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业务(第2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18:54:40

点击下载

作者:曹璐,罗哲宇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广播新闻业务(第2版)

广播新闻业务(第2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广播新闻业务(第2版)作者:曹璐,罗哲宇排版:KingStar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1-01ISBN:9787811278415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认识广播媒介

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实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麦克卢汉

如果从1906年美国发明家费森登的广播实验室成功地进行无线电广播算起,无线电广播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如果从1920年世界上第一家无线广播电台KDKA开播算起,广播也已诞生89年。广播这个历经世纪百年的电子传媒,经历了初创时期的辉煌,也经受了电视普及后的低谷期。面对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和现代传播技术的变革,广播人经历着深刻的媒介理念变革,不断拓展广播新的发展空间。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广播如何在媒介理念与实务变革中引进“新尺度”,是当代广播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

那么,什么是广播?关于广播,不同时期、不同语境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无线电传送的叫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叫有线广播。(《新华词典》)

广播或电视信号以电子方式发射,供一般大众接收,有别于特定接收者发射的私人信号。(《大英百科全书》)

利用无线电普遍传播消息谓之广播。(《美国联邦通讯法》, 1934年)

在以上的界定中,《新华词典》所指的广播是指狭义的、以声音为主体的广播媒介;《大英百科全书》所指的广播是指广义的电子传媒,即包括广播(Radio)和电视(Television)。世界著名的广播公司——英国BBC、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都同时经营广播和电视。1934年电视还在研制阶段,因此《美国联邦通讯法》所指的广播主要是狭义的广播。随着“二战”后电视的普及,广播的外延拓展,现在则主要指电子传媒,即包括广播和电视。

本书的“广播媒介”主要论述以听觉传播为特征的广播新闻业务理念与规律,其中部分内容涉及网络广播。第一节社会变革中的广播媒介

人类以声音作为与他人联系的方式(包括作为娱乐方式),应该说渊源久远。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创造并不断完善口语传播符号。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人类的传播活动不断改进信息传播和储存的方式,不断提升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人类的传播活动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进入21世纪的新媒体传播时代。下面,我们就从社会变革的视角分析广播在传播革命中的生存环境变迁。一、口语传播

人类早期的口语多属情绪性声音,这种原始语言虽然缺乏明确的指代或转述能力,但已具有初步传播的意义和效果,起到了分享信息、感染情绪、沟通交流的作用。口语传播具有把声音与指代对象分离的特征,但传播效果有相当的不确定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原始语言逐步转化为具有转述能力的语言,从而提升了口语传播的有效性。人类通过口语交流分享见闻,汇集经验,形成文化。

就广播而言,口语是广播听觉符号的主体,所以传播学者的评价是广播使人类进入了新的口语传播时代。因此,口语传播对广播媒介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二、文字传播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传播有了代表语言的符号。文字传播克服了口语传播声音的易逝性,使信息交流具有可记录性,从而得以保存,促进了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承。文字传播突破了口语传播面对面的时空语境,使信息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的出现促使人类对传播内容进行概括、提炼、修正,提升了文字传播的品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文字传播使人类的传播活动进入了以文字进行交流的、新的传播境界。因此,文字传播在人类的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字传播的局限主要是不易普及,特别是受到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有条件学习和掌握文字的人往往局限于社会的中上层。据考证,原始的文字出现在五六千年前,但是社会发展至今,仍有相当多贫困地区的人口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在当今发展中国家,普及文化、扫除文盲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在当今“西强东弱”的传播格局下,发展中国家乃至欠发达国家、地区文字传播的真正普及还有待时日。三、印刷传播

中国是印刷技术的发源地。隋代已有雕版印刷,宋代毕升发明了胶泥活版印刷。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制约,中国的印刷技术未得到充分开发。

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过程,使现代印刷技术在欧洲广泛普及,从而被传播学者称为“古登堡的发明激发了西方世界的一场名副其实的传播革命”。17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促进了印刷技术的完善,为大量出版新闻报纸提供了技术保证。新兴市民阶层对市场和社会信息的强烈需求,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报纸。1660年,德国《莱比锡新闻》创刊,成为现代报业先驱。现代报纸的出现,使人类传播活动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

报纸的优势在于:读者阅读主动,可携带、可保存;读者选择余地大,专业化程度较高;报纸运用标题、版面、图片、图表等多种视觉符号、多种报道体裁和样式提升视觉传播冲击力;报纸吸引广告主投放广告,可适当扩版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进入“厚报时代”。报纸促进了大众传播人员和大众传媒市场的出现,促进了大众传媒走向成熟。

报纸的局限在于:印刷传播流程需要一定的印刷出版周期,即使是日报也难以做到同步报道;阅读报纸要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订阅报纸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收入处于中低端的家庭难以承受,从而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报纸对全民社会的影响。四、电子传播

19世纪中后期,电子技术开始应用于人类传播,使人类传播进入了新的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开创了人类接受信息、认知世界的新方式,也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20世纪初,广播媒介问世,使人类进入了新的口传时代;20世纪中期,视听兼备的电视媒介诞生,使人类传播进入了现场直播时代。麦克卢汉说:“电子媒介的出现,把分散的世界重新聚合起来,通讯卫星和数字化、网络化,使传播消灭了时间、空间的距离,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1.广播

