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变革——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之新兴成长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2:23:02

点击下载

作者:何伟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质量变革——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之新兴成长篇

高质量变革——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之新兴成长篇试读: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由证券时报策划组织,该组报道历时9个月,其策划者与组织者足迹遍布国内20多个省区,面对面采访了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的高管。“高质量变革系列丛书”就是在这100家上市公司采访稿的基础之上,重新编辑整理而成的。本套丛书分为“价值中坚篇”“消费升级篇”“新兴成长篇”三篇。

本套丛书尤其突出“变革”的主题,强调上市公司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变化,以期让读者更为全面和清晰地把握上市公司未来的趋势,为读者拓展财经视野和丰富知识储备助一臂之力。“新兴成长篇”主要选取了新能源汽车、基因检测、5G、半导体、芯片……这些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它们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也是未来中国占领世界经济高地的撒手锏。新兴成长,就是新兴产业的崛起,也是新商业、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的崛起。它们,是中国经济的希望之星,也是A股市场的希望之星。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质量变革.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之新兴成长篇/何伟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4

ISBN 978-7-111-62336-6

Ⅰ.①高… Ⅱ.①何… Ⅲ.①上市公司—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Ⅳ.①F279.2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53481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 100037)

策划编辑:王淑花 姚越华  责任编辑:张清宇

责任校对:苏宝文      封面设计:吕凤英

责任印制:孙 炜

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刷

2019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9mm×239mm·18.75印张·15插页·253千字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2336-6

定价:69.00元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电话服务

服务咨询热线:010-88361066

读者购书热线:010-68326294

网络服务

机工官网:www.cmpbook.com

机工官博:weibo.com/cmp1952

金 书 网:www.golden-book.com

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高质量变革系列丛书编委会

主 任:何 伟

成 员:王冰洋 周 一 成孝海高 峰 宫云涛序言 高质量发展的媒体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生产要素、生产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之上,而非单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最终要靠企业来实现。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上市公司应该怎样做?作为改革开放的产儿、资本市场守望者的证券时报,又该做些什么?2018年春节一过,本报编委会就开始对此进行谋划。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从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选取100家高质量发展的企业进行深度报道,以期用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来驱散市场迷茫,用案例鼓起大众信心。此次系列报道最终确定的主题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总体要求是“不唱高调但立意要高,不回避问题但主旋律要鲜明,少说空话多用数据说话”。

从2018年4月9日推出中国平安的报道开始,证券时报发挥全媒体优势,通过报纸、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终端,以每周报道2~3家公司的频率,连续报道了100家优秀上市公司,前后历时9个月。该组报道发布后,获得了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媒体网站,新浪网、凤凰网等综合门户网站以及今日头条等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各大平台的大量转载。此次证券时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媒体传播、全方位展示、全集团作战的深度报道,在业内也引起了高度瞩目,形成了强大的冲击波。刚开始时不少同事还为此项活动捏把汗,认为想法虽好,落地却很难,一年之内不可能采访完这100家公司。但2018年12月30日那天,最后派出的一支采访团队自豪地宣告:第100家公司——苏宁易购的采访胜利结束。这次高难度的系列“自选动作”如期完成。

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可资借鉴。

一是报道站位要高、立意要深。居高声自远。证券时报作为专业的财经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报道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责。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一方面抓住了中国经济的领头羊——优秀上市公司群体,另一方面又高举“高质量发展”这面新的旗帜,不仅使该组报道主题鲜明突出、政治站位较高,而且也符合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方向。这是该组报道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作为一家专业的财经媒体,要想准确报道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正确理解各种方针、政策,就必须做到自己对真实的经济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走出去是不行的。“四力”宣传教育当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增强“脚力”,我们媒体人应该多多地迈开脚步深入一线,通过实地探访和亲身体验去了解和掌握实际的情况。而本次100家上市公司的报道无一不是深入一线的结果。

二是严格把关、确保报道公信力。该组报道所涉及的100家上市公司,从行业来看,既有传统行业的,也有新兴行业的;从地域来看,既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也有经济相对落后的东北、西北等地区的。因此代表性极强。它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备受资本市场关注。从它们身上可以感知中国经济的冷暖。由于该组报道声名鹊起,不少上市公司主动要求加入。为确保入选者是真正高质量发展的公司,防止滥竽充数、降格以求,我们在筛选报道对象时坚持以公司的质地而不是关系或利益为标准。这100家公司基本上是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其中不乏中国平安、格力电器、福耀玻璃这样的优秀公司。这些公司本身就很引人注目,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采访集群,自然就更加引人关注。与以往正面报道一味宣传成绩不同,该组报道既有料又耐看。具体地说,在展现成绩的同时,我们对公司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不回避、不粉饰,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对公司及其所在行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这也是该组报道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集团化运作、呈现规模效应。该组报道是证券时报2018年采编工作的“一号工程”。我们在此次活动中采取了集团化的作战方式,全社上下都积极行动起来,社长总编们亲自上阵,通过调集本报及所属媒体如全景网、新财富、中国基金报、国际金融报等骨干采编人员深入一线,与上市公司高管进行面对面交流。代表上市公司接受采访的高管基本上都是董事长或总经理,参与采访的还有核心业务负责人,阵容可谓豪华。为提高报道的专业水平,我们还邀请券商高级研究员与本报采访人员一起走访上市公司。通过与公司高管面对面交流、召集主要部门负责人开座谈会以及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实地探访等形式,采访团深度了解公司情况,努力挖掘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将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尽可能全方位地呈现于社会大众面前。该组报道因为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一手材料,所以受到广泛欢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包括众多投资机构,对该组报道更是高度重视,纷纷将其作为重要资料加以研究。接受采访的上市公司也将本报采访内容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材料积极加以利用。

