地位将难以维系,多极、西方与非西方将共同主导新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民主化将得到发展。三是国际组织作用增强。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将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强化,对大国和“问题国家”的约束将得到加强。四是国际治理多样化。全球性问题增多将促进国际治理模式多样化,如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大国共治与中小国家共治、全球性国际组织治理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治理等相互结合和相互补充。五是和平渐进性。以往国际体系的变革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这一次国际体系转型可能在保持总体和平状态下通过大国之间、南北方国家间的斗争、协商、妥协以渐进式改良逐步完成。

6.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人类有可能在全球化、全球性问题、全球利益和全球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西方文明的总体超越。

我们在看到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逐渐积累的负面作用也不能忽视。

1.经济危机。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此外,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终会威胁全球与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社会动乱。全球化导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大量外移,失业问题突显,社会风潮增多。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几率都在增大。

3.大国对抗。有的国家背离全球化的演进方向,背离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没有放弃搞霸权主义,没有放弃搞战略扩张,没有放弃搞军备竞赛,没有放弃遏制其他新兴大国。特别是它还将在一二十年内保持战略优势,一旦摆脱当前的战略困境,仍有再次挑起大国对抗的可能,那将对国际体系的转型、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严重危害。

4.地区动荡。全球化中边缘化的国家、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可能使21世纪头20年内地区热点不是随全球化深入逐步减少而是继续增多,使地区热点对全球安全形势的牵动作用增大,使国际形势在总体和平状态下局部动荡继续加剧。

当前,人们在谈论全球化时,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毫无疑问,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现实层面上讲,全球化的轴心、基础都是经济全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否认伴随全球化而出现的政治思想等领域的全球化。由于全球化追求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和经济收益的全球获取,所以它不仅会冲击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活动,要求其在统一世界市场的框架中调整原有的种种行动,而且会造成广泛而深刻的政治思想影响。这种政治思想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治全球化的表现。政治思想全球化一方面是指各国政治交往的扩大与频繁,另一方面是指各国政治生活相关性的空前加强。于是,国内政治思想与国际政治思想的界限日益模糊,超国家权力日益强化,政治生活与政治现象的某些共同性也开始显现并发挥作用。

显然,只要尊重事实,就不能否认在全球化过程中,政治全球化也在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作出全球化转向的回应。德国学者贝克专门关注全球化的政治维度,提出了伴随全球化而出现的急迫的重建民主和加强全球政治管理等尖锐问题。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则在论述全球化时开门见山地指出:“全球化话题是个实践——政治话题,也是个社会——经济话题,此外,它还是一个思想话题。”这些看法都是从实际出发得出的结论,基本上反映了全球化的面貌。

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技术对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道德等的影响是全面和全方位的。英特网的崛起,加速了全球信息网络化革命。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宝库的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和糟粕堆。在英特网上,各种思想跨国界交流,思想“藩篱”形同虚设,不同的政治立场、文化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以及各种黄色、暴力等信息都云集网上,网络内容对青年发展产生明显影响。由于传统德育的方式是单向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容易控制。在网络环境下,德育内容的传授将由单向转变为双向,青年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可以更主动地摄取自己所需的内容。由于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辨别力不强,自制力较弱,往往会出于好奇和冲动心理,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等不道德的内容。从而使自己逐步脱离现实,弱化道德意识,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由此可见,全球信息的网络化,青年德育功能模式中的教育者的主导和独尊地位将受到挑战,教育者的思想观念的正确性将受到质疑。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震荡着世界的各个角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强烈冲击,而与全球化进程相一致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导致社会道德出现了某种混乱和无序。在这一社会快速变迁与转型的时期,青年的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站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如何认识和把握全球化进程中我国青年的道德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青年道德教育的现实走向,更加理智、科学地加强和改进当代中国青年道德教育,培养中国青年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提高青年的道德情操,使青年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这既是我国道德教育在新世纪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青年工作所面临的一项充满挑战性、前瞻性的时代课题。

第二节 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思想的碰撞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对于国人来说已不再是学者们在纸上谈论的话题,而切切实实成为生活中随处可以触摸的存在物。无论是遍布街头的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还是诸如“国际接轨”、“全球同步发行”一类的广告用语,以至于奥运会、世界杯和格莱美、奥斯卡颁奖的直播等等,都在有意无意地昭示或暗示着经济全球化下带来的文化思想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一、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曾经的辉煌

上古时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将周边地区称为四方。《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中华”之名由来已久,“中”即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蕴涵文化发达之意。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唐律疏议释文》)

中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处于中纬度,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因此,黄河中下游一带便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

从秦朝开始直到清朝初期,历代最稳定的设置行政区域的疆域范围,基本上是阴山山脉和辽河中游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中国内地。这一范围四周并不都有什么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尽管王朝的军队一次次外出远征并获得胜利,但很少将自己的正式政区扩展出去,根本的原因就是要考虑这些地区是否适宜农业生产,能不能养活当地的居民。中国内地的这片农业区的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供养着数量最多的人口,因而很自然成为东亚地区的中心所在,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

我们炎黄子孙生活、学习和工作于其中的国度——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不仅创造了曾经领先于世界的众多物质文明,而且创造了居于世界前列的古代精神文明,一向以“礼仪之邦”享誉全球。这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

在中国历史上,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历过多次异域文化或异族文化的冲击,而结果都是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之所以如此,固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当时的大国地位,就是说,经济的强盛和政治的稳固为文化吸纳奠定了基础。中国人(少数民族除外)的民族的名字为什么叫汉人?最主要的原因是汉朝时期,一方面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通过“丝绸之路”让世界上一些本不了解中国的国家对中国的印象,陆上丝绸之路:出玉门关或阳关往西到中印度半岛等地。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各国,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这些都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其军事上空前强大,在西域,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使其子民在异族面前,可以自豪地大声说“我是汉人!”。

祖国,在每个热爱自己国家的炎黄子孙的心目中,都是非常亲切、极其神圣的。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情感归宿、奋斗动力。在爱国情感的驱动下,中华民族涌现了举不胜举的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热血男儿,保家卫国的英雄。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欢乐、忧伤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只有道义的维护,国家民族的兴旺,社会的发展,才能为个人利益提供实现的保障。由于这种爱国主义情感产生的强大持久的民族凝聚力,使得中华民族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在内忧外患面前,中华民族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始终维系不坠,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二、西方文化思想对中国的侵略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我国在为四大发明骄傲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曾经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文明的中国,现在在经济上却落后于一些没有多少古代文明的西方国家。

自近代以来,中西方文明发生了一个很大的逆转,对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我们更多的是一种被动的屈辱的接受,这同样应归因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衰落。中国的经济从明清时期的超级大国,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得满清王朝日益腐败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并逐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立和深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前进,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运动遭受挫折;洋务经济走向衰落,地主自救道路破产。此时的中国明确意识到中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落后,人们很难再对古老的中华文明保持先前那种自傲的心态,尽管也有人对物质文化和精神加以区分以保留些许自尊,但“师夷之长”亦即学习、接受西方文化,却成为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引进,在今天看来或许不无偏颇,在当时却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某种必然。

中国的“西学”源于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爆发后,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清政府被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轰开了国门,西方文化如潮水般涌了进来。

1842年,思想家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次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介绍给国人。这一书籍的出现从思想和学术的角度开启了一扇窗,外来文化开始被人们所接受,而洋务运动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洋务运动中出现了学习和利用西方军事和科学技术的枪炮局、军械所、新式海陆军;还兴办了一批近代工矿交通企业,成立了新式学堂。

随着帝国主义对华军事侵略程度的加深,投资铁路、抢夺中国铁路权作为对华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正像历史书中所说“他们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的势力范围就扩大到哪里”。这正说明了政治侵略向来是以经济为目的的。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思潮对我国的渗透于改革开放的宽松背景下,既促进了大众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融,又模糊了地域,解构了现实,对我国大众的思想、信念、价值观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西方文化思潮的强势涌入,已经从多方面触及到中国的大众。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西方文化理论、文化学说、文化观点、文化人物在中国轮番粉墨登场,并经中国文化界推波助澜,不时掀起一点浪潮,虽说不可能让中国文化完全西化,但却影响着大众对文化的理解、释义,改变着大众的文化观念。2003年,有机构组织了中国现代十大文化名人评选,其结果改变了我们意识中多年来已稳定构成的序列:鲁迅、金庸、钱锺书、巴金、老舍、钱学森、张国荣、雷锋、梅兰芳、王菲。应该说,每位文化名人都是一个坐标,标示着他们在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基本定位。鲁迅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思想界、文化界的旗帜,钱锺书等现代中国最著名的文学艺术家、科学家的思想、作品及其他们的个人品质、民族性格都是毋庸质疑的;雷锋是我们时代公而忘私的楷模。大众的这种选择说明他们的价值坐标的主体方向尚没有出现严重倾斜。但张国荣、王菲是当代港台娱乐界人物,选择他们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说明大众的价值评判标准、文化追求出现了重要的重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西方文化思潮涌动下大众观念分化的基本面貌,这种面貌正好能诠释当代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内在动因。

近一百多年来,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富强,中国人被动或主动地接受了多少有形的无形的与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异质的不和谐的西方文化成果!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救亡图存,中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了国家的强大,中国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人站起来,市场经济使中国人富起来。除了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的洋为中用,中国还全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方面的所有成果。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到工业、农业、医学、军事、航空和信息工程等各领域的科学技术,我们无不学习移植,加以利用。所有这一切已成为我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依据。

三、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文化再度引起世人瞩目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上层建筑领域的基础,基础变化了,建立其上的上层建筑领域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的位次大幅上升;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名列前茅;对外贸易长足发展;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国际地位大幅提高,国际影响显著增强。

