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对网络智能时代机遇和风险的再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03 15:17:11

点击下载

作者:(美)泰普斯科特(Tapscott,D.)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对网络智能时代机遇和风险的再思考

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对网络智能时代机遇和风险的再思考试读:

赞誉

1994年是个好年头,我们发布了网景浏览器,万维网开始出现。唐·泰普斯科特在这一年完成了《数据时代的经济学》,预测了万维网对商业的影响。在这本20周年版中,他对这一伟大时代的未来走向再次提出了深刻的见解。Andreessen Horowitz风投公司创始人兼合伙人马克·安德森

泰普斯科特关于数字化革命提出的见解和分析正在指引我们进入第三个十年,这是一本必读之作!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贾伊·邦加

20年前这本书为新兴的行业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线。在20周年版中,泰普斯科特不但回顾了数字经济已经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变革程度进行了分析。麦肯锡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鲍达民

泰普斯科特在《数据时代的经济学》(20周年版)中提出了新的见解,这本书对于希望了解数字时代机遇和挑战等问题的读者大有裨益。贝尔加拿大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治·库柏

20年的经验充分证明泰普斯科特深刻理解互联网对于人类生活、工作、休闲和学习方式的影响。他在20年前预测的“网络智能时代”已经真实演变成了如今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这种全新的、优化的沟通方式正在为用户、企业、社区和国家创造奇迹。可以说,这本20周年新作正如它当年首次推出时一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思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

社交媒体、移动化、云计算、机器人技术和大数据等数字化力量必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了解这些趋势,最好的作品莫过于泰普斯科特预言般的《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我很高兴能读到这本20周年版,毫无疑问,它对希望了解数字技术影响力的读者来说非常值得阅读。塔塔咨询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兼管理董事钱德拉塞克兰

泰普斯科特是一位重要的理论家,也是向世界推广网络经济影响的第一人。《数据时代的经济学》一书简明实用,总结了人类在网络化时代的工作生活方式。随着网络自身变革的加速,他在这本20周年版中再次提出新的建议,这些建议能有效指导我们在新时代中的生活。领英执行董事长兼创始人里德·霍夫曼

泰普斯科特定义了数字经济,通过数字经济高度互联的个人和企业可以向网络传输重要的组织结构。他提出的集体智力概念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创新、生产、采购、沟通和学习的方式。在20周年版中,他预示了新一代应如何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技术和经济未来。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Entel电信智利公司董事长朱安·何塔多

如何利用网络解决人类面对的问题,泰普斯科特对此具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无疑是一本先锋作品,是一部标志性作品。同样,这本20周年版也深刻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共同未来的反思和观察。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总干事乔治·科尔《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是一本在20年前大胆预测未来的作品,泰普斯科特在书中对互联网时代早期的商业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显然,这本20周年版也具有同样深刻的意义。陶氏化学公司执行副总兼首席信息官戴夫·凯普勒

很难想象《数据时代的经济学》一书已经出版20年了,泰普斯科特当年对于互联网对人类生活之影响的先见之明简直无人能出其右。我和他曾深入探讨数字时代的变革以及甲骨文公司应当如何利用这种趋势。回顾当年,我必须对他的远见表示感谢。甲骨文公司前总裁、KPCB风投公司退休合伙人、卡耐基梅隆大学董事长雷蒙德·兰恩

在过去20年中,《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对于我管理希捷公司并制定战略规划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周年版同样对于数字化生存的未来演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于企业管理者和负责战略规划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指导性作品。希捷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芬·卢克佐

信息是20世纪的决定性力量。对于这种变革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任何人都没有泰普斯科特理解得更深刻。多伦多大学校长蒂夫·麦克伦

我在20世纪90年代担任加拿大工业部部长时,泰普斯科特的《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和《范式转变》对我和同事的影响极大,可以说这两本书彻底扭转了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方向。它们是每个政府官员的指定读物,有效指导我们转变了政策方向和部门资源的分配。那时是数字化革命早期阶段,我们感到非常幸运,他提出的发展路线是帮助我们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加拿大行政首长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曼雷

20年前,泰普斯科特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数字化世界的发展趋势。如今,他的新观点、新见解和新分析应当成为每个人的必读推荐,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企业管理者都能从中获得收益。SAP公司首席执行官孟鼎铭

一个人的思想可以影响历史的进程,这似乎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如今,欧洲正在努力推广数字经济战略,以创造更大的繁荣和美好的未来。这一切,都离不开泰普斯科特20年前的伟大作品《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智库The Lisbon Council执行董事兼创始人安·梅特勒

每家企业都会成为数字化企业,管理者必须采取行动,确保企业紧紧跟上这股时代浪潮。泰普斯科特提出的深刻见解不但能帮助我们了解数字化时代,而且能帮助我们释放数字化革命的巨大威力。埃森哲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皮埃尔·纳特米

泰普斯科特是第一位描述数字经济、重塑人类共同体验的方式以及网络化社会生存的作者。尽管已经过去20年,他的思想和观点仍像当年一样深刻。TELUS电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纳塔利

当今世界无论社会、经济还是人类开发活动,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是互联化,即把人和其他人、信息资源以及新的商机紧密联系起来。《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可以帮助政府学习如何利用民主化方式实现繁荣,缩小社会经济差距,并转变政府和民主。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涅托

20年前读《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时的感受我还记忆犹新,这本书打开了我的思想,让我意识到数字化世界带来的机遇和威胁。正如泰普斯科特所言,如今每家企业都必须成为数字化企业。在这本20周年版中,作者提出的新观点对每个行业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百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英德

20年前完成《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后,泰普斯科特对于企业战略、组织变革以及技术在商业和社会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的思考变得更加成熟。他让我们意识到数字化生存的未来趋势,这本新的作品同样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宝洁公司集团总裁兼首席信息官菲利伯·帕索里尼