四是全媒体传播、立体化呈现。该组报道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要采取集团化、全媒体的方式进行运作。实施期间,不仅本报要唱好主角,所属媒体也要积极参与;不仅纸媒要发挥作用,各类新媒体也要尽己所长。在报道形式上,强调文字要精,同时运用多种表现形式。每组报道均为“文字+现场图片+可视化财经图表+视频”的全媒体产品,特别精彩的报道还要制作成易于传播的短视频,以吸引年轻受众。如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和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的视频专访,全景网都将其中的精彩片段剪辑下来发在抖音上;证券时报网将系列报道的合集做成H5页面,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均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据初步统计,该组报道在本报所属的报纸(电子报)、网站、微信公众号及移动媒体平台获得的点击量累计超过5000万次,全网点击量预计超过1亿次。其中,中国平安、吉利汽车、格力电器、福耀玻璃、海康威视、安琪酵母等上市公司的传播效果尤为明显。本报2015年开始实施媒体融合,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证券时报网、券商中国、e公司等几个新媒体终端快速成长,在行业内形成了很大影响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可以说是对本报媒体融合发展的一次集中检阅。“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极大提升了证券时报的品牌影响力。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唱响时代主旋律,对于媒体来说既是神圣使命,也是严峻挑战。本报通过聚焦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优秀上市公司群体,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策划、实施了该组深度报道,充分体现了本报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更是本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实际行动。由于报道主题积极向上、采访内容丰富多彩、传播手段活泼新颖,该组报道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包括监管部门、企业单位、个人投资者在内的各类受众的广泛关注,本报的品牌美誉度随之明显提升。中国证监会授予该组报道“2018年度中国资本市场新闻报道优秀作品奖”一等奖;人民日报在社属媒体阅评中也对该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些机构投资者也来电来函,要求我们将该组报道集结成册,以便他们对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的行业有一个系统性的、更加深入的了解。为满足读者的这一要求,证券时报经多次慎重讨论,决定成立“高质量变革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将原有的系列报道重新打磨、编辑、整理,集结成书。“高质量变革系列丛书”分为“价值中坚篇”“消费升级篇”“新兴成长篇”三篇。“价值中坚篇”报道周期性的大盘蓝筹股,集中在金融、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行业;“消费升级篇”报道消费类上市公司,集中在家电、医药、食品饮料、文化传媒等行业;“新兴成长篇”报道了一些战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智能安防、信息技术等。读者可以从这套丛书中,了解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的基本投资价值,一探中国优秀企业家的所思所想,亦可拓展自己的财经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有必要提及的是,投资者平时即便对某家上市公司感兴趣,也很难了解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所思所想、战略布局,以及他们对自身所在行业和公司的深刻洞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采访的大多是公司“一把手”,通过这套丛书,投资者可以近乎“面对面”地了解中国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一把手”的前瞻性思考,这是本套丛书弥足珍贵之处。我们期待着读者阅读完本套丛书之后,能够真正有所收获,加深对不同行业和这些上市公司的了解。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勇于创新的证券时报人在股市不景气,实体经济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前提下,撸起袖子干了一把。

有趣的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进入收尾阶段时,萎靡不振的A股市场出现井喷式上涨。是时间的巧合,还是时代的暗合?对此虽无法求证,却坚定了我们继续走下去的信心。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没有终点,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系列报道也没有终点。媒体人的追求永无止境,我们将背起行囊再出发!证券时报社长兼总编辑2019年3月比亚迪:技术信仰掌舵智能汽车未来证券时报记者 杨 苏王传福:“我们实现技术创新,做好产品,然后争取国家的

政策配合。我相信比亚迪这几年可以抓住百年不遇的行业变革机

会,让中国的汽车工业走到前面去。”“一个能让飞船上天的民族,怎能没有民族汽车技术狂?”用户在比亚迪新车发布会现场的这句发言,曾让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感动得潸然泪下。作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代表之一,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从二次充电电池制造起步,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在已连续多年独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鳌头。

技术信仰是比亚迪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源于王传福材料科学工程师的出身,以及他对技术的长期狂热追求。比亚迪在香港上市后,得到了美国知名投资人巴菲特与合伙人芒格的重点投资,王传福被芒格评价为“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

寒冬未至,未来已来。王传福认为,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智能汽车,技术的进步终将圆满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一直以来,比亚迪信仰“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目前,比亚迪是业内第一个全面开放汽车所有传感器和控制权的车企,迈出了全面开放的第一步。

勇气与梦想

比亚迪(BYD)的英文释义为Build Your Dreams(成就你的梦想),公司的发展史正是勇气与梦想的不断交替。王传福曾说,生命有一种硬度,你若有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一定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从转型进入汽车行业,到各种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无一不体现比亚迪人的勇气。

2003年1月,市场公认的“电池大王”——企业家王传福在香港宣布,通过旗下香港主板公司比亚迪股份,以2.7亿港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权。汽车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而比亚迪并无经验。当时,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香港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都对电池转向汽车的战略调整缺乏信心,比亚迪股价随即出现剧烈下跌,最大跌幅达到50%。

王传福坚定认为,汽车工业的未来必然是电动车。15年来,比亚迪已经成为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核心技术,以及拥有成熟市场推广经验的企业。从2008年开始,比亚迪成功推出F3DM、e6、K9、秦、唐、宋、元以及豪华电动车腾势(与戴姆勒合资)等新能源汽车,并且率先提出“公交电动化”战略。

比亚迪还提出了四大绿色梦想,通过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和轨道交通,改变传统的能源消耗方式,改善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比亚迪用“542”科技重新定义了汽车标准,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5秒以内是性能标准,极速电四驱是操控的安全标准,百公里油耗小于2升是油耗标准。《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如果按照传统燃油车的性能水平,上述许多标准只有豪华跑车才能达到。