1949年以前,我国战乱不止,贫穷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经济恢复和建设,国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79—2009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00亿美元。1960年,达到614亿美元。之后,每年的GDP总量呈稳步小幅上升态势。1972年突破1000亿美元,之后用了10年的时间达到2021亿美元(1982年)。从此以后,我国GDP总量逐年稳步大幅增加,2008年达到38600亿美元。从1960年到2008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大幅上升。1960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为4.6%,1987年曾一度跌至1.6%,此后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3.7%提高到2008年的6.4%。

1978年,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11位。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是美国的12.3%,日本的25.7%,德国的63.1%,英国的83.1%,法国的90.2%。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是美国的18.1%,比2000年提高5.8个百分点;是日本的49.3%,接近一半,比2000年提高了近一倍;是德国的80.5%,比2000年提高17.4个百分点。2007年,我国GDP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3位。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2880亿,环比增长0.1%,按年率计算增长0.4%,弱于预期。而中国之前已经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3390亿,日本经济总量已经落后于中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具有里程碑意义,美国摩根大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说:“这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是一个里程碑,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在一个对于很多国家而言相当困难的时候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这一轮经济增长速度之快让人感到意外,大约10年前,中国还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2010年则超越日本。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中国已改变了先前完全被动接受的局面,恢复了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事实上,经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学习、接受西方文化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不会再有先前或盲目自大,或自轻自贱的偏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此,全会强调“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未来的5年是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机遇。

第三节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评价对比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认识不同,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价值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整体主义而西方文化传统价值观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中国文化以群体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一、中国的道德评价是建立在群体主义的基础上

1.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系统。社会群体被看做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最终依据,以社会群体作为产生文化价值的最终实体。肯定社会群体的价值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一切价值和意义皆是由社会群体派生出来的;相反一切个体皆没有独立的自己的价值,个体的存在和价值,完全是由社会群体派生的。一切个体只有在满足社会群体的要求,实现社会群体的利益时,才能获得自己的价值。一切对个体有用的东西,如果不把它纳入到社会群体的价值系统中就得不到价值肯定。个人不但不是独立的价值实体,也没有衡量、评价价值的独立地位。整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它认为群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个性、尊严、价值是微不足道的、偶然的。以宗法、血缘和自然情感为脐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约束个性,培养群体人格,于是以天下为归依的“孝”、“忠”便成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个人只能以“孝”、“忠”为坐标,在家族、血缘中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中国人看重的是“别人会怎么看”。中国人讲人不重在讲个人,而重在讲人伦,人伦是人与人相配搭的关系。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人关系中来确定人的位置。

2.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的发展历程。以群体为本位的整体主义渊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创建于西周初年,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关系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为同姓不婚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三条中,第一条是核心和根本,宗法就来于此。由此周人创制出一套包括政治、道德、宗教、礼仪、经济和日常生活规矩、习俗在内的文化和国家制度,其详尽、系统和严密的规定即是周礼。”宗法制的实质在于把人与人的关系确立为统治服从的君臣关系,但这一些君臣关系却主要依靠家族的血亲、世系、长幼等关系来形成、建立、维系和巩固。宗法制下形成的人伦关系强调父权、夫权,即孝道、悌道。形成了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糅合为一的宗法人伦。其特点一是作为维系家族生存和利益的纽带,自然必须顾及家与国(国是统治家族的放大)的整体及其中各个人的生存和利益;二是它是宗法等级性的纽带,家国中的人伦是分为上下尊卑等级的,所以他们的利益和权利义务分配有时是不平等的,有贵贱之分。这两点有对立,却又调和为一。

二、西方的文化价值评价体系是建立在个人本位的基础上

以个人为本位的个人主义构成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和立足点。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和前途的自由和权利。”换句话说:“我的一切由个人负责。”个人主义所强调的是,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个人是本位,或者说个人是始点、核心和目,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权利。在所有的权利中,自由、平等是最基本的权利,因而国家和社会的最高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因此,自由平等既是个人主义的核心内容,也是西方社会公认的政治原则,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贯穿于西方价值观念体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质。

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的发展历程。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E.M.伯恩斯和P.M·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对古希腊人的价值观念作了精辟的概括,他们描述说自荷马时代以来“希腊人就已经沿着其在以后几个世纪都必然遵循的社会理想之路起步了,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确信生命只有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价值,他认为把追求死看成是愉快的解脱,是没有意思的,他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结果,他拒绝肉体上的苦修,反对会造成损害生命的所有形式的克己行为。”这种价值观在城邦时期通过思想家的即是理想观念现实化又是实际观念理性化而融汇为希腊精神。希腊精神是古代希腊人留给西方和世界的宝贵遗产,它构成整个西方文明和价值观念的灵魂。希腊精神的实质是“建立在自由、乐观主义、世俗主义、理性主义的理想之上,尊重肉体,也尊重心灵对各个人庄严和价值给予高度重视。”关于希腊文明对于西方的影响,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国之感。欧洲人远在希腊之外,从东方,特别是从叙利亚获得他们的宗教,来世与超世间的生活。然而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间接的绕道通过罗马。”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渊源,古罗马的遗产则主要是以罗马法为内容的法制思想观念。法制体系是社会价值体现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对于西方价值体现来说,法制是其主要的制约机制;它较之道德或其他的制约机制具有更显著的地位和更重要的作用。罗马人在法制建设方面所体现的精神和观念对西方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其法律观念包括:法律是正义之本;法律源于理性;人类自然平等;依法治国;一切权利来自人民。

三、中西方文化价值评价体系的优劣

为了让某种文化得以生存,每个人都必须在沟通的天平上放上调节“考虑自己”和“考虑他人”的砝码。“群体主义”强调的是共同利益,遵守习俗,团结合作以及互相依赖。而“个人主义”是一种对群体和个人区别对待的态度,其中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目标和行为采取“个人负责制”。由此可见,通过这对文化因素可以鼓励某群体的人们变得特立独行还是遵从权威。在全世界选取的53个国家中,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排在“个人主义”最普遍的排行榜上,而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东方国家属于典型“群体主义”价值取向。

中国人评价出的好学生,可能是偏向“保守”、“谦让”、“节制”、“顺从”的“被动”型学生,而会被西方认为是“缺乏竞争性、自信心及无能”的学生,而西方人则欣赏“个性强”、“爱表现”、“爱竞争”的“主动”型学生。

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有它积极的方面,由于强调整体性,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组织凝聚力而且有很强的适应力和变通力,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一支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以及中国社会长期保持统一、稳定也要归因于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

但群体主义又容易形成专制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唯有最高统治者才是整个社会的目的,其余所有的臣民都不过是他的工具。在不同程度上,所有的家族的尊长和统治某一地方的长官,在他们各自支配的范围内,都是一些土皇帝,成为其下属为之服务的目的,其余人成为他的手段国家和家族,地方的一整套专制主义体系,这样的专制体系使绝大多数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目的与自主性,其精神的与物质的生产力必然很难发展;反过来整体也委靡不振,难以得到生动蓬勃的发展。这是宗法人伦文化的异化性质非常突出的显现,因而也是他受到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之所在。

个人本位的个人主义的恶性发展不仅导致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的匮乏,还造成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因素,而且在道德理想层面上无法造就大公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的理想人格。

个人主义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但个人主义毕竟是西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西方价值观念是在适应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并且这种价值取向大大促进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哪个更先进?我们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自然科学存在一个独立于学科之外的客观的衡量比较体系,也就是数字的“多”和“少”。100比99多,无论从物理意义上,化学意义上,还是信息学意义上,100都比99多。所以,从自然科学角度,我们可以比较哪种机器的工作效率高——每小时生产出的零件“多”的那一台;也可以比较哪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优秀——每年GDP“多”的那一个。

但是,社会科学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客观的、独立于学科之外的衡量比较体系,孔子和柏拉图谁更伟大?曹雪芹和莎士比亚谁的文采好?大家可以就类似问题继续争论,但我们可以很乐观很自信地估计,大家争论到胡子白了也争论不出来个所以然。

我们可以打个形象的比喻,比较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谁更先进,就像比较一公斤和一厘米哪个温度高。在不存在同样的度量单位的情况下,这样的比较无疑是很可笑的。文化本身,是含有对自身认可的度量衡的。比如中国文化,就更看重感性方面的人自身的修身养性,以及与大自然和谐互动;而西方文化,则更偏重于理性方面的效率最大化。因此,以西方文化的度量衡来看,西方文化当然是优于中国文化的,因为它比中国文化更有效率。同理,以中国文化的度量衡来看,中国文化则远远先进于西方文化,因为它比西方文化更和谐。正如我们看到,持有“西方文化先进论”的人们,有力论据就是西方的物质文明极大发达;而他们的反方,则坚持认为中国文化在“德”的方面占有至高点。这好像就是两群人在埋头研究人“一千克和一厘米哪个温度高”呢?一方说:公斤的温度高,因为公斤重,另一方说:厘米温度高,因为厘米长。

中西文化各有优点,但在当代又都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群体本位的整体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在近现代的落伍,引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当代以个体为本位的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同样遭到了极大的非议,西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道德异化现象,以及严重的道德和社会危机皆被归因于个人主义恶性发展的结果。因此出现了中西方文化融合的新趋势。但文化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形成背景的差异,基本理念的不同,在融合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走极端,而应坚持在发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充分地吸收对方的优点,兼容并包、综合创新出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文化。

第四节 全球化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思想政治教育考核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维系社会结构的重要依托,也是社会意识转型的敏感地域。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客观上导致道德转型,传统道德观和价值体系将经受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我国青年在新旧道德的历史嬗变中,在道德价值取向上也发生了严重的偏差,主要表现在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迷乱、非道德主义泛滥、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