广播是20世纪20年代具有革命意义的科技发明。和印刷传播相比,广播这一听觉电子传媒表现出以下优势:(1)传播迅速及时,电波以几乎同步的传播速度,使广播成为传播信息最及时的大众传媒,又称“立即性”媒介;(2)伴随性最强;(3)动态收听;(4)服务性强;(5)听众参与互动性强;(6)打破时空限制;(7)经济实惠、低投入等。广播作为听觉传播,以特有的听觉感染力,为听众提供信息、知识、娱乐、文化、教育等多元功能服务。在20世纪中期,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广播进入黄金时期,成为不可或缺的家庭媒介。随着半导体的普及,广播成为伴随性强的个人媒介。

随着电视的普及,广播受到了严峻挑战,进入低谷期。电视的出现也促使广播进入变革发展期。广播以分众化、地方化、专业化、类型化、参与化、网络化等变革思路,使自己在电视时代得以振兴和持续发展。媒介无强弱,重在看发展。广播的竞争对象与其说是电视,不如说是自己如何超越自我。2.电视

在音频技术的基础上,电视运用光电转换和图像扫描技术传输图像,使自己成为视听兼备的电子传媒。

19世纪初,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发现了化学元素——硒(SE),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梅发现了电流通过硒时的光电转换特性,从而奠定了电视发明的基础。19世纪后期,德国科学家尼普可夫的“电视信号传播图像机械扫描圆盘”,通过视觉暂留作用,使快速扫描呈现完整的活动图像,促成了电视的发明。随后,电子显像管的发明使电视成为可能。20世纪初,工业发达国家积极开发电视技术。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创造出第一台电视机的雏形。1930年,贝尔德发明了有声电视,至20世纪30年代末期,电视技术发展已接近成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电视研发停止。至二次大战后,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相继走向市场,使电视业成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传媒事业。

电视媒介的优势主要有:(1)视听兼备,具有共时空效应,有一种评价是:“自从有了电视,人人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参与者”; (2)电波传送的即时性、同步性,加之ENG摄录一体化的现代化拍摄设备,使电视可以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且可以滚动跟踪事件进行报道;(3)视听多元符号的综合性发挥,使电视报道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4)电视节目的多元内容,提供了除新闻以外的娱乐、教育、科技、体育等多种信息服务内容;(5)电视的普及给广告商带来巨大的投入空间,而广告则给电视带来巨额收入。

电视媒介的局限主要有:(1)线性传播使受众处于被动收视状态;(2)电视需要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的自由度受到侵犯;(3)电视画面虽然一览无余,但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表象,镜头的选择有时会与生活的真实、事件的真实相悖;(4)电视的过分商业化运作,会弱化媒介的公共服务意识,引发浮躁、媚俗等不良倾向,特别是暴力、色情镜头等,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正如传播学家施拉姆所说:“电视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如何驾驭电视是对人类更大的考验。”五、新媒体传播时代“计算机信息网络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方面具有媒体性质和功能,故称之为网络媒体(Net Media,或Online Media)。”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传播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因此,又称新媒体时代。其主要特点是:开放性——不受时间、地点、频率、国界的限制,一网相连,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时收到所需信息;主动性——改变了受众在广播电视线性传播中的被动局面,受众成为主动选择信息的主体;互动性——受众随时实现双向、多向的信息互换、反馈、互动;多媒体性——以超链接、多媒体符号实现复合传播形态;包容性——互联网数据库信息几近海量,易储存、易复制、易检索,大大拓展了大众传媒的服务功能。网络传播的局限是:网络安全存在重大隐患,网络通道狭窄,网络信息“垃圾”成灾,网民比例较低,网络信息流通失衡,“信息侵略”威胁等。互联网融合了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组织传播、个体传播等几乎所有的传播形态。从这个角度讲,新媒体时代“已为人类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天地”。

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大大拓展了传统媒体的兼容性,传统的广播与网络融合,多符号、多终端的“声播”与“网播”互动,使广播进入了新广播时代。听众从被动收听到主动选择,信息流动更加自由。广播打破了传统地域覆盖的局限,实现了跨区域传播。听众参与互动的主动性增强,传播模式从传统媒介的“一对众”转化为“多对多”,每个人不仅有了“听”的机会,还有了“说”的条件。但媒介的整合、汇流,不等于否认传统媒介的原有优势,而是传统媒介优势与新媒体优势的互动整合,是对传统媒介的功能优势进行深层开发和放大,满足日益提升和变化的受众需求。对网络时代广播潜力和前景的认知,关系着当代和未来广播的发展,是今天广播人必须直面的课题。表1-1 社会变革与大众传媒

思考题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新的口传时代”的理解。第二节广播媒介的传播优势与局限性

电波广播的唯一符号是声音,广播是听觉符号依托时间流程的线性传播。和印刷媒体相比,广播的声音转瞬即逝,听觉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听众收听广播要适应线性传播流程,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电视相比,广播不具备视听兼备的“共时空”效应,但相对又避免了电视对人的自由度的侵犯。媒介优势往往是潜在的,必须靠媒介人主动驾驭规律,积极开发,才能呈现优势传播效果。媒介局限往往是现实的,必须靠媒介人清醒地认识媒介自身的局限和种种表现,主动弥补局限。因此,广播人不仅要扬长避短,更要扬长补短,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声音的潜能,努力使声音的传播优势得到最有效的开发。一、广播媒介的传播优势(一)伴随性强的媒介