正如泰普斯科特20年前预言的那样,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它摧毁了图书、电话等长期存在的传统行业,成为当今时代最具决定性的创新活动。有鉴于他在20年前的准确预言,我敢说任何忽略这一趋势的企业都是在自寻恶果。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保罗·波尔曼

20年后回顾,泰普斯科特网络智能时代的观点以及对数字经济影响的分析,简直就像电影《回到未来》中的情节。如今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感觉到技术对人类工作生活方式的持续性变革,更重要的是,这种力量正在全面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皮格尔

这是一本回顾过去20年的预测和趋势判断的作品,泰普斯科特一如既往地提出了有关企业、政府和社会在面对日益数字化和高度互联的世界环境时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的确,了解“网络智能时代”是如何在方方面面改变人类生存的世界的,是非常发人深省的。澳洲电讯公司首席执行官大卫·陶德利

20年前,惠普首席执行官列维·皮亚特曾在《数据时代的经济学》上批注:“必读!这是一本令人惊恐又兴奋的作品,它能教你如何在新的时代取得成功。”皮亚特的建议直到今天仍然适用,这本20周年版中到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

网络社会已经到来,泰普斯科特无疑是最认真的年代记录者和历史见证者。请认真阅读本书,因为他的建议关乎企业成败!爱立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卫翰思推荐序一——谷歌前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

我很高兴能为《数据时代的经济学》这部里程碑式作品的20周年版作序。20年前,我在太阳微系统有限公司(Sun Microsystems)工作,当时这家公司正努力拓展在硬件、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领域的业务,和今天谷歌的做法非常相似。

尽管Sun和其他科技公司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那时仍处于信息时代的初始阶段。那时人们使用拨号调制解调器和公告牌系统(BBS),使用CD和录像带;书都是在书店里销售;电话都是用线路连接到家里,如果幸运的话,接到车里;万维网才初现端倪。

那时有谁会预测到20年后的景象呢?谁会意识到Web这样的开放式平台会改变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呢?谁会意识到网络的力量会重新定义人类的合作方式和领导方式,使生产率和发展潜力得到巨大提升呢?谁会意识到技术会带来行业革命,让曾经风光无限的业务日落西山呢?谁会拥有如此敏锐的先见之明呢?

可是真的有人做到了,他就是唐·泰普斯科特。

泰普斯科特是一位非常有洞察力的思想家,他深谙技术对商业和社会带来的变化。他的主要预言,无论是网络智能,还是企业管理者必须熟悉新技术——全都得到了证明,激发贾里德·科恩和我在作品中提出了“新数字化时代”的概念。

我们当今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时代。数字革命是一场百年难遇的盛事,它不断改变着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不但让企业的效率和生产率变得更高,而且形成了各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它极大地鼓舞了创业活动,降低了创业的成本。它改变了科学和教育方式,虽然进展缓慢,但却毋庸置疑地把知识和教育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甚至改变了政府的管理方式,抛弃守旧的官僚体制,转而和人民互动,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

数字化时代除了为我们带来这些好处之外,泰普斯科特同样清晰地指出了这一趋势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所有革命一样,数字革命也必须依靠坚定的领导活动,以及觉醒并获得权力的公民的支持。

此外,技术还加速了我所说的新一代挑战,即工作岗位减少及其对社会不公造成的影响。为实现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提升,我们必须付出代价,即对工作本身以及稳定生活方式的根本瓦解。或许有人觉得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蓝领工人或手工劳动者身上,这样想大错特错,不信你去看看法律、医药、财务和金融等长期被人认为安全无虞的行业,服务外包和自动化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想提醒大家,技术不过是体现人性的一种工具。是否使用技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机会,扩大个人自由和表达方式,强化管理和全球教育,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选择。换句话说,我们要面对的命题并不是人类对战机器,而是人类在充分利用机器潜力的帮助下实现世界大同的目的。

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必须有广大人民对数字化时代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即企业的发展和盈利必须和社会需求吻合,网络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个人隐私为代价。我们必须努力扬长避短,一方面挖掘数字化时代的潜力,另一方面杜绝可能出现的风险。

当我们进入这个新的时代,未来不再扑朔迷离,因为我们可以创造未来。

上面的话如果听起来十分耳熟,那可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泰普斯科特也曾经说过。2014年9月推荐序二新时代精神的启蒙书

20年了,这本书依然不改其启蒙的力量。

20年前,没有Google,没有Facebook,没有Uber,更没有AlphaGo,那时的弄潮儿还是Microsoft和Sun Microsystems。那时还没有颠覆诺基亚的iPhone,发明第三方支付的PayPal,也没有连接一切的微信。而本书作者唐·泰普斯科特却先知般地提出,未来数字经济将走向分子化、虚拟化、一体化、去中间化、行业聚合化、产销合一化。时至今日,这些洞见都一一得到了证实。由此可以想见,20年前这些论断是多么振聋发聩。

由于技术日新月异,作者不可能准确预知如今的很多商业模式,但他对时代大势的判断是准确的。我非常认同他在前言里说到的,未来不仅是技术的网络化,也是技术使用者的网络化;不仅是计算机的互联,也是创新思想的互联。作者提出,网络发展帮助我们从“个人意识”进化到“群体意识”,从而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更高水平的思维。

这让我想起凯文·凯利在《失控》里写到的“蜂群思维”:分布化的个体联合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后,将产生一个新的智能,而这一智能所能达到的意识水平将超越每个个体的过往经验。

