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变态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20:09:08

点击下载

作者:张伯源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编变态心理学

新编变态心理学试读: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新编变态心理学/张伯源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基础课系列教材)

ISBN 978-7-302-47387-9

Ⅰ.①新… Ⅱ.①张… Ⅲ.①变态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Ⅳ.①B8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24386号责任编辑:周 华封面设计:刘海龙责任校对:王荣静责任印制:杨 艳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网  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邮  编:100084社总机:010-62770175邮  购:010-62786544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质量反馈: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印刷者:三河市少明印务有限公司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开  本:185mm×260mm印  张:11字  数:255千字版  次:2017年8月第1版印  次:2017年8月第1次印刷定  价:39.00元产品编号:075101-01作者简介

张伯源,北京大学心理教授,卫生部中国教育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明心心理咨询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心理卫生 协会常务理事兼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一直从事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等教学、科硏和临床实践工作。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多次赴美国、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讲学,发表了多篇论文,有数十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并获奖,对我国的心理学事业贡献卓著。

顾 问:李心天

主 编:张伯源

副主编:刘义林、张吉连、岳晓东、刘华清、刘建新、姜长青、马玲娜、傅春胜、李明

编 委:卜军燕、陈学君、陈勇、陈有武、陈宏菊、陈伟、陈心、陈丽华、陈秋香、陈少奇、陈茹、曹敏娟、蔡芸、程洁、邓道梅、邓燕峰、邓秀文、董静、丁柏强、丁芳、丁晓燕、杜庆斌、段峰、符明通、符龙花、付春山、冯树英、范铁微、方柳丁、龚建兵、龚司鸾、顾发军、高禄璋、高冬兰、顾荣斌、郭藏燃、何德丽、何飞、郝琳、郝瑶、何玲、胡宇波、阚成成、焦伟珍、李韬、李明、康雪琴、罗显华、李亚萍、刘立、刘洁丽、刘名微、刘海骅、刘丽金、李玖菊、李娟、李冰峰、李向前、柳晓琼、廖吟秀、李谢之、林平光、霖枝枝、刘凡彬、刘芳、刘兰香、刘艳、林玲、毛紫琼、马莹、马德琴、马峥、梅晗玉、麦合巴•卡哈尔、倪雅琪、倪翠坤、彭吉梅、庞益凡、逄碧华、庞丽、彭娟、齐春娥、覃最地、覃燕、秦华、钱建、任雨、任明霞、孙治浩、孙文英、孙亚如、单红妍、宋晓玉、沙亦辰、山丹、苏永生、孙进富、孙启亮、田进军、谭森耀、汪瞻、王仕俊、王、成、王岩、王峰、王爱琴、王文涛、万岩杰、徐梅、许多斌、徐毅强、徐彬彬、薛月亮、熊晓兰、夏琴、胥洪模、仙青婧、余佶峰、殷毅、应力、杨文玲、杨怡、杨喜娥、姚芳、岳太鹏、岳向丽、曾晶、周小帆、周萌、郑毅、张娟、张鹏飞、张锦琼、张宝英、张淑贤、张东、赵春林、赵菊清、周安山、朱静、周素娟、周功庭、张、坚、张吉连、钟宁奎、张海燕、张琰妍、曾咏左张伯源教授,右刘义林博士序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和常态心理学不同,它是从另一个视角来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在理论上,它对于说明心理现象的实质和发生机制,对于论证心物关系和心身关系的哲学基本问题,可以提供新鲜的科学论据;在实践上,它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精神健康的心理卫生工作以及整个人类精神健康的保健事业的发展,还能有助于促进和提高精神医学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的效果。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转轨时期,社会正处于高速的发展之中,对于人们的社会适应问题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世界里发生心理失衡、心理困扰、心理障碍乃至精神疾患的人数正在明显地攀升。因此,心理异常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深切关注,作为这个领域基础学科的变态心理学就成为了人们普遍重视和十分感兴趣的一门科学。

早于1986年,当我在北京大学心理系讲授“变态心理学”26年以后,曾和我的老师陈仲庚教授一起编写出版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变态心理学》教科书。但转瞬之间已过了30年,书中许多资料和观点已经陈旧,变态心理学在理论体系上也有了不少发展。我早就想重新编写一本,但由于许多妨碍因素,一直不能如愿。近年来,由于我的不少老同学、学生和同道们的多方督促,深感责无旁贷。加之我的老师陈老先生已辞世多年,他是新中国变态心理学的元老,谨将此书的新编出版再次作为对已故导师的悼念!