收听广播的唯一渠道是通过耳朵实现听觉传播功能。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广播从家庭媒体变成个人伴随性媒体。听广播不仅“解放”了听众的双眼,还“解放”了听众的双脚。听众可以边做其他事情边收听广播。每天24小时,除了睡觉,相当多的时间人们处于做事或活动的状态。因此,广播可以声声相随、时时相伴。随着收听工具的微型化、数字化,只要是电波覆盖所及,听众便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广播,边活动边收听,包括驾车收听。广播节目的有用和可听等特质,使听众从“无意注意”进入“有意注意”状态,在伴随性状态中实现了听觉的有效传播。因此,有人将广播称为伴侣性媒介、贴身媒介。迄今为止,广播似乎是伴随性最强的媒介。(二)动态收听的媒介

现代社会引发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农民中相当一部分人“流动”到城市,成为新的城镇居民。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讲,“出行”不仅是工作需要,也是生活需要、旅游消费需要。晶体管的发明,使收音机从家庭的客厅摆设变成了微型半导体或车载收音机,广播真正成了“声声相随、时时相伴”的动态收听媒介。据美国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所有18岁以上的美国成人听众中,在汽车中收听广播的比例高达83.8%。从发展来看,广播的动态收听适应了当代社会人群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发展。(三)立即性传播的媒介

广播的直播方式使广播成为开放性的“时间版面”,记者可以在新闻事件现场同步报道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重要新闻事件跟踪滚动播出,使广播成为可以“随时出版”、“连续出版的报纸”。广播全新闻频率的滚轮式播出方式,做到了“听新闻不用等”,实现了理想的新闻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在需要新闻时随时打开收音机。(四)服务性强的媒介

广播中的公共服务信息应是必听性信息,如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气象预报、股市行情、交通信息、市场信息、就业信息、求学信息、文化信息等。广播应及时提供最新的公共服务信息,实现对听众生活、保健、文化消费的全方位服务,成为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秘书”。目前,几乎所有广播频率都有服务性信息,但对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粗放化现象。如何使各种必听性服务信息更加准确、实用、有效,更加人性化,是当前急需改进的。广播媒介对公共服务信息的重视程度,是广播人社会责任的体现。(五)情感媒介

广播的核心是声音,声音传播的核心内容是口语。广播使人类进入了新的口语传播时代,人类的口语交流可以将听觉传播传真、传情、传神的效果开发至极致。通过现代传播技术,口语交流可以跨越时空,使广播成为一种最具人文关怀的媒介。麦克卢汉说:“广播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广播媒介使用价值之外的情感价值、认同价值,切实融入了听众的心灵空间。比如,具有品牌价值的情感类广播节目,对困惑乃至危难中的人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还能调动社会公益力量,凝聚爱心形成救援合力,充分体现了广播在社会转型中“将心灵与社会变成合二为一的共鸣箱”作用。(六)受众参与互动的媒介

现代传播技术和广播直播方式的包容性,使广播的参与方式更为灵活多样,例如打电话、网络参与、手机短信参与等。广播的反馈机制几乎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从传播效果讲,反馈特别是即时反馈是优化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如广播谈话类节目、热线参与类节目,可以使广播成为与受众多渠道沟通的信息整合平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海湾零距离》的节目构成就分为:新闻+连线前方记者+专家分析+听众手机短信参与互动,节目播出35天,累计收到听众手机短信4万多条。这不仅开发了广播媒介参与互动的潜质,也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七)相对低投入、高回报的媒介

据业内人士预测:开办一个小型电台频率,投资200万元即可启动,并能做到当年赢利。就中国广播广告的营业额来讲, 2003年广播广告只占全国广告总额的2.5%,但就其增长幅度讲,2000年、2001年、2002年广播广告的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年增长率超过了电视和报纸。据业内人士预测:至2010年,广播广告经营额比重亦是连年上升的趋势,广播广告经营额比重将由目前的2.6%上升至5.6%。就广告到达率来讲,广播广告的到达率为81%,电视为76%,报纸为69%。这虽然只是一种预测,但总体上反映了广播经营已经进入持续上升的态势,其中广播的低投入和相对高回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八)高存活性媒介

半导体依靠电池供电,可以离开交流电源,使人们灵活机动地收听。在突发事件的停电状态中,广播可以依靠自备发电机供电。现代社会对电的依赖性相当大,一旦停电,社会生活便几近停顿。1999年厦门遭遇14号台风,大面积停电、停水、停煤气。居民看不到报纸,看不成电视。厦门人民广播电台依靠自备发电机,开办了直播特别节目——《台风真情热线》,使广播在突发事件中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成为社会互动救助的连心热线。在突发事件中特别是在重大灾难性事件中,依靠广播能迅速形成危机预警和社会救助机制。这些都使得广播成为高存活性媒介。2004年印度洋海啸,印度洋上一个小岛的广播及时预报了海啸,从而拯救了5000人的生命。2008年中国南方冰雪灾害造成大半个中国交通阻塞,甚至停电、停水。1月21日早上7点开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爱心守望 风雪同行》特别直播节目,全天关注因风雪被困在公路、铁路的出行人群,积极联系政府、行业等有关部门实施有效救援,通过电波形成了巨大而有效的重大危机事件的救助系统。如何开发广播在突发事件中难以替代的危机预警作用,是广播媒介自身乃至政府和社会必须直面的新课题。二、广播媒介的局限性

广播是线性传播,有学者概括为“三个看不见”,即看不见所说的事,看不见说话的人,看不见有关的文字,唯一的符号是“听”。广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转瞬即逝,不易保存

广播节目借助电子信号传输,声音转瞬即逝,听众稍不留神,就可能听不清、听不懂。广播传输的这一特点使听众很难对某些信息留下准确印象,尤其是那些抽象的、内在联系复杂的信息。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听觉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即使现在收录音设备已相当普及,磁带和CD以及MP3的保存也需要技术加以保障,因而比起报纸的保存更为复杂。(二)听觉信息的不确定性

