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在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4:04:00

点击下载

作者:潘桂娟,杨卫彬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尤在泾

尤在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尤在泾作者:潘桂娟,杨卫彬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ISBN:9787513217569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难经》,本草学探源于《神农本草经》,辨证论治及方剂学发轫于《伤寒杂病论》。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提出独具特色的真知灼见,不断革故鼎新,充实完善,使得中医药学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丰富的原创理论内涵、显著的临床诊治疗效、深邃的中国哲学背景和特有的话语表达方式。历代医家本身就是“活”的学术载体,他们刻意研精,探微索隐,华叶递荣,日新其用。因此,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始终呈现出一派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繁荣景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2008年起相继依托2005年度国家“973”计划课题“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2009年度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子课题“古代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研究”、2013年度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理论体系结构与内涵研究室”建设规划,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选取历代具有代表性或学术特色突出的医家,系统地阐释与解析其代表性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旨在发掘与传承、丰富与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为提升中医师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本套丛书即是此系列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而成。

综观历史,凡能称之为“大医”者,大都博览群书,学问淹博赅洽,集百家之言,成一家之长。因此,我们以每位医家独立成书,尽可能尊重原著,进行总结、提炼和阐发。此外,本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医家特色学术观点与临床实践相印证,尽可能选择一些典型医案,用以说明理论的实践价值,便于临床施用。本丛书现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的“医药卫生”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将于“十三五”期间完成此项出版计划,拟收载历代102名中医名家,总字数约1600万。

丛书各分册作者,有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资深专家、国家及行业重点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中的学术骨干,分别来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科研机构和临床单位。从学科分布来看,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及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各学科。全体作者以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历经数年成就了这份艰巨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了传承、运用、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大使命。

在完成上述科研项目及丛书撰写、统稿与审订的过程中,研究团队暨编委会和审订委员会全体成员,精益求精之心始终如一。在上述科研项目负责人、丛书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研究员主持下,由常务副主编张宇鹏副研究员、陈曦副研究员及各分题负责人——翟双庆教授、刘桂荣教授、郑洪新教授、邢玉瑞教授、钱会南教授、马淑然教授、文颖娟教授、陆翔教授、杨卫彬研究员、崔为教授、柳亚平副教授、江泳副教授、王静波博士等,以及医史文献专家张效霞副教授,分别承担或参与了团队的组织和协调,课题任务书和丛书编写体例的起草、修订和具体组织实施,各单位课题研究任务的落实和分册文稿编写和审订等工作。编委会还多次组织工作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组织审订委员会专家复审和修订;最终由总主编逐册复审、修订、统稿并组织作者再次修订各分册文稿。自2015年6月开始,编委会将丛书各分册文稿陆续提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拟于2019年12月之前按计划完成本套丛书的出版。

2016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对传承脉络清晰、理论特色鲜明的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深入研究中医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认知理论,系统总结中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论精华,提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切实传承中医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预防治疗观”。上述项目研究及丛书的编写,是研究团队对国家层面“加强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号召的积极响应,体现了当代中医学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追求!通过此项全国协作的系统工程,凝聚了中医医史、文献、理论、临床研究的专门人才,培育了一支专业化的学术队伍。

在此衷心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所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等16家科研、教学、医疗单位,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关领导及华中健编审、伊丽萦博士及全体编校人员对丛书编写及出版的大力支持!

本丛书即将付梓之际,百余名作者感慨万千!希望广大读者透过本丛书,能够概要纵览中医药学术发展之历史脉络,撷取中医理论之精华,传承千载临床之经验,为中医药学术的振兴和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种种原因,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促进本丛书不断修订和完善,共同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扬!《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凡 例

一、本套丛书选取的医家,均为历代具有代表性或特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名家,包括汉代至晋唐医家6名、宋金元医家18名、明代医家25名、清代医家46名、民国医家7名,总计102名。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旨在对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等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总结阐发,并进行精要论述。

二、丛书的编写,本着历史、文献、理论研究有机结合的原则,全面解读、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医家原著,适当参考古今有关该医家的各类文献资料,对医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加以发掘、梳理、提炼、升华、概括,将其中具有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的独特内容阐发出来。

三、丛书在总体框架上,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在内容阐述上,要求概念正确、表述规范,持论公允、论证充分,观点明确、言之有据;在分册体量上,鉴于每个医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总体要求控制在10万~20万字。

四、丛书每一分册的正文结构,分为“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后世影响”五个独立的内容范畴。各分册将拟论述的内容按照逻辑与次序,分门别类地纳入以上五个内容范畴之中。

五、“生平概述”部分,主要包括医家姓名字号、生卒年代、籍贯等基本信息,时代背景、从医经历以及相关问题的考辨等。

六、“著作简介”部分,逐一介绍医家的著作名称(包括现存、已经亡佚又经后人辑复的著作)、卷数、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学术价值等。

七、“学术思想”部分,分为“学术渊源”与“学术特色”两部分进行论述。前者重在阐述医家之家传、师承、私淑(中医经典或前代医家思想对其影响)关系,重点发掘医家学术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学术渊源;后者主要从独特的学术见解、学术成就、学术特点等方面,总结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特色。

八、“临证经验”部分,重点考察和论述医家学术著作中的医案、医论、医话,并有选择地收集历代杂文笔记、地方志等材料,从中提炼整理医家临床诊疗的思路与特色,发掘、总结其独到的诊治方法。此外,还根据医家不同情况,以适当方式选录部分反映医家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的医案。

九、“后世影响”部分,主要包括“学术影响与历代评价”“学派传承(学术传承)”“后世发挥”和“国外流传”等内容。其中,对医家的总体评价,重视和体现学术界共识和主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阐明新见解。

十、附以“参考文献”,标示引用著作名称及版本。同时,分册编写过程中涉及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以及未经引用但能体现一定研究水准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也一并列出,以充分体现对该医家研究的整体状况。

十一、附以丛书全部医家名录,依照年代时间先后排列,以便查检。

十二、丛书正文标点符号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医家原书中出现的俗字、异体字等一律改为简化正体字,个别不能对应简化字的繁体字酌予保留。《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内容提要