这是一本较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人的心理活动异常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如何避免心理异常、保持心理健康的书。内容较丰富,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和可读性,并开设了介绍实用教材和案例的许多专栏。本书对于心理异常的类别划分及书中采用的名称,主要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例如书中把癔症和神经症分别作为专章编写,而不是以解离性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作为专章的名称。本书可以作为大学心理学系本科学生的教材;可以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和教师以及精神科医生的参考书;可以作为从事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基础读物;也可作为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疾患较为关注的广大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和社区心理援助师的参考读物。

本书由张伯源担任主编,由刘义林、张吉连、岳晓东、刘华清、刘建新、姜长青、马玲娜、傅春胜、李明担任副主编,由于我们水平所限,书中难免还有许多错漏与不足之处,谨请广大读者、专家及同行学者不吝赐教,多加批评指正。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 张伯源2017年1月5日于北京大学燕东园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基础知识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变态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历史简述、相关学科、异常表现等内容。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俗话说“人为万物之灵”。要够得上这个称号,人必须有一个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能预见、有智慧的正常头脑;有一个正常的主观内心世界和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生活,否则便算不得“万物之灵”了。然而人们怎样才能保持头脑正常、精神健康?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才能而成为推动社会前进与造福人类的一员?一个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正常发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或损害人的精神健康?人为什么会心理失常?心理异常都有哪些表现?怎样来判别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正常还是异常?如果一个人产生了心理冲突或危机,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自己在精神上蒙受损害,甚至崩溃?怎样来帮助一个心理变态的人对其异常表现加以矫正?得了精神失常的疾患以后,用什么方法对其治疗?等等。还有其他许多类似的问题都可以从变态心理学中得到有益的知识和帮助。

人们的精神(心理)也和躯体一样,免不了要产生许多毛病,所谓绝对健康或完全正常的人是很难找到的,而且心理活动的正常和异常并没有一个截然区分的界限;所谓常态与变态只是相对而言,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正常心理活动的规律,而且还要研究异常心理活动的规律。如果只有专门研究正常心理规律的普通心理学而没有探索异常心理规律的变态心理学,要全面说明人类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那是不可能的。

变态心理学不仅要对心理异常的各种现象加以描述,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要试图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心理学家在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时,不仅要把它和大脑的机能状态联系起来,而且要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的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目前,人类对于自身复杂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认识还大大落后于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由于受到整个心理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对于异常心理现象发生和变化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完善和精确,对于许多现象还不能给予恰当和圆满的解释。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神经生物化学、心理生物学和社会科学某些领域的迅速发展,对心身关系问题,或者说对人的行为和脑神经生理、生化过程之间的关系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为变态心理学研究的进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尽管变态心理学还不能说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但是随着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随着心理生物科学和社会文化交叉学科研究的进展,对心身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对心理影响的认识不断深化,变态心理学也必将随之迅速地发展。

变态心理学作为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工作有助于促进和提高精神病临床诊断和防治工作的效果。因此,变态心理学已成为人们普遍重视和十分感兴趣的科学领域之一。不仅是心理学工作者和专业学生,就是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司法工作者、文艺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教师和家长都十分感兴趣,且十分需要。目前,变态心理学的内容已和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交叉起来,并渗透到医学、社会学、管理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中去。

心理异常问题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关心,并试图进行解释。例如在古代,人们一般认为心理异常是由于人的灵魂出了毛病。在中世纪的欧洲则把心理异常看作是“在人的灵魂里有魔鬼在作祟”,是“鬼魂附体”“罪孽上身”的结果;而心理异常的各种不同表现则取决于附体魔鬼的特性。这种解释,在中世纪黑暗时代,给无数患有心理障碍的人特别是精神病人带来惨重的遭遇。到了18世纪以后,人们开始把心理异常看作是人脑有病变或受到有害因素影响的结果。从这时起,精神病人才开始被当作需要治疗的病人来看待。在现代,对心理异常的解释,不同学派有不同的看法。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心理异常就是人们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或人(主体)与其客观现实关系失调基础上所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反应;如果这种歪曲反应已导致人的行为紊乱,并破坏了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以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又不能简单地用一般人的方法加以纠正,这就是心理疾患(或精神疾病)了。第二节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目标: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方法也从属于心理学方法的范畴,当然,它的方法也有自身的某些特殊性。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变态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方法论上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则要严格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等原则,用相互联系的全面观点进行分析,按照现象的本来面目去实事求是地说明问题。力求避免用孤立、片面和机械的观点和方法来考察问题。下面就变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作出概述。一、观察法

观察法主要是由主试(医生或心理工作者)通过直接观察或在谈话中的观察,对被试(病人或健康人)的心理、行为表现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了解。在进行观察时,除了直接的视觉观察以外,常常要辅助以谈话,因为通过谈话,可以使观察更有目的、更有方向地进行,还可使观察一步步地深入下去。在观察之前应做好准备,了解被观察者的基本情况,明确目的,制订计划。在观察过程中要忠实地、客观地进行记录,也可写观察日记,然后根据观察所得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切忌主观臆测。

