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2 21:04:19

点击下载

作者:[英]威尔斯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文明的故事

文明的故事试读:

前言

《文明的故事》就像小说一样简单易懂。本书对我们目前的历史知识进行了最通俗的描述,而非详细阐述与复杂论证。本书图文翔实,内容清晰,栩栩如生。读者可以从书中得知世界历史中整体概况,为以后研究世界历史的某个特定阶段或某个特定地区的具体历史提供一个必要的知识框架。本书也许可以充当内容更为完整、描写更为精确的《世界史纲》的预备读本。但本书的特殊宗旨是满足忙碌中的普通读者的需求,他们希望能够重温人类伟大历史的概念、明晰世界文明历程的轮廓,却无暇详细钻研《世界史纲》中的地图和时间表。《世界史纲》的宗旨要求其内容不可以一再压缩。这是一部重新策划与编写的更为广义的历史故事著作。——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第1章空间里的世界

我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还远远不够。200年以前的人们只知道最近3000年之内的历史;3000年之前的历史,只是一个个传说和一段段遐想。我们这个文明世界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被这样教导并信服:公元前4004年的一天,这个世界突然出现了,至于这一天到底是春天还是秋天,权威人士们众说纷纭。这种近乎荒谬的误解基于希伯来《旧约》的生硬解释,也源于神学式的主观臆断,早已被如今的传教士们摒弃了。人们都普遍认为,就表面看来,我们生存的宇宙早已存在,甚至可以追溯到无限遥远的过去。当然,这些表象也可能存在误差,这就好比将两面镜子放在房间的两头,你看到的房间仿佛永无尽头。然而,那种认为人类生存的宇宙只存在六七千年的观念,已经彻底被抛弃了。

如今,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球体,它呈现出一个稍扁的橙子形状,直径大约为8000英里。大概在2500年前,就有少数明智之人意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然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还对其与天空、恒星、行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今天看来十分荒谬的观点。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以地轴(比地球的赤道直径短24英里)为中心,每24小时自转一周,这就是昼夜交替的原因;同时,地球沿着稍不规则且略有变化的椭圆形轨道,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最短为9150万英里,最长为9450万英里。

月亮是绕着地球运行的一个较小球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23.9万英里。地球和月亮并不是仅有的绕着太阳运行的星球,除此以外,还有水星和金星,它们分别在距离太阳3600万英里和6700万英里的地方。在地球运行轨道之外,除了无数可以忽略不计的带状小行星之外,还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距离太阳分别为14100万英里、48300万英里、177820万英里和279300万英里。这些以百万英里计的宏观数字实在太抽象。如果我们将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距离按比例缩小到可以理解的范围,读者可能就很容易接受了。

倘若将地球描绘成一个直径为1英寸的小球,太阳就是一个直径为9英尺的大球,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323码,也即约1/5英里,步行四五分钟的路程;月球好比一粒距离地球2.5英尺的豌豆。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有两颗内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它们距离太阳分别为125码和233码。这些星球的周围是空旷的宇宙,直到地球之外175码的地方,才可以遇到火星。木星大约在1英里处,它的直径为1英尺;土星的体积稍微小一点,在距离地球2英里的地方;天王星在4英里处,海王星在6英里的地方。再往外围数千英里的范围内,只有细微的尘埃和悬浮的稀薄蒸汽,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按照这种比例计算,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在40万英里之外。

这些数字可能会让人们产生感慨:戏剧人生的舞台是多么空旷与寂寞啊!

在这片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中,我们真正知道的只是地球表面的生命而已。这些生命中,生活在地下的,最深不超过3英里深,可是地表与地心的距离为4000英里;同样,生活在地表的,最高不超过5英里高。除此之外的茫茫宇宙,空无一物,死气沉沉。

最深的海洋挖掘也仅深入到地下5英里。飞机的最高飞行纪录也不过4英里而已。曾经有人乘着气球飞到7英里的高空,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任何鸟类都不可能飞到5英里的高空,有些小鸟和昆虫试图被飞机带到高空,但在远远低于此高度时,就早已失去了知觉。第2章时间里的世界

最近50年来,科学家们对地球的年龄和起源作出了很多精确和有趣的推测。由于这些推测涉及深奥的数学和物理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对此进行简单总结。事实上,如今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太过落后,除了主观推测之外,别无它果。从总的趋势来看,地球的估测年龄越来越长。现在看来,地球可能是一个自我旋转的独立行星,而且绕太阳公转已经20多亿年了。也许地球实际的存在时间更悠久,悠久得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想象。

太阳、地球以及围绕太阳旋转的其他行星早已独立存在很久了,在此之前,它们或许只是凌乱散落在空中的一个大旋涡。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广阔的天空中有一些闪闪发光的螺旋状云朵,它们看似在围绕一个中心旋转,这就是“涡状星云”。很多天文学家设想,太阳和它周围的行星也曾经是这样的旋涡,它们如今的形状是凝聚作用的结果。这种凝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正如我们推测的10亿年之后,地球和月亮才变得清晰。那时,它们的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得多,它们距离太阳更近,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也快很多,它们的表面还处于炽热或熔化状态。其中,太阳是宇宙中一个超大的火球。

如果我们回到悠远的过去,追溯地球的最初状态,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与今天大相径庭的另一番景象:地球更像是熔炉内的炉膛,或是岩浆冷却凝固前的表层。我们看不到液态水,因为所有的水分都在黄磺蒸气和金属蒸气中化为乌有。在其下方,是翻滚沸腾的熔岩海洋。太阳与月亮的眩光,匆匆穿过弥漫着火云的天空,犹如赤热的焰火飞掠而过。

几百万年的悠悠岁月一晃而过,那一番熊熊火海的热烈景象已经慢慢隐去。天空中的水蒸气化成雨水降落下来,头顶的空气也变得更加稀薄;在这片火海中,那些凝固熔岩的大块熔渣时而浮现,时而下沉,时而被其他漂浮物取而代之。太阳和月亮距离地球越来越遥远,体积越来越小,运行速度也越来越慢。月亮的体积很小,因此早已冷却到白炽温度以下,有时遮住阳光形成月食现象,有时反射阳光形成满月景象。

就这样,地球在漫漫岁月中极其缓慢地变化着,终于演变成我们现在居住的模样。最后出现了这样一番场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云,于是,第一场雨淅淅沥沥地落在了第一层岩石上。在此后的数千年中,地球上的大部分水依然会蒸发成为水蒸气。而滚烫的溪流会夹杂着碎石与沉淀物,奔腾在凝固的岩石之上,然后冲进池塘与湖泊。