尤怡,字在泾(一作在京),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生年不详,卒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医家。所著《伤寒贯珠集》和《金匮要略心典》为注解《伤寒杂病论》之上乘佳作。其于《伤寒论》研究,以法类证,融会贯通;对《金匮要略》的注释,荟萃诸家,钩玄典要。其学多以喻嘉言为宗,论病抓纲重法,临证喜用经方,又善于裁制时方。治杂病,燮理阴阳、刚柔相济而法出张仲景;重视脾肾阳气、善用甘温而颇似李中梓、李东垣;医案立方稳朴,轻灵平正,说理简要,且不拘成法,详审病机,医术精湛。本书内容包括尤在泾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编写说明

尤怡,字在泾(一作在京),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生年不详,卒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医家。著有《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静香楼医案》《医学读书记》等。其中,《伤寒贯珠集》和《金匮要略心典》为其注解《伤寒杂病论》之上乘佳作,一直为后世伤寒研究学者所推崇。其于《伤寒论》研究,以法类证,融会贯通;对《金匮要略》的注释,荟萃诸家,钩玄典要,且与临证心得相结合。尤在泾在中医学史上,特别是在张仲景学术研究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以来,有关尤在泾的专题学术论文,经中国知网(CNKI)检索,自1954~2015年,有期刊论文51篇,学位论文2篇,会议论文1篇,报刊论文1篇。上述学术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尤在泾注释《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学术特点、尤在泾某些学术观点探讨和临床诊治经验总结等。目前,尚未见到专门总结论述尤在泾学术成就与学术特色的专著。

本次整理研究,以全面深入研读、梳理尤在泾原著内容为基础,进而比较系统地论述和阐明尤在泾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力图体现以下特点:忠于原著,提炼精华,提要钩玄。重点论述其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特点。同时,选择其杂病诊治和成方运用的经验加以扼要介绍。

本次整理研究依据的尤在泾著作版本:《伤寒贯珠集》,朱陶性校,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年出版。《金匮要略心典》,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组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医学读书记》,王新华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金匮翼》,许有玲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出版。《尤在泾医学全书》,孙中堂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出版。《柳选四家医案》,盛燕江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出版。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研究生杨钊田、夏小珣、王文文等在文献检索、资料编撰、校对统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致谢。同时也对所引用文献的作者及支持本项研究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 杨卫彬 林亭秀2015年6月生平概述

尤怡,字在泾(一作在京),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生年不详,卒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他所著《伤寒贯珠集》和《金匮要略心典》,为注解《伤寒杂病论》之上乘佳作。其于《伤寒论》研究,以法类证,融会贯通;对《金匮要略》的注释,荟萃诸家,钩玄典要。其学多以喻嘉言为宗,论病抓纲重法,临证喜用经方,又善于裁制时方。其治杂病,燮理阴阳、刚柔相济而法出张仲景,重视脾肾阳气、善用甘温而颇似李中梓、李东垣;医案立方稳朴,轻灵平正,说理简要,且不拘成法,详审病机,医术精湛。

尤在泾在中医学史上,特别是在张仲景学术研究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时代背景

清朝初期,社会从动荡不安、连年战乱过渡到稳定的太平盛世,即历史上所谓“康乾盛世”。尤在泾生活于清雍正、乾隆年间,正是考据的鼎盛时期,医家们孜孜不倦,致力于古典医籍的整理、注释研究,涌现出大批注释、研究医学经典的重要著作。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中医的跨越式发展,为后世医学向前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在泾生于此时,又居于生活富庶的江浙地区,具备了成为医学名家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

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人口稠密,交通四通八达,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而多次瘟疫大面积流行,也是此时期重要的历史特点。据初步统计,清代共出现瘟疫72次,从首次至末次流行时间跨度为258年,出现频率为3.58,也就是说,清代平均3.58年就出现一次瘟疫。这促进了温病学派的兴起和发展。在吴又可的《瘟疫论》、戴天章的《广瘟疫论》和余霖的《疫疹一得》基础上,叶天士《温热论》的卫气营血辨证使温热病彻底从伤寒病中独立出来,自成体系。与叶天士同郡的薛雪,其《湿热条辨》更弥补了叶天士详论温热、略论湿热的不足,使温病学的发展渐趋完善。

尤在泾生活在江苏苏州,促使他重视瘟疫之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在《金匮翼》卷首设立专篇,归纳治疗瘟疫五法:其一,若表里俱病,而盛于表者,用李东垣普济消毒饮之法。其二,若病不在表,又不在里,而独行中道者,用吴又可达原饮之法。其三,若表热既盛,里证复急,治表治里,救疗不及者,欲表里双解,用陶尚文三黄石膏汤之法。其四,若邪气独盛于表,而里无热证者,用活人败毒散之法。其五,若寒湿独行,而病在肌皮胸膈者,则用苏东坡圣散子之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尤在泾与叶天士所处的年代相近,又为同乡(江苏苏州人),他曾与叶天士同游于马俶(元仪)之门,其临证用药受到了叶天士的影响。有学者对尤在泾和叶天士、李中梓、缪希雍、薛立斋、张景岳、孙一奎、王肯堂等的临证处方进行对比,发现尤在泾与李中梓等师徒之间在温性药的补气、补血药的用法是一脉相承的,但与叶天士的处方特点最为接近,二者在常用8味中药(人参、熟地黄、当归、黄芪、附子、白芍、柴胡、升麻)的归经、补益功效指标等方面均聚为一类。可见,尤在泾既承师传,又自创新路,同时受到叶天士的熏陶和温病学说兴起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二、生平纪略

尤在泾年少时家贫而笃学,其孙尤世楠所作《家传》说:“析产,大夫受天卅亩,继又以事弃去,遂为窭人。某年除夕,漏鼓移盎无粒米,大母偕吾父枯坐一室中,灯半灭,大夫方卖字于佛寺,晨光透,乃携数十钱易米负薪而归。”

尤在泾初学医时,无医名于世,仅凭妻子做针线活度日,而妻子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尤在泾为追悼亡妻,之后20年都没有续弦。正如其孙所云:“业医始不著于时,大母以针指左食。严寒鸡数鸣,刀尺犹未离手。卒以是致疾,大夫时悼之,不蓄姬妾者廿年。”(《金匮翼·序》)这在其诗文《杂感》三篇中也可得到佐证。