所以数字时代的发展,不仅将改变我们的商业模式和社会形态,还将最终引领人性的升华。

在我看来,互联网的发展是从信息,到交易,再到人。

第一阶段,信息是稀缺资源,信息的搜集和传播是核心竞争力,所以主流的数字经济形态以门户网站和搜索网站为代表。

第二阶段,交易成为新的需求,交易成本的降低和交易场景的无边界化是核心,所以主流的数字经济形态是电商。

第三阶段,人本身成了主角,围绕着人的商业创新开始全面改造人的生活方式。而在不远的未来,也许人的形态本身都将面临重新定义。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手机上的传感器成了人器官的延伸,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互联网的开放性、去中心化、反权威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极大放大了。

其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发展,将使人与外界的互动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能够看到现实中不存在的图像,也能在虚拟的界面上完成复杂的操作。人的视觉、听觉、触觉都被极大延伸了。

再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可能孕育一个碳基与硅基融合共生的新文明。人工智能未必会构成对人类文明的威胁,而可能成为人类智能的补充,人类智能将与人工智能共同进化,塑造出新的逻辑、美学和世界观。

德语有个词,即使英语世界的人也爱用,叫Zeitgeist。这个词可以大致翻译为“时代精神”。纵观人类历史,时代精神经历了走马灯似的变换,我们可以从哲学史、社会史、政治史等方面来剖析它的变迁,但放到当代,无疑我们要将转换时代精神的锚点放到数字经济之上。

数字经济让我们的时代精神从占有到共享,从精英到普惠,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从中心等级制到网络扁平制。如今在全球蓬勃兴起的共享经济和普惠金融,都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体现。

数字经济已经全面渗透我们的生活,从饮食到出行,从教育到支付,所有人都亲身体验着这一伟大的嬗变。在企业界,我们也同样经历着管理方式的改变。员工替代了资源和资本,成了公司的核心财富;员工的自激励、自组织和自我学习,成了公司进步的重要动力。数字经济下的个人,显然也将塑造数字经济下的公司。

当然数字经济不是没有自己的隐忧。譬如,20年前作者已经担忧人的隐私将随着个人数据的泄漏而暴露出去。在这版的序言中,他又继续提出了“就业岗位消失”“贫富悬殊加剧”“网络成瘾影响家庭关系”“网络民主与暴民政治”等切近的问题,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理性和责任感。

正如作者所说,传统的治理结构和行为准则已经无法规范新经济时代的人类生活。也正因为如此,重读本书显得尤为及时。我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作者的睿智和视野中获得启迪。这本书,常读常新,永不过时。余晨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2016年4月20日序言20周年版序言

我写的东西并不是都准确无误,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收回在某本书中关于安然案例研究的评论,或者至少能在后面加上这样一句:“小心安然的企业管理,千万不要弄虚作假!”

但是重读《数据时代的经济学》,我自己都想不到这本书会如此经久不衰。同样,互联网世界今天日新月异的发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初版于1995年,1994年秋天我写作这本书时,世界上第一款商用浏览器网景在10月刚刚发布,互联网上的第一个网站开始出现。那时的网站只发布内容并不做交易,人们使用拨号连接方式访问互联网,连接速度能达到9600比特每秒就很不错了。相比之下,今天普通的家用网络连接速度都能达到1000万比特每秒,简直是天壤之别。

那时候的手机像砖头一样笨重,而且只有一个功能——打电话。RIM公司的第一款传呼机直到1999年才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还要晚上10年左右。实际上直到2007年,也就是本书完成13个年头之后,市场上才出现了第一款iPhone手机。

1994年要搜索互联网非常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直到5年后谷歌的出现才解决了搜索引擎问题。那时没有网上拍卖,不像今天到处都是网店。1996年,我的公司为一家名为AuctionWeb的小企业做了一份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这家企业很有可能改变未来的零售和商品定价活动,为大量人员提供网上销售的工作机会。后来,这家公司更名为eBay。(我没有投资这家公司,但是我们做的报告非常成功。)那时人们买书还要去书店,亚马逊公司在1995年7月成立,当时还默默无闻。社交媒体的概念还没出现,MySpace和YouTube直到2004年才出现;Twitter更晚,直到2009年才出现。

我真希望你能回到20年前,如果那时能投资10万美元,你或许会成为今天全球最富有的人。好吧,我有点跑题了。数字经济:主要观点

本书介绍了几个主要观点,其中一些观点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概念,还有些观点有待于企业和政府的努力实施。

罗纳德·科斯的思想。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的作品,他的思想是了解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依据。2013年,科斯以102岁的高龄去世。1991年,诺贝尔奖评委会向科斯颁发了经济学奖,以表彰其1937年的经济专著《企业的性质》。科斯在这本书中认为,开放市场的交易成本会使企业把商业职能局限在企业范围之内。读完他的作品我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如何利用50多年前的观点解释互联网对商业架构的影响。(详见第2章。)

数字经济的主题。在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之前,学界并没有专门的语言或分类学研究讨论这一伟大革命。本书首次阐述了一些相关主题,其中影响至今的主题包括生产性消费、即时性、分子化、不调和性、去中间化及其对立面“再中间化”等。(详见第2章。)

网络智能概念。此概念是本书写作的重点,今天读起来仍很有启发:

网络智能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它不仅指技术的网络化,更重要的是技术使用者的网络化。这个时代不仅是智能机器的时代,同时也是人们通过网络汇聚智力、知识和创意,以创新方式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它不仅是计算机互联的时代,更是人类创新思想互联的时代。

有感于电报的发明,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1851年曾这样写道:电力的普及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型大脑,激发了人类智慧的飞跃。对此我在书中评论:

一百多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实现霍桑描绘的全球思想互联的图景,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可以实现全球化运作,社会和人类也可以实现全世界范围的互联。

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不应当说信息时代,而是要改为网络智能时代。

分类学研究和语言。在互联网出现的早期阶段,并没有专门的分类学研究或术语来讨论这种新兴的数字化革命。用于描述Net技术对企业影响力的“层递结构”比较适合本书的说明。根据这种结构,我们首先介绍最底层的高效能个体,然后升级到高绩效团队,再到一体化组织,然后是延伸性企业,最后是互联式商业,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整个商业生态系统。(详见第3章。)