最后,便形成了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如果我们可以拜访那时的地球,我们的眼前将是如此景象:狂风怒吼,暴雨骤泻,遍地熔岩,土壤全无,寸草不生。狂风的强度超过了最激烈的龙卷风;倾盆暴雨猛击着我们如今温暖舒适的地球,那种情境不堪设想。瓢泼大雨从我们身边倾泻而下,夹杂着岩石碎屑,汇集成一股股洪流,冲刷出一条条峡谷与沟壑,最终将沉积物冲进最古老的海洋。我们可以穿过云层,清晰地看见巨大的太阳从天空掠过,随着太阳、月亮的运行,其后便是频繁的地震与地表上升。如今的月亮一直保持一面朝着地球,可是当初,它也曾大幅自转,展现着自己深深隐藏的另一面。

几百万年过去了,地球年龄越来越大,白天越来越长,太阳离地球越来越远,阳光越来越温和,月亮的步伐也缓慢下来;暴风骤雨的强度变得弱小,原始海洋里的水不断增多,奔流成海,从此以后,我们的地球穿上了海蓝色的外套。

然而,那时的地球上仍然没有生命;大海了无生机,岩石上一片荒凉。第3章生命的源头

如今众所周知,人类在能够记忆或留下传说之前,生命已经存在,我们是通过岩层中生物留下的痕迹和化石而获得这些知识的。我们发现了保存在页岩、板岩、石灰岩和砂岩中的骨骼、贝壳、纤维、根茎、果实、爪印、足迹等物质,与此同时,原始潮汐留下的波纹和原始雨水冲刷形成的印记也得以保存。我们持之以恒地研究这些岩石记录,才形成了地球上古生物的历史。这些沉积岩并非一层压一层地整齐排列着,它们经历了层层挤压和冲击,早已面目全非,犹如图书馆中屡遭洗劫与焚毁的书页。它们是大批学者奉献毕生精力研究的成果,后人将其整理成册,以供世人阅读。这些岩层估计记录了约16亿年的古生物历史。

地质学家将记录中最古老的岩石称为“无生代岩石”,因为它们上面没有任何生命的痕迹。北美洲有大片的无生代岩石裸露在外,鉴于它们的厚度,地质学家判定其至少经历了整个地质记录的一半时间,即8亿年。请允许我再次重申一下这个意义深刻的事实:自从海洋与陆地首次分开以来,在最初8亿年的漫长岁月里,地球上没有留下任何生命的迹象。尽管人们可以在这些岩石中发现潮汐波纹和雨水印记,却找不到生命的痕迹。

随着深入研究岩石记录,我们渐渐发现了生命的踪迹,而且越来越多。地质学家将这些古生物痕迹的历史年代叫作“古生代早期”。最初的生命迹象源自比较简单且低等的生命,如小贝类的贝壳,植形动物的躯干和花状头,以及海藻、海虫与甲壳虫的足迹与遗体。有一种很早就出现的动物,形状类似于蚜虫,也像蚜虫一样可以自己蜷成球状,这便是三叶虫。之后,在几百万年的岁月长河中,出现过更为灵活与强壮的海蝎。

这些动物的尺寸都不太大。其中最大的海蝎也只有9英寸长。陆地上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植物和动物都没有;这个时期也没有鱼类和脊椎动物出现的痕迹。实际上,我们可以追溯的所有生命痕迹只是一些浅水生物和潮间带生物而已。如果想知道古生代早期植物和动物的模样,只要从岩石潭或泥水沟中取回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大功告成。我们可以发现,水中的小甲壳虫、小贝壳、植形动物和海藻等,与那些曾经被冠以“生物之王”巨大笨重的古生物相比,相似度大得惊人,只是尺寸不同罢了。

无论如何,古生代早期的岩石没有留给我们任何表明地球生命起源的迹象。除非一个生物有骨骼或其他坚硬的部分,或者它有坚硬的外壳,够大、够重,足以在泥土中留下脚印和痕迹,否则无法留下证明其在地球上生存过的化石。如今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小型软体动物,也无法留下任何痕迹让未来的科学家们去考证。在过去的岁月里,类似的动物不计其数,它们生活过、繁衍过、兴盛过,然后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无生代时期的湖泊与海洋,水位浅浅的,水温暖暖的,水中或许出现过大量无壳、无骨的低等软体生物;同时,阳光普照的潮间带岩石和海滩上,或许繁衍着大批的绿色浮藻。岩石记录无法显示过往生命的全部档案,就像银行账本无法记载一个人的全部生活一样。只有当一个物种进化到能分泌出贝壳、骨片、甲壳或硬茎的时候,才可能在岩石中留下些许痕迹,从而被载入史册。然而,人们偶尔发现了一种游离碳,即石墨,它存在于更古老的化石遗迹当中。有些权威人士认为,或许某些未知生物在经历了某种巨大活动之后,才使石墨从化合态中分离出来。第4章鱼类时代

当人们误认为这个世界只经历了几千年岁月的时候,同时也会误以为各种动植物生来就是始终如一的,它们从来不曾改变,—直都是今天的模样。但是,当人类开始发现并研究岩石记录之后,便开始质疑这种谬论,他们认为很多物种在悠悠岁月中发生着缓慢的进化。这种理念进一步扩展,最终形成了“生物进化”的理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可以追溯到无生代海洋中某些极为简单的、几乎没有结构的原始生物形式,是由它们逐渐演化而来的。

生物进化问题就像地球年龄一样,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苦苦争论的焦点话题。曾经有一段时间,生物进化理论因某些莫名的原因而受到天主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排斥。如今,那个年代已经远去,很多正统的天主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教徒,都可以坦然接受这种更新颖、更开阔的万物同源理论。没有一种生物是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都在进化和成长。在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之后,潮起潮落之间出现了生命萌动的迹象,并慢慢演变成自由、有活力和有意识的生物体。

多个个体才组成生命。这些个体都是实实在在的,既不像团状和块状的非生物体,也不像无边无际、一动不动的结晶体,它们具有两种非生物体不具备的特征:可以把其他物质摄入体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还可以不断地自我繁衍。它们摄取食物,繁殖后代。它们生产出的新生命,与自身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当然也有些许差异性。每个生命与其后代之间都有着某种特殊的种族相似性,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不管是哪个物种,还是处于生命的哪个阶段,这个规律都是通用的。

新生命体之间为什么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如今的科学家都无法解释。相似性与差异性同时存在,与其说这是一种科学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普通常识。如果一个物种的生存环境改变了,这种生物本身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无论在物种的哪一代,都会有很多的个体存在,个体的差异让部分个体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同时也有一些个体因自身的因素而难以在新环境中生存下去。整体而言,前者比后者更加长寿,繁衍能力更强,因此种族也更加兴旺,如此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该物种的平均适应能力就会向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即“自然选择”,与其说它是一种科学结论,不如说它是由于繁衍本能和个体差异而导致的一种必然论断。或许在物种的变异、灭绝和保存过程中,很多力量都在发挥作用,但是科学至今也不能解释其中的奥妙。然而,我们不能否认自然选择过程从生物出现以来就发挥着作用。否则,那就是忽视生命存在的基本事实,或是缺乏普通的思维能力。