尤在泾医术精湛且工诗善书,如岳岩老人于《金匮翼》序中所言:“在泾不专以医名,其所为诗,必宗老杜,一如其医之,必宗仲景云。”其人善交游,以诗会友,当时名流顾秀野、沈德潜、徐龙友、李客山等皆幕其学识,共结城南诗社。其孙曰:“大父甚贫困,往来皆一时名流。”其诗多宗唐代杜甫,而文章颇似王安石,其诗文收于《北田吟稿》而传世,部分诗作被沈德潜收入《国朝诗别裁集》(又名《清诗别裁集》)。又据《吴县志·艺术》记载,尤在泾亦“间作古文时文,绝类唐荆川”(唐荆川乃明代文学家,《明史本传》称其“于学无所不窥”)。

沈德潜于《清诗别裁集》中谓其“欲晦姓名,诗亦不求人知,而重其诗者,谓得唐贤三昧,远近无异词云”,并收录尤在泾诗词9首,其中《山居杂兴》中可见尤氏超然脱尘之品性,《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可见其尊唐慕古之诗才。《杂感》3篇则情真意切,篇一道其农耕劳作,却怡然自乐不厌其苦,思慕先贤“高下不相慕”之风尚;篇二言其妻英年早逝,欲追随其妻却不舍儿女,其为夫之情深意重,为人父之舐犊情深(诗曰:明月流素影,照我室中帷。清光缺夏满,佳人难再期。宝镜不复开,玉琴生网丝。翩翩双黄鸟,巢我庭树枝。雄衔原上草,雌啄泽间泥。辛苦被流沴,一旦伤其雌。身死亦何言,悲此巢中儿);篇三自言心声,并非没有鸿鹄之志,只因个人天资有限,时运未济,故需循序渐进。如此谦逊谨慎,比之于时人好高骛远,可谓贤哉!另《晚晴簃诗汇·卷六十三》尚收录尤在泾诗7首。

尤在泾虽博学多才,却淡泊名利,不涉仕途。如尤世楠在《家传》所载:“楠自晓事后,未见有一杂宾至者。性沉静,淡于名利,晚年治病颇精,稍暇即读书。”他晚年隐居于花溪,从医之余,亦读书、作诗、观鱼、饲鹤,故又名饲鹤老人,足见其性情举止超然如闲云野鹤。在临终前,他向家人索要纸笔,留下绝笔诗曰:“椰瓢松尘有前缘,交好于今三十年,曲水传觞宜有后,旗亭书壁猥于前。病来希逸春无分,老至渊明酒已捐,此后音上都隔断,新诗那得到重泉。”(《金匮翼·大父拙吾府君家传》)尤氏病逝于乾隆十四年。

尤在泾之子图南、召南,侄东屏、惕峰,以及其孙世楠等,皆承其业。

尤在泾年谱:

约康熙年间(1661),出生于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

雍正七年(1729),《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静香楼医案》编著成书,同年整理出《医学读书记》。

雍正十年(1732),《金匮要略心典》初刊。

乾隆十四年(1749),因病去世。

乾隆三十三年(1768),《金匮翼》初刊。

嘉庆十五年(1810),《伤寒贯珠集》初刊。

嘉庆十九年(1814),《医学读书记》初刊。

光绪三十年(1904),《静香楼医案》收入《柳选四家医案》,初刊。三、从医经历

尤在泾师从江苏马俶(元仪),马俶从师于沈朗仲,沈朗仲师传于李中梓。马俶医术颇负盛名,且尤重医德,弟子甚多,晚年得尤在泾甚是器重,谓其妻曰:“吾今得一人,胜得千万人。”尤在泾得马俶之薪传,与其师共同参与修订沈朗仲的《病机汇论》,晚年医学成就在其师之上。尤在泾自青年时代起,广阅医籍,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至各家之医论,均能融会贯通。尤在泾初行医时不被重视,晚年医术益精,论病源流俱澈,立方不拘泥于先人,治病方法简单易施而多奇效,故颇具声名。历数十年精研勤思,其学而有成,与当时叶天士、徐大椿、王子接等名医齐名,这与其治学方法有密切关系。(一)勤奋好学,深研经典

1.熟读《内经》理论

尤在泾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熟读《灵枢》《素问》,对《内经》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如《医学读书记》中记载:“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出于地,而雨露降于天。地气不治,则天气不化矣。故曰: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盖天地阴阳,本出一气,阳失则阴不能独成,阴失则阳不能独化,自然之道也。”尤在泾认为,只有阳气充足,才能使精微物质布散于全身,肺气不足则可病及二阴,并由此而知张仲景用大黄甘草汤治疗食已即吐之太阴病、朱丹溪用探吐法治疗小便不通的道理。

尤在泾不仅擅于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而且对前人注释之误加以订正,还指出《素问·生气通天论》传写之误,如“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尤在泾认为‘“传”当作“专”,指人的精神专一,犹如苍天之气能使人清净弗扰。他还引用了《老子》所谓“专气致柔”,太史公所谓“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班氏所谓“专精神以辅天年”等,作为其观点之佐证。尤在泾对此文的认识颇有见地,后来胡澍、俞樾等人的观点也多与之相合。

2.推崇张仲景之学

东汉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著作,其论理精辟,用方精妙,后经王叔和编次、成无己注释,而后世注家亦不下百家。历代医家多从临床实际出发,将《伤寒论》条文条分缕析,分类整理,以切实用。诚然,医家们研究角度不同,则所持分类方法也不同。如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的按方证分类法、沈金鏊《伤寒论纲目》的按症状分类法、钱潢《伤寒溯源集》的按病因分类法。尤在泾则以六经为纲,以治法为目,以法类证,以证论治,提纲挈领。正如其在《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中所言:“夫振裘者必挈其领,整纲者必提其纲。”尤在泾的这种方法,使《伤寒论》的理论条理清晰,便于学习,后世学者谓“义之可疑者始明,理之难晓者自显”,故该书广为流传,备受推崇。《金匮要略心典》是尤在泾注释《金匮要略》之作。另外,他还著有《金匮翼》作为羽翼,从医理研究到临床发挥,对于内科杂病的论治进行了系统梳理。徐大椿在《金匮要略心典·徐序》中说:“尤君在泾,博雅之士也,自少即喜学此艺,凡有施治,悉本仲景,辄的奇中。”