汽车高增量与道路建设的有限扩充,存在天然无法调和的矛盾。凭借在汽车、IT、新能源三大领域积累的综合技术优势,比亚迪进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比亚迪认为,跨座式单轨及胶轮有轨电车高度契合中国国情,能有效地解决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交通拥堵等问题,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交通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亚迪是一家有责任的企业,我们的使命就是用技术创新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传福告诉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许多比亚迪员工都表达了这样的想法,比亚迪是中国的民营企业,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比亚迪。这是中国企业家“从哪里来”的问题,也是首先要明确的;然后就是企业家要“到哪里去”,要怎样去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关心支持比亚迪发展的股东和民众的问题。

王传福觉得,自己首先是一个工程师,这是他的老本行,然后才是一个企业家。汽车工业被称为“制造业之王”,比亚迪最核心的信念是将实业强国、产业报国作为梦想的注脚。在当前的中国经济环境下,中国人民非常渴望实业经济体的振兴。比亚迪表示,做好自己的产业,不断用技术创新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国家、社会、股东的最好回馈。

坐言起行。作为新能源整体方案开创者,比亚迪积极推动全球电动化进程,已经由产品输出,上升到“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输出,甚至是新能源汽车标准和战略输出,并积极参与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能源车标准制定。

早在2010年,比亚迪在全球率先推出“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提出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纯电动巴士和纯电动出租车,现在这一解决方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多个城市推广,并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深圳在2011年年初即拥有800辆K9纯电动巴士并开始陆续投放。至2017年年底,深圳推广各类纯电动巴士超过1.6万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公交巴士电动化的城市。

2015—2017年,比亚迪连续三年斩获全球新能源车年度销量冠军。2018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过7.1万辆,再次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目前,比亚迪已累计向全球合作伙伴交付超过4.5万辆纯电动巴士,2014—2017年连续四年位居纯电动大客车全球销量第一,并占据美国80%以上的纯电动巴士市场份额和英国50%以上的纯电动巴士市场份额。

民族汽车技术狂“先定技术,再定战略”,这是比亚迪和王传福信心的来源,也是王传福被称为“技术狂人”的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几十年来,我们一直用国内市场吸引国外核心技术,结果汽车消费市场被国外品牌占领之后,国内车企掌握的核心技术仍然很少。不过,比亚迪自进军汽车制造业以来,从已经掌握的电池技术开始,不断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各个领域的核心技术。

1995年2月比亚迪成立,经过23年的高速发展,比亚迪由成立之初的20人发展到如今的24万人,其中技术人员超过2万人。截至2018年9月,比亚迪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4万项,其中已被授权专利超过1.5万项。在2015年中国智造100强排行榜上,华为、中兴、比亚迪位居榜单前三名,比亚迪在汽车行业中排名第一,显著超过其他同行企业。

比亚迪介绍,公司制定的很多战略,都是基于对技术的深入理解,技术可以让战略看得更远、更深。因此,比亚迪一直拥有一片技术“鱼池”,可以支持公司研发更多黑科技,只要在市场需要的时候,比亚迪就把它捞出来。例如比亚迪的车灯技术,甚至被外界赋予“中国灯厂”的称号。从消费类镍电池、锂电池再到动力电池的研发,比亚迪都有着充分的准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比亚迪是中国唯一拥有包含IGBT芯片设计和制造、模组设计和制造,以及大功率器件测试应用平台完整产业链的车企。“这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芯片IGBT,我们是国内目前唯一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厂家,突破了国际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在公司展厅,比亚迪董事会秘书李黔告诉证券时报记者。IGBT全称为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一种大功率的电力电子器件,是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以及工业等各领域应用中的核心技术。IGBT被称为电力电子设备的“CPU”,对于新能源车而言,直接影响电动车功率的释放速度、汽车加速能力和最高时速等。

2005年比亚迪开始进入电动车领域,意识到IGBT和电池是电动车发展的两大核心技术。比亚迪已经拥有领先的电池技术,所以立刻默默组建研发团队,十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IGBT。

具体而言,2008年比亚迪收购宁波中纬半导体晶圆厂,2009年研发的IGBT芯片通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打破了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目前,比亚迪的车规级IGBT已经由1.0迭代到4.0。并且,比亚迪投资布局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碳化硅),已经被大规模用于车载电源,比亚迪有望于2019年推出搭载SiC电控的电动车,引领下一代电动车芯片变革。

电动车在2018年的“双轮驱动”发展,为比亚迪未来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在新能源车市场,曾经的政策驱动现在已发展为市场与政策的双轮驱动。王传福介绍,比亚迪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电动车的真正大发展可能在未来几年,对公司的销量、产值、利润的贡献会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传统车规模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车还是一枝独秀。

智能汽车时代“汽车产业的竞争,电动化只是上半场,而智能化才是下半场。”比亚迪是业内第一个全面开放汽车所有传感器和控制权的车企,迈出了全面开放的第一步。王传福预测,2035年汽车行业将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布局下半场的策略就是开放。原先,比亚迪自己研发零部件供应,现在比亚迪开始对外销售电池,而且向全球开放硬件核心技术e平台和智能网联系统Di-Link。

比亚迪推出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定位为“智能、开放的软硬件平台及生态服务”,将手机生态的海量应用尽揽其中,全面丰富汽车生态,希望“技术驱动创新,连接创造价值”,推动汽车智能化的发展,重塑人类出行方式。“未来智能汽车会变成一个长了腿的超级手机”。在王传福看来,十几年前我们使用手机时,肯定无法预测今天丰富的手机产业生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不仅是诺基亚、苹果这些手机行业新旧霸主的命运反转,也将会是汽车智能化的必经之路。超级手机厂商的失败,不是品质或管理问题,而是战略方向出了问题,因为它太封闭了。当前汽车行业也到了这样一个节点,需要迈出全面开放的第一步,所以比亚迪经过两年内部的尝试,发现零部件的市场化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活力。