我记得那时公司成立了构词部,我们请了不少有创意的年轻人出点子,但很多新造的词都不理想。当时我负责选定用词,可能对下属产生了一些过分的影响。那时选用的一些早期用词中,包括“数字经济”这个概念。最近我发现有几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都在努力推行“数字经济战略”。

在阅读本书时,你会碰到一些当时并未确定的术语和表达。如今描述数字化时代的概念和术语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各种名称之多简直令人惊讶。

行业影响。对技术本身的讨论虽然有趣但毕竟脱离不了历史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趋势无论在当时多么具有革命性,究其本质来说不过是对旧技术的绞杀。这些趋势包括:数字化微处理器系统、网络计算、高带宽通信、智能信息设备、多媒体、开放系统、智能网络和高级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兴起。最近出现的一系列名词更是让我一头雾水,从什么GUI(图形用户界面)到MUI(多媒体用户界面),然后是MOLE(微机在线仿真)、MUD(多用户网络游戏)、MOO(面向对象型MUD)、AVATARS(替身)和VR(虚拟现实)。(详见第4章。)

数字化时代为很多行业带来的改变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如保健行业、政府、制造业、零售业和旅游业。企业的一些业务职能也会发生变化,如物流、设计、销售、营销和人力资源。另外,我还专门讨论了互联网对媒体行业,特别是广播行业的影响,这种改变可以为今天的很多行业提供很好的参考框架。当然,广播公司还没有完全完成转变,它们仍在努力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各个主题。(详见第5~8章。)

领导变革。这是贯穿本书的重要主题。我对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有以下几个建议:领导活动在企业中无处不在;新经济时代的领导即学习型领导;集体领导开始形成;数字化网络互联领导;首席执行官必须参与网络互联领导活动。

个人隐私。在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尚未出现的那个年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用整整一章的笔墨讨论这个话题,但如今个人隐私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热门问题。在网络化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结论难免会受到近期技术发展的影响。(详见第11章更新内容。)

不利影响。虽然本书长篇大论的是新时代带来的机遇,但我并没有忽视数字化可能带来的风险。数字化革命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抑或会使我们当前遇到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网络智能时代也是充满风险的时代。对于在这个时代中落后的个人、企业和国家来说,惩罚很快会开始降临。在这个时代中需要变革的不只是因循守旧的企业制度,同样也包括政府、社会机构和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人。新媒体正在改变我们经商、工作、学习、休息和思考的方式。和传统的西部疆域不同,虚拟的数字化世界是一个充满了轻率、困惑、不确定性、灾难和危险的世界。

有人认为这种新经济会导致财富更加集中,个人隐私等基本权利受到破坏,不断升级的暴力和压迫损害社会的基本安全和自由。大量证据表明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正在开始解体。传统的法律、管理结构、行为准则和规定完全无法制约新经济时代的人类生活。在这些制度日益分崩离析之际,我们尚不清楚应用哪些方式取而代之。世界各地的人们似乎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即将面对的这个世界到底是好是坏?”

行动呼唤。最后我在书中呼吁企业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这是因为我们今天面对的挑战和20年前毫无二致。

数字经济需要新时代的商业经营者,他们充满好奇又坚定自信,敢于抛开旧的思想和模式;他们既能满足企业的增长和盈利,同时又能满足员工、顾客和社会对个人隐私、公平公正和财富共享的要求;他们善于描绘社会愿景,有勇气付诸行动,即使面对冷漠讥讽也能坚持自己的领导方式。数字经济要求昔日的管理者转变成明日的管理者。当我们进入这个新的时代,未来不再扑朔迷离,因为我们可以创造未来。只要我们都积极参与其中,我们的价值观、梦想和期望必然会塑造并推动新企业和新世界的转变。不利影响总结

如果要对过去的作品提出批评,我觉得我对数字化革命的表述过于肯定,只强调了这一趋势好的一面。显然我的思想是充满希望,甚至是高度乐观的。有些学者指出伴随数字化成长起来的一代和过去的孩子相比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对此我倒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新一代”(这是我在1997年的《生长在数字化时代》中提出的概念)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一代人,他们已经进化出和数字化时代高度适应的思维能力。

但是正如本书副标题“对网络智能时代机遇和风险的再思考”所言,我并不认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过度乐观,以至于忽略了潜在的风险。我认为:

这个时代充满希望也暗藏风险,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严重的社会阶层分化、对个人隐私和其他权利的大量侵犯、结构性失业,以及大规模的社会混乱和冲突。说到底,世界未来的走向取决于企业和国家的具体做法,取决于它们会做出怎样的决策和行动。

现在看来,本书的确抓住了主要问题,并希望这些问题能以很快的速度和巨大的力量逐步得到解决。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希望”的全新的,更为公平、平等、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还没有实现。为此,我在本章专门总结了今天需要每个人都认真思考的几个问题。1.就业市场问题,传统行业和岗位逐渐消失

全球进入新的经济时代,这对下岗工人及其家庭来说并不是好消息。怎样才能促进劳动力对新岗位的适应,掌握新经济时代所需的知识储备?