许多科学家曾经设想过生命起源的场景,他们的想象生动有趣,但至今也没有得出有关生命起源的明确结论和有力推断。不过,几乎所有的权威人士都认可的是:生命产生于阳光照耀下的暖暖的泥沙之中,然后随着潮起潮落分散到各个海域。

早期世界是一个潮水泛滥的年代。生物个体承受着来自潮水的不断侵害,有的被卷到海岸上,被太阳晒干;有的被冲进海里,因远离阳光与空气而死去。恶劣的环境迫使生物向着生根固定的方向进化,并长出外壳,以免被晒干。起初,它们依赖味觉的敏感去寻找食物,依靠对光线的视觉敏感去挣脱黑乎乎的深海与洞穴,或者在强光的刺激下,敏感地逃离危险的浅滩。

或许最初的生物长出甲胄和硬壳,只是为了防止自身的干燥,而不是为了抵御外敌的侵害。不过,生物进化的早期历史上就已经出现爪子和牙齿了。

前面已经提过远古时代海蝎的大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一度占据生物界的至尊地位。很多地质学家认为,在5亿年以前,在志留纪的古生代岩层中,出现了一种有眼睛和牙齿、会游泳、生命力旺盛的新物种,它们的出现,结束了海螺的至尊时代。它们就是已知最早的鱼类动物,属于最早的脊椎动物。

在下一个时代即泥盆纪,鱼类开始大量繁殖。它们如此繁盛,以至于岩石记录将这一时期命名为“鱼类时代”。这些鱼类与今天的鲟鱼、鲨鱼的形状非常相似,它们时而穿梭在茫茫的大海里,时而逃出水面呼吸空气,时而在海藻之间寻找食物,时而你追我赶猎捕食物,让海底世界变得生机盎然。可惜好景不长,如今它们早已灭绝。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这些鱼类都不是特别大。它们当中很少有超过3英尺的鱼类,但也有例外,比如有一种身长可达20英尺的鱼类。

我们无法通过地质学知识获取有关这些鱼类祖先的信息。它们似乎与以前的物种丝毫没有关联。动物学家对于鱼类祖先提出过很多有趣的观点,但这些都是通过对与之有血缘关系的现存鱼类的鱼卵进行研究,以及其他途径才得出的结论。显而易见,脊椎动物的祖先可能是那些软体动物,或者是那些嘴巴周围长出牙齿般硬物的微小水生动物。鳐鱼和狗鲨的牙齿遮住了嘴巴的上下颚,嘴唇上长出了齿状的鳞片,并且这种鳞片几乎遍及全身。根据地质学记录,鱼类的齿状鳞片不断进化,它们挣脱黑暗,游向有光的地方,成为最早的脊椎动物被载入地质纪录当中。第5章煤沼时期

在鱼类时代,陆地上显然没有生命。裸露的岩石躺在峭壁与高地之上,遭受着烈日与暴雨的侵袭。陆地上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土壤——因为还没有出现可以将岩石分解成土壤的蚯蚓,也没有出现苔藓和地衣的痕迹。生命依然局限于海洋中。

那个世界里遍地都是裸露的岩石,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错综复杂,至今依然需要推测。地球运行轨迹的变化,地球自转两极的偏移,大陆地形的改变,或许还因为太阳温度的变化,使得地球进入了漫长的冰河期,然后又进入持续几百万年的温暖期。在世界历史上,地球内部出现过几次剧烈的活动,几百万年积聚而成的上冲力,使得火山喷发、地壳隆起、大陆与山脉的轮廓发生改变,以至于海底加深、山峰变高、气候变化加剧。随后,地球进入了一段漫长而稳定的平静期,山峰因风霜雨雪的侵蚀和河流的冲刷而变低,海底因大量泥土被卷进海洋而变浅,海面不断扩张,甚至更浅、更宽,很多陆地变成了浅海。这分别就是世界历史上的“山高水深”时代和“山低水浅”时代。事实上,在经过了漫长的降温期之后,地壳的内部温度不再影响地表温度了。即便在无生代时期,也随处可见“冰河时代”的冰雪痕迹。

直到“鱼类时代”后期,才出现了大片的浅海和泻湖,各种生物才以各种方式从水里转移到陆地上。毋庸置疑,这些曾经大量涌现的早期生物,曾经进化了几千万年。然而,它们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时代。

毫无疑问,植物占据陆地的时间要比动物早,不过动物也紧随其后。植物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当潮水退去后,它们必须长出坚硬的茎,来支撑叶子接收阳光的照耀;第二个问题,是必须有从湿地中摄取水分的组织,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水源并不是近在咫尺。木质纤维的演化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它既可以支撑植物本身,又可以充当输送水分的管子。这一时期的地质纪录中突然增加了各种各样的木质沼泽植物,它们大多体积巨大,比如木质苔藓、木质蕨类、大型马尾草等。植物上岸之后,许多水里的动物也开始登陆,其中有百脚纲和倍足纲动物,有原始昆虫,有古代蜘蛛蟹和海蝎的祖先,它们后来演化成了最早的蜘蛛和陆地蝎。随即,脊椎动物出现了。

早期的原始昆虫体积庞大,比如出现过一种长达29英寸的带翅膀的蜻蜓。

这些新型生物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呼吸着空气,得以生存下来。在此之前,所有的动物都呼吸着溶于水中的空气,这是动物生存的必要功能。如今,动物要想尽一切方法让自己获得汲取水分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肺部处于绝对干燥状态,他就会立刻窒息而死。他的肺部表面必须保持湿润,空气才能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为适应陆地呼吸,动物以各种方式进化,以保证呼吸系统湿润,比如鱼鳃上长出覆盖物,以防止水分蒸发;或者进化出管状器官;或者长出深入体内的呼吸器官,并受到分泌液的滋润。在远古时期,鱼类祖先无法在陆地上用鳃呼吸,后来它们在不断的进化中形成了藏在体内的新型器官——肺。这种鱼类称为两栖动物,如今天的青蛙和蝾螈。起初它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后来它们像很多鱼类—样,鱼鳔演变成咽喉上的一个袋状肺,担任了呼吸的工作,从此它们来到了陆地上。然后,鱼鳃开始退化,鳃裂也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一个鳃孔,即耳朵与鼓膜之间的通道)。这些动物如今只能在陆地上生活,只是需要回到水里去产卵和繁衍。

在沼泽时期,所有呼吸空气的脊椎动物和植物都属于两栖类。那些两栖动物的形态与今天的蝾螈极为相似,只是有的身长可观。它们虽然称得上是真正的陆地动物,可是依然要生活在潮湿地区和沼泽地带,那时所有的大树也同样具备两栖的习性。它们还不能够长出只靠雨水滋养就能生根发芽的种子和果实。如果想要繁殖,它们就得将孢子洒在水中。