诉诸声音的广播通过主持人、记者等人物的语言,包括语音、语调的变化,可以传达出采访对象不同的信息含义,对于听众有效理解听觉信息有着积极作用。在信息传递中,只有7%用语言, 38%用声调(高低、快慢、长短),其余55%靠表情。在没有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辅助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语音、语调、节奏等传达的听觉信息可能会导致误解。另一方面,由于广播听众处于一种半接收状态,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难免产生理解的偏差和误解。要实现广播新闻的有效传播,要求听众做到收听与理解同步,即“同步理解”,二者不能有时间差;要求广播新闻的内容一听就懂,并能给人留下印象。广播新闻从业人员要熟练掌握听觉文本规律,将广播新闻的可听性要求落实到节目的分分秒秒之中,从而将听觉信息的不确定性降至最小。(三)线性传播的制约性

在收听节目时,广播听众相对处于被动收听状态。广播听众只可能选择收听哪个台的哪套节目,不能决定在哪一时间段播送哪套节目。广播节目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正常情况下,哪一天、哪一时段、何种节目都已事先安排。除非突发事件临时插播,可以中断正常节目,一般情况下,听众只能适应这种安排。在“时间升值、空间贬值”的现代社会,忙碌的听众很难保证“准时赴约”。广播的“时间版面”不可逆、不易查询,如何让目标听众掌握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内容,广播就必须做好节目预告和“导听”工作,让听众培养起“约会意识”。为了克服广播线性传播的制约性,许多广播电台开办了网络广播或让品牌节目上网,实现了声音广播与网络广播的互动,从不同程度上弥补了声音广播被动收听的局限。与之相对应,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使得广播专业技术更易于掌握。收音工具将更加灵活便携,不仅伴随性更强,而且可以做到多符号内容显示。这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听众的主动选择和参与空间,从而拓展了数字化时代广播的生存空间。(四)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广告价位相对低廉。尽管广播广告收入总量低于电视、报纸,但由于在信号播出、节目制作、设备投入等方面广播的成本相对低廉,因而近年来广播的千人成本增长相对较快。在美国,广播广告的利润率为80%左右。参照同样算法,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广告利润率也可以达到60%左右,并且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可见,广播是一种经营效益好的媒体。近年来,我国经营较好的广播电台广告收入不断攀升,2001年广播广告营业额增长了20.34%(报纸为7.67%、电视为6.1%、杂志为4.95%)。经营较好的电台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北京、浙江、山东等地电台都超过了40%。就中国媒体广告总体份额来讲,与电视和报纸广告份额相比,广播广告的比例还有较大距离。1995年至2002年,中国广播广告在全国媒体广告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一直维持在2%—3%,2002年中国广播广告在全国媒体广告总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为2.42%。与发达国家广播广告占媒介广告12%的比例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思考题

结合实际,谈谈对广播媒介的传播优势与局限性的理解。第三节广播听觉文本符号

首先,请看以下这则录音新闻: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今天开门迎客

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今天零点起开门迎客了。上午8点50分,3号航站楼迎来了第一架航班和首位旅客,以下请听记者的报道。

男:看空中的小飞点,顺着我手指的方向。

②【机场 飞机降落声】

上午8点40分,远方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小黑点,闪烁着灯光,越来越近了。这就是即将降落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第一架飞机,从济南飞往北京的SC1151航班。在塔台管理员的指挥下,这架飞机顺利地降落在第3条跑道上。塔台地面导航通过无线对讲机与机长联络。

男:早上好,北京地面跟着引导车滑翔,停机位是334。

机长:好的,我收到了。

记者:8点50分,直飞这架飞机的机长曾国强第一个走出舱门。

曾国强:整个机场的仪表导航设施都非常完备,飞机也飞得非常平稳。

记者:机场167个座位爆满。通过抓阄,来北京出差的张女士幸运地成为3号航站楼的第一位旅客。

记者:张女士,欢迎仪式结束以后,你准备干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张女士:①赶紧离开,记者太多。

这一架飞机的降落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3号航站楼在历经3年零9个月的建设后,从今天起正式开门迎客了。作为奥运会的重点配套工程之一,3号航站楼总建筑面积达98.6万平方米,是现有1、2号航站楼总和的两倍多,比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现有5座航站楼的总和还要大。这也让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在一夜之间从3500万人次增加到7600万人次,从世界排名的第9位一下跃居第2位。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总经理董志毅说:

董志毅:①从硬件和软件上向国际大型枢纽机场更迈进了一步,为我们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奠定了基础。

在这则录音新闻中,有三种具体的声音符号:

1.叙述语言,是由文字稿转换而成的有声语言。叙述语言基本的定位是“转述”,是一种单向传播的形式,具有完整、连续、合乎语法和逻辑等规范性特征。

2.以①表示的采访对象的声音,保持着口语的自然形态,既属于口头语言或有声语言,又属于音响。广播新闻中常出现的另一种声音,即记者采访时的提问或插入的语言,也既属于有声语言又属于音响。有的教材将这类声音称作“实况语言”,即现实事件及采访活动中发生的语言事实,具有原始的真实性。