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自然观察是在不加任何控制的自然情景中,对个体的行为表现进行直接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如对住院病人,可在病房、活动室或医院庭院里,在病人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现场观察。当然也可以借助录音、录像或电影摄影,以及取样本做实验室化验等进行间接观察。控制观察则是在预先设计好的特定情景中对个体进行观察,如让被试进入一个预先布置好的可以引起紧张情绪的环境中,记录其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的变化过程。在观察时间上,可做长期、连续和系统的观察;也可做短暂、断续或一次性的观察。前者可在医院住院环境中进行;后者可在门诊或家访中进行。观察的内容一般可以包括身体外观、仪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情绪状态,人际交往风格、对己对人对事的态度,在活动中表现的兴趣和爱好,在困难情境中的应对方式,等等。二、个案调查法

个案调查法是把被试(如病人)作为一个单一的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系统、详细的调查研究。个案材料的来源可以是被试的自述或他人的报告。在分析自述时,我们必须注意患者所用词句的确切含义。对于他人的报告则要注意其对患者的态度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个案调查法可以通过交谈、问卷和活动产品分析(包括被试的作业、日记、信件、绘画等)等方法来取得资料。个案内容除了个人的一般资料,如个人史、既往史、现病史以外,还需要详细了解个人的生活经验、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状况、学习或工作情况、心理发展和教育情况,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和风格,在集体中的表现,兴趣、爱好与病前的性格特点,重要的生活事件和精神刺激,以及最近的病情变化等。

个案调查法较重视研究结果对于样本所属的群体的普遍意义,因此,在进行个案调查时应注意所选择的个案样本的代表性,个案最好按照发展的次序进行有系统的、传记式的记录,除了要求内容准确、描写细致,还要文字简练,并尽量避免使用专门术语。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主动引起需要考察的现象,并能对结果做数量化的分析和反复的验证。实验法在变态心理学研究中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它有以下几种类型。1.病程实验

这是变态心理学中较重要、较直接,也是最独特的一种实验方法。目前其目的在于取得异常心理过程的现状及其变化特点,并对这些特点予以数量及性质上的评估。实验在病人的疾病演变过程中进行,所用方法和程序大多选自实验心理学,并且是心理障碍患者所能接受与使用的。实验结果可以表现疾病过程中及治疗前后变化的情况,借此可验证某些变态心理学的假设。2.病人的治疗性实验

这一方法来自精神病学,对病人的治疗赋予实验的性质,一般是以病因学为依据,即采取病因学治疗。也就是说,变态心理学中的假说如果与事实相符,则所用的治疗方法,一般都应有预期的效果。治疗性实验作为变态心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应注意的是:首先,治疗的情景与条件应严格控制,与一般性的综合治疗不同的是,综合治疗要充分利用治疗中的各种条件以提高疗效,而治疗性实验中的治疗则无须如此。其次,在治疗性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医生往往会对病人显得过分关切和热情,并期望良好的效果,在此情况下,医生对病情的估计和疗效的评定都可能高于实际情况,这是应予避免的。“双盲法”的实验设计可在某种程度上克服这种偏向。最后,对治疗效果的评定应有客观指标。3.儿童自然实验

儿童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情况,所习得的行为习惯及其身体素质等对其心理的正常或异常都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自然实验法是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游戏或学习等活动,对儿童行为表现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这种方法对各年龄组儿童的心理异常做详细的检查和记录资料,将有助于变态心理学中确定各种行为异常发展学说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同时也可作为对于儿童早期出现的异常心理表现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理论依据。4.动物实验

有些实验如果用人作被试会损害其身心健康,因此不能随便采用,但我们可以在动物身上施行,如用人工方法制造生理缺陷,改变其机能状况,给予各种急性或慢性的刺激,从而制造各种心理病理模型以便进行类比。不过在将动物实验结果用于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异常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区别。通过动物实验确实可以发现在某些病理生理和异常行为方面,动物与人的共同的事实与规律,但在应用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的心理异常现象进行类比时应十分慎重,以免导致错误结论。四、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法

无论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诊断,还是在研究工作中测试,都需要一种对于心理异常表现能够进行定性、定量,同时又简便易行、容易操作的方法和手段。各种心理测验工具和行为评定量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满足这个要求。1.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由心理实验法而来的一种心理学技术,是对人的某种心理现象进行客观的标准测量的方法。心理测验有各种各样的量表,如记忆量表、智力量表、人格量表以及神经心理测验量表等,其中每一方面又包括许多的具体量表。例如,有人统计,各种各样的人格量表就有一千种以上。在医学心理学尤其是变态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心理测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鉴别;对于心理和行为的正常与异常的诊断;对于器质性心理异常和功能性心理异常的鉴别;对于患者是否有人格障碍的诊断,等等,都可以借助心理测验进行比较客观的和数量化的比较,并可缩短观察时间,较快地做出鉴别。2.评定量表和行为评定法