现状:当今的经济增长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提供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是否拥有年轻的工作者正在成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认为工作稀缺会成为未来二三十年最大的公共政策问题。目前美国尚未走出次贷危机的阴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认为,未来几年各国政府必须持续推出经济刺激措施。

实际上导致这个问题的真正元凶是数字科技。我们都知道,现在已经有不少知识型工作被外包到海外,由成本更低廉的员工完成,如财务和法律服务等。即使留下来的工作,很快也会被各种电脑取代。最近麦肯锡公司的一份报告表明,IBM的沃森超级计算机在诊断癌症方面甚至比经验丰富的医生速度更快,结论更准。毋庸置疑,这种结合了机器人技术、3D打印和各种创新设计的软件必将导致很多相关人员下岗。

此外,技术的发展还造就了一批新的企业,对某些行业造成毁灭性影响。如今,谷歌等数字巨头正在多个行业建立领导地位,它们几个人的部门甚至做得比一些传统行业几十年的积累还要好。例如,优步、Lyft和Airbnb等新式聚合平台一经推出便对相关行业造成横扫之势,导致从出租车到酒店大量工作岗位的消失。脸书等平台则擅长数据挖掘,利用获取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对多个行业实现控制。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青年人口的失业率水平高达15%~60%。这种情况不但非常影响经济,而且很可能引发社会动荡。2.个人隐私受到极大破坏且情况无法得到逆转

我在20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为此专门用了一章分析(详见第11章):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有权利决定出于哪些原因可以向谁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但缺乏监管的互联网并不这样想。当网络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际沟通、商业交易、工作、学习和游戏内容时,海量的各种相关信息便会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中四处传播。在高度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呢?

现状:如今这个问题已得到很多人的认真思考。自从本书初版之后,用户保护个人隐私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所说的“数据最小化”(即严格限制在网上透露的个人信息数量)已经不再适用,人们迫切需要新的保护措施。(我在第11章评注部分对此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3.“贫富两极分化”的危险

数字经济的错误发展会导致两极分化的社会。会不会出现“精英圈子化”?富人利用新的机会继续拉大财富差距,孩子上私立名校,付费享受社会服务,住深宅大院,在网络中只和好友与生意伙伴来往,从而完全失去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对弱者的扶持责任?

现状:收入不平等是永远值得讨论的热门话题,它是2014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排名第一的全球风险,也是《纽约时报》排名第一的畅销图书《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关心的问题。尽管很多人不同意皮凯蒂的社会主义论断,但他的研究结果却是无懈可击的,认为日益增长的社会不公平是资本主义的特有问题,即使进入数字化时代也一样会存在。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质疑数字化革命是否加速了社会不公平现象。4.数字经济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什么影响

家庭办公究竟创造了全新的、灵活舒适的工作环境,还是反过来把人死死束缚在独立计件工作的岗位上?有些学者质疑,我们是应当淹没在数字化海洋中还是干脆娱乐至死?随着技术对办公地点、家庭、车辆、酒店房间、机场大厅、厨房甚至洗手间的全面占领,工作和休息之间的界线是否变得越来越模糊?

现状:这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如果说技术让人变得呆若木瓜,很多智力测验工具(可提高智商测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等)表明事实又并非如此。对此,或许艾伦·凯(Alan Kay)在《数据时代的经济学》中的引述更能说明问题:“对于那些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无数迷失方向的人来说,他们忘记在好莱坞、拉斯维加斯附近的游乐场和购物中心等目的地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出口。”5.新媒体会对家庭造成什么影响

新媒体承诺会把被工业社会破坏的各种家庭活动复原,寻回失去已久的家庭欢乐,但是会不会带来新的问题?尽管电视对家庭生活没起到什么好作用,至少还能吸引一家人坐在一起观赏。可现在,我们家四个人从不交流,都是窝在自己房间里敲键盘。

现状:很多人对此都感同身受,一方面他们完全赞同技术评论家的指责,另一方面又坦言新媒体给他们带来了丰富的人际关系、知识和快乐。试想一下,当你坐在餐厅里看到家人个个都盯着手机不放,或是一天到晚忙着在网上搜索,答复邮件,回短信或发帖子,怎能不怀疑数字化对家庭生活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如今对数字化泛滥持反对观点的声音越来越多,他们大多是反对变革的新勒德分子,或是一群喜欢“叫苦连天的人”(语出斯皮罗·阿格纽)。与此相反,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数字化革命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人类有效利用并将其整合到当今经济、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工作、生活和家庭的能力。6.政府在理解接受数字化变革方面行动缓慢

官僚体制的特征即抵制变革,认为墨守成规才是生存之道。政府能否实现电子化,改变为民众提供服务的方式?如果服务方式不改变,政府改革不过是喊喊口号而已。只有改变服务方式才能大量削减成本,改善为民众提供的服务质量。

现状:过去10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实现电子化,通过建立网站改变目前的服务方式。2008年的金融危机加速了政府的改革意识,让它们开始认真思考采用开放数据和社交媒体等方式改变政府深层结构,更好地创造公共价值。8.怎样才能改变民主状态

网络议事厅会不会演变成电子暴民?网络民主会不会变成超级民主?我们能否创建民主新时代,应用网络智慧为大众谋福利?

现状:实际上,我更担心的不是民众参与活动的增加,而是与此恰恰相反的情况。自工业时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遵循的是“票选治理”的模式。但是,随着年轻选民数量的减少,这种民主制度的合理性出现了危机。我在后文有详细说明,在过去20年中西方民主国家的投票率出现了显著下降,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惊人的下降。在199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89.9%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到2012年时,这一比例剧跌至66.6%。此外,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和加拿大也都出现了投票率下降的现象。究其原因,如今的年轻人更喜欢采用投票之外的其他方式推动社会变革,这种激进表现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当选美国众议院议员意味着从此踏上白宫前街的政治游说生涯。在两年的任期内,国会议员总是处于忙碌的选前备战模式,大部分时间都在筹款准备下一届选举。如今,臭名昭著的操纵选区划分已经成为政客们的熟练游戏,无须关注选民情绪也一样能保住自己的官位。

政客们越来越感激扶他们上台的富有的政治献金人和利益集团。美国医疗保险业推出的统一支付医保计划可谓倒行逆施,和其他发达国家背道而驰。尽管92%的美国人希望调查购枪人士的背景,但在美国枪支协会对政府的游说下,即使“来自人民的声音”也一样成不了气候。