3.以②表示的事物的声音,属于音响,用来表现环境。

综合以上各种声音形态,我们看到两种有声语言——由文字稿转换的叙述语言和采访时采录的语言,两种音响——事物的声音和采录的语言(如图1-1)。图1-1 广播声音系统

广播的听觉文本符号是声音,主要包括话语、音响、音乐、静音构成。(一)话语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信息“内储——内蕴——外化”过程的基础单元。人们说:语言是蜜,可以黏住一切。口语传播的特点是:面对面交流沟通,即时反馈,传受互动,多种符号(包括非语言符号)交织提升传播效果。话语是以语言为材料、语法为结构、语言为外壳的信息结构体系。广播的话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播报式

第三人称转述式,也是文字文本的听觉再现。特点是:非现场、独白式、规范性、单向传播(多是录播),事件发展与播报在多数情况下不同步。2.报道式

第一人称主体语言。一般情况下与现场事件同步进行,属于实况语境,记者以第一人称“我”的目击者、参与者身份出现。特点是:听、说、提问同步,同时进行现场观察、采访、报道。3.点评解读式

专家或专业人士对主体信息的背景、意义、发展趋势等进行现场解读,重在内容正确、简洁、点评到位,难在深入浅出。4.主持式

节目进行的主控环节。主持人自始至终是节目的形象代表,其任务是介绍嘉宾,整合现场记者的报道,以及在演播室直播中及时整合嘉宾发言、听众参与等多种信息。可以说,主持式是集播报式、报道式、点评解读式、交流式多种方式于一体。5.倾诉式

直抒事实、心情和感受。导播和节目编辑要善于识别、过滤,要善于对参与者进行提示、鼓励和提出规范性要求,努力形成直播中传播环节的优化机制。

广播话语的优势是进行互动:主持人、记者与采访对象、嘉宾就新闻事件或者某个话题进行互动式的讨论、交流。广播人不但要学会讲述——报道、采访、提问、评述,还要学会与采访对象和听众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广播人要培养平实、生动、真诚的话语风格,同时还要学会倾听。(二)音响

广播新闻中,录音报道类和现场报道类中的现场音响是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典型性的现场音响应成为全篇报道的主体信息,即支撑主题的信息。1.按内容分类

音响按内容分类,可分为人物音响(主要是话语音响,也包括动作音响)和事物的音响。事物的音响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音响,即自然界存在的音响,包括风声、雨声、雷声,以及动物发出的声音等;另一类是社会音响,即由人类劳动成果发出的音响,如机器、飞机、火车、汽车等发出的声音。2.按时间分类

音响按时间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场实况音响,是新闻事件现场采制的音响,要求具有新闻价值和时效性;另一类是背景音响,类似消息的背景,是对主体音响的烘托或延伸。

作为广播新闻中出现的音响应有时间、空间的规定性,要求是事件过程中的真实音响,不可模拟或引用类似广播剧的音响效果“配音”。(三)音乐

广播与音乐相伴而生。19世纪后期广播出现之前,贝尔电话公司在大城市提供音乐预订服务,通过电话线传送音乐。1916年,大卫·萨诺夫在《广播音乐盒备忘录》中提到“一个有关将无线电发展成为一种类似钢琴或留声机的‘家庭设备’的计划”。“这个想法是把音乐用无线传入人们家中——接收器可以设计成简单的‘广播音乐盒’。”①萨诺夫的预言在广播发展的80多年中不仅得到应验,而且得到“超值发挥”。仅以美国为例,2002年全美13817家电台中,音乐台约为9000多家,其中1/3为低成本的音乐台。因此,可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音乐都在广播中占有重要位置。

广播中的音乐形态包括:1.音乐频率

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之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北京音乐广播都属于音乐频率。2.音乐节目

音乐节目包括综合频率中的音乐节目和音乐专业频率中的音乐节目。3.配乐

非新闻类广播作品中为烘托气氛、渲染高潮或细节,选择或制作相应的音乐作为背景,以引发听众联想。

① 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刘鸿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听觉标志

例如为识别频率、节目而制作的特定音乐旋律。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台标音乐是以著名的民族音乐《梅花三弄》主旋律为依据制作的,给人以鲜明的听觉标志印象。除作为听觉标志外,音乐还可以作为节目的间隔、片花、过渡转场等。5.填空音乐

填空音乐是指节目之间作为补白和填空的音乐等。(四)静音

静音也称默音,是节目中的空白,也是“听觉版面”的留白。静音虽然无声,但它影响整个节目的节奏。静音类似水墨画中的留白,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思考题

广播听觉文本符号具体包括哪些?结合实例说明。第二章广播新闻采访

新闻媒介要奉献给受众高质量、高品格的新闻报道和精品节目。就广播新闻节目而言,广播记者居新闻信息采集的第一线,提高新闻节目质量,首先要靠记者提供优秀的新闻报道精品,从而起到振奋精神、化解矛盾、扬善抑恶、凝聚人心的舆论引导作用。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新闻采访,记者能够获得新闻素材,取得报道依据,收集有关背景,深入把握事件的意义和深层内涵。广播媒介的优势之一是传播的便捷,可以与事件发展同步。这是广播新闻采访的优势,也是难点。

无数优秀的新闻记者,以他们丰富的采访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规律和经验,这是当代新闻记者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采访的规律和经验也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内涵。新闻采访的规律和经验,同样适用于广播新闻采访。同时,广播记者还应遵循广播媒介特殊的传播规律和特点,深入探索广播这一现代化听觉传媒所独具的采访规律,不断提高广播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这也是当代广播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第一节新闻采访一、新闻的定义(一)事实说

多年来,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多种说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逐步确立,并不断拓展其内涵。1944年,陆定一提出: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新闻报道的内容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必须忠实于事实,不可虚构和曲解,也不可以用判断代替事实。新闻要真实,从而划清了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界限。