1.思想政治教育考核面临着重大挑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青少年的国际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并不排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思想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那种狭隘的甚至是宗教狂热式的爱国主义的影响,这是一种理性、务实的眼光和态度,一种既自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加速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又坚决维护民族尊严、国家利益的新的民族主义观,在当代青少年中出现并开始扎根,这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不可忽视,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向我国大学生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企图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使青年一代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最终达到他们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目的。”有的青少年盲目接受西方全球化的政治观点,赞同“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认为天下已是“一家”,国家民族观念淡漠,缺乏对西方“西化”、“分化”图谋应有的警惕和鉴别;有的青少年因为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强大而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甚至丧失国格、人格。中央编译局学者薛晓源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序文中认为“文化产业的全球化使得民族国家的主权弱化和传统文化边缘化”,因此“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政治鉴别力,有效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崭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必须联系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进行创新研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回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这是历史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任务。

第一,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忽视其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作用,忽视其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和素质发展的作用,忽视其长期的、本质的塑造人的功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只看到学生是教育的对象,看不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总习惯于把大学生当做单纯的接受者;只看到学生的幼稚和不成熟,看不到学生旺盛的生命力及其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在全球化面前,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其价值需求不断多样化,利益不断多元化,追求不断功利化,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这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全球化带来了各种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激荡,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是使当代的大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思想在更加活跃的同时也日趋复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包括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的教育)、道德教育(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心理与人格教育四部分。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在其反映和体现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时,才有可能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这也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大学时代正是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然而他们缺乏充分的社会经验及基于此而形成的足够的判断力,因此在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下,难免被错误的思想说蛊惑。这一切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和严峻;在新时期,如何用当代的话语重新阐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赋予它们怎样的新的内涵,是必须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第三,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在全球化的视野中愈显单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须以内容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方法,运用一定的手段来实现。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说理和灌输为主要手段,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集中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往往是单向的,没有与大学生建立起互动关系。对于大学生想些什么,其兴趣和爱好是什么,思想上具体存在什么问题等,缺乏深层次的和有针对性的把握。如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激荡,高新传媒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同时,新形势下大学生自身群体的构成、心理和思想行为等特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所有这些都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形成挑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宽视野,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环境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的新变化,与时俱进,逐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旧模式和旧习惯,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那些强制灌输的方式方法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创新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为新时期高校的人才培养服务。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也在经受着全球化的考验。在信息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教育者具有信息的优先权和传播权。但是全球化带来了开放,网络传播的快捷和大众传媒的无处不在,教育者的权威性和话语权必然会受到作为教育客体的质疑。对教育者的话语权提出质疑就意味着强制灌输的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受到怀疑和动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当转变其强势的角色,改变以往运用行政权力的权威和话语权来推动工作的方式,在新形势下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性,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树立其服务意识,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得以充分发挥。

2.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也充满了机遇。

第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的当代大学生,其观念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更新和进步。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里,其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宽,封闭狭隘的旧观念逐渐被打破。他们思想更加活跃、自由和开放,他们比任何时候都关心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国际竞争、全球问题、自主择业等唤醒了他们的全球意识、竞争意识、自我意识和进取意识。在价值取向上,他们由以往单纯追求崇高理想,转向讲求实际、追求实效、重视实用知识和能力,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

市场经济推崇的平等基础上的自由竞争、自立、公平、效率也反映在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面临着全球化的猛烈冲击和当前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他们担心无规则、不公平的竞争和腐败现象会阻碍甚或断送自我发展前程。因此,他们的政治主体意识、平等权意识和人权意识进一步提高,对腐败的不满和对民主政治的渴求日益增加。这些变化无疑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第二,全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的研究课题,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全球化实质上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各国经济将进一步与世界市场接轨,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的规则相一致的市场秩序。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带来了许多伦理和道德问题,如规则意识、公德意识、义利观、竞争观、生活观等方面受到冲击,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许多新内容。伴随全球化的人员交往、文化教育交往以及政治交往的扩大,使得全球伦理、普遍伦理与各民族各种不同文化的传统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突出。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培养普遍主义的现代道德意识,加强对本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努力提高公民进行道德判断与选择的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等都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第三,全球化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在巨大的挑战面前,相信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经历剧烈阵痛而获得新生。面对全球科技、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将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角度地审视全球化语境,充分利用全球化的正面影响,在开放的环境中吸收国外道德教育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世界科技发展的成果,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现在世界上有两千多个民族,人类文明随着多种民族的相互交往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或文明的多样性,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会长期存在。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这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正是这种多样文化的并存、交汇和融合,促进了人类的进步。没有多样化的各国各民族文化,将不存在世界文化。因此,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之间不应该互相歧视、敌视、排斥,而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但“全盘西化”思潮将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对立起来,强调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夸大其他非西方文化的劣根性,因而忽视了其他文化和其他发展道路存在的合理性。

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已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我们全面分析判断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全面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勇敢参与全球化。

面对全球化进程对政治特别是对我国政治的影响,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既要跟上全球化的潮流,又要正视全球化的挑战,制定符合世界全球化趋势,又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应对策略。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的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统一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以此来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协调的发展。

当我们进入了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都因这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在这样的学科发展新背景之下,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寻求改革和创新之路。

全球化从来都不是单纯经济意义上的概念,换言之,全球化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不可须臾分离。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我国高校的办学模式、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造成了冲击;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外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使我国的就业形势和人才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会产生深远影响。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我国高等院校在承担培养既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又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德才兼备人才的重大历史任务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因此,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存在着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进而从容应对,趋利避害。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考核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能否在中国经久不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兴旺发达,直接取决于能不能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不去占领,就会给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带来可乘之机。始终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必须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和武装大学生,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当前尤其要使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确认识世界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内容,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共同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指路明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成为凝聚全社会力量、激励各民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动力源泉。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方国家各种社会思潮也纷至沓来。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对社会和新知有一种“如饥似渴”的需求,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乘虚而入,影响和污染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巩固与全党全国人民一道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主题,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途径和方法,多渠道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和党情,鼓励他们走出校园,指导他们主动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认识。使大学生既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又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树立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重要支撑,大力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力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必须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所有专业课的教学中,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让大学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们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大力弘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必须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今日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的创新水准和前途。高校应当且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精神涌流和创新人才涌现的培养模式,使当代大学生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勇于开拓,善于创造。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努力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和校园风气的基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坐标,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要求进一步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是要注重大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可学的优势,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要求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引导大学生坚持知行统一,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坐标,要求进一步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支持先进文化进校园,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三、建立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众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在其反映和体现了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时,才有可能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008年7月8日,中宣部、教育部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强调要求“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关键环节”,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重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考试考核方式,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效手段。”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取得重大进程的情况下,一个长期以来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问题,即适宜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的考试问题,特别是考试方式、考试类型、命题、题型这样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案,亟需新的尝试和改进。具体、可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涉及教育测量学、考试学、考试方式与考试类型、考试命题与考试题型等一系列宏观和微观问题。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是中西文化冲突和影响的深层根源,它决定并影响着青少年的其他观念。从价值本位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强调集体利益,要求个人服从集体,倡导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体的利益以维护集体的利益,属于典型的集体本位价值观;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群体至上,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从价值判断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倡导志存高远,无私奉献,追求的是至善至美。而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政体中则浸透着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有学者认为,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从总体上看,“人生理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即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和谐的统一。”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涌入中国,中国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三大基本变化:群体本位主义取向向个体本位主义取向偏移;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偏移;理想主义取向向世俗性、物质性取向偏移。这种由集体本位价值观向个体本位价值观的转变,一方面体现了当代青少年个体意识的觉醒,有利于内在潜能和创造性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忽视个体价值的修正,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另一方面,必须看到,集体始终是个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将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处置得当,将会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如若一味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极易导致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如若不择手段地以牺牲集体和他人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则不仅会危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这种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行为在一些青少年中有相当的市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升华。因此,应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兼顾个人发展的价值评价体系。

1.进一步拓展现代德育内涵,树立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大德育观评价体系。当前青年德育必须加快观念转变,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对一专多能、通专合一、博学多才的高素质、宽领域、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青年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青年有整体化的知识素质和创新意识,还要求有高尚的灵魂、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以及对社会与人类发展的强烈使命感;要求培养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与人共处,与人共事,学会和适应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合作;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正视现实、韬光养晦、乐观向上、善对人生的积极心态;要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素质;要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有对中华民族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意识;要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护自己(本国)的知识产权,尊重和善待他人(他国)的知识产权。全球化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固守的德育单一的政治功能,扩大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德育的功效范围,积极拓展青年德育的丰富内涵,树立旨在促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伦理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综合素质协调统一、全面发展的大德育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的适应全球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青年人才。

2.建立适应全球化时代,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青年德育评价体系。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必须具有时代特征,以现代社会基本道德价值为主要内容。坚持社会需要与青年的健康发展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全球日益“一体化”成为“地球村”的当今时代,世界各国更加强调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全球眼光与富有民族精神的新生一代,这对我国青年的道德建设十分富有启迪意义。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单一的政治教化功能和整齐划一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起适应全球化时代开放的德育评价体系。首先,全球化时代呼唤创新精神。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创新和观念革新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和不竭动力。因此,青年道德建设应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的培养,培养青年勇于探索事物内部规律的能力和善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其次,要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全球本位道德。在全球化时代,青年德育应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全球本位道德已不再满足于抽象的“弘扬人性”,它从全球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从人类由竞争走向合作的发展趋势中,着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青年道德潜能开发的问题,青年精神满足的问题等等。因此,我们要把全球性、开发性、发展性、未来性和精神性的问题纳入青年德育的评价体系,大力培养青年的全球协作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提升中国青年世界观、价值观、科技和生态伦理观的层次。再次,要培养青年的信息意识。全球化时代是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广大青年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对娱乐网、生活网、校园网、英特网等网上的信息资源有正确的辨别能力和健康的态度,坚决抵制网络上可能出现的不科学、不健康信息,自觉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意识。