动物在空气中的适应能力既复杂又神奇,对这种能力的研究是比较解剖学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所有的生物,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最初都生活在水中。例如,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比鱼类高级的脊椎动物,在出生之前的胚胎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个鳃孔消失的阶段。鱼类在水中裸露着眼睛,为的是保持湿润,更高级的动物为了避免眼睛干燥,长出了眼睑和分泌液体的腺体。耳膜要感知空气中微弱的声音震动,因此也不可或缺。我们可以发现,动物身上几乎所有的器官都经历着相似的进化过程,以适应陆地的生存条件。

在石炭纪时代,也即两栖类时期,生物生活在沼泽和泻湖中以及这些水域的浅滩上。由此,生命的范围大大扩展了,但山峰与高地依然一片荒芜。生物虽然学会了呼吸空气,但必须扎根于水中,因为它们依旧要回到水中繁衍后代。第6章早期的爬行动物

在生命繁盛的石炭纪年代之后,进入了一段干旱与严冬共存的悠悠岁月。岩石记录显示,沙石之类的沉积物很厚,而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地球上的气温骤升骤降,还有过漫长的冰河期。曾经在大地上茁壮生长的沼泽植物,已经被更新的沉积层所覆盖,从而消失殆尽。新的压缩和造矿过程开始了,如今的大多数煤矿都是那个时期形成的。

然而,在这个生物剧烈演化的时期,它们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获得了最宝贵的体验。当地球再次变得暖和与湿润的时候,一系列新物种出现了。我们在岩石记录中发现了卵生脊椎动物的遗迹,它们不像蝌蚪那样必须先生活在水中,而是在孵出之前就几乎发育成熟,—生下来就能在陆地上生活。此时,它们的鳃部已经消失不见,鳃裂成了一个胚胎发育过程。这些不需要经过蝌蚪期的新型生物就是爬行动物。

与此同时,可以结出种子的树类也得到了发展,它们不再依赖沼泽和湖泊,而是能够独立传播种子了。这时,虽然还没有出现开花类和草类植物,但地球上已经出现了类似棕榈的苏铁类与热带植物。还有很多蕨类植物,也有品种繁多的昆虫,还出现了甲虫,但没有蜜蜂和蝴蝶。然而,在这漫长悠远的严寒岁月里,新生的陆地植物的基本种类已经形成。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它们就会繁荣兴旺。

地球在经历了年复一年的巨大变化之后,进入了一段缓和期。地壳的频繁运动、地球轨迹的变化、地轴角度的增减,共同造就了一段漫长而又温暖的时期。有人推测这一时期持续了2亿年左右。它被称为中生代,区别于前面提到的更为古老的古生代和原生代(共14亿年),以及随后延续至今的新生代。它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因为早期的爬行动物种类繁多,超乎人们的想象。大约8000万年以前,中生代结束。

如今,地球上的爬行动物相对少了很多,分布区域也极为有限。但是,相对于那些盛行于石炭纪时代的两栖动物的幸存后代而言,它们可谓种类繁多。如今地球上还有蛇、鳖、乌龟(海龟属)、短吻鳄、鳄鱼、蜥蜴等原始生物。它们无法忍受严寒的考验,无一例外地需要常年温暖的气候中生代中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有这一局限性。它们是温室动物,生活在温暖的植物丛林中,无法承受霜冻的侵袭。然而,地球上毕竟已经出现了真正耐旱的陆地动、植物群,与之前全盛期的沼泽动、植物有着明显的差异。

我们如今熟知的很多爬行动物在当时盛极一时,比如大海龟、大乌龟、巨鳄与众多蜥蜴和蛇等。此外,还有很多已经灭绝的大量奇异物种,比如品种繁多的恐龙。很多植物种类在当时已经扩展到了低平地带,比如蕨类、芦苇等物种;还有众多的食草类爬行动物,专吃这些繁茂的植被,它们在中生代顶峰期长成了大型动物。有些大型动物的躯干超过了以往任何陆地动物,甚至可以与鲸鱼相媲美。比如,梁龙从口鼻到尾部的长度为84英尺,巨龙的身长则足有100英尺。还有一大群体型相似的食肉类恐龙以这些怪兽为食,例如霸王龙,很多书上将其描述成最可怕的爬行动物。

这些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的树林中追逐或觅食的同时,还出现过另一种恐龙,它们伸展着蝙蝠状的前肢,一边捕捉昆虫,一边追捕同类。它们最初只是跳跃和降落,后来进化成穿梭在树叶和树枝之间的飞行动物。它们就是翼手龙,是最早飞行的脊椎动物,它们开创了脊椎动物能力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此外,有些爬行动物返回海洋。其中有3种会游泳的爬行动物回归它们祖先生活的大海,它们分别是沧龙、蛇颈龙和鱼龙。它们当中有很多与现在鲸鱼大小相近。鱼龙似乎十分熟悉水性,蛇颈龙却找不到如今与之同类的动物,它们躯干庞大,强壮有力,长着鳍状肢,喜欢在沼泽或浅水滩上游泳或爬行。它们长着长长的脖子,头却十分小。蛇颈龙可以像天鹅一样在水中游动并捕食,还可以在潜水过程中顺带捕捉身边经过的鱼类或动物。

以上便是中生代最主要的动物。用现代人的标准来衡量,它们比以往的物种都先进。此时的陆地动物与以前的物种相比,尺寸更大,力量更强,更具适应能力,分布区域更广,也更加生机勃勃。该时期的海洋中虽然没能实现这样大的进化,但也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物种。浅海区域中出现了菊石类动物,它们长有介壳,把大部分身体蜷缩在壳里。早在古生代,它们的祖先就已经存在,至此才迎来了全盛时期。现在这类动物已经不复存在;与它们亲缘关系最近是栖居在热带水域中的珍珠鹦鹉螺,还有一种繁殖能力更强的新型鱼类,它们的鳞片比以往鱼类的片形和齿形鳞片更加轻盈、更加好看,它们在海洋与河流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经久不衰。第7章最初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前几个章节呈现了一幅有关中生代鼎盛时期的茂盛植物和众多爬行动物的美妙画面。恐龙主宰着热带雨林和潮湿地带,翼手龙拍打着羽翼在森林中尖叫,捕捉着无花灌木和林中嗡嗡作响的昆虫。然而它们周围还有一些不太显眼、不太盛行的物种,这些物种似乎获得了某种力量,也学会了忍辱负重。当太阳与大地不再仁慈和慷慨,这些本领对于整个种族来说,就显得异常珍贵。