现在手机的通话功能只占据1%,另外99%都是其他功能。未来的智能汽车也一样,代步只是1%的功能,而其余99%还正在被想象和挖掘。手机仅有13个传感器,就吸引了全球上千万开发者参与其中,产生了300多万个应用。而比亚迪将为广大开发者提供更宽广的创意生长平台,结合汽车丰富的使用场景,势必衍生出不可估量的应用生态。

在首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王传福提出,在长期的垂直整合和集成创新中,比亚迪掌握了产业链上大量的核心专利技术,也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有能力,也有责任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开放之路。

在全球首届汽车行业开发者大会上,面向全球2000万名开发者,比亚迪开放汽车上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联合互联网、AI、自动驾驶、汽车零部件、汽车智能应用、出行、物流、保险公司及高校和设计公司,一起参与。这是汽车诞生130多年来,历史上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开放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化应该是无所不在的。电动车只是一个平台,一旦实现全面电动化以后,智能化、开放体系就会全面进来,比如比亚迪现在给一些客户专门设计一些高度智能化的开放体系,很多领域对汽车的智能化需求非常强烈。智能化功能的研发立竿见影,2018年以来陆续上市的搭载比亚迪Di-Link系统的全新车型,在销量上均有不俗的表现。而且,比亚迪核心技术以及品牌的优势凸显着公司的新能源智能车属性。“有别的同行CEO偷偷试驾比亚迪的唐DM新车。”王传福告诉记者。【采访札记】技术型企业家王传福何伟

2018年岁末的深圳,温暖如春。比亚迪的厂区,慕名的访客络绎不绝。过山车一样的云轨,弯弯曲曲高悬在我们的头上,以致我们误以为来到了游乐场。

访谈地点选在了敞亮的产品展厅,一辆红色的全新一代唐DM样车静卧在我俩身后。看得出,主人对这款车颇为自豪。几乎没有寒暄,王传福就给我介绍起车的亮点,续驶里程长、颜值时尚、性价比高……像是夸自家的孩子。手带腕表,着浅色工装,戴一号工牌,若不介绍还以为他是工程管理人员。

在中国汽车品牌的班级里,李书福、魏建军和王传福无疑是市场选拔出的优等生,民企造车“三杰”。环视华夏,我认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希望,很大程度寄托在他们身上。

这三位年龄相仿的企业家,有着许多共同点。他们都凭借自身的悟性踏准了时代的节拍,抓住了中国经济起飞的历史机遇;都是苦出身,创业从零起步,起步都以模仿为主;野心都很大,运气都不错,企业达到了千亿级的营收规模。如果说有差异,李书福更像智慧型的企业家,呼风唤雨,国际并购;魏建军则是精致型的企业家,专注SUV并力争做到全球第一;王传福则属技术型的企业家,喜欢亲自动手,像个理工男。从科研院所下海,背井离乡创业,加之他与媒体保持距离,所以王传福更具神秘色彩,外界对他的评价反差也就更大些。

赞赏他的人称他为“技术狂人”,并成了他的铁粉;看不上他的人叫他“山寨皇帝”,戏谑他封闭固执、不懂汽车。自从涉足造车起,王传福就一直顶着总不满意的舆论压力:比亚迪的产品价格是便宜但质量不佳,性能是不错但颜值不高,零部件靠自己但从不开放,多元化布局但聚焦不够,还有一些人们看不惯的打法和套路……总之,争议、指责一直伴他前行。

挫折应该是最好的老师。看看王传福的创业历程,就不难发现,在中国,做个企业家,绝不是一件很风光的差事;做个自主品牌的企业家,更要承受外界难以想象的煎熬和困苦。面对七嘴八舌的评论,倔强的王传福一定有不认同的地方,但他很少公开辩解,有意与媒体保持距离,默默地专注于他的技术、他的工程、他的管理。真正的企业家一定是孤独英雄。他依然朴素,路边吃盒饭,坐二等座、经济舱,也从不摆前呼后拥的“老板”架子。至于产品,他相信最终要让市场来说话。

当天,他心情不错,原因也能猜出几分。在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二十多年来首次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比亚迪汽车成为市场上逆势增长的“长跑运动员”。如果动力电池产能相对充足的话,比亚迪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可达到30万辆。更傲人的是,比亚迪是第一个把新能源汽车同时开进美国、德国、日本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这些国家都是我们强大的对手、我们的汽车老师。

样样都喜欢自己来的王传福也在改变自己。我问他为何开放供应商体系,他这样解释:在功能手机时代,诺基亚是霸主;可是在智能手机时代,苹果成了新的霸主。诺基亚轰然倒塌的原因不是手机品质问题,也不是公司管理问题,而是它太封闭了。比亚迪不想成为汽车界的“诺基亚”,所以选择了“开放”,未来其零部件业务会成熟一个,开放一个。

也许是机缘巧合,我们在南国访谈的时候,北京正在召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借题发挥,王传福感慨良多。他表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深圳作为推开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窗口”,是中国最早的市场化城市,目前也算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市场化实际上就是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无背景、无资源的“热血青年”才会纷纷来到深圳创业。原来,比亚迪的英文名称BYD的含义是“成就你的梦想”(Build Your Dreams)。

他喜欢深圳,自在情理之中。但是这么发自肺腑的爱,出乎我意料。如今汽车行业竞争的上半场是新能源车,下半场是智能车。估计王传福人生的下半场,不会离开这片热土,更不会离开“带腿的智能手机”——汽车。(作者系证券时报社长兼总编辑)吉利控股:更开放的汽车工业更有未来中国汽车报记者 朱志宇证券时报记者 杨 苏李书福的理念是:“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的,而且会越买

越被动,越用越依赖,必须自己研发,持续创新,迭代发展。”