3.加强青年道德人格的培育,倡导重在发展“道德力”的多元化德育评价模式。青年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深深地影响着青年的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青年作为社会的道德主体参与社会生活,在主观上要求青年认识自我、把握自我。这就特别需要培养青年的自律意识,发扬自律精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任何外在的道德规范都不会内化为青年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这样的德育就适应不了全球化时代的社会要求。道德人格的培育是一个人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高度的自律精神,就不可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升华。在全球化的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重视发展青年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当代青年具有健全的道德人格,已成为近年来许多国家道德研究与德育的发展方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青年道德教育的一些有益经验,我国的青年道德教育要根据当代青年的实际,选择培育与完善重在发展当代青年的整体“道德力”的多元道德教育模式,使其更具操作性、更趋规范化、更高实效性。在德育的教学上,要把知识学习、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及道德实践的行为训练相结合,帮助青年形成科学的道德知识系统;在道德教育形式上,道德教育类课题、各门专业学科课程以及课外教育活动要相统一,使德育效果相得益彰;在青年德育方法上,要引导青年知行统一,自我磨炼,内省慎独,使青年自觉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提高道德境界,成为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有道德的人。

4.加强课堂环节考核与实践考核的互动。人是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人与社会环境矛盾的运动推动着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从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来讲,青年的道德培育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青年崇高的道德品格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年的道德培育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说,青年道德认知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行为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因此,社会环境的整治与优化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环境的建设与优化。青年在成人阶段之前主要是接受家庭教育。绝大多数青年都是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接受社会规则,完成社会化的。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年道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所谓家庭环境的优化,就是父母应确实担当起育人的职责,既不娇宠和溺爱孩子,也不过分苛求孩子,实施正当的家庭教育。二是优化社会文化环境。道德不单纯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中文化价值观念对青年道德品格的塑造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加强青年道德建设,就要改造育人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优化舆论环境。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激励青年追求美好的理想、美好的事物,并为这种美好的追求注入现时代的精神意蕴,给予青年以希望和力量。同时,要加快青年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增强青年道德建设的合力。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青年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以及整个道德体系都鲜明地体现出开放性和统一性的市场特征,呈现出各领域、各方面共享社会资源的新格局。青年道德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道德认知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行为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加强青年道德建设,必须不断扩大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和能量。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党政和社会支持,加大财力、物力投入,扩大和完善青少年活动阵地、青年素质培育基地和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增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物质依托;要广开视野,寻找新载体,特别是更好地运用现代化传播媒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以更广泛地拓展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网络的功能。三是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学校环境对青年道德品格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走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需要新的道德,也呼唤新的道德教育。为回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学校德育应重新定位,向生活世界回归,即让学校德育从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指引青年的现实生活,帮助青年走出象牙塔,走出道德失范的误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政治理论课”;60年代,被称为“共同政治理论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称为“政治课”;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称为“马列主义课”,后又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82年后,高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后又称“思想政治教育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合称为“两课”,又叫“德育课”;2005年起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我国高校普遍开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建国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服从于和服务于我国的革命与建设。随着我国的革命与建设的发展而发展,也就出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但由于缺乏相对稳定的教学目标、缺乏相应学科的支撑、考核的随意性比较大等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发展缓慢,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曾经处于停滞状态。但改革开放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得到了很大发展,乃至今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仍在进一步发展中。课程考核的历史发展和课程体系的历史发展是基本一致的,但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大致经历了如下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各高校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体制、新格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得以迅速建立和逐步完善,课程考核也得以初步形成和逐步开展,特别是课程考试、成绩评定开始实现规范化。

1.考核着重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的范围相当狭窄,主要局限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的评定上,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的评价、“管”的评价等基本未涉及。而且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评价也主要局限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上,注重的是效果测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应当追溯到延安时期干部学校的课程评价实践。当时,评定学习成绩采用的标准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建国前夕,解放区的高校也开展了一定的课程评价活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国后高校课程评价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2.重视考核标准的建立并注重考核标准的客观性。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即已经注意到了正确确定考核标准,避免测评的主观随意性、片面性,注重遵循教学规律和考评的科学性。早在1950年10月4日,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指出:“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评定学生成绩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标准,由教员负责评定,同学们可漫谈讨论,提供意见,不要一般地采取民主评定的方式。”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对课程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高等学校课程的考试考查,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建立后,其考试评分出现了重死记与背诵、轻理解与应用的不合理现象。部分高校认为,应该结合学生的平时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的实际表现来决定学习成绩。为此,1956年8月,高等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考试评分问题的意见》。《意见》指出:“正确的考试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教师要注意测验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原理的能力,要根据这种正确的考试结果来评定成绩。结合学生平时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的实际表现来评分,是不恰当的。高等学校课程的考试考查,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学生中的思想意识和作风上的问题,应在学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加以解决。”针对当时一些高校认为应该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的实际表现来考核的认识,《意见》指出这种想法和做法是不恰当的,而当时认为不恰当的依据是认为学生是否真正领会应以学生是否善于应用为标准,如果放弃了这个标准而追求结合学生的平时思想作风和学习态度来评分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而且从学生的考试效果看,结合学生平时的思想作风的实际表现来评分,会造成学生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或缩小平时运用理论原理的范围,特别是一些落后学生,可能产生消极情绪,以为反正表现不好政治理论课就不能及格,因而自暴自弃。另一方面,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很难用分数来表示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的实际表现,造成评分的困难。因此,必须按照《高等学校课程考试和考查规程》的规定去做,即“高等学校课程的考试考查,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政治理论课考试评分结合学生平时表现的做法要纠正。”

上述文件精神确定了合理的考试制度,制定了正确的考核标准,从而推动了学习成绩考核的发展。但是,如何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根据高等教育部的规定,当时的考试原则上采取的都是口试的方式,这一点主要是借鉴苏联经验的结果。口试及其追问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简易性等优点,但也存在试题量偏少、主观性强等明显的缺陷,后来的课程考核必须对此加以回应。

二、曲折前进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56—1976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的曲折发展阶段。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曲折发展中逐步走向正规化、定型化,与此相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也在曲折中前进。这一阶段虽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数、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仍然主要集中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的评定上。这一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要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要么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为考核标准的非此即彼、左右摇摆的过程中,逐渐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结合起来,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与此相应,课程考核虽然也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但总的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思想品德的鉴定在曲折中发展较快。

1.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和考查的规定。1956年9月《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设置了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门政治理论课程,并针对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这4门课程的教学时数、顺序、讲授与课堂讨论的学时比例作出了规定,尤其对这几门课程的考试与考查作了规定。指出,凡半年学完的,学完考试;一年学完的,第一学期考查,第二学期考试。这一规定,一般都应按照执行;个别系科,如某一学期因考试科目太多,可由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然而由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的估计也过于悲观,从而提出了青年知识分子必须进行思想改造的要求。1957年,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要求全体学生和研究生必须无例外地参加学习,并将学习时间暂定为一年,各班级在学习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期间,原应开的4门政治课一律停开。对于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考核,强调必须改变过去考记忆的方法,结合学生平时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在学期或学年终进行学习总结。按照这种思路,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的考核主要体现为一种定性评定。

1959年以后,教育大革命的高潮过去,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以恢复,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结束了只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局面。1961年4月,为了解决课程和教学内容不稳定、没有教科书以及学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知识贫乏的问题,教育部发布了《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其中规定了高校共同的政治理论课程。1961年9月,教育部制定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六十条”)。根据条例的精神,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规范化,并且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规范发展相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教学任务、课程设置、学习时间、教学时数、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都作了相关规定,指出对学生的考核分两部分,一为考试,考试一般应根据试卷评分,试题要力求做到既能测验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能测验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二为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这应该另作鉴定,鉴定每年一次。至此,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的考核逐步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平时表现结合起来。

2.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受“左”的影响。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高校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开展了相应的课程考核。这时的课程考核依然集中于学生考核这一范围,一开始学生成绩评定和思想政治品德鉴定混在一起,后来两者逐步分离。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必须改变政治教育中脱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脱离具体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评判学生学习成绩的时候,应当把学生的政治觉悟放在重要的地位,并且以学生的实际行动来衡量学生的政治觉悟的程度。在鉴定学生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政治觉悟的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意课内学习的成绩。这种考核由于只关注学生的政治表现,平时的思想和行动,在实际工作中主观性较明显,主要通过工作总结、个人小结的形式进行,轻视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甚至走了极端。

1959年以后,教育大革命的高潮过去,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逐步恢复,经过1961年的调整后有所发展。这时的课程考核在坚持评定和鉴定分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定性的鉴定,考核则逐步表现出“左”的倾向。1961年7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1961—1962年度上学期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安排的几点意见》,在教学方法中规定:考试应根据试卷评分。试题要求做到既能测验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能测验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应该另作鉴定,鉴定每年一次。1964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批转下发《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今后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应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国内外阶级斗争和自己的思想改造,坚决反对背诵条文。考试前应当把试题发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准备,也可以由学生自选题目,写学习心得、思想小结,代替考试。从此以后,课程考核进一步向“左”转。“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课程考核发展最曲折的时期,是课程考核的严重破坏阶段。从1966年到1969年,全国高校由于停课“闹革命”,停止招生,停开课程,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断了,正常的课程考核不存在了。1970年,高校开始恢复招生,开设政治课。但是,政治课的指导思想偏差,培养目标片面,社会上“假大空”流行,不可能有科学的课程考核。课程教学活动常常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考试制度被废除,实际上也没有开展课程考核。没有科学的课程方案,没有合理的课程考核,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收到真正的效果,甚至起到不好的作用。这一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其考核的历史,教训深刻,后果严重。