尤在泾所著《医学读书记》中,多是对张仲景学说的心得体会。他穷极一生研究张仲景学术,为阐明《伤寒杂病论》精义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旁征博引,融会诸家

尤在泾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且治学严谨,不但深刻理解《灵枢》《素问》之医理,还精研张仲景心法,秉承李中梓学说,通览方、喻之言,将百家之论融会贯通,结合自己临床经验阐述医理,理解精当,便于临床应用。从尤在泾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观点,又不乏己见,体现了较高的学术价值。《金匮要略心典》和《金匮翼》中,引用了成无己、喻嘉言、魏荔彤、赵以德、程云来和沈宗明等多位医家的注释,并参考其他书籍进行校勘对比。如:《金匮要略心典·痉湿暍脉证治》麻黄加术汤方引“喻氏曰:麻黄得术,则虽发汗,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不可以火攻者,恐湿与热合而反增发热也”。《伤寒贯珠集·太阳权变法》小青龙汤方引“《说文》云:龙之为灵,能幽能明,能大能小,或登于天,或入于川,布雨之师,亦行水之神也”,形容小青龙汤发汗蠲饮之功,就像龙之布雨行水。著作简介

尤在泾的论著,既论及外感伤寒,又论及内科杂病;既有医论,又有医案;既精究张仲景之学,又辨识诸家之论;其观点及论述精要平正,切于临床实际,而且颇具特色。今就其现存主要著作的内容和特点概述如下。一、《伤寒贯珠集》《伤寒贯珠集》,共计8卷,成书于清雍正七年(1729),初刊于嘉庆十五年(1810)。此书是尤在泾以法类证,将《伤寒论》原文重新整理编次而成,包括:太阳篇2卷,阳明篇2卷,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1卷。书中以六经为纲,以治法为目,各提其纲;于各经正治法之外,太阳篇有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阳明篇有明辨法、杂治法,少阳篇有权变法,太阴篇有脏病、经病法,经、脏俱病法,少阴、厥阴篇有温法和清法。尤在泾精于总结概括,其理念便于临床掌握运用。后人以《伤寒贯珠集》与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并重,作为学习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的主要参考书,非常具有学术价值。

版本情况:初刊至今已逾两百年,复刻印刷近20版,初刊不久即传入日本,其影响较大。现存主要版本,有稿本(潘确潜批校)、清嘉庆十五年朱陶性活字本(白鹿山房藏板)、日本文政九年(1826)小氏校刻本(稽古斋藏板)。晚近通行本,有1965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等。二、《金匮要略心典》《金匮要略心典》,又称《金匮心典》,共计3卷。此书为注释阐述张仲景《金匮要略》而作,成书于清雍正七年(1729),初刊于雍正十年(1732)。卷上自“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至“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共7篇;卷中自“奔豚气病脉证并治”至“水气病脉证并治”,共7篇;卷下自“黄疸病脉证并治”至“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共8篇,总计22篇。唐宋至明代,阐述张仲景著作的医家颇多,皆欲求真解惑,却良莠不齐。尤在泾熟读《金匮要略》,其所谓心典,即“谓以吾心求古人之心”而得其典要。书中将张仲景原文列于前,尤在泾注释阐发列于后,言简意赅,论理明确,切合临床。除其本人注释之外,还摘引了前人注释之精要,校正了原文中的传写之误。徐大椿序中说:“其间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不必繁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本书是《金匮要略》较好的注本之一,对后世《金匮要略》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

版本情况:现存版本20余种。如清雍正十年(1732)遂初堂刻本、日本文正六年(1823)京师御书刻本、清同治八年(1869)陆氏双白燕堂刻本等。通行本有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校注铅印本等。三、《金匮翼》《金匮翼》,共计8卷,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嘉庆十八年(1813)由赵亮彩刻印。全书载中风统论、虚劳统论、诸血统论、肿胀统论、积聚统论、喘证统论等医论,共计24篇;列卒中八法、瘟疫大法、治痰七法及通治诸积、治痢诸方、诊候生死要法等19篇,其中论述中风失音不语、偏风、痰膈等200余种病证。此书为羽翼《金匮要略心典》之作,也是详细阐述内科杂病治法的重要著作。尤在泾以《灵枢》《素问》为本,荟萃各家之论,博采古今效方,并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而著成此书。他选录名家理论之精要,制方800余首,并自创方剂18首,是对内科临证颇具参考价值的书籍。因而,徐大椿在该书序言中说:“先生为仲圣功臣矣。”

版本情况:有清嘉庆十八年(1813)赵亮彩刻本、宏道堂刻本、忠恕堂刻本及1930年上海瑞楼石印本等。通行本为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四、《医学读书记》《医学读书记》共计3卷,初刊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但据徐大椿序言推测,此书当成书于清乾隆四年(1739)之前,是尤在泾阅读各家医集之心得随笔。此书卷上论述阳气阴气、《灵枢》《素问》之不同、《素问》传写之误及劳风、肺消等27个问题,为尤在泾阅读《黄帝内经》之体会。卷中论述风寒营卫之辨、寒邪六经俱受不必定自太阳、阳结阴结等24个问题。此卷是其研读《伤寒论》的心得,亦是《伤寒贯珠集》内容的补充。卷下论述制方有用药必本升降浮沉之理、五行问答、柯氏《伤寒论翼》辨、归脾汤方论等13个问题。《续记》1卷,有寸口分诊脏腑定位、古方权量、泻痢不同及葱豉汤等方的理论阐述。后附《静香楼医案》31条。本书所论,涉及中医基础、诊断、辨证、治法、方药、病证、针灸、五运六气、医籍校勘、正误、解疑,以及医家述评等多方面内容,解《内经》之遗憾,述《伤寒杂病论》之精义,融会先人之理论,平正通达,对后世有所启迪。