美国政治社会学家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曾这样写道:合理性是指“一个政治体系形成和维护当前体制最适于社会现状这样一种民众思想的能力”。政府官员不断滥用公众信任,这已经不是一系列孤立的个案,而是充分证明了普遍深入的政治腐烂。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民主的合理性危机一点都不奇怪。

为维护合理性并恢复公众信任,我们必须按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20年前提出的建议行动——在诚信守则的基础上,与开放的组织机构、活跃的公民群体共建以公众表达和公众参与为特征的二次民主时代。9.教育体系是否会发生变革

我们能否建立虚拟大学,帮助全国各地数十万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能否革新教育模式?学生是希望改革教育体系的。巴特勒大学校长杰弗瑞·班尼斯特说过:“等这一代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孩子进入大学,等那些终身教授平均年龄达到50岁时,你会看到这场变革会如同星星之火般迅速燃烧起来!”

现状: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目前抵制教育改革最为激烈的恰恰是中学和大学。它们应用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管理而不是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

如今的高等教育正在发生迅速全面的变化。一方面这是因为教职员工和管理者意识到了新机遇的到来,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也是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出现后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在美国,各主要大学都把精品课程录制下来,放在网上免费供人学习。有分析家认为用不了几十年时间,美国将会有一半的大学消失。有些大学甚至在考虑开发新的学习方式,为接受其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学生颁发学分。

与此类似,由企业设计开发的新式网络培训课程正在帮助数以千计的员工和求职者掌握高科技行业职位所需的技能。例如,AT&T和Udacity利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推出了首个“微学位”(nanodegree)培训计划。

该计划的第一批课程注重入门级软件应用培训。Udacity负责培训管理,为学生提供定制化辅导和职业服务;AT&T负责设计课程内容,并为获得学位的学生提供100个带薪实习机会。参加培训的学生可获得技能认证,获得微学位的学生有资格在AT&T公司担任初级软件开发人员。

这种课程开发方式表明,教育管理者不得不承认目前的教育体系陈旧低效。在传统的工业时代教育模式中,教师就像自言自语的收音机。这种模式在过去400年中或许管用,但对于今天进入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生来说,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学习不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你完全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电脑或平板电脑生动有趣地学习。电脑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对学习内容定制化处理。这样一来,课堂时间老师就不用再讲述课本内容,而是用来和学生讨论课下学过的内容。在这种新的协作模式下,师生可以形成思辨式学习并从中得到巨大收获。换言之,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者带来了和学生形成深厚关系的机会。

当然,协作式学习模式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前就出现了。多年来,一些教育机构一直都在提供小班讨论式学习,讨论的主题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育者的角色不是知识讲授者,而是讨论主持人。这种学习方式效果非常显著,但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一般只提供给学习程度较高的学生。阅读本书

本书刊登了《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原版的全部内容,我在其中仅做了一处修订。从20年前对这种新兴网络都不知道该如何命名一直走到今天,这中间的变化实在令人感到惊奇。回想当年,我曾考虑使用的名称有互联网、万维网和信息高速公路。(那时我曾不太聪明地把后者叫作互联网)一开始“互联网”这个词并没有当选,不过还是在个别章节中出现过。我觉得这个词很别扭,可能会误导读者的思路。为此,我在全文进行了查找替换,统一成了更为现代的表达。

说到我判断错误或始料未及的方面,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对移动网络的认识。移动化和网络化这两大趋势的结合彻底改变了商业和人类生活,移动网络直到本书出版10年之后才出现。写作本书的目的并不是提出预言而是为了引导当时的从业者。如果读过关于这部分的介绍,你会发现我通篇都提到了互联和协作。我第一次听到“社交网络”这个词是在2000年年初,是硅谷女企业家吉姆·波利思告诉我的。我问她互联网的未来趋势,她的回答是“社交网络”。我耸耸肩,根本没搞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心里想,社交不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吗?这有什么好关注的?现在想起来,我错过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

在阅读本书时你会发现很多内容都和当今时代密切相关,其中有些已经成为日常概念,有些则是老生常谈或读起来非常幼稚。无论这本20周年版感觉如何,我都可以肯定它绝不是一本枯燥的历史书。

此外,我为原版的12章内容各做了一篇评注,对过去20年世界发生的变化做出反思,针对当今环境提出新的问题和看法,并对未来20年做出预测。我希望这些补充内容能帮助你和企业更好地适应日益加速的数字化革命进程,更好地对未来做出规划。2014年9月1995版序言

今天我们正在见证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革命。一种新式人类沟通媒介正在逐渐兴起,它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意义远远超过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沟通手段,如印刷、电话和电视。这个新媒介就是计算机,它正在从一种信息管理工具演变成信息沟通工具。互联网和万维网正在推动以人类智慧网络化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即数字经济。在数字经济中,个人和企业通过应用知识、网络化人类智慧,以及致力于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方式创造财富。在数字化经济的世界中,参与者、发展动力、游戏规则以及生存和成功的要求都和以往完全不同。

在人类历史上,这种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变化只发生过一两次。在数字经济中,企业要想脱胎换骨必须高瞻远瞩,摆脱简单的流程改造思想。换言之,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企业,即网络互联型企业,它和那些从封建时代手工作坊发展起来的20世纪的现代企业完全不同。

本书尝试回答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数字经济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尽管企业管理者每天都能接触大量有关新技术和新组织形式的信息、观念和理论,以及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和发展战略,但很少有人能够综合这些因素形成全面深入的管理思想。数字经济关注的是新经济、新企业和新技术,以及这三者之间的互动方式。如果你和你的企业理解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了解如何利用新技术在新经济环境下创建新型企业,恭喜你已经找到了成功之路。