三、恢复时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1978—1984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恢复重建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遭遇严重挫折,“停课闹革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被中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也处于停滞状态。粉碎“四人帮”以后,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讲坛也恢复了生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的发展道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也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恢复发展。随着高考的恢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高等院校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都开始恢复正规化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4门课,学时都为一学年。马列主义课在各类专业中都是必修课程,并且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能否升级和毕业的根据之一。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地把考试考查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急需恢复和重建。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的恢复和重建,课程考核中的考试和成绩评定初步走上正轨,并和学生政治表现的鉴定正式分离。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考试、考查是必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通过考试或考查,可以督促学生学习、巩固和发展学习成果。不进行考试或考查,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的自流现象。哪些课进行考试,哪些课进行考查,各校可根据教学计划情况自行规定。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深刻辩证地阐述了考试制度。在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指导下,1980年7月,教育部在《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中对考试考查制度作出了严格规定。

2.反思并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内容与形式。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做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对于没有考好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继续努力,不要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1984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指出,要严格执行考查和考试制度。考查和考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对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检查学生的记忆力。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学习成绩是决定学生能否升级和毕业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招收新生(包括研究生)和授予学位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任意降低马列主义各门学科的录取分数线和标准。

3.在重视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同时,展开对教师的考核。1980年印发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中强调教师必须按照课程的科学体系,讲清基本原理,并和历史、国内外形势、学生思想、所学专业等多方面的客观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并指出马列主义课教师的业务职称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在评定职称时,应按规定的条件,与其他学科教师同时进行。他们的生活待遇(包括评定工资级别、调整住房等)应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1984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指出,教师的培养和进修要形成制度,学校要帮助教师制定个人进修计划,并规定具体的考核办法。考核成绩作为评定职称的一项依据。要形成科学的计算教师工作量的制度,编写讲义、编制电教片、专题讲座、批改作业、审阅试卷和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都应计入教学工作量。而且评定马列主义课教师的职称,主要是考察教学效果,考察教师转变学生思想的本领,同时也要考察教师的科研成就。凡是有一定理论学术水平的专著、论文、教材、电教片、学术资料、教学参考资料、调查报告、教学经验等,都可以作为评定职称的科研成果。为了妥善解决评定职称问题,各院校的学术委员会应设置马列主义课教师职称评定小组。同时,还要改善马列主义课教师的政治待遇、物质待遇和工作条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已经开始了对教师的全面考核,既包括教学的质量,也包括教书育人的情况,还包括科学研究能力等的考核。

四、发展时期

学科支撑下的科学发展(1984—1998年),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与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及其考核的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有力的学科依托和理论支撑。同时,国外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从各种渠道传入我国。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教育评价等相关理论指导下摸索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考核经验。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逐步走向综合化、多样化、科学化。既坚持理论知识系统学习成绩的考核,又坚持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和实践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核。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全面启动,“85”课程方案开始形成。《通知》指出,考试制度也要进行改革。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既要严格执行考试制度,又要和学生的实际政治思想情况和日常表现结合起来,着重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努力做到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结合,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阶段性考评与总结性考评相结合,教师考评与学生考评相结合。

2.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考核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从各种渠道传入我国,高等教育战线开始出现教育评估研究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管理部门要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1990年11月,国家教委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这些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强调把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列入“211工程”评估标准,而对德育工作评价中有一条是对“两课”建设情况的测评。199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将“两课”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整个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也提出,要把“两课”教学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各级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和“211工程”评估的标准之一。

3.开展教师考核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切实措施。随着考试评定改革创新的进行,教师考核的改革创新也逐渐展开。1986年3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指出,评定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主要是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考察教师转变学生思想的本领,同时也要考察教师的科研成果。凡是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著、教材、论文、电教片、学术资料及教育学和教学法研究成果、调查报告等,都可以作为评定职称的科研成果。同时,应设置马列主义学科评议组。

4.开始关注高校领导班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领导实绩的考核。教育部发布的一系列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中,几乎都涉及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只是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起,才开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实绩进行考核。1991年8月3日,国家教委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检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各级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条件。199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校系领导定期听课制度和师生评课制度,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5.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趋向制度化。这一时期中央下发一些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文件中,曾不同程度地强调克服短期行为,建立系统、科学、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长效机制,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活动,促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单位经常性的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约束。

五、繁荣时期

繁荣兴盛的发展(1998年至今),此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其考核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实践推动这一因素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其考核的繁荣发展还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整合与发展,尤其是2005年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研究的深入进行和这几个二级学科的设立,一大批硕士点、博士点的增列,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及其考核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同时,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其考核的发展还得益于1998年和2005年的课程改革。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繁荣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也进入了新的兴盛阶段。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实践中更为科学的新做法、新尝试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另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理论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目标更为科学。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逐步自觉地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的,并在考核中贯彻这一指导思想,通过考核促进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发展。尤其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更强调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且应该逐步“以发展性评价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力争在考核实践中尊重各考核主体和客体,对学生的考核逐步由选拔性考核为主转变为发展性考核为主,对教师的考核逐步由奖惩性考核为主转变为发展性考核为主,通过考核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未来发展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

2.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范围进一步扩大。1998年4月23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批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产生了新的课程体系,即“98”方案。“两课”课程设置的稳定奠定了课程考核广泛开展的基础。从此,课程考核开始横向拓展、纵向挺进。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范围进一步扩大,教育部对各高校开展关于“两课”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估中,把高校按规定设置课程的情况、课时安排、师资队伍培养、经费投入等问题作为检查和评估的重点,对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学科建设等作出了更为具体可行的规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作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更灵活多样。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标志着“05”新课程方案正式出台,也对课程评价提出了新要求。《意见》规定:关于教学评价中的考试和考核,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考核中通过制定更为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更加重视学生自评(使评价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体验、自我发展的过程)和教师自评,通过努力采用教师考核与学生测评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评定相结合,形成性测评与终结性测评相结合等方法,逐步促进考核的科学化。

可以看出,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从简单化走向科学化,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从随意性走向制度化,从选拔性或奖惩性走向发展性,表现出越来越科学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的性质与特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性质上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它要着眼于学生思想理论素质、道德理想素质的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素质教育性质决定了其考核的目的和意义都应具备实践价值。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和考核要在根本上有助于学生知行素质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它至少应从三个方面来检验其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是否提高(就思维层面而言)、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是否增强(就能力层面而言)、在处理社会人生问题上的思想境界有无升华(就精神层面而言)。从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来看,似乎只有在“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是否提高”这一环节的检测上比较适宜采用卷面考核形式,而其他两方面都不宜采用卷面考核形式。这就是说,卷面考核不能在整个考核中起决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的检测主要采用卷面考试的形式就显得太单调了。而卷面考核的形式更多的是考核书本知识,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轻视甚至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行为的考核。从上面所述的后两个检测方面来看,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思想境界的升华从本质上来说是个实践问题。看一个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后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不能只考察他的认知水平,更要看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表现。看他学没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没学懂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看其在实践活动中是否真正遵循了正确而科学的原则。素质问题根本上是个实践问题,因此要把实践表现引入到素质水平高低的评价中来。虽然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评价中已经引入了部分的实践考核内容(如出勤率,但所占权重太小而且项目单调,体现不出实践评价的价值和意义。评价学生素质高低可以引入系统的实践评价内容。如果实践考核的分数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则卷面成绩无论多好,总体成绩也不合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性质是成绩考试。与学校其他课程考试一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测量学生学习课程以后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的效果。成绩考试的教学反馈,用于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存在的教学问题,也用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成绩考试的结果是学生学业合格与否的依据,也是进行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评议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但是,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类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此,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赋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新的特点。

1.考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是课程考试,测量的目标是学生学习课程以后取得的学习成绩,所以,成绩考试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课程学习考试。成绩考试的标准是按照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严格依照教学大纲制定,考查的是学生现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智能的水平。成绩考试的内容是按照课程的特点、讲授知识的重点确定,考查的是学生掌握课程核心知识和达到思想政治品德水准能力。就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说,教学的目标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是共同的,教学目标服务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的现在实现奠定培养目标的未来实现,没有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目标就失去实现的根基。因此,教学目标是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教学目标是教育的起点,培养目标是教育的终点;素质合格的大学生是大学教育的终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终点。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依据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从整体上都承担着教育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结果的评定,则主要表现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试之中和毕业时的素质评价之中。实际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每位学生都会经过两个终点,一个是课程教学目标终点,一个是教育培养目标终点,课程教学目标终点的结果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和教学评估作为依据,教育培养目标终点的结果通过学生整体素质评价和学校教育评价作为依据,这些依据均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人力资源的评聘根据。两个终点不同,衡量教学和教育目标实现的标准也不同,教学目标的衡量方式主要是成绩考试,教育目标的衡量方式主要是素质评价。成绩考试是问答,素质评价则需要评价体系的指标评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考试是教学效果和教学结果的测量,成绩考试可以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进行一定的预测,但是,成绩考试并非像水平考试那样以考生的未来发展预测作为考试内容和标准的选择。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面向过去、考查现在、兼向未来的考试。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主要测量学生学习课程以后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增长程度是否达到学习的规定标准和个人潜在的能力倾向。成绩考试要求客观、准确、公正,因此,考试的方式和题型应具有信度、效度和标准评分。学校课程考试不同于高考综合考试,因此,成绩考试特别是期末考试的考试内容不能脱离教学,注重实现教学目标,考查那些最能代表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我们知道,为了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采取各种教育与实践教学方法引导熏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但是,许多考试同时也把实践教学的活动内容,甚至把考勤、课堂表现以及作业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我们且不谈这些内容计算分数的难度、标准差异,仅就其属性分析即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考勤属于教学管理,出勤与否应由教学管理部门进行考察规范。课堂表现属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行为,并不具备考试的普遍意义。作业属于学生复习或者能力锻炼,是常用的学习提高手段。实践教学活动无论采用怎样的方式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践学习方法,其目的都应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应用过程。由此看来,课程教学活动的终点是考试,一切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教学方法的应用,无论实践教学效果怎样,它们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并接受实现教学目标结果的考试来检验,却不是要代替考试,考试也同样不能替代丰富的教学与管理活动。此外,在考试题型命题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并非完全追求理想的区分度,而是更着眼于课程重点内容与核心知识的考查标准,以学生掌握知识及其能力水平为依据。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实现的绝对测量。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对学生学习课程的智能测量,也是比较客观、准确、公正的教育评价方法之一。考试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对象、一定教学活动进行的一定标准的测量。参加考试、完成试题是考试的过程,评阅试卷、核定分数、给出成绩是考试的结果。考试前是教与学,教师和学生都要经过考试反馈教与学的效果和结果。因此,客观、准确、公正的考试是对教师也是对学生完成整体教学活动的检测。整体教学活动包含着教育主体参加教学活动过程的教学、教法、管理等一切因素,考试只是整体教学活动中鉴定教学活动结果的因素,它是反馈教学活动、检测教学活动、达到教学活动的终点。所以,考试是测量整体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是测量教学活动本身。所谓结果,在教师体现的是教学水平,在学生表现的是智能程度。具体到教师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如何,考试本身无法测量也不关注,只是给出成绩。也就是说,无论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都要对教学目标实现的结果给出答卷,教师或者学生正是凭借考试结果得到改进教学、调整学习、加强管理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实践活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观点、道德法律规范,教育培养学生内化为良好素质、外化为良好行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实践,依然面临着考试科学和科学考试的争论与更新考试观念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对教师和学生在一门课程乃至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测评,建立考核方式即学生素质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评议体系的考核测评系统的研究课题。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表现的评定,也是国内外研究应用的教育评价方法之一,素质评价包含着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指标。但是,考试与评价、考智与考德、考知与考行是完全不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范畴的测量评价体系。单就素质评价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特别重要的责任。但是,从学生整体素质培养来说,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修养的考核评价应当是学校整体教育的结果评价。成绩考试的对象目标是学生之智,素质评价的对象目标是学生之德、智、体、美。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是教育评价、素质评价的基础测量。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现状