版本情况:有清嘉庆十九年(1814)甲戌本,清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朱氏家塾刊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中国医学大成》本。通行本为1983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点注本。五、《静香楼医案》《静香楼医案》,共计2卷,成书于清雍正七年(1729),为尤在泾的医案总结。此书在清光绪前无刻本,只有《医学读书记》后附录31条,其多数医案则在民间传抄。咸丰年间,江阴柳宝诒在詹文桥张氏斋首见其藏本,在其中选取精粹之十分之五,加以评注并分为上、下两卷,32门。其中包括内伤杂病、伏气外感、外疡、妇人病等,并加柳宝诒按语。本书于杂病证治发挥极多,其医案立方稳健,用药不拘泥于成方,多注重脾肾,且灵活多变。

版本情况:有清光绪三十年(1904)上海文瑞楼石印本,并见于《柳选四家医案》《尤在泾全集》《中国医学大成》。学术思想一、学术渊源(一)崇古尊经,崇尚仲景

尤在泾一生勤于学习,稍有闲暇则手不释卷,他认为学医者必须以经典为本,对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更是反复研读。

尤在泾对《内经》理论研究颇深并有所发挥,这主要体现在《医学读书记》的上卷。如《素问·逆调论》云:“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尤在泾对此条的理解,不囿于“阳气少,阴气多”而“定责阳虚”之见,而是根据临床所见,考虑到中寒之人“多痹气”,另有“寒甚至骨”者,则因“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所致,由此提出“气痹精少皆能生寒”,可见其学本经典而不拘泥。

另外,尤在泾多年精研覃思,深得张仲景心法,乃清代伤寒研究名家,是重视辨证论治的代表医家之一。明清两代研究《伤寒论》的学术之争,实发端于方有执的错简重订之说。以方有执、喻昌为代表,主张独尊张仲景,错简应该重订,后世称其为错简重订派;以张遂辰、张志聪为代表的一些医家,认为流传旧本不能随意改订,后世称之为维护旧论派;部分清代医家主张《伤寒论》的宗旨在于辨证论治,研究伤寒学说的重点是辨证论治的应用,此即后世所谓辨证论治派。强调辨证论治的医家,从不同角度研究《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法则。根据其研究特点,有以方类证者,以柯琴、徐大椿为代表;有以法类证者,以尤在泾和钱潢为代表;有分经审证者,以陈修园、包诚为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伤寒论》。尤在泾注重“以法类证,以证论治”,比同样倡导辨证论治的钱潢更为后世所推崇。(二)治病求本,师法中梓

尤在泾师承马元仪,为李中梓三传弟子,临证具有“重脾肾,擅温补”的特点。李中梓是明代杰出医家,其学术思想受李东垣、薛立斋、张景岳的影响颇深。李中梓认为,人身之有本,如同树木有根、水有源头一样。治病若能抓住根本,则诸证便迎刃而解。人身之根本有二,一是先天,一是后天,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李中梓治肾,宗薛立斋、张景岳,治分水火。水不足而火旺者,用六味地黄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火不足而水胜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而其治脾,又效法李东垣,首辨虚实:饮食所伤者,是虚中有实,用枳术丸,消中有补;劳倦所伤者,纯属虚证,出入于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之间,健脾益气。尤在泾的学术思想受李中梓影响极为明显。其治病求本,重视先天后天,治肾宗于薛立斋,治脾法于李东垣,擅长甘温和中,益气扶阳。(三)以法为纲,私淑喻昌

尤在泾亦私淑喻昌之学,研究《伤寒论》侧重于法。喻昌宗方有执错简之说,认为四时外感当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此为喻昌的伤寒三纲鼎立学说。喻昌将《伤寒论》397条定为397法,因此,他所注的《伤寒论》名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简称《尚论篇》。喻昌按照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的思路对《伤寒论》进行重编,与之相对应的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则被视为鼎足三纲的三大治法。

喻昌以法治伤寒之学,对于内伤杂病的治疗,也以治法为目。如其在《医门法律》一书中,结合临床病证,着重探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杂病的辨治规律。每门先冠以“论”,分析病证的病因、病理变化;次为“法”,阐述辨证论治的法则;再次为“律”,指出辨证常犯的错误,提出禁律,故全书以“法律”命名。

尤在泾虽然不赞同喻昌的三纲鼎立学说,然而他以法论治的思想,应该是受到了喻昌的影响和启发。而且,尤在泾在《金匮翼》中,辨治内伤杂病时颇重治法,如列有卒中八法、湿症四法、治痰七法、疗疝八法等。全书首贯医论,次举辨证,再列诸方,其思路与喻昌如出一辙。二、学术特色(一)融会贯通,阐发伤寒精义

1.以法类证注伤寒

在伤寒学派中,以法类证的代表医家当推钱潢和尤在泾。但钱潢对法的总结不如尤在泾详细,也没有完全打破风伤卫、寒伤营的框架,而尤在泾的方法已经完全脱离“三纲鼎立”模式,而且更为系统并切于临床实用。《伤寒贯珠集》不仅对《伤寒论》原文进行了逐条注解,还将《伤寒论》原文重新汇编,并适当揉合《金匮要略》的有关条文,采用了以六经为纲、以治法为目的方法,对《伤寒论》原文次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归纳,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自序》中曰:“夫振裘者必挈其领,整纲者必提其纲。不知出此,而徒事区别,纵极清楚,亦何适于用哉。”每法的阐发则是先列大法,再下列诸证,证随方出。(1)太阳病篇治法

太阳病头绪繁多,难于理解。尤在泾将其分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和类病法,使之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①正治法:辨脉之缓急,有汗无汗,当以汗解,用桂枝汤、麻黄汤;或合病阳明,或合病少阳,或三阳合病,当解之清之,用葛根汤、黄芩汤和白虎汤。以上为太阳正治法,共计32条。

②权变法:对人体正气不足,素有痰饮、痞气、咽燥、淋、疮、汗、衄等病,以及房劳、金刃、产后、亡血等伤,亦属伤寒,但治法不同,当权变治之,用小建中汤、炙甘草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十枣汤、五苓散、四逆汤、调胃承气汤,以及桂枝、麻黄、越婢汤之合方等,为太阳权变法,计23条。