在变态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常常需要对病人的心理、情绪障碍进行客观评定,特别是在精神病的临床上,为了更有效地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合作编制了许多评定量表,如各种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躁狂量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精神衰退评定量表等。行为评定是除了心理测验之外,对病人的行为表现(外显行为和动作反应)进行评定。还可同时配合测定其心率、脉搏、呼吸等生理反应,因为这些也属于一种行为。行为评定一般是按照预先编好的一个结构式会谈提纲(或问卷),通过谈话来引起病人的动作反应和行为表现,还可进行打分,故行为评定也可以数量化。例如,最早提出A型行为的美国心脏病专家弗雷德曼和罗森曼所设计并使用的A型行为的结构式会谈法就是一种行为评定法。第三节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简述学习目标: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简要历史。

人们对异常心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已有漫长的历史,但是系统的探讨和科学的解释则是近百年来的事。古人对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常常带有神秘的色彩。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这些现象的认识也不断有所改变。然而,不论在原因的理解上,还是在对病人的处置上,都产生过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措施。因此,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在其发展的道路上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一、中国古代的记载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代曾有过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高潮,秦汉以后历代在变态心理学思想与实践上都有所发展,但基本思想多由先秦而来。先秦古书中已有丰富的变态心理学思想的资料。我们可以分为两方面来研究,即古医书中变态心理学思想的记载及其他古籍中的记载。经、史古籍中有关的材料不及子书中的丰富,而在古医书中则最为丰富。这里就从这两个方面选述若干重要论点。1.我国古籍中的变态心理学思想

关于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在我国古书中有不少记载,散见于《诗》《礼》《易》《左传》及其他子书、史书之中。春秋战国时期,子产谈论晋侯的疾病时认为“出入饮食哀乐之事”(《左传•昭公元年》)是其原因,而山川星辰之神并不能为害。

关于袪病延年之道,古人主张身体和精神都不可久劳,也不可久逸,而应该劳逸更替,这样就可宣散其气,保持心身健康。另外关于“过度”和“不节不时”的害处,《吕氏春秋•尽数》也说过:“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情,则生害矣。”秦汉时代有的古书也提到疾病的机制问题,“臣闻乐大甚则阳溢,哀大甚则阴损。阴阳变则心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及。”(《汉书•东方朔传》)另外《易•丰六二》有“往得疑疾”,即多疑症状的记载;《荀子》有错觉、幻觉、酒醉及智力和躯体缺陷等特点的记叙。2.我国古医籍中的变态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医学知识的各种讨论和传说汇集在战国时代成书的两部著作,即《素问》和《灵枢》,合称《内经》。

古人重视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灵枢•口问》中曾说:“夫百病之始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素问•举痛》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还谈到这种危害机制在于“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提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观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篇对人的个别差异和类型,以及它们与疾病的关系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从阴阳的关系分阴阳两端为两行,又有三行居其间,共分为五行。从五行学说来分型则有:木行之人、火行之人、土行之人、金行之人、水行之人。此五行又各有四种变异型,总共分为二十五种类型。古人对这些类型的体形、心理特点及与疾病的关系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关于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的思想方面,古人也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把其他治疗措施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在进行治疗时,《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治病必先治神”的重要性。关于心理卫生的记载古人主张养真气、守精神,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上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建立正常、合理生活作息的重要性,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能保健心身,长寿不老。二、西方变态心理学研究历史简述

早在公元前400年以前,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便以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心理异常现象。他反对以诅咒、求神来治疗精神病人。他认为心理障碍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现象,是由于各种体液起了变化进入脑内,破坏了脑的活动而产生的。他说:“欢乐、愉快、欣幸、喜戏、苦恼、悲伤、不满和烦扰等,都是从脑产生出来的……而我们所以会疯狂,胡言乱语,深夜或黎明时被郁苦和恐惧所笼罩,同样也是由于脑的存在。”

希波克拉底对于心理异常现象已经观察得相当细致,当时,他已把心理异常现象区分为狂病、郁病和昏迷等三大类。稍后,在公元前约100年,希腊另一位医生阿克列比亚德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与“心理缺损”等名称,而另一位医生格伦则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区分了感觉病症、记忆病症和心理错乱等三种类型的障碍。以上说明,古希腊学者对行为异常已有初步的认识,看到了心理异常现象与人脑的关系,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性质。

到了中世纪时代(公元5—公元16世纪),由于神学和宗教占了统治地位,心理异常就完全被看作是魔鬼力量的体现。不同的心理异常症状则是由于附体魔鬼的不同特点造成的,因此,残酷的拷打、禁闭、火烧、水淹、放血、停食等所谓“驱魔”手段就成为治疗精神病的方法,这给无数精神病人带来了悲惨的遭遇。