多年来我国许多高校一直采用卷面(闭卷)考试的方式来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分数来说明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多数课程对大学生并不陌生,这种检测手段只能使学生重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强记那些仅仅用来考试的知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卷面考核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这主要是从卷面形式的“单一性”和卷面考核内容的“书面性”来谈的。卷面考核是教学效果检测的基本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卷面的考试会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引入了某种歧途:为通过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内在素质的提高而学习;为拿学分而学习,而不是为形成某种高尚的道德行为而学习。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种考试易于专业课,因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考核形式上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考试课主要的考核方法是通过期末的闭卷笔答考试进行,根据对部分高校的了解,多数学校规定了平时成绩,将期末试卷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作为最终的总评成绩。考查课的考核方法比较灵活,主要由任课教师决定,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撰写课程论文或调查报告是通用的一种考核手段,同时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如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发言和讨论中的表现、听讲态度、课堂笔记的记录情况等,另外,也有部分教师通过口试、课堂上的开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从考核的结果分析,在上述考核方法下,对于考试课学生重视程度高,但不及格的比例也同样高,对于考查课学生重视程度相对低,但合格率明显高于考试课。但这个结果似乎并不能说明学生对考试课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如对考查课内容理解和把握得更全面更具体或者更深刻。这个结果能说明的应该是部分学生对考试课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全面,理解得不够透彻。而对于考查课则说明教师给分相对宽松,考核的主观性更强一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从总体上仍属于传统的考试模式,即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试,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和期中考核为辅。这种考核方式曾在教学中发挥过巨大作用,但它属于计划经济在管理领域中的反应。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价值趋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单调的评价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其弊端也日渐显著。

1.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造就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习成绩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看起来似乎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要求,实质上因不能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做人的品行等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相距甚远。

2.重理论知识考核,轻实际能力评价,同时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脱节,不能形成自主学习。一份考卷或一篇论文就是学生一门课程的终极评价,往往也是他们的终身评价。因此,为取得高分学生会使用一切手段应付考试。而一份考卷、一篇文章是很难涵盖他们的学习效果。考试分数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相差甚远,部分高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令人不满,甚至高分还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这种考核方式片面强调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片面追求卷面高分,忽视学生品行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忽视理想信念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升华,导致老师讲概念,学生记概念,考试考概念,考完忘概念。培养的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感,缺乏辨别各种社会思潮和观念的能力。很多学生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社会实际存在较大差距,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就业前途没有多大联系,因而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形成自主学习,不是学而生趣,往往是学而生厌。平时不用功,考试搞突击。

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主要是固定不变的填空、选择、辨析、名词解释、简答、材料分析和论述等等。二是开卷考试。期末考试时采用开卷形式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大都是简答、辨析、材料分析、论述等较为固定的题型,甚至于有的老师干脆让每位学生交一篇论文,只要跟平时教学相关即可。三是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这是大多数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考核方式。平时表现占一定分值,大体的题型如上所述,多为固定的几种题型。这种考核方式较前两种有很大的进步,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也较好,为多数学生所接受,但其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革和完善的地方。比如,期末考试的成绩仍占较大比例,这使得一些学生还是忽视平时表现,上课不专心听讲、睡觉,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学生的听课效果。

4.只注重终结性考核,不重视成长过程评价,考试的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导向功能、鉴定和激励等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目前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意听、公共课不想听”,或“专业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公共课狂逃”等现象就足以证明我国高校现有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方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以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的改革,发现其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检验其他改革的成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与时俱进。

5.成绩评定不够客观与准确。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平时成绩定在30%~40%,期末考试成绩定在60%~70%;有的学校平时成绩甚至超过50%。但是在考核内容上,多数学校的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出勤、课后作业和讨论发言、课堂笔记等较少的几项指标的综合考评。并且,对每一项所考查的内容没有准确的考评标准,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区分好坏的科学尺度。在整个平时成绩的核定中,学生作为主体的表现是教师给成绩的主要依据,教师本身由于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成绩计算的不科学和不公正,在给成绩时出现偏差。但我们可以结合各高校实际,制定适合本学校的较为确定的成绩考核标准,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主阵地的强大功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和形式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要探究这一问题的原因,必须把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功能、内容和特点等因素结合起来加以思考。

1.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功能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任务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目标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高校的其他专业的课程相比,这一功能的实现,难度可谓最大。这不仅是因为功能的内容本身,而且还有时间问题、环境问题等。在大学本科短短的四年里,思想政治素质到底怎么做才能有所提高、有效提高,并且按照合理的要求达到应有的、可能的高度,这不仅给这一功能本身的实现带来巨大难题,而且给其教育教学的考核带来巨大的难题。

2.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制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中,经过整合,设置了4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是,其内容范围仍然很广,涉及学科仍然很多,有哲学、经济学、历史、法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既包括理论的,又包括实践的;既要提高学生内在的理论思考能力,又要提高其外在道德实践能力。理论内容的学习可以在几个学期、几年内完成,而理论思考能力的提高、理论的践行、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则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终身。如此丰富、复杂的内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及考核方法和形式来说,又是一大难题。

3.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特点来看。不论什么专业课程,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都很重要,但这主要是从专业人才的智力素质角度来说的,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则主要是指人才的核心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既要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又要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其教学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具有长期性、滞后性。专业课程效果虽说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但相比较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因涉及学生思想、道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重大内容的“入心入脑”以及在实践中的践行问题,因而必然需要更多的时间,不可能在4年中就全部完成。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和形式有比较大的难度。

4.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中学的相关教育教学关系来看。人的素质、能力的发展有延续性。大学生进校之前,经过了中小学的教育阶段。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应试痕迹十分严重,素质和能力教育往往被忽视,这给大学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在中小学期间,学生们在人们眼中还是孩子,家长、社会对他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比较低。而大学是学生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时,家长、社会、国家的要求,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性的提高。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明显而又不合理的现象是,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等素质,不论好坏,统统把“账”记到了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头上”。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不论是实践教学,还是实践考核,都是前所未有的尝试与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供参考,难度很大。

虽然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有种种弊端,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积极特征。一是现行考核体系经过了长期的运行,比较成熟,操作方便,习惯易行;二是现行的考核框架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打下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三是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和实践上的推进。考核体系中的诸多要素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考核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考核的成绩结构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考核由一次考试定终身走向过程化;四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核。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现状的思考中,检索和概括出如下主要评论观点:一是认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需要反思和改进;二是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考试目的、形式、内容、命题、分析反馈方面存在弊端;三是认为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严重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表现的考核;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积极探索考试评价新机制,改变以往仅对课本知识层面和教师课堂讲授理论方面的考核模式,即总成绩=平时成绩(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等为评价依据)+期末笔试成绩(教师命题开卷和闭卷成绩);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只重视知识记忆、方法单一,凭一张试卷解决问题,忽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和实际表现,没有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真实检测出学生学习和教学效果;六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从内容、形式、评价方式上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凡此种种。

第三节 传统考核方法及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考核模式包括具体的考试方式及其考核理念,即支配考试方式的主导观念。所谓传统考试模式是指用整齐划一的卷面(开卷或闭卷)考试方式来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成绩。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仍采用以试卷考试(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方式为主,使用其他方式只占少数。尽管“05新方案”实施前后,各高校都在力求改进传统的以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但总体来讲,至今,高校还在延用传统的考试模式。这种状况在当前的一些高校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学校还很严重。试卷方式之所以能得到长期实施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传统的惯性使然,人们已经习惯于旧的做法,要想对它进行变革自然会遭到抵制,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希望用原来的方法来应对新的变化,用旧瓶装新酒,被动地应付课程改革;二是缺乏改革创新精神,有些高校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因循守旧,思想僵化,抱残守缺,裹足不前,不思进取,成为考试模式革新的绊脚石;三是一些高校的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只要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就万事大吉了,至于如何展开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手段、增加教学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以及怎样进行课程考核等问题,则不甚了了,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一、“05新方案”实施以前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05新方案”实施以前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及模式比较简单,基本以卷面考试为主,卷面考试模式也并非一无是处,这种考试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它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区分,即依据分数来把学生分为好、中、差,而且它之所以受到青睐就在于它是一种简捷、明了且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它的具体优势为:

1.客观上有助于检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引导学生重视教材知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教学大纲实施,按照教材内容组织教学。而试卷考试最有利于引导教师和学生遵循大纲教学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教材知识是获得预期成绩的最主要的手段。对于教师来说,试卷考试可以有效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可以为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提供统一的评判标准,保证学生考试成绩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闭卷考试的试题一般有填空、名词解释、选择、问答和材料分析等类型,开卷考试以主观类题型为主。但无论开卷闭卷,考题大都以教材的表述为标准,即便是主观题,也以正确地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原理为前提。其优点是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评卷过程中的随意性。只要监考严格,试卷考试模式就可以大体上保证学生考试成绩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3.操作简单。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持续扩招,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师资力量却并没有相应地扩大规模。在普遍缺乏师资力量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都是大堂课,一堂课学生少的有四五十人,多的有二三百人。由于师生比例较大,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无法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管理和考核。在这种情况下,相对简单、便于操作的试卷考试方法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模式的首选。

卷面考试模式的优越性并不能说明它就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科学评定,而且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本身弊端就很多。

1.整齐划一的考试方式是对教师和学生创造性的扼杀和钳制。这种考试方式也被称为统考,在考试方式上,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实行统一的开卷或闭卷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属于规范性命题,每题必答;在成绩的评判上,以统一的参考答案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这种考试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人的思维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其思维是不一样的。思维的差异也使人们在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上产生不一致。不同的教师讲授同一门课,针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其讲授的内容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同样的道理,对于学生而言,即使是同一个教师教同一个班级,因为班级中存在着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接受也必然是不同的。

2.试卷考试方式客观上注重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有余,而对信仰、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关注不足,因而在事实上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教育功能是任何其他类课程无法取代的,决定了其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在我国高校,上至教师下到学生都普遍存在着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现象。由于囿于教材内容,试卷考试方式往往表现为仅注重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教育功能中“知识”一项。由此,其最大的弊端是虽然有助于学生学习教材知识,但却使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做一般的课程来对待,以分数的高低来审视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其他课程一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只要考试成绩合格,就算是通过了。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时机械记忆、临阵磨枪的情况很普遍。考试结束以后,除非为了考研,否则就再也不看相关的书籍或教材,结果就像是猴子掰包谷,学一门丢一门,整个学习过程实际成了“课堂上学知识,考试前背知识,考试时考知识,考试后忘知识”的过程。

3.单一的考核指标造成学生学习目标的单一性。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包括对信仰、知识、能力和素质四个方面的检验,但试卷检验的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态度(是否认可和信仰)、道德水准及公民素质在内的其他三个方面的情况则无从体现。由于成绩与学籍、奖学金、各种奖励等紧密挂钩,往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获得预期的试卷成绩为主要目标,又由于考试时只有照教材中的表述给出答案,才能得高分,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很小,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背诵上。结果是优异的成绩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一位目标,而实际的学习效果则无人问津。我们不乏看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未必思想最好、素质最高、能力最强。因此一味使用这种单一的考核标准最终致使除知识方面外,信仰、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长期得不到重视,基本的、可操作的考核指标及方法长期缺位。这样的试卷考试方式,丝毫无益于全面真实地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益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实际效果。

4.传统的考试模式实行考试和教学两者分离,学生重考试而轻学习。尤其有些学校实行所谓的教考分离制度,教师讲授的内容和考试的内容没有关联,导致学生平时学习自由散漫,上课不听,平常也不阅读书本,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到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靠短时突击应付。如果是闭卷考试,则死记硬背;如果是开卷考试,则结果更差,有很多同学到考场上乱翻书,寻章摘句,四处找答案,以图蒙混过关。其弊端是,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被打破了,考试成为唯一值得重视的事情,教学成为无关紧要的陪衬,学生的知识、能力都无法得到提高,强行记住的知识或根本没有经过记忆的知识,考试之后很快就烟消云散,不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丝毫印记。长久下去,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造成思想僵化,可能考试的分数上去了,但能力下降了或者根本就没有获得任何能力。

总之,传统的考试模式违背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扭曲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造成学生认知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容易引起学生的人格分裂。传统考试模式的不科学,其结果必然是考试效果和教学实效性之间的分离,对传统考试模式的革新势在必行。

二、“05新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的改进

“05方案”的立足点就是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理论需求,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就是“淡化体系意识,强化问题意识”,将原来细化的学科综合起来,通过综合学科的优势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的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不再拘泥于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通过专题式教学,把重点放在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在教学中运用理论分析问题,教学完成后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的目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更新必然体现在考试的方式上,“05方案”中关于考试的阐述是原则性的,大概指明考试的基本方向,即“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它大致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第一,传统的考试方法必须要改革和完善;第二,考试方式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第三,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思”和“行”。尽管“05方案”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具体的、细致的、可操作的考试模式,但它却为考试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它鼓励考试方式的创新,使之与整个课程改革相适应。

自“05方案”施行后,许多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在考试方式的革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见成效。虽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在考试上依然沿用原有的模式,使“05方案”实行效果大打折扣。但在考核模式与方法上进行了有效探索。

1.确立平时成绩“新内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把平时课堂表现纳入评价体系,把课堂参与纳入考核。当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讨论中,我们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见解采用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较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另一方面,我们不应当将平时成绩的考核范围仅仅局限于学生在上该门课时的表现,学生在该学期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突出表现在平时成绩中也应得到适当体现。

2.构建多方位考核主体。多方位考核主体,就是建立一个包括任课教师、班级辅导员和学生在内的考核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辅导员、学生都是考核的主体,但承担的任务不同,任课教师要独立完成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参与实践性考核。对于实践性考核内容,由辅导员对全班学生进行考核,全班同学在班委会的组织下互相考评,每个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将学生获奖和违纪受罚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学生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奖励都要根据获奖层次给予适当加分,而对于受到的各种处分也要分层次扣分。学生在共同参与的考核活动中,达成了对课程目标的一致性理解,并在追求目标时形成了考核的一致性程序和过程,改变了传统的考核关系,使考核的过程同时也成了教育的过程。

3.由侧重知识型转向能力型考核。大量的事实表明,传统的单纯的理论知识型命题已经不适应教学改革新形势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因此,改变传统考试命题方式,开拓能力型考试命题的新思路是十分必要的。所谓能力型考试命题是指在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考核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命题思想指导下的命题。能力型命题体现了时代精神,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根本原则的要求。能力型命题的主要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论述题等。各种题型的内容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考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对具有创新精神的答案要在分数上给予肯定。考试命题具有导向性作用,其基本精神应该与平时教学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4.由笔试型转向实践型考核。针对各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在改革传统笔试方面,一方面,调整考试题型。突破传统的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等标准化模式,从注重考核学生知识储备向考核学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适当设置一些理解性、应用性题型。另一方面,改革试题内容。在试题设计上尽量杜绝以死记硬背原理为内容的试题,要求学生不唯书、不教条,从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只要观点正确,论证有力,就予以肯定。同时,我们也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考察。在实践考核中,我们可以同基层党委政府联合在农村设立实践基地、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社会调查,让学生既可以了解我们社会上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情况,又可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有针对性地安排校外专家讲学、参观社会实践基地等教学内容,将学生出勤参与情况以及撰写观后感和调查报告等各项内容作为判定成绩的重要依据,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律意识;在平时也可以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娱活动、公益劳动、参观访问,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事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学习积极性、增长才干、增长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05新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的改革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的改革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它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实际出发,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锐意改革,不断创新,逐步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考试模式,使“05方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改革需要新思维,要敢于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打破传统的束缚,建立起系统的、过程的、复合式的、动态的考试体系,综合运用平时和期末、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等多样化的衡量指标,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师生双方的互动,尽可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真实的情况。“05新方案”的实施带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变化,极大地推进了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组织建设。作为素质教育性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其考试内容设置是相对灵活的,考试形式应当而且可以多样化。各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避免教学与考试脱节、一份考卷定成绩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及考试成绩计算不科学造成偏差等不公正倾向问题,尝试着多种考试方式。检索多篇论文和考试资料,可见应用和探索中的考试方式有笔试法、口试法、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开闭卷结合法、期末考试加平时考核结合法、综合考试法、免考激励制、口试和实践考试法、五级考查制等多种考试方法。目前,各院校应用的考试方式和类型种类较多,各有侧重,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现状在新课程实施前后,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

1.考试观念有所改变,但考试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考试的主要功能包括评价、督促、反馈和导向功能。其中评价功能是考试的基本功能,督促和导向功能是考试的重要功能。尤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考试更应注重其督促和导向功能,使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工具。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它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目的是把我国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不同的要求,它除了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力求改变过去只注重考试的评价功能的理念,不把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考试作为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记忆多少,更重要的在于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多少。因此,我们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目标定位于以考核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各高校都在努力确立一套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考试评价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成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提高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无系统、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这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深层原因。而要建立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就要综合发挥各种考核方式的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特点和宗旨是确定其考核模式的依据,这就意味着应从信仰、知识、能力、素质四个方面综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试卷考试模式可操作性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重要形式保留了下来,但试卷成绩在期末总评中的比重太大;课程论文有益于考察学生的能力,能够发挥其作为考核方式必要补充的积极作用,把关不严又会导致抄袭;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报告、平时的课堂讨论、辩论等重点培育和完善检验学生的信仰、能力和素质考核的子体系还不成熟,思想政治考核整套体系有待完善、均衡发展。