③斡旋法:发汗太过、不及,或有传变,或为发黄、蓄血,或汗出而伤阳,不宜用正治法,当用真武汤、白虎加人参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新加汤、苓桂术甘汤、麻杏石甘汤、旋覆代 赭汤、苓桂甘枣汤、茯苓甘草汤、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丸)等治之,为太阳斡旋法,共31条。

④救逆法:太阳病误治之后,形成结胸、痞满、协热下利、烦躁而不得眠、不欲食、惊狂、肉上粟起,可选用大陷胸汤(丸)、小陷胸汤、诸泻心汤、文蛤散、栀子豉汤、葛根芩连汤和救逆汤等方施治,为太阳救逆法,共计63条。

⑤类病法:太阳病除伤寒外,又有风温、温病、风湿、中湿、湿温、中暍和霍乱等病,与伤寒相似但治法不同,因此有桂枝附子汤、葛根汤、甘草附子汤、四逆加人参汤、理中丸和瓜蒂散等方,为太阳类病法,约33条。(2)阳明病篇治法

①正治法:“胃家实”为阳明之正病,阳明经受邪多传于腑,腑病常聚而不行,故阳明腑病多于经病。阳明经病有传经和自受之别,腑病则有宜清、宜下、宜温等不同治法,分别用三承气汤、白虎加人参汤和吴茱萸汤。此为阳明正治法,共计49条。

②明辨法:对于经腑相连、虚实交错,或可下,或不可下,或不可大下,有脉实、潮热、转矢气、小便少等,当酌情使用下法;而外导润下用蜜煎导法、猪胆汁导法和麻子仁丸等。此为明辨法,共计24条。

③杂治法:阳明又有发黄、蓄血诸证,非胃家实或经邪留滞,故或散或下,当各随其证而用不同治法,如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和抵当汤等方。此为杂治法,共计9条。(3)少阳病篇治法

①正治法:“少阳居表里之间,当肓膜之处,外不及于皮肤,内不及于脏腑。”(《伤寒贯珠集·少阳篇》)“汗之而不从表出,下之而不从里出”,故不宜用汗、吐、下法。故和解法是正治法,主方小柴胡汤,共计16条。

②权变法:少阳病兼太阳、阳明者,和解需予权变,当兼汗、兼下,用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共计4条。

③刺法:有纵、横、太阳少阳合并之病,用刺法,刺期门、大椎、肺俞、肝俞等,共4条。(4)太阴病篇治法

①脏病治法:太阴属土,在脏为脾,在气为湿。尤在泾指出,伤寒传经之热或直中之寒与内湿相搏,为腹满吐利等脏腑症状;但因寒热之异,有肢冷肢温、脉迟脉数、口渴或不渴等不同外证。尤在泾把具有明显脾胃脏腑症状、表证不明显的条目,列于太阴脏病之下,用温里法。其中,寒邪直中用四逆辈,腹满时痛用桂枝加芍药汤、大实痛用桂枝芍药加大黄汤。

②经病治法:太阴经病则脏腑症状不明显,但表证显著,用解表法,与桂枝汤发汗。

③经病和脏病俱病治法:经脏俱病乃脏腑症状与表证皆重,宜用先温里、后解表法;温里用四逆汤,解表用桂枝汤,共计10条。(5)少阴病篇治法

少阴为太阳之里,居厥阴、太阴之间。故少阴病可由太阳传入,或寒邪直中少阴,并可兼有厥阴、太阴之证。治法包括清法、下法、温法、辨生死法。

①清法:直中之寒,久而化热,宜用清法,黄连阿胶汤、四逆散、猪肤汤、苦酒汤、甘草汤、桔梗汤和半夏汤等方。

②下法:兼见阳明之证者,宜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

③温法:传经之热,极而生寒,用温法,经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中寒,用真武汤、附子汤、通脉四逆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和桃花汤等 。

④辨生死法:观其脉证以辨生死,明确欲解、可治、不治、死证及汗下之禁,共计45条。(6)厥阴病篇治法《伤寒贯珠集·厥阴篇》云:“厥阴为阴之尽,为脏之极,阴极而尽,则必复反而之阳,故厥阴之生死,在厥热之进退也。”所以本经病必先辨厥热之进退,才能把握生机。治法包括清法、温法、汗下之禁,共计62条。

①清法:厥阴有热易伤阴,治以清法,用白头翁汤、栀子豉汤、麻黄升麻汤。

②温法:厥阴有寒易伤阳,以温法施治,用乌梅丸、吴茱萸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

③汗下之禁:厥阴病篇有汗、下等禁忌证及瘥后诸病的治疗。

2.以经腑诠释六经

对于《伤寒论》六经,历代医家观点不一。朱肱以经络解,李时珍、高学山以脏腑解,张志聪以六气解,都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而尤在泾则立足于经络、脏腑 之说,诠释六经并解释六经病,颇具特色。

①从经络之循行阐释六经:《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尤在泾解释说:“盖太阳居三阳之表,而其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故其初病,无论中风伤寒,其脉证皆如是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又如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尤在泾注曰:“足之太阳,其脉上际巅顶,而下连腰足。而寒之为气,足以外闭卫阳,而内郁营血。故其为病,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之证。”(《伤寒贯珠集·太阳篇》)再如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尤在泾注曰:“胸胁苦满者,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故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此三条皆为三阳经之发病机制,阐述精妙,易于理解。第310条:“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尤在泾注曰:“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阳邪传入少阴,下为泄利,上为咽痛。胸满心烦,热气充斥脉中,不特泄伤本脏之气,亦且消烁心肺之阴矣。”(《伤寒贯珠集·少阴篇》)第274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此足太阴病之的证也。”尤在泾注曰:“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故其病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等证。”(《伤寒贯珠集·太阴篇》)综上所述,三阳病以经腑论治,三阴病以经脏论治,邪在经为表,在脏腑为里;伤寒邪气,从不同经络侵入,循经传入脏腑,表现出不同的病变,以经络偱行来解释六经病发病机理,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②从经络之循行阐释六经病