恐龙家族中有一群善于跳跃的弱小型爬行动物,它们迫于敌人的侵袭和生存竞争的威胁而趋向灭亡,或者不得不转移到海滨或山峰,在更加严寒的环境下奋力生存。渐渐地,这些不幸的小生灵长出了一种新型鳞片,这些鳞片进化成翎羽状,后来又演化成羽毛的雏形。这种羽毛状鳞片一层叠着一层,比以往出现的爬行动物的外壳具有更加有效的保温功能,它们可以凭借着新羽毛在寒冷地区生存下去。寒冷的气候让这些动物更加关心自己产下的卵。显然,大多数爬行动物不太关心自己的卵,而是任由阳光与季节去孵化。然而,这个新的生命分支上的物种,开始养成呵护自己的卵并用自己的体温将其孵化的习性。

不断变化的寒冷气候使得这些原始鸟类的体内发生变化,演化成恒温动物,不再依赖晒太阳来维持体温。这些原始鸟类也许是以捕鱼为生的海鸟,它们的前肢不再是翅膀,而是进化成类似于企鹅的鳍状肢。有一种奇特的原始鸟类,名叫新西兰鹬鸵,它长着一种十分简单的羽毛,不会飞,也不像是从会飞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在鸟类的进化史上,羽毛比翅膀出现得更早。当羽毛进化完成后,需要轻盈地舒展开来,这时必然会形成翅膀。我们至少可以从鸟的化石中发现:它有爬行动物的牙齿,还有爬行动物的尾巴,同时还长着一对翅膀。显然,它可以飞翔,曾经混杂在中生代的翼手龙当中。可是,这个时期的鸟类,数量和种类都很有限。如果有人穿越到中生代,就算他走上几天,也看不到一只鸟,甚至都听不到鸟叫声,而只能在蕨类和芦苇中看见许多翼手龙和昆虫。

此外,他还可能看不到任何哺乳动物的踪迹。或许,原始哺乳动物的出现比鸟要早几百万年,但是那个时候的它们太微小、太稀少、太不显眼,所以根本引不起关注。

最初的哺乳动物与最初的鸟类一样,由于受到敌人的侵袭和生存竞争的威胁,被迫需要适应艰苦的环境和严寒的气候。另外,它们的鳞片和鸟类—样,进化成羽毛状,成为保温的外衣;其体内与鸟类一样进行着大同小异的变化,进化成恒温动物。不过,哺乳动物进化的不是羽毛而是毛发,它们不必孵卵,而是把卵安置在自己体内,让其更加温暖和安全,直到发育成熟。大部分哺乳动物属于胎生,它们将鲜活的后代带到这个世界。在生下后代之后,它们还会呵护与喂养小宝贝们。现在的很多哺乳动物用乳房来哺育后代,但鸭嘴兽和针鼹鼠除外,它们没有乳房,依靠皮下分泌的养料来喂养后代。针鼹鼠产下坚硬的蛋,然后放进腹下的育儿袋中孵化,直到孵出幼仔,这样既温暖又安全。

如同一连好几天或好几周都无法找到鸟类一样,在中生代也很难见到哺乳动物的踪迹,除非知道去哪里寻找。鸟类和哺乳动物在中生代属于异类、次要和微不足道的生灵。

据估算,爬行动物时代大约持续了8000多万年。假如以人类有限的知识去考察漫长的历史年代,结果一定是这样的:这个阳光普照与生命繁盛的世界,会一直安全、永恒地存在下去;恐龙在沼泽里打滚,飞龙在天空中翱翔,它们如此笃定和自信。然而,宇宙积蓄已久的神秘力量打破了这貌似永恒的稳定,生物的安逸时代已经结束了。年复一年,几百万年一晃而过,在此期间,地球环境变得艰难而恶劣,大地、高山与海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岩石记录表明,地球在经历了漫长的中生代繁荣后开始走向衰落,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生物种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出现了奇妙的新型物种。原始物种在日趋灭绝的严重威胁下,拼命去适应新的环境。例如,菊石类动物曾经在中生代晚期派生出很多古怪的种类。在平稳的环境中,生物会渐渐失去进化的动力;它们不再演化,而是停滞不前。最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就是如今存在的物种。在新的环境下,普通物种屡遭磨难,新型物种则拥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在此期间,岩石记录中断了几百万年,一层神秘的面纱裹住了整个物种进化的轮廓。当人们再次揭开面纱时,爬行动物时期已经结束;恐龙、蛇颈龙、鱼龙和翼手龙以及不计其数的菊石类动物,已经全部灭绝。它们的生命曾经多么繁盛,如今却消失殆尽,没有留下任何后代。它们没有战胜恶劣的新环境,严寒的气候杀死了它们。地球出现了远远超过生物承受能力的极端环境,中生代的生命遭受到一段缓慢而又彻底的毁灭期后,出现了一幅新景象:一批更顽强的植物和动物占据了这个世界。

地球生命历史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依然是一片荒凉贫瘠的景象。大多数苏铁类和热带松柏类植物,已经被可以隐藏自己的叶子、免受冬雪侵害的大树以及开花植物与灌木所取代;昔日爬行动物生活过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第8章哺乳动物时期

地球生命进入了一段伟大的新时期,即新生代,这是一个地壳隆起频繁与火山活动剧烈的时期。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以及安第斯山脉的脊梁都高高崛起,今天的海洋和陆地雏形在那时就已经形成。当时的世界地图与今天的版图轮廓极为相似。从新生代到现在,时间跨度为4000万~8000万年。

新生代初期,地球上的气候极其恶劣。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地球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繁盛期。后来,气候再度恶化,地球陷入一段又一段严寒期,即冰河时代,如今的气候正是由其演变而来的。

迄今为止,人类仍然没有充分掌握气候变化的因素,因而无法估量未来气候的变化情况。也许我们会邂逅更加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许我们会跌入另一段冰河时代;也许会出现更为急剧的火山喷发与山脉隆起,也许这些现象会消减。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我们缺少充分的科学依据。

拉开新生代的序幕,出现的是草类植物,地球上第一次有了草原。曾经的哺乳动物,如今有很多已经进化成食草类动物以及以此为食的食肉动物。

起初,这些早期的哺乳动物,与之前在地球上繁盛一时后遭受灭绝的食草类与食肉类爬行动物相差无几。粗心的观察者会认为,现在开始的第二次气候变暖与物种繁盛的漫长周期,只不过是大自然的再次重复,是食草类与食肉类哺乳动物取代食草类与食肉类恐龙、鸟类取代翼手龙而已。但是,这是过于片面的比较。宇宙的变化是无限、永不停息和永恒的,历史不会重演,完全相同的生物不会重复出现。新生代和中生代之间差异性的意义远大于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这两个时期的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心理上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哺乳动物与后代的接触程度上,它们跟后代频繁接触,这与稍微低等的鸟类区别不大,却与爬行动物大相径庭。除了极少数特例之外,爬行动物都会抛弃自己产下的卵,任其自行孵化。这些后代从来不曾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更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知识和技能。它们的经验只能来自自己的生活经历。也许爬行动物可以与同类共存,彼此之间却没有交流;它们从来不相互模仿、相互学习,更谈不上一起行动了。然而,新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会因为哺育和抚养后代而相互学习和模仿,并通过彼此之间警戒的鸣叫和其他协作行为而交流、控制与教导。如此一来,“可教”的生物就在地球上出现了。