网络智能时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它不仅指技术的网络化,更重要的是技术使用者的网络化。这个时代不仅是智能机器的时代,同时也是人们通过网络汇聚智力、知识和创意,以创新方式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它不仅是计算机互联的时代,更是人类创新思想互联的时代。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充满各种希望和难以想象的巨大机遇的时代。

以科学研究为例,过去科学家依靠一台功能强大的超级电脑模拟生物细胞膜的工作原理,以此方式了解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随着网络化的实现,这项费时的工作可以通过世界各地的电脑同时协力完成。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研究者无须为某个特定项目购置单独的昂贵的计算设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可以通过联网方式为多个研究项目提供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网络就是一台虚拟的电脑,其运算能力远远超过任何一台具体的电脑。同样,网络化的人类智慧也可以应用于研究活动,从而在群体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思维和知识,甚至可能孕育出网络化意识。

此外,这种网络化效应也可以应用到商业和其他各种人类活动,包括学习、医疗保健、工作和娱乐生活。

网络化可以通过利用集体经验解决问题和推动创新的方式改变企业的智慧。人类沟通渠道彻底打开之后,个人意识就可以延伸成为组织意识。无意识组织就像无意识的人一样,是不具备学习能力的。当组织具备意识之后便有了学习能力,这一点正是实现生存的前提条件。网络化智能是实现组织性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形成意识的组织则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础。或许,网络化智能甚至可以延伸到组织之外,实现更广阔范围的意识觉醒,即唤醒社区、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社会意识。

网络智能时代也是充满风险的时代。对于在这个时代中落后的个人、企业和国家来说,惩罚很快会开始降临。在这个时代中需要变革的不只是因循守旧的企业制度,同样也包括政府、社会机构和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人。新媒体正在改变我们经商、工作、学习、休息和思考的方式。和传统的西部疆域不同,虚拟的数字化世界是一个充满了轻率、困惑、不确定性、灾难和危险的世界。有人认为这种新经济会导致财富更加集中,个人隐私等基本权利受到破坏,不断升级的暴力和压迫损害社会的基本安全和自由。

大量证据表明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正在开始解体。传统的法律、管理结构、行为准则和规定完全无法制约新经济时代的人类生活。在这些制度日益分崩离析之际,我们尚不清楚应用哪些方式取而代之。世界各地的人们似乎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即将面对的这个世界到底是好是坏?”

不幸的是,人们在审视这个新时代时往往不由自主地关注它的两个极端,认为不是充满希望就是充满风险。由此社会上出现了两个阵营,对于新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经济,一派总是盲目乐观欢欣鼓舞,另一派则杞人忧天坚决抵制。

我在书中对这两个方面都有所介绍,同时指出了一些新的方向,目的是为了打破在这两种极端观念之间树立的高墙。换句话说,我的目标是要帮助企业管理者认清形势转变思路,帮助他们了解怎样才能在数字经济中取得成功。

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欢迎加入这个行列,为你的企业,为我们所有人,为这个希望和风险并存的世界出一份力。只要我们的做法正确而且目标准确,网络智能时代一定会成为前所未有的富裕、公平、民主和充满社会正义的新时代。1995年致谢1995版致谢

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智囊机构技术聚合联盟(Alliance for Converging Technologies)合作的成果。技术聚合联盟投资数百万美元研究新媒体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这项1994年启动的研究全名为:“高效能组织中的交互式多媒体: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富创造”。这项研究的成果属于资助该项目的企业和政府专利所有,不过技术聚合联盟的成员、员工和投稿人可以自由分享其中的非专利内容。

我要特别感谢技术聚合联盟总裁戴维·蒂科尔,世界经合组织经济学家兼联盟投稿人瑞尔·米勒博士,《互动时代》出版商、联盟活动支持者和投稿人查克·马丁。此外还要特别感谢经济开发顾问费尔·科尼耶,费尔、瑞尔和我身处不同国家,曾在网上花费数月时间探讨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对此我深表感谢。

其他需要感谢的人包括联盟投稿人Art Caston(他与我合著过《范式转变》)、Alex Lowy、Carl Thompson、Paul Woolner、Wendy Cukier、Burnes Hollyman、Del Langdon、Max Hopper、Cynthia Rudge、Araldo Menegon和Michael Miloff。新媒体导演Michael Vaughan和顾问Duncan McEwan提供了关于广播行业变革的深刻观点;新范式学习公司的Julia Gluck和Ruth Burgess贡献了自己的看法和相关背景信息;哈佛大学博士生Alexandra Samuel为本书内容进行了重要研究;博雅公关公司的Tim Fiala协助完善了网络智能部分的内容;顾问Bill Gillies为本书复杂概念梳理了表达,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特别感谢个人隐私专家Ann Cavoukian,她和我合著过《如何在网络世界保护个人隐私》,非常感谢她对个人隐私问题的深刻观点以及对本书相关章节的审订。感谢麦格劳-希尔出版社的Betsy Brown,你的图书策划工作对企业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本书的很多观点是我在加拿大信息高速公路咨询委员会担任主任时形成的。感谢安大略省副局长Elaine Todres和电信战略专家Joan McCalla,以及前任首相Bob Rae和前任内阁部长David Agnew,他们为我写作此书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个人鼓励。

我还要感谢100多家企业的管理者和技术先锋,感谢他们愿意和我分享关于数字经济的看法。他们的姓名会在书中反复提及,他们是这个新经济时代当之无愧的探索者。

本书的很多研究、采访和案例写作工作都是由多伦多作家兼记者Rod McQueen完成的。从诞生念头到完成作品,他在整个过程中提供了非常中肯的意见,详细编辑和审阅了整个手稿。

爱妻安娜在写作过程中为我提供了很多灵感和鼓励,没有她的支持我肯定无法完成这部作品。孩子们总是有着化繁为简的能力,我很感谢两个孩子,12岁的妮基和9岁的阿历克斯为我的写作提供了莫大的支持。