其一,阳明病腑证。如尤在泾注曰:“胃者,汇也,水谷之海,为阳明之腑也。胃家实者,邪热入胃,与糟粕相结而成,实非胃气自盛也。”(《伤寒贯珠集·阳明篇》)可见,尤在泾从胃肠生理功能失调出发,指出邪热入里,与糟粕互结于内而成阳明腑证,其发微阐幽,颇为精当。

其二,三阴病脏证。《伤寒论》第299条曰:“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尤在泾注曰:“息高,气高而喘也。少阴为真气之源、呼吸之根,六七日病不愈而息高者,邪气不去体而真气已离根也,故死。”(《伤寒贯珠集·少阴篇》)肾为足少阴之脏,为纳气之根。尤在泾如此解释,理明词畅,符合临床实践。

其三,误治之变。如《伤寒论》第65条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尤在泾曰:“ 心为阳脏,而汗为心液,发汗过多,心阳则伤,其人叉手自冒心者,里虚欲为外护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误治若成坏病,病情急重, 病势复杂,故用脏腑学说注释,此解言简意赅,十分精当。

3.三纲鼎立之辨析

自晋代王叔和提出“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痛”(《注解伤寒论·卷一·辨脉法》)之后,唐代孙思邈进一步提出:“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此之三方,不出之也。”(《千金翼方·卷九·伤寒上)此后,又经宋代许叔微、金代成无己、明代方有执、清代喻嘉言等不断完善而成为“三纲鼎立”之说。按照伤寒分立“三纲”,风伤卫则用桂枝汤,寒中营则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则用大青龙汤。此学说在学术界有着一定影响。

尤在泾结合临床实践,所持观点有所不同。他在《伤寒贯珠集·太阳篇》注文中指出:“以愚观之,桂枝主风伤卫则是,麻黄主寒伤营则非,盖有卫病而营不病者,未有营病而卫不病者。”尤在泾认为,桂枝麻黄之辨不能以营卫作为区分。《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中又说:“寒之浅者,仅伤于卫;风而甚者,并及于营;卫之实者,风亦难泄;卫而虚者,寒犹不固。”此言风寒邪气伤人,皆自皮毛而入于肌肉。卫分较之营分为表浅,其主要生理功能为卫外而兼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其性属阳,所以无论中风还是伤寒,都会伤及卫分。风寒邪气达到一定程度又能伤及营分。而麻黄汤证无汗是由于邪气郁闭于肌表,寒邪致腠理关闭,故病机在“营卫并实”,即所谓“风寒两伤营卫”而非营实卫 虚之证,所以尤在泾曰:“学人者但当分病证之有汗无汗,以严麻黄桂枝之辨,不必执营卫之孰虚孰实,以证伤寒中风之殊。”(《医学读书记·风寒营卫之辨》)

关于大青龙汤证,尤在泾曰:“至于大青龙证,其辨不在营卫两病,而在烦躁一证。其立方之旨,亦不在并用麻、桂,而在独加石膏。”(《伤寒贯珠集·太阳篇》)凡肌表坚实者,不易被外界风邪所伤。若一旦被邪所伤,则易使卫阳郁闭于肌表,不得外泄,郁而化热,故可见到脉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等症。假设只因风寒并发此证,那么只用麻黄、桂枝已可祛邪,又为什么用石膏呢?尤在泾曰:“须知中风而或表实,亦用麻黄;伤寒而或表虚,亦用桂枝;其表不得泄,而闭热于中者,则用石膏。其无热者,但用麻、桂,此仲景心法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可见,尤在泾谨遵张仲景心法,可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其对原文的理解简洁明了,更符合临床实际。

4.寒邪六经俱受说

对于伤寒的受邪部位及传变途径,尤在泾认为:“寒邪六经俱受,不必定自太阳。”其在《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中就明确提到:“风寒 中人,无有常经。”

伤寒受邪传经的一般情况:先太阳,次阳明,次少阳,次太阴,次少阴,次厥阴。通常认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多为太阳受邪。如“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此为太阳中风之脉证。但实际上,风寒之邪可直接伤及太阳经,亦可直接伤及六经中任何一经。如《伤寒论》第189条所论为直中阳明之候:“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第264条所论为直中少阳之候:“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第274条所论为伤寒侵袭太阴之候:“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第301条所论为少阴经初受寒邪之候:“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第327条所论为厥阴受风邪之脉:“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尤在泾还指出,三阴受邪又与三阴直中不同:“直中者,病在脏,此则病在经也。”总之,尤在泾认为“六经皆能自受风寒,何必尽从太阳传入”,即使从太阳而入,也未必完全按照循经顺序传变。

尤在泾又有“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言,是指病邪直中,多中足经,不直接侵袭手经。阳主表、阴主里,腑为表、脏为里,故邪气在表则侵袭足三阳经,在里则伤足三阴经。而手之三阳亦主表,因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位偏而脉短;而足经则自下而上,经络分布于周身。手三阴经虽亦主里,但并处上焦;足三阴经居于下焦,乃阴位也。总之,足三阳经主阳之表,足三阴经主阴之里,因此,“伤寒之邪,所以恒在足而不在手欤”。当然,邪气侵入人体后,从足经传入手经的情况是存在的。

5.伤寒统括杂病论

张仲景的著作原名《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因东汉末年连年战乱而散失不全,至晋代王叔和整理伤寒部分而为《伤寒论》。其中的杂病部分,直至宋代林亿发现并校订成《金匮要略》一书。因此,历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对伤寒六经是否统括杂病争议很大。其中,代表性观点有二:其一,如王履所云:“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全书大法,都是为伤寒病而设。”(《医经溯洄集》)其二,如柯琴所说:“仲景杂病,即在《伤寒论》中。且《伤寒论》中又最多杂病,其间是伤寒与杂病合论,则伤寒、杂病之证治井然。”又说:“六经之病,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一证立法也。”(《伤寒来苏集》)

尤在泾支持柯琴的说法,主张《伤寒论》为全书,即包括伤寒和杂病。尤在泾在《伤寒论》小建中汤条的注释中,指出“仲景御变之法如此,谁谓伤寒非全书哉”。其编次《伤寒贯珠集》时,纳入部分《金匮要略》的内容,此举别开生面,为后人理解伤寒理论提供了新思路。如其在第172条注释“脏结”病曰:“脏结之证,不特伤寒,即杂病亦有之。”此外,从尤在泾的《静香楼医案》来看,也确实多处运用《伤寒论》方剂治疗内伤杂病。