从17世纪以后,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科学也日渐发达起来。与此同时,医学也逐渐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心理异常现象被看作是精神病的表现,是一种需要医治的疾病。从此,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一起作为科学而逐渐发展起来。现代的变态心理学在随后的变化历程中,大概经历了这样几次变革过程,即从黑暗愚昧走向复兴的比奈尔时代的变更;从思辨走向实验的克雷丕林的变更;从病人的外部走向病人内心的弗洛伊德的变更;从医院走向社会(社区)的阿尔比和卡普兰等人的现代的变更。

法国医生比奈尔认为精神病也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主张给予精神病人以人的待遇,他亲自解开精神病人身上的锁链,给他们自由、阳光和新鲜空气,使精神病人收容所完全改观。

克雷丕林把变态心理学和现代医学及现代心理学联系了起来,而比奈尔则仅仅是希波克拉底的简单继承。克雷丕林对变态心理学的最大的贡献是在实验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之间搭起了桥梁。他相信实验心理学可能会给基本的心理结构提供资料,对异常心理结构也是如此。他亲自到冯特创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参加研究和学习,使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药物对人心理的作用、精神病人的反应时间、记忆、思维、情感、书写和人格等。据此,他提出了许多变态心理学研究课题。

弗洛伊德与他的前人及大多数同时代的人不同,前人都只重视精神病人的外在因素而忽视了其内在原因,而弗洛伊德则重视病人的内心冲突和动机,他把变态心理学从静止的描述改变为探究内在动力的精神分析。但是他的理论体系有着明显的弊病,如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宣扬泛性论观点等。他的学生和同事,如阿德勒和荣格等,以及不少追随者(如霍妮、沙利文和弗洛姆等人)对其经典精神分析已做了多方面的发展。弗洛伊德学说为后人对变态心理学的探索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由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变,对于行为异常的原因、性质和意义等问题,人们也开始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与对待。这就形成了变态心理的新的变更——社区精神卫生运动。认为任何人在相应的内外紧张刺激作用下都可能引起精神障碍,而社区对个人缺乏支持则是精神崩溃的重要原因。社区精神卫生运动重视现实的生活情境,把重点放在预防上。这一倾向的变态心理学观点对异常的概念与解释虽还不够精确,但它使人们明了社会变化与紧张等社会因素的不良作用,心理异常的防治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目前,社会精神卫生运动正在世界范围内深入发展,尤其为经济落后地区的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好处。第四节 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学习目标:了解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一、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医疗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对象。我国医学心理学倡导人丁瓒曾提出这一学科的任务:是以心理特征基本规律的知识来帮助医学阐明疾病的发生和痊愈等问题,更全面地揭示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科学原则。假如“疾病”指的是身体的和精神的疾病,则变态心理学应该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波罗可帕等曾综述了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的诸多问题,认为这些学科大都研究躯体或生理疾病(机能障碍)的心理因素的作用问题,变态心理学则更多是在精神健康与疾病的领域中起作用。但是从这两门学科的内容和任务来说都是互相交叉、互相补充的。

医学临床工作者缺少心理学的训练,心理学家缺少医学的知识,常常会使医学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受到限制。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从医学的观点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精神障碍和人的身心疾病及其相关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英国的医学心理学与美国的精神医学同义,与临床心理学近义,但各种学科名称所强调的侧重点或研究的历史取向有所不同。

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如怎样克服过度焦虑,如何消除抑郁,医生与病人如何建立和谐的关系,等等。

现代医学心理学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主张把人看作是自然机体与社会实体相统一的存在物,是物质运动与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统一体。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有机体,而且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从事着劳动、过着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有害的物质因素能够引起人的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能引起人的身心疾病(例如药物、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等),而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

医学心理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更大的实践意义。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作用方式、途径与机制,更全面地阐明人类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本质,协助医学揭示人类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规律,寻找与丰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的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其任务是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医疗实践,探讨和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并通过对医疗实际课题的探讨推动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医学心理学也是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学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人才培训以及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提示有关心身密切相关的观点,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法和保健措施。

医学心理学的历史可以溯源到古代心身关系的辩证认识。在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哲学论著中,包含着许多如“心主神明”“形神相印”等思想。在秦汉之际的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早已阐明了外感于“六淫”和内动于“七情”的相辅相成与协同作用的思想,在治疗和预防上主张“治神入手”“治神为本”“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等观点。在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等人的著作中,也有不少有关精神与躯体相互作用以及强调心理治疗和医患关系等问题的论述。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几乎所有医学领域都有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①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②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③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其影响;④研究情绪和个性等心理行为因素在健康保持和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及其规律;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之目的。