第二,“新近”是对新闻报道的时效界定。事实与报道之间的时差越小,传播效果越好。“新近”的时间限定划清了新闻报道与历史的界限。随着传播手段的进步,新闻的“时效”理念将不断更新。

第三,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价值,要有重要、鲜活、接近、有趣等特点。并非所有事实都能成为新闻,记者必须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捕捉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第四,新闻必须公开发布,通过大众传播进入千家万户。新闻媒介要善于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媒介自身的文本规律和优势,进行编码、有序化、符号化处理,从而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二)电子媒介对新闻定义的拓展

随着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对“新闻”定义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广播电视界提出:“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体现了广播电视界对“新闻”与媒介自身潜能开发的规律性把握。

在电子传播时代,广播的即时性和现场直播的共时空效应,使新闻的定义有了新的拓展:新闻是对正在发生(包括即将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广播传播的即时、同步效应使新闻报道与事实进展的时间差几乎为零,直播状态下的现场同步和滚动播出使广播新闻有了新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变革,受众对诸多新闻事实感到陌生与困惑。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时期,受众对信息深度解读的需求使西方报道进入了深度报道时代,即“为什么”和“是什么”同样重要的时代。面对广播的即时性传播优势,报纸曾将深度报道视为“专利”。随着电子媒介对媒介自身潜能的开发,包括对新闻事件同步跟踪、滚动播出等优势的开发,广播也成了可“随时出版的报纸”。因此,电子时代广播新闻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对正在进行(包括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通过听觉传播符号的有序性组合,进行及时、有效的报道和解读。

以上广播新闻的定义强调了广播新闻的现在进行时态、广播听觉信息传播规律以及对广播人现场报道和深度解读能力的要求。(三)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观

网络传播的全时性、互动性、纵深性、个性化、非线性链接等,使新闻定义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多元。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特点可以概括为:受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多元信息符号的有序性组合,有效选择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

CNN的口号是:“需要时获得信息”。上海东广新闻台的口号是:“听新闻不用等”。这些提法都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理念的变革。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变革引发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更加多元化,现代传播技术为开发新闻媒介潜能提供了新的传播优势空间。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新闻理念的理解亦在不断地拓展和更新,从而也对新闻人的素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而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与其他调查研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的目的性

记者从事调查研究活动的目的十分明确,即公开向受众提供新近的事实的信息。除了记者采写的内参只在一定范围内传阅外,其他大量的新闻报道都是向大众公开发布的。(二)强烈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随着传播手段的进步,新闻采访可以与事件发展同步或者几乎同步进行。特别是广播媒介,对新闻报道时效性的要求更为严格。(三)事实的突发性

新闻事实有预知性的,也有突发性的。总体来讲,新闻信息以预知性的居多,但突发性的新闻事实更能引起受众关注。如在9.11事件发生当天,凤凰卫视的记者庞哲原本准备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报道纽约股市开市的情况,但听说有一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后,她在第一时间就打电话通知了凤凰卫视香港总部,并着手对此事件进行采访。几分钟后,凤凰卫视播出了美国飞机撞上世贸中心的最新消息和现场画面,被临时召回公司的主持人陈晓楠还没来得化妆就穿着牛仔裤坐到了主播台前,播出了长达36小时的直播报道。面对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记者要有机敏的应变能力,第一时间进行采访报道。(四)题材的针对性

新闻媒介发布的信息不等于听众接受的信息,其中重要的是听众的选择。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传播已经趋于网络化、数字化,逐步走向了“媒介汇流”,受众的选择权和支配权进一步强化。现代社会,人们不仅关注自己周围环境的变化,也更加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变化。新闻记者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力争回答群众迫切关心、急需解决的问题。(五)报道内容的不确定性

新闻采访涉及各个不同领域,工、农、商、科技、军事、文化、艺术、教育等,几乎无所不包。记者要善于选择新的报道题材,如新人、新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貌等。面对变化万千的报道对象,记者要善于搜集和运用多方面的资料,开拓采访渠道。(六)受众的广泛性

传播学要求“传务求通”,也就是要实现有效传播的社会效果。记者的采访对象和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包括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知识层次、爱好兴趣的人。因此,要求记者“要面向两个广阔的海洋投放劳动。从事这项工作的,不仅应是精力充沛的勇敢者,还应是善于思考的聪明人”。三、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起点,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发掘事实的价值,获得新闻的原始素材,为下一步的写作奠定基础。从事文字报道的老记者的体会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曾任《新民晚报》总编辑的新闻界老前辈赵超构说:“如果采访时间是一,写作时间是十,就颠倒了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常规。应该是采访的时间是十,写作的时间是一。写作之前,必须深入采访,下大工夫。”

有些初学新闻报道的人急于求成,忽视了采访的重要性,看到某些表面现象就急于动手写作,或案头准备不足就急于采访录制新闻报道,结果往往使新闻报道流于肤浅。为什么一般化的稿件和节目在新闻报道中占有相当比例,其根源首先就是采访不深入、不扎实。有的人采访时急于求成、浮光掠影,做报道时人为拔高,甚至“合理想象”,以致出现虚假报道,从而引发负面的传播效果。

为什么说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前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

2.新闻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的中介首先是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采访越扎实、越深入,新闻报道信息的优化程度就越高。

3.采访不仅是积累材料的过程,也是理解判断材料的分量、分析提炼和深化主题的过程。客观事物往往是复杂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要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因此,中外一些优秀记者的共同经验是:“第一流的新闻报道的基础是第一流的采访。”