1997年,吉利控股进入汽车行业,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谁也没有预料到,2018年吉利控股集团位居世界500强第267位,7年劲升208位,增速位居汽车行业之首。

业内人士评价吉利控股所取得的成绩,对于提升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全球汽车工业格局重构的话语权和自信心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吉利、领克、沃尔沃的平台共享策略对公司品牌的溢价与长期盈利构成支撑,吉利控股的长线战略非常清晰。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更是被冠以“汽车狂人”、“中国的福特”等多个称谓,从中国商界的争议人物逐渐成就为传奇人物。

近期,“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吉利控股,证券时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与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李书福说,吉利控股的成长,无比感恩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感恩政府逐渐开放汽车产业、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汽车产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市场与开放“一个更开放的汽车工业,将为中国汽车的下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机遇。在这之中成长起来的中国汽车企业,才有真资格获得国际参赛权。”李书福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浪潮经历了数次大的飞跃。吉利控股白手起家,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发展道路。吉利控股的汽车梦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并实现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也是中国民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在产业和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创造、反省、革新的缩影。

从企业艰苦创办到卓越成长,市场与开放,始终是吉利控股最重要的企业基因。2001年,吉利汽车获得国家轿车产品“准生证”;2005年,吉利汽车在香港成功上市,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2010年,吉利控股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2013年,吉利控股和沃尔沃汽车联合建立的吉利集团欧洲研发中心启动试运营;2018年,吉利控股入股戴姆勒,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对于市场开放,李书福有着深刻的体会:“我是一个坚定的市场派,我完全鼓励与支持公平竞争,坚决反对特权与贸易保护主义。”李书福认为,汽车关税下降、合资股比调整等政策,意味着我们将迎来更开放的汽车工业。

首先,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是民营经济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土壤。吉利控股是市场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国家放开民营资本进入汽车领域,就没有吉利控股的今天。吉利控股将一直支持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

其次,吉利控股更是全球化的直接受益者。吉利控股自踏入汽车制造业起,就深深懂得,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一个自主的、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汽车制造业责无旁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市场想要解决汽车工业面临的各种挑战,需要超越国界考虑问题,更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吉利控股始终坚持以全球化的视角发展,满足不断提升并且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

在国际市场方面,吉利控股制定了“三步走”国际发展战略:依托发展迅速的本土市场,短期内专注新兴市场,中长期逐渐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同时,积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进行开拓。

2010年,吉利控股从福特汽车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互相支持帮助、资源互补,在集团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全球协同效应,这对于吉利控股取得今天的成绩至关重要。通过长期探索,吉利控股已经从当初单一产品贸易“走出去”的思维转变为产品、技术、人才、标准与资本共同输出的产业战略布局。

多年来,吉利控股促进和见证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壮大,不仅仅在销量方面,还有中国品牌逐渐向高端化布局,以及中国车企加快参与国际化进程与研发竞争等方面。吉利控股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创新创业、大胆实践、不断转型升级的成长史,就是不断为用户带来获得感的奋斗史。吉利控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带动、培养了大量上下游产业价值链企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同步研发能力。

研发与创新

中国车企进步显著,但是技术短板依旧明显。李书福的理念是:“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的,而且会越买越被动,越用越依赖,必须自己研发,持续创新,迭代发展。”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和指引下,中国车企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越来越成熟,逐渐从以资金换技术,升级到向外输出技术和管理。在研发方面,包括吉利控股在内的中国车企均已经在海外设立研发、设计中心。目前,吉利控股完成了全球五大研发中心和五大造型中心的布局,研发设计人员超两万人。海外研发中心的设立吸引了全球人才资源,有益于整合全球资源,提升中国汽车品牌的自身实力以及整体形象。

自2018年以来,汽车消费市场面临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业内人士分析,在未来的很多年,中国依然会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是各大车企的必争之地。随着中国汽车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以及出行领域的不断拓展,还有很多潜力可以去挖掘。

对于研发与创新,李书福倾注了极大的情感,认为这是当务之急。因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汽车的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具体而言,第一,车企要不遗余力地投入科技创新,坚持自主研发和高质量发展。吉利控股从零起步进入汽车行业,没有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但凭借持续创新引领发展到今天。第二,车企要积极走出去,融入全球,同时建设符合国际水准的企业合规,在上下游产业链的合规制度建设、员工合法权益保护、增加更多就业岗位等方面有所作为,要在这一前提下,获得国际参赛权,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全球化。第三,车企本身、上下游产业链参与者、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等,要联合起来推进行业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优化。汽车产业链很长,协同创新、包容发展、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都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第四,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是教育体制改革,根本出路是教育竞争力的提升。要改善人才培养环境,以提升竞争力。

在强调依靠自主研发创新的同时,李书福也强调,“单打独斗没有未来”。李书福告诉我们,为了主动抓住机遇,吉利控股必须刷新思维方式,与伙伴联合,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

汽车是全球性的产业,国内汽车公司应该与全球汽车同行携手合作,广泛联合,尤其应在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基础架构研发方面寻求合作机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使用规模,减少风险。

例如,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是智能,本质是汽车,特点是通信基础设施网联化,前提是确保交通安全、顺畅、高效率。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关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漏洞发现与应急补救、行车安全与恶意控制、网络边界与系统自主。其中操作系统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整部汽车的大脑,所有应用程序都在操作系统上运行,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是决定智能网联汽车命运的关键。对国家和用户而言,安全与隐私保护是第一诉求。

实业与报国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翻天覆地。从老百姓买不起汽车,到如今很多家庭已经拥有第二辆私家车;从民营企业不能造车,到如今包括吉利控股在内的民营汽车企业年销量突破百万辆;中国汽车产业在坎坷中发展并逐渐壮大。从销量来看,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车市场;到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