新生代最初的哺乳动物,其脑袋仅比那些活跃的食肉恐龙大一点儿。可是,沿着岩石记录往下看,就会发现,无论哪种哺乳动物的脑容量都在稳定地不断增长。例如,新生代早期有一种貌似犀牛的动物巨雷兽,它的生活习性和需求与犀牛极为相似,脑容量却不到犀牛的十分之一。

早期的哺乳动物在哺乳期结束后,就会和自己的孩子分开。但是,一旦有了理解能力,它们就可以继续保持联系。因此,哺乳动物开始彼此容纳,过着真正的群居生活。它们相互照顾与模仿,通过不同的叫声和动作表达感情。在以前的脊椎动物中,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先例。虽然以往的鱼类和爬行动物也喜欢成群结队,但那只是由于大量繁殖的原因,而对群居的哺乳动物来说,它们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外部力量,还依赖于内部情感。它们不只是因为彼此相像才聚集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的,而是因为彼此喜欢才心甘情愿地生活在一起。

爬行动物的思维与人类的思维差异巨大,因此人类无法理解它们简单而急切的本能动机,比如食欲、恐惧和憎恶。人类无法理解它们单纯的动机,因为人类的动机错综复杂;人类做事都会衡量利弊、注重结果,而不是靠简单的冲动。但是,哺乳动物和鸟类有自制能力,它们会顾及其他成员,有社会诉求,这一点类似于初级阶段的人类。因此,人类可以与它们建立联系。它们的叫声和行为可以唤起人类的共鸣,人类把它们当作可以彼此倾诉的宠物,它们可以被人类驯养,从而变得自制、温顺和懂事。

动物大脑发育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议,这是新生代的一个关键事实,它标志着生物个体之间建立起相互依存与交流的新型关系,还预示着人类社会的产生。

随着新生代的发展,植物和动物也朝着当今植物和动物的样子不断发展。恐角兽、巨雷兽这些大而笨的动物已经不复存在了。另外,长颈鹿、骆驼、马、大象、鹿、狗、狮子、老虎等一系列新的物种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它们由这些古怪笨拙的祖先缓慢演变而来。地质记录显示,马的进化非常明显。它从新生代初期小貘状原始马开始,到后来的演变模样,都有着完整的保存记录。此外,羊驼和骆驼的演化过程也有据可查。第9章猿人、类人猿和亚人

自然学家将哺乳动物的种类细分成很多目,位于最前面的是灵长目,包括狐猿、猿、类人猿和人。这种分类的依据是解剖学上的相似性,而非心理智力的发展程度。

要想从地质记录上考察灵长目动物的历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大部分此类动物都像狐猿和长毛猴一样生活在密林中,还有的像狒狒一样生活在裸露的岩壁上,它们几乎没有机会溺水身亡而被沉积物掩埋,况且它们并非特别繁盛,因而很难发现它们的化石,不像马、骆驼等的祖先留下了大量的化石踪迹。但我们知道,在新生代,即4000万年前左右,原始猿类和狐猿类动物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只是它们的大脑还处于低级阶段,不如后代的大脑发达。

繁盛一时的新生代中期终于接近尾声。它是继生物史上另外两大鼎盛时代——石炭纪和爬行类鼎盛期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期。后来,地球又进入新的冰河时代。气候极度严寒,尽管中间也曾有过回暖期,但冰雪天气随后而至。当气温转暖时,茂盛的亚热带丛林中出现了河马追逐打闹的踪迹,还有牙齿像剑一样的剑齿虎,在如今新闻记者川流不息的舰队街地区捕食。此后,地球上经历了反复无常的严寒考验,一大批生物惨遭淘汰与灭绝。长毛犀、猛犸象——大象的长毛表亲,北极的麝牛和驯鹿,因为可以适应寒冷气候而逃过此劫。在几个世纪的岁月里,在严寒死寂的冰河时代,北极的冰帽悄悄南移。在英国,它蔓延到泰晤士河;在美国,它蔓延到俄亥俄州。尽管期间有过几段长达数千年的回暖期,随之而来的却是更为严寒的时代。

地质学家们将此严寒时代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冰河期,介于这期间的是间冰期。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依然会遭受可怕严冬的侵袭而变得满目疮痍。第一冰河期距离今天约有60万年;第四冰河期大约在5万年前达到严寒顶峰。就在地球经受漫长严冬期间,一种与人类相似的动物出现了。

新生代的中期,各种类人猿已经出现了,它们的腿骨和颚骨与人类十分相似。但我们只在接近冰河时期时,才发现一些“类似人类”的动物遗迹。那不是它们的骸骨,而是它们的工具。在欧洲,在距今50万~100万年前的沉积岩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被削尖的燧石和石块,很明显是被有手的动物故意削磨锋利的,可以用来捶打、削平其他物品或用来战斗。这些石头被称为“旧石器”。在欧洲,人们并没有找到制造这些石器的动物骸骨,也没有找到其他遗物,只有这些石器。据推测,这或许根本不是人类制造的,而是出于某些聪明的猿猴之手。但是,在爪哇的特利尼地区,在同时代的沉积层中,发现了猿人的头盖骨,以及一些牙齿和骨头。这种猿人的头盖骨看上去比以往发现的类人猿都大,它们似乎还可以直立行走。人们称这种动物为“直立猿人”,即可以行走的类人猿。不过,这几片骨头就是我们推测原始石器制作者的唯一资料。

直到25万年前左右的岩石记录中,我们才发现了亚人类遗留下来的其他痕迹。在岩石记录中能够看到大量石器,它们的质量显然有了很大改进,不再像以前那样粗糙,而是样式较为精美的工具,似乎经过了精心的打磨才制作成功,它们比后来真正的人类制作的工具更大。后来,在海德堡的沙坑里,出土了一块与人类颚骨相似的粗大颚骨。可惜这片颚骨没有下颌,比人类的真颚骨更为沉重和窄小。由此推测,它们不能自如地转动舌头,更不能清晰地发出声音。根据这块颚骨的大小,科学家们判断,这是一种长相酷似人类的巨大怪物,长着庞大的躯干、粗壮的四肢、浓密的毛发,被称为“海德堡人”。

