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香港史:遠古至1949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0:40:05

点击下载

作者:周子峰

出版社: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圖解香港史:遠古至1949年

圖解香港史:遠古至1949年试读:

李金強教授序

香港自184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華南民眾相繼南移,逐漸形成一個以粵語為主要語言的華人社會。然因英人管治,香港之發展,遂以英人的意旨為其依歸,此後百餘年的香港史,其歷史記錄自然以統治者的英語官方文獻為主。是以香港之有史,遂以外人的英語著述為其主流。此以英國倫敦傳道會德籍傳教士歐德理(E.J.Eitel)所撰之Europe in China(1895)為其首起,而以其後的安德葛(G.B.Endacott)所撰之香港史最受重視,然皆以英國立場而撰寫者,此即殖民地行政史之著述也。隨着1997年香港回歸之來臨,內地史家如余繩武、劉蜀永、劉存寬等,亦相繼起而撰寫香港史,則以中國內地立場而寫。與此同時,出身台灣之蔡榮芳,卻出版Hong Kong in Chinese History及其姊妹作《香港人之香港史》,揭櫫以華人為主體的香港史。然上述撰著,皆非香港本土學者所撰,雖有一定學術價值及可讀性,然終屬「外緣」的著述。

事實上,有不少本地文人及學者關心香港史,並出現以「香港為中心」的香港史著述,其中值得注意者為香港輔仁文社成員陳鏸勳出版的《香港雜記》(1894),其出版時間較之歐德理之書尚早一年。輔仁文社乃由楊衢雲、謝纘泰等於1892年成立,為一「盡心愛國」、倡導中國改革的新式學會,日後且與孫中山合組興中會,倡導革命,從而使香港於中國近代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香港雜記》的出版,無疑反映了香港華人的歷史與文化自覺,亦為香港人寫香港史之首出,深具歷史意義。

周子峰博士此書,顯然為香港人撰寫香港史之通識著述,上承陳著。透過對中外學者研究成果的掌握,輔以圖解,深入淺出,堪稱香港史別開新面之作。近日通俗史學著述日趨圖像化,此乃新世代或e-世代青年醉心網上行所致,而子峰博士無疑為史學因應「世變」而有斯作,當為香港「新」青年所喜讀。是為序。李金強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2010年7月1日於善衡校園

導論

考古證明,香港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居住與活動,至秦漢時期,被正式納入中國中原王朝的版圖,但直至19世紀中葉以前,這裏始終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捕魚產鹽之地。此後隨着英國人的到來,香港歷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840年–1949年香港歷史發展的三條主線

作為英國的佔領地,香港具有「非移民地型殖民地」的特點。英國雖然派遣了行政官員以及經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軍警人員到香港進行管治,但白人移民只佔本地人口一個很小的比例,本地華人的文化傳統很大程度地得到了保留。1840年至1949年的香港歷史,其主要發展脈胳可歸納為以下三條主線:

(一)英人治港政策的演變

英人治港政策是隨着香港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形勢的改變而不斷調整的。開埠初期,英人僅將香港視為英國在華的經濟和軍事據點,華洋社會出現絕對隔離的形態。其後英人逐漸發現華人對發展香港經濟的重要性,認為華洋之間必須有所溝通,才能對華人進行有效管治,因此開始在維護英國利益的前提下,扶植接受西式教育的華人精英作為港府的協力者,同時在各階段施行不同的政策,力圖壓制華人的民族情緒。

(二)香港華人社會的成長

經濟發展、移民湧入和西式教育的發展,推動了早期香港華人社會的成長。早期香港華人對本地的歸屬感相當有限,華人精英對英人的統治也懷有複雜的感情:一方面對其帶來的社會秩序與經濟發展機會心懷謝意,另一方面對英人所抱的優越感及歧視華人的政策感到不滿,而對中國內地則有極高的認同,他們在顧及自身利益的同時,積極支持內地的政治及經濟建設活動。

(三)內地因素對香港的影響

論及香港的歷史發展,切不可忽略「內地因素」的重要性。香港的華人移民絕大多數來自中國內地,即使在定居香港後,仍與家鄉保持着密切的聯繫;加上1949年以前中外轉口貿易是香港的主要經濟命脈,兩地居民亦可隨時跨境通行,香港與內地遂形成互通聲氣的密切關係。內地政局的變動和民族主義思潮的崛起,對香港的華人社會形成極大影響,辛亥革命時期和抗戰初期,香港華人對內地的大力支援即屬顯例。香港的歷史分期與特點(遠古—1949)

香港史研究概況

(一)開拓期(19世紀末—1980年代)

早期的香港史研究,具有學者霍啟昌所謂「殖民行政史觀」的特點。內容偏重於政治方面,以港府的觀點敍述香港發展概況,寫作線索以港督的任期來劃分。

較著名的研究者包括歐德理(E.J.Eitel)、安德葛(G.B.Endacott)、沙也(G.R.Sayer)和林友蘭等人的著述。

部分華人學者,如羅香林等則着眼於香港古代史的考察,並重視近代內地與香港關係(如孫中山在香港的革命史跡)的研究。專欄作家魯金(梁濤)則在報刊上發表了不少有關香港掌故佚聞的文章,為日後的香港史研究提供了不少寶貴的材料。

(二)發展期(1980年代—1997年)

香港學界開始重視本地華人歷史的研究,並強調港人在香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主體性」。本地各大學亦陸續開辦「香港史」的專門課程。另一方面,「九七」回歸前夕,內地史學界出現香港史研究的熱潮,普遍傾向於將香港史定位為中國的「地方史」或「邊疆史」,其香港史著述相對強調殖民政府對華人的壓迫、祖國對香港的支援,以及香港人的愛國心。

較著名的研究者包括王齊樂、冼玉儀、科大衞(David Faure)、余繩武和劉蜀永等。

(三)興盛期(1997年—現在)

回歸後,香港人開始對身份認同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嘗試從歷史角度探索回歸後香港人的定位問題,香港史研究日漸受到本地各界重視;內地的香港史研究則因回歸熱潮消散而相對沉寂。香港政府各機構及區議會撥款支持各地區史的撰述(如各區的「風物志」及「口述歷史」),新中學課程改革加入更多香港史的內容,使香港史研究得到香港各界的廣泛認同。此外,「保育」意識與「集體回憶」概念的廣泛傳播,也使香港新一代對探知香港過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歸前部分香港史研究的重要學者及其著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