吉利控股认为,汽车产业是制造业之王,21世纪是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商业重塑的世纪。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变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吉利控股也通过资本市场的支持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2010年,吉利控股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这是吉利全球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多年来,吉利控股与沃尔沃形成了良好的全球协同效应。例如,在技术方面,沃尔沃为吉利汽车的技术创新注入了全球化的视野和标准。

2013年,吉利控股欧洲研发中心(CEVT)成立,吉利汽车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基础模块化架构CMA,在全球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双方的协同还诞生了一个新品牌——吉利控股、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的领克。业内人士分析,这是欧洲技术、欧洲设计、全球制造、全球销售的高端汽车品牌,代表中国制造融入全球价值链,迈向中高端。

实业也常常需要资本的支持。基于经济规律和当前的商业环境,需要把实业和资本结合起来考虑和运作。但是,资本运作一定是为了投资实业、支持实业更好地发展。李书福说,自己来自实业,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实业,对实业充满感情,更一直怀有实业报国的志向。尤其是进入汽车行业后,越来越感受到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一定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企业的必争之地,车企在中国市场交出的答卷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单个企业乃至整个汽车工业的未来。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吉利控股汽车产销量迅速增长,有着显著的规模化效应,不仅提升了公司品牌的溢价能力,更提升了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引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常听到“深圳速度”“深圳现象”这样的表述,现在经常听到“吉利速度”“吉利现象”,在汽车行业独此一家。这样的速度与现象,来自吉利控股产品的畅销和规模的扩张,但这背后,更是公司管理、核心技术等硬实力的豹变。

2019年全球汽车行业继续面临巨大的创新机遇,也面临来自非汽车行业的挑战,各个汽车企业单打独斗很难赢得这场战争。目前,无论是吉利控股还是行业新加入者,都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准方向,明白问题的本质,脚踏实地,在创新研发、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在能源可再生利用、汽车电动化技术、线上数字科技及车载芯片研发等方面有所作为,才能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用户的智能出行体验积极贡献力量。【采访札记】李书福赢在哪里何伟

借参加“一带一路”媒体高峰论坛的空隙,我与李书福把访谈节目约在了博鳌渔村的椰树下。

刚上岸的小海鲜端上桌,本地的鹿龟酒举起来,落日夕照,细浪微卷,身着迷彩T恤的李书福谈兴渐起。

近几年吉利控股的发展如有神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成为无所不能的神通企业。自收购沃尔沃轿车,上演民营车企“蛇吞象”起,吉利控股一口气又把宝腾的路特斯,太力的飞行汽车以及戴姆勒一一收入囊中,行云流水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令人瞩目的是,2018年车市销量整体下行,却没能阻止吉利控股逆势而上的势头,一跃成为自主品牌的排头兵,令人羡慕也招人嫉妒。

李书福基本谢绝各类媒体访谈,渐从公众视野淡出,这反倒增添了些许神秘。学历不高的李书福,预测能力却不低。2017年某国新能源车新秀风头正劲,他预言来年会遭重挫,当时我不以为然,结果前不久应验。他直言国内某造车新势力熬不过一年半载,不幸又被言中。李书福不是能掐会算的占星师,但他的预言比一些业内专家靠谱得多。

有些人早期矮化李书福,认为他是闯入汽车行业的草根野人,如今又神化如日中天的李书福,认为他本来手中的牌不咋样,却能怎么打怎么有,神力何来?坊间传他手眼通天,有神秘资金力挺吉利纵横四海,更有神秘背景为李书福遮风避雨。“都是谣言!”不胜酒力的李书福一杯又一杯,似乎想冲掉挥之不去的苦恼。造车再难他也从未发怵,造谣凶猛却让他束手无策。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无奈,做个领军企业真不易!

我曾反诘:资历老、实力强、品牌响的车企,自主品牌为何造不过吉利?为此我与李书福约下每年一晤的君子协定。2016年首访吉利控股,我得出的答案有三点:有个好企业家,好机制,好老师。这让吉利成为我国自主汽车班里的三好学生。2017年再访吉利控股,我又增加了三条:一是吉利控股是中国最接近市场经济规则的车企,从身份机制到管理运行,乃至文化价值,都是市场经济的模范生,所以同行眼中的高难度动作,李书福似乎很轻松就完成了;二是吉利控股干自主是豁出命来真干,李书福自称是敢死队,不搞假摔、不踢假球,要面子更要里子,唱功好、做功更好;三是老天眷顾,让吉利控股总能踩上时代变幻的发展节拍,变一次次危机为超车的机遇。

以上六条,我认为基本说清了吉利控股究竟赢在哪里,也得到了同事的认同,可是李书福认可吗?

晚风拂面,酒酣耳热,李书福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谈起了人生观、价值观,谈起了吉利控股做事的三个标准:一是看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二是看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三是看是否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做小事靠技能,干大业靠境界。三个标准好比三层境界。有的企业只能待在维系生存的第一层,有的企业能登上满足用户需求的第二层,但是吉利控股一定是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第三层——干大事不惜身,见小利不忘义,始终把人类命运放在心头。

站到第三层看吉利控股,许多疑惑迎刃而解。譬如,李书福在还很拮据的时候仍坚持贴钱办吉利大学,既为自己更为行业培养人才;为了扛起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大旗,恳求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关于吉利长城黑公关事件,李书福担忧的不是自己受害,而是自主车企崛起的前程。他呐喊:“我们不能分散精力,不要高估这些小儿科的假新闻,‘水军’造不出汽车,更造不出好品牌。”

我们小看了李书福,我们还未真正理解李书福。原来,吉利控股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不是赢在市场,而是赢在价值观。这位放牛娃出身的企业家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危机也好,挑战也罢,都是可以转化为机遇的,只要你保有一颗慈悲的心以及呼应家国情怀的价值观。