我认为,这块颚骨是世界上最能引起人们好奇心的东西,研究它就好比透过一面破损的镜子再现过去的情境。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这种动物的一个身影,隐隐约约、模糊不清,却极具诱惑力,深深吸引着我们。它们在荒郊野外中蹒跚而行,为了躲避剑齿虎的侵袭而四处攀爬;它们在树林中时刻保持警惕,因为要提防长毛犀的袭击。但是,当我们想进一步观察时,它们却消失不见了,只留下它们曾经削制的石器遗迹,作为永恒的记忆。

更不可思议的是,我们找到了一种距今10万~15万年的动物遗骸,相关人士在苏塞克斯的皮尔丹地区的沉积层中发现了它。根据某些科学家的推测,这些珍贵而不寻常的遗骸比海德堡颚骨更为悠久。此外,在这个地方还发现了亚人类的头盖骨,它比现存的所有类人猿的头盖骨都要粗大;一片类似于猩猩颚骨状的东西,目前还不能证实这是猩猩身躯上的一部分;一片棍状象骨,上面还有一个凿开的小洞,显然是经过精心加工而成的;还有一块刻有印痕的鹿腿骨,外形酷似符木。以上这些都是在皮尔丹发掘出的东西。

这个曾经坐在地上、骨头上凿着小洞的动物,到底是什么呢?

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曙人”。曙人有别于他的亲戚,更有别于海德堡及现存的类人猿。后来,再也没有发现关于这种原始人的任何痕迹。不过,在接下来的10万年的沉积层和沙砾岩石中,发现了更多的燧石和其他石器工具,这些石器不再是“旧石器”,考古学家们已经能够分辨出它们的样子,如小刀、刮刀、斧头、标枪、钻和掷石……

我们要讲述的内容已经越来越接近人类了,下面一章要讲述的尼安德特人,也许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类,但它们是人类最奇怪的祖先,已经非常接近真正的人类了。

不过,在此需要声明一点:科学家们并不认为海德堡人或曙人是今天人类的直接祖先,它们只是与人类最相近的种族而已。第10章罗德西亚人和尼安德特人

在五六万年前第四冰河期还未进入严寒巅峰时,地球上曾经生活着一种动物,它们与人类极其相似,以至于有的科学家误以为它们的遗骸是真正人类的遗骨。如今出土了很多这种动物的头盖骨和其他骼骨,还有很多它们制作和使用过的大型工具。它们已经学会了生火,知道进入洞穴躲避严寒,还懂得将动物的毛皮剥下来裹在自己的身上。它们与如今的人类一样,习惯用右手劳动。

然而,人类学家告诉我们,这些动物并非真正的人类,它们是与人类不同种族的同一属类。它们长着低平的前额、粗重而突出的下颌以及高高隆起的眉骨。它们的拇指不同于人类的拇指,不能与其他手指相对;它们的脖颈僵硬,不能回首或仰视;它们的头向前倾斜,大概是长期屈身前行的原因;它们的骸骨很像海德堡人,但明显区别于人类的骸骨,因为没有下巴。而且它们的牙齿也和人类差距颇大,它们的臼齿结构比人类更为复杂,而不是更简单,只是没有长牙根,也没有通常人类的犬齿。它们的头盖骨大小与人类基本相同;它们的脑袋前部比较低,后部比较大,智能水平也低于人类。它们并非人类的直接祖先,因为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看,它们与人类都不属于同一族系。

这种早已灭绝的原始人的头盖骨和其他骼骨,是在一个名叫尼安德特的地方发现的,这些奇怪的原始人因此被称为“尼安德特人”。它们曾经在欧洲的土地上生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那时候,地球上的地质和气候跟现在截然不同。比如,当时的欧洲覆盖着冰雪,冰雪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泰晤士河,还蔓延到德国中部和俄罗斯境内;又如,那时还没有英吉利海峡隔开法国和英国;再如,红海和地中海都是大峡谷,分布着一连串的湖泊;有一片巨大的内海从今天的黑海开始蔓延,横穿俄罗斯南部,直抵中亚。虽然西班牙和整个欧洲没有被冰雪覆盖,却是一片荒芜的高原,气候比拉布拉多半岛更恶劣,当时只有北非的气候相对温和。在欧洲南部寒冷的草原上,不仅生长着稀疏的寒带植物,还有大量的耐寒动物,如大野牛、驯鹿、长毛犀和猛犸象等,它们随着植物生长季节而迁徙觅食,春天迁到北方,秋天又回到南方。

这就是尼安德特人的生活规律,他们不停地奔走迁徙,依靠捕捉小鸟兽和采集植物的果实与根茎来填饱肚子。它们长着平整而细密的牙齿,看来它们很有可能吃嫩枝和根茎,属于素食主义者。然而,在其洞穴中发现了一些大型动物的长骨,骨骼被敲碎,骨髓被吸掉了。考虑到它们使用过的石器,它们远没有力量与猛兽公开搏斗。所以,它们很有可能是趁着猛兽渡河的时候,设下了陷阱或用矛偷袭猛兽,才将其捕获。也有可能是它们跟随在兽群后面,一旦发现兽群中发生混战,就捕捉战乱中的死伤猛兽,或者跟在剑齿虎之后,吃其剩下的猎物。它们无法忍受冰河期异常艰苦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养成的素食习性,转而捕食动物。

我们无法想象这些尼安德特人的相貌。它们或许长着一身长毛,没有丝毫人类的样子。它们甚至不能够直立行走,或许还手足并用以支撑身体;它们或许独来独往,也可能在一个小家族中走动;从它们的颚骨结构来看,它们很有可能不会使用语言。

在几千年的岁月中,这些尼安德特人是欧洲地区最高级的动物。之后,在距今约3万~3.5万年前,随着气候的变暖,有一种更聪明、更智慧、会说话、会互助的同类动物从南方过来,占据了尼安德特人的地盘。它们把尼安德特人赶出洞穴和居住地,跟尼安德特人争夺食物。它们还可能与原居民尼安德特人发生了战争,并杀死了它们。我们如今还尚未弄清这些新来者到底是来自东方还是来自南方。这些消灭了尼安德特人的新来者,就是与我们有着血亲关系的原始人类。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它们的头盖骨,还是它们的脖颈、拇指以及牙齿,都与如今的人类完全一样。在克罗马农和格里马迪的岩穴中,还曾经发现一些骷髅,即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真正的人类遗骸。

至此,人类的足迹终于刻进了岩石记录,人类历史舞台已经拉开序幕。

那个时候,地球上的气候依然恶劣,但已经在不断接近现在的生活环境了。在欧洲,冰河时代的冰川开始消退;西班牙和法国的大草原变得越来越茂盛,驯鹿渐渐被马群所取代,猛犸象越来越少,最后都迁移到北方……