此外还要感谢Antoinette Schatz和Jody Stevens,他们在此书的写作过程中几乎投入了和我一样多的时间。这两位都是我在新范式学习公司的同事,Antoinette负责安排与企业管理者的会谈以及网络课题的研究,Jody负责写作、编辑、解决技术问题、谈判事宜和财务工作。

最后,再次向上述各位表示衷心感谢!1995年20周年版致谢

要逐一感谢过去20年所有参与过本书合作的朋友实在太难,但是在新版中我还是要特别感谢他们其中的几位。戴维·蒂科尔为我研究数字化革命的现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安东尼·威廉姆斯是数字化领域的行家,特别是在我们的全球网络解决方案活动中出色地完成了内容开发;还要感谢长期合作伙伴琼·比格海姆,感谢她在这次活动中提供完美的企业领导。

泰普斯科特集团的主编Bill Gillies为本书20周年版的写作做出了很大贡献,感谢Jody Stevens坚持不懈的支持,感谢Carley Williamson的图书促销工作,感谢Alisa Acosta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感谢Amie Colquhoun对网络内容的设计和管理。20多年来我非常感激The Leigh Bureau代理公司及其管理者Bill Leigh和Wes Neff,感谢你们帮助我把数字经济的思想传播到五湖四海。另外要感谢麦格劳-希尔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把本书推向市场。

我要感谢那些阅读过新版书稿并提出热情赞誉的企业管理者。我从未见过哪部商业作品获得过这么多评语,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特别感谢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为本书作序,以及过去多年的大力支持。感谢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马丁繁荣研究所的同事Richard Florida、Roger Martin和Jamison Steeve,感谢你们的衷心支持和大力协助。

如今我的工作正日益变得家庭化,我的兄弟鲍勃和比尔都为《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出力献策,孩子阿历克斯和妮基也贡献了自己的看法,妻子安娜则一如既往地为我提供智慧灵感。2014年9月第1章评注

在《数据时代的经济学》第1章开始时,我想用REM乐队的故事说明,介绍他们是怎样利用互联网自我宣传,并思考怎样改变整个音乐制作行业的。面对数字化革命的巨大破坏力,如果说有哪个行业长期故步自封的话,那肯定是音乐制作行业了。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这个行业一直在排斥数字化技术,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而不是历史机遇。各大唱片公司死守着陈旧的商业模式,坚信音乐是一种实体产品,结果让整个行业沦落为典型的数字革命失败案例。

实际上音乐行业存在的问题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存在了。音乐录制是一项非常浮夸,需要投入大量经销成本的活动。整个行业存在很多中间商,如经销商和促销商,他们都要从销售链条中分一杯羹。把一个默默无闻的乐队捧红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但每个唱片公司都是这样做的,为了能让产品登上货架不惜一切代价地投资。实际上,唱片公司90%以上的CD都是赔钱的,只有不到10%的产品盈利,但只靠几张大卖的产品就足以弥补其他唱片的损失。

互联网本是音乐行业的天赐良机,抛开工业时代的设备设施,更多的音乐创作者可以获得利润。原来的唱片公司可以转变为由艺术家、歌迷和企业家构成的数字化网络,培育出大量成功的小型艺术家,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把所有赌注押到某个明日巨星身上。当这种趋势溢满社会和文化之后,消费者便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音乐服务。

要想让音乐行业走上正轨,就必须摒弃收费卖歌的做法,换句话说我们必须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我是在《数据时代的经济学》出版10年之后才想到了解决办法。2003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对互联网音乐的一些思考”(Some Advise'Everywhere 1Internet Audio)的文章。我很赞同其中的看法,认为音乐不能像产品一样售卖,而是应当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按月支付使用费的用户。唱片应使用流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传输到音乐爱好者的各种终端,包括笔记本、移动设备、汽车和家庭影院。歌手、词曲作者及其唱片公司可根据音乐点播热度获得相应的报酬。

这就是我说的“无处不在的互联网音乐”。2003年时这个想法还挺前卫,如今这种服务已经出现并取得了迅速发展。像Spotify、Rhapsody和Pandora等公司都得到了云服务巨头亚马逊和谷歌的支持,为用户提供流媒体音乐。Netflix公司甚至把流媒体服务拓展到了影视产品。随着音乐服务的日臻完善,如今每位顾客都可以定制完全属于自己的频道,在海量音乐数据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随心所欲地根据歌手、流派、年份、词作者、流行度等各种条件搜索。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检索高中时代流行歌曲中的吉他重奏部分了。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我们很快就会遭遇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时代。反思:数字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吗

我想在这篇评注中阐述一个非常实质性的问题。对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所谓“新经济”我们已经有过很多探讨,但是包括我在内的每个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的经济被称为“资本主义经济”,尽管我们讨论了数字化革命对企业、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改变,但我们从未真正从经济本身的角度探讨过。

如今,日益混乱的全球化经济迫使很多人开始质疑整个经济制度本身。尽管如此,并没有多少人觉得应当将其(资本主义经济)取而代之。面对从欧洲到世界各地出现的学生抗议和各种占领活动,很多人忍不住会问:资本主义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到底还是不是资本主义经济?

我记得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有一个反思资本主义危机的标语是这样写的:“资本主义本身就是危机”。

最近,很多资本主义者对此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金融时报》为此专门刊登了连载。《经济学人》杂志一向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拥护者和改革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长篇分析。世界各地的商学院也纷纷加入这场讨论,不少商界领袖出版了相关的作品,如理查德·波斯纳的《资本主义民主的危机》(The Crisis of Capitalist Democracy)以及马修·毕肖普和迈克尔·格林的《废墟上的道路》(The Road from Ruin),前者讨论了如何拯救资本主义制度,后者观点更为激烈,甚至质疑这种制度还有没有救。

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出版了《21世纪资本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