李书福下一步还想赢什么?“我想让飞行汽车在海南先飞起来。”他得意地打开手机里的照片,一一呈现出美国加州工厂制造的飞行汽车和研发团队闲适的合影。

为什么选海南?几杯浊酒入肠,勾起了他败走海南的一段经历。20世纪80年代末,十万大军下海南,李书福裹挟其中,从浙江来海南创业,结果把4000万元本钱赔光了。倾家荡产,妻子离去。那段至暗时光,他忍受着孤独和痛苦,不抱怨不诉苦。半夜登高,别人以为他要跳楼,他却迎着咸腥燥热的海风,赋诗一首:

力量在风中回荡,奇迹在蓝天下闪光。坎坷的道路承载着我的理想,坚实地伸向远方。

二十多年前的旧作,他脱口而出。败者归来,别有蕴意。也许为了成就今天的李书福,命运精心安排了这次惨痛的打击。

那晚,博鳌的海风醉人,微醺的李书福显露出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豪情,出乎我意料。(作者系证券时报社长兼总编辑)华大基因:不只有情怀更有竞争力证券时报记者 刘 凡尹烨:“沟通是很重要的,要让别人理解你所在的行业的价

值。华大基因的市值有几百亿元,但行业的价值是几千亿元甚至

更多。要让人相信你所在的行业,才会相信你的企业,和你一起

走下去。”

带有华大基因署名文章的世界顶级科学杂志Nature、Science的封面被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把整面墙都占满了。数百平方米的大展厅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身份的参观者,带着朝圣般的目光,听了现场人员的介绍后,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啧啧的惊叹……

这是位于深圳盐田的华大基因展厅内日常的一幕。从2017年7月以“基因测序第一股”的身份登陆A股创业板,历经19个涨停,市值过千亿元,到如今市值不足300亿元,关于华大基因的各种声音一直存在。但无可争议的是,华大基因是基因测序行业的领先企业,在推动行业的发展上功不可没。

而华大基因CEO尹烨更是在上市时就宣布“华大基因不做市值管理”。面对采访团,他再次表示,华大基因不会仅仅为股价、市值“打工”,而是要为社会和股东创造长期的价值,目标是“减少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抑制重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实现精准治愈感染,助力精准医学”。

领先奥秘:研发优势+全产业链

华大基因身上有许多亮丽的标签:被称为深圳“企业三宝”,与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齐名;是中国唯一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机构,也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运营全球第四、中国首个国家基因库。

上市公司华大基因以华大医学为主体,华大医学无疑是华大基因资产中最具投资价值的板块。2017年,有“基因测序第一股”之称的华大基因登陆A股创业板之后,股价一骑绝尘,首发之后连续收出19个涨停板,公司市值最高时已突破了千亿元。

如今,华大基因依然是行业的领先企业。华大基因共有四大业务板块:生育健康类服务,复杂疾病类服务,基础科研类服务,药物研发类服务。其中,生育健康类服务对营收的贡献超过50%,也是华大基因业务板块的一大重心。

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生育健康类服务的核心。较之于传统产前检测采用的羊水穿刺的方式,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避免了羊水穿刺,减少了流产风险,也能对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有效判断,因此受到了广大孕妇的欢迎。

据介绍,截至2018年4月,华大基因已完成超过30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大于99%。截至2017年年末,检出了3.8万余例染色体异常胎儿。此外,超过153万名新生儿和孕妇接受了耳聋基因筛查的检测服务,帮助约8万名携带者防聋控哑。

较之于同类型企业,华大基因的优势在于,掌握了测序仪的自主技术之后,获得了成本控制的主动权。早在2010年年初,华大基因就利用6亿元国开行贷款,从美国著名科技公司Illumina购买了128台新一代测序仪HiSeq 2000。这后来成为华大基因的核心竞争力——测序能力的支撑,也成为它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2013年,华大基因完成了对美股上游公司CG的收购。收购CG增强了华大基因在技术研发上的硬件优势,与华大基因本身在测序服务上的优势形成互补,也直接让华大基因在国内同行业再无对手——单个领域会有专门的机构或者公司在做,比如有的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或是科技服务,而不像华大基因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综合体。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家美国企业和中国的华大基因能制造临床用的测序仪。三家企业的测序仪技术本质上都源于美国,但是华大基因在此基础上对该款测序仪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自主研发了新一代测序仪,在技术上能和国外企业相媲美,价格上更有优势。

此外,华大基因与全国多个地区的相关医疗机构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基因检测等细分业务的快速增长,加上其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形成的技术壁垒以及成本上的优势,华大基因在比拼日益激烈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领域依然保持领先地位。

随着测序服务不断开展,样本不断扩大,大数据的再开发利用也为华大基因提供了新的开拓空间。尹烨举了一个小例子,比如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过程中,本来测的是胎儿的健康状况,结果发现一个准妈妈的基因中有肿瘤,随着样本的增加,华大基因人员发现,大概5000个孕妇中会发现一例罹患肿瘤,这就可以衍生出一种新的服务。这种从“数据大”到“大数据”的模式,让华大基因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具备了强大的衍生运营能力,让华大基因的“护城河”更深厚。

商业逻辑:行业价值甚于企业价值

除了以华大医学为主体的上市公司的部分,华大基因其实包含很多个单元。而翻开2017年的大事记,华大基因登陆资本市场的消息只是放在了中间的位置,而排名在前面的大事件是:在藏区开展包虫病筛查防治工作,与多家医院开展合作防控传、感染疾病,推出第一款探索互联网模式的基因检测产品——SeqHPV分型基因检测……华大基因对外展示的,更多的其实是科学研究机构的角色。

从当初融资的时候,董事长汪建对投资人的强硬态度,到上市后第一天,汪建就表示“5年内不减持,遗传病不减少不减持”,再到尹烨表示“华大基因不做市值管理”,对采访团直言“不仅仅只为市值‘打工’”,可以看出,华大基因对资本刻意保持一种距离。有人评价它是一家充满理想和情怀的机构。