我们无法知晓真正的人类发源地到底在哪里。但是,1921年夏,人们在非洲南部的布罗肯希尔发现了一块头盖骨和几片骨骼碎片,这些遗骸的发达程度似乎介于尼安德特人和人类之间。这片头盖骨与尼安德特人相比,脑袋的前部比较大、后部比较小,而且头盖骨笔直地长在脊椎上,跟人类差不多。他们的骨骼和牙齿也跟人类特别相似。但是,他们的脸庞和类人猿相似,眉骨高耸,头盖骨中部隆起。实际上,这种动物可以被称为“真正的人类”,他们比尼安德特人更接近真正的人类,被命名为“罗德西亚人”。

罗德西亚人或许只是第二种亚人类种族,他们从冰河时代开始,在地球上存活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它们共同的后代,也是它们共同的终结者——真正的人类的产生。罗德西亚人的头盖骨显示,他们不是很古老的动物。直到本书出版时,人们也没有推测出他们生活的具体年代。也许直到近代,非洲南部依然有着他们的生活迹象。第11章最初的真正人类

科学家们在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境内发现了最早的人类遗迹,这些遗骸明显跟我们人类有着亲缘关系。此外,还发掘了很多骨骼、武器、带有划痕的骨头、岩石、雕刻过的骨头碎片、岩壁刻画和洞穴壁画,距今约有3万多年。从目前来看,西班牙是拥有人类祖先遗迹最丰富的国家。

当然,我们现在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只是积累的开始。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研究人员对这些相关史料进行细心研究,并对如今考古学家无法涉足的地区进行周详的考察。到目前为止,那些经验丰富且热衷于考古的探险家,尚未前往并自由地探索过非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因此,我们要十分谨慎,切不可妄下结论,认为这些西欧的定居者就是人类的祖先,或者认为他们就是该地区最早出现的人类。

在非洲、亚洲以及如今已沉入海底的某些地区,或许埋藏着更为久远和丰富的真正人类的遗迹。在这里,我们只提非洲和亚洲,而不提美洲,这是因为在美洲还没有发现高等灵长类的蛛丝马迹,不但没有亚人类、类人猿或尼安德特人,更没有真正的人类。在这片古老的大陆上,生命的演化仿佛停止了脚步。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才首次跨越如今已被白令海峡阻隔的陆上通道,抵达美洲大陆。

这些在欧洲发现的最早人类,看上去好像至少属于两个不同的种族。显而易见,其中的一种早已成为高级人类,他们脑袋硕大,身材高挑。一块女性的头盖骨显示,其脑容量比现在的男性还要大;还有一具男性的骨架,身长竟达6英尺多。他们的体型与北美的印第安人极为相似。他们的骸骨最早是在克罗马农洞穴中被发现的,因此得名“克罗马农人”。尽管我们认为他们还是原始人类,但已经相当高级了。在格里马迪的洞穴中,发现了另外一个种族的遗骸,其特征显示这是一个黑人种族。在南非,相关专家还发现了迄今为止与这些种族最为接近的布什曼人和霍屯督人。令人兴趣盎然的是,已知的人类历史的源头,至少出现了两大种族的分支。根据不太严谨的判断得知,前者或许并不是黑色人种,而是褐色人种,源自北方或东方;后者是黑色人种,来自南部赤道附近。

这些大约4万年前的原始人已经与当今的人类很相像了。他们会在自己身上涂上颜料,也会收集贝壳并串成项链,还会在石头和骨头上雕刻图案,甚至会在光滑的岩洞四壁和崖壁醒目的位置画上简单而生动的野兽图案。他们还会制作各式各样的工具,比尼安德特人制作的工具更为精巧。如今的博物馆中保存了大量他们的工具、岩画和小雕塑等物品。

这些原始人类以狩猎为生,主要的猎物是当时一种带胡须的小型野马。小野马群随着牧草迁徙,他们随着马群迁徙。另外,他们还追杀野牛作为食物。他们对猛犸象非常熟悉,因为他们留下了猛犸象的生动图画。从一幅模糊的图画上可以判定,他们利用陷阱捕捉并杀死过猛犸象。

他们用长矛和掷石捕杀猎物。他们貌似还没有发明弓箭,也不能推断出他们是否已经学会驯养动物。他们没有猎狗。他们留下一幅马头刻画,还有一两幅画上有套着辔头的马,辔头由兽筋和兽皮制成。那时该地区的野马体型很小,不能驮人。即便有人已经驯养小野马,也只是用缰绳牵着托运东西而已。他们是否已经学会挤动物的奶汁,这一点无法确定,也似乎不太可能。

尽管他们已经学会用动物的兽皮搭建帐篷,但貌似没有建起任何房屋;他们会用黏土捏泥人,但不会制作陶器;他们没有任何做饭的工具,因此做饭的方法很原始,甚至根本不会做饭;他们更不知道农耕、编织和织布是怎么回事。他们依然是赤身裸体、满身涂彩的原始人类,只是懂得披上兽皮而已。

现在已知的这些人类祖先,生活在欧洲广阔的草原上,以狩猎为生,这样持续了100个世纪左右。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他们踏上了迁徙漂泊的征程。几个世纪一晃而过,欧洲的气候开始变得温润。这时,驯鹿向东部和北部迁徙,野牛和野马也随之撤离。森林逐渐取代了草原,赤鹿逐渐取代了野牛和野马。工具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用途也随之改变。河流与湖泊中的鱼类对原始人来说变得非常重要,精美的鱼骨工具不断增多。德·莫蒂雷说:“这一时期的骨针比后来制作的更加精致巧妙,堪称超越了文艺复兴前所有时代的骨针。比如,罗马人所制作的骨针就无法与这一时期的骨针相媲美。”

大约1.5万~1.2万年前,一个全新的种族迁移到了西班牙南部,他们在裸露的岩石四壁上留下了很多惟妙惟肖的岩画,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就是“阿济尔人”(得名于阿济尔岩洞)。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弓箭,头上似乎戴着羽毛,画得非常生动;他们将自己的画抽象成某种符号——比如,用一条竖线和两三条横线来表示一个人——这预示着文字的萌芽。除了狩猎情景之外,他们还刻画一些符号似的标记。有一幅画表现了两个人用烟熏一个蜂窝的场景。

他们是旧石器时代的最后一批人,因为他们仅仅懂得削制工具。大约1万~1.2万年以前,一种新的人类出现在欧洲,他们既知道削制工具,又懂得磨制工具,还会进行农业耕作。于是,新石器时代开始了。

有趣的是,不到100年前,在一个名叫塔斯马尼亚岛的孤僻小岛上,还有另一种人类种族存在,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发展程度都低于这些在欧洲留下遗迹的早期人类。这些人因地理变迁而一直与外界的种族隔绝,也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和影响。因此他们不再进化,反而退化了。他们的生活极为原始,以贝壳和小野兽为食;他们也没有固定的住所,只有暂时的栖身之地。他们也算是真正人类,但是没有早期人类的灵巧和艺术审美能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