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健康人的心理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须保持和谐、统一;各种心理活动过程及应对行为之间应保持协调、平衡;其人格特征在全部行为中要能表现得恰当和连贯。在医疗实际中,医学心理学强调心理与生理互相作用的观点,吸取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导并改善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环节,指导和改进医学教育、医疗管理等工作。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它涉及个体成长的全过程,即从新生命的形成孕育,至婴幼儿的早期培养训练以及少年与青年时期的心身教育与行为指导,从各个年龄阶段的心身保健直到老年期的康乐长寿等。它还涉及健康与疾病的相互转化过程,从病因分析、疾病诊断、治疗护理到康复、预防保健、咨询,等等。

医学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因素引起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脑组织损伤、内分泌失调或躯体疾患造成心理变异的分析和心理诊断;人格特征在罹患各种疾病以及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心理治疗的合理安排和疗效讦定;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的推广和探讨;心理护理和心理咨询的实施;医学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和合作。

医学心理学在应用方面,如同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一样,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包括它的理论、技术、方法和研究成果,结合医疗实践,应用到医学各个部门,如综合医院、专科医学、精神病院、诊所、疗养院、康复医院;工厂、学校和机关的保健室、基层卫生院、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儿童行为指导中心、青少年健康服务中心;也应用到海底、高空、远航、沙漠、矿山等作业的特殊职业群体以及职业学校、盲聋哑学校、特殊儿童学校、工读学校和监狱等群体。总之,它要解决各种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的心理学问题。二、变态心理学与精神医学

精神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显然两者是有所不同的,但也有密切的联系。作为临床医学,精神医学首先和临床医学有同样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其服务对象是各种精神病人,其临床工作主要在于对病人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变态心理学并不把这些作为自己的直接任务。

心理学及其分支变态心理学是精神医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协助精神医学的诊断与治疗,促使精神医学发展水平的提高。精神医学则用自己的临床材料和实际成果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中的许多理论和假设,并使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不至于“言之无物”。因此,有人说在心理学领域中的许多基础实验研究(广义的)都能对精神医学的某些问题给予一定的启发。另外,精神医学的某些发展对变态心理学也有同样的意义。

精神医学是一门医学专科,精神医学来自于希腊文“精神的医者”,内容是关于心智及精神疾患的预防、评估、诊断、治疗和复健。其主要目标在于减轻精神疾病对患者所造成的痛苦,以及促进健全的心灵。本领域的各项工作可能在医院或社区中进行。病患若无意愿,有时仍需依照各国医疗法规接受治疗。现代精神医学采用医学方法,包括生物医学、心理和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理念,亦即所谓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其他各样形式的治疗。

精神医学范畴内的部分精神疾病是难以根治的,如同许多慢性生理疾病。但在合适的治疗协助下,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重返生活。许多精神疾患只对患者的生活有轻微影响,然而有些疾病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甚至寿命。精神疾患因为容易慢性化及复发,患者常需要长期或终生接受治疗。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常因不同的患者及情境而有不同的考量。

在医院里精神科也可能会被称为身心科、身心医学科;在德国,身心科与精神科则属于两种不同疾患;儿童精神科也可能被称为儿童心智科或儿童心理科。

精神医学与神经医学从数十年前分开,神经医学处理如中风等脑部疾患,精神医学则治疗心智疾患。随着神经科学的进展,这两个研究中枢神经疾病的临床范围已互有涵盖。

心理疾病的原因决不是单纯的,实际上,可以区分为以本质或内因性为主的遗传因子疾病和以外来性为主的障害性疾病,还有由于经济破产与失业招致的精神性紧张的疾病等三大类。

人的根本性格与身体上、精神上的紧张相互作用,会影响到心理反应的程度。有些人可以完全冲破强大的精神压力,有些人则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失败而崩溃。

精神病患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精神病,这是由于分裂病、躁郁病、妄想疾患、情感性精神病、身体疾患等并发的精神病,有恐惧神经症或强迫性神经病、歇斯底里症、忧郁症等神经症。第二类是药物瘾或含有酒精中毒的人格障碍。第三类为不是以精神病或其他疾病为主因的人格异常、人格偏向等。

社区精神医学及康复精神医学在今后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康复模式,造就一批从事精神康复的专业工作者以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广泛地推行各种技能训练、社区病例管理及某些职业康复方案等,以促进精神病人的心理社会性康复。这使精神卫生服务社会化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精神医学的发展主要靠科研、临床、社区服务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21世纪精神医学分支学科的大发展主要靠科研队伍,我们需要通过自我建设、同先进国家合作交流,尽量同国际接轨,进行大量的跟踪性科研,缩短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在21世纪中进行更多的创新性研究,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其次,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强大的临床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以便使疾病病因学理论、药理学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社区服务队伍的建设和壮大是21世纪精神医学发展的特色,这支队伍使精神医学走向广阔的社会,使精神医学充满生命力,也是精神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标志。