尹烨坦言,这种对商业、资本的审慎态度引来了很多的不理解,甚至有人认为华大基因破坏了“在商言商”的规矩。上市以来,反思与资本打交道的过程,从科研工作者的身份,转变成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尹烨学会更多的是如何实现华大基因在商业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平衡。“沟通是很重要的,要让别人理解你所在的行业的价值。华大基因的市值有几百亿元,但行业的价值是几千亿元甚至更多。要让人相信你所在的行业,才会相信你的企业,和你一起走下去。”

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其实正是华大基因的商业逻辑所在:企业在参与社会事件中的积极态度,极大地普及了人们对行业的价值认知。大概华大基因早已明白,身处基因这个极具专业性和超前性的行业中,比起社会对单个企业的认同,先普及人们对行业的认同恐怕更加重要。

从创始人汪建到CEO尹烨,以及华大基因的员工,华大基因成为基因行业最勤勉的代言人。华大基因反复强调的行业蓝海,大量的科普,确实起到了效果。如今的基因行业中,有一半以上的从业者有过华大基因的从业经历,华大基因被称为基因行业的“黄埔军校”。对于这些从华大基因走出去后创业的同行,华大基因称之为“华小”“华创”。汪建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孩子”,表示“他们都是华大基因的孩子,基因科技造福人类这样的生态和这么大的事业,我们觉得多一些人来做更好”。

下一个华大:聚焦肿瘤诊疗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基因测序产业经历了无监管、叫停、试点申报、取消申报试点四个阶段,现已经走向规范,进入健康发展的高速轨道。我国拥有200多家高通量基因测序服务公司,主要集中在疾病预防与早筛、辅助疾病诊断、伴随诊断和大数据服务等领域。

在业内专家看来,对于整个基因产业来讲,它还处于初期阶段,基因检测产业实现商业化的部分仅仅是冰山一角。未来基因测序还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开发价值。伴随诊断、个性化治疗、指导用药、合成等领域,均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基础研究、工程技术、政策等因素还未成熟,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商业化应用。

其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肿瘤基因检测可以有效辅助早期诊断和进一步指导个体化诊疗,延长癌症患者的寿命和生存质量,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如何更迅速地普及基因检测,尽快迎接“人人测序”的时代到来,让全中国人都能够拥有自己的基因组,是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社会对这个行业的认知度还不高,这也是当前华大基因遇到的最大的障碍之一,华大基因也在继续努力奋斗着。【采访札记】“另类”华大基因:左手商业、右手公益胡学文

走进“基因行业第一股”华大基因,采访公司CEO尹烨。与笔者接触过的大多数上市公司和公司高管相比,有点说不出的“另类”:公司上下穿着随意放松,一家基因科技公司门口摆放着运动鞋服和轻食饮料售卖,好好的电梯放着不开鼓励走楼梯……受访的尹烨一身运动打扮,交流起来语速极快,据传练过相声贯口。

这种有点“另类”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整个采访过程,直到尹烨在回答关于企业上市最大的感受时说道:“上市一年来学会了实现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的平衡。”这才给这份“另类”找到了一个自认为贴切的注脚:左右互搏。“左右互搏术”是金庸武侠小说中周伯通的一门武学绝技,精髓在于一心二用,左右手同时使用不同的招数,其威力无比。上市一年的华大基因,至少给笔者的就是这种感觉,一手商业资本,一手社会公益,都做得风生水起。

2017年,头顶“基因行业第一股”的华大基因登陆A股创业板,随后股价一骑绝尘,上市后连续收出19个涨停板,股价历史最高达到261.99元/股,市值最高时已突破了千亿元。对于市场的追捧,华大基因显然不认为是市值管理的功劳——在没有上市之前,尹烨等管理层就明确表态过“华大不做市值管理”。对资本刻意保持一定距离,让华大基因被外界打上了情怀企业的标签。

华大基因倒也不避讳情怀标签,甚至有点标榜。相比于在商业和资本领域的务实,在外人看来,华大基因在社会公益方面甚至显得有点有意而为之的“高调”。2017年华大基因上市,按一般的理解,这个大事件显然排得上当年的一号工程,而在华大基因的时间轴上,登陆资本市场的消息只是放在了中间的位置,排名在前面的是在藏区开展包虫病筛查防治工作,与多家医院开展合作防控传、感染疾病,推出第一款探索互联网模式的基因检测产品——SeqHPV分型基因检测。上市敲钟也玩了一把不一样,公司高管、投资人一个都没上台,董事长汪建更是当场表态“5年内不减持,遗传病不减少不减持”。谈及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未来的愿景时,CEO尹烨的表态更符合一个科研工作者身份——“预测预防肿瘤是华大未来最想做的事情”,简单而纯粹。

事实上,华大基因成立以来,一直热心公益,服务民生。从捐赠30万套非典检测试剂盒到抗击埃博拉病毒,从汶川地震到印度洋海啸,都能看到华大基因的身影。华大基因凭借自己的基因检测技术和热忱之心,践行“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誓言,华大基因的员工甚至不花公司一分钱,自己捐款,先后成立了三支公益基金——华基金、光基金、狂犬病公益基金,覆盖不同领域。

年轻的华大基因就这样做到了左手商业、右手公益的平衡发展。或许,作为一个新兴且带着点神秘色彩的行业领头者,通过积极参与社会事件,尽可能普及人们对行业的价值认知,企业自身的价值实现反而更加水到渠成。行业蛋糕做大了,企业自身分得的蛋糕也就大了。正如尹烨所说,最好的商业一定是最大的公益。这话的风格很“尹烨”,也很“华大”。而我想说,这把互搏玩得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