4.新闻报道要求生动形象,还要保证材料真实可靠,不允许任何虚构夸大。要做到生动形象、真实准确的统一,主要靠记者深入扎实的采访。从这个角度讲,深入扎实的采访不仅是新闻报道成败的关键,也是记者事业成败的关键。

思考题

1.简述新闻采访的特点。

2.结合新闻采访的实践,论述新闻采访的重要性。第二节广播新闻采访一、广播新闻采访的定义

广播新闻是通过电子音频技术,运用听觉符号的有序组合,向特定范围的听众传播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广播新闻是以现代化的电子音频传播技术为传播手段的。

2.广播新闻的传播对象是电波覆盖或有线传输所及地区的广大听众。

3.广播新闻的传播符号是听觉信息有序组合的声音传播。

4.广播新闻靠电波传输,不仅可以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且可以报道正在发生和变化中的事实。

广播记者要遵循新闻采访的共性规律,同时也要努力探索广播这一现代化听觉传媒的特殊规律。多年来,广播新闻的运作模式一直受到文字传媒的束缚。面对文字传媒、视听兼备的电视传媒以及网络传媒的竞争和挑战,广播记者应积极挖掘“声音”的无限潜能,努力驾驭广播新闻的采访规律,以敏锐的新闻敏感和娴熟的采访技巧,奉献给听众更多的广播新闻精品。二、广播新闻采访的原则“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工作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形成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引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这是2003年中共中央在京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这同时也是我国广播新闻采访活动的重要方针。

具体来说,广播新闻采访要坚持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一)党性原则

社会主义的广播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广播记者要坚持党性原则,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从理论的高度、从政策的高度分析社会现象,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落实在广播采访活动和新闻报道的实践中。

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力报道抗震救灾的情况。记者李涛跟随温家宝总理93小时灾区行,发回了大量内容丰富的报道。从这些报道中,可以看出总理在灾区五天的行程,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总理心中有一个坚定而明确的目标,就是灾区、重灾区、灾区人民,总理身后是一个快速反应、负责任的政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快速、透明地报道了灾区的实际情况,反映了抗震救灾的事迹,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国际社会也对中国政府的行为作出了积极的评价,纷纷提供国际援助。(二)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是事实的反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严格遵守真实性原则。“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要切实改进文风,写文章、搞报道都要言之有物、生动鲜活、言简意赅,切忌八股习气。”真实性是指基本新闻要素的真实准确,包括何人、何地、何时、何事、何故、怎么样以至于细节;同时还要求对事实的说明、解释、分析、评价等也要符合事物本来的面目,不允许拔高歪曲、以偏概全。

广播采访的内容体现为听觉符号的有序组合,而听觉符号不具形态,与文字采访相比,采访录音素材不可见。因此,如何做到严格遵守真实性原则,对广播记者来讲更具难度。广播新闻采访中所采录的音响必须真实,不可移花接木,更不允许人为制造音响。因此,广播记者应该具有熟练运用录音技术的能力,防止音响失真。(三)思想性原则

广播记者要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选择具有新闻价值的题材。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广播记者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不正之风和危害人民利益的种种腐败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起到扬善抑恶、净化社会风尚的作用,真正担负起舆论监督的责任。(四)服务听众原则

广播媒介传播便捷,收听方便,且不受收听人文化水平的限制,适于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听众。随着汽车消费量的持续上升,移动人群成为收听广播的重要听众群,从而使广播拥有了相当广泛的听众,再一次焕发出生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界进行深入改革,把“为听众办好广播”作为广播改革的出发点,打破了单纯的“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听众的视野更加开阔,对媒介的选择更加多样,对广播的时效性、传真性、服务性、多层次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播记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五)媒介优势原则

面对文字传媒、电视传媒和网络传媒的挑战,广播记者应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媒介无强弱,关键看发展”,广播记者要在广播采访活动中把握听觉传播规律和采访技能。正如一位优秀广播记者所强调的:“作为一个广播记者,在每进行一次采访活动之前,都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姓‘广’,要在发挥广播优势上下工夫。”

广播记者在采访中如何发挥媒介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提高采访效率

广播记者应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的快捷优势。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约8个小时后,两位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青年人赶到四川电台,他们是从重灾区什邡冒死逃出来的。中央电台驻四川记者站记者邵立肃和陈程立即对他们进行采访。地震时,他们从宏达化工厂的宿舍冲了出来,晚出楼一步的同事已葬身塌楼。一路上,他们看到山崩地裂、道路塌陷、河流干涸。所经场镇房屋倒塌,化工厂毒气、毒液泄漏,强烈刺鼻。他们翻山越岭,或搭车或步行,饿了、渴了,将地里的蔬菜塞嘴里,经过八九个小时,终于逃出来。记者一边给他们瓶装水、饼干、方便面等食品,一方面凭着职业的敏锐,当机立断,接通中央电台电话,先请陈程介绍背景,然后由其中一位青年直接通过中央电台讲述他们的历险和灾区现状(同期声)。在媒体尚未进入灾区的情况下,由地震重灾区亲历者首先讲述了什邡地震现状,其时效性、真实性、现场感不言自明。记者凭借高度的敏感,完成了一次及时的采访报道,充分发挥了广播的优势。2.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的准备包括对整个报道的策划是否充分,对广播采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字记者在进入采访或写作状态时,发现需要补充的材料可以事后补充采访,而广播记者的现场采访往往是边观察、边访问、边报道、边录音。这些复杂的脑力乃至体力劳动,需要在与事件发展的同步状态下一次性完成或基本完成。因此,广播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包括对整个报道的策划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广播新闻报道的成败。3.发挥广播听觉信息传真性优势