人人关心精神卫生,人人了解精神卫生的普通知识,人人接受精神卫生教育,对在社区开展疾病的一级预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得到社会普遍支持的主要途径。

随着临床诊断从症状描述性的表层向分子水平深层的转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我们对临床分类与诊断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21世纪生物学的高度发展可能使精神疾病分类标准发生根本性的变迁,比如,“精神分裂症”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分成多个不同的较为合理且有说服力的新疾病类别,而“神经症”属下的8种疾病类别也可能依据某些生物学指标而重新组合分类;另外,新的诊断标准中必定会增加许多可靠的生物性指标,并且会出现许多疾病“早期诊断”的标准。

生物、心理、社会精神医学的高度发展,也会使将来临床的治疗水平逐步提高,对因治疗将成为主流,对症治疗手段也将增多且更有效。疾病发生机制、药物作用机制的阐明,会使开发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药物成为可能,治疗更有的放矢,治疗精神疾病将像治疗内科其他疾病一样可做到标本兼治。

精神病患者从20世纪初完全封闭式的病房,走过20世纪末相对开放的病房后,将昂首步入21世纪敞亮而开放的“疗养所”——人类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将使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更多地受到人道的对待;医护人员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其工作环境、社会地位、收入水平都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明显改善,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接近。第五节 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学习目标:了解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类别。

人的心理异常也和躯体疾病一样,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是严重的,其表现各式各样,纷繁复杂。但为了进行科学研究,总结临床经验并进行交流,研究者们对于形形色色的精神(心理)异常必须进行划分、归类,并提出诊断的统一指标,这样才能有共同的语言。因此,对精神病学来说,精神疾病的分类就成为这一学科领域中的一项重大问题。目前世界各国都有自己应用的分类体系或方案。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1)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国际疾病分类》现已出到第10版(简称ICD-10),于1992年公布,其中有关精神障碍的主要分类如下:

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

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

F40~F49 神经性症、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 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

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2)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简称DSM-Ⅳ),于1994年公布。其具体分类为如下18大类:

①通常在婴儿、儿童或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

②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

③由躯体情况引起的,在他处未提及的精神障碍。

④与酒精有关的精神障碍。

⑤与苯丙胺(或苯丙胺类)有关的障碍。

⑥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⑦心境障碍。

⑧焦虑障碍。

⑨躯体型精神障碍。

⑩做作性精神障碍。

⑪分离性精神障碍。

⑫性及性角色认同障碍。

⑬进食障碍。

⑭睡眠障碍。

⑮未在他处提及的冲动控制障碍。

⑯适应障碍。

⑰人格障碍。

⑱可能引起临床关注的其他问题。

3)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简称CCMD),于2000年完成了第3版的编制,即CCMD-3,它的主要分类如下:

①器质性精神障碍。

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③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④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⑤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质。

⑥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⑦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⑧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⑨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⑩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我们参考了上述几种分类系统,并根据人们日常生活和活动所见到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把心理、行为异常(障碍)划分为六大类别。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包括精神病在内的所有心理与行为异常(障碍)的表现。1.行为和人格偏离以及不良适应性反应

这一类别包括心理异常的问题较多,也较复杂,其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偏离、人格病态、性行为异常,以及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的不良适应性行为等。这类行为异常问题有的可以是固定和持续的,有的则是一时性的。

其中有些案例牵涉及社会治安或司法问题。他们虽然有心理与行为的异常,但并不是真正的精神病,因为他们一般来说智力是正常的,意识是清醒的,一般没有精神错乱症状,故此,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能力,如果触犯刑律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不过,对待他们仅用强制性的惩罚手段或简单的劳教措施,通常难以使他们的异常行为得以纠正,而必须同时使用心理与行为的有关理论与矫正方法进行处理才能取得效果。对于这一类心理与行为异常问题需要许多学科如心理科学、精神医学、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共同参与和研究。

这一类心理问题包括:(1)行为偏离问题,主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是指在没有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情况下发生的与其所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且显著地异于常态的各种行为表现。(2)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通常有社会适应不良并有不同的表现类型。(3)性行为异常,是指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与常人不同,与生殖没有直接联系且有违反当时社会习俗倾向的性行为活动。(4)不良适应性反应,是指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特别是那些心理素质发育不健全的人,在变化着的或新的环境中,容易产生不良适应性行为,对心理健康发展有严重影响。2.特殊意识状态

这一类心理异常问题包括:(1)催眠状态或梦境中的心理变化。(2)社会剥夺或感觉剥夺时的心理异常,这时由于大脑失去了适度的兴奋刺激的支持而造成大脑功能的失调,主要表现为注意涣散,记忆力减退,自控能力削弱,思想混乱,情绪烦恼、焦虑和孤独感。(3)宗教徒的入化状态、气功的巅峰状态以及练功者的“走火入魔”状态。(4)某些药物如致幻剂等作用下所产生的心理、行为异常表现。