伤寒统括杂病这一理论,将脏腑、经络、气化融为一体,外伤与杂病并治,突出了《伤寒论》辨证论治的思想,对后世《伤寒论》研究不无裨益。(二)博采众长,钩玄金匮典要

尤在泾研读《金匮要略》指出“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故阅读过程中凡有所得,即做读书笔记,日积月累而成书。虽然明代以后注释《金匮要略》者有十余家,但尤在泾认为多为浮夸狭隘之谈,遂欲“以吾心求古人心而得其典要云耳”,故将其书命名为《金匮要略心典》。

徐大椿为《金匮要略心典》作序赞曰:“其间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不必繁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任应秋教授将《金匮要略心典》列为“较有精义与发明”的三部《伤寒论》注本之一,认为“尤氏之注,既不费辞,颇能深入浅出”,“读《心典》可以扼要地掌握各篇的内容实质”。可见,《金匮要略心典》乃后世学习《金匮要略》的重要参考书籍。

1.言简意赅,深揭要义

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解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肝脾虚实及互相传变之理曰:“盖仲景治肝补脾之要,在脾实而不受肝邪……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者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传。故治肝实者,先实脾土,以杜滋蔓之祸。治肝虚者,直补本宫,以防外侮之端。此仲景虚实并举之要旨也。”如此理解,则深刻地揭示了张仲景治肝实证与肝虚证之经旨。《金匮要略心典》注释“寒湿历节”条云 :“此为肝肾先虚,而心阳复郁,为历节黄汗之本也。历节者,遇节皆痛也。盖非肝肾先虚,则虽得水气,未必便入筋骨;非水湿内侵,则肝肾虽虚,未必便成历节。仲景欲举其标,而先究其本,以为历节多从虚得之也。”尤在泾之注,将张仲景所论寒湿历节病以肝肾先虚为发病之本、寒湿外侵为发病之标的主旨阐发无遗,可谓深得仲景心法。

关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之甘遂半夏汤,甘遂与甘草两反药同用的道理,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指出:“盖欲其一战而留饮尽去,因相激而相成也。芍药、白蜜不特安中,抑缓药毒耳。”此寥寥数语,解世人之迷惑,彰仲景之精义。对“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尤在泾除了陈述个人观点外,复引高鼓峰之论曰:“心下有水饮,格其心火不能下行,而但上冲头目也。”认为其理亦可通解张仲景之意。

2.灵活变通,申其未发《金匮要略》文意深奥,言简意赅,常将某些病机、证候省略。尤在泾则善于通过比类、对比的方式,对病因、病机及病证进行归纳总结,使《金匮要略》原文内涵更加明了易懂。

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木防己汤证:“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此证为寒热虚实并见之证,条文明言“膈间支饮,其脉沉紧”,说明有寒饮结聚;“喘满,心下痞坚”,说明饮邪成实,寒和实的证候是显而易见的。《金匮要略心典》推论说:“而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书不尽言而意可会也。”所谓“伏阳”乃为郁热,所谓“无完气”乃虚象,故可得出热和虚的病机,故木防己汤中用石膏和人参两药也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尤在泾博览各家之书,善于引经据典,对张仲景学术思想进行阐释。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论“邪哭”时说:“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金匮要略心典》阐释说:“邪哭者,悲伤哭泣,如邪所凭,此其标有稠痰浊火之殊,而其本则皆心虚而气血少也。于是寤寐恐怖,精神不守,魂魄不居,为癫为狂,势有必至者矣。《经》云: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癫。此云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盖必正气虚而后邪气入。《经》言其为病之故 ,此言其致病之原也。”此段论述,引用《内经》原文,通过邪入阴阳之不同,与《金匮要略》所述心虚血少,神不内守之癫、狂,从病因和病机上分别言之,从不同角度论癫、狂之别。

3.对比分析,发其精义

通俗易懂,比喻生动,也是《金匮要略心典》的一大特色。

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述“厥阳独行”条,历代医家各抒己见,试图从各个角度探讨其深意。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注释说:“厥阳独行者,孤阳之气,厥而上行。阳失阴则越,犹夫无妻则荡也。”此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阴阳失衡,有阳无阴之病机特点。

在注解《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所述痉病时,尤在泾详细分析了刚痉、柔痉的病机,又引《类证活人书》中所言“痉证发热恶寒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为异耳”来解释痉证与伤寒之不同。《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此何故用大柴胡汤而不用大承气汤呢?尤在泾在注释中以“柴胡汤兼通阳痹”一言以蔽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治》中,干姜人参半夏丸是为妊娠中虚而有寒饮者设。尤在泾补出与其相反病证的治法,即《外台秘要》青竹茹、橘皮等为胃热气逆呕吐者设,其意在“补仲景之未备也”。又将此篇之当归散与白术散对比,指出当归散为正治湿热之剂,而白术散为正治湿寒之剂,之所以出现湿热与湿寒的不同,是由于人之体质阴阳偏胜不同。其言“妊娠伤胎,有因湿热者,亦有因湿寒者,随人脏气之阴阳而各异也”。此乃发张仲景所未发。正如尤在泾所说:“仲景并列于此,其所以诏示后人者深矣。”《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论及“黄汗”,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将黄汗与历节病之汗出进行比较,其云:“两胫自冷者,阳被郁而不下通也。黄汗本发热,此云假令发热,便为历节者,谓胫热,非谓身热也。盖历节、黄汗,病形相似,而历节一身尽热,黄汗则身热而胫冷也。”由此可知,历节、黄汗为同源异流之病,其瘀郁上焦者则为黄汗,其并伤筋骨者则为历节。

4.尊古不泥,勇辨阙误

尤在泾治学态度严谨,实事求是,对经典中内容正确者予以继承、发扬;遇其文字疑讹者,不拘泥死守,曲意臆说,而是引经据典加以辨误。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而其间深文奥义,有通之而无可通者,则阙之;其系传写之误,则拟正之,其或类后人续入者,则删汰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