广播记者不仅要善于从报道内容上识别报道题材的新闻价值,还要善于发现适于发挥听觉传真性的报道题材。广播记者以熟练的现场采访技巧和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事件现场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4.采用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不仅能够迅速传递报道内容,而且可以直接汇入广播报道中成为听觉信息的内容。电话采访为广播记者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但也对广播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树立大媒介观

媒介优势原则不仅体现在开发广播媒介自身潜能上,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还要树立大媒介观。某些重大题材,广播与报纸、电视、网络联合,相互配合与渗透,可以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应该强调的是,这种联合应在广播记者具备高素质、报道内容具有高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这样,媒介联合才能产生更为优化的传播效果。三、广播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

广播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是指接受具体报道任务后记者的准备工作。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是广播记者(包括参与报道的有关人员)对如何更好地完成报道任务的准备和策划过程。新闻事实是客观事物,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闻媒介不能无中生有制造新闻。但是,新闻媒介包括记者如何报道好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这是新闻报道成败的关键。记者以及传播环节中的把关人、参与人都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研究讨论,从若干可行性报道方案中选择更为优化的报道方案。特别是某些重大的报道,采访的准备不仅是记者的个人行为,往往也是报道组报道计划的一部分。前面提到广播媒介可以实现同步或几乎同步的传播速度,从进入采访的瞬间开始,记者的采访和采录便已成为广播新闻报道的既定内容。即使是录音报道,也只能是对录音素材进行剪辑和复制,不可能像文字记者写作时那样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而不断优化结构、修改文字。因此,广播录音采访的一次性原则,要求广播记者进入报道之前准备工作做得更为扎实。广播记者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采访准备工作的难度。如果准备不充分,面对现场的变化便很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偏离报道导向。

广播记者的采访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报道思想

报道思想是整个采访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线,是提炼和深化报道主题的依据。报道思想是新闻媒介在某一阶段或某个方面,依据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社会实践中的新观念、新情况、新问题等确定的报道要点或提示。广播记者在采访准备工作中,要认真把握新闻题材,从全局出发,加强报道的针对性。记者对报道思想理解得越透彻,采访中的主动权就越大。特别是在现场报道中,广播记者面对复杂的现场变化,如何发挥应变能力,正确把握节目导向,与是否明确报道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二)熟悉采访对象的有关材料

在采访准备中,记者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采访对象的大致经历、主要成就、爱好志趣、性格特征等。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情况了解得越充分,采访中的共同语言就越多,就越能尽快成为采访对象的“合格的对话者”。

电影《本命年》在国内上映之后,一位记者去采访姜文。见面之后,记者问:“听说你最近又拍了一部片子?”“是的,《本命年》。”记者又问:“这片名什么意思?”姜文一听有点不高兴:“你连这都不懂,还搞什么采访!”采访即刻陷入僵局。

1994年5月,中央电视台一位记者在上海采访一位参加过五·四运动的老同志。这位96岁高龄的老人躺在病床上表示只能讲一句话。记者听了老人的表示并未显出难色,而是平静地问道:“听说在五·四运动的游行队伍中,您曾跑掉过一只鞋?”老人听了十分惊讶。面对如此熟悉自己经历的记者,老人来了谈兴,立刻打开了话匣子,采访进行了一下午,记者圆满完成了任务。

上述两例,一个无备而来碰了钉子,一个有备而来完成任务。可见,采访的准备工作十分必要。成功的采访,首先归功于记者对采访对象有关材料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三)学习相关方针政策、专业知识

新闻报道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是专业报道记者也不可能面面精通。这就要求广播记者平时注意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重视更新知识。一位记者去大庆采访石油工人,问道:“钻井钻到多深才能钻到地下的石油河?”石油工人笑了,说:“地下没有石油河,原油是含在地层深处细沙中的。”这位记者事先没有学习石油生成的知识,结果闹了笑话。面对陌生的采访题材,记者应要求自己尽快进入“临战状态”。学习相关的方针政策、专业知识,包括历史、习俗、专用术语等,力争采访时能够与采访对象实现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四)做好心理准备

采访前记者要充分估计采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对此要做多种准备,设计多种对策和解决办法。特别是批评性采访报道,可能会遇到种种阻挠。因此,记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宠辱不惊、冷静从容、不急不躁,以积极的心态疏通采访渠道,灵活应变,争取成功地完成采访任务。此外,记者还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善于为采访对象解除心理负担,真心诚意尊重和配合采访对象,创造默契、和谐的采访氛围。(五)做好物质准备

广播记者采访前要准备好自己的“武器”——录音机、话筒、存储器、电池、电脑等。事先测试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电池是否已充电,电池、存储器是否够用,话筒是否灵敏,话筒线是否完好,插头和连线是否适用等。记者进入现场前还要了解用于传稿的电话、电脑等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当地的通信条件是否会对传稿产生影响等。

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点燃。到5月4号圣火到达海南省三亚,在这40多天的时间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后派出了3名记者到境外跟踪报道圣火传递的盛况。采访报道的物质保障十分重要,记者王磊回忆:“本次圣火传递过程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多,移动通信环境复杂。面对不同通信环境下连线和传送稿件的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技术部门和前方记者一起制订了多种通信预案。连线多采用手机,在手机信号差或者国内手机漫游无法实现的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