这类心理、行为异常表现大多属于正常心理和变态心理之间的交叉或边缘状态。而且许多表现都是一过性的,即引起异常表现的各种状态消失以后,患者的心理与行为便恢复正常,大多数人无须治疗即可恢复正常。3.轻度心理异常

这一类心理异常表现是指人的整体心理活动某些方面受到影响,即大脑一般没有组织上的器质性损害,只是在高级神经系统活动方面表现失调。患者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协调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有明显的减弱,人际关系处理往往不够和谐。但他们能理解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失常状态,因而主动寻求改善自身不正常状态的办法和措施,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可正常进行。一些轻度精神疾病如各种神经症和轻度的心因性反应症等都属于这一类。4.心身障碍或称心理生理障碍

这一类异常是指在躯体各器官系统发生病变前后所表现的心理异常现象。它常表现为在应激状态下所出现的某种内在的情绪或动机的冲突,通过心理影响生理的途径,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病变表现出来。因此,在心身障碍发生时,既有躯体的异常,也有心理行为的异常。5.大脑病患及躯体缺陷时所表现的心理行为异常

这类心理异常又有三种不同的表现:(1)大脑发育不全时所表现的心理异常,主要是与大脑机能发育不全有关的各种能力的障碍,明显表现为智力迟滞。(2)大脑器质性损害时出现的心理异常,对大脑的损害如脑震荡、脑挫伤、脑动脉硬化、中毒或病菌、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既造成脑器质性损伤,又可能同时出现心理异常。(3)盲、聋、哑、跛等躯体残缺时所发生的心理异常,当人的躯体某一部分受到破坏时,受损害器官的机能未能恢复,这时,在缺乏适当的教育和训练的情况下,会使患者造成某种程度的心理异常。6.严重的心理异常

这一类是指人的整体心理机能的瓦解。不仅各种心理活动机能本身,而且它们之间的协调一致也严重受损,同时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异常表现:(1)病人的反应机能受到严重损害,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歪曲的,可出现精神失常现象如幻觉、妄想、思维错乱、行为怪异、情感失常等,因而丧失正常的言行、理智与行为反应。(2)社会功能有严重损失,不能处理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活动,甚至会给公众社会生活造成危害。(3)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现状和个人生活,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对自己的处境完全丧失自知力。各种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严重的心因性精神病等都属于这一类。第二章 心理障碍的生物和心理因素

心理障碍的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生物因素有可能导致心理因素的产生或加剧,心理因素也有可能影响生物因素的质变和量变。人们早就认识到基因是影响人类和动物正常与异常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章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含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大脑的解剖与生理基础、大脑的神经生化和遗传学基础、心理障碍的生物因素、心理障碍的心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学习目标: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

变态心理学的生物医学观点主要是运用生理学或生物学的因素来解释各种心理异常现象或各种精神疾患,同时主要采取生物学方法来加以消除(即治疗)。这种观点是在古代的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及其后的加尔的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都倾向于认为精神疾患来源于躯体因素或大脑损伤。后来,到了十八九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大脑解剖学和生物学的成就,使人们对于心理活动与大脑物质的密切关系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促使人们产生了心理异常现象可能与大脑组织及机能的损伤有直接关系的设想。

在19世纪,大多数医生都看到:周期性极度情绪高涨、没有真正躯体病损的肢体瘫痪或言语错乱等都是情绪障碍的征象,但关于这些异常表现具有怎样的意义,与大脑有什么关系,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后来,医生们从躯体医学中得到了启发,即发现结合在一起的症状群往往表示一种特殊的疾病;每一种综合症候群表明有一种基本病因,从而提示一种合乎逻辑的治疗方法。例如在治疗肺结核时,不是仅仅去减轻像咳嗽或发热之类的症状,而是要竭力去控制和消灭结核杆菌,那么精神疾病是否也可以像躯体疾病那样来加以考虑呢?

现代精神病学奠基人,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最早、最系统、最有成效地模拟了这种在医学上颇为成功的方法去探讨精神疾病。他所著《精神病学教程》一书,自1883年第一版以后发行至第9版,在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被看作是精神疾病分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权威性著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克雷丕林对成百上千精神病人的异常心理与行为进行观察、研究并加以分类,从而提出第一个关于精神疾病的科学分类方法以及疾病单位的概念,他认为真正的自然的疾病单位是具有同一病因、同一基本心理结构(基本症状)、同一病程、同一转归和同一病理的解剖所见。

根据这个原则,克雷丕林把整个精神病分为三大类:(1)伴有精神障碍的已知的躯体疾病(包括脑疾病、躯体病、中毒等);(2)未见病理解剖所见的内因性精神病(包括真性癫痫、早发性痴呆即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3)人格的偏离和反应状态(包括病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