2.考核方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效果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应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充分发挥考试的督促和导向作用,以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体说,采取了笔试、口试、闭卷、开卷相结合,有纸试卷和无纸试卷相结合。闭卷、笔试等形式可以检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督促学生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并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口试可分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及期末综合口试,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争论中不断地提升自己;期末综合口试对学生要求更为全面,不仅考查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和导向作用更大。此外还适当采用无纸化考试,尤其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提交小论文,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批改,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还使学生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实际应用,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及创新能力。

然而,无论哪种考试方式目前又都存在着弊端。对于闭卷考试只考理论,但灵活性不够,不容易反映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可能导致死记硬背。而开卷考试会导致没有紧张学习的气氛,很容易忘掉所学的内容,基础知识、理论掌握不够;有人存侥幸心理,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纪律松散,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下降;有时容易将开卷考试转化为单纯的抄书,答题内容太散,随意性大,有作弊的可能。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可以克服死记硬背,锻炼写作、思考等能力,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适应情况不一,短期内质量不能保证,另外,不能保证没有人会抄袭论文或者从网上下载文章。

3.考试内容的丰富,增加能力考核,却难以避免考试功能泛化问题。“05新方案”实施以来,多数高校改变了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相应增加突出能力以及创新性精神的内容,以增强能力考核。考核的范围也较广泛,不仅包括教师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也包括课外应该阅读的相关内容,以考核其自学的能力;考试的内容较灵活,既包括记忆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对具体问题的观点,考核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考试的方式多样化,既包括在课堂中完成的内容,也增加在课下完成的内容,增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总之通过灵活多样的命题和考核方式,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此外在阅卷中也把“采点给分”与“采意给分”相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反思、批判和创新,努力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和改革现状的评论具有良好的初衷,却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考试与评价界限不分明。二是考智与考德划分不清。三是考知与考行限定不准。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能划分清楚,考与评、智与德、知与行就会在考试考核探讨中发生混同,考试就会承载超出考试功用的负荷,成为无法实现的预期。同样,评价也会承载超出评价功用的负荷,成为无法涵盖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评价。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或者规定考试成绩体现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考核评价标准并不符合教学考试规律,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考勤、课堂表现、实践记录、行为奖惩等办法达成学习成绩的转换既不科学,也没有理论依据,甚至不符合法律。因为尚无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即以现行的考试做法、设想或简单规定增加考试的功用,希图实现素质评价的考核目标,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美好模糊想象,不会得到实际的效果。具体的素质评价比较考试来说,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涉及德智体美,智、体以外的要素,更多涉及人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和表现等,这一切内容,在测量评价中都需要定性或定量指标及量来实现指标的数量化,没有适宜的指标体系和记录、统计、评核情报信息就无法完成评价。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的评价功能实际上已经大大超出,认真考察一下当前实际执行中的考试和对考试的成绩计算,以及希望考试达到考核学生众多思想道德、行为表现的建设性呼声、批评性意见,不难作出考试评价功能泛化的判断。

4.考核注重过程性,督促和引导学生重视平时学习,但实际操作简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不仅需要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而且需要将这些理论逐渐内化成为自身的素质,它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平时的学习过程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过程性考核将有助于大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通过加强过程性考核,督促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知识的积累,避免或减少期末突击复习或是投机取巧甚至作弊现象的发生。过程性考核,就是要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考核,从而加强平时的学习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严格考勤,课堂是我们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渠道,目前各校不同程度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出勤率不高的现象,通过考勤,并将其纳入成绩总分的办法,先将学生引入课堂,再通过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平时考核要严格、规范,避免流于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演讲、讨论、辩论等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通过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形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从中得到乐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师资力量却没有相应地扩大规模。在普遍缺泛师资力量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都是大课堂,一课堂学生少的有四五十人,多的有二三百人。由于师生比例较大,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无法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管理和考核。在这种情况下,相对简单、便于操作的试卷考试方法仍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模式的首选。

5.探索建立复合式考核主体,但实际考核主体仍然单一。所谓复合式考核主体,就是成立一个包括任课教师、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在内的考核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辅导员、学生都是考核的主体,但承担的任务不同,任课教师要独立完成理论知识的考核,同时参与实践性考核;对于实践性考核内容,由辅导员对全班学生进行考核,全班同学在班委会的组织下互相考评,每个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共同体在共同参与的考核活动中,达成了对课程目标的一致性理解,并在追求目标时形成了考核的一致性程序和过程,改变了传统的考核关系,使考核的过程同时也成了教育的过程。

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绝大多数还是单一的、单向的考核,是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忽视了学生自评、互评等多项、多样的考核,造成考核的不准确,这种考核是书本内、课堂内的考核,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特殊的时空延展性。只有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超越现有考核视野,形成改革新思路,才能重新建构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

6.反馈途径的积极探索,但反馈功能仍然滞后。考试的反馈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尤其对大学生来说,正是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阶段,他们非常需要老师及时给予指导。探索一条有效的反馈途径非常必要。教师也可以通过考试的反馈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增加课堂讨论和演讲等形式,是及时指导和反馈学生学习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将平时的论文及报告通过网络平台提交,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批改后将作业反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其实际操作能力,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这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方式。

目前的考试模式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通过成绩单了解自己的成绩,至于对在何处、错在何处,却无从知晓,久而久之,平时的小论文等也就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甚至很多学生并不是自己去完成,或从网上下载文章,或抄袭他人的作业,期末考试也是突击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降低,甚至认为可有可无,不加重视。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反馈功能滞后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大班上课,人数众多,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要承担400—500人的教学任务,所以无论是批改平时的作业,还是批改期末考试的试卷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其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有限,课程结束后教师很难继续与学生沟通,教师不能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不利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

综上所述,“05新方案”实施以来,许多高校开始认真研究考试模式的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套能够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目标的考试模式。李卫红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一套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平时作业与期末测试、理论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运用以及思想道德修养的科学有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构建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模式也是我们的责任。当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也不能仅局限于考试成绩,更要看学生的实际表现,如果能够把课堂之外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也纳入考核范围,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章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问题和症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其考核、考试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教育效果的一种检验方式。考核的内容与方式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科学的考核具有教育、管理、导向、鉴定和激励等功能。能否推进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时俱进,变革传统的考试模式,找到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与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关键环节之一。

第一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面临的挑战

一、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下简称“新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提出了新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在“05新方案”的新思路之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改革与创新考核体系,如何实现新方案对考核要求的效果,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加以研究和探索的新问题。科学有效的考核改革,需要教师以课程的性质、内容、目标和特点为依据,在准确把握新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要求、课程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05新方案”要求:“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有学时要求、有经费保障地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第一次,实践教学的效果也必然应该在考核中加以体现,在考核中得到检验。这样才能不断改进教师实践教学组织、内容和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各高校已经普遍有了较深的认识并已经开始实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相比课堂教学而言,实践教学虽然有教学进度表上的“实践学时”,但作为新生事物暂时还缺少相关教学文件的支撑,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实践教学效果还没有成熟的评价标准;有经费保障,可是由于受到一些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实践是“旅游”、“玩”,组织起来受到种种限制;组织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也略显薄弱。

高校扩招后,师资不足成为困扰许多学校的普遍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采取3~4个班大合班教学,教师教学任务重。由于授课学生人数特别多。一个老师要负责组织几百个学生的实践教学是相当困难的。和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专项经费,但数额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与理论教学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开展的时间不长,经验较少,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还不统一,还处于摸索阶段。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是将实践教学放在寒暑假期间进行。由教师事先布置社会调查题目和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开学后学生上交调查报告,教师根据调查报告给出实践教学的成绩。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易于实施,社会调查也能让学生接触社会,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教师对学生实施社会调查的过程缺乏管理和监督,使实践教学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往往“参照”一些现成的东西,甚至有的根本没有进行社会实践而拼凑一些东西交上来,影响教学效果。鉴于人数太多不能全部带出校外组织社会实践,有些学校会组织一部分学生代表进行一些参观考察活动。这种形式最受学生欢迎,但往往是“以点代面”,能接受教育的只有少数学生。学生最后的实践成绩也有失公平,有的学生实践认真并负责执笔写实践报告,而有的学生最后抄一些现成的东西应付。如何克服学时少、师资力量有限、资金不足等条件限制,按照教学内容要求科学设计、精心组织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改进考核体系,客观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教师当前需要研究的课题。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让校园中的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他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品格,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机制,调动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增强社会实践的效果。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把社会实践的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后的成绩总评,不断探索社会实践课的考核方法,从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出发,从考察社会实践的效果和收获出发,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地考核实践课。尤其要研究大学生的特点,让大学生接受考核方式,喜欢考核方式,而不是应付考核,这样的考核结果才会有意义。

二、以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为切入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完成高校在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历史使命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进入新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进一步把人才问题推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成为关系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基础性、核心性、战略性资源。从国内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人才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人才强国战略正是我们党和国家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时代挑战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确保中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地位,要求我们必须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才方面的挑战最为严峻。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潜在优势,走人才强国之路,是必然选择。人才事业建设,关系到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21世纪的前20年是中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2002年,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直面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为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人才发展规划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政策,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实施等。

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教育战线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担负着特殊重要的使命。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德者,才之帅也”,人才素质要素中,思想政治素质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当前,在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赢得人才争夺战的胜利。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在《人才战争》中说,“人才战争所争夺的对象,正是那些能够影响世界经济、军事、金融、能源、科技等所有重要领域的顶尖人才。人才战争的成败,最终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命运。”在世界人才大战中,中国虽然不是人才流失比例最高、受害最深的国家,却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指出: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近140万名留学生,居世界之最,而归国留学人员不到三成,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超过百万。而美国《科学》杂志甚至把清华、北大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启迪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研究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发扬爱国奉献精神、科学民主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体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考核具有反馈和激励的功能,通过考核,检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是否真正进入到大学生的头脑,是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新时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度;考核更应该体现它的激励功能,通过灵活的考核题目,紧密联系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联系国家的重大形势政策,联系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引导他们追求崇高的科学理想和信念,正确处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